在学科教研员省级研修班上的发言(精选2篇)
1.在学科教研员省级研修班上的发言 篇一
在历史学科国培研修班的经验介绍发言
——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思考
任新海
各位同仁,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菩萨: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交朋友。交流怎样上好历史课或者做一节示范课我相信在坐诸位同仁都是高手。但是,要谈校本研修这个话题很多朋友可能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我们每位老师无时不在研修。没有平时一点一滴的深入研修,就不会上好历史课,我们之所以能胜任高中历史教学,就是源于我们平时深入的研修工作。
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来分享我们学校校本研修的概况,交流一下我对高中历史学科校本研修的一些思考,然后围绕几个话题大家进行交流。
我始终认为:教师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大而言之,我们从事的是塑造人的灵魂,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小而言之,工作稳定,夏不热、冬不冷,太阳晒不着,风雨淋不上。至于赚钱多少,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安足”是福,“富强”为患。
高中的历史教师最舒服。心态阳光——古今中外的名人都研究过,出惊不变,坐怀不乱;胸怀宽广——深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寻找平衡点;善于协作——我们深知政史地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只有团结起来才能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淡泊名利——追求平凡、拒绝平庸、志存高远、有所作为。真因为如此,我们历史教师深受学生欢迎!
一、自然环境给我们造就了校本研修的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一)县情和xx教育的发展轨迹。
(1)自然风光
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秦岭南北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都有明显的差异。秦岭主峰xx山(八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其自然地理条件就更为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xx县就坐落在xx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小盆地。
xx县地处秦岭腹地,因秦岭主峰xx山在其境内而得名。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xx山,第二高峰鳌山,均以险、要、奇而著称,被户外运动爱好者奉为全国最佳的6条旅游线路之一。这两座秦岭高峰将xx县划分为南北两块,两山以北富有北方特色和风情;两山以南具有南方的特色和风韵,特别是以二郎坝为代表,稻田成片,水牛成群,素有“小江南”之美称。
县内气候差别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7.8℃,夏季平均气温也就19℃,常冬无夏,春秋相连,素有天然空调城之美称。自古就有“山前桃花山后雪”之说,“xx积雪六月天”。
植被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为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春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及其他各种美丽的野花,争奇斗艳,非常漂亮。夏季,城市酷热难耐,xx气候凉爽,是避暑度假的胜地。秋季,别处地方的树叶枯黄掉落,而xx满山还是郁郁葱葱,一片绿色,而且不同海拔有着不同的景观,非常美丽,让游人流连忘返,特别是满山遍野的红叶更是具有代表性。冬季,白雪覆盖秦岭山脉,xx被冰雪覆盖,雪雾浓重,天地相接、四面八方都是雪花,在山上白绿相间看起来非常漂亮迷人。还有清风峡森林公园、石沟瀑布、大箭沟等自然风景区。景色优美,有时候还可以有幸一睹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风采。
xx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而且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横跨县境的114公里的褒斜谷栈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古栈道。佛教胜地青峰山为唐朝的皇家寺院,山上有唐英灵公主墓、太子坟、舍身崖等古迹。县城南2公里处的方才关为诸葛亮病逝后的发丧之地。
xx也是动植物的天堂,素有“天然植物园”、“ 天然医药宝库”、“ 天然动物养殖场”之美称。境内有野生动物27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55种,像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野生动物驰名中外。森林植物达2170多种,名贵中药材1900多种,党参、杜仲、天麻等中药材畅销国内外。
xx依托大自然恩赐的气候、物种、资源,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
近年来,xx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围绕“雪域xx 秦岭夏都”主题,以全力打造“西部生态休闲名县”和“关中城市后花园为目标”,已由原来单一的避暑观光,发展到了现在的“春看山花、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赏瑞雪”四季都有看点的生态休闲目的地。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综合生产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平安县”殊荣。
太自县有几个特点:
1、面积大县、人口小县。全县5.2万人,全省人口密度最小;
2、海拔最高、收入最低。“老、穷、边、少”我们的3三个,国家级贫困县。
3、林业强县、农业弱县。森林覆盖率达到95%,山势陡峭,交通不便,耕地奇缺,昼夜温差大,无工业可言。
4、资源丰富,经济落后。森林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旅游资源。舍小家、保国家。
总之,xx县是关中地区的天然水塔、全省唯一一个不开放地区,不可多得的自然保护区。
这样的环境对教育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制约,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只要有人家就必然有孩子,只要有孩子就必然有学校(或教学点),只要有学校就必然有教师。
我非常敬重大山里的教师和教育人,他们苦、累、平凡,但绝不平庸,他们为传承人类的文明,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拯救一个个穷困的家庭,志存高远,有所作为,默默奉献,无怨无诲。因而他们也赢得了了山里人应有的尊重。山里人朴实虔诚,家家有设祭坛,供奉的是天地君亲师!
xx教育的昨天,就教师队而言,20世纪70到80年代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教师队伍的结构相对合理,水平不一般;83年西行之风流失了许多老师,随看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政策的实施,有十年左右xx只能靠定向大专师范毕业生维持教育的局面。2001年和2002年选后有16名高中骨干教师不辞而别,加之正常调动,直到2009年才得到缓解。在这个环境当中,教育要发展,有许多问题要靠教育人自己去就解决。xx中学的教师队伍“成熟的快,流失的多”,我们的想法是我们阻止不了优秀教师的流失,但我们可以通过校本(县本)研修来补充教师流失的空缺。
就xx的办学规模而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广设村、乡两级级高中,八十年代以后逐步停办乡村级高中,初中和小学也不断加大布局调整力度。
就办学条件而言,普及初等教育,解决一无两有六配套,全县花了几千元;“普六”全县花了两万元;“普九”全县元200万;“双高(高水品、高质量)普九”全县花了1.2亿。目前,向省级教育强县冲刺。
我们面临这样的教育环境,xx县的教育一路走来,创造了很多奇迹。
1>在全市率先实施“普九”。继金渭之后。
2>寄宿制特色、营养工程特色、远程教育特色、一乡一校特色、免费教育特色全国有名。
3>办学条件“全省最好的”。高标准通过双高普九验收。
4>教学质量高考由全市最后一名,今年陡然跃居中游水平。(一本第六、二本第五、三本第三)。
(二)校情和我校校本研修的开展概况。
xx中学位于群峰耸立的xx县城中心,始建于1958年,经历了“三分三迁四更名”的历史变迁,有着53年办学积淀,是xx县唯一一所县属公办高中。学校占地面积40亩,绿化面积4.5亩,有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科技楼、职工宿舍楼、学生公寓楼各一幢,15亩大的运动场全部硬化并铺设了草坪和塑胶跑道。理化生实验室达到省颁一类标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探究室和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专用教室达到全省领先水平。现有16个教学班,668名学生,专任教师63人,职工9人,其中省市县级教学能手l1人,市级以上各类先进8人,校级名师8人,县管拔尖人才3人。
近年来,学校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小县也要办大教育、穷县也要办富教育、弱县也要办强教育”的宏伟目标,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一年校风有变化,两年质量有提升,三年创建秦岭山区名校,五年打造陕西特色学校”),调整工作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办人民满意高中;狠抓两支队伍建设——班子队伍、教师队伍;突出三大主题——质量、安全、发展;实现四个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育人质量提升、发展层次提升、社会影响提升;强化五种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发展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在办学条件的改善、校风的根本好转、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艺术教育特色的凸显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效,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标准化高中(省重点)。2011年我校高考在去年有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二本以上上线人数98人,比上年增加了32人;一本上线23人,比上年增加了18人;艺术类上线25人,比上年增加了5人。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二本以上上线总人数有重大突破,较上年增长了48%;二是一本上线人数有历史性突破,比上年增长了360个百分点;三是最高分突破600分大关,李翛然(曾用名李宝星)总分608分获全县理科第一名。
二、对高中历史校本研修的一些思考。
(一)校本研修的反思。
1、校本研修的内涵:
历史教师的“研修”应以“校本研修”为主。
所谓“校本”,即“以校为本”之意。“校本研修”,简单地说,就是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是历史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历史教师的校本研修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修方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实践性是校本研修最根本的特征。校本研修是一种实践性研究,实践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归宿。
(2)校本研修强调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是直接从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实践中产生的,直接服务于历史教学的实际。
(3)历史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历史教师即研究者。
(4)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是行动反思,即先有教学行动,然后对其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做出改善后继续行动的方案,再投入到新的行动中去。
2、校本研修的重点
历史教师校本研修的重点可概括为:“为了教学”、“关于教学”,且在“教学中”。
“为了教学”是指历史教师的校本研修不在于验证某个历史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历史教学工作的效率,实现历史教学的内在教育价值。
“关于教学”是指校本研修主要是研究历史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让历史教师去研究历史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在教室里发生的有关历史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历史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历史教学理论假设。
“在教学中”是指校本研修,就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历史教师将自己的日常历史教学工作放到一边,到另外的地方专门去做研究。
历史教师的校本研修包含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进修、研修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教师集体的)、“专业引领”(专业研究人员的)是开展校本研修三种基本途径。
(二)典型案例
立足新起点,奋力新作为
高中单设以后,作为一个薄弱高中,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我们每个太中教育人面前的沉重的话题。一年半来,我们走特色发展之路、创秦岭山区名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剖析问题,分析原因,增强发展高中教育的紧迫感
近年来,xx县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发展高中教育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内部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改革人事制度,高薪外聘校长和优秀教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高中发展,乘这股强劲东风我们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组建以后,认真调查研究,通过拜访领导,走访教师,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多种形式了解校情、教情、学情,深入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和症结,寻找促进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在认真总结五十多年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制定发展规划,按照县委贺书记提出的“走特色发展之路、创秦岭山区名校”的要求,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即 “一年校风有变化,两年质量有提升,三年办学见成效,五年打造陕西特色高中”,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办人民满意高中;狠抓两支队伍建设——班子队伍、教师队伍;突出三大主题——质量、安全、发展;实现四个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育人质量提升、发展层次提升、社会影响提升;强化五种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明确目标,真抓实干,确保高中教育质量取得新突破
经过冷静思考,精心策划,竞争上岗,健全完善了学校领导班子,《学校五年发展规划》、《xx中学2009——2010学学校工作计划》(修订稿)和《xx中学2009——2010年教学工作计划》(修订稿)相继出台,明确提出改学要进一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高考成绩为目标,落实目标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深化课程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真心实意抓素质,扎扎实实抓高考。在过去的一年多按照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的总体要求和学校实际,依据教学计划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1、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内涵发展。
2010年是高中新课改后首届高考,树立新的课程理念,适应新旧高考的对接是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指导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我们积极适应时代的变革,创造性地做好过渡转型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和前瞻性。
一是主动探索实施新课改过程遇到的新问题。①解决薄弱学科问题——我们采取缩短课堂时间,增加周课时节次。每节课缩短5分钟,每周增加5课时,适当增加薄弱学科的周课时量。②解决程度悬殊问题——山区孩子文化程度差异性很大,我们采取自愿申报,分类编班,突出特长,行政调控的管理模式,有艺体特长班,实验班,普通班。③解决兴趣差异问题——增加仪器室、实验室仪器、药品,创建理化生史地五个探究室,增设了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通用技术教室、体育训练室,图书阅览室全天(包括双休日)向师生开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把学校变成了高中学生成长的乐园
二是积极推行高中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围绕“新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核心目标,积极开展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制定学科学分管理办法,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办法,研究性课程管理办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三是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根据国家和省课程设置的指导意见,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实施“阳光体育工程”,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2、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有效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前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课堂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探究、课后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巩固。
一是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我校的规模小,平行班级少,而且各班的基础也不一样。因而只能语数外三科一科一个教研组,不同年级的教师集体办公,理化生(理综)、政史地(文综)和体音美(艺体)设三个教研组,教研组的老师合室办公。在集体备课上明确三点:①明确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40分钟效率;②明确集体备课内容,重点就是确立共同而有效的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策略、训练强化策略;③明确集体备课的操作要领,注重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注重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同课头两人以上的倡导分角色备课,一人一科的独立撰写教案,教研组内一周一检查,学校一月一检查,使备课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二是积极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学校大力倡导教师要以考纲定课堂标高,依学情调整标高,逐步推行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使“课时”成为 “学时”,真正活跃课堂,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三是优化课堂的微观结构。课堂结构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一堂课的总体教学构想——教学流程,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如何分配等等。我们的做法是:①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有效教学活动月”,校级名师做示范课,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做研究课,青年教师做汇报课,领导集中听课(20节)。②强调课前预设与知识生成并重,知识生成重于课前预设。一方面我们引导教师研究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基础,调整好教案设计、作业设计,控制好授课的梯度、难度,不赶进度,稳扎稳打。
四是精选学生作业。我们要求老师选择具有针对性、必要性、量力性和典型性的作业供学生练习。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选习题,安排适宜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使学生既减轻了负担,又能通过训练,得到应有的发展。
五是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品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教师的共识。①给全体教师配发笔记本电脑,方便教师学习、备课和上课;②开通省教育专网、101网校、学科资源网和北京四中网校,方便教师查阅资料;③新建了4个电教室方便师生就近上课。我们计划明年开春给教室装配电子白板进。
3、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向规范管理要效益,靠规范管理促发展”,并在日常管理中追求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管理理念。我们的做法有三:
一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这是课程改革的精髓和实质。为了牢固地确立“公平教育和成功教育”的理念,给每位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对教师的管理尽力满足其事业、感情、待遇的各种需求,始终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让所有教职员工心情愉快地做好本职工作。师生员工越来越有主见,“实现自我”倾向正在迅速扩展,也越来越难控制的情况下,我们制定了科学的教师岗位设置方案和绩效工资发放办法,明确了班子议事规则,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职工中无闲人,工作中无死角,真正调动好、保护好、激发好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整体协作,实施“一盘棋”战略。①实现资源建设“一盘棋”。我们创建校园网(资源库),精选编制各科教学资源和高考备考教学资源。②实现三个年级“一盘棋”。高一打基础,高二定方向,高三见成效,形成三个年级一体化的学科教学系统。③实现各个学科“一盘棋”。学科之间统筹兼顾,保证每个学科的教学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有充分的自我整理、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增强学科的整体实力,形成各学科齐头并进的局面。
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学校管理到位、取得成功的重要举措。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任务更具体,目标更明确,落实更有效。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班子成员实行“四个一”即带一门主课、下一个年级组、抓一个教研组、包一个班科组,加强了教学检查与监管。对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我们坚持教研组周周查,教务处月月查,学校半学期进行大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通报。我们要求班子成员策划每一项活动都要有详实的方案,做到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
4、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成长。
建设一支乐于吃苦、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学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一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政府买单高薪招聘骨干教师。政府给我们5个招聘名额,每月4000元高薪,面向社会,由学校自主招聘薄弱学科骨干教师。招聘的教师除了承担一定的毕业班教学任务外,重点是手把手的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每人带两个徒弟,每月上两次示范课,典型引路。
第二、实施名师工程。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按照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岗位练兵,组级初赛推荐,校级决赛命名的程序,打破教学能手终身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评选出了徐平辉等8位校级名师。
第三、实施导师制。我们出台了“xx中学青年教师导师制管理办法”,对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结对方式、结对要求及管理措施提出明确的要求,做到奖励与处罚分明,过程与结果并重。
第四、加强专业培训。学校狠抓教师培训工作,对参训教师的请假管理、教师培训学分的登记、教师成长业务档案的建立以及培训作业考核的检查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今年以来,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2人次,参加继续教育周培训72人次,参加高中教师网上远程培训26人次,培训费支出22640元。
第五、注重师德建设。我们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师德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把培养教师吃苦耐劳奉献精神作为重点,利用每周政治学习例会组织全体教师教育法规、大政方针,学习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多年来面对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基础很差的学生,我们的教师硬是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撑着xx高中教育,默默耕耘,无怨无悔。
5、狠抓校本教研,参与课题研究。
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坚持课例研究以课为载体,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每个专任教师每学期都有自己的研究小专题,有参考价值的研究课题共计52个,涉及到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每学期进行一次“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活动月”,校级名师上校级示范课,采取说课、作课、主题发言人评课,学科教师共同讨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学科组上研究科,形成“一课二摩三讨论”模式(即经过讨论确定课题,主教教师作课,然后再进行讨论,改进后在到另一个班级作课,经讨论形成教学模式);青年教师在教研组上汇报课,采取导师备课指导、授课人作课、导师主讲点评,同组教师讨论。通过“磨课”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学校先后承担了教育部港澳台办科研项目子课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研究,荣获xx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在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课题《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七彩桥》研究中,荣获优秀奖和小专家奖;在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研究课题“百间计算机教室创新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及资源共享有效机制和策略的研究”中,xx中学荣获二等奖;我们承担的市级研究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山区高中学校教学反思的研究》已经结题;《自主作文教学模式探索》研究课题,受到县科技局充分肯定,目前在全校推广。我们还编印了《xx中学教师优秀论文集》三册;编印历史、地理、生物等校本教材各一套。同时我们为教师搭建了网络教研平台,创建博客群、个人网页和xx中学论坛。
三、总结成绩,把握机遇,实现发展高中教育的现代化。
一年半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更是在全体教职工精诚团结、无私奉献、辛勤耕耘、奋力拼搏的努力下,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高考成绩有新突破。实现了连续四年高考质量的大提升。2011年我校高考在去年有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二本以上上线人数98人,比上年增加了32人;一本上线23人,比上年增加了18人;艺术类上线25人,比上年增加了5人。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二本以上上线总人数有重大突破,较上年增长了48%;二是一本上线人数有历史性突破,比上年增长了360个百分点;三是最高分突破600分大关,李翛然(曾用名李宝星)总分608分获全县理科第一名。一本、二本和三本分别名列全市第六、第五、第三名。省市县领导都表示“没想到”
2、教学管理有新亮点。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在去年省督导团“316”工程检查验收中以优秀等次获得好评。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为xx中学的振兴打下了基础,恢复了广大干部群众对xx中学的信心和信任。去年年底我校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计划今年年内建成省级教育强县。
3、课堂改革有新举措。艺术教育大见成效,体音美特长班开局良好,探究室、多功能专用教室,多功能运动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4、队伍素质有新提高。一支数量满足、专业对口、结构合理、品德高尚、业务良好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教师研修机制已经建立,优良的教风已经显现。
今后,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抓住机遇,在教育信息现代化上做大文章,以教育信息现代化带动现教育现代化,为打造陕西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三)高中历史校本研修的重点。
历史教师研修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对学科教育的认识。其研修的重点包括:师德素养研修、专业知识研修、教育理论知识研修、现代教学技能研修、教学研究能力研修等方面。
1>历史教师的师德素养研修
加强师德素养是历史教师研修的重要内容。历史教师只有具备了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才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历史教师师德素养研修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
当前,历史教师的师德素养研修应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纳入研修的主要范畴。
《规范》的主题是爱和责任。
爱——大爱、博爱、事业爱,充满教育理智的爱;
责任——为国育人,依法执教的责任;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引领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责任;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责任。
《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规范》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
通过研修学习《规范》,旨在提高历史教师的师德素养,激励和引导历史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研修
新课程中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实行“板块+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实行“科目+模块”的新体系,实施历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为了搞好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是为了适应高考“3+X”模式文科综合的推行,这就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新的史学理论不断出现,史学新观点、新方法层出不穷;新课程不断将史学研究新成果和考古新成就转化为教材内容,增加了许多社会史、文化史的内容。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研修,其主要内容如下:
(1)唯物史观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2)史学研究、考古发掘的新成果;
(3)关注历史研究的视野,将底层民众的历史,经济、价格、移民、家庭、犯罪、婚姻、继承、人口、习俗、城市、社区等不断纳入史学研究范围;
(4)新的研究方法,尤其要注意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结缘而出现的新人口史、经济社会史、历史人类学、比较史学等的发展;
(5)历史学的反思;
(6)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比如克隆技术、纳米技术等;对当代世界的重大事情的关注,比如中东和平进程、朝核危机、金融风暴、南海危机等等。
可见,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研修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历史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及时补充、更新知识。
3>历史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研修
新课程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什么”,更要懂得“怎么教”以及“持什么观念教”。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加强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修,这是历史教师研修不可或缺的内容。
4>历史教师的现代教学技能研修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讲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历史教师除必须具备历史教学活动的各种基本技能,如语言表达、文字表达、板书设计、绘制图表等,还应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历史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传统的历史教学媒介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历史多媒体技术,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综合编排处理,运用于新课程历史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历史课堂信息量,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供清晰的历史知识结构;而且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重现历史,感受历史提供生动的历史场景,强烈的动态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通过研修,来提升历史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5>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研修
新课程改革为历史教学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提出了更多的问题,同时也为历史教师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就需要通过研修增强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表现为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新课程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历史教学活动保持一种探究的习惯,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历史教学问题,形成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历史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历史新课程的许多新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去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并总结历史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以及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要与旧的观念及教学行为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也就意味着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审视和分析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历史教师必须养成研究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教学科研能力。
三、话题:
1、校本研修、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区别与联系。
2、我们学校(的历史教师)是怎样开展校本研修的。
3、校本研修对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4、校本研修的成果是怎样呈现的。
2.在学科教研员省级研修班上的发言 篇二
本人校本教研总结
学员:郑多
学校名称:西安市灞桥区四棉小学
2008年5月7日-16日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继续教育的机会,参加了陕西省骨干教师信息技术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此次学习收获很大,使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更加认识。集中研修后,我们还有60天的个人校本教研研修时间。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更要关注这些变革,要把自己从陈旧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去思考并实践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于是,我从5月20日起,就积极地扎身于这次为期60天的校本教研的活动中里。在这期间,从教研任务的制定,计划和方案的实施到最后的总结,我认真参与这项活动,使我个人不论是在教育理论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谈谈在教研活动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狠抓常规,落实教学。
我认为,样本教研,就是以将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体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是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故在教学上,我给自己制定了如下教学原则: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前,我总是先认真研究教材,再结合学生实际,然后揣摩教材编排意图,落实重点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现状,选择教法,训练学法,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突出能力与学法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探究教改新模式。课堂上,我总是积极地给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气氛。课后,认真总结,积极反思,写好教学随笔。
3、认真辅导每一位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个孩子感到在信息技术学有所用,我总是满腔热情地去关心、辅导他们,使他们掌握知识技能。
二、积极学习,更新理念。
首先,我珍惜每一次上“研讨课”机会。参与教研活动是我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故每次我上“示范课”,我总是按:
1、请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课堂教学。
2、请身边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
3、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从而促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
我认真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并对相关教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从而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正确把握住数学教学的特点,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落实在以后的课堂上。另外,通过网络学习并作好学习笔记。做到学以致用,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自己对理论的理解。
三、不断反思,升华认识。
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我认识到下面两点是我们所有教师都应要努力追求的:
1、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在学习和研究中,我认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完全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把把机会交给他们。应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要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我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所以,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很有必要的。
2、做好教研“探路人 ”,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这次,校本教研就是以自己的教研课题为主,结合小组成员,一同完成。通过集体备课,参与研讨课,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自己作为学科的带头人深感责任的重大。
总之,校本教研活动对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帮我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完善自己、丰富自己;使我用最短的时间走进了新课程。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锐意创新,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好。
【在学科教研员省级研修班上的发言】推荐阅读:
体育学科教研总结07-12
教研能力研修班学习心得07-09
学科教研组长工作总结11-01
英语学科教研室工作计划08-30
数学学科教研教学工作总结09-13
高中数学学科教研工作计划10-11
教研论坛发言稿07-24
教研活动主持发言稿10-08
八年级数学教研发言稿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