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2011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2024-10-21

卫生院2011院内感染工作计划(精选6篇)

1.卫生院2011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一

李庄乡卫生院院内感染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进一步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我院的院感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将医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我院院感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长及主管副院长应当在管理中承担领导责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专兼职人员、其他部门也应各负其职。

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专兼职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罚。

1、不定期对各级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知考评。考核不合格者扣除当事人50元

2、医疗废物的分类,存放运送交接登记标识等,一项不合格,扣当事人50元

3、医院感染指标监测指标不合格,扣当事人100元

4、现场查看职业暴露防护用品使用情况,未使用或使用不合格扣除20元

5、未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扣责任人50元

6、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扣50元

7、违反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扣50元

8、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扣50元

9、对违反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及隔离技术规范者,扣当事人100元

10、发生院内感染漏报、迟报者给予当事人50元处罚,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奖金,并通报全院,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情节严重者,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三、定期对医院各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尤其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检验科、等院感重点科室。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院内感染不能及时发现者,对院感科相关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是复杂的,医院感染预防应当是多环节的,医院感染的控制应当是多因素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本制度的核心内容。

2.卫生院2011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07年到2011年间在本社区中心各种环境下工作的医技人员、医师以及护士实施手部采用监测200人份, 把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分别依照不同的岗位工作人员与一类到三类环境实施总结、分类[1]。并且, 对同期院内的感染情况实施统计分析。

1.2 采用方法

与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或者或者其他无菌操作之前实施现场采用。其具体的方法为:被检测人员五指并拢, 使用浸有其无菌洗脱棉类的棉拭子于手指屈面从指根至指端反复涂查两次, 且随之转动其采用棉拭子, 之后使用无菌剪刀将其操作者手接触的部位剪去, 把棉拭子投入至含有10m L无菌洗脱液地试管内, 使劲振打一直到样液混均, 而后取1m L接种在有着营养琼脂类的3M无菌的纸片内, 放置在37℃的温箱内培养48h, 并计数。

1.3 结果判断

按照我国相关评价标准, 一类到三类环境下工作的医护人员手上的细菌总数依次是:一类≤5cm2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二类也是≤5cm2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 三类≤10cm2样品中含有的细菌群落总数, 并同时没有致病菌的为合格。

2 结果

分析各种环境下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的情况发现。各类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总合格率是87.92%。2007年到2011年本社区中心各种环境下工作的医护人员其手卫生的消毒合格率随着年份的增加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表1) 。

3 讨论

3.1 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消毒与院内感染的现状

本社区中心为一所等级较高的社区中心, 中心领导与医护人员均非常重视控制院内感染。调查显示, 我社区中心医护人员与各类环境人员其手部检查的合格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并且发生院内感染的人群占全院患者其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绝大多数的医护人员洗手的意识很强, 另外护士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比医师更好[2]。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社区中心的感染管理和护理专业的紧密关系。其不同类别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其合格率也不一样, 这表明不同科室的工作人员其手卫生的执行率有着一定的差异。本社区中心院内感染情况在2007年到2011年间都维系在5%以内, 此两年能够维持在4%以内。2011年本社区中心住院的人数比2007年高出很多, 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 在同时间内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切出现下降的趋势, 表面院内感染已经逐步的得到了控制, 其手卫生的重要性已经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3]。

3.2 抓好教育培训, 将手卫生知识普及

作为社区中心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关手卫生的培训, 使得广大的医护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社区中心感染以及手卫生的关系, 提升预防其我社区中心感染的意识。对于新调入与分配人员、进修生、社会保障人员以及研究生、实习生于上岗之前对其社区中心感染的理论知识和手卫生的规范要求实施培训, 完全通过考核之后才能上岗[4]。其科室感染的管理小组和院内感染的管理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其在职人员实施手卫生的宣传教育与检查教育。

不合格不规范的手卫生消毒一定会提升社区中心感染的出现率医务人员的手为致使我社区中心感染最为主要的媒介。强化手卫生的管理、以上手卫生质量为预防与控制社区中心感染最为关键的一步, 特别是对于传染病我社区中心来说更加重要[5]。传染病患者作为病原体其传播尽管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与控制, 不过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其预防院内感染最为有效的手段亦特别重要, 相关医护人员于各种医疗护理的工作中, 一定要特别重视其消毒隔离制度, 必须严格遵守各种控制我社区中心感染中的管理规章制度, 将双手的消毒与清洁工作做好, 减少或者杜绝通过手的传播疾病的出现, 在充分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 还要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我社区中心感染和手卫生消毒的情况。方法 分析2007年至2011年五年期间在各种环境下进行工作的医护人员实施手部的采样检测共200人份, 且与同时间我社区中心院内的感染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 医技人员、医师以及护士其手卫生消毒的检测平均的合格率分别是:89.27%、87.01%以及88.35%。一类到三类环境下其工作的医护人员各手卫生消毒的合格率依次是93.74%、80.10%以及84.21%。院内感染是5.45%到4.52%。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我社区中心的医护人员其手卫生的消毒合格率较高, 同时间院内感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手卫生,院内感染,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林金香, 陈妙霞, 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 :185.

[2]Raboud J, Saskin R, Wong K, et al.Patterns of handwashing behavior and visits to patients on a general medical ward of healthcare workers[J].Infect Con Hospit Epidemiol, 2009, 25 (3) :198.

[3]韩黎, 朱士俊, 郭燕红, 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2) :140.

[4]谭琳玲, 李亚洁, 李瑛.将感染控制在“手”中——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J].中国医院管理, 2010, 25 (5) :21-23.

3.卫生院2011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三

青卫发[2011] 20号

2011年渠县县青龙乡卫生院 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渠县卫生局:

为了适应综合发展需要,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站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高度,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列为医院总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快速业务发展相适应,整个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初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自查,总结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成立了院感工作领导小组,并安排了具体人员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2、规范医疗器械清洗和消毒管理;

3、进一步加强注射室、手术室、病房、药房等重点科室的消毒管理;

4、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5、感染疾病科(包括发热、腹泻门诊)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6、规范医疗废物的存放,毁型、焚烧等处理。

总的看来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由于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例差错事故的发生,但是目前某些方面的感染隐患还很严峻,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统一认识,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切实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能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抓紧抓好。

4.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四

20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在医院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站将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发生及传染病流行为核心”,扎实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宣传,广泛普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宣传卫生部、省卫生厅颁布的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及要求,使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在医务人员中普遍提高。

二、申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文交流,举办1-2次学术活动,进行知识培训。

三、开展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技术咨询与指导。

四、参与或协助处理全市出现的突发医院感染事件。

五、全市各医疗机构之间争取机会相互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5.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篇五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院领导的亲自领导下,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因此,院感管理委员会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供应室管理制度。院感科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了供应室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坚持初洗与精洗分开;坚持未灭菌与已灭菌物品分开。在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四、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院领导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星期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口腔科、五官科等科室,除对查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在全年的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器械浸泡及消毒液的配制、更换时间均符合要求。

五、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在今年的一次性用品购进中,院领导更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在本中,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样不合格产品。加强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院感科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等的毁形、消毒率达100%。

6.卫生院2011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六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来源于我中心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的所有出院病史,共3 182份,逐步查阅、登记和列表。

1.2 方法

参照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对患者年龄、 感染部位和住院天数等进行回顾性调查。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中心出院病人3 182例, 发生院内感染的人数为225人,院内感染率为7.07%,其中男性感染人数为78人,女性人数为147人,男女比例为1∶1.9,女性高于男性。

2.1 院内感染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我中心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以社区中老年患者为主,只有一个综合病区,不设儿科、产科。在调查中发现90岁以上年龄组院内感染率最高,为9.03%,其次是75~89岁年龄组,感染率为8.45%,60~74岁位居第三, 为5.82%。各年龄组院内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t=0.002), 见表1。

2.2 院内感染与感染部位的关系

院内感染的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占总例数的58.67%。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占17.33%,以尿路感染为主。消化系统感染占第3位,为12%,以胃肠道感染为主。 经χ2检验,提示不同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发生有统计学意义 (χ2=281.500,t=0.000) 见表2。

2.3 院内感染与住院天数的关系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院内感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住院10天以下的感染率为1.42%,大于60天的入院感染率为48.57%。经χ2检验,提示住院时间对医院内个人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8,t=0.000),即住院时间越长,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越高,见表3。

2.4 院内感染与季节的关系

一年中院内感染发生最多的是11月,其次是1月和2月,感染率分别为22.9%、11.1%和11.04%。其他月份的感染率在2.24%~10.07%之间。各月份院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9,t=0.000),见表4。

3 讨论与建议

3.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 疗机构的重视

国家卫生部规定,100张床以下的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应小于7.00%,我中心3年内院感发生率为7.07%,高于全国医院感染发生率5.58%[3],表明我中心院内感控制工作还有待改进,有必要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因素,以便能够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使院内感染发生率逐年降低。

3.2 分析

3.2.1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对着养老、医疗的难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成了老年人就近就医的最佳选择[4]。由以上资料分析可见,我中心住院患者中,60岁以上的人群比例高达90.67%。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力、生理防御功能逐步下滑,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另外一方面,由于临港地区的建设大开发,很多农村老人在动迁后有了城保医疗和养老金,经济相对宽裕,对自身的健康要求也更进一步提高[5],造成疾病缓解后仍不愿出院,要求医生“多开药、用好药”,从而造成住院时间的延长,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

3.2.2根据统计显示,老年人是我中心的主要住院人群,占82.80%。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普遍存在,由于基础疾病导致活动减少,机体过度消耗,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同时,由于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反复使用激素或化疗药物,更削弱了机体自身的抵抗力,从而诱发院内感染的发生[6]。

3.2.3我中心是1986年建造的老式卫生院,虽然近年添加了不少现代化设施,但原有病房拥挤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加之又地处农村地区,远离市区医院,因此,住院床位的需求较高[7];在冬季时节,由于病室内没有良好的取暖设备,病人多数关闭门窗取暖,加之冬季为农村的农闲时间,陪护和探视人员相对较多,导致病区内空气流通差,更易发生交叉感染。数据显示,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主要在秋冬交替及冬春交替时间季节。这期间天气变化快,昼夜温差较大,病室内人员流动性较大,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8]。

3.3 建议

3.3.1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是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内容[9],通过开展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增强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各科室配备合格洗手液及快速手消毒液。院感科针对洗手指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摘手套后、接触血液和体液等后)进行季度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突击检查相结合,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来形成良好的院感控制习惯。

3.3.2严格无菌技术。 各项操作严格按照无菌隔离技术要求操作,严格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尽量避免各种损伤。全院器械集中送至供应室统一处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存放。每个消毒包放置指示卡监测消毒效果。按院感有关要求做好高压锅B-D监测和无菌区、清洁区的空气培养,一旦发现不合格,立即整改,以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10]。

3.3.3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或真菌感染[11],故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监督院内抗生素使用情况,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3.3.4注意病室环境。按病种分病房安置、严格探视制度和限制陪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经常通风是改善空气质量最好的方法。

3.3.4注意病室环境。按病种分病房安置、严格探视制度和限制陪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经常通风是改善空气质量最好的方法。

3.3.5加强社区教育。充分利用现行全科家庭医生下社区的优势,在工作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向社区百姓宣传院内感染的危害和病人可以做到的注意事项,尽量避免因病人主观意识差和知识缺乏引起的不必要的滥用抗生素和住院时间延长,以达到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的目的。

摘要: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内感染发生现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对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4年6月全部病历进行调查,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07%,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疾病和住院时间等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9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9.03%,75~89岁年龄组感染率为8.45%,60~74岁为5.82%;住院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住院10天以下的感染率为1.42%,大于60天的入院感染率为48.57%;在所有院内感染病例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占58.67%;11月、1月和2月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季节,分别为22.9%、11.1%和11.04%。结论 我中心院内感染率高于全国发生的一般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院感发生的易感因素,结合服务中心的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上一篇:5.医院验收管理规定下一篇:鲁迅满江红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