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管理模式(共8篇)
1.家乐福管理模式 篇一
沃尔玛与家乐福经营模式对中国连锁超
市的启示作用
作者:吴玉娟 更新时间:2013-3-11 14:25:39
一、引言
外资连锁超市凭借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中国扎根,国内连锁超市与国外零售巨头相比有很大差距。本文对国际连锁巨头沃尔玛与家乐福在中国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给中国连锁超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际大型连锁超市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选择“郊区化”发展战略,在中国市场采取渗透与跳跃相结合的扩张模式。由于沃尔玛在中国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和企业文化三大竞争优势难以发挥,1996年到2005年沃尔玛在中国发展缓慢;2006年之后,沃尔玛在中国的战略重点由“采购”转向“店铺扩张”,在中国实现了快速扩张。2010年沃尔玛销售额已达到百联集团的38.6%,基本与家乐福持平。截至2012年3月,沃尔玛在中国共有家235家门店。
2.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采取迅速扩张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发展其优势业态。家乐福采取“落地生根”的本土化战略:以门店管理为中心,商品采购及员工的本土化。现在,家乐福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一二线城市,虽然也进入了鞍山等三四级城市,但是三次级门店的数量相对较少。
家乐福以门店管理为中心,实行店长负责制,在中国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分权制制约了家乐福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家乐福被大润发业绩、门店数量双超。近年来家乐福的反面事件不断:2010年6月,宁波家乐福用黑心油、臭鸡蛋制作面包事件;2012年3月郑州花园店“生鲜食品肆意返包”事件。
三、沃尔玛与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1.选址方式
沃尔玛采取与中国合作伙伴联手开发店铺的方式,位置偏向于城郊结合处,在取得土地后自建物业。缺点是发展缓慢且前期投入大,从选定位置到最后店铺规划完成需要2到3年的时间;优点是由于拥有土地所有权,一旦建成就不需要考虑诸如地租等问题。
家乐福采取迅速扩展的发展战略,位置选择在闹市区,通常与业主签订10至20年租赁合同。优点是节省资金与前期投入时间,缺点是与业主的合作很难长久,因为一旦物业升值,地产商就会提高地租。
2.物流系统
沃尔玛进入中国时,在深圳与天津设了两个配送中心,采取配送中心建设在前、店铺发展在后的模式,由于店面少,围绕一个配送中心密集建店来降低成本的优势无法发挥。随着沃尔玛的发展,2007年沃尔玛在嘉兴建立了配送中心,并拟在四川建立配送中心,沃尔玛的总仓配送体系对其的开店拓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家乐福在中国设立了4个区域采购中心,给予单店相当大的自主权,充分依托供应商物流系统。选择集中于上海、北京及内陆各省会城市,便于逆向物流商品的退换货,降低了营运成本。但近年来家乐福的门店配送模式却阻碍了其开店的速度。
3.售后服务
沃尔玛注重售后服务,开展“沃尔玛顾客服务日”,获得了众多顾客的相应,获得了“百姓最喜爱的超市”等荣誉。在家乐福的卖场中,贴着“促销产品,概不退换”等的条款,即使正常的产品的退换也需办理各种手续。央视2012年3.15曝光家乐福事件对其入华18年塑造的商业形象,带来了穿透性打击。
4.与供应商的关系
沃尔玛重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一直都是“进场费”的坚决反对者,通道费用为8%,与供应商签订的货款结算时间平均为29天。沃尔玛愿意把更多的利润让给供货商,与他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家乐福进场费高达25%,进场费等费用占到家乐福整体收入的1/3以上。家乐福压榨供应商利润,把进货成本压到最低,与供应商签订的货款结算时间为60天左右。家乐福在《2009年供应商满意度调查》中被供应商评为收费最多的连锁超市。
四、对中国连锁超市发展的启示
1.配送模式的选择取决于门店的需要以及配送成本及效率
沃尔玛与家乐福的商品配送模式各有利弊,较成熟的连锁超市大都根据自己企业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商品配送方案。可见,零售业态的分类、商店的选址、商店的数量、商店是否配有内仓等,都是影响售企业商品配送模式的重要因素。采用何种配送方式,主要还是取决于门店的需求以及实际不同条件下的配送成本及效率。只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抓准需求,采用何种配送方式并不重要。
2.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占商品价格很大比例,一般占到20%。中国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率低、退货率高,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周转率。国内连锁超市要想不断降低物流成本,要建立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在订货与存储环节上,实行直接订货与统一配送相结合。进行供应链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3.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帮助连锁超市降低库存水平、提高商品周转率。家乐福对供应商收取高额进场费压榨供应商的做法已经受到了供应商的抵制;沃尔玛通过降低运营成本,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供应商的信任。中国的连锁超市必须构建供应商双赢机制,从而取得供应商的信任。
参考文献:
[1]赵力焓.家乐福与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经营的比较[J].技术与市场,2010,17(11):135.[1]王晗,陈文兵.“沃尔玛模式”VS“家乐福模式”——基于成本领先战略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0,1:128~129.
2.家乐福管理模式 篇二
价值链是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文中提出的。波特认为, 首先, 企业的流入物流经过运作转换后形成流出物流, 之后是市场营销和销售, 最后是顾客服务, 再加上一系列支持行为 (公司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原料采购) , 企业便完成了全部价值行为。每个价值行为都是有可能产生增值的环节, 它们相互联系, 构成企业的价值链;其次, 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价值体系中, 这个体系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的价值链相互连接而成。[1]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价值链是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在农业领域具体应用的产物, 而“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强调进入价值链的各微观经济组织利益的一致性, 即农产品生产者、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在农产品的价值增值与实现上是互相依存的, 要求各微观经济组织更关注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而不是自身短期利润的最大化, 它的成功运行关键在于整和农产品价值链上各主体的利益, 构建各微观经济组织的利益共同体。
二、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管理分析
1.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的构成要素
一般情况下, 一条完整的农产品价值链概括地讲可以是由农产品的供应、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构成, 相应的其价值链成员就是农产品供应商、中间需求商和最终消费者。具体地讲, 农产品供应商就是农产品生产者, 包括农业企业和农户, 农产品价值首先由他们创造, 是价值链的源头;中间需求商就是以农产品为对象的关联企业, 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收储运企业、农产品批发企业、农产品零售企业, 农产品价值主要通过他们增值, 是价值链的中坚;最终消费者位于价值链的末端, 农产品价值通过他们的购买而实现。家乐福超市作为农产品零售企业, 其活动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买近来”——“卖出去”的过程, 那么, 以家乐福超市作为核心企业的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就可以简化为:供应商——家乐福——消费者。而家乐福超市农产品的供应商, 根据生产农户或企业与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及农产品自身的特点, 可以是农业企业、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收储运企业、批发企业等。
2.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管理运作
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管理可以用“品”字的家乐福企业文化高度概括:顶端代表至上的顾客, 左边是家乐福, 右边是供应商, 供应商和家乐福服务的最终目标都应是顾客, 通过双方的合作, 得到顾客的承认——购买。[1]这样, 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管理就有两个方面:一是供应商, 二是消费者, 而在这两个方面中又以对供应商的管理为重点和难点, 因为这是实现消费者满意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1) 家乐福——供应商。
和供应商的良好合作是家乐福成功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合作首先体现在家乐福对供应商的帮助上, 如果供应商有什么不足, 家乐福会对其进行指导、帮助、跟踪和纠正。如果合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家乐福会与供应商一起分析, 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良好的合作还体现在供应商一般会以最低价格为家乐福供应商品, 这主要是因为家乐福有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 商品采购量大, 可接纳商品品种多, 并且家乐福一般不会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家乐福为供应商提供了富有竞争力的销售环境和付款保证, 使供应商的营业额和市场占有率得以稳步增长, 供应商也愿意对家乐福做出最大限度的让利。低廉的进价保证了低廉的售价, 低廉的售价又带来了大量的销售, 这样, 家乐福和供应商之间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1]
在中国, 农产品一般由比较分散的农民进行生产, 针对中国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 家乐福在中国的农产品采购方面有自己的方法。一是由专门的公司用家乐福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农户按照家乐福质量体系的要求和规定种植 (如需用有机肥、低毒化学农药等) , 公司对产品下计划并负责收购、包装和配送。这样, 家乐福可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 而农民不用自找销路, 也乐意合作。二是通过承包人来管理分散的农户。承包人把家乐福的定单分派给农户, 菜农按照定单, 专职生产所需蔬菜。[1]
(2) 家乐福——消费者。
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管理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家乐福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顾客满意, 这既体现在家乐福的“一次购足、超低售价、货品新鲜、自助选购、免费停车”的经营理念中, 也体现在家乐福的使命中:“我们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让顾客满意。我们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对商品及品质的选择和提供最佳价格, 以满足顾客的多变要求。”[1]
三、“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构建的关键
通过对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的分析, 我们认为构建“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价值链上各微观经济组织利益共同体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则强调进入价值链的各微观经济组织利益的一致性, 即农产品生产者、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在农产品的价值增值与实现上是互相依存的, 要求各微观经济组织更关注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而不是自身短期利润的最大化, 它的成功运行关键在于整和农产品价值链上各主体的利益, 构建各微观经济组织的利益共同体。如家乐福就是寻求和供应商共赢, 而不是一相情愿地向供应商索取, 家乐福和供应商是通过推进真诚合作来实现消费者满意和基于双方利益的整体效益最大化。[1]
2.建立和选择合适的中介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实施价值链管理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或制度成本, 但需要有一个前提, 即需要有联结核心企业和农户的中介组织, 如农民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之类, 否则核心企业与众多分散的农户相互打交道, 就很难节省交易费用或制度成本, 甚至会增加交易费用或制度成本。[2]根据对家乐福农产品价值链运作的分析, 我们发现联结核心企业和农户的中介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专门的公司或承包人, 只要能够节约交易成本或制度成本就是合适的中介。
3.以消费者为中心
“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是购买者驱动的价值链, 价值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消费者, 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的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使其得到满足, 整个链条的集成度较高, 信息交换迅速。[3]在“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中, 消费者不再被动地处于链条的末端, 每个企业也不能只关心自己的经营和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 每个企业都必须提高服务意识, 研究和适应消费者需求;[3]消费者成为价值链的出发点和归宿, 每个节点企业都以消费者为中心。
摘要:本文在国内外有关 (农业) 产业链和 (农产品) 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概念, 并以家乐福超市为例, 对家乐福超市农产品价值链管理运作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分析, 本文最终认为构建“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的关键在于构建价值链上各微观经济组织利益共同体、建立和选择合适的中介、以消费者为中心。
关键词:产业链,价值链,“共生型”农产品价值链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陈广.家乐福超市攻略[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4.
(7) 王凯, 颜加勇.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4, (11) .
3.家乐福:营销模式与能力的考量 篇三
面对急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格局,难道家乐福不需要改变吗?如果要改变,家乐福又需要改变什么呢?
家乐福现有模式是冲突的根本原因
家乐福为了打造与巩固其特有的后台赢利模式,进而支撑其低价形象,是冲突不断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零售行业的一些基本特征。
在零售业态中,连锁零售超市主要由超市、便利店、大卖场和仓储式会员式商店四种业态构成,其中外资大卖场主要有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好又多、易初莲花、麦德龙、欧尚、乐购等八家,国内企业主要包括物美、华联、联华、华润等企业。
外资企业主要涉及大卖场与仓储式会员店,辅以超市与便利店等业态;国内企业主要涉及超市与便利店,适当开展大卖场与仓储式会员店业务。外资企业主要依托一线城市,结合二线城市和中心城市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布点,突出全国性;国内企业主要依托母基地,结合所在区域,在母基地辐射范围内进行布点,更强调区域竞争优势。
连锁零售行业的赢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为前台利润,即通过售出商品的合理差价获取利润;二为后台利润,主要通过挤占供应商的利润谋求自身利润。较为通行的比例是前者为主,后者为辅。沃尔玛的赢利模式更关注前台利润,通过采用最新IT技术、建立科学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来降低物流成本和采购成本。
而家乐福的赢利模式则是逆向的,更关注后台利润,向上游供应商收取高额进场费和返点。据悉,家乐福总利润来源中至少有60%来自供应商。
家乐福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冲突不可避免。
家乐福模式制胜的三大法宝:首先,将大卖场模式引入中国,填补了整个业态的空白,占据了行业的高端。其次,让“低价、开心购物家乐福、一站式购物”等理念深入人心,家乐福成为当时人们购物的首选地。再次,其开创了后台赢利模式,来支撑低价和大卖场的运营费用。正是这种特有的经营发展模式,才维持了家乐福的快速发展。
为了支撑大卖场的运营标准与低价形象,家乐福将后台赢利模式放大到了极致,为了维护这种模式,家乐福的主要战略举措是收取通道费用和“采购谈判的31条技巧”。通道费用是供应商给零售商的各种交易费用,家乐福的通道费用种类繁多,且每年递增,为了使供应商“就范”,家乐福则通过采购谈判技巧给予保障。核心原则就是把对方销售人员作为自己的一号敌人,让销售员“乞求”,家乐福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交易机会,但这也为冲突埋下了引子。
原有模式不可持续
首先,家乐福的产业链盟主能力正在下降。
家乐福所处的行业较为简单,上游主要是供应商,下游主要是消费者,零售超市主要采购日用百货类商品,这类商品技术差异性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品牌号召力较小,家乐福通过统一采购获得规模效益,同时家乐福还是整个中国连锁超市行业的领导者,成为超市类产品销售的风向标,所以家乐福从采购规模化与引领消费的角度获取了产业链盟主的地位。正是因为占据了这个位置,家乐福才有资格和能力完成对上游供应商利润空间的挤占。
供应商则把家乐福定位为一个特殊的终端,具有引领消费的作用,所以各个供应商与厂家直接把家乐福的终端费用列入营销费用,在家乐福亏损的前提下向家乐福让渡部分利益,满足家乐福凭借后台利润支撑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支持家乐福的众多厂家其实很多时候却是亏损经营。
由于大卖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家乐福的规模化优势正在弱化,从2009年起已经丧失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销售总额、门店数量、单店销售总额均被大润发所替代,同时,主要竞争对手与家乐福的差距逐步缩小。本土超市也在大规模发展,围绕其母基地而构建区域竞争优势与采购优势,而家乐福在各个分区域之间也很难形成绝对竞争优势。
其次,家乐福后台利润模式也不符合商业公平发展的大趋势。
虽然行业协会并不反对零售终端收取一定的通道费用,但业内希望国家以法规法律的形式给予规范的呼声却越来越大,一旦中国政府借鉴国外政府的通常做法给予规范,家乐福这种凭借规模化采购形成的后台赢利模式将丧失。
其实向上游供货商收取进场费的做法,最早起源于美国,但这一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行不通,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在维持。早在1936年,美国中小制造商及经销商因连锁超市进场费、加大折扣等行为,联合向联邦法院起诉。为此美出台了《罗宾逊波特曼法案》即《连锁商店价格限制法》,要求零售厂商不得向供货商收取进场费、要求特殊折扣等,对供应商不能采取大小有别政策。这也是家乐福只敢在美国试点两家店后就彻底退出的核心原因之一。
家乐福应着重打造综合能力
目前的行业宏观环境、竞争态势和消费者价值取向均不支撑家乐福原有模式的发展,而大卖场业态也非常成熟,新的经营模式也很难被创造,从行业内一些主要竞争对手的做法中可以得出,大卖场竞争最后比拼的是综合能力。
首先,从大卖场竞争要素来看。
从顾客购买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商品组合、价格形象、促销形象、商品品质、服务质量、购物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顾客感觉,其中,价格、服务和购物环境是关键中的关键。从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角度而言,采购规模、信息化建设、配送、管理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成本控制则是核心能力。
大卖场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模式之争,比拼更多的是卖场的综合能力,而众多负面新闻恰恰证明了家乐福综合能力的短缺。
其次,从重点竞争对手的能力来看。
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均有自己独有的模式,而支撑其模式的核心能力也基本符合行业竞争要素的特点,唯独家乐福将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点放置在了备受争议的地方——通过非主流手段向供应商挤压利润。
沃尔玛首创了现付自运仓储式连锁会员的经营模式,在直接采购、信息系统建设、采购系统建设、配送系统建设、直接购买土地节约租赁成本方面构建其核心竞争能力。麦德龙首创了现购自运商场模式,限定客户,主要面对企业类客户,通过客户分析实施分类管理,对客户提供各类最优采购方案,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由于企业采购量较大,麦德龙构建了商品进销存的动态控制系统,实现电脑自动下单。
欧尚则把自选、廉价和所有服务聚集在同一建筑物(实现单位面积最高营业率和商品最低价销售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采购配送优势和管理成本优势。
变革之道
支持家乐福过去十几年在中国市场成功的模式已经日渐西山,一味强求这种模式的长盛不衰是不现实的,家乐福要吸收从美国、日本、比利时和俄罗斯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撤出的经验教训,面对急速跌落的市场地位,认真反思和总结。家乐福如果不能抓住逆转的机遇,那将很难恢复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这种模式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要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充分竞争的大卖场行业,通过简单的定位与模式设计获得战略优势的可能性已经为零,同质化的竞争是不能依托某一点竞争能力的强大而最终获取竞争优势的。家乐福应向能力制胜转变,借鉴大润发的能力提升技巧,重点提升关键竞争要素的能力,优化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真正将其经营理念中所说的“以低廉的价格、卓越的顾客服务和舒适的购物环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消费品,并携手各商业伙伴为当地经济的繁荣作出贡献”的承诺给予落实。
应强化产业链管理能力。基于自身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在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提高产业链管理能力,恢复产业链盟主地位。向前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优质供应商形成战略联盟关系,邀请供应商对内部运营管理进行监督,建立冲突问题的协商机制,如,物美就邀请了供应商进入董事会和担任监督员。向后加强客户黏性,建立拉式管理的理念,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构建内部管理体系,本着一切为消费者服务的想法,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使消费者在家乐福的每一次购物成为一种舒心的享受,如,大润发为客户消费需要度身打造商品组合。
恢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大润发虽然已经成长为大卖场业态的第一名,但这种领先并不明显,并非不可逆转,如果家乐福能够完成综合能力的构建,通过高端品牌形象优势,借助一线市场成功经验,快速进入三、四线市场后,辅以并购活动,完全可以将大润发的竞争优势化解,重新夺回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树立一线国际品牌的高端形象。虽然大润发在销售额、门店数量和单店销售额方面均领先家乐福,这种领先并非牢不可破。大润发只是借助区域差异化而获得竞争优势,其品牌形象并未获得一线城市和高端人群的认可,而家乐福品牌定位在消费者眼里更高端、更国际。家乐福应巩固一线国际品牌的高端形象,强化和提升一、二线市场的占有率,一旦家乐福进入三、四线市场,家乐福将拥有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优势,如果家乐福在行业关键竞争能力中与大润发持平,那么就能在竞争过程中通过品牌优势而击败大润发。
重视三、四线市场的开发。大润发的成功在于先期进入了三、四线市场,进而在空白市场构建了先发竞争优势,这些市场中的大卖场至少可以辐射30万的人群,而一线城市大卖场的辐射人群也只有10万人左右,这为业绩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家乐福目前只是在一线与二线中心城市布局,并未深入到三、四线城市,家乐福应该结合中心城市的布局,在保证一线市场单店销售冠军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拓空白市场,因为空白市场可供选择的店址更少,也更集中,晚进入者将面临选址不当的风险。
借助并购行为。能够设立大卖场的城市与较佳地域将越来越少,大卖场需要有规模效益才能获得产业链中更为有利的议价能力,而门店数量越多、单点销售额越高,获得的规模效益则越大,并购优质的竞争对手可以使并购方短期内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使自己形成规模效益。目前前几位的竞争对手正在积极谋划和实施并购方案,一旦沃尔玛并购旺市百利成功,沃尔玛将实现对家乐福的反超,而家乐福的并购行为已经落在前三强的后面了。
家乐福最大的问题是急需增强其综合能力,而这种转变需要成为法国家乐福集团总部的战略行动,家乐福创始人哈雷家族的第三代人员有12人之多,他们对家乐福经营管理的分歧较大。同时,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LVMH集团成为家乐福第二大股东,董事会在这种脆弱的平衡中很难形成共识,这也是家乐福目前应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的根结所在。笔者认为,如果家乐福集团总部不能对公司发展达成共识,中国区的现状也很难改变,而我们或许会继续看见家乐福在负面新闻中让出第二、第三的市场地位。
(作者为北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编辑:马 可2008_make@163.com)
为了支撑大卖场的运营标准与低价形象,家乐福将“后台赢利模式”放大到了极致,这也为供零冲突埋下了引子。
大卖场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模式之争,比拼更多的是卖场的综合能力,而众多的负面新闻恰恰证明了家乐福综合能力的短缺。
4.农家乐经营管理 篇四
(一)项目策划
农家乐的项目分区和策划实施产品特色化,都紧紧围绕“山”“水”、“瑞”作文章,实施八大突破,即“三八工程”:
1、民居显朴实
对农家乐的建筑风格进行调整,以川西民居为标准,外表突显“朴实”味道;建筑材料以土、木、石、竹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体量风格应与周围环境和民居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效果可参照右图);每个单体建筑都掩映在山水林木、花香鸟语的优美环境中;建筑的内部装修既要不失乡村风味,又要在普通民居的基础上作些调整,使之适合于游客的就餐和住宿。
2、餐厅沾瑞气
凌云山景区圣灯升起、佛光普照、云海瑞象,为景区带来无限祥瑞之气。将景区内的农家乐集中起来,体现祥瑞文化的主题,农家乐的建筑及装饰上都有祥瑞符号、图案、祥瑞物或场景,表达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这样,景区内的农家乐不仅是自然的山水相环绕,更多了一层文化的内涵。
3、瓜果挂满园
要求每家每户在屋前屋后都种上杜鹃花,另外还要种些其它季节也能盛开的 花卉。尽量能利用一些空地开辟菜园子、果园子,种上一些家常菜或瓜果,这样可以开辟一项活动,让游客自己进菜园子、果园子采摘菜、采摘瓜果,采来的蔬菜可以立即入厨做,或由游客自己带回,带回的部分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4、农具增风采
每家每户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一种模式。如有的可保留农村的土灶;有的可陈列农具,如蓑衣、谷砻、石磨、纺车等,游客可以推碾推磨,纺线织布等等;有的则可在房前开辟花圃或菜园、果园等等。
5、作坊穿其中
穿插在“农家乐”之中的是一些手工作坊,比如红灯笼铺子、编织行、榨油
坊、织布坊、制陶坊、酿酒坊、乡村乐器行等等。走进红灯笼铺子,制灯艺人可为游客定制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红灯笼,还可由游客亲笔在红灯笼上作画题诗,抒发雅兴;去编织行,既观看能工巧匠们编织的小竹篮、小竹篓、草鞋、草帽、草扇等农家用品,也可拜师学艺一起参与编织;到榨油坊,在作坊师傅的指点下,可亲自动手拉动悬在房梁上的大木槌,充当一回“打油郎”;去织布坊,可领略农家妇女们织布情景;去制陶坊,观看现场制陶表演等等。
6、老年亦自在
挑选其中几家农家乐,用于专门接待成都市及周边城市的老年居民前来居住。如果条件许可,可在农家乐附近修建一所专门的老人院,规模不宜大,可接纳20~30人即可。现代城市中,由于交通、污染等问题的严重,城市居民渴求自然清新的环境,对老年市民来说,他们没有了工作压力,子女也已长大成人,他们可以实现其返璞归真的愿望。城市老年人可以在龙池租种一块地,也可以买一块地盖房子。针对老人的农家乐要配备较好的医疗设施和能满足基本生活的商业设施。
(二)管理规范化
经营管理规范化---四证齐全、五个统一、八个要求(四五八工程)
1、“四证齐全”
农户在申请开办农家乐时必须四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证、经营许可证)俱全。
2、“五个统一”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授牌、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宣传促销。“统一规划”是指由政府来统一管理,在相对集中的区域来建农家乐,建筑风格整体上要统一,但要不失个性。“统一管理”是指由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农家乐,如成立农家乐协会。“统一授牌”是指由统一的部门来给农家乐授经营牌,而不是什么部门都可以来批准农家乐的开办。“统一收费标准”是指杜绝乱收费的现象,要由管理部门来统一收费标准,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收费。“统一宣传促销”是指由管理部门或协会来统一组织农家乐的宣传促销,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容易产生品牌效应。
3、“八个要求”
5.农家乐的消防管理办法 篇五
第一条:农家院开业前,应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安全检查,并将消防安全作为经营人员办理工商、卫生等相关手续和年度审核的前置条件。农家院开业后,应当依法制定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第二条:农家院的道路要考虑消防车的通行,车道净宽不宜小于4m;要经常保持车道畅通,并且满足配置车型的转弯半径,道路上严禁设置隔离桩、栏杆等障碍实施,不得堆放土石、柴草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尽头式道路要满足配置车型回车要求。
第三条:农家院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一级和二级,耐火等级为三级和四级的建筑物之间的相邻外墙宜采用不燃烧实体墙,相连建筑的分户墙应采用不燃烧实体墙。建筑的屋顶宜采用不燃烧材料,当采用可燃材料时,不燃烧体分户墙应高出屋顶不小于0.5m。
第四条:用于炊事和采暖的灶台、烟道、烟囱、火炕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或制作。与可燃物相邻的壁厚不应小于24CM。烟囱穿过可燃物或难燃物屋顶时,排烟口应高出屋面不小于50CM,并应在顶棚至屋面层范围内采用不燃烧材料砌抹严密。烟道直接在外墙上开设排烟口时,外墙应为不燃烧体且排烟口应突出外墙至少25CM。
第五条:农家院内电气线路的敷设应避开潮湿部位和炉灶、烟囱等高温部位并不应直接敷设在可燃物上;当必须敷设在可燃物上或在有可燃物的吊顶内敷设时,必须穿金属管、阻燃套管保护或阻燃电缆;严禁乱拉乱接电气线路,严禁在电气线路上搭、挂物品。
第六条:用电设备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电设备不应超负荷使用;
2、配电箱、电表箱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源开关、断电器等应采取防止火花飞溅的防护措施;
3、严禁使用钢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且不得随意增加保险丝的横截面积;
4、电热炉、电暖器、电熨斗、电热毯等电热设备使用期间应有人看护,使用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停电后应拔掉插头,关闭通电设备;
5、用电设备使用期间,应留意观察设备温度,超温时应及时采取断电措施;
6、用电设备长时间不使用时,应采取将插头从电源插座上拔出等断电措施。
7、照明灯具表面的高温部位应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当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
8、卤钨灯和额定功率超过100W的白织灯泡的吸顶灯、漕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烧材料作隔热保护;
9、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光灯源、荧光高压汞灯、超过60W的白织灯等高温灯具及镇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挂件上。
第七条: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禁在地下室存放和使用;
2、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应接近火源、热源,应防止日光直射,与灶具之间的安全距离要大于0.5m;
3、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应与化学危险品混放;
4、严禁使用超量、超期罐装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严禁敲打、倒置、碰撞钢瓶,严禁随意倾倒残液和私自灌气;
5、存放和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房间应通风良好。
6、汽油、煤油、柴油、酒精等可燃液体不应存放在居室内,且应远离火源、热源。
7、使用油类等可燃液体燃料的炉灶、取暖炉等设备必须在熄火降温后充装燃料。
第八条:加强疏散设施管理。应定期检查疏散门、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确保功能完备。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当保持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和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消防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不应被遮挡和覆盖。在营业期间,严禁锁闭安全出口。
第九条:加强消防设施管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齐各项消防设施。严禁锁闭防火器箱。室内消火栓不应被遮当、圈占、上锁,消火栓箱内应配齐水带、水枪。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当确定具有相应上岗资质的人员操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测试,确保完整好用;严禁遮挡或拆除洒水喷头、火灾探测器,严禁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第十条:加强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组织消防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掌握消防设施的性能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知道如何引导疏散逃生、如何报告火警、如何扑救初期火灾。
二
6.家乐福管理模式 篇六
王永刚(九鼎德盛)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欣赏一般的名胜古迹,转而选择依山傍水、空气清新的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在全国各地呈现迅猛发展之势。与此同时,许多省市的“农家乐”旅游也暴露出规划管理薄弱、产品结构不完善等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河南省“农家乐”旅游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 农家乐 发展模式
“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能否在一个地区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下去,不仅取决于所提供的旅游产品,而且与管理、运营模式有着相当大的关系。近年来,河南省“农家乐”旅游开发和经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起步晚、可借鉴的经验少等原因,河南省“农家乐”旅游在管理、运营模式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完善。本文在总结全国“农家乐”发展进程和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河南省“农家乐”旅游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模式。
一、我国“农家乐”旅游发展进程及模式概述
(一)发展进程
20世纪90年代末,在生态旅游观念和脱贫致富政策的促进下,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兴起,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农家乐”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年营业收入超过了500亿元。我国“农家乐”旅游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萌芽阶段,一些城市郊区的村镇依托其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传统的林木、花卉养植优势,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在这一时期,“农家乐”是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和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而出现的。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各地将这种旅游形式正式命名为“农家乐”,确立了“先发展后规范”的指导思想。第三阶段为规范阶段,许多地区先后开始对“农家乐”实行规范管理,升级上档、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一些地区的“农家乐”被评为了“国家生态示范点”、“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文明村”等,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村公园”。“农家乐”的经营业主一是农民,通过自家的良田、果园等展示农村风貌、农业生产过程及农民生活场景,吸引旅游者。二是其它投资主体,租用城市近郊土地,购买专业花木公司提供的绿色植物,修建具有乡村风情或田园风光的旅游接待设施。
(二)产品结构与类型
1.住宿与餐饮
目前我国“农家乐”旅游住宿产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都市郊区由旅游企业集团提供的度假村,客源市场定位中高端休闲度假旅游者和部分会议团体旅游者。二是家庭旅馆,农户将自己家中闲置房屋出租给旅游者,提供特色农家菜,使其能更好的了解乡村生活、风俗民情。各地均把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家常菜作为餐饮产品的主要卖点,对来自都市的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观光与游览
“农家乐”的“游”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在所在乡村内的游览,乡村内有一些可供旅游者游览的地方:如各种农艺园、旧式作坊等;另一方面是指在乡村周围景区的游览。开发“农家乐”旅游的乡村周边往往有一些景点可供游客游玩,包括自然风景区、历史古迹等。景区的客流为“农家乐”带来了客源;同时,“农家乐”的游客也可以到景区游玩,从而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
3.购物与娱乐
“农家乐”旅游者的主要购物对象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农村手工艺品。娱乐对于“农家乐”旅游来讲尤显重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农家乐”旅游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体验乡村的生活、乡村的文化、乡村的悠闲,追求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休闲性质。目前国内“农家乐”旅游的娱乐活动主要有采摘、篝火晚会、各种节庆活动等。
(三)市场推广与规制
国内“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政府的推广。市场推广是“农家乐”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但是独立的农户无力从事市场推广工作,即使农户个体有能力进行推广,对于旅游者来讲,信息的可靠性也值得商榷。因此,政府力量的推动对于发展初期的“农家乐”旅游业是非常必要的。
各地政府往往采取先扶持后规制的方式:前期,把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作为扶贫与促进乡村发展的手段,在资金、手续、税费、宣传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等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出台标准逐步进行规范管理。
二、河南省“农家乐”旅游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河南“农家乐”旅游开发经营概况
从1997年开始,省内部分城市近郊的农户就开始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成片的林木花卉发展乡村旅游。由于其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在全省各地市快速兴起,成为了休闲旅游的新亮点。以省会郑州市为例,目前樱桃沟、金鹭鸵鸟园、富景生态园、丰乐农庄等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景点,已在全市周边形成了一条农业环城休憩带。纵观河南全省“农家乐”旅游,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农家特色比较突出
“农家乐”旅游以农村、农业、农事为主要发展载体,重点在于最大程度地保持和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有的借景发展特色餐饮,演绎了从土地生产到餐桌消费的全过程;有的兴建手工磨坊、油坊、酒坊等旧式作坊,不断丰富乡土风情、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内涵,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2.经营效益较为明显
由于适应市场需求,许多“农家乐”旅游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2006年“十一”期间,郑州市约30%的市民到环城游憩带旅游,金鹭鸵鸟园、丰乐农庄的接待旅客都在16万人次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另外,“农家乐”旅游在节假日特别是
黄金周期间分流游客,减轻了热点旅游景区的压力。
3.市场管理初步规范
一些地市已开始尝试对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如郑州市惠济区出台了《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和《惠济区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农家乐”进行星级评定,从经营场地、服务设施、环保安全、服务项目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提高了其规范化、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模式。
(二)河南“农家乐”旅游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河南“农家乐”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出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或完善,以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目前,河南“农家乐”旅游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困难和问题有:
1.规划和管理不够完善
就河南省整体而言,“农家乐”旅游还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一些地市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盲目开发“农家乐”项目,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浪费了人力物力,破坏了环境资源。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景区在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旅游线路的难度较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在管理方面,虽然省会郑州市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和规范标准,绝大多数地市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成熟的、可以在全省推广的经验。
2.服务项目较为单一
大部分“农家乐”处于低层次的经营水平上,经营项目类同,特色不鲜明。多以饮食、玩扑克、打麻将为主,缺乏对乡村文化内涵和民俗的挖掘,对文化休闲项目和参与性健身项目开发不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果“农家乐”旅游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其生命力将会受到严峻挑战。
3.品牌经营与品牌保护意识淡薄
在一些地市,“农家乐”项目主要由农户经营,经营者数量众多,组织松散,大多缺乏长远眼光和品牌意识。目前已有人开始在糖果、调味品等多个领域里抢注“农家乐”商标,如果“农家乐”经营者不加以警惕,在塑造品牌形象、保护品牌资源上下功夫,服务类“农家乐”商标也有被别人抢注的可能。
4.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农家乐”旅游的开办者和服务人员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般而言,常到郊区旅游的游客,其文化水平较高、求知欲较强,所到之处都喜欢问个明白,而大部分“农家乐”从业人员缺乏旅游专业知识,对当地文化内涵和民俗一知半解,难以满足游客的求知欲望。一些从业人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加之不懂服务常识和规范,经常慢待游客,导致旅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5.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理想
基础设施简陋、环境不理想,是河南“农家乐”景点的一大弊端。搭了几个蒙古包就是“庄”,种几颗葡萄、栽几棵草就是“园”,盖几间房、涮几把墙,就成了“度假村”,与其招牌内容大相径庭。许多“农家乐”景点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问题,特别是厨房和厕所卫生条件差、缺乏基本消毒设施,排污排水通道不畅,对苍蝇、蚊子、老鼠等缺乏有效的控制。
三、河南省“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创新
(一)政府的促进政策与管理行为
1.鼓励发展、适度扶持
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的采取了一些促进措施。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政府的依赖要更大一些。一方面是国内旅游协会还比较弱小;另一方面,我国的乡村旅游还担负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任。在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的河南省发展“农家乐”旅游,政府在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有所作为。譬如,对中低收入农户经营“农家乐”项目实施一定程度的税费优惠;组织“农家乐”经营农户到重点地区学习考察,指导、培训其增设服务项目等。另外,政府还应加大远郊道路交通建设,完善通讯设施,增容电力设备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2.统一规划、规范管理
“农家乐”旅游门槛低、竞争激烈,需要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规划,规范管理。应把“农家乐”旅游放在第一、二、三产业这个大范畴中来整体考虑,使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对“农家乐”项目的立项、建设和经营进行全程监管,保证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各地市应借鉴郑州和省外一些城市的经验,尽快出台、实施“农家乐”服务质量管理办法、“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评定办法等规程制度,组织旅游、工商、卫生等部门阶段性地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检查“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以及卫生设施、客房、娱乐场所安全是否达标等。
(二)行业协会的中间角色和重要作用
在“农家乐”发展初期,政府力量的推动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初具规模后应适时鼓励农户成立相关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以取代部分政府职能,保证“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真正有利于当地居民利益和经营者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国外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工作更多的是依靠协会来进行,其乡村旅游协会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为乡村旅游进行宣传、促销。国内乡村旅游协会的发展刚刚起步,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河南省应尽早成立“农家乐”旅游协会,并在引导、规范方面下大功夫。“农家乐”旅游协会的作用除了提供宣传促销之外,还应包括制定标准、监督检查、进行评估等,以协会为龙头,把分散的资源联合成为规模实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自然资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农家乐”旅游是在满足都市休闲群体回归自然、向往田园风光、体验田园生活等物质精神需要的基础上兴起的,它应当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科技相互交融、内涵深厚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而不能总是停留在满足游客物质需求的观光和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可以选择省内发展相对成熟、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率先尝试走生态建设、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开发三结合的道路,通过营造独特的田园生态环境氛围,挖掘深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深化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条,开发出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参与性强、产品生命周期长的项目,使河南“农家乐”旅游真正朝着高起点、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四)品牌化和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今后一段时间内,河南“农家乐”旅游应将重点放在追求产品的规模化、品牌化和特色
化上。“农家乐”旅游经营者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塑造起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影响力。在具体策略方面,应尽可能采取错位竞争。“农家乐”旅游开发不能盲目地模仿其它类型旅游产品的模式,必须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主题需求,提供游客参与和体验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机会,延长其停留时间。譬如,推出“城市上班族,假日做农夫”、“市民小菜(果)园”等专题旅游。用“农家乐”周围的农田做假日农业生产基地,租给市民,平常代为管理,假期供他们耕种、体验生活。
(五)培训与建设并重的发展道路
鉴于河南省内“农家乐”景点中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低、设施简陋、环境不理想的弊端,应坚持人员培训和设施环境建设相结合,边建设、边培训的策略。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定期举办旅游业务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从业人员在掌握服务技能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以及食宿设施改建的力度。同时,还应注意“农家乐”旅游设施的档次不能走极端,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失去了乡村旅游的味道,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忽视了舒适和卫生要求。
参考文献
胡小猛,李浡,牛家丛,崇明“农家乐”现行旅游运营模式弊端及创新研究,旅游学刊,2006(5)
发展农家乐经济 促进四川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国农村市场研究网(),2006年6月29号
7.家乐福管理模式 篇七
关键词:“家庭式”农家乐,核心问题,“三步走”经营模式
1 项目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城市居民渴望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愿望日益迫切,而日益发展的经济为人们对休闲和品质生活这一追求提供了物质保障,由此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由此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农家乐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在我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已成为很多城市郊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城市居民休闲的新选择。农家乐产业的兴起,顺应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改变了传统观光旅游的不足,同时也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按照农家乐的规模,可将其分为农庄和个体户“家庭式”农家乐。前者是企业化的经营体,资金充足,设备、服务管理都有其标准和规模。而后者以家庭为单位自发经营的微型农家乐。它是以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的农家生活为特色,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劳作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其经营有随意性、个性化和小规模的特点。
农家乐在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的号召下蓬勃发展。如富阳龙门镇,桐庐等,都以当地独特的农副产品和乡村田园风光等打出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招牌。杭州余杭的塘栖则以它独特的水乡和枇杷文化独树一帜。从1999年起,枇杷节作为塘栖特色活动推出,至2011年,已连续举办12届。
2 余杭区塘栖“家庭式”农家乐现状及存在问题
塘栖民俗文化浓郁,农产品特色鲜明,枇杷节等项目的开发使得塘栖农家乐消费需求旺盛,为农家乐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据余杭区旅游局数据显示,2010中国杭州塘栖枇杷节自5月26日开幕至6月中旬的历时20余天,塘栖镇迎来了58.9万人次的客流量,全镇4000余t枇杷销售一空,创下了1.20亿元的营业总额。同时,余杭区政府提出了关于塘栖整体保护与开发问题,明确了要充分挖掘利用古镇、超山、枇杷、丁山湖、运河、古桥等资源链,高起点规划,将塘栖打造成“杭州的威尼斯”。塘栖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为“家庭式”农家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正因为“家庭式”农家乐是一个处在起步阶段的新生事物,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
2.1 宣传意识淡薄,农家乐品牌效应不显著
由于农户文化素质限制,没有营销管理和宣传的意识,加上宣传渠道单一,农家乐知名度小,没有形成独特的品牌。
2.2 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
余杭塘栖农家乐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挖掘当地民俗风情、餐饮特色、土特产品和农村旅游资源的深度不够,尤其是对农村特有的节庆节事,农耕劳作等游客参与性的项目和内容缺乏深度开发,与市场上农家乐项目雷同。
2.3 服务还处在较低水平
由于塘栖个体户农家乐旅游起步晚,且自发形成,大部分农民经营又受到传统观念意识和自身文化素质束缚,着眼于自身和眼前利益,在经营和接待服务过程中就暴露出管理混乱、服务水平低下,卫生条件和安全性差等问题,甚至出现恶性竞争,损害游客利益等现象,对当地农家乐的发展和接待地旅游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2.4 缺乏统一规划的指导,发展上具有盲目性
主要表现在塘栖农家乐经营点在地域布局上不尽合理,在村落空间分布上“散、乱”现象突出,游线安排设计上不够科学,规模经营效应不明显。
2.5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农户自发经营,没有合理科学的规划,且缺乏资金,因此农家乐开展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农家乐住宿、干农家活等项目基本上未开发。
2.6 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低,停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不明显
在塘栖农家乐旅游中的游客人均消费偏低,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农家在经营活动中、服务内容单一,可供游客活动的项目较少,产品吸引力不强,重饮食轻文化,对一些传统乡村文化风俗的活动和项目开发挖掘不足。同时,在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地方农产品、土特产品的开发、加工、培育上滞后。
3 核心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比较塘栖本地“家庭式”农户自发经营的农家乐与成功的大型企业化农庄,指出“家庭式”农家乐难以深入发展的原因。
塘栖“家庭式”农家乐属于个体化经营,规模上与农庄大相径庭。大型农庄的设施规模可接待相对于“家庭式”农家乐几倍的客户数量,其大型的服务娱乐项目、一体化的服务设施在降低平均成本的同时带动整体效益也成倍上升。从管理协同效应上分析,大型农庄农家乐由于规模经济细化的分工、专业化的服务体系、流水线式的服务流程,在扩大游客自由度的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减少了协调成本。
据以上分析,塘栖“家庭式”农家乐难以深入发展的原因是缺乏组织规模,分散个体经营。
4 经营模式创意来源
与农家乐相比,农庄设施服务更现代、游玩内容更丰富、休闲性更高。在保留与发展塘栖农家乐产业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农庄的特色和专长,加以运用,优化塘栖“家庭式”农家乐产业。
4.1 特色鲜明的农庄管理组织模式类型
4.1.1“农庄和农户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农庄经济用新的项目、品种、技术,集合农民分散的小农生产耕作方式,带动特禽养殖,种植花卉苗木,与农民签订单,保证收购和销售;农庄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与土地的原承包人签订用工合同,把农民转换为农业工人,合并小型农家乐为特色大型农家乐。
4.1.2“农庄和院校”的合作方式。
与大规模农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凭借他们以市场为导向,深入农业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特点提高农家乐的前瞻性。塘栖农家乐需要与杭州当地的高校相互合作,积极引进先进大学生担任村官或者委托大学生调查研究,研制出适合塘栖当地农家乐发展的开发政策。
4.1.3“农庄和园林相结合”的运作方式。
农庄在未来农业旅游圈中的潜在价值高。发展农庄经济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庭院、山水资源、名胜古迹等资源来经营特色旅游点。随着农庄经济的发展,农业休闲和农事参与活动的丰富,更多的城市居民崇尚回归自然。塘栖农家乐当地有良好的山区和枇杷园林资源,通过良好利用开采则具备高附加值。
4.1.4“公司和农庄相互结合”的投入方式。
依托公司或个体业主,生产经营全部实行企业化运作,规划上注重长效发展。农庄建设苗木生产基地,产品与所在公司的绿化工程相配套,实行生产、销售一条龙。塘栖在发展农家乐的同时,可与本地的中小企业、村镇企业相互合作或者直接自办企业形成原料加工一体化。
“农户与农庄”、“企业与农庄”的组织模式可以运用到个体户农家乐中,发展现代农业,大棚管理,集约发展。“农庄与院校”模式提供了技术与人才保障。“园林与农庄”模式,为个体户农家乐与园林的结合提供思路,树立田园农乐新品牌。
4.2 个体户农家乐提升规划实例分析
宁波九峰山网岙农家乐是依托九峰山景区及附近农村自然生态,以“吃农家饭、游田园景、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旅游产业。
宁波九峰山网岙农家乐是典型的生态环境型农家乐案例,具备的特色有:
一是依托良好的农家生态环境,注重农家乐建筑形式和风格与周边环境特别是景区的协调。
二是加强农家乐服务管理建设,重视基本生活设施和食品卫生服务标准达标,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接待服务质量,逐步提升和规范接待服务水平。
三是突出城乡环境差异,注重城郊乡村文化挖掘以及与都市文化的融合。依托生态的农家就餐环境,提供特色餐饮为主要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使其透着浓浓的乡村环境气息,让城市居民体验到城市所不具备的独特氛围。
四是逐步完善区域内农家乐休闲旅游点的游乐和购物功能,提供吃、住、游、购、娱等多项综合性的农家乐休闲服务。
5“三步走”模式
以榶栖农家乐发展的问题原因的分析、国内成功农家乐经验为依据,提出“三步走”模式构想:
5.1 模范带头
以这几年经营效果较好的家庭式个体户农家乐作为模范带头,通过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训,更新他们的经营观念。依托成人教育学校和农业科技部门,举办“农家乐经营函授班”和各种短、平、快形式的培训,推行“专家人才培训农民、先富农民培训农民”的教育培训方法;同时,可由政府出面,同塘栖诸多高教机构、研究院结成帮扶对子, 高校派出专家定期在农家乐经营区轮流值班,直接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科技难题。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模范带头人掌握优化经营的技能,为打造重点个体户农家乐打下人才基础。
依靠杭州政府网、专业旅游网以及展销会等途径,对塘栖农家乐进行大力宣传,展示农家乐风采、树立品牌和形象。政府网、专业旅游网已成为为民、便民、利民的重要窗口,将会是塘栖农家乐理想的宣传平台;农家乐宣传工作要借助塘栖特色,聘请专业团队管理和更新专栏信息,着重宣传自身优势,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塘栖农家乐,建立与完善同外界进行信息沟通的平台,及时获取顾客的反馈信息,更好地为顾客服务;鼓励塘栖农家乐的特色服务和产品走进杭州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等公开活动,打响塘栖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从而间接提高塘栖农家乐的知名度。
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规范塘栖农家乐经营管理和服务。对被确定为发展农家乐的重点个体户或重点村,有关部门应编制农家乐发展专项规划,并做好与其他规划的衔接。重点改善相关镇、村的对外交通条件,通过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将移动通信、电力电信、有线网络、污水纳管等基础配套设施优先通过农家乐旅游点,进一步增加农家乐村、点的可进入性。为增加个体户融资渠道,政府可适当拨款设立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奖励资金,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扶持。同时,对现有经营户进行规范管理,对“农家乐”协会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加强对食品卫生、明码标价、安全住宿等检查工作,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第二步组团联动的基础,作为试点,在发展过程中汲取经验,为今后组团发展铺路。
模范带头,先富带动后富。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方式得到了充分肯定。同样的发展方式也适用于农家乐的经营,在塘栖农家乐经营区,农民的知识素质和财富状况差异比较大,要实现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建议先重点扶持几个农家乐经营点,走先富帮后富的新路子。先富个体户可以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同时也有能力帮助和扶持后富的农民和地区,使他们也尽快富起来,从而增强了塘栖的经济实力。
5.2 组团联动
5.2.1 专业化、创造性人才的指导与管理。
面对塘栖个体农家乐在经营和接待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一些能起协调、带头作用的团队来指导广大农民。尤其是当地具备市场经济知识和了解塘栖农家乐的优秀青年,可以为该地的农家乐的发展与改善提出更具创造力的模式与形态。专业小组还需要先进农户个体的参与,他们的直接指导相对更有直接性的意义。整体在优先者的带领下会少走弯路,加快发展步伐,减少损失。另外,各级人民政府和村自治机构要加强对农家乐新型管理与经营模式推广的领导,指定有关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协调各方的关系,稳定和壮大新型管理团队,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
5.2.2自下而上的组织管理模式———“农户+组团+农协会”。
要使塘栖个体农家乐能够统一发展, 就需要使从前各自经营的农户联合成几个或多个小团队。这些团队是由经营方式相似, 区域跨度较小的农户们达成相互的协议而组成。他们都是以自身亮点来吸引游客, 这样组成的团队会有更大的兼容性, 而且每一个团队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给游客提供多种选择。每个团队中要有1~2家模范农户作为带头人, 同时和专业小组建立联系。
大力发展由个体农户组成的专业农家乐经营协会。该协会在组织上高于组团,各组团农户都可以加入该协会。农经协会的日常管理机构主要由新兴领导团队、组团小代表、先进示范农户等组成。农协会主要职责是:编制组团式农家乐的工作规划、计划、和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围绕宣传、服务、销售等问题组织农户代表进行交流和探讨;通过办培训和教育等方式,推广和应用先进管理技术,帮助广大农家乐个体经营户解决难题;对个体农户进行统一检查考核,以游客填写的满意度反馈表为评分标准,每月公布考核结果排名,实行末位淘汰制,建立起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机制,促进农户以最优质的服务让游客满意。
5.2.3 融资渠道多样化。
个体农户以团小组为单位,建立大家共同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会适当减轻农户的前期投入成本,也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团队与团队之间可以相互协商,以预期利润为基础,共同出资或者引进外资,来改善当地的旅游环境,建立自己的特色服务体系。农经协会应当协助各组团,帮助他们制作合理的预算、提出融资的建议,最大程度上降低的农户经营成本,增加农户的收益。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农经协会和组团小组可以与银行信贷部门合作,组织资金,为农家乐经济的发展搞好信贷服务。
5.2.4 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与引导。
建立健全农家乐经营户(点)的准入、登记申报备案制度。以团小组为单位登记注册,每个团队由8~10家农户组成,将每个团队所签订的协议进行备案存档,以为今后协调矛盾、修改条款之用。农协会和专业小组共同制定一份塘栖农家乐服务经营准则,来规范农户的经营与服务行为。制定管理规范,从专业小组到团队再到每家个体农户,有层次的进行管理,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相互推诿、牵制、拖延等弊端,提高管理的效率。
专业小组在这里将要发挥教育培训的作用。它要定期为农户开设辅导班,为农民学习经济知识、服务知识以及一些经营管理知识提供平台。专业小组的人员要讲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化知识,比如服务礼仪文化知识、传统饮食文化知识、旅游开发建设知识等等。另外,农户的平均文化素质很低,很多理论化的知识他们难以接受,这就需要专业小组的成员们亲自带头实践,以行动来指导农户。只有让农民看到成功与效益,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5.3 特色分区
5.3.1 年龄段专区。
儿童:该区设计有新意和奇特的休闲活动。如荡秋千、野外寻宝、野炊等乡村户外活动。这些项目不但投入成本比较低,吸引力强。青年: (1) 刺激体验区,如真人CS、野外寻宝等。 (2) 闲适活动,如垂钓、烧烤等。 (3) 种植体验区,如模拟QQ农场、纪念树。老年:老年人拥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和稳定的经济来源,他们是最愿意接近自然的和最喜欢享受自然的群体。针对这一特性,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大型茶室,在茶室中提供余杭的特色茶———径山茶和榶栖特色小吃。
5.3.2 特色专区。
(1) 现代农业:引进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同时改变周边农民分散的小生产模式。集约养殖肉鸭野鸭等家禽,种植花卉苗木特种林果,并和承销商签订长期合约,保证收购和销售;另外,在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应和土地的原承包人签订用工合同,使当地农民成为在自己土地上打工的农业工人。 (2) 古镇旅游:开发具有榶栖特色的古镇旅游将会使游客更深程度上了解榶栖、认识榶栖和喜欢榶栖。设计内容丰富、民风浓郁的旅游路线,将古镇、古迹(广济桥、郭璞井等)、水北特色街、特色小吃店(朱一堂、法根糕点等)有机结合,使景、物、人相统一。同时配合相关的配套措施,使旅游更舒适、自由、方便。 (3) 枇杷节:枇杷节的开办作为塘栖枇杷家喻户晓的主要桥梁,是榶栖旅游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榶栖旅游的旺期。丰富枇杷节期间旅游项目,优化美食街、文艺演出、枇杷评选大会等特色活动,最大程度得吸引游客眼球。 (4) 丰收节:在旅游淡季(如枇杷未成熟季节),结合当地农产品丰收情况,开设农产品丰收节。如开展农产品田园展销会,组织各种农产品优质品比活动、优惠销售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农产品丰收乐趣,加深消费者对塘栖民俗、田园风光的认同感,为树立塘栖农家乐品牌做基础。 (5) 民俗民乐专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激起人们对过去的追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许多杭州市民对特色鲜明的农家民俗兴趣颇高,打年糕、捕鱼、垂钓、篝火晚会及当地文艺表演都可以作为特色精品活动。
此外,在着力打造特色专区的同时,实行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近、中、远期相结合,既要有短期的开发项目,又要有长远项目,实现时间上的梯形开发。既要在短时间内让当地的农民看到一定绩效,又要为未来的长远发展做好基础。
5.3.3 个性化专区。
(1) 市民个性化种植区:来榶栖旅游的游客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接近自然、体验劳作、感受丰收,针对这一特点,实行“土地租用”方案。将农民闲置的土地划分成一块专门用于“土地租用”,游客在奠定土地租用合同之后,就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安排土地的种植,市民可以定期来查看。而农户根据租地人求要进行农作物管理,丰收时通知租地人,由此赚取管理费。 (2) 纪念树种植:组织相关宣传活动,邀请游客种植具有纪念价值的树(如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同龄树,结婚纪念日树等等),游客拥有这棵树的所有权,而农户则通过日常管理赚取管理费。 (3) 商户特色种植: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推出个性化种植的项目,即根据游客或客商所提出的要求种植他们所需要的蔬果,如改变蔬果的形状、在蔬果上刻字、嫁接不同的作物等。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独具特色的种植物开展成一个观光旅游项目。
6“三步走”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6.1 组团联动,创规模经济
由于个体户分散化经营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组团联动的模式是在较低成本上进行高效率管理的一种优秀模式之一。首先,在保证团队行动的一致之外,它保留了农户自主权,可以让每个个体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它的小型模式也比较容易被农户接受与认可,增进经营农户的经验交流。其次,它有利于专业小组和村委的管理与指导。农户组成团队,可以适当介绍专业小组的服务对象,提高管理机构工作效率,加快信息的传达与流通。而且,在平时的学习与实践中,农户、,团队之间可以相互辅助,提高学习效率,更加体现团队的优势与劣势,促进团队的改进,从而加强农户自身的建设。最后,团队的组成更有利于地方特色旅游文化的建设。组团联动在高效管理的基础上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6.2 特色分区,服务差别化
从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进行分析。分散的家庭式个体户农家乐提供的服务项目大同小异,服务差别化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卖方没有定价权,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在个体户农家乐消费市场中,雷同的服务内容让消费者选择权大,而导致各个个体户间竞争激烈。通过特色分区,每个组团间不同的服务内容,创造了差别化产品,确保差别定价,从而保证了各组团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农家乐旅游消费市场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冠生、王学真:《农业标准化推广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7-5005-7052-X.
8.浙江省农家乐星级评定与管理思考 篇八
关键词:农家乐星级;评定;思考;浙江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38—02
引言
农家乐休闲旅游作为新兴产业,2007年12月1日,浙江省为了引导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规范发展,保障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带动作用,实施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服务质量星级評定工作。四年来,浙江省针对农家乐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环境保护等进行星级评定。迄今为止,全省已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 331个,经营农户10 877户,接待床位8.6万张、餐位61万个,直接从业人员96 380人;累计认定“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145个、“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点”145个;评定高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148家,其中四星级126家、五星级22家。通过星级评定,浙江省已涌现了一大批周边环境好、农耕文化浓、接待设施全、体验项目多、服务质量优的农家乐旅游村、点(农庄、林庄、山庄、渔庄等),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了富有乡村特色的休闲、度假、养老、养生之地。2009年,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6 412.1万人次(同比增长15.52 %),直接营业收入44.34亿元(农家乐户均增收4万元),游客在农家乐购买农产品等收入4.7亿元。
一、星级评定提升了农家乐建设与管理
1.提升了设施建设。农家乐经营户(点)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多数行政村通上了硬化公路,农村供水、供电、广电和通信等方面都与城市联了网,村庄环境得到美化。农家乐经营者对经营场地、客房、厨房、餐厅、公共厕所等设施、按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经专门设计,按服务功能进行布局,达到良好效果。
2.提升了安全管理。现有法律法规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农家乐的消防、治安等管理规范。农家乐经营户(点)根据农家乐星级评定要求,建立突发事件处理应急机制,备有紧急疏散通道;建立住宿游客登记制度,建立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制度;制定游客安全事故及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对热水供给设备、用电设施、烹饪设施等做到无安全隐患。
3.提升了环境保护。农家乐星级的评定,使农民群众更加注重保护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卫生改厕等项目。农家乐经营户(点)加强保护好经营服务活动周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特色建筑物。经营场地有专人打扫,无乱扔乱放,无异味。对生活污水及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处理能力与接待人数相适应;污染物设施位置合理,并防渗、密封。
4.提升了优质服务。农家乐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土味”较浓。农家乐星级经营户(点)评定规定了服务措施。对食品安全制度、环境卫生制度、服务质量承诺制度、入住登记制度、安全巡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投拆受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有严格要求。促进了经营者树立游客至上、优质服务、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宗旨。
5.提升了精品培育。农家乐拥有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遗产、区域特色产业。经营者根据实际情况,挖掘和培育了具有乡土特色的活动,同时提供农事参与和文化体验活动。特色活动配有专人负责接待、指导和讲解。
二、星级农家乐问题及原因
1.星级农家乐存在的问题。(1)管理意识淡薄。不少农家乐经营者对于管理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上都无法对农家乐服务质量实施全面的管理。(2)服务水平不高。星级农家乐服务水平的薄弱主要体现在服务不规范,服务操作不遵守流程规章等;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和态度欠缺,态度生硬、服务积极性不高等。(3)设施更新不快。星级农家乐开业时间较长,设施设备随时间老化,然而星级农家乐维修保养制度不健全,导致设施出现故障或运行效率低。(4)安全保障薄弱。星级农家乐在安全方面比较重视,但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却有不如人意的现象,有的星级农家乐没有配保安人员,有的配有保安人员,也不是很专业。在消防、卫生等方面还是较薄弱的。(5)卫生清洁一般。星级农家乐产品众多、生产流程复杂、手工操作难以完全监管等原因,导致星级农家乐的卫生清洁不能让顾客完全放心。
2.星级农家乐问题产生的原因。(1)经营者管理素质不高。浙江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起步早,但纳入体系管理较晚,管理人才和经验都比较缺乏,尽管各级各部门对经营人才重视培养,但受到客观原因的限制,星级农家乐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不高。(2)员工服务意识不强。星级农家乐员工大部分来自乡村农民,尽管员工很尽业,但对员工的管理培训不经常,导致员工服务技能不强,服务意识不高,服务效率偏低和培养不出优秀员工。(3)质量控制体系不严。有些星级农家乐没有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服务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很难保证生产与服务质量的高水平。(4)适应市场需求不够。经营者对市场理念、适应市场能力不够新。适应市场尽可能做到客源、房价、需求、促销手段等紧跟市场走势,切实满足市场需求。
三、农家乐星级评定及管理的有关思考
(一)星级评定管理部门
1.评星前。(1)规划好星级农家乐发展工作。根据农家乐旅游休闲业发展的现状,加强农家乐持久性发展规划,优化农家乐产品结构,引导不同农家乐的均衡发展。要突出区域特色,鼓励差异化经营,加强对一二三星级农家乐的支持和指导,避免盲目建设高星级农家乐。(2)科学制订评星内容。制定完善的农家乐星级评定内容,质量标准,是评星持续的重要因素。评星内容要分门别类细划,注重农家乐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实行“抓基础、求效益”的战略,通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管理团队等内容,以适应农家乐市场的剧烈环境变化与竞争的评星内容。(3)严格把关星级评定。评星标准要规范,怎么评,评什么,评星前就要把关好,评星时要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对星级农家乐管理制度、质量标准、管理人员、创新指数等现场考核。(4) 做好星级评定培训和颁证工作。培训省、市、县(区)星级评定员,评定员需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证书后方可从事农家乐星级评定和复评复核的检查工作。认真做好农家乐星级的监督、检查,负责统一制作、发放农家乐星级标志和证书,负责农家乐星级检查员的培训考核和证书的颁发。(5)创造诚信消费环境。要以规范星级农家乐经营行为,提高诚信服务质量,加强与工商、药监、消防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严格查处虚假星级农家乐广告宣传,切实维护星级农家乐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为交易双方创造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6)健全星级激励机制。授星管理部门要建立星级农家乐建设良性激励机制,对星级农家乐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鼓励星级农家乐打造一支有较高管理能力、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和质量意识的管理队伍。各地依据市场规律建立浙江省星级农家乐的排名,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星级农家乐的优胜劣汰。
2.授星后。(1)完善星级评定标准。以实施星级农家乐星级评定为契机,建立完善实施办法,调整充实星评队伍,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统一全行业对星级标准的理解和认识,整体提升星级农家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制订住宿型星级农家乐、精品星级农家乐、主题星级农家乐、星级农家乐等配套标准,逐步建立完善适应不同类型星级农家乐发展的标准体系。(2)培育星级农家乐品牌。积极建设星级农家乐品牌创建活动,培育星级农家乐品牌,促进星级农家乐品牌提升。积极鼓励五星级农家乐通过融资方式实施星级农家乐品牌化、集团化发展战略。星级农家乐集团要强化系统建设,保持标准一致性,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单体星级农家乐要注重市场定位,创造特色,保证服务质量,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竞争。(3)规范复评复核检验。复评复核及暗访是监督、检查星级农家乐服务质量状况的有效手段。星级农家乐挂星后,作为授星管理部门,应严格复评复核机制,对发现的问题,限时纠正,对已走下坡路的星级农家乐,也要提出良好建议,大力支持星级农家乐经济发展,提升其经理管理水平。复评复核应促进对农家乐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制定出具体的服务规程,从而来明确和规范星级农家乐的服务产品。
(二)星级农家乐
1.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农家乐经营者, 既要有实践经验, 更应有理论知识。农家乐经营者要鼓励员工参加技能资格认证学习及学历学习,为员工报销一定比例学费的方式,让农家乐员工获得更多的理论及专业知识。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向管理水平、服务水平高的同行学习取经,开阔眼界,不断提高全员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2.全力抓好产品质量提升。农家乐产品质量是生命线。面对市场,农家乐经营者要努力形成客人口口相传, 特别是越来越同质化的竞争, 星级农家乐必须不断形成自己的独特亮点, 形成招牌和特色, 这就必须以产品质量提升为抓手, 以过硬的产品来赢得市场, 要通过客人对农家乐高质量出品的认可, 形成客人对农家乐的口口相传, 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3.努力打造诚信服务品牌。全力抓好诚信服务, 创造顾客满意的消费过程,只有诚信的服务, 才能创造更大的顾客满意度, 才能真正留住客人。在打造诚信服务品牌过程中,星级农家乐应在客源市场、经营风格、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物品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吸引消费者、留住消费者。
【家乐福管理模式】推荐阅读:
关于农家乐作文07-21
农家乐策划书专题08-02
农家乐推广策划书08-11
难忘的安吉农家乐作文08-15
农家乐营销策划书08-31
民宿酒店农家乐横幅标语10-14
农家乐的缘起及其发展10-28
农家乐项目创业计划书11-02
福建省“农家乐”发展情况调查06-27
五年级音乐 第二课 农家乐 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