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2024-08-09

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精选8篇)

1.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篇一

检查员材料审查及现场检查自我评价表

编号:COFCC-CX10-08

检查员检查经历记录

编号:COFCC-CX10-10

编号:

COFCC-CX10-1

5利 益 冲 突 声 明

作为一名COFCC的认证人员/检查员,为保证认证业务的公正性,我承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委任期间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决定和结果的商业利益或金融利益等的影响;

2、保证我与相关组织之间的往来不影响认证的机密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3、对于与我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的组织,如这些利益可能会影响认证过程的决定和结果,我同意向COFCC透露这些组织,并不参与该组织的认证过程。如有不实之处,我愿承担必要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4、本声明在每年年初更新一次;

本声明一式两份,COFCC及相关人员各保留一份。

签名:

年月日

检查员现场检查评价表版本:1/0COFCC-CX10-09

检查员现场检查评价表

检查员培训经历记录1

编号:COFCC-CX10-16

仅填写当培训经历记录。

请在相应培训方式前的方框中打勾。3

如“有”,应提供证书复印件。

2.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篇二

城市道路是现代都市的生命线,道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效率。大量的管线埋于路面之下,为了对这些管线进行检查和维修,每隔一段距离需要设置一个检查井。近年来由于城市交通流量增大、车辆荷载增大,已建检查井井脖与道路结构层连接处受较大压力和水平方向剪切力,且检查井井脖与路面结构层连接处回填材料不易压实、强度低,从而造成城市道路范围内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裂缝以及高程与路面顺接不一致等质量通病,不仅影响路面的整体性、美观性,更影响路面行车舒适及交通行驶安全。

在青岛市市区道路检查井整治施工中,为提高检查井施工质量,我单位通过摸索和试验,参照《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检查井维修施工工法,在青岛市道路整治工程检查井维修工程中全部采用高性能纤维混凝土,以解决检查井在车辆启动和刹车频繁等不利因素下导致的检查井周边结构出现破碎开裂。该项研究会大大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了行车舒适度,同时施工后使用费用和养护费用得到有效降低,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国市政道路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工程应用价值巨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工艺原理:在沉陷、破损的检查井井周小范围拆除(见图1),采用纤维混凝土浇筑至沥青上面层底部标高(见图2),养护,如时间紧可采用加热养护措施,可将养护及开放交通时间大幅提前,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开放交通。

检查井整治维修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分为:结构层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应用的关键材料就是纤维混凝土,下面对纤维混凝土进行深入研究。

1 纤维混凝土技术发展概况

自1824年波特兰水泥问世至今,水泥混凝土已经在世界范围成为主要建筑材料。水泥混凝土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强度、性能指标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初期混凝土主要是大流动性低强度的混凝土;直至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干硬、半干硬混凝土;进入60年代,由于高效减水剂的发明,使得混凝土进入流态混凝土的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高强度、高流态混凝土的工厂化生产;60年代~70年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使得强度远大于工程的实际需要,进入高强混凝土的时代;进入90年代,粉体技术的发展,促使混凝土技术进入高性能时代。1990年5月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的讨论会上正式提出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的概念。其主要特点是良好的和易性能和匀质性;具有较好抗渗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早强性能;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同时混凝土收缩和膨胀较为稳定;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等特点。可以说高性能混凝土是能按照材料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其性能,并通过施工实现的混凝土。我国在90年代以后,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水工、海工等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效益。

纤维混凝土的出现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强混凝土普遍存在的收缩变形大、抗裂能力低、脆性大的不足。目前国际上基本一致的认识是纤维混凝土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和韧性的有效方法。不同掺量的纤维对解决早期塑性开裂、减少混凝土干燥收缩、改善混凝土抗冲击性和疲劳耐久性等有独特的作用。

2 纤维混凝土中对纤维的要求

对纤维混凝土用纤维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纤维应满足的主要技术要求:为确保纤维在混凝土中拥有优良的抗酸、抗碱等抗腐蚀性能,纤维材料必须使用100%的纯聚丙烯、聚丙烯腈、聚酯、芳族聚酰胺等生产的纤维,不得使用再生纤维。

2)应满足分散性要求。

3)应具有合理的掺量,一般束状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的掺量为0.5 kg/m3~1.5 kg/m3,网状纤维掺量在2 kg/m3~3 kg/m3时对混凝土的抗弯韧性有较好的作用。若纤维的体积掺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整个复合材料可继续承受较高的荷载并产生较大的变形,直到纤维被拉断或纤维从基料中被拔出,以致复合材料破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与抗弯极限强度,尤以韧性提高的幅度为大。应通过实验和工程实践确定合理经济的掺量。过低的掺量混凝土的抗塑化裂缝能力不足,过高的掺量极不经济,也不能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关于纤维混凝土的作用机理,是英国Swamy提出的“复合材料理论”,从复合材料构成的混合理论出发,把纤维看作混凝土的强化体系,应用混合原理推定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建立抗拉强度与纤维掺量、方向、长径比及粘结力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增加混凝土的韧性、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给出了较好的解释。

3 纤维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破碎性

用纤维来增强混凝土强度和韧性,提高其抗裂性能的机理是:纤维细微、比表面积大,在混凝土中呈乱向分布,形成一种均匀支撑体。纤维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增加混凝土抵抗开裂的塑性抗拉强度,阻止裂缝的产生和扩展。研究表明:聚丙烯纤维加入混凝土后,对控制混凝土的龟裂效果比普通混凝土高出90%~100%,掺加聚丙烯纤维后可以明显减少混凝土收缩和开裂,改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普通混凝土在受压破坏后,往往呈断碎状,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受压破坏后,能保持一定程度的整体性,能够大大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增加的少量费用与取得的质量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也是可以接受的(见图3~图5)。

4 纤维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城市道路交叉后的紧急停车和道路的转弯处冲击和摩擦力尤为突出,道路交叉口检查井数量又特别多,极易对路面造成连锁破坏,聚丙烯纤维加入混凝土后,能改善混凝土受车轮和设备的冲撞、摩擦。这是因为:在水泥固化早期,纤维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可保持更多水分,水泥水化反应更彻底,骨料离析减少,级配更加稳定,表面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更高。当微纤维混凝土受到拉伸和冲击力作用时,均匀分布且数量巨大的微纤维起到吸收能量和分散拉力的加强筋作用。

国外的试验表明,由于韧性改善,纤维混凝土抗冲击力可以提高2倍以上,如果采用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抗冲击力可提高5倍以上。

5 纤维混凝土中纤维的合理掺量

大连理工大学的试验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会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纤维掺入量为0.6 kg/m3时,抗冲击能力提高近一倍,纤维掺量为0.9 kg/m3时,抗冲击能力提高3.4倍,相关试验表明,掺量为0.9 kg/m3是最佳掺量,也是最经济掺量。在青岛检查井整治工程使用中发现掺量为0.9 kg/m3~1.1 kg/m3时,抗弯拉、抗渗、抗磨等指标明显提高。

6 施工要点

在进行加入纤维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既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和养护外,还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掺量要求加入聚丙烯纤维,采用厂拌混凝土时,在厂拌时直接加入拌合。在工地现场拌合,必须采用强制拌合机拌合,投料顺序为:加入纤维与骨料采用干拌法拌合1 min~2 min,然后加入配合比要求的水量进行湿拌,总的拌合时间宜控制在4 min~5 min,由于纤维比较容易分散,拌合时间不必刻意增加。

为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并提高纤维的均匀分布,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摊铺时,振捣器进行振捣的时间可适当延长。

纤维混凝土抹面施工时,应在浆面较为钝化时进行,因为纤维混凝土泌水速度降低,收面作业可以比普通混凝土延迟抹面,抹面次数不易过多。

7 经济效益比较

青岛市道路检查井整治工程纤维混凝土的应用中从表面看掺加纤维增加了工程成本,但从道路整治后使用全过程的费用角度看,增加的成本在总费用中仅占很小比例。以前道路检查井的施工中也采用过多种改良方案,但是由于多方原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增加的费用和产生的影响是惊人的。因为纤维的掺入,在用量不大的情况下,能显著提高检查井的抗冲击能力、提高使用品质、减少维修费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都是较大的。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材料在道路检查井整治工程的应用及相关理论研究工作,明确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材料在市政工程的应用条件,对市政检查井的耐冲击性、抗磨性、抗收缩开裂性、抗疲劳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大幅度提高检查井的抗破坏能力,从而大幅延长检查井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寿命期内的养护成本,大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针对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在道路检查井维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就纤维混凝土中对纤维的要求、纤维混凝土的抗破碎性等进行了阐述,并对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及经济效益作了分析,为其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检查井整治,抗裂性能

参考文献

[1]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技术导则(2012年试行)[Z].

[2]青岛市城市道路检查井通用图集[Z].

[3]马安.浅析聚丙烯纤维在商品混凝土中的作用[J].商品混凝土,2006(2):27-28.

3.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篇三

【关键词】道路;快速修补;混凝土

传统的路面修补和养护材料具有各种各样的不足 ,本文介绍一种新近研制成功的路用混凝土快速修补材料 ,它具有早期强度高、微膨胀、粘结力强等优良性能 ,在修补完成后4~6h可以开放交通。

1.组成与性能原理

该材料由基料、复合减水剂、促凝剂与缓凝剂等组成。基料由硫铝酸盐水泥(或熟料)与硅酸盐水泥(或熟料)按一定比例组成 ,二者发挥各自的特性产生性能互补 ,前者提供早期强度 ,后者提供后期强度;前者具有微膨胀及抗盐类侵蚀性 ,有利于补偿收缩与减轻开裂;后者促进前者的水化、使材料更具快凝、快硬性 ,并避免单独使用前者时表面易起砂现象、增强耐磨性。后者的引入使水泥石碱度提高 ,有利于减轻碳化与避免钢筋锈蚀。复合减水剂的作用是降低混凝土拌和的用水量、增加流动性、提高致密度及强度 ,提高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力、抗渗性、减少泌水率等。促凝、促强剂的作用是对4h或6h强度提供必须的快速凝结硬化保证条件 ,加速强度增长速度。加入缓凝剂的目的是调整施工操作所需要的凝结时间。

2.主要性能

凝结时间:材料分W型和 S型 ,W型适宜冬季施工,S型适宜夏季施工。在试验室标准条件下检验,W型初凝时间不早于终凝时间不迟于10min,30min;S型初凝时间不早于25min,终凝时间不迟于60min。

当使用该产品制备修补混凝土时,在同等温度条件下,凝结时间比产品试验结果一般略有延长;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试验温度(20℃)时,会使凝结时间有所延长或提前。

胶砂长期强度及耐磨性:道路修补材料胶砂长期强度值,说明本材料早期抗折强度高,后期不倒缩,有明显递增;抗压强度后期则增长较快。早期强度高有利于实现快速抢修,后期强度继续增高则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修补材料砂浆耐磨性试验表明优于单一使用的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当。单位面积磨损量为0.93kg/m。

3.混凝土性能及应用

强度: 抽取两个混凝土道桥快速修补材料样品、使用两个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0.31~0.34、砂率33%~36%时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降低砂率时,4h强度指标明显提高。根据公路修补对抗折强度大于3.5MPa或抗压强度大于20MPa的一般要求,在修补后4~6h可开放交通。

膨胀性:使用40mm×40mm×160mm试件测定快速修补混凝土在水及空气中的自由膨胀率,与普硅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进行对比试验 ,快速修补混凝土在水中自由膨胀率约7d为0.03%,至28d龄期已经稳定;经干空28d后,干缩很小,优于两种水泥混凝土试件,说明这种微膨胀可以补偿收缩,有利于填充饱满、粘结牢固及防止开裂。

耐蚀性:快速修补材料1∶2.5胶砂在不同侵蚀介质中浸泡一定龄期后的强度保留率,求出侵蚀液与水中同龄期养护试件的强度比,试件尺寸 20mm×20mm×20mm。可以看出,在抗碱侵蚀方面,本材料低于硅酸盐水泥、优于快硬水泥;在抗 SO4及Cl侵蚀方面,则优于上述两种水泥,说明该材料对于海滨地区混凝土道路的快速修补,对于冬季撒盐化雪、化冰的路面修补,具有实用价值。

抗渗性与抗冻性:使用3d抗压强度为53.6MPa混凝土,经150次冻融循环(慢冻法)试验,强度损失率为0.5%,抗渗标号达P8以上。

4.结束语

(1)混凝土道路快速修补材料按施工季节不同分两个型号,4h或6 h胶砂抗折强度可达5MPa、抗压强度可达25MPa以上;1d抗折强度可达 6.5MPa、抗压强度可达40MPa以上;至180d时抗压强度可继续增长到80MPa以上。

(2)使用本材料可配制C50混凝土,6h抗折强度可达4MPa、抗压强度可达25MPa以上;配制C30混凝土,1d抗折强度可达4MPa、抗压强度可达27MPa以上;并且后期强度有较大增长,用于道桥修补施工 4~6h可开放交通。

4.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篇四

尊敬的X市水利局、X市水利局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XXXXXX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指导《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表》工作,在此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并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XXX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工作的得到两级市水利局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就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工作及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概况

XXXXXX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27日注册,注册资本2000万元,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三级企业。公司员工51人,其中:中级以上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20人,工程技术和经济该管理人员20人,初级会计师1人;具有水利水电专业二级建造师6人,安全员A证3人,安全员B证6人,安全员C证6人;具备特种作业证12人。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工作

公司领导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表》工作高度重视,成立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工作小组,组长:总经理朱秀英XXX;副组长:副总经理XXX、总工程XXX;成员由办公室、财务科、工程技术科、安全检验科的主要人员组成,明确分工,总工程师组织成员对申报材料编制并负责技术性修改,修改完成后报副总经理审查,由总经理审批。按照有关要求,公司制定《企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各级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6人,制定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制定《水利水电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目前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的位置,积极引导公司全体职工积极参安全生产管理,形成安全生产、常备不懈的良好工作局面。按照“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精神和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从公司总经理,副经理、科长、员工,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将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形成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一级抓一级,责任层层落实。强化安全检查,抓好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定应急预案,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公司把安全防护工作做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即刻制定整改措施,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公司结合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编制了《某水闸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假想某水闸工程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坚持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对公司员工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

四、综上所述,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公司《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表》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由于时间仓促、技术水平有限,编制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表》存在不足,欢迎领导和专家给予指导,我们及时修订《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表》,使之符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报表》填报要求,尽快完成上报审批工作。谢谢各位领导!

汇报结束。

5.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篇五

1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

1.1水泥浆。混凝土的形成是由砂石、水、水泥等经过一定的比例混合, 然后经过搅拌而成。水和水泥形成的是水泥浆, 起骨架作用的砂石等被称为骨料, 水泥浆在骨料的外面, 将整个骨料进行整体的包裹, 并将骨料间的孔隙进行适当填充。在没有硬化时, 水泥浆具有极好的润滑作用, 使的整个的拌合物具有极佳的和易性, 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水泥浆的量偏大, 会有流浆的情况发生, 影响整个拌合物的稳定性。如果水泥浆的量偏小, 骨料不能被很好地包裹和填充, 影响拌合物的效果, 可能会使其失去稳定性, 出现坍塌的情况。

1.2水灰比。水灰比是评价水泥浆的重要指标, 它从整体上反映了水泥浆的稀稠度。合理的水灰比选择, 能达到最佳的水泥浆稠度。在选择水灰比时, 如果水灰比太小, 就要多用水泥, 在水量固定的前提下, 水泥浆的稠度就会变大。如果水灰比过大, 用到的水泥就少, 整个水泥浆变得稀薄, 无形中增加了水泥浆的流动性, 可能会出现拌合物流浆现象, 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很大影响。所以, 混凝土的和易性受到水灰比的影响也较大, 只有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才能保证良好的和易性。

1.3砂率。在整个混凝土中, 影响它的总表面积和孔隙较大的是砂率, 它是用来反映粗细集料的比例的。在水泥浆量固定的情况下, 当砂率增大时, 增大了整个集料的总表面积, 这会使得对砂子起包裹作用的水泥浆层变得稀薄, 加大了沙砾间的摩擦力, 整个拌合物的流动性都受到影响而变小了。反之, 过小的砂率能减小集料的总表面积, 除了要对砂子的孔隙进行填充, 水泥浆还要包裹砂子表面, 这也能使得水泥浆变薄, 减小了拌合物的流动性, 容易出现离析现象。最合适的砂率, 应该是既能使拌合物不出现离析现象, 又能使拌合物保持流动性良好。

1.4胶结料品种。对于不同的水泥来讲, 其用以达到标准稠度的水量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 混凝土的和易性受到水泥品种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1.5不同性质的石料。对于拌合物的骨料来讲, 性质不同, 拌合物的流动性就不相同。当选择棱角少、圆形且光滑的骨料时, 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好, 但是强度要低。

1.6外加剂。在水泥和水量固定的情况下, 适当的外加剂添加能极好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施工具有极有效的改善作用。

2混凝土的耐久性检测。

2.1关于抗渗性的检测。抗渗性是对混凝土材料对压力水渗透进行抵抗的能力, 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一般用抗渗等级来表示, 可分为五个级别, 分别是:P4、P6、P8、P10、P12。一般来说, 混凝土的性能越高, 越具有高的密实度。对混凝土渗透性的检测一般采用NEL法和直流电量法。孔隙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根本因素, 对混凝土来说, 它有越少的连通孔、越低的孔隙率, 它的抗渗性就越好。

2.2抗冻性检测。在水饱和状态下, 对混凝土进行多次的冻融循环作用测试, 通过观察它的外观完整度和强度来检测混凝土的抗冻性。在整个抗冻性检测过程中, 混凝土的孔隙构造、密实度和孔隙间冲水的程度都是对混凝土抗冻性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如果混凝土的密实度很高且有着封闭的孔隙, 这样的混凝土抗冻性能较好。

2.3控制粉煤灰。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持久性通过粉煤灰能得到极好的改善, 它能对混凝土进行配送。粉煤灰应用于港口工程中时,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都有着符合相关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同的生产厂家在生产粉煤灰的过程中, 使用的生产工艺不同、煤种不同, 使得粉煤灰所需的水量不同, 不同厂家的粉煤灰检测标准是需水量比。同厂家的粉煤灰, 需水量随着细度的增加而增加, 细度指标成为了重要的标准, 活性随着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混凝土中加入需水量小的粉煤灰, 它能有效将外加剂的用量和水泥的用量进行有效节约。在混凝土中加入需水量较大的粉煤灰时, 需要加入很多水, 这些水会导致混凝土生产中水灰比过大, 这样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在拌电站中, 若是经济情况允许, 可以对粉煤灰的细度做到每车必查, 从而切实掌握粉煤灰质量波动。同时, 应高度重视混凝土的强度因为粉煤灰细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化, 防止发生土坍现象。

2.4控制砂。根据混凝土实际需要使用砂子的用量来选择合适量的砂子, 最好的砂子可以适当提高砂率, 搭配流动性低的混凝土。次之的砂子, 可以进行优先选择各个等级的混凝土。质量最不好的砂子,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可以将砂率进行适当程度的降低。对集料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可以用集料区分来进行, 用干筛法进行细集料, 也可用水洗法。如果砂中存在泥块, 对于泥块及泥块的数量可以采用目测的方法进行。用手使劲搓湿砂时, 手上会出现很多的泥粉,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会受到泥沙的影响。

2.5水控法。通常的地下水和自来水中, 存在部分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 这些水被用于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时, 有着严格的生产标准。

2.6控制石子。混凝土的和易性受到石子的影响较大, 在使用石子时, 要首先对石子的压碎值进行测定, 它在生产中用于对石料荷载下的抗压碎能力进行衡量, 也是重要的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在具体的检测中, 一般会取出三个试样, 然后对三个试样的最后实验结果取算数平均值, 并将此作为最后的压碎值。对于石子的压碎值较大的, 在水凝土生产中尽量不要使用。用规准仪来检测石子的针片状, 避免使用针片状含量高的石子, 因为它会使得填充水泥和砂的用量增多, 从而增大成本。检测人员对同一石场的石子进行检测时, 重点检测石子级配和骨料颗粒级配, 在检测过程中进行连续级配或是连续做配和单位径的结合应用。分批进行检测, 每批在机械统一生产时不能超过400m3, 若是由人工进行生产, 不能超过200 m3。

2.7控制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受到水泥强度的影响也较大, 在整个混凝土中, 对质量和性能影响最大的也是水泥。它不仅能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更能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性产生巨大影响。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 要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的特点, 并根据不同水泥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选择。

2.8控制外加剂。在使用外加剂时, 需根据现场的使用目的和外加剂本身具有的特点, 确定使用的外加剂的种类, 当外加剂的添加超过一种以上时, 需要进行配比设计。

3小结。

在工程施工中, 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对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进行研究, 便于在工程中对混凝土更好地使用。研究混凝土受各方面影响的因素, 便于人们在紧急状况发生时, 更好地采取紧急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曾立东, 方俊强.浅谈关于混凝土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商报.2012, (02) .

6.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篇六

混凝土渗透结晶防水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 并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 填塞混凝土中的毛细孔道及宏观微裂缝, 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1~4]。近年来, 混凝土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在地铁、隧道、大坝、地下室等混凝土结构防水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5~7], 并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尽管工程实践上应用较广泛, 但对混凝土裂缝修复的宽度仍存在不同见解。因此,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表征自制的混凝土渗透结晶材料对混凝土裂缝的自修复性能,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试验

1.1 混凝土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制备

1.1.1 制备机理

水泥混凝土中一般含有25%左右的未水化水泥和一些具有水化活性的物质, 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些未水化的水泥和活性物质可继续反应, 形成结晶体沉淀。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反应机制使这些未水化的水泥和活性物质在孔隙和裂缝中反应, 利用所形成的结晶体堵塞孔隙与裂缝, 则可实现渗透结晶, 达到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目的。基于这一思路, 笔者提出了化学转换渗透结晶反应机理。渗透结晶防水机理的具体设想是通过制备一种可与混凝土中存在的钙离子反应形成水溶性不稳定络合物、与硅酸根形成水溶性不稳定络合物但与钙离子不络合、不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具有亲水性, 可随水在混凝土内部孔隙与裂缝中迁移渗透, 遇到未水化水泥和其它可水化物质后, 发生化学转换, 生成硅酸钙结晶体, 该结晶沉淀物可堵塞孔隙与裂缝, 实现裂缝自修复。而活性化合物在反应转换后, 恢复原态, 又可重新参与下一轮的反应。混凝土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制备可用下述机理模型来表达:

催化剂 (1) +Ca2+→催化剂 (1) -Ca2+ (络合物)

催化剂 (2) +Si O32-→催化剂 (2) -Si O32- (络合物)

催化剂 (1) -Ca2++催化剂 (2) -Si O32-→Ca Si O3+催化剂 (1) +催化剂 (2)

1.1.2 混凝土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制备

按质量百分比将20%的胆碱和23%的柠檬酸钠加水溶解, 配制成溶液, 向溶液中缓慢滴加37%的三异丙醇胺和其它可溶性有机小分子物质, 混合均匀, 静止至溶液透明。

1.2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硅酸盐水泥:P·Ⅰ42.5级水泥, 山东青州某公司产;细集料:中粗砂, 细度模数2.6, 山东青州产;粗集料:5~31.5mm碎石, 山东青州产。混凝土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自制。水泥熟料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见表1, 试验所用配合比见表2。

1.3 抗渗试件制备

在成型混凝土抗渗试件中, 在圆台中心由上而下贯穿一条宽40mm, 厚分别为0.5mm、1.0mm的铁片, 在临近终凝前将铁片拔出, 即人工制造一条裂缝, 向裂缝内灌入掺有渗透结晶材料的水泥浆, 1d后拆模, 送标准养护室养护。水泥浆配比按照渗透结晶材料:水:水泥=0.25:4:10的比例配制。

%

kg/m3

1.4 试验方法

抗渗性能测试按照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规定进行, 将试件养护到规定的时间取出, 表面风干, 用蜡密封, 每次测试试件为一组六个。试件测试的初始压力为0.1MPa, 加压后保压1h, 如果没有渗水现象发生, 以后每隔1h加0.1MPa的压力, 直至第二个试件的端面出现渗水现象为止, 记录此时的压力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渗压力。等所有试件均被水击穿后, 将试件在原来的养护环境中再养护同样的天数, 然后进行试件的二次抗渗性能测试。一次抗渗性能可以体现内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试件的修复裂缝性能, 而二次抗渗性能体现的是内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试件被击穿后重新养护其防水抗渗能力的恢复情况, 即二次抗渗性能反映了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赋予混凝土试件的自修复能力大小。通过一次和二次抗渗性能可以表征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对混凝土裂缝修复性能和自修复能力的作用效果。

1.5 试验结果与讨论

养护28d后测试混凝土抗渗性能, 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人为制造≤1.0mm的裂缝, 灌入掺有渗透结晶材料的水泥浆后, 混凝土的一次和二次抗渗压力与没有裂缝的相同。裂缝大于1.5mm, 混凝土的一次抗渗压力降低, 表面裂缝为2.0mm, 混凝土的一次抗渗压力仅为0.1MPa, 小于表面没有裂缝的混凝土抗渗压力。因此, 可以看出, 渗透结晶防水材料能够愈合混凝土小于1.0mm的裂缝。

2 微观结构表征

带有裂缝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取决于修补后水泥浆与界面的结合程度[8~13]。因此,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对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测试分析, 有利于诠释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研究混凝土微观形貌并从微观结构层次上揭示材料的性能是研究材料结构的最基本方法。采用SEM对28d龄期、预制不同裂缝宽度后掺加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的水泥浆与混凝土界面进行微观形貌观察, 放大100倍, 结果见图1~图4。

从图1~图4可以看出, 28d龄期, 混凝土表面预制裂缝宽度分别为0.5mm和1.0mm时, 掺加渗透结晶材料的水泥浆与混凝土间的界面结合程度较好, 与表面无裂缝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处骨料与水泥石之间基本致密程度相差无几。预制裂缝宽度为1.5mm时, 水泥浆与混凝土间的界面结合程度不好, 界面结合处有较大的不规则空隙, 增加了混凝土的贯通能力, 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这主要是因为, 混凝土裂缝较小时, 渗透结晶材料中的活性化学物质和混凝土中的Ca (OH) 2能够反应, 消耗掉的Ca (OH) 2转变为具有胶凝性的硅酸钙, 填充了界面处的空隙, 界面结构得到改善。混凝土裂缝大于1.5mm时, 在一定的龄期内, 渗透结晶材料中的活性化学物质和混凝土中Ca (OH) 2的反应物不能够填充满界面的空隙, 水泥浆与混凝土间的界面结构薄弱, 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但随着龄期的延长和掺加较多的渗透结晶材料, 可使更多的反应物填充界面处的空隙, 界面结构得以改善,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能会有所提高。

3 结论

(1) 在既定的混凝土和水泥浆配合比下, 在一定龄期内, 渗透结晶材料能够修复一定宽度的混凝土裂缝, 水泥浆与混凝土间的界面结合程度较好。

7.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篇七

已有研究表明,DPS能够明显改善混凝土表层的硬度、抗压强度、耐磨性、抗介质渗透、抗盐冻等性能[5,7,8,9,10,11,12]。然而,在其对混凝土性能提升机理方面,仅发现少量研究涉及:文献[8,11]采用SEM对DPS涂装前后的混凝土微观形貌特征进行定性描述;文献[12]通过氮吸附法和XRD研究了DPS对水泥石孔隙特征和物相含量的影响,认为DPS与混凝土的作用方式符合络合-沉淀反应结晶机理。目前DPS对混凝土性能提升的研究,往往借鉴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的研究经验[13,14],且现有研究成果尚不能有效解决DPS在混凝土中渗透深度测试等问题,机理揭示方面也缺乏更直接的试验结果支撑。

本文从DPS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物理力学、耐久性能提升出发,通过试验设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技术等,研究了DPS对混凝土性能的提升机理。

1 实验

1.1 原材料与配合比

水泥:海螺P·O 42.5 水泥;粉煤灰:普通Ⅱ级灰;矿粉:S95 级粒化高炉矿渣粉;细骨料:河沙,细度模数为2.45;粗骨料:江苏镇江5~25 mm连续级配玄武岩碎石;减水剂和DPS分别采用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萘系减水剂和渗透结晶防水涂料SBT NF-II。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制备了C30、C40 和C50 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 所示。

kg/m3

砂浆配合比:与表1 中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拌合时不加入粗骨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宏观性能

为了研究DPS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分别测试并对比涂装前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取标准养护21 d的混凝土试块,用毛刷在其表面涂刷DPS,待表面半干(无明水)时继续涂刷,共3 遍(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试块仅涂刷与氯化钠接触的一侧);涂刷后放置在(20±1)℃、相对湿度(65±5)%的室内环境中至28d,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抗压强度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氯离子扩散系数按照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

1.2.2 微观性能

渗透深度与形貌特征测试:为了研究DPS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渗透深度和涂装前后水泥基材料的形貌特征,同时避免粗骨料存在产生的离散性,制备了一组边长150 mm的立方体砂浆试块用于渗透深度与形貌特征测试。砂浆成型养护28d后去除成型面,并垂直于成型面切割成厚度为(25±3)mm的试块,烘干至恒重。用毛刷在砂浆试块的一侧切割面涂刷DPS,待表面半干时继续涂刷,共3 遍(3 kg/m2);放置在(20±1)℃、相对湿度(65±5)%的室内环境中养护7 d后劈开试块,切取新鲜断面处砂浆薄片用于微观形貌观测和元素分布分析。

产物分析:为了直观地反映DPS与水泥基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使用SEM和EDX测试分析了DPS与砂浆孔溶液混合固化后的反应产物。具体步骤:将搅拌均匀的砂浆灌入Φ50 mm×50 mm的圆柱试模中,标准养护28 d后取出;待表面风干后将试块放入本实验室自行设计开发的孔溶液挤压设备(SBT-PSE/D50,如图1 所示)中,将该设备安置在压力机上,匀速加压;当压力达到1600~2000 k N时,试块开始破坏,持续加压3~5 min后,从试块挤压出的孔溶液由排水孔流出,每个试块大约可以收集孔溶液4~6 m L。将取得的孔溶液通过0.22 μm滤膜后,与DPS各取1 滴,滴加于硅片表面混合,固化后真空干燥,用于SEM和EDX测试。

仪器:SEM使用美国FEI公司QUANTA 25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EDX使用美国EDAX公司TEAM系列能谱仪。

2 结果与讨论

2.1 宏观性能

涂覆DPS前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结果如图2、图3 所示。

从图2 可以看出,涂覆DPS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提升。C30 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可提高5.2 MPa,抗压强度提升幅度随混凝土强度等级升高而降低,C50 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则仅提高1.9 MPa。从图3 可以看出,DPS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与抗压强度类似,提升效果均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逐渐降低。C30 混凝土涂覆7 d后,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了70.87%,甚至已低于未涂装的C40 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而在C40、C50 混凝土表层涂装DPS后,氯离子扩散系数则分别降低45.24%、29.96%。

DPS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提升效果的变化规律可以归结为混凝土自身密实度的差异:一般地,强度等级越高的混凝土内部孔隙更少、孔径更小,根据非饱和孔隙结构中的溶液传输理论,孔径越小,DPS的作用深度越小,其对抗压强度的提升作用减弱。

2.2 微观测试

2.2.1 DPS对水泥基材料微观形貌特征的影响

图4 是DPS自身固化产物和涂覆前后1#砂浆内部1 mm处自然断面的微观形貌。

由图4(a)可见,将DPS滴加于硅片表面失水固化后,生成了一层均匀致密的薄膜,表面并无明显裂缝等缺陷,表明其固化成膜质量良好;由图4(b)可见,涂装DPS前,砂浆内部主要以大量水化产物搭接和部分孔隙组成,微观结构较疏松;由图4(c)可见,涂覆DPS后,DPS与砂浆反应固化,生成的产物均匀地填充于砂浆内部孔隙、缺陷中,砂浆由疏松多孔状态转变为均匀致密的整体。通过对比涂覆DPS前后砂浆的微观形貌变化发现,DPS能够明显改善砂浆的致密性和微观结构形态,促进了其宏观性能的提升。

2.2.2 DPS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渗透深度

微观形貌测试结果已经表明,DPS能够明显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为了进一步研究DPS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有效作用深度,且因DPS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渗透必然引起局部Si元素含量的变化,因此试验中沿渗透方向每隔1 mm处对砂浆微区内Si元素的含量分布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

从表2 可以发现,1#、2#和3#砂浆试样微区内Si元素沿DPS渗透方向逐渐降低并趋向平稳,并分别在距离表层约8mm、7 mm和5 mm深度以外区域Si元素含量与砂浆基体一致(分别为10.57%、11.68%和13.44%)。试验结果表明,利用DPS渗透方向的Si元素含量变化可以定量分析其渗透深度;DPS渗透深度随着混凝土基体密实程度提高而明显降低,这也解释了DPS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宏观性能提升具有显著差异的原因。

2.2.3 DPS与水泥基材料反应产物分析

理论上,DPS中的碱金属硅酸盐能够与水泥基材料孔溶液中的Ca(OH)2发生化学反应[见式(1)]。文献[10,15]根据XRD图谱发现涂装DPS后水泥基材料中的Ca(OH)2含量明显降低,水化硅酸钙含量升高,间接证明了式(1)反应的发生。

根据图4(a)试验结果可知,DPS自身失水固化能够生成均匀致密的产物,为了研究当DPS作用于水泥基材料后,除了其自身固化反应外是否还存在DPS与水泥基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研究中各取1 滴过0.22 μm滤膜的DPS和砂浆孔溶液混合后滴加于硅片上,待固化后观测其表面产物形貌,如图5 所示。

测试中共发现了2 种不同形貌的产物:(1)与图4(a)所示形貌类似的均匀致密薄层[见图5(a)],推测可能是DPS自身固化的产物;(2)少量类似水泥水化产物C-S-H凝胶状物质[见图5(b)]。为了进一步分析2 种产物的组成,分别对它们进行能谱分析,测试结果如表3 所示。

结合SEM和EDX测试结果,产物1 与DPS固化产物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几乎一致,可推断为同一物质,即DPS中的主要成分碱金属硅酸盐在实验室条件下(20 ℃、相对湿度65%)失水固化,生成以硅氧键Si—O(少量铝氧键Al—O)连接的链状聚合物(产物1),Na+游离其中起平衡电位的作用[16];同时,硅酸盐与混凝土孔溶液混合后,硅酸盐离子与孔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Ca2+)反应生成具有类似C-S-H凝胶结构的水化硅酸钙(产物2),其尺寸可达10 μm以上,能够有效填充于混凝土毛细孔、微裂缝中,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宏观性能,文献[17]也证实了该反应发生的可能。通过微观形貌与元素组成的试验结果和对比,直观地证明了DPS提升混凝土性能在于其自身渗透结晶和生成类C-S-H凝胶物质。

3 结论

(1)DPS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有明显提升作用,但提升效果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

(2)通过沿DPS渗透方向的Si元素含量分布可以定量分析DPS的渗透深度,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渗透深度越小。DPS在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渗透深度的变化规律也解释了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提升程度的差异。

8.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现场检查 篇八

混凝土因自身的物理、结构特性,在内部会形成一定的孔隙和微裂缝,水分及其它有害物质通过孔隙和微裂缝侵入混凝土内部,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强度降低、渗漏、碳化、钢筋锈蚀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混凝土材料劣化,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物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使结构的可靠度降低[1,2,3,4]。

环保型裂缝修复材料(简称ECRM)是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混凝土结构维修补强材料。ECRM包括主剂以及辅助剂2种,主剂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类,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p H值大于11.3,辅助剂的主要成分为特殊亚硝酸盐,外观为青色,p H值大于10.3。ECRM主要功能有:(1)将其应用于新浇筑混凝土,通过促进早期混凝土中水泥颗粒的水化反应,形成稳定的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同时ECRM中的硅化物能与混凝土中的Ca(OH)2反应生成CSH凝胶,实现混凝土自密实,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强结构的耐久性。(2)将其应用于在役混凝土的裂缝修复,依靠ECRM自身较强的渗透性及促进未水化水泥的进一步水化反应功能,实现混凝土中裂缝的自动闭合,从而达到增强其耐久性的目的。

已有部分学者研究了ECRM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中性化性能以及耐化学侵蚀和抗冻融性能的影响,经ECRM处理的混凝土试件,其力学性能、抗中性化性能等得到了显著提高[5,6,7]。但是在抗渗性能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基准试件和ECRM涂抹试件进行抗渗性能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基准试件和ECRM涂抹试件一次抗渗压力和二次抗渗压力,同时研究了ECRM对混凝土试件吸水性能的影响。

1 试验概况

1.1 材料性能及试件设计

试验材料有实验室自备的无色透明液体ECRM,双猴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粒径为5~25 mm的碎石,细度模数为2.7的Ⅱ区中砂,普通饮用水。混凝土抗渗试件为175 mm×185 mm×150 mm的圆台试件,配合比见表1。混凝土吸水率试件尺寸为150 mm×150 mm×150 mm,每组3个试件,按表1中水灰比为0.6的配合比进行配制。

1.2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法

混凝土搅拌均匀后倒入试模成型,1 d脱模。14 d后,首先用钢丝刷将试件表面的浮浆、脱模剂、油漆等刷掉;再用蘸水的海绵将表面清理干净;然后等试件表面水分风干后进行ECRM涂抹施工。为考虑ECRM用量对试验效果的影响,制备了ECRM用量分别为0.1、0.2、0.3 kg/m2的试件(见表2)。在进行吸水率试验时,试件养护到规定的龄期后,称其质量作为初始质量,然后将其浸泡入注水的容器中,此后分别养护24、48、72 h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后称其质量,计算试件的吸水率和吸水率比。

抗渗试验按照GBJ 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采用天津建筑材料仪器厂生产的HS-401型混凝土渗透仪,进行ECRM对混凝土试件抗渗性能的影响试验。ECRM涂层试件的一次抗渗压力反映ECRM防水抗渗能力,第一次抗渗试验破坏后,混凝土试件继续养护,由于其渗透结晶,可使第一次抗渗试验产生的裂缝自动愈合,所以,第二次抗渗试验仍能承受一定的抗渗压力。第二次抗渗压力表示ECRM具有自愈能力。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ECRM用量对混凝土抗渗性能影响

图1为水灰比为0.6的基准试件和不同ECRM用量试件的一次和二次抗渗压力的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混凝土抗渗压力随着ECRM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基准试件的抗渗压力较低,ECRM涂层试件的抗渗压力明显提高,说明ECRM可增强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这主要是因为ECRM通过孔隙和裂缝向混凝土内部渗透,激化未水化的水泥水化,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进而提高抗渗能力。

从不同ECRM用量的抗渗压力值和曲线平缓程度可以得出:ECRM用量与抗渗压力并不成线性的关系,抗渗压力在达到某一值后趋于稳定。这主要是因为ECRM主要机理是促进混凝土中未水化的水泥继续水化,生成CSH凝胶,堵塞混凝土内部孔隙和使裂缝自动愈合,而ECRM本身并不消耗,只提供少量的Ca2+,当ECRM用量为0.2 kg/m2时,就可以基本将混凝土中未水化的水泥激活反应完成,因此0.2 kg/m2为ECRM最佳用量。

由图1可知,基准试件的二次抗渗压力较一次抗渗压力明显降低,而ECRM涂层试件的二次抗渗压力降低幅度明显减小。这是因为基准试件被水击穿后,内部孔隙连通,裂缝增大,含有微裂缝的混凝土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能够自行愈合,但自然愈合受混凝土龄期、裂缝宽度等因素局限,通常对龄期较长或当裂缝宽度超过一定界限,混凝土裂缝难以愈合。因此,基准试件击穿养护后,内部裂缝部分自愈合,在二次抗渗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涂层试件击穿后,ECRM通过孔隙和微裂缝继续渗透,发生结晶反应,生成新的CSH凝胶堵塞毛细孔、微裂缝等,其二次抗渗压力明显提高,但比一次抗渗压力要低,因为试件在被水击穿后,内部孔隙不能被完全修复,抗渗压力主要由ECRM结晶堵塞后和自修复混凝土部分承担。

2.2 ECRM对不同水灰比试件抗渗性能的影响

图2为ECRM用量0.2 kg/m2时,水灰比对试件抗渗性的影响。

由图2可知,当ECRM用量一定时,随着水灰比的减小,试件的抗渗压力逐渐增大。与基准试件相比(见图1),涂层试件的抗渗能力显著提高。混凝土水灰比不同会造成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孔隙率有较大差异,从而抗渗压力差异较大,但涂层试件相对于基准试件其抗渗压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试验结果表明ECRM对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都有较强的修复作用。

2.3 ECRM用量对混凝土吸水率的影响

试件的吸水率比可用式(1)计算得到:

表3为水灰比为0.6时试件的吸水率和吸水率比随时间的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ECRM涂层试件的吸水率明显低于基准试件,随着ECRM用量的增加,试件的吸水率逐渐降低。浸水72 h后,基准试件的吸水率为0.935%,而ECRM涂层试件为0.458%~0.687%,约为基准试件的1/2~2/3。随着时间的延长,试件的吸水率逐渐增大。基准试件前期吸水率增长很快,到后期增长缓慢,而ECRM涂层试件在后期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这是因为ECRM激发了混凝土试件内部未水化的水泥水化,堵塞了混凝土内部毛细孔和微裂缝,但ECRM不能完全渗透进入混凝土试件内部,内部还有一些没有修复的孔隙,使得水分渗透过ECRM修复层后,吸水率有个明显的增大过程。因此,ECRM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吸水率,在遇到以水为介质的有害物质侵蚀时,可以延长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时间,缓解有害物质的侵蚀。

3 结论

(1)ECRM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构件抗渗压力随ECRM用量增加而提高,0.2 kg/m2为ECRM最佳涂抹用量;基准试件的二次抗渗压力较一次抗渗压力有所降低,而ECRM涂层试件的二次抗渗压力较基准试件有明显改善。

(2)ECRM对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都有较强的修复作用,当ECRM用量一定时,试件抗渗压力随水灰比的减小逐渐增大。

(3)ECRM可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吸水率,涂抹试件的吸水率随ECRM用量的增加而减少,ECRM能够有效缓解有害物质的侵蚀,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参考文献

[1]金良伟,赵羽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覃维祖.混凝土耐久性若干问题讨论[J].建筑技术,2000,31(1):19-21.

[3]卢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J].工业建筑,1997(5):1-6.

[4]赵铁军.混凝土抗渗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吉伯海,张宇峰,彭昌宪.环保型裂缝修复材料对混凝土构件基本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9(3):50-53.

[6]吉伯海,张宇峰,彭昌宪.环保型裂缝修复材料对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抑制效果[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9(5):49-51.

上一篇:赴苏州学习考察情况报告下一篇:写月亮的古诗词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