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2024-06-23

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10篇)

1.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jù pà shǒu juàn wéi dú ān rán wú yànɡ

( )( )( ) ( )

gǔ lì zhēn cáng qí jì xiǎo xīn yì yì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编( ) 钩( ) 侨( ) 尝( )

篇( ) 钓( ) 轿( ) 赏(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分类。(6分)

流()溢() 顶()立() 低头折() 虎()蛇( )

心()手()()险()诈 颇负盛() 口()腹()

含褒义的:

含贬义的: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5分)

假如……就…… 不是……而是…… 尽管……还是……

1.( )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 )饭店,( )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3.( )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 )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分辩 分辨

4.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它有没有果实。

5.小宁说:“花生的果实挂在枝上。”小林( )道:“不对,花生的果实长在地里,所以又叫落花生。”

五、课内课外积累。(9分)

1.黑发不知勤学早, 。(颜真卿)

2. ,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

3.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4.夏风草木熏, 。 ,荷香隔岸闻。

5.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姜太公钓鱼──

老鼠过街──

芝麻开花──

小葱拌豆腐──

六、句子重组。(7分)

( )当它浮到水面上来换气时,喷孔中就会喷射出美丽的水柱,远看十分壮观。

( )鲸的外形像鱼,但却用肺呼吸,身体长1.25—30米,体重可达23—136吨。

( )鲸肉可以食用,鲸油可以制成蜡烛,抹香鲸体内的龙涎香更是一种高级香料。

( )鲸的脖子很短,外观上很难看出;鲸的头顶最高处有喷孔,那是它的鼻孔。

( )喷水池就是根据鲸喷水的原理发明的。

( )由于鲸全身是宝,18—19世纪人们大量捕鲸类,造成鲸的数量锐减。

( )目前,鲸已被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七、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5分)

1.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 )

2.《新型玻璃》一课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六种玻璃的用途( )

3.因为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所以鲸是哺乳动物。 ( )

4.《桂花雨》中故乡的桂花由于品种好,所以比其他地方的桂花要乡得多。( )

5.张籍的《秋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牵挂( )

八、阅读。(26分)

(一)夜深了,在一座(陈设 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猛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 huá huà)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 kān kàn )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1.用“√”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词和读音。(4分)

2.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3分)

3.问答: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哪种玻璃,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4分)

4.如果你是小发明家,你想发明的玻璃是什么样的呢?(3分)

(二)苍鹰之子在动物运动会的飞行比赛中,身手不凡。只见它在蓝天里,忽而展翅作高空盘旋;忽而又急速俯冲低空……它精湛的`技术,赢得在场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欢呼。最后,它被评为“最佳飞行员”。第二天,苍鹰家里热闹极了白兔黑猫青蛙都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致请求苍鹰教他们的孩子学飞行 苍鹰哈哈大笑起来,说:“想让孩子学本领固然是好(hǎo hào)事,但是得(dé de děi)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志趣才行。假如当初我不根据我孩子有一幅宽大的翅膀和喜欢飞行的爱好(hǎo hào),而硬要它学游泳、跑步、跳高什么的,那不仅不会获得(dé de děi)今天这样的荣誉,相反可能会贻误它的一生。”

1.把这则寓言中缺漏的标点符号标上。(2分)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3.苍鹰为什么让它的孩子学飞行而不教白兔、黑猫、青蛙的孩子学飞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

_ _。(3分)

九、作文(30分)

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2.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二

关键词:新课标,高年级数学,“做数学”

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 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再创造”, 在实践操作中“做数学”, 在合作交流中“说数学”, 在联系生活中“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 用心去感悟的过程, 在体验中思考、创造,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 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 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 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加特定的数学活动,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 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 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 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 用活用好教材, 进行创造性地教,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充分体验数学学习, 感受成功的喜悦, 增强信心, 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创设条件, 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课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要动手实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学习中的困惑, 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 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主动感知、思维、记忆、想象,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二、营造氛围,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良好的参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通过设疑制造悬念, 激发兴趣,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例如, 在教学“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 先让学生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学生通过复杂的计算得出了结果。老师又对学生说:“如果不计算你能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吗?老师就可以, 不信, 同学们可考考老师。”这时学生们情绪高涨, 都纷纷举手考老师, 老师都对答如流。于是学生感到非常的惊奇, 探求其奥秘的愿望油然而生。学生把学习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这一知识作为了自身的需要,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时开展新课的教学,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编儿歌。出示: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 6张眼睛12条腿……请学生编出无数只青蛙的儿歌。学生发现应用字母表示青蛙的只数,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编出:a只青蛙a张嘴, 2a只眼睛4a条腿。在本节课中, 教师借助了学生耳熟的儿歌, 组织了一个续编儿歌的活动, 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能够看出, 学生很喜欢这个活动, 因为儿歌这种文学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所认同, 其次续编儿歌又带有一定的挑战性, 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所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使学生积极参与了数学课堂。

三、实践操作——“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 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 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特别适合低年级小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 让学生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 已经认真地学了一次, 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5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 在它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8厘米的小正方形后, 剩余的长方体的周长、面积、围成的长方形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 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之盒的, 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 而且掌握牢固。再如, “将长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 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 让他们每人用各种不同的水杯, 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 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 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 圆柱高5厘米, 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 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 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 而能清晰地把握, 学会逻辑地思考。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听过了, 容易忘记;看过了, 当时明白;只有做过了, 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际操作的眼光处理问题,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化活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四、注重课堂动态生成, 着眼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 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 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 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 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例如, “认识几时几分”一课要求学生学会看钟面数字上。我在教完新课内容时, 本以为已大功告成, 却没想一个学生在小组活动完成练习时,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 那如果分针不指在数字上, 它指在两个数字中间了怎么办?”多么好的问题呀!这就是课堂上的“生成”, 那么这时, 教师该怎么做?是告诉学生“你们只要会看分针指在数字上的就行了吗?”不!孩子太棒了!教师应该把它作为一项宝贵的教学资源来接受。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生活, 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玩钟面模型, 学生时而探索, 时而合作交流, 终于明白了:不管分针是否刚好指在数字上, 只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样学生又一次体验到了提到好的问题与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鼓励。

五、联系生活实际——“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与生活实际, 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替杨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简便运算138-96, 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38元零钱, 买一件96元的上衣, 他怎么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 营业员找给他4元, 爸爸最后的钱是38+4=42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3.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三

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作文指导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尤其小学三年级作为学生作文入门的关键时期,需加强重视。笔者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诸多作文教学的经验,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现将具体教学方法分析如下。

一、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情境

写作文的关键在于丰富的素材积累,但是目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他们大多时间在学校度过,对生活中素材的积累来源有限,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就要发挥极大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这样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获取写作素材,丰富内心情感,增强观察能力,在写作中就不会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例如,在指导命题作文《记一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时,教师先不急于让学生写作,而是带领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组织跳绳比赛、表演话剧、户外游戏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能在写作时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中组织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还应带领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各项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的人与事,能够将自己所看、所感、所闻等,尤其是自己感兴趣、印象深刻的话题写出来,激发写作兴趣。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与自己开展对话,对培养写作能力同样重要。中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心理活动频繁且丰富,并且他们的思想及感情令人捉摸不透,这些小学生急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给他人,此时就需要有人来倾听他们的声音。教师要做小学生的倾听者,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流露心声,畅所欲言,这对激发写作灵感非常有效。

二、引导小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

小学中年级作文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写作中词语匮乏、表达情感不丰富、句式应用平淡无奇,甚至不能顺畅、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小学生的语言储备量有限,进而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想要突破小学中年级作文指导的困境,应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素材等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课堂内的积累。语文教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小学生积累语言的最直接材料。在教材中,每个章节的训练重点不同,课文内容也丰富多样,如写人、写景、写事,都对小学生作文写作起到典范作用。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学生可在自己的笔记本中记录下来,今后在写作中直接引用或者稍作修改和加工,润色文章。另一方面是课堂外的积累。由于教材中课文的数量有限,课文中可用的语言有限,因此小学生在阅读课文范本的基础上,还应多阅读课外书籍,这样不仅能够增长见识,形成阅读兴趣,还能记录书籍中的妙语佳句,并且将课外书籍的优美片段摘抄下来,做好读书笔记,确保读完每本书之后都写出读后感,积累更多丰富的知识和语言,再加上自己的思考与创新,将书本中的知识内容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三、发挥作文讲评课的重要作用

从新课标改革的要求来看,作文讲评课不能停留于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总结性评价阶段,而是要引导每个学生成为作文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言,积极参与到课堂评价中,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在课堂中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日记中记录的趣事,逐渐体会到写作的快乐,自觉在日记中积累好词、好句;其次,对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积累对提高写作成绩的重要性,进而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使得作文学习轻松且有效;再次,采用典型的讲评方法,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作用,每次讲评课应有所侧重,如写作技巧的讲评、写作方法的讲评、拟人或比喻使用方法的讲评等,多样化的讲评内容,更有利于吸引学生。另外,讲评的方法也可多种多样,例如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业,再由教师进行批阅,如果学生能够找出作文中的用词错误或者标点符号错误等问题,要当堂表扬,让学生乐于参与作文讲评课,认真帮助其他同学批改作文,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养成了敢想、敢写、敢创新的好

习惯。

总之,小学中年级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时期,教师应结合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参考新课标改革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文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作文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将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增强起到关键作用,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刘红华.浅谈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入门的方法[J].新校园:中旬刊,2013(11).

[2]陈莲花.试析小学三年级作文的问题与对策[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10).

4.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四

第一课时

西河小学    卢丰强

教学内容:课本P111-P113例1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32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1号、12号等等)。当老师点某个同学姓名时,如果不叫姓名,又叫什么呢?(学号)

师:因此可以看出,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邮政编码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师: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

(课件出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要求生仔细观察、讨论。

师: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相互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

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

形统一结论: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3、师:大家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

①师生共同学习课本P113的邮编448268是怎样编排的?

师出示课件,依次展示: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什么?(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什么?(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什么?(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什么?(投递局、所)

②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练习:

1、说说自己知道哪些邮政编码?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车牌号、电话号码、门牌号、书号等等。)

3、介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或父母亲的手机号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编排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搜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编码。

2、预习114 115内容

西河小学  卢丰强

小学数学 五年级上册 7数学广角

第二课时

西河小学   李玉亭

教学内容:课本P114~P115例2、例3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

1、翻看户口簿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

2、了解父母的身份证号码并了解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3、师准备一张身份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到银行开户储蓄过吗?(去过)刚开户时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同学们坐飞机出境旅游过吗?坐飞机出境旅游也要用到什么证件?(身份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组成的?

二、 学习新知:

1、课件展示一张身份证,让学生观察并互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发现:身份证上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发放日期和有效期、编号等)。

2、师生共同讨论身份证上的编号是怎样组成的?

(1)指名介绍身份证号码中自己知道的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

(中间八位是他的生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2)你还知道其他的号码有什么意义吗?

(前六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倒数三、四位表示乡镇、街道;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3)师根据学生的介绍补充和小结:

(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号,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

3、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身份证号码是怎样编排的,你能试着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吗?(学生试着编一下)

再与你抄写的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从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讨论,加深理解。)

4、学习例3。

师:我们来给学校的每个学生编一个学号。

① 学生思考并讨论学号中要体现的内容。

师生小结:年级、班级、性别、入学年份等

②根据以上内容来设计编码的方法。

③分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编号。

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本组同学设计的学生学号的编排方法,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字在编码中的作用。

二、 巩固练习:

1、完成P115的做一做。

2、介绍自己感兴趣的编码中的每个数字的意义。

三、 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知识?

五、作业:

到图书室去了解一下图书管理员是怎样给众多的图书编码的?

西河小学   李玉亭

小学数学  五年级上册  7数学广角

第三课时

西河小学    翟淑斌

教学内容:课本116页 例4,练习二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课前收集信息在课上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字编码的作用,了解一些常见编码各部分的组成,以及每部分分别用怎样的数字来表示,并能简单的运用其中的规律来给图书进行编号。

2、使学生在搜索信息、编写号码的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会资源共享,

更好的探索数学知识。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真正激起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并激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能利用规律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编码,运用学到的知识给班级图书编号。

教具准备:

课件、课前调查的一些数字编码的含义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1、师:前面两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编码,了解了其中各个数字所表达的含义。下面复习一下。

2、说一说:邮政编码编码 255161 的含义;身份证号 370302198507184523 的含义。

我们自编的你的学号的意义,如1231。

指名口答,全班学生订正,进一步理解数字编码的意义和好处,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课件出示116页情境图)师:小红来到图书馆,想借一本安徒生的童话书,可是图书馆的书太多,她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正在着急,图书馆的阿姨帮了她的忙,很快找到了小红需要的书。你知道图书馆阿姨是怎样快速找到图书的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适当提示,得出:为了快速、方便的查找到所需要的图书,人们将图书分类放置,编上号码,贴上标签。

师:图书馆里有成千上万本图书,为了便于查询和统计,需要给图书编个号,即图书检索号,通常用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进行编码,如果熟悉了图书的分类和检索方法后,就可以快速、便捷地查阅自己需要的书了。

二、小组合作,探究设计。

1、谈话讨论:

师:我们班上有一个图书角,同学们捐了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找图书,我们应该做什么?

生答出:给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目录,便于大家查书。

师:给图书编码,需要反映哪些信息?

生议论,得出:书的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同一类书的顺序号,等等。

师:我们图书角的书相对少一些,如何编号更合理些?

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编号反映 类别、作者、书名、捐书人等(教师板书)。

2、合作设计: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课件出示课本117页表格,并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小组合作,完成“图书角”图书的目录登记。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情。

3、展示作品,汇报交流。

师指各个小组,派代表到教室前面展示目录登记单。

(如:A01001(35):A表示童话类,01表示作者安徒生,001表示书名《海的女儿》,35表示本班35号同学捐的书。

B0(27):B表示科幻类,02表示作者凡尔纳,003表示书名《海底两万里》,27表示本班27号同学捐的书。)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讨论,或进行适当的点评。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118-119页 练习二十四。

1、长途电话区号及电话号码各数字的意义。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师课件展示全国部分大城市的区号及我省部分地市的区号,让学生简要了解。

2、从车牌号看出哪些信息?

讨论说明练习中车牌的信息。师课件出示本地的几个车牌,(旧式、新式各一至二个),师生讨论其中含有的信息,明确:车牌的唯一性。

3、看课本后面的书号,了解其中的信息。也可再看其它课本后面的书号,加深印象。

4、给楼房的每个房间编号。先小组讨论,然后每组写出编号,集体订正,确定统一的编号方法。(如:085302)

5、展示、了解:生活中处处可见编码的应用。师生讨论,举例说明。

四、全课总结:

1、课件示:谈一谈上完今天这节课后的收获。

(先讨论一下,再指小组派代表回答。)

2、师总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数字编码。我们只是了解了一些最常用常见的号码,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号码,如:考试号、商品编号、银行卡号等等。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深入调查研究。

板书设计:

数字与编码(三)

图书馆检索号:字母   表示   书的种类

I242-47: 数字   表示   书的序号(出版日期、作者等)

五(1)图书角:

类别     作者     书次号     捐书人

A        01        001      (35)

5.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五

教师主体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因为我们所谈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的行为,因而,教师的品格特征和认知能力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态度和效率。基于此,我以为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实现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有五项功课是必做不可的。

功课一 文本读“厚”

日常教学工作的琐碎繁杂导致多数教师不能有较长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教材,只读教参和教学设计,少读教材甚至不读教材。

然而,课标要求“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这就是说,教学活动是依托在教师读教材的水平,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欣赏上。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刻的阅读功夫,而且要认真反复阅读教材,即使没有任何参考书在面前,也能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语言美…… 这就是我们说的“薄书厚读”,读出自己丰富的理解和感悟来支撑课堂。

例一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一段文字,教师要能凭借自己的语感,体味到它给予我们的画面感、动静感、色彩感、音乐感。我们读到的很多的内容不一定全能用在教学上,但有如此丰富地感悟支撑,我们的课就灵动了。

例二

窦桂梅老师对《珍珠鸟》这篇课文有与他人不同的感悟“信赖”,她为此写下了数千字的对《珍珠鸟》赏析文章,但这数千字的赏析并不是教学的内容,而是她在课堂上与学生赏析、探讨和思考“信赖”这一主题的支撑,她的课就很有厚度。

所以,阅读教材是教师的必做功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感悟欣赏程度就决定了一堂课的文化厚度和水平层次。

功课二 目标定“准”

不少教师认为教案是写给领导看的,所以,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经得起检查,于是确定教学目标便聪明地集教参或多本教学设计书之大成,一堂课的目标少则三、四个,多则六、七个。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中强调:“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这无疑告诫教师“薄书厚读”只是第一步,还须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研读教材,“长文短读”,读出最核心的内容,并且依据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同时兼顾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来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加以落实。这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功课。

例三

深圳资深教师石景章老师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荷叶圆圆》等课文时,他确定的目标就是“学会打比方”;而教《可爱的草塘》《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一类的课文时,确定的目标是“抓住特征描述”。

石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学目标不在多,贵在落实。

功课三 内容挑“精”

有人说:教学内容讲不讲得全,讲不讲得透,讲不讲得深,责在老师。基于此,很多老师上课时总是面面俱到,生怕少讲漏讲一点,眉毛胡子一把抓。

事实上,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抓住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充实简约。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的角度研究教材,精选与教学目标、文章主题相契合的本质内容,重点品读;与教学目标、文章主题相去甚远的非本质的内容,大可不必过多纠缠。

例四

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江苏李伟忠老师执教《鼎湖山听泉》就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内容:品味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表达特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泉声的美妙与神奇。课堂上他抓住白天听泉和入夜听泉两部分,注重引导学生聆听、辨识和品味,使学生入耳,入目,入心,读出情,悟得法。而对一、三、五自然段则是一语带过。

例五

诗圣杜甫《春望》一诗集中体现了诗人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忧国忧民情怀。教学时,特级教师孙双金又依据这一主题补充了诗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两首诗一忧一喜,一首是忧极而惊,一首是喜极而狂,正反对照,突出诗人忧国忧民情怀。

总之,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准确地取舍教材内容,精选出最精彩的内容与学生分享,这是教师的重要功课。

功课四 设计要“简”

教学目标繁多导致教学设计繁复,一节课下来,许多教师自己都迷失了。

其实,课标已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大道至简”告诉我们:简单使教学走向真实。

现略举几例:

一、以读为主的教学

例六:“一文三读”教学 《山中访友》

字正腔圆跟读 读正确

一气呵成快读 读流畅

身临其境选读 读出味

例七:诵读积累教学《两小儿辩日》:

诵读

积累

二、以创编为主的教学

例八:改编课本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

改编

交流

展演

三、以研讨为主的教学

例九:主题探究教学《珍珠鸟》(窦桂梅)

品读信赖

探讨信赖

思考信赖

四、以辩论为主的教学

例十:主题辩论教学《落花生》

主题:以“现代社会,你是想做落花生式的人,还是想做苹果式的人”为话题展开辩论。

五、以赏析为主的教学

例十一:批注法教学《草虫的部落》

“ 这是一篇…… 的文章”

“这篇文章好在……”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

这些教学环节看似简单,但全是学生易于进行的语文学习实践,在这些学习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安静地思考,热闹地朗读,热烈地发表观点。毫无疑问,这样的语文课堂学习更“本真”,更有效。

功课五 示范得当

“教书育人”有一种最富有诗意的表述,那就是“以生命激励生命”。在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潜移默化”的魅力,可以体会到“教师以身示范”对于学生的影响与震撼。

在学生不明就里,不知所措时,教师恰当的的示范,,或使学生豁然开朗,或触动学生灵感,绽出智慧火花。反之, 如果教师在学生难懂处、疑惑处、不明处不示范,学生就会陷入茫然失措状态,当然就”启而不发”了。

例十二

教师在要求学生读课文之前,先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机朗读,学生朗读会更字正腔圆;教师在要求学生”批注”前,与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批注,学生的批注就一定会更丰富而有个性;教师在学生改编课本剧前,与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改编片段,学生改编的课本剧就一定更规范.

可见,教师的示范多么重要,尤其不可缺少。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前课中做好做足了功课 才能创造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6.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六

元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10分

分数

一.用横线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6分)

泊船(bó

pō)

风一更(gèng

gēng)

婀娜(āē)分外(fèn

fēn)

净(mǒ

(shé zhé)

二.给形近字组词。(4分)

州()

榆()

绢()

洲()

愉()

捐()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的声音

(()的小溪

()的泪珠

(()的香气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1)

切切故乡情。(2)

畔(拌(情

折断)))的杨柳)的梅花

,应

识)

我。(3)

花发。(4),游子久不至。

五.先解释加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7分)

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欲:

意万重:

句子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聒

梦不成。句子意思。

六.默写《泊船瓜洲》(4分)

七.照样子,写词语。

(6分)

能书善画(含有两个动词):、顶天立地(含有一组近义词):、转败为胜(含有一组反义词):、八、按照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我们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改为肯定句:

2、桂花纷纷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改为反问句:

4、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用关联词一句话:

九、阅读。(9分)

(一)阅读课内短文,回答问题。(9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丝绸子慢慢抹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偶尔()

爱惜()训斥()

2、读完这段话后,请把描写外公动作的词语用Δ划下来,好好品味,说说自己的感受。(4分)我的感受:

3、当作者在那幅画上留了表脏手印时,外公为什么会有那样激烈的反应?(2分)

(二)课外阅读。

(16分)

我永远也忘不了家乡那条小溪。

春天,细雨绵绵,小溪的水涨满了。鸭子三五成群地扑扇着翅膀在水中嬉戏。毛茸茸的小鹅见了,羡慕不已,刚下水,看到一群鸭子朝这边游过来,吓得马上逃上了岸。夏天,骄阳似火,小溪胡水逐渐变浅了。石蟹挥舞着大钳在石缝中悠闲地纳凉。小虾在浅水中划来划去,旁若无人。一群大脑袋、小尾巴胡蝌蚪也成群结队在浅水中自由自在地玩耍。有时,它们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

繁忙的双抢节到了,许多小渠唱着歌儿,源源不断地来到我们的小溪中。小溪水变得更宽阔了,简直成了小河。这时,我们一群小伙伴迫不急待地跳入水中,像鱼儿一样穿梭往来,在水中练习狗刨式、捉迷藏、扎猛子、打水仗。当然,也常招来大人们的责骂。可每一次,我们总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秋天,溪水变得更加清澈了,在秋阳的照射下,泛着金光。树叶落在溪水上,鱼儿把它当作雨伞,蚂蚁把它当作小船,小虾把它当作玩具……

冬天,北风呼呼,溪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几个淘气的伙伴,把冰捞起来往嘴里送,“喀嚓!喀嚓!”好像在吃冰棍。有的还用塑料管在冰间戳一个个洞洞,穿上绳子,拿在手上当玩具。

啊,美丽胡小溪,你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我爱家乡的小溪。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胡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2分)

2、文章中间部分是按照

顺序记叙的。体

序的词

语是、、、、3、一年四季的溪水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3分)

4、从文中找出一个中心句用“”画出来。(2分)

5、请从文中摘抄几个优美四字词。(4分)、、、十、作文(任选一题)(30分)

1、你的家乡一定有不少优美的景色吧,请选择一处写下来,表达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7.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七

一、说教材

xiaoxue.xuekeedu.com

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咀嚼”,领会“嚼”字在口语与书面语中的不同读法;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与练写结合的方法,牢记“嚼”字字形。2.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3.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初解课题,走近林海音 1.板书课题,请生念课题。

xiaoxue.xuekeedu.com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题目很奇怪。由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呢? 学生说,师点评。

2.师:一个题目,三个关键词,这其中到底包含着什么呢?我相信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一定能更明白。

3.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林海音。课后“资料袋”中有关于她和这篇课文的介绍,大家读读,看看,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解构文本,历数童年事

1.师:是呀,《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而《冬阳·童年·骆驼队》便是它的序言。既然是自传,这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其实就是林海音,而这文章就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林海音的回忆,随着她的思绪去感受小英子的生活。

2.请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看文中回忆了小英子的哪几个有关骆驼的片断。生自读。3.交流

板书:学咀嚼(相机指导“嚼”字字形,请学生把“学咀嚼”写在相应段落的旁边;相

机指导学生找出除了“咀嚼”之外,另外一处用了这个“嚼”字地方,了解其口语、书面语的不同读音。)

谈驼铃

剪驼毛

念骆驼

三、沉浸往事,解读林海音

1.师:一件件往事,那都是林海音美好的追忆。几十年来林海音一直念念不忘的往事中,你又能读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读一读,并做上读书记号,可以是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标注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是写下自己一时的感受„„

学生自读。2.交流“学咀嚼”

(1)请研读了“学咀嚼”这件事的同学举手示意。(2)请生读这个自然段,学生一起读读。(3)请生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预设:①读到了林海音的“呆”

xiaoxue.xuekeedu.com

A.知道什么是“呆”吗?(眼睛直视一样事物,一动不动,目不转睛。)是什么让她“呆”了?

B.请生读好关于骆驼的描写。体会她观察的仔细,体会“那样”中的情感色彩。C.师:看着看着,小英子竟然看——呆了!竟然学着骆驼——也咀嚼起来。

想象当时小英子的神情,讨论这“呆”还是我们平时讲的意思吗。齐读本段。

D.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请学生看插图,猜测小英子大概几岁了。体会小孩子的好奇、专注。

E.师:五六岁的年龄,正是对什么东西都充满好奇的时候,看到从没看到的骆驼,怎能不看呆呢?可是三四十年过去,如今她还会因为骆驼而看呆吗?她还会在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吗?课文中哪儿告诉你的? 生读课文16自然段相关句子。

师: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在现在的林海音看来,这“学咀嚼”的事,实在是一件——傻事。因为这好奇的呆、专注的傻只属于孩子。就让我们带着对往事的怀恋,再来读这第四自然段吧。②读到了骆驼的有趣。教学程序从上述方案的B处始。3.交流“谈驼铃”“念骆驼”

(1)师:这几段文字与“学咀嚼”这一段不一样,同学们发现没有?(对话描写)

(2)师:既然是对话,我们就来分角色读一读好不好?

可是爸爸的话没有直接写出来,你们能猜到爸爸是怎么说的吗?

指名说。

(3)学生同桌互练,指名一桌桌分角色读。师点评。(4)师:对于为什么系驼铃,爸爸的观点是——

小英子的观点是——

那你更喜欢谁的观点呢?

(5)师:从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呢?

xiaoxue.xuekeedu.com

(6)师:这就是童年的小英子,一个对所有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的小英子。课文中除了讲她问爸爸驼铃的事,还讲了她问什么? 生答

(7)指名生分角色读小英子与妈妈的对话。

(8)课文中妈妈怪小英子“总是问”,你猜小英子还会问些什么事呢?(6)师:可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和爸爸——谈驼铃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问妈妈骆驼去向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4.交流“剪驼毛”

(1)师:课文中还有一件事——剪驼毛,谁愿意来读读?

指名读。

(2)大家也读读,看看你们又从这段文字里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子呢?(3)交流:天真、可爱、充满童趣。

说说从哪儿看出来的?并读好相关句子。

(4)师:读着这段文字,我有一个疑问——文章中写“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的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你们说拉骆驼的人像谁一样?

按常理,我们一般是说骆驼像人一样脱了旧驼绒袍子,可是文章中怎么写人像骆驼一样脱了反穿大羊皮呢?这不是写反了吗?

指名回答,进一步体会小英子的天真。

(5)师:多么天真可爱的小英子呀!可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想给骆驼剪旧毛皮的想法,我也——不会再有了。

四、链接拓展,最念是往昔

xiaoxue.xuekeedu.com

1.师:可是,她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林海音已经42岁了,而且早已身居台湾,可是童年的一幕幕却依然清晰地在她的眼前浮现,同学们联系你们自己的童年,你们猜猜她或许还会想起什么事来呢?能不能也像这篇课文的题目一样取一个名字? 交流。

师:是呀,这些或许都会在她的脑海里浮现,她写这些景写这些人写这些事,又何尝不是在抒发自己的情呢!

2.同学们,虽然她早已身居台湾多年,可是50多年后的她,却依然固执地保留着北京口音,从来不曾有丝毫的改变,有朋友说她比北京人还北京人,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怀恋的仅仅是童年吗? 交流。

师:是的,她怀恋这个留下了她最美好时光的故土,怀恋那里的点点滴滴,有她的文章为证。

出示:《苦恋北平》相关语句:

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童年,少女,而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

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的“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拣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生读。

3.师:就这样,每一景每一物,只要是碰到与北平相似的,都会令她触景生情,勾起她对故土的思恋,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正如文中所说的: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生读: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xiaoxue.xuekeedu.com

4.师:《城南旧事》记录了林海音在北京城南悠悠的回忆、淡淡的感伤:那个惠安馆前可怜的“疯”女人——秀贞,那个儿时的好伙伴妞儿,那个厚嘴唇的年轻人„„我把她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去读读。

四、板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

冬天骆驼咀嚼、系铃铛

冬春之交骆驼脱毛

夏天不见骆驼影子

8.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八

单元名称 小节标题 知识要点 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一、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法计算要点:

1、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

2、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3、算出积后,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1、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2、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小数乘小数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积的近似数 先求准确值,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1、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同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1、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ab=ba

a(bc)=(ab)c

a(b+c)=ab+ac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1、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2、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二、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学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2、一个数除以小数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一看:先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1、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是。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

3、商的近似数 1、求到比保留位数多一位。

2、四舍五入法。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求商的近似值,商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的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4、循环小数 1、定义: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循环小数的简写。

3、小数的分类。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1、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扩展小数概念的内涵。

2、理解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特点。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6、解决问题 1、步骤:找出条件和问题--理解数量表示的意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列式解答。

2、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处理结果。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4、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应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处理结果。

三、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四、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运算定律和性质、计算公式、数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数写法上的要求: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在字母前面;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省略不写;相同的两个字母或数字相乘,写成一个字母(数字)的平方的形式。

3、a2与2a区别:a2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两个a相加;当a=2或0时,a2=2a

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时,注意合理地使用括号。

5、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2、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注意书写格式要规范

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2、方程的意义 1、方程的意义 1、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等式基本性质一 两边同加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3、等式基本性质二 两边同乘同一个数或同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

3、解方程 1、解方程--方程的解

2、x±b=c

3、ax=b 1、解方程的基础--等式的基本性质;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4、判断(选择)所给的值是否是指定方程的解的方法:将所给的值代入看是否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5、方程的检验方法: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算出结果,等于右边则是方程的解。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4、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5、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1、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方程的检验方法。

4、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列方程解加减计算的问题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解x±b=c方程。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1、能够正确列出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2、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列方程解乘除计算的问题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答问题的步骤和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列出ax=b的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2、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1、能够正确列出方程解答比较容易的问题。

2、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稍复杂的方程 1、ax±b=c及其应用 1、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

2、能先进行计算的一定要先计算。

3、列方程解应用题:1)步骤:标出题目中的数量、数量表示的意义、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未知数要参加运算)、解答;2)要求:解设要完整、单位要统一、求出x的值后不写单位名称、答句要完整。

4、常用数量关系。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1、掌握解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

2、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ax±ab=c或a(x±b)=c及其应用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使学生掌握根据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掌握解形如ax±ab=c或a(x±b)=c的方程的解法。

2、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3、(a±b)x=c或ax±bx=c及其应用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互助学会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的方法,提高学生求解验证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乐趣。

4、会把小括号内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1、分析数量关系,列出形如(a±b)x=c或ax±bx=c的方程并解答。

2、正确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量一量找规律

五、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1、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的计算

1、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如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1.理解、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1、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

2、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

3、能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并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六、统计与可能性 可能性(一)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等可能性事件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随机现象,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试验的全部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比如说为n个。(2)每个试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n。2、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1、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

2、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 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可能性(二)

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分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可能性(三)

列举法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中位数

平均数:表示平均水平,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但有个前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奇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为中位数;偶数个数据,最中间两个数据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

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

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中位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铺一铺 1、等边三角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圆形、正五边形不能密铺。

2、两种或两种以上平面图形拼接在一起,也能进行密铺。

3、数出密铺图案中,不同的基础图形分别用了多少块,所占面积是多少。 1、了解什么是密铺,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探索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5、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和创造美。 什么叫密铺。探索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哪些不能。

七、数学广角 1、从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

2、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有不同的编码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9.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九

xiaoxue.xuekeedu.com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现实世界各种数量关系内化上升为形式化的过程。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是思想实验”。为此,数学教师应充当教练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千差万别的方式练就千差万别的学生,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创设情境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

课程标准就数学学习方式提出如下建议: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人说:“你拉来一匹马给它喝水,不如让它感到口渴。”在讲“质数、合数”这节课时执教者能沿着新课程标准理念设计安排了这样的导入:“教师叙述,2002年3月20日北京日报第九版有这样的报道:英美两家出版社悬赏100万美元,限期两年求证哥德巴赫猜想之解,截稿日期就是今天。”……随着上述情境的不断展开,学生悬念顿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巧妙地把握住时机,导入新课。这样从新闻入手,让学生感到口渴,学的知识有用,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自身的魅力,对数学随之充满了无限的兴趣,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2.教师的鼓励为学生体验成功搭设了舞台。

成功与快乐是学习的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不失时机地积极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任何成功的言行给予及时、明确和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至于学生的一些错误回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有进步,谁能再补充一下?” 在讲“质数、合数”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判断质数、合数方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以一个“裁判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的讨论结果。同时教师也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你们的例子都举对了吗?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给大家说一遍?就用他的方法试一试?看似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教学民主却随处可见。”又如,在学生看过哥德巴赫猜想内容后,教师问同学们懂吗?学生说:“我知道奇数,但不知道这里的素数是什么数。”这时教师及时评价:你看得真仔细,真了不起。由于采用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3.学生的体验为探索与创造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质数、合数”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想研究质数、合数有关的哪些知识。这一过程,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做”数学当中去,能在课上研究的问题就在课上处理,留下的问题让学生向家长、老师、书籍、网络……学习,这样设计已经不只局限于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是启发者;当学生迷路时,教师是指导者;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则是鼓励者。由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

xiaoxue.xuekeedu.com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10.新课标 新锐作文 小学五年级 篇十

林州市桂林镇中心小学    王艳霞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和初步认识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安排的。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来体验事件的等可能性,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五年级的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生活中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在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4、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经历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随机观念,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

(4)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5、根据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可能性的意义,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判断,并能适当解释和分析统计的结果。

6、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飞镖一套   一元硬币

学具:1元钱硬币   实验卡   长方体橡皮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本节课教法上最大特点是让学生自主活动,参与游戏,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把数学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抛硬币活动,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为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分如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我设计了孩子们喜欢的玩飞镖游戏引入新课,并让学生“猜想”游戏结果,感受到游戏中充满了可能性和未知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揭示课题:统计与可能性(板书)

[设计意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我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游戏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探究可能性做好了准备。

(二)实践探索,深入体验

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出示课外场景图)。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现在有两个足球队要进行足球友谊赛(出示例1),他们都争着要开球,你们有什么公平的办法帮他们决定谁先开球吗?学生会回答出用抛硬币的方法。我接着追问抛硬币的方法公平吗?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抽生汇报。有同学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认为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同学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先看实验提示:1元字样为正面,菊花图案为反面。

实验要求:①抛硬币2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好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

③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抛硬币,看硬币正、反而,记录结果。

2)请各个小组代表将实验结果填入这个表中。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抛硬币做记录,并理解归纳出正、反面朝上的次数,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数据,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做出总结。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

3、阅读材料,加深体会

如果我们抛硬币的次数不断增加到更多次,那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会怎么样?曾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也做过抛硬币这个实验,让我们观察这些实验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再一次展开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最终得出结论:抛硬币的次数不断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接近1/2,所以抛硬币的方法是公平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胆思考、交流,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和课件演示,使学生顺利地总结出抛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1/2。从而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实现由定性向定量过渡。

(三)学以致用,培养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力求使本课的练习围绕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题,通过做这些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要使游戏公平,游戏中的事件发生必须是等可能的。

(四)总体升华,拓展延伸

让学生谈学习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新课标第一网

四、说教学随想

上一篇:寄托思念的明月为题目的作文700字下一篇:春天毕竟是春天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