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2024-08-03

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精选8篇)

1.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篇一

试论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沙县翠绿小学 葛彦莉

阅读是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陶冶情操,让人身心愉悦。但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师分析过于烦琐,忽视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压抑其个性的发展。没有个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我倡导个性化的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允许他们选择相应的的阅读内容,方法及学习伙伴,走进文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一、鼓励“创”读,尊重独特体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实践活动。无论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离开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富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都毫无意义,只会使语文学习之路越走越窄。多元解读就是要确立个体的解读观点,鼓励学生个性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活学生的阅读审美动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积极调动,激活学生的审美动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阅读对象,审美内容,从而打破原来的审美认知平衡,建立新的平衡。《再见了,亲人》一文,字字皆情,而文中描绘的生活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学生很难入情入境。我在课前以录像形式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硝烟弥漫的战场,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感人场面,以及1958年志愿军奉命回国时,车站上人头转动送别场面;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在体验审美的乐趣中感知教学内容,在参与创造过程中拓宽审美情趣,达到“设境悟情”的目的。

(二)让学生在动态中阅读。

执教《啄木鸟和大树》一课时,有学生说:“ 大树拒绝啄木鸟给它治病,把啄木鸟赶跑了,这虽然不对,但啄木鸟也不应该到大树快枯死了,都不再去看望大树,应该做劝说工作。大树在病重时,也许会认识到自己不对,接受啄木鸟的治疗呢!”我抓住这个可贵的教学契机说:“是啊,原来的故事是有啄木鸟又一次上门劝说的,可是因为故事太长,没有编,现在我们来当小编辑,把这部分编进去,怎么样?”学生兴致勃勃,续编了啄木鸟二劝大树,三劝大树的故事。在这种动态的阅读中,学生既遵循文本,又超越文本,培养了创新思维。

(三)让学生在想象中阅读。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通过想象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对人生的心理体验。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当学生读到“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树枝上兴奋的叫者,那歌声真好听”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林中那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告诉大家你在唱写什么吗?”学生的想象翅膀展开了,有赞美家园环境舒适的,有歌唱自己生活幸福的,有发出诚挚邀请的,还有向人类发出强烈呼吁,希望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这样把握契机适时点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想象丰富,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涵。

二、引导“研”读,培养探究学习

如学习《詹天佑》一课,我着重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杰出”和“爱国”两个词语让学生通览全文,自主读书,探究阅读,看看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种探究性的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潜心阅读,仔细探究,边读边标出有关语句;积极讨论,大胆交流,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着发现者的快乐,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强化阅读的个性化反思。

新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认为,教师应具有打破单一课程评价标准的胆识,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对所理解的内容进行回味和再思想,进行理性的批判。听了本校教师在教完《麻雀》一课后,总结道:“课文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拯救小麻雀,歌颂了一种崇高伟大的母爱精神。”而学生听后质疑道:“本文没有一处提示这只麻雀的性别,怎么肯定是“母爱”而不是“父爱”呢?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反驳,我们感到愕然。细细读来,在字里行间找不出这只麻雀的雌性的特征。作为一种泛指,学生的质疑还是有道理的。这一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激起了大家思考的兴趣,学生们顿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师生都比较认可这样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一种伟大而崇高的亲子之爱。

四、指导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由课内对课外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课外阅读,特别是经典著作的阅读对学生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对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新课改虽然为当代的教育教学带来了神奇的催化作用,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成长营设了宽松的氛围。但是良好的出发点,并不一定能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以上四个观点进行探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弊端:

(一)多元解读的统一化,盲目化,模糊化。课堂教学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一些老师经常以自己“权威”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的自主,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在当前开展研究性学生中,随意扩大其功能否定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不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条件,让研究性学习成为一种放任自由的游戏表演学习。

(三)由于受经验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对文本作出的个性化反思并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有的学生脱离文本,对课文缺少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必将导致漫无边际、信口开河的“放羊式”局面。

(四)学生主动、自发的课外阅读行为不多。阅读格调层次不高,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得的知识也甚微。阅读方法不能掌握,少数学生只是浏览、粗读,满足于故事情节的欣赏。

我觉得这些都是教师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最常见的课堂情景了,那都是因为教师没有掌握课程改革的实质,背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理解和过度追求,盲目赶时髦,这种与个性化阅读教学貌合神离做法看似活跃了课堂,实质失之于浅薄、浮躁,应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为了纠正这些误区,我决定采取以下策略:

(一)构建民主氛围,增强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教师要转变角色,淡化自己的权威形象,关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感引导阅读探究,实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

(二)合理选取探究内容,明确探究目标。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必要的接受式学习是必须的,教师的系统讲授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应有的知识,让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传承中创新。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是研探究性阅读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督促和监控,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研究,给他们辅导和帮助,这样,学生就会在“研究”中真正感受到创新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在授课前要仔细研读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文蕴涵的人文价值,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积累的同时,正确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熏陶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师统一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要联系课内知识,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统一安排课外阅读的内容,指导做课外阅读的摘记。要让学生明白,虽然健康的课外读物有助于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但作为一个小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所以,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合理安排时间。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创”读,尊重其独特体验。不断引导“研”读,培养探究学习,并且不断强化阅读的个性化反思,指导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更好地促进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篇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单元,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们对学科本身所具备的丰富资源并未足够重视, 而仅仅对教科书死搬硬套, 学生生活与实践被硬生生地隔断, 原本应该趣味盎然的语文学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硬性任务。与之相对的, 单元主题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生汲取各种知识, 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体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逐渐受到大部分语文教师的青睐。

在小学语文主体单元教学中, 教师以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水平目标为依据, 从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阶段特征出发, 进行教学主题的选择, 教师应深入了解并遵循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结合主题, 将教材与相关内容进行整合重组, 同时采用连续课时单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在单篇备课和教学活动方面, 与传统的乏味、零散、封闭式教学的传统结构体系相比, 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更强调重组和生成课程资源, 以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实践性为出发点, 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一、备课应注意教学的整体性与灵活性

教师要确保教学的整体性, 首先应从整体编排课文教材的角度出发, 对各单元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侧重点准确把握, 综合考虑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和步骤, 从整体上有效落实各单元教学难点与重点, 最终从整体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针对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教师应以学生学习状况为出发点, 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地点进行积极调整。编排“主体单元”的过程具有较大弹性, 教师应将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资源充分结合, 不断拓展和深化小学语文教学, 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多维且更广阔的空间,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过程中应融入比较、升华、综合方法

(一) 比较法

在同一单元内结合两篇或多篇课文同时展开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挖掘, 并将其对比、辨别和鉴赏,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语文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 同时受到更为深刻的情感熏陶。在同一单元主题中, 教师可以选择对同一作家、文体相同的课文进行比对教学, 以老舍的《母鸡》和《猫》为例, 前者在文中表达作者对母鸡的心理变化, 由厌恶、敌视逐渐转变到敬佩和喜欢, 他在文中加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天成;后者则就作者爱猫之情作了充分表达, 对猫的淘气和古怪进行详细描述。

(二) 升华法

简单来说, 主题升华即就同一主题进行层层感悟。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 进而对本单元所蕴含的情感要素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的引导应从不同角度展开。以课文教材《詹天佑》为例, 应结合课文中心思想, 对学生进行阐述与发散, 拓展其思维深度, 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的情怀, 可视具体情况组织班级规模的主题交流会, 将学生热爱和建设祖国的情怀予以充分展示、交流, 推动学生思想由浅层体验逐步向深层感悟发展。激发并升华学生的感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过于强调和硬性灌输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 在单元教学过程中, 应把握主题思想, 对其展开持续的、反复的渗透, 升华学生认知, 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态度、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 综合法

作为新型的语文学习模式, 综合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指综合性的学习。它强调将学生学习与生活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实现跨领域学习, 并强调了合作学习, 自主研究与探索。例如六年级教材上册中, 在“轻叩诗歌大门”第一版的“诗海拾贝”中总计配置了六首诗歌作为阅读材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致品读这六首诗歌, 接着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提炼其活动主题, 并围绕主题展开分析, 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例如中国古代富有影响力的诗词大家、中国古诗词历史文化、古今诗歌体的差异、不同历史时代诗歌的特点差异性等等。可以以学生爱好和兴趣偏向为依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对学习主题自主选择,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给出相应的活动方案, 自主制订活动的地点、时间、内容、活动中的不可控因素与预备方案、活动的具体步骤、结果汇报与交流形式等。进而将各小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 共同启发和探究, 以期发现问题, 为下阶段活动做准备, 并由教师对小组活动成果进行多元的、综合性的评价。

三、结语

作为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 主体单元教学意义深远。其有效性也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主体单元教学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积累知识和增强素养极为有利, 同时对其知识框架和体系的构成也具有重大意义。单元主题教学对现代社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水平与效率的同时, 也推进了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李怀源.基于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提高的语文课程单元——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人物的故事”单元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版) , 2011 (5) .

[2]王敏勤.新课程怎样开发课程资源——中小学语文、英语主题式单元教学的构想[J].天津教育, 2007 (2) .

[3]刘小丽.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教学之“精加略”尝试——以《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两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6) .

3.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篇三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科学;有效性

引言

对于孩子们来说,其天性就是爱玩,对于游戏的钟爱不言而喻。但往往家长和老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去遏制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常常会说 “上课不准玩游戏”、“没写完作业不准玩游戏”等等。其实孩子爱玩并没有错,游戏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关键是在于怎么去对待游戏,每种游戏也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教育游戏就是专门针对教学活动指定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意义融入进去,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

1.教育游戏的意义

1.1借助游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还处在对于一切新鲜事物好奇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模仿能力都非常强,一般对于枯燥的课堂学习都提不起很大的兴趣。教育工作者们就应该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借助游戏的趣味性、实践性将教学内容很好的融入进去,让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书本上的知识,甚至达到比单纯的书本教育还要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教学游戏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孩子们的实际心理情况出发,让孩子们对教学游戏充满好奇和好感,在玩耍的过程中还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1.2借助游戏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从婴儿阶段,家长们就会给孩子购买许多的玩具让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快乐成长。但当孩子们迈入了校园门槛之后,家长更多的是认为游戏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耽误其学习。其实不然,游戏设计的好的话也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对于孩子们来说,做游戏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教育游戏中可以将知识或者问题设计在其中,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自主地去思考,在玩耍的过程中就能提高其智力水平。

2.将教育游戏纳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去

2.1让家长们认可教育游戏的可行性

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压力都不算太大,其更多的时间是和父母待在一起。一般孩子们在放学回家之后,父母都会问孩子在学校学习了什么。所以教学游戏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们应该多和家长们进行沟通,也取得家长们的支持。一方面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家长的支持,鼓励孩子更踊跃的参与到教学游戏中去[1]。尤其是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更偏向于过去的教学模式,不愿意参与到游戏中去,这也需要家长的共同开导。

2.2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评价

教育游戏和教学活动是一样的,都是属于群体活动,所以教师们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如果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里,不爱说话的孩子一般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会导致其越来越不爱说话。而教学游戏正好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增进感情,孩子们都是在陌生的环境里会比较拘谨,但经过游戏的接触很快就能打开心扉,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当游戏结束之后,让孩子们自己说出做游戏的感受,和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哪些,让教师们了解教学游戏的教学效果,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教育游戏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游戏选择方面注重多样化和趣味性

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教育游戏,其根本都是为教育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对游戏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需要和教育的目的。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并综合小学的教材内来选择适合的游戏。如果选择不当的话,其效果可能往往适得其反。而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游戏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教师也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以及课程的需要不断改变游戏种类,让其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3.2合理控制游戏的娱乐性

虽然是具有娱乐性的游戏,但教育游戏的宗旨还是教育,所以在课堂上开展教育游戏的时候也要合理的控制其娱乐性,不要让整个的游戏占据了课堂。要合理分配课堂上游戏和教课的时间。不能让孩子们有上课就是玩游戏的错觉,这也就大大歪曲了教育游戏的初衷[2]。在开展教育游戏的时候,老师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既能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又能很好的监督游戏进程。

3.3教师要对教育游戏进行总结

在教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老师起的是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主体,都缺一不可。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小,思维能力也有限,所以不能参与到教育游戏的设计中去,在游戏进行完之后也没有办法对其做出很客观的评价,所以教师要在游戏的设计和开展过程中做到及时总结。有的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可能较为简单,有些教师设计的又较为复杂,但其共同点都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游戏在小学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小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非常的强,也正式这样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喜欢受到拘束,教师通过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育游戏进行设计选择,进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云,李春晖.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2.20(02):08-09

4.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篇四

摘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立足于综合;着眼于实践;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组织形式多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否开展?怎样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姓“语”还是姓“综”?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照样可以有声有色地有效开展,活动应该以“语文综合”为前提,以“语文学习”为核心,以“语文体悟”为情感教育方式,以“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以小学生已有语文知识实际为出发点,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与此同时,有机适时地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下面重点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谈谈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综合 实践 创新 活动 正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之一。它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正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一、立足于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这里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基本特征应为:(1)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2)伴随着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训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重任,必须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3)伴随着肢体活动。特别是对小学低中段的学生,陶行知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可以让学生多动手。(4)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学习了《鲸》、《蟋蟀的住宅》、《雪猴》等语文后,就可以以“人与动物”为主体设计活动课题:(1)蚂蚁(或其他小动物)生活习性探秘(实地观察、交流介绍)。(2)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搜集材料、汇报成果)。(3)动物知多少(知识竞赛)。(4)编一个童话故事,想象人与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作)。这一活动设计,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综合性原则得以落实。

二、着眼于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了解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综合实践中的“实践”我是这样理解的:教师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爱我红旗”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有以下几项内容;(1)观察红旗水库的野鸭,进行描述(写作)。(2)为红旗水库的鸭蛋写广告词,作广告画(广告策划、上街展示)。(3)采访养鸭户,了解环保情况(口语交际,写采访稿)。(4)实地查看红旗水库的水面,了解环保情况(调查访问,小组汇报)。(5)为了整个子孙后代——致家乡人的一封公开信(调查访问,小组汇报)。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将语文实践活动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三、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还要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活动中的“文化蕴育点”,在生活中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科书、教学挂图、各类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还有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等,教师要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外,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关注差异,追求新奇。引导学生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察;要有自己的感受;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还要有自己的语言。

例如:“如何把课本编得更好?”这一问题的设计,自然就会使学生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有魅力,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既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又有实践能力的锻炼。再如:让学生品评广告,“搜集广告,评出优劣,把劣质广告重新设计一下。”学生搜集广告的途径是多样的,评比的形式是多样的,重新设计的广告更是百花齐放。这样的设计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五、活动组织形式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我认为教师组织活动可以不拘形式。

(1)活动地点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电教、多媒体手段或实物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走出去进行实地考察。(2)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如:调查学校家庭周围的环境情况,如有破坏,请设计改善方案。可以先个人活动进行调查,设计方案时又需小组合作进行,班级汇报交流又是班级活动。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活动。(3)活动组织体现民主,尊重个性。《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自身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实践活动时要发挥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小组活动时,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最好的合作与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

总之,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要抓住综合性,突出实践性,体现语文的学科性。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语文这一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5.试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 篇五

试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开展的策略.

作 者:金佰群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桂芝小学,江苏・南通,226422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2010 “”(3) 分类号:G623.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有效开展  

6.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篇六

简介: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栾体亮(1982.08),男,汉族,籍贯: 吉林省 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 研究方向:语文高中教育,邮寄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凤凰新区水木清华三期102室,栾体亮收 电话***,邮编553001.摘要:目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中作为学生深入发展的一个关键的时期,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都是重点的内容,其不但占据大量的分值,也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习惯性地将这两个部分分开来讲,这就使得双方不能相互借鉴,难以发挥相应的效果。为此,在教学的时候,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值得我们进行深思熟虑的一种重要的措施。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写作;结合

在以往的教学中,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往往是分开的,这样就造成这两个部分不能形成呼应,由于没有对这两个方面建立固有的联系,使得学生很难难以掌握语文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就白白浪费了课程的资源,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只有教师加强对课堂的引导,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1.以阅读为要素,丰富写作素材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除了讲授一些具体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句式结构、思想感情、人文底蕴等方面的内容之外,还间接地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其实每一个阅读就可以看作一个要素,其对于自身最后的写作输出都是有机的组成部分,正是在阅读素材积累的基础上,才使得人们加深了感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行云流水,无所不至。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桥接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具体来说,应该从相关的阅读教学中进行如下的素材积累过程: 1.1名家介绍积累

在写作的时候,作家的背景往往是非常生动的举例事实,通过对其生平、背景等方面的论述,能够使人达成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名家介绍的积累,每一个名家就是一种感情,这些感情真挚可以动人、深切可以感人、悠长可以醉人,只有加强对这些名家介绍的了解,才能使学生能在各种情感中间游刃有余,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既能够在阅读中把握规律,又能在写作中释放沉淀。这样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也能扩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实现其人文底蕴的积累。1.2分门别类积累

学生从阅读教学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往往是间接的,间接的情感体验虽然能够拓展学生的广度,但是不能增加学生的深度,没有思想上的深度,也就不能形成表达上的感人。为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加强对相关主体的课文句子、段落、文章等进行积累,这样就能增多情感体验的次数,加强情感体验的效果。诸如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上有很多离别的话题,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对这些话题进行必要的总结和积累,“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等都是表达离别感情的诗句,教师通过课内外的阅读讲解,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就能使学生成体系的掌握这些内容,这样学生在需要输出离别感情的时候,就能沆瀣而出,排山倒海,在写作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1.3扩展性积累

教材的内容都是比较经典的内容,但是其体现也只是文学的一面,很多作者的文章都很优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取一些自己比较感情趣的文章来进行研究,这样的纵向积累,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诸如有的学生对于李白斗酒诗百篇有兴趣,就可以针对“李白与酒”进行研究,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而触发的学生,可以就“文人的气节”这一话题来进行研究,这样的方式还有很多。写作不但是写内容,更是写深度,只有加强纵向的扩展性积累,才能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如有神助。2.以写作为炼,深化阅读水平

写作是现在高中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个话题,教师的独立讲解使得学生写作面对的常常都是新题目,学生的了解方面比较少,面对的题目又比较新,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写作存在一定的抵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写作是一种很好地提升阅读水平的方式,阅读更像是输出,虽然其也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是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学生输入的主要的部分是情感,阅读文章的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情感上的得享。而通过写作这种思想的输出,就能加深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水平的深化。具体来说,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写作形式: 2.1缩写课文,学习构思

教师在学习完相关的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课文进行缩写,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文章的骨架,从而学到作者的相关构思。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凝练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再现能力,这样对于学生语文总体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诸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教师 可以让学生根据剧情以及主旨对文章进行缩写,这样学生对于故事的梗概就能加深了解,这样有利于其按照阅读教学的思路重新理顺整篇文章的思路,加深自己的阅读技巧,不但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还能锻炼阅读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2.2扩写课文,发挥想象

有些较短的文章、诗词,虽然其情感包含的很丰富,但是篇幅却比较小。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文章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扩写,诸如在学习《邶风•静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扩写,注重画面感,情感表达,这样学生就能深入情境,“以我为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能延伸学生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情感把握能力与再现能力,这样对于学生阅读深度的把握有很大的帮助。3.总结

以往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独立讲解,这样使得原本一体的语文学习分而不合,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只有将这两个方面对立统一起来,既有专项,也有整体,才能充分发挥双方的作用,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升。本文从两个角度对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参考文献:

7.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篇七

一、做好引导环节, 营造情感氛围

“万事开头难”, 在语文课堂的开始我们就是就要花尽心思来进行设计和组织, 争取在一开始就给学生特别新颖和有趣的感受, 让学生对下面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和要开展的活动充满期待。为此, 我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往往会组织学生背诵一些节奏感十分明朗的故事, 或是唱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 运用这些格调比较激昂, 能够给学生带来振奋情感的旋律来为学生营造舒适、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使语文课堂更加活跃和轻松, 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中, 为即将要开展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每当我新接手一个班级, 在开始的几堂语文课中, 我都会运用亲切、和蔼、有趣的谈话方式来开语文课堂的序幕, 例如学生介绍一下我自己, 问一问每个学生的姓名, 了解一下他们的爱好等, 这些十分贴近生活的话题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消除学生对新教师产生的恐惧感。同时这种和蔼的谈话情感和态度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喜爱上教师, 喜爱上教师所讲的语文知识, 为即将要传授的语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充分调动语文课堂的氛围

小学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建立在形象直观的模型之上。针对这种情况, 在每一语文课堂中我都会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事物, 增强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记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 小学生动手操作会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当学生动手制作自己脑子构造的事物时就会促进手和脑共同合作, 自觉地调动一切感觉器官参与在自己的制作中, 从而使大脑中很大的一块区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

学生动手操作能够体现自己的思维方式, 展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能力, 激发学生参动手活动的兴趣。动手制作能够让学生把抽象的思维变成具体的模型, 从而让学习更加直观, 内容更加生动, 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欲望。这样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就会使语文课堂形成比较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种充满愉悦、和谐情感的活动世界。

三、利用教师亲切和蔼的授课方式来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亲切和蔼的授课方式, 面带微笑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 便会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这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地方式。当然, 教师的微笑一定要诚恳, 要给学生一种真诚的情感感受, 只有这种真诚的态度才能够让学生在教师不断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感受到教师的可爱可亲。传统教学课堂中, 教师为了能够给自己的讲解营造一种安静地环境和氛围, 总是板着自己的面孔, 给学生树立一种威严感, 这样学生便会安静的坐在下面听讲。但是教师这种行为无意间就扼杀了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和爱戴, 让学生的内心对教师充满恐惧和敌对, 时间一长并不利于我们开展教学活动。

其实, 在教与学的过程, 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 我们无需用严厉的表情和语言使学生听从自己的要求。而是应该用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用自己真挚的情感来感化学生, 用自己的魅力来征服学生, 从而让学生更加相信自己, 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 接受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引导。为此,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真诚地对待小学生, 运用微笑、欢乐的情绪来感染学生, 为学生营造出欢悦、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技术逐渐走进语文教学课堂。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教学优势而被教师普遍采用, 这也使得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组织活动和营造氛围时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造一些形象有趣的动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有趣的声音来营造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巧设悬念, 制造疑点, 营造高度紧张的学习环境

教育改革之后, 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创新过程, 就必须对语文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 直接告诉学生自己要自主学习的知识和探索的内容, 让学生自己开展学习活动。由于学生对于自己探索的内容没有兴趣, 学习起来就还是十分被动。为了能够改善这种现状, 教师就要全面分析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 在其中找到能够刺激学生神经情感的问题,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自己巧妙设计的问题来一步步的刺激学生, 让学生对即将要探索的知识充满欲望和好奇, 这样教师在组织探索活动的时候学生便会十分积极和主动, 从而去主动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种十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8.试论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论文 篇八

中的高效运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课堂 游戏教学 方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63-01

兴趣是儿童最本质的一种学习追内在动力,他们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处于活跃度思维状态之中,进而为自身的学习活动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小学语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所以在语文课堂的游戏教学上,教师一定要有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进而开展语文的游戏教学。

1 游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在学校教学中,游戏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设计中有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效利用游戏自身的教育功能,将游戏的情境性、趣味性以及参与性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很好地保留了游戏的特色,而且又可以将游戏与学习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好很好地实现在游戏教学中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但在小学语文游戏化实施的过程中,游戏、教学和教师这三个主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养成了机械性的模仿学习,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学生的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容易使丧失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再加上,随着教育理念的改革与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并且语文教学能够由此丰富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机械地进行练习和记忆,更应该真正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格的重任。

2 小学语文游戏教学遵循的有效原则

2.1 游戏教学活动要有普遍性和广泛性

现代化的学校教育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切实遵循这一课堂教学原则,真正让语文游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的游戏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来。另外,教师还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做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有效安排教学活动,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身的集体荣誉感。

2.2 游戏教学活动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语文教学中活动的安排不能随意,应该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并有效结合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需求,从整体上考虑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的活动设计,从而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3 游戏教学活动要具有创造性的设计

在某种意义上,教学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而创造性是艺术的生命源泉。游戏活动教学只有富有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语文课堂游戏活动的开展有良好的时机把握,关注课堂的学校气氛和节奏,掌控好游戏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从而获得最佳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有效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4 游戏教学活动要便于操作

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一定要充分掌握游戏的开展形式和操作的简便性,真正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做到井然有序,最大程度发挥游戏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有效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 游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3.1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程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尽快进入语文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例如,当教师在进行新课文的教授时,利用谈话实现课程导入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如果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就会获得特别的效果。教师需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课堂游戏的教学组织和实施,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新课程内容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

3.2 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

在语文教学中,游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与学生自身情感体验的有效结合,语文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需要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来展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新知识,为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游戏教学上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安排,丰富单调的教学内容,让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课文的难点和重点部分。例如,当教师在进行《猫》的课堂教学时,在词语理解上要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单纯进行词语的解释,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用表情表达出来。教师在进行课文解读时,可以让学生模仿猫的叫声,这样便会有惟妙惟肖的感觉。

3.3 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课后运用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包括课程导入、知识的传授、实践联系以及运用巩固这几个主要的环节内容,巩固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巩固学习也是最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的一个学习阶段。由心理学研究得知,临近课程结束的后五分钟是最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的时间段,学生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或的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生设计开展一些竞赛类的小游戏,从而有效缓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疲惫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一个较为轻松的心态。

4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是一门精深的学科艺术。而游戏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所以教师一定要了解并掌握好教语文游戏教学的难点与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寓教于乐,更好地发挥游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菊卿.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之我见[J].成功(教育),2011(7):164-165.

[2]沈秀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哲学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28):116.

[3]金玉徐.小学语文教学中开放式课堂的实施效果分析[J].价值工程,2010(30):180-181.

[4]吴元君.你游戏,我快乐—— 体育课中游戏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48):150-151.

[5]季校校.论游戏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9):75.

上一篇:四个专题体会下一篇:以圆为话题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