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4-06-25

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精选9篇)

1.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一

对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的思考

来源: 西乡县中小企业促进局 作者:杨显英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大驱动因素,二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表现形式;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工业化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城镇化反映了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和作为社会过程的城镇化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目前我县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镇规模小,城镇化体系不完善。只有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有效地扩大县域经济总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变为为非农劳动力,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一、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县工业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工业规模逐步壮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为推进工业化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县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通过股份、出售、兼并等方式陆续对全县所有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基本实现了“国退民进”,民营企业成为全县工业企业的主力军,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焕发了勃勃生机。

1、工业发展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9.33亿元,同比增长14.9 %,工业增加值4.53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县GDP的15.5%。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73亿元(含省属企业县电力局1.06亿元),产销率达96%。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行业4个。新上和技改企业400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627户。

2、工业支柱逐步形成。我县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于七十年代,拥有制药、化工、采掘、建材、电力、机械加工、食品、酿造等多个行业。2009年,医药化工、茶叶食品、机械建材等六大支柱工业总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6.2%,占业务收入的92%。

3、园区经济发展迅猛。近年来抓住汉中市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的机遇,依托县内资源和产业优势,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编制了总体规划,成立了“一区三园”建设指挥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被陕西省确定为100个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之一。目前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1.68亿元,总体框架基本形成,部分已建设到位,入驻规模企业达18家,解决了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4、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现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200余户,其中一部分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扩张愿望日益强烈。我县唯一一家出口企业——西玛机床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开拓美国、伊朗等国外市场。随着全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集团投资4.5亿元建设的汉中福润200万头生猪产业化加工项目的投产,预计年产值达27亿元,实现利税近1亿元,将进一步拉长畜产品加工链条。全国水泥30强企业陕西尧柏特种水泥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的日产2500水泥生产线于年底投产运营,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300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300个,将成为建材工业

园的核心产业。

5、结构调整趋势日益显现。全县中小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一大批县域中小企业从传统的建筑、建材、商贸等行业,向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拓展。龙门式高速CNC数控雕铣机床经省级评审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防盗门窗、地毯清洗机获国家发明专利,陕南绿茶公司乌龙茶多次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午子仙毫、午子绿茶获陕西名牌产品,鹏翔商标创出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午子绿茶公司、县茶叶公司、陕南绿茶公司等先后被省政府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6、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在重点乡镇中,城关、堰口、杨河3个乡镇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大关。在重点产业中,以茶叶、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多户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在重点骨干企业中,19业企业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4户企业年纳税突破200万元。在重点行业中,9户茶叶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9001和GB/T1963.1—2005等质量认证、无公害食品基地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目前西乡县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农业大县、工业弱弱、城镇小县、财政穷县依然是基本县情的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域工业化的步伐。

1、工业总量小,占比偏低。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2%,和汉台、勉县相比,总量、速度均处末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73亿元,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6%。

2、企业规模小,效益较差。2009年全县规模工业仅20户,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3505万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亏损达700余万元。

3、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一是工业投资结构调整缓慢。工业投资呈现出显著的重工业化倾向,轻工业投资明显不足,轻重工业投资比例不协调。工业投资主要投向仍然是建材等资源依赖性行业,不利于推动全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传统产业比重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涉及21个行业大类,19个行业都属传统行业,产业层次低,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企业占相当大比例,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长。电子信息产业尚为空白。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户。

4、研发投资少,竞争乏力。按照国际一般标准,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3%,企业就将缺乏竞争力,低于2%,企业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主要分布在饮料制造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有科技活动人员60余人,研发投资640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2.2%,处于较低的水平。科研投资少,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大众化,缺乏新特产品,产品更新慢,市场竞争力差。

5、信息化建设缓慢,水平较低。由于我县工业产业层次不高,起点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不突出,全县仅有少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大多数企业没有信息化设备,没有专业的网络人员,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也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就是资本。

三、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几点建议

从国内外经验看,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委、县政府已把“工业强县”、“资源富县”作为实现我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此举必将极大地促进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日实现“魅力茶乡、秦巴水城”建设目标。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为城镇化建设打造支撑平台。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规则,通过国际互联网宣传企业、咨询信息、洽谈商务已成为企业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利用现代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佳手段。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在我们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阴霍的情况下,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信息化建设硬件投资,及时掌握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以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我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先导,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以发展机械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工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一是立足资源优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基础产业。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按照“压缩、淘汰、限制、提高”的要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医药、化工、食品、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不断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形成产品开发、产品升级、市场自然垄断的良性循环。二是积极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机械、电子、医药、生物工程等新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改变我县工业经济过度依赖资源的局面。三是重点发展特色优势行业。发展特色经济既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县应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工作的目标取向,围绕特色资源,加大要素聚集力度,大力发展有优势、有潜力的果蔬加工、畜牧产品加工、茶饮料开发、环保型建材工业等,并做好仓储物流服务。围绕旅游业开发生产旅游纪念品,突出地域特色,加强保护和扶持,形成县域特色经济。

3、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一方面要按照市场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围绕骨干龙头企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名、优、特、稀、新且适宜加工的优质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立一批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有规模、有特色、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粮油、果蔬、畜禽等优质原料基地。另一方面要以畜牧业、蔬菜业、果业的加工转化为重心,充分利用茶叶、畜禽、蚕茧、油菜籽、樱桃、花椒、木耳、马铃薯等丰富资源,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尽可能地延伸农业产业链,多环节增加附加值,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突出抓好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搭建企业和农户之间信息双向互动的畅通平台,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紧密连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把基地作为加工的“第一车间”,把农民直接组织到大生产体系中,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切实把涉农工业的技术含量、生产规模、经济效益搞上去,实

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形成加工业依托农业又反哺农业的产业格局,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的目标。

4、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的推进有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城镇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城镇化落后必然阻碍工业化,因此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使城镇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互动发展。把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鼓励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镇公用设施滞后的“短板”问题,完善城镇配套功能,使城镇日渐成为投资成本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和企业发展的“福地”,实现以推进城镇化进程大上工业项目的目标。抓住省上推进100个重点镇建设的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水东新区和“两河四岸”建设步伐,把工业发展与搞好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入园,促进经济连片发展,逐步形成符合产业政策及本地特点的支柱产业和企业群体,并以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小城镇的发展,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城镇群,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确保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5、以园区建设承载工业化。工业园区建设是是二、三产业协调的载体,是县域工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投资软硬环境的体现,加快园区建设正当其时。要着眼长远,坚持规划先行,做到“长规划、短开发”、“富规划、穷开发”,对园区的总体规划、发展用地、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建设、路网布局、“三废”治理、配套设施等都要整体考虑,超前安排,特别要注重扩大产能后对交通及管网容量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要注重产业区、功能区、生活区的合理布局,搞好配套设施,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把入园企业建设成园林式企业,把工业园区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靓点。由县政府统一征地,定价出让给入园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或依托城投公司实施园区开发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对企业用地、土地价格、规费收取及环境、人才、奖励等制定完善的规章并予以公示,做到公开透明、依法有序,同时加强园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6、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工业化。高污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注重研究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坚持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的刚性依据,坚决遏制高耗能行业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杜绝新增污染源,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大落后企业关停力度,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工业体系,加快由资源依赖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发展模式,走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发展之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经济模式,改造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以全面创新加速工业化。经济学专家分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认为他们的成功经验“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任何一个产品都有被老化淘汰的一天,企业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陈出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回顾我县一些已经倒闭的工业企业,除体制原因外,大多数都是因没有创新,或是没有持久创新所致。

我县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把技术作为一种战略要素来对待,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把科技优势、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在“新、奇、特”上下功夫,形成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开发体系,以精促强,以强促大。同时还必需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从经验管理、家族式管理向市场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转变,向管理要效益。

8、以优秀的人才队伍加快工业化。企业的生存发展固然要以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本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支撑是人,人才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资源,是能带来最高利润的“商品”,谁拥有了人才,谁会进行人才的经营,谁就会也为最后的赢家。我们要积极培育人才资源,不拘一格地广揽人才,创新用人机制,坚持用环境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经济型、招商型的党政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技能型的人才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和奖励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凝聚到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上来,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充分挖掘人才潜力。

9、以一流的外部环境服务工业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推进县域工业化的保障。我们要坚持“环境立县”的理念,把优化投资环境继续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树立“人人都是西乡形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从源头上治理,从制度上规范,实现“一厅式”办公,实现“阳光政务”,全力整治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吃拿卡要、强买强卖、强行包工、胡搅蛮缠等阻挠我县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为企业营造安全、有序、稳定、开放的社会环境,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高效、优质、廉洁的政务环境,建设文明的法制环境,打造诚实、守信、规范的信用环境,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实现低市场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切实改善我县投资的软、硬件环境,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真正做到让投资者放心投资,让经营者安心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加速项目引进、资金投入,加快企业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县域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二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作用

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 人的发展既要有物质的发展, 也要有文化的提升。城镇化不仅只有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也要有城市文化的现代化。城市的经济发展能促进城市文化发展, 城市文化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个城市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水平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无文化内涵的城市发展就会出现千城一面, 无法提升城市个性与品位。文化的发展能吸引人口的流向, 加速城镇化进程。

一个城市需要具有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不仅体现城市精神, 更赋予城市个性。城镇化的发展要充分发展城市文化, 建设富有文化内涵、各具特色的城市。具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才会激活城市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城市文化不仅是城市的名片, 也是城市发展的内核动力之一, 更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城市才能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综合水平。

城市文化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与感受, 文化发展能提高城市综合水平, 能提升城市品位与档次, 提升人们对城市的感知水平, 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能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综合实力需要文化保障, 文化繁荣发展的城市能更有效地提升经济, 推进全面发展。文化发展不单能产生经济效益, 而且能产生社会效益。只有经济与社会效益都得到充分发展, 才能提升城市的综合效益。此外, 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低能耗环保的经济, 从总体上能优化经济发展结构, 提升经济水平。

一些小城镇虽各具特色, 但不成规模, 形成不了规模产业, 难以发挥地缘性的文化引领作用, 无法促进文化产业经济的区域性发展。只有良好的城市机制才能促进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文化产业经济能促进文化创造、制作、传播等环节的高效发展, 同时既能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也能促进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 进而平衡社会经济的单向度发展现实。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城市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少城市开始投入城市文化建设, 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档次。

(一) 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 提高使用效率

文化基础设施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 文化基础设施要满足相应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文化广场、文化主题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的建设都要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中日益增加的人口规模因素。只有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才是人们进行有效文化活动的服务平台, 但一些地方注重建设与形象, 忽视使用效率。有的文化设施不方便城市居民出行, 使用效率低;有的注重硬件建设, 缺少相应的软件投入, 使用价值有限。因而, 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使用效率与效益, 发挥好基础文化基础设施应有的价值,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同时要对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长期规划, 不但布局合理, 而且长期使用, 方便城市居民出行。

(二) 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文化吸引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 可以通过多方式、多平台、多层次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培育与发展一些文艺团体, 举办一些文化节目与活动, 尤其是琴、棋、书画、舞蹈、传统艺术等活动, 让人们积极参与, 展现并发挥各自的才艺, 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与情趣,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鼓励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 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与内容, 让居民乐于参与,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城市文化的发展能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 城市具有一定的文化吸引力才会增强人们的向心力。一些城市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文化活动较少, 形式单一, 居民参与度低。因而, 要鼓励文艺团体的文化活动开展, 提高居民对城市文化的参与度, 发挥居民建设城市文化的热情, 提升城市文化的共创氛围。

(三) 不断发扬本土文化, 增强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建设中, 一些城市开始注重本土地域文化的发展, 突显特色, 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应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凸显主题, 发挥城市的资源优势, 尤其通过整合地方性的旅游、人文、休闲等特有资源, 充分提升媒介化城市的文化价值。资源少的城市应开放思想, 结合本土发展新文化产业, 凸显城市文化的差异化发展。城市文化建设是文化与发展的融合过程, 既要注重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 也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融入一些好的传统文化以丰富城市文化内容, 同时与时俱进鼓励优质本土地域文化的发扬, 增加现代城市文化内涵, 提升城市档次。

三、新型城市文化格局构建

新型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 要根据城市的优势, 合理规划, 扬长避短, 发挥城市文化特色, 建设新型文化城市, 加速“中国梦”的全面实现。

(一) 加强培训投入, 提高居民综合素质

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技术培训, 尤其是技工类培训, 让其能够在城市找到发展的途径, 能够融入城市生活, 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同时鼓励文化培训投入, 增强城市居民的文化艺术观念与意识, 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技能与水平, 养成共建城市文化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居民的学习习惯, 努力定位学习型的城市坐标, 多方位、多途径地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唯有提升城市居民综合素质, 方能提高城市整体的生活水平, 同时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和谐共生的城市形态才是城市形象构建的长期之道。文化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文化是人创造的, 人的发展是基础, 城市居民的文化提升能加速城市文化进程, 形成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二) 加快文化产业化,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 要支持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加快特色文化城市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繁荣与发展, 做好文化旅游、文化娱乐、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产业的发展, 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良的文化环境。同时也要发展网络文化产品, 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创新文化平台, 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 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城市支柱性经济产业,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 打造文化品牌, 多出文化精品

文化精品是城市形象的展现, 能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提高城市品位与档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多产出适合时代潮流与地方特色的时代精品, 积极鼓励文化精品产出, 加大文化精品投资与开放, 形成多样精品产出格局。文化精品既要长期规划, 也要落实项目, 加大创作扶持力度, 生产更多的时代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 也要加强品牌营销, 借用新媒体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进行文化品牌的宣传, 树立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文化精品与品牌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增强城市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四) 文化机制创新, 保障文化繁荣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为城市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培养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 创新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繁荣。丰富文化创作门类, 保障传统优势文艺创作发展的同时, 积极借助科技发展网络文化、动漫、影视等, 不断开拓创新, 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创新金融扶持机制, 鼓励民营资本加入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繁荣与发展, 产出更多的现代文明, 提升人们的文化生活。

(五) 协调互补, 注重综合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同时, 也要注重多方的协调发展, 要形成包含城市文化发展规划的城市综合整体发展规划, 多方并进, 综合发展。只有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方能保障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进而城市文化软实力又能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经济的繁荣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同样促进经济的发展。借助信息化促进城市文化的高速发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3年8月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其中包括83个市、区, 20个县、镇。通过智慧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化综合能力,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 要合理规划, 兼顾综合发展。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吸收各方建议, 包括专家、政府、大众等多方意见, 同时也要兼顾好传统与现代的发展关系, 综合考虑, 合理规划, 制定适合城市发展的规划。

在城镇化进程中, 要大力发展城市文化建设, 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 尤在其是文化创意产业, 多出精品, 打造品牌, 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文化动力。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支持, 文化发展同样离不开经济发展, 只有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 合理兼顾文化发展, 才能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与水平。[本文系2013年池州市社科联课题:“城镇化进程下城市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格局构建——以池铜一体化推进为例” (项目编号:A201309) ]

参考文献

3.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城镇化;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对策

一、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镇化进程是指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建设面非常广,主要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以及风俗等,城镇化建设需要群众的共同努力,与其他建设形势相比具有群体意识、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特征。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化建设需要文化建设作引导,是我国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不断增加,人们逐渐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型,公共文化建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公共文化建设由政府全权负责,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主要目的是普及文化知识、传播优秀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公共文化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在树立良好城镇形象的同时,还能增强城镇在市场发展中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城市建设者必须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

二、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文化建设必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领导者对城镇公共文化建设必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管理部门对城镇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没有清楚地了解,很多可以直观看见的文化建设多半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需要,没有从根本上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二)公共文化建设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参加对象范围有待扩展,为了满足现代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相关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发展需要,丰富文化建设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内容、发展形式均比较单一,对市民缺少吸引力,导致文化建设积极性偏低。

(三)文化发展体制不完善

文化体制是确保公共文化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是引导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向正确轨道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思想意识、建设资金以及建设力度等,导致文化发展机制不完善,公共文化建设因此缺乏制度依靠。

(四)资金来源单一

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质基础,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导致相关法律法规问题重重,从而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城镇化资金来源比较单一,政府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面对种类繁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资金几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导致城镇化公共文化建设发展滞后。

三、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对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认识是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的前提,面临着认识不足导致的问题,相关建设者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居民对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建设单位可以扩大公共文化建设的优势,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公共文化建设带来的好处;文化建设部门还应该加强公共文化区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文化建设讲座等形式,从思想上改变乡镇居民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认识,为乡镇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在提高地方政府认识的前提下,建设单位还应该加大公共文化建设的保障力度,充分认识公共文化建设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将公共文化建设中所有的开支纳入到公共财政投入的范围,将文化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建设相结合。只有确保有充足建设资金的前提下,才能在积累的市场竞争中促进公共文化的发展。

(三)加快文化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是服务、管理水平偏低的乡镇地区,为了促进乡镇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相关单位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首先,相关单位应该结合乡镇地区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加大城镇文化站以及图书馆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其次,建立健全的文化站及图书馆管理体制。安排专业人员从事相关单位管理工作,将文化管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最后,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相关单位应该在结合乡镇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前提下,对全部公益文化实施免费开放政策,还可以采取免费送书、播放电影或者安排相关演出等,从形式、思想上改变群众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认识。

(四)发扬地方文化,形成城市产业优势

近几年,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因此,相关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公共文化的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渐丰富的精神需求。发扬地方文化、形成城市产业优势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是各地方乡镇,乡镇拥有丰厚的地方文化资源,扩大地方文化资源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提高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另外,相关单位还应该结合地方文化发展现状,组织相关文化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四、结束语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在实际建设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却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公共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十分艰难,如文化建设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建设方式单一以及资金来源单一等。因此,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如提高对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以及发扬地方文化,形成城市产业优势等,为我国乡镇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燕.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建设路径[J].青年文学家,2014

[2]戚巧灵.初探城镇化进程中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2014

4.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地发展起来,并呈蒸蒸日上之势。私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随着私营企业规模的逐渐增大,实力日益增强,效益逐步提高,加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富于忧患和超前意识的企业家开始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怎样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从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他们看到了企业文化的力量。有人甚至把企业文化视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考察了广州市一些有代表性的私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实践,尝试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对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

一、表现现状

企业文化的实践始于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此后,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探索工作在全世界展开。8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传入我国,并逐渐成为经济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中央政策研究室在《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研究报告摘要》中认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出发点和归属是尊重和坚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套有助于企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在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其中包含“人”和“物”两方面的管理,以“人”的管理为主;“软”管理和“硬”管理兼备,以“软”管理为主。有的致力于塑造一种企业精神,员工一种精神的导向,使员工明白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使员工理解企业的精神骨髓是什么,并将这种精神渗透于员工的理念,使员工和企业在一种思想上达到认同和统一,如白云集团将所提倡的“白云文化”提炼和概括为十个“提倡”和十个“反对”:提倡团队精神,反对个人主义;提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惰性,等等。有的注重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番禺市裕丰钢铁有限公司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联产计酬、责权利结合等一系列措施,以实现以人为本,增强企业活力,增加员工收入,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之目的。有的企业通过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明确宣布企业文化战略。如迪森集团在99年员工代表大会上宣布,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是:通过各级干部的言传身教来推动企业文化,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来灌输企业文化,通过《迪森文摘》来宣传企业文化,通过建设迪森希望小学等公益活动来丰富企业文化。还有的企业通过创办企业报刊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如新太集团的《新太之光》,立白集团的《立白世界》。应当说,企业内刊作为宣传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阵地,已受到不少企业家的重视。前面我们所列举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报刊,但这方面的代表还得首推《新太之光》。在这里,不仅有知识、信息的传播,理论(包括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报刊理论等)的探讨,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员工生活剪影、心灵的呼唤与沟通„„,正如该报总编辑所说的,企业报的定位应当是对内凝聚员工思想形成企业“向心力”,对外塑造企业形象拓展企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企业”和“社会”之间架起一道“文化”的桥梁,让社会了解企业,让企业走向社会。“德为先,诚为尚,和为贵”是新太集团所崇尚的企业文化“三字经”。《新太之光》已成为新太集团的一面旗帜,也是“新太文化”的一个缩影。有的企业还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如海印集团结合当前形势,在员工中开展“三讲”活动,广东通用科技研究所在员工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教育活动等。此外,不少企业还通过在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给员工派生日礼物、设意见箱、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和推广企业文化,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趋势良好,前景乐观。

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虽说尚处于初创阶段,参差不齐,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生生不息的内在推动力,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的关注。从务实而又多彩多姿的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正在自发地茁壮地成长,只要加以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和推动,在不久的将来,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必将演绎出更多的美丽和壮观。

二、存在问题

根据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我们认为,目前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州市私营企业文化建设虽说尚处于初创阶段,一些较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很成功,但这毕竟是少数,凤毛麟角;大多数企业还未曾将企业文化摆在一个正确位置,提上议事日程。一些私营企业老板过份看重利润,把精力都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作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长远来看,势必造成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淡漠,企业的人文环境日渐恶化,员工的积极性遭到抑制难以发挥,最终将阻碍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广州一些私营企业的衰落,其实与不成熟的企业文化就密不可分。如“壹加壹”、“金螺”等私营企业,曾经一度“辉煌”过,但由于老板利令智昏,刚愎自用,非法集资,盲目扩张,轻视集体智慧,违反“游戏规则”,落得个身败名裂。由子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大多处在创业和发展阶段,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有一定距离,私营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的兴亡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度的。于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投向企业文化的建设,试图借企业文化之“方”,诊治阻碍企业健康发展之“症”。实践证明,这种“对症下药”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这一群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强大“文化”源泉。

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片面性、简单化倾向。企业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全面正确地理解它并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带有本企业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排除个别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已‘登堂入室’,颇具规模,但客观来看,大多数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只能说是初具雏形,并末得企业文化之精髓。如有的企业以为把企业精神写成条文挂在墙上就是在建设企业文化,有的企业以为企业文化的根本就是搞好企业的文体活动,等等。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只能算是一种肤浅的理解,而且极容易演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成为一种无用的摆设。如前所述,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它涉及到老板、员工、企业、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没有认真研究,没有满腔热情,没有扎实精神,是难以搞好这一工作的。

3、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有关部门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随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在这一领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却甚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对如何在私营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对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以至于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生

5.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五

一、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大力推进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转变“先经济发展后文化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同心协力,在组织、政策、经费、人员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事业。

二、以人为本,切实抓好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社区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建章立制,明确职责,经常性地开展工作,指导协调社区宣传、教育、科普、体育、文化、娱乐等文化工作。

巩固、壮大现有社区文化活动团体,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驻社区企业、单位、学校、部队的文化潜力,成立青年、少年、企事业单位、部队文体活动组织,构筑老、中、青、少四梯次,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活动网络。

及时发现、培育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的文化骨干队伍,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鼓励,充分调动文化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文化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

三、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路子

在文化内容上力求丰富多彩。可以是居民文化、校园文化,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可以是文体活动,也可以是科普法制教育;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国际的。在文化活动的形式上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宣传窗、书报栏的宣传,可以是广场演出、卡拉OK比赛,可以是有奖征文、趣味体育竞赛,也可以是模拟法庭辩论、专家授课等等。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处理好一般与特色的关系,以一般为基础,创特色文化;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同时大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县与县、省与省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社区文化的内涵和水准。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为抓手,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在保证财政预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且每年有所增加的基础上,论文网着重加大政策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如社会投资文化项目的建设用地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项目,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指标优先安排;对投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在精神和物质上予以奖励等等。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确保社区文化建设有钱办事。与此同时,充分调动、整合驻区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驻区单位文化设施联动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共同发展。

6.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六

陈红梅

〔内容摘要〕 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六盘水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关 键 词〕 城镇化 分析 建议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统计局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实现我市统筹城乡综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城镇化现状

我市成立三十年来,城镇化总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建市初期,三线建设推进了我市的工业化进程,使我市由一个纯农业地区向工业基础城市迈进,三线建设者的涌入、矿山开发和工业的兴起,城镇化也进入萌芽时期。但当时的城镇化水平极低,198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在8%以下。第二个时期是1981-1996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处在缓慢增长时期,1981-1991年,年均增长0.11%;1991-1996年,年均增长0.48%。第三个时期是1996至今,城镇化率从年均增长0.75%至2000年以后年均增长1.3%,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19%快速增长到30%以上,目前我市城镇化水平在32%左右。2008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为34%,全国城镇化率为46%,我市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有关资料,2005年,市中心城区、红果、平寨三个中心城区人口为60.63万人,约占全市城镇总人口的76%,其中市中心城就占全市城镇人口的50%以上。2005年,钟山区城镇化水平为90.39%,六枝特区为25.5%,盘县为19.25%,水城县仅为0.96%。这一时期,建制镇数量迅速增多,全市98个乡镇(办)中共有34个镇(办):其分布为六枝特区5个镇,盘县20个镇。钟山区4个镇、4个办事处,水城县1个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成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核心战略。

二、我市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小城镇布局发展不均衡

六盘水地域辽阔,各县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性。数量上,盘县远远多于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建制镇占总数58%以上,南昆、水柏铁路沿线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密集地带。发展建设水平上,钟山区高于其它县区。

(二)城镇发育程度低,规模不够大

我市城镇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集中。市中心城就占全市城镇人口的50%,说明城市对人口的聚集作用较其他城镇强,城市规模越大,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就越高,辐射和带动作用也越大。特别近几年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滞后,主要体现在规模小,分散建设,达不到基础设施的规模门槛,又缺乏

产业支撑,使其不能更多地增加人口容量。按全市305万人计算,以32%的城镇化水平,全市有城镇人口97万人,市中心城和平寨、红果两个次中心城约有人口71万,而全市30个建制镇仅容纳城镇人口26万,再除去盘县老县城城关镇6万人,就成了29个建制镇仅有城镇人口20万人。根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左右时才能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人可以产生“棘轮效应”,对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明显作用。我市大部分小城镇的规模都远远小于该规模水平,小城镇目前的人口规模不足以使其产生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城镇化水平滞后,城镇化质量不高

我市32%的水平不仅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与西部平均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也有差距。从以上数据分析,我市2005的城镇化水平大致相当于全国1990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比全国落后了15年,是3个五年计划。就算2010年实达到了35%的水平,也还比200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至少低1个百分点以上。突出的表现为,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按照有关的评介考核标准,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合理比值在1.4—2.5之间,而我市2006年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5。特别是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等相关政策带动下,中心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区面积大量增加,而产业和人口聚集跟不上,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导致部分新区房屋空置率高,人气不旺。这种滞后型城镇化呈现出“工业城市、农业社会”的格局,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拉大,必将制约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发展。

(四)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适应,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2008年我市乡村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最高为64.72%,其次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小的是第二产业;另外,全市小城镇乡镇企业总共有5560个,工业企业个数仅占总数的23.5%,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农业服务型企业占大多数。由此可见,我市小城镇建设中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农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起点较低,缺少支撑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

我市工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主要是重工业,工业结构单一。服务业和后续产业发展滞后,使我市长期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适宜,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滞后。推进城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新型城镇化观念

在我市工业化已经先行的现实条件下,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六盘水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就要依托城镇这个载体提供的优良设施和环境,可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注入,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推进城镇化是有效减少农民数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根本途径。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问题,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如果没有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没有认识上的提升,工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城镇化就会停滞不前。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着眼于长远谋划,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的态度积极推进我市的城镇化进程。

(二)科学规划,统筹大、中、小城(市)镇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控手段,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划设计。按照优先发展大中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形城市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以我市现行的城镇布局和发展格局,对市中心城、平寨、红果进行扩容,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经济辐射带动力。对市中心城进行扩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品位。依托“中国凉都”品牌,以建设大城市和贵州西部中心城市为目标,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消夏避暑胜地。在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基础上,超前谋划小城镇建设,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所有建制镇中心区建成万人以上城镇。适时调整城镇布局和城镇区划,着力推进交通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产业优势明显的重点镇加快发展。促进城镇扩容升级,形成大中小城镇发展并举,城市规模、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逐步建立辐射带能力强,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

(三)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培育支柱产业

一方面要发展壮大产业,推动产业聚集,提高产业的关联度,这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功能定位的基点。城镇发展必须依托产业带动,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开发劳动密集型岗位,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切入点放在产业发展的定位上。根据六盘水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现状,着重培育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兼顾其辅助产业的发展,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我市要加快发展轻工业,尽快改变产业结构单一和重工业一统天下的现状。特别是要搞好城镇工业布局规划,要努力做到每个镇都要有一个支柱产业,以产业支撑起城镇发展。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弥补重工业对人力需求减少的缺陷,提高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重点发展以交通运输和专业物流市场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培育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地方特色旅游业;将气候资源融入城市环境、建筑和文化,做强“凉都”城市品牌;大力发展地方餐饮业、规范娱乐服务业。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依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四)建立小城镇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资金来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依靠市场机制筹措资金,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盘活城镇的土地和其它资源存量。

(五)加强政策引导,解决体制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工作的通知》精神,同时

认真落实好《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到城市生产、经营、定居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市区、县城、重点小城镇规划范围内的农业人口,可以考虑整村转为非农业人口,对在城镇有固定住所、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办理城镇户口;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对外商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可以采用特许权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等方式,吸纳国内外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引入城市经营理念,加大城市经营力度,全面放开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多渠道筹融资体制,实现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科学调整土地用途,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建设用地,建立城乡土地资源统一优化配置、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新机制,加强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二级市场,认真执行土地招、拍、挂制度,逐步使土地收益成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六)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是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七)打造宜居城镇,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7.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 篇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城镇化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社会的快速变迁下, 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明显落后于城镇, 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许多问题。

(一) 农村中坚力量缺失。

通过走访调查, 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村家中只有老年人在家, 子女都外出打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的很多青壮年都离开乡村, 外出务工, 他们的离开带走了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削弱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根基, 乡村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手艺等仅由留在乡村的中老年传承和掌握,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 这部分人不断老去和离去, 而青壮年都进入了城市务工, 这就使得乡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失去了后继人, 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 这就势必会影响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继而进一步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二) 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从我们的调研数据来看, 目前阜新市的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是不平衡的。以阜新市太平区的水泉镇来说, 水泉镇下辖11个村, 文化建设情况最好的村子拥有4个文化广场, 而大多村子只有一个文化广场, 且有的村子的文化广场名存实亡, 基本上没有被利用起来。从总体来看, 经济状况较好的村子文化活动较多, 各种文化资源也较丰富, 文化建设情况发展较好, 而经济实力较差的村子的文化活动寥寥无几, 各种文化资源也相当匮乏。

(三) 大部分村民文化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 大多数村民形成的是小农意识和小生产者意识, 伴随着各种资源条件的限制, 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在我们统计的数据中, 有51.3%的人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 超过被调查者的一半,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了不到三分之一, 不高的文化水平导致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都比较落后,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他们大多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对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没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一些低素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没有辨别意识和拒绝意识, 这些都是不利于现代化的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

二、建议及对策

在城镇化进程中, 建设新型农村会遇到许多挑战, 需要我们及时做出反应, 想出解决办法, 将一系列难题化解, 针对以上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挑战, 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对于农村中坚力量的流失, 部分原因是青壮年有错误观念:认为农村发展落后, 影响自身发展。青壮年远离农村是为寻求更好地发展。但是这种观念存在很大的误区, 需要及时更正。在城镇化的进程下, 农村发展蒸蒸日上, 在政府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 农村发展前景可观。

(二) 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我国处于过渡过程中, 慢慢的摸索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道路。中国农村新文化的建立, 需要在以现代化文化为背景下, 通过先进文化的改造, 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飞跃, 真正发挥农村文化管理者的主体意识, 从适合本地区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吸纳发达地区, 发达领域的先进文化, 在文化交流中实现不同地区文化的最优化融合。

(三) 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存在数量不足、资金投入较少的问题, 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各地政府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 加大新农村文化宣传力度。

调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农村村民大部分不了解什么是新农村, 什么是城镇化等一下列概念模糊。从这些现象表明, 政策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 必须将中央精神传递彻底, 不能仅局限于工作人员, 城镇化进程是全民参与的时期, 必须依靠村民的力量, 加大宣传力度, 将这些与农民切身相关的政策通俗易懂的讲明白, 不能怕麻烦, 让农民参与进来, 有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和更好的建设新农村文化。

结语

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 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 需要大家一起向前推进这个进程。而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发扬农村文化事业, 将现代化的文化与农村优秀文化相融合, 并发扬光大, 不断进步, 不盲目推崇, 不丧失农村的特有文化, 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李翠英.论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D].天津:科技大学, 2013.

[3]施晓宁.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D].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

[4]罗小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D].山东:山东青年, 2014.

8.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新型城镇 文化遗产 古村落 保护与发展

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做出进一步的补充‘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有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 72亿增加到6. 9亿,城镇化率从17. 92%提升到51.27%。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城镇化率达到52.6%。伴随着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高速发展,农村的一些自然村落和古村落在迅速消失。很多地区大拆大建现象严重,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分散在全国各地多种多样的各民族住宅建筑样式、各具特色的古村落,随时面临着被拆、被改、被并的危险,很多富有乡村韵味及历史价值的元素于无形中被抹杀,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古村落。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的。

一、城市化影响下的古村落的现状

1.城市化的冲击

古村落的保护面临最大的挑战当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城市化,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的乡村文化景观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正是这些所谓的现代文明,通过单一、粗暴、乏味的手段、模式驱散古村落乡土气息,取代孕育千年的乡村自然、文化景观。

2.价值观的转变

城市意识移植下,村民思想受城市文明的冲击,古村落中原本的生活、生产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加之,价值观的错位,生活方式的改变,忽略乡土建筑所蕴含的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摒弃传统习俗。

3.乡村主体的缺场

市场经济的侵蚀,乡村保护、更新主体摆脱土地的束缚,脱离古村,即使没有离开村民,在面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直接矛盾难以调和的状态下,认同感缺失,产生对传统乡土文化怀有自卑感和厌恶感,村民与古村的关联日趋断裂,乡村建设主体的缺场,营造与生活脱离,又将如何复兴古村落?

二、新型城镇化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与统一性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存在诸多矛盾,主要有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的矛盾;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期性与地方领导迫切改变现状的急切性的矛盾等。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几乎是所有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都面临的问题,“原封不动”的保护不是最好的保护,过度的强调发展势必会带来破坏,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取得平衡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国的城镇化还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尚未成熟稳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资源要素也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化推进对村庄生存空间的挤压造成了保护与发展的困境”。地方政府保护意识薄弱,迫切希望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却忽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长期性,造成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保持城镇化与古村落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要求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发展农村产业,留住农村劳动力,传承古村落文脉。城镇的发展带动古村落旅游的发展,为传统村落的保护积累物质基础。新型城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生态文明,这与传统村落延续几千年的文化精髓相符合。从长远来看,在新型城镇化的指引下,古村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切实的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对那些有价值的古村落的保护也越来越紧迫。由于所处情况不同,各个古村落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制定有针对的方法。因此需要坚决贯彻“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方针,确立整体保护、积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保护和延续原始古村落风貌、保持地方特色为目标,充分挖掘古村落历史文脉和地方文化内涵,进行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保护规划。完善古村落功能,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体现古村落古朴而璀璨的历史文化。目前,国内古村落的保护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四种:

1.村落旁边择址另建新村

有些古村落整体形态保存较好,内部没有遭到太多的破坏。但是村落中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新城镇建设用地,已不能满足人的生活。在保护这类古村落时,应该在村落旁边选择建设新的居民点,使新村与古村分离,由于这种类型的村落中的居民都搬到新村去居住了,最大程度减少对古村落的破坏,原来的古村中已经没有人居住了。导致这类古村落保护下来的只是它的一个整体形态,没有人去延续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没有人去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缺少了精神层面的存在。整个村落没有“活性”。

2.将古村落整体保护

有些古村落由于处于经济不发达或者旅游开发比较成熟的地区,村落当中仍然有当地居民居住。给人一种“老房子,老房子,里面住着一群老爷子”的印象。这些古村落不仅仅整体形态保存完好,许多村落中的居民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流传着独具地方特色的当地民俗文化。这些精神层面的文化反映着自古以来人们的精神内涵和信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对于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应当将其物质和精神价值完整保护下来。

目前通常的保护方法就是采取“让当地人做当地事”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保持古村落的原真性,真实还原村落中居民的传统生活。使古村落保持“活性”,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当中展现出古村落中传统生活的那一片宁静。

3.重点保护古村落主要界面

这种保护方式主要是重点保护古村落中保存较为完好或者具有较大价值的部分。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只有少数古村落能够较完好的保留下来,大部分古村落都有一定程度的破败。对于这种类型的古村落,我们就很难将其整体保留下来。只能重点去保护没有被破坏或者破坏不严重的部分。对于那些具有重大价值却被破坏的部分,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工艺对其进行修复,复原它原来的状态。目前,这种保护方式保护古村落的主要界面包括古村落中的主要街巷、主要公共空间、主要建筑、主要周边环境等。

4.化零为整的保护形式

在实际保护工作当中,还有一些古村落虽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它们由于种种原因已完全破败了,只剩下一些不完整的残垣断壁。对于这种类型的古村落,可以采取化零为整的保护形式,将其保留下来的仍具有价值的物件集中起来,为其建设一个固定的展示空间,让古村落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以这种形式存在下去。

在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只有认清古村落历史价值,处理好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新型城镇化与古村保护的关系,构建富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精神的聚落空间系统,完成保留与更新的双重使命,才能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我国古村落资源丰富,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其古村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的关系的基础上,就古村落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重点。对古村落的保护应把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镇化建设规划中。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规划,使其在城镇发展中综合、整体性地传承历史,并成为新街道、新城镇、新社区中的独特风景。并且对古镇、古村落,要按照不损害文物本体、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原则,改善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鼓励原有居民能够在世代居住和生活的古村落里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同时延续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对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村名、古镇名、古街名尽量保留,使其传承弘扬。因此在营建和谐古村落中,重要的是要实现“新”与“旧”的和谐,全方位构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合理地、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关爱自然、呵护自然,恢复自然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吴理财.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3

[2]仇保兴.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实在必行[J]. 今年日浙江2012.16:

[3]周乾松.古村落保护函待加强[N].光明日报,2013

[4]陈甲全,张义丰,陈美景.古村落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9.市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九

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市城乡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一个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是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先导,带动城镇建设,以工业经济发展反哺农业现代化发展。经过认真调研,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一、我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区域情况: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及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辖16个建制镇、59个乡,10个办事处,共有2989个村民委员会,56个社区居委会(不含油田)共计222个乡镇。2008年,全市人口363.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56万人,占总人口的17.76%,农业人口298.79万人,占总人口的82.24%,全市常住人口349.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8.19万人,乡村人口231.68万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1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65元。全市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64.3%,人均1.36亩。

2、城镇化现状:根据调研情况看,现已形成综合性城镇、油田工矿型城镇和农产品加工型城镇三种类型。一是综合性城镇:市区已经成为河南省重要的化工工业基地,主要由中原大化、中原乙烯、三强电力、龙丰纸业等重点工业企业,也是全市的流通中心,商贸流通中心;濮阳、南乐、清丰、范县、台前五县城已成为各自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二是油田矿区型城镇:这类城镇是以中原油田矿区所在地为区域,主要有文留镇、柳屯镇、濮城镇、马庄桥镇和瓦屋头镇等。矿区建设带动了一批化工产业、玻璃电光源、机械加工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已经成为濮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的城镇。三是农产品加工型城镇:这些城镇主要分布在农业地区,产业类型不突出,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小,主要以当地农产品深加为主,如八公桥镇、徐镇、韩张镇等。沿106国道沿线分布着市区、南乐、清丰、濮阳老城等主要城镇,濮范高速沿线分布着市区、范县、台前县等主要城镇,形成了“十”字型城镇发展轴线。城镇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和油田开采地区,如文留、柳屯、濮城和马庄桥等矿区镇。

(二)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濮阳市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体制,发挥职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有较明显的提高。

1、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08年底,我市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3.8%,初步形成市区---范县---台前县由西向东的城镇发展带及濮阳县---市区---清丰---南乐由南向北沿106国道的经济发展带,“十”字型城镇结构体系基本形成。随着我市辖区各产业集聚区的大规模建设,城镇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过去以农业型为主要职能的城镇体系逐渐转变为农业型和工业型并重的城镇职能体系。目前,已经形成濮城、柳屯、文留、马庄桥等几个油田矿区城镇。现濮城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46%,远远高于县域城镇化水平。

2、城镇化扩大了城乡的有效需求,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深入实施“以工兴市”战略,围绕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着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工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部分支柱产业引领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的速度明显加快,全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以城镇为依托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拉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全市经济发展。

3、城镇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功能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重点城镇的集聚,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城镇化建设促进了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我市紧紧抓住“构建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和国家扶持政策的良好机遇,不断加大城市和城镇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解决了一些城镇普遍存在的供水、交通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陆续建成了一批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使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制约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了明显的缓解。

5、“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2006年至今年6月底,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总投资393.14亿元。相继建成了中原大化50万吨/年甲醇、龙丰纸业10.5万吨/年杨木化机浆、25万吨/年轻量涂布纸、国电2×200MW发电机组、龙宇化工20万吨/年甲醇、武汉力诺40万台/年太阳能热水器、林氏化工5万吨/年聚异戊二烯乳液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工业项目在壮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增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建制镇工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油区内的乡镇立足濮阳石油、天然气、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和原有的产业基础,紧紧抓住全国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地的交流与合作,制定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新设计规划的8个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一次性通过省级审批。截止目前,入园企业的数量达160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51个,在建项目38个,新开工项目71个,累计完成项目投资16.5亿元。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强力推进,已成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工业经济快速发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我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偏低。我市经济是典型的以能源开发为支撑的工业经济,工业投资布局相对高度集中,强劲的能源经济发展势头与相对滞后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形成明显的反差,城乡经济结构“一头轻、一头重”,发展严重失衡。2008年底,濮阳市城镇化水平为3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1个百分点45.7%,比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也要低出近2.2个百分点(36%)。城镇建设规模偏小,发展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和油田开采地区,如文留、柳屯、濮城和马庄桥等矿区镇,农产品加工型城镇则发展水平比较低,工产经济基础薄弱,城镇面貌仍保持在农村形态。另外,滩区面积大,人口众多,有37.5万群众,约占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且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

(二)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发展和创新意识。我市仍属欠发达地区,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方面不如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在资源、劳动力优势方面不如西部地区;随着中原油田原油和天然气资源萎缩,开采量逐年递减,接替产业跟进较慢;在招商引资方面,受环保容量的制约,在项目审批、企业经营、业主待遇等方面没有创新,没有出台具有濮阳特色的突破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的效果,影响了大项目在濮阳落户;在与央企或其它大型知名企业实施战略联合重组工作才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成果。

(三)发展方式粗放,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在我市工业企业中,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生存能力和成长性不高的问题。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特种玻璃和电光源产业中,有60%的企业产品只做到拉管,有30%的灯饰企业也只做到半成品,仅有10%的企业将产品链条拉长到产成品,如太阳能热水器、汽车灯、摩托车灯等;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中,生产面粉企业居多,生产挂面、面点等精细终端产品的企业就很少。另外较为典型的我市4家食用油脂加工企业,无一不为山东“鲁花”、“金龙鱼”提供大量的散装油脂。以上足以说明,我市工业仍处于低层次阶段,科技含量少,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意识,造成工业企业承接国家优惠政策能力低,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扶持资金少。

(四)大型工业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大型项目少,后续项目储备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推进机制、奖惩机制,近年来,全市工业新项目建设总量一直处于徘徊回落状态。每年新上重点工业项目从2006年的148个,下降到2009年的84个。其中,项目投资超亿元的17个,超5亿元的仅2个,明显缺少大个头工业项目;二是企业规模扩张慢,成长艰难乏力。全市地方工业中,除濮耐公司、宏业化工、恒润化工、蔚林化工、颖泰化工、鹏程化工等少数企业发展较快外,不少企业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不注重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或长期投入不足,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全市工业经济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五)支柱产业薄弱,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支撑是城镇发展壮大的前提。濮阳市的工业结构多以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特种玻璃及电光源、林纸林板、冶金建材等为主,目前我市八大产业集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次形成的八大主产业仍存在着融资难、发展难、提升难,化解风险的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诸多因素,对城镇化建设支撑力度还不够强劲。尤其是石油化工、特种玻璃及电光源等对天然气资源依赖性较强的工业,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八公桥、徐镇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城镇,虽有几家粮油加工企业,但企业数目少,规模不大,形不成产业聚集和产业链条,对城镇经济拉动效益不明显。产业优势、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主要表现:一是承诺的优惠政策兑现不到位,甚至有意设卡;二是环境容量不足,从长远看土地储备不足;三是服务意识不强,办事程序繁杂,工作效率低下;四是本位主义严重,部门利益当先。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工业、支持工业的氛围,没有形成发展上的合力;五是“四乱”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甚至想另谋出路。

(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发展滞后。各县区财力对小城镇投入极其有限,小城镇建设基本走的是自主发展的路子。城镇规模小,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导致城镇功能脆弱,承载力、吸引力不强,服务功能不全,商业、金融业等形不成规模,难以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等引向城镇集中,社会资源共享程度低,不能形成集聚和辐射效应。如八公桥镇、徐镇、韩张镇等农业镇,道路狭窄,路况差,缺乏排水、通信、绿化等市政设施。造成乡镇级教育、居住、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要求。

三、我市城镇化进程制约因素

(一)思想制约。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政府和部门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没有正确把握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意识欠缺,发展紧迫感不强,有的乡镇在经营城镇拓宽融资渠道方面,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农民进城镇创业的方法、措施不多,力度不大。小城镇建设仍然存在用钱靠财政、建设靠政府的思想意识。

(二)政策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使城镇建设缺乏空间,招商引资,发展工业项目,因土地问题常常被搁浅。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城乡户籍制度等尚未完善。

(三)机制制约。在全国1887个重点镇中,濮阳市有6个,在全省的重点镇中,濮阳市有10个,但扶持发展重点镇、示范镇的政策倾斜没有到位,没有形成对重点镇、示范镇发展相应的政策措施,城镇发展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和形成。

(四)产业制约。近几年来,依托中原油田矿区型城镇建设的八大产业集聚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产业集群已具雏形,但对天然气资源依赖性较强,如玻璃及电光源产业是高耗能、科技含量较低的行业,大都也是招商引资企业,对本土经济贡献不大。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城镇企业数目偏少,创名优产品意识差,市场竞争力弱。

(五)规划制约。由于历史遗留因素,规划滞后,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的需要。在16个建制镇中,除几个油田矿区型城镇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一些,基本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了区域规划外,其他城镇现有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连续性。规划的滞后导致建设的无序进行,大多城镇扩张无序,镇区功能繁杂,个别城镇的部分街道还没有配套相应的排水、排污、路灯等设施,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

四、几点建议及思考

(一)突出特色,壮大城镇经济实力。一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以优惠条件引导推动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企业有序地向产业集聚转移,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簇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二是培育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根据各城镇的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区域经济品牌。如濮阳县、清丰县和南乐县的部分城镇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镇区集中布局。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支柱”,形成覆盖本地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形成沿濮清南分布的涉农产业带;范县、台前要依据现有的玻璃制造、石油化工、羽绒加工产业,引导企业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化经营,形成濮台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煤化工、食品工业、玻璃电光源、林纸林板等支柱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端产品、最终消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

(二)立足产业发展,夯实城镇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是城镇发展的前提,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推进城镇化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推进城镇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吸引和推动能源化工企业在产业集聚区内形成集群发展,并通过周边城镇的相关服务职能,促进产业集聚区与城镇的同步发展。对于市区周边城镇而言,应当把加快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作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积极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构建有利于城镇发展与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加快城镇化进程。

(三)发展农村公用事业,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学习李连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带动濮阳市新农村建设,以126个市级小康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新型农村;二是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培育新型农民。要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办好高中,抓好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三是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用工业理念、市场观念发展农业,大力培育和壮大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一批有竞争优势、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四是在沿黄地区实行移民建镇政策。在沿黄三县堤外分别设置重点镇,使黄河滩区35.8万人有序向城镇转移,实现移民建镇目标。

(四)推进一批示范新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搞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一体化的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工业化建设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公用事业,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要把城镇周边新农村建设列入城乡一体化规划范围,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制订灵活政策,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城镇项目开发房地产。通过房地产开发,提升城镇品位和规模扩容,带动城镇周边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新农村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着重解决村居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村居排水沟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重点挖掘村居建设特色,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达到“一村一品”的格局。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四化”(美化、绿化、硬化、亮化)作为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以较低的居住成本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为让农民尽可能分享多的经济发展成果,建议在小城镇开发规划建设的同时,要规划建设若干舒适、廉价的大型居住区,完善生活、教育、文化、休闲等设施,要出台一系列配套优惠措施,让普通农民能买得起房,安得起家,尽可能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镇住下来,城镇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工业发展。

要全面推进城镇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端产品、最终消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壮石油化工、煤化工业、林纸林板、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展城镇就业渠道。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校级下一篇:企业会计主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