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英文诗歌翻译

2024-08-11

春天的英文诗歌翻译(共11篇)

1.春天的英文诗歌翻译 篇一

Robert McCracken .

Today is the day when bold kites fly,

When cumulus clouds roar across the sky.

When robins return,when children cheer,

When light rain beckons spring to appear.

Today is the day when daffodils bloom,

Which children pick to fill the room,

Today is the day when grasses green,

When leaves burst forth for spring to be seen.

2.春天的英文诗歌翻译 篇二

英文合同经过长期实践应用、改进, 其结构已经相对固定。一份标准的英文合同一般包括目录、正文和附录几部分, 而正文涵盖了约首 (导言、鉴于条款、过渡条款) 、本文 (通用条款、专有条款) 和约尾 (证明条款、签名、盖章) 三部分。本文拟以王振国、李艳琳所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的《新英汉翻译教程》所选英文合同翻译为例, 分析英文合同约首 (序言) 部分的翻译策略和注意事项。英文合同中, 序言 (preamble) 是位于目录之后主文之前的部分, 旨在交代合同的基本信息, 包括导言 (premises/commencement) 、鉴于条款 (whereas clause) 和过渡条款 (transitional clause) , 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

例文涵盖了英文合同序言中的三部分内容, 而提供的译文表述中, 每一部分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现逐一分析如下:

1 导言的翻译

原文和翻译:

This Contract is made this_____day of____, 20___, in (place of signature) by and between (name of one party) , a corporation duly organized and existing under the laws of (name of the country) with its domicile at (addres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arty A) and (name of the other party) a cooperation duly organized and existing under the laws of (name of the country) with its domicile at (addres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arty B) .

本合同于二零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在 (签订地点) 签订。

合同一方为 (一方名称) , 是一家依照 (国家名称) 法律组织而存在的公司, 其住所在 (地址) (以下简称甲方) ;

合同另一方为 (另一方名称) , 是一家依照 (国家名称) 法律组织而存在的公司, 其住所在 (地址) (以下简称乙方) 。 (王振国、李艳琳, 2014:292)

英文合同的导言行文模式趋于程式化, 包括合同签约方的名称/姓名、国籍、主营业地/住所、合同签订的日期和地点。尽管其行文和结构相对固定, 但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

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是主体合法。合同签约方作为合同行为主体, 其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成立依赖一些基本事实, 因此在合同开始交代签约方的名称、组织形式、签订地点和时间就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可据此判断主体是否合法, 而万一以后发生争端, 也方便选择合同的管辖地, 根据中国合同法规定, 签约一方的主营业地、注册地和签约地的法院对合同都享有管辖权。

分析译文, 有两点值得商榷。

(1) duly organized and existing的译文不妥

合同中的每一个单词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 不能视为赘词而不翻译。根据公司法规定, 组建一家公司要经历设立和成立两个阶段, 公司设立是公司设立人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为组建公司并取得法人资格而必须采取和完成的法律行为。公司的成立是指已经具备了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 完成设立程序、由主管机关发给营业执照而取得公司法人主体资格的一种法律事实, 表现为一种法律上的状态。公司设立是成立的必经程序, 而公司的成立则是设立的法律后果或直接目的。原文中的duly强调设立过程中一切都符合法律规定, 合法有效, 因而确保公司得以成立。译文中对duly一词视而不见, 辜负了合同起草者的一片苦心。原译文中, organized被翻译成“组织”, 显属外行话, 组织当动词使用时, 其搭配要符合汉语习惯, 我们可以组织一次活动, 但不能组织公司成立, 此处如果翻译成“组建”当属最佳选择。如前分析, 组建涵盖了设立和成立两个步骤, 翻译成“成立”也可以, 它强调一种组建后的结果。原译文中将existing翻译为“存在”, 没有反映出这个词的内涵和其想强调的事实。合同签订中, 一方最怕遇到对方是“骗子公司”, 尽管是合法成立了, 但已经不再实际经营或失去了民事主体资格, 因此有必要强调其是有效存续, 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

(2) 译文顺序应调整, 以适应读者的思维逻辑

译文的准确和通顺与否不仅取决于对字词的准确理解和搭配, 而且应关照到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逻辑思维。原文是按合同签订时间、地点和合同主体的顺序排列的, 但对于合同译文的读者, 他首先关注合同主体是谁, 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 然后才是合同签订的时间和地点。鉴于此, 译文的顺序应做必要的调整为佳。

2 鉴于条款的翻译

原文和翻译:

Whereas Party A has been engaged in the manufacture and marketing of (name of products) , and possesses valuable upto-date technology,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assembly and marketing of the said products;whereas Party B has been a leading trading company in thefield of the said products and is willing to arrange for the manufacture, assembly and marketing of the said products, and whereas both parties are desirous to establish a joint venture company to manufacture, assemble and market the said products;

鉴于甲方长期从事 (产品名称) 的制造和推销, 并拥有制造、装配、推销上述产品的有价值的先进技术;

鉴于乙方长期以来是一家经营上述产品的主要贸易公司, 愿意安排上述产品的制造、装配和推销;

鉴于双方都希望建立一家合资公司, 来制造、装配和推销上述产品; (王振国、李艳琳, 2014:292)

鉴于条款也称之为“叙述性条款” (recital) 、说明条款或订约背景 (background) , 因该段的开头多以whereas引导的句子并列行文, 故此得名。鉴于条款由合同当事人对订约目的、希望和意图所作的陈述性说明构成, 但鉴于条款不单单是几个陈述句的堆砌, 其存在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鉴于条款具有证约的功能, 一旦发生争议, 鉴于条款对于双方订约的目的与意图以及解释某些具体条款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依据英美法的一项法律原则——“意思表示禁反语” (estoppels by representation) 之要求, 签约方在条款中写明某项事实的, 不能主张与此相反的事实, 并不得以此为由提起诉讼。亦即一方在合同中进行不真实的 (事实) 阐述, 对方信赖其所述并据之采取行动时, 有不真实阐述的一方应对其误导行为负责, 不得以己方所述不实为理由主张客观真实的情况。 (王相国, 2014:69)

分析原文发现, 三个whereas引导的分句分别交代了订约双方从事的业务、拥有的技术和合作的意图, 阐述了订约背景的基本信息。译文中将本属于一段的三个分句分成了三段, 实无必要, 英文段落结构的安排有其自己的考量, 译者一般不宜自作主张改变原先的段落顺序或增添原文没有的序列编号。重新分段后, 译文的段落顺序无法和原文一一对应, 假如下文出现对前款的指引参考时, 将出现指代错位情况, 容易引起理解争议。另外, 译文对个别词语的处理过于刻板和随意, 如将marketing译作“推销”, 从行业术语贴切角度考虑, 建议改译成“销售”更切合语境, 推销在一定语境下带有贬义, 不像“销售”这个中性词, 态度上不偏不倚。

3 过渡条款的翻译

原文和翻译:

Therefor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remises and conventions herein contained and other good and valuable considerationsflowing from either party to the other, the receipt whereof both parties by their execution of this Contract do hereby acknowledge, the parties hereby agree as follows:

考虑到上述各点和本合同所载各项条款, 以及双方通过签署本合同而确认收到的彼此间的其他有效相应报酬, 双方特定此协议如下: (王相国, 2014:69)

过渡条款位于鉴于条款之后, 合同主文开始之前, 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前面的导言和鉴于条款陈述签约主体、时间、地点和签约的缘由, 而在鉴于条款之后, 合同的主文, 即规约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等条款就开始了。过渡条款的行文非常程序化, 一般以大写的NOW, THEREFORE打头, 其后是in consideration of/词组引导的约因语句, 其中文翻译也非常模式化。此处需要特别注意consideration一词, 通用英语里, consideration是“考虑”的意思, 但在法律性文本中, 某些情况下有考虑的含义, 但一般译作“约因”或“对价”。对价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概念, 是一方为换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诺, 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代价或提供的承诺, 从法律上看是一种等价有偿的允诺关系。对价被认为是合同的构成要件之一, 没有对价的合同不能强制履行, 对价可以是金钱等价物, 也可以是某种允诺, 如放弃诉权、承担某种责任等, 对价不必等价, 但应具有真实价值。

分析原译文发现, 译者显然没有明白consideration一词的含义, 将其翻译成“报酬”, 而且对前面的两个限定形容词视而不见, 随意地翻译成“相应的”, 没有忠实地传递出原文想表达的意义。另外, 译文的个别选词也违背了法律文件的翻译原则, 即保持同一术语译文的“一致性”。原文是一份英文合同的序言部分, 译文中也多次出现“合同”的译语对应英文的contract, 但到了译文的结尾, 非常突兀地出现了“协议”, 显然有违这一公认的翻译原则。法律翻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即在法律文件中要保持法律术语或相同句式结构译文的同一性和一致性, 不能随意用不同形态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表达相同的法律概念, 也不能让同样的句式结构有多种不同形式的翻译表达。法律翻译中只要认准并用准了某词语, 就千万别怕反复使用这一词语。 (仲人、吴娟, 1994) 法律文字的翻译在译名的选词上不能像文学翻译那样灵活多样和丰富多彩, 而必须坚持译名的同一律原则。 (刘法公, 2001) 再之, 译文最后一句“双方特定此协议如下”中的“定”字属于“订”字的误用, 或者属于“约定”一词不适当的省略。其实这两个单词在法律合同中经常被误用, 严重时会损害当事人的利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订金”和“定金”, 定金属于一种债务履行担保, 对应的英语为earnest money或deposit, 适用定金罚则, 给付定金的一方在对方不履行债务义务时可以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具有违约罚金性质, 而“订金”在无论是担保法或合同法中都没有明确规定, 一般视作一种预付款, 其对应的英文为subscription或down payment, 收受订金的一方无须双倍返还, 而合同实践中也不乏有人故意误用两者的区别, 以逃避违约的责任。

综上分析, 拟将译文整体修改如下:

本合同由______, 一家依照_______法律合法组建并有效存续的公司, 其住所地位于_______ (以下简称“甲方”) , 和________, 一家依照_______法律合法组建并有效存续的公司, 其住所地位于_______ (以下简称“乙方”) , 于20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签订。

鉴于甲方长期从事_____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并拥有关于该产品生产、组装和销售的有价值的先进技术;鉴于乙方是一家长期从事该产品经营的大型贸易公司, 并且愿意安排该产品的生产、组装和销售;以及鉴于双方都愿意建立一家合资公司, 以生产、组装和销售该产品。

鉴于上述事实和本合同所载条款, 以及其他双方通过签署本合同而确认收讫相互提供的有效并有价的约因, 双方兹此订约如下:

4 结语

英文合同是一种结构和遣词造句都高度规范化的法律性文件, 了解法律文本的语言特征和翻译的一般原则, 对翻译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仅针对翻译教材中的实例, 对英文合同的序言部分翻译做了简要分析。需要指出的是, 作为一本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的翻译教材, 《新英汉翻译教程》对合同翻译一节的取材和设计过于简单, 既没有对合同语言特点、用词、典型句型和一般合同结构做任何介绍, 也没有详实充分的实例讲解, 没能反映英文合同的全貌。提供的参考实例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除译文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选词, 原文中也不乏错误, 如导言部分的cooperation (应为corporation) 和鉴于条款中relating to前面多余的逗号等。英文合同的翻译难度高, 除句子长、概念复杂、同义词堆砌之外, 还有就是典型句型难以理解。熟悉英文合同的结构, 正确理解常见句型, 掌握规范的中文译法, 将对提升英汉法律文本的整体翻译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摘要:英文合同的结构相对规范、固定, 其序言部分交代了订约背景, 由导言、鉴于条款和过渡条款组成。序言的用词和句式呈现模式化的特点, 但仍不乏翻译难点和陷阱。

关键词:鉴于条款,约因,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刘法公.涉外经济法规汉英翻译规律[J].中国科技翻译, 2001 (2) .

[2]王相国.鏖战英文合同——英文合同的翻译与起草[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4.

[3]王振国, 李艳琳.新英汉翻译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春天的英文诗歌翻译 篇三

【关键词】翻译美学 英文诗歌 版本比对 审美体验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美学对翻译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The stolen child》的两个翻译版本,简要研究翻译美学与文学诗歌翻译的关系,探讨翻译美学的不同理解对文学审美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本文选择了《The stolen child》的两个译本进行比对,一个是艾梅翻译的《被偷走的孩子》;另一个版本是周英雄版本的《被拐走的孩子》。(关于题目的翻译,将放于内容分析比对之后)。两种版本有很多地方的不同,如果逐字逐句去对比意义并不大,所以笔者挑选了六处对于诗歌意义会产生不同理解的句子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

二、诗文内容的翻译比对探究

1. fairy vats/faery vats. 诗歌中有一句“There weve hid our fairy vats”。艾梅将“fairy vats”译成“魔桶”,而周英雄的版本中翻译成“仙篮”。“fairy vats”出现在诗歌第一节,通过对“fairy vats”的描述为小孩及读者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不同于我们平时生活的世界。“Fairy”这个词在英语中作名词有仙女的意思,作为形容词它的意思是“魔法、妖法”所以这里艾梅将“fairy vats ”翻译成“魔桶”也并非不可以。当你翻译的诗歌和诗人的原文有所偏差的时候,可能影响整篇文章的意思,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 这句话在全诗之中出现了三次,出现频率如此之高是因为它是仙女呼唤孩子来这个世界的话语。叶芝原文是“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艾梅将这句翻译为“这世界哭声太多,可你不懂。”周英雄的翻译是“世上哭声遍地,你无从了解。”因为全诗都是仙女试图让孩子安心来到这个世界的一种尝试。因此,翻译者在此不仅要考虑到美学意境的用词,还要注意受众心理的角度,此处呼唤的语气应该更具有煽动性和说服力才更加符合原文作者的心理。

3. trouble is anxious in this sleep. 叶芝诗原文是“While the world is full of troubles,and is anxious in this sleep”,艾梅的翻译是“然而这世界充满了烦恼,睡梦中也挤满了无尽的焦虑”,周英雄的翻译是“然而世上烦恼充斥,睡眠中仍不免焦虑”。对这一句的理解要结合第二点谈到的“For the worlds more full of weeping than you can understand.”前文分析过,翻译为孩子们不懂为更佳,因为这样更能反映他们已经意识到麻烦,可却找不到答案和解决方法的心理,所以“anxious in this sleep”翻译为“睡梦中也挤满了无尽的焦虑”会比较好,且此处的“挤满”是点睛之笔。

4. The solemn-eyes. solemn的本意是庄严,因此艾梅将“The solemn-eyed”翻译为“那个眼神庄严的孩子”,周英雄翻译成“这个眼神凝重的孩子”。诗中原文是“A way with us hes going, the solemn-eyed”,意思为那个要和我们一同离去的孩子,在对孩子的眼神形容上,艾梅使用了solemn的原意“庄严”远不及周英雄所译出的“眼神凝重”。庄严于此处并不恰当,审美特征不明显,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主题。

5. Sing peace into his breast. 诗原文“the kettle on the hob, sing peace into his breast”,艾梅的翻译是“水壶在火炉上的低唱,那些曾安抚他心灵的歌谣”;周英雄的翻译是“炉架上的水壶把谧静唱入他胸膛”。周英雄的翻译明显更具审美意境。由此可见,审美对象(原文作品本身)与审美主体(翻译作者)之间,存在一种可以相互渗透的关系。

三、诗文标题翻译比对

论文最开始提到过,在讨论完诗文的正文内容后再讨论题目的翻译更为合适,更易贴近诗文主题。“stolen”通常我们都认为时被偷走的意思,因此会艾梅的题目《被偷走的孩子》更为精准和规矩;但从翻译美学的审美角度来看,周英雄的《被拐走的孩子》的翻译则更为贴切。因为当你读完整首诗,了解大意后,真的会认为孩子是在被迫的情况下追随仙女离开尘世的吗?仙女使用的手段是一方面指出尘世间充斥烦恼,另一方面展现给孩子看另一个世界的美好。最终孩子选择和仙女手牵手,并不是被迫的结果。

四、总结

两首译本如果细细的对比起来,还会有很多细微的不同,但并不影响整篇诗歌的基调。当阅读完这首诗后,其实诗文的本意是在试图描写一个离开尘世的故事。在每个人心中离开尘世的途径和意义各不相同,因此我们所拥有的选择权也大相径庭。但相似的是,每个人生活在尘世的喧嚣中总会有迷失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诱惑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好,让这些美好成为我们选择留在尘世的动力。

参考文献:

4.描写春天的诗歌英文版 篇四

春来了

I am coming,little maiden,

我来了,小姑娘,

With the pleasant sunshine laden,

迷人春光洒地上,

With the honey for the bee,

蜜蜂嗡嗡酿蜜忙,

W ith the blossom for the tree.

树儿披上花衣裳。

Every little stream is bright,

条条小溪清又亮,

All the orchard trees are white,

果园花朵闪银光,

And each small and waving shoot

株株幼苗随风摆,

Has for thee sweet flowers or fruit。

5.有趣的春天英文谚语 篇五

冬去春来。

You dream of a dry summer.

梦想夏天不下雨。/ 异想天开。

A year’s plan starts with spring.

一年之计在于春。

One lark does not make a spring.

一花独放不是春。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孤雁不报春。

A single flower does not make a spring.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

A good friend is as the sun in winter.

好友如冬天的太阳带来温暖。

A good winter brings a good summer.

瑞雪兆丰年。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雨后春笋。

After a rainy winter, a plentiful summer.

冬天雨水多,夏天粮满仓。

Real friendship does not freeze in winter.

真正的友谊遇到寒冬也不会冻结。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One kind word can warm three winter months.

良言一句三冬暖。

The pine stays greenin winter, wisdom in hardship.

松树在冬天时更青绿,智慧在困境中更增长。

Autumn is a second spring when every leaf is a flower.

秋天是第二个春天,此时每一片树叶都是一朵花。

They must hunger in winter that will not work in summer.

炎夏不做工,寒冬喝北风。

Laughter is the sun that drives winter from the human face.

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If you do not sow in the spring you will not reap in the autumn.

春天不播种,秋天无收获。

If the roots are not removed during weeding, the weeds return next spring.

6.描写春天的英文短文 篇六

Spring is coming. It’s my favorite season. The weather becomes warmer and the days become longer. The wind begins to blow gently. It makes people feel comfortable. Trees turn green and colourful flowers come out. How beautiful the world is!

People take off heavy clothes and go out doors. Children often go cycling or fly kites in the park. I like playing soccer with friends in the warm sun.

“A year’s plan starts with spring.”Everything begins to grow in spring. Let’s work hard from now on.

7.中式菜单的英文翻译 篇七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 饮食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式菜谱更是其重要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与国际的交往日益频繁。如今, 许多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 也对其菜名的涵义、使用原料、烹调方法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 不准确的英文译名不仅无法体现中华名族的优秀饮食文化, 而且会影响外国游客的胃口。可见, 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国饮食文化、加深国际交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背景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其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西方饮食则精致巧妙。两者在饮食观念、对象、方式、菜品命名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1. 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民以食为天的文化背景下, 中国饮食进一步体现着食以味为先的观念, 食物首先要色香味俱全, 而后才是营养搭配。而西方饮食则较为理性, 烹调重营养而轻味觉。

2. 中西方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主要是补充能量的, 所以爱吃高能量的食物。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 摄取的食物包罗万象。

3.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体现在烹调方式和进餐方式等方面。就烹调方式而言, 首先是原料的加工, 中餐就十分讲究, 加工后的原料形状多种多样, 有整体 (Whole) 、块 (Cubes) 、片 (Slices) 等, 西餐原料的处理则较为简单, 一般有整体、块等;其次是火候, 再者是调味, 中餐较西餐而言, 烹饪方法更繁复多变。在进餐方式上, 筷子对刀叉、圆桌对长桌的对比都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

4. 菜品命名的差异。

西菜命名多实用性, 突出菜品原料。中菜命名则注重表情达意, 多富于艺术性, 除少数一般大众菜肴以原料直接命名外, 相当一部分菜是以创始人、景物、典故和传闻来命名的。

三、中文菜单英译原则

随着中国与国际交流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涌入中国, 在宣传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方面, 一份精妙准确的菜单就是一支好的广告。菜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层次上的意译, 而且是文化层次的传译, 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

1. 避免文化冲突。

中文菜谱为追求其“意”美, 命名时常借用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食的动物名, 翻译时应按原料名直译, 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食的, 则可省略。如“脆皮乳鸽”, 西方人认为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不能食用。考虑到此种情况, 此类菜在英译菜单上就应省略。

2. 注重原料, 避虚求实原则。

大多数中文菜名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特色, 其中不乏神话典故、自然联想等。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 此类菜名应从其原料出发, 采用转译或意译。如“百鸟归巢”, 应译为“chicken and pork with egg and bamboo shoot”。

3. 音译原则。

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且也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 可使用汉语拼音注译。如:饺子 (jiaozi) 。还有些用地方语言或音译拼写的菜名, 则仍保留其拼写方式。如:豆腐 (tofu) 。有些流传广泛的传统菜点在音译后还可以附加说明。

四、英译中文菜单的技巧

汉英语言差异很大, 因此在翻译菜单时, 译者应尽量体现出其原料、烹饪方法、味道形态, 以让人一目了然。

1. 初加工中的英语对应语。

中国菜肴制作较为复杂, 在正式烹制之前, 要先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 如去鳞 (scaled) 、剥皮 (skinned) 等。中国菜肴的加工注重刀工, 常用的刀法有:切片 (sliced) 、切丁 (diced) 等。

2. 烹调方法的英译。

中餐的烹调方法极其多样, 大致分类如下:烧、烩、焖 (braise) ;炖、煨 (stew) ;煎、炸、酥 (deep-fry) ;爆、炒、熘、滑 (stir-fry, quick-fry) ;干炒、干煸、焙 (sauté) ;煮、汆、涮、白灼 (Boil) ;烧、烤、烘 (roast, barbecue, broil) , 而蒸 (steam) 、腌、卤、酱、熏 (smoke) 、酿、扒、烫、糟等有其对等词, 可一对一翻译, 较特殊的做法如“油淋”可归入“煎炸”类, 西餐没有“拔丝”方法, 类似方法为candy, toffee。应注意的是, 英译时除了“烤” (roast) 外, 均采用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

3. 直译及转译法。

直译法能较好地保有菜肴本身的特色, 是一种可取并且实用的方法。菜名的直译可借鉴下列格式及技巧:

以主料开头的:主料 (名称/形状) +with+配料;如:白灵菇扣鸭掌 (Mushrooms with Duck Feet) 。

以烹制方法开头的:做法 (动词过去式) +主料 (名称/形状) 。如:火爆腰花 (Sautéed Pig’s Kidne) 。

以形状或口感开头的:形状/口感+主料。如:脆皮鸡 (Crispy Chicken) ;做法 (动词过去式) +形状/口感+主料+配料。

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人名 (地名) +主料。如:麻婆豆腐 (Mapo Tofu (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 。

菜名含器具的可译出器具, 也可直接译出原料。如:八珍火锅 (Eight Delicacies Hot pot) 。

4. 意译法。

有些中文菜名极具象征意义或由神话典故得来, 需采用意译法。如“蚂蚁上树”, 若直译为Ants Climbing Tree, 可能会引起外宾的诧异。蚂蚁在中餐中虽可以入菜, 但此蚂蚁非彼蚂蚁, 而是用酱油和淀粉和过的肉末, 应意译为Sautéed Bean Vermicelli with Spicy Meat Sauce。

五、结语

通过菜名这一窗口, 食客可以领略中国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的绚丽多彩, 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 中文菜名的准确英译是极为重要的。中文菜名由于其文化背景和地方特色, 翻译时要克服语言与文化的双重障碍, 因此要准确且生动地翻译出中文菜名较为困难。译者需熟知中西饮食文化知识、饮食汉英语的对等转换等。英译中文菜名的方法不可能是单一不变的, 译者可运用多种翻译技巧以达到通过菜名能很好地体现菜肴本身的特点, 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摘要: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丰富, 博大精深。许多菜名反映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 这也给菜单的英译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中文菜单的翻译, 不仅要注意语言上的转换, 而且要注意文化层次的进一步转化。本文从谈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出发, 提出中文菜名英译时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及可借鉴的技巧。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中式菜谱,翻译原则,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陈克成.旅游交际英语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承球.中国菜谱英译初探[J].广西师范学报, 1997, 2.

[3]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 1999, 1.

[4]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2003, 11.

8.浅析中英文商标的翻译 篇八

关键词:中英文商标翻译跨文化交际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挑选、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所采用的标识。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代表着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企业成长及对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商品在进入国外市场时,商标的翻译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考虑不全面,仅仅通过字面意思或者简单的音译,往往会成为翻译的败笔,最终导致该商品在市场中的全面溃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英文商标的翻译都是音译,这是因为在中文中。没有与该商标相对应的汉语。为了适应中国顾客的阅读习惯,译者通常会选用简单美观、琅琅上口,一看到就能联想到商品的一些汉字组合。这其中最成功的英文翻译就是“coca-cola”,中文翻译为“可口可乐”。这个翻译不仅贴合英文发音,而且还让人联想到这种饮料的可口,以及喝了之后顾客的情绪。

英国著名零售商TESCO也是一个极好的翻译例子。1924年,TESCO创始人杰克·科恩(Jack cohen)开始从事食品批发销售业务,并创立了TESCO的品牌来标识自己出售的产品。TESCO这个名字来源于杰克一个合作商(T.E Stock well)名字的前三位首写字母和自己姓氏(Co-hen)的前两位首写字母,杰克就用这个新单词“TESCO”作为自己经营商品的商标,并准备创立以“TESCO”为名的食品零售商店。2005年,TESCO入驻中国,TESCO的中文翻译也定为“乐购”,这一翻译正好契合了TESCO的特性——高高兴兴地购物,而且其中文发音与英文发音也很相符。

当然还存在很多不完全符合发青的例子。比如世界著名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微软公司Mi-crosoft,它的翻译简单大胆,没有任何音译的成分,但是却把它相对应的中文意思翻译出来了,语言就是这么神奇。它采用了英文直译成中文的方法。“micro”本意是微小的,“soft”本意是软的,两个形容词就这么组合成了一个名词——微软,另外一个不符合音译的例子是宝洁公司旗下著名的洗发水品牌Rejoice,它在英语中的翻译是“高兴、喜悦”,而宝洁套司采用的翻译却是“飘柔”:“飘”的意思是随风飞动,我们常用的词语有飘扬、飘逸、飘浮等;“柔”则有软、温和等意思。而“飘柔”这一词完全表选出了用完产品后头发柔顺和飘选的感觉,合情合理。现在有很多翻译家更倾向于品牌直译,这样更能表达出该产品的本地特色。

在中国也有很多商标的翻译直接采用音译,这些翻译有些代表了中国商品的特点和中国特色。比较成功的翻译有很多,比如小天鹅洗衣机翻译为“Little Swan”,长城电风扇翻译为“Great Wall”,太平鸟衬衣译为“Peace Bird”等。

如果音译不成,就要首先考虑意译了。在意译的时候,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等,翻译要既简洁、形象、生动,又符合顾客的购物习惯。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国第一个生产药妆的企业伽蓝集团旗下的药妆品牌——医婷Insea,“Insea”来源于大海,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能量。翻译中,“in”音译为医,表明了产品是一种药妆,“sea”意译为婷,符合中国女性渴望亭亭玉立的美好愿望,近年来该产品以自然健康的形象深受顾客的喜爱。

9.职称的英文翻译 篇九

研究员[正高]

professor , professor +学科

副研究员[副高]

associate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of 学科

助理研究员[中]

research associate

研究实习员[初]

research assistant

2.大学教师系列职称翻译

教授[正高]

professor

副教授[副高]

associate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of 学科

讲师[中]

lecturer

助教[初]

assistant

3.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教师系统职称翻译

高级讲师[副高]

senior lecturer

讲师[中]

lecturer

助理讲师[初]

assistant lecturer

教员[初]

teacher

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副高]senior instructor

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中]first-grade instructor

二级实习指导教师[初]second-grade instructor

三级实习指导教师[初]third-grade instructor

4.中学教师系列职称翻译

中学高级教师[副高] 可译为 senior teacher(secondary school)

中学一级教师[中]first-grade teacher(secondary school)

中学二级教师[初]second-grade teacher(secondary school)

中学三级教师[初]third-grade teacher(secondary school)

5.小学教师系列职称翻译

小学高级教师[中] senior teacher(primary school)

小学一级教师[初]first-grade teacher(primary school)

小学二级教师[初] second-grade teacher(primary school)

小学三级教师[初]third-grade teacher(primary school)

6.工程技术系列职称翻译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高级工程师[副高]senior engineering或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工程师[中]engineer

助理工程师[初]assistant engineer

技术员[初]technician

7.实验系列职称翻译

高级实验师[高] senior lab master

实验师[中]lab master

助理实验师[初]assistant lab master

实验员[初]laboratory technician

8.农业技术系列职称翻译

高级农艺师[高]senior agronomist

农艺师[中]agronomist

助理农艺师[初]assistant agronomist

农业技术员[初]agricultural technician

9.图书资料系列职称翻译

研究馆员[正高]professor of library science

副研究馆员[副高] associate professor of library science

馆员[中]librarian

助理馆员[初]library assistant

管理员[初]clerk

10.档案系列职称翻译

研究馆员[正高]professor of archives science

副研究馆员[副高]associate professor of archives science

馆员[中]archivist

助理馆员[初]assistant archivist

10.带翻译的英文日记 篇十

I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demonstrations tomorrow. Maybe they will turn violent. Maybe I will be one of the people who is going to get killed. I’m listening to all my favorite music. I even want to dance to a few songs. I always wanted to have very narrow eyebrows. Yes, maybe I will go to the salon before I go tomorrow! There are a few great movie scenes that I also have to see. I should drop by the library, too. It’s worth it to read the poems of Forough and Shamlu again. All family pictures have to be reviewed, too. I have to call my friends as well to say goodbye. All I have are two bookshelves, which I told my family, who should receive them. I’m two units away from getting my bachelors degree but who cares about that. My mind is very chaotic. I wrote these random sentence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so they know we were not just emotional and under peer pressure. So they know that we did everything we could to create a better future for them. So they know that our ancestors surrendered to Arabs and Mongols but did not surrender to despotism. This note is dedicated to tomorrow’s children...

我将参加明天的示游行。或许那些游行会演变成暴力冲突,或许我会成为被害者之一。我正听着所有自己最爱的音乐,甚至想随着其中几首歌的旋律起舞……我总希望自己的眉毛可以细点儿。对,在游行前,或许我该去趟美发店!我还得重温好几个精彩电影场景。我还应该去趟图书馆,Forough和Shamlu的诗歌值得再拜读一下。家人的所有照片我要再看一遍。我要给朋友们打电话,向他们告别。除了两个书架以外,我别无他物,我已经跟家人说好让谁来接收。还差两个单元的课程,我就能获得学士学位了,可是谁还在乎呢。我头脑一片混乱。我在这里东一句西一句地写着,为的是让下一代人知道,我们并不只是感情用事,也非出于同侪压力而行事;为的是让他们知道,我们尽了一切所能给他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为的是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曾降服于阿拉伯人和蒙古人,却从未降服于专制统治。这篇日记是献给未来的孩子们的……

2、The Second Post Written on June 20th, 20xx

11.春天的英文诗歌翻译 篇十一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 音乐已经跨越国界, 漂洋过海, 走进了异域人们的心中。然而, 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如何将国外陈情达意的歌曲, 翻译成广为传唱的中文歌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歌曲翻译的难点在于必须要与音乐的配合, 涉及到译文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 而且它还要与歌曲风格表现以及演唱需要相结合。本文在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了翻译过程中韵律和节奏的翻译方法。

二.韵律的翻译方法

任何一个国家的歌曲都有合辙押韵共同特点, 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外语歌词和汉语歌词的韵律对比与译配。在翻译实践中, 我们应该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翻译中要避免“倒字”现象

在西方歌曲词句中, 重音节必然安排在音乐的强拍或相对的强拍上, 如果音乐的强拍和歌词的重音错位, 就会出现“倒字”现象。“倒字”就像是曲调给歌词标上了错误的声调符号, 很容易造成歌曲的曲调改变了字调, 影响了歌曲效果。因此我们在译配汉语歌词时, 不仅要顾及词语组合的节律, 还要顾及汉字的声调, 以免形成“倒字”。汉语词组的重音一般在头一个字, 因此翻译歌词时也应该把头一个字安放在强拍下, 否则也会形成无法演唱的“倒字”。

2. 翻译时, 汉语歌词的译文要做到“切韵”

一般说来, 能按歌词原韵译的, 尽可能保持原韵。然而, 由于中英文之间的差异, 保持原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样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得不起用新韵。在起新韵时, 我们要注意:

(1) 首先, 为了“切唱”和“切听”, 选韵时应优先选用开口音, 因为开口音响亮, 对于演唱者来说比较好处理, 有利于感情的抒发, 这在曲调激昂的歌曲中尤为重要。

(2) 其次, 语气助词“的”和“了”通常不入韵, 这是因为韵脚一般要重读, 在曲调中处于重拍位置, 而大多数语气词要轻读, 所以一般都唱不出来, 即使强行做韵, 在演唱时出也很有可能会引起歧义。

(3) 汉语的押韵要求韵母相同或相近。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在进行口头和文学创作实践中自然。

形成了一套押韵规律, 今天我们创作诗歌和歌曲时都基本上以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诗韵新编》中的“十八韵”和“十三辙”作为用韵标准考, 因此译配歌曲时也应以此为标准。

3. 翻译时, 汉语歌词的译文要保持“一韵到底”

中国歌词创作通常遵循着“一韵到底”的规则, 所以歌曲翻译者们也大多采用“一韵到底”的韵式。比如, 大家熟知的《友谊地久天长》原英文歌词采用的是“abab”的押韵格式:“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et./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et./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翻译成中文时采用的就是“一韵到底”---“往日朋友怎能相忘?/心中能不怀想?/当年情景, 怎能相忘?/朋友的情意地久天长”。“一韵到底”使歌词在音韵上产生浑成完整的感觉, 使之具有一种单纯和谐的韵律美, 所以最犯忌的是到最后却脱了韵, 使听者在欣赏时始终在和谐的韵律中, 不料最后爆出个不和谐音, 打破了音韵美的完整感。

4. 翻译时, 汉语歌词的译文要做到“切境”

我们在翻译时还要确保新韵能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风格和内容相一致, 也就是说要“切境”。与英语语音相似, 汉语的十三辙也与语义和风格有一定的联系, 也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如响亮的洪声韵“一麻”、“十三豪”、“十四寒”、“十六唐”等, 给人以轻松、明快、昂扬热情的感情, 而“八微”、“十一鱼”、“十二侯”柔声韵等适合于表达较为纤细的感情。歌曲就是靠着这些感情色彩丰富的韵脚在歌曲中不断被强调、被重复而唱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同样, 要在译作中忠实传达这些或欢快、或感伤、或激昂的情绪, 就要给汉译配上相应的韵脚。选韵时, 首先弄清楚音乐的情绪, 是激昂慷慨的叙事还是委婉深情的描绘, 是长篇大段还是短小几句, 然后根据音乐的情绪确定所译歌曲的韵脚:激昂慷慨的用洪声韵, 委婉深情的用柔声韵, 胆战心惊的用细声韵。总之, 配韵与表达内容和音乐情绪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最好要配合一致, 配好了, 就能引起观众共鸣, 配不好, 就会使音乐和内容大为减色。

二.节奏的翻译方法

在一首歌曲中, 在一定的节拍规范之下, 乐音有强有弱, 有松有紧, 时值有长有短, 有快有慢, 上述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 构成歌曲的音乐节奏。在歌曲翻译时, 曲调是定了型的, 容不得半点更改, 所以译出的歌词就必须服从于原曲的旋律走向、节奏安排, 努力作到译词与原曲节奏的完美结合, 这样的译词才能“切唱”和“切听”。比如, 作曲家为歌词谱曲时, 必定是把句中的重音节安排在音乐的强拍上, 或相对强拍上, 所以翻译时也应如此。此外, 歌曲译文的字数应与原文的音节数保持一致, 原词一个语言音节占一个音符, 译文也应该在一个音符下安一个汉字;原词如果一个语言音节占多个音符, 译文也应一字多音。字数太多或太少都会改变所唱音节的时值, 从而改变原歌的节奏:字多了使节奏加快了, 字少了又会使节奏变慢。然而, 节奏的安排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要让译词和音乐节奏“完美结合”, 还得要考虑中文音节的特点和国人的接受程度。英语中,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的单词, 其中必有一个是重读音节, 余者为非重读音节。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或几个非重读音节相结合, 成为一个节奏上的单位, 我们统称称之为“音步”。诗人把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按一定的规律成诗句, 便形成轻重相间, 抑扬顿挫的诗的节律。汉语里同样也有音步, 一个复合词就是一个音步, “汉语复合词的‘形式标记’就是该语言韵律系统中的‘音步’模式”。由于中英文重音格式的差异, 译配起来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但是由于现代汉语中的虚字、轻声字以及相当一部分“重轻”节奏复合词的存在, 要形成与原词对应的节奏是可能并可行的。和“韵脚”一样, 节奏也是音乐表达内容、情感和风格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节奏, 情感得以宣泄、得以激发。英语诗律中常用的抑扬格 (i a m b u s) 在希腊语中有“瞄准”和“准备进攻”的意思, 它前音短后音长, 重音在后, 节奏缓慢、坚定、沉着, 给人的联想是进攻前相对静止的准备状态, 因而通常用来表达庄严肃穆的主题;扬抑格 (trochee) 正好相反, 它是前音长后音短, 重音落在第一音节上, 在希腊语中的原义是“舞步”的意思, 给人的联想是热烈和欢快的, 因而适合欢快的主题。同样, 不同的节奏也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歌曲风格---进行曲用进行曲节奏, 舞曲有舞曲的节奏。所以节奏的安排同样还得考虑原歌所表达的情感、风格和内容, 做到“切情”、“切味”和“切意”, 这样才能最后保证译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三.结论

随着翻译目的的不同, 翻译的方法也各异, 不论哪种方法, 能否有效实现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才是最根本的原则。一部好的歌曲翻译作品与原文相比较可能“面目全非”, 但是原作的节奏特点得以保持, 原作的情感、风格和内容没有改变, 原作要传递给听众的审美信息没有丢失, 而且最重要的是所译出的歌词是“切唱”和“切听”的。目的已经达到, 功能也已经实现, 又何必拘泥于一定要与原文一对一的对等呢?因此, 翻译已经不再是两种不同语言的简单转换, 而是要动用语言手段让作品在另一种语言环境里获得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薛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方智诺.歌曲分析与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高延.英文歌词翻译法之我见[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8 (1) :109-113.

[4]孙慧双.歌剧翻译与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发言稿下一篇:督查工作先进个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