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差异论文(精选8篇)
1.文化的差异论文 篇一
英美国家与中国之间,由于所处地域、国家历史进程的不同,使得其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现对两种文化差异的辩证分析是建设好两种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两国之间交流的重要保证。下面就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差异,加强对两种文化的深入了解。
2.1思想观念上的分歧
在中国,大多数人都将家庭放在重要的地位,倡导家庭伦理观,然而在英美国家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英美国家的文化更加提倡个人思想观念,注重个人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家国文化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且将其作为一切行为准则的参考,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还是学习中,都注重家庭之间的和睦相处,发展至今家国文化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此外,在中国文化中,还提倡“三纲五常”的思想,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这些思想将君臣、父子、夫妻的地位有了一定的定位,并秉承“百善孝为先”的行为规范,将“孝”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孝道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适当的孝顺不仅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然而过分的孝道有可能会扼杀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自由,阻碍自由发展,从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英美文化更加追求个人的发展,提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理念,注重个人主义、自由发展。在英美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而且这种行为通常局限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甚至家人之间的层次也相当分明。这种思想的核心在于主张人人平等,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和限制,人与人之间主张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不受等级制度和家庭伦理制度的限制,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的自由发展和高速进步。
2.2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势不尽相同
从整体上讲,中国文化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洗礼,注重追求稳定和静态,因为我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部,而且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使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并开始生产生活,长期的定居生活迎来了我国家族繁衍的鼎盛时期,家族体系的不断壮大,促使社会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家族观念和制度,并且这些思想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正是由于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使得中国社会不断形成了一种静态文化,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形式,这种思想理念是对中国文化核心的集中体现,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体系,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而对于英美文化而言,由于其所处地域气候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其国家的发展伴随着频繁的搬迁,同时其国家的人口流动性较大,不断变换的生活环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需要培养一种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理念,这是与中国文化的静态文化所不同的地方。而且正是由于其人口流动性较大,使得其国家的人们的家庭观念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个人的发展更加倾向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性,但与此同时,过快的发展也是社会滋生了更多的竞争,可见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英美文化发展的同时各国之间由于竞争产生的争斗也就屡见不鲜了。
2.3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观点有差异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成为了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几乎贯穿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仁”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交流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讲究情感的培养,注重相互之间情感的提升,“仁”也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但在英美国家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崇尚的自由平等,提倡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注重个人竞争力的高低,很明显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相处之道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究,中国文化则没有系统地对相关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的探究,主要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然而,对于英美等西方国家而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自然规律进行发掘和科学的研究,并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并将这些自然资源运用到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以求得自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很显然,这与中国文化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是共求和谐发展,另一个则是主张控制自然,与自然作斗争。可见,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这种差异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2.文化的差异论文 篇二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受到很多语言翻译学家的关注。世界有千余种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1982 年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墨西哥宣言”中说: “文化是体现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特定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荔枝的和感情的特种完整复合体。每一种文化代表自成一体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观念, 因为每一个民族的传统和表达形式是证明其世界上的存在的最有效手段”①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 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有关联的也有独特的文化因素。因为有这种共同性和关联, 提供了在翻译中的实现可能性的根据和基础。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传达被翻译的语言中的所有信息。对于文化和翻译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难题, 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文化背景, 目的不言而喻, 是为了翻译介绍外国的文化, 让人们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 推动本民族的发展。而作为翻译工作者, 不仅要熟练地掌握、运用外语, 还要了解他国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 这是时代赋予翻译的理念。
二、中韩语言文化差异对中韩翻译的影响
美国现代语言学家萨尔说过: “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 也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 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中韩两国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种各有其特殊性, 负载文化的语言形式是多层次的, 多方位的, 在翻译的时候要兼顾语言的文化属性。一般来说, 有很多种情况对翻译有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中韩文化差异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一) 惯用型的差异
包括俗谈在内的所有的惯用型的用法, 都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民族的精神遗产。大部分的惯用型都包含‘强调’的说话者的意图。惯用型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 表达更加多样化, 舒服以及自然的感觉。但是大部分惯用型也有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理和文化, 所以翻译惯用型时也会出现误译。中韩虽地理上是邻国, 但惯用型上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翻译俗谈一样的惯用型时, 一般用到转换替代法和阐述说明法。使用转换替代法, 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的理解此文章, 也可以更加生动的表达出来文化因素。但使用转换替代法时, 一定要注意两个文章是不是同样的意思, 是不是在同样的背景下使用。
(1) (说曹操, 曹操就到。)
(2) 。 (亡羊补牢。)
虽然两个文章不是直译翻译的, 但两个文章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此文章可以用转换替代法来翻译成下面文章。
阐述说明法是不能直接翻译而且也没有适当的惯用型来替代的时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此时要注意的时应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出所翻译的内容。
( 日渐严重。)
是指事情越来越严重。所以就翻译此惯用语的重点意思。
( 二) 象征性的差异
象征可以把人、事物的复杂的概念简单地表达出来。一个语言中象征体系反应一个民族特有的思考方式和万户特征, 根据文化圈不同, 所象征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翻译象征时, 不能直译翻译。
象征性的差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动物方面。中韩两国人对猪和狗的感觉差不多, 褒贬皆有。比方说都有“胖得像猪, 狗崽子”等说法。“猪”在中韩两国都表示多福、富裕等含义, 也有胖、愚蠢的含义。“狗”也有忠诚的含义, 但也有很多贬义。在中文里“牛”是勤劳、朴实、能干的象征, 但在韩文里“牛”的地位没那么高。比方说韩文中“. ( 像牛一样赚钱, 像老鼠一样吃饭。比喻挣得多, 吃得少。”这句话看起来像“勤勤恳恳地工作”, 但其实比喻的是“辛苦地工作”。韩国人不怎么吃羊肉, 也很少有地方饲养羊, 所以中文中的“亡羊补牢”在韩国来说是用“ ( 丢牛补牢”。对于中国人来说“狐狸”是表示狡猾、奸诈的象征, 但韩国人认为狐狸是机灵的。所以韩文有句话说“ ( 像狐狸一样的老婆) ”表示的是比较机灵的, 灵机应变的老婆。而在中文里说一个女人像狐狸, 一定会被责骂。
( 三) 称呼的差异
韩国人对怎样被人称呼, 应该要怎样称呼别人特别讲究, 在韩国称呼问题可以影响到日常生活。自己的晚辈当上了部长, 而不想叫晚辈为“部长”, 所以辞职不干的事情也是有发生过。在大学里这种称呼也是特别重要的。某一个社团新生聚会里, 刚来的新生介绍自己时是这么介绍的: “我是15 级学生, 但我重考过大学, 是00 年生的。”在这种场合里这么详细介绍自己的年龄是因为想让在坐的其他学生按照他的年龄来对待他的意思。因为韩国的这种称呼文化, 所以学习韩语的时候或者翻译的时候最困难的一点就是称呼问题。
韩国语称呼语中最特别的是“”的用法。如果说是“ ”这就是尊重对方的意思, 但如果只用姓说是“”时, 这是指一些清洁工或者是称呼社会地位稍微低一点的人。但是用于女性的时候能用“ ”等, 但是不会用“”, 但如果后面再加称呼时是可以用的, 比如说“ ”等等。所以同样用“”称呼也跟句跟前面结合不一样, 翻译是应该按照中文的语言习惯来翻译。根据文章也可以翻译成“先生”或者“女士”, 或者直接省略掉。
( 四) 敬语的差异
韩文是敬语非常发达的一个语言。从语言中也可以知道韩国人的社会关系中特别注重上下关系的。在韩国即使特别亲近的关系, 如果年龄有差别, 就要用敬语。但中文的可以说是没有敬语体系的。翻译韩文的敬语时应怎么翻译呢?
虽然中文中不存在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 但也存在相对尊重对方的一些语言方法。这种语言方法可以整理出一下几个方面。
1. 祈使句
这是最简单的一个翻译方法。在单词前加入“请”就可以变成敬语。比如说翻译“ ”或者“ ”就可以直接翻译成“请坐”。跟“请”有差不多功能的还有“劳驾”这个表达方法。
2. 称呼
首先第一人称的‘’直接翻译成‘我’是最常见的翻译, 但根据文章的内容也可以翻译成‘敝人, 鄙人 ( ) ’等, 可以自谦。第二人称时用‘你’或者‘您’来区别敬语。‘你’一般表示自己的同辈或者是比自己年纪小的人, ‘您’一般用于比自己年纪大的人或者第一次见到的人。但最近‘你’和‘您’的区别在中文里也渐渐消失掉。第三人称一般用于‘他’来表达, 但如果对方是所尊重的对象时应该用于‘老师 ( ) ’, ‘局长 ( ) ’, ‘王总经理 ( ) ’等在姓前可以加职位来表达尊敬。
除了这些还有词汇方面的因素, 语言外在因素的影响等等, 都可以表达相应的敬语。
三、结论
翻译帮助人们解决语言障碍, 互相沟通。两种语言有两种文化, 肯定会有文化差异, 只要克服这种文化差异才可以更好的沟通, 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翻译的目的就在于克服这种文化差异。中韩交流日益加深的此时, 对于语言文化差异的研究和文化差异的研究应该需要更科学的﹑具体的研究。本文中所讲述的文化差异只是关于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除了这以外还会受生态文化差异﹑物质文化差异﹑社会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会继续做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12
[2]#12
[3]#12
[4]穆雷 (1990) .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中国翻译, 1990 (4) .
3.文化的差异论文 篇三
关键词:多元文化 音乐 差异以及文化内涵 影响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对西方音乐文化内涵进行全面了解,准确定位本土音乐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为我国音乐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然而,明确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是高效完成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一 中西音乐形式的差异以及代表的文化内涵
音乐的创作基于某一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音乐中也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古典元素和现代意识,音乐将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哲学等融为一体,成为教化、欣赏、传播的重要载体;西方音乐文化的核心是科学和宗教,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紧紧围绕艺术和道德,侧重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是中西音乐最明显的差异。
1 中西音乐在调式上的差异
四音音列组成的12个调式构成西方音乐体系调式,随后慢慢发展成旋律大小调和和声大小调;中国古典音乐的调式由三音小组组合形成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两者相比而言,五声体系表达简洁、音调质朴,偏柔和、优美、平静,七声体系较为复杂,创作精致,偏刚强、崇高、壮丽;中西方在音乐调式上的不同表现了中西方迥异的文化性格,中国传统乐曲如昆曲《牡丹亭》、《长生殿》等大都温婉娟秀、含蓄雅致;西方交响乐《豪勇七蛟龙》、《马赛曲》等则呈现出恢弘雄壮、悠扬华丽的特点;
中西音乐在调式上的不同,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在美学追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简而言之,西方文化以科学知识作为创作本体,主要功能是娱人,而中国文化则以生命为创作本体,主要功能是娱己;西方艺术文化从理性出发,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处理外界事物的矛盾,中国艺术文化从感性出发,用对生活的体验和切身感受传达内心世界的领悟,所以西方音乐更加推崇科学和真理,主张理性认知,致使音乐表现出崇高、雄伟、精密等特点;中国音乐讲究中庸质朴,追求返璞归真,使音乐表现出简明、轻快、传神等特点。
2 中西音乐在织体上的差异
西方音乐体系在思维方式上是纵向的、立体的,重视主调旋律以及其它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歌剧以及交响曲中的混声合唱部位,如:交响曲《卡门》、歌剧《图兰朵》、《猫》,然而中国音乐体系在思维方式上偏向于横向的、线形的,很多旋律都是以流线型展开,单声部音乐占绝大多数,旋律和织体重合,例如:古琴曲子《高山流水》以及姜夔的《扬州慢》等,中西方音乐在织体中的不同,体现出不同文化类型的追求,换句话说,西方音乐文化属于空间型,追求音乐的空间感,在整个音乐过程中渲染出磅礴的气势,就像西方的绘画艺术都侧重色彩统一、明暗有序以及透视等空间效果,但是中国音乐大都有细水长流的感觉,就像线条一样蜿蜒流长,突出极其细致的情感体验。
造成中国音乐织体以横向、线性思维方式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国著名音乐家沈知白先生曾经在《和声在中国以往不能发展的原因》一文中提出两个因素:首先,在西方音乐中,男女合唱模式发展的已十分成熟,由于男女生的音域不同,和声出现的时间也较早;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中,自汉朝以后,男女合唱、共舞的现象就不常见了,再加上中国传统戏剧中假嗓歌唱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男、女声音域的差别模糊化,致使和声发展速度缓慢;其次,我国五声型、单线型的音乐旋律非常适合士大夫阶层官员,对安然自得、顺应自然、清净无为等理想的追求,如琴曲《梅花三弄》就是古代文人借物抒情的典范之作,作曲者借梅花的凌寒飘香、迎雪吐艳、傲骨冰心等气节比喻自己犹如梅花一般不屈服与逆境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作者坚贞、执着的精神面貌和文人情怀。
3 中西方音乐在节奏上的差异
音乐的节奏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对于西方音乐来说,大多数都是均分律动,十分明显的节拍,在强弱交替、分布规则上都有鲜明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节奏感特别强;但是在中国音乐中,虽然均分律动也十分常见,但是又时长会在其中融入自由节拍,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的“散板”,这种现象在中国音乐的开头或结尾处比较常见。
究其中西方音乐在节奏上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最科学的解释应该是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喜欢逻辑式的思维,而西方人常采用数学式的思维;另外,中西音乐节奏在刚性和弹性上也存在一定差距,这一道理符合哲学中“重自然或重人为”的理论,音乐的刚性节奏具有明显的折线性,其音符轨迹挺直而有棱有角,音乐的弹性节奏属于曲线型,轨迹呈现出圆滑、柔和的特征,西方音乐是机械论和分析型思维的综合,重视音乐中的人为创造,中国音乐是有机论和时间整合型的综合,重视音乐中的“天人合一”。
4 中西方音乐在类型上的差异
20世纪以前,在中国汉文化中,音乐的类型可以基本上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官方用来巩固统治者的领导地位,属于政治性的礼仪乐曲,被称为“雅乐”;第二,诞生于民间、反映民俗风情、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乐曲,深受汉民族以及各族人民语音、语调、性格气质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灵活性,被称为“俗乐”;第三,这是古代中国特有的音乐类型即“文人音乐”,以古琴音乐为最典型的代表,重视音乐的“中正平和”,渴望音乐中渗透出“宁静致远”的内涵,“文人音乐”另一大特点就是其精神内涵富有高度的个人意识和自由倾向。
而西方音乐在中世纪以后,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其中由于西方宗教观念浓郁,致使宗教音乐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占绝对有利地位;然而17世纪以后,音乐类型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剧院音乐”、“宫廷音乐”、“教堂音乐”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符合西方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满足了宗教礼仪以及精神娱乐的不同文化要求;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以后,形成“近代音乐会体制”,促使音乐从艺术种类中独立出来,自此音乐的分类完全根据自身的编制、组合,出现了多种类型,如歌剧、交响乐等等;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化、都市化、商业化步伐的加快,使音樂体系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流行音乐”作为后起之秀,成为风靡全球的音乐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二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音乐带来的影响
1 在创作技巧上实现交融
中国传统音乐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全面的作曲技法体系,作曲家大都是根据自己的音乐需求和心理状态完成创作的,这样导致传统创作具有起点低、随意性大的不足,严重影响到传统音乐的长足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在音乐创作上,深受西方音乐作曲文化的影响,使很多音乐都融合了中国古典风格和西方现代气息,同时我国音乐艺术家也积极探索歌剧、交响乐等西方音乐类型,诞生了经典不朽的巨著,如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歌剧《白毛女》等,特别是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我国戏曲音乐的开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2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
就目前来看,国内将音乐唱法简单分为原生态唱法、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四大类,其中提到的民族唱法,是将起源于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唱法和中华民族独特的声乐唱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民国时期,周璇等人最开始使用美声来唱一些民间小调,之后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一直发展到今天,在中国民族唱法已经成为一种独立唱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具有一定的相似点,即采用真假声混合的方式歌唱,然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民族唱法中,真声较多,并且能够保留民族特色,就现当代的艺术家来说,如蒋大为、阎维文、宋祖英等人,都是最具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广为流传的作品是《敢问路在何方》、《小白杨》、《辣妹子》,等等。
现阶段,国内大众对民族唱法的看法各有不同,很多人觉得民族唱法全盘西化,缺少很多民族特色;但是我们认为,民族唱法能够学习、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形成一种科学的唱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语言特色和演唱风格,同时还将自身融入到世界音乐发展中,无疑是对自己的一大创新和挑战;此外,我们认为民族唱法应该持续创新、从真实的生活中创作,了解大众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3 在乐器使用上的融合
以钢琴为例,钢琴作为西方乐器的典型代表,从近代起,钢琴音乐大量涌入中国,到如今,我国不仅出现像李云迪、朗朗一样杰出的钢琴家,还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钢琴曲;但是在中西音乐文化交流过程中,我国的钢琴音乐依旧不占优势,特别是在钢琴曲的创作上。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就像虚无飘渺的风,没有方向,却带给欣赏者别样的风情,中国传统音乐没有规则、没有机理,如行云流水一般灵活独特,有着荡气回肠的神韵和宁静致远的意境,如果将这些音乐创作和钢琴弹奏结合起来,无疑是对演奏者的挑战和考验,我国很多作曲家针对如何在钢琴上显现出古曲的神韵做出过巨大努力,也诞生过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夕阳箫鼓》,还有部分民歌改编曲,如《浏阳河》等,但是对于类似于《牧童短笛》这样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钢琴原作非常少。国外对我国钢琴改编曲的看法是“太热闹、三段式”,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钢琴乐曲的发展依旧需要不断努力、积极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钢琴曲风格。
三 结语
4.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篇四
从企业的形成历史和运行机制看,中国与美国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而产生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方面,差异性更大。以下是几点很显著的差异:
(一)企业文化是一个层面,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两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是首当其冲的。我们从霍夫斯坦德的理论来看,中国是权力距离大、集体主义为特点,美国正好相反。这意味着,美国更容易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个性更为张扬;中国则更容易建立一种等级规范的文化氛围,个人要服从集体。所以美国不喜欢集权,它是没有中央银行,美国的每个州都有一个行使央行职能的金融机构;而中国的组织架构则都是金字塔式设计,我们的很多央企的架构都是总部---省--市,甚至细化到县、村。这种民族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企业文化方面,最突出的差别就是美国人的企业更容易建立人性化为主体的文化,而中国的企业则更容易建立规范控制型的文化。
(二)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应用存在差异。美国的企业建设文化,一般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到文化后期,即文化的描述都非常的简单,也很清晰。关键就是怎么去让员工按照公司文化倡导去做。而且美国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每当面临需要变革的时候,他们发现唯有通过文化去引领变革,其他的管理变革才会取得成效。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则表明,我们往往将精力放在文化建设的前期,比如我们的理念怎么描述才能彰显企业的文化品位、企业个性,而后期文化的应用则是通过培训、宣贯加一般性企业活动就万事大吉。至于企业有意识地通过企业文化的变革去引领企业的管理变革,更是少之又少。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不同。在美国,企业文化从开始形成到逐步的完善调整,基本都是由公司高层带头去做,他们一般将自身定位为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而且他们很少就文化而谈文化,比如确定了文化的调整方向和内涵后,从高层到管理者、员工一般更多地思考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去做,如何去调整?所以在美国,很少有专门的部门去负责企业文化,他们更多的是全员的参与。每次的文化变革,都会有一个专门的文化临时机构来引领。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所致,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重担,大都落到了政工部门手中。而企业高层则只是过问或者适当关注一下文化建设进程进行。政工部门对文化的理解可能很到位,但由于他们一般缺少经营管理经验,所以在文化与管理的融合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5.文化的差异论文 篇五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越来越多,各国各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体现着民族性格、社会精神、国家作风,有着影响发展的巨大力量。有人讲了一个故事:一家旅店里住着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和日本人;旅店着火了,美国人立刻打开窗户往外跳,英国人从楼梯往下跑,中国人先去救父母,日本人则招呼同伴走。这说明了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和各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有关。文化背景差异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处世方式的差别。
(一)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以希腊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它主要存在于西欧、北美各国。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短期内崛起的世界强国,没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约束;各国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以个体的方式加入美国社会,经过选择性的继承和相互融合,形成了鲜明而又稳定的民族性格。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主流有以下几点:(1)崇尚物质生活。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了过上富裕生活,总是要顽强地去战胜困难,艰苦工作。(2)盛行实用主义。在很多问题上重视实际应用,轻视空虚无用的事物。在哲学上,注重有用的就是真理的工具主义,讨厌抽象的思辩,强调自力更生和功利主义。在政治上,厌恶空洞玄虚的理论和夸夸其谈的人,不受政治理论的束缚。在文化上,不让它妨碍重要行动,而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活动;希望办教育能培养有实际用处的人,毕业生能从事某种工作和职业;科学家的发明也注重于社会实用。(3)富于开拓精神。爱搞试验是美国人的特点。一次又一次的移民,一代又一代的开拓,改变着美国的面貌。容易在新的环境和群体中相处,爱干别人没干过的事。创造发明登记的专利很多。(4)追求民主与平等。美国经历了两次战争后,在社会上、政治上形成了民主自由的环境。不鼓励特权,不迷信权威。(5)普遍重视法律。为了限制个性发挥中损害他人的行为,有健全、严谨的法律体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较强,做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强调个人奋斗。强调在“个人自由”、“机会均等”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能力的发挥。注重个人兴趣的满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社会承认。
(二)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主体结构是儒学与道学思想,儒学对政治、伦理的影响较大,而道学则对哲学、文学、科技的影响较大。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有以下特点:(1)浓厚的人情关系。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实体成员间,无私的爱和奉献,演化出了人情关系。集体主义和群体生存观念较强。有请客送礼的情谊,有互助报恩的良心,有谦让义气的友好,有安慰客套的面子,等等。由此产生了以人治为主、法治为辅的社会管理体制。(2)处事的中庸之道。基本含义是“过犹不及”、“礼之用,和为贵”(引自《论语/学而》),就是做事不走极端,要持久通行,实现中道,发挥人性的平衡,避免冲突和矛盾对立。(3)宽容下的和平稳定。乐天知命,顺从明君,厚德载物,宽容团结;使中国逐渐形成一个多民族融合共处的大家庭,使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地延续了下来。(4)重政务,轻技艺。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解决温饱之后,就是参与国家政治。善于在社会科学方面著书立说,推广思想。自然科学、技术、艺术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5)重义轻利的敬业精神。“存天理,灭人欲”,为了实现理想、成就事业,人们可以克制自己本能的欲望,而积极勤奋地工作,甚至舍生取义。认为物质利益的取得必须合理和有序,要“见利思义”、“义后而利”。社会尊重捐资办公益事业的人,尊重轻视个人利益、而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人,尊重坚持正义、扶助弱者的人。
(三)从美国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对照比较,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观点,也就是,其行为取向,以人的生物性本能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可否满足为依据;这种需求满足,是在人的生物性竞争本能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实现的。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以群体观点为依据,认为只有通过人类社会群体协作,才能满足人的生物性本能需求和发展需求;群体协作可以互补其短、互容其长,比个人能力发挥能取得更多的利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个人奋斗和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但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管理。东方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管理行为和群体协作奋斗,有利于和谐发展,但只能有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从总体上看,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优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它可以克服物质条件的不足;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例证。在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是赢得了抗灾的巨大胜利。这说明,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中国社会大大地优于美国社会。在国家管理中,政府一直在用国策弥补其价值观造成的不足;美国强化法制,中国鼓励民主。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就某一种文化价值观来说,有其先进合理的部分,也有落后陈旧的成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外国文化也逐渐影响着我们,潜移默化,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演变,大家普遍重视物质利益,更加实事求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有注入了先进文化的成份。但是,目前我国文化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位在中国和美国先后工作过多年的人,对干事就业的体会是,“在中国身体不累精神累,在美国精神不累身体累”;这是文化背景造就的生存环境所致。我国的文化现状,与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与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不适应,与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适应,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式不适应(引自2004年第17期《半月谈》)。传统文化中变异出的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碌碌无为、亲疏关系、形式主义、铺张浪费、心口不
一、以公侵私 等等不良现象;少数人打着“德”、“义”、“公”的旗号,违背客观存在的利益关系,甚至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今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年代,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极其重要。在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研究实际问题,探索新生事物;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不懒惰盲从,不教条自大;要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缩小领导思想与群众思想之间的距离。思想无禁区,工作有纪律。(2)依法治国,民主平等。法治优于人治,要降低人情关系的弹性造成的弊端,健全法律体系,细化执法操作,高效率地维护社会公正。要切实发展民主,多走群众路线,保障每个人在政治上、社会上的平等人权。(3)分类要求,各显其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区分不同层次来要求价值的实现,用法律法规来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价值由个人通过奋斗实现,集体价值由集体负责人组织其成员来实现,社会价值由各级政府通过政策执行而实现。加入各种组织的人,要按组织章程的要求实现个人与组织的价值,如共产党员。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要通过岗位本职工作来实
6.文化的差异论文 篇六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文化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论文关键词:幽默 文化背景 思维方式 人际关系
论文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幽默具有其独特的地位,体现各民族文化中深层的内涵。本文从幽默角度出发旨在探讨造成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的深层文化根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东西方交流的更加频繁,人们越来越体会到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逾越的文化差异。而幽默存在于各不同文化之中,体现其文化的深层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幽默占有重要的地位,造成跨文化交际中差异产生的深层文化根源包括: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人际关系。
1、不同的文化背景
当人们考虑民族背景,其中包括许多方面:地理环境、历史、宗教和其他一些因素。事实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造就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民族特性”。黄河流域位于中国的中央地带,是典型的温带气候,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在这一地区古代中国以农业为基础发展本国经济,并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国农民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生活在土地上,除了在战争和饥荒时,很少流动。这种农耕生活和对农业依赖造成了内向的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抑制,谦逊和忍耐。由于内向和自我抑制,几千年来,大多数中国人不愿互相笑话。由于谦逊和忍耐,在林语堂看来特别是“宽容”,中国人的幽默往往以宽容的观点看待恶行和邪恶,而不是谴责、嘲笑他们。
相反地,与中国的地理环境不同,西方文化的根源希腊文化建立在海洋之上。长期在海上冒险让西方人比中国人具有更多的探索、进取、开放和积极的态度,这使得英语中的幽默更多地关注性与侵略。
2、不同的思维方式
人们普遍承认,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或思维过程。因此,理解和欣赏的东西方之间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效手段。西方人是线性思维,相对的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乃至一些亚洲国家的人民,他们是回旋式的思维模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发展受其所持的世界观的极大地影响。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这意味着人们崇拜自然和服从自然规律的手段,根据蚀变安排他们的生产和休闲、白天和黑夜以及春,夏,秋,冬循环的过程。从春秋时期孔子的“天何言哉”到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性的思想触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共事务和私人情绪。它塑造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倾向于寻求整体的一体化和重点的含糊。由于东方典型的思维模式,汉语的幽默,特别是关于“意境”。 这种“意境”存在于中国的传统美学中,在英语中我们无法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内容。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中有三个关于意境的关键要素:新颖和巧妙的情节,生动描绘的情节和富于意义。意境也存在于中国人的幽默,尤其是在诗和打油诗中。
与东方完全不同的是,西方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分离”。 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西方哲学家往往看到对立的世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好与坏,等等。同时,他们的宗教信仰所倡导的“原罪”的自我意识促使西方人不断努力征服自然,以及改善自我。基于这种类型的世界观,西方人发展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关心对立性和正确性,并以逻辑和分析方法整理生活中的事物。这种典型的西方思维模式对英语幽默具有巨大影响。此外,在西方普遍流行的对幽默最有趣和最具争议性的解释是精神分析理论。从“精神分析”的字形上看很容易弄清楚理论的来源与其关注的内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幽默实质上是掩盖能使我们迫切渴望得到满足感的侵略”。
3、不同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包括文化、社会、心理、地域和空间的变化,是影响中国和西方幽默的第四重要的因素。事实上,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哲学信仰的支撑影响着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人际关系取向。儒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仁和礼,自然的相互补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 仁是生活的目标,而礼是社会生活中可接受的规范和方法。仁由中国汉字“人”和“二”组成,意味着人应该给别人温暖和仁慈并尊重自己,暗示其集体方向的关系取向。建立于家庭生活,分享经验和友谊,人际关系是指一个共同的互惠和转让的义务约束在一起的网络。这是中国生活的重要内容。自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每一阶级有其明确的“五伦”。这些关系是君臣之间,父母与孩子,丈夫与妻子,年长与年幼的兄弟姐妹,老人与青年。在中国社会阶层中,这些关系是不对称的,它要求谦卑者服从那些有更高职位的人。
不像中国的人际关系,在西方的价值观和理念中没有仁和礼,也不常用到关系。所以西方人高度重视的是个人主义,强调“我”而不是“我们”。个人身份、个人权利和个性化需求高于“我们”的身份或团队的利益。个人主义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平等和自由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可以追溯到1776年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地保证每一个成员在社会上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这些取向的影响,使西方的“工具型”人际关系不同于中国的“情感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工具型关系中,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视为一种为达到一定的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他们的关系类似于店员和顾客,医生和病人等。工具型关系存在于大量的英语玩笑中,玩笑的对象可以是医生,律师,警察等。此外,由于相等或横向的社会结构,身份地位系统的缺乏,英语幽默中玩笑各方的关系是休闲和非正式的,这样玩笑的对象可以从总统,总理,名人,到工人,农民和乞丐。
结语:
7.文化的差异论文 篇七
在西方,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 意为努力摆脱自然。后由于宗教神学观念统治着整个欧洲, 文化的含义也被“神学化”了。19世纪后, 文化才摆脱宗教的阴影。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文明或文化, 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由于中、西方文化孕育土地不同, 因而对文化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对文化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 文化的概念总离不开语言。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文化内涵中的一部分, 反之, 它也是承载人类文化的一种工具, 是文化的折射。因为中、西方文化基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它们在语言这一载体上的反映也存在着自身独有的特征。本文就以英语和汉语为对象, 对它们之间因文化方面个体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的某些语言现象的差异作一些分析。
一、中、英文化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体主义价值观产生的根源
英语民族重自由、重个体, 中华民族重组织、重集体。这种区别产生的根源何在?欧洲封建社会是从公元9世纪至公元15世纪, 仅500多年的历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存在的时间不长。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萌芽了英国资本主义,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英国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即使在短短的封建社会中, 英国土地上也仍然存在着许多自由农民, 有着民主意识, 上层社会中也有一些民主和个人主义思想。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虽为君主制度, 但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小, 直至后来国王成为了一种无实权的国家的象征。国王终于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受这种政治制度的影响, 该民族长期以来注重个人的作用, 强调个人的价值。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更加助长了个人主义思想, 崇尚以个人为中心, 不受外来约束,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形成了根深蒂固、影响至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individualisticmeasureofvalue) 。
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大清王朝被推翻, 长达2000多年 (英国仅有500年) 。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大一统”及“中庸之道”等儒家思想, 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孔子主张“仁爱”和“礼教”。《论语·学而》中说, “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强调了血缘纽带的重要性, 要求人们遵循一定的“礼”, 把“礼”说成是人类血缘亲情的自然表露。这些观点及孟子的“仁政王道”的主张都有利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因而被历代帝王所利用。汉武帝更是运用了儒生出身的董仲舒之“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政策, 虽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 但在当时非常有利于专制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从此以后“大一统”思想成为了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 中国的政治结构、文化道德领域等处处打上了“大一统”思想的烙印。因此中国人不注重个人, 总认为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强调的是社会群体的统一和认同, 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的利益和义务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群体, 强调相互支持和对群体的责任感, 这实际上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 (collectivemeasureofvalue) 。
以上中、英两种文化中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反映在语言方面也就会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
二、中英语言方面的差异
1. 姓名方面
英语姓名中, 名在前, 姓在后, 而汉语中则相反。英语中的这一现象是受其民族中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的。为了体现出个体而把区别于其他个体的名放在重要位置。汉语中则把家族 (集体) 的标志——姓, 放在首要位置。汉语中这一现象正是受到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不允许把个人利益和名誉凌驾于群体名誉之上, 代表个人的符号——名, 就只能置于家族标志———姓之后了。口语中, 询问姓名时, 英语中姓、名一起问, 用“What’s your name?”而汉语中往往先问姓, 用“您贵姓?”或“请问您的尊姓大名?”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族谱”现象也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之一。英语国家很少有家族观念, 极少有“修族谱”的观念及活动, 而中国人则非常重视自己的家族, “修族谱”“寻根”的意识很强烈, 至今在某些地区这类活动还比较普遍, 甚至国外侨民也想方设法回家乡“寻根”。
2. 称谓方面
受中国长期的封建礼教和传统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 人们非常重视血缘关系、重家族观念。男方的姓称同族, 女方的姓称外姓。英语中的一个称呼往往可以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身上, 而汉语中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称呼, 不能混同。如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可代替汉语中的8个不同的称谓。英语中的uncle既可表示叔父, 也可表示伯父, 但汉语中就讲究长幼尊卑, 大者为伯父, 小者为叔父。同是祖辈, 男方血统的称为祖父, 而女方血统的则称为外祖父。
3. 隐私意识
英语中privacy一词早已有之。词典中一般释义为: (1) state of being away from others, alone and undisturbed; (2) secrecy, opposite to publicity。“privacy”所包含的这些概念在英国人头脑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英语民族很重视privacy。中国人对英语民族所理解的privacy的全部含义感到陌生, 汉语中也没有一个词的含义完全与之对等。“隐私”这一词也不能概括privacy的全部含义。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汉语民族存在着这种观念:人们应该团结友爱, 抱成一团, 人与人之间, 特别是朋友之间没有什么隐私, 人们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关心, 个人的事就是一家的事, 个人的事就是集体的事, 个体会得到集体的关心。而受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英语民族却存在着另外一种不同的观念:强调个人的作用, 主张个体不受集体或其他个体的干扰, 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 不允许对它进行刺探、干扰或侵扰。在汉语中被认为是一种表示关心或套近乎的日常用语及闲聊中的话题, 在英语中则被认为是privacy, 一般是不能涉及的, 否则被认为是一种instrusion, 是粗鲁、缺乏教养的表现, 会令人厌恶、气愤, 甚至引起误解, 使得谈话双方达不到交际目的。马寅初教授称这种现象为语言运用的“不得体”。年龄、财产、工作、婚姻状况、去向等话题, 在英语中一般是不能提及的。
4. 单词“I”的书写及其独特的用法
在英语书面语中一般只有句首词和专有名词才用大写, 但表示“我”的词却用一个无处不大写的“I”, 而且be动词am为“I”所独用。其他主语, 不论是代词还是名词, 无论是单数还是复数, 均不得使用am。另外名词性物主代词中, 唯独“mine (我的) ”不以“s”结尾。这些也是一种体现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式, 而汉语中无此现象。“我”与“你”和“他”等无论是在口语中还是书面语中均无多大的区别。英语书面语中还含有大量的含self或ego (自己、自我) 的合成词。如:self-worship (自我崇拜) 、self-aggr andizement (自我扩张、自我提升) 、egotrip (自我表现、追逐名利) 、egocentricity (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等。
5. 民族象征
有历史记载以来, 英语民族没有一个公认的象征物, 而中华民族则有其传统的象征物———龙。华夏民族都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是一个统一体的一分子。《龙的传人》这首歌曾唱遍全国, 在海外华侨中也广为流传。人们赋予“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以尊贵、权威的含义。十二生肖中以龙为尊, 中华民族过春节以舞龙灯为乐, 端午节江河两岸的老百姓以赛龙舟助兴。封建社会中以“龙”作为国家的至尊———帝王的象征, 如:穿的称“龙袍”, 坐的称“龙椅”。在古代乃至现代, “龙”这个字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 中国人的姓名中就有许多含“龙”字的, 如:将军赵子龙, 影视明星成龙。对联, 这一汉语中独有的语言现象也常常使用“龙”字, 如“丽日晴天凭风舞, 华年盛世任龙飞”等。成语中有“龙吟虎啸”“龙马精神”“叶公好龙”“藏龙卧虎”等。谚语中也常有“龙”这一字眼。在英语中虽有dragon (龙) 一词, 但口语乃至书面语中很少使用它, 因为在英语民族中dragon被认为是一种凶猛可怕的动物。
6. 某些口语表达方式的差异
汉语中某些口语表达方式往往是恭顺、温和、谦虚的, 常通过一些间接、曲折的方式, 表明说话者的立场、态度, 是一种螺旋上升式或曲线前进式的。书面语中则辞藻华丽、含蓄婉转, 敬语比较多。如中国人请客吃饭时, 即使菜肴丰盛, 色香味俱全, 却仍会说:“没什么好菜招待您, 真不好意思。”英国人则说:“This is the best dinner I have ever made.Help yourself, please.”客人称赞主人的烹饪技术时, 中国的主人会说“哪里, 哪里”, 表示谦虚。而英国人则说“Thank you”。
又如: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甚至同辈或同级提意见或建议时, 英国人往往直言不讳, 敢于发表个人看法, 表达自己独立的主张, 而中国人则会顾全对方的面子, 不敢或不会直接提出意见, 而是采用委婉或迂回的方式。古代中国的文字忌讳和文字狱事例颇能说明这一点。例如, 成语“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就出自一个文字忌讳的历史故事。
中、英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体主义价值观, 对两种语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此不可能一一尽述。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能在此方面加以重视, 将会使我们的跨文化交流更得体, 更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玉德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8.文化差异的语言表现 篇八
同学们在阅读英语文章和进行英语语言能力检测和水平考试的时候,应该都能够或多或少地体会到这些差异的存在。很多时候,大家可能因为对这些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语义传递的偏差不够了解,会影响对阅读内容的正确理解或者快速准确地解题。考虑到语境的多变、即时和复杂的特性,同学们应当从口语交流入手,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义表达过程和信息传授方式的不同。下面为大家列举几个较为明显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典型表现。
1. 答复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看你不到20岁,对吗?”
“对,还不到20岁。”/“没有,已经30多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No,I am not.”
2. 亲属称谓
英语的亲属关系以家庭为中心来表述,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分性别,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由此来体现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相对应的中文则包括“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比如,与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则更广泛地涵盖了“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舅妈”等相对繁杂的亲缘关系。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少辈的“nephew和 niece”是不分侄子还是外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亲表亲,也不区分性别。
3. 话语主体
中华民族是含蓄的民族,中国人多性格温和善良,习惯照顾别人体贴别人。所以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而把自己放在第二位。例如在中国的服务场所,工作人员经常会问:“您想买什么?”或者“您想借什么书?”
而西方国家的人们显得更加独立和自我,更加注重个体的存在。所以体现在英语的表达当中,往往能够发现英语表意习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同样是在服务场所,我们在西方国家听到的是这样的问话:“Can I help you?”或者“What can I do for you?”问话的主体都是“I”,行为的主体也都是说话人,而听话者是行为的施动对象,是接受者。
4. 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原因与上述第3点中所言相类。像“您去哪儿?”或者“您这是刚从外地回来?”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或者是非常常见的“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还有“How are you?”而决不会涉及具体的私人事项。还会经常出现的话题就是与个人事务无关的大家都可以探讨的东西,比如天气,“It’s a lovely day,isn’t it?”应该说天气是西方国家人们聊天的重要谈资,西方国家的人们乐于也善于谈天气。
5. 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理应推辞。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下面的对话:
—“啊呀,菜做得太好吃了。”
—“啊哟,哪有,做得不好,随便做做。”
而如果上面的谈话让西方人听到,他们就会觉得奇怪。他们会认为自己只是表达出了真实的想法而已,难道对方批评自己在说谎吗?或者他们会误会虽然自己吃到的的确是很好吃的东西,可是对方并没有尽力款待,只是随便应付一下而已。这样就会产生一些沟通上的误区和理解上的隔膜。与中国的方式恰恰相反,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更注重展现他们的自强自信。例子也很多: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6. 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而英语中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Could I speak to Tom please?/Is that Mary speaking?”
总的来说,西方人先表明自己身份,然后再找对方。有很多时候,许多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
“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会犯这样的错误:
“Hello,who are you?”
7. 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受礼时连声说:
“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
“真是不好意思啦。”
“让您破费了。”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8. 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则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 “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9. 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例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看到一位老教授蹒跚过车水马龙的马路,出于同情心,他飞步上前挽住老人,要送他过去,但是他得到的却是怒目而视。请看下面的对话:
Chinese student: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yes.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and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what do you mean?
中国人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认为难道他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可以了。
10. 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
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文化的差异论文】推荐阅读:
浅析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_毕业论文08-20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__英语论文08-12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毕业论文07-19
企业文化的行业差异09-13
香港文化与内地的差异10-14
中西企业文化差异07-06
中美文化差异教育09-29
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10-22
中英跨文化交际差异07-05
人教版英语文化差异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