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方案请教

2024-10-20

网络规划方案请教(共8篇)

1.网络规划方案请教 篇一

XXXX工程 网络规划方案

XXXX公司 XXXX年XX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述 3 第二章 技术介绍 4 第三章 原有网络改造建议 5 3.1 原有网络拓扑结构 5 3.2 原有网络分析 5 第四章 解决方案 6 4.1 新建网络拓扑结构 6 4.2 新建网络分析 6 4.3 设备命名规则 6 4.4 接口描述规则 6 4.5 IP地址规划 7 4.5.1设备管理地址(Loopback地址)4.5.2 互联接口地址 7 4.5.3用户地址 8 4.6 VLAN规划 8 4.7 路由协议规划 8 4.7.1 静态路由 8 4.7.2 OSPF协议规划 9 Router id 9 区域的规划 9 cost值的规划 9 OSPF中需要引入的路由 9 4.7.2 ISIS协议规划 9 NET 9 网络层次的规划 10 Metric值的规划 10 ISIS中需要引入的路由 10 4.7.3 BGP规划 10 自治系统的规划 11 反射器的规划 11 BGP属性规划 11 路由策略的规划 12 4.8 MPLS-VPN规划 12 4.9 Qos的规划 13 4.10 NTP的规划 13 4.12 网络管理 14 4.13 网络安全 14 4.13.1 网络安全概述 14 4.13.1 本期工程安全建议 15 第五章 配置举例 16

第一章 项目概述

主要描述整个项目的背景,通过项目的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从市场的文档中摘取。要求,写明项目的背景,工程结束后,整个网络所要达到的要求,对于工程的要求,项目中所使用的设备。

第二章 技术介绍

主要是整个项目中应用的一些技术原理的介绍,主要介绍项目中使用的新技术或关键技术。介绍清楚技术的原理即可,篇幅不用太长,不用介绍项目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只用选关键的重要的技术进行介绍即可。如果项目中没有值得介绍的技术,该章可以省去。

第三章 原有网络改造建议

3.1 原有网络拓扑结构

如果涉及到网络整改,画出原有网络的拓扑结构。如果只是新建网络,该部分可以省去。

3.2 原有网络分析

分析原有网络的数据流向以及网络结构,路由协议运行情况,指出原有网络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如果不涉及网络改造,该部分可以省去。

第四章 解决方案

4.1 新建网络拓扑结构

画出新建网络的拓扑结构。

4.2 新建网络分析

分析新建网络的网络结构和数据流向。指出新建网络可以达到的功能(如:负载分担,路由备份等)。

4.3 设备命名规则

为了标识网络设备、便于管理网络设备,应该为网络中每一台设备赋予名称标识,设备命名的基本原则为:

1、能表示出网络设备的类型

2、能表示出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

3、能表示出网络设备所属的网络层次

4、相同物理位置和网络层次的网络设备由不同序号区分

5、能反映出该设备的业务属性和网元功能

本次工程的设备命名规范如下:

对设备的hostname命名进行统一的规划,如客户有自己的命名规范,应和客户协商确定;如客户没有自己的命名规范,按照公司软件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设置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设备命名

4.4 接口描述规则

为了标识设备端口,便于后期维护,应为没一个接口设置接口描述,接口描述的基本规则为:

1、能表示出端口的对端网元设备

2、能表示出端口的类型

3、能反映出对端端口所在板卡的物理槽位

本次工程的接口描述规范如下:

对设备接口的description进行统一的规划,如客户有自己的命名规范,应和客户协商确定;如客户没有自己的命名规范,按照公司软件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设置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接口描述

4.5 IP地址规划

IP地址规划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网络运行的质量,以下是几点IP地址规划的基本原则:

唯一性:

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采用相同的IP地址。即使使用了支持地址重叠的MPLS/VPN技术,也尽量不要规划为相同的地址。连续性:

连续地址在层次结构网络中易于进行路径叠合,大大缩减路由表,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扩展性:

地址分配在每一层次上都要留有余量,在网络规模扩展时能保证地址叠合所需的连续性。实意性:

“望址生义”,好的IP地址规划使每个地址具有实际含义,看到一个地址就可以大至判断出该地址所属的设备。这是IP地址规划中最具技巧型和艺术性的部分。最完美的方式是得出一个IP地址公式,以及一些参数及系数,通过计算得出每一个需要用到的IP地址。

对于IP地址的规划,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Loopback地址、设备互联地址、用户地址,下面就对这几个部分进行详细设计。

对ip地址进行统一的规划,具体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根据情况不同,可以进行增减)

4.5.1设备管理地址(Loopback地址)

对设备的管理地址进行统一的规划,列出所有设备的管理地址。Loopback地址尽量采用单独的一段连续地址,便于维护,掩码使用32位

4.5.2 互联接口地址

对于设备间的接口地址进行统一的规划,列出所有设备之间的互连地址。互联地址也尽量采用一段连续地址,便于维护,掩码使用30位

4.5.3用户地址

对最终用户使用地址进行统一的规划,需要给出不同的用户所使用的网段的详细列表。

4.6 VLAN规划

对于涉及到交换机需要划分vlan的,对vlan的划分规则进行统一的规划,尽量将VLAN段和具体业务相关联

4.7 路由协议规划

路由规划时有一些基本原则,见下:

最短距离:尽量使得IGP最短路径是传输最短距离,因为在 骨干网中,端到端时延主要来自于传输时延。进一步,备份路径应尽量通过次短的传输距离,以减少主备切换带来的时延抖动

快速收敛:快速发现故障并作出响应,使得系统从故障中尽快恢复,避免路由黑洞和路由循环

路由可控、可预测,采用清晰、明确、简单的路由策略,摈弃过于复杂和精细的设计,避免给运营部署带来的困难

提高稳定性,正确判断网络故障,避免频繁的路由计算和刷新

负载分担,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可靠性

路由协议的规划从IGP、EGP两个方面来进行设计。

对网络中使用的路由协议进行规划,说明在整个网络中所要使用的路由协议,以及各个路由协议如何使用。

4.7.1 静态路由

对静态路由进行规划,说明在网络中的什么地方要使用静态路由,配置哪些静态路由。

4.7.2 OSPF协议规划

对OSPF路由协议进行规划,其中包括在什么设备上运行OSPF路由协议,一共使用了哪几个区域,各个链路的COST值定为多少,要向OSPF协议中引入哪些路由等等。如果不使用OSPF协议,此节略去。

Router id 确定OSPF路由器的Router id,一般采用设备的Loopback地址。

区域的规划

标出使用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包括哪些路由器。需要考虑区域的可扩展性,如首先使用Area0,另外需要划分分支区域时,可以考虑将地域位置做为划分参考。在规划区域时,可以同时考虑区域的特性,如属于stub区域、NSSA区域等等

cost值的规划

规划各条链路的花费值,以保证整个路由的选择能够按照预先设想的进行。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确定:一是根据链路带宽,选择一个参考带宽,然后和实际带宽进行比较得出得值确定;另外一个根据设计得流量模型直接指定Cost值,明确路由走向

OSPF中需要引入的路由

规划出都有哪些路由需要引入OSPF协议中。在引入路由的时候,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控制访问列表。

4.7.2 ISIS协议规划

对ISIS路由协议进行规划,其中包括在什么设备上运行ISIS路由协议,该设备属于哪个Level,各个链路的Metric值定为多少,要向ISIS协议中引入哪些路由等等。如果不使用ISIS协议,此节略去。

NET ISIS协议中的NET值,相当于OSPF中的Router id的概念,它是由NSAP通过设置NSEL字段为0转化而来的,用来标识一台运行ISIS的路由设备。其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

AFI:可以官方申请,或者使用私有的49,这个值在目前的IP网络中只起到标识的作用

AREA ID:预先统一规划的区域号,对于骨干网来说,可以采用当地的电话号码区号,也可以使用本系统AS号,建议采用电话号码区号,便于记忆维护

System ID:某台设备在一个区域中的标识,在一个区域中保持唯一性,通常的使用MAC地址或者IP地址做为设备的System ID,建议采用设备的Loopback接口地址,便 于维护和习惯记忆

通过Loopback地址具体演化为SystemID的举例如下:

某点Loopback地址如下:10.0.0.1 

010.000.000.001 

0100.0000.0001 示例最后的NET值为:86.0010.0100.0000.0001.00

本次工程的NET规则如下 : 确定本次工程NET值设定规则,列出设备节点具体的NET值。

网络层次的规划

ISIS协议和OSPF协议一样,同样采用层次结构,ISIS协议的层次结构通过LEVEL1和LEVEL2两个层次表示。LEVEL1区域比较特殊,类型于OSPF中的Stub区域,该类区域中只有该区域内路由,访问区域外部采用缺省路由的方式,在组网使用时有一些限制。LEVEL2区域相当于OSPF中的骨干区域,规划时需注意LEVEL2的连续性。根据具体组网环境及业务确定网络层次的划分,Metric值的规划

规划各条链路的花费值,以保证整个路由的选择能够按照预先设想的进行。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确定:一是根据链路带宽,选择一个参考带宽,然后和实际带宽进行比较得出得值确定;另外一个根据设计得流量模型直接指定Metric值,明确路由走向

ISIS中需要引入的路由

规划出都有哪些路由需要引入ISIS协议中。在引入路由的时候,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控制访问列表。

4.7.3 BGP规划

对BGP协议进行一下规划,包括在哪些路由器上运行BGP路由协议,网络中存在哪些AS,是否使用路由反射器,联盟等属性。需要向BGP中注入哪些路由信息。

自治系统的规划

网络中使用几个AS,各个AS的都包括哪些路由器,这些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是什么样的。可以使用的私有AS:64512-65535

反射器的规划

在一个AS内部,IBGP邻居必须是全连接的,由于IBGP邻居通常数量较多,如果全连接会造成N平方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网络中使用RR(路由反射器)的形式解决。

1、尽量选取独立的RR,保持RR的稳定性

2、如不能选取独立RR,尽量选取核心位置路由器做为RR,且保证性能上能够承受

3、尽量采用RR的冗余配置,即在一个cluster中配置两台RR,Client双上行到两个RR,实现出口备份

4、如果网络规模较大,且层次结构呈现比较规则的两层结构,可采用多级RR的形式实现

地点 Cluster-id RR路由器 Client路由器 备注

根据工程的组网结构和具体的设备类型,确定网络采用几级路由反射器,确定网络中哪些路由器作为路由反射器,哪些设备作为它的客户机。

BGP属性规划

BGP可以通过大量的属性设置控制路由的选择和走向,常用的属性有LocalPre、MED、AS-Path、团体属性。

对本次工程的流量模型进行描述,将流量模型与进行这些属性的设置相对应,如相关属性无涉及可将该段删除。

LocalPref:

LocalPref是BGP的一个知名任选属性,其可以用来确定AS的出口流量的走向,其值缺省为100,数值越大越优先,本次工程的LocalPref配置为:

LocalPref设定条件 LocalPref值

MED:

MED是BGP的一个可选非传递属性,其只传播到相邻的AS,其可以用来确定AS的入口流量的走向,其值缺省为0,数值越小越优先,本次工程的MED配置为:

MED设定条件 MED值

AS-Path:

AS-Path属性是BGP的必遵属性,其为一个途经AS的列表,它主要作用为消除路由环路,但是其同时可以用来进行选路,即通过在AS-Path中附加AS号的方式改变AS-Path 的长度。

AS-Path设定条件 AS-Path附加值

团体属性:

团体属性可以对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路由进行标记,从而在路由选择和控制的过程中做为依据。

团体属性设定条件 团体属性值

路由策略的规划

指出需要将哪些路由引入BGP,使用什么方法引入,如何使用路由进行备份。

4.8 MPLS-VPN规划

MPLS是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的简称。采用MPLS VPN技术可以把物理上单一的IP网络分解成逻辑上隔离的网络,并且每个VPN单独构成一个独立的地址空间,即VPN之间可以重用地址,在分配地址时不必考虑是否会与其他的VPN发生冲突,只需要考虑在本VPN之内不冲突即可,这样可以解决IP网络地址不足的问题,也方便网络的扩展和变更。

MPLS VPN的网络构造由服务提供商来完成。在这种网络构造中,由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VPN服务,用户感觉不到公共网络的存在,就好像拥有独立的网络资源一样。

为了实现MPLS VPN功能,除了新建网络之外,更多的需求是在已有的传统IP网络上实现MPLS VPN的功能。这样,既保护了原有网络投资,又适应了企业用户的新的需求,实现业务的增值。MPLS VPN网络中,有三种设备:CE、PE和P路由器,CE是用户直接与服务提供商相连的边缘设备,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或者终端;PE是骨干网中的边缘设备,它直接与用户的CE相连;P 路由器是骨干网中不与CE直接相连的设备。P 路由器并也不知道有VPN的存在,仅仅负责骨干网内部的数据传输,但其必须能够支持MPLS协议,并使能该协议;PE位于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边缘,所有的VPN的构建、连接和管理工作都是在PE上进行的。

对网络中使用的MPLS的参数进行规划。包括哪些路由器运行MPLS协议,哪些设备做PE,哪些设备做CE,网络中存在几个VPN,这些VPN的互通需求有什么样的。

4.9 Qos的规划

IP QoS(Quality of Service)是指IP网络的一种能力,即在跨越多种底层网络技术(FR、ATM、Ethernet、SDH等)的IP网络上,为特定的业务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衡量IP QoS的技术指标包括:

1)带宽/吞吐量指数据包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传送的平均往返时间; 3)抖动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报文的百分比,用来衡量网络正确转发用户数据的能力; 5)可用性-指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时间的百分比。

不同的用户及业务对IP QoS技术指标的要求是不同的,通过有效地实施各项IP QoS技术,使得网络运营商能够有效地控制网络资源及其使用,能够在单一IP网络平台上融合语音、视频及数据等多种业务,能够在现有网络上细分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特色的差别业务、以便能迅速获得利益回报、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DiffServ(包括IP和MPLS)是目前成熟可行的QoS保证机制,可扩展性好,便于大规模部署,建议本期工程采用

对网络中业务类型按照QOS要求进行描述分类。

4.10 NTP的规划

在运营电信业务的网络中,需要采用网络时间协议NTP对网络设备进行时间同步(或称为“授时”)。网络时间协议(NTP)用来使网络内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机同步。由于各节点认证、计费或其他审计信息中包含的时间信息必须统一相对于同一时间标准,因此全网设备必须统一到同一时间标准上。

NTP协议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型。首先需要设立一个具有精确时钟源的网络时间服务器,然后网络中的路由器设备作为这个网络时间服务器的客户端,他们之间运行NTP协议,从而校对和调整路由器的时间,达到全网时间同步的目的。

本次工程的NTP方案如下:

如果网络中需要使用NTP,对NTP进行规划。否则删除本节

4.12 网络管理

对整个网络的网络管理方案进行规划,使用什么网管,设置哪些节点为种子节点。SNMP团体名的规划。对于比较大的网络,规划一、二级网管都是哪些。

4.13 网络安全 4.13.1 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包括业务安全、设备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几个方面。

业务安全指用户业务流不被非法截获、破坏、假冒等。由于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安全要求,一般用户的上网业务和政府机关公文传递以及军事机密的传递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安全要求。一般由用户设备实现端到端的加密来实现用户业务的安全。设备安全指网络设备包括网管系统应当防止网络管理员之外的任何人或组织对网络设备和网管系统配置、资源、诊断系统的有意或无意的访问、破坏和假冒和攻击。要求网络设备和网管系统应提供有效的认证措施,拒绝并记录非法的入侵,采取有效的手段防止其他攻击。

设备安全还包括在常见的自然现象对设备的破坏。设备应当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防雷击、防静电,并能够在正常的机房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长期稳定的运行。

数据安全指设备和网管系统的配置数据、统计信息、诊断信息、历史记录、文档以及软件版本、补丁等不会丢失、错漏。数据安全一般主要管理手段来实现,比如,对数据的定期备份等。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在一些特别场合的应用,网络安全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网络安全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内部局域网的安全,其二是外部数据交换的安全。路由器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通讯的关键设备,有必要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功能。

总体而言:全网的安全策略包括网络安全策略,节点安全策略,数据安全策略,和持续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策略:主要保证网络拓扑机构的合理性,全网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路的可用性。节点安全策略:主要保证各个节点内的设备不受攻击,保证服务不中断。

数据安全策略:保证系统重要数据得到及时有效的备份保护,并避免受到非法使用者的篡改等。持续安全策略:能够从发展的角度,对系统的安全缺陷进行及时跟踪和修正,保证网络的长期安全性。

4.13.1 本期工程安全建议

对本次工程中整个网络中所采用的安全策略进行规划。

第五章 配置举例

如果用户要求,给出一些设备的典型配置

2.网络规划方案请教 篇二

目前, 各高校的校园网主要以IPv4网络为主, 现在, 在很多学校的校园网中IPv4网络的IP地址资源短缺, 并存在Qo S、安全等问题。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及学术研究的基地, 建立起IPv6校园网来弥补IPv4地址资源的不足, 并推动高校师生对IPv6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抢占IPv6技术制高点有迫切的需求。

一、在IPv4-IPv6过渡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如下的原则和目标:

1、保证IPv4和IPv6主机之间的互通;

2、在更新过程中避免设备之间的依赖性 (即某个设备的更新不依赖于其它设备的更新) ;

3、对于网络管理者和终端用户来说, 过渡过程易于理解和实现;

4、过渡可以分步进行;

5、给用户选择的空间, 让用户可以自己决定何时过渡以及如何过渡。

主要分三个方面:IP层的过渡策略与技术、链路层对IPv6的支持、IPv6对上层的影响

纵观各种演进策略, 主流技术大致可分如下几类:

双栈策略

实现IPv6结点与IPv4结点互通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在IPv6结点中加入IPv4协议栈。具有双协议栈的结点称作“IPv6/v4结点”, 这些结点既可以收发IPv4分组, 也可以收发IPv6分组。

隧道技术

在IPv6发展初期, 必然有许多局部的纯IPv6网络, 这些IPv6网络被IPv4骨干网络隔离开来, 为了使这些孤立的“IPv6岛”互通, 就采取隧道技术的方式来解决。

工作机理:在IPv6网络与IPv4网络间的隧道入口处, 路由器将IPv6的数据分组封装入IPv4中, IPv4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分组取出转发给目的节点。

隧道技术在实践中有四种具体形式:构造隧道、自动配置隧道、组播隧道以及6to4。

TB (Tunnel Broker, 隧道代理)

对于独立的IPv6用户, 要通过现有的IPv4网络连接IPv6网络上, 必须使用隧道技术。但是手工配置隧道的扩展性很差, TB的主要目的就是简化隧道的配置, 提供自动的配置手段。

双栈转换机制 (DSTM)

DSTM的目标是实现新的IPv6网络与现有的IPv4网络之间的互通。使用DSTM, IPv6网络中的双栈结点与一个IPv4网络中的IPv4主机可以互相通信。

协议转换技术

其主要思想是在V6节点与V4节点的通信时需借助于中间的协议转换服务器, 此协议转换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把网络层协议头进行V6/V4间的转换, 以适应对端的协议类型。

在IPv4-IPv6过渡的过程中, 还有其它一些技术, 因篇幅有限, 在此不再详述。

二、通过以上分析, 校园网络IPV4到IPV6的规划与过渡基本遵循如下模式

建立IPv6校园网主要应当考虑校园网升级支持IPv6业务和采用同时支持IPv6/IPv4网络设备进行新建校园网建设两种情况, 这里提供四种方案供参考。

1、隧道模式, 升级核心设备快速实现IPv6接入适用对象:

校园网中存在大量IPv4设备没有IPv6功能, 或者不能升级到IPv6, 快速将网络均升级为IPv6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保护IPv4投资, 同时又需要让新增用户使用IPv6业务, 可以采用此方案。

组网模式:

升级的重点在于核心层。原有IPv4网络不进行改造, 在核心增加一台支持IPv6业务的核心交换机或者更换原有的核心交换机为支持IPV6的核心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开启双栈功能, 向上连接IPv6网络, 向下开启ISATAP隧道功能, 开启IPv6/IPv4主机可采用ISATAP隧道方式直接接入核心交换机。

网络中其余设备均无任何变化, 原有IPv4业务正常运行。方案优势:

只需增加一台支持IPv6业务的核心设备, 其余设备保持不变, 保护原有投资。

只需简单开启ISATAP隧道功能即可, 快速实现校园网IPv6主机接入。新增的IPv6用户可以正常访问IPv6网络及IPv6业务。

原有IPv4业务不产生任何变化, 正常运行。双栈用户可以直接访问IPv4网络及IPv4业务。

2、双栈模式, 升级核心与部分汇聚逐步支持IPv6适用对象:

部分新建模式建议重新建设支持IPv6业务核心层和汇聚层, IPv4业务可以经由原有网络转发, IPv6业务经由新核心进行转发。为了使原有的IPv4网络逐步升级到IPv6网络, 采用新建核心汇聚, 支持IPv6, 接入二层设备增加接口连入新网络中。

组网模式:

新增核心层支持IPv6的核心交换机, 针对汇聚或者接入的三层IPv4设备进行更换, 可以将汇聚层的原有三层交换机更换为支持IPV6的双栈设备, 直接连接到双栈核心, 并部署IPv6路由功能如OSPFv3、IPv6静态路由等。

新增双栈汇聚/接入交换机与新增核心交换开启双栈功能。新增汇聚/接入可直接连接到双栈核心, 开启IPv6路由功能, 实现部分校园网的IPv6功能升级。

原有IPv4业务正常运行。

方案优势:

逐步实现对原有IPv4网络的改造, 将部分汇聚与核心设备更换, 为下一步实现整网IPv6网络部署奠定基础。同时也开启了IPv6路由功能, 为未来整网维护IPv6路由积累管理经验。

新增的IPv6用户可以正常访问IPv6网络及IPv6业务。

原有IPv4业务不产生任何变化, 正常运行。

双栈用户可以直接访问IPv4网络及IPv4业务。

3、新建IPv6网络

适用对象:

新建IPv6校园网, 可采用全网支持IPv6的设备部署。

组网模式:

新建核心层、汇聚层全双栈部署IPv6路由, 实现全网IPv6。

部分业务区域可采用二层到桌面, 接入交换机可采用百兆或千兆到桌面。核心层开启IPv4/IPv6路由功能。

部分区域可采用百兆/千兆三层到桌面模型, 直接将IPv6网关部署在接入三层双栈交换机上。

方案优势:

接入层与汇聚层、汇聚层与核心层间采用双上联实现链路冗余, 汇聚层、核心层设备采用双节点实现节点冗余。汇聚层设备作为用户接入点网关设备, 通过运行VRRP实现网关冗余。保证整个IPv6网络的高可靠性。

核心层的双栈设备分别连接IPv4和IPv6网络, 新增IPv6用户可以正常访问IPv6网络及业务。

双栈用户可以直接访问IPv4网络及业务。

三、设备选型

针对IPv6校园网网络结构的设计分析和用户的需求分析, 结合校园网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我们建议选用支持IPv6/IPv4双协议栈、IPv6 over IPv4隧道、ISATAP隧道、6to4隧道等过渡技术的核心、汇聚、接入的三层交换机。

而IPv6校园网网络出口路由器则需要满足先进的电信级IPv6/IPv4双栈路由器体系结构;交换背板提供高性能的多层和多种服务的交换结构, 分布式体系结构, 具有扩展性, 交换矩阵无阻塞;支持IPv6协议及其编址结构、IPv6组播服务、MPLS服务支持、IPv6的访问控制;IPv4和IPv6互联互通及隧道技术等要求。

全面考虑了IPv6校园网建设对数据转发的能力与性能的要求, 可以选择具有下一代高性能IPv6数据转发平台核心层设备、汇聚层设备、接入层设备、楼层接入。

四、网络路由设计

IPv6校园网的IPv6网络路由规划, 需要考虑到现有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主流的应用模式。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各种IPv6的路由协议, IPv6的IGP可以选择ISISv6或者OSPFv3, 但是考虑到多数校园网的习惯以及协议支持的广泛程度, 部署OSPFv3可能更为实际。

采用静态路由协议, 区域学校向上制定IPv6的缺省路由到节点学校, 节点学校将该区域的学校路由汇总, 发布到核心网络上。实现路由条目的分级汇总, 使得主干网的路由条目减小, 方便管理, 极大提高了网络设备的转发效率。

五、IPv6校园网网络安全规划

IPv4协议向IPv6协议升级过程中, 构建可信任的下一代互联网, 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建设IPv6校园网的时候, 需要全面考虑网络的安全问题。

设备级别的防护

随着IPv6在校园中的部署, IPv4和IPv6共存的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校园网的各种应用不断扩展, 网络攻击不断增多, 越来越需要为IPv6交换机提供一种保护机制。对发往交换机CPU的数据流, 进行流分类和优先级分级处理, 以及CPU的带宽限速, 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CPU都不会出现负载过高的状况, 从而能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这种保护机制就是CPU Protect Policy (CPP) 。CPP作为IPv6交换机的一个功能模块, 按照以下四个阶段处理数据:Classifying、Queuing、Scheduling和Shaping。

支持IPv4/IPv6的核心交换机的管理板与线卡的架构其CPP应具有分布式的特点, 优点是在硬件实现CPP的基础上, 由各个线卡进行一级过滤, 而管理板进行二级过滤, 通过这种二级过滤的机制, 使管理板大大降低了被攻击的可能性, 使管理板的各种协议能平稳地运行, 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管理板的CPU资源, 保证了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CPP保护策略, 使网络设备的安全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在部署IPv6的校园中, 各种应用、攻击, 都极大地考验着网络设备, 我们建议在IPv6的校园网部署中, 采用具有先进的CPU Protect Policy (CPP) 机制的IPv6转发平台。

全局安全网络

IPv6技术在校园网大规模应用, IPv4和IPv6共存相互访问, 各种应用大规模开展, 网络访问控制NAC (Network Access Control) 应运而生。网络访问控制解决方案旨在通过身份验证、主机健康性保障、网络安全性保障等多重角度, 对内网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这一系列措施, 实现内网用户身份的合法化, 上网主机安全状况的健康化, 网络通信的安全化以及用户网络访问行为的规范化。

部署了IPv4/IPv6兼容的全网安全防御系统, 通过软硬件的联动、计算机层面与网络层面的结合, 从身份、主机、网络等多个角度对IPv4/IPv6的网络安全进行监控、检测、防御和处理, 帮助用户共同构建身份合法、主机健康、网络安全、行为规范的全局安全网络。

IPv6相比于IPv4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也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从IPv4网络逐步过渡到IPv6网络、到完全替代IPv4网络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演进过程, 在这个演进过程中, 网络各个组成部分将会逐步被新的部件所替代。伴随着网络演进的过程, 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甚至全新的运营模式也将逐步涌现。

总之, IPV6校园网络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在建设IPV6校园网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 参考成功的案例, 依托服务校园网建设的丰富经验, 规划建设端到端的IPv6校园网解决方案, 为校园网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助力。

摘要:各高等院校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申请到了IPV6的地址, 在从IPV4升级到IPV6的网络中, 有许多方案可以实现IPV4和IPV6之间的通信, 本文就是列举了四种可行的方案供各高校升级校园网络时作为参考。

3.我院网络规划方案及相关问题探究 篇三

关键词:校园网;运营商;网络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9-0087-03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先导,21世纪的教育必须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发达国家已清楚地认识到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教育工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并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以求能够满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具备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环境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数字信息系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我院领导提出新校区数字化校园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统筹兼顾、分布实施。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及同事结合学院具体情况,设计出了新校区网络建设规划方案。

一、方案概述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节省学院建设资金,网络建设方案采取和运营商合作共建的方式。即由学院和运营商共同商讨建设方案,根据商务谈判协议,运营商负责建设学生宿舍网络及其他内容,并与学院校园网无缝对接。

我院提出新校区网络建设要满足“高起点、面向未来、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管理”的内在需求,兼顾生活环境等配套因素,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建成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实现有线、无线、VPN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全网部署IPv6,紧扣前沿技术脉搏,统一规划高性能、高安全、带宽透明管理的校园网边界,关注安全热点,消除安全盲点。基于以上要求我们设计出了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建设中总体来说要考虑以下几点:

(1)学生用户访问校园网资源不进行计费,为了实现该要求,因此需要对运营网关进行下移,通过对网关的下移,可以方便地对访问校内网流量以及互联网流量进行分流,既不造成流量迂回对运营商城域网的影响,也更方便校园网资源的开放。

(2)为了更好地执行公安部下发的82号令要求,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审计,因此整个网络需要支持学生用户上网行为审计功能。

(3)高品质的网络不仅需要网络具备可扩展性,而且还需要很强的可用性。本期网络建设项目不仅要考虑有线网的可用性,还要考虑无线网的可用性,目前无线网络建设经常存在无线信号强,但是网络可用性差的特点,因此需要在方案中特别的考虑。除此之外网络还需具备可扩展性,包括带宽的扩展,业务的扩展等。

(4)业务可平滑向下一代网络迁移,向IPv6迁移兼容现有组网环境,IPv6完全由分布式硬件完成,保护投资;业务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业务可以基于移动漫游环境,移动漫游环境无需管理者手工干预

(5)出口具备抵御攻击、非法业务的隔离、控制,具备在线主动抵御的能力;核心网络自身集成安全防御能力,缩小攻击、病毒在校园影响范围;用户接入网络屏蔽用户非法操作,隔离网络攻击

二、问题探究

经过招标建设,我院网络核心使用一台H3C S10508-V交换机,教学办公区域采用有线无线全覆盖方式,整网采取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方式建设。学生宿舍区域使用无源光网络作为接入设备,共有一套OLT和八套ONU组成。为了保证学生区域的使用安全,全套光网络使用每用户每VLAN的方式,进行二层隔离。每个从光网络上行到核心交换机的报文均有两层标签的封装。

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要求,我院校园网内部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供访问,故希望将学生宿舍互联网的访问需求和内网的访问需求分开处理。即,互联网的访问需求由运营商负责收费,提供访问出口,内网的访问需求只要是在校学生都能够无偿访问。

原计划通过核心交换机的DHCP功能为所有上网用户分配IP地址,此时可以访问内网,而后希望上外网的用户,付费上网,通过PPPoE的方式获取地址,基于PPPoE方式获取的IP地址,优先级会高于DHCP方式获取的地址,那么此时客户就可以直接访问外网,不能够访问内网,若想要重新访问内网,则需要将PPPoE连接断开。不希望上外网的客户,则可以使用DHCP方式获取的地址直接访问内网。

由于两层标签的存在,以太网交换机通常不能够对其进行处理,最多只能够将流量放行,保持两层标签的形式。这意味着核心交换机不能够为客户端提供DHCP服务。上述的解决方案完全不能够实现。

三、解决方法

要解决上述问题,并保障学生用户的正常访问,有如下几种方式:

1.无源光网络不使用两层标签

理论上,无源光网络可以不配置两层标签,这并不困难。原本需要两层标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网络传输和二层终结的方便。若是配置OLT设备,让用户流量只带有一层标签上行到核心交换机,则可以实现核心交换机对客户端通过DHCP的方式分配地址这一操作。要求OLT设备配置多个用户在一个VLAN中,比如,6000用户,可以分为30个VLAN,每VLAN有200用户。基于以往经验,同时在线的用户数量通常都不到一半。

使用这个方案就可以实现最初的设想,让不同访问需求的客户获取不同地址,按需收费。

这个方法的问题就是客户端之间的二层网络是不能够互相隔离的,这样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OLT设备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将网关上移,使用运营商的BARS设备作为学生宿舍出口网关

如图2所示,BARS设备可以分为认证域和DHCP域,实际上BARS也是一个路由器,也可以提供DHCP服务。BARS是有能力终结两层VLAN的标签。而后,按照原有的方案,所有上网的客户都直接分配DHCP的IP地址,所有访问互联网络的客户仍然PPPoE拨号,直接获取PPPoE的地址。

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仍然是可以区分不同的访问需要的用户,只访问内网的用户仍然不需要缴费。

最大的问题就是,BARS能否直接作为用户的网关?在运营商规范上是否允许?

3.所有用户都进行认证

不论是否有访问互联网的需求,所有用户都要求有运营商的账号号,才能够上网。也就是说,不采用两套认证的方式,只要接入网络就要进行PPPoE拨号,拨号之后,能够访问内网,也能够访问外网。这样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核心交换机作为一个二层通道,直接将流量透传到BARS设备,如图3所示。

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能够完美的解决地址分配和认证的问题,而且不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大的更改。

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是访问内网还是访问外网学生都需要缴费,对学生是个负担。

4.增加路由器,对两层VLAN标签进行处理

如图4所示,增加一个路由器,作为DHCP网关,使用路由器对两层标签进行处理,在带有两层标签的报文上送到路由器的时候,进行解标签的处理。在不带标签的流量会到路由器的时候,进行两层VLAN标签的封装。两层标签被剥离之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均可以进行识别和处理。

同时,需要增加核心交换机对二层标签透传的配置,保障流量能够正常上行到路由器。

具体过程如下:

(1)设备接入到网络中,通过DHCP广播的方式,请求地址;

(2)路由器收到DHCP请求报文之后,在相应VLAN内,为设备分配地址,网关为路由器;

(3)如果采用PPPoE的拨号方式,客户端会直接将报文发送到运营商BARS设备上,请求地址,在获取到地址之后,虚拟拨号的地址优先级高于DHCP,故可以访问公网,网关配置的是BARS的地址;

(4)如果希望回到内网,将PPPoE下线即可。

不管采用哪种方案都能够解决问题,但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改变,但无论如何作为学院和运营商合作建设的一种尝试,值得推广。我院经过讨论采取了第四种解决方案,且完美实现了校园网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吕纪霆,霍振兴.基于校园网建设WLAN的网络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J].数据通信, 2013(5).

[2]郑迅雷.浅谈EPON网络建设方案[J].铁道通信信号,2008(12).

(编辑:杨馥红)

endprint

摘 要:本文对学院和运营商合作建设校园网络进行了方案探讨,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园网;运营商;网络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9-0087-03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先导,21世纪的教育必须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发达国家已清楚地认识到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教育工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并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以求能够满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具备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环境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数字信息系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我院领导提出新校区数字化校园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统筹兼顾、分布实施。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及同事结合学院具体情况,设计出了新校区网络建设规划方案。

一、方案概述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节省学院建设资金,网络建设方案采取和运营商合作共建的方式。即由学院和运营商共同商讨建设方案,根据商务谈判协议,运营商负责建设学生宿舍网络及其他内容,并与学院校园网无缝对接。

我院提出新校区网络建设要满足“高起点、面向未来、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管理”的内在需求,兼顾生活环境等配套因素,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建成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实现有线、无线、VPN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全网部署IPv6,紧扣前沿技术脉搏,统一规划高性能、高安全、带宽透明管理的校园网边界,关注安全热点,消除安全盲点。基于以上要求我们设计出了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建设中总体来说要考虑以下几点:

(1)学生用户访问校园网资源不进行计费,为了实现该要求,因此需要对运营网关进行下移,通过对网关的下移,可以方便地对访问校内网流量以及互联网流量进行分流,既不造成流量迂回对运营商城域网的影响,也更方便校园网资源的开放。

(2)为了更好地执行公安部下发的82号令要求,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审计,因此整个网络需要支持学生用户上网行为审计功能。

(3)高品质的网络不仅需要网络具备可扩展性,而且还需要很强的可用性。本期网络建设项目不仅要考虑有线网的可用性,还要考虑无线网的可用性,目前无线网络建设经常存在无线信号强,但是网络可用性差的特点,因此需要在方案中特别的考虑。除此之外网络还需具备可扩展性,包括带宽的扩展,业务的扩展等。

(4)业务可平滑向下一代网络迁移,向IPv6迁移兼容现有组网环境,IPv6完全由分布式硬件完成,保护投资;业务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业务可以基于移动漫游环境,移动漫游环境无需管理者手工干预

(5)出口具备抵御攻击、非法业务的隔离、控制,具备在线主动抵御的能力;核心网络自身集成安全防御能力,缩小攻击、病毒在校园影响范围;用户接入网络屏蔽用户非法操作,隔离网络攻击

二、问题探究

经过招标建设,我院网络核心使用一台H3C S10508-V交换机,教学办公区域采用有线无线全覆盖方式,整网采取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方式建设。学生宿舍区域使用无源光网络作为接入设备,共有一套OLT和八套ONU组成。为了保证学生区域的使用安全,全套光网络使用每用户每VLAN的方式,进行二层隔离。每个从光网络上行到核心交换机的报文均有两层标签的封装。

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要求,我院校园网内部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供访问,故希望将学生宿舍互联网的访问需求和内网的访问需求分开处理。即,互联网的访问需求由运营商负责收费,提供访问出口,内网的访问需求只要是在校学生都能够无偿访问。

原计划通过核心交换机的DHCP功能为所有上网用户分配IP地址,此时可以访问内网,而后希望上外网的用户,付费上网,通过PPPoE的方式获取地址,基于PPPoE方式获取的IP地址,优先级会高于DHCP方式获取的地址,那么此时客户就可以直接访问外网,不能够访问内网,若想要重新访问内网,则需要将PPPoE连接断开。不希望上外网的客户,则可以使用DHCP方式获取的地址直接访问内网。

由于两层标签的存在,以太网交换机通常不能够对其进行处理,最多只能够将流量放行,保持两层标签的形式。这意味着核心交换机不能够为客户端提供DHCP服务。上述的解决方案完全不能够实现。

三、解决方法

要解决上述问题,并保障学生用户的正常访问,有如下几种方式:

1.无源光网络不使用两层标签

理论上,无源光网络可以不配置两层标签,这并不困难。原本需要两层标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网络传输和二层终结的方便。若是配置OLT设备,让用户流量只带有一层标签上行到核心交换机,则可以实现核心交换机对客户端通过DHCP的方式分配地址这一操作。要求OLT设备配置多个用户在一个VLAN中,比如,6000用户,可以分为30个VLAN,每VLAN有200用户。基于以往经验,同时在线的用户数量通常都不到一半。

使用这个方案就可以实现最初的设想,让不同访问需求的客户获取不同地址,按需收费。

这个方法的问题就是客户端之间的二层网络是不能够互相隔离的,这样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OLT设备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将网关上移,使用运营商的BARS设备作为学生宿舍出口网关

如图2所示,BARS设备可以分为认证域和DHCP域,实际上BARS也是一个路由器,也可以提供DHCP服务。BARS是有能力终结两层VLAN的标签。而后,按照原有的方案,所有上网的客户都直接分配DHCP的IP地址,所有访问互联网络的客户仍然PPPoE拨号,直接获取PPPoE的地址。

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仍然是可以区分不同的访问需要的用户,只访问内网的用户仍然不需要缴费。

最大的问题就是,BARS能否直接作为用户的网关?在运营商规范上是否允许?

3.所有用户都进行认证

不论是否有访问互联网的需求,所有用户都要求有运营商的账号号,才能够上网。也就是说,不采用两套认证的方式,只要接入网络就要进行PPPoE拨号,拨号之后,能够访问内网,也能够访问外网。这样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核心交换机作为一个二层通道,直接将流量透传到BARS设备,如图3所示。

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能够完美的解决地址分配和认证的问题,而且不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大的更改。

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是访问内网还是访问外网学生都需要缴费,对学生是个负担。

4.增加路由器,对两层VLAN标签进行处理

如图4所示,增加一个路由器,作为DHCP网关,使用路由器对两层标签进行处理,在带有两层标签的报文上送到路由器的时候,进行解标签的处理。在不带标签的流量会到路由器的时候,进行两层VLAN标签的封装。两层标签被剥离之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均可以进行识别和处理。

同时,需要增加核心交换机对二层标签透传的配置,保障流量能够正常上行到路由器。

具体过程如下:

(1)设备接入到网络中,通过DHCP广播的方式,请求地址;

(2)路由器收到DHCP请求报文之后,在相应VLAN内,为设备分配地址,网关为路由器;

(3)如果采用PPPoE的拨号方式,客户端会直接将报文发送到运营商BARS设备上,请求地址,在获取到地址之后,虚拟拨号的地址优先级高于DHCP,故可以访问公网,网关配置的是BARS的地址;

(4)如果希望回到内网,将PPPoE下线即可。

不管采用哪种方案都能够解决问题,但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改变,但无论如何作为学院和运营商合作建设的一种尝试,值得推广。我院经过讨论采取了第四种解决方案,且完美实现了校园网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吕纪霆,霍振兴.基于校园网建设WLAN的网络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J].数据通信, 2013(5).

[2]郑迅雷.浅谈EPON网络建设方案[J].铁道通信信号,2008(12).

(编辑:杨馥红)

endprint

摘 要:本文对学院和运营商合作建设校园网络进行了方案探讨,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园网;运营商;网络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9-0087-03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先导,21世纪的教育必须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发达国家已清楚地认识到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教育工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关系,并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以求能够满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具备网络化、智能化教学环境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数字信息系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我院领导提出新校区数字化校园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统筹兼顾、分布实施。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及同事结合学院具体情况,设计出了新校区网络建设规划方案。

一、方案概述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节省学院建设资金,网络建设方案采取和运营商合作共建的方式。即由学院和运营商共同商讨建设方案,根据商务谈判协议,运营商负责建设学生宿舍网络及其他内容,并与学院校园网无缝对接。

我院提出新校区网络建设要满足“高起点、面向未来、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管理”的内在需求,兼顾生活环境等配套因素,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最终建成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实现有线、无线、VPN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全网部署IPv6,紧扣前沿技术脉搏,统一规划高性能、高安全、带宽透明管理的校园网边界,关注安全热点,消除安全盲点。基于以上要求我们设计出了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建设中总体来说要考虑以下几点:

(1)学生用户访问校园网资源不进行计费,为了实现该要求,因此需要对运营网关进行下移,通过对网关的下移,可以方便地对访问校内网流量以及互联网流量进行分流,既不造成流量迂回对运营商城域网的影响,也更方便校园网资源的开放。

(2)为了更好地执行公安部下发的82号令要求,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审计,因此整个网络需要支持学生用户上网行为审计功能。

(3)高品质的网络不仅需要网络具备可扩展性,而且还需要很强的可用性。本期网络建设项目不仅要考虑有线网的可用性,还要考虑无线网的可用性,目前无线网络建设经常存在无线信号强,但是网络可用性差的特点,因此需要在方案中特别的考虑。除此之外网络还需具备可扩展性,包括带宽的扩展,业务的扩展等。

(4)业务可平滑向下一代网络迁移,向IPv6迁移兼容现有组网环境,IPv6完全由分布式硬件完成,保护投资;业务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业务可以基于移动漫游环境,移动漫游环境无需管理者手工干预

(5)出口具备抵御攻击、非法业务的隔离、控制,具备在线主动抵御的能力;核心网络自身集成安全防御能力,缩小攻击、病毒在校园影响范围;用户接入网络屏蔽用户非法操作,隔离网络攻击

二、问题探究

经过招标建设,我院网络核心使用一台H3C S10508-V交换机,教学办公区域采用有线无线全覆盖方式,整网采取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方式建设。学生宿舍区域使用无源光网络作为接入设备,共有一套OLT和八套ONU组成。为了保证学生区域的使用安全,全套光网络使用每用户每VLAN的方式,进行二层隔离。每个从光网络上行到核心交换机的报文均有两层标签的封装。

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要求,我院校园网内部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供访问,故希望将学生宿舍互联网的访问需求和内网的访问需求分开处理。即,互联网的访问需求由运营商负责收费,提供访问出口,内网的访问需求只要是在校学生都能够无偿访问。

原计划通过核心交换机的DHCP功能为所有上网用户分配IP地址,此时可以访问内网,而后希望上外网的用户,付费上网,通过PPPoE的方式获取地址,基于PPPoE方式获取的IP地址,优先级会高于DHCP方式获取的地址,那么此时客户就可以直接访问外网,不能够访问内网,若想要重新访问内网,则需要将PPPoE连接断开。不希望上外网的客户,则可以使用DHCP方式获取的地址直接访问内网。

由于两层标签的存在,以太网交换机通常不能够对其进行处理,最多只能够将流量放行,保持两层标签的形式。这意味着核心交换机不能够为客户端提供DHCP服务。上述的解决方案完全不能够实现。

三、解决方法

要解决上述问题,并保障学生用户的正常访问,有如下几种方式:

1.无源光网络不使用两层标签

理论上,无源光网络可以不配置两层标签,这并不困难。原本需要两层标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网络传输和二层终结的方便。若是配置OLT设备,让用户流量只带有一层标签上行到核心交换机,则可以实现核心交换机对客户端通过DHCP的方式分配地址这一操作。要求OLT设备配置多个用户在一个VLAN中,比如,6000用户,可以分为30个VLAN,每VLAN有200用户。基于以往经验,同时在线的用户数量通常都不到一半。

使用这个方案就可以实现最初的设想,让不同访问需求的客户获取不同地址,按需收费。

这个方法的问题就是客户端之间的二层网络是不能够互相隔离的,这样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OLT设备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将网关上移,使用运营商的BARS设备作为学生宿舍出口网关

如图2所示,BARS设备可以分为认证域和DHCP域,实际上BARS也是一个路由器,也可以提供DHCP服务。BARS是有能力终结两层VLAN的标签。而后,按照原有的方案,所有上网的客户都直接分配DHCP的IP地址,所有访问互联网络的客户仍然PPPoE拨号,直接获取PPPoE的地址。

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仍然是可以区分不同的访问需要的用户,只访问内网的用户仍然不需要缴费。

最大的问题就是,BARS能否直接作为用户的网关?在运营商规范上是否允许?

3.所有用户都进行认证

不论是否有访问互联网的需求,所有用户都要求有运营商的账号号,才能够上网。也就是说,不采用两套认证的方式,只要接入网络就要进行PPPoE拨号,拨号之后,能够访问内网,也能够访问外网。这样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核心交换机作为一个二层通道,直接将流量透传到BARS设备,如图3所示。

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能够完美的解决地址分配和认证的问题,而且不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大的更改。

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是访问内网还是访问外网学生都需要缴费,对学生是个负担。

4.增加路由器,对两层VLAN标签进行处理

如图4所示,增加一个路由器,作为DHCP网关,使用路由器对两层标签进行处理,在带有两层标签的报文上送到路由器的时候,进行解标签的处理。在不带标签的流量会到路由器的时候,进行两层VLAN标签的封装。两层标签被剥离之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均可以进行识别和处理。

同时,需要增加核心交换机对二层标签透传的配置,保障流量能够正常上行到路由器。

具体过程如下:

(1)设备接入到网络中,通过DHCP广播的方式,请求地址;

(2)路由器收到DHCP请求报文之后,在相应VLAN内,为设备分配地址,网关为路由器;

(3)如果采用PPPoE的拨号方式,客户端会直接将报文发送到运营商BARS设备上,请求地址,在获取到地址之后,虚拟拨号的地址优先级高于DHCP,故可以访问公网,网关配置的是BARS的地址;

(4)如果希望回到内网,将PPPoE下线即可。

不管采用哪种方案都能够解决问题,但同时也需要进行一些改变,但无论如何作为学院和运营商合作建设的一种尝试,值得推广。我院经过讨论采取了第四种解决方案,且完美实现了校园网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吕纪霆,霍振兴.基于校园网建设WLAN的网络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J].数据通信, 2013(5).

[2]郑迅雷.浅谈EPON网络建设方案[J].铁道通信信号,2008(12).

(编辑:杨馥红)

4.网络规划方案书(概念版) 篇四

网络规划方案书(概念版)

第一步是收集该组织的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该组织的历史与目前的状况。2、工程的进展状况。3、操作的策略与管理的程序。4、办公系统和应用程序。5、网内最终用户的观点。这个步骤可以帮助你解决和定义任何你可能面对的问题(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远程的房间没有网络接入)。第二步就是对以后的网络用户目前与预期的需求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评估。第三步是确认该组织已有资源与局限性。组织的已有资源对新局域网内应用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人力资源。你应该记录该组织目前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确认对以后硬件和软件的需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你制订培训计划,需要多少人力对局域网进行支持。你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包括一下内容:1、该组织的`财政状况如何?2、这些资源如何整合与共享?3、有多少人使用网络?4、网络最终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如何?5、网络最终用户对计算机还有计算机应用的态度如何? 对搞工程的兄弟有帮助好啊.支持.有帮助,谢谢主还可以,我顶可以作为参考.说的好。好象很深呀看不懂如果有个最终的报告参考书最好了不过说的很正确不错不错

5.网络规划方案请教 篇五

请问各位在规划一个网络是,是如何编写方案书的呀?应该按那几方面去写呀?举个例子好不好?第一步是收集该组织的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该组织的历史与目前的状况。

2、工程的进展状况。

3、操作的策略与管理的程序。

4、办公系统和应用程序。

5、网内最终用户的观点。这个步骤可以帮助你解决和定义任何你可能面对的问题(比如,你可能会发现远程的房间没有网络接入)。第二步就是对以后的网络用户目前与预期的需求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评估。第三步是确认该组织已有资源与局限性。组织的已有资源对新局域网内应用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人力资源。你应该记录该组织目前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确认对以后硬件和软件的需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你制订培训计划,需要多少人力对局域网进行支持。你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包括一下内容:

1、该组织的财政状况如何?

2、这些资源如何整合与共享?

3、有多少人使用网络?

4、网络最终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如何?

5、网络最终用户对计算机还有计算机应用的态度如何?

我的个人意见:网络规划方案应该包括三方面:

1、需求分析(主要是商业需求)

2、可行性分析(商业需求到技术需求的转移,技术上的可行)

6.网络规划方案请教 篇六

根据惠文[2009]388号《转发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我台高度重视,成立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惠东县有线数字电视整转换工作方案及发展时间表,现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有线电视数字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惠东县现代信息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总体要求,依据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通知精神,按照惠东县委、县政府有关指示,明确 “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整体转换、市场运作”思路,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改造、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确保我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顺利推进。

二、目标任务

1、总目标:2015年全面完成全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95%以上。工程总预算1.3143亿元,现有用户约11万户,预计新增用户5.6万户。

2、阶段目标:总任务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9年-2012年12月):全面完成县城、平山、大岭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预算5636万元,预计新增用户3.9万户(增长率50%)。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全面完成沿江乡镇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预算1084.5万元,预计新增用户3135户(增长率25%)。

第三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全面完成沿海乡镇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预算5592.4万元,预计新增用户1.29万户(增长率25%)。

第四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全面完成山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预算830.1万元,预计新增用户1100户(增长率10%)。

三、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09年-2012年12月),县城、平山、大岭实现数字化转换。

1、从整体转换工作启动之日起至2009年6月,组织设计完成我县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技术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

2、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完成我县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的融资和招投标工作。

3、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工程预算2540万元),按高起点、高要求原则,完成县城、平山、大岭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铺设光缆199.3千米,预算费用1664万元;设光节点425个,预算费用60万元;安装人工预算费用676万元;不可预算支出140万元。

4、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工程预算3096万元),完成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机房建设,并全面完成县城、平山、大岭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建设前端总机房,预算费用1068万元;赠送用户机顶盒52000个,预算费用2028万元。

(二)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沿江乡镇(梁化、白花、增光)实现数字化转换。

1、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工程预算561万元),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架设光缆54千米,预算费用366万元;设光节点84个,预算费用11万元;安装人工预算费用126万元,不可预算支出58万元。

2、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工程预算523.5万元),完成有线数字电视分前端机房建设,并全面完成沿江乡镇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建设分前端机房预算费用36万元,赠送用户机顶盒1.25万个,预算费用487.5万元。

(三)第三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沿海乡镇(黄埠、吉隆、盐洲、稔山、巽寮、平海、港口、铁涌)实现数字化转换。

1、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工程预算3500万元),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架设光缆286千米,预算费用2245万元;设光节点645个,预算费用115万元;安装人工预算825万元,不可预算支出315万元。

2、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工程预算2092.4万元),完成有线数字电视分前端机房建设,并全面完成沿海乡镇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建设分前端机房预算费用80万元,赠送用户机顶盒5.16万个,预算费用2012.4万元。

(四)第四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山区乡镇(多祝、白盆珠、安墩、宝口、高潭、松坑)实施数字化转换。

1、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工程预算345万元),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架设光缆34千米,预算费用246万元;设光节点73个,预算费用9万元;安装人工预算62万元,不可预算支出28万元。

2、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工程预算485.1万元),完成有线数字电视分前端机房建设,并全面完成山区乡镇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建设分前端机房预算费用60万元,赠送用户机顶盒1.09万个,预算费用425.1万元。

四、广播电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要点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1、在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

2、县广播电视台作为直接承办和具体实施单位,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周密部署,全力推进整体转换工作。

(二)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配合整体转换工作

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8]1号)精神,要求县税务部门对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免征3年营业税。

2、县委、县政府给予免息贷款及相关的融资政策。

(三)加大宣传力度,广大市民对有线数字电视的接受和支持程度,是数字化整体转换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1、在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使数字电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7.向过山车请教科学问题 篇七

对于全世界的过山车迷们来说,这着实是个好消息,但出于普通人对安全的慎重考虑,我们只想多问一句,它真的不会掉下来吗?

问题1:过山车究竟是什么车?

乍一看,过山车很像是普通的小火车,车厢一节连着一节,车上坐着游客,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但实际上,与火车最大的不同在于,过山车本身并没有动力来源。

我们平常所说的过山车,是特指游客乘坐的小列车,实际上,整个过山车的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滑行轨道、立柱、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站台、电气系统等。每一部过山车从站台出发后,都会先进入一段上坡,这段上升轨道里的机械装置会将小列车推上最高点,但之后,就再也没有外力为它提供动力了,它只能依靠自己的重力势能变成动能及惯性使自己前进。

另外,与火车明显不同的,还有过山车的轮子。

大家都见过火车的车轮,那是一个巨大的圆盘,圆盘的侧面一圈都是凹进去的,牢牢压住下方的铁轨。而过山车需要在空中进行盘旋、倒转等动作,它的轮子就必须特别一点了。

目前世界上的过山车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木制过山车,它出现得比较早,轨道和车轮近似于火车,特别之处在于,车轮的下方还配备了另外一组轮子,用来在轨道的下方滚动,防止车厢被甩到空中。第二类是钢管过山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它的轨道是空心的无缝钢管,它的车轮有三组,除了传统的一组安置在轨道正上方外,还有其他一些车轮,分别运行于轨道的底部和侧面。这种设计使车厢能够稳固地卡在轨道上,这在列车穿过轨道的盘旋和弯道阶段时极为重要。

问题2:过山车是如何开动的?

过山车没有动力来源,又如何带着游客完成那些刺激的冒险旅程呢?让我们从头到尾来观察一下过山车的运行全过程。

首先,游乐场的工作人员会按下一个按钮,闸打开了,原本安静呆在站台里的过山车开始缓缓向前移动。很快过山车就来到了上坡的地方,牵引系统出现了。

目前,大多数过山车的牵引系统都是链条式的,链条安装在轨道的下面,并沿坡道向上延伸,固定成一个环形,跟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扶梯类似。

这个环形的两侧,即坡道的底部和顶端,各有一个传动装置,由电动机负责转动。电动机转动链条,使其像一个传送带那样持续不断向坡顶移动。等过山车到达的时候,车厢下面的锁簧会自动钩住链条的链节,链条就会拉着列车向坡顶行进。等到达最高处,锁簧会自动松开,这时候,过山车就只能“靠自己”了。

有上坡,自然就得下坡。通常在经过初期的爬升阶段后,游客们会立刻发现自己接下来要面对一段非常长的陡峭下坡。这时,过山车没有选择,它只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向地面俯冲。

事实上,过山车在接下来的行驶中唯一能借助的就只有“重力势能”了。而这个重力势能是由前面传动装置的电动机给的,这个能量经过精确计算,足够完成下面的大回环运动。什么是重力势能?即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拥有的能量,它是由于物体和地球的引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以骑自行车为例,你辛苦骑上坡(对车做功),下坡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踩,自行车自己就会冲下去。你爬的坡越高(做的功越多),自行车就能冲得越远。

问题3:过山车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对过山车来说,它的势能在被拖到第一个上坡的顶端时达到了最大值。当它开始向下运动时,它的势能就不断地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的能量,使过山车能够继续前进。

在前进的过程中,大多数过山车都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竖直大回环,即轨道前方出现了一个大圆圈。这意味着,游客们会沿着轨道,仰面朝上冲进回环,并且在最高处的时候,完全呈现头朝下的状态。有些过山车爱好者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时候,因为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里,由于处在失重状态,你会感到轻如羽毛,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倒过来的世界。

大回环实际上就是一个离心机装置,在回环里,游客受到的合力不断变化:在回环的底部,离心力方向与重力一致,此时游客感觉到身体特别沉重(即超重状态)。当一路冲上回环时,游客会感到离心力将自己向座位方向挤压。到了回环顶部,游客完全倒了过来,重力想把游客拽下去,但此时离心力比重力更大,且方向直指天空,把游客按在了座位上。此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失重现象,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达到了一定的速度,就算没有安全护具,游客也百分百不会掉下来。当然,出于安全考虑,最好还是做足防护措施。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如果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和轨道的摩擦力,那么,运动中的过山车,无论处在何处,它具有的势能和动能之和,都应该等于它在第一个坡顶时的势能。而玩过过山车的朋友如果注意观察,一定会发现,过山车所有运动轨迹中,第一个坡顶最高,它比大回环的最高处要高许多。这意味着,过山车在第一个坡顶积蓄的势能要比它在大回环最高处的势能大得多。因此,在势能-动能的转化中,会有足够的动能保证过山车以一定速度安全通过大回环的最高点,而不会掉下来。

问题4:过山车的最佳座位在哪里?

据说,坐在过山车的不同车厢里,游客会收获不同的体验,这是真的吗?

我们知道,过山车的所有车厢都是在相同轨道上运行的,因此重力会在大体相同的点使其产生加速和减速。但除了受到重力的作用外,每个车厢还受到与其相连的车厢的推力和拉力作用。正是这个附加力导致了过山车每节车厢给人的感觉略有不同。

为了理解其原理,让我们假定过山车到达了轨道的顶部。当第一节车厢越过顶点后,重力开始将其沿轨道的下坡向下拉,导致第一节车厢开始加速,这将带动第二节车厢加速,进而带动第三节车厢加速,以此类推。当最后一节车厢移过顶点时,重力使第一节车厢加速已有一段时间。

尾部的车厢到达顶部时的加速度要比第一节车厢大,而这个增加的力实际上将车厢推过顶点,并突然作用在游客身上,让游客感觉自己几乎要从座位上飞出去。因此,对于许多人而言,尾部的最后一节车厢,是在乘坐过山车时的最佳位置。

但在大多数过山车中,从尾部车厢并不能很好地看到轨道,因为视线被前面的人挡住了。

乘坐过山车时,良好的视线非常重要,这会让您感受到速度和危险——过山车设计者刻意在轨道附近放置各种障碍物,让人感觉到过山车似乎就要失去控制。在典型的过山车设计中,前面车厢的游客可以无障碍地看到所有这些障碍物从身边闪过。

8.向赵世民先生请教 篇八

您好!

我是在天山以北,距京城千里之遥一个边城的中学音乐教师,已退休。是《音乐周报》的长期订户和忠实读者,也曾偶尔在上面发表过几篇不起眼的短文。您在《音乐周报》上发表的文章我都拜读过了。但是真正引起我高度注意的是您撰写的关于音乐养生的系列作品。现在我每当收到一期新的《音乐周报》最先急于看到的便是您关于音乐养生的文章,其他信息等静下来后再慢慢品读。您的每篇文字我都反复认真学习几遍,于己相关的,已付诸于行动。现将我练习的方式方法向您汇报:自2010年6月1日起,每天早上到公园练唱“wu”半小时。中速,边走路边歌唱,除了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我们荡起双桨》、还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玛依拉》、《我们的田野》等。总之,是选择优美流畅的旋律,不选伤感凄凉的歌曲。曲调以“wu”的声音从口中流出,脑海里浮现出歌词所描写的美好意境。我选唱了不少儿童歌曲,目的是再现童年时代纯真的情感。我对唱“wu”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决心一直练下去。

在这之前,我退休后的生活内容是弹钢琴、游泳、散步、读书、写作,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的指标,不带功利色彩,没有压力,主要是从养生的目的出发,以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来进行。让晚年的生活过的充实而有意义。我已年逾古稀,身体各方面都较正常,就是有时到傍晚感觉说话力气不足,自从练唱“wu”以来,这方面大有好转。现在练唱“wu”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此地与北京有时差,晚两个小时)。处理完毕起床后的一些事情,八点准时兴致勃勃赶到公园唱“wu”。目前,我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练唱“wu”用什么样的力度和速度为好;用断音还是连音;在同一练唱时间用一首曲子贯串始终,还是更换几次曲目好?以上诸问题请赵世民先生指教。

以前在报刊上也曾见到过音乐能养生的文章,但都是就一个方面而论的短文,像赵世民先生这样深刻、生动又成系列的音乐养生从未有过的。当我把赵世民先生的音乐养生学说介绍给一些朋友后,他们甚感兴趣,争相阅读这些文章,并计划订阅《音乐周报》。

赵世民先生发表在《音乐周报》上的系列处方,十分高明,很有针对性,我建议,除了给名人大腕开处方是否也给平民百姓开开处方?还有,全国十几亿同胞能够按时认真阅读《音乐周报》的毕竟是有限的,能够面对聆听您讲课的幸运者更是少数。比如我,即使专程为学唱“wu”而跑到北京,您也不一定有时间接见。最好的方法是您到电视台举办讲座,那样受益的人就多了。

最后,我再次认为,唱“wu”,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感谢您及《音乐周报》给大家提供这一宝贵的养生之道。

顺颂 安好!

上一篇:法律的名言警句下一篇: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