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共9篇)
1.《得数是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 篇一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第59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正确计算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具有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投影仪、转盘、塑料篮、硬币、算式纸条、吹塑纸剪成的礼物等。
教学进程:
一、复习铺垫。
谈话: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
提问:你们知道它身上的3个数有什么关系吗?
(10可以分成2和8,2和8合成10)
谈话:它的小伙伴们的身上也都有3个数,可是它们在河里游泳时有的数不小心被水冲走了,你们愿意帮它补好吗?
投影: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为了表扬你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出示例题挂图)
仔细观察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可以根据站的位置,衣服颜色,戴帽子,„„)
根据这种分法,你能列出哪些算式?
提问:还有别的分法吗?你能列出哪些算式?小组讨论一下,比一比哪组讨论的方法、列出的算式最多?
三、自主探究
谈话:小朋友们想出的分法、列出的算式可真多呀!这些算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像这样的加减法算式还有很多,你们想自己学习吗?
每组桌上的篮子里都有10枚硬币,组长组织你的组员,每人将这10枚硬币在篮子里抛一次。大家一起数一数,正面有几枚,反面有几枚,并根据抛的情况一起说一说可以列出哪些加法和减法算式。
小组合作,抛硬币、说算式,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提问:根据你们抛到的情况、列出的算式可以推想出哪些情况、列出哪些算式?(引导学生推想出其他情况)
四、巩固深化
1、游戏:找朋友
如:谁是2的好朋友,8是2的好朋友
同桌合作,做找朋友的游戏
2、转盘游戏
教师转动转盘,指名列式计算。
3、写算式比赛
□+□=10
10-□=□
怎样才能一个不漏地说出来呢?(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4、游戏:找位置
每人拿一张,纸条上算式的结果是几,你就坐到几号桌子旁。
五、表扬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为了表扬你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想要吗?只要将你看中的礼物下面的算式的结果算出来,并把它写下来就行了。开始行动吧!(在四周墙上贴上准备好的算式和剪好的礼物。)
布置作业:
写算式:□+□=10
10-□=□
板书设计: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
6+4=10
10-4=6
4+6=10
10-6=4
2.《得数是5的加法》教学反思 篇二
在新授中,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入手,创设了动物世界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设计安排,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数一数、加一加得出算式,让学生明白加法的定义。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了A、B、c三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A类学生演算,最后,当学生学习的比较累时,开展一个小活动,让全班学生都能动起来放松一下。再继续进行练习,这样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状态。
3.《得数是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根据一幅图画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教学重、难点:
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9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
2、导入: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组成了短跑队、长跑队、跳远队、跳高队、投掷队等等。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从图画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指名回答)
(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反馈:谁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
指名回答,板书:8+1=9
9-1=8
1+8=9
9-8=1
(4)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没跳的人数和跳过的人数合起来,一共有9人,虽然8和1换了个位置,但结果都是9个人。
(5)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是从总人数里去掉跳过的人数,就得到没跳的人数,去掉没跳的人数,就得到跳过的人数。要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就用――加法,要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
2、教学“试一试”。
(1)摆圆片:拿出9个圆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不能再分成刚才的1个和8个了,再写出4道算式。
(2)学生自主分花片,写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和算式。即时进行板书。
(4)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加法算式得数都是9,减法算式都是9减几)
(5)提示课题。
三、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谈话:大家今天学得很认真,小蜜蜂飞来了,它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第1题图,说说摆数字卡片的要求。
(2)活动:选出两张数字卡片,使上面的数字相加等于9。
(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题。
(1)谈话:小金鱼看到小朋友们成功解决了小蜜蜂的问题,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它想让大家做减法题。
(2)活动:选择一张数字卡片,说出9-□=□
(3)抽一个算式如9-6=3,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第3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
(2)指名汇报交流,统计做对的人数。
4、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算式,提问:想一想,你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
(2)同桌两人一人说加法算式,一人说减法算式。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怎样能有顺序地说了有的算式,不漏掉?
四、小节
4.《得数是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4~55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体验成功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泳馆,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投影出示游泳馆场景)
二、探究新知,落实目标
1.引导学生直观地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或男生、女生)两部分。随即提出数学问题: 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说明: 进入情境,从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题意,直观地理解加法含义。学生列式后,再板书: 5+3=8、3+5=8。
[说明: 先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引导: 刚才我们应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 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个,池边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5=3,同时要求学生再次用手势表示题意,巩固减法含义。
3.提问: 刚才同学们把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两部分,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互相讨论、交流。
[说明: 突出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想法。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分类方法,提出不同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说明: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课堂能呈现出开放、生动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新知不是通过教师的说教得到的,而是自己悟出的。]
5.小结过渡: 刚才同学们思考问题很认真,明白了在求一共有多少时,是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在求其中一部分时,就用总人数去掉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现在,老师带你们去森林里的聪明屋做客,那里有一位智慧爷爷,他的口袋里有很多的智慧星。如果想得到他的智慧星,就得回答智慧爷爷提出的问题。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小兔拔萝卜的画面。
第一次呈现筐里2个萝卜,地上6个萝卜,要求看图列出四道算式。(板书: 2+6=8、6+2=8、8-2=6、8-6=2)
随后拖动课件中的萝卜,依次使筐里的萝卜数为2、3、4、5、6、7、8,要求根据图意的不同,列出相应的算式。
小结: 根据小兔拔萝卜的故事,我们列出了这么多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说明: 培养学生从无序到有序、有条理地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课间休息: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非常不错,我们休息一下。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吧!
[说明: 通过课间休息,调整情绪,准备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四、有序整理,深化思维
1.每组准备0~8这九张数字卡片,要求用这些卡片摆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比一比: 哪个小组摆出的算式最多,速度最快? 摆好后,引导学生按顺序整理这些算式。
2.出示8-
1、8-
2、8-3,先要求算出上述各题的得数,再要求按规律接着往下编题。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5.《得数是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 篇五
2.学会一图四式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难点:看一幅图写4道算式。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复习准备
1.口算直接说得数:
7+1、1+7、8-1、8-7、6+2、8-6、2+6、8-2、5+2、2+5、7-2、7-5
4+4、8-4、3+5、8-5
2.口答9的组成(附图 {图})
3.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
(附图 {图})
〔评:每节课都进行一定数量的口算练习,是低年级数学课必须的基本训练。抓住9的组成及一图两式进 行复习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为新授做准备。〕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羽毛球图,让学生叙述图意列算式。
①左边有8个羽毛球,右边有1个,一共有9个羽毛球。应该用什么算式表示图意?板书:8+1=9。问:8、1、8+1各表示什么?为什么列加法算式?
②还可以怎样说图意?
右边有1个羽毛球,左边有8个,一共有9个羽毛球。应该用什么算式表示图意?板书:1+8=9 8 +1和1+8都得9说明了什么?(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③图上一共有几个羽毛球?老师有手盖住右边的1个,求还剩几个应怎样列式?板书:9-1=8,9、1、8各表示什么?9-1=8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列减法算式?
④同样教师用手或纸盖住左边8个羽毛球,让学生说意义算式。
小结:这幅图既可以表示把8个羽毛球和1个羽毛球合起来是9个羽毛球。又可以表示从9个羽毛球中去 掉1个剩8个或去掉8个剩1个,所以一共可以列出4道算式:二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
学生齐读4道算式。问:你怎样记住这4道算式的得数?(用8和1组成9记8+1、1+8得9。记9 -1=?想1和几组成9,或1+8得9,9-1就得8,9-8就得1。或只记一道8+1=9,交换加数 位置1+8也得9。)
〔评:紧扣对图意的理解列出算式,使列算式与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应用有机地结合。而一图四式是本 节的教学难点,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先看图上一共有几个羽毛球,进而一个手势,盖住一部分后,让学生 理解图意,列出减法算式,变静态图为动态,利于学生思维和理解,顺利地突破难点。这一问、一盖、再问、列出算式,既使新旧知识(一图四式与一图两式)有机地联系,又使学生思维条理、有序、有据。学生读算式 后问怎样记住这四道算式,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恰到好处的小结,突出了本节的重点,用9的 组成和想加算减的方法进行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计算。〕
2.按老师的要求摆小棒、列算式。
①左边摆7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几根小棒应怎样列式?并说怎样想的。(学生每人动手 摆,让学生说算式。)
②你一共摆了几根小棒?(齐答:9根。)用手盖住右边的2根,求还剩几根?应怎样列式?板书:9- 2=7,算式表示什么意思?9、2、7各表示什么?
同样,用手盖住左边7根小棒,让学生说算式、意义。
小结:根据自己摆的小棒,一共列出几道算式?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自己再边摆,边说,边列 算式,并想怎样记住这四道算式。
〔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一图四式的理解,并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边摆图,边说图意,边列算式,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充分发展学生思维。〕
3.同位两人一边摆图,一边说算式。要求左边摆6个红圆片,右边摆3个白圆片。(同位一人摆图,一 人说算式,四个算式都列出后,两人交换。)提问:摆一幅图可以列几道算式?哪四道?板书:6+3=9、3+6=9、9-6=3、9-3=6指名说每道算式的意思?怎样记住这几道算式?
〔评:同位互相交换摆图,列算式,起到兵教兵的作用。既有利于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帮助差 生学习。〕
4.教师出示三角图,“△△△△△▲▲▲▲”看谁能直接说出四道算式。板书:5+4=9、4+5= 9、9-5=4、9-4=5,并提问每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齐读16道算式后,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提问:怎样记住这些 算式?
小结:今天我们利用9的组成,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还学会了看一幅图列四道算式。把9分成两部分,要是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就用加法计算。要是从9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用减 法计算。
打开书,把第41页例2,3,4的算式填完整。
〔评:四道例题采取了四种不同的处理方法,避免了教学的单一和重复,例1教师领着学生学,例2教师 扶着学生学,例3学生互相学,例4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要求分层次,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看谁先把16道算式记住。(按板书的顺序一组组把得数或算式的一部分擦去,指名说算式。)
2.看算式说得数。(卡片)
3.第42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集体订正。第3题计时间进行比赛,直接把 得数填在书上。
4.游戏
①对口令。同位两人轮流说“我出8”“我出1”齐说算式“8+1=9”。……
②看教师出示的算式卡片,学生举得数卡片。如教师出示6+3,学生举9
教师出示,9-5 学生举4
③找朋友
教师将写有算式或数字的卡片,分发给学生。游戏开始:教师指持算式卡片的学生,边举卡片说:“我的 朋友在哪里?”,边到讲台上,让全班学生看到算式。持该算式得数卡片的学生立即举着数字卡片说:“你的 朋友在这里”,边到讲台上站在持算式卡片的学生旁边。全班学生当裁判,如果对了,全班齐说:对对对,并 读出算式和得数。
〔评: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融趣味、计算为一体,人
人动脑,动口、动手,既有密度,又有速度要求,巩固了新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6.得数是6、7的加法 篇六
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2-53页例
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7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主题图,黄圆片4个,红圆片2个,2个邮箱贴图,7个辣椒图片。学生:黄圆片4个,红圆片5个。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合成,下面我们来开开小火车。
师:出示卡片6(生:依次说出6的合成);出示卡片7(生:依次说出7的合成)。同学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打下基础,简洁明了。]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一)、创设情境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小队的队员又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设计意图:从植树这个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他们在干什么呀?(植树)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复习看图说3句话,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于以下的教学。](二)学习5+1和1+5
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的意思,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5和1可以合成6。)师,你们可真会算。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和原来的5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小朋友。)你又是怎样算的呢?(1和5可以合成6。)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5+1=6,想到1+5=6.3.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即可以用原来5个小朋友加上后来的1个小朋友,也可以用后来的1个小朋友加上原来5个小朋友,结果都是6个小朋友。所以呀5+1=6和1+5=6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只是“=”前的两个数左右位置交换了,以后我们看到1+5=6,马上就能想到5+1=6。[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图二式,从观察角度的不同,了解列出不同算式的原因,再初步认识算式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及计算方法。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图二式,了解列出两个算式的角度,算式的意义,计算方法和相互联系。]
4.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下面又到了动手摆一摆的时候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圆片,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师先左边摆4个黄色,再右边摆2个红色。生跟着摆圆片。
提问:看着自己摆的小圆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呀? 生: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 师:很好,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4+2=6)师:你的列式表示什么意思啊?(左边的4个黄圆片和右边的2个红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师:哦---你们同意吗?(生:同意)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吗?(2+4=6)师:你的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啊?(右边的2个红圆片和左边的4个黄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图,我们看到 4+2=6,能马上想到2+4=6吗? 生:能,因为它们是好朋友。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给自己鼓励一下吧!生:棒!棒!我真棒![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亲身经历,既巩固了得数是6的加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题主要目标是巩固看图说两个加法算式,并会说出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因此要学生多说。](三)学习3+4和4+3
1、师:(摆出小辣椒图片)你们看。谁来拉? 生:小辣椒。
师;谁会看图说三句话?(左边有3个绿圆片,右边有4个红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
2、师:同桌说一说,根据信息求“一共有几朵花?”能列出几个算式?先学生自己说一说,再提问。
生:3+4=7(师:你是怎么算的?)3和4可以合成7;
生:4+3=7(师:你是怎么想的?)看到了3+4=7就想到了4+3=7。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得数是7的加法,课本选用了可爱的小辣椒,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出三句话,观察一下哪些学生会说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因为有了得数是6的加法为基础,让学生独立写出2道算式,并说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本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独立列出2道算式,并说明是根据什么计算的。]
3、学生实际操作
看了一个式子就想到了它的好朋友,你真灵活!下面啊,老师要看看小朋友是不是都很灵活哦。拿出小圆片,听好老师的指示,自己摆一摆。先左边摆2个黄圆片,再右边摆5个红圆片。生跟着指示摆圆片。
师:看图同桌互相说说,“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并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来说一说(2+5=7 5+2=7)。
恩,你们同桌说的真好,和他们一样的把小手举起来(全班举手)。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全答对了。
4、小结:现在我们看到一幅图,就能写出2道加法算式了。
[设计意图:此题让学生跟着我的提示摆,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在练习过程中,我可以说是完全放手了,做到了教学过程的由引到放。本题的目标是让学生彻底感受到一图二式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应用,运用新知 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道题没有图了,怎样能很快的算出这些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用合成及好朋友来思考)6+1=7(6和1可以合成7)1+6=7(看见6+1=7就想到1+6=7)3+3=6(3和3可以合成6,注意它没有好朋友)。
[设计意图:从图上升到没有图,是一个过度。本题要巩固学生的认知,牢记计算小朋友算得真准,现在呀有个小动物要向我们求救了,瞧,小青蛙要回家,可他不知道哪个水池才是自己的家,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帮帮小青蛙吗? 师:你最喜欢哪只小青蛙?(生:2+5的小青蛙)那我们就先一起帮这只小青蛙找一
找回家的路。(师示范连线)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有序从一个方向连线。再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课上到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大集中了,用可爱的小青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帮助青蛙回家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爱心,促进教学效率。] 3找规律——“想想做做”第4题(1)出示第一组算式
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测出小规律。
(加号前面的数不变,加号后面的数慢慢变大,得数也慢慢变大。)(2)学生独立完成,验证猜想。
(3)运用规律,独立完成剩下的两组算式。交流汇报。4小游戏
师:邮递员叔叔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信,把不同的信放到相应的邮箱里,谁来做做小邮递员?(“信”就是加法算式)请小朋友上讲台贴算式,我再将算式有序的排好(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小结: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其实呀,“6的邮箱”下面的加法算式都是得数是6的,“7的邮箱”下面的加法算式都是得数是7的。请同学们齐读这些算式,看看这些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这样有序的记忆,我们就不会有遗漏的了。[设计意图:书上“想想做做”的5,6两题,要达成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有序记忆,记住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而我设计这个小游戏,不仅能够很好的达到此目的,还能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在快乐中学数学。]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你知道了哪些小本领呀? 教学反思:
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设计了植树这一生活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
7.《得数是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 篇七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关系,理解每个算式的含义,正确口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题纸 摸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式进行,并判断对错 师:比一比今天的口算练习谁最出色。2.摸球游戏
师:今天咱们还来玩摸球的游戏。请你认真的观察,老师放了几个小球?(指名说 你观察的很仔细)
师:请一位守纪律的孩子到前边来摸球。盒子里有8个球。生:我摸了()个球,请你猜猜盒子里还有几个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8可以分成()和()。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数球)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你很会思考。
师:请摸球的孩子把球放进去,你知道盒子里有几个球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和()组成8。(你也很会学习)师:再请一位认真听讲的孩子来摸球。生:我摸了()个球,请你猜猜盒子里还有几个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8可以分成()和()。
师:请摸球的孩子把球放进去,你知道盒子里有几个球吗?你怎么知道的?
师:现在盒子里有8个球,我再放进去1个,盒子里有几个球?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和8组成9 师:摸出2个球,不展示,你猜猜盒子里还有几个球? 请3名学生猜,不坐下。
师:你们猜的一定对吗?如果我摸了几个,盒子里就剩下(生猜的数)个?为什么?我摸了2个,盒子里还有几个?为什么?
师:同学们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你们都是会学习的孩子。学好数学用处大,你们看,喜羊羊也想变得更聪明,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出示喜羊羊图片)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苹果、梨图片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羊村的小羊们去采摘果实了。
快来看看,美羊羊有什么收获(课件:5个苹果3个梨 美羊羊)师: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汇报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指名汇报 板书算式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不仅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一道加法算式,而且表达的很清楚,奖励你会表达的小星星)
师:一共有几个水果?(课件闪烁梨)梨有几个呢?苹果?列式 小结:同学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1个加法算式,2个减法算式,真是了不起的孩子。谁能说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
师:美羊羊非常高兴,大家一起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沸羊羊到菜园里有什么收获呢?
出示6个西红柿,3个茄子图。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1个加法算式,2个减法算式吗?
写在你的练习本上。和小伙伴交流
指名展示,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师:沸羊羊看大家学的这么认真,送给大家一首有趣的数字歌,我们一起听一听。课中休息 听儿歌
三、练习提高
师:羊村的小羊邀请大家去游乐园玩,想去吗?只要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勇敢的闯过3关,就能到达游乐园。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 搭桥过河
指名说得数,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用数的分与合)
2、第二关 看图列算式
打开书65页,填在书上,说算式意义
3、第四关 涂色
做题纸上的题
师:祝贺大家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勇敢的闯过了3关,顺利到达了游乐园。看来学数学用处真多,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课堂小结:
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5+3=8 8-5=3 8-3=5 课后反思:
低年级儿童好奇心强,因此在课开始的时候设计了摸球游戏,兴味盎然地练习了8、9的组成,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例题的导入做了铺垫。遗憾之处就是摸球练习花费时间较多,应减少摸球的次数,以课件形式练习8、9的组成,如:9可以分成6和几,用红花遮住一部分,猜是几,直观的练习效率会更高。以丰收的季节,羊村收获水果和蔬菜这一情景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提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练习形式以闯关形式出现,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兴趣很高。本课的重点是在学生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看一幅图写出三个算式,并正确计算和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虽然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一图二式,但是把加法和减法两种
8.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2~63页、例
9、相应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实际情境、动手操作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认识一幅图一般可以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能说明相应加法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看图写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口算得数的过程,借助形象思维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以及判断、推理等初步能力,在看图列式和整理算式等活动中,初步获得根据情境写算式,以及归纳和有序整理等方面的活动经验。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现实的加减计算的问题,获得正确列式、计算等方面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平衡,加强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圆片9个。学生准备:圆片9个。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 1.复习9的组成 师:小朋友还记得9的分与合吗?我们看着电脑老师一起说一说9的分成(板书9的4种分成)看到9可以分成1和8你可以想到什么?其他的呢?(板书9的另外4种分法)
师:知道了9的分与合,可以学习什么知识呢? 生:9的加法和减法。2.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用分与合的知识学会了很多加法和减法计算。今天用9的分与合学习关于9分加、减法,你有信心吗?
二、导引探究
1、教学例9(1)出示主题图
①师:从图上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生:跳高。1个小朋友在跳高,8个小朋友在看跳高。②师: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你来说说看。生:1+8=9.(板书1+8=9)
③师:看到这个算式,你还能再列出一个算式吗? 生:8+1=9.(板书8+1=9)
(2)在1个跳高的小朋友和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之间显示虚线。①师:现在这幅图我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样列式?
生1:知道一共有9个人,看跳高的的有8个人,不知道跳高有几个人。生2:9-8=1.(板书9-8=1)
②师:现在这幅图我们又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该怎样列式?
生1:知道一共有9个人,跳高的的有1个人,不知道看跳高有几个人。生2:9-1=8.(板书9-1=8)
(3)拿掉刚才放的虚线,使图恢复原状。
①师:通过观察这幅图,我们列出了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也就是说根据一幅图能列出四个算式。现在看着四个算式说一说,这些图都表示哪些意思? 生1:1+8=9表示1个跳高的小朋友和看跳高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9个小朋友。生2:8+1=9表示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和跳高的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9个小朋友。生3:9-8=1表示9个小朋友中去掉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剩下1个跳高的小朋友。生4:9-1=8表示9个小朋友中去掉1个跳高的小朋友剩下8个看跳高的小朋友。②学生齐读这四个算式。
③引导学生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竖着看:“1+8=9”和“8+1=9”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9-1=8”和“9-8=1”分别表示从9里去掉1还剩8,从9里去掉8还剩1.横着看:两个加数相加得9,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4)去掉直观图,推想四个算式的得数。
①师:如果没有图,要算“1+8”等于几,该怎么想? 生:8和1合成9.②师:要算“8+1”呢?
生:8和1合成9或者交换两个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③师:要算“9-1”等于几,怎么办呢?
生:9可以分成1和8或者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④师:要算“9-8”呢?
生:9可以分成8和1或者从9里去掉其中相加的一个数,得另外一个数。
2、教学“试一试”(1)分花片,写算式。
师:把9个花片分成两堆,除了分成1和8之外,想怎样分就怎样分,再根据自己的分法填写出4道算式。学生分雪花片,填写算式。(2)交流算式含义和算法。
观察写出的几组算式,并依次读一读。师:这里每一组中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选一组算式,根据它先说说花片是怎样分的,再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追问:这组算式你是怎样口算得出的?(3)小结。师:根据9个雪花片的每种分法,都可以写出四道算式。这里的加法表示把分成的两部分合起来,减法表示从9个里面去掉几个还有几个。
三、巩固应用
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你有信心用学到的知识和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吗?
1、“想想做做”第1题.师: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采蜜,请你帮它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9.找到两张卡片后说出对应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题.师:看到小朋友们帮小蜜蜂采蜜那么开心,小鱼也吐起泡泡来了。找到相应的泡泡后要说出相对应的一道9减几的减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师:下面顾老师要看看谁是我们班的计算小能手,开始计算。(限时2~3分钟)
4、“想想做做”第4题.师:你能根据分与合的知识,有次序地写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和9减几的算是吗?
学生自主练习,全班交流,集体整理。
5、“想想做做”第5题.师:仔细观察图,我们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用什么方法?
生1:知道左边的5盒蜡笔和右边的2盒蜡笔,不知道一共有多少盒蜡,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生2:知道总数有8根丝瓜和右边的4根丝瓜,不知道左边有多少根丝瓜,求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6、“想想做做”第6题.师:仔细观察,用三句话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原来有6只猴子,又来了3只猴子,现在一共有9只猴子。师:求总数,我们要怎么列式? 生:用加法,6+3=9.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9.《得数是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 篇九
1.口答9的组成并让同桌学生互相说一遍给对方听,再填写教材49页的准备题。
2.看教师摆点子图,让学生观察,按要求列算式并回答问题:(1)列一道加法算式;(2)列两道减法算式;(3)看图填空(习题八第九题中间的一组)。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如下:(1)●●●○○(3)●●●●●○○○3+2=55+3=(2)●●●●...○○○3+=7-4=38-3=7-3=48-=
(4)回答:上面三个图各表示几个算式?你是怎样想的?把算式和图意联系起来说一说。这样的复习设计是根据鲁宾斯坦强调课题类化在学习迁移中作用的理论,即他认为,“在解决问题时,为了实现迁移,必须把新旧课题联系起来并包括在统一的分析综合活动中。”这样通过数的组成和图示、算式、问题回答三者结合,使学生理清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暗示了一图四式的新知,渗透了递进学习、不断发现问题的主动学习意识,为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难点铺好路,顺利地实行正迁移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授:
1.导课并交待学习任务。这一环节应语言简单明了,学生容易记住,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发现问题。
(1)交待阅读内容:从准备题的下边开始,到做一做的上边为止。
(2)初步感知教材:这一段共有几幅图?每幅图的下边有几个算式?
3.仔细阅读教材,理解教学内容。
(1)看第一幅图和下边的算式,你是怎样想的?因为算式的结果教材已经给出,且有复习巩固的基础,学生能回答出图意和算理。
(2)从第二幅图开始,逐图来阅读,可以动手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在书中的图上画一画,结合9的组成和图意想一想,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问问,试着填空。因为有以前学过的摆图、数的组成、说图意、交换加数位置、加减法相对应等基础知识,大多数学生不难填上空。教师要注意引导差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
(3)组织讨论:你是怎样填的?说说想的过程。学生的基储学习的方法不同,引导学生交流各自填空时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既强化了教学重点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按照认识规律,掌握教学内容。
(1)按照学生填空的方法,试着记住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这样的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从形象到抽象,即使忘了,也可以用识记的形象来回顾。
(2)提问:说出你记住的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记住几个说几个。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对差生给以鼓励,教师应选择一组算式,结合学生说的,启发引导学生横着比、竖着比、互相转化,只要记住数的组成,就可熟练的进行讲算。使学生逐步抛开具体形象的暗示,过渡到一听到9的加减计算,就能很快地说出得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同时教师分别板书8道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再记。
(3)让学生再用学具摆一下5+4和9-5两个算式,强化4和5组成9的利用,减少错误率。在整个新授过程中,教师在不同的问题设计中,启发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学习,使教学过程处于积极进取的状态,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和推理的能力,给学生打下了动脑思考、多向思维、主动学习的基础,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巩固练习,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即可。
★ 《得数是六的加法》教学反思
★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
★ 得数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 评课稿范文
★ 评课通用范文
★ 评课材料
★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周长》评课稿
★ 德育课《我们是一家人》评课稿
★ 漫谈评课
【《得数是10的加法》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教案08-23
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11-1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8-10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学反思08-29
向量的加法教案08-01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09-24
加法的运算定律练习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