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调查活动策划书(共9篇)
1.贫困生调查活动策划书 篇一
一. 活动背景
勤工助学已成为大学锻炼能力,培养实践和自强精神的平台。社会以惊人速度在发展,而我们则需要适应实际灵活改变自己,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在大学这个小社会,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劳动报酬,改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这正为广大贫困学生创业提供了机会。相信在勤工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大学生必定会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二. 活动目的
1.通过这个活动鼓励和激发贫困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珍惜学习的机会。
2.让贫困生不仅在物质上渐渐富有,还让精神上富有,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3.营造勤工助学的良好氛围,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助人的精神。
三. 活动名称 贫困生文化艺术节
四. 主办方 学生工作处和资助管理中心
策划书、承办方 院勤工助学中心
五. 活动时间及地点(具体待定)
六. 活动流程
1.主持人述开幕词
2.学生工作处老师发言,宣布活动开始
3.贫困生代表个人才艺表演
4.贫困生大型歌咏比赛
5.心理座谈会
6.“湖工十佳自强之星”心得交谈
7.贫困生代表上台发表心得演说
8.中心主任总结发言
9.学生工作处老师发言并宣布结束
10.主持人作结束词
七. 活动对象 全院贫困生
八.与会人员 学生工作处老师,合作商家,院勤工助学中心干部干事,院心理服务部干部干事,心理咨询师,贫困生
九. 活动内容及要求
方案一 个人才艺秀 “我的舞台,我作主”
才艺秀内容为歌唱,舞蹈,器乐,小品,话剧,相声等等,要求交个人报名表,内容必须符合时代气息,积极向上,富有青春活力,可表演名人作品,也可个人原创。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有需要配备需事先申请通知。
方案二 大型歌咏比赛
人数要求每个系25人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演唱两首歌,分八组进行,各选男女领唱一名,歌曲中必须有领唱,独唱,齐唱。歌曲自选,内容必须涉及校园生活,贫困生内心情感,饱含深情,健康向上,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最好有背景音乐伴奏。,方案三 心理座谈会
邀请专业心理医生,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院心理服务部干部干事组成心理咨询团。分析贫困生心理难题,现场解答问题,做心理测试,心理小游戏。
方案四 湖工“十佳自强之星”发言谈感想
邀请历届先进个人代表上台谈自己的心路历程,自己的优劣势,经验及教训,自己的目标和设想,规划和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最后提出自己的希望和祝愿。
方案五 贫困生代表谈心得
通过自己参与工作的经历,结合自己的心里的想法,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想法和意见。
前期准备
办公室:邀请老师,心理咨询师,院心理服务部干部干事,并通知本部门全体干部干事,记录会议内容,计算经费。
市场开拓部:邀请商家出席会议。
人力资源部:整理贫困生资料,动员贫困生参加活动,搞好报名工作。
广告策划部:制作海报,展板,宣传栏,横幅宣传,策划活动具体细节,以及活动后期通讯稿的撰写,全程摄像,拍照,制作影集,在校园网站,校园报发表新闻稿。
内勤部:支援广告策划部,布置会场横幅,灯光,音响,气球等,跟进报名人员活动排练进度。
注意事项:
1. 注意活动中设备和人员安全,避免发生拥挤,导致的不安全事故。
2. 提倡勤俭节约,经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 注意各成员之间的联系,避免因意见不合而发生矛盾冲突。
4. 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场,必须请假,必须确保各成员人身安全。
经费预算:
1. 音响费
2. 灯光费
3. 水费
4. 心理咨询费
5. 摄影费
6. 气球费
7. 横幅,海报等宣传费
活动后期:
每个参与本活动的贫困生写心得并参与全院评选征文,要求谈对活动的感想结合自己对院勤工助学中的认识,建议看法,和自己的职业规划。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题目形式不限。
院勤工助学贫困生文化艺术节活动报名表
姓名
专业班次
爱好
参加的活动
对勤工助学中心的认识
自己加入勤工助学的原因
自己对活动的建议和设想
2.贫困生调查活动策划书 篇二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压力应对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与本科院校的贫困生相比除了经济上的贫困以外, 他们有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使他们成为贫困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更为重要。在国内已有的高校贫困生研究中多以工科专业和少数民族或者国防生群体中贫困生为调查对象, 高职院校尤其是体育专业的高职生的研究则寥寥无几, 为此本文选择了高职体育院校的贫困生心理这一部分还未被涉足的领域开展研究, 希望能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职体育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了解高职体育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压力应对等方面的特点, 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抽取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我校”) 学生489人, 年龄18~20岁。实际共发放问卷489份, 回收480份。剔除了填写不完整及有规律性填写12份, 获得有效问卷468份, 其中贫困生157人, 非贫困生311人。本文的贫困生指的是经过学生本人申请, 由院系评定, 获得缓交学费、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学生群体。
2. 研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压力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 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施测, 在施测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 便用统一的指导语。
SCL-90量表有9个因子共90个条目。每个条目的严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1表示无症状, 2表示较轻症状, 3表示中等程度症状。4表示较重症状, 5表示严重症状。内容涉及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方面。得分越高者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反之, 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好, 以因子分≥3分 (中等严重程度) 作为判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依据。该量表容量大, 反映症状全面,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压力应对方式问卷, 该问卷共62个项目, 共有直接应对型、寻求帮助型、计划应对型、主动应对型、间接应对型、逃避型、自我控制型7个维度。问卷采用1ikert自评式5点量表记分, “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方式”记1分, “较多采用这种方式”记2分, “有时采用这种方式”记3分, “很少采用这种方式”记4分, “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记5分。在后文的比较中, 就某一维度而言得分高说明较少采用这种应对策略, 得分低说明较多采用这种应对策略。
注:*P<0.05;**P<0.01。
注:*P<0.05;**P<0.01。
注:*P<0.05;**P<0.01。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我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各个因子上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体育院校贫困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
2. 我校贫困生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表2中可以看出我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男生要明显优于女生, 其中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这几个因子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这说明女生在这几个方面心理适应水平不如男生。
3. 我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压力应对方式比较
从表3中, 可以看出直接应对型和逃避型两个策略上有显著差异。其中贫困生比非贫困生表现为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直接应对的策略, 而非贫困生较贫困生更明显的表现为逃避型应对策略。
4. 我校贫困生中男生与女生压力应对方式比较
我校贫困生在压力应对策略上表现出的男女差异主要体现在间接应对型这一维度, 女生 (13.02±4.20) 与男生 (10.77±4.62) 在间接应对型因子分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中显示出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03**) 。
三、讨论
1. 体育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 再根据以往研究, 我们发现高职体育院校学生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除了躯体化症状要显著高于常模水平以外, 其他各方面均低于常模, 而高职体育院校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间没有明显差异。
体育院校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而言, 男生要明显优于女生, 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这几个方面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这可能是因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大多以农村生源为主,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主要依靠劳动力强的男性, 导致多数人保留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使得贫困女学生在读书、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太被重视, 加上体能、专业以及求职上的相对弱势, 女生要承受比男生更大的身心压力, 从而造成女生在心理适应水平上不如男生。
2. 高职体育院校贫困生压力应对方式情况
高职体育院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直接应对型和逃避型两个策略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其中贫困生比非贫困生表现为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直接应对的策略, 而非贫困生较贫困生更明显的表现为逃避型应对策略。我们认为贫困生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环境让他们有更多在挫折和逆境中锻炼的机会, 这使得贫困生面对压力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应该理性妥善地解决问题, 然后随之思考和产生相应的具体解决方法, 加上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乐观、坚毅、果敢的特点, 让体育贫困生能够直面困难并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压力。
高职体育院校贫困生在压力应对策略上男女差异主要体现在女生在间接应对型方式上比男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与张林等人的研究相似, 女生在面临压力时, 更倾向于采用倾诉、调整认知、合理化和幻想等间接迂回的方式减少内心的不安于焦虑, 而男生更喜欢直接面对问题。
四、结论
体育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而言男生要明显优于女生, 女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这几方面这几个方面心理适应水平不如男生;体育院校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压力应对策略上表现为, 贫困生比非贫困生表现为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直接应对的策略, 而非贫困生较贫困生更明显的表现为逃避型应对策略;高职体育院校贫困生在压力应对策略上, 女生在间接应对型方式上比男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女生在面临压力时, 更倾向于采用间接迂回的方式应对。
参考文献
[1]周鹏.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 :115—119.
[2]张林, 车文博, 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1) :36—41.
3.关爱贫困家庭策划书 篇三
三系10级计本(1)班
2010年3月28日
关爱贫困家庭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
在你们的眼中什么是贫困?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还是······
根据三系团总支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宿迁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全家六口人挤满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内。小陈伟还在念初中,他的两个姐姐也在读书,而他的妈妈只能坐在轮椅上度日,全家人只能靠陈叔叔一个人一点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在此我们三系10计本(1)班全体同学呼吁全校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去关爱千千万万这样的家庭。用我们的爱唤起他们生活的希望。
二.活动目的1.通过次次活动,尽我们所能去帮助这个家庭,并且呼吁学校里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2.提高班级同学的爱心意识,把我们的爱付诸行动
三.活动时间
2011年4月**日
四.活动地点
小陈伟家中
五.活动对象
三系10级计本(1)班全体成员
六.活动流程
A.前期准备
1.在学校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当中来。
2.向全校同学募捐
3.制作横幅,准备好必备的物品
4.分配任务:班长:分配任务
团支书:负责宣传工作
宣传委,组织委:配合团支书做好宣传工作生活委:购买看望时所需要携带的物品
劳动委:配合生活委购买物品
文艺委:制作好海报以及横幅
B.活动过程
1.携带物品去小陈伟家。
2.同学们陪阿姨聊天,鼓励阿姨能够早日站起。
3.帮助小陈伟辅导功课,鼓励他在今年的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
4.帮助阿姨家做一些家务事(如收拾屋子,洗衣服等等)
5.带着小陈伟和我们一起吃一顿饭,促进我们之间的感情。C.后期工作
1.做好这次活动的总结。
2.继续关注这一家人的生活,帮助他们好好生活下去
3.做好后期的宣传活动,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七.所需物品
大米一袋,生活物品(洗衣粉、香皂、清洁剂、厨房物品、食用油),相机一部
八.注意事项
1.注意交通安全
2.所有参与人员必须接受统一安排
3.随身携带好所需要的物品
4.贫困生调查活动策划书 篇四
一.活动依据
人际关系理论:人际交往的好坏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败。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高校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焦虑、敏感、愤怒、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困扰, 具有价值取向、不满现实而无力改变现实、自尊与自卑、合群与独处等思想冲突。除一对一的面询以外, 团体心理辅导应成为贫困大学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及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或解决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它通常包括一两名领导者和多名团体成员, 由几次或十几次团体聚会或活动组成。在活动中, 领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 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 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 彼此启发反馈, 相互支持鼓励, 增进成员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 增进成员对他人心理的认识, 促使成员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学习新的良好的行为方式, 提高成员的社会适应性。
二.活动目标
(1)以游戏的方式加强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消除彼此间的隔阂。
(2)合理安排活动环节,积极调动活动氛围,使每个成员融入活动,以便于让同学 们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的乐趣,增加彼此的信任度。(3)消除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4)考虑一切突发因素,以便于做出相应措施,使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
三.活动对象 在校贫困大学生
四.活动主题:
团结、协作、和谐、自信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缓解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联络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起自信心,以及各种解决困难的能力。
六.活动基本内容:
1.活动前讲话: 人际关系,你重视吗?
一、活动背景
大学生是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不仅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应锻造健康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正趋向成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情绪不甚稳定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而且由于家庭经济方面的关系,许多贫困大学生在团体生活中感到自卑。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大学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成熟。
二、活动目的
此活动之目的是丰富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同学人际交往的技巧。促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接受心理咨询不等于心理疾病,让同学自我调节,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解答一些同学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对于破除同学对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的误解,让同学们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帮助同学们树立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预防心理疾病,树立自信心有重大意义。
三、活动宗旨
"提高同学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同学间凝聚力,提高自信心,构建和谐校园
四、活动时间与地点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五 晚11:00——14:00 地点:操场
2.活动
集中注意力 无家可归 情有千千结 人椅 信任之旅
七、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前相关事宜
1.确定各项目负责人(由心协内部成员及心理委员担任)2.各负责人极其小组成员熟悉活动内容 3.活动材料的准备
2.游戏:
①.集中注意力
活动目的:活跃气氛,启动团体。
活动操作:10人为一队,5男5女,共1队。队员相互围成一个圈,游戏开始由一人随意叫另一人的名字同时指着他。被叫的人随意叫第三个人的名字同时指向他,第三人随意叫第四个人的名字,被叫的第四个人不说话也不做动作而他旁边的两个人需立刻举起双手。反应错误的人视为输。
②.无家可归(5min)
活动目的:让大家体会家的温暖,引导大家把自己的班级当成一个家。活动操作:再让大家围成一圈,并且手牵手,请一两个人谈谈和大家手牵在一起的感受。然后手分开,组长介绍游戏规则,当叫到几个人一组时,就要和其他人迅速手牵手围成一组,落单的人要表演节目(可以唱歌,讲笑话,实在不行就要做鬼脸拍照)。游戏结束时请落单的和没有落过单的人谈谈感受。活动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家?我们班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家? ③.情有千千结(10min)
活动目的:增进大家团体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活动过程: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主持人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听到主持人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然后主持人会叫停,大家都得停止运动,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保持原地不动,重新牵手。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游戏讨论:考察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考察部分同学具有的组织领导能力。④.人椅(10min)
活动目的:促进成员相互信任,集体责任感的提高,意志力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充分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双统一的含义。
活动过程:根据班级人数,将班级学生分为3组(每组15人),给10秒钟时间想自己的口号队名。表演完成后各组围成一圈,每位学员将他的手放在前面的学员的肩上;听从训练者的指挥,每位学员都应该徐徐坐在他后面学员的大腿上;坐下之后,可以喊出自己队伍的口号,看看那个小组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获胜的小组可以要求失败的小组表演节目。活动讨论: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又想到退出吗?最后你是怎么坚持到最后的?你有什么启示?在集体工作上的运用? ⑤.信任之旅(10min)
活动目的:考察双方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大家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如何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活动过程:需要任意两人组合,分多个小组,两两竞赛,其中一名同学需要遮住眼睛,然后另一个同学要在遮挡前交代他们之间无声的沟通方式,然后开始上路,转弯或者上下楼,在相同路段,看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将是最终的胜者。
活动讨论: 自己有什么感受?怎样与同伴不用语言交流而沟通
八.活动效果展望:
本活动主旨在帮助创造条件同学一起交流,增进同学的相互了解,增强学生凝聚力,另外促进同学责任感和意志力的锻炼。整个团体活动遵循由浅入深的过程:沟通交流,团体合作,责任意志,自信心。创造真诚友善的团体氛围,以便成员能深刻剖析自己,认识自己,体验归属感亲密感,发挥潜能,促进成长。培养成员团体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增进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达到效果:
(1)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
(2)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
(3)强化成员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
(4)促进成员的互动,加强成员间互助合作的精神(5)树立成员的自信心
(5)使成员掌握简单的人际沟通理论,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
5.问卷调查活动策划书 篇五
材料与冶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问卷调查活动
策划书
材料与冶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新闻宣传部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文理那点事儿微信平台
一 活动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情况及对志愿者工作的认识,以及对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意见和建议,并促进志愿精神的传播与发展,进一步完善我院志愿者组织培养机制,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
二 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集广大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调查为载体,了解我院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情况和心态,以志愿者精神为调查问卷的切入点,是很有必要的,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更好地宣传志愿服务知识,传播志愿者精神理念,通过反馈的结果更好地完善青年志愿者协会体制,更好地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好、更满意的服务。
三 活动主题
材料与冶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问卷调查
四 活动对象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2011、2012级全体学生 五 活动时间
2013.03.12 —— 2013.03.15 六 活动地点
2012级学生自习室,2011级学生寝室
七 活动单位
材料与冶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新闻宣传部
八 活动流程
(一)前期宣传准备,由青年志愿者协会新闻宣传部门负责宣传工作,宣传时间3月12号。
海报:新闻宣传部干事(陈丁波、杨博)通过手写方式制作(4张),张贴到各宣传栏(北
一、北
三、北
六、北七材冶学院宣传栏)
(二)问卷设计
6.贫困生调查活动策划书 篇六
1 调查的对象和所使用的工具
调查对象:牡丹江大学2012级新生中选出农村贫困学生300人。其中男生170人, 女生130人。
调查工具: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UPI,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进行调查, 该问卷UPI是为了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心理健康调查表。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对新生的调查问卷, 调查之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UPI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办法、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入学动机等。
第二部分是UPI问卷本身。由60个项目构成。其中4个项目是测伪尺度 (lie scale) , 其题号是5、20、35、50。其余56个是反映学生的苦恼, 焦虑, 矛盾等症状项目。
第三部分是附加题, 主要是了解被测者对自身身心健康状态的总评价以及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的治疗, 有什么咨询要求。
UPI的筛选标准如下所示:
第一类筛选标准: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一类:
(1) UPI总分在25分 (包括25分) 以上者;
(2) 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
(3) 辅助题中同时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
(4) 明确提出咨询要求者 (由于此条选择人数较多, 有时不用) ;
第二类筛选标准: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归为第二类:
(1) UPI总分在20分至25分 (包括20分, 不包括25分) 之间者;
(2) 第8, 16, 26题中有一题做肯定选择者;
(3) 辅助题中只有一题作肯定选择者;
第三类筛选标准:
不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者应归为第三类。
UPI结果的评价与分类:
第一类学生中, 通过进一步的诊断被认为确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称为A类学生, 该类学生需要进行持续的心理咨询。
没有严重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称为B类学生, 该类学生可作为咨询机构今后关注的对象。没有任何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称为C类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0份,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男生172人, 女生128人。有效问卷率为97%。
2 调查结果分析
对问卷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属于一类重点关注的对象有39人, 占13.1%。其中第25题没有做肯定选择者, 即没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属于第二类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 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有117人, 占38.9%。属于第三类心理健康的学生有144人, 占48%。
3 结果评价
以上研究结果分析表明, 和城市学生相比, 农村贫困生面临着来自于人际关系、生活、学习、择业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从而在情绪表现出自我封闭、焦虑等不良情绪特征, 这些不良的情绪时刻都会影响到他们心理的健康水平, 不利于农村贫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何帮助农村贫困大学生释放内心不良情绪, 优化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4 建议
解决高校农村贫困生的问题, 需要依靠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和学校几方面的共同努力。
4.1 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落实好国家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政策
近年来, 由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 国家出台了很多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政策, 这些政策极大地改善了高校农村贫困生的经济状况, 为他们送去了温暖, 增长了完成学业的信心。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认真地、全面地落实国家政策, 切实做好对农村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 帮助他们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获得和非贫困大学生相对公平的人生起点。
4.2 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依法办教育的力度
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把对高等教育的管理纳入国家法律调整的轨道, 对教育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进行运作。如用法律的手段约束高校中的考试, 保证考试中公平和公正;用法律的手段约束高校的收费, 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问题。从而为高校农村贫困生创造出较为公平的学习、生活环境。
4.3 建议高校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 为农村贫困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
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为农村贫困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给予广大学生尤其是农村贫困学生进行以人文关怀。并真正把这样人文关怀送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给予农村贫困生以积极的、无条件的关注, 使他们能够深深体会和感受到这种尊重、关爱和理解。
4.4 建议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农村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理应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普遍关注。虽然就个人来说对农村贫困生的物质支持是有限的, 但对贫困生的心理的支持作用却是十分明显。所以高校的领导、广大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以及对贫困生有帮助能力社会各界人士都应主动地关心高校农村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从而使他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更好地完善自身人格。
摘要:为了解决农村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从牡丹江大学2012级新生中选出农村贫困学生300人,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科学、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邓成琼.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13)
[2]李燕辉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的效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 (11)
[3]刘镇江等.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 2010 (01)
7.商业调查问卷活动策划书 篇七
一、活动背景:
为了大家在创业俱乐部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充分的展现大家的才华,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能更好的发展,特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接触活动。
二、活动主题:
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社会实践考察项目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群体,是一个拥有无限梦想的群体;而大学,就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天堂。
此次市场调研活动,旨在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培养会员的大胆的接触社会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能,敢说,敢尝试;并且加强与周边人员的交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和意见,让我们了解的更多;并且注意观察我们周边的商机和疏忽点,寻找可发现的项目。
四、活动时间:
2010-10-13到2010-10-18
五、活动地点:
南昌市极其南昌理工学院周边的各种行业
六、参与人员:
大学生创业俱乐部10届全体成员
七、开展工作要求如下:
1、个人简历表
2、商业调查
(1)对象:南昌市区和南昌理工学院周边的各种行业;
(2)事项:商家的盈利方向和需求;
(3)总结:调查人员每人写一份总结报告(500字以上);
3、内容提要:
(1)调查表情况:a、运作模式
b、怎样的框架体系结构
c、主要产品的销量和盈利方向
d、自己对此行业和商家产品的评价
(2)总结报告:a、此次调查对自己有什么感受
b、自己对此次调查的看法和调查的总结
八、后期工作:
1、会员上交所做商业调查问卷,由办公室及秘书处负责人统一整理。再有董事会成员评定出优秀的的调查问卷。
2、召开成员大会,指出各位会员在此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帮助其改正此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不犯相同的错误。
3、对于做的好的会员的调查问卷,在董事会的一致协商之下,评定出优秀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奖励。
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总负责人:赵闫妍2010-10-13
敢闯敢闯 自信自强 大学创业势在必行
商 业 调 查 问 卷 活 动 策 划 书
大学生创业俱乐部
8.调查策划书 篇八
指导教师:YCY
组长:TP
成员:YZNYXYBYWYYJH
前言
文物即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它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文化、研究、欣赏、历史价值。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物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文物,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在贵阳地区,留下许多不可移动文物,截止2006年8月,全市共有18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开阳马头寨古建筑群、阳明洞和阳明祠、甲秀楼和文昌阁、息烽集中营旧址,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来仙阁、周渔璜墓、达德学校旧址、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等26处,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有67处,县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7处。
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渴望探索、发现贵阳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城市的文物,探索其奥秘,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去寻找它的价值。因此我们小组在叶成勇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贵阳市文物中的图云关石窟寺及石刻作为代表进行调查和探寻„„
一、策划主题和要求
1.主题
保护物质遗产弘扬民族文化
2.要求
通过图云关文物历史环境表面现象的认识,发掘其本身内在的历史价值,并针对图云关文物等保护提出相关保护措施。
二、策划目的及预期效果
1.策划目的通过此次田野实地调查活动,增进大学生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其物质文化的丰富价值内涵,宣传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以培养我们的综合合作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符合专业教育的宗旨,为贵阳市区的经济发展、增强物质文化保存意识进行宣传和教育。扩大民族物质文化保护在学校师生间的影响,在学校中营造民族物质文化认识、保护的良好氛围,此次活动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
2.预期效果
通过田野调查,使我们能够不断扩宽我们视野和思维模式,重现贵州历史,first
见证贵州古代物质文化。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不断得以应用和提高,更好地去学习和研究物质文化价值,使文物的核心价值得到体现和宣传。让师生的思想得到更好的交流,使我们得到实践锻炼。从而不断提升和锻炼我们综合实践的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物质文化优良传统。
三、调查对象
贵州贵阳市南明区森林公园图云关
类别:古石窟寺及石刻
主要对图云关古遗址、石窟寺的描摹、石刻拓片、图云关古建筑到近现代建筑的演变历史等相关文物价值。
四、调查路线
贵州民族大学南大门乘204路(或89路)约1小时到达油榨街,转乘603路公交车约10分钟到达森林公园下车到图云关。
五、调查时间及分工安排
1.本次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预计在2012年3月19日—5月30日完成)
注:①2012年4月20日前做好各项调查准备,2012年4月21日早晨8点钟准时出发,按照探查路线,约9:30左右到达图云关,对图云关石窟寺及石刻文物等进行调查。
②室内调查从3月19日至5月11日各成员自行安排进行,各成员务必提前完成。③交流分享成果时间安排根据课程安排选此时段任何一天。
2.具体操作与分工
注:如上表时间所述,各负责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下任务。
(1)采点探路
负责人:YZN
参与成员:TPYJH
主要任务:上网查资料、查阅贵阳市内相关文物地点及文物书籍后决定去观音洞和图云关两处进行采点,比较后选取其一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注:采点时注意安全,对所到地点多多留意。
(2)拟写策划
负责人:YJH
主要任务:根据采点情况及此次调查所需材料进行拟写和工作安排,交与本 second
组成员共同协商后修改,最终决定成员各自任务,由组长及各成员共同监督执行。
(3)资料查询
负责人:WY
参与人员:YXYBYTPYJH
具体任务及负责人:根据本次采点及图云关历史环境要素及调查要求,分为如下几点进行资料查询。
①图云关的建造史,包括建造背景,时间,人物及其相关事迹,作用等情况(TP)。
②上世纪三十年代国际援华医疗队到贵阳等地的活动情况,当时日寇对贵阳的侵略及贵阳地下党的活动情况,明确他们在图云关的主要事迹及意义等,英国女医生高田宜等医疗团队赴华医疗事迹等(WY)。
③中山堂的建造具体时间,背景,意义,建筑艺术等,中山堂与图云关的联系以及当时中山先生思想在贵阳的影响等(YX)。
④图云关上五块碑刻及磨崖石刻等文字的摘录查询以及文字中涉及相关人物的生平事迹等(YZN)。
⑤有关图云关的对联、诗赋、文辞记录的收集及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与图云关的联系等(YBY)。
⑥图云关建筑在明清到民国及现代的兴衰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图云关的复原猜想及保护建议等内容的查询(YJH)。
注:本安排未尽事宜,有待相商解决!
参考资料:《贵阳赋》《贵阳市志(文物志)》《贵州通志》《贵阳府志》《南明区志》以及其他文物杂志等。
(4)实地调查
负责人:TPYJH
参与成员:YZNYBYYXWY
主要任务:
①碑刻摘录及分析(TPYBY)
②磨崖石刻拓片(YZNYJH)
③中山堂调查(YX)
④国际援华医疗队高田宜墓碑调查(WY)
⑤图云关周围历史环境、建筑物、风俗、世俗化经济等调查(TPYJH)⑥实地访谈,找当地年高稍有名望老人(其他熟悉图云关者亦可,视情况而定)采访有关图云关等历史情况。
(TP[问题询问]WY[记录]YZN[问题询问]YX[拍照]YBY[录音]YJH[问题询问等安排])
注:准备相机,绳索,笔纸,录音器,拓片纸墨笔等。在各项任务的具体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合作调查,拍照者务必拍摄整个调查过程。
(5)资料整理及撰写报告
负责人:TPWY
参与成员:全部成员
具体任务:小组于教室或寝室一起工作,自带电脑等,对查阅材料和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撰写成文,YJH负责文字图片录入指导。
(6)交流及成果分享
负责人:YZN
third
参与成员:全部成员
具体任务:根据调查拟写报告在课堂上向全班作报告,组织小组成员分别作室内外调查心得体会及室内调查发言,以达交流分享成果,提高能力的目的。
注:室内调查发言由本人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安排,制作PPT文档进行讲解。
六、其他
1.调查工具及物品准备如照相机(YX)笔、纸等拓片工具(YZN)。
2.调查费用如交通、工具类、生活用费等由组长预支安排,小组成员实行“AA”制,待调查工作完成后结算。
3.调查过程中各成员注意安全,如遇突发事件或相关纠纷事宜,要做到随机应变,特大事故由组长安排大家一致相商解决。
4.调查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各成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分工合作,使得工作效率最大化,时间最短化,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5.调查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比如环境因素,任务繁重以及个人因素等困难,各成员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相信先苦后甜,坚持过去就是柳暗花明。
6.各成员要善于对活动进行总结,开启思维的浪花,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本次调查活动分为室外调查和室内调查,室外调查为小组共同完成,室内调查题材不限,由各人自行安排完成。
8.本策划未尽事宜,上述安排在小组成员讨论一致后各成员在组长和各成员的共同监督下各行其责,但在调查活动过程中各成员应灵活应变。
策划人:YJH
2012年3月25日
9.贫困生调查活动策划书 篇九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
高等教育引入多元化投资体制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直接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大量高校贫困生不能得到及时的社会支持和救助还可能引发高校以及社会的不稳定问题,因此,为高校贫困生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就成为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重要举措。
社会支持作为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普通概念,简单地讲是指人们从社会生活当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20世纪70年代初,精神病学研究者首先从科学的角度将社会支持引入科学研究领域。此后,不同群体以及个体的社会支持先后成为社会学家、流行病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等研究的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对于个人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正是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缓解生活压力,有助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如果缺乏社会网络支持,个人的日常生活维持会出现困难,导致身心疲惫。同样在社会层面上,一个完整的社会支持网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可以缓解人们对社会的不满,缓和社会冲突,减少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社会福利政策及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助的理论依据。我国另一支有生气的研究力量来自于社会学学者,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妇女、农民工、单位制解体后的失业下岗工人等方面。社会学取向的社会支持系统希望通过研究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个人以及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从已有的国内文献来看,高校贫困生工作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主要侧重点集中于高校校内资助体系建设以及助学贷款工作的协调方面,从社会学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对于高校贫困生的研究并不多。因此,从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视角出发,研究高校贫困生问题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本研究目的在于:以一个农业高校为个案,调查农业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为政府完善政府和社会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决策依据;以个案的结果概括和归纳转型期我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居民社会支持体系的结构特征,并以此丰富社会支持体系理论。由于农业高校的学生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及城市的下层,所以农业高校经济贫困学生的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状况。
本研究采取的资料收集方法是问卷法。调查问卷的编制充分参考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问卷(SSRS)和Zimet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个人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所得到的物质性支持以及精神性支持以及个人的主观感受等内容。由于受经费等多方面的限制,本研究仅选取了Q大学一所学校的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自填问卷法进行资料收集,问卷的发放采取立意抽样和多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原则,调查对象从该大学建立的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抽取,广泛分布于该校各学院、各年级,注意年级平衡和性别比例平衡。问卷调查于2009年10月26日-29日进行,调查资料利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与相关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发现
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原有经济基础差,缺少收入来源和致富途径,大多数并非遭受重大变故及意外伤害而致贫,且尚不属于低保及优抚家庭。统计结果显示,本次接受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计244人,男生136人,女生108人。其中来自于农村者182人(74.6%),来自大城市者21人,仅占8.6%,来自中小城镇者36人,占14.8%,这说明来自农村者占主体。调查对象父亲文化程度小学毕业者26人(占10.7%),初中毕业者102人(占41.8%),高中(包括中专)毕业者92人(占37.7%),而大专以上毕业者仅为22人(9.0%)。母亲文化程度则明显偏低,小学文化程度者82人(占33.6%),初中102人占(41.8%),高中(包括中专)47人占(19.3%),大专以上者仅9人(占3.7%)。属于低保家庭者仅54人(占22.1%),属于优抚家庭者14人,仅占5.7%,而就家庭组成而言,双亲健在者220人占(90.2%),单亲者16人(6.6%),父母双亡者7人(2.9%),父母一方有残疾者14人(5.7%),父母均无残疾者228人(93.4%),父母双方均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者1人(0.4%),一方丧失劳动能力者38人(15.6%),双方均可劳动者203人(83.2%),家庭成员有严重疾病者有50人(20.5%),家庭遭受过意外变故者71人(29.1%)。进一步的调查了解表明,这些家庭遭受重大变故者大多属于特困生。学生贫困大多由于地处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收入较低,其中目前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少于1500元者178人占(72.9%),而月收入高于2000元以上者仅36人,占14.8%。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费用主要来自家庭收入或原有积蓄,但国家助学贷款在解决学生上学费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在校消费低于在校生平均水平,但手机作为一种生活工具已不能作为区分经济状况的标准。贫困生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水平者较多。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在校月平均消费在300元以下居多,总计186人,占76.2%。由于Q高校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据学校以往调查统计,学生日常生活费支出一般在300元左右,每月支出(包括话费、服装及及其他学习生活用品等)一般在500元以上,这批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消费明显低于一般水平。但就生活用品的拥有而言,拥有手机者达93.44%,可以看出,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及大量低端手机的出现,是否拥有手机已经不能作为识别是否家庭经济困难的指标。虽然很多人一直将奖学金尤其是高额奖学金作为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的一个重要出路,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这批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下者占63.6%,由于该校获得奖学金的最低条件是同级同专业35%范围以内,所以这批学生大多不具备获得奖学金的条件。统计结果再次表明,这批学生上大学的费用主要来自于家庭收入或原有积蓄者82人,占33.6%,主要来自于亲戚朋友的资助17人(7.0%),来自于家庭在家乡所在地银行借贷者7人(2.9%),来自于打工、勤工助学者8人(3.3%)。值得重视的是来自于国家助学贷款者69人(28.3%),成为困难学生除家庭收入或原有积蓄外的第二大选择。
三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获得过来自家乡政府、企业及原就读学校的资助,虽然每年新生入学前媒体会有相关的关于资助贫困学生的报道,但总起来看,曾受类似资助的学生数量较少。统计结果显示,大学入学及入学后,从未接受过家乡所在地政府直接资金资助者218人(占89.3%)、仅有14人(5.7%)获得到100元以下的资助,7人(2.86%)获得过1000—4000元的资助,5人(2.05%)获得过5000元—8000元的资助,26人共获得资助58 700元。99.2%的学生(242人)没有获得过其他形式的奖励和资助。只有1人获得过价值1000元、1人获得过价值2000元的其他形式的奖励和资助。98.8%(241人)没有获得过家乡所在地企业资金上的支持,99.2%(242人)的学生没有接受过家乡所在地企业给予的其他形式的奖励或资助。97.5%(238人)的学生大学入学及入学后没有接受过原中学资金上的奖励或资助,99.2%(242人)大学入学及入学后没有接受过家乡所在地中学其他形式的奖励或资助。
四是在读期间,学生获得的来自国家财政的资助力度相对较大,而来自学校的直接的经济资助力度较小。学校提供了包括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等各种形式的资助,但高校的资助力度总体较少。统计结果表明,在校期间,45.9%(112人)的学生218次获得总额664 110元的奖学金或助学金,女生人均3795.612元,男生人均2517.138元。有29.5%(72人)的学生110次获得总额70 664元的奖学金或临时补助。75人(30.7%)获得总额46 708元的勤工助学报酬,人均仅622元。
五是社会及企业资助力度整体较小,学生彼此之间的物质性的资助水平较低。统计结果显示,241人(占98.8%)未接受过未经学校联系的学校所在地政府的资助或奖励,242人(99.2%)没有接受过未经学校联系的学校所在地企业或个人的资助或奖励。另外,仅有1名学生曾接受过教师100元的无偿物质性资助,1人接受过同学100元的无偿经济资助。5人接受过同学200元的无偿经济资助。但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无论就资助实力、资助氛围还是资助双方的理念而言,对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经济资助还没有形成现实的基础和条件。
六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读期间整体感觉压力较大,男生女生之间的压力无显著差异,但是高年龄组的压力明显高于低年龄组。采用5分法进行测量的结果表明,有44%的学生感觉压力很大或较大,感觉压力较少及没有压力者为13.3%。对该项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性别*年龄组)发现,男生女生之间的压力无显著差异,但是高年龄组的压力明显高于低年龄组(F(1,200)=3.897,P=.05)。压力主要来自学习及就业压力,由于经济贫困学生的人际交往受到一定影响。
七是在心理社会支持过程中,同龄群体是主要的社会支持。重大问题咨询父母是第一选择,老师在学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并不高。当被问及心情不好,想找谁来谈时,175人(71.7%)选择“同学、朋友”,有13人(5.3%)选择“谁都不找闷在心里”。选择父母的4人(1.6%),选择老师的5人(2.0%)。当被问及“当您在生活中遇到一件对您来说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出决定,您找谁商量”时,选择“父母”的79人(32.4%),属于选择最多的。但当被问及“当您在城市需要找工作时,你认为谁的帮助最大”,选择“同学、朋友”的124人(50.8%),在城里遇到麻烦,如流氓骚扰,在请谁来出面解决的问题上选择“同学、朋友“的88人(36.1%),均为选择比例最高的。在这几个问题的的选项上,老师的比例都在10%以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八是学生对于目前国家、社会及学校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满意度较高,认为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同样重要。尤其是在物质支持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对于资助工作满意率为79.9%。认为目前国家、社会及学校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高度重视,力度大”的48人(19.7%),认为“重视,但物质帮助不够”的82人(33.6%),认为“重视,但精神及心理扶持不够”的86人(35.2%)。159人(65.2%)认为,对贫困学生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同样重要,25人(10.2%)认为物质支持重要,42人(17.2%)认为精神激励。
九是大家整体认为,国家资助的人数太少,部分学生认为应当降低单人标准而扩大资助覆盖面。国家助学贷款很受学生欢迎,但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手续繁琐。108人(44.3%)认为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资助人数太少,68人(27.9%)认为总额不少,但单人金额过高,31人(12.7%)认为给各高校的总额太少。135人(55.3%)认为“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手续繁琐,申请太过复杂,35人(14.3%)认为是到位太慢,19人(7.8%)认为还款期限太短,10人(4.1%)认为额度太低。
十是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仍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贫困生认定不规范问题制约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调查结果表明,115人(47.1%)认为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太少,84人(34.4%)认为存在贫困生认定不规范情况,有些学生涉嫌造假,28人(11.5%)认为贫困生认定太复杂。
三、对策建议
本次调查虽然调查样本数量不多,分布不广,而且调查的结果可能囿于所在高校的特殊条件没有宏观的代表性意义。但该校学生资助工作在所在省属于资助工作的先进高校,本次调查的结果和部分高校的调查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因此,某种程度上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极其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提高型转变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存在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学业成绩并不像很多人所设想的那样优异,他们承担着比其他学生相比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很不健全,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是国家在建设经济困难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工作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高校及社会所起的作用应该加强。从1999年,国家施行担保助学贷款制度到当前的新机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涵盖在校生总人数20%,每人每年6000元,这种物质性的社会支持无疑是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大的依靠。但从调查中不难看出,由于高校近几年经费紧张,学校所提供的物质性社会支持在整个社会支持系统当中的成分日渐减少。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由于大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紧张且资助意识还不够强,他们在社会支持系统当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论从吸引人才和关心当地群众民生的角度,都应该得到加强。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积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氛围还没有形成,现有的少数资助项目很多还掺杂着广告宣传的意图,所以,虽然我们都从媒体上看到很多捐资助学的宣传报道,但实际上,这种类型的资助数量较少,需要进一步培育一种更浓厚的捐助文化。
三是必须重视学生的领悟性社会支持,学校应在这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本调查和很多同类调查都一再表明,学生领悟到的社会支持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同龄群体及父母,高校所做的大量扶志、心理帮扶的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要鼓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获得各种奖励而不是资助。
四是必须规范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限于贫困生整体数量较多和资助经费相对紧张的状况,在现行资助体系建设工作中,贫困生的认定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部分学生为了进入贫困生资助体系,享受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不惜造假,不仅造成相对紧张的资助经费没有得到科学的使用,扰乱了整个资助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价值观正在定型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是一种极坏的示范作用,负面影响是极长远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包括学生家庭所在地基层组织认定、学生班级同学日常生活监督、民主推荐、公示再到资助后监控在内的一整套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规范。
参考文献
[1]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3):175-176.
[2]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
[3]张友琴.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城乡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4):14.
[4]魏金明.福建省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05.
[5]廖军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99-101.
[6]王奕冉.贫困大学生认知倾向、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4)1:43-145.
【贫困生调查活动策划书】推荐阅读:
中国贫困农村现状调查09-16
学生贫困生帮扶活动总结09-18
泸溪县特困村贫困现状调查报告11-12
贫困户慰问活动07-28
在贫困儿童资助活动上的讲话09-20
贫困生申请11-06
贫困生个人事迹07-20
贫困生评审报告09-26
贫困户脱贫困感言简短08-16
学校贫困生资助感言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