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感想(精选11篇)
1.英语教学感想 篇一
我对英语教学的感想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本人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现将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及感想,与大家共享。
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学习有关英语教育学的心理知识,研读《中小学英语教学》等报刊杂志,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应积极参加再教育学习,接受再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行知识更新,甚至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而且,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亲身体验、灵活使用教学资源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技能。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多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经常进行听课、讲课、评课工作,与同事们进行交流,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其次、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用英语流利进行行语言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第三、努力探寻教与学的规律。我们在研究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方法时,同时要研究与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必须严谨、科学、认真、细致,然后才能展开教学。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改进,好的学习方法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教师应该进行教法和学法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备课、上课到作业布置、测试,都要尽量处理好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优化知识。
还有,教师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水平,更要让学生在获得学法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积累经验,促进更深入的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不断的探求教与学规律,提高与完善自己,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英语教学感想 篇二
关键词:新课程,差异教学,兴趣教学
一、新课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1.教学目标的转变: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定位于面向大众的基础课程, 目标是提高大众的数学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功能转变.
2.教学内容的转变:
现在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 有不同的版本, 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 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
3.教学方式的转变: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4.教学结构的转变:
高中数学课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内容, 新课程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二、学生行为特征的变化
90后一代是高中生的主体, 在老师眼中他们与以往的历届学生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90后的几大行为特征:充满自信、喜欢挑战, 但较为脆弱;富有理想, 但不甘平凡;兴趣广泛、好奇心强, 但不踏实、缺乏毅力等.从教学上来分析, 他们的有些行为特征不利于课堂教学, 但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行为因素.
三、教学方法革新的必要性
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教学方法需要革新, 需要基于实际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数学基础不同等多方面因素.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 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师是关键.
四、兴趣教学与差异教学
教师应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 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兴趣教学
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比较抽象、枯燥, 学习起来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会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因此,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引导就起到重要的作用.
(1) 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简单易懂.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 应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 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 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另外, 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 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始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开辟第二课堂, 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 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走向社会, 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 并最终走向社会, 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 了解科技的发展状况, 对他们的现在和将来都是极其重要的.特别要给学生多鼓励, 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 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 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 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
(3) 注重方法指导, 增强自信是培养兴趣的关键.平时提问题, 出考卷, 要注意循序渐进, 把握好梯度, 要让学生能取得好成绩, 心中有一种成就感,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持久兴趣.兴趣开启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自信使动力能够持久, 持久的行为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习惯.
2.差异教学
学生是有差异的, 这种差异无时无刻都存在, 教学不是为了消灭差异, 也不可能消灭差异.教学应该在承认差异是一种需要的前提下, 不断地寻找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 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现实中有差异的学生我们应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从分层作业到分层教学, 到分类教学、异步教学, 等等, 每一种形式都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差异教学的目标.
(1) 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体现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重视行为操作, 多用实物与直观, 关注与掌握一般的普遍适用的方法, 可以只掌握一种方法, 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 对于速度与灵活性方面不做具体的要求.而对优秀生则要有一定的抽象度, 要讲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强调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速度与灵活性.
(2) 在作业布置上体现差异.作业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 是教学各环节中最具灵活性的一项.作业布置的差异策略有:对于数学成绩处于中等以下的学生, 可以经常布置一些实践作业, 侧重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这种作业有时跨越几个学科, 是一种最具创新色彩的作业.
(3) 在成绩评价上体现差异.在数学教育中, 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不再以考分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 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关注对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过程的评价, 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等.
五、结 语
3.高一英语教学感想 篇三
关键词:高一;英语教学;感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29-01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开始,我用了一月左右的时间从语音,句型结构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尽量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加强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起来。
二、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
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人手。
2、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1)坚持让学生作SPOKEN ENGLISH SHOW是锻炼学生开口的好方法。让学生轮流在讲台前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口语,.可以是讲小故事,可以是分享美文,也可以是笑话。
(2)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3)让学生背诵新概念英语,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复习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高一我们就要求学生人人尽量有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他们在阅读后能勤查字典,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4、认真抓好英语早读和晚上天天读
通过早读和晚读可以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理解课文及语法概念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而掌握了学生实际水平,从而帮助学生。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阶段的教学计划及具体教学安排,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早读课不像上正课那样规矩严格,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拘形式,这样有助于密切师生感情。而这时情感的产生往往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朗读英语、拼读单词、背诵课文或练习语音语调等,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晚读可以弥补早读未完成的阅读任务,也可以巩固课上遗留下来的内容。
三、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
通过以上的做法,学生的兴趣明显增强,信心也增强了,学习变得主动了。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对教材的使用有不少困惑:
1、生词量大,学生难以掌握
新课标要求的词汇量:修完1-5本必修课本,词汇量为2400-2500个,达到七级要求;达到八级要求,即修完1-8本教材,词汇量要求为3300个;九级要求的词汇量是4500个。鉴于这样的安排,每个单元的词汇基本是在50-60之间。对于我们县城中学的学生来说,难度颇大。每个模块单词讲解的广度和深度很难把握,还需要认真努力探究。
2、任务型听力比较难
新教材每个模块中的听力内容比较多,连同练习册中的至少有三个听力材料与练习,尽管所选材料都与本单元话题密切相关,但是总体难度都很大。而且听力测试中任务型听力难度更大,学生能够听出来,但是不能写出答案,所以这一块有待加强。
3、教学内容多,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进入高中,对新学期的生活充满期待,对英语学习也是如此,无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刚开始都是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可是一两个月的教学过后,发现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开始逐渐走下坡路,究其原因:1、教材难度大,内容多,应接不暇;2、课堂所学的内容似乎和考试脱节,试题不会做,没有成功感;3、学生本身意志力薄弱,碰到困难极易退缩。
四、对新教材使用的反思与实践
1、夯实基础,注重课本,发展能力
近年来高考英语逐渐侧重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对语言知识的直接考查相对地减少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组织学生巩固各项基础知识,同时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基础知识。利用早自习和晚上的天天读时间要求学生熟记和巩固词汇以及一些重难点句子。坚持每个模块单词,短语的听写,句子的翻译,重难点句子的默写。
2、加强听力的练习
听力在整个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值,而且现在题型的改变,所以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听的时候多动笔,多写写,就不会出现听得懂写不出的问题。这样的话任务型听力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3、加强阅读的训练
阅读理解在整个试卷中也占有很大的分值,要想阅读理解取胜,平时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要养成积累词汇和扩大词汇量的习惯。
4、书面表达需加强
我要求学生要有一本书面表达的素材本。这本笔记本中要有学生的原作,学生要修改自己的原作,还要有优美的范文。书面表达是提高二卷得分的关键。要想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没有平时大量的语言积累是不行的。
5、知识整理不能忘
4.教学感想.doc 篇四
初见小赛是在通向他们班的走廊上,当时是第二节课间,大多数学生都到操场上活动去了,教室里只剩下几个值日的学生,大家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只有他像风一样地来回跑动,还不时地尖叫两声。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其他学生问好之后都接着忙自己的事了,他没有问好,却歪着头站到我面前问我:“你是我们的新英语老师吗?”“是。你喜欢学英语吗?”我微笑着发问。“不喜欢!”他把头一扬,说完就又开始了他的跑动。我走到讲桌前试图拦住他,他却嗖地一下跑到了教室后面,幸灾乐祸地看着我说:“来呀,快来抓我呀!”我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就开始做课前准备。上课铃响了,学生进教室了,师生问好的时候,他翘着二郎腿斜着身子用右手撑着头靠着墙坐在座位上。我跟学生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告诉他们本节课我们要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到时候我会请那些课堂表现好的学生最先参与。开始上课了,小赛听了能有两分钟就从书包里翻出了一堆小瓶子堆在桌子上,饶有兴趣地玩起来。我后面讲的什么,他到底听见了多少,我一无所知。开始游戏了,我履行诺言找了一些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首先上台,学生的精彩表演和练习声引起了小赛的注意,他也举手要参与,但他的表现显然不合格,我于是向学生提议给他一个机会,相信他会从此给大家一个新形象,大家同意了,在我的协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美滋滋地回到了位上。原以为他会有所进步,哪知在后面的小组活动时,他因为不好好配合同伴,被人家说了两句,竟然大打出手,我批评了他两句,他竟然躺在地上不起来了,拉他,他就用脚踢,就这样度过了一堂没有结尾的课堂。
下课后,我找班主任了解情况,才知道这是一个很可怜的孩子,不到一岁父母就离异了,由爷爷奶奶抚养,他本身又有严重的多动症,无法自我控制。教师的责任感和母亲的爱心使我决定走近这个孩子。我先是跟他商量每节课只要他有进步就奖励他一颗小粘贴,他把头一扭说:“我不要,我也不好好上课。”问他为什么,他说大家都不喜欢他。问他想让同学们喜欢吗,回答说想。可到了课堂上又做不好。上课不是玩,下位溜达就是趴在桌子上。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把他拉回课堂的契机。一次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里有小朋友睡觉打呼噜的声音,小组活动时,我看见他趴在桌子上,就走到他旁边,打起呼噜来,他一听就笑着抬起了头跟我学了起来,我接着说了两句英语,他也说,我趁机问他:“想学吗,找个同学和你练,教你好不好?”“好。我要小天教我。”于是我就每节课让小天教他,和他练。一段时间以后,他又不干了,原因是他的测试成绩太差了,生气了就不学了。我于是商量他先借给他一些分数,他努力学习赶上去再还给我,他不干,理由是为什么不借给别人,只给他,他不要。我于是妥协说:“要不你就测试的时候看着书答卷子?”“行,这我干。”于是下一次测试的时候,他看着书答卷子,得了82分,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妈妈打电话,告诉他妈妈他的英语成绩,后来他还让他妈妈给他买了个读书郎学习机,自己在家看书学习。
5.课堂教学感想 篇五
海南省昌江县叉河中学符福静
课堂上,自我感觉相当良好。正讲得津津有味时,也认为学生也正听得津津有味时,发现有一些学生心不在焉甚至是伏案和周公神游去了,心里顿时像泄了气的气球,没有了那种津津有味的情绪了。不可否认,我的教学能力不咋的,是上不了台面的那种。但课堂教学设计时,我可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的,也设想了可能出现的种种现象和应对的措施。没想到还是……。
这是谁的责任?我想,首先,应该是教者的责任。试想,如果你自身学识渊博,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论今,教育教学能力出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和学生平等地相互学习、交流、沟通;所讲的内容是学生很有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引导方法科学合理等。学生会不认真听讲,会不乐于参与,乐于学习?其次,基础知识的薄弱是造成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困难的原因,正因为不懂,所以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等到了初中,所接触额的课程增多,知识量的逐渐增多和加深,越发使他们更加厌于学习,久而久之,造成现在的现象也就合乎常理了。所以,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更加有耐心,从基础知识学起,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基础知识的不断进步,他们的自信心也会不断的得到提高。如能持之以恒,假以时日,这些学生还是能跟得上的。
6.小班化教学感想 篇六
进入高中部工作已经两个多月,期间我感受着高中部大家庭的温暖,让我喜欢;同时我也学习并体验着高中部小班化教学的改革,让我成长。关于小班化教学,起初我片面的理解为只是授课班级的学生人数少了而已,可是通过这两个多月的学习、体验和成长,尤其是在老教师牵头组织的各学科的研讨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与魅力,也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困难与挑战。
当前我校高中部各年级各班的学生数量基本控制在28人以下,符合小班化教学的条件。正如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教学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所以,小班化教学的初衷就是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这样教师不仅要会备课,更要懂备学生,尽可能以每一位学生为本来施展教学。对此,我认为小班化教学的成功必须做好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会备课。这就要抓住每节课的关键,合理分配,能够有侧重、有取舍地分配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难点和练习,做到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实现节节“满堂彩”的有效课堂。其次,懂学生。这就要因生、因课而定,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索成为可能,做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明显,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真实的精彩。这一环节是小班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与难点,教师要选择最能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选择最能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注重我校高中部小班化教学基本形式——“每生提一问”和“三三四“综合评价,且又不囿于形式的进程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和老师引导点拨的完美结合。最后,要兼顾差异,重视分层次教学,做到知行结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和不同于别人的弱点,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理应随时注意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适用、有弹性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创设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的开放性、生活化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体验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己去操作、去交流、去解决,并加强针对性地“培优”、“辅差”,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都能体验成功的快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从而真正实现小班化教学的整体性成功。
然而,要做到这三个方面,让小班化教学的每一节都成为好课,还是由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教学细节组成的。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晚修自主学习时,要教会学生预习,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讨论、学会查资料、学会做笔记、学会反思总结;在课堂上小组展示时,要会组织、协调,会帮助、评价,要明白学生要学懂、掌握,必须主动思考、探究,做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做好每节课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尽可能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自觉,积极探索式地学习。
7.森林昆虫学教学感想及探索 篇七
关键词:森林昆虫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森林生态系统在减轻温室效应、防治雾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以林木害虫为代表的有害生物常伴随着林木的生长而猖獗, 轻则造成树势减弱, 重则造成林木枯死, 严重威胁着林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发挥[1], 因此, 林业植保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和素质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 国内多数农林高校开设了《森林昆虫学》课程, 并将其列为植物保护、林学等本科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2,3]。
《森林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强, 研究如何控制林木害虫的应用学科[4]。以往的教学常关注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而忽略了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此外, 学生们往往被动学习, 具体表现为:缺乏问题走进课堂, 没有问题走出课堂, 在长期“静听”授课的过程中, 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扼杀。另外, 学生往往过于关注考试, 对主要的知识点掌握较好, 对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学习有待加强, 具体表现为:考试过程中学生在考查知识点的填空题和判断题两个部分得分率较高, 但在考查综合能力的论述题部分得分率较低, 造成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现象的出现值得教育者思索, 我们不能仅仅充当“真理”的传授者, 还应当是课堂授课艺术的“表演”者, 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不能仅仅机械地罗列知识点, 还应联系前章后节, 做好课前的设计;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在课堂上接受“填鸭式”教育, 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注重本学科的应用性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此, 我们教学团队就《森林昆虫学》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探索。
一、开课前培养兴趣, 课中增强兴趣, 课后维护兴趣
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的强力助推剂, 为此, 我们主要采取了3项措施: (1) 开课前3周不进行理论课学习, 而是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 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发现认识森林昆虫, 捕捉并制作林业昆虫标本。野外实习前由课程主讲老师进行实习动员, 向同学们讲解实习安全、昆虫的采集方法, 如网捕、扫捕、诱捕、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昆虫标本的保藏技术等。野外实习时由教学团队内的5~8名带队老师共同带领同学们采集标本, 并根据捕获标本的具体种类讲解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征、主要危害对象 (害虫) 或防治对象 (天敌昆虫) , 以及综合防治方法等。为防止采集到的标本因未能及时处理而腐烂, 晚上由带队老师讲解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并指导同学们现场制作, 将白天采集的标本及时处理。同学们常乐此不疲, 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 (2) 课堂中增设科技前沿讨论话题, 如:植物保护的颠覆性技术是什么, 用于防治害虫的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 害虫为什么会对杀虫剂产生抗性, 害虫与天敌昆虫之间是如何进行协同进化的。同时, 还要注重昆虫生物学或行为的讲解, 如:部分昆虫为什么具有社会性, 部分夜蛾科害虫感染核多角体病毒后为什么会“上吊自杀”等, 同学们对这些话题的讨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常各抒己见, 踊跃发言。 (3) 课后依靠学生社团, 定期举办昆虫标本制作大赛, 并为其中的优秀者颁奖。这项活动由学生社团负责组织招募参赛队员, 学院负责提供制作标本所需的昆虫、工具, 由教学团队内的老师担任评委, 由系主任和教授对获胜者进行颁奖, 赛后由学生社团负责对获奖作品和较好的作品进行校园展示。
二、注重实践, 培养能力
我们教学团队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1) 将实验课的学时由原来的8学时提高到16学时。学时的增加使实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具体来讲, 实验课不仅涉及《森林昆虫学》总论中的内容, 如昆虫的外部形态识别、生物学特征观察、昆虫分类等, 而且还涉及到了各论部分, 如地下害虫识别、叶部害虫识别、蛀干害虫及种实害虫识别等。 (2) 野外实习时间由原来的1周增加到3周。野外实习不仅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而且增加了同学们认识的昆虫种类和数量, 使同学们掌握了主要的林业昆虫的形态特征, 了解了主要林业昆虫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征, 掌握了昆虫标本的捕捉、制作、保藏技术。 (3) 学生的成绩构成由原来的“总成绩 (100%) =理论考试成绩占90%+考核出勤10%”改为“总成绩 (100%) =理论考试成绩占50%+实验课成绩20%+野外实习成绩20%+考核出勤10%”。实验成绩构成的变化, 让同学们认识到《森林昆虫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 而且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4) 让本科生进入老师实验室, 充当科研助手。有些同学通过自身努力和教师指导, 在大学本科阶段就能发表核心论文, 并由此激发了同学们对森林昆虫持续的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发表论文的本科生都表示愿意在森林昆虫学领域继续深造。这些措施的实施改变了同学们以往“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 使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具体表现为:学生认识的森林昆虫种类增多, 所学知识可以运用到科学实验中解决实际问题, 科研动手能力更强, 通过主动查阅资料、请教学长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 而非像以前那样碰到问题就等老师帮助解决。
三、注重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
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为此, 教学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教师来源的多样化。我们先后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农林高校引进教师, 教学团队强调优势互补, 相互学习, 老师之间不仅相互借鉴教学技巧, 而且进行学术沟通, 将每位教师掌握的科技前沿信息汇总后与同学们沟通。此举不仅提高了青年老师的授课水平, 而且增强了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前沿性, 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2)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团队内预讲、教授观摩、传帮带等形式不断拓展教师的业务素质。 (3) 团队内强调PPT课件的制作质量。 (1) 运用大量的高清图像及言简意赅的文字说明穿插进行辅助教学, 将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昆虫类群及其多姿多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如“昆虫分类学”章节中蜻蜓与豆娘的区别、蝴蝶与蛾子的却别;同时将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如虫的多寄生与共寄生、渐变态与半变态等。 (2) 要求PPT课件紧扣教学大纲, 内容丰富, 确保了教学团队内每位成员都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注重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团队通过飞信、微信、QQ、微博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发送昆虫形态、危害状、昆虫中毒症状、寄生与被寄生症状等图片, 昆虫行为视频等影像资料, 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提高了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移动互联网将智能移动通讯设备和无线互联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并且因其具有携便性和便捷性而受到包括学生在内的大众喜爱。但对于学生来说, 这种携便性和便捷性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表现出双刃剑特征, 具体来讲就是: (1) 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极大地方便了教育者利用课堂、课下两条战线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同时也方便了同学们及时获取各种疑问的解答。 (2) 部分同学们由于自制力差, 沉迷于网络, 会出现逃课、上课期间浏览手机等现象, 尤其是利用手机聊天工具与课堂上的同学互动聊天, 对正常的教学活动干扰大,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了降低或消除这种不良影响, 我们教学团队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向同学们发送文字、图像、视频资料时, 会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传递资料, 主要集中在每天的晚上的9∶00~10∶00以及周末, 以防止对其他课程的正常教学造成不利影响。
五、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的机制
教学效果的理想与否需要通过学生及同行教师的反馈得以确认, 为此,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师生教学座谈。利用学生周日晚间的团日活动, 组织教学团队内的全体教师到团日活动现场与同学们互动, 就教学中的不妥之处征求学生意见, 日后加以改进。座谈活动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进行2次。 (2) 学生评教。对授课教师打分, 得分靠后的教师在本学期内不得评优评先, 学生评教成绩计入教师职称晋升考核。评教活动每学期期末进行1次。 (3) 教师研讨会。授课教师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优化课程课时、理论实践分配、实验课优化等与教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探讨, 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期中、期末进行3次, 集思广益, 为《森林昆虫学》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忠岐.世界森林昆虫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J].中国森林病虫, 2001, (01) :26-30.
[2]谢寿安, 陈辉, 李孟楼.高等农林院校“森林昆虫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9) :138-139.
[3]李孟楼, 王敦, 孙全友, 等.森林昆虫学教材的结构分析及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 2005, (02) :65-68.
8.英语学习:回忆与感想 篇八
谈到学习英语,最头疼的就是生字。这个问题在英语阅读中尤为凸显。脱离开课本独立看英文书,第一道难关便是满篇生字。课文里所学过的那些单词是远远不够的。而大量补充词汇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需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奏效。我读过吕叔湘先生写的一本讲英语学习方法的书:《中国人学英文》。它本是针对高中生的,谈怎样查字典、学发音、学语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英文书,等等。对这本书,初升入大学的人也不妨看一看,总结一下中学六年学习英语中的经验教训。
中学时代学习英语的方式主要靠老师讲、学生念。大学时代就不同了。一个大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老师的讲课,那就基本上等于沒有上大学——至少我是这样看。因为我上大学时,只要功课考及格,在课外的时间里就完全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尽情开展自学活动。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树立自己一生事业的奋斗目标。具体到英语学习上,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变化就是如何从依赖老师讲解课文、语法转变到自己独立阅读英文书籍。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如果转变成功,就能进入自由阅读英文书的愉快境界,否则就永远失去阅读外文书的人生乐趣,最后英语程度越来越下降,几乎等于白学十年。因为无论中文英文,识字的乐趣就在于看书;不能看书,与不识字差不多。但要阅读英语文学作品,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方法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到长。
2. 按照个人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一开始不一定非啃“经典”不可,儿童文学、通俗小说都不妨高高兴兴读一读。即使是“经典”,啃不动就放弃,另找其他适合自己的书。
3. 以个人欣赏为主,不要刚开始看文学书就先存一个“研究”的主见。欣赏是一种乐趣,“研究”则是另一回事。而且,真正的文学研究要建筑在个人长期对于作家、作品的爱好、欣赏、潜心研读、深有体会的基础之上。否则,“研究”就变成一种赶任务的苦差事,也难于写出有独创性的论文。
我于1946年考入重庆大学。进入大学后,我为自己树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看懂一本英文书!”阅读之初我读的大都是英译文学作品,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当时出版有一些英汉对照的小册子,像高尔基的“Twenty-Six Men and a Girl”,“My Fellow-traveller”,契诃夫的“The Bet”,歌德的“The Sorrow of Young Werther”,斯托姆的“Immensee”,还有德国进步作家F. Wolf写的中篇“Jules”,都多次看,遇到生字记下来。又从苏联出的《国际文学》上读过“Field-Marshal Suvorov”,印象很深,至今记得那位战无不胜、功高震主、遭到贬斥、郁郁而死的苏沃洛夫大元帅,以及他那位忠心耿耿但有点傻气的勤务兵叶戈尔及其未婚妻、一位快嘴快舌的随军卖饼女贩斯捷潘尼达。但上面说的都是小册子,还想读大本书,英文《圣经》是我爱读的第一部英文书。但我不信教,只是从学习英语的角度,把它当作一部文学书来读。读英诗的启蒙书自然是“ The Golden Treasury”。打开书,第一首“Spring”就吸引了我。诗集的第一部分文艺复兴时代的那些直抒胸臆的爱情诗也是一读就心领神会,无须太多的笺注。但是读到弥尔顿,就不那么好懂了——直到后来在大学教文学课,找到一部剑桥版,才把弥尔顿诗集啃了一遍。可见读内容高深的作品,需要从语言到经历各方面的修养。
回顾自己一直坚持课外自学、阅读各种英文书籍,经历了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锲而不舍,循序渐进,由短到长,由浅入深。?
刘炳善,现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英文小说An Arrest 获得布拉格“World Student News”1952 年征文一等奖;《伊利亚随笔选》获得首届全国外国文学图书评奖三等奖。
? 诗人徐迟在为袁水拍所译彭斯《我的心呀在高原》诗集写的序里提到:要读懂莎士比亚,必需有详注的好版本和工具书。我到重大图书馆找过,沒有。宏大的读莎计划只好放弃。不过在内心深处埋下一个志愿: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看懂莎士比亚。这一心愿像一颗种子,在心里生根,五十年后发芽、开花、结果,编出了一部莎士比亚字典。
? 我挑选平时最喜爱的诗文片断,如“The Vicar of Wakefield”,“Pride and Prejudice”,“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第一章,王尔德的“The Happy Prince ”,“Freshman English Prose”中的散文和短篇小说,“The Golden Treasury”中的“Spring”等短诗,《圣经》中耶稣的“Parables”以及《哥林多前书》第13 章,都一一背诵下来。
? 学好语音、语调,锻炼听说能力,乃是基础的基础——这个基础必需在青少年的时代就打好。同时也应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学好基本语法。对于高中生应鼓励其阅读生字不多、程度浅易、内容生动有趣的外文书籍。
? 能独立阅读外文书,才能真正尝到学习外语的乐趣,巩固学习外语的成果,并有助于自己一生的事业。
? 不读文学书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英语学习和中文学习道理一样。这不仅因为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结晶于她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其他文史哲作品)之中,学习语言的最高阶段是攻读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也是人生受用不尽的一种高尚乐趣。
9.青年教师教学感想 篇九
王广华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来到济宁外校已经三年了。回顾三年以来的工作,刚刚踏上小学讲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由当时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平静、淡定,三年来我的确收获了很多。下面就谈一谈我教学以来的点滴感受。
1、对于我自己来说,是“幸运”两个字。
首先,非常幸运能来到济宁外校工作。在这里,我不断收获着成功和喜悦。不知道什么是演讲的我,居然还能在那么多家长和老师面前演讲;不会绘画的我,竟然常常得到美术老师的赞赏;原来讲台上手足无措的我,也拥有了一份淡定。这一切的经历,都提醒着我,我们的明天一定会很精彩。
再次,非常幸运能在苏外的领导下工作。各位领导不仅给我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还给了我许多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我收获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让我的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最后,非常幸运能是济外教师团队中的一员。每位老师敬业的精神,时时影响着我,让我在工作中不敢有半点的懈怠。专业、热心的各位老教师,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导我、鼓励我。还记得薛晓倩老师和李玉英老师的鼓励:“你很棒,只是缺少一些经验”。还有数学组的各位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开始,手把手的教我,特别是耿老师,每节课都会与我交流,帮我解决教学中的困难。还有办公室里的闫老师和李老师,也为我教学出点子、想办法。所以,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能一直收获着、进步着。
2、对学生来说,是“关爱”两个字。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用心爱学生,学生也会爱老师。老师让做的事,学生就愿意去做;老师说的话,学生也愿意听。例如,我们班的张新政,刚开学的时候,上课好动不听讲,我批评了他几次。他对我产生了抵触情绪,更不愿听讲,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我了解他的情况以后,单独找他聊天,不会的题目耐心给他讲解,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慢慢我发现他变了,喜欢上数学课,也喜欢写数学作业了。现在,他已经是数学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
3、对工作来说,是“细致”两个字。
“细致”能有效地减少工作中的遗憾。课前如果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想法,那么课上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该引导;如果能细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能设计适合学生的课件、情景和游戏,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如果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就会知道什么样的学生该指导,什么样的学生该提高,这样每个学生,才会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课后不仅反思自己的教学,也要反思学生的表现,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工作中,收获很多,但也有很多困惑。
10.微格教学感想(定稿) 篇十
自从踏入师范学校的大门起,我就心里打起了未来当一名老师的算盘,话说作为一名老师需传知要有术,授业要用方,解惑要得法。具备了这些,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教书育人。
在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未来老师的风范。而且学校也时刻注意培养祖国未来教育者的形象。我们大三了,该是锻炼的时候了,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微格教学这门课程,也是经历风雨见得彩虹,在微格教学中收获累累,感悟颇多。
微格课程进行时,我们就对这门课就有着极大的期待心理,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门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技巧的教学方法。令大家期待已久的课程开始了,老师开始讲授相关的知识。我们深深的了解到了讲课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有着很多技巧的复杂过程。同样一节课,可以讲的他人激情澎湃,也可能讲的别人昏昏欲睡。我了解到课堂需要很多技巧的。作为一名老师,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传授知识的技巧直接可以影响到学生上课吸收知识的量,我们必须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
课堂上,老师讲解了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版书版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反馈和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等,还有了解学生,驾驭教材,设计教案,开发智力,训练思维,语言表达等的能力,我在心中默默的记下了老师讲的每一点,分析自己的不足,吸收每种技巧的精华,灵活应用到我的课堂中去。老师在讲解了基本知识后,又针对性的放了一些录像资料,其中有讲的特别精彩的,也有讲的空洞乏味的,老师让我们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看着他人的录像,我们也在心里默默的思量着自己要讲的内容以及如何去更好的讲。
接下来,我们就要着手准备自己要讲的内容了,回顾发现,我们已经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但如何才能将知识传递出去,又是一个莫大的挑战,我们要传道解惑,我们应从所学的知识中发掘一部分,使它闪闪发光。我选择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公式法求解。选定题材后,就要全力以赴的准备课堂授课了,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我把要讲解的内容细细的写在教案上,又上网找了相关的视频资料来借鉴,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我以中性笔代替粉笔,以门上贴上纸代替黑板,让舍友当评委,开始了彩排工作,我们互相指出不足及优点,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我们都收获累累,当我到了微格教室时,发现又是一个新的环境,我们必须做好新的准备,黑板之小,我们如何来布置板书,现场学生表现,我们又如何来处理。面对这样一个境况,我们到了隔壁一个微格教室,又讲解了一遍,体会了一下台上的感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不同的,而且我的学号居班级正中,随时待命出发,可能是上一波的最后一个,也可能是下一波的最开始一个,关键的位置,我需要时刻准备着。到我时发生临时状况,很多人由于补考冲突缺席,我就排到了前面。由于做到了充分的准备,我才能临危不惧
在讲课时,我充分利用了黑板的面积,将已有的知识导入,让学生学会类比推理,进而又引导学生一步步推导出求根公式。完后我又分情况讨论根的状况。最后总结公式。突出课堂的重点,这是我在上课时的场景,这段记忆将永远都不会被时间抹去。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堂课。课后老师对我讲的公式法做了分析,指出我们在教学中是要运用这些公式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涉及到些运用,这样才更能将知识融汇贯通。但老师赞扬了我的板书,说工整有调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最后,老师做了全面的总结,我们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只顾着写板书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我们应多面对学生,多和他们交流,这样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面对的问题。还有就是板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写的更好,只要我们多去尝试几次。
11.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感想 篇十一
一、客观分析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的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公共课,讲解空间立体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近年来,进入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很少,这给机械制图教学又带来了许多难题。
1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科学的筛选
对于实际中不常用、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适当减少,比如复杂相贯线的绘制。对于理解力强的学生这部分内容可以鼓励自学,有问题课后辅导,讲课重点以学生能够识读图纸为目的。
2授课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比如对制图的基本规定、各种线型的要求要反复强调,这对于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至关重要。而良好的绘图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耐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这对将来的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基本的几何体,如长方体、三棱柱、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一定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其实每个零件都是由若干个基本体组合、切割而成,所以每个基本体的三面投影视图与立体之间的方位关系、投影关系、图形关系是学好制图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建立平面一立体这一概念转换的根本,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总的来说,要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
二、肯定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现在的技校生源质量与以前相比有所下降,老师不停地抱怨学生的基础差,理解能力差,怎么也教不会,没有成就感等等。的确,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理想。但是有位教育家提出过:“世上没有坏孩子,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所以笔者认为技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才是导致他们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初中时父母老师的放弃,以及以往的失败,使他们没有信心,厌恶、逃避学习。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建立信心
让学生了解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新开课程,不论以往的基础如何,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不存在因为其他功课都没有学好,所以学不会的问题。
2提高学习热情和自觉性
让学生认识到制图课程作为工科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充分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其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可以在绪论课中,从人们日常生活家电安装图、工程示意图入手,上升到任何机电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图和识图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不仅对于在校的学习很重要,而且对于今后的工作和技术发展更加重要。
3及时给学生鼓励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吝惜教师的赞美之词,对学生每一个小的成功都能尽可能地给予肯定,让他们充满自信,坚定学好本课程的信心。例如08数控1班一个学生,虽然作图正确率不是很高,但是很规范,笔者就告诉他:
“你的图像工艺品一样精致,要是少一些瑕疵就完美了”,取得了很好的激励效果。
三、认真进行备课,合理选择教法
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教案是教好一门课的必要条件。首先,当然是要对本课程有深入的理解,不断汲取本专业的新知识、新科学来充实自己。同时对于本课程所涉及到的金属材料、极限配合等相关知识也要深入研究。其次,机械制图是工程上的通用语言,一定要与实际相结合,及时掌握最新的国家标准,以及企业对中技学生的要求,确保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一致,真正把所学用到实处。再次,一定要好好分析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书本知识进行合理的筛选。在授课过程中则要主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模型的重要性
模型是《机械制图》的重要伙伴,不仅可以用于讲课,也可用于学生的练习。因为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技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所以只有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深刻的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选择类似的模型,让学生自己思考,逐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在讲完基本体、组合体、剖视图之后,让学生对相关的模型进行测绘,学生有新鲜感,学习积极性很高,还可以把学生的测绘作品在班上展览,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适时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尽量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此外,还可以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的不足,方便学生理解掌握。并通过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的实习、测绘零件等课程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优势明显的教学方法,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教学中。事实上,确实有许多文字教材表达不清楚的内容,如果通过录像或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演示,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更能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把细致入微之处、关键转变点充分突现出来。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加长停留时间,能明显增强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接受。
当然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现在有些教师完全用多媒体替代传统教学,这事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误区。首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其次,学生在上多媒体课的时候容易出现视觉疲劳进而听课不认真的现象,再次,很多时候学生看到的图片不如实物效果好。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看到实际的绘图过程,这比电脑演示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讲课和练习、提问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纯粹采用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而应当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边讲课、边练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比如,在讲螺栓连接的时候,学生往往搞不清那些线型,也弄不清其中的关系,所以在讲课的时候首先要结合实际模型,然后分析它的装配关系,再根据装配情况逐步进行画图。如果老师一股脑儿讲完、画完,学生往往会觉得无聊而不认真听讲。因此,老师在讲完一个步骤后,让学生马上进行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使教与学融为一体。
在介绍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要在分析一部分内容之后,马上找其他图纸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反复记忆、加深印象。如此一来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也大为增强,提高了授课效率,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后,选择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有目的地练习,这不仅可以照顾到各层次学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异,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便于学生的课后巩固和融会贯通。
【英语教学感想】推荐阅读:
初中作文之英语节感想07-06
宁波英语培训听课感想09-04
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学习感想10-31
教学现场会感想07-31
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09-02
案例教学法的感想08-26
听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后的感想08-29
新目标国际英语教学新方法促进英语词汇教学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