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状物散文

2024-06-17

老屋状物散文(共11篇)

1.老屋状物散文 篇一

终于,我推开了那扇门。旧式的铁锁锈迹斑斑,桐油漆过的木门在风雨的洗涮下蒙上了深深的一层灰色,我伸手抚摸残留在门角上方的一角年画儿,它早已褪了色,添了一层厚厚的灰。像是渐渐苍老容颜,凭增了满头华发,沧桑了许多。

木桌,椅凳,仍在记忆中的角落里,像阔别多年的亲人再次重聚时竟惊喜地呆住了,已看不清桌面的纹理,雕花间结满蜘蛛网,一丝一缕勾勒出岁月从他身上走过的痕迹。桌下的角落里,不知是今年还是去年的杨絮静静地沉睡。阳光透过屋顶的瓦楞,斜斜的照进屋子,无数的像小精灵般粉末在细细的光束里舞蹈。拉开窗,阳光蹒跚的窗帘,微风过处,似小家碧玉翩翩起舞的衣裙。窗台上的梳妆镜模模糊糊,笔盒里的用过的铅笔和橡皮擦与玻璃窗上细碎的裂痕一起隐藏着满满的回忆与心事儿。

像是好久无人问津,院子里长了很深的草,直到墙角的屋檐下,满是荒芜却也和渐渐苍老孤寂的老屋相依为伴。场院边我种的小樱桃树已经长得很高,和父亲种下的棕榈树一起层层叠叠遮住了大半个阴凉。

回来了,我回来了,熟悉的味道。

七月份的尾巴,八月份的前奏。夏的繁盛交替着秋的悲凉,印象里的这个季节似乎总是不深的。

夏的暑热渐渐退去,晚风轻抚着聒噪的大地,温顺,安详。余晖将远边的天空染得绯红,像是害羞的姑娘的脸。暮色渐浓,群岚隐没。乡下的夜,想是比城里的夜来的快些,才是夜色降临,蛐蛐,夜莺,青蛙,夏蝉轮番上阵,演奏着美妙的夏天协奏曲。老屋便和这一切静默在无边的夜色里了。

小时候的傍晚,夕阳西下,忙了一天的人们哼着调儿,荷着锄头在田埂小径上留下瘦瘦长长的影子。夜色四合,院子里的人们摇着蒲扇说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有星星的晚上,在屋檐下的长凳上听父辈们谈起奇妙的星月故事。

老屋听着故事,历经着岁月地剥蚀,越来越老却变得越来越单薄。像极了父亲。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也是傍晚,天上还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父亲送我去读书,离开村子。走了,只是没想到从此我的季节里便只有寒暑,再无春秋。后面的一年,为了姊妹们的读书,离开老屋,走了,想象不到四季变换中老屋的样子。

转眼四年走过,也曾想过回魂牵梦绕老屋,但阴差阳错还是留了这里。还记得毕业典礼时老师曾这样勉励即将告别母校的学子:这世上很多努力都是以相聚为目的的,只有母校是以离别为目的。母校的使命就是把你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交给社会。我想父母也有过相似的心愿。尽管多想子女留在自己的身边,但不会自私的将子女留在自己的身边。就像老屋,承载着我们更好生活的梦想却依旧要选择孤寂。

寒来暑往,季节的交替演绎着我们的聚散离合。我知道自己与老屋是越来越远了,可能连再回去一次都变得奢侈。就像我与父亲,相聚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每年的相聚只是在短暂的春节里,话越来越少,压缩的关心越来越多。

父亲是个聪明严厉的人,喜欢传统文化,爱听古典乐曲。很小的时候教过我们数数,背诗,小学时教过我写过作文(也因此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通读)中学时,替我解过几何也帮我算过物理,高中后,虽时常为整个家庭奔波在外却也不忘关心我的学习。也曾因为叛逆,怨过父亲对待我们的学习太过严厉,直到今天才知道他教会我的是一种对事儿认真的态度。大学里的四年,离家虽远了,可是沟通像是更多了。通过电话聊古典哲学,现代经济,时事政治,还有中国历史,从未记起通话是否是长途。父亲极其细心,依然记得送我异乡上学,在学校周围住宿一周陪我适应环境,父亲喜欢追求完美,每次离家前总是细细地帮我整理我已经收好的行李,在他的安排下一切都是有条不紊。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偶然听到父亲说起从工作后与我的话越来越少了,先是一阵心凉,然后满是羞愧。我能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比我更透彻的心凉。毕淑敏说孝心无价,父母之于子女无非是让他们过得快乐,而子女回报父母的太少太少。不能常在身边照顾,连该有的问候也变得稀少就也太不应该了。

前天,父亲的生日。我竟忘记了。连一句祝福都没有。我能想到身处异乡的他是多么失望,尽管他从来没有在乎过我们送没送上祝福。昨天晚上翻开日历,皤然醒悟,拿起电话,问了问那边天气情况和他最近身体状况,却怎么也说不出自己本该补上的祝福。

父亲老了,就像乡村的老屋,给我们筑起爱的暖巢,在我们羽翼渐丰中渐渐苍老,自己的生活却越来越平淡。去年的这个时候,毕业参加省考面试回过老屋,院墙草木珑翠,荒芜了儿时玩耍的小道,村子里的人家也变得零零散散,听院里的老人说大都搬进城里去了。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村里的人口迁移使原本热闹恬静的小屋变得落寞而荒凉。

今夜,没有月亮,夜似乎显得格外的长。远处的灯光闪烁,像是瞌睡人儿的眼,也像是老屋周围的萤火虫。

2.老屋状物散文 篇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由3篇状物散文组成,展现了劳动者的创造智慧。如何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实施“让学引思”的教学主张?我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享誉世界的兵马俑,为我们展示了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课文层次分明,叙写具体传神。《埃及的金字塔》给我们展示了金字塔的“巍然屹立,傲对碧空”,把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介绍得清楚明白,指出其的确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音乐之都维也纳》生动地介绍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缘由。因为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三篇课文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是反映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敬畏之情和赞美之意。在表述上的共同之处也都是围绕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介绍:在哪里?是什么?什么样?为什么值得了解?

在具体介绍时,作者用了不少典型的说明方法: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另外,作者不仅写了看到的内容,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使所介绍的对象更加惟妙惟肖。这样的表达方式,启迪了我们的思维,能为我们以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我以单元为单位实施“让学引思”的教学策略,努力达成各项目标。

一、让学生发现:在阅读中熟悉文体特点,教给学习方法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层次分明。除了“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最大的特点是过渡段(第3自然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厘清文本层次,概括主要内容很有帮助。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充分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学生很准确地指出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并很快就找到了依据———第3自然段(过渡段)。然后,我让学生重点评析“过渡段”对理解整篇课文的作用。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如下几点:(1)前半句概括了第2自然段的内容;(2)后半句概括了第4~10自然段的内容;(3)有助于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有助于厘清课文层次。接着,我引导学生分层次欣赏作者是怎样把兵马俑的特点写具体的。学生很快发现:(1)介绍“规模宏大”时,作者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使大家有了形象化的了解,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介绍“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时,作者分门别类,既有具体的观察,又有丰富的联想,把每一件兵马俑都写得活灵活现。之后,我让学生回顾课文,并作总结:(1)这类文章层次比较清楚,一般回答“在哪里”“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意义”等问题;(2)为了把特点说清楚,作者常常会使用一些说明方法;(3)有时作者还会展开适当的联想。

课后,我让学生用总结出来的方法预习下一篇课文《埃及的金字塔》,准备在下一节课上汇报交流。

二、让学生领悟:在鉴赏中进行实践,掌握学习能力

在引导学生学习《埃及的金字塔》时,我首先问学生:“课文讲清楚了哪几个问题?”学生很快就总结出:(1)在哪里。(2)是什么。(3)有什么特点。(4)怎么建造起来的。(5)有什么价值。接着,我问学生:“你愿意来给大家讲讲哪个问题?你能说说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吗?”然后,我就把课堂交给“小老师”,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倾听他们的讲解和描述,偶尔提个醒,有时提个问,或者请其他学生作补充。学生很享受这种“为人师”的感觉,争着抢着到讲台上一展风采,说得头头是道,“引得”活灵活现,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平时上课的影子。

学习完毕,学生对课文的表达顺序和方法已经了然于胸。重要的是,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此基础上,我布置学生继续预习下一篇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

三、让学生实践:在品读中进行巩固,养成学习习惯

在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时,我直接坐到学生中间,说:“今天请大家汇报学习收获。”有学生这样汇报:(1)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是奥地利的首都;(2)用抓中心句的方法,可以概括第2~4自然段的段意。(3)第5、第6自然段可以引用第5自然段的开头,概括为: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4)最后一自然段,可以概括为:在维也纳,每年都要举行音乐盛会。(5)抓住了主要内容,就知道了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了。(6)为了说清楚内容,作者用了举例子、列数据等方法。

……

学生的鉴赏和理解很到位,我只对课后习题做了一些补充,整个单元的课内阅读教学就完成了。

【教学思考】

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我从“教”到“不教”,放手让学生“学”,基本实施了我们提出的“让学引思”的教学主张。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锻炼,而且学得兴趣盎然。

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同文体的课文,在理解和表达方面,往往又存在着独特之处。本次谈到的“状物类散文”教学就有鲜明的特点。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实施了“让学引思”的教学主张,基本厘清了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对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准确定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们只是提倡把更多的课堂时空让给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引”。把学生引向哪里?引去干什么?怎么做?只有把目的和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才能少走弯路,少走错路,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三,我们要认识到对学生的“让”不能造成老师“引”的缺位。“让”不是“放羊”,而是针对部分教师的“不放手”提出的,是把学习的时空更多地还给学生,让他们获得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让”离不开“帮”和“扶”。只有把学生引上路,我们才能放手让学生去大干一场。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帮一把,扶一把,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主张。第四,教师的“引”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引”切不可变成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该是引导学习方向、指导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节奏、掌控学习效果并能及时加以补救,甚至纠错。第五,教师的“引”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无疑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提升学习力。

3.把握写景状物散文情感脉搏八法 篇三

一、知人论世

文学作品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作家心灵的产物。写景状物散文也不例外,它们也往往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和作家主观的印记。所以,我们在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情感时,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性格、气质以及文学主张等有所了解。这一方面可以消除时代隔阂: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这三篇文章,都创作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知识分子也深受其苦,他们中很多人或是陷入了迷茫彷徨,或是疲于奔命,或是奋起反抗。朱自清就因此钻进了古典文学的象牙塔里;郁达夫则是千里辗转、颠沛流离;陆蠡则以笔作“投枪”泄愤。尤其是郁达夫,正是那样的时代使他饱尝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之苦,饱受人生之烦愁与哀痛,才会在清、静的故都之秋中读出了悲凉。而且这种“悲凉”已不单单是赏景时的心态,更是他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当然,在品味这一类文本时,应该更多地从文本自身出发去体味感情,不宜作过多政治化倾向的解读。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文如其人”主张的运用:如朱自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他在《荷塘月色》中所表现的情感特点就是淡淡的忧愁伴随着淡淡的喜悦的:因处忧愁而向往喜悦,但喜悦又受忧愁的牵掣。这既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也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体现。所以他的忧愁和喜悦都是“淡淡的”。至于郁达夫,他在三十年代提倡静的文学,所以他在这一时期写的以《故都的秋》为代表的作品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他所选取的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清”、“静”、“悲凉”的景物,既是这些景物本身固有的特点,也和他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以及他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密不可分。郁达夫有着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委婉深沉。由此看来,对于作者的情感尤其是那些“负面”情感的理解,只有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加全面而深刻。

二、分析写景

有人说,高明的散文家都是丹青高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对写景状物散文尤其适用。在优秀的写景状物散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总能实现完美的交融与统一。作者笔下之景,既是客观之物,又是主观之品,“我”的份量是很重的。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因“心里颇不宁静”而“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说明作者是想摆脱忧郁而欣然前往荷塘的,为全文定下了忧愁与喜悦交错相伴的抒情基调。所以尽管朱自清笔下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但他又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景是为情而设的。故都之秋,也一方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另一方面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文中飘零的槐叶和哀鸣的秋虫都是郁达夫孤独、落寞心境的反映。而《囚绿记》中那位被幽囚的“绿友”之“固执”反抗,正是作者隐藏心底的呐喊。作者从一株青藤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慨叹,又很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收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三、展开想象

阅读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更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善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联想与想象,力求身临其境,并以此来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如《荷塘月色》中,作者一个人走在小煤屑路上,感觉那一片天地好像是他的,并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种独处的喜悦之情只有通过角色换位的想象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得到;而从只属于蝉与蛙的热闹中,通过想象,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作者的失落之情。而对于《故都的秋》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和“潭柘寺的钟声”这一组蕴含了郁达夫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的景物,因为作者并没有作具体描写,我们只能借助想象去感受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限向往之情了。

四、理顺思路

写景状物散文多是以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为描绘对象的。景物描写或集中,或分散,而作者的情感也会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理顺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来分析文章的结构,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作者既有一条以游踪为明线的写作思路,也有一条以情感为暗线的写作思路,同时全文又是围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来展开的。正是因为“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也正是因为“不宁静”,才要去寻找宁静,并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最终又不得不回到现实,又从宁静走出来。再如《囚绿记》,作者寻绿、继而观绿、继而囚绿、继而释绿、最后怀绿,这都和他对绿的喜爱之情是分不开的。总之,只有理顺作品的行文思路,我们才能以此为纲,梳理文章繁多的材料,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

五、品味语言

语言既是文章内容的载体,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我们阅读散文,要善于通过品味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来领悟作者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就成了作者传情达意的使者:“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不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么?另外,大量叠词的使用也透露出作者对眼前“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喜悦之情。在《故都的秋》中,“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六、厘清手法

散文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这类散文时,要通过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如《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手法,将嗅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以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沟通起来,作者沉浸在美景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故都的秋》通过排比和对比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囚绿记》则运用了拟人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反抗之情。这几篇文章尽管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含蓄,有的直接,但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七、反复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前提是要弄清文本的字面意思,再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更是如此,这类文章往往语言优美、音韵和谐,特别适合诵读。诵读时,既可以全篇诵读,也可以择段诵读,最好能把自己的情感调整到最饱满的状态,同时专注于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和感情变化等要素,把这些文章当作“情文”来读,诵读时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诵读者自己在抒发情感一样,以求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促情”的效果。

八、亲身体验

写景状物散文情感的载体是语言,而情感的外壳应是景物。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在时间、地域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实地考察、感受的方式去体验,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要是能在秋天到北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地理风物,肯定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故都的秋》的理解。一句话,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才能更加贴近作者的心灵。

当然,由于每篇写景状物散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对其情感的把握也要因文而异,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4.老屋散文 篇四

老屋不寂寞,因为有我们陪着它。

老屋坐落在孔山脚下一个在济源享有很高知名度的自然村,村落依坡势而建(西长约2里,南北宽有1里)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干净而卫生的街道,在阳光的照射下井然有序,错落有致,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而默默无闻的老屋坐北向南,频临焦枝铁路。它的位置得天独厚,处于村落中间繁华地段的边缘。

老屋有个面积很大的院子,院子内外虽说是在同一片蓝天下,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院子的东边是一排门面朝东的门面房,前面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街,而这条大街是我们村最繁华、最热闹的所在。门面房宽有8米,长约20多米,一字排开分为四间,我用了其中一间做生意,其余的房子全用来做仓库。这些房子在这十几年来为我家经济的腾飞做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院子里却像是个曲径通幽的世外桃源,很是幽静;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于是音乐响起,许多朋友就会在乐曲声中双双翩翩起舞,于是伴着这优美的旋律,在这快乐而难忘的夜晚忘掉茫茫人世间所有的忧伤与烦恼。

老屋距今,年代其实并不久远。我记得它修建于上世纪79年(那时正赶上全村整体搬迁,地皮很是抢手,当时这块宅基地是个方圆有三四米深的大坑,通过父亲的.再三申请,于是这块地皮就划给了我们家)。当时我只有九岁,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寒冷的假期,每天天不亮,母亲就早早地起床做饭,然后把我从熟睡中拽醒、洗刷;吃完饭就裹上不合体的大衣,戴着厚厚的帽子,迷迷糊糊跟在父亲和两个哥哥的身后迎着刺骨的寒风一路朝北向山上走去;顺着蜿蜒的山路行走,直到一轮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才气喘吁吁,满身是汗地来到目的地,坐在那里休息一会儿,两个哥哥便会在父亲的招呼声中取出藏在附近的开山工具开始撬石开山,而我这时也要满山驾岭找来干柴和水在背风向阳处取暖烧水,然后就坐在火边取出磨石沾点水开始磨父兄们用钝了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下燃放的鞭炮声仿佛在告诉我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那年的春节仿佛来得特别早,想到小朋友们都在家无忧无虑地玩耍、大摇大摆地挣着压岁钱,而我却要每天和我的父兄们起早贪黑地忙于生计,我的心情总有一种用语言也难以表达的沉重。苍天有眼,也许是我们的执着感动了熟睡千年的大山,终于在临近寒假结束的时候,山沟里终于滚满了大大小小、棱角分明的石头。在以后的日子里,正当壮年的父亲领着两位兄长和唯一的姐姐,如同辛勤的蜜蜂没日没夜地下着苦力为房子备料,终于在第二年的冬季来临之季,一座让人望眼欲穿的新房终于在鞭炮声中落成了。

在以后的岁月里,这座房子轮流住过我们兄弟几个,其中二哥在我心里一直是学习的榜样,二哥是个头脑灵活、勤劳苦干的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多年的打拼、他的资产就像儿时下雪天玩耍的雪球,越滚越大。而我也是心怀感恩、积极进取直至现在人到中年也终于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老屋冬暖夏凉,就像一个天然的空调。在我成家这些年来,周围的房子随着人们腰包的鼓起,物质水平的提高有很多都已在翻新;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使得老屋犹如一个风度残年的老人,默默地站立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中间。早在十几年前我和妻子就曾计划翻新它,结果招到父母的极力反对,而我们不想因为这件小事让父母不愉快,于是经过多方努力就在村里的繁华地段又盖了一座门面房,第二次,征得父母同意在不动老屋的前提下,把院子里的一切做了一个大改动。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那时就想父母不让动老屋一定有他们自己的的想法。何必让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呢?

怀旧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呢?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太深,或许是在老屋住得久了,日久生情的缘故;总之,多年来我总想有一种想借助文字来把老屋一吐为快的那种感觉。可又有无从下笔的那种尴尬。可是我对老屋又怎能熟视无睹呢?老屋毕竟记载着父母壮年的奋斗不息,同时也见证了我少年的成长历程,青年时代的创业艰辛。就是这让我心生眷恋、让我魂牵梦绕的老屋不知道伴我走过了多少春暖秋凉、夏炎冬寒。看到了阴晴圆缺、日出日落。这些年来,我经历了太多的人生的酸甜苦辣,老屋似乎都在一路看护着我,呵护着我……

年年花相似,岁岁景不同。房屋依旧在,而人呢?那时正值壮年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已做古,而整天忙碌的母亲现已年过七旬,每天只是在暖暖的阳光下和几个老人们悠闲而快乐地追寻着往事的回忆。我们姊妹几个也各奔东西。现在,在不知不觉的现实生活中,长子已经走向社会,次子也正处于逆反的青春发育期,而我们夫妻二人也已经不再年轻,在每天忙碌着的同是也在享受着人到中年的快乐与幸福。

每当夜深人静睡一觉醒来,看到熟悉的老屋,那些封存多年的记忆就会像打开闸门的洪水,汹涌奔腾而来。老屋的每一处乃至每一个角落,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等我娓娓道来,这故事或忧伤、或喜悦、或失落、或美好。老屋伴随着父亲留给了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足够我享用一生,现在想来才倍感亲情的温馨与可贵、生命的短暂和无奈。

5.感念老屋散文 篇五

夜色深沉而寂静。整座城市好象都在这充满着浓浓春意的寂静中沉沉地睡去,白日里的种种嘈杂和纷扰也在这寂静中显得那样苍白无力。抛开一天的忙碌和杂乱,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准备彻底地享受一下这夜色的寂静之美。很习惯地打开台灯,准备翻开书本时,远处不知哪里隐隐的有乐声传来,悠扬而耐人寻味。细细听来却是那首《故乡的云》。于是我这远方游子的思绪便跟着那熟悉的旋律回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中。

提及故乡,最让我思念和感动的要数那几间老屋了。老屋是祖父一生的积蓄,是父母亲勤劳持家的见证,也是我们美好童年的欢乐所在。 最后一次回到老屋,已是5年前的事情了。

老屋不大,小小的三间,座北朝南。与所有农村庭院的格局并无不同。木的门、木的窗、土地、土墙。朴实而厚重。日久天长,岁月把她的沧桑牢牢地刻印在了老屋的门楣上。我曾经几次在那斑驳中寻找过他们本来的颜色,可是没有。也许原本就没有颜色吧!那黝黑的,掰着长长裂痕的门楣还那样坚强的负重着,犹如父亲那坚实的脊梁。窗棂上那糊着的麻纸上已经淡去的`窗花随着秋风在飘动,象在诉说着什么。墙皮大部分已经脱落,有些地方的土胚是早已在窥视着的。屋脊也有些须的倾斜,有些瓦也东西凌乱地落了许多跌在院中破碎着。心中酸楚点点。这便是老屋。岁月的沧桑使她往日的风采不再。 然而,记忆中的老屋四季如歌。

当冬日的最后一丝寒意还依依不舍地在小河的冰凌上游走,山坡上的迎春花早已在预示着春的信息了。柳树的枝条由淡淡鹅黄变作嫩嫩新绿的时候,勤劳的母亲早早地在房后的空地上里播下了各种蔬菜的种子。梨白桃红中,渐渐地品味到了“枝头青杏小”的诗情画意。布谷鸟的叫声、人们忙碌的身影里,我们些须的读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

夏日里的景色是一年中最美丽而有充满诗意的日子。夕阳里,摘几朵荷花在手,近乎贪婪地呼吸那特有的清香。荷叶为盖,苇草做鞭,在田埂上歪歪斜歇的留下童年脚步。暮色来临,扯一领苇席在院中,仰望苍穹,繁星点点,听着虫儿们的浅吟低唱,把自己的思绪放飞在这浪漫的暮色里。听长辈们谈促织,说树怪,讲常娥。最快乐的是与伙伴们一起躲在葡萄架下,静静地聆听牛郎织女的鹊桥私语……儿时的我们真的坚信他们在骑着牛儿奔跑。于是,目不转睛的望着深邃的夜空,执着而痴迷,生怕一眨眼的瞬间美丽的织女就一闪而过,之后又是满满一年的期盼。

春华而秋实。当秋的橙黄与芬芳袭来,小院里就又是另一翻景色了。那沉沉的谷穗,红红的高粱,早已经笑闹着爬上了老屋的房檐,雪白的棉花堆的那一边传来妈妈爽朗的笑声。这时候如果你到大田里去,亲眼看一看丰收过后,那伏首阡陌的老牛,闻一闻田野里飘荡着的被犁铧深深翻起泥土的清香,有什么离开故乡的理由呢?

冬日里的一切,全部浓缩在老屋的那盘土炕上了。祖母手中的窗花剪出了对生活的希望;母亲的针线飞舞里有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情深意切;爷爷的胡须里满装着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无奈;更那甚,太奶奶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生动而美妙,也曾经引得我和妹妹早早的趴在炕上,使劲儿问她老鼠嫁女到底走不走自家老屋的这条烟道……也曾问过太奶奶:老鼠们所吹奏的唢呐曲子是否邻后院大娘嫁女的唢呐曲儿一样吗?

6.老屋情思抒情散文 篇六

狂风卷着暴雨,象无数条金色的鞭子,猛烈地抽打着门窗,不锈钢的防盗门嗡嗡地响,第六感觉告诉我,老家那老屋,这回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日降雨量300毫升的大暴雨,不说我们这一代,就是从爷爷的爷爷那一代人算起,恐怕也是第一次。古诗云:“久雨藏书蠧,风高老屋斜”,再好的房子如果没人住,尽早也是要倒塌的。老家那房子,自从父亲走后,10多年来,便孤独地承受着风雨的侵蚀,几年前,墙体便出现了裂缝,接着,一根檩子断了,房顶的一角露了天,遇上这样的特大暴雨,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清明时节,我回到老家,给父母上完坟后,来到老屋的废墟旁边,目睹着老屋的残砖断瓦,默默感受着老屋淳厚温暖的泥土气息,我突然有一种现实被抽空的感觉,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

老屋究竟有多老?父亲没说过,我也没查过。我只知道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我们这个李姓屋场就有新屋老屋之分,老屋比新屋地势稍高一些,中间隔着一口蒿笋塘。随着子孙的繁衍,房屋不断扩建,蒿笋塘被填平了,新屋和老屋便实行了无缝对接。老屋原来有上下两个堂屋,叔父成家后,上堂屋那边的房子给了叔父,父母和我们六兄弟住在下堂屋的三间房子里。现在的.老屋,实际上是在原来老屋的宅基地上改扩建的,年令比我还小。

对生长在城里的孩子们来说,老屋似乎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它不过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既没有青山环绕,碧波荡漾的美景让人流连;也没有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供人欣赏,更没有叹为观止的文化古迹让人演绎,即使不倒,也卖不了几个钱。但是,在我们心中,感情这个东西是无法估价的,就象“儿不嫌母丑”一样,老屋不但寄托了父辈对儿女福佑和期盼,而且也凝结了我们这代人的心血和汗水。老屋扩建的地基是我们一担担土从烂泥塘里填起来的;老屋的砖瓦,是我们挖土拌泥一口一块做出来的;老屋的木料,是我们一步一颤从几十公里路远的山里买来的。老屋的一砖一瓦,一木一梁都注入了我们的灵魂,它和父母连在一起,成了一种血浓于水的情节,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漂泊多久,他都会牢牢牵住你的心。可是现在,它已经容不下“从前------”这样的故事了。

老屋倒了,它倒得悲壮。

它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先天不足,没有钢筋的支撑、没有水泥的庇护,除了半截经过火炼的红砖外,几乎都是原生态。赤身裸体迎击狂风暴雨,霜刀雪剑。几十年来,尽管伤痕累累,它把眼泪藏在心中,坚持屹立不倒,这次,它拖着摇摇欲坠的病体,与百年不遇的强敌决斗,终于倒下了。就象一个身受重伤的战士,面对力量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他用最后一点力气,打出了枪膛里最后一颗子弹,然后倒下了。他是英雄!

老屋倒了,它倒得其所。

它本是水田中肥土层下的一层粘土,被主人发现后挖掘出来打造成合适的形状,用到了合适的地方,便成了屋。为报主人知遇之恩,它以有限的空间,接纳和承载了主人家三代人,在这里,它送走了两位坚持与自己相伴终身的老主人,在这里,它见证了少主们一个个成家立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在这里,它见证了第三代人的出生成长,然后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出家门。它为主人一家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直至他们搬进新居才了无牵挂地倒下,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来之于土又归之于土,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老屋倒了,它倒得刚义。

老屋知道,它存在的价值,就是有人居住。“没人住,毋宁死”,这是它的生命信条。自从两位老主人去世后,它就知道自己的大限快到了,因为狭小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主人一家人子孙繁衍的需要,就象当初它替代原来的老屋一样,它也必将被新一辈所取代。它不想顶着落伍者的代号苟活于世,也不想用残缺不全的病体博得世人怜悯。“士为知己者死”,能够读懂自己生命密码的就是躺在不远处坡地上的两位老主人,于是,它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归。

7.乡下的老屋散文 篇七

这座老屋快要瘫塌了,它在这所乡下的老宅院中已经风雨飘摇了五十年。我不知道它建于何时,只知道在我一两岁的时候,跟随家里人从城里搬到乡下来,直到我离开它到外地去上学,便一直住在这老屋里。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便觉得这老屋已很有些破败。房上的屋梁好像是遭遇过一场大火,又像是很长久地被烟熏火燎过一般,透着漆黑的光泽。两扇旧式的门窗,油漆早已剥落净尽,土坯垒起的墙壁被雨水冲刷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痕。正厅的屋梁上有一只燕子窝,每到春天来临的时候,那一双燕子就会从南方飞过来,飞进飞出忙个不停地衔呢垒窝。那燕子窝原本是一直存在着的,大概她们是嫌那原来的窝有些破旧了,所以要衔来新泥加以补修吧?难怪杜甫在诗里说“燕子衔泥两度新”呢。我不知道这燕子到底是从哪里来,只听大人说是从南方飞过来,秋天来了,便要飞回南方去。燕子是记家的,是谁家的燕子就还会飞到谁家去。于是我就想,在南方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小燕子一定还有一个家,她们在南方的那个家是谁家呢?大人说,你去问问那个小燕子呀!于是我就时常看着那燕窝呆呆地想,想知道那燕子的家在什么地方。看得久了,那小燕子就会从窝里探出头来,对着我叽叽喳喳吵上一阵。秋天来了,燕子飞走了,那燕子便又成了我心里的牵挂,时常会看着那空空的燕窝闷闷不乐。于是,母亲就会过来安慰我:“天冷了,那燕子到她原来的家去了,等到明年春天,她们就回来了”。于是我又时常盼着春天,盼着她们明年能准时地回来。

老屋的前面有一棵枣树,东窗前有一株石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栽的。那枣树上结的是一种当地叫做“铃枣”的枣子,体形颇像一个倒挂着的钟乳石,酥脆多汁,特别的香甜。那枣树有一根横向的树枝,一直延伸到老屋的屋顶上,一嘟嘟一串串的枣儿压弯了果枝,爬到屋顶上一伸手就能够到。每年一到临近麦收的季节,那枣树便开满了密密匝匝的米黄色的枣花儿,院子里从早到晚便飘散着阵阵浓郁的清香。枣花儿的香气很特别,是一种甜甜的`清香,而且特别的浓郁,只要谁家的院子里有一两株枣树,不必走到近前,很远便能闻到那浓浓的枣花的香味儿,只引得那成群的蜜蜂儿一天到晚围着那枣树,嗡嗡蝇蝇地忙个不停。到枣花儿开过的时候,东窗下的那株石榴便赶着趟儿慢慢绽开了红蕾,一星星一点点,像一颗颗鲜红的宝石镶嵌在翠绿的绿叶丛中,格外耀眼夺目。这株石榴是当地少见的那种双瓣花品种,花色艳丽,层层叠叠,等到那花朵儿全部开放的时候,满树云霞,一片火红。石榴树的花期很长,一茬接着一茬儿直开过整个夏天,给这座僻静的旧宅院增添了不少的生机。

院子的南面有两间南屋,与这老屋同样破旧,供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居住。每到夏夜之时,这南屋的屋项上便成为我们晚间纳凉的唯一的去处。铺一张草席在屋顶上,躺在上边数星星,听大人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故事不知道讲过多少遍,但孩子们却总喜欢不厌其烦地听。于是,大人们便只好一遍一遍地讲,孩子们也就总是一遍一遍地听。乡村的夏夜,总是那样安详而宁静。在这老屋的屋顶上,不知道听大人们讲过多少个美丽的传说,留下孩子们多少个童年的梦……

8.优秀散文:老屋记忆 篇八

我说的老屋其实是座祠堂,本名为“仁厚堂”,取族人皆宅心仁厚之意,族人都是粗人,嫌这名儿过于文雅,叫不惯,便以“老屋”代称。

老屋是那种南方农村常见的泥屋,在我的记忆里,它就没有年轻过,如今,就更显苍老了。经过了多少岁月的轮回,斑驳的土墙终究还是破败了,黄色的土,裸露着无尽的沧桑。昔日鱼儿欢腾的天井攀满了青苔杂草,那个驻足嬉鱼的少年如今也不知身在何处。曾经绵绵呓语的燕巢如今也是燕去巢空。燕儿,你为何不再回来?还有那片白鸽停留过的瓦楞,稀稀落落地抖下几寸光影,偶尔闪过几只幽灵般的野猫,更添了几份苍凉。只有那块金色的牌匾还在,孤单地悬在空中,还有那个落满灰尘的荠蓝釉香炉,寂寂地蜷曲在角落,继续被族人遗忘。

远走的族人,给它抹上了一道悲伤的色彩。

族人都是外地迁来的,奔波了大半辈子,终于决定要找个地方歇歇脚了,于是便纷纷于此搭起了新房,从山上取来黄黏土,河里运来石料,请来几个帮手,一番辛苦,总算有个象样的家了。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猛然想起先人未敬,深觉罪过,族人便有钱的掏钱,有力的出力,请来风水先生,挑取风水最好的一块地皮恭恭敬敬地建造了祠堂,再请来附近有名的先生题了牌匾,小心翼翼地裱起了先人的画像,祠堂总算是有了模样,族人也终于可以安心了。

族人的新房紧挨着祠堂,仿佛新生婴儿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一般,没曾想过还要远走,几十年间,便把自己的命运与祠堂联系到了一起,或兴或衰,或荣或辱,或生或死,或喜或悲,便都在这里了。

开始的日子,族人并不好过。由于是外地来的,人生地不熟,言语又不通,常受本地人欺负,赶集买点日常用品都显得异常艰险,常常要付出高出常人许多的价格,逢年过节更不必说了,本地人甚至不肯将猪肉卖与族人。七月“鬼节”,族人过十五,本地人便提前至十四过了——他们甚至不愿与族人同过一个节。情况最坏的时候,本地人联合起来,要赶走族人。族人眼里噙着悲怆的泪,也不辩白却更加明白了祠堂对于他们的意义。族人的日子也过得更加小心了。

几十年过去了,建造祠堂的族人大部分都已经死去,祠堂也终究还是变成了老屋。我,也在这里开始了童年。至今仍忘不了那幽暗狭长的巷子,忘不了斗门屋檐下稻草堆里的猫头鹰,忘不了一起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的玩伴,忘不了坐在石墩上给我们讲鬼怪故事的老人以及那些关于老屋的神秘莫测。

老屋是热闹的,族人的红白喜事都围绕着老屋,我童年一半的时光也交予了这里。然而晚上我是不敢去老屋的。老人们说,老屋里住着全部族人的魂魄,人死了之后,魂魄就会在夜里从老屋里飞出来,男的像秤砣,女的像扫帚,它会一直飞,一直飞,最后落在族人的山里头,落地的.那个地方,就是它将来的墓穴……会飞的魂魄让我感到害怕,而且房梁那些花花绿绿的棺材也令我毛骨悚然,我常常担心里面会不会突然蹦出个死人。老人们却不惊慌,他们说老屋是有灵性的,保护着我们。后来,我胆子大了些,可惜我还是没能看到那些奇形怪状的魂魄。

老屋,珍藏了我太多的回忆,或者,它所能给予后辈的,现在仅仅是这些了。

老屋经过两次修葺。九五年的时候,老屋上的檩条虫蛀得厉害,族人怕先人怪罪,便每家每户凑足了钱,张了红榜,从林场买进一批木材,好好地进行了一番修整。九九年的时候,老屋外厅又漏起了雨,冲刷了一大块内墙墙皮,族里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出钱修葺了,只能靠几个热心的老人草草收拾。

村落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远走的族人,恐怕也早已记不得老屋的样子。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去看了老屋,它已经不成样子了。前年夏天的一个夜晚,电闪雷鸣,一声闷雷,老屋东南侧的墙应声而倒,我那童年追逐过的巷子顿时也没了踪影。我打量着熟悉而又遥远的一什一物,一阵莫名的悲凉涌上心头,不知这里是否还住着族人的魂魄?我上了几柱香,拜了几拜,狠心地转过头去,算是与老屋的告别。

9.描写老屋散文 篇九

二零一五年年三十儿上午,我照例领着女儿和一帮侄子侄女于上午八点出发,前往老家给逝去的祖人上坟。

我此时居住的地儿离老家尚有十余华里的路程,山路陡峭,蜿蜒崎岖,现在走起来居然十分吃力,全然不象我们小孩子那阵儿上学途中的蹦上蹦下玩玩打打百般嬉闹地轻松和悠闲。开步前行三五分钟不到已是气喘吁吁,十几分钟下来更是汗流浃背,如此只有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过去只要半小时最多四十分钟的路程,我们今天竟然消耗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来到了祖居的老屋门前。

老屋已经垮掉了四分之一,我小时候陪同父亲睡眠的土屋荡然无存,就连屋基下的土层也被挖成了一米多的深坑,弟兄五人分家留给我的那间破房更是千疮百孔,但却顽强的屹立不倒,连同当时分给二哥、三哥那各两间土墙略新的房屋相互牵制,如同患难共存的兄弟,胼手胝足紧紧支撑艰难地阻挡着风雨和岁月的侵蚀。

老屋的大门挂着门锁。锁子是我让人挂上去的,可惜我今天没有带了钥匙。

其实,老屋此前早已不归我们所有,兄长们为了逃离这山高水长披星戴月仍然致富无门的贫瘠之地,先是出租后是卖出,老屋时而姓公时而姓私,做过学堂也住过农户,直到最后被人遗弃我才有机会在别人手上以高于他当时购房五百元的价钱买回了老屋。老屋此前的售价是一千元,我此时以一千五百元买回,可见这是一笔多么廉价的交易。我之所以这么做的目的是既不想父辈留下的财产拱手于人,又不想分家应该属于我的破屋无端易主。于是,我在众人的不解和亲朋的迷惑中,毅然决然的签下了买房协议,并当场完成了现金交易,拿回了老屋的房屋产权证。

父母经营了一生的老屋几经变迁最终成了我的合法财产,那股高兴劲儿至今想来还让我有些兴奋,以至于每年过年和清明节这两个日子,我都雷打不动去老家给逝去的祖人挂坟上香,当然还要在老屋前做一短暂的徘徊逗留,在此感受父母在老屋留下的温暖气息,依稀看到年老的`父母仿佛还在老屋生存,并且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房屋再度被卖来卖去,因为这时的老家已经没有一家住户,没有竞争亦就没有价值,加上我既然赎回老屋为的就是一份念想,投资的是感情而非生意,当然更多的则是对父母情感上的寄托。

屏声静气隔着窗户看了看老屋里面,灰头灰脸近十余年了没有一点儿变化,当然也不会再有变化,隔窗相望我没敢咳嗽或是发出一点声响,生怕自己的不小心会让老屋的灵气受到惊吓,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地感受了下老屋的存在,又急匆匆去父母的坟上烧纸上香。

父母的坟墓立在老屋旁边的山包里面。前有青山做屏,侧有山溪流淌,后有山石背靠,阳光充裕,暖意融融,这是父母生前早为自己选定的住所,可能自有他们的道理。这里属于穷乡僻壤,远离喧嚣都市,通路通电永不可能,他们的长眠之地永远不会开发,更谈不上拆迁。稳定可能是他们颠沛流离一生的追求。生前他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身后倒是天遂人愿。只是他们没有预计到若干年后后人上坟都会成为一种负担,也许他们还不会明白自己奋斗一生的老屋连同土地柴山几度易主,最后竟然只花掉了小儿子的一千五百元人民币便又物归原主,这个概念现在很难用值不值得进行评判,只能对我父母勤劳的一生做一个简单的概括,这个概括就我的理解是他们在平凡中体现出的太不平凡,以及在不容易中体现出的大不容易。

香烟袅袅,纸灰飘飘,开始了我和父母之间一年一度的对话,我会将一年的得失告知父母,同时祈祷他们要护佑后辈们平安康健。我悄悄的说,他们静静地听,只有去语,没有来言,但我坚信我们的血脉相通,我的虔诚会带给他们许多慰藉,他们的倾听会带给子孙们绵绵福气。烧完香纸,我又自语自话地给父母道别,信誓旦旦的许愿清明节再来叙旧淋坟。临别时,我还恶作剧的要挟一句:大和妈如果不保佑我身体健康,到时可别责怪清明节没人来看望您们!

和地下的父母开了这句玩笑,眼前似乎晃动着父母的慈眉善目和满脸喜气,我们便又朝下一处祖坟出发。这次绕道老屋的后面,我不禁为老屋的存续而但起心来,屋脊的石板几乎脱落,露出几根黑乎乎的木头檩条,后院的杉树几近成林,旁边的竹园也乘虚而入,如果换成夏日,定然是一副苔痕上阶绿,林色入帘青的绝妙胜景,老屋的存留颇似苟延残踹,只有勉强支撑。此时,我心里忽然冒出了“安乐死”这个概念,心想回头让外甥女婿赶紧找人拆了屋顶的石板,卸去老屋那肩上沉重的负担,让其归于平静不失为一种气度。

10.曾经的老屋散文 篇十

每次回老家都会路过我初中就读的地方上司村,虽然教过我的老师大多都已经退休,但内心总会有一种亲切感悄悄爬上心头,眼睛也会不由自主的环视这里的一切,是的,二十多年了,变化太大了,可唯独有一样没有变:那就是我曾经住过的那间“老屋”,依然破旧孤独的站在上司的最高处,在风雨飘摇中渡着她的每一天……

八七年的.学校里还没有宿舍,所有的学生都在村里找地方住,地方实是不好找,特别是学校附近更是没有,所以找到了离学校最远、也是这个村里住的最高的一家,其实根本算不上一家,院落里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身材依然不错,虽然脸上布满了皱纹却遮不住那份凄美,眼睛不怎么好使,话语不多干净利落!

窑洞有些破旧,共有三眼,老太太住了中间一间,还算不错的,西边的上了一把锁,听老太太说是儿子锁了存放东西,只剩下东边的了,一推开门就闻到一股酸臭味,然后就是“喔喔”的鸡叫声,当我把铺盖卷放在炕上的时候,老太太才说:白天家里的鸡都要在这里生蛋,晚上不在,老太太简单的吩咐了几句就走开了,我开始环顾这间屋,环顾这个自己将要栖身的地方……

挺深的一眼窑洞,黑糊糊的墙壁,里面存放着好多杂草,有好几个不大的草窝,大概是鸡生蛋的地方,最里面竟然还放了一口棺木,记得当时就吓得跑出来蹲在了墙角,那时候也就十六七岁,心里怕极了,老太太大概听到了开门的声音也拄着棍子摸出来了,我说害怕,她老人家可能懂了,笑着对我说:“不怕孩子,还没有做好,做不好就是木头箱子,再说还有一位姑娘要来,和你一起住!”,哎呀谢天谢地,当时候一听还有人心里这块石头才落地,于是返回去慢慢收拾那个炕!

从此我就和一位同学一起出入这间人禽共用的屋子,白天一般不在,只是晚上十一点回来,早上五点离开。所以有多少鸡朋友出入不太清楚,只要回家能闻到酸臭味,就知道它们每天都会光临。一开始虽然不乐意,但也不怎么反感,毕竟住人家的地方,那时候住也不出钱,只是逢年过节给老太太送点吃的。直到后来,我们的煤油灯经常被它们给打翻,等晚上我们回来看书的时候,油灯里没油了,好几次只能黑灯瞎火睡觉,那才开始厌恶那些鸡,可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白天走的时候转移煤油灯。

上司的冬天很冷,特别是晚上,大风刮起来那个声音,很是吓人,我们的屋子里没有火,俩个人蜷缩在被窝里露个脑袋才能看书。

窗外呼呼的风声一阵比一阵厉害,好像还拍打着什么,门窗也开始“呼啦呼啦”作响,屋里的煤油灯火焰也开始乱跳,我们只能把头给蒙住,躲在被窝里,哪有什么睡意,当时候真的有一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感觉。像这种天气在上司来说是常有的,所以在后来的二年时间里,开始不再害怕。

八八年中考完,我才开始正式离开那间老屋,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曾经听说老太太走了,说起来心里总是酸酸的!

掐指算算离开老屋距离现在已经二十四个年头了,再也没有走进过,不过每一次的路过,我都会十分留意这间老屋,大门已经上锁了,里面还有什么也不得而知,不过那口棺木一定陪着老太太去了,里面也一定没有那些鸡朋友了,兴许我曾经用过的煤油灯还在,因为当时候留下了。

11.那远去的老屋散文 篇十一

我家的老屋,建于八十年代初期,是当时农村地方很流行很体面的泥砖红瓦,三间两廊附带天井,别具客家建筑特色的平房结构。当时的农村,流行一句谚语:一年建房百年住。意思就是说建房是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情,人一辈子也许只有一次建房的经历了。为建一座房子很多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土地刨生活的农民家庭,需要倾注大半辈子的心血,甚至还要负债累累。

我父母也不例外,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读书,生活的压力很大,常常是顾得了吃顾不了穿。那时候,我们与奶奶,叔叔婶婶一大家子,差不多二十个人,挤在一座旧房子里,我们这个小家只能占一个卧室,睡的地方都不够。建一座属于自己的独立房子,于父母而言,是迫在眉睫的事,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有了这个宏大的目标后,父母的日子似乎也有了奔头,他们像两只急速旋转的陀螺,为建房子积攒着一砖一瓦的钱。再利用农闲时间,把备好的宅基地整理平整,用锄头一寸一寸地挖好地基,把多余的泥土清理好。等到秋收之后,父亲便到离家最近的一块田里,引灌满满的田水,浸泡几天几夜,让泥土充分吸引水分,变得松软。然后,把割去稻谷后留下的稻秆头拔起来,牵着耕牛,用犁铧把田泥,全翻过来,再牵着牛,在田里不停地打转,践踏,把田里的`泥土和水,搅拌成稠稠的,绵绵软软的泥团。

再去村里的生产队,借来十多个用木块合成的长方形砖模,这些砖模的规格,长大概有四十厘米,宽二十厘米,高十厘米。父母亲把它们排在旁边平整的干硬的田里,然后,用铁锹一锹一锹地,把泥团铲到砖模里,用双手抹平。放上半个小时,待到泥团不粘木块砖模,基本定型时,就把砖模小心翼翼地拿起来,尽量不要碰坏四个方角。如果碰坏了,影响外观整齐,这块砖就得淘汰了,重新扔回泥团里,再重新搅拌。如此反反复复地,把建泥砖房要用的砖块,一块一块地手工制作出来。再一行行地码起来晒干,用挑担挑回宅基地里,码好备用。当时,我年纪比较小,这些体力活,我帮不了什么忙。只是看着父母与姐姐们,来回穿梭地挑这些砖,这大泥砖体积大,一块就有三十斤。记得当时,我们家只有父亲的体力,可以一次性挑四块砖,两边的竹筐,一边放两块。而我的母亲与姐姐们,只能一边放一块砖,在凹凸不平的田间小路上,艰难地迈着脚步,晃荡着挑回来。在大冬天里,我看见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繁重的体力劳动,憋得他们的脸蛋通红通红的。那种苦与累,我没有亲身体验过,也能想像出来。可是只要一想到,很快就能住上独立的新房子,一家人都很兴奋,累着快乐着,朝着这个伟大的目标前进着,毫无怨言。

备好砖块后,父母亲还要步行去林场里,亲自挑选杉木与横粱,再花点钱请拖拉机帮忙拉回来。去烧窑厂挑选大小两种瓦片,每一片瓦都要经过他们的手,看有没有破角、或者裂开等瑕疵,建房子在父母眼里是头等的大事,钱都攒得不容易,他们可是谨慎又谨慎,确保把每一分钱都能在心理上,花出两分钱的价值。一切原材料准备就绪后,就请来泥水匠师傅,商量具体事宜:工钱,管不管中午饭等等的细节,都要一起说明白。也许这等小事在今天看来,有很多人不理解,一顿平常饭而已,用得着这么去斤斤计较么。可在当时,我们农村人的餐桌上,基本上都是以自家种的萝卜青菜为主,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去镇上买点鱼肉之类的荤菜,给一家人解解馋。要是管几个建房师傅的中午饭,咱们也不能天天只煮素菜配白米饭吧,多多少少也得买点肉,才对得起人家的。后来,经过双方协商,师傅提出在我们家吃个午饭,不求什么菜式了,能吃饱就行了。因为他们都是附近村子的人,那个时代,也没有几户农村家庭是有自行车的,他们早晚跑活儿,都是徙步的,不想在中午还得赶回去吃个饭。

话都这么说了,父母纵然很为难,也不好再拒绝管饭了。在一分钱恨不得拆开成两分花的建房困难时期,还是天天去切上一斤半称的肉来炒菜。父母还吩咐我们说,肉不多要让给师傅吃,对他们好点,他们就会在建房时,严把质量关了。我们都很懂事,虽然很馋,但还是自觉地吃粘了荤腥的青菜而已。那个时代的师傅们,心底也是很善良单纯的,也很能体会我们家的困境,不会挑三挑四地嫌弃饭菜什么的,做事也尽心尽力。在整个建房时期,彼此相处得很和谐,等到房子竣工落成时,母亲还专门杀了两只家养的大公鸡,买了几瓶酒,请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完工餐呢。在我记忆中,建这座砖瓦房,从开始筹备到落成入住,前后一共花了三年时间,而且有很多地方,是住进去后,慢慢修缮,改善完整的。比如房门,刚开始是没有的,只是挂个布帘子,墙壁也是我们自己用石灰油粉刷的,地板上的红烧阶砖,也是后来攒到钱,才铺上去的。再后来,随着姐姐出去工作,家里的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了。逐步添置了一些简单的家具,木制八仙桌,竹制躺椅,黑白电视机等等。再后来,几个姐姐陆续从老屋嫁出去了,哥哥也在老屋的前面,建起了楼房。父亲在世时,一直守着老屋,不肯搬到前面的楼房住,我们只好依他的意思了,一天三顿饭到楼房去吃,睡觉时回到老屋睡,顺从也是一种孝顺的方式吧。

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父亲也在2014年的国庆节长假后,与世长辞了。老屋在经历过风风雨雨后,依然屹立着,只是,墙体早已被风雨侵蚀得斑斑驳驳,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是呀,时光还一如既往地年轻着,老屋却老了,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后,完成了一生的使命,守着西下的夕阳,坐在属于自己的老地方里,把生命中最后的风景,悉数纳入心底。把年轻时曾经有过的梦想与理想,再细细地一遍遍回忆,然后,坦然地接受着,即将来临的,逃也逃不开的轮回定数。每一次,当我站在老屋前,轻轻地抚摸着生锈的铁锁,再细细地查看早已掉漆,看不清原色的木制大门,心里便涌起了暖融融的感觉。自从父亲走后,老屋越来越箫条了,母亲怕触景伤情,也不太愿意去打理,就这样任凭角落里,挂满了横七竖八的蜘蛛网,竹制躺椅也早已支离破碎了,像样的家具还有那张八仙桌,几条小板凳而已。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围坐在八仙桌旁,吃着粗茶淡饭,就着咸菜白粥,父慈子孝的温馨画面,让平淡的日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上一篇:六下数学第二单元备课下一篇:孩子朗诵比赛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