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成长故事范文

2024-10-20

幼儿教师成长故事范文(精选9篇)

1.幼儿教师成长故事范文 篇一

多姿多彩的成长故事

从一个幼小的婴儿,到一个成熟懂事的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有着许多的故事。

橙色——骑自行车

六七岁的我已经很顽皮了,就开始想学自行车。邻居家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对妈妈说,妈妈去借了给我。我骑上我橙色的梦想骑自行车。我双脚踏在板上,双臂把稳车头,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嘴里一直兴奋地说着,哎!这都一大会儿把我累死了,脸上全是汗水。因为我太骄傲了,使劲地,像飞了起来似的往上冲,哎!摔了个四脚朝天。

蓝色——打羽毛球

九岁的我,开始了我的蓝色梦想——打羽毛球。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央求姐姐和我一起打羽毛球。我拿起球拍,再拿起羽毛球拍了过去,姐姐接住了,传了过来,“啪”的一声打到了地上。嘿!老姐既然你不让我接,那你也别想接住。我使了点诡计,使劲使劲地向高处拍去,姐姐做好了防备,还是接住了。我气得不玩了。哎!我的蓝色梦想泡汤了。

粉色——获奖

我一直都有一个粉红色的梦——获奖。今年妈妈对我们说:“如果你们几个哪一个考好了我有一个特殊礼物要给你们”。我迫不及待得到这个奖。我吸取了上两次的成败。每天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就去复习,练习。在多次的努力下,终于考得了一个好成绩,并获得妈妈的大奖,一个小背包。

在多彩的成长道路上我获得了两件“大礼”一件是失败,一件是成功。正因为有了它们我的成长故事才那么多姿,我才会成熟,才会懂得吸取。

点评:

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新颖清晰,这为这篇文章增色不少。这也显示出了作者独特的思维,可谓是独具匠心。

2.幼儿教师成长故事范文 篇二

故事一:“逼”出来的精彩

应红英老师, 市教学新秀, 校团支部书记, 曾获市“三优化一提高”赛课语文学科一等奖, 多次进行市级公开教学活动。回顾专业成长经历, 她浓缩为一个字——逼!

毕业后, 她从教小学高年段语文, 因身体原因, 三年后从教美术, 直到2005年, 经过主动要求, 她又回到了语文教学的岗位。在喜爱的语文天地中, 她不知疲倦地沉浸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日常事务, 可辛勤的耕耘, 并未换来希望的收获。此刻, 她迷惘了:自己一心想教好语文, 为何有心栽花花不开?师父的一席话让她惊醒:安于现状, 乐于安逸, 不求突破, 一个人便失去了成长的动力与能力。

痛定思痛, 她觉得再也不能做个教书匠了, 得“逼”自己, 让自己快速地专业成长。

课堂是教师的根, 她决定, 先逼自己上赛课, 给自己的成长撬开一个突破口。2008年秋, 她鼓足勇气, 报名参加了市里的“三优化一提高”课堂教学比赛。比赛前的几个月, 她把当时所教的二年级下册中许多篇课文拿出来“练手”。上网学习各种优秀教案, 搜集资料, 认真备课, 开放自己的课堂, 请各位同行、前辈、专家来课堂听课指导。第一堂试教课并不顺心, 上完课的她如晒蔫的豆苗, 无精打采。在听课老师的启发下, 她学着调整心态, 直面现状, 如一块干燥的海绵, 认真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 主动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教训, 并对课堂进行再度构建。渐渐地, 她的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起来, 并如愿获得了当年赛课一等奖。

第一次赛课的成功, 不但给了她荣誉, 更重要的是给了她信心——敢于走上讲台, 展示自己。此后, 校级公开课、课题汇报课、市级展示课, 接踵而来。“逼”自己上课, “逼”出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她从怕上公开课到主动请缨上课, 从照搬教案到灵动驾驭课堂, 有如蝴蝶破茧, 华丽变身。

根在向更深处伸展, 那么枝叶呢?如何向着更高处茁壮?这就需要教育理念的引领, 而教育理念的形成, 一要靠教育实践, 二要靠阅读积淀。教师的阅读视野直接决定了教育理论的高度与厚度。她反复诵读着前辈的谆谆教诲——“让读书成为我的生活, 必须成为我的生活, 我们不要为校长读, 不要为新课程读, 不要为学生读, 而为你自己!只要你心静, 有一双慧眼, 真正地读书, 内化成我们内在的东西。”于是, 《玫瑰与教育》《名师课堂教学经典细节》《古镇映像馆》……常伴枕边, 同在桌侧, 成为明灯, 熠熠生辉。

反思:想成就一番事业, 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行的。“干不好”“没时间”, 其实多为懒惰的遁词, 因为人太容易做懒惰的俘虏了。固步自封, 不读书、不思考, 更不愿总结与写作, 于是不足之处难以修正, 对新方式、新理念的理解与接受变得越来越迟钝, 甚至抵触, 教育教学水平就会停滞不前, 几十年如一日, 平庸的职业生涯造就了一个个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我们要根除这一顽疾, 灵丹妙药便是一个“逼”字。其实, 每个教师的潜能都是无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教师的生命质量和事业成就都是“逼”出来的。有“他逼” (外部环境和他人逼自己) 是一种幸运, 说明你还有被“逼”的潜力和价值!更重要的, 是学会“自逼”, 亮出主动与勇气, 逼自己不断进步。“自逼”是一种智慧和境界, 逼一逼自己, 你会发现, 自己身上竟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这真是:退一步, 山穷水复;逼一逼, 柳暗花明!

故事二:步步惊心

蒋瑛, 校级骨干教师, 市优秀班主任, 市心理赛课一等奖得主。回顾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 蒋老师幽默地说:“步步惊心!”

2005年7月1日, 她结束了四年的本科学习, 顺利通过市教师招考, 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第一学期, 她便当上了班主任。报名那天, 家长三五成群而来, 她疲于招架, 机械地点钞、找钱、拿书, 频频出错, 怎一个忙字了得!接下来的几天, 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情桩桩件件, 事无巨细, 都靠自己, 忙得不可开交, 学生却惹是生非。稚嫩的班主任成了“救火队员”。她很纳闷, 自己是学校里唯一的大学本科生, 学的专业又是小学教育, 怎么连一群小孩子都管不好呢?

经历了最初一段毫无成效的忙乱期后, 蒋老师静下心来, 开始了反思,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工作井井有条地开展呢?她低下高傲的头, 谦虚地向老班主任请教。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告诉她一个秘诀:班主任, 要做个有心人, 随身携带个记事本, 随时记记写写。事情虽多但不能慌, 理清头绪, 分门别类, 提前安排, 设想周全, 规定期限。在这基础上, 充分利用晨会和班队会, 将每个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分工中。这样, 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关注过程, 全程跟踪, 适时调整。

这次交谈, 真是醍醐灌顶。蒋老师依葫芦画瓢, 行动起来, 记事本不离口袋, 平时除了请教其他班主任, 还借鉴报刊上班级管理的经验, 她也由初始阶段的手忙脚乱、亲力亲为过渡到有条不紊, 能懒则懒。

就这样, 一晃就是好几年,

2009年, 她调到了新的学校, 有幸参加了市骨干班主任的培训, 终于有了更好的充电机会。江苏省的“明星班主任”——史菁的现身说法让她心生惭愧。史菁对于班主任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精心与创新, 让她汗颜。她深知, 仅为应对学校检查, “只求无过、不求最好”的心态, 让她的班主任工作进入了平原期。她重拾了工作的激情, 从改变自己的思想入手: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经营着细心、耐心和匠心, 用心培育幼嫩的小苗。理性与激情, 让她的专业成长再上了一个台阶。

反思:七年时间, 蒋瑛老师从懵懵懂懂, 磕磕碰碰, 成长为市优秀班主任。她的专业成长堪称三部曲:青涩期 (手忙脚乱、亲力亲为) ——转型期 (有条不紊, 能懒则懒) ——升华期 (理性激情, 自觉发展) 。纵观她成长的三个阶段, 不难发现, 反思在助力她的行走。一次次面对问题时, 一次次碰到困惑时, 一次次前进受阻时, 强烈的问题意识, 让她沉下心来, 条分缕析, 拨开迷雾, 细辨方向。这种静静地反观、梳理、挖掘与拓展, 因“小”见大, 由外而里, 透过现象, 追索根源, 从而切中要害, 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有效扭转管理状态, 让班主任工作多了一份智慧, 多了一份灵动, 多了一份理性, 多了无穷生机。

3.让幼儿在“画故事”中成长 篇三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呢?笔者认为,“画故事”这一教学方法能够激活幼儿的创造力。所谓“画故事”是指让幼儿对一个故事内容进行创作绘画或者通过绘画的形式来续编故事。它可以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再现不同的故事情节或意境,并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画故事”,将孩子喜爱的“绘画”与“故事”这两种形式进行有效结合,既能抓住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又能充分发挥幼儿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选择“画故事”的内容

《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创作题材时,要从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故事入手,使美术教育生活化。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大致归纳出了以下九类“画故事”内容。

1.画静物故事:如水果、盆景、乐器、铅笔、茶杯……

2.画动物故事:如金鱼、小狗、蝴蝶、蚂蚁、猫咪……

3.画景物故事:如花草树木、房屋、汽车、商场……

4.画环境动景故事:如下雨、下雪、日出……

5.画人物静景故事:如老师同学、父母长辈、兄弟姐妹……

6.画人物动景故事:如拔河比赛、游园活动、文艺演出……

7.画大自然故事:如春游、秋游、放风筝、钓鱼捉蟹……

8.画想象故事:如未来世界、月亮上的花园、丰收的晚会……

9.画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下雨了》《蚂蚁和西瓜》……

二、营造“画故事”活动氛围

《纲要》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因此在“画故事”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让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创作。

1.设置“画故事区”。幼儿园各班的教室里常常会根据主题活动设计各种功能区域,其中美术区是每个班必备的。我们将普通的美术区改造成“画故事区”,幼儿在这个区域里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材料,自由地编故事并进行绘画。如小班的玩色活动,中班的剪贴、折叠、搭建等艺术创作活动,大班的写生、手工制作等活动,都可以在这一区域内展开,而教师则可定期从这些故事画中选择一些有意思的作品,在这一区域张贴展示,营造更浓厚的画故事氛围。班级画故事区为幼儿的这种自编自画的创造活动提供了场地与展示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2.渗透到教学中。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幼儿园体验 ·探究· 交往课程》,教材中一个个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引导幼儿学会去体验与探究生活。其中有很多内容是对话、故事、儿歌,或者是一些引导性的探究活动,然后用绘本的形式进行了呈现。这正与我们所倡导的“画故事”不谋而合。因此适时地将“画故事”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绘本形式的教材内容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探索,并最终学会将自己的想法用画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3.结合到活动中。对幼儿而言,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许多幼儿画画的内容比较局限、单一,故事性自然也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把“画故事”结合到了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尽可能通过活动让幼儿更多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学会观察和体验身边的事物。如春游踏青、六一游园、趣味运动会等。在活动结束后,让幼儿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用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几幅画连贯成一个事件。因为有了亲身的参与体验,孩子的画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结构与内容,变得更加活泼生动。

4.延伸到家庭中。家庭是一个巨大的学习空间,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家庭资源,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说,一起画,把幼儿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如在关于“城市风景”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次旅行,并布置了家庭作业,要求每位幼儿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城市风景画下来,然后用故事的形式把这一次旅行的见闻说给父母听,让父母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画画与口头表达的能力,也带动了亲子间的交流,获得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三、实施适度的有效指导

1.引导观察生活。在“画故事”当中,让幼儿学会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观察时,往往只会注意某些能吸引他们的个别事物,而忽略了整体。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适度的引导,让幼儿逐步掌握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学会运用各种感官,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用心来感受身边的一切,并在观察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有关的知识。对事物观察得越精细,了解得越深入,幼儿画的故事就会越生动,他们的创作欲望也会更加强烈。

2.分阶段选择故事。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各有不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进行“画故事”。小班的幼儿可以对画面中已有的故事内容进行添画,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可以让幼儿添画一些小蝌蚪或水泡来丰富整个画面;中班幼儿,教师可以先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生活故事。如《龟兔赛跑》,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画来反映故事情节。到了大班,可以要求幼儿画一些人物相对较多的故事,如《小猪变干净了》等。

3.启发幼儿想象。幼儿因为没有思维的定势,因而想象力丰富,但是也存在着想象主题不稳定、内容零散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对幼儿进行启发。启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问题形式引发联想。如“发生在什么地方?”以帮助幼儿构思较好的绘画背景;“有哪些人物?”帮助幼儿提炼出故事角色,让他们对画面有初步的了解,在构图上有初步的轮廓;“说的是什么事情?”帮助幼儿在绘画时尽可能地表现出故事内容。二是以游戏引发联想。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在“画故事”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故事表演和情境游戏的形式,启发他们产生联想。

4.鼓励个性化的表达。人们常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思想家,是世界的探索者、发现者。不同的幼儿对同样的故事、同样的场景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与呈现。作为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鼓励幼儿进行具有个性化的表达。例如在每次“画故事”活动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特点的画作,让幼儿讲一讲为什么会这样画,这样画要表达什么样的想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让更多的幼儿参与进来。从“画故事”进一步升华为讲一讲自己画的故事,直至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不仅提升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也是真正实现让幼儿在“画故事”中成长的最终目标。

4.幼儿教师成长故事范文 篇四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 篇1

我小的时候,大概是二、三岁的时候,我很调皮,比如我不愿意吃饭,半夜把尿拉在裤子上,做事非常慢。但是我也有乖的时候,比如上幼儿园不哭,听爸爸妈妈的话,不打扰爸妈工作(有时候他们把电脑拿回来工作),我也开始走树木园了。那时候我不太懂事。这就是我二、三岁的故事。

大概在我四岁的时候,我在幼儿园学会了折纸,在家里没事就折纸玩一下,那时我会折纸飞机、小船,虽然这很简单,但对于我来说太难了,但是经过我的练习终于折好了。我懂事了,我会自己吃饭了。这就是我四岁的故事。

到了五岁,我在外面学了英语,一开始,我看到一个英语字母时,我以为是新发明的数字,然后我学了几堂课,发现不是,后来我学会了背单词,觉得英语很简单了,这一年也是我上幼儿园的最后一年,到了最后一天,我很伤心,因为我要离开幼儿园、离开我的同学,但同时我很兴奋,因为我要上小学了,不知道上什么小学,不知道遇上什么同学朋友,也不知道是什么老师教我们上课。这就是我五岁的故事。

我六岁多开始上小学,当时我遇到了李梓田和杨诗桐,李梓田是大(1)班的杨诗桐是大(2)班的,当我听到我读了中山最好的小学时,我感到很开心。在一年级,因为在幼儿园学了英语,所以我觉得英语很简单。语文学了拼音和一些简单的文字。这就是我六岁的故事。

我七岁时开始上二年级,英语在六岁时在外面提前学了,感到简单多了。语文学的生字比一年级难了一点,没有以前的那么简单,数字也难了一点,但是这些并没有让我感到难,这就是我七岁的故事。

到了三年级,我八岁了。三年级的语文开始要写作文了,一开始,我的作文写来写去都要重写,后来我看多了书,我的写作能力一直在提升,我的语文单元测试分数下滑到75·5分,数学和英语并没有太大难度。这就是我八岁的故事。

这就是我成长故事一定很有趣。

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 篇2

儿童时代的一件件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深深的嵌入了树的年轮。这些故事像天上的星星,有一颗格外的美,格外的亮。

在我8岁那年,忽然想学骑自行车,就让爸爸陪着我练习。爸爸用手把着车后座,让我骑。可我却总是忐忑不安,不敢骑。后来,我决定自己练习。我双手把着车把,掌握平衡,脚在地上滑着,滑着就往上蹬。经过七、八天的不懈努力,终于蹬上了,而且骑得可远了。我兴高采烈地骑,脚蹬得飞快。这时,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想停下来,可一害怕,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不会了,也忘了摁刹车,结果骑到了泥坑里,摔了一身的泥水,衣服、裤子擦破了,手和膝盖也蹭破了皮。我哭哭啼啼地把自行车抬起来,满身泥水地推着自行车往家走。

到了家,我忍不住哇哇大哭。妈妈一脸惊讶,问我说:“你这咋的啦?”我一脸委屈的说:“我骑车摔倒了,弄了一身泥点,还把衣服、裤子划破了。腿还坏了。”妈妈笑了笑,心疼地说:“你倒是慢点呀,没学会的呢,还不慢点!学会的都不快骑呢,没什么大事,我一会给你抹点碘伏。”我伤心地点点头,撅着嘴说:“那好吧!”

过了几天,腿养好了。我又把自行车推出来。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要坚持,加油!我坐在后面骑,骑得还可以。爸爸告诉我说:“你在后面能骑,在前面应该也能。”我说:“好,那我试试。”没想到在爸爸的看护下,我学会了,我真的学会了!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我放弃了后来的骑自行车,现在的我就不会骑了。现在的我可以站着骑,可以单手骑。我懂得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做什么事都要勇敢,让我们在不懈地努力下幸福快乐地成长吧!

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 篇3

纵使被繁芜羁绊,成长如我心中那轮廓分明的太阳,依然有栖息的山畔,虽不是最明亮,但仍是最怀想。——题记

也许成长中的故事气象万千,但即使微不足道,也会记忆深刻。

学习骑自行车,算是我自己人生中的一次成长中的脱壳吧,这是我尤为深刻的一次经历。这次经历,花费了我整整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绞尽脑汁”的去得到结果。

我的平衡力很不好,那时,一次次的摔倒、摔倒,自己都感到疲倦,厌倦了。放弃了。便努力不让自己再去想这件事。两天后,一次走进地下室,瞥见了我的那辆自行车,还是身不由己的向自行车走去,再一次握住了那个冰凉的车把,心血来潮的想,别人会骑,付出的努力肯定比自己多,所以我并没有任何理由来拒绝这件事。于是,以前的事在现在重规蹈矩的来了一遍。终于,有一天,当看见自己会骑时,突然感觉以前的摔跤算什么,到现在,仍然抵挡不住一丝一毫的这份喜悦。

微笑,自己原来也可以!我相信,下一次跌倒,一抬头,又是一次温暖的笑。也许那是成长鼓励着我。它的笑容让我安心。认真地说:我们前赴蓝天的契约,飞翔的理由,就是我们的翅膀。

还有一次成长中的故事。

妈妈生了一个弟弟,直到现在已经两岁了,非常萌。我非常喜欢他。虽然他有时会给我制造麻烦,但他带给我的更多是乐趣。我一伸手,他就扑向我让我抱,一见我就紧跟着我,我走哪里他就走哪里,简直了一个小跟班。

每一个家庭都有可能出现新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的幼小年龄段最淘气。我的弟弟也一样——几乎整天姐姐或妈妈的叫来叫去,每天都会发生一些“事故”,比如书本被撕坏;笔杆被拆散;卫生纸被拽出来一大堆,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到处被他散落在地上、床上、桌上……

每到这种情景,我还是呵呵一笑,心想着缩小弟弟的缺点,放大弟弟的优点。还是感觉弟弟无比可爱。

成长中。

现在仍不空有几次“不值一提”的成长故事,也许并不是一帆风顺,但还是会照亮心底中的明光。

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 篇4

转眼间,我来到这所学校已经有两个月了,两个月里,有努力,有痛苦,有失望,有欣喜。下面就让我来分享我的几则学习的小故事吧。

开学的那几天,我明显地感受到:压力变大了。以前小学的生活,让我舒服惯了,现在升入了初中我便立刻有了一种危机感。以前我放学回家总要休息一会儿才去写作业,可是现在我不敢这么做了,回家就争分夺秒地写作业,中途不休息都要写到九点多,还必须复习,否则某一天不复习就会被同样努力的同学落在身后。

不久,我便适应了新环境,上课不走神了,晚上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立刻把书包装好,然后复习。有一天晚上,作业特别的多,以至于光写作业就到了十点半。那个时候,我已经很累很困了,当时的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去睡觉。可是我转念一想,如果我不复习,这一天的努力便都归零了。于是我咬了咬牙,去洗了把脸,回来继续复习。要知道,当时我已经困得上下眼皮打架了呢。

第二天,果然不出我所料,“周周爽”来了。老师一大早就抱着一叠“周爽卷”走了进来。同学们都看见了,这下教室里可炸开了锅了,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人晚上作业写到十一点,根本就没来得及复习;有的.人作业写完就去睡觉了;还有的人只是匆匆看了几眼,根本没有认真复习。这时,我不禁在心中暗自庆幸:我昨晚认真复习了!

考试结束了,我对这次的考试还是蛮有信心的。果然,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一看,嘿,一个鲜红的六十一!虽说是刚刚到及格线,但比上次进步了八分!我觉得我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学习是辛苦的,是需要付出汗水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这段时间里我一定学习到了很多,也成长了不少!

成长的故事作文600字 篇5

时间不停地流逝着,我们也慢慢地成长着。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让时间回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每天放学很早,一回到家就下楼疯玩,总要玩到精疲力竭时才肯回家吃饭。但时间的脚步不会为了你而停止,而我们也终将长大,否则就无法明白人情世理,且无法在社会立足。所以,我就来讲一讲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那一次,我想买一支自动铅笔,需要5块钱,便不加思索地向爸爸妈妈要。没想到爸爸却说:“买自动铅笔的钱可以给你,但是得用劳动来换!”“什么?居然用劳动来换?”。“没错,就是用劳动。”爸爸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说道,“比如说:扫地5毛,洗碗1块……”原来是这样,不就是买支自动铅笔,花个5块钱吗?用得着让我干家务吗?午饭后精彩的动画片看不成怎么办?电脑上的游戏玩不成怎么办?

没办法,吃完饭我沮丧的来到厨房,选择了洗碗——为什么要选洗碗,我耍了个小聪明,洗碗只要用手就行了,而扫地却是全身运动。再说洗碗的价格也高啊!面对一水池的碗,只能一只只用海绵不停地擦洗着,嘴里还不时地飘出神曲来:“洗刷刷,洗刷刷……”经过一番忙碌,我擦了一下头上的汗,正想好好欣赏一下劳动的作品,却发现碗里油渍仍顽强地存活着。怎么办?这时我看到了洗洁精,我把洗洁精倒进水里,把碗筷重新放进水里。“接招吧,油渍老怪,洗洁精光束!”洗洁精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油渍,再加上我使劲的擦洗,油渍总算消失了。这场“油渍歼灭战”胜利完成。面对干干净净的碗筷我心想:洗个碗都要费那么大的劲,更何况妈妈呢?妈妈干的家务活比我多多了,可她却从来没有怨言。所以我决定以后要多帮妈妈做家务活儿。想必爸爸也一定是这个想法才会这样做吧。

5.学习教师成长手册体会(范文) 篇五

近日,通过学习《教师成长手册》,我更清楚的了解,我们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很有讲求的,从凌晨的来园活动、户外运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个别化学习活动、离园活动每个活动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好的发展。

在学习活动方面,材料中指出:目标的适合性、活动内容和进程与目标的匹配、坐位的安排、对活动流程各环节的细致预感、活动进程中对幼儿的回应方法,是特别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我觉得这几点在设计组织教育活动时特别受用。

首先,活动设计一定要紧扣目标,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活动的成败,因此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领域目标科学地确定目标,以确保目标的适合性。在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时,我们常常轻易被所谓的新奇所蒙蔽,走花式套路,内容设计多而杂,但没有捉住活动的重难点进行思考,我们应当时刻提示自己,活动设计也需要形散神不散,时刻做到心中有目标,才能进步活动的实效性。

其次,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有全盘规划,包括幼儿的坐位安排也应当根据活动需要随时进行调剂,教学具的显现和摆放方式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细节,以到达最优化的空间动态。在组织情势上,也应灵活利用多种情势,可以是集体活动,也能够是分组活动,还可以通过个别化活动,通过幼儿自己操纵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同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切切实实的做好引导者,善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进手,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或常常接触到的事物牵引幼儿深进学习,举一反

三,让幼儿能够靠自己的气力不断地解决题目,积累经验,在活动得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在做活动设计时,作为一位在教育机灵方面还有所欠缺的新教师,应预先设想幼儿可能有的反应,为自己预备几种不同的回应方法,做到胸有成竹。当被幼儿提出的题目一时难住时,我觉得不一定非要委曲回答,更不能否定和躲避题目,而可以提示幼儿从哪些渠道寻觅答案,或承诺与幼儿一起寻觅这个题目的答案,这也是一个很可行的方法。固然,在我们平常的活动设计中幼儿的反应是有的,但一般我们就是依照自己预定的答案就把幼儿引到我们的环节中,对幼儿的另类回应做出的应对较少。通过学习后我也试了一下,发现这个办法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起幼儿的创造性思惟。同时,这样也能更好的接受来自幼儿的反馈信息,给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教师通过关注所有的孩子,聆听他们的表达,引导他们的相互学习,缩短了和孩子之间的间隔。

最后,我觉得有效的教育反思是提升本身教学素质的关键。有效的教育反思区别于一般的流水账,它是对教材分析、目标制定、环节安排、策略应用、幼儿表现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帮助教师发现活动中的不足与亮点,思考改进的方式方法,总结积累有效的教育经验,使教师能够逐步的举一反三,把握教育活动设计组织的要领。

总之,通过学习《教师成长手册》,不管是对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对具体的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等内容,我都有了更深入的熟悉和理解,作为一位工作两年的新教师,我会从最基本的根基动身,边学习理论边实践,使自己具有良好的从教心态、健全的教育能力,做好明天花朵的培养者。

6.幼儿教师成长故事随笔 篇六

虽然我只是坐在下面听课,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位班主任教师是依据什么选择的呢?我不禁联想到另一个场景:早晨升国旗时,教师发现升旗手因病缺席了。“让我来吧!”好几个孩子跳跃着,争先恐后。教师的目光扫了一圈,用手一指,说:“你去升旗吧!”只见那个被选中的孩子兴奋地奔向升旗台,其他的孩子则悻悻然沉默不语。之后,落选的孩子们照常唱国歌、做早操,丝毫没有异常。看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于这样的选择与被选择了。

确实,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遇到“选择谁”这样的问题。同一个提问,选择谁来回答?每日升旗,选谁来担任升旗手?值日生工作该由谁先来做?游戏中出现争执时,该听谁的?谁来定规则?这类选择折射出不同班级的不同文化氛围,而和谐的班级风气与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当然,我们可以采取“轮流制”进行选择,如“轮流回答”“轮流表演”“轮流游戏”等,让孩子们轮流当值日生、升旗手,这样一个也不漏,一个也不少,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皆大欢喜的方法确实能够做到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适合采用“轮流制”的办法,如同本文开头大师遭遇的选择谁当“模特”之场景,显然就无法“轮流”。但毕竟面对了,那么,该如何解决才好呢?

当下,诸如“以儿童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等教育理念都已被教师熟稔于心,在国家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反复强调要理解与尊重儿童,出现了许多如“保护”“接纳”“允许”等词语。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呢?

幼儿园的屋顶农场丰收了,教师带领中班的孩子们去挖土豆。孩子们一边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大声嚷嚷:“发财喽!发财喽!”土豆被挖出来了,教师让孩子们数一数究竟有多少个土豆,接着又说:“你们有38个人,一人一个土豆还有多的,怎么办呢?”孩子们回答说:“今天没来的小朋友,我们给他们留着吧。”教师又说:“但还是多了2个呀!”一个孩子想了想说:“婷婷和朗朗营养不良,让他们多吃点。”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

原来,一旦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立刻会收获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现孩子想法和愿望的方法,才是真正能让孩子“口服心服”的办法。

在大师的课堂上,面对选择的难题,或许年轻的教师更在意的是在那一刻快速作出决定,让现场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故此情此景尚属情有可原。但我还是建议事后教师要记得“关注”,不仅应该有目的地去观察孩子们的反应,更应该深入思考,找寻今后应对此类“选择谁”的棘手问题的适宜方法,以此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7.幼儿教师成长故事范文 篇七

(一) 与文献对话“优化”成为可能

长期进行教育实践的教师们, 往往需要借鉴其他研究者的智慧, 开阔自己的研究视野, 将自己的实践问题进行准确的界定, 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 同时在文献的启迪下找到自己的研究空间, 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准。

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都在自己进行研究中使用了文献研究法。他们的研究问题都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界定的。在之后的研究过程中, 他们也大都一次次地回到文献中, 以获得研究的灵感和深入研究的方法。

H在研究日志中详细记录了她所查阅到的相关文献对她的启迪:

2010年6月3日周四

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ilkins (Wilkins, 1983) 说:“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 然而, 如果没有词汇, 则什么也传达不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第一道坎儿就是TOEFL、GMAT、SAT、GRE等语言考试, 而这类考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大量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词汇。可见, 英语国家公认的判断英语语言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考查词汇量。学生词汇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英语水平, 并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词汇学习也离不开词汇教授。

通过前几个星期的相关书目阅读, 我了解到如今的国外词汇教学侧重研究的内容有两块, 即学习单词的什么方面以及针对这些方面采取哪些教学行为。如, Virginia French Allen所撰写的Techniques in Teaching Vocabulary一书中就提到了许多词汇教学的方法。而国内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呈现利用已有词汇进行新词汇扩展和结合语境进行词汇教学的趋势, 但高中英语教师常常反映学生记单词的效率低、遗忘混淆速度快、不会念单词等情况。其实, 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同障碍的现实, 对他们千篇一律地“教”, 往往只会事倍功半。

《基于学情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就要求我先对学情有全面透彻的分析, 并针对不同的学生, 对他们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 怎样分析学情, 才能既高效又精确呢?另外, 前人有没有已经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呢?继续看书吧。

(洪娟娟:研究日志)

ZM则在研究进行近半时, 总结了文献研读在她的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半年来, 我主要致力于《通过随文练笔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其间有观察、有思考、有读书、有实践、有总结, 有几多收获亦有几多遗憾。这里就自己在理论方面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 我为自己列了如下书目, 并进行了细致研读。我重点阅读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参考《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等书籍, 收集了近年来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 另外还大量阅读了网络上的有关资料。

丁有宽的“读写结合”研究理论是他几十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作为全国特级语文教师, 丁老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基础上, 吸收了国内外各种教材教法的优点, 改革了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旧观念和方法, 创立了读写结合的教材教法新体系。丁有宽老师的教育观念, 对于教材体系的创新, 以及他倡导改革的教学方法, 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的《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虽然成书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但是书中的很多观点还是很值得学习。网络时代, 求购这样的老书也不是很困难。汪教授从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角度, 鼓励老师要充分研读教材, 循序渐进地设计和指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 真正让随文练笔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这两本专著, 书店里还可以找到不少涉及随文练笔理论的书籍, 觉得有用了就回家网上买打折的。

叶圣陶先生早就阐述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与写作的熟练技巧。”“阅读得其方, 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老师们在教学中也充分认识了读写结合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坚持在教学中渗透读写的训练, 因此相关期刊上的论文和案例也不少。作为学校科研室的成员, 更能方便地收集阅读, 学习一线教师的先进经验。

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 而且实用性强, 比如这个名叫“语林漫步”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gxinfu2008 (见2010年及以前的相关博文) , 就给我很多的启发。

两位老师都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采用了文献研读法。从她们的研究日志中, 我们可以看到, 文献的研读在两位研究者的研究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有关研究问题的“经典”文献, 往往能赋予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全新视角和方法上的指引。

(二) 与同行对话“优化”可以分享

从同伴那里获得对研究问题的新视角, 通过讨论丰富彼此对同一研究内容的理解, 是一线教师们改善自己教学行为的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同行对话需要较高程度的团队合作, 在X老师的教学研究中体现得最为充分。由于X老师副校长的身份, 他的课题承担起了带领整个数学教研组进行教学研究的使命。

W老师是X老师团队中的一个年轻教师。她的说课, 有全校的数学教研组老师旁听。他们倾心聆听, 认真思索, 片刻后会议室内就掀起了激烈的“头脑风暴”。

X校长建议,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时, 教学重点往往在于平均数的求法上, 然而新教材同样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一个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一个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 后者属于数学方法。从统计的角度出发, 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 根据教材特点, 应该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 其次才是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是啊, 意义与计算, 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细细品味都包含着浓浓的数学味道, 我想要一节课里讲清讲透两个方面, 就像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囫囵吞枣可能会适得其反, 反而找不到课堂的着力点, 模糊了重点。

这时J老师提出, 既然明确了教学重点, 那么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 首先要从学生方面考虑, 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 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对于平均数的意义这类问题而言更是如此。

如何达成这一点呢, L老师认为还得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并能灵活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

同事们建议我在基础练习环节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开放性的问题, 多放手, 一定要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辩论, 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碰撞出火花, 在交流中去伪存真, 使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完善, 精彩在这一过程中生成, 也使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有更深的体验。

你一言我一语, 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集体的智慧给了我新的启发和方向。会后, 结合大家的建议与意见, 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心的修改、补充。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很重要的一个统计概念。同伴们的建议给了W老师许多启发, 让她对如何将统计的这一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感知的经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仅仅是W老师, 事实上, 参与研讨的每一位老师, 都在彼此的评议中丰富了对“平均数”教学的理解, 增进了对学生“统计”素养培养的认知。

(三) 与自己对话“优化”日积月累

无论是从文献中得到的启发, 还是从同行那里得到的灵感, 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自己的反思、体悟才能触发教学理念的变化和教学行为的优化。

研究日志是教师最常使用的“自我对话”的方式之一。作为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 研究日志生动地表达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记载着教师点点滴滴的改变与“优化”。通过撰写日志, 研究者以一种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式理解课程及教学。以下就是Z老师的一篇研究日志, 在研究日志中, 她记录下了当天所上的随文练笔课的设计与反思:

5月20日

《将相和》随文练笔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根据本单元目标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了解名人的故事, 体会他们的品质”的要求, 结合第三十五课《将相和》的课文内容, 确定让学生编写相关剧本。这是学生第二次编写剧本, 所以可以参考第三单元中提供的格式、时间、地点、人物等, 并且根据文本展开想象, 除了为剧本补上人物的对话外, 还要求有一些背景的提示。初稿完成后让学生演一演, 然后对剧本进行再修改。有了实践的感受, 写出的剧本一定引人入胜。两个剧本中, 《渑池之会》由于文本中提供的语言对话信息较多, 作为分层一的要求;《负荆请罪》直接对话信息不多, 需要结合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展开想象, 所以作为第二层次。

练习设计:

分层要求一

请根据《将相和》的第一则故事《渑池之会》编写剧本。写完后演一演。

评价提示:

语句通顺, 格式正确。对话、动作、神态等符合故事情境和人物性格。

分层要求二

请根据《将相和》的第二则故事《负荆请罪》编写剧本。要求格式正确, 对话、动作、神态等符合故事情境和人物性格。写完后演一演。

评价提示:

语句通顺, 格式正确。对话、动作、神态等符合故事情境和人物性格。

情况反馈:

这是这个学期第二次写剧本了。在第三单元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时候, 要求学生根据《晏子使楚》的文本, 结合课后的提示, 改编成剧本的形式, 并自由组合表演。整个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学得非常投入, 不但写得声情并茂, 演得也很惟妙惟肖。这个单元中有一篇《将相和》, 学课文时, 很多学生对蔺相如的聪明才智、大义凛然和廉颇的勇猛善战、知错就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他们对此文有浓厚的兴趣, 课文类型上又和《晏子使楚》相似, 我就决定此次个性化作业也是剧本创作。

作业一写到黑板上, 班上平时烦写作文的几个孩子竟然没露出苦瓜脸, 也没大声哀叹。我让孩子们先分小组讨论了一会儿, 然后各自开始写草稿。他们思索了片刻, 便开始动笔。一个中午的时间, 差不多都完成了, 真是出乎意料。而且上交的作业想象颇为丰富, 有几个还很有点“剧作家”味道, 更让我喜出望外, 看来学生们真是没少花心思。

没等我布置表演的任务, 下课同学们已经三三两两地排练起来。有了剧本的打底, 他们的神态、动作, 都能充分配合语言环境。你言我语, 举手投足, 将主人公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叶澜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 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进入四年级下, 平时的小练笔、默写、背诵等学习任务, 一个也不能少, 时间越发的捉襟见肘。偏偏有的学生就是磨磨蹭蹭, 我总是暗暗感叹他们怎么就不知道时间的宝贵呢?怎么就不能抓紧呢?现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工作, 是不是太过于注重结果, 而不注重过程了?是不是忘记关注学生学得是不是快乐, 是不是真正收获了知识和方法了呢?……本次的习作, 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动和骄傲。如果每次都这样就好了。如果每次作业都能像这次这样, 让学生有兴趣做, 对胃口, 有时间做, 有把握做, 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8.我的成长故事 篇八

“闯祸”记

从上幼儿园起,我就被老师认定是个不安静的女孩子。从小大大咧咧,爱跟男孩子玩儿,爱在课堂上讲话。因为讲废话,老师已经多次找过爸爸妈妈谈话。我的大名也经常被班长记在黑板上,结果可想而知,老师一来,一场“暴风雨”就会来临……

这样的“暴风雨”每下一次,我就会收敛好几天。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真正改掉这个坏毛病是在四年级的时候,那天,妈妈看见“旧病”重犯的我脸色铁青,她狠狠瞪了我半天才说了一句话:“下次再这样,我把你的嘴缝起来!”说完她转身就走了。从此以后,我就很少在课堂上讲废话了,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竞选”记

上周星期五,班主任陈老师郑重宣布:下星期一竞选班干部。当老师问哪些同学想参加时,哇!呼啦啦站起来15个准备竞选班长的同学,竞争对手可真不少!我要认真准备准备,一定要成功。

放假在家,我就开始准备我的演讲稿了。爸爸妈妈也帮我出谋划策,更使我信心倍增。

星期一的早上,我胸有成竹地来到教室。竞选开始了,大家按顺序上台演讲。坐在座位上,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要沉住气!我暗暗给自己打气。轮到我了,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我热情洋溢的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接着,同学们进行第一轮投票,选出班长,不一会儿,计票工作结束,老师宣布结果:班长由吴露露同学担任。我呆呆地坐在座位上,眼泪很不争气地直往下流。第二轮计票什么时候结束的,我都不知道,直到同桌告诉我,老师刚刚宣布,大家推荐我当音乐课代表,我才如梦初醒……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竞选的经过,这次,她没有表现出“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反而安慰我说:“这次竞选,你表现得很出色,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妈妈的话真贴心,我相信自己会更坚强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9.教师专业化成长总结(范文模版) 篇九

(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准确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思维的条理性——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思维的概括性——在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即反映全貌、有突出重点;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能提出多种假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的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思维的独创性——能产生新颖的、别人未能想到的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教师口头表达科学准确、简洁易懂,逻辑严密、生动能吸引学生;较强的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文字功底好、能写一手好字,板书结构好,既能反映教学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较强的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充分恰当运用身体的位置、姿势、动作与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指善于运用实验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格、情绪的感染力等。

(二)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结构

(1)专业理念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即为专业理念,为教师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如果一个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全人生的,把未来社会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那么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就将重于知识的学习而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习惯于把课程看作是基于一定的学科领域,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意图的一个过程

(2)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应具有基础能力(智力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教师还需加强以下四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文化判断能力。

(3)专业态度与动机

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态度)、工作的积极性能否维持(专业动机)和某种程度的专业动机能否继续(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理想、态度、动机和职业满意度等是一系列影响教师去留、保证教师积极专业行为的密切关联的因素。其中,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两个核心因素,其他的因素一般都要通过这两个因素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学者凯尔卡特曼通过“专业自我”这一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感受具体情景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的方式。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向(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自我尊重(教师对自身专业行为和素质做出的个人评价);工作动机(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工作岗位的动机);工作满意度(教师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任务知觉(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未来前景(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和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

(4)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基础由七种类别的知识构成:

①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②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③课程知识,指对作为所教的“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④教学内容知识,指对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环境的知识,包括从班组或课堂的情况、学区的管理和经费分配,到社区和文化的特征;⑦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

2、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在教学目的方面: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现在的真正目的早已转移到了为了各级各类升学、为了各种形式的考试方面。几乎课堂上的全部教学行为都是为升学、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现代教学论主张,教育不仅培养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而且要培养文明幸福的人。

(2)在教学任务方面: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是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学习要比知道学习什么更重要。赞可夫提出了“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的主张。

(3)在教学过程方面:

我们现在沿用的是凯洛夫的“五大环节”教学程式。现代教育论主张,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乃至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绝非单一,教学模式也不能公式化。

(4)在教学方法方面:

现代教育论认为,不仅包括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的方法。教师的方法并非“填鸭式”,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独立摄取的能力,为学生的“无师自通”做准备,由单向型变成多向性,由单一型讲授变成复合研讨性,由学生静听型变成学生参与型。

二、国家对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建立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今后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及其他院校竞争。

也就是说,在坚持以师范院校为教师培养主体的同时,积极倡导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形成我国开放性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但必须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教师教育市场。

(二)从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

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育,单靠职前的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教育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则是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把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化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

(三)建立健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师的“入口关”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赖于作为专业化保障手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等。目前教师资格考核的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即重学历,轻能力;重笔试,轻面试。教师资格证书类型较单一,不能反映各个层次和水平的教师的差别。

目前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四)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根据教师的职业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既要对老学科进行内容、体系上的改造,也要增补新的教育类课程,以满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其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是西方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我们应适当借鉴,以使教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社会上优秀人才的首选职业。还要努力使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动力。

(六)改革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被认为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重要措施。正如医科大学需要在临床医院一样,教师教育机构也应有自己的“临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有效培养培训教师从教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七)加强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目的。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要实现学校的总体需要和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三、我校对提高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

1、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我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另外还将组织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通研教材、吃透教材的教学内容、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书目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将继续开展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把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本校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是管理、约束、控制,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管理效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校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基础上,始终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常规落实到位。在这基础上,也要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创造性工作,形成规范加特色的教学风格。

1、落实中层领导包学科制度。为了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领导成员的管一条线、保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对所包的学科教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将管理情况向学校行政会报告。

2、落实教学常规。我们按照新课程班级和非新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要求教师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上课及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或减少授课时数,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知识辅导,质量检测等基本环节,都向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逐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落实评优激励机制。评优激励机制是提高执行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的方法。我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评优激励机制,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教学评优、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技术层面的)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1、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就某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该活动的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反映课改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做得如何?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动内容的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等等,通过多角度反思,可以使一些问题消除于教学活动之前,同时养成教师正确对待教学活动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教学中的反思,主要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时不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而且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需要是否给予满足?”等等,通过边活动边反思,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标。

3、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要求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教学后的反思即是本活动的结束工作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独立反思,它的反思主体和客体都指向自己,由于反思者(教师个人)对自己新组织的活动较为清楚,因此,反思的针对性可能较强、感受较深。

5、集体反思,即组织教师群体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活动进行的共同反思

范文网

(四)创设高效课堂,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是认真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骨干引领的作用。课改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要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努力探索和开拓“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的课堂教学新思路。各校领导要主动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及时掌握课堂教学动态,积累素材,在总结、梳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各学科的教学新模式。积极引导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新模式,要把应用新模式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主抓手。各位教师要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切实改变过去那那种一言堂、满堂灌和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总结骨干教师的成功经验,在普通教师的群体中形成共识,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借鉴应用,加以推广;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通过说课、评课等环节,让普通教师对怎样是一堂好课多一份感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师群体的课堂教学水平;创建师徒结对机制,给新进教师和教学能力相对差的教师指派骨干教师进行带教,主要在教材分析、备课设计、教法应用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教学能力。

上一篇:申报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材料下一篇:工厂企业消防安全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