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心得

2024-11-13

企业文化建设心得(精选8篇)

1.企业文化建设心得 篇一

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动企业发展的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培训心得体会

5月14日上午9时,为期两天的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班在一片掌声中正式开班,三百多名来自潞安各个单位的党委书记、文化办干事齐聚二中报告厅,开课仪式上集团党委副书记张从林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以下四点内容:一,在今年的四届一次职代会上李董事长指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追求更高目标的不竭源泉。二,这次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培训,不仅是对潞安走过的十几年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的回顾与总结,还是对未来潞安企业文化发展的预期与展望。三,推进潞安企业文化建设是响应国家号召,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四,潞安“十二五”发展战略中指出推进潞安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努力实现把潞安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目标。

上午宣传部石部长以《潞安文化建设大纲》为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潞安企业文化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内核是代表“想法”的理念文化,中间层次代表“做法”的行为文化系统。最外层是代表着“外表”的物质文化系统。三者融会贯通,紧密联系。

理念文化包含了基本理念和系统理念两个部分。基本理念经过多年来的创新与总结,形成了包括 核心理念、核心价值、潞安精神、潞安愿景、潞安战略、潞安作风的六大核心理念。系统理念包含了开放理念、人才理念、学习理念、和谐理念、廉洁理念、安全理念、创新理念、经营理念、绿色理念共九大部分。

行为文化包括了企业制度文化和员工行为规范两大部分。企业制度文化是潞安自身发展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治理结构、管控模式、组织架构、产业结构、管理机制、管理体系六大方面。在治理结构方面,2000年潞安集团由原来的单一制国有企业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在产业结构方面,潞安发展成为5+5产业布局。在管理机制方面提出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在管理体系方面,提出了三层级即总部,业务板块和二级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包括了6s管理、员工誓词、企业礼仪三方面内容。

物质文化包括了基础和应用两部分,基础部分里有企业标志、标准字、吉祥物、辅助字等展示潞安基本对外形象的图案。应用部分包括了办公用品、礼品、环境、车辆、广告、标牌、旗帜等展示潞安形象的实物部分。

潞安基本理念经过数十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六大块,即核心理念、核心价值、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作风、企业战略。战略愿景、核心理念、核心价值和企业精神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潞安核心价值体系。

下午,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就《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与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讲述,内容详实细致,他的讲座提纲分为三大部分。

一,企业文化实践基本经验,从发展历程上来看,30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历程艰辛而又坎坷,最初的1984年,中国虽然正式提出“企业文化”,但没有独立的企业文化理念,那个时期还只是简单的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模仿照搬,到后来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市场经济转型正式开启,中国企业走上了消化吸收外来企业文化的历史阶段,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突破瓶颈,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2004年国务院发布《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国企业迎来了自身企业文化发展的实践创新阶段,海尔等一批优秀企业的文化理念被广泛传播借鉴。

从实践上来讲,企业文化的核心目标是塑造“企业人”。即能够全身心融入企业的员工,这种员工在企业实践境界是合格→投入→创造→忘我。创造的境界是能够在工作中举一反三,能有所突破和创新。忘我是将企业和自身的诉求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在企业管理上讲,我们的企业历经了经验管理阶段(即“人治”阶段),到之后的制度管理阶段(即“法治”阶段),再到目前的文化管理阶段(即“文治”阶段)。“文治”的核心是将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手段,达到“主体↔主体”互动模式,最终实现企业家把员工当目的,员工才会把企业当目的的理想模式和“外圆内方”的企业氛围。在这种氛围当中自觉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全员管理的意识,将信仰和忠诚的信念时刻印记于脑海当中。让企业文化成为一种企业环境。

二.从文化传承上来讲,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培育,更离不开各级领导之间的继承和发扬。人走茶凉,管理理念不连贯是企业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漠视员工的归属感,领导意识太强,只灌输,不重视与员工之间的文化认同,都是企业文化发展当中的阻碍。针对这些问题,适时的正视文化间的差异,立足管理实际,打造“合金”式的企业文化,形成“各美其美”的文化氛围,对打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文化隔阂,打破企业管理政治化的模式能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在文化传承的对策方面提出了四点建议:①培育核心价值观、愿景。②包容、理解和信任机制。③打造文化融合的优秀团队。④员工间的人际传播。做到这四点对于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三.从文化创新建议与思路上来讲,①将“文化”与“战略”有机结合,确保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持高层管理者的文化自觉。又要使全体员工能够自觉参与。②培育员工的信仰与境界。既要培育员工的事业感,成就感。又要培育员工的企业幸福感和人生信仰。③弘扬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示范者,应是良好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应是为全民服务的热心者,也应是让人们共享利益的实施者。④探寻企业健康模式:打造“学习型企业”。让“学习”冲破个体的限制,在组织中迅速传播。要坚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汲取先进文化理念。二是要突破思维上限。三是要有效沟通与对话。四是要寻求团队共识。

文化创新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坎坷,我们应当以四点作为企业文化创新的标志,一企业有没有危机意识。二是企业是否具备一定的冒险精神。三是企业能否宽容失败行为。四是企业有没有迅速反映的执行力。

这次为期两天的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工作的操作模式;为企业文化在各单位部门针对实际情况,抓重点,抓问题,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实际经验。认真组织好单位各部门的学习培训,将我们潞安的新核心价值体系,新的理念贯彻落实下去,去除掉一些功利落后,不思进取的陈腐杂念,从思想上灌输一些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思想,成为我们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我们一定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创新进取,扎实工作,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业绩,为潞安顺利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2.企业文化建设心得 篇二

1 顶岗锻炼的公司简介

该公司是一家集中药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 是国家中药现代化实验基地、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内A股上市公司、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同行业中排名前列。

企业拥有国内先进的智能化中药材提取生产线, 具有年处理生药材10000吨的能力;拥有通过国家GMP验证的制剂车间, 配套完善的质量检测中心、智能管理中心, 设有硬胶囊、软胶囊、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等十三条最先进的生产线;分设为前处理提取车间、粉碎车间、软胶囊生产车间、硬胶囊生产车间、口服液生产车间、颗粒剂生产车间等。

2 心得体会

在这次的顶岗锻炼学习过程中, 我们严格遵从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 虚心向各位工人师傅认真学习, 对整个生产工艺有了较清楚的认知, 对具体的生产一线设备也有较深入的学习, 同时关注生产线上的一些小细节, 联系相关理论, 在如何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怎样培养企业所需合格人才方面获得了较深刻的体会。

2.1 实践锻炼是提高职业教育老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的最有效手段。

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 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 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理论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传授这种技能的能力, 以及与实际生产线联系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及时掌握与应用能力。深入企业顶岗实践, 可以使专业教师接受到制药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 领悟到企业对生产线上工人所应具有的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 学习到实际生产一线的设备如何运转、维护及岗位对职工的职业素质的要求等。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使专业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得到及时更新换代, 实践教学能力和解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下企业实践, 像企业人员一样上下班, 从事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 在实践的过程中, 特别在对设备的运转、维护操作过程中, 深刻领悟到职业教育界对书本中理论基础知识常说的一句话“理论知识够用”的标准, 这个标准对不同的岗位的职工有不同的理解要求, 如要培养机修理工, 那么它就要求要对设备的工作原理有深入的理解, 而对生产线上操作员则只需掌握设备的运转控制, 维护保养知识即可。通过这样的企业顶岗实践, 笔者认为,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不同的专业学生对不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应有不同的要求, 这不能凭主观臆想去评价判断, 而是要深入企业去调研总结才能得到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标准。

通过在企业同工人一起上下班, 一起就餐等, 能够身同感受到企业职工的想法, 学习到企业对职工职业素质的要求, 从进入生产厂区、进入缓冲区、更衣室、生产线, 和在生产岗位上与工人的共同劳作, 在这一些细节上更深入了解到在生产一线上的职工应有什么样的习惯才能符合制药生产过程的需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模拟实际生产线的情况有了更清楚的目标, 在通过教学让学生尽快进入实际生产状态有了更好的把握。

2.2 制药行业企业对职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客观要求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 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 (如身体状况等) 。

在企业生产线上的工人有的是制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 有的是普通技校毕业的学生, 有的是社会上的青年, 他们都能在生产线上正常工作, 我想作为学校的学生如何才能在这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养成以下一些好的习惯, 过硬的技能和良好的意识。

2.3 生产区内优良的卫生习惯和生产过程中的随时记录习惯

优良的卫生习惯包括更衣室的随手关门习惯, 洁净服的正确穿戴习惯, 进入生产区前的正确洗手、消毒习惯, 生产线上不同房间的随手关门习惯, 在工作岗位上随时保持工作平面内的整洁习惯, 使用完物品的及时清洁、摆放整齐有序等习惯。这些习惯是成为一名合格制药行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会有人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学校应培养学生养成这些良好习惯如同他们日常生活中起床要刷牙一样成为其自觉行为, 这也是制药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一个主要标志。

药品的质量关系到病人安危的事情, 而出现问题的药品要追查问题的根源, 这需要生产记录。所以, 我们的学生也应养成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如实记录生产中的各种参数情况的良好习惯。要如实地、随时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工艺参数、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 清洁卫生记录, 包括生产车间地漏的消毒情况等。这些是生产的一手资料, 是药品质量的保证和提高生产效率等的重要依据。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对这方面要求不够的地方, 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这些习惯的培养。

2.4 几种能力的培养

2.4.1 学习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

学生在校不可能学会生产线上所有设备的操作, 而且不同的生产厂家所用设备不可能和学校一样, 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生产工艺和相关设备的运行原理基础上, 要有良好的再学习能力。生产线上是一个班的集体劳作活动, 岗位上工作任务也不会由一人去单独完成, 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观念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与他人的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明白, 在学校不能仅认为学习好专业技能就行了, 而对文化基础科目同样需要重视。同样, 老师也应重视对学生的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不能只盯学生的技能培养教育。

2.4.2 生产线上应当具备的设备操作技能

生产线上的职工对设备应具备的技能包括, 懂得设备的基本构造, 对与产品 (药品) 接触的部位要会清理, 会拆卸, 会安装, 会调试。要明白设备运行过程中各参数的意义, 知道参数变化的合理范围, 会及时处理常见的事故。会对设备进行常规的维护保养。

2.4.3 明白岗位要求, 掌握对在线产品的质量简单检测方法

明白自己工作岗位的要求, 知道自己在岗位上应做什么工作, 自己的职责范围在哪里。同时应当知道自己工段的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如在颗粒包装工段, 岗位职工不应仅限于看着包装机正常运行就可以了, 要明白包装的量, 会正确测包装袋内的药品量, 要明白包装袋上的生产批号、日期要求是什么, 这些数字的打印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

2.5 优秀的职员应具有的几种意识

2.5.1 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精神是任何一个单位都高度重视的, 在制药行业中也不例外。职工在一个团队内就应当具有这种意识, 它可以使一个团队更加高效的运转, 更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 提高产品得率。团队合作意识更利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更利于学生更快更好融入企业, 更快更好接受企业文化等, 而我们的学生现在大多在家是独生子, 没有这样的团队合作精神, 所以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 进行培养。

2.5.2 创新工作意识

创新并非仅存在于产品研发中, 在实际生产一线也有许多地方需要这样的意识与努力。优秀的员工应知道怎样工作最有效率, 在工作中学会用脑去做事情, 如简单的摆放物品, 会思考的员工就能把所有物品摆放合理, 勤去想怎样把自己天天重复的工作做的更好就会有新的发现。

2.5.3 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每天都要强调的事情, 而如何让这种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员工脑里也是企业在做的努力。员工的安全意识包括员工的自身安全和生产的安全两方面。在生产线上有些工作对人身造成的伤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如灰尘, 噪音等, 还有一些伤害是员工的麻痹大意造成的, 如使用浓酸等。生产安全是指不出现生产事故, 如设备的损坏、产品质量的大批不合格等。

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既是对员工自身的安全保障, 也是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这种安全意识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是经常被强调的, 但在员工在长期反复从事同样工作过程中会因意识麻痹而被忽略。如何让这种意识根深蒂固的扎根于工人的脑海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探讨。

3 结语

这些内容是我四个月时间内在中药制药企业实践锻炼学习经常思考与总结的结果, 相信这些内容对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来说, 对如何更好的做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帮助。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职业教育者应时刻想到在企业实际工作场景, 给学生讲实际生产线的实际需要。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相关人文知识的教育培养, 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参考文献

[1]徐淑芝.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4)

[2]张向阳.高职实训课教学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0)

[3]贾武通.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J].才智, 2010, (19)

3.印刷企业测量仪器管理心得 篇三

1.对检测人员的要求

(1)专业计量人员需经法定计量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2)测量仪器使用人员须经测量仪器管理部门相应培训后,方可操作使用仪器。

2.建立控制程序及各类测量仪器的操作指引文件

(1)建立控制程序,对测量仪器的配置、验收、周期检定/校准、维护和储存进行全过程管理,制定各类测量仪器的操作指引文件以及内部自校比对文件。

(2)经验收合格的测量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负责编写《测量仪器总表》,记录设备使用部门、名称及规格型号、仪器编号、生产厂家、购买年月、量程/精度、校正类别、检定或校准周期/日期/结果等。

(3)使用部门人员负责所需测量仪器的使用、维护和日常保养管理。

3.仪器的校准

(1)测量仪器种类较多,根据仪器精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将测量仪器的校准类别分为 A、B、C三类。

A类为仪器精度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必须按周期进行外部检定或校准的测量仪器;B类为仪器精度对产品质量无直接影响或影响较小,需按周期进行内部检定或校准的测量仪器,以及使用过程中精度变量小,只需一次性检定或校准的测量仪器;C类为仪器精度对产品质量无影响的辅助测量仪器。

(2)根据编写的《测量仪器总表》校准周期,按以上类别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A类:外送检定或校准的测量仪器必须外送法定计量部门检定或校准;B类:内部检定或校准的测量仪器按内部自校比对文件进行校准,并保存原始检定或校准记录。

(3)凡涉及客户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级必须达到A级(不合格则退货)的检测项目,对其测量仪器须更加严格监视与管理。例如,色相、条码、VOCs、邻苯类、甲醛类的测量仪器所检测的结果须定期进行内部自校比对或外送校准比对,以确保仪器测量结果准确、有效、一致,内部自校比对结果须做相应记录。

(4)由于车间温湿度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且车间环境比较特殊,粉尘及油墨的腐蚀性较强。因此,车间所用温湿度计应每季度进行数据比对,以保证温湿度测量的准确性。

4.仪器的标识

经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测量仪器,应粘贴合格标签,并注明有效期。对于不方便粘贴标签的测量仪器,可将标签粘贴在包装盒上,或由使用部门妥善保管。对于校准不合格的测量仪器,应撤离使用现场或做停用标识。

5.仪器的维护

(1)在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部门发现仪器失准、损坏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追查使用该仪器检测的产品流向,评价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确定对已检测项目进行复查或重新检验,同时组织对仪器故障进行分析、维修以及重新校准。

(2)对无法修复的测量仪器,经使用部门负责人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废或做相应处理(如封存)。

(3)使用部门人员负责对测量仪器的使用、保管和维护进行监督检查。

6.仪器的使用记录

按规定保存好测量仪器的各项记录,如检定证书,校准、维修、保养、封存、报废记录等。

4.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心得 篇四

一直以来,我觉得在成功学方面,外国人做的比我们好,像外国的卡耐基,拿破仑希尔,都是世界上非常棒的作家,我从他们的书学到很多做人处事的方法。

而在中国迄今为止写的最好的就算丁远志的书了,记得看他的第一本书事在广州时买的方与圆,收获很多,很实用。

企业文化这本书,解决了我很长时间困惑的问题。

现在我的新概念学校还不大,老师总留不住。书中就说企业不大的时候,如何安人,这是就要给员工不停的描绘远景。我恍然大悟,当天中午我就和我的员工大谈美好的前景,说暑假准备看十个分校,五年做成昌北第一。细细想想,员工看不到希望,他怎么不走。所以我要他们看到希望。果然我发现我的老师的精神面貌有不小的改变。真是学以致用啊。

5.企业文化建设心得 篇五

企业文化的作用在哪儿?说到底,恐怕在于提高企业的品位、提升员工的素养。这就要求企业文化要重“三品”,即品质、品格与品行。

企业文化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价值理念。价值理念即价值观。价值观是个“总开关”。它不仅反映一个企业立身处事的信念、倾向、主张与态度,而且对企业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企业的这种价值理念,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企业要奔向哪儿、目标是什么?员工要成为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愿景是什么?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纲”。只有纲举,才能目张;只有企业品质好,才能经得起风吹浪打,耐得住时光磨砺。

企业文化的品格,主要反映在企业的精神支撑。精神支撑即企业的精神。精神是一种意识。意识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所以,精神具有能动性,其表现在于有活力,即“龙马精神海鹤姿”;其本质在于能超越,即“今胜于古,后胜于今”;其最高境界在于“与天地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企业发展与“绿色”共行。企业的这种精神,源于企业走过的路,发展于企业正在走着的路,同时,又激励着企业将要走的路。这种精神,是一个企业的品性风格,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精气神,预示着一个企业的明日兴衰。

企业文化的品行,主要彰显在企业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即企业员工行为的准则或原则。无疑,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既有其传统的行为或遗传的行为,又有其情感的行为或即时的行为,更应有其目标的理性行为或价值的理性行为。要保证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就应该制定并遵循目标的理性行为规范;要保证企业价值理念的实现,就应该规定并执行价值的理性行为规范。这种目标与价值的理性行为规范,既表现在立身处事上,又表现在行动举止上,还表现在姿态风度上。这种行为规范,是企业价值的心灵取向,是企业心灵的外在表现,是企业要达目标的理性选择。

要使企业文化的品质、品格、品行得以实现,仅仅靠知晓并提出企业的价值理念、精神支撑、行为规范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应的方式方法。这个方式方法,不是靠让广大员工死记硬背某些提炼出来的概念、条文,而是要让广大员工理解并能自觉执行这些理念、精神与行为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员工最喜闻乐见的是靠大家“化”大家,即从员工中挖掘出典型案例、提炼出典型格言,从而用讲故事的方法、用员工格言的方式使价值理念形象化、精神支撑口语化、行为规范具体化,以达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人提升身边的事的效果。这种方法,就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讲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个故事,靠张思德、白求恩、愚公三个典型,宣传并普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情的青于竹、翠于松的品格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行为准则;这种方式,还似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喊出的格言“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样,短短一句话,浓缩万千情,展现出的是中国石油工人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这种“故事+格言”的方式方法,是普及企业价值理念、张扬企业精神支撑、深化企业行为规范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6.企业文化培训心得 篇六

时间:2011年1月26日。地点:象山海螺有限责任公司三楼会议室。人物:汪纯健,新进员工等。事件:海螺集团企业文化培训。

经过50多天的工作,对于“海螺”已经从陌生逐渐转变为熟悉了。当然这些知识一些对海螺的一个轮廓和工作上的了解。对于更深层次的公司精神,企业文化的学习更是在公司的总经理汪总的亲自教授下完成了。此次培训,汪总讲的异常细致,层层剖析,从海螺历史到经历过程,再次到未来的展望,加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一些事,我们从根本上了解了海螺,了解了海螺的企业文化精神。

“海螺”在此时已经不再是海中的一个小小的生物,而是一个庞大的国际上市集团。“海螺”发源地,安徽省宁国市,前称“宁国水泥厂”。当时的海螺标志并不是请什么所谓的设计师打造的,而是厂里的一个小小的员工自己设计的,将海螺水泥的生产过程“两磨一烧”、及发源地大小海螺山和海螺的发展表达的淋漓尽致。这不正是海螺人团结创新的精神表现么。犹记得由于当时国家的政策,海螺得不到打的发展时,员工们自己掏钱为海螺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时的情景,不也正是海螺人敬业奉献的精神么。

看着一张张优美宏伟的建筑图,“东方明珠塔”、“上海磁悬浮轨道梁”、“亚洲第一高楼”等等许多许多时,我为之

震撼。这些都是海螺水泥堆砌而起。慢慢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美丽的公园,宏伟美艳的大夏。安静舒适的卧室、、、多么美好的生活环境,而海螺正是在为人类创造未来的生活空间而不断努力!

“十一五”已经结束,海螺集团已经提前实现了规划目标,水泥熟料产销量再创新高,西部发展项目开工建设进展顺利,获得中央领导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一致的好评和高度肯定。下一步“十二五”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一个主题、两个目标”。围绕把海螺建成国际知名品牌而努力实现海螺成为世界第一位,营业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

最后让我很有感触的是郭文叁郭总的一句话,“凡事从小事做起”。我想这不仅教导我如何更好的工作,更是教导了我如何好好做人的一个道理。我想成为一名海螺人,我感到自豪,骄傲。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海螺给予我的将会是更多更多、、、“同学,哪工作呢?” “人才,海螺的”

7.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篇七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企业文化本质上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 它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即: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的制度文化就是企业的法规、管理制度等, 它是企业的法律形态、管理形态的集中体现。企业的行为文化就是企业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群体行为。企业的物质文化就是在企业的产品、服务、环境、设施等物质形态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四者的关系是:精神文化建设是先导、制度文化建设是支撑、行为文化建设是基础, 物质文化建设是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 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 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企业文化发挥巨大作用, 在于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一) 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

(二) 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 而是一种软约束, 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这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 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三) 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 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 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 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 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 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所以, 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

(五) 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 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 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 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 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六) 品牌功能。

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优秀的企业文化, 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如何建设企业文化, 并真正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 需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 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 明定位, 找准企业文化的个性和特征。

建设企业文化, 首先要从本企业的个性出发, 结合行业共性, 做好企业文化定位工作。一是企业文化定位要源于企业战略并为战略服务。要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明确企业文化定位, 并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二是企业文化定位要融合企业家的领导风格。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 他的一思一言一行都会对企业产生很影响。因此, 企业文化定位要考虑并融合企业家的领导风格, 否则, 会产生相互碰撞, 将大大削弱企业文化的引导力量。三是企业文化定位要传承企业优秀文化传统。要对企业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梳理、反思、提炼, 摒弃糟粕, 继承优秀, 使企业文化体现企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四是企业文化定位要符合企业的现实发展需要。企业文化定位不能脱离企业发展实际, 要对企业进行现状分析, 了解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从而确定企业文化定位。

(二) 提理念, 明确企业的价值观。

理念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结果。理念是行为的导向, 是行为的准则。建设企业文化必须要有明确的企业理念。要注重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代社会先进文化、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理念、企业领导的思维及企业员工的思想现状中, 汲取、吸收、借鉴、概括、创新, 从中提炼出与企业经营管理相接轨的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特色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理念。这样不但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承担高尚的企业使命, 明确宏伟的企业目标, 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也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文化内涵, 彰显企业独特的文化魅力。

(三) 抓执行, 推进企业文化落地。

企业是实, 文化是虚, 只有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企业之中, 企业文化才能发挥作用, 才能推动企业科学健康长久发展。一是企业家必须亲自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 所以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家要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 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 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 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 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 推动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落地生根。二是企业全员必须认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接受和认可, 成为企业全员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 并在生产生活中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内刊、晨会、培训、典型宣传、集中活动等形式, 增强企业全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让企业全员人人参与在其中、实践在其中, 使企业全员认可企业文化, 并在行为上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 从而使个人行为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 建机制,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企业机制建立, 既要以企业文化理念为依据, 又要起到保证文化建设的作用。一是企业文化要融于工作流程。要围绕企业文化导向, 梳理现有企业工作流程, 保留那些与企业文化理念相适应的流程, 修正那些与企业文化理念相悖的流程, 健全那些没有体现企业文化理念的流程。总之, 要使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流程都明晰、简洁、规范、高效, 并体现企业文化理念, 让企业全员通过流程规范就能明确自己该做什们、该怎么做, 在具体行动中践行企业文化。二是企业文化要融于制度建设。要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指引, 建立健全、修订完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行为准则, 使这些制度、职责与准则能够体现企业价值观和愿景, 能够促进企业使命和发展战略等目标的实现, 让企业全员在制度的管理和引导下, 变他律为自律, 变约束为习惯, 从而保证企业文化的贯彻执行。

(五) 求创新, 不断丰富发展企业文化。

创新是企业文化永葆活力、永葆先进的源泉。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行业发展周期及企业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 企业文化绝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应该主动探索、积极创新, 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所以, 在建设企业文化中, 要坚持思想理论创新,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不断开拓企业文化理论的新境界;要坚持文化观念创新, 敢于从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观念中解放出来, 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观念, 开创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发展的深层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和品牌六大功能。企业文化要从定位、理念、执行、机制、创新五个方面来加强建设, 从而形成特色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建设,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J].中共中央办公厅, 2012

[2].艾丹, 林贵长.和谐社会视域中的雷锋精神[J].大连干部学刊, 2007

[3].唐柏荣.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J].新湘评论, 2010

8.企业文化建设心得 篇八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经营管理理论,是以经营哲学、管理思想、价值观、目标信念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高级经营管理形态和新型管理方式,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最新发展形式。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式管理的提出起源于东方,但企业文化的理论却形成于美国。美国学者在研究日本经验时,注意到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于是,美国企业开始进^自觉的文化管理的新阶段。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逐渐引起国内企业界的普遍重视。为寻求企业长远和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列为企业的重大发展战略进行考虑,并在经营实践中进行着积极的尝试。笔者认为,文化的主体是人,只有人道德的升华才会外延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人类文化。如果把企业当作一个人来看,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这个人的道德操守在接人待物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因此,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外:从企业文化的构成来看,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组成,分为表层、浅层、中层、深层四个层面。其中心内容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体系。企业文化作为全新的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并成为这些企业创新经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培育和建立企业文化要坚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炼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而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格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提炼企业精神既要包含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共性,又要体现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个性。要认真回顾总结企业多年来在文化建设上走过的历程、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绩,全面,深入地挖掘和提炼企业文化建设精神内涵,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塑造企业“灵魂”。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建立面向未来,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生存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科技理念、竞争理念、用^理念、市场理念、营销理念、质量理念、创新理念、服务理念等理念体系。

二是规范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体现了—个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并影响着企业行为。要按照文化建设的新内涵、新要求,建立更加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把文化建设纳入科学化管理轨道,规范和促进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规范制度文化—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用科学严谨的制度规范和约束企业的每一名员工的言行,特别是管理者的言行,企业领导必须从规范自身的行为着手,率先垂范,为企业文化的顺利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推进行为文化。按照企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学习和借鉴先进的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标准,规范员工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和完善《员工行为规范》。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制定设计员工形象。根据工作岗位和行业特点对员工着装、语言、行为等制定规范要求,塑造和树立企业员工团队形象。逐步建立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它分为对内、对外两方面。对内的行为活动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员工教育(包括职业道德、工作精神、接送礼仪、礼貌用语,服务态度),公共关系、工作环境、职工福利、废弃物处理、公害对策及研究发展项目等。对外的行为活动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促销活动、公益性文化活动等,努力把企业精神融入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通过每一名员工的言谈举止向客户传达企业理念、企业精神。

四是提升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显像文化,它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个企业的文化氛围、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企业要按照国际先进企业的通行做法,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物质文化建设标准手册》,做好环境刷新和视觉识别系统的开发工作,运用物质形象建设手段,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整体形象,扩大对外影响。逐步建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来传达企业的经营特征。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选对方向,打牢基础,符合规律,循序渐进至关重要,因此在文化建设中要注意遵循和把握以下六项原则:

—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员工第一”是我们天津粮油集团历来倡导的,核心是把员工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资源。企业文化模式必须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识,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倡导与参与的关系,自始至终形成—个全员参与、相互交融的建设局面,实现员工价值升华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员工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是讲求实效的原则。文化建设要切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力戒形式主义。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实施中要做到起点高、标准高、规范化,着眼于同国际接轨、同市场接轨,做到重点突出,稳步推进。要使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大要素协调发展、务求实效,真正使文化建设能够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服务。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是重在领导的原则。各级领导干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行者,不仅个人的理念要领先于他^,更重要的是能把领先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体制、企业的规则。在企业中,领导者的身教永远重于言教。众多企业的兴衰成败的历史证明,企业领导的言行会对企业员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从而深刻地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与顺逆。在文化建设中领导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担起应负的责任,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带头思考,带头实践,时时事事给员工做出榜样,要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调动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全员的力量投身企业文化建设。

四是系统运作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它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树立“精华需要积累”的理念。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铸基”和“铸魂”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它的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要搞好整体设计,分步推进,分层落实。要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确定管理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实践层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努力做到上下同心合力,协调运作,切实把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五是突出特色的原则。企业文化的应用性、实践性很强,是体现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文化。开展文化建设要注意突出企业自身的鲜明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特色、优势和差别性,培育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健康发展,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挖掘和整理企业特色文化内涵,要牢牢把握企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在特色中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本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六是追求卓越的原则。建设企业文化,要体现超前性,要考虑未来天津发展的定位,要学习和吸收国内外一流企业的成功经验,使企业员工在追求卓越的文化模式中与企业产生共鸣,形成“人人追求卓越,个个表现卓越”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文化力”。要把追求卓越的原则落实到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使企业和员工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激情,始终保持创新向上的拼劲,不断追求完美,争先夺冠,永葆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动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文化建设是—项系统工程,是—项战略任务,涉及方方面面。综合分析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一些企业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分夸大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的单位把企业文化的作用无限夸大,以为只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事实上,企业文化只是一个具体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不是也不可能“包治百病”。任何夸大企业文化作用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企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众多管理理论的支撑。

二是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无限放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独创性和真实性,需要的是脚踏实地、长期积淀。而一些单位则注重搞形式上的东西,把原有的或是现成的东西都冠以文化的名义,什么都叫做企业文化,不潜心研究,不提炼升华,把传统做法改头换面,实施“翻牌”操作,经过纸上作业后就叫做企业文化。把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学习型组织经验等各种经验材料换一个角度就成了企业文化的做法和经验,这种做法本身就很不严肃,这样的企业文化怎么能被职工群众接受,又怎么能真正为企业生存发展服务。

三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恒久的执行力。企业价值观或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但是有的企业把这些理念当作文字性和表象性的东西,仅仅是纸上谈兵,不能一而贯之地从制度和行动上加以落实。精心归纳提炼的企业价值、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只有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只是热衷于追求理念表述的完整性、震撼力和永久化,而是要坚持适应原则和相对优化原则,提炼出真正能吸引员工、打动员工、激励员工的理念系统。

四是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为形象设计市场包装。这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搞文化建设的初衷。他们认为,定位于形象塑造,既工作具体,又容易见效,便于得到大家的认同,于是轰轰烈烈的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一度成为部分企业推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从理论上说,企业文化确实是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有效手段,作为一个方面的工作抓手,形象塑造也完全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把文化建设定位于形象塑造上,如果把形象建设仅仅看作是视觉上、外观上的东西,那就是误区。形象是内质的表现,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外化,没有厚重的企业内涵,就不可能有企业的整体形象,单纯依靠包装效应是得不到持久的影响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内外兼修。

上一篇:局团委汇报材料下一篇:人口计生局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