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党组织影响力弱化原因及对策

2024-09-17

村级党组织影响力弱化原因及对策(共6篇)

1.村级党组织影响力弱化原因及对策 篇一

浅析基层党组织弱化问题及对策

一、基层党组织弱化的主要表现

所谓基层党组织弱化,是指基层党组织在基层部队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下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弱化。

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行政领导之间,党组织本应居于领导地位。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行政领导占主导地位,很多本应基层党支部研究决定的问题,只是由中队行政领导统一意见,事后再在支委会上通报情况。支委会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运用“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

(二)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

有的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不能坚持,党课、思想汇报等制度得不到有效地落实;有的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程序不规范,内容缺乏创新,执行组织制度流于形式,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少、创新少;一些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开展自我批评的多,开展相互批评的少,或者开展批评避重就轻,“高帽子”戴起,“希望话”结尾,不切中要害,不触及实质。

(三)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强。

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疏于管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空洞、方法老套,教育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强,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客观地分析研究,工作作风棚架,工作方法简单,习惯把困难上交,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部分党员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有所下降,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欠缺。有的党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较差,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有的党员责任感差,进取精神不足,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不思进取;有的党员思想守旧,观念落后,与党员的先进性背道而驰。

二、基层党组织弱化的主要原因

造成基层党组织弱化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重视不够,存在认识偏差。

一些基层单位的军政主官没有充分认识到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基层党建工作不关注、不重视,往往重管理、轻党建,重业务、轻党务,重行政、轻政治,片面强调行政管理在基层部队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基层党建对部队建设的积极作用。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工程中,“老好人”思想严重,对书记、老同志存在畏惧心理,不敢批评;对关系好的同志,怕伤和气,不愿批评;对下级怕疏远关系,不深批评,导致批评和自我批评只剩下了形式。

(二)时间冲突,影响制度落实。

除了主观上认识的偏差外,时间安排有冲突,也是影响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难以有效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打造消防铁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大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加之基层单位还有日常的防火监督检查和灭火抢险救援任务,使很多基层单位安排不出大块有效时间落实组织制度。再加上主观上的不重视,就造成了有制度不落实,或者落实只流于形式的局面。

(三)工作守旧,导致堡垒不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年轻官兵的思想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年轻党员思维活跃、民主意识强,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多数基层党务工作者不能有效地分析新形势、对待新问题,对待党建工作方法守旧,缺乏创新,犯经验主义错误,从而使基层党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弱化。

(四)教育不深,党员思想滑坡。

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课敷衍应付,内容守旧,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单一,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触及党员思想深处的思想教育。教育内容的守旧和教育方法的单一,使广大年轻党员对思想教育缺乏兴趣,学习内容只是“入眼”,并未“入脑”、“入心”。思想教育的滞后,自然就使一些党员同志认识上产生了偏差。

三、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的思考和对策

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问题,全面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既需要每一个基层党组织认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建设良好的“小环境”,又有赖于各级党委采取有效措施,创造适宜的“大气候”,既解决面上的一般性矛盾,又治理复杂的深层次问题。重点应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对推动消防工作和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意义。

要配齐、配好基层党组织,切实把思想过硬,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配到基层党组织中,优化基层班子建设。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一般人”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危机感,针对认识上存在的偏差,辩证的分析部队建设的总体形势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抓好党建工作的自觉性。要通过开展学习观摩、经验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在对比交流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要加强对正副书记党务工作的考评和审计,督促落实单位重大事项和敏感事务集体研究,落实跟踪问效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大事、议中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紧迫感。

(二)落实生活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1.要严格落实党日制度。要通过组织学习《党章》、《政工条例》、《公安消防部队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若干规定(试行)》法规性文件中

关于党日制度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到制度熟悉、理解深入、认识到位,端正广大党员参加党日活动的态度,自觉把落实党日制度作为加强党性、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增强参与党日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要加大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各级政治机关应定期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党务工作培训,通过集中授课、讨论交流、观摩教学等形式,规范支部换届选举、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汇报思想等活动的程序和组织方法,切实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组织开展党日活动的具体能力。

3.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检查指导。上级党组织和政治机关要把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经常组织干部到基层进行检查指导,查看是否按计划开展党日活动,组织是否严密,人员是否齐全,内容是否落实,制度是否坚持,及时通报情况,督促整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自觉落实制度的自觉性。

(三)统筹安排部署,合理解决组织生活和工作矛盾。要正确处理落实组织生活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紧跟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选好“切合点”,合理安排组织生活的时间和内容,通过利用重大任务前后、敏感时期重点组织与平时落实相结合的方式,使组织生活切实成为推动实际工作开展的“助推器”。特别是在组织党课和党员思想汇报时,要注意教育内容与实际任务相结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组织教育和实际工作脱节。

(四)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要坚持发扬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把我党新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当今国际国内时事纳入党课,充实教育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要结合典型培树工作,紧贴党员思想,利用身边人、身边事等生动教材教育和正确引导广大党员。要通过组织外出参观见学、座谈交流、重温誓词、收听英模事迹报告等方法,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拓宽教育途径,使广大党员在互动中受到教育。

(五)深化创先争优,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健康开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既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手段。因此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加强基层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要强化广大党员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思想认同。要通过收听专题报告、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见学、优秀书籍和影视作品展播等形式,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激发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引导大家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

2.要打牢创先争优的组织基础。要围绕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政治领导等问题,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专题研讨,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认清差距,克服自满心理,不断增强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和凝聚兵心奋进拼搏的能力。

3.要以创先争优推动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积极为基层广大官兵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推动基层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紧贴部队实际和官兵愿望,明确每名党员的具体责任和任务,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创先争优活动体现出推动消防部队建设发展上的巨大功效。

2.村级党组织影响力弱化原因及对策 篇二

关键词:自律道德,弱化,原因,对策

道德是一种比较理性的社会意识, 它是站在大多数人民的立场上的。毋庸置疑, 在现代社会,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 更为重要。人们在注重物质需求的同时, 还必须要将道德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个体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人们心中的圣地——“象牙塔”也存在着不遵守道德的人和事。漠视道德, 自制力的低下, 无法拒绝不良的诱惑, 道德意识的浅薄以至于形成了自律道德弱化的趋势。

一、自律道德

个体应该是道德律令的自我立法和自觉实践的统一体, 主动去践行道德。可见, 自律道德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约束自己, 即指人们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时, 主要受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和内心信念支配, 从而形成道德的自律。

二、自律道德的弱化

(一) 关于自律道德弱化的社会现象

近年, 幼师虐童事件被频频曝光。浙江温岭某幼儿园教师使用封口、拎耳朵、倒置于垃圾桶内等方法虐待儿童;山西太原一幼儿园5岁女孩子被老师狂扇耳光……这些虐童行为令人发指的同时, 也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幼儿教师教育的缺失, 造成了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师德不良, 造成教师自律道德弱化。

层出不穷的事件无不向人们证明, 如今道德自律素质的低下, 呼吁人们加强自身道德素质, 提高个人修养, 倡导人们形成自律道德。

(二) 自律道德弱化的原因

1. 道德教育强度低, 实践效果差, 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自律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 并非与生俱来。它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 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 即自律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 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发自内心的理念, 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之中。可以说, 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人们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 不仅说明道德教育的欠缺, 也说明了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 使得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难题, 仍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2. 网络信息影响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自律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广泛普及, 更加权威性的信息、不健康的信息以及对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片面理解的影响, 使教育者的威严受到挑战的同时, 也使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使人们的主观价值标准模糊和自主意识降低, 从而导致自律道德的弱化, 不利于其形成良好的自律道德。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 而青少年好奇心重, 精力充沛, 渴求丰富的知识, 重视平等的交流。如果对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德性的形成, 导致青少年自律性降低, 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 经济利益加剧自律道德的弱化

恩格斯指出,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在利益。”这种利益就是道德的基础。人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 其道德行为必然与他人或社会利益有关, 并且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要求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从本质上讲就是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其实质就是强调集体和个人的协调发展。当利己心、私人利益占据上风时, 人们的价值观将面临向劣势发展, 导致道德的失范, 自律道德的弱化。

三、自律道德弱化的对策

(一) 通过社会实践加强道德教育, 促使受教育者形成道德自律, 规范自我行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将其内化为自我的道德认识, 再通过社会实践将其外化为自我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同时, 通过社会实践使受教育者体会实现道德自律的荣誉感、自豪感, 从而强化其道德品质, 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不断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 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一方面, 要不断完善国家的法律, 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使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增强。另一方面,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 要求受教育者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理性对待网络信息, 在网络世界中培养自律精神, 自觉做到理智而不盲目, 避免出现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做一名合格的网络文化建设者, 社会环境营造者。

(三) 加强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 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在各个方面都影响着青年的道德价值观, 青年作为社会生活的主要道德主体, 就特别需要培养青年的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神, 加强青年的道德人格的培养, 使青年自觉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提高道德境界,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学会从长远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 不能只顾眼前的和局部的利益,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者。

青少年一代要不断加强自我认知和提高文明素质, 尤其是道德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有科学的道德自律行为, 才能不断地进取, 获得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才能为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 作为社会主义的新成员, 我们为了祖国的稳定和进步, 为了祖国的未来, 同时也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必须加强道德自律, 提高道德自律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柏学芬.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湖南工业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3卷第一期.

3.村级党组织影响力弱化原因及对策 篇三

陈国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统计中,全世界大约有136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香蕉,我国是香蕉原产地之一,也是香蕉产量大国,已有三千多年的香蕉栽培历史。近年来,面对日趋开放的国际市场和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香蕉国际竞争力呈现弱化的态势,如何提高我国香蕉国际竞争力,从香蕉生产大国转变为香蕉贸易强国,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做大做强我国香蕉产业,提高热区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我国香蕉生产与出口的现状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香蕉产业发展较快,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资料测算,全国香蕉产量从2001年527万吨上升到2009年830万吨左右,增加近300多万吨,增长近1.57倍,产量在世界排名前列,产值超过10亿美元,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资料显示,中国大陆香蕉(H.S.编码为080300)出口金额由 2001年的4519790美元增长到 2005年的7492196美元,随后下降到2009年6665472美元,2009年比2005年的出口金额减少了826724美元。中国香蕉出口数量,由 2001年的13622吨增长到2005年的23550吨,此后一路下滑降到2009年的13171吨,2009年比2005年的出口量减少了10379吨,甚至比2001年还低451吨。中国香蕉出口金额和数量在 2005年后均出现了下跌,中国香蕉的“出口小国”与“产量大国”地位并不是很相称,主要源于我国香蕉国际竞争力的弱化。

(一)净出口指标分析

净出口也称为贸易收支差额,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净收益。公式为:

注:式中TB表示净出口值,其中X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M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

在产品和产业角度看,若TB>0,说明该产品或产业是出口创汇型,若TB<0,说明该产品或产业为进口替代型。为正说明该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为负说明该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而国外进口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数据统计表明,自2001年以来,中国香蕉净出口TB<0,并呈现贸易逆差扩大的态势,说明中国香蕉产业为进口替代型,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而国外进口的香蕉具有竞争优势。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是指一国的某产业某产品占世界该产业产品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

注:式中 MSij表示i国j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出口总额。

国际市场占有率MSij越高,表明该i国j商品国际竞争力越强;国际市场占有率MSij越低,表明该i国j商品国际竞争力越弱。

运用MS公式和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计算得出,2001-2009年中国香蕉国际占有率年均0.2%不到,并由2001年的0.11%下降到2009年的0.08%,减少了0.03%,出口呈下跌趋势,中国香蕉国际竞争力呈现弱化。同期相比,哥斯达黎、哥伦比亚和菲律宾香蕉国际市场占有率均在 5%至 15%区间波动;厄瓜多尔和比利时香蕉国际市场占有率均在15%以上,占世界香蕉出口的1/3以上。从世界香蕉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主要集中在厄瓜多尔、比利时、哥斯达黎、哥伦比亚、菲律宾等国,与以上国家相比,我国香蕉国际市场占有率过低,目前我国香蕉还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巴拉萨(Balassa,1965)“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又称相对出口绩效指数,它是用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值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值占世界出口总值份额的比率,以反映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竞争中地位。其计算公式如下:

注:式中RCAij表示i国j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j产品出口总额;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出口总额;Xwt表示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

一般认为,当RCA>2.5时,说明i国在j产品上具有极强出口竞争力;当1.25

运用RCA公式和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可计算出2001至2009年中国香蕉平均RCA=0.0171<0.8,说明我国香蕉出口优势不明显,中国在香蕉产品上竞争力较弱,并且中国香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2001年0.0248下降到2009年0.0083,说明香蕉在国际上出口竞争力逐渐减弱。同期,厄瓜多尔、比利时、哥斯达黎、哥伦比亚、菲律宾的香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都在2.5以上,说明其香蕉出口比较优势明显,在国际上具有极强出口竞争力。与以上国家的香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相比,我国香蕉出口优势不明显,我国香蕉出口贸易中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香蕉国际竞争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香蕉产业发展存在明显问题,制约着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要因素如下:

(一)质量档次不高

厄瓜多尔素有“香蕉王国”的美称,是世界香蕉出口第一大国,其香蕉以果粒硕大饱满、甜度适中可口、保鲜期长而著称,质量档次较高,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也较普通蕉要高很多。国产大多数香蕉果皮伤痕累累,果指偏短,质量档次偏低,优质率不高。其主要原因,一是香蕉园排灌水、防风防寒等基础设施不配套,难以种植出高质量香蕉;二是采收、搬运、处理、包装和运输等技术设备落后,香蕉采收机械伤害较严重,中间环节多,技术管理水平低下;三是香蕉质量控制有的还处在“香蕉产后质量静态检测”阶段,还未过渡到“香蕉生产全过程质量动态控制”,从而制约我国香蕉整体质量档次提升,影响香蕉的经济效益。

(二)技术研究薄弱

厄瓜多尔通过加大科研投入,解决了香蕉长期连作所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和病毒危害等三大技术问题,在种植、采收、保鲜、包装、运输与销售等环节积累丰富的科学、技术、方法和经验。我国香蕉科研投入力度不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没有突破,如对香蕉枯萎病、香蕉穿孔线虫等香蕉危险性病虫害,传统化学防治方法缺乏有效新技术防治,影响对香蕉日益严重病虫害研究与防治。中国香蕉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滞后,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仍然不够快。

(三)知名品牌缺乏

在国际上我国香蕉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国际名牌如厄瓜多尔香蕉,尚未形成品牌的经济效应。一是企业对品牌意识不足,对品牌重视不够,对品牌打造投入较少。使能预见品牌带来的巨额利润,由于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名牌效应;二是按照目前香蕉种植方式,单靠一个香蕉农户或者一个香蕉合作社,想要打造一个独立品牌相对困难;三是政府对我国香蕉国际品牌打造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市场导向有待进一步向良性方向发展。

(四)产业化程度低

厄瓜多尔以大规模集约化方式发展香蕉生产,将庄园连片种植香蕉,形成产业链。我国香蕉产业化经营程度差,仍处于较低水平。小农经营和个体户经销是我国目前香蕉产业主要方式,劳动生产率低,抵御自然风险差,市场竞争力弱。龙头企业培植不够,缺少大公司或跨国公司经营,农户间、企业间、企业与农户仅是一种购销关系,难以实现香蕉规模化、现代化生产。香蕉加工、保鲜、贮运落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尚未能形成香蕉产供销的一体化经营。香蕉产业链短,未能充分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

(五)市场过于集中

厄瓜多尔的高质量香蕉已出口到世界40多个国家,主要出口到欧盟国家、美国、日本、阿根廷和智利,也有部分出口到中国。而 2009年我国香蕉主要出口到俄罗斯444.1万美元,占全年我国香蕉出口额的66.63%,出口到蒙古60.39万美元,占全年我国香蕉出口额的9.06%。2009年我国香蕉出口到以上两个国家金额相加占全年我国香蕉出口额 75.69%,但是出口到其他所有国家仅为162.06万美元,占全年我国香蕉出口额不到25%。显而易见我国香蕉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于俄罗斯、蒙古,出口市场覆盖率低,缺少多元化,出口的地区依赖性比较强,出口风险增大。

(六)贸易壁垒限制

现阶段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不断利用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包装制度、环境卫生检疫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如欧盟对香蕉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就增至180项、日本达330项。厄瓜多尔通过不断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香蕉的种植和出口,以适应各香蕉消费国对进口香蕉限制和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食品需求。

三、提升我国香蕉国际竞争力的策略建议

(一)提高质量档次

企业要学习借鉴厄瓜多尔因地制宜建立香蕉种殖、采收、搬运、处理、包装和运输等科学操作规范,转变“香蕉质量控制观”,由传统只重视“香蕉产后质量静态检测”逐步过渡到“香蕉生产全过程质量动态控制”,实施“LTD”(LANDTODINING-TABLE)计划即从土地香蕉种植生产到到餐桌客户消费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严格控制香蕉各生产环节等。健全香蕉质量标准体系和控制体系,以生产出果粒饱满、甜度适中、保鲜期长的优质香蕉,提高香蕉附加值。

(二)加大科研投入

政府要在完善政策上下功夫,建立适应的香蕉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保障机制,加大对香蕉引导和扶持力度。香蕉科研院所与香蕉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品种选育、栽培、采收、保鲜、加工、贮运和无公害生产、市场信息体系、国外标准等研究。同时,要加强与厄瓜多尔香蕉界人士的联系和合作,引进优良品种、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提升我国香蕉科技含量,健全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香蕉业的健康发展。

(三)培育知名品牌

提高企业和农户的香蕉品牌意识,加强对香蕉品牌培育投入,加大香蕉品牌经营力度。一般企业很难做到品牌国际知名度的深化,但是利用地区优势率先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在全球的认可度。培育推进香蕉品牌升级从区域品牌到中国品牌,再到国际品牌,甚至国际名牌,只有实施香蕉品牌战略,提高知名度,培植无形资产,树立几个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才能拥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四)加快产业进程

按照“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形式,实行“统一选育、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计认证、统一配送”七个统一,推进我国香蕉产业向市场化、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升级转型。同时积极引导发展香蕉产销合作社、香蕉生产协会等中介组织或配套公司,逐步建立健全以农民及其组织为主体的香蕉产业社会服务体系。

(五)开拓国际市场

积极采取差异化国际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改变目前我国香蕉出口对俄罗斯市场的过度依赖,要从依赖某个国外目标市场逐步转向多个国家或地区,即实施出口香蕉多元化战略,从而分散风险。成立香蕉国际营销指导中心,建立香蕉国际营销队伍,开展网上交易,努力开拓占领国际市场,组织香蕉生产协会,形成产销集团。

(六)打造绿色香蕉

倡导绿色环保观念,加强绿色香蕉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打造中国绿色香蕉。积极实施 ISO 14000标准,推动良好农业规范(GAP)技术应用,把香蕉标准化生产与“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结合起来,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把标准化贯穿于产业化经营全过程。建立健全中国香蕉绿色环境标志制度、中国香蕉绿色包装制度、香蕉卫生检疫制度等,从而降低我国香蕉农药残留量,保证香蕉安全、卫生和营养,提高香蕉的出口竞争力,有效突破国外贸易中的香蕉“绿色壁垒”,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4.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篇四

胡贵松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情况的初步调研,主要针对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村级组织建设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是新阶段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初步有重点的选择调研,在肯定成绩下,主要针对当前我市农村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及应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村干部工作缺乏亲民性。一是缺乏与村民的沟通。特别是对于工程项目招投标、公益事业建设等一些重大村务决策,没有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搞“一言堂”,导致村民对村干部的不信任。二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村支书,身兼几职,村民称之为“老板书记”,主要精力和心思没有放在抓村工作上,而是放在搞自己的事业上,村里的大事小物基本不过问,但工资报酬却分文不少,甚至个人的开支也要在村里报销。三是村干部存在以权谋私现象。有的村干部认为自己当了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在当地几千人中也算得上是个“官”,说话气粗,居高临下,一言九鼎,自认为就要比村民高出一筹,房子要造得大一些,钞票要挣得多一些,生活要过得好一些,在开展村公益性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谎报、瞒报,侵吞工程项目款,在村民中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二)村“两委会”关系缺乏协调性。一是合作共事氛围不浓。小村并大村后,村干部开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原小村范围,缺少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二是内部关系不顺。有的村党支部、村委会分工如分家,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貌合神离,重大事情达不成一致意见,遇事各作主张、各行其事,好事争着上、难事往后躲,出现失误互相一推了之。三是工作方法简单。有的村党组织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学习、不熟悉、不习惯、不理解,甚至产生埋怨、抵触情绪,遇到矛盾和问题,没有对群众给予耐心解答依法办事,而是把两者任意割裂开来,造成基层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三)村级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一是执行制度的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大都只写在了纸上,挂到了墙上,仅仅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二是村务公开的形式化、敷衍了事。仅是把一些如困难户名单和补助公开。而对村干部报酬、奖金及其他额外收入不公开,土地征用款、企业承包款投资使用没有彻底的公开,农民种粮、购农机、种子补贴未公开,部分公款被私自借用、拖欠,村级招待费支出不透明。三是重大事项决策的形式化。有的村在决定重大事项时,村支书、村主任不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把自己凌驾于组织原则之上,搞“一言堂”,压制打击村民的民主言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同虚设。

(四)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缺乏带动性。一是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在淡化。极少数党员精神文化空虚,思想道德庸俗,甚至参与封建迷信、赌博等违法乱纪行为。有的党员以个人、小团体利益为上,公然对抗上级政策,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越级上访等;个别党员甚至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图享受不愿奉献。二是个体素质、能力相对偏低。有的党员干部习惯用老方法、老手势办事,群众称之为“三拍”即拍胸脯、拍脑袋、拍桌子,缺少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缺少主见性、权威性和号召性;有的党员干部办事有失公道;有的在工作中留有“尾巴”,被个别人所“左右”;有的为争取“宽松环境”,极力回避掩盖矛盾,对错误倾向一味退让、迁就,为维护个人的利益,不惜放弃党的原则。三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作用不明显。部分党员自身能力不够强,“双带”作用不明显,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提篮小卖”式的营销方式。少数党员不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对策探讨

(一)切实提高村党支部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一是加强村党支部执政能力建设。健全村党支部工作

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村党支部重大事项票决和民主协商机制,增强村党支部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提升其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水平。二是加强村两委运行机制的探索。建立村两委干部政绩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和驻村干部实事公评机制,健全村级民主议事会制度,探索闭会期间进一步发挥党代表、党员监督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切实保障党代表和广大党员的权力。三是优化配置乡干部队伍,实行“1带1”(即一个班子成员或一个老同志带一个村年青干部)联村工作机制,推广联村干部“双向选择、揭榜承诺、捆绑式”考核,加强对联村干部的考核管理。四是着眼村干部作风的转变,探索推行“五个日”工作制度,即民情访谈日制度、办公无休日制度、进组驻户日制度、村支书下访接待日制度、工作交流日制度,促进村干部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二)强化村级组织体系建设。一是努力探索引导成立村级民间组织,并纳入村级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民间组织,吸纳、教育和培养能人,能够使民间协会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潜能和作用。二是加强村级民主建设,努力探索实施“1411”议事决策程序。解决村级长期存在的“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难题,第一个“1”就是决策重大问题时,首先由村党支部召开会议,初步确定一个指导性意见;“4”就是通过村支两委会、群团组织、村民代表议事会和其它组织四个渠道分别征求各方意见,特别是深入寨组农户中,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第二个“1”就是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后一个“1”就是将方案提交全体村民大会进行表决。三是推进村民自治进程,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对于违反村规民约而不接受处罚的农民,除实行强制性措施外,还可用非强制性的道德舆论手段来解决。

(三)创新选人用人办法,优化村干部队伍。一是在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上要大刀阔斧地把那些不合适宜的、没有培养价值和潜力的平庸型干部,通过换届选举、组织调整等手段,淘汰出村干部队伍。要采用公开招考、县乡下派优秀干部等途径,充实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到村级领导岗位,尽快在贫困村全面推进“两推一选”工作。二是调整乡干部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配备。在招聘、考试、考核选拔乡干部的标准上,要大胆地把那些自身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有门路、懂经济的村干部直接选拔到乡机关相应岗位,坚持从上级下派兼任村支部书记的乡干部中及当地任村支部书记的村民中通过考试和考核选拔乡领导干部,这样既可以调动乡下派干部和当地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他们投身抓村级管理的热情。三是转变工作职能,合理设置村干部岗位。每个村的村干部应由目前的7至8人减少到4人,在“两委”换届时,努力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四是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把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示范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中的优秀人才纳入到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强培训,适时调整充实村“两委”班子。五是尽快制定根据每年物价涨幅指数调整提高现任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其他村组干部的工资报酬及相关补助奖励机制和规定,努力解决好现任和已退下来的村组干部的离职、退休待遇和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村组干部队伍,激发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

(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党组织凝聚力,真正做到“有钱办事”。一是盘活村集体资产。大力推行村集体所有的塘、库、堰、林场、山、果园、荒坡荒地的租赁和承包,拍卖经营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创办村经济实体。找准本村的优势产业,充分利用、盘活、整合资源,引进资金、技术、项目,走“产业富村、项目兴村、企业强村”的新路子。三是积极争取多方支持。采取“县解决一点,乡补助一点、对口帮扶单位支持一点、村级自筹一点、社会各界和党员干部群众捐助一点、政策扶持一点”的办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努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广泛联系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回乡创业,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

(五)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一是要从建立、完善、实施退休保障机制入手,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要从制定执行奖惩办法入手,解决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二是健全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规范村级决策事务管理。建立健全村干部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离任审计制、任用票决制等一系列规范制度,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干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对村集体的重要事项,尤其是村集体财务收支、重大项目等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农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加强村“两委”成员互相沟通的基础上,村民建立理事理财小组沟通表决机

制,并及时召开村民大会民主决策,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科学决策、“阳光操作”,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5.村级党组织影响力弱化原因及对策 篇五

当前,在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农村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问题。换届选举期间容易成为农村矛盾问题集中爆发的时段,除了反映换届选举的问题之外,还包括征地补偿、干部作风、村级集体财产管理、村级利益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因为村干部处事不公、办事不明,在一些关系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上处理不妥善;有的是因为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争权夺利、人心不稳、村风不正,遗留问题较多;有的问题是竞选对手互相“拆台”、“摸黑”,故意制造矛盾。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换届选举中集中暴露,影响换届选举。

对策建议:成立村“两委”换届选举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组,进行细致排查,摸清农村长期积聚下来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和症结,积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稳定群众情绪。同时,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和处理工作,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牙状态,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影响稳定。

二是宗派势力、家族势力干扰换届选举的问题。近年来,村级换届选举夹杂宗亲、派系利益关系现象越来越多,其目的就是要在所支持对象当选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这些宗亲、派系往往会形成互相抗衡的势力,各自为政、互相攻击,各选各的代言人,致使选票分散,选举难以成功。还有的甚至利用家族势力,左右换届选举活动,故意制造事端。

对策建议:成立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进驻各行政村,加强工作指导,摸清各派的底子,找准关键人物,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说服教育,使他们屏弃狭隘的思想观念,从本村的长远发展出发,选好本村的带头人。同时,协调纪检、司法、公安等部门介入换届选举工作,纪检部门对换届选举工作实行全程监督,确保按照规定程序动作进行选举;司法部门对选举过程中的涉法问题提供司法解释服务;公安部门负责维护选举秩序,配合纪检部门严厉打击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犯罪现象,使村“两委”换届选举在依法、民主、公平、团结的轨道上运作。

三是选举中的请客送礼、宴请拉票贿选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村干部待遇提高等一系列保障机制的建立,村干部岗位越来越具有吸引力,选举中宴请拉关系争取选票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蔓延,对那些工作踏实肯干,却因为没有拉票落选的村干部极不公平,助长了不正之风。

对策建议:结合各地实际,适当引入候选人竞选演讲机制,为候选人搭建展示个人能力水平的平台,促使一些地下拉票行为转为“公开拉票”、“阳光拉票”,减少不正当拉票行为的出现。同时,向各村派驻换届选举监督组,对换届选举中出现的贿选拉票现象,及时介入,严格处理,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候选人资格,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环境。

四是选举中选举程序和方法不规范的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对有关法律法规学得不深,吃得不透,甚至是一知半解;有的对村情研究不够,生搬硬套,没有找到法律政策与本村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有的不能向群众讲清楚换届程序和方法,积极去引导群众,使群众产生误解或疑虑;有的可能在操作过程中故意简化某些环节,出现了选举的不公正,导致群众的不信任。有的群众则人云亦云,感觉选谁用谁无所谓,别人选谁我选谁,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

对策建议: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和程序方法等,真正让群众明白、积极参与,引导群众正确对待选举,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对参与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各级干部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换届选举的方法、程序,切实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换届选举骨干队伍,担负起工作指导、把关、定向的重任。

五是换届选举结束后工作无法顺利交接的问题。换届选举结束后,很多乡镇党委都可能忽略新当选村干部岗前配训和村务交接工作。一些新当选的村干部虽然工作积极性高,但是素质较低、认识不够高,不能及时掌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影响工作效果。而有些村干部工作了几十年,为本村的发展奉献了青春,年老退下来后需要组织的关心和关怀。甚至还有个别村干部退下来后,由于心理不

平衡,不愿意进行工作交接,对村上的工作不配合、不支持,甚至唱反调、人为制造矛盾,影响村上的整体工作。

6.村级党组织影响力弱化原因及对策 篇六

工科院校往往注重学生的科学教育,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得很大一部分受教育者人文精神匮乏,“只有技术,没有文化”;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1]。笔者近期在广州某高校的工科专业本科生中进行过一次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60.46%)对人文素质了解程度一般,甚至有部分学生(8.54%)不知道什么是人文素质,有所了解者仅占31%。表明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尚不能达到培养目标,学生人文素质在总体上呈现弱化趋势。华中理工大学的杨叔子教授将目前人文素质教育普遍缺失的状况概括为“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2]。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栋梁,他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他们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将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互结合,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工科院校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人文素质弱化的原因

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弱化,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现实背景,并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文化思潮、价值取向相互交叉,传统文化意识不断遭受渗透和弱化,各种非主流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再加上我们在教育理念、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1.1 社会大环境与就业压力的影响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袭,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等现象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的负面影响;无批判地接受和盲目地学习国外的各种思想、文化使我们丢掉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多地关注经济利益则使我们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使得一些学生重实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有时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或忙于考研,或忙于英语过级,牺牲宝贵的课余时间去考各种证书,为毕业时就业增加一些筹码,而很少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

1.2 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从中学就开始文理分科,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专业划分更加细致。工科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均为理科生,学生一入校,就被束缚在专业中,局限于自身的专业领域。这种文理分科弱化了人文精神的教育。自然科学通过工程技术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而有了高速发展,而人文社会科学因不具有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功能而发展缓慢,使得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建立“重理轻文”的思想在大学中进一步加剧。

1.3 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使得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投入时间缺失

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必修课程已经十分紧张,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了。在调查中,当问及是否愿意抽出时间来阅读人文书籍时,61.76%的学生表示愿意,但是只是偶尔阅读,因为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已经很少有空余时间和精力了;只有32.35%的学生表示十分愿意,觉得阅读人文类书籍是一种享受;也有极少一部分学生(5.88%)表示没兴趣,因为不喜欢这类书籍。

1.4 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设置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学年,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这些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统一的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课程的理论性、逻辑性很强,课程间的交叉融台考虑较少。总的来说,课程体系是分阶段进行的。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相关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有重要地位,对加强学生的德育起了重要作用,但意识形态的教学内容较多;而在专业课程中,少有教师在授课时涉及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1.5 教师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缺乏和淡化

市场经济带来的自由、公平、效率、竞争等观念确实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教师能在教书、管理、服务育人工作中呕心沥血、辛勤工作,表现出良好的师德。但是由于社会观念的变化,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行业间利益的差距等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使部分教师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淡化了。讲理想的少了,讲实惠的多了;讲奉献的少了,讲金钱的多了。有的教师讲课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暇去顾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些教师本身人文素质开始下降,无心教书育人,更无法用“身教”、“人格魅力”等人文素质影响学生、感召学生。教师对待传授知识敷衍了事,对待学生放任自流,过分热衷于第二职业等态度势必会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2 加强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就其目标而言,在于培养渊博知识、思想自由、人格独立、心智完美的人,它引领社会风尚,主导个人与社会的人文价值倾向,塑造民族精神,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3,4]。

2.1 树立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当今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科学、技术和生产日益一体化,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反映在高校课程设置上则是强调文、理、工的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增加,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在科技课程教育过程中渗透着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科学教育不应当同人文社会科学相割裂,打破狭窄的专业化或学科之间的人为界限,实行学科间的联系、文理科相互渗透和跨学科研究,树立起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效平台和提升器,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知识的内化,强调通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逻辑的思维方式。

2.2 进一步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己经形成,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方式单一,除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强制性纳入和部分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随机纳入之外,没有其他更多途径使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造成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少,再加上教师工作量的限制,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随意性较大,这样的课程准入方式显然不可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第二,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启发,其结果是学生日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第四,课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第二课堂。相对于专业课来说,讲座、报告甚至有的公共课没有现成教材,上好一门课教师必须下很大功夫去搜集资料备课,尤其是刚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需要教师慢慢摸索。有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不够,主要体现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上面,不能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

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大学生得到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多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艺术史论、影视、音乐等,不要形同虚设,要有相应的学分。同时,实行辅修专业制,使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课的同时,能够选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

2.3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文化、文明条件和氛围。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大学的教化程度很大方面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人文素质教育涉及多学科、多层次,内容丰富而时间紧张,仅靠课堂讲授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应举办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人文、社科、艺术及自然科学系列的专题讲座,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鼓励、扶持大学社团开展征文、辩论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应重点进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这样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间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也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忽视的环节。

2.4 发挥教师在人文素质教科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大学教师要首先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懂得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应有关系,以及按这种关系行事的准则。“教书育人”,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道德素质、政治思想、举止言行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高尚的师德,要求教师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德性。正如韩愈所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2.5 倡导在专业课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单靠几门人文课程是难以奏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要贯彻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目前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一般总在60%以上,而且倍受学生重视。如果在学生最关心、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了人文教育的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科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应注意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指导学生运用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从事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之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除了其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对学生产生三种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如美国卡耐基基金会主席博耶所说:“任何一门充实的专业课程的学习都要对三个问题做出回答: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3 结 语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让人学会认识若干条自然规律或几种技能,而是使人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教育的终极目标,当是人格的形成,即培养学生“精神成人”。因此,工科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更多的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1):171-173.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1-6.

[3]宋荚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21-122.

上一篇:学习兴趣调查问卷表格下一篇:招商引资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