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观后感400

2024-10-20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400(共10篇)

1.国学小名士观后感400 篇一

今天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收获颇丰,而且还明白了背诵诗词对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有多么重要!

看了《国学小名士》节目上的选手背诗词都是张口就来,不假思索,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想起每一学期老师都会发一本《经典语阅读》让我们去背诵学习,《经典与阅读》里面就只有20首诗,并且还是一学期才背20首,即使这样我还背的磕磕绊绊,与国学小名士比起我来真是差的太远了,真让我惭愧不已。

这个节目让我明白了许多,看到自己在中国传统知识的差距,今后我要加大这方面的学习,同时在日常的学习上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思想有知识的人

2.国学小名士观后感400 篇二

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语言也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从古人说的文言文到现在说的白话文,文言文现在也成了学习的一种,它们都被挖掘了新的价值,这种价值是无价的。

我对《国学小名士》里的哥哥姐姐们都赞不绝口,我要向他们学习,多积累古诗词,多了解祖国文化,多看些好书,多储存有用的知识。

3.国学小名士 观后感 篇三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完了国学小名士这一节目,刚看到这些12强选手的介绍,我便被惊呆了,他们一个个能说会道,能在第一时间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并语句流利。这让我感觉自己的积累那叫一个少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差,但想了想自己才上六年级,所以还有一些不服气。但看完下面后,我就定住了,我想,如果再不多读一些书的话,那这个世界就把我淘汰了,一定得加把劲啦!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没有最好,只有尽力。

总决赛总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所以,我直接看了总决赛,在开始时,我便看到了各位选手的强大的诗词储备量,第一个主题家、国,刚看到,我还转不过来,比赛就进行了五轮,唉,刚开始便让我卡了壳,还要撑十几轮,不服气的心理顿时没有了。我想,要是我,连海选都过不了。

看过的都知道,冠军是潍坊的刘康宁,说说我的感受就是神一样的脑存量和风一样的反应速度还有那泰山般坚毅的平静心态,相信和大家的感受一样,吃惊是重点。他们不但有无限般的知识量,朗诵诗的感情和韵味让人听了也是点赞,这也是我所不能及的。在这个舞台上,不但要有诗词储存量,还要有处变不惊的意识。要时刻保持镇定,不能一出错便慌了神。所以还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呢!

下面我来讲讲几位选手的表现,刘康宁一直以自己平时的积累,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到达胜利的顶端。而亚军谢奕晨也是一直冷冷静静,只是一局写的对联不太好,便和冠军王位擦肩而过。连我都觉得惋惜,可比赛总有输赢,历史只会记住强者,所以,我们做事要做到我们做事的最高境界,尽最大努力,去争这个冠军之位。

这个比赛中,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杨晨,比赛时,他失误算比较多,但处变不惊的他,总是在最后关头想出正确答案,一直到下一关,但在舞文弄墨这个环节中,没有想出所提出的问题所以淘汰,但仍是十二强优秀选手。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处变不惊的态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在开始时,也一直在关注刘康宁,他每次都化险为夷,舞文弄墨环节,他写的一手毛笔字令我羡慕不已,而且他所写的管鲍之交,正是我都没见过的成语。下个环节棋逢对手,让我们看到了选手的思维能力,和棋技,看到这是,我不禁拍手称秒,他们回答的问题,我总是有知而有不知,所以我一定要多读些书,加大自己的国学积累,这样不但可以参见一些关于学习的节目,而且还有助于写作。看完了这场惊心动魄总决赛,我不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冠军总算是定下来了,我仿佛也感受到了参赛者的忐忑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有种笑不得又哭不得的心情。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我觉得一定要多读一些书,来丰富我们的视野,而且还能让我的积累有更大坡度的提升。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让我们在古人的思考,和现代人的发展中,去体会国学的美妙之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漫漫国学的知识内容里遨游,体会中华文明、阅读中华经典,在国学舞台的长廊中,不断完善我们对国学的认识,让我们周围的朋友知道,这国学的重要。

4.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篇四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出的精髓,承载着无数先人的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可代替的地位。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记之无数的人生哲理。学习诗词是理论上的积累,也是对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最高践行,我们不应只是死记硬背出古诗中的道理,不加以运用,应理解并体会,“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我们描绘了小雨朦朦胧胧的早春草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心生向往。我们就应在下小雨的早春想到这诗句,而不是单单说道:“啊!下雨了。”

看过国学小名士后,我对小名士们对诗词的积累感到叹为观止,但如果有一身好文采却不能活学活用,那有何意义呢?如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虽然关注度很高,但学生们只是单单背过又有什么意义,连鹦鹉都会学舌啊!难道我们只是单纯的机械吗?j既然不是,我们必定要真正的体会了诗词中的美,理解明白了诗词中的意义,才算得上是背过了。

《国学小名士》这一节目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对诗词的希望与学习的热情,也让我深深的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相比于参赛选手,我是如此孤陋寡闻。

我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让知识与美德双增长,做到思想与行动双重发展。

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让我们开启心灵的大门,共同来感受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颗颗珍珠,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也可以说,那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安石不出苍生何,华夏从来名士多,家国兴亡天下事,请君也上凌烟阁。”这些诗词激励着我们向前努力。

5.《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篇五

七年级九班

李佳言

经典,是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是经过无数岁月磨砺出的文化、珍品;是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格言、警句„„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悠久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题记 寒假期间播出的国学小名士节目,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其中分为“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

其中,我爱记诗词栏目,充分考验了选手对古典诗词和名句的储备情况和反应能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让说出带有“月”字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霜露荧荧,发出一种透明的白色,月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而诗人却说是故乡的亮最亮,充分显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感怀的思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夜寂人静,明月相伴,诗人独自坐在竹林里弹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薄的心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一幅迷人的画面跃然眼前。这让我想到了“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这句同样描写风景的诗句,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一座幽静的园林在蒙蒙细雨的笼罩下,池中有露出水面的菱叶,覆盖着整个池面的浮萍似乎把水染成了绿色,枝头夜莺在唱婉转的歌,美丽淡雅的蔷薇静静地铺在围墙上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夏景。

古人在诗词中常写风花雪月,见月伤心、闻花流泪,离别愁绪的诗更是数不胜数,他们对月亮的感情比我们要浓重许多。对于他们来说,仿佛只要一阵微雨,就可以撩人情思;看到一片落花,就可以催人泪下;听到一个音符,就会长出相思。

让我们唱出诗的风韵,词的美丽,诗词,在我心里,它是纯粹而简单的,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言辞就能很好的诠释。对家乡的思念、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身在美好风光中的喜悦、即将归乡的激动、希望国家振兴的心愿,都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是真情实意的。

名家对对碰,更多的课外关于古诗的题目参与其中,这个环节让我了解了更多课外知识,比如“金声玉振”是孟子用来形容孔子的,“一衣带水”指的是我国的长江,“四羊方尊”中的“尊”是指盛酒器,在宫殿大门外,一般有一对狮子,雄狮下面压的是绣球,雌狮下面压的是小狮子……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曾听说过的零零碎碎的小知识,他们大部分能作答,我很佩服他们。

美德大考验考察的是选手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情况下,是否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那些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能否做到就不一定了,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帮助他人的好习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应助人为乐,不要认为一件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觉得一件好事很小而不去做,要积极的去帮助他人,随手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要去做。但是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比如在考试是不能借给别人抄题,虽然说是帮助他人,但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做人一定要讲诚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往,一定要讲诚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己所说的话,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相反,如果不守信用,对别人许下的承诺转头便忘,那么没有人会愿意与你做朋友、愿意跟你交往。就像其中有一个选手说:“诚信应该是以一个名词的形式去听见去住在心里,然后变成一个动词去付诸行动,最后它应该是一个形容词,成为我们一生当中、整个社会的最闪亮的一个标签

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让我了解了的更多的诗词,让我对它们有了新的理解,让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并让我感觉到,每一阕词,都会说话;每一个字,都有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经典诵读,提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传统经典,体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国学小名士,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题材,也是对人们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法宝。

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让我受益匪浅,也给了我很多的感受,让我明白了更多的道理和做人应讲的诚信,希望同学们也能看一看这个节目。

观《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有感

七年级十班 高子源

原来的我对于古诗词不是特别感兴趣,甚至觉得它们有些乏味和无趣。可是我偶然间看到的《青少年经典诵读》这个节目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懂得了古诗词的重要性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电视大赛是专门为那些热衷于古诗词文化的学生们,量身打造的一类节目。也非常适合有些对于国学文化只有初步了解的人。其实还有人比较抵触古诗词,他们还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这个节目就可以缓解这些问题,这也让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而我们一直讲的“经典诵读”究竟是什么?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欣赏的,都给我们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

台上的参赛选手们个个都散发着国学文化的魅力,看着他们,我的内心备受鼓舞,相比之下,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背囊,我还有提升的空间。

比赛第一个环节是主持人在大屏幕上出示汉字,则参赛的选手们说出带有这些汉字的诗句,不能重复。选手们没有露出慌乱表情,反而相当的镇定冷静,我想他们一定在私下付出了过于同级学生的努力。相比之下,我不管对课内或者课外的知识都宽松多了,我还要认真的学习,不断积累。

第二个环节我感觉很有意思,因为主持人请了一些诗人扮相的小朋友,上台出题,既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也有效缓和了参赛选手们紧张的气氛。

在比赛的第三个环节中,导演会给选手们设置不同的障碍,观察参赛的选手们在生活中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具体是在小选手不知道的情况下考验他们的美德。比如有一期是混入一名

检测选手们对没有监考老师的情况下,是否诚信考试。选手们不负众望,没有看工作人员题目答案。可工作人员不停地问小选手答案,其实这也是“考验”的一部分,小选手们也许是因为刚见面不好意思拒绝,也许是看他太可怜了吧,都把答案告诉了工作人员。他们每个人事后一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样也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下定决心要改正。在其他的测试中,也是有很多小选手们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好品质。这让我不禁思考着,如果换成自己可不可以做的像他们一样好呢?

怎样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呢?最主要还是懂礼貌,讲礼仪。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际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掌握和熟悉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处。礼仪也可谓是我国国学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

其实这个以国学为题的比赛本身甚好不说,而且分数打出来也就是结束了,无论名次与否,它不会影响个人对国学经典的喜好与学习。对国学的喜爱,这是学习国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兴趣支持着我们去了解国学,发扬中国文化。

通过看《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这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我懂得了很多,我要让自己养成多看书,多阅读的良好习惯,试着每天有时间就读一读,背一背古诗宋词等,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也要培养自己对语文的爱好与热情,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培养自己的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礼仪还是传统的古诗词,它们都是国学的一部分,都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财富,比金钱更加可贵,我们要倍加的重视着一笔不容易获得的财富。

国学好比是夜空中的满天繁星,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就让我们来让星空更加璀璨,让这道风景线更加靓丽吧!一起加油,共同传承中国的文化!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七年级九班

刘瀚杰

以前,我对历史的看法就是“真是的,他们当时为什么要写那么多诗,害的我们现在还要背”,可是,这个寒假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栏目,让我改变了对古诗词的看法。

《国学小名士》是一部关于经典诵读的栏目,其中分为: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三个项目。《经典诵读》要求我们必须牢记国学文化,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珍品。精美无比的词句,具有警示效果的格言,以及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都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拓展人们的知识范围。对传统文化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我们享用传统文化精华带来的神盛宴的前提。当我看到那些选手们热情洋溢的演讲,我的内心备受鼓舞,他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努力向他们看齐,要多看书,多读报纸,来丰富我的知识,丰富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了解。

《经典诵读》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法宝。经典诵读中所含的国学文化是我们须牢记的:有百家争鸣时的孔孟之道,有诗人托鸿雁带给家人的平安信,也有诗人们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精神财富。《经典诵读》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句子,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以具有标志性的事物传递精神感情方面,《国学小名士》中就有评委说过:“松,在古代文人笔下是一个备受赞扬的一种植物,除了他的本意外还有——高直,坚强,正直等很多美的象征在他身上。另外还暗含着坚持不懈,认真对待事物的精神。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对于文学而言,我最喜爱的便是语言的鬼斧神工,那是古代文人墨客用千言万语汇聚成的几句简短的诗句,是将心中的千言万语浓缩汇聚而成的几句简短的语句,短小却又有是那么富有内涵,并且极具艺术魅力和诗人们孤独郁闷的情怀。我想,只有经典的诗词才会流传至今吧,毕竟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主张都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就好比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开出的一朵奇葩,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的雪白的云彩,漆黑的深夜里熠熠闪耀的烛光,都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色彩,为我们的心灵洒了净化剂。诗词在我们的心中变成了唯一而有记忆的东西!历史悠久的华夏民族,文化丰富的华夏民族,地大物博的华夏民族,有多少英雄儿女为你而死,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捍卫你而不屈不挠,勇于献身,才造就了如今这里拥有丰富内涵的艺术传承!

现在的我对诗词的看法及印象都改变了,在偶尔想起古人们读书写字,舞文弄墨的情景时,竟觉得他们如此有智慧,为我们现在的文化艺术之路铺好了坚实的基础!古时候的文人们,有凿壁偷光的精神,有闻鸡起舞的意志,有悬梁刺股的决心,有程门立雪的执着。而那些坚定的精神熬到现在,好像都化为乌有,就好像跟着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化蝶飞走了!其实没有!那些精神只是被一步步筛选掉了,因为我们都知道,现代并不等于过去,往事随风,一吹就散,剩下的就只有回忆、悼念!中国,随着语言发展而发展,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而现在那些过去的语言却又被发掘出了另外一种价值。它们是无价的!黑夜中流星划破了天空,就在那一瞬间留下了最美的风景——诗词!

这个节目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不少传统文化知识。我希望我们这五千年悠久的灿烂历史文化发扬到全世界,让世界更多的关注中国文化,因为一个充满意蕴文化的她正屹立在世界东方。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七年级九班 罗一凡

寒假期间,我收看了山东少儿节目《国学小名士》,收获很大,感慨不少。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节目,值得大家都来看一看。

顾名思义,《国学小名士》一定与国学有关。“小名士”自然就是年轻人。的确,这个节目其实就是对中学生选手的国学考试。不过是

面试,而且涵盖范围极广。一次节目大约在半个小时左右。

第一项主要是对四位选手的古诗词知识的测验。评委老师给出一个或者几个字,选手要背出带有这些字的诗句,轮流背诵并计分直到只剩一人能背出为止;第二项是综合知识测验,从古至今都有,分为十分、二十分、三十分的题,选手自行选择,答对加分,答错扣分;第三项是品德评测,节目组会利用一个“托儿”,在生活场景中去试探选手,选手的行为被录成视频,并在现场放映,由评委老师评测加分。得分最高者胜出。

节目设计很好,客观反应了几位选手的综合素质。但意义远不在于此。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华夏五千年以来所有智慧沉淀的结晶,其中很多道理在今天仍然适用。国学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可是在今天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垃圾文化,捆绑住了人们的思想,钳制了人们的创意。物质世界充足到了外溢的地步,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空乏的精神世界。正在上学的孩子还好,许多成年人工作以后甚至几十年不读一本书!还借口说:“工作忙,没有时间,要养家糊口等。”说这话的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确实太忙,每天累得不知晨昏的人,如那些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靠出苦力谋生的劳动者。他们不读书也情有可原。可大部分人下班回家后往沙发上一躺,把业余时间交给了电视,用肥皂剧、电影、无聊的游戏消磨时光。还有一些人平板电脑或手机终日不离手。试问:你没有时间吗?你的时间都哪里去了?在浑噩空虚中,宝贵的时间与生命像沙子一样从指缝中溜走了。精神世界没有输入与补足,只有无限

度地输出与透支。如此几十年下来,结果不言而喻。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普及国学迫在眉睫。国学不仅能补充人的精神营养,还能培养爱国情怀,两全其美。事实上,该节目的宗旨并不是竞争比赛,而是学习。选手也学习,观众也学习,了解一些国学,营造一种气氛,从而更好地把国学经典发扬光大。准备参赛的学生们也会尽力学习国学备赛,这也就达到了在学校中推广的目的。节目组的老师们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吧。

既然了解了节目组的良苦用心,那么设计的几个环节也就很好理解了。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是有其用心的:就是考察选手们的基本知识积累的如何。有人可能会觉得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舞台上,如此做法是否过于死板?其实不然,通常建大楼时,总会打很深的地基,就是为了稳固基础。国学依然,没有牢固的基础和雄厚的知识储备,何谈发展?连李白的诗都背不出一两句,更别想研究李白的生平和浪漫主义风格了。现在有不少人,对基础的巩固不太上心,反而总是要追求高层面的研究,十分可笑。不论做什么事情,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段路,扎扎实实地踩下去,才能扎扎实实的立起来,这是其一。

其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人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他在该方面造诣的高低深浅。基础为什么叫基础?因为它是根本,高水平的研究要无数次涉及到基础知识。如果一个人基础不牢,他怎么能做出大的成果呢?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儿子在《爸爸教我学写作》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大致如下:

一次,海明威的儿子要参加学校作文比赛,海明威给儿子改了改,儿子一举夺冠。其实夺冠的应该是屠格涅夫,儿子把屠格涅夫的一篇不太有名的文章抄了抄,只改了一个字: 把一处“怎么”改成了“怎么样”。海明威并不知内情,照样给儿子改文章。惊人的是,海明威也只改了一个字,把儿子改的“怎么样”改回了原文“怎么”。而海明威事先并不知道屠格涅夫的这篇文章!

读完这则轶事,我们在为儿子的调皮有趣忍俊不禁时,也会不由得向海明威和屠格涅夫竖起大拇指。两位互不了解的文豪对文字的把握竟出奇的相似!深厚的基础功底可圈可点,难怪他们能写出享誉全球的著作来。

另一方面,打基础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和教科书中,也要重视在生活中积累经验,让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个环节中的题目很有意思,创新性很强。如果第一项是纵向评测,那这一环节就是横向考察。其中有一道题,甚至问狮子脚下压得是什么。让一位选手额头直冒汗。其实这也不怪选手,如果问及一位阅历丰富的成人,也未必能答上来。究其原因,不是选手生活经验太少,而是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不少人只在其专业领域研究工作,毫不关心别的行业技术,自我设限,自我封闭,这也不好。天下学问都是相通的,只有融会才能贯通,也许有一天,别的技术知识也能派上用场呢!

第三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精彩的环节。节目有很多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有关诚信礼貌的。情节就是“托儿”和选

手一起参加考试,故意要求“帮助”。四位选手表现不一,有的欣然告诉“托儿”答案。有的径直起身离开,有的心无他物,全心考试。最重要的是几位选手都有共同一点:在“托儿”主动送上答案时,几位选手都没有接受,甚至主动推开了。

这点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许多学生为了追求学分名次不择手段,抄作业自不必说,就连考试作弊花样也不断翻新。什么微型电脑,微型硬盘,自动隐形耳麦,价格还不低,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在不法商人吃香喝辣、纵情享乐时,我们不能总是责怪孩子,也应该更深层面地思考。试想,若没有家长老师背后怂恿,仅凭孩子不谙世事的纯洁心底,不法商人能谋取暴力吗?应试教育如一座大山,压得全国上下的中学生喘不过气来。许多家长不懂教育,只是一味地迷信所谓的好学校,一股脑地将孩子硬填进去。至于该校是否适合孩子的状况,家长就不关心了。于是乎,嘴角一抹,红包一接,教育腐败也顺理成章了。上学之后,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考高分,考上好学校,什么诚信、美德,两者皆可抛。不知不觉中,孩子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本来幼小的洁白心灵也被染上了些许黑水。有人会把这种情况归咎为制度,说严重点,就是“苛政猛于虎”。可人心深处那只猛虎可比不太合理的制度厉害多了!

这种情况只是一部分,不能一概而论。这几位选手所代表的几类人还是不在少数的。希望国学能改善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

总而言之,这个节目很有意义。像这样推广国学的节目或活动,我们应大力支持,让中华民族的瑰宝拂去灰尘,重新换发出绚丽的光彩!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七年级十班 李亚宁

今天,我看了少儿频道的“经典诵读”节目,看完后我感触很深。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是啊,正如上句所说,事事关心!最近,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看完后,让我对那些选手们敬佩不已。

首先,我从电脑上找出《国学小名士》,点击最后一期,一上来是先介绍那12个精英,都有谁我不记得了,让我惊讶的是后面的比赛。第一环节比赛规则是:六人一个组,屏幕上显示出两个字,要根据那两个字,说出古诗、韵文等,但必须带有显示的两个字。第一组的两个字是:家、国。从一号开始,前面的一说完,下一个的第一个字已经出来了,她们就像在诗句接龙一样,在看的时候,我也想出来了几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国破山河在,家书抵万金”,不过,比人家差远了。正在想着其他的诗句,第二环节到了,规则是:根据提示猜成语。令我记忆最深的是第三题,是根据一幅沙画,是在大屏幕上现画,画的是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升

起了太阳,当时我看的像丝绸之路,就想是不是丝绸之路,结果人家还没画完,后来又画了一个小人,接着有一个选手按了抢答器,在宣纸上写上了答案,我一看是闻鸡起舞,又看了看画,真的是哎!接着又到了第三环节,是下五子棋,就是黑方先走,不过要回答对问题,才可以走,就不在详细说了,主要的是最后一个环节,对春联。就是有两位书法家来写上联,下联有选手们自己想,再写下来我在记得最轻的是第三幅决胜负的春联,上联是:一元二气三阳开泰,下联第一个是

四海五洲六合同春,另一个是四书五经六艺贯通,我觉得两个都很好,而且能对出下联,因为评委说,这个上联很难。一会,三位评委给出了答案,刘康宁获胜,就是下联是四海五洲六合同春的获胜。

看完了以后,我听了选手们的感言,我知道了,他们的家里,放着许多的古诗、成语故事、名著等等之类的书。从这个节目,我体会到中国的国学也是博大精深的。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

智慧的结晶。

古诗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要把它学好,看,小选手们可以急中生智,轮到自己是毫不紧张,不假思索就说出来了,我们却总是学了就忘了,记不住太长时间,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把自己国家的古文化学到最深点,学到最深处,还有我们要学习选手们的惊人毅力,他们在台下肯定也没少吃苦头,俗话不是说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自己的头脑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历史就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间,而那美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什么是诗词?如果让小时候的我来说,那就是那一句两句难理解的句子;或者说是,队形排列整齐的几十个字。而现在让我说,那就是中华文化中的颗颗珍珠,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或者说,那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对于文学而言,我最佩服的便是语言的鬼斧神工,那些古代文人用千言万语汇聚成几句简短的诗句,而且又有那么丰富的内涵,并且富有艺术魅力。我想,只有特别好的诗词才会流传至今吧,毕竟历史都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

就好比浩瀚的沙漠中的一朵艳丽的鲜花,湛蓝的天空中那个耀眼。

通过观看“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我学到了许多使我终身受益的人生哲理:1.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

智慧,我们每一名青少年都应该熟识它,做一名“国学名士”。2.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靠的是每一个中国人传播积累,让我们在生活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贡献。3.我们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还要在生活中实践学习,做到知行合一。

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被经典诵读所陶冶,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后人以文化的熏陶和知识的拓展,能对经典词句做到耳熟能详,这们班里的张宇涵她的语文学习成绩特别好连续五年来每次都考全班第一;王梓桐学习努力,做题仔细认真,从不马虎,这正是我需要向他学习的地方,改掉我粗心的坏毛病„„真的是让我不由得产生赞叹羡慕之情。同时也激励我以他们为目标发奋图强、扬长避短,做一位敢于争先得自己。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传统文化精髓的盛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讲述了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人,而每个人又都各有自己的长处值得我们彼此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就像我读了古诗文,使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知识,使我们好似又穿越了历史时空,回到了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经典诵读是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张扬中国文化的魅力法宝,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唱起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强音。它是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化身,我们要加强学习发扬光大。

正如毛泽东爷爷所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带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长大后为祖国建设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加油

观《国学小名士》有感

七年级十班 程润瑶

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而传统文化就是现代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国的传统文化中挖取精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古为今用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处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你不必再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必再抱怨英雄日暮,而是在于你是否能毛遂自荐,孔雀开屏般自我展现一番。诚然,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一副铁齿铜牙一定会招来别人的明眸睐眼,相信任何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而广疏学浅的你,只能在灰暗角落垂头丧气,抱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诚

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国学小名士中》的一个环节,考 验的便是选手们平常的礼仪。倒地的垃圾桶,散落的橘子,扶或不扶,捡或不捡都只是一瞬间 的决定,其结果也不会是怎样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你可曾想过,如果这次听而不闻,下次视而不见,长次下来,无论你的外表是如何 的光鲜,到底只让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的事种自私自利,“以小善而 不为”的人格。国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外而内,由内而外。所谓由外而 内,是说将国学中的抽象的道理,具体方法记在心里,是知识得到丰 富; 所谓由内而外,便是将从国学中学到的道理、方法融入进生活中,使人格得到升华。然而“由内到外”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轻松。要将方法彻底地融入生活,就要时时刻刻地提醒着自己该怎样做。也 就是循着道理、作者方法。这两个阶段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无前者,只凭一腔热血去做事,有时候倒会适得其反;若午后这,记在心中的 至善方法不过是一堆空文。这让我们懂得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国学小名士》中还有一个环节是说出关于某个字的诗

句或名句,从中积累到了很多诗句或名句,从而受益匪浅。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的 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 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际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掌握和熟悉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 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处。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 国学中可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首推儒学,春秋战国到今天,一直影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儒学大师孔子,在《论语》中诠释了他的思想主张,沉淀在民族生活之中,成为我们民族强有力的粘合剂和内聚力,真可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当我们再次翻开这部书时,再次一字一句阅读时,再次咬文嚼字时,有一种文化的震撼。它小到个人,家庭,教我们待人处世,大到治国安邦,道德观念,规范习俗等,它是我国的文瑰宝之一。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这样一个压力和竞争同在的时代,我们应静下心来潜读《论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来丰富我们匮乏和缺失的精神世界就显得由为重要,传统文化不能被遗忘,在崇西化的风气正在中国各个角落蔓延的时候,我们的文化根基还能稳固吗?传统文化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对当今社会亦然受用。

想要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论语》是一部经典之作,您不可不看,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不断地发展其中的精华,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其中的精华,让它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滋补品。

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开发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也用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6.《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篇六

近几天晚上,我看了国学小名士201x首届山东省青少年国学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赛场上的选手知识是多么的渊博、思维是多么的敏捷、反应时多么的迅速,令我羡慕不已。

在我欣赏了几轮激烈的比赛后,场上仅剩下12名选手。他(她)们六个一组,分成两组进行组内比赛,比赛中每组会有三名选手被淘汰;场上剩余六名选手继续PK,主持人或视频会提示答案,谁抢到答题权,谁才能上前答题,在这一轮的比赛中又有两名选手离开了赛场。下一场的比赛是棋逢对手的比赛,只有答对题目,才有出题的权利,只要一方连摆五子在一直线上便获胜,经过激烈的比赛后,两轮比赛全是红方选手谢奕辰、刘康宁获胜,黑方两名选手田艺萱、冯浩然败下阵来获得并列第三名。

最后一场是三局两胜,充分体现了国学传统文化的内涵。规则是对对联由书法大师出对上联,选手对出下联。第一局谢奕辰获首胜,刘康宁第二局搬回一局,重点在第三局环节中,到底谁会胜出呢?只见上联是:一元二气三阳开泰;刘康宁下联对四海五洲六合同春;谢奕辰下联对四书五经六艺贯通。又是投票环节,第一位评委投给了谢奕辰,因为她的下联比较符合本次大赛气氛,第二位评委投给了刘康宁,因为她的下联比较符合节日气氛,到底最后一票给了谁呢?只见最后一位评委逐字评论,因为两处下联都堪称经典,只有从她们下联字声上找差别,最后把票投给了刘康宁。我亲眼目睹了冠军的诞生,懂得了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每位选手都是精英,相信以后她(他)们一定会更棒,更出色。

7.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篇七

吃饭是天天干的事情,也是每人所干的,但是吃饭也有它自己的礼仪,自从看了《国学小名士》,我才知道吃饭的礼仪有多重要。现在,我就告诉你们一些基本礼仪:

1、要尊敬长辈,先让长辈坐下,自己再坐下。

2、不要大声说话,也不要与别人打闹。

3、吃完饭以后,不要把垃圾扔在桌子底下,而是把垃圾带走。

这让我因此变得很注重礼仪起来,成了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小女孩呢!

除了礼仪,还有一件事能让人更关注你,认为你是一个很好的孩子。就是这一个例子:朋友给你钱买东西,正好有人向你借钱,而你身上没带钱,借还是不借?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毫不犹豫把钱借给那个人,因为我觉得帮助人是美德,但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最后,我会把那个人还得钱,再交给朋友,这样,既守信用了,也帮助了其他人。

8.《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 篇八

国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接受和学习国学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我今天看了《国学小名士》后,看到这一比赛中的每一位同学,许多的古诗他们都能脱口而出,这种对古诗的热爱与熟练程度,实在让我佩服不已!他们口中那一句句优美的古诗,都是祖先留下的财产,这一份份财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启明灯,照亮了我们对古诗热爱的激情。

一轮轮下来,有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有的是我们从未听过的陌生诗句。可是他们却句句背诵的滚瓜烂熟。不管是作者或者背景或者思想内容,他们都掌握的非常熟练。思维是那么的敏捷,反应是那么的迅速,真的很是让我羡慕不已。

古诗词的境界很高,不只是简简单单字面上的描写风景、人物等,更重要的还是隐藏在诗句里的更深层的含义。也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句诗词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时间是不会重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经过不断的艰苦锻炼,顽强拼搏之后才能取得成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是劝告我们从小的时候就要努力做事,不能碌碌无为,不求上进,不然长大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启示我们要孝敬我们的父母„„

我通过看《国学小名士》对古诗词加深了理解。古诗词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骄傲的地方,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古诗词是每个中国人必须了解的文化,古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也包含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我对参加《国学小名士》节目里的哥哥姐姐们都赞不绝口,我要向他们学习,多积累古诗词,多了解祖国文化,多看些好书,多储存有用的知识,做一名国学小名士。

9.泰安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篇九

五年以来,我校扎扎实实地在全校展开了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了良好的学风,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同时也提高了教育的教学质量。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事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把,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从《归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的博大精深的魅力。

经典诵读一直伴我成长,我从中也受益非浅。记得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书本准备做作业,可是又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电视。当我打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时,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于是我关掉电视,回房间做作业去了,从诗中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让我懂得了要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才能获取更新、更深的知识。这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10.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篇十

陈政

寒假里,我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让我受益匪浅。《国学小名士》不仅让我看到了许多美妙的诗词,还让我感受到了国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和以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关:我爱记诗词。评委给出一个字,要求选手们背诵出所含这个字的诗词。第一轮,同学们都脱口而出,对答如流,呈现出一种胸有成竹的样子,一开始就让我感受到选手们深厚的国学功底。第二关:舞文弄墨。评委给出提示,要求选手们根据提示写出成语。在这一关的比赛中,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虽然有的没有回答上来,但也让我感受到他们敢于挑战、勤于思考的精神。第三关:国学相对论。要求选手们观看完情景短剧后,根据自己的国学知识,给出自己的选择,阐明自己的观点。他们各个都妙语连珠,说的有条有理,可见他们的国学知识多么丰富。

在加广告的过程中,我总是不经意的想起自己,假如我就在赛场上,是否能回答出问题,是否也能像他们一样沉着应对。比赛的过程中,选手们面对这么多的国学问题并没有眼花缭乱,而是通过自己的“国学大脑”来进行选择。还有,这些国学小名士们通过理解、朗诵这些诗词佳作,都有了一些小诗人的风度,对自己道德、心灵和精神上的感悟与升华起到重要作用,像一盏灯塔指引小名士奔向国学的胜利彼岸。再联想到我自己,虽然我也知道不少诗词,但只能碰巧答对一两个。有的开始自己想不起来,听了场上选手的回答才能想起,这说明自己平时还是积累的少,掌握的不过扎实、牢固。有些诗词我也没能细细品味,理解意思,领略出诗人当时的心情。今后,我要多看书、多思考、多积累,正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一样,只有多多积累才可以到用的时候得心应手,大有可为。

上一篇:办公室岗位责任制度下一篇:集客维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