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2024-07-30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选8篇)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篇一

新时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民族都因其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而别于其他国度,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在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这些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 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那么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的我们,应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呢?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确立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取向。整个社会存在着一种唯利是图的生存观。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中国市场,让更多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首先,由于文革十年浩劫,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洗劫,这种损失是无法挽救的,正是因为这种无法挽救的损失,很多中国人在文革以后找不到精神粮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比较少。其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很多青年人沉浸在对新文化的狂热追捧中,他们鼓吹酒文化已经过时,许多媒体也充当他们的帮凶。整个社会显然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再加上许多大学生认为书法等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而逐渐导致传统文化走向没落的边缘。还有书法等传统文化扮演了他们不该扮演的角色,甚至成为商业的牺牲品。进入新时期后,传统文化面临新的形势,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形势,有效地、创新性的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导致

传统文化 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然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较早,其文化传播具有可操作性强,容易满足大家的需求,样式层出不穷,商业气氛浓厚等典型的特点。正是有着这些无法比拟的优势,西方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狂热追捧。西方文化有很多元素都非常贴近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点。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自卑感,也就无所谓自豪和兴趣了,传统文化恰似处于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然而只要有我们,只要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发扬,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传统文化的有关弘扬中,有些人认为要多提倡汉文化的节日和习俗等,方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带水土养一带人,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才能懂得自己家乡的风俗。例如,福建省,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听起来很相似,但是有很大区别。还有一些人建议穿汉服,在任何老外面前都不需展现任何的尴尬等,自习对人。近几年我国加强了对传统节日的关注,例如,端午节我们学校便是一个体现,开展了一个端午文化艺术节,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仅有我们习以为常的赛龙舟,吃粽子等,竟有彩粽子,艺术剪纸等传统文化精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事新兴媒体的传播。但纵观现在新兴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远远不够,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可以有所改变,重要的事迎合新兴媒体的需求。比如在2005年以后兴起的国学热,他们就是利用新兴媒体让国学瞬间成红。这不单单说明,广大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潜在需求,更说明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

命力,但惟独缺乏创新型的传播方式,这使得传统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做:学校为学生的传统文化提供必要的独立的场所和设施等等。学校还可以提供更多的选修机会,在师资力量方面加大投入。在学生社方面也应该加大组织力度,安排专人进行培训。在媒体宣传方面应该提供无偿化的服务,特别是在新兴媒体方面,更应该多的照顾传统文化,力图在舆论上给传统文化优势。

在国家层面,应该在大学生的成绩衡量标准上位传统文化留一席之地。在传统文化课教授者方面投入更大的资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应该对传统文物古迹等公共场所对大学生实行免费开放,让广大学生有更好、更多的机会了解传统文化。在社会层面,媒体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不应渲染了传统文化的无用论和一切向西方看齐等错误思想,广大群众应该自觉地营造好为中国传统文化自豪、积极传播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又要注重借鉴和吸收现代化文化,外来文化的先进部分。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必要的阵地和其他物质条件,但更主要的是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增加其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的对待传统与现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必要手段。传统文化的弘扬,使我们新时期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传统文化必定柳暗花明又一村。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类

经1113-1 班20111599郝艳红 联系方式:***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篇二

一、树立中医药思维是中医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思维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和过程,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间接和概括性的反映。它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和行为产生的根本指导, 它一旦形成, 就会对行为的各个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产生能动作用。作为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智力活动, 学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所谓学习思维, 就是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包括学习的思维模式、学习思维素质、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及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多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等等。[1]可以说, 学生学习思维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其学习的效果。而思维模式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每个专业都有特定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 它是贯穿于整个专业的灵魂。只有掌握了特定的学习思维, 并运用特定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才有可能真正进入专业的核心。

中医药历经几千年依然屹立于世界医林, 没有被改造、代替甚至自行消失, 除了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外,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相对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 并仍能继续在世界医学领域里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2]对于中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建立起这种思维方式———中医药思维。所谓中医药思维, 就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 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 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药物的使用和作用规律的认知过程中, 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习惯与方式。这种思维的确立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破解专业奥秘的钥匙, 也是中医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具备符合专业发展特性的思维方式的人才, 才能够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使中医药事业延绵不绝。

总之, 中医药学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 如欲破解其中的奥秘, 我们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根溯源, 掌握传统文化对中医药专业学生思维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对中药专业学生学习思维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思维的关系。相对于西方文化传统中比较强调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更多是以直观意象为主, 是一种更着重于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去把握真理的思维方式。作为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下的中医药学, 天然具备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这种特性无论是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 还是在推理方法、技术手段等角度, 均有所体现。例如, 中医药中的整体思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不仅重视人体生命本身的整体性, 而且还要尊重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因此, 中医药的认识论就不是单纯强调客观认识, 而是“物我一体”、“体物会心”、“司内揣外”、“司外揣内”地“物我交融”的“内景”;在方法论上, 使用的是整体关联、辩证互补、系统协调的整体观, 而不是用机械的、分割的、还原的方法来建构它的体系;在推理方法上, 运用的是“容中的”、“互补的”辩证逻辑, 在技术手段上体现出整体调控的独特优势。[3]还有在中国古代重视“形而上”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取类比象思维;在古代哲学阴阳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辩证思维等均是如此。

这些特点与现代人习惯的思维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从这个角度来说, 在没有形成中医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学习中医药知识, 无疑是空中楼阁, 无法真正深入进去, 并有所精进。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文化的核心要素。要真正把握一种文化, 必须掌握其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理论体系的灵魂, 积淀在人们思维中的思维模式要比获得的具体指示更重要、更有价值。[4]中医药学是融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科学, 其理论基础更具有人文特点和浓厚的文化色彩, 如果仅从每一味中药的角度去看待和学习是不全面的, 也无法把握其中的精髓和内核。并且, 中医思维方式与西医思维方式大相径庭, 不能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医药的问题。这就要求中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必须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进行学习和思考, 必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为基础来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但这对于惯用数量概念来解释和理解事物的高中毕业生来说, 却无疑有一种思想上和情感上的隔阂与疏离, 无法真正融入其中。

要改变这种局面, 就需要提升中药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培育中, 形成注重整体、突出联系、重视和谐、维护平衡的思维方式, 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符合中医理论特征的思维模式, 才能掌握学好中药学的核心武器, 对其学术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自然也会更加深刻到位。

3.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整体性、辩证性、直觉性等思维方式。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不仅可以建立起中医药的思维方式, 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思维素质有所提升。例如,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思维方式涵盖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过程, 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这种思维本身就对于深受数理化训练的理科生来说, 可以极大促进他们整体思维的形成, 是对于西方分类思维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此熏陶之下, 学生可以提升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更好地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实现思维的深刻性;同时,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及组合分析的能力, 提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 实现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从而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

三、立足于传统文化培养中药专业学生的学习思维

既然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思维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 同时传统文化又对于中药专业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在对中药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 就要注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进而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方式、领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 这是现代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必然趋势和培养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 教师要将传统思维方式贯穿于中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中药课程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信息和思维方式,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除了基础知识之外, 还应该将中医药的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始终, 让学生在记背中药名称、药效等知识的同时,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形成中医药思维, 并学会用这种思维来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此外, 加强经典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经典著作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 同时还能学习古人综合性辩证思维方式。

其次, 基于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阵地, 第二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续, 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利用各种活动、讲座等等第二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请相关专业开展有关古代思想、古代哲学等方面的系列讲座, 举办学术沙龙、兴趣小组等, 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学校,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能够真正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文化予以深刻的认同。

总之, 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思维形成的沃土, 对于中药专业学生树立中医药思维、提升学习思维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只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 才能更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经久不衰的思想精髓。

摘要:学习思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 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专业的感悟不同, 对于中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树立中医药思维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而在中医药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中处处都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印记。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 有助于提升中药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文化贯穿于中药专业的课程中, 同时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药专业,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方川.自组织系统中“学习思维”品质的特征与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 :126-132.

[2]王琦.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J].世界中医药, 2013, (1) :1-4.

[3]尹冬青.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医学与社会, 2008, 21 (9) :62-63.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篇三

关键词: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媒体、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都市年轻人。中国人开始沉浸在西方节日的狂欢里,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只注重其形式,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当我们逐渐冷淡中国传统节日时,外国人却逐渐喜欢、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他们至今还在品味佳节的乐趣。韩国江陵市的“端午祭”被批准为其国家级第13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予以保护,每年吸引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很多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习惯也往往一知半解,使得传统节日连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都模糊不清。

一、当下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压力过大,害怕过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导致很多人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面对着更大的压力,甚至产生恐慌。

(二)对传统节日期待性降低,过节成例行公事。

现在的大学生是无法想象父母那一代的,他们生活水平很低,家家期待过节,可以改善伙食,但是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每天的伙食比过去过节水平还高,大家却少了对传统节日的期待。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应的加大,为学业为生活终日奔波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少热情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攀比应酬送礼的节日让人心生胆怯。

节日带来的经济负担、亲情关系、朋友交往、应酬操劳、娱乐过度等因素,让人们对过节产生了不良的情绪。过节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一种无奈。

(四)传统节日在现代化潮流中,不能与时俱进。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多人搬進了城市,对农村的不熟悉更加剧了这种状况,使得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五)西方节日入侵,国人缺乏保护传统节日意识。

西方洋节涌入中国,严重冲击着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很多民族的民间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现在的大学生盲目跟风,缺乏去粗取精能力。在现代社会名利和物欲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到各种名目繁多的娱乐项目上。很少有学生有兴趣及耐心去尊重和承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现代人情感日趋淡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缺少了以前的期待和盼望,在传统节日到来时,更多地表现为害怕与无奈,对传统节日的敷衍和冷落就是一种表现。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从政府做起,传统节日再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较有影响的节日约160多个。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再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不仅端午,中秋有法定假日,其他所有的大型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该大力挖掘和宏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日前表示:“挖掘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丢弃了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陈竟强调,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根是不能忘记的。

(三)加强传媒宣传和普及民俗文化力度。

传媒首先要重视民俗文化,也要很好地研究它。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拍摄、抢救,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首先要介绍传统民俗文化,然后请嘉宾和研究人员来宣传,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由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节日知识宣传给大学生。

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人们了解传统节日,引导人们重视传统节日。其次,应该挖掘节日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有层次地举办相应的文艺活动,如举办关于节日的演出、展览等,还应举办学术活动,研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相结合。而举办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要弘扬节日文化,不能让传统节日流于形式。

(四)创新传统节日内容,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

近些年来,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费方式。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内容也在推陈出新,回族的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全国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参加聚礼等活动外,还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辽宁鞍山的回族青年在节日里要耍狮子舞、踩高跷;河北沧州地区的回民在节日里喜欢表演武术;西北一些青年节日里喜欢摔跤、扳手腕,拧指头等;城市里一些回民喜欢游公园等等。

(五)展开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打开传统文化学习新篇章。

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需要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大学生体味传统节日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找回传统美德。大体上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在课后阅读材料、考试中增加传统节日的信息比重。

为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为少的情况,大学生可在课后阅读材料补充传统节日题材的内容。通过此方式将传统节日的信息延伸到课堂外,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比如《中秋咏月诗三首》、《端午日》、《古诗十九首》、《春酒》等都是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

三、结束语

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爱国、团结、感恩、孝顺的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赋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内涵。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切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实际;激发学生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的兴趣,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下一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和实施的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4.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篇四

您好,很高兴您能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您所了解的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可多选)

A历史文学知识B传统艺术C生活智慧D实用技巧E民俗游艺F其他

2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热爱B喜欢C无兴趣D 排斥E反感

3您平时接触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可多选)

A课堂B讲座C展览D电视电影书刊E父母长辈F广播

G网络H游戏I剧院J其他

4您认为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四书五经”等历史文化古籍()

A有必要,“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B没必要,“四书五经”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其中一些陈腐观念束缚现代人的思想

5您对当前以我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剧的评价()

A总体很好B总体较好C总体一般D总体不满

6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与熟悉喜爱传统文化有关()(可多选)

A受教育程度高低B学习文科或者理科C家庭影响D成长经历

E从事职业F兴趣爱好G偶然事件H年龄大小

7您认为最有必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人群是()

A中小学生B大学生C公司职员D农民E公务员F厂矿职工

8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多选)

A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B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体现中华文化又有精华又有瑕疵D体现中国的落后和封建

E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净化社会风气

9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

A.很重要B.有一些作用C.可有可无D.有消极作用E.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

10您认为目前较多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国家和地区是()(可多选)

A中国大陆B中国台湾C中国香港D日本E韩国F新加坡G其他

11如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冲出国门,在国外引起了一场“儒家热”,但是在国内却备受冷落,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可多选)

A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B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我们应积极纠正 C这反映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不够D说明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肤浅

12如果说中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你认为有哪些原因()(多选)

A教材编排不合理B学校忽视,过度重视考试升学

C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D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难以发展

E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F其他

13()

A自身多与传统文化接触

B开展宣传活动,呼吁大家自觉形成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C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

D政府制定完善法规,采取强硬措施保护传统文化

5.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篇五

准备阶段:讨论调查的问题

实施阶段: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展开工作,各尽其责

总结阶段:资料整合,整理数据,进行分析

基本思路与方法:

调查形式:网上相关资料查询

我们小组共有六名成员,采用网上查询的形式,并采用讨论等方式对获取的资料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课题研究意义:

1.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2.使当代大学心怀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3.使当代大学生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4.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继承下去。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依托也正发生着许多转变。从外国的品牌,外国的流行语到外国的生活方式等都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是否已经淡忘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呢?这样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就此而衰落呢?面对这样的事实,人们到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呢?

就此问题,我们就当今“大学生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调查与研究。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熟悉度一般,一些常识性问题仍不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在一次针对性调查中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1%的人对传统文化非常的喜爱,其中大部分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只是一般,然而还有13%的人讨厌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应该全盘摒弃。

当查询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有20%的人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会继续发扬光大;50%的人持中间态度,认为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人对此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示不关心这方面的内容;其中坚决否定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数占了7%。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各持有不同的观点。

2.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方式多样,但以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和加大宣传居多

首先,我们调查了采取什么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对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及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等加大宣传认同度最高,大学生也很认可各种商业促销活动,认为这种方式也是加大宣传的一种好方法。当然,当代大学生对一些观点也并非盲目认同,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理性思考的结果。例如,当问及他们对韩国端午节申遗有什么感觉时,其中大部分人都对此非常的反感,认为韩国不尊重别国的文化,抄袭别人的传统。从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在对传统发展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的。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

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它是一种行为意图,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行动准备状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的调查,更能体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发现,参加中国的传统节日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是包括青年人在内的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节日情结;而圣诞节等西方较为流行的节日位居第二。阅读方面,大学生更青睐“走遍美国”和“日本漫画选集”两本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阅读趣味,功利性阅读、读图时代等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结合前面提到的阅读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问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阅读承载传统文化的书刊,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板着面孔说教只能让青少年越来越疏离传统文化,一味迎合青少年的趣味无疑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4.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及评价:途径多,但效果不一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继承”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不多。还有一些就是通过各种媒介比如电视等,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位渠道。另外,“课堂学习”的选择率也比较高。从大学生对这些途径的有效性评价来看,课外阅读、课堂学习和影视节目分列前三位。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并不低,但实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调研总结:

这次我们的课题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在这次课题活动中,我们小组六人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在互联网上进行相关调查与研究,并对查询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调查,让我们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在查找相关资料与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体会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们,并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这次调查的成果是我们小组一起努力的成果,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一,对待的态度也有些许差别,但是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璀璨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灿烂夺目,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创新,为实现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中国梦”而不懈坚持与奋斗。

参考资料: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

6.大学语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篇六

作业类型:1.文学文化模块 2.实用写作模块 作业题目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班级13级化学三班 学号***姓名 *** 课程负责人 时间 作业评阅人 成绩

大学语文课程组

二零一四年一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像《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践性和辩证性、过程性和渐进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统一性和差异性、规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具体特点上则表现为:生命强盛不衰;追求稳定实际;重视整体协同;重于道轻于器;追求和谐,崇尚和美;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7.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篇七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支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西方先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被不断地应用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正如《心理学导刊》中所提及的, 西方心理学多数是基于西方特定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的研究, 这些理论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显示出特定的应用价值。生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其心理特征也是不相同的。正如文化学中讲到的, 在文化世界中, 整个文化空间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体现, 也是对人类行为进行的再创造。它能够创造不同国家、民族、人群的不同性格、心理结构、行为方式、思维形式及价值观念。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需要借鉴西方心理学理论的相关观点, 但是不能生搬硬套, 而要将西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与我国特有的文化因素有效融合, 保证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成效。正是基于这个角度, 我们应当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文化资源

心理特征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产物。人在处于一种文化背景并积极探索心理调整方式的过程中, 总是会发现文化的积极因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朝各代思想文化碰撞的产物, 更是中华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总结与归纳出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虽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十分健全的心理学结构体系和理论框架, 但是却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思想, 这些思想观念都经过了长期沉淀以及继承、发扬, 在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及伦理价值方面创造了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品质。可以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涉及人们自我心理的调整, 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内省, 讲求人际和谐, 鼓励人们勇于面对挫折, 善于创新, 这些理论、思想和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启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结合, 一方面是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自觉的有效途径, 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主动传承与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有机形式;另一方面充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有利于促进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 同时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文化思想领域及全新的理论、思路和研究方式。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 一部分人心理健康认知能力低, 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 都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表现出过度焦虑和抑郁, 甚至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这种精神方面存在的典型症状, 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有很多学说和理论都在探讨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平衡, 尤其是《论语》。儒家思想强调自省和自律, 如在《论语·学而》中,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思想同时还强调静坐这种生理和心理自我调解方式。朱熹认为, 如果人精神不定, 任何理论和学说都不能有效加以改善, 这时可以选择静坐, 方能收敛自己的神智。快乐是人基本心理情绪的表现和追求。在儒家思想中, 处理物质与身心快乐问题时, 更加注重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快乐。如孔子在《孔子·雍也》中说:“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此外, 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 追求身心各方面的统一和谐, 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曾提出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总法则, 即中庸之道。他认为, 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内心世界, 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时刻保持自己的内心世界处于一个适中的状态, 即保持心理平衡。同样, 孔子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也能身体力行, 温和而不严厉, 权威而不猛烈, 恭敬而安详。此外, 以和为贵思想也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人际关系外理方式, 这种讲求中和的为人处世态度, 客观上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在道家哲学中, 老子推崇宁静, 提出了“无为”的思想。“无为”是强调遵循自然法则, 不是不作为, 而是不妄为, 不违反自然规律, 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固有规律, 不凭主观意志为所欲为, 这样做事才能游刃有余, 事半功倍。正如刘安在《淮南子·主术训》中所说:“夫君子之行, 静以养身,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也应当积极借鉴和吸收道家思想中的精华, 教育、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修之身, 其德乃真;修之家, 其德有余;修之乡, 其德乃长;修之邦, 其德乃丰;修之天下, 其德乃博。”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缓解心理压力

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 进入一个陌生的校园, 处理全新的人际关系, 面对全新的学习内容和生活方式时, 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大学阶段, 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变化时期, 面临多种压力, 心理、情感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当是加强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培养。《论语·为政篇》和《论语·卫灵公》分别提到了“君子不器”和“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思想, 说的是君子博学多才方可胜任各种工作, 而不应该像器皿那样只有单一的用途。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成为某一种定型的人, 而应当博古通今, 有非常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不管身处何境, 都能镇定自若, 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智慧, 妥善处理意外事件。对于一些不良事件以及一些小挫折都应该善于忍让, 保证全局不受影响。

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主要包括适应生活环境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及抗压能力。在适应生活环境能力方面,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生活在芸芸众生之中, 首先应具备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 儒家思想要求人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正如《论语·里仁》中提到的“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儒家“以直报怨”思想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突出意义, 应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解决。在抗压能力方面, 儒家思想认为提高自身抗压能力是一种美德, 在遇到困难甚至失败时都要坦然接受, 而不是垂头丧气或一蹶不振。

3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宣传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化活动, 需要全民总动员, 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 全力营造一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社会环境。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一方面借助报刊、广播和电视等现代媒体以及社区公众平台、QQ群、微信群等自媒体, 弘扬优秀文化, 宣传和谐健康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读物和优秀期刊, 使其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同时, 可以在大学校园积极开展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朗诵、传统国粹鉴赏等宣传和教育活动, 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只有全社会广泛参与, 才能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认可和传承, 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3.2 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教育从家庭开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教育重点是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相关研究表明, 一个人健康的人格是在5岁之前形成的, 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构建孩子心理结构方面的重要性。对于政府部门来说, 应该积极支持社区或街道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以社区或街道为单位对大学生加强教育, 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 定期开展中华诗文诵读、汉服展示、中华戏曲欣赏等实践活动。同时应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学习, 增加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最终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3 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设置调整

加强人文社科、文化艺术、心理教育、社会管理等学科建设,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全方位、多角度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是学校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设置调整的重要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可以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汉字听写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根据大学生认知特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用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去感染学生和教化学生;同时还可借甘肃省歌剧院、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甘肃大剧院青少年交响乐团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平台, 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也可邀请陇东皮影、兰州葫芦雕、会宁刺绣、临夏砖雕、临洮洮砚等方面专家、民间艺人为学生展示各种优秀传统文化, 增加文化教育的多样性, 并从情感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实现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4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8.大学生对传统文化 篇八

【关键词】前卫文化;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而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职业核心能力的支撑,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终身自我教育能力,终身自我教育能力是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社会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充分显现的能力。但是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目前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掌握一门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怎样做人,怎样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全人格,是影响其职业人生的固本之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利用前卫文化的新潮影响力将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内化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其精神竞争力。

学生在接受前卫文化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不否定文化的新潮与前卫,亦不排斥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建立起基于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上的时代文化,即建立以和合为基础的先进的时代文化,这也是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中偏重前卫新潮文化,缺乏古代优秀文化的积淀而提出修整意见,从理论到实践地研究传统文化与前卫文化的关系,辩证地使学生不厚古薄今,也不厚今薄古,在中国古代思想和优秀古典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不偏激,不保守,不妄自菲薄,不妄尊自大,从而为职业院校人文学科教学开辟路径。

目前我国的职业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于2014年9月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时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说“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履行教育职责,达到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学生因强调技术技能的开发与利用,在人文教育环节方面相对薄弱,致使有些毕业生面对社会、面对择业时产生一定的心理差距,使专业技术才能不能得到充分展示,还有的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明确提出了“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人才培养以德为先的形势下,人文学科将发挥巨大优势,从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边缘学科走向教育整体的基础地位,人文素养成为综合素质的核心力量,如何处理不拘泥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范畴,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前卫文化的联系入手,力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到学生未来的人生以至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的养成中,达到以和合为目标,在历史文化观的映照下建立先进的时代文化,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建构自己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一种可行性办法。如何使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与前卫文化的载体——文科类教学回归本位,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下面就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职业院校文科教学中的弊端

(一)传统文科教学方式强调理论性、思想性,分析文章或作品强调的是思想站位高,学生围绕作品本身寻找作者的观点,拓展度不够,不能保证前卫思想中的开拓创新成为不受限制的一种文化心态,学生心理素质如合理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能得到健康发展。虽有慕课程(MOOC)、微课程(mini course)等新方法引进,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加强了,但受资源、教学环节、个人爱好等条件限制也较大,从长期教育角度来说整体方向仍然需要作品本身占主导,老师的引导作用偏大,难点是在教学中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缺少思考和互动时间,如果学生不想学或不爱学时则这种改革作用并不明显。

(二)为突出专业的实用性,许多职业院校增加专业课课时数,大力削减文科教学内容,使文史不连,文科教学内容出现了断裂。或为配合专业教学,选取某一部分学习内容,致使无法把某种人文思想贯彻到底,有时选取的学习点可以辅助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其边缘从属地位决定了它历史思想的传承无法融会贯通,甚至离传统文化与思想渐行渐远。

(三)过分强调前卫而突出了功利性,人为地切断了文化的历史连续性。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不断淘汰优化,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基石,不是可以随意抛弃的,但是在强调大学生毕业能就业的问题上,人们过多关注动手能力,忽略了思想的传承,加以先进手段的迅速推广,造成社会整体素质的发生变化,如“小悦悦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各种网络群体性事件经由网络的迅速传播,一呼百应,如果不能正确判断事件的真实性及其意义,盲从也让人无所适从,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继承优秀的文化因素会使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生积极而持久的改变,不断完善自我人文素养,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二、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延续与发展

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的传统文化,紧紧依附在中国的土壤上,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的结构,世代传承,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程,形成了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三千年的儒家思想独霸天下,人们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是一个短暂的落后现状就可以完全抹煞的,随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已渗透到人们生活思想的方方面面,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其深厚历史文化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方各种先进思想与现代文明冲击着古老的文化,各种超越时代的新思潮不断产生,它们以不合作、不妥协的方式自觉、自律地抵制着同化的平庸的威胁,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不惧强权、不事媚俗的文化立场延伸着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影响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追求,表面上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已式微,但骨子里始终有一条根支撑着我们的职业教育,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统一思想,以儒家思想引导学生心理建构,做好基础教学即人文思想的普及与完善,打好终身教育的基础。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营养对大学生进行从思维方式到思想核心的改造,以保证他们由内到外的人文素养的养成,达到职业核心能力的确立,综合职业素质的完善。

为探讨推动高职院校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措施,我们以学生的兴趣为融入点,以职业素质提升为导向向大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针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文科类导游、航服专业,理科类商管、园艺专业和预科班学生计200人展开了问卷调查。

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主题下,每一种文化都在经历着考验,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成分有着怎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足的了解?这是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承认与否,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和热爱程度要超过前卫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人们无意中决定着对某种意识的取舍,这也决定了其内在素质对人的思想行为的作用。如上表所示,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人们的追求发生了何种变化,一条根一直存在其间,即对人性真善美的呕歌,对人性假丑恶的唾弃,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要想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我们有必要从内在素养的提高上下功夫。

三、前卫文化的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前卫表面上看是不合作、不媚俗的文化立场,追求的是艺术对精神的最大自由,贯穿的是否定之否定,力求在机械呆板的文化圈中冲出一条新路,力图反对主流社会标准,以超前、丢弃、激进为主题而建构一种文化指向性,用以指导文化的发展及发挥其社会功能,由此来看中国的古代优秀文化经历着时代的考验。

为了解文化复杂性对大学生的文化认识的冲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前卫文化有怎样的态度,我们是否对所谓的前卫文化有着深足的了解?它与中国古典优秀文化的融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针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210人展开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表二:

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他们承认前卫文化的主流地位和对大学生本身的影响要大于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前卫文化只是模糊认识,对于融合后的看法是接受前卫文化的先进性和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如对正面价值取向和节日的认可,对未来趋势分析更是看重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认为即使二者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将占主导地位,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认可。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立足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教学,辅以前卫文化的先进性引导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对于前卫文化的赏识和兴趣决定了大学生的追求行为,青春期的大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激进,不安于现状,正确的引导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精神竞争力,那么在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以和合为目标的先进的时代文化观,不拘泥于过去,不否定现代,不悲观未来,以继承为主线,以文化的进步迈向自由阶梯,树立科学地价值观,以文化人格来保证自己的内在品质的提升。

四、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个人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进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决定了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泰戈尔说过文化的根脉象种子一样,不断地生根、发芽、繁衍生息,养成了人文精神,大学生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人文素养,必须先养成文化的种子,利用前卫文化的新潮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从而达到职业人丰厚的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著,王英俊等编.资治通鉴文白对照全译[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2]刘玉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角色心理研究[R].承德: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11.

[3]鞠永才.高职高专基础课模块弹性配课体系研究[R].承德: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08.

上一篇:道德模范媒体宣传方案下一篇:预祝高考成功的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