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教育服务月心得体会(共11篇)
1.医德教育服务月心得体会 篇一
医德医风学习的心得体会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为病人减轻病痛,让他们健康出院是我们不变的宗旨!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工作中能时刻对照自己的一举一动,谨言慎行.通过我院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在思想上有了深刻的体会,使我对的工作的更加认真、负责。
身在医院一线的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所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作为一名追求进步的护士,我也要把党的宗旨并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和一言一行中,把我的工作做好。加强责任意识是做好本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应该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并紧紧围绕责任意识创造性地拓展工作。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识也应包含对生命的尊重。护士的工作岗位神圣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岗履责,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作岗位神圣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岗履责,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够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务。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又不是件易事。这项工作有其自身的职责和内在的标准,各位护士做起来因自己年龄大小、工作经验、履责态度、个人性格等因素,虽然也能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范围内完成任务,但效率和质量却是千差万别,而且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标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是没有顶的。有的护士完成了基本的工作(如量体温、打针、发药等)之后,安心无事地歇之办公室;有的护士做了基本工作之后,又做了精神工作(如给病员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东西)。那么,护士在岗履行职责,怎样能够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达到最佳工作效果,让病员安心、放心,并积极配合医院治疗?这样才可以让病人能够更好的康复。
首先,要有责任意识有责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工作上的责任心要到位,即捧着一颗心来,在班用心去做,不夹私心离班,这样专“心”之致,就能做好护理工作。即使对较为年青的护士,或者换了工作岗位的护士,对刚接手的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只要有这份心,定会早日胜任此项工作。如果缺乏责
任心,无论是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不会做好护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关系,即有因才有果,护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护士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护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正确的意识指导自己去履行职责。有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果。歪打正着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护士工作切忌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之念,加强责任意识才是良好的动因,也是最佳出发点。这样我们才可以对这个活生生的生命负责。
然后,要有平等意识,加强责任意识是做好本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应该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并紧紧围绕责任意识创造性地拓展工作。这个“拓展”就是由单方面努力,一厢情愿的工作,变成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而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密切协作的主动权、选择权在于护士这方。我们的工作如何才能适应、迎合并受到病人的支持,确立平等意识是其关键,即护士对待病人采用平等的观念,不仅对待所有病人一碗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端平,而且时时处处与病人平等相处,不能有居高临下之感。在病房里,护士是相对固定的,病人是流动的,选择住院的权力在病人手里。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视对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样热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争使病人感觉到主人待客热情、随和,服务周到。做到这些,主要体现在护士的服务态度上,护士应该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识也应包含对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与健康人有区别,但在人格上与健康人是一样的、平等的。如果护士在思想上确立了这种意识,那么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就可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做事轻巧灵敏。
另外,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人民服务”是关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就像曾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孟超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第一线上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在说到自己从医五十年的感悟时说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在医疗战线上,这样优
秀的医务工作者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组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成为每个医务工作人员的楷模和榜样.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民,作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学也有了极大的进展.新知识、新观点、新仪器等等层出不穷,都在对我们的工作发出挑战和新的要求.而单凭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是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的了.就就要求我们接受继续教育,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常常受到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不配合.但是,当与死神的拔河终于获得胜利;当瘫痪在床的病人能站稳他的脚步;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所代替,作为医务工作者,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路遇时一句不经意的问候,相逢时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无形间拉近我们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我们带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能力,他们让我们在凡俗的生活中得到自信和升华.最后,我们要有朋友意识和平等意识,避免与病人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不协调,达到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初步沟通的目的,彼此有相敬如宾之意。这种沟通仍须拓展、升华。在平等意识的基础上,护士还应确立朋友意识。有了朋友意识,就可以缩小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感。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是指护士在工作中把病人和他们的亲人象朋友一样对待,与病人相处的过程中投入一定的感情(当然这种与男女之间的异性感情是不相同的),这种感情表现在为病人病情好转而高兴,为他们的心情舒畅而共同愉悦。护士有了朋友意识,在主观上确定了这个朋友目标,就能主动地与病人交朋友,在对病人治疗和相处中就能仔细地了解和观察病人:他是什么样的个性特质的人?他的家庭成员对他怎样?他的职业是什么?这种职业对他的性格有什么影响?他热爱他的职业吗?等等。在关心病人疾病的同时,还要关心一个个性格相异的人。
还记得,一百多年前提着马灯的南丁格尔留下的那段誓言: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的确,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医学如何进步,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仍将是医务人员终身奉行的最高准则,也是我们要时刻铭记于心的行为的标杆!
2.医德教育服务月心得体会 篇二
1 住院医生医德教育的必要性
刚刚走出校门的住院医生恰好是价值观形成的选择期,无疑,这个时候加强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对促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医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给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物质、金钱的驱动力越来越大,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发生着变化,它直接影响到医疗行业的道德行为,使医护人员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倾向,而住院医生刚走出校门跨入医疗行业,价值取向还未完全定型,这时如果错误的诱导会使住院医生的医德观念发生畸形发展,对医德医风原则和社会现实的差异产生困惑,导致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和道德选择上的迷失,甚至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出现收受患者红包,吃药品回扣,区别对待病人,责任心不强等不良现象发生,只有正确引导才能促使住院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克服市场经济消极方面对住院医生医德观念形成的负面影响,使住院医生将医德情感转变为对职业的敬爱,对生命的敬畏,用满腔热情给患者以温暖,用自己精湛的技术解除病人痛苦,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刚踏入医疗行业住院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他们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医德理念,自觉抵御各种干扰,做到诚信敬业,文明行医显得十分必要。
营造廉洁行医医疗环境的需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廉洁行医的医疗环境,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是医院建设发展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深化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道德信念,促使他们认识到无论观念如何更新,价值取向如何转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神圣道德观念不能改变。而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个体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般很难改变,因此,加强住院医生的职业道德与行业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从进入医疗行业的那一刻起,对医德理论、原则、准则获得感知、理解、接受,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系统到系统地懂得医德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懂得医德的高尚与医德的缺陷,将良好的医德意志和医德信念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医者责任与操守,筑牢道德防线,抵御各种不正当的诱惑,自觉养成良好的医德修养,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意识,做到爱岗敬业,文明行医,无疑对医院营造廉洁行医的医疗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住院医生医德水平的需要。住院医生的医德知识,主要来源于在医学院校就读时课堂上的学习和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的培养,然而,由于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授课教师大多是基础课的教师,他们缺乏临床经验,致使医德教育很多只能从理论层面上进行讲解,未能充分考虑医学生面对的是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忽视社会现实对医学生医德观念形成的影响,导致一些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忽视道德选择与价值澄清,造成医德教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为应付考试,基本上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致使医德理念难以深入学生心灵,使学生对医德原则只局限于一知半解,未能内化为个人的医德品质,另一方面,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的教师大多数只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对今后从事的职业应具备怎样的医德品质较少涉及,以上两方面都导致医德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理想,而医学生一旦走出校门成为住院医生,除了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解除痛苦外,同样需要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如药品回扣、患者送红包等问题,只要稍微不注意便难以抵制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因此,加强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提高住院医生的医德水平,规范他们的医德行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显得十分重要。
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条件。自古有道未学医先学德,事实上,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是常常结合在一起的,只有从医者不为功利所诱,不为名利,清正廉纯,一心一意为患者着想,才能发挥精神生产力的作用,将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工作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精湛医术的追求上,才能热爱本职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医疗知识,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另一方面,住院医生只有具备高尚的医德风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主动与患者接触,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细致服务于患者,缓解患者的痛苦与紧张,让患者感到亲切、温暖,从而减轻患者顾虑、烦恼,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医德与医术密切相关,医德水平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障与动力,良好的医德能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只有强化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才能深化住院医生的医德意识和道德信念,促进住院医生业务素质的提高。
2 住院医生医德教育的对策
良好的措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需要根据医疗行业的性质与住院医生的工作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住院医生的人文素养。理想信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强大推动力,人们一旦确定了崇高的道德理想,便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力量。因此,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必须针对医疗行业性质,结合住院医生的工作特点,通过经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和弘扬白求恩精神,使住院医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牢记树立“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增强法律观念与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具备敬业、乐业、精业的职业道德,具备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认识到正是有了患者,有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价值才得以实现,医院才得以生存与发展;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崇高的、伟大的,必须怀有仁爱之心,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以解决病人心理和生理病痛为己任,将医德情感转变为对职业的敬爱,对生命的敬畏,真正做到“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
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洁行医氛围。文化是思想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文化在医院中对全体员工起着整合、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等作用,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医院内部发挥作用,而且会对住院医生的医德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医院廉政文化建设是住院医生医德教育的良好途径,各医院要针对医院医德医风的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医院的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洁行医,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为此: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多种方式的廉政文化学习活动,如通过举办医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等,引导住院医生树立高尚的医学伦理道德理念,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二要注意营造廉洁行医的舆论氛围,要利用医院内部的信息载体,如院刊、墙报、宣传栏等大力宣传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建设做到“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医院行风建设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住院医生的思想,陶冶住院医生的情操,提高住院医生的素质。三要善于运用典型案例剖析,开展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压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使住院医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认真的履行职责,以高尚的医德,精堪的医术为广大患者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出贡献。
提高制度执行力,规范医德行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法律和纪律是人类精神的他律[1]。也就是说,住院医生的医德养成不但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而且要靠纪律和制度约束。而医德规范的制度建设,从卫生部、卫生厅到各医院,都已根据卫生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为医德医风建设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医德规范的很多制度却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有些甚至存在为应付检查而制定,检查过后便放之高阁,为此,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不但要加强制度建设,而且要提高制度执行力,借助法的力量来约束住院医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医疗过程中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问题,可以开展病人问卷调查,由患者评出最满意医生和最不满意医生,对那些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的医生按规定进行警示教育;而对于大处方、乱开药等情况,各医院要加大处方、病历点评力度,通过点评来规范住院医生的用药行为等等。这种多渠道、全方位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检查监督的做法,它不但能营造廉洁行医的氛围,而且能通过监管,促使住院医生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医德信念,做到除丑扬美,弘是抗非,谨记廉洁行医、文明行医的道德理念。
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通,强化医德教育效果。德育教育的“创生论”认为:“个体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信念的确立都离不开个体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活动”。也就是说,医德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和强化医德教育的效果。为此,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不但要加强住院医生的医德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法治教育,而且必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义医义诊、医疗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住院医生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到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味病人的感受和需求,深刻理解什么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激励他们为解除人类的病痛而努力工作,完成医德品质从认知到行为的内化,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做到知行统一。实践证明,寓医德教育于社会实践中,效果更显著、更直观、更容易被住院医生接受,更能引起住院医生的共鸣,增强住院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
3 结语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已出现多元化选择的倾向,它冲击着住院医生救死扶伤等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致使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任重而道远。最近几年,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结合医院实际,采取以上方法,如:关心是潮流、健康快车、亮晶工程等积极开展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对营造医院廉洁行医的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克服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营造医院廉洁行医氛围、提高住院医生医德水平和医院医疗质量阐述住院医生医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社会实践等方法加强住院医生的医德教育,强化医德教育效果。
关键词:住院医生,医德教育,探析
参考文献
3.5月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篇三
时间:5月14日地点:口腔科主持人:付剑锐
出席者:李宇嶙 王强 滕学山 孙明 付伟超
缺席者:无
记录人:王强
会议内容: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为加强医院的科学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以病人利益为中心思想,特制定医德医风考核办法:
一.制定医德医风建设计划,并将其纳入单位和个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绩效工资挂钩。
二.定期组织认真学习医德规范,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并注意抓典型,以点带面。
三.大力提倡四种精神,即主人翁精神、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及团结协作精神,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医务工作者。
四.抓典型树新风,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激励全院职工争创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五.坚持定期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做好日常考核工作,坚持平时检查考核,并做好记录。
六.采取多方位、多渠道考核与评价八.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每月将各渠道反映的情况汇总,进行综合分析,向院长汇报。
七.将医德医风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并按照医院职工管理制度进行奖励和处罚。
4.医德教育服务月心得体会 篇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护理部于2012年10月11日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了文件《关于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遗弃受伤流浪女和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缝合拆线事件通报的通知》,并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医德医魂专题大讨论。
在这次学习大讨论中,护理部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落实核心制度、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结合“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我院办院理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时时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的利益着想。加强医德医风和行业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医院医疗服务综合能力,提高全院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水平。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工作中能时刻对照自己的一举一动,谨言慎行,弘扬我院办院宗旨“病人至上,质量第一”,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其次,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是由许许多多“零件”所构建成的一个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整体。不论哪个“零件”出了毛病,都有可能让病人付出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医务人员每一个人就是那一个个的“零件”,每个医务人员,都是医院这个整体的重要一部分。正是我们每个同事的共同配合、团结协作,这个集体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才能很好地履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承诺。
有一种职业最为美丽,那就是医者;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医德;有一道风景最为绚丽,那就是医魂。医魂,崇高而厚重的词,一种高于职业良心的坚守和力量。纵观历史,从古至今,从华陀,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到希波克拉底,白求恩,南丁格尔,到在座的各位,社会不断发展,历史几进变迁,回看今天,彰显医者魅力,共铸医魂,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医者生涯的光荣与梦想。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向华益慰同志那样,大医有魂,胸中装着人民,心里想着患者,做时代楷模;拥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渊博的学问,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百姓。
“修医德、铸医魂”,全面提高医疗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突出特色文化,打造一支自觉自愿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医疗卫生队伍,我院将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为医疗卫生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医德心得体会 篇五
常住医院的也总有个对比,以我之见,第一医院分院神经内科的绝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服务堪称一流,医德医风也不错。
不过,医院大了什么人都有,护士们都是微笑服务,不畏脏苦,可领导护士们的护士长常是一脸严肃,不苟言笑,而且没有做过的护理也常常会不符合实际地说做过了。这种不诚实,不严谨的态度在医务工作者的身上真是少见,像这种不负责任的护士长真是与该院中他人的服务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风气倘若不刹住,一旦蔓延开来,岂不毁了一锅的珍馐佳品?
6.关于加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篇六
1 加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公德在医疗行业中的特殊表现[2]。乡村医生作为村卫生室的主体,处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终端,他们直接承担着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预防及保健任务。乡村医生的医德水准及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百姓的身心健康,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所以,加强乡村医生的医德教育,引导乡村医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使之懂得有关的医德规范,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将有利于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广大农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农村卫生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健康发展。对推动农村卫生事业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医生医德教育面临的形势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卫生主管部门对乡村医生医德教育重视不够,乡村医生培训从内容到形式都跟不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跟不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在培训中只重视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而轻视医德医风教育,没有将医德教育和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乡村医生的观念中来,在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医德修养淡薄的医生把从事医疗工作看作谋生赚钱的手段,缺乏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服务的思想和敬业奉献精神,以致出现乱收费、卖假药和过期变质药品、小病大治、开大处方药、拿回扣和差错事故频发的现象。三是乡村医生受所处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制约,平时不注重自身的医德修养,这也是医德滑坡的原因之一。
3 加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3.1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对医务工作者提出更高的特殊要求。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医德,从伏羲冒着生命危险“尝味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天柱”,到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序》,隋唐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大医精诚》,明代张景岳《谈谬论》和《医疗小道记》,龚廷贤的《万病回春》,缪希雍的《视医五则》,李梃的《习医规格》,再到现代外科学之父裘法祖“忠诚祖国、俯首为民”的大爱精神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要求行医者应具有高尚的医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德应该具有更深厚的理性内涵,因此,各级领导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医德的内涵,以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下加强和改进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
3.2 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医生医德教育体系
乡村医生医德教育体系的建立,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新农村卫生工作和乡村医生的特点出发,完善乡村医生教育的规划。首先要把医德教育作为乡村医生培训中的必修课,像重视医学知识的培训一样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要确立切合实际的医德教育目标,既要注意医德的理想性和纯洁性,又要注意其普遍性和现实性。找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侧重点,帮助他们提高医德认识,形成医德情感,磨练医德意识,坚定医德信念,指导医德行为,养成医德习惯。使乡村医生们真正做到敬业、乐业、精业、清正廉洁、尊重和关心病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较好地完成“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责。三是加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医德教育。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把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认为影响其健康状况的既有生物因素又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医生的服务不仅要医治患者生理上的病痛,还应承担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的心理状态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等,这就要求乡村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知识。所以,在乡村医生的培训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设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和卫生法学等课程,还要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不断提升乡村医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对乡村医生的要求。
3.3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探索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方法
为增强乡村医生医德教育的实效性,对乡村医生来说,不能仅局限于课堂的空洞理论和单纯的说教,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乡村医生进行医德教育。一是寓医德教育于专业教学中,医学专业课中蕴涵着丰富的医德教育资源,这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由于每门医学课各有其特点,可巧妙实施不同形式的医德教育,使医德内容更具体化、形象化,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具有说服力,如讲授药理课时,结合当前开大处方、出售假药等现象。在病理课讲授中可结合病理科医生疏忽造成病理切片漏诊、错诊等问题。外科手术中由于医生缺乏责任心造成的器官错切、多切,血管结扎错误等引发医疗事故等,如此培养乡村医生的社会责任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关爱生命的仁爱之心,使医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医德品质得到培养,医德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二是加强新农村乡村卫生室的文化建设,文化是进行医德培养教育的隐性载体,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乡村医生医德的形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这种文化建设可以是物质文化层面的、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三是重视发挥榜样的示范教育,榜样教育法历来是比较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选择典型的医德标兵介绍个人的先进事迹或用报告的形式介绍我国历代涌现出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家,使其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启迪、教育,引导他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感,恪守医德,牢记救死扶伤的天职。四是发挥教师主渠道的作用,教师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在乡村医生培训中要精选教师,请品质高尚、德高望重、正派清廉、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做教学工作,让老师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发起乡村医生们对高尚医德的向往和崇敬之情。另外,定期组织乡村医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正反方面的教育也不失为有效地医德教育形式。
3.4 加强乡村医生的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适应新形势的乡村医生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这也是加强医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制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效能的乡村医生文明行医规范,有关医德方面的考核规定、奖惩办法与表扬制度。表扬和重奖那些医德医风好的乡村医生,批评和严惩那些医德败坏的害群之马,以此启发、激励和诱导广大乡村医生去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神圣使命。通过设立监督投诉电话、意见箱、聘请社会监督员、召开患者及其家属座谈会等形式,构建群众、患者、社会监督制约体系。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医德已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也是评估一名合格医师的重要指标。对乡村医生医德教育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缓解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姚云,杨洁.关于构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制度的理性思考[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3,10(1):5-6.
7.医德医风心得体会 篇七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医风,唯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使人民满意。治病救人、挽救生命,是我们的使命。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坚持天天学习专业知识和新的医疗方面知识。这是我们行医救人的所必须的和应该具备的能力。但光靠知识和技术不够的,它需要良好的服务规范为指引思想,使患者在痛苦中得到一丝安慰。
我们医疗行业中有少部分医务人员违反规定,收受红包,请吃请喝,服务态度恶劣,在患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我们基层医院,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基层主要是以保健和预防为主,所以要以认真、踏实、细心、耐心态度向每位患者讲解有关知识。医德和医风再次显现的的就很重要,没有好的态度、好的质量、好的医德,我们是生存不下去的。
在面对“胡搅蛮缠”的病人时,要讲求方式方法,语言技巧,主要还是态度问题。只要有良好心里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我们可以摆平任何困难。目前就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和学习,怎样面对工作中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向其他老同志学习,尤其是业务方面。
现在的社会人才济济,竞争激烈,需要更好的完善自我学习意识,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上。目前患者要求也很高,既要环境好又要技术水平高,还要服务好,所以要贯穿实施医德医风中的三好,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满足患者要求,提高服务水平。
8.医德医风心得体会 篇八
8月5日我们聆听了新阳光心理教育研究所首席心理咨询师和培训师刘希良老师关于医德医风的培训。刘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从社会、医院、患者、家属等多角度、多层面阐述了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医患关系问题,以及他对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和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告诫广大医护人员要以“做事先做人,律人先律己,爱岗敬业,视病人如亲人”的医德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激励大家要讲修养,守纪律,常反省,勤学习,多沟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救死扶伤,治病救人。通过学习使我受益非浅,我有几点体会:
第一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理想完善的人格。
医德是医之根本,在传统思维方式中,医生的职责是看“病”,医生只需关注患者生的什么病、用什么药、如何治疗,至于治疗态度是否生硬、治疗动作是否粗暴、是否有不尊重病人或是漠视伤者伤痛之嫌,是其次于“病”的问题。如病人在医生面前必恭必敬,医生语气粗暴地命令患者“站着、躺下去、衣服掀起来”等现象早就见怪不怪。在临床医疗中,医者淡漠人性的表现还有诸如只注重躯体症状,忽视患者心理需求;注重生物学手段的治疗,放弃诸如心理治疗等其他手段;拒绝对患者作必要的沟通等。这暴露出医界人文精神非常缺乏!
医术固然重要,然而古往今来,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大医如果缺乏医德的支持是难以成就的。也就是说医术到达一定程度,唯有医德才能使其继续得以提升。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医学道德理念,都把救死扶伤视为医生的修身之术。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本仁术”的理念世代相传。从古至今,医学对所有从医者都有着严格的医德要求,“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也”。医学需要医德,有如人需要空气和鱼需要水一样。
医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优劣。首先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必备条件,医务人员要实现自己的神圣责任,必须深知自己对患者、对社会担负的责任;必须在工作中对病人亲切、同情、耐心、和蔼,不论职务高低、贫富、美丑、男女老幼一律同等对待。其次,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动力。医生在工作中如主动与病人接触,服务及时,亲切温暖都会增加病人的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减少顾虑,减轻烦恼,这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会起到医疗技术和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由此可见,医生的医德是与医疗技术,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的,是医之根本。
第二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
加强医患沟通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即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的形式绝大多数是以“相互参与型”的形式出现,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形式把医者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要求医方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必须尊重患者,平等相待。医患沟通是什么?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就是医生与患者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的是疾病这一敌人。医患沟通就是缓和这一关系的良药,试想一下,如果医患之间不能良好沟通,就无以发现善于伪装的疾病真相。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就无从建立信任。没有信任,一切矛盾由此而产生,病也就无从可治。医患沟通需要多看,多问,多关心,态度和蔼,语气温柔。在医疗服务中,“看一看”确实是重要的,因为当医师注视着病人时,你的眼神就会向病人传递着你的同情、温馨和关爱。医师对病人的同情和关爱,根本不用喋喋不休的唠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爱意就被传递,沟通得以完成。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很轻易的就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有无既往史、用药否及用何种药物,检测前患者状态、检验目的等。从而确信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是否吻合,用以了解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不恰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有责任感、具有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沟通。善待病人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来考虑,那你就会赢得病人的爱戴。在疾病面前,生命无贵贱之分,更没有身份的区别,神圣而崇高的白衣天使,永远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无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善待。从善待病人中给予医务人员自身心灵的回报。对待病人,不管他是谁,熟悉与不熟悉,是官是民,都要秉持同样的礼节和敬意,就像你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一样。善意地帮助病人,正确处理医患双方关系,从而分享病人治愈康复后的快乐,在事业中求得发展,在工作寻找到乐趣,慷慨付出,不求回报,必然会得到病人的爱戴。如孔子的学生子夏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和谐医患关系关键是我们医务人员“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对病人服务到位,不出差错,加强沟通,态度和蔼。只要我们医方做好了,患者就会成为我们的“兄弟”。加强医患沟通是要让患者“看”得见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听”得到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医务人员通过多种形式与患者交流,更加学会尊重病人的权利。在给予他们良好服务的同时,让患者看到、听到、感受到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帮助与关爱,使患方与社会亦更加尊重、理解、信任我们医务人员。我们医务人员在付出爱心的过程中,也将获得体现自身价值与和谐愉快的心情与快乐。
第三,做人要懂得感恩。
佛法里说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和众生。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努力才有的结果。所以要感谢所有的人。时常怀着感恩之心,时常想着别人的恩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人才会活得开心,社会才会和谐,感恩医院,我们生存需要工作,生存需要付出,工作丰富了生存的内涵,工作给予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工作还为我们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医院给了我们稳定生活的保证,给我们提供了工作机会。工作意味着责任,感恩让我们担负起责任。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应感恩患者,患者是医生成长的基石和成才的源泉,患者以生命相托是对医生莫大的信任,作为医生,“对患者要有感恩的心”。感恩患者是很多医护人员以前从未想到的。因为“患者可以没有医院,医院不能没有患者”,患者是医院存在的惟一理由!患者成就了我们的事业,使我们成为医疗专家。回望一下,任何伟大的医生其身后都有无数个经历过失败治疗的患者。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为患者去着想,去体验他们内心的需求与困苦,把他们当作朋友,关心他们的健康和生命的未来。感恩患者就是要求我们为每一个诊治的患者提供最佳的人性化的医疗方案,用最小的花费叫患者获得最好的回报,用最好的治疗办法,使患者获得最好的疗效,用最好的服务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心理安慰。医院的工作离不开医护之间的配合,离不开同事们的协调补位。我们从事的工作是辛苦,没有假日,没有轻闲,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是什么样的病情,也不知道会面临何种风险。我们多年来积累的团结协作、互相补位、人人负责的团队精神可以弥补我们经验的不足,可以减轻我们面对不可知风险的担忧。感恩同事,全体的力量帮助我们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困难;感恩同事,可以让我们共同的事业更加辉煌。“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怀感恩的心我们常有慈悲,怀感恩的心我们常有善举,怀感恩的心我们常有内省,怀感恩的.心我们会更早地“知天命”,我们能更理解人生。
第四,要找准人生目标。
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比如我上学期间学习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参加工作以后,就想如何把业务提高上来,根本没有多想。在工作的二十几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晋了主任医师,却忽然没有了工作目标,认为一切万事大吉,什么也不用做,什么也不用想了,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好以后的日子。但当看到别人的生活质量都比自己高时,心里又感觉不平衡,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觉得很茫然。现在通过学习才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自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不用羡慕别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自己要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二甲的铜牌高悬在医院的门诊大厅时,很多人可能不屑一顾,很多人只是谈谈的相望,病友们也许会端详片刻。可是有一位老者却凝视了良久良久。他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终于看到了这块铜牌。谢谢你们。”把我的手握得好紧好紧……我一阵心酸、一阵惭愧、一阵兴奋、又一阵自豪。是啊,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医生,便有如此的荣誉感。一声谢谢,道出了多少期待,多少盼望。我在想,他还能看到三甲的铜牌吗?我们还能有足够的实力去夺取这块铜牌吗?我问自己、问同事、问病友。有的说,医院差设备;有的说,差技术;有的说,差资金;有的说,差这差那……不错,这些我们都差。但我以为,最需要的是“医魂”。
医魂,医者之魂或医学之魄。魂,便是精、气、神。无论医者或医学,一旦离了魂,便若行尸走肉尔。
记往矣,有一种职业最为美丽,那就是医者;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医德;有一道风景最为绚丽,那就是医魂;医魂,崇高而厚重的字眼。一种高于职业良心的坚守和力量。纵观历史,从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到希波克拉底、白求恩、南丁格尔。历史几经变迁,不朽的是医魂。
曾几何时,患者的权益保障成了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受人尊重的白衣天使成了新闻导向下的弱势人群。“医德缺失”、“医疗腐败”的指责铺天盖地而来。我们茫然过,我们徘徊过,我们自责过,我们委屈过。但我们没有后悔过。为什么我们还要顽强的站起来,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为什么我们还要不断创新、努力奋斗,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医学难关?——那就是我们不朽的医魂!
一件白袍、两袖清风、三班奉献、四季耕耘。这就是医者的真实写照。正是无数医者的大爱无私,甘于奉献。让医者这个职业熠熠生辉。尽管有的医者的“行医规范”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开始变得扭曲,尽管有的同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随波逐流。但这不能是千千万万白衣战士的缩影。
曾记否,在非典、禽流感、甲流肆虐全球,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当代中国的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抗震救灾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和人民军队并肩战斗。他们有的人自己的孩子还在废墟中,但他们却没有离开救治伤员的一线。这就是医务人员,一个平时忍受责难还得为他人解除痛苦恢复健康的优秀群体。这一刻,医者的灵魂被定格为永恒。
当然,我们不希望用生命的代价来衬托医魂的伟大。环顾我们周围,好医生、好护士、优秀党员、劳动模范不是遥不可及,医德医风在他们身上也不是枯燥的理论。还有那些默默无闻、每天工作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在简单的追求中闪耀着医德的光芒,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人格的尊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存的问候、一次倾心的交流。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是脚踏实地的奉献;没有望洋兴叹的感慨,却用水滴石穿的信念在前行。共同书写着大爱铸就的医德长城。那就是医魂
“天生我才必有用,咬定青山不放松”,十一医院我亲爱的同仁们。医德在你心,医德在我心;有你,有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用高尚的医德铸就医魂的丰碑。让我们再次重温我们入行时的誓言:“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顾念;我将要尊重所寄托给我的秘密;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手足;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见或地位的考虑介于我的职责和病人间;我将要尽可能维护人的生命……”。
护士的工作岗位神圣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岗履责,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够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务。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又不是件易事。这项工作有其自身的职责和内在的标准,各位护士做起来因自己年龄大小、工作经验、履责态度、个人性格等因素,虽然也能在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范围内完成任务,但效率和质量却是千差万别,而且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标准是没有顶的。有的护士完成了硬件工作(如量体温、打针、发药等)之后,安心无事地歇之办公室;有的护士做了硬件工作之后,又做了大量软件工作(如给病员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东西)。“硬”有范围有尺度,“软”则没有指令性的规约。那么,护士在岗履行职责,怎样能够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达到最佳工作效果,让病员安心、放心,并积极配合医院治疗?虽然没有千篇 一律的格式,但有规律可循。通过这次医德医风的学习,引发了我对护士岗位意识的确立,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问题的思考!
1责任意识
责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这“责任心”的“心”字,早被中国古代哲学家喻指思想、精神,即今日广义的哲学范畴“意识”,与医学上称身体某部位的那个“心”有别。工作上的“心”(责任心)到位,即捧着一颗心来,在班用心去做,不夹私心离班,这样专“心”之致,就能做好护理工作。身为年青的护士,对刚接手的工作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只要有这份心,相信自己定会早日胜任此项工作。如果缺乏责任心,无论是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不会做好护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关系,即有因才有果,护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护士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护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正确的意识指导自己去履行职责。有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果。歪打正着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护士工作切忌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歪打是不会正着的。加强责任意识才是良好的动因,也是最佳出发点。当然,工作中也会有好心办错了事,这属正常范围,世界观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有其正确的意识,只是世界观转换成方法论的环节上出现了失误,或是方法的运作上出了差错。“好心办错了事”是方法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方法问题很复杂,也很有讲究。对护士来说,护理工作有个业务水平、经验多寡、病员配合、他事阻碍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这些属外在原因,是客观造成的,非主观所致,这种“错”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该出错而因责任心不强出了错,性质就变了,就不属正常范围,也就不能用“出错”来塘塞,那要追究其责任。所以,责任意识对护士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自我内修、点滴养成这种意识。责任意识与工作职责的要求是紧密联系的,有时能合二为一,但区别是显然的。前者属自我意识、自我要求,强调个体的内控,具有软性的一面;后者属外在规约,强制要求,具有硬性的一面。“硬性”是工作职责、标准,“软性”是个体工作的灵魂,“硬性”好比骨骼,“软性”恰似血肉。
2平等意识
护士加强责任意识是做好本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有责任意识还不够,应该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并紧紧围绕责任意识创造性地拓展工作。这个“拓展”就是由护士单方面努力,一厢情愿的工作,变成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而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密切协作的主动权、选择权在于护士这方。护士工作如何才能适应、迎合并受到病人的支持,确立平等意识是其关键,即护士对待病人采用平等的观念,不仅对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时时处处与病人平等相处,护士不能有居高临下之感。在病房里护士是相对固定的,病人是流动的,选择住院的权力在病人手里,若把护士比作主人,那么病人就可比作客人。护士与病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样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视对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样热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争使病人感觉到主人待客热情、随和,服务周到。做到这些,主要体现在护士的服务态度上,护士应该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护士的工作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识也应包含对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与健康人有区别,但在人格上与健康人是一样的、平等的。如果护士在思想上确立了这种意识,那么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就不会有居高临下的表现,代之的是说话和蔼可亲,做事轻巧灵敏。但有时也会有这样情形的发生,当护士好声好气地对病人说话,回报的却是恶言恶语或是不理不睬,从现象上来讲就是用平等没有换来平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显然这是因为病人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改变。当人受到疾病侵扰时,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影响人的正常活动,打乱了多年的生活规律,从而产生烦躁情绪,这时病人也许正沉浸在痛苦和烦恼之中,所以也就不会对护士的好声好语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回报。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当我们护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也会有这种表现,也许比他表现还差呢,那么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们了。这就要求护士有了平等意识,还要有同情心和宽容心。现在病人到新闻媒介投诉我们护士的主要理由是态度问题,占85%以上。从中说明病人对护士的态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说明护士的态度对病人病情的发展和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病人,并不降低护士身份,相反能够促进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协调工作,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使病人信任护士,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疾病。同时,病人得到了平等相待,受到了尊重,减少了因病而带来的失落感,本身就是自我的生理、心理乃至精神状态的有益调理,极大地增强了自觉抵制疾病侵蚀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护士在责任意识的基础上确立平等意识是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护士创造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3朋友意识
有了平等意识,避免与病人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不协调,达到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初步沟通的目的,彼此有相敬如宾之意,但相互间似乎还有距离感,即主人与客人界线分明,在彼此心目中未能融为一体,即尚未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沟通仍须拓展、升华。在平等意识的基础上,护士还应确立朋友意识。有了朋友意识,就可以缩小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感。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是指护士在工作中把病人和他们的亲人象朋友一样对待,与病人相处的过程中投入一定的感情(当然这种与男女之间的异性感情是不相同的),这种感情表现在为病人病情好转而高兴,为他们的心情舒畅而共同愉悦。护士有了朋友意识,在主观上确定了这个朋友目标,就能主动地与病人交朋友,在对病人治疗和相处中就能仔细地了解和观察病人:他是什么样的个性特质的人?他的家庭成员对他怎样?他的职业是什么?这种职业对他的性格有什么影响?他热爱他的职业吗?等等。在关心病人疾病的同时,还要关心一个个性格相异的人。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个病人好”,“那个病人不讲理”,“这个病人本人倒不错,可他的家属太夹生”。这就是护士与病人相处中渗透的感情色彩。有些病人入院前位于领导岗位。平时呼风唤雨,唯我独尊,到了医院对待护士也象对待他的下级一样,呼来唤去,发号施令,扰乱了正常的护理工作程序,也有些病人自己很有钱,认为钱能买到一切,他们对护士的要求特别多,有时超出了护理的范围,遇到这样的病人,确实令护士头痛。如果有了“朋友意识”,我们护士就会这样想:“这位朋友有点傲气,我可要劝劝他,要他知道医院有医院的规矩,不可以随心所欲。”“这位朋友观念上有问题,我要开导他一下,让他学会尊重别人”。当然,朋友意识不是让我们放弃原则,放弃严格的操作规程,相反,为了朋友的安全和康复,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以朋友之心去待人,也一定能够得到朋友之心的呼应,病人一定能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理解护理工作的艰辛,默默地提醒自己:应给朋友增光添彩,不给朋友添乱抹黑;应主动配合治疗,而不消极、作梗;愿把朋友之心作我心,定不负医护人员的义。
以朋友的态度待病人,不是护理工作上的庸俗哲学,而是处理好护士与病人之间关系的高层次沟通,我们日常护理工作能够做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有护士能真正做到待病人如朋友,也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到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的价值所在,即使是领悟到其中的意义,也因与“不能增分文酬金”而弃之。我们认为,护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识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高质量护理的不可忽略的一环,有了这种意识并在这个意识驱使下工作,不仅工作效果好,使病人放心,还能做好“令人头痛”的病人的思想工作。这是现代整体护理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护士应备的素质,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朋友意识就是感情的凝炼、升华。
4亲人意识
在朋友意识的基础上,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再升华,就会形成亲情感,彼此都会萌发出亲人意识。这种亲人意识是护士与病人工作关系上沟通的最高层次。一般来说,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称之为亲人,亲人之间的感情是不同于其他的感情,据调查,海外华人在经营活动中,财团的最高机构是由亲人们组成的,这说明中华民族有着根深蒂固的“血永远浓于水”的亲缘观念。对亲人的依赖和信任是无价可比的。护士与病人没有血缘关系,但如果护士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结果会怎样呢?护士在思想上树立亲人意识,把年纪大的病人看作是自己的长辈,把年龄与自己相仿的病人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年龄幼小病人看作自己的孩子,护理时感觉就不同,操作中每一具体细小的动作都会考虑到是否对病人有利,对操作技能的要求就会更高,因为“我”是在为亲人做治疗,一定要把痛苦降到最低点,把舒适提高到最高点。如果说明朋友意识具有感情色彩,那么,亲人意识则具有亲情色彩。当一位长久卧床的病人离开人世的时候,护士和病人亲属一起伤心落泪,这就是亲人意识的体现。当看到一位病人痊愈出院,与护士依依不舍千恩万谢的道别场面时,人们一定觉得护患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我们在给病人打静脉针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在为一位熟悉的、关系融洽的病人打针时,往往能够“一针见血”,一次进针的概率很高,而为一位新病人或是与护士发生过纠纷的病人打针时,心里总有些紧张,这时一次进针率就低。同样的操作手法,在为护患关系好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时,他们不觉得有多疼,而为护患关系紧张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时,他们就觉得疼得不得了,而且会感到一次更比一次疼,而当他们与护士的关系改善以后,又不觉得打针有多疼了。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人与人之间有了良好感情时,大事可以化成小事;当人们之间有憎恨之意时,小事也能变成大事。护理工作的操作中,有很多种是会为病人带来不适甚至疼痛感,如果我们把病人当作长辈、兄弟姐妹、孩子的话,那么在操作中不但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而且还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技术熟练,效率更高,减少对病人造成不适和疼痛的时间和次数。另一方面,“以心换心”也得到病人的真诚相待,他们会把护士当做亲人,“有这么好的孩子、姐妹、阿姨为我做治疗护理,这点疼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护患关系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亲人意识是为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好效果的护理工作铺平了道路。当病人带着美好的回忆出院时,他自身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他的社会生命同样也得到了延续——这就是“亲人意识”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当一个病人带着生离死别即将辞世之际,医护人员在他心目中作为“亲人”的成员,对他的病情治疗已经倾注了“亲人”的情感,尽到了“亲人”应尽的职责(义务),他在感谢“亲人”的同时,留念生命最后的一刻,应该是无憾于“亲人”的尽心。
亲人意识作为护患关系沟通的最高层次,比朋友意识更难做到,我们认为,“更难”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做到。战争年代里,后方医治战场上负伤的官兵,医护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把伤员当作亲人,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唱出了可歌可泣的亲情战歌,这优良传统难道说没有普遍意义吗?难道说不应该普遍推广吗?医院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场所。这种场所应该是洁白无瑕,一尘不染,应该把能够使的力量全部用于救治病人,不藏半点私心杂念。我们所倡导的亲人意识,说到底就是发挥护士最大的技能和智能为病人服务,技能是硬性,是靠训化产生并形成的。而智能往往渗透着更多的知识、人品、人格等修养成份。与病人产生了亲情感,就能象待亲人一样来善待病人,将自我的技能与智能融为一体用于工作,使工作锦上添花,取得最佳效果。
9.医德医风教育与建设之我见 篇九
1.1 国家补偿机制尚不健全
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医疗单位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局部利益出发,采取乱收费、重复检查、开具大处方等方式来增加收入。
1.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机制和体制的问题,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落实,导致少数医务人员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医疗活动视为谋取私利的手段。
1.3 医疗服务价格与价值背离
医疗服务是一个专业知识非常强的服务行业,不仅需要较好的服务态度,更需精湛的专业技术。而现今医务人员的待遇还很低,还不能正真体现出价值水平,导致了"搞导弹不如卖鸡蛋"的怪现象。
1.4 医务人员价值取向偏颇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有少数医务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收受甚至索要"红包"、"回扣"及开大处方、开单提成,忽略了人道主义精神,甚至发生道德失范。
1.5 医德医风教育工作力度滑坡
对正面典型,宣传不够,褒扬不力;对医疗腐败现象又缺乏严厉的惩处力度。
2 我院主要做法
2.1 组织管理
建立医院医德医风管理组织:一是医院成立医德医风领导小组,院党、政一把手任组长,下设医德医风办公室,具体负责医德医风的管理、教育和考核工作;二是各科室设有医德医风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任正、副组长;三是职能部门对口管理,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考核科等职能部门每月定期、不定期地检查或抽查对口科室的医德医风情况,形成了上面有人管,中间有人抓,下面有人负责的管理体系。
2.2 制度建设
2.2.1 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是以规范医疗服务中开方、用药、辅助检查行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二是建立和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和费用高的诊疗项目的临床路径,避免过度治疗;三是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实行医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控制度和处方评价制度;四是严格执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行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五是对医师不当处方在院内公示和评价,促进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六是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的医师,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限制处方权、取消处方权、暂停直至吊销执业证书的处罚。
2.2.2 全面落实公开办事制度
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和发布制度,重点抓好“一日清单制”“双联处方制”“住院费用认定制”“大型仪器检查告知制”的落实,通过触摸屏、公示板、价目表等形式,公开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药品和一次性耗材的价格,主动提供费用查询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2.2.3 规范药品采购工作制度
严格执行江苏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相关管理规定,所有药品实施网上采购,全省统一目录、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充分发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杜绝暗箱操作,保证药品质量。
2.2.4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农合覆盖率要达到100%,医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服务行为,简化参合农民就医流程,采取便民利民优惠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违规问题发生。
2.3 监督检查
建立完善、有效的医德医风监督体系。一是邀请院外监督员明察暗访;二是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三是召开工休座谈会;四是制定一套《入院指南》;五是设置监督和投诉电话;六是在各服务窗口设有意见本;通过监督体系的建设,听到了社会各界对我院医疗护理工作的的意见和建议,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随机性,对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和管理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4 考核评价
医院根据卫生部《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将医德医风考评工作纳入医院管理体系。医院制定了医德医风检查考核制度,并制定了考核标准和评议办法,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考核时,坚持医德医风考核到个人、奖惩到个人。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取自我评价、科室评价、患者评价、医德医风考核领导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在考核内容上,我们把医德医风列为十大项。即:服务态度、医疗作风、服务质量、廉洁行医、遵纪守法、敬业精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表扬奖励、批评处罚。在量化分值上,我们将每项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劣五个等级。我们对每位医务人员建立了医德医风个人档案,把医德医风的建设与个人的经济利益和职称晋升紧密结合在一起。
3 体会与思考
3.1 教育为先
近几年来,我院十分注重医德医风的教育与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我们先后采用了“载体教育”、“导向教育”、“典型教育”、“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形式,深受医务人员欢迎。群众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和启迪,使我院的医德医风教育卓有成效。
3.2 评估考核的必要性
一医德医风的考核是卫生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通过考核促进了医务人员钻研业务知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保证了医疗质量的提高。二是纠正了少数医务人员的错误价值观。通过考核使有的同志摆脱了拜金主义思想,片面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错误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取向。三是调动了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积极性。医德医风测评与医务人员的奖励、评先、晋职、晋升、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挂钩,强化了医德医风的教育,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积极性。
3.3 患者真正的满意
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更是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唯一尺度。我院通过医德医风的教育与建设,无论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准、规范管理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促进了卫生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病员的满意度大幅度地提高,我们感到医德医风的建设非常必要。
医德医风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当自觉践行主要工作,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只要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动摇,常抓不懈,综合治理,构建教育、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就一定能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
摘要:医德医风,事关民生,事关医疗卫生行业形象,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院主要从建立组织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拓展监督渠道,强化服务考核四个方面,不断深化医德医风教育与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社会信誉度,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
10.医德医魂心得体会 篇十
其实,不管在哪个国家,总有病重不治者、铤而走险者,也总有缺乏沟通技巧的医者,医患冲突何以在今天令人震惊?这次哈尔滨被杀的医生,和凶手并无直接接触,受伤的医生在替谁挨刀?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积累了不少欠账,而“教育”和“医疗”就是被拖累的两个大户。今年,我们终于有望实现一个承诺近的目标——教育投入占GDP的4%。然而,政府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也是一个长期低迷、至今仍未引起重视的指标。20xx年,我国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仅占GDP的1.35%,低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而发达国家的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为6%—8%,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2%—6%。
投入偏低,造成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城乡与东西部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医药不分家带来的“以药养医”、大处方等乱象,医药市场监管不力带来的医托作祟、假药横行……这一切恰与国民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形成反差。百姓在温饱之后,健康长寿的欲望激增,求医问药时却殚精竭虑。人命关天,一些非理性患者便将怨气宣泄到了一线临床医生头上。
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水准绝不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相反大多数都是医者仁心。对13亿人而言,这是接触最多、依赖最深、受益最大的职业之一。绝大多数医生护士,都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支撑着13亿人的健康大业,为了治病救人,他们拿着低工资,“白加黑”地工作,承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心理压力,以及被一些无良同行倒出的、泼向这个职业的污泥浊水,甚至还得挨上虽然个别、却令人痛心的无妄之刀,承受直接伤害。
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处于对立的两极,只会两败俱伤。因此,请将手术刀对准制度之弊,请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样,为提升医疗投入而呼吁努力。
11.医德医风建设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一、遵章守纪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必然要
医德医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体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一般的社会道德、社会公约、人文伦理等内容,而且包括了各项医疗制度、国家(地方)行政法规、军队的有关规定、医院的规章制度等等。如何保证公约、制度、法规的实施,要害就在于遵章守纪。
第一,遵章守纪是病人利益的需要。医院是一个非凡的服务部门,其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和结果又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也就意味着一旦出现误诊、开错刀或其他什么操作失误等情况,就无法挽回,或即使能够挽回,也会给伤病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伤病员来到医院后,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假如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诊断,不能按需做好各种操作,稍有疏忽就可能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死亡。因此,医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遵照规程完全各项工作,就是对伤病员利益的最基本保证。
第二,遵章守纪是为病人服务的基本要求。国家、军队卫生部门和各各医院都有为病人服务的若干规定,仅《技术操作规程》就有20余个版本。但由各类医疗事故引发的法律纠纷也常见报端。人们现在常说医生是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这固然有我们法制体制不健全的因素,但也和医务人员是否遵章守纪,按规定行医有很大关系。如用错了药、开错了刀、手术器械留在伤口内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有章不循造成的。所以,按操作规程为病员服务是起码的要求。
第三,遵章守纪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遵章守纪的工作作风是医务人员形象的重要体现,非凡是作为军队医务工作者,良好的形象、严谨的作风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同时,井然的工作秩序,也是医院的良好形象之一。不难想象,医务人员上班迟到早退、衣帽不整、医院环境杂乱无章等,会给病人从心理上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因此,任何一个医院要赢得病人,必须要全体人员遵章守纪,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
二、遵章守纪是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内涵
遵章守纪和医德医风是互为结果的辩证关系,是共同发展、相互制约的,但其主体还是遵章守纪。因为只有使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才能体现出良好的医德医风。
第一,遵章守纪是为了继续良好的医德医风。继续具有选择性和发展性。医德医风和其他宝贵遗产一样,也有强烈的选择性。人们一方面对继续良好的医德医风有必然性熟悉,另一方面也在考虑自己对选择行为产生后果责任的承担。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为己主义者,他不会选择不利甚至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同样,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更不会选择损人利己的行为。我们相信,任何一个遵章守纪的社会主义者、一个有文化道德修养的医务人员,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深刻熟悉到自己行为与病人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遵章守纪是为了加强医德医风修养。医德医风修养本身是一种自我约束行为的过程。因此,医德医风修养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是医务人员接受的系列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医德医风修养过程中,影响其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等价交换”原则被使用到了为病人服务之中,这与我们传统上的救死扶伤的精神完全相悖。因此,坚持遵章守纪就是坚持良好的医德医风。因为良好的医德医风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形成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也是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修养。
第三,遵章守纪是为了弘扬和发展良好的医德医风。医德医风建设最终归宿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精神上的高尚,或是遵守几个规范、制度、纪律,而将发展成医德治理的法制化,发展成依法治院。而遵章守纪仅仅是其首要条件。随着医疗事业法制化治理的逐步完善,医德立法治理势在必行,只有建立与卫生事业发展程度相一致的医德法制治理,医德行为才能真正有法可依,医德医风建设才能真正有法可依,才能进行文明治院,以法治院,把医德医风建设从无序推向有序,从行政规范治理推向国家法律治理,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更健康、更迅速地发展。
三、遵章守纪是医德医风的根本体
医德医风教育,在很多时候不单纯是思想上的教育,更多的时候是对各种规范、制度的再学习过程。因此,引导和教育大家在遵章守纪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才是医德医风教育的根本。
第一,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基础。针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我军先后于1994年颁发了《关于加强军队医疗单位医德医风建设的暂行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关于纠正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为贯彻落实医德医风的各项实施细则,也先后制定了多个规章制度,并于今年通过媒体,向部队、社会郑重做出承诺,真诚邀请军地新闻媒休时刻监督。这些都是加强医德医风的具体办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供了框架和规范。严格遵守这些章程也是医德医风最根本的体现。
第二,经常性教育学习是医德医风建设的要害。要扎实深入地开展以遵章守纪为主的各类教育,如“姓军为兵”、为部队服务的宗旨教育,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法纪观教育等。通过教育,努力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自律意识。使广大医务人员自觉弘扬为国防建设和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廉洁行医的思想,继续和发扬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伤病员极端负责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切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职责意识和荣誉感。
【医德教育服务月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医德医风教育制度06-21
医德医风学习心得09-15
开展医德医风工作心得总结09-11
卫生院医德医风个人心得体会09-11
医德医风规范10-14
医德医风管理10-15
医德医风建设汇报06-30
科室医德医风工作08-22
医德医风自查报告09-25
医德医风自查总结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