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制度

2024-08-09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制度(通用8篇)

1.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制度 篇一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制度

为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保证全公司设备财产与人身安全。特制定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制度如下:

1、全公司所有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工作场所必须符合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全公司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3、本公司按《劳动法》的规定,按时为员工提供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工种,按规定给予特殊劳动保护用品与营养补贴,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4、本公司按《劳动法》规定作息时间,确实保障法律赋予员工的工作权利和休息权利。

5、员工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6、对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单位或个人未造成事故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造成设备或人身事故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7、本公司要严格执行《劳动法》中关于“女职工特殊待遇”之规定。

8、公司部要组织有关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9、公司部要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按计划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从事技术和特殊工种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10、消防器材按有关规定进行配置,并进行使用的培训,要经常检查,失

效的要及时更换。使消防器材永久处于良好状态。

11、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公司里有能力的要及时处理,无能力处理的要及时上报或通知有关部门处理。重大安全隐患在发现和处理过程中该停产的部门和车间必须停产。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建立以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并任安全生产领导组长、由副总经

理以及车间主任为具体负责人、班组为基层责任人的三级安全生产责

任体系。

2、该体系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

生产方针、政策和规定,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抓典型、树

先进,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组织颁发企业的安全制度,并督促进

行检查、落实,及时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上岗工人必须提高安全意识,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上班时间不

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不准带小孩入公司、入

车间;班前、班上不准喝酒,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不准随意动用。

车间都是禁火区,要加强明火管理,车间内不准吸烟,不准用汽

油等挥发性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消防器材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会操

作使用。

开机前后要对设备、电源、电路进行检查,并作好交接班记录,发现故障及时通知有关人员维修。

严格执行工艺指标,特别是温度、压力、电压等技术指标;严格

工艺纪律,有专职操作工负责,工艺标准不准随意变动。

车间内要保持清洁,各工序、成品摆放整齐;下班前停机后,要

检查各类操作开关状态。注意停水、停电、清扫卫生,记好交接班记

录,如无接班可以锁好车间大门,确保安全。

对安全事故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依照事故大小对当事人、车间主任实行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直至开除;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0—500元奖励。

电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电工应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接受

主管部门的培训学习,不断更新业务知识。

服从车间领导的指挥,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电工对企业用电|供电安全具体负责。上岗时必须穿戴具有保护功能的劳保服、绝缘鞋。

严格“配电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其负全部责任。

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设备的用电及电器开关、仪器仪表进行检查

和校对,出现故障及时排除或报告更换、维修。

对员工负责安全用电常识教育,培训工人会使用控制,出现故障

及时排除,在关键部位安放警示牌,电器设备发生火灾,要立刻切断

电源。

管好用好电工工具和设备,如有损失,由个人赔偿。电工应有高

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熟悉和精通企业所用各种电力设备的性能、电

路操作方法等,全年安全用电无事故企业给予500元奖励。

维修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维修工在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指挥下,负责企业机械设备的维

修、运输、安装等工作。

维修工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掌握本

系统所有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方法。

按照车间安排及维修计划,对生产设备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维修,禁止设备带病运转,并指导工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及时校正各种维修工具、量具和压力表,保管使用好维修设备和

工具,无损失、无丢失。

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仓库管理员要认真执行企业规章制度中的各项规定。

要做好防盗、防火、防爆、防水、防潮、防腐、防震、防磨、防

损、防尘“十防”工作。增强责任心,及时检查,把隐患排除在萌芽

状态。

仓库要设灭火器,保管员必须了解消防器材性能,并会操作使用,库内禁止烟火。

对化学材料,要掌握其保管、使用性能,易燃易爆的要隔离存放,对露天存放的流体、化工原料要有防晒措施。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应该坚持领导与群众

相结合,普通与专业相结合,检查分析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检查要明确目的、做出计划要领导负责,专门人员靠上,进行查

思想、查领导、查制度、查纪律、查隐患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检查。

检查时间:企业一月一次,车间每周一次。

检查内容:车间防火、防漏电、防机械故障和锅炉、压力容器、化工原料的易燃易爆、车辆运输等。

开展好“安全月”检查活动;依照检查内容,查出隐患,逐项研

究整改;要定人员、定措施、定完成期限,并写出整改报告。

2.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制度 篇二

“安全等级”溯源

我国的等级保护制度的建立,学习和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一些内容和经验,但是,我们国家也根据国情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就推行“安全等级划分准则”,率先推出了等级保护TCSEC标准。在2003年,美国制定了第一个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保护网络空间国家战略》,提出了按重要程度不同,分为五个等级的保护制度,并通过了《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FISMA),要求NIST制定分类分级标准。2005年这个标准变成了强制性标准(FIPS200),要求联邦机构无条件地执行。尤其是2013年,在奥巴马上任后发布了《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行政令,按此令NIST于2014年2月12日提出了《美国增强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框架》,要求按风险程度不同,分为四个等级进行保护,并实行了识别、保护、监测、响应、恢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

我国等级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我国等级保护制度的发展是领先于世界进程的,按照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我国走在了前面,因为美国和欧洲都是基于部件安保。在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同时为我国信息系统实行等级划分和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在1999年依据国务院第147号令制定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体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为等级划分和保护奠定了技术基础。2003年国家又出台制订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进一步明确要求“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明确了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保制度。

国家有关部委多次联合发文,明确了等级保护的原则、基本内容、工作流程和方法、实施要求和计划等。目前国家各部委都按照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整改建设和测评进行推进,国家重点工程的验收,要求必须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测评。最近公布的《网络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等保制度是科学定级、全面建设

创新有前瞻性,首先看定级。定级很重要,在体系保障里,首先感知分析危险何在,创新何在。在定级指南或者定级实施的时候,准确划分定级系统,从保护信息和计算两维资源出发,根据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系统遭受破坏后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等级。

定级的时候要填写两张表,第一张表是业务信息等级,第二张表叫系统服务等级。也就是说,对于数据信息,即完成计算任务的硬件设施,等级保护制度提出了要求。在提出了网络空间概念之后,这些数据信息可以是全球的,也可以是互联互通的数据信息,以及处理传输数据信息的系统设备平台部件。可见,我国很早就确立了用两维来确定定级,这是非常科学的。

那么,我们从两维看云计算、大数据,对一个系统的定级,云计算定级系统又是什么样的?它应该具有四个特征:第一,业务处理流程完整;第二,硬件设备相对独立;第三,安全管理责权的统一性;第四,多级互联隔离性,云计算里用了好多不同级别的系统,这个系统之间要隔离。现在有了具体的设计要求,可以非常明确地指导我们的建设工作。

同时,要开展好等级测评工作,既要选择好等级测评机构,又要制定测评方案,开展测评工作,要出具测评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评审,通过测评工作可以进一步完善系统,找出问题并整改。在完善系统之后,不仅有了防护能力,而且还是全过程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是主动应对,积极防御。

主动应对,积极防御

设计原则要求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安全设计,要做到三个“可”:第一,可信,针对计算资源(软硬件)构建保护环境,以可信计算基(TCB)为基础,层层扩充,对计算资源进行保护,对应的系统服务,设备要可靠,不被破坏,持续系统运行;第二,可控,针对信息资源(数据和应用)构建业务应用流程控制链,以访问控制为核心,实行主体(用户)按策略规则访问客体(信息资源),要求设备支持下数据处理要可控,严格地控制;第三,可管,保证资源安全必须实行科学管理,强调最小权限管理,尤其是三等级系统实行三权分离管理体系,不允许设超级用户。

整体防御、分区隔离。加强定级对象信息系统整体防护,建设管理中心支持下的计算环境、区域边界、通信网络三重防护体系结构,实施多层隔离和保护,以防止某些薄弱环节影响整体安全。

等级保护标准修改就是按照这个框架来修改其它标准的,其中的核心技术就是用等级保护来解决以前被动防御问题。在进入等级保护2.0时代,更重要是要将以前的被动防御,即防火墙、杀病毒、IDS上升到主动防护,要求高等级三级以上不许设超级用户。实现等级保护2.0,就是要实现被动防御变成主动防御的变化。在可信计算技术支持下做到:病毒染不了、木马注不上、黑客进不来。

总的来说,等级保护做到整体防御、分区隔离;积极防护、内外兼防;自身防御、主动免疫;纵深防御、技管并重。

等保的宾馆服务模式

我国等级保护制度提出来的比较早,但是将其运用到云计算中行不行?我认为没问题。云计算是将信息系统云化,是指信息处理流程在云计算中心完成,因此云计算中心是负责安全保障任务,承担着信息系统用户的行为安全责任,这是一个系统服务工程。硬件和软件系统等级是由云计算中心负责,业务信息系统等级任务是由用户负责,所以这是一种宾馆服务模式。原来各个行业用户都开设了自己的招待所,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办公自动化,企业有CRP,这样的系统是小规模的,资源是浪费的,但我们将这些可以集中到云平台上进行服务。

云计算中心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安全级别的信息系统,云计算中心的安全级别不低于承运最高等级信息系统的级别。云计算中心跟原来的计算中心是一模一样的,计算任务也是通过外界的网络线、终端来实现,云计算中心资源完成计算任务。云计算跟原来的设备组成没区别,但是服务方式就不同了。每一个应用,每个计算任务是用来满足用户终端需求,通过网络计算环境完成计算任务;云计算一样要有系统管理、安全管理。但是,这个模式是有一定的区别,同样是三重架构,但云计算中心要解决资源的虚拟化,若要用来满足计算的话,要有信任体系保障,要保证分配的技术设备不仅能满足计算,而且是符合技术要求的,保持可信。现在宾馆有了,谁都可以进,原来自己家家户户的计算中心由自己负责。但是,现在是由两家负责,比如系统资源保证可信,这就是计算中心负责;应用程序怎么运行,业务信息怎么处理,还是由用户自己制定策略,定义自己的角色,管理中心还是自己的。

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有审计,要有汇总,这可能会出现纠纷扯皮现象。因此,云计算环境下,可信支撑技术条件下,有了等级保护制度的保护,就能确保家家户户的应用安全,顺利完成计算任务。这就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应用在云安全领域上的创新与发展。

3.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制度 篇三

四平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高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做法,为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1)严格土地管理。严格执行《四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对建设用地征收农用地的管理,严控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建设征用耕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实现了全市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做到稳中有增。(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通过从市到村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到设立保护标志、划定保护区、保护片、保护块等方式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工作。(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四平市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抗旱、防洪、防涝、引水、灌溉、气象服务、防护林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4)加强粮食增产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近年来,四平市积极开展粮食增产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增施有机肥、机械深松深翻、根茬秸秆还田等技术在全市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5)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的项目和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开展耕地质量建设。(6)加强耕地环境污染整治 。加强田间农用薄膜回收及清除工作,减少塑料污染。加速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污染。推广秸秆还田、根茬还田、过腹还田,严禁秸秆无效烧毁现象的发生。(7)加强耕地保护宣传。2003年以来,四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将惠农政策宣传到农户。广大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充分认识到耕地资源的重要性。

2 四平地区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从全市耕地质量调查情况看,四平市耕地土壤比较肥沃,土层深厚,类型多样。但同1986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由1986年的2.7%,下降到1.85%,而且不同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一样,土壤养分失衡现象比较突出。据统计,全市有2/3耕地缺少土壤有机质,土壤肥力处于逐年下降状态。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原因:(1)水土流失现象。(2)重用轻养现象。(3)土地沙化现象。(4)环境污染。(5)占补不平衡。

3 建议和对策

4.生产环境管理制度 篇四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

生产企业应保持厂区内外环境清洁,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生产、行政、生活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防碍。

应与有毒有害源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场地周边1公里之外不得有对环境存在污染的化工、采矿等企业存在。

部门、车间及库房要清洁、明亮,生产场地应布局合理,道路平坦畅通,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按规定放置。2.2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应清洁安全并建立有关清洁生产制度。

生产车间墙壁、地面、天花板表面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毒,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车间内应建有与所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防尘设施。要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出符合顾客及卫生要求的产品具体见《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2.3生产设施管理制度

1、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设施和工作场所

2、企业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转维护完好 2.4仓库管理制度

企业的仓库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地面平滑。有防漏、防潮、防尘、防止昆虫及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库房内存放的物品应保存良好,一般应离地、离墙存放。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装材料分别存放并明确标识。有毒、有害物品必须另行单独存放,并明确标识。

东莞培训网

2.5支持文件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 《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设施》 《仓库管理制度》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

1、目的

确定并提供和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环境,确保管理好为达到产品符合顾客要求及卫生要求所需的生产环境。

2、范围

适用于达到产品符合所需要的生产环境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对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生产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建立生产环境管理制度

3.2各部门配合生产部做好全厂的生产环境管理。

4、工作程序

4.1生产企业应保持厂区内外环境清洁,生产厂区内路面基本不能有土路,尽量采用水泥地面,以防止扬尘。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4.2生产、行政、生活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防碍。

4.3应与有毒有害源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场地周边一公里之外不得有对环境存在污染的化工、采矿等企业存在。

4.4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需求进行合理布局.4.5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4.6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厕所、厨房应与生

东莞培训网

产区域隔离;卫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定时消毒。

4.7厂内的生活区特别是厨房不应离车间太近,避免串味,污染产品。

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1、目的

确定并提供和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确保管理好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设备

2、范围

适用于达到产品符合所需要的生产车间的控制

3、职责

3.1生技部负责对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生产车间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建立清洁生产管理制度

3.2各部门配合生技部做好车间的清洁生产管理。

4、工作程序

4.1生产车间应清洁安全并建立有关清洁生产制度。

4.2生产车间的墙壁、地面、天花板表面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毒,要求每天清洁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车间主任每天要核查时不单单是看当时现场是否符合环境卫生要求,还要注重查验如何能把环境卫生保持下去。是否有专人、专片负责制度,尽量细化责任范围和责任人,最低要求也要有笔记本式或表格式记录,包括值日、值周或值月的记录,清洁内容具体到地板、玻璃、机器等。

4.3车间内应有与所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防尘设施。

4.4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除蚊虫和老鼠都要用物理方法,不得使用有毒药类.4.5生产区和储存区应建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

4.6生产区内的公共设施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生产区域内的更衣室和洗手

东莞培训网

设施等公共设施不应给生产带来污染。

4.7生产区应根据需求提供足够的照明,对照明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门可设置局部照明,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4.8对有特殊生产要求如无菌包装等产品,对其生产区的空气质量,应监测其生产区的空气质量,并将结果记录存档。

4.9生产区的温度、湿度有要求的产品的生产应有能满足生产安全工艺要求的相应除尘通风设施;如排风扇等.5.0生产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生产造成污染。

5.1车间应分别建立人员进出和物流的通道,人员通道应具备更衣室,进入应有消毒、除尘或风淋(浴)等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工作服进入车间,工作服应保持洁净。物流通道应与生产区隔离,且具备与生产相适应的隔离区;运输物料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工作人员不得从物流通道进出。洗手设施应为感应式或脚踏式,避免交叉污染;消毒应做到酒精或洗手液洗手等消毒。缓冲区应定期紫外线照射消毒。

生产设施管理制度

1、目的

确定并提供和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确保管理好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设备

2、范围

适用于达到产品符合所需要的生产设施的控制

3、职责

3.1生技部负责对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控制,并建立设施管理制度

3.2各部门配合生技部做好对生产设施的管理。

4、工作程序

东莞培训网

4.1本公司为确保产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工装、支持性服务(水、电、通讯、运输设备等)。所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清洗、消毒、防尘、防腐、通风、污物处理等设施。4.2设施的提供

A)生技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本公司发展的需要考虑购置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部负责组织采购。B)自制的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负责人批准后,由生技部组织制造。4.3设施的验收

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生技部组织质量部门、使用部门进行验收,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技部和相关部门负责验收,由生技部保管。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供销部和销售商解决。

C)生技部对验收合格的生产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档案,并在《生产设备台帐上》登记

4.4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参见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中的维护和保养》

仓库管理制度

为确保生产正常进行,保证仓库物资合理贮存防护,特制定仓库管理制度。

1、库房的环境

公司的原料库和成品库要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地面平滑;有防漏防潮防尘防昆虫及其它动物进入的设施;如防鼠板等.2、进货验收

A、一切进入仓库的物资,均由供销科开具报检单,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开具检验单方可入库;B、物资入库应核对质量和数量;C、物资入库后应附有供方提供的材料质保书或合格证.3、仓库保管

东莞培训网

A、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及包装材料应按不同种类、规格分类存放,堆放整齐并予以标识;货物要离地、离墙5 公分~10 公分,并做到货物先入先出的原则。

B、物资存放时应注意防潮物资,轻物放在上层仓位,重物放下层仓位 C、仓库应通风干燥并有防火、防盗、防鼠、防霉变措施 D、化工原料及有毒物资要单独存放并明确标识; E、按月盘存

4、物资发放

A、出库物资应凭领料单发放 B、出库物资要执行先入先出的原则

C、物资出库后要及时销帐、做到账、卡、物相符。

5、相关文件

5.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篇五

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环境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消防管理制度„„„„„„„„„„„„„„„„„„„„„ 4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有一个好的施工环境和工作中的人身健康、安全、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一、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必须贯彻“谁排放谁治理”、“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 持管生产必须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接受政府主管部门、上级部门和领导的监督检查开展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控制环境事件、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及财产的损失。

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本企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全面负责企业的主管经营人——总经理和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必须具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专业知识并对本企业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负直接管理责任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全面负责;从事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对本工种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负责。

三、建立健全以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岗位责任制及以此为核心的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生产中全员必须认真执行。严禁违章排放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公司成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担任主任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建立健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经理部、作业队或班组必须按规定配备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专、兼职人员。

五、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和业绩考核制度。公司要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总目标项目经理部要制定项目管理目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1.污水排放、施工噪音、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后的利用率2.伤亡事故控制指标3.对重要危险源控制率4.安全达标与文明施工5.职业健康达到卫生标准。

经济承包必须与管理目标、业绩挂钩。公司与经理部、经理部与班组应进行管理目标分解实行目标化管理。应做好环境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工作。公司安质部负责考核各项目经理部的经理、安全员、环保员的工作业绩项目经理部安全员、环保员负责考核项目部其他有关人员的工作业绩。

六、坚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新进场的从业人员要进行项目经理部、安全技术、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公司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安全生产知识教育项目经理部在项目工程的人业人员上岗前举办岗前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作业人员未经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分管生产和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项目经理、施工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和预防处理伤亡事故的知识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七、坚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或措施等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具体要求经技术管理部门审核及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书面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被交底人应当在交底书上签字。

八、劳动保护用品、安全措施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严格按国家规定提取、使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专项费用。设立专门帐号专款专用不得挪用。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努力改善劳动生产条件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作业条件、安全防护用品及机械设备保障施工生产安全。采购防护用品及机械设备必须购买具有合格产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在使用中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使用有效性。

九、坚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制度。

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创建活动和创当地环境模范城活动。经常性地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作业班组应坚持班前讲话等安全活动。每位从业人员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认真履行自己岗位职责遵守劳动纪律和法律法规互相监督密切配合实行群防群治切实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制止“三违”行为都有权利向上级或越级反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以及合理化建议。

十、坚持环境安全设施验收制度。

安全设施安装施工完毕必须经作业班组、项目经理部、公司三级 验收经公司验收合格后方允许使用。未经公司验收合格的环境、安全防护设施等不得擅自使用。

十一、建立消防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强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施工现场成立义务消防保卫小组制定消防保卫措施按规定要求配置消防器材杜绝治安事故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各种粉尘、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减少和减轻施工扰民。生产区与生活区应隔离保持生产区、生活区清洁卫生搞好文明施工为职工提供适宜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和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岗前的健康检查并根据健 康情况安排适当的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十二、建立伤亡事故事件调查、处理、报告、统计制度。施工中发生伤亡事故、污染事件施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事件现场 抢救人员和财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事件扩大。并立即向公司报告公司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如实向集团公司、当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负责整改措施的执行。事故、事件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

事故、事件单位不得迟报严禁谎报、瞒报。对于隐瞒事故、事件不报 的单位公司将对其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和有关从业人员进行岗前的健康检查并根据健康情况适当安排工作。施工现场设置卫生保健箱配置卫生人员。

十三、建立健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为项目施工现场的所有人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发生事故时办理有关索赔手续。

十四、坚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

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由分管副总经理带队 公司工程部、安质部等相关部室成员参加检查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带队项目工程部、安质部等管理人员参加检查工程项目每旬检查一次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带队检查班组每日进行检查。

公司专职安监员、环保员负责安全抽查和重点检查项目经理部安全员、环保员负责日常巡查作业队或班组兼职安全员应做好班前、班中、班后的安全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环保、职业健康安全问题、隐患应及时签发问题、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施工单位或班组定人、定时、定措施组织整改必要时组织复查将隐患、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防止事故、事件发生。对于公司签发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隐患、问题消除后施工单位或班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隐患、问题整改通知书返回到签发部门。

十五、坚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奖罚制度。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抓得好实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效果好的单位经公司安委会研究决定将给予施工单位及负责人一定的奖励。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个人或班组公司或经理部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施工生产中未认真履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发生事件、事故未实现管理目标及有“三违”行为的单位、班组和人员公司及项目经理部有权对责任单位、部门及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处以经济罚款。

十六、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根据季度检查结果等部署和研究解决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总结推广安全管理先进经验表彰先进鞭笞落后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针对现场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十七、实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票否决权。

在表彰、评先进对于在施工生产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发生过环境事件、安全事故指标超标的单位及负责人公司可以行使否决权取 消事故、事件单位及负责人的表彰、评先资格。

十八、坚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资料标准化管理制度。按标准要求建立标准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台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应及时、准确实行动态管理。每次的教育、检查、例会等都要做好书面记录。各类统计报表要及时准确上报。做好安全资格和企业资质管理工作主动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安全资格审查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十九、执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报告制度。

公司法定代表人每年应在公司大会报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一年来全公司的安措经费、劳动保护措施经费的使用情况环保、职业健康安全及目标实现情况。讨论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工作发挥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

环境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为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提高环境文明施工水平展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面貌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公司省、市环境安全文明管理规定要求在施工生产中实现环保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制定本制度。

一、建筑工地应设置大门及围墙。施工现场沿四周设置连续、牢固的围挡高度不低于2.0M。围挡的顶部要做到艺术化墙面要做到图案化。

二、大门要避开交通要道。大门两侧围墙悬挂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卫牌、施工现场平面图图牌要做到标准化门头设灯箱或美观的门楼。门楼高度不低于4.5M净宽度为5M。

三、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办公、生活区与生产区必须隔离。严禁非生产人员随意进出工地。

四、做好“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次序。应指定门卫人员或其他人员专人负责。场内地面应保持清洁、地面无积水。供水管道、阀门无跑、冒、滴、漏现象。

五、根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现场平面图将材料、构件、机具等分类整齐堆码到指定位置插、挂产品标识和检验/试验状态标识牌。

六、机械设备应搭设防护棚应在机具上贴/挂机械状况标识牌。贴挂机械操作规程牌和机械使用、维修人员名单。

七、施工完毕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生产 的建筑垃圾等下班前要做到谁干谁清谁堆码整齐。

八、各类建筑垃圾亦应按平面图布置分类堆放并插/挂标识牌。尽量做到日产日清。

九、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 公德教育坚决制止野蛮作业严禁人为的施工扰民。

十、高考、中考期间学校、居民小区附近的建筑工地应停工为 考生提供安静的学习和休息环境。

十一、严格控制木工噪声较大的机具使用。

十二、现场内严禁焚烧油毡、油漆、刨花及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窒息气体的物质防止环境污染。

十三、严禁从高处向楼下或从施工现场向围墙外抛杂物或垃圾。

十四、运输材料或建筑垃圾时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污染道路和市容。

十五、划分卫生责任区将卫生包保责任分解到部门和班组。

十六、宿舍等临时建筑要按规范要求搭建符合通风、采光、卫生和 防火等规定。宿舍要有纱门、纱窗等防蚊虫叮咬措施。

十七、宿舍设双层钢管床或单人床生活用品柜卧具、生活用品要 放置整齐。

十八、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机具、脚手架等安全设施必须符合有关 标准规定确保安全使用。

十九、加强消防保卫工作搞好综合治理与周边的有关社区单位搞 好文明共建发挥文明窗口作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消防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在建筑工程施工生产中加强消防管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公司成立综合治安领导小组。董事长任主任委员总经理任副主任委员公安、纪委、工程部、安质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公司的消防保卫工作的领导。项目经理部成立消防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消防工作的领导。

二、制定消防制度编制火灾应急响应预案建立义务消防队购置能满足需要的消防器材并合理配置。

三、加强易燃物品管理严格验收、入库、发放手续。易燃物品分类存放并挂牌标识。存放和使用场所应悬挂明显的防火安全标志牌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设置专用灭火器。

四、仓库、职工宿舍等临时设施搭建必须符合消防规定留有平整、通畅的消防通道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和设施。

五、在危险部位动火有审批手续和动火监护措施。动火时需经有关部门批准由专人监控。

六、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可燃杂物必须及时清理定点堆放。

七、乙炔、氧气瓶与施工焊接距离包括明火不得小于10M。气 瓶应分类存放整齐不得露天暴晒。

八、加强电器火灾事故的预防。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和电器安装

应符合用电规范要求。宿舍内不得用大灯泡不得私自烧电炉、不得卧床吸烟。

九、生产区不得吸烟可在现场专设一间吸烟室。

十、消防器材及工具不准挪作他用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测、更换。

十一、发现火情立即组织扑救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现场发生治安事件应予制止必要时拨打“110”匪警电话报警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贯彻“谁排放谁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分类治理 综合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能及时发现环保问题、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达到防患于未然目的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

一、定期检查

1公司实行每季度组织一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由分管副总经理带队工程部、安质部等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公司所属各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通知被查单位并监督其整改。2项目经理部实行月检查每月底由经理或分管的副经理带队安全、环保、卫生、物资、机械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对所属施工现场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检查出的问题、隐患必须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3项目工地实行旬检由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组织本项目的专业工长和专职安全员、环保员及技术人员对工地的机械、电气设备、防护措施、安全措施、违章行为进行检查建立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问、隐患逐条整改。

4班组实行日检每天班前由班组长和班组兼职环保员、安全员对施工 现场的作业环境、防护措施班组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环保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进向项目负责人、经理报告确保作业安全和环保措施落实。

二、专业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 根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中存在比较突出或带有普遍的问题由公司安 质部门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就某项专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进行单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

6.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1总则

为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强化作业环境安全的保障,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安全保障

2.1施工现场应有利于生产方便从业人员生活,符合防洪、防火等安全要求,具备文明生产、文明施工的条件。

2.2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必须避开泥沼、悬崖、陡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选在水文、地质良好的地段。施工现场内的各种运输道路、生产生活房屋、易燃易爆仓库、材料堆放,以及动力通信线路和其它临时工程,应按有关安全的规定绘出合理的平面布置图。

2.3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标志,并不得擅自拆除。

2.4施工现场的坑、沟、水塘等边缘应设安全护栏,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的地段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2.5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房屋、变电所、发电机房、临时油库等均应设在干燥地基上,并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防震的要求。

2.6施工现场要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施工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应组织一支经过训练的义务消防队伍。

2.7生产生活房屋应按规定保持必须的安全净距,一般情况下活动板房不小于7m,铁皮板房不小于5m,临时的发电机房、变电室、铁工房、厨房等与其它房屋的间距不小于15m。

2.8易燃易爆的仓库、发电机房、变电所,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严禁用易燃材料修建。炸药库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工地的小型油库应远离生活区50m以外,并外设围栏。

2.9工地上较高的建(构)筑物、临时设施及重要库房,如炸药库、油库、发电(变)房、塔架、龙门吊架等,均应加设壁雷装置。

2.10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和材料应设置在远离人员居住的空旷地点。

2.11施工现场的水电设施、照明设施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基础土建施工作业环境安全保障

3.1土石方开挖前,必须了解土石质、地下水的情况和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物以及文物古迹的位置、深度走向,并加标记,设置防护栏杆。

3.2开挖前,要检查山体的自然情况,有无裂缝;如发现山体开裂应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施工中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安全时,应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新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3开挖深度超过2m时,其边缘上面作业同样应视为高处作业,要设置警告标志。

3.4基坑开挖的方法、顺序以及支撑结构的安设,均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规定进行。基坑边坡开挖,分层开挖符合设计高程为止,严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基坑深度超过1.5m,不加支撑时,应按要求进行放坡。

3.5采取机械开挖基坑时,坑内不得有人作业;必须留人在坑内操作时,机械应暂停作业。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基坑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应不小于1m。

3.6在沟槽(坑)边缘1m以内不准堆土或堆放物料;距沟槽(坑)边缘1~3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距沟槽(坑)边缘3~5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2.5m;停置车辆、设备、起重机械、振动机械不少于4m;小翻斗车往沟槽内卸料时,要设专道,并在距沟槽(坑)边缘1m处设限制器。

3.7工地内设安全标志,夜间施工作业设照明设施,不得擅自拆除。任何工程的施工应尽量避开夜间施工。因连续不间断要求必须进行夜间施工的工程,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并保证施工人员有充足睡眠时间。

3.8浇筑墩台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搭设好脚手架和作业平台。

3.9沟槽(坑)回填时,必须在构筑物两侧对称回填夯实。

3.10若有石方爆破作业环境的安全保障见《爆破工程技术措施》。4 特殊季节与夜间施工作业环境安全保障

4.1由于雨季施工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具有突然性,因此应制订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篇七

1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

1.1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

环境保护的的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的特殊社会环境中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 我国的民众比较看凑热闹, 比较有参与意识。同时, 这种参与意识也是民主意识的萌芽。早在19世纪的中后期, 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了政府职能的改革, 将政府从僵化、官僚的腐败中挽救了出来, 不仅实现了公众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还实现了公共权力的最大化;不仅使得公众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参与, 而且还将政府的权力全部还于民众, 使民众可以集体投票否决当地的政府, 因此, 这样的政府会为了保住其地位, 更重要的是为了保住其面子与荣誉而在施政时尽全力讨好民众, 甚至民众还没有想到的, 政府都替你们想到了, 比如供暖问题, 不等你去找政府, 政府会派专人主动挨家挨户测试温度、解决问题, 只为了获取一个民众的满意度。在环境保护方面更是如此, 民众选出来的政府会为了民众的福祉而竭尽全力。

1.2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理基础

1.2.1 环境公共财产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 一位美国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芒唐的想法, 这位教授认为水也好, 空气也好, 阳光也好, 这些人类生活必须的环境要素是城市全体公民的“公共财产”, 每一个人都有份, 每一个人都有权不允许这些公共财产被任何人以任何目的对其进行侵害。这种提法对于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是一个福音。

1.2.2 公共委托理论

与上述理论不谋而合的是公共委托理论也认为环境是公共财产, 每一位公民都是信托人, 全体公民可以将环境委托给政府, 做为受托人的政府必须以全体公民的意志行事, 不得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目的损害委托人的集体利益, 必须对受托的环境善加看管、善加治理、善加维护。环境问题并非看似的那么简单, 由于环境的复杂性, 政府受托人可以在受托的权力内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个自由裁量权必须在民众的监督之内而且必须经民众的同意之后方可施行。

1.2.3 公民环境权理论

其最初的法律依据是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提出, 全体社会成员都享有在健康, 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权利, 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2 国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 立法起步比较早, 制度比较健全, 公众参与制度在国家环保工作中的地位也更加重要。

通过立法将公民环境权细化, 具体化和制度化。西方各国不仅明确规定环境权是公民的实体性权利, 而且为保障公众参与真正得以实现, 往往还将其细化为一些程序性环境权, 如获得司法救济权、参与决策权、知情权等等。

3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现状与问题

《宪法》第2条明确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3.1 立法指导思想滞后, 公众参与权利基础不明确

参与权实际上是公民环境权的一项子权利。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将公民环境权在宪法上给予了普遍承认。

3.2 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在立法中过于抽象, 缺乏可操作性

纵观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除了与《环境影响评价法》配套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与暂行办法》外, 绝大多数的单行法仅仅规定了事后救济如检举和控告相关污染的权利。

3.3 公众意见很难得到合理的听取与表达

我国现行的规章中对于如何确定公众范围, 仅有一些原则性规定, 使得公众范围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3.4 公众参与不够广泛, 权利意识淡薄

从当代环境立法的趋势来看, 公众参与的范围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 都得到了逐步的扩展。

3.5 缺乏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

为更好的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免受损害, 从发达国家的立法来看, 大都赋予了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与权利, 规定了公益诉讼制度。

4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4.1 构筑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立法体系, 创设权利来源

确立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地位, 不仅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为公民环境权在其他法律中的规定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

4.2 保障公众意见表达及被听取

4.2.1 细化并公示确定公众范围的规则及确定的公众范围, 确定参与某环境事项公众的范围。

细化法律法规规章中的指导性原则, 任务在收集、听取单位, 关键是如何细化。

4.2.2 设定对公众意见的处理程序。

如何处理公众意见, 必须有明确的规定。收集, 听取单位不仅要对意见进行归类整理, 而且要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公之于众。

4.3 拓宽公众参与的途径与范围, 使之具体化, 制度化, 法律化

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众没有参与的法律依据或者可以参与的范围很小, 而环境立法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也大多是原则性的规定, 缺乏可操作性。

4.4 确立公民独立的环境诉讼资格,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西方各国的环境法中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立足于环境权益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个人或法人的利益, 而是属于全体社会及其成员的公共利益。

结束语

8.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篇八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正当其时。生态环境资源之外部性及公地悲剧,是导致许多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决定了通过制度约束每一个“牧羊人”行为的必要性。“十面霾伏”的污染现状以及各种环境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甚至不可逆转性,又决定了用制度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重在建设。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制度,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决定》提出,“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资源税改革”等等,这些规定都符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方向,更好地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以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各级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决定》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等,正是这一改革关系的具体体现。

三是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以“制度”而不是“政策”来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护资源环境;二是要对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不健全、不顺畅的地方,如治污难以形成合力、环境监管难以到位、环保违法成本过低等等,这些都影响了环保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为此,《决定》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面对无声的“公共绿地”,我们更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加快建立和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上一篇: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下一篇:2024圣诞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