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4-09-11

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精选9篇)

1.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一

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思路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

(2006年11月)

2006年,办公室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工委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以“管理有序,服务到位,提高效率,创造满意”为宗旨,以“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为重点,强化政务,细化

事务,优化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圆满地完成了党工委、管委会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围绕中心,高效务实,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年初以来,办公室在人员少、事务杂、任务重的情况下,围绕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服务职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

(一)围绕服务抓工作,当好参谋助手。一是从服务领导角度出发,对党工委、管委会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层层分解落实机制,及时跟踪落实,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建立了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周工作安排机制,明确服务重点,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二是从服务于经济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入手,深刻剖析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企业代拟稿件20份,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上市融资、项目建设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从服务各部门、各单位入手,做好日常服务。对用印、开具证明、介绍信,查阅档案、复印材料等,办公室人员任劳任怨、随叫随到,认真及时提供高标准服务,力求办事人员满意。年初以来,共用印400人次1300件,开介绍信600件,查阅各类档案87人次837卷(件),复印各类档案材料397页。

(二)加强信息调研,高质量完成文字综合和信息工作。年初以来,为了适应新体制、新机制的需要,我们围绕招商引资、产业聚集、园区建设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国家发展相关政策,深入了解、有效借鉴其他先进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和作法,深入基层掌握全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资本运营等与高新区建设密切相关的知识,文字、信息综合处理水平实现新跨越。特别是干部人事体制改革后,我们在人员调整的情况下,按照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的总体部署,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及时高效地完成《关于高新区对外开放的汇报》等党工委、管委会领导讲话材料、汇报提纲、上报材料69篇,力争达到领导满意,逐步承担起了综合材料起草的重任。年初以来,共印发《高新区信息》21期,上报市委、市政府重要信息41条,被市里采用信息38条,被省里采用信息3条,并在全市率先建立起政务信息工作制度,政务信息上报的质量和数量实现新突破。

(三)规范程序,周密、高效地完成会务承办工作。围绕党工委、管委会重点工作,我们制定并印发了《高新区工委工作规则》、《高新区管委会会议制度》、《督办检查制度》等20多项工作制度,严格办事程序,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运转流畅。按照会议制度要求,我们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周密筹备改革动员大会、接待市五大班子“看项目、议发展”及上级领导和部门会议等67次,工委工作会议、主任办公会议、工委委员会议12次,协调相关部门筹备主任专题会议8次,高新区政务公开工作动员大会、推进会议、汇报会议6次,整理领导讲话、情况简报、会议纪要等文字材料40余份,会务工作日趋程序化、规范化,办会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强化综合,加强协调,确保高新区工作高效运转

年初以来,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加大公文办理、会议承办、政务信息、目标督查等政务工作推进力度,确保了各项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运作。

(一)主动沟通、积极协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办公室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维护高新区总体利益”的原则,加强横纵向联系,促进对外交流,保障高新区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一是加强了加强与科技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省政府、省科技厅、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市委办、市政府以及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各项事务处理协调沟通工作。二是加强了与各县区和乌鲁木齐、沈阳等2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的交流合作,认真组织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和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42人次到沈阳考察学习,全程做好沟通协调,确保考察工作的圆满完成。三是加强了与各部门、各单位的沟通,牵头组织审计监察局、政法委、规划局等部门,清理出高新区本级行政权力60项,各部门、各单位拟保留行政权力727项,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事项40项,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确保了高新区政务公开工作有效开展。

(二)严把“四关”,细致、规范地做好公文办理工作。年初以来,我们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高新区公文处理

2.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二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安徽涡阳,2006—2010年

为顺利完成《涡阳县小麦高产攻关2006—2010年五年规划》的预期目标, 5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使各项小麦生产技术得以全面有效落实, 小麦单产逐年递增, 全面实现小麦高产攻关预期目标, 连续7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 主推技术

1.1 规模种植

为确保优质麦品质, 推行一村一品, 集中连片种植。

1.2 选用良种

根据几年来的产量和抗性表现, 选择皖麦38、皖麦38-96、烟农19、邯6172、皖麦50、周麦18、西农979、皖麦53、皖麦52、泛麦5号、连麦2号、周麦22、开麦18、矮抗58等为主推品种。

1.3 种子处理

播前精选种子和晒种, 并进行药剂拌种。药剂拌种方法:每50 kg种子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40%辛硫磷100m L对水2.5~3.0 kg拌种, 拌种后闷3~4 h, 再拌20%三唑酮乳油75 m L, 阴干后播种。

1.4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 及时深耕, 耕深20~25 cm。做到不漏耕, 不漏耙, 耕耙配套, 耙透耙实, 达到上松下实, 地面平整, 播种层无坷垃, 确保小麦种子萌发、出苗和根系生长。同时, 采取土壤处理的方法防治地下害虫;用40%辛硫磷或40%毒死蜱4.5 kg/hm2, 拌干细土150~225 kg/hm2随犁撒施[1,2]。

1.5 配方施肥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增施有机肥, 增氮分施, 稳磷、钾, 补微肥。做到有机无机比例合理;氮、磷、钾元素和微量元素配比合理;氮素基肥和追肥比例合理。彻底改变“一炮轰”的施肥习惯, 注重前氮后移。高产田块, 施有机肥52.5~75.0 t/hm2以上, 施纯N 240~255 kg/hm2, 其中60%作基肥施用, 40%于拔节期追施 (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要求各类麦田普施拔节肥) , P2O5112.5~150.0 kg/hm2 (普钙937.5~1 252.5kg/hm2) , K2O 75~90 kg/hm2 (氯化钾150.0~187.5 kg/hm2) , 硫酸锌、硫酸锰各15 kg/hm2。

1.6 科学播种

(1) 调整行距。根据品种和播期的不同调整行距, 将分蘖力强、播期早的小麦行距扩大到20~23 cm, 但一般品种行距以20 cm为宜; (2) 播种时一定要做到足墒下种, 墒情不足时, 要先造墒后播种 (抢墒播种的, 播后如无有效降雨, 要及时补墒, 以免出苗不齐, 造成缺苗断垄) , 确保一播全苗; (3) 适期适量播种, 10月5日开播, 力争在10月20日播种完毕, 最迟不超过10月25日; (4) 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 皖麦38、皖麦38-96、烟农19播量120~135 kg/hm2, 其他品种播量135~150 kg/hm2, 晚播适当加大播量; (5) 控制播种深度, 播深以3~5 cm为宜; (6) 要精细播种, 播种时播种机要匀速前进, 以减少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 确保苗齐、苗匀[3]。

1.7 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测报的基础上, 实行综合防治。重点防治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叶枯病、锈病、穗蚜、麦蜘蛛、吸浆虫。防治纹枯病, 可选用20%井冈霉素375~750 g/hm2或30%戊唑醇悬浮剂150~225 m L/hm2对水喷雾。若在花期遇雨要防治赤霉病, 可选用80%多菌灵超微粉1 125~1 500 g/hm2对水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可选用30%戊唑醇悬浮剂150 m L/hm2或20%三唑酮750 m L/hm2对水喷雾。防治穗蚜可选用10%的吡虫啉225~300 g/hm2或24%添丰225~300 g/hm2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 可选用40%的毒死蜱1 050~1 200 m L/hm2对水喷雾。防治吸浆虫, 蛹期可用40%辛硫磷3 000~3 750 g/hm2或40%毒死蜱3 kg/hm2, 拌干细土撒施;成虫期用40%毒死蜱1 200 m 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750 m L/hm2对水喷雾。防治叶枯病可用20%三唑酮和50%多菌灵各750 g/hm2对水喷雾。

1.8 化除化控

化学除草:小麦越冬前或返青至拔节前开展化学除草, 药剂可选用75%杜邦巨星15.0~22.5 g/hm2、5.8%麦喜150m L/hm2、40%快灭灵30~60 g/hm2等对水450 kg/hm2喷雾, 拔节后切忌化学除草。强化化控防倒:2月下旬至3月上旬, 及时化控, 用5%烯效唑525~600 g/hm2或10%国光矮丰750g/hm2对水喷雾, 控制旺长和后期倒伏[4]。

1.9 叶面喷肥

小麦扬花后进行叶面喷施, 用7.5 kg/hm2尿素加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美洲星、云鹏活性肥600~750 m L/hm2对水750 kg/hm2喷施。间隔7~10 d再喷1次, 连续喷2~3次。

2 成效

2.1 保证小麦高产攻关示范顺利实现

统计数据显示, 2006—2010年涡阳县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田产量分别达到6 975、7 530、7 770、7 830、7 740 kg/hm2, 5年的高产攻关示范目标全部超额完成。尤其是2010年, 在超额完成高产攻关示范的基础上, 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县小麦单产超7 500 kg/hm2的目标。

2.2 促进小麦产量连年增长

全县小麦平均产量由2005年的5 775 kg/hm2, 提高到2010年的7 503 kg/hm2, 平均递增5.4%, 稳居全省第一。总产由59.9万t, 提高到88.6万t, 平均年递增8.1%, 实现小麦总产连续5年超历史。

2.3 提高小麦优质率和商品率

通过积极引导推广优质高产品种, 改善小麦品种结构, 使优质麦占有率逐年提高, 2005年涡阳县优质麦6万hm2, 优质率仅为80%, 到2010年涡阳县优质麦种植面积达到10.3万hm2, 优质率达到93%, 比2009提高6.9个百分点。另外,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 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 杜绝甲胺磷、久效磷、甲基1605、乙基1605、磷胺等高毒农药的使用, 实现了无公害生产, 提高了小麦品质, 小麦商品率逐年提高, 2009年, 小麦商品粮达到87万t, 同比增长4.8%。

2.4 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通过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示范引导带动、进村入户、现场指导、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培训活动, 广泛地培训广大农民。据统计, 5年来累计培训农民27.4万人次, 并通过他们把各项技术措施应用并辐射到其他农户,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涡阳县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2.5 增强小麦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通过品种选用、配方施肥、精细整地、适墒适期科学播种使涡阳县小麦冬前发育较好, 为壮苗越冬提供了保障。进入返青期以后通过化除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叶面喷肥等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增强了小麦的后期抗倒、抗病和预防干热风的能力。

2.6 促进农业的节本增效

精量半精量技术推广应用, 减少用种量37.5 kg/hm2以上, 节约成本105元/hm2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减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25.5 kg/hm2, 节约成本100.5元/hm2;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减少用药次数2次可节本150元/hm2以上。

3 主要做法

3.1 领导高度重视, 组织健全

自2005年秋种起, 根据涡阳县实际和小麦高产攻关5年规划目标, 明确下一年小麦单产的创建目标, 专门成立技术服务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和服务方案, 各镇 (场) 也分别成立各自的技术服务领导组织, 从而为各项关键技术的推广和落实提供组织保证。

3.2 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针对每年的高产攻关目标, 涡阳县经过广泛调查和专家论证及时制定技术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 对小麦各关键生产环节出现的异常情况, 及时补充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以弥补原方案的不足, 从而更加有效地指导涡阳县的小麦生产, 为涡阳县小麦高产攻关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纲领性保障。

3.3 强化示范加强引导

涡阳县狠抓“万千百十”工程建设, 按照县“抓农业部高产万亩示范片, 每镇抓1~2个万亩示范片, 村抓村千百方、百亩点和示范大户”原则, 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高产攻关示范任务, 核心示范区全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配肥、统一深耕、统一机械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化除化控“六统一”, 并通过“示范片, 村千百方、百亩点和示范大户”的示范辐射带动, 使各项技术真正为广大农民接受, 并应用到生产当中去, 为涡阳县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树立了样板。

3.4 加大投入, 强化物化补贴

贯彻落实党的惠农政策, 对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 打卡到户;对小麦良种推广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 加强监管, 规范操作;对小麦良种良法配套补贴, 创新方式, 实行技物结合。为确保粮食生产取得实效, 整合项目, 配套落实关键技术措施。2006年仅小麦高产攻关一项落实惠农资金860万, 2010年落实资金3 670万元, 增长4.3倍;省级财政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 县财政的投入从2006年的65万元到2010年的1 487万元, 增长23倍。

3.5 加强培训, 强化指导服务

把科技培训列为涡阳县民生工程重点来抓, 涡阳县聘请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副组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同志为技术顾问, 对重点推广的关键技术, 分期、分批、分层次进行培训, 促进技术措施的落实。5年来累计投入技术人员1 285人次, 举办讲座、培训班620场次, 组织科技赶集498次, 印发技术说明书246万份, 累计培训农民27.4万人次。在各关键生产环节, 技术人员进村入户, 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 切实保障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3.6 创新服务机制

涡阳县共成立植保专业服务队210个, 配备专业植保人员2 100人, 防治药械2 878台, 包括机动喷雾器2 658台, 烟雾机120台, 追肥器100台。同时, 为加强技术指导, 组织全县26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所包镇 (场) 田间地头和所联系的10户农民家中, 对小麦苗情进行调研, 指导农户科学田管。

参考文献

[1]张新春.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20) :70-71.

[2]陈海柏.春小麦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5) :32-33.

[3]马艳.冬小麦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47.

3.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三

羚羊车

东北亚青年环境网络

第二届会议的参会人员名单已经确认并公布了。目前,各个参会人员正在着手准备发言的材料。同时,会议方为了增强参会人员的积极参与,也给几乎所有的青年代表布置了小任务。希望关心我们工作的朋友们继续关注,我们会及时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好消息。

与西城金融街少工委合作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羚羊车与西城金融街少工委合作,先后为他们辖区内的孩子们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环境教育活动。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我们的老朋友“北京麋鹿苑”的热心支持。自从北京麋鹿苑变更为免费公园后,更多的朋友体验到了那里新颖独特的环境活动呢!

绿色希望行动

志愿者交流会

8月19~20日,绿色希望行动组织了志愿者交流会。交流会不仅为新老志愿者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志愿者们通过交流与分享,深入地了解了项目的宗旨和志愿者的使命,也为下半年绿色希望小组的出行奠定了基础。项目组招募了13位优秀的志愿者,将在9月分别前往四川、辽宁的希望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美境行动

美境行动教师清凉沙龙

7月初,“美境行动”项目的部分辅导教师在北京老舍茶馆举行了“教师清凉沙龙”,会上新老朋友交流了参与“美境行动”的感受和期望、建议等。我们还会在年底再举行一次,请各位老师及时和项目组保持联系沟通。

美境夏令营

7月28日,“美境行动”在自然生态秀丽的天津蓟县别山镇翠屏山庄组织了“2006年津京两地美境行动夏令营”,此次夏令营是自然之友和天津绿色之友共同合办的。通过玩环保游戏、表演环保小品、绘制节能绘画作品、进行节能环保演讲等多种形式、内容,更充分的增强了“美境行动”团队的凝聚力和行动能力。

《美境行动实施指导手册》新鲜出炉

9月初,经过我们的努力和精心设计,终于完成了《美境行动实施指导手册》。希望此指导手册能够给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提供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行动指导和帮助。因为印刷数量有限,请来电预定所需数量。

骑行北京

7月9日 项目负责人胡卉哲接受BBC RADIO 4记者采访。

8月18日 参加民促会和美国环境协会联合举办的“绿色出行”项目NGO推荐会。

绿 地 图

7月 台湾荒野保护协会伙伴汪仁佩和张菁来办公室进行绿地图交流。

8月 北京展览路一小的卫春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暑期绿地图活动。

8月初 制作并调试什刹海地图的电子版。

8月9日 会员魏海和鲁宁组织学前孩子体验绿地图活动,并绘制出了大幅中国儿童中心的绿地图。

8月26日 志愿者到什刹海周边地区分发绿地图。

8月底 完成什刹海绿地图印刷,并计划随今年第5期《自然之友通讯》发送给北京地区会员。

感谢来自台湾的朋友伴汪仁佩、张菁 ,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培训和丰富的讯息。

感谢积极参与交流活动的各位志愿者、老师、合作组织的朋友们,尤其是康大虎、杨炎、魏海、鲁宁几位伙伴的热心参与和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感谢《学与玩》杂志社的房露老师和同事们,一直积极为绿地图活动提供报道的版面和宣传。

感谢中国儿童中心的黄域主任,为绿地图活动提供各种方便和支持。还有张薇、李海滨等几位参与设计和完稿的志愿者,什刹海绿地图的呈现完全依赖于他们精彩的创作。同时也对参与发放绿地图的志愿者修菁、阴燕、杨维东、陆曼春、汪颉珉、朱继凡、北师大PRED的同学们表示感谢!

绿色选择

8月 筹划9月22日无车日自行车图片展览。本活动获得德国波尔基金会,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支持。

保护草原联合项目

6月27~30日保护草原联合项目负责人陈继群与公共合作总监李君晖赴韩国拜访环境运动联合,商定了2006年度两家组织合作开展草原保护项目的方案。

7月5日保护草原联合项目与法制出版社达成协议,出版4000册蒙文普法读物。

7月7日保护草原联合项目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达成协议,开展盐碱化湖盆治理试验。

7月21~28日保护草原项目本年度第2次考察内蒙项目点,了解盐碱化湖盆治理项目进展情况,对东乌旗湿地鸟类进行观察记录。

8月21日中韩荒漠化研讨会2006年度会议筹备会在自然之友办公室召开。

二、 会员活动

登山组

7月15日~30日登山组一行徒步穿越额尔古纳,行程中与额市教育局合作,开展与当地教师的交流活动,并捐助当地穷困学生。

8月10日登山组额尔古纳义行部分志愿者来到自然之友办公室,与工作人员分享穿越额市体会感受。

8月19~20日登山组西灵山活动。

8月底 完成额尔古纳贫困学生资助的第一批,共计23人被资助,还有14人等待大家的资助。

观鸟组

7月7日 召开观鸟组核心成员会议,总结上半年观鸟组工作,并讨论《自然之友主题小组户外须知》。

8月22日 召开观鸟组核心成员会议,讨论观鸟组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计划。

植物组

8月5~6日 植物组组织到锡林郭勒盟进行植物考察活动。

杭州小组

8月 杭州会员小组工作委员会委员郭艳婷、姚策暂时离开杭州,因此退出杭州会员小组工作委员会。经杭州会员自荐,工作委员会委员投票,现推举朱勇、朱有明增补进入杭州会员小组工作委员会。会员部截止至9月30日,征集杭州会员意见。

绿色文化讲座

7月7日 美国内华达州大学环境与文学系教授Scott Slovic坐客“绿色文化讲座”,Scott Slovic教授分享了如何将人类对环境的情感,通过环境文学的方式在大众中传播,并且表达在社会、法律、商业、政治等不同话语层面中。

8月26日 “绿色文化讲座”邀请到台湾作家胡因梦演讲“外在环保与心灵环保”,共有一百多名朋友参加了这次活动。

义卖

“自然之友”友人义卖店开始试营。店家将陆续推出绿色消费产品和环保书籍。详细内容请浏览以下网址:

http://www.fon.org.cn/channal.php?cid=76

其他工作

7月5日登山组、植物组部分核心成员与自然之友会员部召开会议,讨论《自然之友主题小组户外须知》。

8月初《自然之友会员名录》发行。

8月23日 《自然之友主题小组户外须知》正试颁布试行。

感谢给额尔古纳学生捐赠文体用品的捐赠者;

感谢捐助额尔古纳贫困学生的捐赠者;

感谢之巅咖啡吧、中国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绿色文化讲座”场地;

感谢刁娜在自然之友志愿者管理方面的专业支持。

三、 各部门事务

行政财务部

6月底自然之友全面财务审计工作顺利结束,事务所对2004年7月~2006年6月这两年来的财务管理总体评价较好,个别地方还需要提高。

环境教育部

机构间的合作

今年的7月,我们被邀请参与富平学校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在上海组织的首届全国可再生能源科技夏令营。在活动中,来自不同团体和地区的老师和同学们愉快合作,分享了各自优秀的教育成果,同时也给同学们营造了一段充实的暑期生活。我们真心的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再次与各兄弟组织走在一起!

不断挖掘新的学习机会

在7月,我们有幸结识了美国的一家民间团体——“世界森林中心”。他们在每年的暑季都会组织世界上一些地区的优秀教师和学者(环境与森林方面),组成一个学习团在美国西北地区学习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及教育活动。参与的代表都觉得收益匪浅,而且往往在活动结束之后会形成一个互动的交流网络。这家机构还有一个支持森林管理与保护方面研究的项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 www.worldforestry.org

参加亚洲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一届国际会议

参加由“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日本委员会”( ESD-J)举办的亚洲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实践案例项目(AGEPP)第一届国际会议,旨在通过寻找和分享位于亚洲的优秀的基于社区的ESD实践案例,从而进一步推进ESD的发展。AGEPP项目组选定在中国、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和菲律宾6个国家进行,自然之友成为位于中国的项目合作团体之一。

公共合作部

7月1~2日自然之友工作人员李健赴石家庄,与当地会员在西铁城光动能手表的两场公益拍卖活动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

7月6日自然之友代表参加中华环保基金会NGO交流会。

7月13日自然之友代表参加北京大学公民社会中心组织的NGO座谈会,策划今年秋季将举行的研修班。

7月28日合作伙伴韩国环境运动联合五位代表访问自然之友办公室,常务理事胡勘平代表自然之友接待。

4.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四

一、突出组织收入中心,圆满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2006年是我局收入形势空前严峻的一年,在任务基数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既面临来自主干税源严重滑坡,后备税源增长乏力等经济性减收因素,又有下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调整和提高营业税的起征点等政策性减收因素,两种不利因素相叠加,使我局组织收入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不利形势下,全局上下发扬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作风,进一步突出组织收入的中心地位,勤征细管,努力挖潜,截止12月5日,已入库各类地方税收 万元,同比增长 万元,增幅达 %,完成全年任务已成定局。

一是向科学调度税源要收入。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确立了组织收入的中心地位,年初计征科在进行税源精细测算的基础上,遵循依法治税,均衡入库的要求,将分局税收计划按月分解下达,定期调度收入进度。进一步强化组织收入责任制,将组织收入情况与干部奖金、福利、评先评优进行捆绑,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定期兑现。一年来,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征管一线,协调税源大户的税款入库,为组织收入工作攻坚破难,扫清障碍。相关科室也不断强化为征管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及时帮助解决组织收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所干部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勤征收,细管理,从而在全局上下形成了组织收入的合力,为全局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依托综合治税要收入。在我局的积极争取下,上半年管委会下发了(岳经管发[2006]26号)文件,成立了以常务副主任为组长,国土、建设、公安、工商、国税、地税、招商、高新、劳动等单位为成员的地方税收协调领导小组,并将协税护税工作纳入了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该文件的出台,使我局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一年来,我局依据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加强了薄弱环节税收管理。在专业市场税收征管上,借助国税部门的管理优势,对共管户税收采取联合执法,统一定税,集中征收,划解入库的管理模式,全年增加税收50万元。我们还先后与市房产局产权处、开发区房产局、开发区国土局签订了《委托代征税收协议》。各方协调到位,配合有力,全年共代征入库税款7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全区协税护税部门已达 个,一个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综合治税网络已初步形成,为组织收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保障。

三是向税源监控要收入。按照“抓大、控中、定小”的思路,对全局税源实行分级动态实时监控。“抓大”方面,我们将年纳税20万元以上的企业纳入重点税源监控范围,建立重点税源数据库,实行分局、税务所、专管员三级联控,按月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及时掌握税源动态。全年共监控重点税源 户,税额 万元。“控中”方面,主要是对年税额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纳税户开展纳税评估,结合税收征管软件,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及社会综合治税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税源增减变化,及时制定和调整征收,压欠计划。“定小”方面,主要是结合税源普查和清理漏征漏管,对小规模经营业户全部定税到位。今年共定税 户,调增税额 万元。

四是向强化欠税治理要收入。在税源滑坡,后备税源增长乏力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果断强化了压欠措施,有效盘活了欠税这笔存量资产,收到了压欠保收之效。分企业按税种建立欠税台帐,澄清欠税底子,分月制定清欠计划,落实清欠责任制,对欠税大户实行动态监控,密切关注其经营变化、资金流向,把握最佳压欠时机。对那些以缓代欠、久欠不清及恶意欠税的企业,我们严格依《征管法》区别不同情况采取银行划款、扣押财产物资等手段强制清欠。上半年,站前所顶住压力,对岳房公司果断采取了强制措施,一举压缩历年陈欠40万元。沿湖所严格延期入库审批,坚决加收滞纳金等措施,全年压缩欠税近400多万元。据统计,我局今年共压缩欠税近万元,有力促进了收入增长。

二、夯实征管基础,税收征管水平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夯实征管基础,提升收入质量的总体要求,以强化税源监控为切入点,不断加大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严格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有效促进了征管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是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深化。今年,我局全面加强税收管理,切实加快品牌化建设,深化了“诚信纳税、文明服务”一条街和建安营业税两个征管品牌建设。深化“诚信纳税、文明服务一条街”活动方面,今年我们实行了三抓:一抓税务登记,确保登记率达到100%。站前路共有纳税户427户,纯管户232户,全部实行了税务登记。二抓亮证经营,服务规范,亮证经营率达100%。三抓公开定税。设阳光榜,对优惠政策公开,对纳税户进行科学化管理,征管信息全部录入微机。今年召开行业专题会议5次,全年应入库170万元,已入库172.6万元,入库率达100%。

建安营业税方面,今年来,我们继续完善了建安税收管理办法,继续实行建安项目专人跟踪管理,严把立项备案关,施工监控关,过户办证关,确保建安税收应收尽收,全年共入库建安营业税1500万元,比去年增长300万元,增长25%。南湖所、八字门所规范管理,强化责任,将建安营业税培育成新的税收增长点,今年分别入库建安税收*万元。

二是发票管理进一步规范。严格发票管理是加强税收征管尤其是加强个体税收征管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年,我局在加强发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通过规范发票管理制度,加强了发票的日常检查。规范了运输发票的电脑开票,严格窗口发票和衔头发票管理,以票管税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货物运输发票方面,我们严格纳税人开票资格的认定和开票窗口的设置,从源头上把好管理关。按照“专管员调查、税务所审核、分局复审”的程序严把自开票纳税人的认定关,共认定自开票纳税人10户,全局设置货物运输发票代开窗口三个。全局每月开票总份数为540份左右,其中自开票份数490份,税务窗口代开票为50份,运输总收入每月约200万元,征收入库税款10万元左右。衔头发票方面,今年我们强化了对文、教、卫事业单位的发票管理。对于衔头发票的印制,严把审核关,对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取消。如某企业由于税款缴纳不及时,经审查不适用印制衔头发票,取消了其印制衔头发票认定资格。同时,对其按个体工商户核定应纳税款,要求其使用税控机发票,使衔头发票得到了有效的控管,同时也保证了税款的及时入库。

三是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年初获得“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为契机,认真贯彻实施科技兴税战略,坚持以业务应用为基础,以安全高效为前提,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整和资源,税收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初步构筑了“一个平台、两个覆盖、三个子系统”的物质环境,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一年来,累计投入 万元奖金用于信息化建设。现在基于网络平台的征管软件已全面实行,户纳税人资料已全部录入计算机,征管数据已成功实现网络传输,在线处理,资源共享。同时全局范围内还推广使用 台税控收款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规范了征管业务流程,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在税收工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四是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进一步强化。我们制定了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干部在税收执法中存在的漏征漏管、票证填开不规范、税款入库不及时、税务检查程序不到位等行为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对处罚标准进行细化、量化,严格落实到位。今年,我们共开展了两次执法检查,共处罚23人次,扣发相关人员奖金、津贴近2000元。通过强化过错责任追究,有效规范了干部的执法行为。

三、突出工作重点,“规范管理年”活动向纵深推进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局提出的“两大模式,三大体系”的思路,分步骤、分重点将“规范管理年”活动向纵深推进。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机关基层建设全面加强,今年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对过来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进行认真的疏理,该健全的健全,该废除的废除,共修订健全征管质量考核、财产管理办法等36项制度办法,经过修订健全,使相关制度更加贴近实际,各项管理指标进一步细化量化,可操作性更强,制度条块间更加协调统一,各类制度自成体系,贯穿于整个管理流程,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同时我们加强了制度的贯彻落实,做到既要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是完善岗责体系。围绕税收执法服务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了没有”、“做好了没有”、“做不好怎么办”五个核心问题完善岗责体系,实施管理理念创新、管理过程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科学定岗、定责、定标准,形成业务流程、工作标准、人员岗位以及执法责任的——对应关系,使得“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一目了然。从控制每个岗位是否按照标准“认真做了没有”出发,设置专门的检查岗位,采取定期综合评估,随机抽查和反馈性检查的方式进行,在工作中形成自主控制、流程控制、检查控制三道防线,最大程度规范干部行为。积极引入计算机辅助管理,实行人工考核与计算机自动考核相结合,增强了管理考核的实效性和客观公正性。

三是加快基本建设。在加强机关管理,构建“五化”机关方面,我们加快了新办公楼建设的步伐,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此举较好地解决了一直制约我局机关建设的瓶颈,为我局的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构筑了一个物质平台。今年我局还相继挤出20余万元资金对四个所的所容所貌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目前四个税务所的办公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从而为加强规范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

四、创新文化管理力,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今年来,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抓学习、强管理、正行风、树形象,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一)、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学习型组织。

今年我局以创建学习型地税机关为目标,以增强学习能力为核心,开展了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按照“以点带面,逐步实施;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思路扎实推进,为实现我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召开中层干部研讨会、职工培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使全局干部职工了解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局领导还经常在各种场合对干部职工进行危机

5.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五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一、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

视下,在省扶贫两会关心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扶贫工作的整体部署,联系协会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一年协会筹集资金107万元(其中市政府和市财政拨款48万元、省扶贫两会赞助7万元、晋江市赞助20万元、协会自筹32万元)。市农业局、市贸发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拨给协会扶贫挂钩点扶贫资金29万元,合计共筹措扶贫资金136万元。去年无偿投入挂钩点的扶贫资金67.5万元,用于14个帮扶挂钩乡、村,扶持22个科技扶贫开发项目;有偿投资50万元;帮助25名贫困学生上大学5.15万元,建卫生所、义诊、慰问2.5万元;协会办公费、会务费22.5万元。合计支出147.65万元。去年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扶持特色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有新的发展

德化县三班镇龙阙村戴云黑鸡养殖,由前几年的3000只,2006年发展到6.8万只,并幅射扩大到8个乡镇,这个项目已成为德化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仅三班镇龙阙村黑鸡产值就达到530万元,已引起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该村有许多在县城和外地打工的农民见养鸡效益好纷纷回家从事养殖业。永春县东关镇历来有种冬瓜的习惯,但规模小,2003年只种冬瓜200亩,近三年来不断扩大面积,2006年发展到1200亩,同时还幅射带动周边的东平、湖洋、外山等乡镇种植冬瓜,去年全县发展到2000多亩,仅东关一个镇冬瓜总产量达到810吨、总产值858万元,全镇人均增收512元。永春县横口乡原来种植茶叶3000多亩,该乡毗邻安溪,在安溪县发展茶叶的影响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发展茶叶是脱贫致富、农民增收的好项目,2006年发展到1.2万亩,扩大了四倍,人均茶园1.2亩,人均收入已达到8000多元。同时该镇还大抓新村建设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方面有新的发展。德化县美湖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南矿北农发展格局,实施“农业稳乡、矿业立乡、科技兴乡、三产活乡”四大战略,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06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51亿元,比增21.8,乡财政收入比增13.09,人均收入达5900元。此外,其他挂钩点的特色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也有新的进展。

(二)整村推进扶贫和新村建设有新的发展

协会帮扶的几个乡(镇)、村都把工作重点放在中心村的建设上,中心村的建设都分别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进行科学规划,然后按规划实施。如安溪县城厢镇经岭村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居民住宅区、工业园区、文化广场、农贸市场等。并开通便民服务网站,率先成为全省信息化的示范村。石狮市祥芝镇湖西村是石狮市有名的贫困村,该村土地贫瘠,种粮无收,只能靠发展工业脱贫致富。几年来在石狮市、祥芝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协会的帮助下,该村从抓发展工业入手,大抓新村建设,目前该村已建成环村硬化路1.3公里,建成排水排污水渠一条,完成村南工业区大道长1.5公里、宽24米的路坯建设。湖西村工业区建设,石狮市计划在2007年度拨出资金400万元,征地1600亩,兴办小五金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彻底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此外,各挂钩乡村都以推广沼气来推动种养业的发展和清洁家园的开展,南安市东田镇西坑村去年建成中小沼气池50口,群众基本普及用沼气做饭和照明,村容村貌有很大改善。这些挂钩村在基础设施方面如村道硬化、自来水、电视、电灯及医疗保健等都有新的进展。

(三)科技协作扶贫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发展

6.乡2006年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篇六

一、2006年经济任务完成情况

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6012万元,较2003年增加366.23万元,增长了6.49;人均收入4755元,较2003年增加424元,增长了9.79;其中,第一产业总收入1602.13万元,较2003年增加273.36万元,增长了

20.57;人均收入2543元,较2003年增加305元,增长了13.63。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总收入381.6万元,较2003年增加19.99万元,增长了5.53,人均收入588元,较2003年增加43元,增长了7.89。

种植业方面,2006年全乡总播面积5700亩,其中:小麦503亩,玉米1248亩;甜玉米40亩,油料200亩,棉花246亩,瓜菜510亩,食用菌5亩,优质牧草3200亩,间作套种506亩。完成秋翻1640亩,冬灌580亩。

种植业经过结构优化调整,在3个方面实现了增收。一是大力发展优质牧草促增收。今年共种植优质牧草3200亩,每亩产草平均达800公斤,每公斤0.5元,仅此一项,可创产值128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可达64万。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作物促增收。今年结合三工河谷地域优势,建立特色作物示范园区40亩,其中种植紫糯、黑糯等特色玉米40亩,亩产值为3000元,40亩产值达12万元。三是增加间作套种面积促增收。今年,全乡间作套种面积506亩,其中果菜套种252亩,林草套种254亩,果菜套种每亩可增加收入800元,共可增加产值41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我乡总人口4050人,劳动力1279人,其中富余劳动力538人。2006年,我乡根据《阜康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的安排部署,狠抓农牧民思想转变和素质、技能的提高,积极拓宽转移渠道,严格按照“先培训再转移,先培训再就业,以培训促输出”的原则,将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富余劳动力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的转移到新的工作领域。

为及时掌握各村富余劳动力的具体情况,我乡根据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统一安排,对2006年富余劳动力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和建档立制工作,规范了剩余劳动力档案表、外出人员统计表、用工信息推荐表等村级档案。

积极引导,加强宣传,重抓培训,提高素质。为确保工作取得成效,我乡利用冬闲季节,进行了3次农牧民外出打工前的集中培训,举办了职业道德、法律知识以及旅游业知识的培训,参加引导性培训人数500人(次)左右,上岗培训142人,通过职业培训学校、劳动就业局、农机部门为我乡83名务工人员进行了技能。通过培训,提高了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立足新天国际、众和、大茂公司、天池能源、恒泰等大型企业入驻我乡的大好时机,加速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培养了一批有一定业务水平、专业技术的劳动力,并将这些劳动力转移到了我乡周边大企业中去。今年,仅恒泰山庄、阳光饭店就转移我乡富余劳动力87人。2006年全乡转移富余劳动力505人,创收252.5万元。

三、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完成情况

2006年,我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狠抓管理,完善制度,通过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综合水平。

1、农民负担管理。认真做好农牧民负担卡的监管发放工作,各

类统计数字的上报工作,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工作,村级“一事一议”的监管工作,严格执行报刊征订限额,为杜绝“农村三乱”现象,将农业税收、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涉农收费项目在乡政府和各村醒目的地方制成公示栏进行公示,增强了收费的透明度,加大了社会监督力度、使群众缴费放心、放心交费。

2、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对村财务实行“双代管”,村会计和出纳由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兼任,财务人员及时,对帐,报帐、结算帐、公开帐,并做好年初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工作,从而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从源头上节制了各种不合理开支。

3、二轮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我乡土地面积相对较少,全乡耕地只有5700亩,人均不到1.5亩,因耕地少,很难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流转主要是农业开发区和大泉村的集体土地向外承包,农牧民个人的土地基本上没有向外发包和集中连片种植。同时,积极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认真做好土地流转和承包管理工作,将农村土地承包信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有关农村承包方面的信访案件。

4、农村审计工作。2006年共开展事前审计2次,审计票据1000张,由于重视事前审计工作,我乡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今年各村杜绝了胡支乱花现象,票据手续齐

全、规范合理,分别对各村出纳的现金管理和村干部1998年—2006年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审计,完成专项审计报告5个、资产清理报告1个。

5、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按照上级下达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任务目标,我乡今年转化空壳村1个(北草滩村),实现当年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5个,其中收益在万元以内的村1个(北草滩村),收益在2-5万

元的村3个(四工村、石人沟口村和大泉村),收益在5万元以上的村1个(三工村),按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要求全部达到了标准。

四、农业机械化工作开展情况1、2006年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93万元,农机总动力达2080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6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台,小型拖拉机

46台,农用运输车16辆。

2、完成农机总作业量5.5万标准亩,农机经营总收入30万元,农机经营利润总额15万元。

3、完成机械耕地面积2500亩,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机播面积2350亩,完成精少量播种2100亩,机械深施肥2500亩,完成间作套种506亩。

4、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9人,其中复训23人,新训3人,审验拖拉机驾驶员23人,占应审驾驶员数的115。

5、完成机车检验54台,占任务总数的93.1,新报户拖拉机4台,清理黑车1台,非驾驶人员3名。全年未发生农机事故,农机安全监理“三率”均保持为零。

2006年,我乡农村经济双目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再接再励,扎实工作,为力争2007年农村经济双目标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奋斗。

7.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七

2005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21世纪前20年我国科技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规划纲要》已实施10年,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2.5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

1《规划纲要》对江苏省科技的引领作用

1.1 方向上的战略指导性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进入新世纪,江苏省贯彻国家方针,把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发展主战略,促进了科技生产力的大解放;面向“十二五”,江苏省牢牢把握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阶段性特征,率先做出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科教与人才强省基础战略的重大抉择。

1.2 目标上的宏观引领性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江苏省开启创新型省份建设指明了方向。2006年,江苏省做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出台了相关规划和政策意见。2011年,又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2013年,江苏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纳入国家首个试点省份,省政府印发了《创新型省份建设推进计划(2013—2015年)》,并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等指标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指标。

1.3 路径上的导向操作性

《规划纲要》对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确定了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等。江苏建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承担和实施纲要任务。2006年以来,江苏省前沿技术研究立项项目涵盖了8大领域20小领域,大领域相关率达到100%,小领域相关率达到90.9%,基础研究领域相关率达到100%。

1.4 措施上的开拓创新性

《规划纲要》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重点政策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新举措。江苏省认真落实国家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具体概括为“一个制度、两个支撑、三个体系、四个落脚点”,并进行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有力有序逐项推进。

2 江苏省实施《规划纲要》取得的成效

2.1 主攻推进产业高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江苏省一直以来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推进产业高端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均逐年稳步增长,增长率有不断提高的势头。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五年平均增幅30%以上,2010年产值30 355亿元,相当于“十一五”前十年总和。2015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1 37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0.1%,同比增长7.15%。《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其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如表1所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其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如图1所示。

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率和GDP同比增长率来看,近年来,江苏省GDP的增长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高新技术产值增长较快的年份GDP增长也较快,反之亦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由2006年的47.9%提升至87.5%,由此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对GDP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其占GDP比重如表2所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率与GDP同比增长率对比如图2所示。

2.2 超前部署前沿技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应对未来挑战,《规划纲要》超前部署8个领域27项前沿技术和18个基础科学问题,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江苏把突破前瞻性、先导性技术作为引领未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前沿技术创新部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形成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

2.2.1 实施“841攀登计划”

我省从2008年到2012年,组织实施“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发展841攀登计划”(简称“841攀登计划”)。五年圆满完成攻克800项技术难题、转化400项科技成果,培育100项重大战略产品的目标,在电子与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成效显著,具体领域分布如图3—5所示。

2.2.2 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江苏省制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工作推进方案,突出科技突破和创新能力建设,统筹集成科教协同创新基地、创新服务平台等资源,形成了突出的成效。2015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43 524.94亿元,培育了有机发光显示(OLED)、超高频电子标签、核心芯片等一批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产品,实现了超薄晶圆级芯片封装技术等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国产化;世界首座最先进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战略整机相继实现产业化;APSS柔性生产线、大功率数控机床切割机创造了锻压机床史上的全国第一;超纯净镍基高温合金率先实现大飞机项目用镍基材料产业化;金属有机源(MO)等关键配套材料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风电产业已构建从关键配套件到兆瓦级整机的完整创新链,关键部件占全国市场的50%以上;智能电网产业基本形成了覆盖各环节的完整产品链和企业集群,特别是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继电保护技术已位居国际领先地位。

2.2.3 鼓励原始创新,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面向长远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基础研究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江苏省科教资源丰富,全省共有160多所高校、50多所部属院所和70多所省属院所,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各类产学研联合体等4 337个,科技活动人员74.6万人,其中院士90多人,人才优势明显,科研力量雄厚。依托科教资源,江苏省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原始创新骨干作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创新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前瞻性部署,培养了一支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把基础研究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为江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4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活力全面激发

《规划纲要》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把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江苏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近年来,江苏省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创新平台、科技人才、重大成果等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目前全省80%以上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0%以上的科技平台建在企业,8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到企业,50%以上获奖科技成果来自企业。组织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行动,加快建设以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骨干的创新企业集群,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梯队,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定。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建设。近年来我省专利申请、授权量均大幅增加,其中企业申请授权专利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占专利申请、授权总量的比重也不断增加。2015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数27.5万件,占全省专利申请比重的64.26%,企业专利授权16.6万件,占全省专利申请比重的66.5%,是2006年的13.9和21.2倍,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进一步提升。

3 江苏省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江苏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部署,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创新动力不足,突出表现为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和结构不合理,2015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02%,不到发达国家的1/4;创新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创新产出质量不高和创新要素配置不合理,企业在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创造、吸引高层次人才等质量指标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创新机制不畅,突出表现为引导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和创新环境亟待优化,普遍存在政府引导资金投入规模偏小,针对性不够强的问题,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还比较突出,与创新有关的产业、科技、知识产权、贸易、财税等政策还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衔接。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要更加注重技术突破与战略产品研发的紧密结合。《规划纲要》侧重对技术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要求,需进一步加强科技、产业等规划的统筹衔接,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实现技术与产品、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的结合。

(2)要更加注重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协同创新作用。面向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要加大协同创新组织力度,发挥企业主体和骨干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更多地支持联盟组织开展技术突破、技术标准研制等重大攻关项目,更好地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3)要更加注重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分类指导。我国科技与经济一样,具有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区域科技发展的协调指导,更好地发挥部省工作会商平台作用,指导优势地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示范。

4 结语

8.2006年:中国经济50件大事 篇八

1.农业税全面取消

1月1日,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宣告全面取消,全国农民共减轻负担1265亿元。

2.煤电风波

1月1日,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在济南召开,由于政府不再对价格发言,煤电双方未签订一份实质性合同。

3.小排量汽车由限制转为鼓励

1月4日,《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颁布,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取消。

4.国家应急预案框架初步形成

1月10日,国务院发布5件国家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5.药监高官纷纷落马

1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因涉嫌收受贿赂被“双规”,药监局助理巡视员、原药品注册司化学药品处处长卢爱英,以及国家药典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国荣也先后落马。一桩“集体腐败案”浮出水面。

6.《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发布

1月14日,《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发布,允许外国投资者以协议转让、上市公司定向发行新股方式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A股。

7.中国重拳出击“商业贿赂”

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部署2006年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商业贿赂”成为重点之一,中央纪委为此牵头成立“反商业贿赂领导小组”。

8.清欠风暴:“要么还钱,要么坐牢!”

2月27日,中国证监会联合8大部委,对国内数百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这一股市顽疾宣战,拒不还款的将移送公安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9.“十一五”规划审议通过

3月14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指导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0.欧典地板骗局被揭穿

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揭露了欧典地板骗局,这个号称源自德国,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品牌地板其实就在北京门头沟、大兴等地生产,企业创办时间只有7年。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发退货风潮。

11.国内石油价格达到历史高位

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决定,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水平,这是发改委2006年首次调整成品油价格。5月24日,成品油价格再次调高,北京市场93号汽油一举突破5元大关,达5.09元。

1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

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维护农民工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要为农民工提供切实的权益保障。

13.消费税进行重大调整

4月1日,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这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消费税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整。

14.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年内开工

4月3日,铁道部宣布京沪高速铁路预计年内正式开工、2010年投入运营。建成后最高时速将达350公里、北京至上海单程只需5小时,比目前直达列车缩短9个小时。

15.德隆主案宣判

4月29日,建国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德隆案主案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唐万新被判有期徒刑8年并罚40万元;德隆系三家核心企业合计被罚103亿元。

16.齐齐哈尔假药事件

5月,部分患者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截至7月,有11人死亡。这是中国首次因药用辅料不合格而引起药品致人死亡的恶性医疗事故,也是近年来国内众多假药案中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例。

17.重庆旱灾百年一遇

5月以来,重庆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直接导致经济损失63.7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51.28亿元。

18.铜价冲至历史高位

5月11日,伦敦期铜价达到8790美元/吨,创造了期铜的历史纪录,其他一些有色金属价格也上涨到历史高位。

19.电力行业减薪行动在多个省市开始实施

5月1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表示:“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比较突出。”据称由于不堪社会舆论压力,电力行业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开始实施减薪。

20.广发基金创造发行奇迹

5月,原本计划发行一个月的广发策略优选基金,以每天近30亿元的速度,只用了短短5天,就最终以184亿元的规模结束发行,创下了中国基金史上空前的奇迹。

21.多项行政措施控制房地产价格疯涨

5月29日,国家出台“国六条”以抑制增长过快的房价,9月5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即“新国八条”出台。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在8月、9月,连续两次回落。

22.农行整改

6月26日,审计署公布农业银行违规经营问题比较突出,农行对此迅速进行整改,1300多人次被处理。

23.青藏铁路通车 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天路”。

24.中印边贸重启 7月6日,中国和印度重新开放连接西藏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两国中断40多年的边境贸易。

25.内蒙古自治区违规项目被叫停

7月8日,未经国家核准,投资高达28.88亿元的内蒙古新丰电厂发生一起重大施工事故,暴露出普遍存在的越权审批、违规批准征地等严重问题。8月16日,国务院对该事件作出严肃处理,一个月后,内蒙古17个违规开工建设项目被叫停。

26.中国首条跨国原油运输管道全线贯通

7月11日,中哈两国投资7亿美元建造的中哈石油管道正式开阀送油。这个中国第一条陆路能源传输大动脉,设计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

27.国美56亿港元收购永乐

7月26日,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商国美宣告收购永乐,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家电连锁业最大的收购案。国美不仅坐稳了家电连锁老大的位置,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家电连锁的版图。

28.欣弗事件

7月27日,西宁市部分患者在注射安徽华源生物医药公司的“欣弗”(克林

霉素磷酸酯葡萄糖)后,出现严重不良症状。8月3日,该药在全国范围内被紧急叫停。经查,厂家未按批准工艺参数灭菌,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安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29.天津滨海新区启动

7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根据规划,滨海新区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0.国内出现首条私有铁路

8月22日,广东省春湾至罗定的62.15公里的铁路100%产权被转让给深圳中技集团,这标志着罗定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私有铁路。

31.《破产法》、《合伙企业法》通过

8月27日,全国人大通过《企业破产法》、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重新界定了企业破产清偿顺序,平衡了劳动债权与担保债权的权益,并首次规定金融机构破产事宜,为外资的全面进入提供便利。

32.松花江再次遭遇严重污染

距离2005年导致哈尔滨停水四天的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不到一年,2006年8月下旬,松花江再次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一家化工厂向松花江支流排放大量化工污水,造成长约5公里的污染带。经紧急处理本次事故未影响哈市供水。

33.北京“福寿螺”事件

5月至8月,先后有100多名消费者因食用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等饭店的凉拌螺肉染上“管圆线虫病”,此事引发了全国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防线的关注。

34.外资并购须经反垄断审查

9月8日,修订后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施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不得造成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不得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5.邮政改革启航

9月,31个省级邮政管理局成立,中国邮政拉开了改革大幕。实行政企分开,组建邮政集团和邮政储蓄银行是本次改革的重要内容。

36.SK—Ⅱ风波

9月14日,来自日本的SK—Ⅱ品牌多项化妆品被查出含有禁用的铬和钕成分,引发退货风波。十天后SK—Ⅱ暂停在中国销售。由于目前国际上尚未制定相关安全标准,10月23日,SK—Ⅱ恢复在华销售。

37.上海社保案曝光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纪委《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据调查,陈良宇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牟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这是自陈希同案以来,中国反腐最大动作。

38.卫生部制订新医改方案

9月,卫生部相关官员透露,新的医改方案草案现已提交到国务院。10月23日,有关医改新方案制订的9个研究课题面向全国进行招标。这些课题的研究结果将构成医改新方案的主要制度框架。

39.欧盟对中国鞋实施反倾销

10月4日,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调查案作出最终裁决,从2006年10月7日起,欧盟将在两年内向中国皮鞋征收高达16.5%的反倾销税,为期两年。

4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月8日,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各阶层广泛接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将缓解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感,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4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

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任务中,“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位列第二。缩小城乡差距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硬目标。

42.百届广交会开幕

10月15日,第100届广交会开幕,这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从第101届开始,广交会将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43.工行上市募集资金创全球之最

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港沪两地同步挂牌上市,募集资金220亿美元,创全球之最。

44.三峡蓄水达到156米高程

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达到156米高程,左岸14台机组首次带满负荷,大坝防洪、发电、通航三大效益进一步凸显,长江航道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45.“徐工凯雷”并购案

10月25日,美国凯雷集团与徐工集团、徐工机械签署协议,计划出资3.7亿美元换取徐工机械85%的股权,但随之引发了关于民族经济安全的全社会大讨论,徐工凯雷并购案成为“外资参与国企改制第一案”、“外资并购第一案”。

46.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行

10月31日,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五点建议: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积极深化投资合作;不断提高经济技术合作水平;努力建设高质量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稳步推进次区域开发合作。

47.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

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高达100亿美元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峰会还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

48.上证指数突破2000点

11月20日,上证指数在6年后重返2000点,从年初到11月,短短十个月,上证指数整整上涨近800点。

49.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元 11月,国家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超过了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五分之一。

50.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

9.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 篇九

一、2006年工业经济工作回顾

2006年,我镇工业经济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滞后效应带来的银根收缩、土地紧控,各种增本减利因素不断增加等新情况,全镇各企业超产谋划,积极应对,靠实措施,狠抓落实,整个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

一是总量规模扩张,经济运行质态不断提高。全镇全部工业完成产值12.5亿元,销售收入11.3亿元,利税5000万元,利润23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8.8%、39.4%、40.3%、42.7%,其中列统工业完成产值

4.5亿元,销售收入4.3亿元,利税2800万元,利润12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98%、48.6%、50.6%、51.4%,列统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比重36%,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和列统工业实现产值分别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从增长速度和完成指标情况看,全部工业及列统工业增幅今年以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年增幅高出上年3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来的最高增速,从运行质态上看,在产值、销售较高增幅的情况下,利税、利润实现了同步增长,全镇工业用电量为125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高于全部工业产值增幅,工业经济运行质态进一步提升。二是特色优势明显,重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以来,我镇四个支柱产业:机械制造、内燃机配件、包装制品和玩具服装均发挥了比较优势,其中:机械制造行业实现产值1.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14%;包装制品实现产值0.8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玩具服装行业在外

贸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实现产值0.45亿元,同比增长38.4%,占全部工业产值4%。代表我镇产业形象的重点产品内燃机配件增势明显,全年实现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39.8%,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2%。全镇21个列统企业中,四个支柱产业就有14个,并且共计完成产值5.9亿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47%,真正挑起了全镇工业经济大梁,对全镇工业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

三是规模优势增强,拉动经济发展比重加大。作为全镇重中之重的21家规模企业,今年以来,面对宏观调控,以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应对,特别是在各种要素制约的情况下,坚持发展不动摇,以投入提升规模,以创新提升竞争力,加快科技创新的技改投入步伐,取得了良好的业绩,21家企业共完成产值4.5亿元,销售收入4.3亿元,利税2800万元,利润1200万元。分别是全部工业总量的36%、38%、56%和52%,全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有2家、3000—5000万元的有4家、1000万元—3000万元的有8家,500—1000万元的有7家,另外在今年的成长型企业中,已有8家企业销售已达或超过500万元,他们将使我镇规模体量更加厚实,规模优势更加放大。

四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今年以来,我镇工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建设方面:实施技改项目37项、计划总投资5.2亿元、完成技改财务数3.02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完成财务数1.35亿元;投资1000—3000万元项目14个,完成财务数1.26亿元;远大无

纺布、飞虹钢桥、润扬机械当年技改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为了让企业占领技术制高点,今年着力引导企业实施新品开发和项目申报,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获得市以上科技技改资金25万元,其中已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证书1个。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导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品牌,目前,我镇“飞虹钢桥”、“润扬机械”、“三力活塞”、“安元门窗”均在省内外市场有一定知名度。“润扬”牌产品已成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五是载体建设进展良好,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2006年,国家土地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化,企业用地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但我镇仍然坚持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从规划上调整龙河项目用地60亩,越江项目用地328亩,新打造了新北工业集中区,克服资金困难的束缚,对该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加大了投入,初步实现“四通一平”,今年前后已有15个项目落户工业集中区,总投资1.75亿元,目前整个集中区的项目建设已成为全镇工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分析全镇工业经济2006年运行情况及发展状况,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一是从经营模式看,不少企业采用的是粗放经营模式,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企业偏少;二是从行业分布来看,有部分企业颁布在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其发展主要依托经营方式的灵活、劳动力廉价等优势。三是从企业管理看,部分企业经营者管理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不相适应,家族化、本土化、“守摊子”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从信息化的应用程度看,目前企业借助信息技术、用先进的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缺乏重视,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较少,研究不够。

2、生产要素方面的矛盾仍然突出。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主要集中在资金、劳动力、原辅材料等方面,从资金角度看,面大量广的小规模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企业依靠自身积累来加快发展显得乏力;从劳动力资源看,由于我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有一定地位,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趋旺,既要花“血本”寻源,又要高价留人,劳动力紧缺矛盾日益加剧;从原辅材料供应情况看,我镇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外购,由于价格涨落不定,波动较大,给企业组织正常生产带来一定难度.二、2007年工业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初步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07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承前启后、提速增效、谋求新跨越、尽快实现“三年培增”非常关键的一年,为此,2007年我们发展工业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营造新城工业发展的新优势,在加快实现“三年倍增、四年小康、五年再上新台阶”上求突破;以结构调整为主体、以产业整合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构筑人才高地上下硬功夫,牢牢把握宏观调控带来的机遇,在新一轮的招商引资、技改投入、产业集聚上求发展,努力塑造充满活力和后劲的新城工业经济的新形象。

(二)主要目标

其于上述指导是:为了确保党委、政府提出的目标顺利实现,结合我镇工业发展整体水平,我镇2007年全部工业产值计划目标15.2亿元(剔除东升、越江两村),同比增长35.7%;新增列统企业10个,列统工业产值目标5亿元(剔除扬子船厂、多利织布),同比增长42.8%;技改投入4.05亿元,同比增长35%,计划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支撑2007年增长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

1、老产品恢复性增长:以润扬机械、润扬桶业、耐盾门窗、四方机械等为主的老产品,明年将有新的增长,这批企业将为我镇奉献6200万元新增长点。

2、技改项目投产:以飞虹钢桥、华美包装、中江建筑机械、扬子化工等企业,今年已加大技改投入,技改项目已陆续投产,给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也为我镇明年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这批技改项目投产后将新创产值5500万元。

3、新产品投产扩量:2006年我镇进入投产的新项目有16个,其中大部分是今年1—5月份投产的,投产几个月来运行质态不断提高,自身抵卸市场风验的能力不断加重,为我镇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不断明显,预计这批企业明年将新创产值14450万元。(4)新项目投产达产:今年9月以业,我镇又有16个项目已陆续开工,他们计划投资1.85亿元,今冬明春这批项目将建成达产,这批项目是我镇明年工业目标中新的增长点,经初步摸底了解,这批项目如果投产及时,将为我镇新增产值7500万元。

(三)2007年主要工作思路

上一篇:第三届知识竞赛答题下一篇:公司土地利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