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论文

2024-08-30

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论文(通用8篇)

1.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论文 篇一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在全人类实现。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明、正确的党,它善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己,保持正确的航向;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广大人民同甘共苦;它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实行民主的科学决策,制定和执

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它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它积极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种爱国力量,加强同港、澳、台同胞的联系,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它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当下,中国共产党日益强大,政务处理和人民的内部问题的处理能力日益强大,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我,越来越有自豪感和自信感。所以本人一定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以切身实际支持党的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起到带头的作用,尽到一个作为共产党员的应尽的责任。其次,一定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协助党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个有理想,有几率的青年人。

我会努力学习好各门学科,在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积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我还经常作自我批评,并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如理论学习不够灵活、工作中有些情绪化、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工作方法比较简单等。不过我会尽我所能予以改正的,同时还请组织给与指导和帮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为青年!

09工商企业管理2班 0505090233 吴国洪

2011-9-26

2.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论文 篇二

1 材料结构不断轻型化

当桥梁向大跨度方向发展的同时, 未来桥梁新材料应具有高强、高弹模、轻质的特点, 对建桥材料也提出了高强、轻质和多功能的要求, 桥梁的规模有一个理论上的限度。新型材料不断出现, 不过它们的实际应用仅仅受制于对其使用寿命的顾虑。在以保守的方式使用新型材料的初期验证阶段, 目前桥梁常用的钢和混凝土, 从而实现高强轻质的目标。材料科学的进步为桥梁实现轻巧、简洁、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进一步探索新型的、高强、超高强工程材钱建立其可靠的力学本构关系, 以充分发挥材料潜在的承载力, 并在结构理论研究上发展更符合实际状态的力学分析方法与新的设计理论, 不同类型轻质材料组合拼装的各类新型斜拉桥、悬索桥、轻质拱桥, 并向可靠度理论方向进行探索, 将一跨而过大川海湾。

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跨度将会达到甚至超过斜拉桥。拱桥的拱肋是以受压为主的构件, 除需要改进桥梁设计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外, 其稳定性问题较为突出, 轴压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高;在大跨度桥梁中, 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灌注混凝土阶段的模板和钢筋, 耐火极限比钢材强;高强轻质且便于施工的高效结构材料, 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大跨度拱桥中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钢管棍凝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 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 但在我国钢管混凝土具有很灵活的造型能力, 发展迅速。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 制定了多种应用规范。主要形式有下承式、中承式、上承式, 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铰拱桥分为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的混凝土拱桥。这种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将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拱桥的发展充满了活力, 拱肋构造, 大都采用双管组合肋 (“哑铃”型截面) 或4管组合肋。在我国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 也有采用2管和6管组合肋的;缀件则采用钢板或较细的空钢管, 无论是数量和跨度、结构和类型、施工技术等均为世界领先水平。其造型千姿百态, 为好些城市平添一道绚丽壮观的风景线。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钢管混凝土拱桥将成为我国路桥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桥梁美学研究

桥梁建筑是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 属于艺术门类。桥梁通常是社会大型公用设施, 与其他±木建筑相比, 它具有土木工程建筑的一般属性, 桥梁建筑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有使用和观赏两重功能。其主要功能是给人们提供跨越障碍的通道, 具有形体庞大、位置固定、建造具有不可逆性且耗资巨大等特点。由桥梁的特殊功能决定了桥梁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结构散布在社会各处,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使用它。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 具有开放性, 使用寿命也比较长。因此, 公共性、公平性、安全、适用、经济必然是桥梁设计的原则, 桥梁规模越大, 激发了公众参与的热情, 经济因素在桥梁建设中所占的分量就越大, 人们对其建造都非常关心, 这一点在现代桥梁设计实践中已得到足够重视, 这就是推动桥梁美学研究的直接动力。创新便是桥梁建筑艺术的灵魂, 通过总结前人的创新经验, 终究会走向桥梁的艺术范畴。桥梁建筑属于结构, 创新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其存在的基础是其适用性, 也需要用理论来指导。

3 桥梁绿色设计

桥梁从设计建造到使用, 直到服役期满, 利用绿色设计和生命周期设计。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绿色设计包含产品从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置的各个阶段, 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环境价值, 因此对环境问题的考虑不仅仅指施工建造期内对环境的影响, 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环境保护只是绿色桥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之一。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垃圾, 不能等产品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后果再采取防治措施, 其自身将成为一件无法处理的废弃物。要预先设法防止产品及工艺对环境产生的负作用, 然后再制造。这就是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但达到使用寿命后, 因此如何利用桥梁高架的优势保持生命流通, 对达至设计使用年限的桥梁的处理问题也是不能忽视, 生态连续是未来桥梁设计必须考虑的课题, 这也是绿色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

4 结论

陆路交通网是世界桥梁工程界的目标和梦想。年轻一代桥梁工程师要以报国为己任, 勤奋学习、努力创新、勇于实践, 让中国的桥梁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里程碑, 使中国成为世界桥梁强国中的一员, 重现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张建仁, 刘扬, 许福友.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1-3.

[2]中铁大桥局桥梁科学研究院.大跨度铁路 (公铁两用) 斜拉桥和悬索桥资料调研[R], 2001.

[3]陈艾荣, 盛勇, 钱锋.桥梁造型.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3.

[4]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19-20.

[5]韩伯林.世界桥梁发展史.知识出版社, 1987:46-115.

[6][英]马丁·韦尔斯.世界著名桥梁设计[M].张慧, 黎楠,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3.

[7][英]马丁·皮尔斯, 理查德.乔布森.桥梁建筑[M].吴静妹, 王荣武, 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15-18.

[8]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M],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论文 篇三

关键词: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20-02

一、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发展过程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以来,科学社会主义(以下通称社会主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直是无产阶级理论家和革命家探索的重大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任务,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与前途。

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的根本任务。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质的规定性,由事物的主要矛盾构成。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主要矛盾,也就有不同的本质。

而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解读马克思,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家们所做的探索,这也是学界较为忽视的一个视域。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对事物所做的多角度、多层次、历时态的、能动的反映。认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但有过明确的本质性论述,可以概括为: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应当与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

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后,各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未能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在苏联和东欧等国受挫;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突破了苏东各国共产党在认识论上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与封闭主义,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但国内学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解读,还停留在邓小平时代,对邓小平之后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缺乏本质层面的认识。本文从认识论角度,首次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三大发展,首次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

二、苏东各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探索

十月革命后,列宁意识到,完全依赖马克思主义现存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够的。他主张在实践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做了许多重要探索,如注重发展生产力,注重对资本主义的利用。列宁去世后,苏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限定在体制层面,教条理解马克思理论,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本质。

东欧各国,尤其是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共产党意识到苏联模式的不足,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没有正确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导致事业夭折。

为什么苏东各国共产党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因为他们违反了马克思主义以下认识论原则:

第一,从认识的原则上,无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认识标准,奉教条为绝对化的行为圭臬。

第二,从认识的范围上,缺乏对事物的本质做多层次、多阶段的认识。仅从体制层次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追求单一化与单极化。

第三,从认识的角度上,缺乏从主体角度理解事物本质,忽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原则,不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四,从认识的视域上,将社会主义看着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硬化的系统,过于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忽视同一性,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做了完全对立的理解。

三、从认识论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了苏东各国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经验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这主要体现在:

1.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范围,从体制层次(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提升到功能、目标层次(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和目的层次(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取代资本主义,且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设想,采取了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比的认识模式。

苏联时期,列宁曾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设想,非常强调生产力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吸纳。但列宁之后的苏共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对比模式理解为对立模式,并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立场放弃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提出人道的社会主义,想克服生硬的体制化的认识立场。但他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在体制层次的本质内容,如无产阶级专政,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时代,就坚持并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为主、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体制层面的本质内容。但中国共产党在保留体制层面的本质基础上,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或主要功能)也纳入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范围。1992年,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然而,中国共产党没有将功能层次看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高层次,而是进一步将本质范围推进到目标层次,即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详细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3]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体制的建立,是为了功能的达成;而功能的达成,是为了目标的实现。体制、功能、目的,这是理解社会主义本质不可或缺的三个层面和三项内容。

2.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角度,从客体向度(以体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社会发展工具为本质内容)推进到主体向度(通过社会主义领导主体暨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三个代表”思想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通过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观,从人与社会这两类社会主义主体层面,揭示社会主义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新本质)。

世界的历史,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历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是其客体的发展,更是其主体的发展。体制,只是一种工具与客体。仅以体制为认识对象,是一种忽视主体的认识向度。对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人的规定性,应该成为社会的本质内容。

马克思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将人本主义原则表述为本质,但他们强调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本主义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列宁那里也是得到了继承。

列宁之后,受斯大林时的苏共影响,共产党世界在认识领域长期忽视人的主体性原则。虽然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也曾想恢复人的主体地位(如1968年4月,捷共提出建立“人道面貌的社会主义”,实行能提高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戈尔巴乔夫也提出要建立人道的社会主义,要与生硬的体制与冷漠的官僚主义做斗争),但由于没有真正从社会主义本质上恢复人本原则,没有真正突破体制框架,虽有成效,但终归失败。

中国共产党从毛泽东时代起,就在实践中建立了群众路线。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都对群众路线做过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一直提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既是工作路线,更是认识路线。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世纪和新的发展,面对着全球化与多元化格局,中国共产党正式将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纳入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层面。江泽民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样,将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客体事物上的发展,拓展到了人这一历史主体的发展层面。

江泽民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建党思想。这是进一步从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的核心力量——核心主体层面对社会主义的方向与本质进行揭示。

胡锦涛进一步从社会这一群体主体角度提出和谐社会思想,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范畴。社会是众多个人的集合,它反映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的关系及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人的发展,是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和谐的发展。“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4]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这个和谐的社会系统对外部也能体现其和谐的本质,成为构成和谐世界的重要成分。

这样,和谐——这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所做的设想,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探索,终于在实践上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在社会主义阶段的继承、实现与发展。

3.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视域,由内向性、封闭性(产生了“一大二公三纯”等教条)导向外向性与开放性(强调社会主义对内对外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观等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事物,既是一个独立系统,也是依赖母系统的子系统,与系统内外的其他事物或元素进行信息、能量与物质的交流,才能健康成长。

二战后的冷战,使社会主义国家与更广阔的世界文明母系统日益对立,甚至社会主义内部也相互孤立,使得社会主义政党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视域:将社会主义生态系统作了“纯洁化”的封闭性理解,忽视外因与外部力量;封闭使力量向内,内向性导致系统内耗。

这种认识视域上的封闭与内向,也导致教条化认识。权威的思想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标准。自闭,导致缺乏活力与创新。

在实践上,苏联虽然在军事工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处于迷雾中,整个国民经济呈畸形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长期停滞,使生产力与人的发展都受到阻碍。

中国曾经奉“一大二公三纯”为绝对真理,不能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理论创新与发展。文革十年间,正是世界突飞猛进的时期,而中国却关起门来搞建设。甚至,内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也是相对封闭的,人才与物质的流动,也被严格限制着。

邓小平意识到在认识上采取教条主义、封闭主义是行不通的,提出改革与开放的基本方针。

改革,就是将社会主义系统内部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生态内环境,让内部各类矛盾、各类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为了使社会主义系统内部各地区、各部门、各生产力要素处于活跃的发展之中,确保各类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而解放生产力和社会主体。

开放,就是将社会主义系统看作是整个人类文明生态母系统的子系统。不对外交流与合作,就不会促进内部力量的更新与壮大,就不能及时吸纳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使子系统在地位优势上被日益边缘化,在信息作用与反馈上日益钝化,在竞争中力量日益弱化。

正是开放性的视域,江泽民才可能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观,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思想,使社会主义子系统与人类生态文明母系统更能相融互利。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以后所采取的外向性与开放性视域,是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它有助于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自闭主义的认识方法。如果说,人的全面发展观是对内向性视域的突破,外向性的积极成果;那么,社会和谐观则是对封闭性的突破,是开放性的光辉成果。

四、总结

由于在认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才得以突破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与封闭主义的立场与方法,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进行正确的继承与成功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公为制为基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为发展方向,以社会共同富裕、和谐,人的科学而全面的发展为目的。

人类历史滚滚向前,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仍未结束。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挑战,各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艰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26.

[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

4.对中国共产党的基础认识 篇四

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大概从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我就非常向往那枚别在军帽上的红五星,梦想有一天能够戴上她,拥有她.。但是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她有什么意义,我不太清楚,只是觉得很神气。上了小学加入了少先队,上了中学加入了共青团,我慢慢明白了那颗红五星的意义,原来从小到大我都一直追求着她--中国共产党,并且渴望加入到她的行列中。为此我在中学时便积极要求入党,努力学习党的有关理论和章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九十年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她的诞生,就象黑夜里的一束火把,把当时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主入党申请书范文义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唤醒,给他们希望给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途径: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用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以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去打碎旧社会的枷锁,解放全中国人民。

在______统治下的白色恐怖里,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用他们的鲜血和热情唤醒了穷苦百姓;在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他们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尊严拼命杀敌,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用血肉之躯铸造了一道钢铁长城,捍卫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保卫着四亿中国人的家园。

送走了枪林弹雨,迎来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共产党的身影又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沿战线,他们中既有时传祥、雷锋这样的普通人,又有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更有王汝昌、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希望早日看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读着那一串串名字,听着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我怎能不心潮澎湃,这更加坚定了我早日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但我深知这条路很长,也很艰辛,它必须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以及我全部的精力。但是,我决定要走到终点,实现我的追求和理想。

光凭热情是不够的,我还在党课中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丰富了我的思想以及扩展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我对党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理想,维护着最广泛的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这一点而言,她决不是一个类似于国外某些代表某个阶级利益的团体,可以说她是为全中国人民谋求福利的,而不是统治人民的。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这一角色。任何妄想统治人民、贬低人民的行为和个人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说成为党员并不是要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入党更不是为了谋取私利。这一点我体会最深,以前的想法还很幼稚,认为成为党员仅仅是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有优越感和自豪感,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不符合的。

有人说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一石激起千层浪,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某些党员的党性开始变质,出现了王宝森这样的蛀虫,人民深恶痛疾,有些人不免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不信任感。在一段时间里我也曾出现了类似的想法,可是通过党课的学习,我发现了我的认识有偏差。

从历史角度来讲,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秀的政党,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国家,能够使全中国老百姓过上温饱生活,甚至很多地区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个成绩相当了不起,这其中党员的贡献使无庸质疑的。他们中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数不胜数。单凭一两个极个别的败类就抹杀全体党员的功绩是不公平的,同时这也反映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共产党员的形象是何等纯洁,他们不希望让她的纯洁遭受一点点侮辱,任何有损共产党员形象的行为都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这也提醒了我,要主动向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学习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并且努力让自己也具备那些品质,这样才能坚定我对党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总之,通过党课的学习,我对党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我为此感到欣慰,同时也对我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要为早日加入党组织而努力奋斗,努力学习。我期待那一刻。

篇二

敬爱的党组织:

这次的党课学习加固了我对党的认识,让我深入了解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令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党所代表的深层内涵,使我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让我的思想时刻追随党的精神,入党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端正,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在党课上,王莉老师为我们讲授党的性质时,首先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即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充分地为我们阐释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接着,老师又为我们讲解了性质的更深层次内涵,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党的本质和生命。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定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实现,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的确定、领导作用的发挥,也关系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如今党的蓬勃发展,党经历过了无数艰难的考验,而如今党的性质正是在这种过程中慢慢确立与发展起来的,它表明了党所代表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一个最为无私的政党。历史证明,只有真正落实“三个代表”,党才能真正的永葆先进性,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对党报有痴痴热情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坚持党的性质,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紧接着,我们又进入了对党的根本宗旨和指导思想的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由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同社会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同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规律决定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共产党,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同时必须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另外,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从“一大”时党的指导思想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到今天更为完善的指导思想体系,党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在磨练中不断成长,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且形成了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扬着先进之帆驰骋在历史的浪潮中,国际公认的“世界奇迹”比比皆是。今年来的天灾人祸接踵而来,令人恐慌的非典,刺骨的雪灾,震惊世界的地震,每一次都让人伤痛万分,但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坚强地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在磨练中成长,学会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这所有的一切都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性。

而在观看了《_》这部电影之后,我对党的宗旨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影片的最后,当田震英的孙子提到,田震英费尽千辛万苦才完成对_的布置,可到最后却连毛主席的手都没碰到,问他是否遗憾,田震英回答:“可是我们的灯笼在上面挂了六十年。”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在乎自己得到多少,只要所付出的能够有价值,那么便已足够。

这次学习对于我来讲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我也应该树立起更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不管是普通学生还是党员都应该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专业学习上有所建树。

汇报人:

__年__月__日

篇三

敬爱的党组织: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我们数统学院第三十七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与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中,我如同一棵新生的幼芽,生长在我们党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积极汲取我们党八十多年来总结积淀下来的先进思想,渴望茁壮成长!

富兰克林曾说过“思考应当走到众人前面去,愿望不妨留在后面”.生活是由思想堆积而成的,没有进行思考,没有先进思想,无疑就像一台缺少CPU的计算机,无论你别的配置有多好,最多只能成为一个摆设而已。而党校正是先进思想的源泉!

培训班的第一堂课中,李端阳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党的性质。中国__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___理论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戊戌变法风烟未逝,新____动硕果被夺,所有有爱国心的中国人都在思考,到底怎样的政党才能带领我们__压在肩头的三座大山,走向独立,走向辉煌?中国___当仁不让的站出来向世人宣布,我--中国___有信心,也有能力来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复兴之路。联合抗日、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中国___一步一步的带领我们走出困境,走向繁荣!如今,“三个代表”保证了我党能坚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永葆___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正是有了对我党的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更加坚定了我想加入中国___的信念,这一次党课,对我们这一期的学员来说,都会如同细水长流,让我们受益终生!

篇四

尊敬的党组织:

我自_年5月18日经党组织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组织中的一名预备党员开始,我更加努力学习各门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党建知识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精神,按党章要求办事。在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这一段时间以来,本人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向党组织作简要的汇报。

一、我一直在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为车间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机械维修工作纷繁复杂,突发工作比较多,这些都要求我要对设备的现状和结构情况,有较为熟悉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通过这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十分注意对整个设备的结构和原理的积累与总结,我想自己的工作经验一方面是自己工作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是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的结果。正因如此,我将更加珍视自己的岗位,以无比的热情与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想自己在政治思想上进步、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自己在工作期间从一名普通职工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我的转变与进步,是车间领导的培养、同事们的帮助与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才取得的。我清楚自己要入党,还有很多方面(政治思想、理论知识、工作水平)等需要不断的学习,注意加强政治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党性认识。我也希望领导和同事们一如既往的给与我指导和帮助,我也将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工作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向身边的党员模范学习,起相应模范带头作用。我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起的表率作用,协助班组开展各项工作。我认真坚持学习制度,积极参加党小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党课学习,在政治思想觉悟和对党的认识上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系列的学习与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我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工作的责任心得到了加强。

三、缺点与不足我也很清楚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与缺点,自我的总结和领导同志们的批评和指导,对我今后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我的缺点与不足具体表现:(1)和同事们的联系不够,缺乏交流;(2)工作中对同事们的关心不够。我这方面的缺点,同志们曾给我指出过,所以我还需进一步努力改进。以上是我对这段时间以来自已思想、工作情况的总结,不全面和不准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我也将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五

大概从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我就非常向往那枚别在军帽上的红五星,梦想有一天能够戴上她,拥有她但是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她有什么意义,我不太清楚,只是觉得很神气。上了小学加入了少先队,上了中学加入了共青团,我慢慢明白了那颗红五星的意义,原来从小到大我都一直追求着她--中国共产党,并且渴望加入到她的行列中。为此我在中学时便积极要求入党,努力学习党的有关理论和章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九十年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她的诞生,就象黑夜里的一束火把,把当时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主入党申请书范文义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唤醒,给他们希望给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途径: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用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以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去打碎旧社会的枷锁,解放全中国人民。

在______统治下的白色恐怖里,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用他们的鲜血和热情唤醒了穷苦百姓;在抗日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他们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尊严拼命杀敌,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用血肉之躯铸造了一道钢铁长城,扞卫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保卫着四亿中国人的家园。

送走了枪林弹雨,迎来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共产党的身影又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沿战线,他们中既有时传祥、雷锋这样的普通人,又有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更有王汝昌、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热,希望早日看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读着那一串串名字,听着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迹,我怎能不心潮澎湃,这更加坚定了我早日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但我深知这条路很长,也很艰辛,它必须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以及我全部的精力。但是,我决定要走到终点,实现我的追求和理想。

光凭热情是不够的,我还在党课中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丰富了我的思想以及扩展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我对党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

5.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的认识 篇五

敬爱的党组织:

从1921年建党起,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93年的风雨洗礼。九十三年前,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九十三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几名党员,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执政六十多年,拥有七千八百余万党员的大党。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带领着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勇敢实践,使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从小我就对共产党怀有崇高的敬意,因为外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上了党课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之后,我知道在这风风雨雨的九十多年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成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道路中,我学习到了唯有不断努力,坚持克服种种困难,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完成宏伟的目标,这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回想党的光辉历程,我想到了一个个为党和祖国奉献的英雄人物,江姐舍生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等等之类,这一例例令我感动的事迹再一次的浮现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所以近期我又再一次地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从中我学到了不少,收获了许多。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订了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坚决彻底地同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终于推翻了这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强国道路的探索,开展了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意在消除剥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随后,党又经历了十年**,在指导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但党以其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时纠正错误,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任务。1978年,邓小平同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由一个农业大国逐渐蜕变为一个世界强国。随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又被相继提出,标志着在传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党的方针政策正在不断地创新与完善,使其更符合我国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仍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九十三年的风雨洗礼,老一辈的优秀党员已经老去,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向老一辈同志们致敬,向老一辈同志们学习,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延续下去。当然,我也时刻铭记自己是一名学生,不能放松学习。共产党员只有广泛涉猎,全面学习,勤于思考,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在群众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我认真听讲,勤奋刻苦,始终保持端正、谦虚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荣获了多项奖励。课外我经常去图书馆阅览书籍,上网了解时事,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争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直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身未入党思想先入党。工作上,我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踏实勤奋,任劳任怨,一切从同学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此外,我也经常参加学院及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实地学习、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时常反省,以求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同学。我从党的成长过程中犹如看到了我自己的成长,一步步成熟,一步步走向成功。我知道这与党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从我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在党的带领下,我会不断的完善自身,走向成功。

经历了九十多年的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依旧是那么的辉煌。我从党的光辉历程中学到了很多,也更加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通过对党课的学习,我更加明白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不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行动,要用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服务同学、服务班级、服务社会,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会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6.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论文 篇六

我一直都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渴望与向往,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盏导航灯,引领着一批有一批的优秀党员奉献于党的革命建设事业,实现自己的最高价值。现在,通过对党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过去的认识还是太过于肤浅,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党的本质。其实党并不简简单单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人民的不可推脱的责任。当然,党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作的贡献是伟大的。

一、赢得了民族独立,恢复了民族自信

他废除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彻底赢得了民族独立。自信心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一百年来,这个民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挣扎中求存,民心士气已经衰微之极。共产党的队伍,他北拒联合国军团,西击印度,南惩越南。这些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民心。“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创立了人类史上崭新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政治制度,集中国历史优秀政治和现今世界文明政治的大成。虽然它还在完善中,但是他真正做到了权力真正属于人民。让人民既不为权力所奴隶,也不为资本所奴隶!

三、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途中,从太平洋到非洲大陆,从纽约交易所到好莱屋大片中的中国元素,这个古老又年轻的民族正在世界任何地方坚定地释放它的影响力。

7.对中国音乐史分期的认识 篇七

一、传统的中国音乐史文化分期

关于中国音乐史的分期, 传统的划分方法主要为“自律”分期方法和“他律”分期的方法。

(一) “自律”分期方法。“自律”分期方法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纵向分期法, 其是以音乐的类别和形式作为纲目进行分类。这种分期方法是通过专题史来表现, 辅助以断代史。第二种是综合分期法, 其是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类, 主要运用音乐学方法以及音乐表演方法按照音律、音调、乐谱和乐器进行分类, 其中还要将乐舞、歌剧以及乐队和器乐作为分期的进化线索。

(二) “他律”分期的方法。“他律”分期的方法主要分为四种, 第一种为以朝代作为标准方法进行划分;第二种为以社会性质作为标准方法进行划分;第三种是综合朝代、音乐形式以及类别作为划分的标准进行划分;第四种是按照不同朝代的不同音乐表现形式作为准则进行划分。

以朝代作为标准方法对音乐史进行划分, 是根据不同朝代的音乐特点来界定的, 将音乐史分为四大块, 即上古音乐、中古音乐、近古音乐和现代音乐。然后, 根据具体的朝代进行细致地划分, 也可以依照朝代进行简单地组合。

以社会性质作为标准方法进行划分, 主要是从音乐的社会性质角度对音乐进行划分。社会的延续与更替, 人的文化观念也会发生转变。音乐作为一种思想表达方式, 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综合朝代、音乐形式以及类别作为划分的标准进行划分, 形成中国音乐史的综合分期法, 将中国音乐史划分为三类, 即歌舞伎乐期音乐、综合俗乐期音乐和戏曲俗乐期音乐。

按照不同朝代的不同音乐表现形式作为准则进行划分, 是将中国音乐史划分为五类, 即远古乐舞时期音乐、金石之乐时期音乐、俗乐时期音乐以及市民音乐、近代民族音乐。

二、新的中国音乐史的文化分期

中国音乐史根据音乐发展规律和文化特点, 可以被划分为六个文化分期, 即巫文化阶段、雅文化阶段、清商文化阶段、燕乐阶段、俗乐阶段、新音乐阶段。

( 一 ) 巫乐阶段。巫文化音乐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每一个音调的产生都与大自然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按照自然的物理、生理以致心理的规律而产生。此时的用音并不多, 一般为三个、四个和五个。后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虽然音乐的核心部分较为稳定, 但是音调因列就变得复杂化了。

( 二 ) 雅乐阶段。雅文化, 就是夏文化。雅乐以国家标准而创作, 是祭祀音乐。雅乐形成的基本方法是五度相生律, 是对巫文化的概括和提升。五度相生律继续发展, 就形成十二平均律。基于巫文化的自然律乐制, 雅乐音品一音列在各民族中各有不同。

( 三 ) 清商音乐阶段。进入到汉朝时期, 出现了乐府, 采集民间音乐, 清商就是在此时形成, 分为三调, 即平调、清调和瑟调。为了回归原生态文化, 已经趋于僵化的雅乐是不够的, 清商音乐中需要融入民间的乐舞以及其他的音乐形态, 以激发音乐的生命活力。此时发现, 音乐具有基因的传承性, 所能够传承下来的基因特征就是音乐结构学、节奏学和乐律学等等。

( 四 ) 燕乐阶段。隋唐时期接纳了西域音乐和新疆音乐, 唐代开放的文化, 将这些音乐带进宫廷。西域音乐是两种系统的合成, 即阿拉伯系统和汉族系统。按照规定, 祭祖需要使用雅乐, 因此新疆音乐成为了娱乐性等等音乐。这种音乐被保存保存至今, 西北秦声、乙反线、软线和重三六、活五等等都有所体现。

( 五 ) 俗乐阶段。俗乐产生于商业文化。南宋到元朝阶段, 随着商业文化的发展, 戏曲、说唱, 各种小调以及民间器乐曲产生, 但此时的小调还区别于农村的民歌, 而是商业化的民歌, 主要用于茶馆等娱乐场所。

( 六 ) 新音乐阶段。明清时期,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音乐开始转向。随着各种西方乐器, 诸如古钢琴、管风琴等的引进, 中国音乐文化界开始接受了西方文化。此时, 十二平均律被研究出来, 并被音乐界所广为利用。一些欧洲的传教士将这一学术理念带回欧洲, 制造出平均律钢琴。由于十二平均律运用十二个键来弹奏, 因此很容易实现转调。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音乐史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对于中国音乐史的划分进行研究, 可以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有更为明确认识, 对于学术研究具有启发价值。

摘要: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 作为礼仪之邦, 音乐伴随着中国的文明延续至今。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音乐文化中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而丰富且复杂, 使得音乐界专业人士对中国音乐史的分期问题难以做出公论。本论文综合学术界的有关看法阐述关于中国音乐史分期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文化分期,认识

参考文献

[1]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M].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7.

8.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论文 篇八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阶级属性

一、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认识的理论来源

正确定位知识分子阶级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都进行了很多的论述。

马克思根据知识分子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把大多数知识分子看作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认为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是资产阶级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雇佣劳动者从人对资本关系的意义上看是生产工人。教师对学生来说虽然不是生产工人,但是对雇佣他们的老板来说却是生产工人。……演员对观众来说,是艺术家,但对自己的企业主来说,是生产工人。”[1] (P. 443) 他们还从社会分工角度指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都是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是雇佣劳动者,是被剥削者。

列宁认为,知识分子是与体力劳动者相对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受雇的普通的雇工。但是,后来列宁把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当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其著述中较多地用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概念。列宁指出,“俄国的‘无等级知识分子’是俄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集团……。俄国先进的、自由主义的、‘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2] (P. 383) 列宁认为一些技术、统计人员、农艺师、教师以及地方自治机关的各种职员都是与贵族——农奴主不同的资产阶级。”[3] (P. 324) 列宁从世界观和生活习惯角度,将苏维埃必须利用的几十万资产阶级专家称为是彻头彻尾的资产者,指出资产阶级专家们“满脑子资产阶级观点”,“充满了资产阶级偏見”,“在思想上同共产主义格格不入。列宁过多地是从政治思想、世界观上来看待知识分子的,而忽视了他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斯大林认为,“所谓自由职业者(教员、医生、律师、大学生和一般学生)”,是“资产阶级中一部分有学识的人”,[4] (P. 17“) ‘知识界’,大学生和社会人士”,“是属于资产阶级的”。[4] (P. 23) 一直到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新的苏维埃的知识分子”的时候,仍然不认为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

1925 年12 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从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出发,指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阶级,而是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在当时的中国,只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附属于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和大地主阶级,为反动知识界,是革命的敌人;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包括学生界、中小学教员、小员司、小事务员、小律师、小商人等属于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1933 年10 月,毛泽东主持起草发布的《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知识分子不能看作阶级成分”,尤其不能看成一个单独的成分。[5] (P. 561) 这是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地阐发了知识分子非独立阶级地位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1939 年12 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从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和政治立场的维度把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多数归入小资产阶级的范畴。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基本上把知识分子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实际状况,为我党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的理论基础,但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在该问题认识上意见并不一致,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存在双重界定。

刘少奇认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认为,各学校中的教职员与各机关的职员都是工钱劳动者。职员,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是无产阶级中的一个特殊阶层,是整个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国家依靠工人,同时也依靠职员。职员和工人统统是工薪劳动者,雇佣劳动者。[6] (P. 633)

1949 年7 月,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文艺工作者是精神劳动者,广义地来说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7] (P. 349)1950 年8 月,政务院公布的《关于土地改革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知识分子本人的阶级成分依本人取得主要生活来源的方式决定,受雇于国家和私人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的知识分子统称为“职员”,明确规定“职员为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而且特别指出工程师、专家、教授等属于“高级职员”,“其阶级成分与一般职员同”。[8] (P. 397.399)这是党的文件中首次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做出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判断。但是政务院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这个里程碑式的决定,却未能在实践中贯彻执行。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知识分子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不论是政治立场还是世界观,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社会培养出来的大量青年知识分子成为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主体。

1956 年1 月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周恩来指出,我国的知识界的面貌在过去六年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的工作人员,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9] (P. 162) 但由于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作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产生“左”的失误,在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也出现了错误并日趋严重。

在1957 年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把500 万的知识分子归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断言,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并且宣布我国社会有两个剥削阶级和两个劳动阶级:工人、农民是两个劳动阶级,右派分子同被打倒了的地主买办阶级和其他反动派是一个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它的知识分子是另一个剥削阶级。

在1962 年的广州会议上,周恩来再次重申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陈毅元帅也在会上为知识分子脱“资产阶级”之帽,加劳动人民之“冕”,但未能纠正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错误认识及其错误政策。“文革”中,知识分子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诬称为“臭老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知识分子被视作“异己力量”,被当作监督改造甚至专政

的对象,使知识分子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文革”后,邓小平在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率先拨乱反正。在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他从剩余价值的角度,对知识分子是不是劳动者,是不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他指出,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有各种各样的脑力劳动者,他们同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处在对立的地位。但就在那个时候,也有很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如列宁所说,尽管浸透了资产阶级偏见,但是他们本人并不是资本家,而是学者。他们的劳动成果为剥削者所利用,这一般是社会制度决定的,并不是他们的自由选择,同那些绞尽脑汁直接为反动统治阶级出谋划策的政客是截然不同的。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创造剩余价值,他们也是受资本家剥削的。

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与历史上的剥削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不同了。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只要还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知识分子就需要注意解决是否坚持工人阶级立场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邓小平重申了26 年前周恩來关于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正确观点,标志着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又做出新的准确定位。十四大报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的进程。

十五大报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分子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同广大工人、农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建功立业。如此凝练的概括,意蕴丰富而深刻,是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文献中从未有过的。知识分子的定位清清楚楚,而且知识分子的任务和作用也明明白白,既有利于党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的工作,也有利于知识分子明确前进的方向。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正带领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胜利而努力奋斗,知识分子必将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知识分子问题事关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判定是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基础。从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发展历程来看,凡是对其属性判定正确,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而做出错误的论断,党的事业则经受挫折,蒙受巨大损失。在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正确把握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中华民族在21 世纪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斯大林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传:下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7]周恩来选集: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9]周恩来选集: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晚会项目管理策划书下一篇:关注人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