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案例

2024-06-27

西经案例(2篇)

1.西经案例 篇一

你认为古典学派工资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哪里?

从历史角度看,工资作为社会产品的分配方式之一,其出现是与雇佣关系的出现为前提的,而把工资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则是从古典经济学开始的。古典经济学中有代表性的工资决定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

首先,是最低生活维持费的工资理论。他认为工人工资的水平应以工人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为限,由此首开了最低生活维持费的工资理论的先河,也成为古典经济学一般工资理论的基础。

其次,是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的报酬,劳动也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取决于劳动者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价格,市场价格是根据供求比例的自然作用实际支付的价格。

最后,是亚当﹒斯密的工资决定理论。斯密认为自从有了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后,工资就只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

合理性:

1、关于工资本质的认识。

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企业中雇主与雇员是对抗的,工资仅仅是成本。古典经济学家生活的年代,经济还不发达或不很发达,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及科学研究的水平限制人们认识问题的视野、能力及水平。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工资的这一认识是合理的。这一认识的得出,主要是运用逻辑归纳法,即用逻辑推理的方式主观地推导出工资决定的因素。这一方法虽然现在看来有很多不足,但是在当时,也是先进的,值得肯定。

2、古典经济学中人的本质的合理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封建社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新兴的社会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然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原始积累却是工人阶级不断辛苦劳动创造出来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压榨,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体系中,工人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使整个资本主义市场得以运转,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进行研究的同时,对工人以及相应的工资进行分析并提出“经济人”的理论观点,认为工人为了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会不停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这个问题上来说,人是本质是利已的。对工人的这种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这一观点大体上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上与之前的封建社会制度相比,在社会分工这一概念上,古典经济学家对工人的定位已超越了之前的社会制度中的分工形式,工人是作为独立的自由人而存在的,彼此之间是公平的,自由的,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中的人身依附问题;其次,在伦理上讲,工人可以自由追求自身以及家人的利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使工人工作在以货币制度为基础的工作选择环境,如此,工人具有社会依附性的同时还具有了个人需求的因素;最后,这种理论观点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在经济学家分析人的本质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理论上对分析人的本质以及经济行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古典经济学家们正是不断的研究着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客观的分析了当时的经济活动和市场规律,他们实质上是一边在研究新的经济领域一边和封建社会的残留思想做斗争,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扩大生产力,使社会生产达到规模化,从而完全发展成为资本主义,所以说他们的研究实质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识,有助于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一定合理性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线索及对我们的启示。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线索及对我们的启示。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的线索:

1、威廉﹒配第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开始走向理论化的形态

威廉﹒配第首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命题: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他提出并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配第认为“自然价格”即价值是由商品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这里,它实际上是用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比较量来确定商品的价值。而“政治价格”则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

2、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论的系统论述——劳动价值论理论形态的初现

首先,他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提出任何一个生产部门的劳动都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同样也把货币看作知识充当流通工具的商品,用货币表现的价格只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态,把价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来。

其次,斯密提出了“交换价值的真是尺度”和“商品的真实价格”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是尺度,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前者是指购买到的劳动;后者则是指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实际上,这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两个尺度,即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外在尺度即为交换价值,内在尺度即为价值。

再次,斯密用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构成的“真实价格”,否认了耗费劳动构成的“真实价格”,用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否定了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形成了价值学中相互矛盾的二元论。

最后,斯密提出了市场价格围绕自然价格上下波动的思想,这实际上正确论述了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3、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古典理论形态的展开

首先,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试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进一步阐述了二者的关系,说明实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使用价值不决定交换价值的大小。但他和斯密一样没有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其次,李嘉图看到了斯密交换价值决定上的不一致性,认为斯密混同了耗费的劳动和购买的劳动。他坚持认为交换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其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和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同时,他也批判了斯密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认为交换价值可以分割为工资、地租、利润,但不能倒过来说交换价值由它们决定。

再次,对于价值的决定,李嘉图对不同种类的劳动和物化劳动对交换价值的影响也作了探讨,拓展了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视野。他认识到转移的物化劳动和直接生产耗费的劳动一起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区分了商品中新创造的价值和转以来的价值。最后,李嘉图也提及到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是由必要的劳动量来决定,即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启示:

1、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科学上的主要功绩,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同程度地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如利润、利息、地租等,还发现了工人、资本家、土地占有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从而初步找到了阶级矛盾与阶级斗

争的经济根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科学与否的标准,也只能是

历史的实际。即我们必须把一种学说至于当时的历史范围之内,看它是否揭示了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方面起的作用越大,其科学价值也就越大。以李嘉图为例,他生活的时代,英国正在进行产业革命,工业资本正在为自己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如此,作为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者,它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从理论上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何比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能使资产阶级增加财富。而之所以说李嘉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以理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比他的前辈们更为深入、更为科学的解剖,为工业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力,增加财富,开辟了道路。

试述古典经济学关于国民财富增长的目的与途径

斯密的著作《国富论》的主题就是研究国民财富怎么增长的问题。斯密说,一

国的财富是由它的成员的平均福利来计算的,而不是由总额来计算的—强调人均而非总量。国富来源于民富。何谓国民财富,指一国人均的国民收入。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有二:第一:扩大社会分工。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就是扩大社会分工。(分工理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①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③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由此斯密提出了相关政策一:内容: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认为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评价: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非常可贵的,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第二,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市场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活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从而强调市场的作用。由此提出政策二: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实行经济自由。但是斯密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斯密认为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

任,实行经济自由。从而实现国民财富增长的愿望已达到富国裕民(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的目的。其本质目的是维护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在一元劳动价值论中也曾论及财富增长的途径:李

嘉图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他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他主张通过降低地租来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另外收入的分配状况对财富的增长影响重大。古典经济学关于国民财富增长的目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

虽然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如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的叙述各不相同,但他们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看不见的手”能否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使社会与个人都得到利益最大化-通过价格来配置资源,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将价格当成衡量利益的手段,比如生产者用价格衡量投入产出; 理解“看不见的手”,注意:第一,竞争(生产者之间的相互比较和资本转移,消费者之间的相互比较和品种数量选择);第二,反对政府干预,因为政府是浪费的、腐败和无效的;第三,在国际贸易中应自由放任;第四,解决自私与败德问题,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司法体系。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就是通过供求变化、价格变化和人们的竞争,来调节资源配置的。根据价值规律要求,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其价格上升,获利就增大,就会吸引人们增加这种商品的资源投入,反之,则减少资源投入。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得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市场配置资源有许多优点:①市场可以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②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些都促进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产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麻醉品等都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其表现在,自发性: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等等。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致使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滞后性: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因此,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因此如果仅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也无法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的具体规定。如果没有市场规则的制约,市场交易就会失去公平、平等、公正,就会出现强买强买、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市场就无法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调配。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交易中各种不法行为屡有发生,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乃至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如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中毒事件,2000年河南等地的毒大米事件,2003年安徽等地的劣质奶粉事件,2008年假冒伪劣汽配件事件等等,都是违反市场规则,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恶性事件,不仅不道德,而且必然受到法律制裁。因此要从国家和企业经营者双方在法律制度和诚信观念上规范市场秩序。

古典学派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贡献与缺陷

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魁奈在他的《经济表》中,第一次试图描述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而“纯产品”理论和魁奈关于资本的理论是理解《经济表》内容的基础。

“纯产品”理论是魁奈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的基础。魁奈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发,展开对“纯产品”的论述。他认为,既然交换是等价的,那末流通

领域不可能是财富的源泉。不过,魁奈把农业视为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认为只有农业生产才会使使用价值增加,而其他部门没有创造财富因此,魁奈提出只有农业才生产“纯产品”。魁奈在他的《经济表的分析》中,以“纯产品”理论为基础对社会成员进行了阶级划分。他根据是否生产或占有“纯产品”为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三个集团,以揭示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这三个集团分别为:“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通过地租和赋税的形式,从生产阶级取的全部纯产品的阶级,“不生产阶级”---包括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和工人。尽管魁奈对社会阶级的划分是不正确的,但却为他解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课题提供了出发点和前提。在《经济表》中,魁奈第一次对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理论进行了分析,这是魁奈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做出的最大贡献。《经济表》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是:社会上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社会上划分为三个主要阶级;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之间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三个主要阶级相互间的买卖价格是不变的;货币只在三个阶级之间流通,各阶级内部的流通被抽象掉;不存在对外贸易关系。《经济表》中,是把一年中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作为循环的出发点。魁奈的《经济表》对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表现在:

1、魁奈正确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从社会总产品出发。

2、魁奈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是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服务的,并受到生产的制约。

3、魁奈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消费,以及把工业和农业生产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都看作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4、他运用抽象法,对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本质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使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得出清楚的结论。《经济表》也存在一些错误,从逻辑上看有些矛盾的地方。

斯密没有系统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斯密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分析,是从商品价值由三种收入构成的错误理论出发的。虽然斯密也看到生产商品要用生产资料,垫付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价值必须从商品价值的实现中得到补偿,但是,他认为,只是个别资本才需要生产资料的价值补偿,社会资本就不需要了。斯密从商品价值中排除了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这使得他无法解决社会再生产的问题。但是,斯密的再生产理论还是有闪光点的,在他的论述中,包含着关于两个部类划分的思想。

2.西经案例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右下方)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3.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需求量增加)4.下列变化中,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B产品的价格)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6.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增加)7.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C增加)

8.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

9.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需求增加)10.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11.在同一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D需求量的变动)12.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

13.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商品价格下降)14.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右上方)

15.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

1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导致(C供给量增加)

17.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18.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19.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20.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B粮食价格上升)21.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22.均衡价格随着(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23.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2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A4/3)

2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大于4)

26.需求的变动引起(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7.供给的变动引起(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8.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29.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A.黑市交易)

30.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A.E=(ΔB/ΔA)·(A/B))31.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32.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33.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化妆品)

34.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富有弹性)35.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销售收益下降)

36.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37.如果价格下降2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富有弹性)38.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C.下降)

39.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降到4元,需求量从9个上升到11个,则该商品的总收益将(减少)

40.两种商品中如果其中的一种商品价格发生下降或上升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请问二者的交叉弹性系数是(负)

41.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要想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买得到票,可以采取的办法是(电影票提价10%)42.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B.价格弹性大于1时)43.所有产品的收入弹性(D.不一定)

44.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A.汽车和轮胎)

45.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A.0)46.如果Y的价格上升,对替代品X的影响是(C.需求增加)47.已知需求方程为:Q=50-2P,在P=10处的点价格弹性是(B.0.67)48.假如Q=200+0.1M,M=2000元,其点收入弹性为(D.0.5)49.如果说两种商品A和B的交叉弹性是-3,则(D.A和B是互补品)50.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B.负)51.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B. 周期性商品)

5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C. 封闭型)5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5,供给弹性等于1.8,则蛛网的形状是(B. 发散型)5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供给弹性等于0.8,则蛛网的形状是(A. 收敛型)55.一般来说,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B. 发散型)56.一般认为,农产品的蛛网的形状是(B. 发散型)57.目前我国私家车的蛛网形状是(A. 收敛型)

二、多项选择题

1.满足需求的条件包括(B愿意购买D有能力购买)

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包括(A价格C收入D个人偏好E未来的预期)

3.需求定理是指(ACE)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E.商品与价格成反向变化

4.影响供给量的因素有(ACDE)A.价格C.成本D.自然条件E.政府的政策

5.供给定理是指(BDE)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E.商品与价格成同向变化

6.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BCE)B.互补品价格的变化C.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E.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7.均衡价格就是(BC)B.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同时供给量也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8.政府对商品的调节通过价格进行,其对价格实施(CE)C.支持价格E.限制价格 9.需求的变动引起(AC)A.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C.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0.供给的变动引起(BC)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C.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种类有(ABCD)A.Ed>1 B.Ed=1 C.Ed =0 D.Ed <1E.Ed<0 1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BCE)A.购买欲望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C.用途的广泛性E.商品的使用时间

13.需求收入弹性的种类有(ABCDE)

14.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种类有(ABDE)A.Es>1 B.Es=1 D.Es <1 E.Es=0

15.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ABCE)A.生产的难易程度B.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C.生产技术E.难易保管

16.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DE)A.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D.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需求量的关系E.交叉弹性就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7.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论述,正确的是(BC)B.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不相等C.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越往左上方的点需求弹性越大

18.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E)B.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E.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19.关于收入弹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CDE)A.收入弹性就是消费者收入变化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C.如果收入弹性小于零,表示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D.从宏观上来说,如果某类商品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人们对这类商品需求的增长速度小于他们收入的增长速度E.从微观上说,企业提供的产品如果收入弹性较大,则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 20.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ACD)A.交叉弹性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C.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D.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三、判断题

错1.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

错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3.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错4.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

5.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错6.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错7.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8.均衡价格一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错9.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

10.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

12.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13.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错14.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15.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错1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错1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

错1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错19.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20.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错21.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错22.一般来说,农产品的蛛网形状为封闭型。

错2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收敛型的。

24.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绝对值,则蛛网的形状是发散型的。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2.下列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3.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边际效用为零)6.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 递减)

7.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 可以比较)

8.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D. 6个)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10.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1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B.主观感受)12.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C.MUA/PA = MUB/PB)

13.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该家庭获得最大效用时的商品数量为(B.7)

1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元,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D.60)15.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6.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B. 完全替代的)1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B.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18.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D. 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19.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边际效用之比)20.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A.完全互补品)

2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22.预算线上的表明(C.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2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25.M=Px·X+Py·Y是消费者的(C.预算约束条件方程)

26.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预算线(D.不变动)

27.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C. 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28.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C.预算线上)

29.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

30.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31.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4单位Y,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A.78)

32.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C.X=125Y=50)33.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称为(D. 收入——消费曲线)

34.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品是(A. 正常商品)3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 下降)

36.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下降,但总效应是增加的,则商品是(A. 低档商品)

37.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二、多项选择题

1.效用是(ABC)A. 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一种主观感受C. 客观存在的

2.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AC)A.边际效用递减C.边际效用会小于零

3.以下关于边际效用说法正确的有(CDE)C.对于通常情况来说,消费者消费商品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D.在边际效用大于等于零时,边际效用与总效用反方向变动E.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4.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ACE)A.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C. 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E.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5.消费者剩余是指(CE)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线以上部分E.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6.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BDE)B.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D.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E. 在坐标图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

7.商品的边际替代率(BCDE)B. 是负的C. 具有递减的趋势D. 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E.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8.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看法正确的有(AC)A.均衡点位于预算线上C.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

9.下列属于低档商品的是(AC)A. 收入效应X1X*=-2,替代效应X*X2=+3 C.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8 10.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ABD)A.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 B.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90% D.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

11.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ABCDE)

三、判断题

1.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错2.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错3.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

错4.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错5.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6.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的。错7.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错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

错9.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交点。

错10.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11.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

错12.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13.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错14.价格下降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都是正数。

错1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一定减少。16.吉芬物品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的特殊商品。17.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C.机会成本)

2.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B.生产函数)3.正常利润(A.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固定成本)5.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固定成本)6.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B. 一直趋于减少)

7.固定成本是指(A.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8.下列有关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C.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大)

9.收益是指(A.成本加利润)

10.平均收益是指(C.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1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2.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减少产量就会使(A.总利润减少)

13.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D.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14.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15.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处于(A.递减且边际产量小于零)

16.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B.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17.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C.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

18.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 20)19.当劳动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C. 边际产量为零)

2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C. 与横轴相交)2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平均产量增加)

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23.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B.5<L<8)

24.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C.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

25.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A.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

2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C.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

27.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C.等产量曲线)

28.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2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30.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成本增加了)

31.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A.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32.如果价格不变,只是改变企业在投入要素上的总支出,就会使等成本曲线(C.发生平行移动)

33.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一定是(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34.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条件是(C.MPA/PA = MPB/PB)

35.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D. 生产扩展路线)36.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C.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37.平均成本等于(C.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38.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39.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40.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A.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41.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其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定是(D.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42.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B. 5Q-Q)43.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TFC为(A.30000)44.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AVC为(C.5-Q)45.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Q为产出数量。那么AFC为(D. 30000/Q)46.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C.200)

47.假定总成本函数为TC=16+5Q+Q,说明这是一条(A.短期成本曲线)

48.在长期平均成本线的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A.右端)49.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50.如果某厂商的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5元)

二、多项选择题

1.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ABCD)A.劳动B.资本C.土地D.企业家才能

22228

2.总收益大于总成本的部分叫(ACD)A.经济利润C.超额利润D.利润

3.固定成本是指厂商(BCE)B.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支出C.厂房及设备折旧等不变生产要素引起的费用 E.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支出 4.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BD)B.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升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D.在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ACD)A.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C.保持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变,只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D.边际产量递减发生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

6.边际技术替代率(AC)A.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C.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7.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的有(BCD)B.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C.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其中每一条代表一个产值,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D.等产量曲线互不相交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B.等产量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上该点斜率的绝对值C.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9.总成本分为(CD)C.固定成本D.变动成本

10.短期成本分为(ACD)A.短期平均成本C.短期总成本D. 短期边际成本

11.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CE)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E.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12.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ADE)A.大于0 D.递减E.趋向于零 13.在下列几种曲线中,属于U形曲线的有(ACE)A.平均成本C.平均变动成本E.边际成本

1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ACD)A.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一个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点D.长期平均成本在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

15.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区域(AE)A.长期平均成本小于等于短期平均成本E.长期平均成本与各条短期平均成本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左侧

1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D)B.MC小于AC时,AC下降D.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

17.下面何种情况发生时,企业的利润最大(AB)A.MR=MC B.TR与TC的差额最大 18.已知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0.025Q,利润最大的产量和价格分别是(BC)B.Q=1500 C.P=105 19.已知生产函数Q=LK,当Q=10时,PL= 4,PK = 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BD)B.K=6.4 D.L=1.6

三、判断题

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错2.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3.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9

错4.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5.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6.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错7.随着成本的增加,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倾斜。

错8.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

9.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

错10.MC曲线AC曲线相交于MC曲线的最低点。

错11.AP曲线的最高点和AC曲线的最低点相对应。12.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

错13.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平均成本。

错14.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错15.在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MC>AC,在其右侧,MC<AC。错16.平均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少。

错17.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错18.LAC可划分成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错19.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端。

错2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2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描绘出来的。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B. 产品无差别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C. 等于)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A.与横轴平行的线)4.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B. 超额利润)5.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A. 收支相抵点)6.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A. 正常利润)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C. MR = SMC)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 P =MC = AC)

9.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点是(B. 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10.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内继续生产的条件是(B. AVC〈AR或AVC=AR)11.下列行业中哪一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C. 种植业)

12.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C. 继续生产但亏损)

13.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2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14.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A. 停止生产且亏损)

15.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C. SMC≥AVC那部分SMC曲线)16.某企业产品的价格为常数时,其属于的市场结构类型是(A.完全竞争)17.当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总是(B.经济利润为零)

18.假如一家完全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分别为15元、15元和12元,企业就应当(A.继续生产)

19.如果一家完全竞争企业的总成本为:TC=10+2Q+Q,产品价格P=10元,从短期看,利润最大化产量应为(D.4)

20.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称为(D. 完全垄断)21.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A. 向右下方倾斜的)

22.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C. 市场价格)23.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24.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A. 利润最大化)25.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时均衡条件是(B. MR=SMC=LMC)2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数量是(A. 一家)27.形成垄断竞争市场最基本的条件是(C.产品差异)28.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C. 垄断竞争市场)

29.当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那么(B.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30.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主要区别是(A. 企业数目不同)31.形成寡头垄断市场最基本的条件是(C.技术所需规模的要求)

32.面临突点的需求曲线的寡头垄断企业,其生产成本稍有下降时,则最可能的结果是(D.利润增加)

33.寡头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企业之间互相依存)

34.面对突点的需求曲线的垄断企业有稳价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C. 企业的定价策略必须顾及对手企业的反应)

35.与突点的需求曲线上对应,它的边际收益曲线是(D.在弯折点一分为二)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叠的是(ABC)A.价格曲线B.需求曲线C.边际收益曲线

2.在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BD)B. P>SAVC D. P = SAVC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ABC)A. MR = MC B.P = MC C.AR = MC 4.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ABCD)A. 完全垄断市场B. 垄断竞争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完全竞争市场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CDE)C. MR=AR=MC=AC D. MR=LMC=SMC=LAC=SAC E. P=LMC=LAC=SMC=SAC 6.厂商的停止生产点是(ABD)A. P =AVC B. TR =TVC D.企业总亏损等于TFC 11

7.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三种情况(ABD)A. 成本不变的长期供给曲线B. 成本递减的长期供给曲线D. 成本递增的长期供给曲线

8.厂商要获得经济利润,一定是(AB)A. TR >TC B. P>AC 9.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ABE)A. 有可能获得正常利润B. 也有可能发生亏损E. 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10.价格歧视分为(ABD)A.一级价格歧视B. 二级价格歧视D. 三级价格歧视 11.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CDE)A.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C.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D. 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E. 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12.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D)

A. 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B.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D. 进入市场的障碍较少

13.垄断厂商的均衡如图所示,在Q1点厂商(ABD)A. 获得最大利润B. 价格确定在P1D. 利润等于(P1-P2)Q1

14.寡头垄断市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DE)B. 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可以是有差别的,也可以是无差别的D. 进入市场存在比较大的障碍E. 市场中厂商数量较少

15.在寡头垄断市场,突点的需求曲线表明(ABD)A. 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B. 寡头垄断企业之间竞争的重点是改进技术、降低成本D. 成本略有下降,价格保持不变,利润增加

16.突点的需求曲线(BCDE)B. 是指一个寡头垄断企业提价时,它的对手并不提价;当其降低价格时,它的对手也降价。C. 使边际收益曲线发生折断D. 表明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E. 表明成本略有下降,价格不变,而利润增加

17.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140-P,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分别是(AC)A. P=130 C. Q=10

三、判断题

1.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2.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相同的。4.企业获得经济利润则一定获得正常利润。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当企业实现长期均衡时,也就实现了正常利润,且经济利润都为零。6.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错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收益但不等于边际收益。错8.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9.在任何时候,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错10.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

11.长期供应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线的一部分,并且比短期供应曲线平坦。错12.超额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

错13.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错14.三级价格歧视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歧视的大。15.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错16.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错17.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

错18.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错19.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错20.垄断竞争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相互重合。

错21.对任何企业来说,如果边际成本降低,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企业应当降价销售。错22.突点的需求曲线是表示一个寡头垄断企业当它要提价时,对手企业也同时提价。23.在突点需求曲线模式中,在突点左边的需求曲线价格弹性比右边的需求曲线弹性大。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D.边际生产力)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B.MP·P)3.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A.VMP=W)

4.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5.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B.向后弯曲的曲线)

6.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7.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与横轴垂直的线)

8.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A.上升)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土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是(D.向右下方倾斜,垂直于数量轴)

10.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B.经济租金)

11.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B.7万元)12.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A.等于零)

13.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14.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B.平均,不平均)15.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A.洛伦兹曲线)16.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兹曲线就会(B.越弯曲)

17.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则洛伦兹曲线将会(C.与450线重合)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ABE)A.供求主体不同B.需求性质不同E.需求特点不同

2.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ABCE)A.工资B.利润C.利息E.地租

3.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CE)A.派生需求C.联合需求E.引致需求

4.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厂商的要素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且与(ABC)是相等的。A.ACL B.MCL C.WO 5.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ABCDE)

6.利息是(ABC)A 资本的报酬B.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C 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的

7.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BC)B.洛伦兹曲线C. 基尼系数

8.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AC)A.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C.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

三、判断题

错1.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错2.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3.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5.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6.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错7.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8.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9.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10.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B.大于)边际成本 2.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A.是限制的)

3.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C.生产的外部经济)

4.某人的吸烟行为属(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5.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B.非排他性)6.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D.外部经济)

7.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C.科斯定理)

8.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C.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问题可妥善解决

二、多项选择题

1.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ABDE)A.垄断B.不完全信息D.外部性E.公共物品

2.一般来说,垄断存在的缺点是(ABC)A.缺乏效率B.缺乏公平C.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比,产品价格高,产量低

3.外部经济是指(ACE)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

4.外部不经济是指(BDE)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人补偿的危害

5.外部性可以分为(ABCD)A.生产的外部经济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C.消费的外部经济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6.解决外部性的对策有(ABCE)A.征税B.补贴C.企业合并E.明确产权 7.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AC)A.竞争性C.排他性

8.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ABE)A.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B.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E.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

三、判断题

错1.市场经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资源的配置作用。

2.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必须进行控制,其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同时兼顾公平。3.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错4.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错5.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6.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错7.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与私人物品的生产决策一样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决定。8.公共物品必须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公共物品消费者人数并不需要减少其他消费品的生产。错10.完全竞争市场一定比垄断更以保证生产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2.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总是小于1)3.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1-边际消费倾向)4.凯恩斯提出的消费理论是(A.绝对收入假说)

5.人们在工作期间储蓄是为了在退休时消费,同时消费受财产影响的观点被称为(B.生命周期理论)

6.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C.弗里德曼)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等于1)8.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B.等于1)9.引致消费取决于(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0.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收入增加)11.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收入水平增加)

12.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13.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I=S)

14.消费和投资的增加(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15.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6.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17.投资乘数(B.投资引起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例)18.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C.边际消费倾向为0.64)19.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D.边际储蓄倾向为0.1)20.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B.I+G=S+T)

二、多项选择题

1.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AB)A.初始消费支出

B.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引致消费

2.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ABCE)A.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的绝对数量也会增加B.消费增加的数量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C.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E.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差额随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ABCE)A.由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决定的B.收入为消费和储蓄之和C.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增加储蓄减少E.当收入一定时,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ABD)A.MPC+MPS=1 B.MPS=1-MPC D.MPC=1-MPS 5.西方经济学宏观消费理论包括(ACDE)A.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C.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D.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E.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6.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ABCE)A.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B.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C.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E.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7.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ABCE)A.投资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加B.就业增加国民的消费增加C.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变动E.最终收入的增加是最初投资增加的倍数

8.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规律是(ABCDE)

9.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ABCD)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10.乘数的公式表明(BCE)B.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E.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

三、判断题

1.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错2.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3.西方经济学家在消费理论中,是从不同角度研究收入和消费的关系。4.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1。

错6.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7.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

错8.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9.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错10.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11.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12.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13.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14.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错15.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

16.投资增加、消费增加和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17.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错18.增加投资、增加消费和增加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4.总需求曲线表明(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5.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D.投资减少)6.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政府支出的增加)7.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B.政府支出的减少)8.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D.税收)9.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B.加上净出口)

10.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D.与横轴垂直的线)

11.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12.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13.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B.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14.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C.社会投资增加)

15.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16.公式I+G+X > S+T+M说明(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17.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I+G+X=S+T+M)

18.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9.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20.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长期总供给曲线)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C.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D.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ABCD)A.政府支出增加B.自发投资增加C.政府税收的减少D.储蓄的减少

3.总需求的构成(ABCD)A.居民的消费B.企业的投资C.政府的支出D.净出口 4.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ABCDE)A.价格水平B.收入水平C.预期D.财政政策E.货币政策

5.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AC)A.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C.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6.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CE)C.垂直的直线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E.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

7.总供给的构成是(BCDE)B.居民的消费C.居民的储蓄D.政府的税收E.进口物品 8.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D)B.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D.表明价格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9.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命题正确的有(ACE)A.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C.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同方向变化的E.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10.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AC)A.国民收入C.价格水平

11.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AC)A.短期总供给曲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12.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B.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三、判断题

错1.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2.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4.当其它因素不变时,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5.由物价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与由政府支出所引起的总需求变动在总需求曲线上是不同的。

错6.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7.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8.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9.在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错10.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1.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12.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第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失业率是指(D.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2.自然失业率是指(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3.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失业)4.周期性失业是指(B.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5.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周期性失业)6.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B.半日工)

7.奥肯定理说明了(A.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8.通货膨胀是(A.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9.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B.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10.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

11.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

12.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1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13.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A.控制货币供应量)

14.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是(B.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15.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1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C.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

17.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18.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9.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20.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提高失业率)21.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B.负相关)2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垂直于横轴)

23.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C.理性预期学派)

24.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二、多项选择题

1.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ABCDE)

2.下列因素中可能造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有(ABC)A.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C.消费习惯突然的改变

3.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ABE)A.温和的通货膨胀B.奔腾的通货膨胀E.恶性的通货膨胀

4.从市场机制作用,通货膨胀可分为(CD)C.放开的通货膨胀D.抑制的通货膨胀 5.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ABD)A.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描述货币工资变动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D.反映新古典综合学派观点的曲线

6.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ACD)A.菲利普斯曲线斜率为负C.菲利普斯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D.菲利普斯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

7.在以下理论的分析中考虑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BCD)B.长期菲利普斯曲线C.货币主义学派通胀理论D.新古典综合学派通胀理论

三、判断题

错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2.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3.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错4.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5.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6.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错7.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错8.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9.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0.若1992年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2年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2年到2002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

错11.只要通货膨胀率低,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只要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

错12.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1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14.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错15.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

16.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17.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错18.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错19.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错20.滞胀只是一种理论分析。

21.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第十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B.一项财政收入政策)2.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

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4.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5.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A.增加)7.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C.增加消费)

8.下列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9.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C.税收)

10.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A.政府投资)

11.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C.增加财政转移支付)12.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利率上升)13.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A.增加,利率上升)14.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经济衰退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ABC)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B.具有非盈利性C.收支行为规范化 2.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有(BCD)B.分配职能C.配置职能D.稳定职能 3.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CDE)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E.政府投资 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D)A.增加政府支出D.减少税收

5.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作用是(BCD)B.是双重的C.使国民收入数倍增加D.使国民收入数倍减少

6.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BC)B.税收C.政府转移支付

7.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ADE)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D.减少税收E.增加转移支付

8.以下何种情况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ABC)A.增加自主性支出B.减少自主性税收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9.在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AB)A.缓和经济萧条B.增加政府债务

10.实行赤字财政(AC)A.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C.在经济萧条时使经济走出衰退

三、判断题

错1.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的特点,因此不必讲究效益问题。错2.财政最主要的职能是调控职能。

3.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是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错4.按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时,转移支付也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错5.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6.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化,与边际税收倾向反方向变化。错7.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8.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为1。

9.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错10.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

11.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1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利率上升。1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错14.“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5.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购买支出。16..财政赤字成为西方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普遍现象。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货膨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第十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凯恩斯主义和现代化币主义都认为(D.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2.利率越低(D.实际货币需求量越多,而货币流通速度越慢)3.在下列选项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C.定期存款)4.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M1)

5.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A.变得不足)

6.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B.中央银行)

7.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B.公开市场业务)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

9.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C.储蓄减少)10.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意图是(D.降低利息率水平)

11.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12.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C.增加贷款)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率提高)14.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C.降低再贴现率)

15.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16.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C.减少,利率上升)

二、多项选择题

1.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动机的选项有(BCD)B.交易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 2.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AC)A.利率降低C.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3.货币需求大小与(AC)A.收入成正方向变动C.利率成反向变动

4.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BDE)A.制定货币政策B.发行货币D.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E.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5.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ABC)A.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6.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AD)A.再贴现率下降表示货币当局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D.再贴现率上升表示货币当局减少货币和信贷供给 7.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CD)C.降低存款准备率D.降低再贴现率 8.资本证券是指(BC)B.股票C.债券

三、判断题

错1.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2.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

错3.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

4.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错5.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M1之中。

错6.存款乘数就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之比。错7.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错8.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由政府制定,以调节经济。错9.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

10.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息率的提高。

错11.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错12.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错13.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14.相机抉择的实质是灵活地运用各种经济政策。

第十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C.增加出口)2.一个国家顺差过多,表明(B.积累了外汇)3.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则是(D.复式记帐原理)

4.如果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A.增加)

5.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6.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C.I+G+X=S+T+M)7.美元贬值将会(A.有利于美国出口不利于进口)8.如果经常项目上出现赤字,(D.出口小于进口)

9.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开放程度较小的因素是(A.边际消费倾向)10.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D.零)11.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D.边际效率倾向)

12.如果一国经济起先处于内外均衡状况,现在出口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能出现的情况(A.出现过度需求,引起国内通货膨胀)

13.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14.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B.小)

15.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A. 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少)

16.与封闭经济相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作用将(B. 更小,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

17.出口需求弹性大的产品是(A.工业品)

18.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C.下移)

19.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B. 利率水平)

20.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B. 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主要有(ABC)A.商品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C.国际间单方面转移支付

2.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ABDE)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D.错误与遗漏项目E.官方储备项目

3.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正确的说法是(AC)A. 亚当斯密研究了绝对优势原理C. 李嘉图研究了相对优势原理

4.资源禀赋理论与相对优势理论的差别是强调(BD)B.一般均衡理论D.比较优势 5.影响进口的直接因素是(ABC)A.初始进口B.边际进口倾向C.国民收入 6.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AE)A.边际消费倾向提高E.汇率下降

7.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AD)A.提高边际消费倾向D.降低边际进口倾向

三、判断题

错1.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2.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错3.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

4.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 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

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包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错6.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错7.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

错8.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并非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错9.人力资本理论虽然没有解释列昂惕夫之谜,但发展了资源禀赋理论(H-O模型)。错10.当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进口倾向时,乘数为零。错11.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12.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高,则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就越大。

错13.进口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出口是漏出因素。

14.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所以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减函数。15. 国际通货的多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错16.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进口增加,不利于出口。错17.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上一篇:脱硝培训试题二及答案下一篇:2024年昆明理工大学考试大纲城乡规划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