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

2024-09-30

“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精选6篇)

1.“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 篇一

淮办发„2011‟17号

关于印发《淮北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政府,市直各单位,各驻淮单位:

《淮北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淮北市委办公室

淮北市人民政府室

2011年6月22日

淮北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服务企业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关于印发<淮北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淮发[2011]9号)精神,市委、市政府同意,从今年6月份开始,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市组织开展“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解决制约我市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企业满意为标准,以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通过评议,切实解决我市行政机关作风不实、“中梗阻”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努力提高各级行政部门的服务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的理念,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和纪律保证。

二、评议原则

求真务实,纠建并举;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规范程序,客观公正;评优评差,促进工作。

三、评议对象

主要从市政府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和驻淮单位中选择为企业服务且具有行政执法权、审批权和行政管理职能的科(处)长,与企业业务联系较多的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单位服务窗口首席代表以及公共服务单位中与企业联系较多的部门负责同志面向企业公开评议。

四、评议内容

(一)机关科(处)长

1、执行能力:是否积极主动履行职责,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对属于本科(处)室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和服务事项,是否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是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职责有交叉的,是否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和配合,确保任务落实。

2、政务公开:所在科处室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多形式、多途径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等内容;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开应公开内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提供信息的,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期限予以答复。

3、工作作风:服务是否主动、热情、文明、规范;是否实行“一站式”等廉洁高效服务,是否按要求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是否存在作风漂浮和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是否认真接待和妥善处理企业、群众投诉,是否诚恳听取服务对象的正确批评和合理建议,自觉改进工作;是否纪律散漫、上下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串岗、溜岗、办私事。

4、廉洁勤政:是否加强学习,钻研业务,深入基层,认真调研,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是否存在故意刁难和吃、拿、卡、要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拉赞助等现象,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等行为。

5、涉企服务:是否积极落实涉企优惠政策;是否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各项承诺和帮扶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二)“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制度执行:首席代表制度是否按要求落实;首问负责制、领导定期到窗口值班会签制落实的情况如何;是否按照活动要求报送相关材料等;是否按照“八公开”(即公开许可名称、公开申报资料、公开许可程序、公开许可依据、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依据和标准、公开窗口电话、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五件”(即办件、上报件、承诺件、联办件、答复件)管理制度执行;对群众询问的事项耐心解答,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跟踪服务制、限时办结制、去向告知制等。

2、服务质量:接待群众是否热情文明,是否存在“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推诿扯皮现象;企业投诉窗口的问题,能处理和改进的是否及时处理和改进。

3、办事效率:办事效率是否低下,审批事项是否程序繁琐、耗时长;进驻的行政审批事项是否做到应进必进,是否按照审批流程方案要求开展行政许可,是否统一在窗口受理,是否真正授权窗口,审查资料、受理申请、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审批、收费、制证、发证过程是否在窗口完成,是否存在体外循环、“两张皮”的现象;是否做到即办件当日办结,其它件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

4、廉洁勤政:是否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和纪律要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不良行为;是否存在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违反党纪政纪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

1、履行职责:是否认真、全面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责,对属于本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和服务事项,是否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2、诚信服务:是否存在欺诈、不公平交易等违规违法问题,是否存在不履行服务承诺、降低服务标准等问题。

3、事务公开:是否存在不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及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问题。

4、办事效率:是否存在推诿扯皮、工作拖拉等问题。

5、服务态度:是否存在作风粗暴、生冷硬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等问题。

6、廉洁自律:是否存在刁难群众,以职权之便吃拿卡要报等问题。

五、评议的方法和步骤

评议采取统一组织、上下联动、分类评议与集中测评相结合的方式,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至7月底完成,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6月下旬)。

1、制订下发《淮北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工作任务。

2、在《淮北日报》、市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开通“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专栏,发布评议公告,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对被评议“百名科(处)长”及所在科(处)室职能及有关情况进行公示,编发个人工作基本信息。

3、被评议的“百名科(处)长”所属单位要及时组织动员,积极配合全市评议活动,并虚心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向社会公布。

(二)集中测评(7月上旬)。组织市直和一县三区所属的企业对被评议的百名科(处)长、“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和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中测评。

(三)评议汇总(7月中旬)。委托有关机构对评议结果进行统计和排名。评议结果采取百分制计分办法,其中,综合得分为85分(含)以上为满意等次,70分(含)以上—85分为较满意等次,60分(含)—70分为基本满意等次,60分以下为不满意等次。

(四)公布结果(7月下旬)。

评议结果依照淮发„2011‟9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并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市“千家企业评议百名科(处)长”活动办公室(设在市政府纠风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评议工作由市“服务企业巩固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评议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新闻媒体积极配合。

(二)明确责任。各被评议单位要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做好民主评议的相关工作。同时,做好被评议科(处)长和“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和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的思想教育和动员工作。市评议办、市效能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宣传部门要加大对评议活动的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力度,注重宣传正面典型,以点带面。

(三)注重实效。各被评议单位要把评议工作与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通过以评促纠,以评促建,实现“评科(处)长、抓局长、带全市、促发展”的目的。各被评议科(处)长、“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和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要以评议为动力,认真抓好本职工作,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抓落实,在创新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建立长效机制。

(四)严肃纪律。市评议办要规范评议行为,严密评议程序,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得接受被评议单位的宴请和礼物;参评企业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认真负责地参加评议;被评议单位及相关人员要变压力为动力,以积极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参加评议工作,严禁向企业打招呼、施加压力;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凡违反上述评议纪律和规定的,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附件:被评议百名科(处)长名单

附件:

被评议百名科(处)长名单

(一)机关科(处)长(51个)

1、市公安局(2个)

王贵同 交通警察支队(公安交通管理分局)支队长 陆安军 出入境管理科副科长

2、市教育局(1个)王本新 职业与成人教育科科长

3、市财政局(2个)张光远 经济建设科科长

刘淑芬(女)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

4、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个)

魏 坚 劳动就业管理局(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局长 李爱民 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 王自美 职工医疗社会保险中心主任

5、市国土资源局(2个)南长洲 矿产资源开发科科长 潘心刚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科长

6、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个)王天书 城乡建设管理处处长 丁 超 建筑工程管理处处长

7、市交通运输局(2个)陈 辉 运管处处长

丁言柱 交通行政执法局局长

8、市水务局(2个)

陆士平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科科长

娄国璋 水利规费征收管理办公室(水政监察支队)支队

9、市卫生局(1个)

丁言荣 公共卫生监督所所长

10、市环保局(2个)

王志强 污染控制科负责人(主持工作)陈运生 环保监测站站长

11、市物价局(1个)宋 勇 价格监督检查局局长

12、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煤炭管理局)(1个)祝平安全生产监管二科科长

13、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个)马晓华 食品安全监管科科长 董宏超 药品监督管理科科长

14、市城乡规划局(2个)冀化云 建筑规划科科长 温育才 用地规划科科长

15、市市容管理局(1个)牛 犇 城市管理监察支队支队长

16、市房地产管理局(2个)魏 兴 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

王参军 房地产交易管理处(房地产价格评估办公室)

处长

17、市招标采购管理局(1个)王 敬 招标采购管理科科长

18、市国家税务局(3个)

封振涛 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科长 张胜利 稽查局局长

段鲁标 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局长

19、市地方税务局(3个)蒋亚南 稽查局局长 黄 凯 征收管理分局局长 杨 光 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 20、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个)刑民忠 经济开发区分局局长 马新光 经济检查执法局局长

21、市质量技术监督局(3个)张广峰 标准化科科长 王 勇 质量管理科科长 陈世芳 食品生产监管科科长

22、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个)张 侠(女)固定资产投资科科长 马纯英(女)工业交通发展科科长

23、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国资委)(2个)刘敏杰 经济运行处主任 林兆春 技术改造科科长

24、市科学技术局(2个)郜 永 综合计划科副科长

张厚良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术创新工程办公室)副科长

25、市商务局(2个)

戴文丽(女)外贸发展与管理科(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办

公室)科长

朱 静(女)外资外经与服务贸易科(开发区管理科)

科长

26、市房屋征收拆迁安置办公室(2个)王飞驰 拆迁科副科长

毛玉龙 安置科科长(副调研员)

27、市招商局(1个)张运岭 经济协作科科长

(二)“服务窗口” 首席代表(26个)

1、毛淮南 市公安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赵宗林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3、孙振伟 市武警消防支队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4、贾锦娇(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5、王玉莲(女)市气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6、王 颖(女)市地震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7、薛 林 市民政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8、纪 伟 市交通运输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9、薛庆伍 市房地产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0、赵 光 市市容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1、崔 峰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2、牟全智 市国家税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3、刘祥云(女)市卫生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4、马胜强 市环保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5、张幼勇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6、况 飞 市城乡规划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7、张 鹏 市国土资源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8、郭清洁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19、马 杰 市水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0、孙 杰 市农业委员会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1、黄 莉(女)市商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2、念于惠(女)市人防办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3、马志新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4、张 勤(女)市地方税务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5、钱 庆 市财政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26、刘 超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服务窗口首席代表

(三)公共服务单位部门负责人(15个)

1、淮北供电公司(2个)彭宗旭 电力客户服务中心主任 杨恒云 调度所主任

2、市供水总公司(3个)杨海光 供水调度中心主任 洪卫东 营业所所长 段传军 工程科科长

3、华润燃气有限公司(2个)徐文根 市场部经理 胡 健 客户服务部经理

4、中国工商银行淮北分行(2个)张新平(女)公司业务部经理 王 勇 银行卡中心主任

5、中国农业银行淮北分行(2个)刘园苑(女)公司业务部科长 毛师达 信贷管理部副科长

6、中国银行淮北分行(2个)欧阳浩 公司业务部主任 朱 涛 中小企业业务部主任

7、中国建设银行淮北分行(1个)梁敏志 公司业务事业部经理

8、徽商银行淮北分行(1个)高 军 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

主题词:政风行风评议

百名科(处)长 方案

通知 中共淮北市委办公室

2011年6月22日印发

(共印200份)

2.“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 篇二

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十二五”规划纲要, 未来5年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纲要》具体描绘了我们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 主要阐述国家的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 是未来5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共62章5万余字, 另有5个图片和22个专栏, 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6大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 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 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 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 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 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是“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纲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 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进行全方位调整,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纲要》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历史的高度强化科技创新、教育人才、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 加强社会建议,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纲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 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我国未来5年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经过今后5年努力, 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 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教育发展将明显加快,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将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全面改善,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显著提高, 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3.“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 篇三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第二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基本要求: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三章 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2、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4、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5、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

6、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公共服务体系、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文化事业、社会管理。

7、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对外开放程度。

第四章 政策导向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3、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4、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5、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6、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7、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8、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10、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1、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

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构建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4、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2、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3、加强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4、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公路能源、危房改造、邮政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

4、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污染,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1、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3、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1、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

2、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产业集群。

3、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4、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5、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1、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2、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

3、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按照适度超前原则。

2、形成快速客运网。

3、建设城际快速网络: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

4、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出行效率,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5、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1、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2、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3、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有序拓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中小金融、保险服务。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3、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

4、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1、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

2、完善服务业政策: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2、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3、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4、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5、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2、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3、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

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3、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1、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产出率提高15%。

2、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

3、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4、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推进甘肃、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1、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2、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

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2、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1、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2、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3、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4、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3、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文化需求。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建设。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2、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成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把广西建成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信任,提高合作水平。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维护共同利益。积极开展多边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实施“六五”普法规划:2011-2015。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4.十二五规划纲要 篇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作用和意义

5.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五

一、现状分析

**第一中学创建于1959年,原隶属于****林业管理局,10月移交政府管理,成为**市教育局直属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5177m2,校舍建筑面积37652m2,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3346人,教职工246人,其中专任教师19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中高级职称达52.6%。

近年来,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引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精致化管理,突出办学特色,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办学规模和良好社会声誉的自治区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自治区高中管理先进学校、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绿色学校。

当前,我校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仍需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尚需转变;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升;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有待增强;基础设施亟待完善;规范办学方面还应提高等。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林业一中“十二五”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和文件精神为指南,深入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本着为学生发展负责、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厚实、善学上进、体魄强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人民满意教育。

三、基本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恪守“雷厉风行、严谨务实、科学高效”的工作作风,遵循“品行第一、学力第一、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办学理念,以“重道德、尊师长、苦学习、勤锻炼、讲卫生、守纪律”为校训,培育“严谨、求实、探索、创优”的校风,“爱生、博学、严谨、创新”的教风,“尊师、守纪、勤奋、探索”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长为品德高尚、个性鲜明、身心健康、善于与人合作、富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据市教育局确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着眼于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校的办学优势,以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普通高中新课改为突破口,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和人事制度改革。全方位推行精致化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力求领导班子、职工队伍建设再上新水平,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教学工作再创新佳绩,综合办学实力再度实现新跨越。继续发挥我校作为自治区级示范学校的示范、辐射、牵动和带头作用,为早日实现真正与海拉尔二中并驾齐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晋升为国家级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具体目标:

1、抓住国家大力实施校安工程的契机,重新规划校园布局,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提高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水平,创建自治区级卫生先进单位、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学校。

2、在市教育局统一规划下,适当控制稳定办学规模,实行小班化教学,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成人、成才,形成本校办学特色。

3、提高高考上线率、重点大学上线率。在2012年以后的高考中,尽量缩小与海拉尔二中高考上线率的差距,尽最大努力提高重点大学上线率。做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使更多的学生通过保送或自主招生的途径跨入重点大学的大门。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联系,争取成为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生源基地校。

4、全力打造优质师资队伍。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到2014年,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5%。通过“青蓝工程”,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五年内将100名青年教师打造成为骨干教师。学校实施“名师工程”,扶持部分中青年教师步入地区或国家名师行列。

5、2014年底,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省级普通高中示范学校的各项标准,通过自治区复检。

五、策略和措施

(一)提升管理水平:

1、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实行校长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健全行政例会制度,遵守议事规则,不断加强学校行政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完善适应新形势的现代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

2、积极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深入贯彻《劳动法》,深化教职工聘任与上岗制度。完善各项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断健全对教师、科室、年级部、学科组和备课组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实施绩效工资方案,形成多

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

3、努力推进精致化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部门精致化管理制度、方案,设计各项工作的流程图,构建精致化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科室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部门功能,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完善学校中观、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制度,使学校与科室的执行力有更明显提高。

4、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按照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二)改善办学条件:

1、重新规划校园布局。以校安工程为契机,用两年时间完成校舍加固和重建工作:2010年完(来源:好范文 http:///)成所有房屋的抗震加固工作,同时完成食礼堂和舍区连接工程的拆除重建工作;2011年完成教学主楼、男生宿舍、阅览楼的拆除重建工作,改善学生食宿条件。另外,学校还将在三年内建成3040m2体育馆,配齐附属设施、设备。做好学校净化绿化美化工作。

2、提高教学和办公条件现代化的水平。分期分批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三年内为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教学设施现代化,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各教学楼配备电子显示屏,提高学校档次,畅通信息传播渠道。

3、充实教学资源。筹建学校图书馆,加大对图书、报刊的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各类图书的利用率,加快流通周转率。筹建电子教室,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发展服务。

4、为教职工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办好“职工之家”,在现有两个兵乓球室、一个台球室的基础上,添建两个健身房和两个形体室,购置健身器材,为教师职工提供充足的健身场所。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改善师生食宿条件。购置大客车,改善教职工通勤条件。

(三)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落实并完善《教学精致化管理实施方案》,以常规教学为抓手,规范过程,精致管理,形成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年级管理部实体制、年级主任负责制,明确年级部主任是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年级部考核实行“捆绑式”,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年级主任和全体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全体教师关注、反思、改进课堂教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心,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务科、教科研室、各年级管理部、各学科组搞好统筹,专题研究,落实措施,跟进督导,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成果、出人才、出质量。

3、实行分层次教学。开展品牌生打造、学科竞赛辅导、特长生训练、弱科辅导、会考辅导等,进行因材施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平台,使学优生更优秀,学困生有提高。在体育特长生专业考试中,争取实现100%的优秀率;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争取更多学生获奖。同时努力争取国内知名高校自主招生的推荐资格。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规划、研发、实施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艺术欣赏、太极拳、游泳、中学生礼仪等课程,编制校本教材,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体育课模块教学,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四)创新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原动力。举办班主任培训讲座,召开德育创新专题研讨会,组织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汇编班主任工作案例集,切实提升德育队伍的“软实力”。

2、强化养成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养成教育手册》,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围绕“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教育理想,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各阶段重点,按年级、分层次、有侧重地持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3、拓宽德育实施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礼仪教育、德育课程建设为主渠道,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主途径,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通过感恩日、校园开放周、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创设更多机会让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活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平台和网络。

4、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改进评价方式和操作方法。建立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成长档案,通过成长档案,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形成学生、班级和班主任三级校本学生评价体系。

(五)突出教育科研:

1、树立科研兴校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的校本研训,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鼓励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科学研究意识,形成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建设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2、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完善科研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改进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科研机制,建立协同管理的体制。

3、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大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同时争取校内以有效课堂教学为总课题的微型课题研究出新成果。把教科研能力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对教育教学研究成绩优异者实行重奖。

4、构建务实的教研网络。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开放式的学校教研网络,为教师获得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协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各类公开课、论文评比、课题研究、学科基本功大赛、座谈会等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了解教改信息,推广优秀的教科研成果。

(六)加强队伍建设

1、创建和谐的领导集体。创学习型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改革的前沿思想;创专家型领导集体,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具有较高的研究、指挥、决策和协调能力,分管领导成为某一方面的权威或专家;创实干型领导集体,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于创新,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2、打造优质的师资队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规范教育行为,提升师德修养。定期评选各类优秀教师、师德模范,大力弘扬正气,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3、充实稳定师资队伍。通过招聘引进、自培等途径,努力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努力争取上级机关的支持,解决20名因政策原因没有入编的青年教师的编制问题。

4、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建立教师进修和培训的激励机制,制定《教职工学历提高奖励办法》,鼓励教职工学历进修和岗位培训,重点是岗位培训。做好与**学院联合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争取成为校本培训的样板校。进一步推进“青蓝工程”向纵深发展,打造学校名师,争取更多教师进入**市名师行列,扶持若干教师成为全国名师。

六、保障体系

(一)内部保障:

1、制度保障: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队伍保障:学校有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有一支业务水平高,政治觉悟强的干部队伍,有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3、资源保障:学校软硬件设施都很完善,归属地方政府后,办学经费有了可靠的保证。

(二)外部保障:

1、政策保障: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自治区确定“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教育强区”,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超前发展。

2、组织保障:我校移交**市教育局直属后,**市教育局对学校的建设和事业发展高度关心、支持。

6.“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会 篇六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 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道路运输生产力持续快速增长, 但发展形态粗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面向未来, 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迈向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新阶段。

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 即通过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 一方面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形态, 不断提高运输站场、车辆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从业队伍的素质, 增强运输组织能力, 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

为积极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 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了本规划纲要。

看点一 十一五期道路运输业贡献大

“十一五”以来, 道路运输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探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径, 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 运输生产能力快速增长, 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公路营运客货车辆数增长71.7%。2010年全社会完成客、货运量305.3亿人次和244.8亿吨, 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79.9%和82.4%, 完成客、货周转量15020.8亿人公里和43389.7亿吨公里, 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61.7%和3.99倍。道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周转量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持续增加。

道路运输不仅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最能体现普遍服务、最具基础保障功能的运输方式, 而且在春运、“黄金周”、煤电油运等关键时期和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 在抗震救灾、抗击冰冻雨雪灾害中, 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际道路运输合作不断拓展, 客货运站场、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等运输辅助服务业全面发展, 道路运输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 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运输组织方式不断创新。

客运企业进一步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班车客运经营业户数下降38%, 户均车辆数增长77%;货运企业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普通货物运输业户的比例不断下降。营运车辆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 客车平均座位、货车平均吨位、中高级客车及专用货车比例稳步增加。客运班线公交化、旅游包车、网络化运输、小件快运、城市物流配送等运输组织方式快速发展, 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第三, 农村运输条件大幅改善, 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

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 共投资121.4亿元, 新建农村客运站近8万个, 发放农村客运燃油补贴209.2亿元, 开通农村客运班线8.8万条, 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进一步提高, 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农村客运车辆达35.7万辆, 全年完成农村客运量79.5亿人, 占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的26%。道路运输已成为支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 农村地区“出行难”、“运货难”问题有了根本缓解。

第四, 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 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始终把安全生产管理摆在道路运输工作的突出位置, 全面加强“三关一监督”的监管职责, 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新的成效。安全管理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稳步提高, 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初见成效。安全源头管理进一步强化, 客运站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货运源头治超取得新进展, 对营运驾驶员的安全监管全面加强。道路运输重特大事故稳步下降,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稳定好转。

第五, 科技及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有效支撑行业的内涵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 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开展了3批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 运政管理信息系统、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区域性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性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建设以及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的应用试点稳步推进, 道路运输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在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六, 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 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以《道路运输条例》为龙头、部颁规章为基础、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法制体系基本形成。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涵盖城市公共客运、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物流市场管理等新增职能的城乡一体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运政管理队伍参照公务员管理等重大改革正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有了新突破, 初步建立起运营车辆燃油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制度, 广泛开展了节能推优示范和驾驶员节能操作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和文明创建活动, 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组织开展了新时期道路运输业发展大调研活动, 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

看点二 十二五期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主要体现在:保增长、保稳定仍然是基攻方向,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 经济结构调整将从产业结构调整转向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加速产业轻型化、产品轻质化的趋势。另一方面, 社会础, 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主线, 扩内需、惠民生成为新的发展主题。道路运输业必须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全面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

第一,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要求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期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重化工业特征依然突出, 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 对道路运输的需求将保持旺盛的态势。同时, “汽车社会”和“机动化”特征更加凸显, 汽车后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更加迫切。此外, 我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形势仍较严峻, 道路运输业应急保障与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更加突出。

道路运输业应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 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要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继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确保运输生产力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要切实加快提升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等相关辅助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要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 确保重点物资、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重点时段客货运输的安全、平稳、顺畅。

第二,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求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

“十二五”期, 国家将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增大, 民生优先、民富为本将成为新的战略着力点, 城乡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将快速增长, 出行需求将由大众化向个性化、高端化转变。

道路运输业必须着力于推进转型与升级。切实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 不断提高道路运输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多样性, 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特别是高品质运输服务需求, 切实增强运输服务保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运输效率高、通达度深的客货运输组织方式, 推进传统产业形态的改造。

第三, 进一步强化统筹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力度, 要求加快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进程。

“十二五”期将是我国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道路运输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 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在密切城乡沟通、促进产业协同、改善出行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也是国家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时期, 更加突出强调利用区域发展的空间约束, 实现区域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而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将成为促进区域资源优化和统筹布局的重要方面。

道路运输行业必须抓住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变的重大机遇, 着力解决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快完善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乡道路运输网络,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促进基本公共客运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努力实现农用物资、农副产品的便利高效运输, 以道路运输发展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同时, 需要进一步打破地方行政壁垒, 实现道路运输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 构建区域一体化、服务现代化的区域道路运输服务网络。

第四, 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加快发展, 要求进一步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将成为“十二五”期现代交通运输业必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任务。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将为道路运输业延伸覆盖面、拓展新领域、加快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提供新的外部条件和发展动力。同时, 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加快发展, 一定程度使竞争更为激烈, 尤其是铁路快速客运系统的高速发展, 已经并将继续对公路干线客运产生巨大影响, 道路客运业实施战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道路运输业必须抓住机遇, 直面挑战, 优化运网布局和结构, 加强站场设施建设, 发展先进的运输车辆及装备, 提升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构建对接现代物流的政策标准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实施与铁路快客系统差异化发展战略, 不断拓展突出自身比较优势的客运服务, 并强化与其他方式的衔接。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 积极延伸服务领域, 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第五,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要求切实增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期。目前全国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管理的体制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职责范围、行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统筹城乡客运发展、承担物流市场有关管理、强化源头治超、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等新增职能有待在积极探索中全面正确地履行。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 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 构建统一、精简、高效的行业管理组织体系。

道路运输行业还要积极应对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影响, 进一步转变行业管理的工作重心和职能手段, 切实改进管理方法, 从重许可向许可准入与动态管控并举转移, 从重处罚向处罚教育与政策引导并举转移, 从重监管向市场监管与服务公众并举转移;积极推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行政机构转化, 适应公共财政及公务员管理的新形势, 不断创新机构、人员、财政等管理制度。

第六, 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 要求大力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道路运输业发展。

我国已确立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即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积极发展公路甩挂运输。”

道路运输业所消耗的成品油占全国成品油消耗总量的30%左右, 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建设低碳道路运输体系, 不仅要继续在全行业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 深度挖掘节能减排的潜力, 还应结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要求, 鼓励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运用, 倡导理性的运输消费。要把低碳发展作为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新起点、两型行业建设的新抓手、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看点三 十二五期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 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道路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法规政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有新的提高,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可靠、更绿色的道路运输服务。

更安全——全国基本建成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危险品运输车辆、国际道路运输车辆、三类以上的班线和旅游客运车辆、应急保障车队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 重型载货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稳步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源头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危险品安全检测仪配置率达到100%, 货运源头治超体系基本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与考核体系全面建立。道路运输营运车辆万车公里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3%, 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事故得到遏制。覆盖全国的道路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建成功能完备、信息互通的应急指挥平台和专兼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运输保障队伍。

更高效——道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375亿人次、20800亿人公里、300亿吨、58400亿吨公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货运站场建成率分别达到50%、40%。中高级客车所占比重以及重型、专用、厢式货车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0%、25%、10%和25%。客运班车、营运货车实载率达到60%。牵引车与挂车比例达到1:2, 甩挂运输完成的周转量在道路货运中的比重达到12%以上。

更便捷——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 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2%, 城市郊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率达到50%以上, 50公里以内的城际客运公交化改造率达到30%, 与其他运输方式主动对接的道路客运网络全面形成, 涵盖售票联网、联程售票等在内的出行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 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售票联网覆盖面达到100%。满足居民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覆盖面广、反应及时的维修救援网络以及区域性汽车租赁网络。

更可靠——旅客班线运输发车正点率达到95%。满足现代物流需求的公路快速货运限时到达更有保障, 平均货损货差率下降至5‰以下。构建完善的机动车维修质量监控和营运车辆技术管理体系, 车辆维修返修率下降至3%以下。数据齐备、信息共享、标准规范的全国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基本建成, 行业诚信经营理念全面增强, 客货运输、出租汽车、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更绿色——道路运输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降低, 逐步提高道路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水平。与2005年相比, 营运客车、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6%和12%, 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1%。新能源车型、节能环保车型得到进一步推广, 营运客货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达标率100%。各项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节能驾驶培训全面普及。

看点四 十二五期的九大重点任务

之一:构建便捷的客运服务网络

第一, 构建完善的道路客运服务网络, 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构建班线客运快捷服务网络。加快班线客运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 完善客运线路招投标管理制度, 推进道路运输许可审批的规范化, 促进运营管理公司化、客运车辆舒适化、服务标准规范化、运输组织科学化。探索形成新型的客运组织模式和客运站点体系, 大力优化长途客运资源配置, 拓展中短途客运市场, 发展机场班车网络等特色客运服务, 促进与其他客运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班线客运的规模效益、网络效益和机动化优势, 全面提升道路客运的服务品质和整体竞争能力。

完善农村客运普遍服务网络。建立与农村公路等级、通行车型、载客限载、运行限速、通行时间等指标协同的农村客运线路审批制度, 不断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建立以城带乡、干支互补、以热补冷的资源配置机制, 对于偏僻地区的农村班线, 可采取与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灵活的运输组织方式, 探索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班次。稳步推广农村客运的片区经营模式, 将企业经营范围由线路划定改为区域划定, 鼓励实行公司化经营。建立农村客运财政奖励制度, 加大政府对农村客运的投入和补贴力度, 对客流不稳定、实载率低的线路进行扶持, 经济发达地区要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按照城市公交的政策、标准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建立旅游客运精品服务网络。整合旅游客运资源, 实现旅游客运与旅游市场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加强旅游客运市场监管, 转变旅游客运运行机制, 优化整体发展环境。鼓励旅游客运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 不断完善旅游包车经营网点, 打造旅游客运精品服务网络, 满足游客高品质、个性化的运输需求。

第二, 统筹区域与城乡客运资源配置, 促进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服务功能, 加强城乡公共客运的服务衔接。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 鼓励发展镇村公交, 推广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城乡结合部要加强城乡客运资源的统筹配置, 鼓励多种模式统一线路经营主体。组织开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工程, 统筹协调城乡公交客运在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方面的政策。加快发展适合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

稳步推进区域间道路客运统筹协调发展。支持条件适宜的地区打破区域行政分割, 鼓励开通区域公交化班线, 有效覆盖沿途乡镇, 逐步实现客运线网的区域融合。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城际公交协调机制, 统筹建设城际、区间专用候车亭和招呼站, 探索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统一的客服标准和运行监管机制。支持并规范引导城乡客运经营者在节假日、春运等高峰时段跨市、跨区域的互助合作或运力调剂。

第三, 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协同互动, 实现优势互补。

推行与其他客运方式的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综合运输体系中其他客运方式加快发展的挑战, 不断优化线网布局, 合理控制新增一类客运班线。对年平均实载率低于70%的县际以上客运班线不得新增运力。引导道路客运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 稳步拓展短途、多样化与个性化客运市场, 优化中长途客运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精品班线、机场快线、商务快客、短途驳载等特色客运业务, 进一步丰富道路客运服务品种, 形成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服务衔接。强化道路客运衔接铁路、机场等枢纽、港站的集疏运功能, 加快完善道路旅客集疏运服务网络, 科学安排班次密度。促进道路班线客运与铁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等客运方式的有效对接, 积极发展旅客联程运输, 充分利用道路班线客运资源, 运输邮政包裹快件, 加强与邮政网络的协调与融合。

之二:服务现代物流发展

第一, 创新道路货运发展模式, 提高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大力发展新型货运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各种专用运输、鲜活农产品及高附加值货物直达运输, 加快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定班定线的货物运输、汽车列车运输、冷链运输。支持零担、快运、货运代理、城市配送以及利用班线客运为依托的小件快运等经营业务的网络延展。鼓励有条件的道路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 建立全程、无缝、连续性运输经营组织和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程, 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甩挂运输企业, 探索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 进一步完善促进甩挂运输全面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

加快优化货运车型结构。推进车型标准化改造, 完善营运车辆技术标准和综合性能检测标准, 加快发展标准化程度高、自重轻、承载量大、安全性能好和能耗低的货运车辆, 推进货运车辆大型化、厢式化和专业化, 鼓励发展集装箱、厢式、冷藏、散装、液罐、城市配送等专用运输车辆和多轴重载大型车辆。

第二, 着力培育重点货运物流企业, 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大力培育龙头和骨干货运企业。从市场进入、车辆更新、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运作的现代道路货运企业, 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和骨干。“十二五”末, 全国道路货物运输业户中, 道路货运一级企业达到50家, 加快引导龙头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网络、品牌、货源组织等各方面的优势, 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加盟连锁等方式拓展经营规模和网络, 对中小货运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起到引导、示范、整合、规范和服务的作用。对分散的道路货运资源实行整合。

促进重点道路货运企业向物流服务商转型。在全国开展重点道路货运企业物流转型培育工程, 引导道路货运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 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手段, 为用户提供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促进货运企业加强与生产、商贸企业的合作与联盟, 拓展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集成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引导和规范货运代理、无车承运人等运输组织的发展, 鼓励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加快推进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服务发展。

之三:强化出租汽车市场管理

第一, 引导出租汽车科学发展, 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引导出租汽车科学发展。根据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 科学制定出租汽车发展规划, 合理确定出租汽车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分担比例和运力规模, 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 优化城市客运结构。

完善出租汽车运营管理机制。引导出租汽车经营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公司, 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对等、收费合理、风险共担”的要求, 完善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机制。完善运价与油 (气) 价联动机制, 保持出租汽车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合理比价关系, 引导社会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第二,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加快研究制定出租汽车行业法规制度。建立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 促进出租汽车企业诚信经营, 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引导出租汽车驾驶员优质服务, 提升出租汽车服务水平。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 明确出租汽车驾驶员准入条件、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 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整体素质。

规范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秩序。采取信息化手段, 及时掌握出租汽车市场动态, 细化管理内容, 提高资源合理配置与决策分析能力, 加强出租汽车市场监管。探索建立打击非法营运长效机制, 切实保护消费者、出租汽车经营者和出租汽车驾驶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 建立健全法规标准, 促进汽车租赁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汽车租赁法规标准。加快研究制定汽车租赁法规、规章, 并纳入道路运输法规体系, 建立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快制定汽车租赁服务质量标准, 开展服务质量考核评比, 促进汽车租赁企业诚信规范经营。

完善汽车租赁服务网络。引导汽车租赁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 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经营主体多元、网络覆盖全国的汽车租赁服务体系。鼓励规模大、管理好、信誉高的汽车租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 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汽车租赁网络。鼓励汽车租赁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实行合作经营, 增强服务能力, 拓展服务范围。

创新汽车租赁服务模式。鼓励汽车租赁企业发展多种服务模式, 开展异地还车、电话预约、电子商务、企业相互间代办业务、电子货币结算等业务, 鼓励与交通运输企业、宾馆、旅行社、商务门户网站等开展合作, 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

培育汽车租赁发展环境。支持汽车租赁企业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行业及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 完善消费者诚信体系, 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加强与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 严厉打击诈骗租赁汽车等犯罪行为。

之四:提升运输辅助业服务水平

第一, 推进维修连锁经营, 强化维修质量管理。

鼓励机动车维修连锁经营。大力倡导机动车维修企业的加盟连锁经营, 树立维修品牌, 统一服务质量标准, 开展服务质量达标活动, 提高服务水平。鼓励企业依托品牌优势积极拓展电话咨询、维修、检测、救援等全方位服务。“十二五”期末, 在全国培育形成5~10个全国性的机动车维修品牌企业和若干个区域性机动车维修品牌企业。

强化机动车维修质量管理。建立机动车维修配件质量保证和追溯体系, 对配件经销企业经销配件、维修企业使用配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建立机动车维修质量动态监管体系, 确保机动车维修质量。

推进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规划建设全国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 完善区域性救援服务网络, 加快建设机动车维修救援信息服务系统, 提高救援响应速度, 50公里以内1小时内实现救援。

第二, 开展素质教育工程, 提升驾驶员培训质量。

大力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严格执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继续推进驾驶员计时制培训, 强化安全行车、文明行车和绿色驾驶技能培训, 全方位提高学员的驾驶技能和驾驶道德操守。加强营运驾驶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全面推行营运驾驶员继续教育制度, 大力推进营运驾驶员诚信考核工作, 对营运驾驶员的安全生产、遵守法规和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着力强化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管理。建立驾驶员培训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推进驾驶员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质量信誉考核制度以及教练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建设, 教练员持证上岗比例达到100%, 建立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质管理制度。鼓励培训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 开展网络培训和远程教学, 丰富培训方式, 提升服务质量。

之五:加快国际道路运输发展

第一, 强化对外沟通协调, 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及相关协议。根据我国与周边国家外交、经贸合作的总体战略, 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运输合作机制,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推进汽车运输协定的签订、修订工作, 积极推动加入有关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公约。

逐步消除国际道路运输发展的非物理性障碍。开展双边或多边国际道路运输事务级会谈, 积极协调各国与国际道路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消除各种非物理性障碍, 延伸和拓展运输线路, 大力推进便利化运输, 促进公平竞争。

第二, 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国际道路运输服务能力。

理顺国际道路运输口岸管理体制。加强与海关、边检及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进一步明确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查验和监管职责, 确保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加强国际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国家道路运输企业准入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升运输车辆装备水平, 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之六:加快枢纽站场建设

第一, 加快城乡公路客运站场建设, 提高便捷化服务水平。

加快公路客运枢纽站场建设。加快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场建设, 推动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和建设, 初步形成与城镇布局相协调、方便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场系统。重点建设集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中转换乘功能于一体、具有示范效果的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城市出租汽车停靠站和服务区建设。改革和完善公路货运枢纽站场的投融资方式。

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加大农村客运站场投资建设力度, 积极推进重点镇等级客运站建设, 切实加快行政村招呼站、候车亭建设步伐。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 强化农村客运站点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探索建立农村客运站管养的长效机制, 着力解决农村客运站特别是简易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建成后的日常养护管理问题。促进农村客运与其他客运系统在站点功能和布局上的衔接。

第二, 健全公路货运枢纽节点体系, 提升物流组织能力。

优化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布局。推动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港口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站场统一规划建设, 促进其与政府规划的产业园区、商贸市场、国际口岸的有效对接。“十二五”期间, 在全国所有百亿元专业市场, 国家、省级工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国家一类口岸, 规划建设1-2个与之相配套的公路货运站场。积极推进农村地区货运站场建设, 完善县 (市) 、乡 (镇) 、村三级物流节点网络。

完善公路货运枢纽站场服务功能。加大对甩挂运输等专业化作业场站的投资补助力度, 鼓励公路货运站场经营主体积极拓展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保税等服务, 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运输组织及仓储管理技术, 加快向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转型。加快推进全国二级及以上公路货运站场的升级改造。

之七: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

第一, 加强安全源头治理, 严格各种防范措施。

加强汽车客运站源头管理。进一步推进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的贯彻落实, 规范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检、出站检查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 推进汽车客运站安装监控设备、电子显示设备和危险品检测仪。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密切配合, 深化专项整治, 着力解决客运超载、疲劳驾驶、非法营运等顽疾。

强化道路货运源头治超。认真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超限运输源头治理的管控体系, 全面实施货物装载源头运政派驻和巡查制度, 将基层运管力量向货物集散地和运输源头延伸。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 将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纳入诚信考核体系。切实把好车辆准入关, 加大对营运车辆非法改装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和支持公路货运站场推行货运车辆入站诚信验证制度。

加强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强化部门联动, 对营运车辆生产、改装、运行等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管理。不断完善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装备技术要求。加强维护检测和等级评定的监督管理, 逐步建立综合性能检测许可证制度, 加强资格管理。构建全国道路运输车辆管理和综合性能检测信息平台, 实现全国范围的车辆技术管理信息共享。

第二,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切实加强春运及“黄金周”等重点时段、重点营运车辆、重点区域和环节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体系, 加强农村客运站源头管理和违法经营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 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联动机制。全面推进车辆运行的全程动态安全监管, 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必须依法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加快建立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营运驾驶员安全管理。严格营运驾驶员的培训与考试, 严把营运驾驶员准入关, 对不符合相应资格的驾驶员, 一律不得进入道路运输市场。配合安监、公安部门, 对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发证进行责任倒查。切实加强对违章违法驾驶员的管理。

全面推行运输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制。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安全生产评估管理办法, 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构建安全生产内控机制, 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安全管理员资格制度, 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安全设施和技术装备投入, 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和管理技术。督促运输企业安装并使用卫星定位装置, 加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监督。全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体系, 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 并将评估考核结果与客运线路招投标、企业质量信誉档案、资质等级评定等相结合。

第三, 建立应急保障体系,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建设道路应急运输指挥调度中心。根据公路水路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要求, 依托重点营运车辆卫星定位联网联控系统, 建设国家、省、市三级道路应急运输指挥中心, 并与国家、省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相互对接, 实现各级指挥调度中心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指挥调度能力。健全各层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及运输企业应急预案, 建立“组织健全、权责明确、协调有力”的道路运输应急组织体系和“分级响应、反应迅速、运行高效”应急运行机制。

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按照“平战结合、分级储备、统一指挥”的原则, 依托大型道路运输企业, 建立国家、省、市三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以省为基本单元, 与交通战备运输保障相结合, 构建国家应急运输保障车队, 应急运输车队数量各省 (区、市) 不少于300辆。以地市为基本单元, 分别组建地方道路客、货应急运输保障队伍, 地方应急运输车队数量客车不少于50辆、货车不少于100辆。强化应急运输队伍、应急运输装备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应急演练, 应急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100%。

建立应急运输征用补偿机制。按照“谁征用、谁补偿”的原则, 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为保障的运力征用补偿赔偿机制, 切实保护被征用车辆的合法权益和参与应急保障的积极性, 形成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长效机制。建立应急运输车辆和应急装备购置、组织应急运输培训演练、客货运输站场等基础设施应急功能建设补助制度。

之八: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一, 加强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基础信息平台。

加快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深化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 建立长效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制度。探索建立部省两级道路运输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营及维护模式, 完善数据的采集、更新机制。在统一组织建设的行业通信网络总体框架下,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覆盖部、省、市、县四级运政管理机构的广域通信信息网络。积极推广应用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 实现全国道路运输信息系统与治超信息系统联网与信息共享, 加强对超限货运车辆的联防联治。

加快基础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建设和完善面向社会公众的道路运输服务网站和服务热线, 及时发布各类服务信息, 实现道路运输业务网上办理, 并提供咨询、投诉、预约等服务。建设部省两级道路运输行业综合运行分析系统, 为经济运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依托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和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应用, 推进道路运输跨区域执法信息共享。根据《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重大工程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道路货物甩挂运输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建设。

第二, 推动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推动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引导货运企业建立车辆指挥调度、货物跟踪查询、订单处理及甩挂作业信息管理系统, 推广无线射频识别 (RFID) 、智能标签、智能化分拣、条形码技术等, 提高运输生产的智能化程度。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维修、租赁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

规范引导企业接入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交通通信专网和社会公网资源, 稳步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向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运输企业、汽车检测站、驾驶员培训机构、汽车维修企业等的延伸。

第三, 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建成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危险品运输车辆、班线客运和旅游包车的入网率达到100%, 构建联网联控系统运营的长效机制, 提高数据质量和车辆上线率, 确保系统稳定可靠、有效运行。制定卫星定位监控平台、终端产品及数据交换的技术标准, 降低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建立维持系统平稳有序运行的机构及资金保障制度。逐步开发涵盖应急运输指挥调度、安全动态监管、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在内的卫星定位联网联控信息服务系统。

加快全国道路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建设。构建以道路客运站场信息平台为基础的道路客运售票联网系统, 推进跨区域的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 为旅客提供网上售票、电话订票、邮政网点售票、信息咨询等便利的售票服务。

加快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分别建设和分步实施的原则, 加快建立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 实现部、省、口岸三级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及国际道路运输企业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推进与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部门信息交换与共享, 促进国际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监控和快速通关。

之九: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

第一, 强化节能减排制度建设, 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加强车辆燃料消耗和排放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燃料消耗量检测、车型动态管理、车辆配置及相关参数核查等配套监管制度, 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 建立《道路运输证》配发与车辆燃油消耗量监测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加快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能源消耗和排放统计及分析制度, 将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纳入交通运输部门统计体系。研究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 制订监督考核和奖励办法。建立重点耗能单位联系点制度, 加大能源消耗监控力度。研究建立针对运输企业的节能降耗考核制度, 并将其纳入企业年度质量信誉考核。

第二, 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引导, 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加大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降耗宣传活动, 增强节能减排意识。鼓励运输企业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高排放车辆, 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节油型车辆。鼓励道路旅客运使用新能源环保型车辆, 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混合动力出租汽车。鼓励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要求, 在强化节能减排基础上, 积极探索道路运输行业从能源结构、发展模式上走清洁化、绿色化的道路, 系统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整合节能减排的各项技术、政策、制度, 加快开展道路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第三, 优化运输生产组织管理, 推广节能管理经验。

优化运输组织方式, 提高运输效率。全面推动甩挂运输、网络化运输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的发展, 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组织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程, 以点带面, 重点突破。

推广绿色驾驶和绿色维修经验。在驾驶员培训中增加节能操作技术内容, 在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加强节能相关知识的考核。广泛组织运营车辆节能操作竞赛, 推广节能减排经验。鼓励企业加强节能驾驶和节能操作管理。推广应用驾驶员培训模拟器和多媒体教学, 有效降低驾培能耗。加强机动车维修企业废气、废水、废油的循环利用。

“十二五”之部规划

看点五 “十二五”的保障措施

第一, 加强制度建设, 夯实行业法制基础。

健全道路运输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法规和规章, 结合综合运输、现代物流、城乡和区域运输一体化、节能减排、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及职业资格等新要求, 调整和修改相关规定和内容。研究提出道路运输行业立法计划, 抓紧修改《道路运输条例》并完善相关管理规章, 推动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物流市场管理等领域的法制建设, 加快出台《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 以及《道路货物运输与物流市场管理规定》和《汽车租赁管理规定》, 组织研究《道路运输法》立法的必要性。加强地方性道路运输法制建设。协调政府相关部门, 系统解决阻碍甩挂运输、网络化运输、无车承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发展的法制障碍。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运政执法监督机制, 严格规范执法, 切实保护经营者权益。

完善道路运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提出道路运输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计划, 重点加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标准规范, 适应现代物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发展的车辆、装备、服务等标准规范,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与共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各门类、各子行业的服务行为规范, 完善质量等级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

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基础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健全道路运输行业涵盖各个门类、各从业主体的市场诚信制度体系, 逐步建立内外结合的诚信考核联动机制。健全和完善推荐车型制度、车辆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度。积极建立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经济运行分析、预测预报预警和动态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与路政管理机构对违法超限运输车辆的联动处理和执法信息共享制度。

第二, 创新政策手段,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创新资金保障政策。积极探索扩大各种投融资渠道, 切实加大对道路运输业的资金投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对道路运输站场设施建设、道路运输节能减排、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补助;确保成品油消费税替代原客货运附加费部分70%以上用于道路运输发展, 提高成品油消费税返还交通的增量部分对道路运输的投入比例;积极探索老旧营运车辆的技改补助政策;加快落实中央“三农”政策要求, 将农村客运补贴补助统一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积极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道路运输业。

完善运输结构调整政策。研究探索支持道路营运车辆结构优化的经济政策。研究引导企业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的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对多轴重载货运车辆通行费减免政策。研究制定推荐标准车型应用、扶持龙头和骨干运输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第三, 理顺体制机制, 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道路运输大部门管理体制。整合运输管理资源, 明确管理层级和职责, 确保运管机构履行职能的统一、高效。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协作联动机制, 推进跨区域的道路运输协调发展。引导道路运输行业协会规范发展,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功能及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切实维护好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

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积极推进政、事、企分开, 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着力转变道路运输管理的重心和手段, 强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安全和应急管理职能。切实履行好出租汽车客运、城市公交、汽车租赁和地铁与轨道交通运营及物流市场管理的职责。

第四, 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推进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改革, 将运政管理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变化, 加强运管人员编制标准管理。制定和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准入条件与标准, 建立健全人员考试录用、考核奖惩机制, 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完善运管人员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 逐步建立运管人员培训登记制度。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 提高执法装备水平, 提升队伍形象。强化道路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加大行业文明创建力度,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 切实把服务、安全、节能减排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职工教育和行业文明创建全过程。

上一篇:学校管理与办学效益下一篇:假如我有魔法棒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