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论

2024-10-19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论(共8篇)

1.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论 篇一

农业规划设计公司排行一览

小议山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丰富的资源,相对良好的山地气候和景观条件吸引着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同时,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威胁着城市容量,用地的不足使得城市向山地扩展,山地居住区逐渐成为城市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地居住区,从广义上是指在山地地形上进行设计和建设的居住区,而从狭义上说就是指带有一定程度的坡度的居住区,在本篇论述中,笔者将山地居住区的定义为带有一定坡度的山地居住区,因为坡地虽然有别于山地,但他们在地理学上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山地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1、山地居住区的景观特质

山地景观相比较于其他景观形式,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山地的地形和地表肌理的丰富变化使山地景观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其次,从景观意象的产生过程来看,人们对于山地环境的知觉感受和情感交流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基础,对其空间领悟、文化认识、感情体验已经形成一定的认同感。

1.1 山地居住区的生态特性

山地坡度较大,地表径流速度快,若山体植被差,容易因大量的降水而引发山洪、滑坡、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山地居住区地形复杂,小区生境丰富多样,可以支持更多的物种生存,保持良好的生物多样性。

1.2 山地居住区的环境特性

山地小区地形地貌多变化,溪沟纵横,是天然宝贵的环境景观资源。山地居住区良好的植被可以涵养水土,调节住区内部的小气候,吸尘去污等;地面的起伏变化能够有效地隔离噪声,具有形成一个宁静的居住区的天然优势。

1.3 山地居住区的视觉特性

山地居住区最明显的场地特征在于起伏的地形,地形的高低变化赋予了山地居住区景观特有的景观意味,也就形成了山地居住区特有的场所性格。山体景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视觉、视域的多变性,步移景异,具有流动的特性。同一景观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不同的观景点进入视野的会是全新的景观内涵。地形的高低变化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竖向上的高度形成了山地视觉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植被和构筑物,使得地形显得更加高低错落。

2、山地居住区的主要类型

山地景观以其独特的景观效果逐渐被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去,不同形式的山地所表现出的空间形态、形体表现和景观形式都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特点。以地形为主组成的景观空间是山地居住区中园林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另外,植物、地形、建筑在山地居住区景观中也通常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空间轮廓。山地居住区类型形形色色,远景设计研究院归纳起来在视觉造型上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2.1地貌形状的造型

拟建的山地居住区在形态和生态上和原来的天然景观特点融合到一起。它通过重复和遵循原来的地貌和地形构造反映形成景观的地质作用力和天然的造型。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原有地貌的特点,而使所需的再修整量最小。

2.2建筑构造的造型

拟建的山地居住区产生均匀的坡度和台地造型,通常几何形状非常明显。沿着各个面之间的相交线非常清晰,而不是柔和的边界。这种修整类型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人力支配感强。

2.3自然主义造型

这种类型是目前景观设计中最普遍的一种造坡方法,它用抽象的手法模仿,优化和强化天然地貌,类似于山坡和山谷的造型,自然起伏的造型与挺拔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3、山地居住区的地形处理

地形能影响人们对景观空间的范围和气氛的感受。平坦起伏平缓的地形在视觉上缺乏空间限制,给人以轻松感和美的享受。斜坡,崎岖的地形能限制和封闭空间,极易使人造成兴奋和恣纵的感觉。地形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创造和限制外部空间,空间的形成可通过如下途径:对原有基础平面添土造型;对原有基础进行挖方降低平面;增加凸面地形的高度使空间完善;或改变海拔高度构筑成平台或改变水平面。

山地居住区 园林地貌的创作原则可概括为:

(1)因地制宜

居住区的园林地貌创作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以利用原地形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造,形成山环水抱之势。全园山水地貌的曲折变化,高低错落要符合自然规律。地貌创作要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确定山体或水体岸坡的坡度,使之稳定持久。

(2)统筹兼顾

园林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还要为园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设施创造合适的场地,施工时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长。在造景方面,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山水须有建筑、植物等的点缀,园中建筑及其他设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4)塑造山水景观

园林山水的基本关系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只有能流转的活水,才能给山带来生气;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水,才能活泼泼地映出园林景色。居住区得到活水比较容易,只要引进天然水源就可,同时也要疏通水的去路,接入天然的河道。如果小区实在没有办法接通活的地表水,便应当因地制宜地在溪池的最深处,打几口井,将园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活水沟通,来保证水的活力。

4、对山地居住区绿化配置的几点建议

山地居住区的绿化配置应以自然式配置为主要方式,遵循山水画原理,注重刚柔并济、疏密有致,树木前后高低错落;讲究四时季相变化,花开不断;应从景观的艺术构成出发,既讲究“景因境异”,也考虑到园区的环境、地形、阴阳向背和各种花木的生物学特性、线条、姿态、体形、色彩、香味等特点,使之各得其所。总体而言,山地居住区应坚持以下几点:

顺应山地地形,尽量保护原有植物

山地植被是山地居住区天然的景观构成,是山地居住区建设宝贵的自然资源和财富。但是,山地居住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却经常会出现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尤其是许多山地旧区的改造和建住房的建设性破坏尤为突出。山地居住区在绿化景观上应尽可能地与自然地貌相结合,积极利用不宜建设用地和地质薄弱地带。在进行山地植物配置时应注重保护原有的天然植被,同时借山岭的自然地势划分组团,每个区域突出一两个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组团,丰富

景观层次。

注重层次,发展立体绿化

尊重山地地形和植被,尽量保留场地内形成的立体绿化肌理,注重对空间的重叠利用,以及对绿化立体增长的培育。对于自然植被较差的山地居住区,虽然没有因开发建设造成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但许多住区绿化面积小,覆盖率低,普遍存在绿化不足的问题。从植物特性看,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生态位、占据不同的空间。将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生产力和生态效益。

立体绿化是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利用植物进行绿化、美化环境的一种方式。通过人工创造的特殊环境,充分绿化空间,使园林植物出现在建筑物的墙壁、阳台、窗台、屋顶和城市各类建筑物的表面,借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发挥绿地系统的综合效应。

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

自然地形是山地居住小区绿地景观的基调。为了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应当注重景观设计的本土性。人工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密植成林,体现浓郁的山林气息。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山地居住区的绿化应多选用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在绿地景观设计中选择植物种类时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做到因地制宜,既要有地方特色,又体现时代风貌。植物的种类既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各组团、各类绿地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配置以特色树种,如玉花苑、桂花路、樱花街等。

多种花木,考虑动态设计

在山地居住区里,遍植花灌木、高大乔木,形成山林意味,林间曲径,蜿蜒起伏于山谷之中,烘托山林野趣。在植物搭配上要体现出季节的变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居住区生态中的深层次作用。树种应选择耐阴树种,可栽植彩叶树种,花灌木,常绿林,常绿落叶混交林。景观以春季鲜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漫山红叶,冬季苍绿雄浑为好。对于居住区,可以在住宅旁种植高大的落叶树种,夏季遮挡阳光暴晒,冬天又可使住宅沐浴在难得的暖日下。

2.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论 篇二

关键词:TOD,住区规划,适宜居住社区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 人潮大量涌入城市, 城镇化率从1978 年的17.88%提高到2014 年的54.77%。与此同时城市所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小汽车的盛行使得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面临巨大压力, 造成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 使居住郊区化的趋势凸显, 大量住区与城市中心、工作地点的隔离, 造成了城市资源的浪费与人们生活的不便。在这种情况下, 交通形态对城市住区规划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此, 基于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理论一经传入我国便受到极大的关注。

TOD是指围绕着公共交通车站或公交枢纽建设的一个高密度多功能混合社区。通过将社区与公共交通相连, 将大量的住宅布置在公共交通的步行距离之内, 可以大大减少汽车的使用, 方便公共交通使用者, 同时增加公共交通使用, 鼓励更多的步行。[1]180 因此, TOD作为一种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模式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实践。

在城市住区规划方面,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适宜居住性理论为住区规划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因此, 本文将TOD理论与适宜居住性理论相结合, 并且针对我国城市住区规划的现状从不同层面探讨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

1.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适宜居住性理论

1987 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直贯穿在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将其应用到城市住区领域即为建设适宜人居住的、有利于城市有机更新的住区模式。

顾名思义, 适宜居住性理论就是研究什么样的社区更适宜居住。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适宜居住性理论成为主流的城市和社区理论, 得到了大量的实践。在此, 我们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改进城市社区适宜居住性的策略和措施。 (表1) 以此提供的主要准则有利于指出TOD理念应用于住区规划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20 世纪90 年代, 继适宜居住性理论之后, 美国出现了诸如“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相关理念, 改善社区的适宜居住性。TOD集合上述理念的精华, 体现了三个主要的原则即土地混合开发、高密度建设、宜人的空间设计[3]。

综上所述, 在我国城市住区适宜居住性研究方面,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适宜居住性理论提供了一个广义的理论基础, 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实践则是来自不同的领域和观点, TOD作为这些实践的精华, 代表了在适宜居住性方面, 城市与住区规划设计的综合成果。因此, 为了改善我国社区的适宜居住性, 应将TOD与我国住区规划现状相结合, 探索本土的的TOD住区规划设计方法。

2.以TOD理念为指导规划设计适宜居住型社区

土地使用策略、交通模式、社区感的形成是构成适宜居住社区的主要框架。由此, 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TOD社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2.1 紧凑与混合的土地使用策略

TOD反对机械的城市功能分区, 提倡土地混合使用的“小街区”。“小街区”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而且对缓解城市交通意义重大, 并且形成了紧凑、高效、混合功能的城市形态。紧凑与混合功能的城市住区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能源, 减少能源消耗与污染。

基于“小街区” (1-1.5 公顷) 的住区规划——在居住区, 小街区比超大街区具有若干优势。首先, 小街区的社交尺度更适宜, 大约容纳1500 个居民, 这一尺度能让所有居民相互认识从而形成很强的社会纽带;其次, 所有的住宅单元都能看到街区内的开放空间, 这样使得小街区更为安全, 凝聚力更强。最后, 小街区还能够增加临街商铺和公共服务的空间[4]。同时, 在保证街区尺度的基础上还要实现街区的混合使用。关于混合住区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 整个街区内有居住、商业、办公、娱乐、开敞空间等多种功能用地, 使居民的日常生活可以保持在步行的范围之内。其次, 保证社区内社会各阶层的混合, 这是城市住区社会性问题产生的根源。

与紧凑的混合使用相对应的是现代主义的城市功能分区和小汽车盛行造成的无序蔓延。我国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住宅小区”和“大马路”都是现代主义的产物, “大马路”造成城市功能的隔离与住宅郊区化, 使得小汽车数量与日俱增。

综上所述, 为了建设紧凑混合的住区, 我们应遵守以下原则:

1增加路网密度, 减小街区尺度。

2住宅开发强度的确定应持有紧凑化的可持续理念, 应先研究合适的容积率, 再根据需求确定土地的供应量, 保证土地高强度利用。

3保证街区内多种功能混合, 并尽量布置在步行范围之内。

4为实现社会各阶层的混合, 应在一个住区中考虑规划不同类型的住宅发展。

2.2 以公共交通为核心与引导的开发模式

TOD是以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在合理的步行范围内 (400-800 米) 布置住宅、商业、办公等, 旨在从交通形态入手指导城市与住区规划。这种以公共交通为核心引导的开发模式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实现城市在都市尺度上依赖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在地区范围内由常规公交负责;在社区内部, 则大力促进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日常行为[5]。同时在三个层面的衔接上, 要保证方便换乘。

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由于小汽车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问题, 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交通规划与出行工具选择的思考。近些年, 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 它运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压力, 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并且对居民的出行方式和居住地、工作地的选择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

综上所述, 为了实现TOD社区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引导作用, 我们应遵守以下原则:

1较高密度的住宅发展应尽可能建于铁路车站及主要公共交通交汇处附近, 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

2住宅发展密度应随与铁路车站及公共交通交汇处的距离增加而逐渐下降[7]。

2.3 塑造住区的场所感

TOD提倡关注住区的公共空间, 塑造住区的场所感。场所感即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某种经历, 如激发起的情感, 兴奋、欢快或愉悦的心情等所构成的对一个场所的感觉结构。住区的场所感即可总结为居民对住区产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是一种被人们共同认知的感觉。

塑造住区的场所感主要有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两大方面, 二者互为基垫, 缺一不可。物质环境即城市住区的公共空间, 例如公园、街道等可供人们停留与玩耍的空间;文化环境即一个地方所具有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特征, 这影响到人们使用物质空间的方式。

我国城市的主要社区形式——“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大都遵循一种既定的套路, 如尽量朝南, 最小日照间距, 密度最大化, 观赏性绿地景观, 几何图案路网结构, 周围假定为自然环境等。从物质环境方面来说行列式的布置方式无法围合出给人安全感与舒适感并可以进行社会交流的公共空间。同时, 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被“大马路”所侵蚀, 人们失去舒适的步行环境;从文化环境方面来说, 是因为“住宅小区”是现代主义的产物, 而现代主义最主要的问题是它忽略了城市的社会功能, 即城市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以及历史传统。

综上所述, 为了塑造住区的场所感, 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创造利于公共聚集的公共空间和街道, 保证步行环境良好。

2塑造多重功能的社区中心, 将与居住配套的公共空间和公园与公共交通相结合, 同时与公共建筑、商业和办公建筑等共同形成社区中心, 形成充满活力的聚焦点[1]181。

3使新旧建筑共存, 延续城市发展文脉。

3. 总结

在土地资源短缺, 人口稠密, 生态环境恶化的基本国情下, 我国小汽车却日益盛行, 一些大城市面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居住与办公隔离等一系列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效率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城市与住区发展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适宜居住性理论的研究, 得出交通形态对我国城市与住区的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 并且在借鉴国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引入了改善社区适宜居住性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理论。文章从紧凑与混合的土地使用策略, 以公共交通为核心与引导的开发模式、塑造住区的场所感三个方面分析了TOD对我国城市住区规划的影响, 并总结了具体的规划设计原则, 为今后进行城市与住区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吴良镛.明日之人居[J].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3, 01:01-05.

[3]陈莎, 殷广涛, 叶敏.TOD内涵分析及实施框架[J].城市交通, 2008, 06:57-63.

[4]Peter Calthrope, 杨保军, 张泉等著.TOD在中国面向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5]李麟学, 吴杰.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探讨[J].建筑学报, 2005, 07:41-43.

[6]陆化普, 赵晶.适合中国城市的TOD规划方法研究[J].公路工程, 2008, 33 (6) :64-68.

3.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论 篇三

【关键词】 可变性;多样性;适用性;开放式空间

1914年勒柯布西耶提出了“多米诺住宅结构体”及“自由平面”的经典理论。他将住宅分为主体承重结构和内部功能空间两部分,墙从以往的支撑体系中获得解放,使空间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平面理论成为当今现代主义风格居住空间设计的灵魂——平面的自由不是墙体的自由蜿蜒,而是人在其中行走的自由,建筑第一次将人的“运动”概念纳入了设计。柯布西耶开创了建筑模数化时代,他认为建筑构件应有一套特定的比例和数据体系,并能得到普遍适用。在《走向新建筑》及城市规划汇报中曾多次强调,“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与自然相容的,世间万物有法可循,因此也存在一套“万能模数”给世间建筑以秩序”。这种想法显然有些理想主义,虽然在某一特定范围和时间段可起到一定作用,但模数不可能是万能的,建筑应该满足人的需求,以人为本,而人的性格是多样性的,建筑应该是变化的、灵活的、多样的、开放的。

一、开放式住宅理论的内容

开放式建筑属于一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早期的出租型办公建筑或大型的百货商场,应使用者对建筑内部空间灵活性的需求,在建筑设计及内部装修时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及大部分轻质、灵活构件,易于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此类建筑的出现也从而引發了对住宅内部空间灵活性、多样性的尝试。

广义上的开放式住宅又称束撑体住宅或灵活空间住宅,一般住宅设计尽管有多种套型和档次可供选择,但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有者的需要。开放式住宅采用大空间、灵活隔墙、构配件等一系列配套的设计手法,将住宅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结构,即外墙、柱、楼板、管道,这些设计施工完成后不能变动;另一部分为可变体,即轻质隔墙、门窗等部分。在使用时通常楼梯间、卫生间等被施工定位,不能变动,其它空间则由居住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灵活地进行变动,增加减少房间数量,自由调节房间面积。

二、开放式住宅所倡导的主要思想和特性

1.引入能动的设计及建造理念

开放式住宅建筑的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人们居住的室内空间不再是一个静态事物,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能动的有机组合体,而这种变化从技术型的灵活可变性延伸到设计型的多适性,建筑的开放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来获得,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改变。

2.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

现代城市住宅的建设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型材料、新型结构的特性,并对其大胆的尝试是开放式住宅所倡导的,只有摆脱原有建筑材料及建筑结构的束缚,现代城市住宅才能逐渐革新,不断前进。

3.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住宅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给予使用者充分的参与权及决策权。住宅的设计不再是设计师对一些定性元素的排列组合,而应该是遵循使用者的需求而变化,设计住宅既设计生活,居住空间只有融入使用者的生活趣味,符合使用者的生活轨迹,才曾最大限度发挥住宅建筑的使用效能。

4.维持数量与质量的平衡,5.遵循市场供与需的关系

住宅建设在保证数量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重视住宅质量,保证其安全性、实用性;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住宅的建设应紧扣供需关系,重新认识市场调节的作用,遵循住宅生产和分配的商品经济规律,使住宅生产和住宅需求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三、开放式住宅建筑的探索与启示

开放式住宅建筑设计探索初期,人们对于优秀的住宅建筑的认知聚焦于先进的技术、高档的家具、智能化的电气之上,认为能够实现空间的灵活使用只能依赖于好的建筑构件及好的建造技术,依赖于精准的安装技术或质量好的移动隔墙。然而,当今社会先进的施工技术已成熟的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开放式住宅建筑在过去近一百多年的发展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展现出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极具时代特点的灵活构建、可折叠家具及精准快速的工业化拼装和空间灵活多适性理论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开放式住宅建筑的一些发展方向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住宅建筑的开放一方面可以依靠新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变设计理念和手法来获得,实现建筑空间设计的多适应性。

因此开放式住宅建筑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开放,而且还应包含用“开放”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建筑、设计建筑,这种开放包括空间、时间、功能及和人的关系。

四、开放式住宅小区及开放式居住空间

开放式空间住宅获得了更多的使用面积,在节约材料,使造价经济合理的同时增大了空间利用的灵活性。在使用上具有较强的弹性功能,不同功能空间根据使用需求的变化可以相互转换,住宅内部空间开敞明朗,配置心仪的家具设备,会使居住空间取得鲜明的现代感和高雅的艺术品位。

随着人口的增长,传统居住模式的改变,现代城市小区的规模逐渐增大,小区内独立的配套设施在逐渐完备的同时也给整个城市的建设带来了物质及空间上的浪费,重复建设越来越多,以往住宅小区筑起围墙、自成体系的“封闭式”模式已不在适应规模住区和现代城市的要求。现代社会崇尚自由,提倡共享,住宅小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共通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智能化设备系统的发展,采用保安监控设备比起筑围墙来更具效用。

五、开放式住宅在中国的主旋律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以木结构为主,木框架体系承担住宅本身的自重,内部可灵活布置,外维护部分自然分离,又可形成丰富的立面形式,骨架的存在使居住空间通透,便于多种功能的应用,传统的木框架体系通过零部件组装形式完成,一旦完成设计,可为施工带来便利。中国传统住宅的建造理念及人们的居住思想源于这种木框架灵活体系,这与我们现阶段所研究的开放式住宅模式有着在理念上呼应,传统的居住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为我们现阶段研究新形式的开放式住宅建筑带来灵感。

我国地域辽阔,各类资源种类丰富,种族文化多样,人们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因此在中国发展开放式住宅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适应性住宅”应该是开放式住宅理论在中国的主旋律。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居住生活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居住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居住生活的方便性与舒适性等。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需要居住空间的灵活性与其匹配。住宅使用者可以决定如何通过组合和分隔功能单元最好的利用空间,使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切合自身的生活习惯,让建筑为人的需要而服务,建立长期的“人”与“居”的关系和环境,二者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而不是静态的相互制约关系:即开放式住宅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鲍家声 适应市场的开放住宅——商品住宅特点及其设计理念[J] 住宅科技1999(06)

[2]. 鲍家声;鲍莉.动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建筑研究[J] 建筑学报 2013(01)

[3].贾倍思;江盈盈.“开放建筑”历史回顾及其对中国当代住宅设计的启示[J] 建筑学报 2013(01)

4.孝文化传承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文 篇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孝文化传承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主要对孝文化传承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理念、构思和表达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可得,孝文化广场建筑设计、景观小品设计和色彩设计能够有效推动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孝文化在人们意识中的重要性,营造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环境。希望文章可以为研究孝文化传承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明海,汪妮.孝文化在“孝感味道孝纳”系列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3):146-147.

5.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论 篇五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对环境有着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景观破碎化程度日益加快导致湿地景观格局连续度下降。本文通过引入景观连接度的基本原理,分析湿地景观设计中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因子及应用,为修复湿地景观破碎化现状提出相应的设计途径。

引言

近年来,人们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模式下,对亲近自然的渴望不断升温,亲水而居成为人们对城市居住区环境的更高要求。将湿地的概念引入到城市居住区的建设中,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湿地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借助景观连接度理论治理景观破碎化、景观格局连续度下降等状况,因此将景观连接度理论运用到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居住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景观连接度与城市居住区湿地的释义

1.景观连接度

景观连接度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84年Merriam首次使用景观连接度概念用以描述景观结构特征与物种运动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景观连接度就是描述斑块、廊道和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指标,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度量。

2.城市居住区湿地

城市居住区湿地是指分布在城市居住区范围内的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与居住区水景有着本质区别,是拥有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同时能够自我维护及发展的生态系统。城市居住区湿地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态、观赏、游憩及教育的要求而建立的场所,同时又能够保护和修复原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因而在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与人本观念的双重因素。

城市居住区湿地中景观连接度的影响因子

1.斑块

斑块是景观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在景观结构中景观斑块包括水体景观斑块、人文景观斑块、植物景观斑块、动物景观斑块等,这些斑块的结构(斑块的位置、组成和质量、大小和形状、数量和密度,同类斑块的间隔和隔离度)对景观连接度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景观是由众多高连接度的斑块组成,那景观连接度就较高,反之景观连接度就较低。

2.廊道

廊道是指两个生境斑块间狭长的线性区域,其存在为斑块间物种的迁移、种群的基因流动提供了保障,因此保护和建立廊道是提高景观连接度的重要手段,然而不同的生物体对廊道的要求不同,故在廊道与斑块的自然属性及生物对两者的反应良好的前提下,增加景观结构中廊道的数量是可以提高景观连接度的。在城市居住区湿地中由于形式不同廊道可分为两类:自然廊道和人工廊道,其中自然廊道包括带状树木、草地、河流等,人工廊道包括道路、桥、木栈道、景观廊架等,合理的配置廊道的空间分布、数量是提高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连接度的有效手段。

3.基质

基质在景观设计中指的是场所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社会特征,其异样性、多样性和连续性的性质影响着景观连接度的高低,基质斑块内的空间构成是影响景观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如阻碍物种运动的斑块环绕在生境周围就会降低景观连接度,反之增加。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

1.景观节点

人为干预、设计的斑块常常是以景观节点的形式呈现,斑块的属性体现出景点的性质,斑块的大小反映的是景点的尺度,斑块的外形反映的是景点的形态。在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考虑景点的数量、密度、大小、形状、间距等因素是保证景观高连接度的前提。

2.道路与铺地

道路与铺地作为景观廊道的一部分,是连接各个景观节点之间的重要构件,不仅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并能够优化居住区景观空间格局,提供交通、休憩、观赏等功能。

3.植物

随道路、水系分布的带状树木、草地作为软质廊道是动物迁移生存的地区,同时是游客观赏的一部分,故在植物配置上应满足生态功能、视觉功能并重的要求。

4.水体

湿地离不开水,湿地中流动的线性水域作为自然廊道为水中生物提供了迁移的路线和空间,同时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或起到引导作用;湿地中的非线性水域为亲水性种群提供适宜的生境,成为其觅食、休息或繁殖的栖息之地,因而在水体设计时,应将水体与外部的连通性、水系网络的生态功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结语

居住区湿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可以反映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及交流是否一个完善的循环过程,它直接影响了居住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而将景观连接度理论运用到城市居住区湿地景观设计中有利于城市居住区湿地的保护、恢复与发展,湿地生物资源管理,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和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化,在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下能够解决湿地景观破碎化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黄朝霞(1989-),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在读,研究方向:景观环境艺术设计;

6.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理论 篇六

地域文化特色,其可以说是城市改革发展的灵魂,尤其贯穿到居民区景观设计环节中,该类文化特色的非物质形态需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予以全方位呈现,确保居民可以长期保留原有的优良生活习惯和精神信仰。因此,作为现代专业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主体,切勿盲目关注甲方规划需求,同时,针对居住区居民生活内容和习惯做出系统化校验,目的是了解该类居住区域居民存在和不同于其它区域的需求。这部分文化特色的非物质形态将透过公共空间塑造加以呈现,即该类空间中的景观设计风格和环境氛围,都不允许和统一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发生冲突。如私家园林的景观设计风格,契合吴语区居民隐逸于山水的精神需求。北京原始居住区主要包括四合院和胡同,居民一切生活都在房前和树下开始,因此,在现代居住区公共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环节中,理应着重借鉴传统活动场所的位置,为居民设计开放传统的文化交流广场景观,方便他们随时聚集于此下棋、聊天或是晒被子,使得居住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特色得以有机传承。

2.2文化特色物质要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交接

人眼不容易清晰观察到4000m以外的景观,一旦人眼和景观的距离达到500m时,视线就变得模糊,缩减至250~270m时,看到的景观轮廓才算清晰,维持达到几十米范畴时,便可以识别花木等自然景观。依照人的视域范畴,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想要有效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必须选定一类人眼识别能力最强的区域范畴。

2.2.1居住区建筑类景观设计方面。尽管建筑设计工作是建筑师的核心职责,不过作为现代专业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人员,应注意针对相关物质文化要素加以引导控制,确保彰显出标准的地域文化特色。再就是基础设施的定位工作,尽量保持低调状态且位于配角位置。至于景观设计形式,则可考虑在居住区盛行的宗教或是传统民俗活动之中抽取特定符号,设计尽量内敛。整体上确保映射出居住区整体的文化氛围,最终顺利地表达出特有的现代城市性风格。

2.2.2居住区自然类景观设计方面。在配置植物过程中,保证结合小品建筑,进行特定场所传统文化氛围衬托,同时,结合活动场所位置有序地布置一些树冠较大的树种,并且想方设法维持活动空间整体和景观设计的协调美观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尽快创设出富含地域文化特色和存在多样化景观的现代居住区,需要设计主体预先针对居住区所在的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准、民众生活习惯等要素加以全方位把控。之后深入性挖掘居住区的传统人文内涵,提炼出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物质形态,并在居住区内部不同类型景观中予以整体性设计。相信长此以往,势必为我国现代居住区合理化规划建设,城市经济协调化发展以及居民各类生活、文化和审美需求满足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务动力。

参考文献:

1许景.基于人性化设计观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7.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探讨 篇七

居住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一定的场所,担负一定的社会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景观进行产品宣传,景观渐渐摆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

1 居住区景观概述

18世纪下半叶爆发的工业革命引发了城市形态的重大变革,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聚集,城市的迅速膨胀打破了传统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工业区、商贸区、工人住宅区以及仓储区等职能区划,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同时城市人口爆炸,居住条件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复杂城市问题。为了根治“城市病”,19世纪末以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原理为基础的城市理论应用而生。到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建协的推动和雅典宪章的倡导下,城市逐步脱离古典主义传统,向功能主义形体化方向迈进。

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影响居住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土地、资金、设计、技术、管理、回收等,但总体来说可概括为两大类: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自然生态环境可简单地视为外在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可视为内在环境。人类的居住形式正是在这两类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展现出自身的丰富多彩。

3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如牡丹江的“京江上城”小区,保留了原老市委一片小公园绿化,既保留了古老树种,又营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如牡丹江北山别墅建在北山公园之内,空气清新,景色别致。

3.2 景观设计的舒适性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着重表现在视觉上与精神上的享受。事实上,优秀的居住景观不是仅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形式中,而是从人与建筑协调的关系中孕育出精神与情感,作为优美的景致深入人心。决定居住区景观舒适性的第一要素是它的规划布局。以确定的特色为构思出发点,应用场地知识规划出结构清晰、空间层次明确的总体布局,将直接决定居住景观的舒适性。第二要素是住宅本体的形式美。她涉及到住宅的体量、尺度、细部、质感、色彩等多种成分。第三要素是居住区道路设计。作为居民生活领域的扩展,道路景观具有动态、静态的双重特征。第四要素是居住区的环境设施。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的景观从幼儿到老人都会感到愉悦,更能丰富人们的室外生活。第五要素是居住区庭院绿化、小品景观的设计。居住区绿化是提高住宅生态环境质量的必然条件和自然基础,同时绿化景观的营造也是居住区总体景观中的权重因素。广场、花园主题的合理选取与风格的适度把握有助于整个住宅区环境品位的提升。庭院可以为居民提供较为宽敞的交往空间,也让人切身感受到丰富的自然。树木的位置和大小,有利于保护住户的私密性;根据四季变化栽种树木,给人以季节感;用用上、石、水等天然材料,给人们的生活以安逸感。

3.3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

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息的家园,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产生归属感,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造居民之所需。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以利于组织好居住区的风道。在景观规划阶段需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

3.4 生态的设计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发展的基本方向。居住区景观设计第一步就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原有土地、植被、河流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第二步,就是要进行自然的再创造,即在人们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人工景观。不论是在住宅本体上或是居住环境中,每一种景观创造的背后都应与生态原则相吻合,都应体现出形式与内容内在的理性与逻辑性。特别是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资源利用的结合,寻求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居住形式,创造出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美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居住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居住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构,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是美的基本特征。居住景观之美能潜移默化地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修养,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情操。创造优美的居住景观是设计者的最高追求。未来的我们更渴望一个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缓解商品社会中城市高节奏带来压力的———人们自己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孙英.探索新路创造精品——新形式下小区规划的思索.

[2]章祝联.浅谈现代城市与景观建筑[J].山西建筑,2007,33(6)42-43.

[3]张耕民.住宅郊区化及康城的市场定位[J].百年建筑,2002(3)3l-32.

[4]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美学构成要素 篇八

关键词:环境要素;文化要素;心理要素;居住景观设计美学

1环境要素

设计离不开环境,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展开。环境分为非生物自然环境和生物自然环境两类。那么设计行为只有在一定的环境和时代的历史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需要和创作内驱力。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为所需要的材料、技术、信息,都来自相应的环境。

1.1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分为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两个类别。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地、山川、河流、气候等。生物环境包括动物、植物。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以自然环境为载体的,所以必须遵循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当地的植物类别、气候情况、地势情况都影响设计的可行性原则。比方说以当地美观的植物为主,搭配种植于居住区,多雨的地区应多考虑雨水的排水问题和景观的亭,廊等避雨设施等。这符合设计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也符合美学构成要素,体现出当地的景观环境特色。

1.2社会环境要素

社会环境要素可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军事环境、宗教环境、技术环境、习俗环境等。这些要素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着手研究其环境要素,特别是社会环境要素,从中获取原料、技术、知识、人力、规范等的支持。因此这里谈到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是综合性的行为,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一个区域的原料、人力、技术等方面的社会环境要素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美学构成要素之一。

2文化要素

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参与和展开。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方面,是人们在一定环境范畴中所产生的共识。那么居住区景观设计就是将文化的精神层面物质化再通过物化的精神转化为精神层面的形态。文化的发展是动态的,每个时期有其主导的文化。同时文化还具有区域性的差别,如中国的漆器艺术和日本的漆器艺术在形式感和工艺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居住区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当代区域文化的大背景,这样的设计才能符合当代的美学需求。居住区景观设计师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赋予作品以时代内涵。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特别要注重其人文内涵,通过雕塑作品等将其展现出来。这样的景观设计有了点睛之笔,更加符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人文特征。

3心理要素

当代设计已经不是单一的学科,讲究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互补。居住区景观设计也是如此,设计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作为景观设计师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设计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这直接影响到设计的合理性原则。当然对景观设计的美学要求也是有影响的。试问不符合心理和行为规范的景观设计又怎么会美呢?那么从心理要素上居住区景观设计美学构成要素大致区分为,色彩感、空间感、比例与尺度感,形式感。

(1)色彩感。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神经是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视觉是能动的,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强。色彩能影响人们的情绪,不同是色彩给人的感受不同。色彩有冷暖、轻重、软硬、强弱、明暗、愉悦、宁静等不同的感受。作为休闲生活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把握色彩的协调,包括硬质景观的设计和植物绿化配置。硬质景观道路铺贴的整体色彩倾向由材料所决定,以灰色花岗岩为主。黑色大理石做为立面装饰效果较好。绿化设计也应在整体颜色协调的基础上,在局部主要区域进行点缀。特定区域如儿童游乐场等,可以强化色彩的纯度,营造愉快的气氛。

(2)空间感。空间的营造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对于空间的感受是人们的共同心理规律。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营造合理的建筑与它周围环境的空间。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区分出不同功能的景观区域。通过开敞、围合,半围合等设计手法来实现。如入口处一般设置在较为明显的,交通方便的区域。空间形式较为开敞,易于辨认。休闲区绿化较为多样化,绿化量较大。可以隔绝外部的噪音干扰。一般有较好的围合感,配合休闲散步道使景观具有层次感。树池树阵是休闲聊天的较好场合,可设计成半围合空间容易识别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运用点、线,面的结合可以很好地组织空间。1)点是最小的形式单元,在几何学上,点是没有长、宽,厚度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点可大可小,它是一个几何图形符号。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点可以是主要或是次要的景观节点。如休闲活动区,也可以是中心水景。2)线是运动的,它具有方向感。康定斯基这样来比较点和线的不同本质:点是静止。线产生于运动,表示内在活动的紧张。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线可以是道路系统也可以是绿化带和楼房的交界线。线是灵活的,具有动感的。通过线的设计能活跃整体。不同角度的线,各种曲线、弧形线、波型线、变化随机的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运动状态。3)面在几何学意义上,面是指由线的移动所产生的有长度、宽度而无厚度的形迹。大致可包括平面和曲面两类。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面可以视为有较大面积的景观空地或绿化,景观设施的立面等例如在威斯康星州斯普林格林的住宅东西塔里辛中,无论是其外部还是室内,那些巧妙的、有些地方是复杂的立面、斜面、大小面的结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比例与尺度感。重视比例的传统,源于古希腊毕达哥斯拉斯派关于美是和谐与比例的观点。《建筑十书》中也强调建筑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众所周知包豪斯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普遍重视比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景观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设计门类也同样重视比例和尺度。除了硬性规范的消防通道标准外,其他的比例和尺度也很重要。景观构筑物与构筑物之间的比例尺度,以及景观构筑物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尺度关系都同等重要。

(4)形式感。现代设计强调其形式感,个性化的形式实质上是设计语言的多样化所带来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和建筑的配合,小到从细部元素,大到风格都应该是统一的整体。居住区景观是建筑的一部份,和建筑密不可分。从这点看来从设计建筑开始,景观设计就应介入。往往在多数情况下被人为的忽略了。为了弥补之前的配合不足,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就应更注重于形式感的设计,在符合建筑风格的前提下设计景观形式亮点。提高区域识别度,提升居住区文化品位,创造形式上的美感。

以上诸要素使得居住区景观设计具有其特殊性,在把握美学原则的同时。也应考虑设计中的规范。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设计学科,需要考虑环境要素、文化要素和心理要素。同时对于设计者自身的文化修养要求很高,优良的文化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是优秀设计师所要具备的品质。在当今的学科交叉十分普遍的时代,学科之间的互补性日益明显,努力做到触类旁通是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参考文献:

[1] 杨清平,邓政.环境艺术小品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宇.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M].东南大学出版社.

[3] 汤晓敏,王云.景观艺术学——景观要素与艺术原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 李瑞君.环境艺术设计十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上一篇:制药采购管理制度下一篇:选举党代表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