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专业技术

2024-09-21

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共11篇)

1.建筑工程专业技术 篇一

“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区别?

“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区别吗?没懂!请大家帮帮忙 能否帮详细了解下!

满意答案

土木工程系主要为建筑与市政施工企业和设计、业主、监理等单位及各级管理部门培养从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结构设计、工程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坚持应用型的培养特色,努力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结构建模能力、结构设计与计算能力、项目组织与实施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设监理和项目规划及开发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和道路与桥梁领域中设计、施工、管理、房地产、建筑监理、科学研究、软件开发、教育、投资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土木工程专业根据社会与市场需求设立建造管理类、结构设计类、岩土地下类、道路桥梁类、建筑材料类5个方向,形成与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师、房地产估价师)等相适应的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学是以建筑设计为核心,兼容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学科

培养目标

掌握建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筑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建筑与环境、建筑历史与理论、环境行为与心理、城市与景观、经济法规专业知识、建筑结构、物理环境控制、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安全性等专业理论和相关知识,具备综合分析与判断、表达能力。作为在城乡建设系统中的建筑设计、科研、管理部门从事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

该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建筑设计部门、各类建筑设计公司或管理单位,从事各类公共建筑设计、住宅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古建筑保护、及室内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有关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完善答案

2.建筑工程专业技术 篇二

1 BIM的概念阐述

BIM概念最早出现于1975年, 其理论形成的背景环境是1973年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 当时全美社会各行业深刻感受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紧迫性。1975年乔治亚大学Chunk Eastman教授提出了BIM理论, 旨在通过建筑工程的量化及可视化分析, 实现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的目标。

BIM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了建筑工程的可视化操作。传统建筑行业在设计阶段可视的只有二维化的图纸, 成品未制作完成前, 技术人员只能凭借图纸上纵横的线条在头脑中想象三维的构件。传统建筑相对简单的部件或许可以仅仅依赖人脑想象, 但现代化建筑错综复杂的设计仅凭人脑已经很难实现由二维转换为三维, BIM技术帮助人类实现了这一需求。BIM技术实现的立体效果图与传统制作效果图的差异在于:传统效果图的制作通常交由专业的制图单位制作, 尽管也能制作出三维的图形, 但并非是由二维的图纸信息自动生成的三维图形, 构件之间相对独立, 不能反映构件之间的关联性。而BIM则通过集成二维图纸上的信息自动生成三维模型, 构件之间的关联性自动呈现, 任何信息的变化影响到相邻构件的情况一目了然。不仅如此, BIM应用过程中, 工程全程均为可视化操作, 无论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任一环节有变动、交流、设想或决策均可以可视化立体呈现。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的需求分析

理论而言, BIM技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培养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十分必要, 比如:信息应用工程师、模型生产工程师、专业分析工程师、项目经理、总监。但是, 受到技术与人员的局限, 国内目前能够培养的BIM应用型专业人才只限于模型生产工程师一类。制约国内BIM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因素有二:标准和软件, 主观因素则是人才匮乏。我国国内的《BIM应用标准》还处于编制环节, 缺失的标准自然造成了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生产。没有自主标准与软件的客观环境使国内BIM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已培养的人才都处于极度不成熟状态。当前制约国内BIM人才培养最大瓶颈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匮乏。作为培养BIM人才的教师队伍而言, 除了应具备理论教学知识以外, 还应具备熟练的BIM实际操作能力。然而, 国内高职院校中不缺乏熟悉BIM理论知识的教师, 也不缺乏兼具建筑工程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程师, 唯一不足的是既有BIM理论又有BIM实际应用能力的“BIM理论+实操”型的师资力量。因此, 整体上我国的BIM教学与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和研究阶段之中。

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3.1 BIM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

首先是熟练的理论基础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利用BIM技术将建筑二维信息转化为三维模型的理论知识;其次, 运用掌握的BIM理论知识进行虚拟的建筑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 进一步熟悉BIM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第三, 进入实训基地或企业开展现场操作, 利用BIM工具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开展设计、施工、质检、竣工等实际操作, 通过现场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并反馈理论学习,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效果并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解决BIM技术人员的需求

针对当前国内高职院校BIM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 解决BIM技术人员需求的措施应有两点: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二、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作为实现以上两个目标的有效策略。

3.3 校企结合

指高职院校的专业BIM教师联合BIM专业咨询公司共同开展BIM人才的培养工作。以广州番禺职技院为例, 2011年, 该校与互联立方技术公司合作开创了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提供场地, 设备和软件则由合作双方共同承担, 企业和学校以互聘制为基地提供工作人员, 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的专业教师与BIM专业工程师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管理。

实训基地建立后, 教师与学生分别与北京建筑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香港is_BIM公司等知名企业BIM设计专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获得了理论和实际工作中的大量宝贵经验。至第六学期, 学生得到了顶岗实习的机会, 基地提供了结构设计、建筑设计、模型制作、设备设计等项目的实习内容。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实现了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接触, 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与水平, 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也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磨炼和提高。

3.4 工学结合

这种人才培育模式特别适合BIM这类应用型专业学科的教育教学, 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自2012年开始, 该校开启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与当地众多BIM专业公司和建筑工程公司开展合作, 为企业定向培养BIM建模人才。

学校首先从校内建筑专业中挑选出全专业范围的学生, 第一学期只学习学校原先设置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 在学校基础知识课程外, 学生开始额外增学BIM建模课程, 这是学校和委培企业联合设置的四门专业课程之一。至第四学期, 学生开始增学其他三门专业课程———施工组织实训、施工技术实训、计价与计量实训。额外增学的四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二维向三维转化建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门额外增学的课程学成后, 学生于第三学年进入“广东工程BIM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这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创建的实训基地。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开始接触真实的建筑项目, 在此期间, 院方专业教师、公司企管、BIM专工对学生开展“滚动”式教育———学生先在实训基地进行一星期建模操作, 之后到项目施工现场观察并监控建模的具体施工。由于学生独立完成从二维向三维转换建模的操作极为困难, 这时候企业的BIM专工会对学生进行辅助性修正, 之后学生返回实训基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弥补, 完成后再返回施工现场观察并监控, 以此类推。通过反复进行以上步骤的滚动式培训, 该院“订单”式BIM人才培训的学生均成为了熟练的BIM建模工程师, 相关企业对这些学生极为青睐, 学生一毕业即进入当地知名BIM专业公司或建筑工程公司, 可谓供不应求。

4 结语

BIM技术在中国建筑工程领域属于引进不久的新鲜事物, 无论标准或软件均未实现自给自足, 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始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建筑工程专业的BIM培训既面临师资不足的困境, 又难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际操作机会。鉴于此, 各地高职院校可以参考广州有关高职院校的作法,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同时解决师资与学生培训的两难问题, 在尽快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让学生有机会体验BIM的实际操作, 不失为一种两全的办法。

摘要:BIM技术在中国还处于摸索和研究的起步阶段, 本文介绍了BIM的内涵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技术的需求, 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并就BIM技术人员的管理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相关技术从业者与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桂明.BIM视野:土建专业课改困境的突围之道[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 2014, (1) :11-13+16.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考评模式的研究 篇三

专业课素质教学考评的设想

首先必须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素质教学中所要形成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一是意识情感方面,如对知识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对所学专业良好职业道德的认识,专业思想稳定性及正确的择业观念等。其二是语言信息方面,即对本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能正确地识读建筑施工图。这当中有些仅仅为学习本课服务,而有些则终生难忘。其三是运用知识方面,这是一种智慧的积累,是顺利工作的条件。要知道怎么样,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如对所执行的施工进度计划的理解。其四是认识问题方面,这是对学习、记忆、思维的合理的支配,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势和工作定势,是有效工作的保证。其五是动作技能的形成,包括基本姿势、操作技能、工量具的使用维护及工作成果的创造,这是工作实施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所以说专业课素质教学的考评也是形式多样的。

专业考核方法

1)讲授评定与技术评定相结合。主要考核的要点有2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课本知识学习情况考核,二是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在此,将以上2个方面独立进行考核,形成理论与操作的双重体系,体现现代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2)组成教师考核小组,在不同的课时数内,指导不同内容,以答辩的形式进行客观的评定,既能防止学生弄虚作假,又能测试学生的应变能力。

3)与当地劳动技能鉴定机构挂钩,对符合对应系列的工种实现等级考核,实施“双证”制,保证学生毕业后的持证上岗。

4)观察(记录学生的各种过程,图文、声像)、口头、简单的书面形式相结合。

5)情景模拟(工场、实验室)与工地实际相结合。

6)动手能力考核。将学生直接分配到生产车间或劳动工地,通过学生的实际设计、施工、测量、检测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当然,上述种种,必须根据具体专业课的特征,合理选择,精心设计,以取得良好的考评效果。

专业课素质教学考评的困难与利弊

专业课素质教学考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面广,操作性强,可变性多,存在较大的困难。

1)专业课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设施。所以考评时必须充分考虑有关这些设施(操作室大小、工作台数)、设备(仪器、工具)的因素。

2)专业课的学习活动是很复杂的,所以要综合衡量素质教学的得失制定考评的标准是很困难的,必须尽可能客观地进行明确而可靠的考评,如学科的要求与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学科要求与考评标准的一致性,学习内容与考评标准的一致性,等等。

3)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的特殊性,合理选择考评的方式和场合,对不同的教师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否则就会缺乏可比性。

4)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接触学生的时间很长,评价场合很多,但教师要顾及大多数的学生和教授大量的内容及考虑安全因素等,所以放弃考评的最佳机会也是屡见不鲜的。

5)专业课学习中,不免采取小组学习、轮流作业等形式,学生分散活动的机会较多。而这些活动中教师往往确定小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的组织工作比其实际能力更引人注目,因此考评成绩中容易掺入教师的主观意见。

专业课素质教育考评的利弊:1)通过专业素质教学考评,能较直接地鉴定学生能否进行某种实际工作,绝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2)对学生在实际问题前的判断能力、工作速度、工作态度等内容也能较清楚地反映;3)能够掌握每个学生的一些个性材料,如知识、能力缺陷,适应性的强弱,用一句俗话,就是能“暴露马脚”;4)教师的时间负担明显加重,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要有正确的评价;5)准备工作要十分充分(考评标准的制定、设备、材料配备、清理工作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素质考评是一项长期的教学研究工作,需要广大专业课教师立足专业特色,开展有效的操作性研究,并结合教学工作赋予新的内涵。

4.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简历 篇四

出生年月:1986-3-22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本科

现居住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

到岗时间:随时

联系电话:0311-86661666666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建筑设计·建筑制图,路桥·隧道·港口·航道工程,施工员,室内外装潢设计,测绘员

应聘行业:不限

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廊坊市,唐山市,秦皇岛市,其它

期望月薪:面议

自我评价

本人毕业学的是建筑工程技术所学专业涵盖土木工程所有方面测量、制图、预算、施工等,毕业之后一直从事通讯器材安装制图,现寻求新的工作,本人是农村出来的能吃苦,可出差,肯学习,想找一份稳定有前途的工作,什么专业都可以,对工作负责。我相信的一句话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许我有些工作我没做过但我愿意尝试,希望您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回报您一个惊喜。

工作经历

福建先创电子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4至-9:巡检

所在部门:网络部

工作描述:

教育背景

-9至2009-6学校名称: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

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取得学历:大专

校内活动职务描述

晨阳社团外联部成员,班内活动组织者,在校期间多次兼职工作销售,校园代理,自4月-9月一直在福建先创电子河北分公司做兼/全职工作。

it技能

技能描述:办公软件office及autocad操作能力:熟练操作办公软件及cad

语言技能

外语语种:英语

外语水平:良好

培训记录

所获证书名称:施工员证

培训详细描述:203月,在石家庄通用职业培训学校通过两个月的培训获得施工员证

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年总结 篇五

自从2014年8月我踏入大学的校园到现在,我已经在北京工业大学通州分校学习了2年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知识,到目前为止已经结束了10门专业课的学习,我觉得是时候来稍微回顾一下了。

刚上大一的时候,对于大学生活和这个专业没有任何的了解的我开始接触基础知识。我学习了李启明老师每周一周二和周四教授的《建筑工程CAD制图》课程,按照李老师上课所教的内容一步一步的确实落实完成,课后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也下载了CAD2012练习,对于在当时课上所学习的绘图技巧与锻炼出的绘图能力在我之后的很多情况下都起到了不小的帮助,我今年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参加的北京市三维模型制作的比赛能够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也是因为用CAD练出了软件画图的熟练度的功劳。每周五的吕峰老师所教授的《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更是所有课程里最重要的科目没有之一,要不是吕老师以优秀的教学方法教会了我如何正确的识读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如何正确的识读图例和尺寸标注的符号,这个专业的大多数知识我都不可能理解并学习,我也更不可能多次获得学校举办的建筑模型制作比赛的名次,而且在吕老师的识图课上所学习的一般民用建筑的基础概念、诸如墙身防潮或屋顶防水的细部施工方法、楼梯的设计方法等等,都对我之后报考土建施工员的实务学习起到了预先了解等莫大的帮助。

在度过了上大学的第一个新年之后进入了大一下半学期的学习,这个学期的课程真的算是很有意思。首先是每周一和周四李启明老师教授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课程上我学习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基础概念与实际工程测量时的,并学会了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当时课程是以一节室内知识课一节室外操作课进行的,在我们组里我和崔强反复练习了三种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计算,5月中旬的时候要对我们仪器的使用进行测试,我们拿着统一下发的图纸按照学校的要求带着一台经纬仪在北校门外的马路上花了一个下午画下了1:1大小的建筑平面图,而这些学习经历在我今年暑假的实习工作当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后是每周三和周五的裴学东老师教授的《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学习了材料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也学习了水泥、砂浆、混凝土、气硬性凝胶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等等一些建筑工程材料的特性、类别、组成、技术性质和做法等等一些专业知识,这门课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制作150见方的标准混凝土试块,同时,课上我们学习的混凝土的性能检测等对我之后报考土建施工员的实务学习起到了预先了解等莫大的帮助。

在大一的一年里除了日常学习之外,我还参加了两个本比赛,冬天的建筑模型大赛和夏天的建筑结构设计大赛,当时我和我们组的同学一起在韩俊艳老师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凭借手工制作技巧和团队合作创造了不菲的成绩。

新的一个学期、新的一个学年大二了我们开始了全套的专业课学习。高云昊老师教的《建筑力学与结构》一门课一本书讲了一学年,纯粹的理论计算实在是觉得很无聊,但学习的内容很重要:静力学、约束、剪力弯矩扭矩、平面力系、静定结构、内力图、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计算,这一些需要进行大量计算的知识着实是让我有些头疼,但终归还是算不上困难的就通过了。周一的课程是赵源老师的《无损检测技术》,课上介绍了一些让我感觉很新奇的检测方法,比如回弹法、雷达法、声波法等等,在不破坏现有结构的前提下对隐蔽工程进行质量检测,操作起来很有意思但对我来说实际上估计是用不上的。每周二周三以及周四的《地基与基础》课程是韩俊艳老师来教,大地是承载万物的基础,我在课上学习了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中应力、地基变形的计算、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土压力和浅基础深基础的设计计算,同样是让我有些头疼的需要进行大量计算但相较于《建筑力学与结构》感觉简单一些,在临近期末的时候的课程设计分别应用了这两门学科,就结果来说还是没有问题的。王红燕老师每周三和周五的《建筑设备及识图》,主要是建筑设备施工和安装的图纸识读,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系统、室内供暖系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和建筑电气设备系统的分类、材料、设备、组成、安装以及运作方式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这些知识比起在学业和专业方面日常生活方面好像受益更大一点,家里的一些水电方面的小问题以及装修是选择怎么改水电线路以及供暖方式都有了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对策。越到后面学的东西就有一种“这个东西前面好像学过了啊”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周三周五吕峰老师教的《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上尤其明显,土方工程和地基与基础工程在《地基与基础》就学过,钢筋混凝土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和砌块工程以及防水工程在《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上也学过了,但就算前面学过一次,概念性的知识就当是强化巩固,技术性的知识是比以前学的更加精进和细致的教程,比如土方基坑的排水降水、土钉墙的做法、钢筋混凝土的模板设计、建筑结构安装的机具等等,这也都是前面没学过的东西。每周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赵源老师教,作为贯穿一整个建筑过程无时无刻不在较真的工作,不得不说真的很让人头疼,人材机的定额与计算、7项建筑安装工程费、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建筑面积、每个分项工程的建筑工程量计算等等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虽然有着既定的方法,但这个实在是太过于考验耐心和细心的程度,临近期末时的课设,几个不小心害的我们是翻来覆去的计算到要吐啊。

6.建筑工程专业技术 篇六

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需求进行了研究;对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生的就业岗位分布、从业单位体制,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对学院专业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 者:魏俊亚 李蔚  作者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30038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生专业能力需求   调查报告  

7.建筑工程专业技术 篇七

如今,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生产技术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建工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于人才市场的需求, 中职学校必须要考虑对中职建工教学进行改革以跟上社会需求。

一、改革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急剧膨胀,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使得我国的建工市场就业压力不断攀升。学生在毕业后就业率低下, 收入不高成为目前的普遍现象。在此情况下, 中职学校必须要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改革, 强化对学生的技能培训, 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对建工技术和建工市场的适应性, 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建工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专业技能是指建工技术人员合理运用其相关理论知识和积累的实践经验, 完成建工任务的能力。一方面, 专业技能是通过长期的工作经验不断积累的;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专业技能基础的保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的培养,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环节, 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可持续发展。所以, 对当前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切实提高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和效果。当前, 中职学校建工技术专业的相关教学课程较为分散。而建工企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 分散的教学内容明显与目前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脱节。所以, 学习可以将分散的教学内容按照专业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 形成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例如, 学生在一年级学习完《建筑制图》掌握基本建筑制图技能之后, 在学习《建筑构造》时, 可以让学生运用已学习的建筑制图知识, 选择难度较小熟悉度较高的二层住宅楼进行平面设计, 制定平面设计方案。让学生结合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身份在实际操作中锻炼专业技能, 而不是采用传统的“一言堂”模式, 让学生枯燥的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 造成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现状。在学习完《建筑力学与结构》后, 再运用此课程知识完善结构施工图。总之,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秉持着能力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 从市场需求出发, 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 在对建工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科学预测下及时更新和优化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改变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 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弊病, 就是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同社会需求不同步。目前, 大部分的中职教师依旧保持着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都由教师一人在台上单方面的将知识点通过书写板书或者ppt的方式灌输给学生, 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 又没有及时的教学反馈。到最后, 学生能够上交相关作业和通过结业考试, 教师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 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方式和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教师目前这样应付了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较低, 教学质量难以达标。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改变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应当尽量运用现代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 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 将抽象难懂的课堂知识转变为实际观察和亲手实践。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实践的能力。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教师可以将目前若干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特点的市场需求进行科学整合, 分为基础专业理论、技能认知、技能操作和技能坚定等模块化的课程, 结合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对症下药”开展教学活动。

三、优化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对于建工技术专业的教学活动来说, 一定要克服“一言堂”和“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弊端, 强调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

(一)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得到专业技能提升的教学活动。建工技术专业是一门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粉笔、黑板、PPT对学生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显然不能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通过项目教学法, 学生能“趁热打铁”, 将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实际运用到模拟的项目之中。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又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学生培养了自身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同时还有利于培养自身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 案例教学法

在《防水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等课程, 专业性、理论性较强, 学习难度较大, 同时在实际应用时, 施工难度大, 施工隐患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或项目教学法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所以, 在此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进行模拟项目操作之前, 教师先给出实际建筑工程的背景材料, 让学生在实际材料中分析工程的难点和隐患。之后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后, 教师协助学生找出问题关键点并分析, 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在学生对此类工程的难点和隐患有具体了解之后, 教师再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设计相关的模拟项目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实际演练和操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 学生被真正的放到了学习主体的地位当中, 科学的教学设计迫使他们主动思考的分析问题, 既提升了教学趣味, 又提升了最终的教学效果。

四、考评制度多样化

(一) 考评形式多样化

目前, 中职学校建工技术专业的主要考评形式依旧是一成不变的闭卷考试模式。这样的考试模式在全面考核学生实际专业能力上存在天生的弊端和不足。仅仅是考察了学生对课堂专业知识的机械记忆熟练程度, 至于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闭卷考试模式都无法考察。所以学校应该丰富该专业的考评形式, 结合笔试、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综合实践等多种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 考评内容多元化

建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 优良的综合职业素质也是企业对职工的考核标准之一。学校在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考核。

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是我国目前一线建工人才的主要来源地, 中职学校应该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变革教学观念, 让教学活动与市场需求接轨, 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建工技术人才。

摘要: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的教学认识是为建工企业培养先进骨干的建筑技术人员。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工程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目前中职建工专业的教学现状对中职建工教学提出相关的改革措施, 以使得建工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建工人才市场需求, 培养出高质量的建工技术人才。

8.建筑工程专业技术 篇八

关键词:中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已经不是成本的竞争,而是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就使得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重要。在中职院校中,应积极对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使人才培养能够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虽然当前建筑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泡沫,给建筑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使得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毕业生存在着就业数量少、岗位不稳定、收入较低等现象。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自身能力提升,在人才市场中能够具备竞争优势,应从课程体系入手,对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其中,专业技能的提升是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场地和教师专业水平等原因的 限制,很多专业技术无法进行示范,使得学生的实践水平得不到提升。例如,在学习《建筑构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住宅结构,对平面设计方案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以设计人员的身份來对建筑结构进行了解,并通过分析、搜集资料,来完成平面设计图。再比如,在学习《建筑工程监理》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一些建筑工地去,让学生能够亲眼对施工过程进行观察,并学习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变革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活动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弊病,就是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同社会需求不同步。目前,大部分的中职教师依旧保持着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都由教师一人在台上单方面的将知识点通过书写板书或者PPT的方式灌输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又没有及时的教学反馈。到最后,学生能够上交相关作业和通过结业考试,教师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目前我国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方式和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教师目前这样应付了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较低,教学质量难以达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尽量运用现代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将抽象难懂的课堂知识转变为实际观察和亲手实践。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实践的能力。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将目前若干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特点的市场需求进行科学整合,分为基础专业理论、技能认知、技能操作和技能坚定等模块化的课程,结合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对症下药”开展教学活动。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都以教材为根本,采用教师讲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建筑专业学习的兴趣,还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采用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全方位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解,并提升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1、信息化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学方法的更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现的问题,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投影仪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使教材上、板书上无法展示的内容,通过计算机能够实现动态、多角度的展示。例如,一些建筑3D图,在教材上看比较抽象,有的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强,就很难看出建筑结构的关系,而通过计算机,能够让学生观看建筑结构视频,为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展示,使学生能够明确墙面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装饰工程施工》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拥有了一间商铺,想要装修成地中海风情的咖啡厅,应如何进行设计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想象,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对商铺进行“装修”,能够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带动。

3、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案例,让学生能够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应用,学生真正的位于教学主体地位,不会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灵活地实践方式实现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之,对于教师来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我们应对传统教学进行变革,创新、灵活地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应用,从而为社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宁.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5,(22):74.

[2]张昔. 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浅析——以中职建筑施工专业为例[J]. 江西建材,2015,(16):278.

[3]聂鑫. 浅析中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 现代交际,2014,(11):156+155.

[4]徐桂兰. 分析中职《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教学现状及改革[J]. 科技创新导报,2014,(05):128-129.

9.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课程介绍 篇九

●建筑材料与检测

基本内容: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常用建筑材料和一般装饰材料(如:石材、水泥、砂、混凝土、钢材、沥青及防水材料、建筑塑料、玻璃、面砖、涂料等)及其制品的主要技术性 能、基本用途、常见规格、质量标准、试验、检测及验收方法;保管要求。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和一般装饰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基本用途、常 见规格、质量标准、试验、检测及验收方法、保管要求。能合理的应用建筑材料进行技术工 作。

●建筑识图与构造

基本内容:建筑的构成要素及分类;投影的基本原理,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标准;建 筑的等级及标准化、民用建筑的构造;工业建筑的构造;土建施工图的绘制和识读。

基本要求:掌握投影的分类和投影体系的建立原则;掌握点、线、面、体正投影的基本 原理及作图方法,熟练绘制投影图;了解建筑的构造组成、各部分的科学称谓及作用,掌握 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构造的典型做法,具备绘制土建专业施工图的一般能力,正确领 会工程图纸的设计意图,能熟练的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

●建筑力学与结构

基本内容:建筑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房屋抗震设计等内容。基本要求: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了解材料的 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的初步能力; 掌握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计算的 方法,具有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能力;掌握各种构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构造要求,能 进行各种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和一般民用房屋的结构设计,具有熟练识读和绘制施工图的能 力,并能处理解决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

●地基与基础

基本内容: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的应力和变形的概念;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地 基承载力的计算;土坡稳定性的验算,浅基础与桩基础设计;土工实验。

基本要求:掌握岩土类别的知识,具有熟练识别岩土类别的能力;掌握土工实验的一般 知识;掌握常见基础的类型、特点及构造;了解浅基础的设计方法,熟练识读基础施工图。

●建筑施工

基本内容: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时效性强、综合性强、社会性广、与许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特点,其内容包括:测量基本知识,各种测量仪器在施工 中应用,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冬雨期工程等。

基本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建设方 针政策和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政策,了解建筑领域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掌 握各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在建筑生产一线 相关职业岗位上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高层建筑施工

基本内容:高层建筑的发展简史;高层建筑施工常用机具;高层建筑基础及主体施工。

基本要求:在学习建筑施工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高层建筑施工的特 点、要求和技术标准;了解高层建筑施工有关的施工机具和设备的性能、使用要求以及有关 的技术指标。

●建筑施工组织

基本内容: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应用性。教学内容包括建筑施工组织概论,施工准备工作,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单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组织总设计等。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建 筑施工的组织方案,是指导全面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的法规。只有遵守施 工程序,重视施工准备,做好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计划组织现场的 施工活动,并抓好现场施工总平面管理,才能使建筑施工活动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管理和控 制状态。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基本内容:基本建设概述,建筑工程计价的概念,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程序,工程 量清单计价实例;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概念及分类,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及应用; 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及确定;基本建设费用的构成,建筑工程费用的组成,建 筑工程费用的计算方法;工程量计算概述,建筑面积计算,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装饰工程 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计算实例; 综合单价的概念,综合单价的确定,措施项目费的计算; 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的概念,竣工结算的编制,竣工结算审查;电子计算机计量与计价的意 义,电子计算机计量与计价软件的应用。

基本要求:掌握基本建设造价文件的分类及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依据、方法、程序;掌握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组成与应用;了解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概念,掌握材料预算 价格的组成及确定;掌握建筑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的计算方法;掌握工程量计 算规则、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掌握综合单价的组价方法;熟悉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了 解计量与计价软件的应用。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基本内容: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质量验收以及验 收的程序和组织。

基本要求:熟悉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掌握检验批的验收方法,能够按各专业验 收规范进行验收。

●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基本内容:建设项目招标与施工项目投标;合同法原理及合同文本的标准内容;施工合 同的签订与管理;FIDIC 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施工索赔。

10.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 篇十

[摘要] 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的重要性及技能实训的方法,介绍了本专业技能鉴定的种类。

[关键词] 高职; 技能实训; 技能鉴定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业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现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对各层次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

建筑行业也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数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其中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奇缺。为提高各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急需培养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充实到生产一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教育目标,其毕业生要求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职业技能鉴定则是能公正、客观反映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水平的最佳方式。根据《职业教育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推行职业技能鉴定。

二、技能鉴定目的及鉴定科目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其办学特点应凸出职业技能培养。鲜明的就业导向性要求高职毕业生对某一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由于技能实训形式灵活,要求多样,指导教师应该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并要求有配套的实训基地及实训设备。所以各学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均感到困难很大,在编制教学计划及实施过程时,偏重于理论教学,有意无意减少实训学时甚至取消实训教学计划,导致学生职业技能降低,影响教学质量。

为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水平,国家现已推行统一标准的专业技能鉴定,通过鉴定客观地反映学生所具备的专业工作能力和水平,显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通过推广技能鉴定,实行双证(毕业证加专业技能证书)制教育,采用统一的考核方法、统一的技能水平衡量标准,能极大地促进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改进实践性教学效果,凸出高职教育特色(见图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众多,从业工种各不相同,涉及面广泛,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各异。但详细分析其行业特点,对一线的技术及管理工作进行分类,其岗位群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如现场施工员、班组长、工长、现场监理员、施工队长及项目经理; 第二类是各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如技术员、技术主管、现场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等; 第三类是后勤技术支持人员,如资料员、档案员、实验员、预算员、材料员、安全员等。由于建筑行业工作的复杂性,大多数岗位往往需要面对不同的工作对象,需要与众多部门或人员有工作联系,不同岗位之间的知识及技能要求常有交叉和重叠,要求作业人员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和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为提高本专业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从职业技能的性质、与本专业的关系及技能的综合程度等方面进行细分,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细分为基础技能、专业操作技能及综合运用技能三大类。每一大类技能又可分解为数种技能或基本能力要求。学生可在学校的组织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一种或几种专业技能参加实训及鉴定。

三、技能实训的方法

根据各种技能的性质与要求的不同,联系相应的理论课程学习方式,可将技能实训的方法分为基础技能实训、各种单项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三类实训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1.基础技能实训

课堂实验实训是基础技能及部分专业操作技能培养的主要手段,包括课程实验、专业认识实习、计算机考证实训、公共外语考证等形式。实验技能主要由实验课培养,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开放实验室,加强实验成绩考核,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由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习得,通过增加上机时间,使上机实作与理论教学时间相当,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认识实习一般可集中安排一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现场的参观,形成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初步轮廓的认识,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此外通过习题课、应用文写作实训、英语口语实训课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英语水平及其他基础技能水平。并在第一学年安排绘图、计算机操作等实训技能的考证。

2.单项专业技能实训单项专业技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于专业软件应用能力,采取讲授与上机编程实训相结合的形式,以上机为主进行应用软件实训; 材料工实验实训结合《建筑材料》课程的实验,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实训,通过国家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技能鉴定证书; 建筑测量技能的学习在《建筑测量》课程的学习后,先进行阶段性的测量实习,然后集中进行建筑测量实训及技能鉴定考证,通过技能鉴定考试取得国家技能鉴定证书; 专业课课程设计(大型作业)是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对本课程知识综合运用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基基础课程、结构类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构造类课程(房屋建筑学)、专业工程类(建筑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等)课程设计,涉及面广泛,知识量大,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技术资料,以手工计算为主,结合计算机绘图技术完成实训任务; 施工生产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过程,一般可安排三至四周的时间。通过现场实习,融会贯通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及施工监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管理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初步训练。在第二学年安排公共外语等级、测量工等考证。

3.综合运用能力实训综合运用能力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技能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对理论知识、基础技能、专业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综合运用技能可通过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综合试验等途径习得,其中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内交叉进行。毕业实习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到建筑工程施工或管理过程中,直接参与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为毕业论文(设计)收集资料,做好准备; 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选定的题目结合工程实际,综合所学知识及技能,独立完成论文撰写或设计文件; 顶岗实习是学生由在校学生变为技术管理人员的过渡阶段,是适应熟悉某一岗位的切入点。通过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试验可结合顶岗现场工作或科研项目需要,穿插在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或毕业论文中进行。综合试验可以是工程研究试验,也可以是实际工程中的检测试验。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科研实验方法,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积累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经过相应的技能实训,在第三学年安排施工员、材料员、预算员的考证。

四、结束语

专业技能的培养及训练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高职教育的难点。由于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实训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评价方法的改进等诸多方面,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实践教

学的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以国家统一标准的技能鉴定作为考核手段,从而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

[参与文献]

[1]韦立林,邓志恒。加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技能训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2]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3]李洪启。土木工程教育教学模式与操作技术[J].辽宁高职学报,2003(2)。

11.建筑工程专业技术 篇十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就业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75-0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成为各职业院校面临的难题。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提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就对高职类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战。总体来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就业方向有工程技术方向,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质量监督及工程监理方向,公务员、教学及科研方向。所涉行业包括建筑业、勘察、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业、路桥施工、政府机关以及科研单位等。本文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沟通协调能力和就业心态加以分析,同时通过层次性、递阶性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工地实际资料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重视专业优势的培养

随着房地产发展日趋平稳,市场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别是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会一门专业技能尤为重要,而高职院校的生源良莠不齐,这就需要从教学的源头抓起,制订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邀请企事业用人单位和学校一起制定,把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职业技能课结合起来。同时采用全新的课程教学标准,把课堂教学内容全部融入对学生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坚持在理论教学后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实地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进而查漏补缺,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元的,毕业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工地实际资料来充实自我,学校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实训等手段更加直观地让学生进入工作角色,进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提出,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由全面化变得更加专业化,用人单位选人原则逐渐由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向专业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而很多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太多,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加上很多专业课理论教学知识点偏难、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很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缺乏动手能力,在面对市场竞争时感到迷惘。为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环节的开展,以便学生快速适应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环节。实习实训是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化,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可以检验出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知识掌握程度。在实习实训环节可以采用案例导入的方法,例如墙体裂缝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分析。首先,从材料角度分析水泥强度、砂子的细度模数;其次,从配合比的角度检验混凝土和砂浆试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材料和配合比都满足要求,还可以从施工工艺和工人的施工水平上找原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回忆学过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实体建筑物中发现问题,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最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或者在以后的施工中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唯有如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较多,学生个体之间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对理解能力较好、知识技能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加大难度,找一些对综合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实训任务来做,如某个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让学生根据参观过的工地现场,独自考虑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进行施工区域的划分、建筑材料的放置、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的生产生活等,进而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针对理解能力较差、知识技能掌握较慢的学生,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确保学生逐步完成各个单项的训练,然后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如果能够持续这样进行,相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三)推进校企合作深化工程。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校企合作是搭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明确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从而改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此外,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可以使学校对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进行订单式培养,如实施“2+0.25+0.7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专科学习期间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0.25年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系统地实践学习,第二阶段0.75年在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实践学习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现毕业生从学生到职工角色的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初次就业率。此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所学知识面较广,毕业后可以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咨询公司、勘察设计单位或工程测量单位进行工作。因此,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对专业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爱好,安排在不同的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针对不同工种建设不同的校内实训室,例如建设建筑全真模型实训室、建筑材料实训室、施工设备操作实训室、力学实训室以及建筑构造实训室等,满足学生对建筑构造、建筑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工序方面的技能训练等,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一)转变就业观念。毕业生要降低就业期望值,总体来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与其他专业相比,学生在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收入普遍较低,2015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期平均工资仅为800元,很多毕业生感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选择放弃。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应该斤斤计较眼前的得与失,而应该加倍珍惜实习的机会,不但要认真做好领导安排的日常工作,而且要主动请缨去做一些有难度的工作,这样才能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对建筑工程技术毕业生而言,有些毕业生平时善于交际选择因而选择去施工单位,而有些学生喜欢稳定的工作环境从而选择去设计院,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的择业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判断好自己究竟适合干哪一类工作。此外,在求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到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生理方面的因素。例如,体质较差,难以从事繁重体力的劳动。因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认真学习,同时应适当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正视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乐观的求职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力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必备的心理素质,在新形势下,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不仅是对其体力、财力和智力的考验,更是对他们自制力和精神的磨炼。很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反馈,面试的单位很多,但双方达成意愿的很少。偶尔有意向单位的,学生还会对薪水、工作地点提出各种要求,因而很多人中途放弃,认为所学专业用处不大。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毕业生会因主观条件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现实矛盾和艰难的抉择。因此,毕业生要正视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合理控制自身的情绪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选择性困难时,要理清主次、学会放弃,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实施,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发展进步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沿线各个国家基础性建设条件差别较大,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和科研水平等方面发展不是很均衡。这些外界条件都将激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不断充实自己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总之,土建类毕业生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来求职,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积极进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择业过程中谋取一份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柯.建筑类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J].经营管理者,2011(19)

[2]方晓.关于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江西化工,2013(3)

[3]张英淑.心理素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林业科技情报,2010(4)

[4]王根伟.提高高职土建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3(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桂教职成【2015】22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2014年课程改革项目《建筑材料》(2014KGA08)

【作者简介】王根伟(1985— ),男,河南宜阳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土木与测绘工程系副主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上一篇:山林承包经营转包合同下一篇:2018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春季招聘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