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700字赏析

2024-09-23

读文化苦旅有感700字赏析(精选10篇)

1.读文化苦旅有感700字赏析 篇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读完这本书后也从中找出了丝许的感觉。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读着《文化苦旅》,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想,读一本书除了能够获得理性和知识的收获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种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种喜悦。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读着读着,便会有所收获。犹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更加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细节。要知道学生们真正的想要的是什么,想听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有责任心还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关键之所在。这些是我在读完《文化苦旅》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2.读文化苦旅有感精选800字 篇二

其实我一直在想,“苦旅”中的“苦”到底是什么,是对文化传播的一种冥想,还是对行走大江南北之路程的辛苦,亦是对文化的一种否认或者是苦恼……我至今也没有弄明白,但即使作者并没有给出一种确切而标准的答案,我也通过一章章文字,读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生之道。

首先一段相对来说比较短小的文章《沙原隐泉》给我的震撼很大。“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清澈和宁谧。”这湾清泉,确实来源于荒凉的山脚下,横卧山底。“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班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作者如此的描写,让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这股清泉,它勇敢而坚强,他不畏黄沙的阻挡,不屑飓风的凛冽,只求自己能够保持一份纯洁的内心而不肮脏玷污,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如此高的境界啊,我们也不会知道,我为了保持自己的净亮之身,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啊!作者在书中又说:“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锋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亲近。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这个“它”就如同隐泉,它会在高山崎岖之地蔓延延伸,我希望我们都要成为这湾泉水,努力保持着自身最好、最亮丽的一面,并且要坚持不懈,坚强勇敢,努力向前奔跑,才能过好人生的每一道关卡。

《道士塔》也同样是让我感受至深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也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因为无知,掌管莫高窟的道士自作聪明地将珍贵的壁画粉刷、挖掘;也因为无知,他将窟中的文化魁宝用历历可数的银元换给外国人;更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践踏、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国宝外流,我们发自内心地遗憾、痛恨、愤慨,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所觉醒,那个“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时代,如何让人们有心去理睬荒凉之中的文化,“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唯有努力学习,奋起直追,用日益强大国力和永葆先进的文化捍卫我们的伟大的中华民族!

对于文化的追求,我可以说,余秋雨先生的“苦求”并不能完完全全给它一个完美的答案,但确实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在“苦”中默默地展现对文明的探索,对事物真相的追求……

3.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三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题记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倾心于清新淡雅的文字,仿佛一条澄澈的溪流,洗去内心的烦躁与苦闷。这个暑假格外的炎热,在家里一下子没有了阵脚,突然脑海中闪现过《文化苦旅》。记忆中这是一本名气很大的书,余秋雨的代表作。

夜已悄悄地爬满整个天空。毕竟是第一次读文化散文,心中还是充满了忐忑,似乎与这个宁静的夜晚格格不入一样。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有对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的描述,笔端随处可见对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也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的揣摩,用细腻的文字将其描绘的形神具备;不同于其他的作家,余秋雨的散文给人带来一种自然和人文上的丰富,游历于风景,增长于思想。文中更是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以自己独到的思维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余秋雨的文字好像是翱翔的风筝,可以翱翔,却始终有那么一线的牵扯,恰到好处。他帮助我在这冷漠,浮躁,喧嚣,的社会中,找寻那么一方净土,没有欲望,心平气和。载我走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春温秋肃,大喜大悲,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放松?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于和脆折。是的,读完余秋雨的文字,给我带来的是压抑,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压抑之感。我是个感性的人,热爱思考的人。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为什么要被历史,要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呢,为何不能坚定的追寻下去呢?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如我们都所熟知的柳宗元,苏轼,范仲淹,杜甫......自古以来,多少文人被贬,生活穷困;也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们有着不同的抱负,可都有着共同之处,纵情于山水,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

4.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四

第一次听《文化苦旅》的时候,是由于当时这部书的名声很大,说是余秋雨的代表之作。很想拜读一下,就去书店买了一本,翻了几页,有点飘渺难以捉摸,好像读《红楼梦》,就丢下了几年,觉得也不过如此。后来读了《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被余秋雨深厚的文化功底所折服,又拿起了《文化苦旅》,每天读几篇,读完之后却又忘记了大部分内容。但有一点我可以感受得到的是余先生想把现在的景物和古时的人联系起来,是想寻找一些东西,或者是想寻回已经失去的东西,但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多已经渐行渐远,一去不复返。但余先生仍然苦苦追寻,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因为自已到过庐山,所以很慢地读了《庐山》篇。相比之下,觉得自己是属于到此一游的观光游客。除了看山看水之外,就是看人,算是“快餐式”观光吧!虽然上山有乘车之苦,但相比之下,怎能比得上古人的爬山之苦?所以又怎能体会得到庐山所承受的文化厚重?现在体会得到为什么叫《文化苦旅》,不叫《文化乐旅》。纵观我国文化,总跟“苦”是分不开,司马迁的宫刑之苦,孔子的流浪之苦,杜甫的兵乱之苦,李清照的家破之苦,李后主的亡国之苦,苏东坡的流放之苦…,那一个炫目的文化名人不是背负着“苦”。正是这种“感伤时世,忧国忧民”的情怀才筑起中国文化一个又一个高峰。

有“苦”才有文化吗?我不禁要问。我一直觉现代文人总缺点什么,那就是苦吧!没有一份体验,就没有一份情怀。回到我们当下社会,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人熬不了苦,远不如以前的人,能吃苦。那么是不是要让以后的人尝尝苦头呢?但谁又肯自己去受苦呢?受过了苦就能成才了吗?历史总以着它固有的规律向前走着,并不需要人们担心太多,既然不是文化人,又何必自寻苦恼呢!正如余秋雨自己所说:“当然事情也有较为乐观的一面。真正走得远、看得多了,也会产生一些超拔的想头,就象我们在高处看蚂蚁搬家总能发现它们在择路上的诸多可议论处。世间的种种定位毕竟都还有一些可选择的余地”。

5.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五

国经111 耿浩

于先前的一段时间,重又拜读了先生的文化苦旅。好在我能体悟得到的似又比以前多了一些,不至于很是懵懂。欣赏其字里行间透出的朴素、平实,能够将其内心的意念表达的清楚、明晰,而最令我心驰神往的则是能醉心于魅力文化的天然,痴恋吾之国粹。

不忘记载过的敦煌、莫高窟,其充斥着的滥觞自始至终都荡涤着我的心弦。从我最初了解之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其无尽的“想念”,没有到过敦煌、确是希冀在过往的人中有夹带着我的念想的那一群知识分子······

“雪漫阳关路,信道念归程。”出了之后就再也不会无思念、无怀恋。正如现如今远离故土的我,置身于外就想的过多,但毕竟不至于是徒劳。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最直截了当的道出了千里之悲,即使是在现如今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也完全不能免除这哀婉凄绝。

柳永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文人时代特征的典型代表之一。先生在介绍他及其刘侯祠的同时充分强调了其作为古代文人姿态的重要性,在阐述他的人生遭遇的时候则又是借助于同屈原的鲜明比照体现出人生的跌宕起伏,浩瀚如烟海。

川蜀地带是千万兵家历来偏好之地,秦国之所以能够以其实力战胜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统一,便是巴蜀地区充实的后备经济资源。但凡去过此地的,参观都江堰必定是第一要义,因为是其让“天府之国”的美誉成为名副其实。三千尺之外,遥望三峡的美景现于眼前,不得不慨叹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是那么的单纯善良。这一独特的标识展现于世人的眼前堪称宏伟卓绝,让中华儿女得以挺起坚强的臂膀,然而就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而言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对大自然本身所带来的弊端,当把我们的实践和探索基于更高远的眼界时、自然而然就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过洞庭八百山水,览苏南林石三千,一路风尘话诗缘。江南,是温柔的、婀娜多姿的、淡雅的,是古朴的、清秀的、苍劲的。穿梭于周庄、同里的身影也庆幸的沾了些江南的气息,让本已习惯于匆匆忙的我停滞了行进的步伐,漫散于悠然诗意的国度,想起戴望舒“撑一把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早已失魂落魄,为她的美,“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三十年的重量我虽掂量不出,可早已清楚这已给心魂上了多少枷锁,这束缚是万万不会溢于言表的,羁旅在外的漂泊者们,你们不曾晓得何时才是归途,只是任疲惫的脊梁肩负起不可估量的重。这里很安静,有历史的过往不可度衡滞留在外域的永远也不可能消失,也不会消失。

时空的变迁自会给风华带来其苦难之旅,我们无望于能留下些什么,倒是希冀这苦难可以成为永恒的印记,铭刻于我们的心魂,成为一种怀念,借此寻得逝去的思念。

6.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六

走得慢,华发早生,苦到完美,是柔美得提升。

偶遇《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学们的臂膀中,淡黄色与灰黑色的封面图连同显眼的苦字帮我一种文学类压力,我如同处于一片气压低中。在心中啧了一声,我急急忙忙擦肩而过,不给自身导致大相径庭的精神压力。搞笑的是,我还在两年后于一排排书架上发觉它,又鬼使神差地买下来了它。也许是我想挑戰看一下,两年前惧怕的书入了今日的眼睛,还是不是一种惧怕。

一、相关文化艺术人格

60华里的莫高窟壁画才华满满、静谧神密,1000很多年的生命在这里蒸发。造型艺术投射内心,玄秘清洁如它是一种永久性的憧憬,如梦似幻。阅读文章着在其中的文本,我好想跟随时光穿越到1000很多年前,静静地矗立看这墙壁画产生的杰出全过程,复杂的内心深处也会因赏析了独一无二的造型艺术而稳定出来。我又登上似水柔情的鸣沙山,领略纯粹的光与影切分,心里鸣起天乐一样的梵呗。一转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如从天上来的恬静祥合吸引住。老尼为什么想要孤守荒芜浮嚣的地方呢?我不能很了解,内心才想是她看透了多彩人世间身后的简易原体,宁可用此生理解这儿满满的一世界的禅机。大家经常做诗歌赏析,诗大家总会有很多化不动的忧伤,例如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一人钓寒江雪。我总是以为柳宗元十分享有没有人打搅的情况,认为孤、独二字也是作家难能可贵的理性和娇情。直至读了了《柳侯祠》,才更改对这首诗不正确的了解。

柳州市的柳侯祠,放置着他的生命,他一生的艰辛凄切。掩藏在其短暂性、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出众,是期盼强盛的文化艺术人格,待中华青少年去讲解只可是,我这中华青少年却一直误会了他,误会了遭遇谪戍诗大家的人生。我愧疚不己,我如此懵懂无知,只图游乐设备,视若无睹活在封建社会下的我国文人墨客遭到的痛苦,还取笑她们的娇情和矫揉造作。学了这些年的语文课,背过那么多首古诗词,也没有对一首深有体会过,更不要说为大家的恶运唏嘘不已。

二、相关生命

大家从哪里赶到这儿?又从这儿迈向哪里?一定有很多人也明确提出过这一疑惑,但针对大家平常人来讲,没有意义。你你是否还记得哪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吗?你是不是想过那般一个蓬莱仙境为什么无法留住贫苦辛勤的渔人呢?由于人是没法忘却的。不可以忘记自己更不要忘记了生命的实际意义。或是并不是以便带著空白页返回赏赐你生命的超级黑洞去,只是要以便喜爱的日常生活固执拼搏,挥发出自身的全球。如同《武陵人》中常说这儿的幸福快乐取消了我思考的支配权。

艰险的黄土高坡上,一两脚实实地置入又提到,留有一串孤独的足印。信客日复一日往来于城镇中间,包囊里带着一家又一家人对相互的回首想念。沒有电話、e-mail的时期,虽然吸气着同一海拔高度处的气体,粘稠的想念呵,也直叫人呼吸不畅,如抵喉咙。信客这一杰出的岗位群体,用自身大半生为他人的生命送去春露太阳。她们被猜疑污蔑,也烟桥掉入过无缘无故的争夺,但她们仍在尽着自身的微薄之力为两边的大家惠及。经常出现人说:不必为他人活著。但我想,一个人的一辈子,若有一群人非常值得你翻山越岭,即便不可以名垂千古,也不会人死之后在墓志铭上写出悲哀的无所作为。

7.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七

看见余秋雨,是在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他作为点评嘉宾。此时的他,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了。温文尔雅,侃侃而谈,知识渊博却稍显嗦。他总是像个穿越历史的老人对那些后学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对比那些靠雷人语言和尖锐批评来哗众取宠的名人嘉宾,对历史与文化的探寻,使他显得厚重些,也厚道些。

拜读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儿上高三后带回一本《文化苦旅》来,因为惊异女儿已经开始读这样的书了,拿来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儿的圈圈点点,还有旁批。更是惊异!于是埋头看起来。

这一埋头,再难抬头。不知不觉中,被它强烈的文化气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历史气息所淹没!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这样就可以学富五车。其实未必,关键还是如何读,如何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诉了我们:读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个古人,青衣长裳,峨冠博带;他是一个学者,严谨勤勉,博学多思;他是一个诗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玑;他是一个旅者,踏遍千山,寻遍万里;他更是一个忧患者,一个寻根者,一个思想者!

他轻松地穿梭于古代和现代之间,将厚重的历史叠加在历经沧桑的古迹上,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寻古人,胜负难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审视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学习语文,必研历史。“读史使人明智”,似乎还不在此,它能够使人的思想变得深邃,情感变得凝重,眼界变得大气。余秋雨之为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为《文化苦旅》,与他是个历史学家是分不开的。历史学家的底蕴,文人的情怀,诗人的气质成就了余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寻”,他以一个现代文人的身份,穿行于长长的历史隧道中,追寻着古人的足迹,追寻着中华文明的根,难免会带着一种沧桑感;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视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碰撞,难免会有一种忧患意识。

真的惊异他丰富的想象力。他与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对面,发出痛苦的呐喊,进行着无力的控诉;他与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伤,又暗自庆幸;他与三万年前的古人类走进白莲洞,一同走进,又一同走出。

总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儒佛道,信手拈来;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哲学的,如数家珍。

大概这样的文人也有其势难负(非“其实难副”)的时候。读《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柳侯祠》时,总是觉得他在面对眼前所见时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里面,因而情感深沉,笔墨流畅。可读到《江南小镇》《寂寞天柱山》等却忽然有了种“强说愁”的味道。以为是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读时产生了审美疲劳,再读,再比较,仍然是这种感觉。于是胡乱猜想起来:名气大了,约稿的多了?到个地方一定要写点什么,自己给自己施压了?因而有时也勉强为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没写么?也许,是我多虑了,也许,是我的欣赏水平层次不高。都可能吧!

8.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八

幼年时的余秋雨先生,在读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时,误解把白帝当作成一个身着缟银之袍,眼中光色流荡的一位沉稳的帝王。然而这次误解无意之中叩开了三峡文化的大门,让我们对三峡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见解……

一千五百多年前某一天的黎明时分,这位伟大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伴随着银袍和彩霞。他潇洒地望着渐渐远去的白帝城。然后缓缓坐回船舱,取其笔墨纸砚,大笔一挥,一首诗便行云流水般的书写下来。“遽成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船上的广播员用无比轻柔的嗓音念着这首诗,仿佛触景生情般。带着不寻常的语调,讲的介绍了几句。便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刹那间,余秋雨先生在童年时的依稀可辨的幻想、伴随着乐曲的声音、两岸的重岩叠嶂,一起汇聚为一团。使人心中一震。

如果说三峡的激流澎湃是热血,是阳刚,是无尽的力量。那么神女峰的恬静与她的传说则带着无以言表的淡淡的美丽伴随着三峡的热血,阳刚,以及无尽的力量。无以为报,三峡只有以湍急疾速的浪花与飞快掠过的风影作为无言的答谢。而作者在此处丝毫不吝笔墨地摘录了舒婷的《神女峰》,用凄美的语言向我们细细道来一个哀婉的神话故事,为这次的行程平添了一丝哀婉的色彩。

此次的三峡之旅,伴随着一个小时候天真无邪的幻想。进入了三峡这座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发现了隐藏在奔腾咆哮、波澜壮阔的三峡背后的那一丝苦苦的哀愁。

9.读《文化苦旅》有感:文化的力量 篇九

——读《文化苦旅》有感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在大学的时候就读过,这次读的是新版,除了之前的“文化之旅”多了“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

大学时读此书感觉很轻松,总是憧憬着能到书中所写的历史遗迹去走一走、看一看。现在重读却感觉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十分沉重,我想这是我此刻更感触于作者厚重的文学功底吧。此书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作者提出的三条文化线——长城、黄河和长江。黄河和长江并不稀奇,有水的地方自然更适宜人类生存,较早的产生文明也实属正常。可长城又有什么关系,作者给出的答案是——长城是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想来也确实如此。二是在写都江堰时写李冰的治水之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我想这里也蕴含着生活的道理,观察我身边的人,有的徐徐地良性向前,有的却渐渐地自食苦果。看上去那些发展好的人是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实际上,只是顺应了时代并参透了自我。三是写大诗人白居易大词人苏轼在杭州治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多么伟大的文学家到了杭州都要一锹一铲、一土一草地先治水。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再伟大的父母官也会遭人唾骂,就像现在我们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增长和十面 “霾”伏,以及人们对政府的怨声载道。

我读着书时就在想:作者是如何在没有电脑、没有度娘的年代白天参观、晚上整理,整本书都是一字字手写出来,且篇篇引经据典的呢?我想这就是作者感悟文学的力量。从作者白天考察了宁古塔,晚上写作时熟练地引用的《金缕曲》,到近百岁的巴金在病床上背出的《金缕曲》;从顾贞观给纳兰容若看的《金缕曲》,到晚上我给安安诵读的《金缕曲》都是同一首曲——都是中华文化之曲。

《金缕曲》

清: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10.读《文化苦旅》有感 篇十

——读《文化苦旅》有感 许久没写东西了,曾那样熟悉的笔端也洒露出几分生疏的墨迹。很偶然的机会,在某书吧里发现到余秋雨老师这本《文化苦旅》,初觉书名很是奇怪,因此产生了种种好奇,也不曾一次问自己:这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籍?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本只有20年历史的书籍会有如此泛黄而苍老的痕迹?正如书名,难道书中满载着苦涩的话语,如果是,那将会告诉我一段什么样的苦旅。

由于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才勉强读完。用一个星期来读这样一本书籍,本也不算很长。但却觉得这次旅途似乎游了很长、很远、很久。在书的自序中余老师这样写到:‚记得专栏结束的时候我曾十分惶恐地向读者道歉,麻烦他们苦苦累累地陪我走了好一程不太愉快的路。‛的确,这条路确实走的太艰辛,但就是这样旅途却未让我产生任何后悔的情绪,相反心里却是满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沉淀。以至于在读完本书最后一字时,我方才完全明白余老师说这句话时暗示着怎样的心情。

关于余老师本人和本书的内容,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多多提及,即使牵强再费唇舌,也只会显得非常多余。因为他本人的故事和书中的内容远比任何有关这些的简介,丰富、生动得多。有心人自然早就对此有很透彻的了解,无兴趣的人是怎样都难会有兴趣的。我想依文人的个性,余老是不愿意后者触摸他的书籍。我不知自己是属于那种,所以只有厚着脸皮,诚惶诚恐把它读完。读后方觉是到写点什么东西的时候了。不为别的,只为倒倒这一旅途中所积沉到‚苦水‛,以释放心中那久久不能消褪的压力

从隔离到脱离

关于文化的定义,我特意查找了新华字典。字典里的回答是:‚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

得她显然与社会中的每个人有关,是历代人民劳动与智慧、经验与总结的最精炼之结晶。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文化这个始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提炼词,开始慢慢地与她的创始者——普天百姓相疏离,也正是从那一刻起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开始渐渐与百姓相隔离。久而久之社会达成了一种新的共识,成为新的社会规律,促使历史把关于文化的一切工作都交给了一个特殊的人群——这就是文人。

历史学家说这是脑力与体力分工的必然,但我始终觉得这种必然后面有另一种力量在推动着她。在奴隶社会,文人多是领导阶级。森严的政治等级,把这种隔离向脱离的状态深化。之后两千多年的‚愚民政治‛的施政指导,无疑又加深了文化脱离群众的根基。虽然被社会学家所公认的封建社会较之奴隶社会最进步的关系之一‚学术下移‛一定程度缓解了这种趋势,但打着‚唯有读书高‛的旗帜封建制度却又使之不断上层化、上层化。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学术上层化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保持统治阶级特有的高贵和神秘,费尽苦心,把文化这本朴素的根雕刻得这样炫丽,致使培育她的人民对文化本身产生了太多的怀疑和问题,终于文化在百姓心中留下了神秘得难以靠近阴影,也正是这阴影阻碍了文化延续、发展的完整性。因此注定了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历史旅程就是余老师在书中所深深体会到的那种苦旅。

文人之间的距离

在余老的指引下,我也走完了这段苦旅,不熟地理的我,只好翻开地图,回忆我们游历过的距离。发现原来他领着我已爬涉了大半个中国。旅途的心情确实不敢恭维,正如书名一样,这旅程太艰辛、太无奈、太苦涩。但每一个驻点却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地。从莫高的道士塔,到王维《渭城曲》中的阳关,再到神秘的鸣沙山和月牙泉;从少有游人的柳侯祠,到造福两千余载的都江堰,再到不乏诗意和神奇的三峡;从洞庭湖的岳阳楼,到文化浓度密集的佛、道精神栖息地庐山,再到傩事盛行的安徽贵池山区;从白发苍苍的苏州,到寂寞的天柱山,再到那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宁波天一阁;‘余老’是乎一直在寻找着很久以前那些并不轻松的脚印。的确,中国的文人多数过得并不轻松。

浩瀚五千年的历史,滋生了数不尽的知识分子;他们有傲骨,却极度的孤独。他们有知识,却一直坚守着那陈旧过时的规则。这就是中国文人,也正是如此,长久默默审视着文化和历史的文人,除了少数几个能脱颖而出,成为历史上稀奇但并不珍贵的才子以外,再也得不到历史对他们的过多的垂爱,这就是多数中国文人的命运。但这些苦涩的文人却一直担负着整个民族、国家延续和传承的重任,守护着五千年来满载文明的坛坛罐罐,显得那样艰难和崎岖,毫无疑问他们始终用他们的方式在坚持。不理解他们的人总是用不同方式讥笑和鄙视,这些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历史对文人的吝惜。这种讽刺用现代最时髦的词语来表达就是‚装B‛。

因此,五千年来,这一堆堆缺乏认识和感知的白骨,搜寻着任何一片可以倾述的土地,留下他们心灵的脚印,以供后人激荡,哀唱。

也正是这样我才明白,余老师心中要找的山水并不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是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足迹,寻找那种被认同、被感知、被理解的魅力。因此每与余老游完一个地方,总使我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叹息。

也正是这样我才明白,为什么余老师,以及古今如此多的文化名人都期盼涉足这些地方。因为他们他孤独,太需要述说,太需要有人能倾听,太需要修复、寄慰他们已满是累累伤痕的心灵。以至于到任何一个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驻点,他们都像看见救命稻草一样紧紧地拽住。

也只有在这里,他们没有时间、空间的界限,相互感受着来至不同时代的呼吸,传达着无以言表的默契,形成了任何事物都不能替代的感召力。成了他们不远万里、千幸万苦都要相聚在这里的动力。此时的这里不管是脚履大地知识份子还是嘴含黄泉的无名文人无疑都是最有活力的;因为,心灵的相互感应最终搭起了跨时代文人相互之间最近的距离。

中国文人,为何你们总是如此苦涩、清贫?

像余老师说的那样,中国文人多半是漂泊者,一辈子多颠沛流离。书中最后多半是在古人的影子下,描述文人艰辛的足迹。《夜航船》、《信客》、《酒公墓》、《吴江船》、《漂泊者们》这些篇章详细的告诉了我们,他们是怎样在漂泊?怎样满布艰难的足迹?怎样深深地烙下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印记?

为什么掌握人生最深层次哲理和知识的文人,却多是这样的命运?我久思不得其解,书中的这样一段话倒是给我提了个醒:‚历史常常得求助文人,历史在明明暗暗地搭建过程中,把其中的愁苦和感叹留给了文人。正由于此,文人的感叹,也就成了历史的旁证。同时也承担起了传承这一切的责任。历史的遗留,一再被破坏、被熔化,正是这种苦楚唤起了文人心灵的哀愁和责任。于是文人总是含莘茹苦地一次次把她重建。‛因此,为了这份使命,文人不得不重拾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文化碎片,这就注定了文人一辈子都要颠沛流离,怀揣满肚子的苦楚,寻找这些碎片去。由于道路的艰难和碎片的难寻,文人通常会想家,想的很深。当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伶伶的处境,便顾影自怜、企望安逸。于是多愁善感似乎成了文人的通病,这种通病往往被世人误认为是‚敏感、小气甚至被当做神经病‛。因此文人再一次被隔离在了这个社会之外,更难得到社会的宽慰和理解。苦涩和清贫就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也正是这种理解的隔阂,使历史文化在传承时会有相同的命运。余秋雨先生也是文化人,所以我想他也没有跳出这样的命运。————也许这正是这本书如此泛黄、苍老的原因。后记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本文的写作过程也是一篇苦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曾多次中断。这其实远比其他事情暂停更麻烦,因为文思的梳理和文气的酝酿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甚至稍纵即逝,以后再也连续不上。虽然文思、文气这两点我至今还难以攀及,但是一气呵成的爽快和思绪对现在的我来说无疑是奢侈的刺激。久而久之,心中难免出现矛盾,这种痛苦牵动着我的情绪,甚至我几次都想撕毁这些断断续续的逻辑。又有谁能理解,文章思绪挥之即去,寻之难回的苦涩心情。这使我体会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说写作不是简单的词汇组合话,那么她并不需要什么传神的文笔,她需要的是即兴而起的思绪。‛

上一篇:思修课调研报告选题选题下一篇:中国饮食文化作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