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图形创意课件

2024-11-07

教材图形创意课件(共8篇)

1.教材图形创意课件 篇一

第一章 绪论

一、视觉传播

1、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手段。在人的感觉器官获取各种信息的总量中,视觉占83%。

2、视觉传播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传授技能和交流感情以及传递信息的重要活动之一。

3、视觉传播是人类历史最早的大众传播形式之一,今天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仍占第一重要的地位。视觉传播媒介的信息载体:一是文字,二是图像。

4、大众传播活动可分三种形式:视觉传播活动、听觉传播活动、视听结合的传播活动。

二、摄影术的发明

1、摄影术的最初概念,是以光的作用产生永久影像的方法。是法国人尼赛弗尔·尼埃普斯最先提出的。2、1826年,法国工匠尼赛弗尔·尼埃普斯,使用沥青感光版,曝光8个小时,拍出第一张永久性照片﹝鸽子窝﹞。3、1829年,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和尼埃普斯合作,研究发明“银版法摄影术”﹝使涂有碘化银的铜版曝光,然后熏以水银蒸气,再以食盐溶液定影,形成永久影像。﹞。4、1835年,英国发明家塔尔博特发明“卡罗摄影术”﹝用感光纸作感光版,拍出负像,然后印出正像的摄影方法,并发明了固定影像的技术。﹞。5、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院士阿喇戈等的支持、赞助下,银版摄影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这天被公认为摄影术诞生日。摄影术的发明人被认为是路易·达盖尔。6、1842年5月,由比鸥乌和史特尔茨纳拍摄的“德国汉堡大火废墟”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7、1855年,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创办人罗杰·芬顿拍摄了克里米亚战争的一些场面,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8、1856年,伦敦大学开办了一门新的课程:摄影技术。

9、早期刊登新闻照片的媒介主要是画报。1842年5月,英国﹝伦敦新闻画报﹞率先用照片代替绘画。1851年美国波士顿市出版的﹝画报 234567891、120相机使用120底片,其画幅包括有60毫米×60毫米、60×45毫米、60×70毫米、60×90毫米等多种。由于其底片画幅大,所拍底片放大到较大尺寸,仍能获得较高质量的照片。画报社记者、广告摄影和其他需拍大底片的摄影工作者,多用120单反相机。2、120相机的特点,优点:1)、与120双镜头反光相机相比,单镜头既用作取景、测距,又用作拍摄,没有视差现象。

2)、现代120单反相机也有各种不同焦距的镜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拍摄需要。

3)、有可置换后背的特点。在不同后背里装有不同的胶卷。如拍摄时需换用不同胶卷,换后背即可,十分方便。

缺点:机身和镜头较大较重,携带不便。快门震动大。

三、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影

1、数码相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发明了新的记录景物影像的材料:数字式存储器和数字式存储卡。

1)、数码相机,也叫数字式相机,是数字技术与照相机原理相结合的产物。数码相机采用电子耦合器﹙CCD﹚作为图像传感器,把光线转变为电荷﹙光电转换﹚,再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经压缩后,储存在相机内的存储器内或储存卡上。数码相机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传输等部件,采用数字化存取模式,可在电脑上直接处理,是光、电、机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

2)、数码相机有专业型和民用普及型两大类。高档专业型数码相机既保留了传统单反相机的摄影功能的多样性,又增添了数码相机的一系列新功能。新型专业型数码相机的特点:综合性、多功能、成像质量高、操作简便。普及型数码相机的像素正以每6个月左右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发展。

2、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不同点 1)、存储影像的介质不同。传统摄影是将影像以化学方法记录在以卤化银为主要光敏物质的感光片上;数码摄影则采用数字方式将影像信息存储在数字存储器或存储卡上。

2)、图像的呈现方式不同。传统摄影需对拍得得感光片进行冲洗、印放处理,才能呈现出自然景物的影像;数码相机拍得的影像可直接输入计算机,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影调调整、构图、合成、剪贴﹚,处理后的影像可直接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或直接进行传真。

3)、图像质量上的差异。传统的感光片记录的影像质量高于目前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影像的质量。数码影像要达到传统摄影的影像质量,必须达到2000万象素以上的分辨率。﹙完全达到胶片的分辨率,应是3700万象素以上﹚。

4)、从传递方式来看,数码影像传递方便快捷,保真度高。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可直接通过电脑网络及时传送。省去传统摄影必需的冲洗处理环节,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速度。

3、数码相机还具有即时显示拍摄结果的功能,可根据拍摄所得影像,及时调整拍摄方式﹙感光度、白平衡、清晰度、颜色亮度等﹚,提高拍摄的成功率,还可以把不好的影像删去,提高存储器﹙卡﹚的利用率。

4、从总体看,数码相机还不如传统相机那么完善,尤其是普及型数码相机,有的拍摄时滞较长。因为数码相机需经光传感器读取景物影像信息,然后才自动调整光圈、快门,还需自动聚焦,有时还要闪光。

5、影响数码摄影影像质量的主要因素:CCD辨析率、影像辨析率、色彩还原率、镜头质量、像质调节﹙影像辨析调节﹚等。

1)、CCD辨析率。目前,数码影像传感器,包括有CCD和CMOS两大类。数码相机采用的CCD辨析率不同,其成像质量也不同。辨析率高的CCD,影像质量也高。

2)、影像辨析率。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可根据不同的拍摄、使用目的,对影像的辨析率加以选择控制。如:500万像素的普及型相机就可选用:﹙2560×1920、2288×1712、2048×1536、1600×1200﹚等不同的影像辨析率拍摄,所得到的图像大小不一样。

3)、色彩还原性。又称色彩深度,数字影像转换时表现色彩的能力。专业型数码相机采用36位颜色﹙每种颜色12bit﹚,普及型数码相机多采用24位颜色﹙每种颜色8bit﹚深度。

4)、镜头质量。镜头的分辨率也影响数码摄影质量。专业数码相机充分发挥专业镜头的优势。

5)、像质调整。数码影像存储格式有:TIFF、RAW、JPEG等不同的模式。采用不同的存储格式,会直接影响到所拍摄到的影像质量。一般数码相机多数采用JPEG格式存储影像,但选择的压缩比例不同﹙好、中、低﹚,存储的影像质量也会有所不同。采用不同的存储格式时,存储卡可存储的影像的数量不同。有时为在一张卡中存储更多的图片,就不得不牺牲影像的质量了。

6、像素,是构成影像的最基本单位。像素数量是衡量数码相机和数码影像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单位面积像素数量越多,则影像质量越高。在数码摄影中,像素数量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三种:

1)、总量表示法﹙M、兆、百万﹚。表示数码相机CCD的像素总量; 2)、陈列法。﹙2560×1920,约500万像素;1600×1200,约200万像素。﹚表示CCD的不同辨析率。

3)、单位面积像素数量表示法。如每平方英寸的像素数量﹙dpi,dot per inch﹚,常用于图像输出的质量标示。

7、APS摄影系统,Advanced Photo System“先进摄影系统”。由日本富士、佳能、美能达、尼康和美国柯达公司联合研制,1996年2月面世。包括有:APS胶卷、照相机、冲扩、电子影像设备等系列产品。

四、傻瓜相机

又称“程序式自动曝光相机”。其优点是使用方便,无须对焦,也无须对光圈、快门进行操作,一般也能获得正确曝光的底片。其缺点是拍摄者只能听相机的,无自动权。当曝光值测定后,照相机只对应一组组合,无法根据拍摄需要调整光圈或快门。

五、全自动相机

1、高档﹙专业﹚全自动相机,用集成电路来控制曝光和测距,又称“智能型相机”。

1)、在胶卷感光度﹙ISO﹚设定上,可自动设定,也可手动设定; 2)、在自动卷片模式设定上,可根据拍摄需要,分别选择S、CL、或CH三种不同的胶片前进模式;

3)、在对焦功能方面,可手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连续自动对焦;又可单点对焦,多点对焦,眼控对焦;

4)、在自动曝光模式方面,有程序自动式﹙P﹚,光圈优先式﹙A﹚,速度优先式﹙S﹚,还有手动功能﹙M﹚;

5)、内藏式闪光,具有:自动均衡闪光,手动调整闪光﹙补光﹚,慢速同步闪光﹙前幕同步、后幕同步﹚等功能;

6)、全自动相机还有自动测光﹙AE﹚功能:矩阵测光,中央重点式测光,点测光;

7)、个性化拍摄功能﹙人物、风光、运动、微矩、夜景﹚。

2、高档自动相机既具有自动功能,又具有手动功能,在对焦、曝光及其他方面又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拍摄者可根据拍摄需要和表现主体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功能,充分发挥拍摄者的主观能动性。

3、高科技使拍摄越来越容易。摄影器材的现代化,为摄影工作者拍摄各种题材的照片提供了成功的技术保证。

4、大型专业相机,有固定拍摄某种大画幅感光片的大型相机和可以拍摄多种尺寸大画幅感光片的大型相机两种。根据使用感光片的尺寸不同,大型专业相机有8”×10”、4”×5”相机,可拍摄超宽幅画面的全景相机,以及可使用多种规格感光片的大型相机等。

六、常用摄影附件

1、三脚架和单脚架,三脚架的作用:在慢速拍摄和长时间曝光、多次曝光时及无人协助自拍时,用来放置相机和避免拍摄时相机的震动,从而保证拍得清晰的影像;单脚架稳定性不如三脚架,不能无人扶持使用,但其轻巧,便于携带使用,适合新闻摄影的特点。

2、遮光罩: 1)、防止不必要的光线进入镜头,从而破坏底片画面; 2)、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尘土、雨滴、雪花等粘附镜头表面,造成对镜头镀膜的破坏。

3、快门线: 1)、用于遥控拍摄,即相机与人分离时用快门线控制拍摄; 2)、用于慢速快门拍摄,防止手触动快门时造成相机震动。同时要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4、近摄接圈,由数量不等的系列接圈组成,一般装在机身与镜头之间,用于拍摄微小物体或用于翻拍。使用时要注意适当增加曝光量。

5、增距镜,由复合透镜组成,接在镜头与机身之间,可使镜头的焦距成倍增加。使用增距镜:

1)、镜头成像质量会受影响; 2)、需要增加曝光量。

6、闪光灯、滤光片等也是摄影的附件。

七、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

1、在使用相机前,应详细阅读厂家提供的说明书。

2、用相机拍摄应遵循人的视觉特点,相机应保持平直,机位高度尽可能与拍摄对象﹙尤其人像﹚高度相一致。

3、拍摄时应保持相机的稳定。按快门要轻。快门速度慢时尽可能用三脚架和快门线。镜头的长短影响相机稳定,一般快门速度要高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用50毫米镜头,快门速度应在1/60秒以上。

4、精确对焦。保证影像的清晰度。

5、镜头成像有近界线,拍摄距离不宜过近。

6、要善于利用各种附件为拍摄服务。

7、使用旁轴相机拍摄,要注意取下镜头盖。

8、白平衡设置正确才能保证拍出照片色彩正确和一致。

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不同光的色调是用色温来描述的,单位是开尔文﹙K﹚,它是这样定义的:在常温下把一块理想的纯黑色金属物质加热,随着温度不断上升物体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人们把呈现不同颜色下的温度叫色温,以此标准来定义可见光的色调。

1)、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 2)、阴天约为7000~9000 K; 3)、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600K; 4)、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700 K,碘钨灯的色温约为3200 K; 5)、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 K; 6)、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 7)、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

第三节、照相机镜头

一、镜头的性能和种类

1、镜头:镜头的作用在于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也就是汇集来自外界景物的反光或发光体的光线,并使被摄景物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潜影。

1)、镜头的构造:现代相机的镜头均由多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结合而成,是一个复式透镜组。其中的凹透镜主要用于校正镜头在成像时所存在的像差及其他缺陷,而整个镜头则是个凸透镜,能够聚光于焦点平面。镜头镜面的“镀膜工艺”:在镜面镀上一层或多层薄膜,减少光线反射,通过通光能力,削弱光线反射造成的光晕现象,大大提高影像质量。非球面镜片,可消除园形镜片的“球形折光差”,提高成像质量。

2)、镜头成像的原理:镜头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聚光成像的原理。在镜头成像中,从被摄物体到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物距;从镜头中心至所成影像间的距离,称像距。物距和像距相互制约:物距远则像距近,物距近则像距远。这便是物与像的对应关系:共轭关系。

3)、镜头的焦距,焦点:来自无限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清晰的点,就是焦点。焦距,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镜头焦距的长度单位一般为毫米,英语用“ ft ”来表示焦距。镜头焦距的长短影响其成像的大小。在相同的距离上拍摄时,焦距长的镜头成像大,焦距短的成像小。

4)、镜头的口径和光圈系数,镜头通光孔的大小,是影响通光量的直接因素之一。相机镜头通光量与镜头通光口径的大小成正比;随着镜头焦距的增加,感光片所在焦点平面的位置所获得的光量则减小。

2、光圈,相机镜头上能根据外界光线变化来调节通光孔大小的装置。光圈系数f,表示焦距与镜头相对口径的比值。f系数=焦距:相对口径;f系数的标法:1,1.4,2,2.8,﹙3.5﹚,4,5.6,8,11,16,22,32。

1)、光圈系数的数字大小与镜头相对口径的大小成反比。光圈系数的数字越大,其实际口径越小,通光量就越少;数字越小,则实际口径越大,通光量越多。镜头的光圈系数标在镜头的光圈调节环上。

2)、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差一倍。f/2.8的通光量为f/4的2倍,为f/5.6的4倍。

3)、每相应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关系是√2倍的关系。

3、镜头的视角,镜头和人眼一样,其视野有一定的角度,称为视角。视角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焦距的长短和所拍摄底片的大小。焦距长的镜头视角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镜头视角的测定方法:当镜头与底片保持在焦点距离时,由镜头中心至底片对角线两端引一直线,其所形成之夹角,便是该镜头的视角。

1)、标准镜头,焦距和底片对角线长度相等的镜头,其视角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视角,约为46~48度,所拍摄到的影像最接近人眼正常视觉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形现象。135胶卷或者全幅数码,这个焦距是50mm。

2)、长焦距镜头,镜头焦距长于所用胶片对角线长度,其视角小于人眼正常视角,所拍摄到的影像比人眼看到的范围要小。

3)、广角镜头,镜头焦距短于所用胶片对角线长度,其视角大于人眼正常视角,拍到的画面比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大,广角镜头的视角可达70度到90度。

4)、超广角镜头的视角超过100度,鱼眼镜头的视角大约为180度。视角越大的镜头焦距越短。135相机的广角镜头,焦距有35毫米 ﹙62°﹚、28毫米﹙78°﹚、24毫米﹙84°﹚、20毫米﹙90~92°﹚等;超广角镜头,焦距有17、14毫米等;焦距为7.5毫米的鱼眼镜头,视角约为180度。

4、镜头分类依据之一是,所用胶片的对角线长度与镜头焦距长度的关系。

1)、135相机所用胶片画幅为24×36毫米,对角线长43毫米,其标准镜头焦距为43毫米左右;

2)、120相机使用60×60毫米画幅的胶片时,底片对角线长79.2毫米,其标准镜头焦距为80毫米左右。

3)、135相机的,24毫米焦距的广角镜头,视角为84度;35毫米焦距的广角镜头,视角为63度;﹙标准镜头的视角约为50度;﹚ 135毫米焦距的长焦镜头,视角为18度;300毫米焦距的望远镜头,视角只有8度。

4)、透视关系和镜头焦距,视角没有关系.只和拍摄者到物体的距

离有关系。

5、广角镜头的特点: 1)、视角大,拍摄范围广,可以在较近的距离内拍摄大场面; 2)、焦距短,景深长,在使用大光圈时也能获得较大的清晰范围; 3)、能夸张空间纵深感; 4)、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会有所夸张,变形也较严重;

5)、广角镜头拍摄的前景较大,有利于突出前景; 6)、镜头视角范围越广,变形现象也越严重; 7)、鱼眼镜头,拍出的景物,畸变十分严重,只适合极特殊的拍摄场面。整个画面呈园形,能造成特殊的视觉效果。用鱼眼镜头拍出的画面,中间亮,四周暗,画面感光不均匀。

二、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望远镜头

1、长焦镜头的特点:焦距长于标准镜头。其焦距长,视角范围小,在同一距离上拍摄,能拍到小于标准镜头视角范围的景物。从拍得结果看,景物被拉近了、放大了,成了“特写镜头”。长焦镜头的作用:

1)、用于远距离拍摄。当拍摄距离受到限制时,能在规定的距离上拍摄。

2)、在新闻摄影“偷拍”或抓拍时,可与被拍摄对象保存较远距离,以免惊动被拍摄者,抓取自然、生动的现象。

3)、这类镜头景深浅、视角小,有利于突出主体,拍摄特写性画面时,能揭示景物的局部特征,造成富于揭示性的典型细节画面。

2、中焦、长焦、望远镜头,是按焦距的长短划分。1)、135相机的中焦镜头,焦距有75、90、100、135毫米;长焦镜头,焦距有200、300毫米;望远镜头,焦距有500、1000毫米等。

2)、中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看上去比例较符合人体的比例,常被用于拍摄人像,又称“人像镜头”。

3)、望远镜头,又分普通望远镜头和反射望远镜头两种。反射望远镜头长度比普通望远镜头要短一些,便于携带和操作﹙但光圈多为固定光圈﹚。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浅,要求拍摄时准确对焦,防止主体处于景深范围之外而模糊不清。最慢手持速度也要求越高。

3、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焦距可根据拍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因变焦范围不同,有广角变焦、标准变焦﹙一般是由28毫米~85毫米﹚、长焦变焦等。

1)、变焦镜头的原理,是在镜头中间装有一组能前后移动的镜片,用变焦环来控制。变焦环有推拉式和转环式。

2)、使用变焦镜头,一般应先调焦,后变焦。调焦时焦距放在长焦处,影像大主体突出,景深短,易精确调焦。

3)、利用推拉变焦,能拍出具有变焦特殊效果的照片。4)、从总体看,固定焦距镜头的成像质量优于变焦镜头,但变焦镜头为新闻摄影带来很大方便,所以在新闻摄影中,变焦镜头使用较为广泛。

4、微距镜头,应近距离拍摄小物体的需要设计的镜头,可以拍摄出与原物大小相等或比原物还大些的影像。作用:翻拍一些小物体或小影像;拍摄大景物时用微距镜头拍其局部细节。

5、TS镜头﹙离轴镜头、移轴镜头﹚,镜头可沿着与镜头轴线垂直方向左右或上下移动,还可以作360度的旋转,其作用主要是消除水平线和垂直线条的畸变。

6、电子对焦镜头,电子对焦镜头内置自动对焦和电磁光圈马达,并由内置微处理器进行智能控制。其内置马达为超声波马达,操作时声音轻微,对焦效能准确。

第四节、感光度,反差,宽容度

一、感光度

感光度是指感光片或者CCD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由胶片的生产厂家标定,它是决定拍摄感光控制的第一个参数。

1、感光度的标定方法:美国的ASA制,德国的DIN制,国际标准感光度ISO制,中国的GB制。GB和DIN制每两级之间相差3,ASA制两级之间差一倍。

2、数字越大,胶片的感光度越高。相邻两级之间的感光能力相差1倍。影响感光度高低的主要因素:一是卤化银颗粒的大小,银盐颗粒大的胶片感光度高;二是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感光中心的多少,感光中心多的感光度高。

3、高感光度的胶片,能在光线较差条件下拍摄,但底片颗粒较粗,影像质量会下降。

4、低感光度的胶片,需要良好光线和照明条件,拍出的底片细腻,影像层次丰富。

二、反差

反差是指画面中影像不同部分的明暗差别的程度。明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亮度差别程度大,就叫反差大;反之,就是反差小。底片影像的反差,是因密度不同而形成的。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

1、景物本身的反差;

2、胶片本身的反差性能;

3、显影控制的影响,包括配方选择、显影时间、温度、搅动方式等。三个因素互相制约,共同起作用。

4、用同一胶片拍同一景物,因显影控制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反差的影像;用不同的胶片拍同一景物,可以得到不同反差的影像;用同一胶片拍不同的景物,影像反差不同。

5、被摄景物的最明亮部位和最阴暗部位之间的差别,称亮度反差。感光片只能记录一定亮度反差之内的影像。

三、宽容度

宽容度表示感光片正确地记录景物反差的能力。宽容度大的胶片,能将亮度反差大的景物按比例地准确记录下来;宽容度小的胶片则只能记录亮度反差小的景物。

1、宽容度的大小,主要是由胶片乳剂的性质来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高感光度的胶片比低感光度的胶片宽容度大。

2、室外景物的平均亮度反差为1:32左右,一般胶片的宽容度可达1:100左右,所以,只要正确曝光,胶片便能正确记录景物的影像。

3、从摄影拍摄的角度来看,胶片的宽容度应是越大越好。

-***7第四章 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摄影

第一节、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拍摄

光源的种类可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两大类。自然光是来自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光线及其在广阔苍穹的反射光。天气变化分为:晴、多云、阴、雨、雪、雾等。不同的天气,光线照射情况不同,直接影响拍摄效果。

一、晴天的光线变化及拍摄方法

晴天里,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景物上,会使景物产生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并使景物产生清晰的投影。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景物的受光角度和受光范围相应变化。景物受光情况的变化,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和顶光以及晴天阴影下等几种情况。

1、顺光的特点与表现方法:顺光时,光线来自景物正前方,景物的受光面积最大,受光均匀。利用顺光拍摄图片,被拍摄对象的投影几乎看不到,画面缺乏明暗对比,立体感较差;主体和背景受光情况相同,远近景物在亮度上和影调上没有十分显著的变化,空间深度感的表现也较差。其特点:

1)、被摄景物受光均匀,曝光比较容易把握,用平均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的方法即能使被摄景物获得正确感光;

2)、拍摄的景物接近于其原型,比较有利于细腻光滑的质感表现; 3)、色彩能得到正确还原,饱和度高,色彩鲜艳。4)、顺光缺乏表现力,拍出的照片多属两维平面,缺乏三维空间感。如果拍摄对象就是需要平均用光的大场面或无须追求立体感或空间深度感时,采用顺光符合表现的需要。

2、侧光的特点与表现方法:侧光时,光线来自被摄景物的侧面,景物一侧受光,另一侧则处在阴影之中。细分为斜侧光和侧光:

1)、斜侧光时,被摄景物受光面积大于阴影部分的面积,光线来自被摄景物的前左侧或前右侧,也就是前侧光,强烈的明暗对比,使景物呈现出立体感;

2)、侧光时,光线来自被摄对象的正左侧或正右侧,景物的受光面积和阴影面积大体相当,整个景物明暗分明,呈现出强烈的立体形态和三维空间感。

3)、侧光是摄影最常用的光线。其优点是:

930

六、雪景的拍摄

1、拍摄雪景有两种情况:下雪天气拍摄和雪后天晴拍摄。1)、在下雪天气拍摄,下雪天,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比雨天高。光线的特点是散漫而柔和,能见度较差。洁白的雪反光律较高,有雪与无雪地方的光线反差往往极大。

﹙1﹚、拍摄雪天里的人物或景物,应找准曝光参照点。人物以面部受光情况作为曝光的依据;景物应以雪中阴影部分亮度作为曝光的依据。

﹙2﹚、表现雪花飞舞的景致,快门速度一般为1/60~1/30秒;选择深色背景,更能衬托出雪花。利用带雪的前景,可以使画面三维空间感增强,并增强雪的画面表现力。

2)、雪过天晴时拍摄,积雪能反射大部分阳光,造成极亮的拍摄条件和拍摄环境。有积雪和无雪地方的明暗反差往往极大,需采用补光措施才能缩小反差,得到适当的影调对比效果。

﹙1﹚、拍摄人物以面部受光情况为曝光依据;

﹙2﹚、表现雪的质感,需采用侧光和逆光增强立体效果;如整个景物亮度过大,可采用偏振镜来降低亮度;

﹙3﹚、拍黑白感光片时,可用橙、黄、红滤光镜来吸收来自雪的反光,既增强雪的质感表现,又可降低雪的亮度,调节反差。

2、下雪天拍摄应注意把相机放在大衣下面或其他温暖处:一是防止过分寒冷引起快门失调;二是保护相机电池的能量。从室外回到温暖的室内时,镜头会出现水汽,应让其自然干燥。

七、雾景的拍摄

1、雾能造成柔和的光线效果,使景物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前景、中景、背景在雾气中相对,有强烈的空间深度感。在雾景中,能使画面简洁而丰富,画面富于表现力。

2、拍摄雾景,应注意选择好前景、中景和背景的位置,加强空间深度感的表现。前景、中景应为深暗色调的景物。亮丽的色彩能增强雾景画面的活力,应注意利用。

3、摄影拍摄的应是薄雾。有些滤光镜可用来增强或减弱浓雾,如黄、橙色滤光镜,可减弱雾的效果。用绿色的滤光镜可以消除城市烟尘造成的褐色雾,增强画面清晰度。雾中水汽太多,应注意保护好相机镜头。

第二节、日出、日落的拍摄

一、日出、日落时的光线特点

1、光线变化极大,太阳的亮度变化瞬息万变;

2、光谱成分以红为主;

3、伴有美丽的霞光和多彩的云景;

4、光线较柔和,不刺目;

5、地面景物亮度较低,与太阳本身相比,明暗差别很大。

二、日出、日落时拍摄时应注意事项

1、曝光控制应不断调整,最好采用测光的方法来控制曝光。如需表现地面景物或人物,应用闪光灯作辅助光,照亮景物或人物。

2、在太阳看上去不刺眼时,可将太阳直接摄入画面;太阳刺眼时,则可能在镜头产生反光,破坏画面效果。

3、为造成空间深度感,应选择适当的前景造成远近对比,形成纵深感。

4、如欲表现太阳光芒四射效果,则应采用小光圈,如f/16或f/11。

5、注意霞光和彩云对日出日落景色的装点作用。

6、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的时间不同,位置不同,光线效果也不同。

7、拍摄彩色片时,应采用日光型感光片,才能表现出自然的色彩。

8、日出日落时光线较暗,应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以保持相机稳定,并用快门线来启动快门,避免手触动引起震动。

第三节、夜间摄影

一、夜间光源及光线的特点

1、夜间主要光源是:月光、星光以及灯光、火光等人造光。

2、月光的亮度很低;灯光、火光从总体看,光线也较弱,而且不均匀。

二、夜间拍摄的方法

1、拍摄夜景多用长时间曝光的方法,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用B门作长时间曝光。拍摄夜景对曝光的控制:

1)、用长时间曝光来使光源因自身的运动而产生特殊的效果;

2)、有意减少一些曝光,使天空发暗、地面景物发黑,以保存夜晚的特殊气氛。

2、二次曝光法拍月景,二次曝光法,是指利用相机的多次曝光功能,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两次曝光。采用这种方法时,需用三脚架来固定相机。

1)、第一次先按地面景物的受光情况来控制曝光量,使月光下的景物能得到正确曝光,同时在画面留出月亮的位置。一般在画面上半部分。

2)、第二次曝光时,将月亮置于预留位置上,按月亮本身亮度来正确控制曝光。

3、长时间多次感光拍街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利用快门线打开B门。来往的车辆经过时,车灯会把车的“轨迹”留在底片上,划出长而亮的多彩线条。如车辆移动方向混乱,可用镜头盖遮住镜头,要拍摄时再移开镜头盖。操作时动作要轻,一定要保持相机稳定。

4、利用辅助光来加强照明效果,如现场光线不足,可用辅助光来加强景物的照明,从而获得景物的正确感光。

5、拍摄夜景,应注意保持现场光的效果,辅助光的发光位置和方向应与现场光一致;尽量用慢门增强现场光;辅助光不能喧宾夺主。

三、夜间闪光摄影

1、无论是用闪光摄影来拍摄夜间的景物,还是拍摄新闻事件,都应注意控制闪光的角度和闪光灯的闪光强度,要注意保存夜间的气氛。

2、夜间闪光摄影如果控制得好,还能做到画面简化,主体突出。

3、著名美国新闻摄影记者维吉﹙1899~1968﹚就因拍摄夜间新闻照片而著名,全部用闪光灯来拍摄发生在夜间的新闻事件。

四、利用水面、冰面、光滑路面反光来渲染夜景气氛

如果用彩色片来拍摄夜景,应选用灯光型彩色片,以正确记录灯光的效果。

五,夜间动体摄影

1、夜景动体摄影的主要技法是:采用B门进行长时间曝光的方法。1)、要用三脚架来保持相机的稳定,并配合使用快门线; 2)、选择合适的拍摄点,充分考虑前景、背景等环境因素; 3)、操作相机要细心,动作要轻,避免相机晃动。

2、还可采用闪光摄影的方法来拍夜景动体。

第五章 动体摄影

第一节、拍摄动体的器材

一、动体摄影对器材的要求

1、快门 1)、动体摄影,尤其是高速动体摄影,要求相机快门应能达到较高的速度。

2)、镜间快门速度不很高,焦平快门可达高速。3)、数码相机拍摄动体应注意快门时滞问题。

2、取景器 1)、相机取景器应当明亮,而且通过取景将看到的景物应与自然景物相一致。

2)、单镜头反光相机没有视差,透过取景器看到的是动体的正常运动,追随动体拍摄十分方便。

3、镜头 1)、短焦距镜头,景深范围长,对焦范围余地大,适合近距离抓派,但距离太近时变形现象严重。

2)、长焦距镜头,能使主体突出,能在较远距离抓拍,适合体育新闻摄影;缺点是景深极短,对焦不易,而且体积较大,视角较小,不易持稳。

二、动体摄影常用的摄影器材及使用方法

1、三脚架或单脚架:动体摄影,尤其是体育新闻摄影,常用长镜头在远距离拍摄,常需要用三脚架或单脚架来帮助保持相机的稳定。

2、闪光灯连续拍摄动体:具有连续高速自动卷片功能的相机,与具有频闪功能的闪光灯配合使用,可高速连续拍摄,将动作的过程分解记录下来。

3、自动卷片器(马达): 1)、自动卷片器的使用,可以省去拍摄者手动的程序,集中精力于动态的观察和瞬间的抓取。

2)、拍摄高速动体时,采用高速连拍,抓取同一动作的几个瞬间动态,能确保全面地记录动作。

4、高感光度胶片与动体摄影:在现场光线较弱,又不允许用闪光灯的场合(体育比赛),只能采用高速感光片来保证能利用现场光拍摄,并能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来抓拍动作。这样也有利于表现现场光线气氛。

第二节、动体摄影的拍摄

一、快门的设定

1、拍摄动体,确定快门速度的依据因素: 1)、动体本身的运动速度:动体运动速度越高,就得用越高的快门速度。只有根据动体运动的状态和速度来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拍出的图片才会富于个性,不仅能够有效地记录,而且能有效地表现、增强图片的表现力。

2)、拍摄者与动体间的距离:由于距离与位移的关系,在拍摄动体时,距离动体越近,快门速度就要越高;反之,则可放慢些快门速度。距离近,则位移快;距离远,则位移慢的视觉现象,是影响快门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影响为:相距远一倍,快门可慢一级。快所用镜头的焦距

3)、快门速度应随镜头焦距的增加而增高:长焦距镜头必须用高速快门。

4)、拍摄者和动体间角度的变化:即是动体的运动方向和相机镜头光轴所形成的角度。随角度的增大,快门速度应相应提高。一般分三种情况:

﹙1﹚、0°角时,动体迎面而来或背向而去,相对位移较慢,可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

﹙2﹚、45°角时,位移速度提高,要适当提高快门速度,才能拍到动体的清晰影像。

﹙3﹚、90°角时,人眼感受到的动体位移速度最快,所用的快门速度还要提高,才能抓拍到动体。

﹙4﹚、具体的影响是:三种角度间各相差1级快门速度,角度增加,快门速度提高。

2、动体摄影的角度与快门速度的变化关系:

二、动态记录法

1、动态记录法:根据动体的运动情况,选择高速快门,凝滞动体的瞬间动态。

1)、要点:仔细观察动态的运动状态,抓取典型的动作和神态,也就是抓取典型瞬间。运动的速度,激烈的气氛,都必须通过典型的动作和动态来表现。

2)、舞台摄影:要了解和研究剧情,掌握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抓住应重点拍摄的场景和动作;还要善于把握视觉效果,抓着典型瞬间,得到良好画面效果。

3)、体育新闻摄影:要了解有关项目的特点、比赛规则、比赛场地特点,尤其是运动员的特点、参赛动作的特点等,是决定能否拍出好效果、抓到典型瞬间的重要一个环节。

2、“快门提前量”:考虑到拍摄者对动态的反应速度和相机快门的反应速度,应在典型动作发生之前就按动快门,才能拍到典型动作,使其凝滞。在使用焦平面相机,尤其使用数码相机,应注意快门提前量的问题。

3、动态记录法的基本原则是选择高速快门、但不是快门越快越好。动态记录法拍摄的要点:

1)、一是焦点的选择;焦点选择准确,影像才能清晰;而且焦点选择准确,画面会生动传神,否则将会影响信息量的传递。

2)、二是瞬间的选择。

8焦法,因移动中难以对焦。

2、因追随法不能用高速快门,采用长焦距镜头时,可用三脚架帮助相机保持稳定。

3、根据动体的不同运动方向,追随法的种类: 1)、平行追随。动体沿水平方向移动,相机镜头与动体移动方向成90度角,相机随动体移动方向平行追随。

2)、纵向追随。动体作纵向运动,相机沿动体移动方向追随。3)、弧型追随。动体作弧型运动。4)、园型追随。动体作园型运动。5)、斜向追随。动体作斜向运动。6)、变焦追随。对迎面而来的动体,可利用变焦镜头作变焦追随,即在变焦的同时按下快门,得到“爆炸”效果。

三、闪光灯连闪拍摄法

1、利用闪光灯的高速频闪功能,可以将运动的物体运动中的不同瞬间的动感记录下来,这也是动感表现法的一种。2、1931年美国电气工程师埃杰顿发明电子闪光灯,其发光时间不到百万分之一秒,加上特殊装置后即可频闪,可将运动中的人物或物体的多重影像记录在同一画面之中。如今的电子闪光灯也具有频闪功能。

01、光圈越大,景深范围越短;

2、光圈越小,景深范围越长。

3、在摄影实践中,改变光圈大小是最常用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种控制景深的方法。

三、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

1、当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不变时,在近距离拍得的景物,不仅画面范围小,而且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小;而在远距离拍得的景物范围大,景深范围也大。

2、在拍摄中综合考虑三个因素的影响,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好景深:

1)、若要获得最大景深,可以用短焦距镜头+小光圈+远拍摄距离。2)、若要获得最小景深,可以用长焦距镜头+大光圈+近拍摄距离。

第三节、景深原理在摄影中的具体运用

一、景深表的应用

1、为了便于把握和控制景深,相机上多设有显示、查阅景深范围用的景深表。

2、自动式景深表:是将对应的两组光圈系数刻在调焦环的近旁。在拍摄调焦时,随着对焦环的转动,采用各级光圈的景深范围便能自动指示出来,两个相同的光圈值间的距离范围,即为采用该光圈时的景深范围。

二、自动景深表的用法

1、测定景深范围﹙求光圈值﹚:如需获得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景物的清晰影像,则应先考虑得采用哪一级光圈才能获得必要的景深范围。

2、景深对焦法:以焦点景物为界,景深可分为两段:位于主体前面靠近相机的清晰范围,称为前景深;位于主体后面远离相机的清晰范围称后景深。前景深总是短于后景深,其比例约在1:2左右。前景深加后景深为全景深。

3、在光线暗淡、无法看清主体的情况下,或在主体处于移动状态、无法进行准确对焦时,或在复杂的拍摄场合,都可以采用“景深对焦法”来对焦。即在已知景物所处大致范围时,将焦点对在全景深的前1/3处,然后选择适当光圈,保障主体清晰。

第四节、超焦距及其应用

一、超焦距的概念

1、超焦距是指当调焦在无限远处时,从相机镜头到最近清晰景物之间的距离。

2、超焦距与景深之间是反比关系:超焦距越大,景深就越小;超焦距越小,景深就越大。

二、决定超焦距的因素

1、决定超焦距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镜头焦距;二是光圈口径

2、镜头焦距与超焦距的关系是:焦距长的镜头,超焦距大;焦距短的镜头,超焦距小。

3、光圈口径和超焦距的关系是:光圈大,超焦距也大;光圈越小,超焦距也越小。每相邻两级光圈之间的超焦距相差√2倍。

三、超焦距的应用

1、由于超焦距和景深之间是反比关系,在拍摄中就可以采用控制超焦距的方法来扩大景深范围。

2、具体方法是:测定某级光圈的超焦距后,不把焦点对无限远处,而对在超焦距上,这样景深范围就增加了1/2超焦距的长度。

3、利用超焦距扩大景深的方法: 1)、先选定光圈系数,查出景深近界限的方法:选定光圈值后,将景深表后景深点对无限远∞,即可查出景深近界限。不够则调光圈值。

2)、先确定景深范围以确定景深近界限的方法:将镜头调焦于2倍景深近界限的距离,从景深表看光圈系数覆盖景深范围,再选择拍摄光圈。

4、运用超焦距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无限远处至镜头前某一距离上的景物都清晰。这种方法较适合于拍摄以名胜古迹或山川风景为背景的旅游纪念照以及要获取充分前景的照片。

5、一般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为2.8.定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可以做到1.4,定焦镜头的景深一般可以小于同焦段的变焦镜头。

6、合理的使用大光圈可以起到突出主体,避免背景干扰。反之使用小光圈可以控制环境因数对主体的支持程度,产生空间感。

7、中长焦,标头,广角镜头同等光圈下景深依次变大。1)、中长焦镜头近距离对焦f5.6都能得到小景深。中等距离以上对焦,需要f8~11或更小的光圈才能得到最大景深

2)、标准镜头中等距离对焦,f8以上景深都很小。3)、广角镜头基本上要最大2档光圈近距离对焦,才有一定的小景深效果。f5.6、f8以下中等距离对焦就基本上是全景深了。

44546471)、原理1 如图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A︰C = B︰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2)、原理2 如图B: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A﹚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5、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

1)、第一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2)、第二种:直接参照图示的四个“黄金分割”点。例如,设想我

950-

2.教材图形创意课件 篇二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得教学过程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首先可以减轻板书给教师带来的健康危害。其次使用多媒体还省去了课堂中等待教师进行板书的时间, 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最后,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主要就是因为其表现力、交互性、共享性都比较好。因为这些优势的存在, 多媒体课件迅速发展成为教学中主要工具。

2 图像与图形概述

每个图形都有其特有的格式, 一般使用最多的图形格式就是GIF格式、JPEG格式等等, 在进行图像处理与图形加工时首先要对图形的格式有着更多的认识, 保证使用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加工。

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 首先要清楚在课件中使用的图形主要就是背景图、按钮图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形。在进行所需要的图形的选取一般都是在互联网中进行搜索, 然后就能找到各种相关的图片, 再对这些图片进行挑选。除了上网搜索还可以进行图片的制作, 现在所使用的最多的图片制作工具就是PHOTOSHOP软件。还可以从视频中进行图片的选取, 一般都是使用抓图工具。

图像与图像在制作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形同之处, 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的。主要体现在存储方式、缩放过程、处理方法等方面。一般图形都是对画图的函数进行存储, 而图像则是对像素进行存储;图形经过缩放之后不会出现失真的现象, 而图像在经过放大之后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因此进行缩放时, 对图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图形可以进行扭曲、拉伸等处理, 但是图像只能针对对比度、边缘检测等进行处理;图像是对真实的事物进行描述, 然而图形只是对客观事物通过主观形式进行表达。

3 图形的加工

分析了图形与图像所具有的相似与不同的特点之后, 就要对图形的加工与图像的处理进行分析了。

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相对广泛的就是图形的使用, 因上文此对图形的加工是非常重要的。进行图形的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图片的收集、制作与加工这三个主要部分, 对图片的收集主要是通过网络搜索, 个人制作与视频中的抓图等等方法。在不采用网络进行直接使用时, 就需要对图形进行制作, 主要使用Photoshop软件, 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关元素的处理与放置, 最终形成所需要的图片。对这些搜索到的或者个人制作的图片, 一般都还要经过加工才能进行使用, 在进行加工时也主要是使用Photoshop或者Corel Draw等软件进行, 一般都会对图片进行尺寸的修改、对图形进行剪切或者粘贴、对图形的亮度、对比度等进行设置、对图形的效果设置等等, 使之更能有效的配合整个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4 图像的处理

相对于图形的加工来说, 图像的处理就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 经过多年的发展使之包含的知识内容也相对更加丰富。

需要进行处理的图像一般都是指数字图像, 处理过程也要使用计算机, 对图像的处理一般都包括数字化处理、对图像进行编码、对图像进行分析与裁剪、图像增强与复原等过程。其中我们讲一下图像的增强与复原, 这个就是对图像的质量进行改变, 使之增强, 或者将已经进行处理过的图片使之恢复之前的质量, 从而使图像变得更加清晰, 或者使图像的格式与形式更适合人与机器的操作。其余的处理过程也是为了使图像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对图像进行处理的工具在图形加工的基础上要更加丰富一些, 广泛使用的仍然是Photoshop和Corel Draw, 主要就是因为这两种软件的功能更加齐全, 所能实现的功能更加丰富。

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方式与图形的加工也更加复杂一些。首先会进行图像的分区着色, 着种处理主要是当图像与整个课件的内容看起来不协调时使用的处理手段, 对图像的某些区域进行颜色的调整, 在不改变图像的整个色调的基础上又实现与整体课件的相适应。其次就是对图像角度的调整。有时在课件中插入图像之后就会发现图像放置的位置与角度出现问题, 这时就需要对图形的角度进行调整, 使之与课件更加合适。然后还有对图像添加文字说明, 对图像进行说明,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当使用PPT时这种问题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也很容易得到解决, 并且不会影响整个图像的效果。一般都是在插入完图像之后, 在课件中再插入一个文本框, 然后就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之后再进行图像的保存, 一般要保存为GIF、JPG等图像的格式。之后再进行图像的使用时, 就可以发现文字是在图像之上的, 并且时透明的, 并不影响整个图像的观赏。最后由于在课件中需要插入众多的图像与图形, 造成了文件比较大, 此时最好采用压缩的方法进行处理, 使之更容易存储与使用。

5 结语

综上所诉, 我们知道了图像与图形的想同与相区别的地方, 二者虽然在进行处理与加工的过程中是不存在关联的, 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实现了二者的相联系, 这也为图像与图形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 课件发挥着等同教师的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对课件的制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课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图形与图像, 教师更应该提高制作的技能与水平, 使图像与图形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谢百治.多媒体教材制作与教学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4 (04) .

[2]秦前进.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素材的处理和转换[J].数学通讯, 2013 (07) .

[3]张连明.多媒体素材库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 2014 (1) .

[4]欧阳康, 徐明.“学校体育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研究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04) .

[5]林涵.多媒体课件图像处理与图形加工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01) .

3.看“图形的运动”课件的一点体会 篇三

问题的引入生动自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Flash动画演示,确实直观准确地表现了图中所涉及的三大运动——平移、翻折、旋转的概念与性质。从教学设计的过程来看,课件突出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中的思考与交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推理能力和对图形美的感受等得到大力发展,让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体验图形运动的数学内涵和文化价值”。信息技术的应用流畅自然,特别是动手操作、课后作业和欣赏小结的环节很有创意。设计的活动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和动手的积极性,让学生“看多媒体”学习变成了“用多媒体”学习。信息技术起到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建议作者和期待教这个素材的老师们一起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如果我没有计算机,怎样用其他“技术”手段来表现课件提到的教学意图?课件所表现的数学内容还可以做哪些学生能接受的开拓?课件中的教学活动设计本身是否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发现、创造的空间和机会?

4.小学图形的旋转课件 篇四

1.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绕一点旋转90°后的图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数学的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旋转的三要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绕一点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学生每人一套三角尺、长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唤醒旧知

师:课前,我们观看了游乐场的情境,(课件出示相应图片)想一想,这些项目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二、走进生活,感知旋转。

1.学生举例生活中旋转的现象?

2.课件播放转杆视频(例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仔细观察转杆关闭和打开的过程,比一比,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揭示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

3.学生亲自体验转杆运动,感知三要素。

4.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观察和体验,我们发现,点、方向、度数都是决定旋转结果很重要的因素。

三、实践应用,初建表象。

1.完成书中想想做做1。

2.由指针的旋转过渡到图形的旋转,欣赏并想象图形旋转的过程,激发学生设计和创造的欲望。

四、实际操作,形成表象。

1.(课件出示例2)提问:把三角尺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

(1)想一想,绕a点旋转90°,三角尺到了什么位置?

(2)摆一摆,用学具摆一摆,转一转,看看自己想得对吗?

(3)画一画,把自己想的画下来。

2.展示交流。反馈学生画的结果,展示两种不同的画法。

3.画法演示:你们是怎么画出来的?请学生上黑板边画边说。

4.小结过渡:把三角尺绕a点按一定的方向旋转90°,每条边都要按同样的方向旋转90°。旋转方向不同,旋转后的位置也不同。

五、巩固拓展,升华表象。

1.课件出示练习,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1)师:想象一下,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会到什么位置?

(2)学生在纸上独立画一画。如有困难,可拿出学具摆一摆。

(3)反馈矫正。

2.拓展,现在这个长方形继续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又会到哪里呢?想象一下,试着画下来。

3.师:如果这个长方形再一次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又会到哪里呢?(课件演示)

4.小结过渡:一个简单的长方形,通过几次旋转,就形成了这样一幅精美的图案。

六、总结欣赏,引导创造。

1.生活中旋转图案的欣赏。

2.学生作品欣赏,激发学生设计欲望。

5.认识轴对称图形课件 篇五

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118页例

1、例2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蝴蝶图形。

学具: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一些对称、一些不对称)

教学过程:

一、游戏活动激趣,认识对称物体

1、游戏“猜一猜”:课件依次出示“剪刀、扫帚、飞机、梳子”的一部分,分男、女生猜。

2、认识对称物体

(1)师质疑:为什么女生猜得又快又准呢?

(2)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物体。(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猜物体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分析猜谜成败原因,加深学生对对称物体特征的再认识,为后面认识轴对称图形打下基础。】

二、猜想验证新知,认识轴对称图形

(一)初步感知对称图形

1、将“剪刀、飞机、扇子”等对称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形还是不是对称的。

2、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图形)

(二)猜想验证对称图形

1、猜一猜:出示“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燕尾箭头”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师:这些平面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

2、寻找验证方法:师引导学生寻找验证对称图形的方法。(板书:对折)

3、小组合作验证:用对折的方法,验证以上平面图形。要求学生对折后认真观察:将对称图形对折后有什么发现?理解“重合、部分重合、完全重合”。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图形通过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三)理解认识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师:打开折过的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对称轴”。这些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生熟悉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载体,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进而发现、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从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基础练习: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应用练习:猜一猜。(课件出示P120的第2题)

3、生活中数学:例举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全面认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判断轴对称图形。】

四、拓展延伸,动手创造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感受对称美。

2、生动手做轴对称图形,创造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制作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设计:

认识轴对称图形

6.认识轴对称图形课件 篇六

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蝴蝶图形。

学具: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一些对称、一些不对称)

教学过程:

一、游戏活动激趣,认识对称物体

1、游戏“猜一猜”:课件依次出示“剪刀、扫帚、飞机、梳子”的一部分,分男、女生猜。

2、认识对称物体

(1)师质疑:为什么女生猜得又快又准呢?

(2)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物体。(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通过猜物体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分析猜谜成败原因,加深学生对对称物体特征的再认识,为后面认识轴对称图形打下基础。】

二、猜想验证新知,认识轴对称图形

(一)初步感知对称图形

1、将“剪刀、飞机、扇子”等对称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形还是不是对称的。

2、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图形)

(二)猜想验证对称图形

1、猜一猜:出示“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燕尾箭头”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师:这些平面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

2、寻找验证方法:师引导学生寻找验证对称图形的方法。(板书:对折)

3、小组合作验证:用对折的方法,验证以上平面图形。要求学生对折后认真观察:将对称图形对折后有什么发现?理解“重合、部分重合、完全重合”。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图形通过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三)理解认识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师:打开折过的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对称轴” 。这些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生熟悉的物体抽象成平面图形,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载体,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进而发现、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从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基础练习: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应用练习:猜一猜。(课件出示P120的第2题)

3、生活中数学:例举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全面认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判断轴对称图形。】

四、拓展延伸,动手创造

1、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感受对称美。

2、生动手做轴对称图形,创造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制作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7.教材图形创意课件 篇七

本课教材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1)精心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 )作为探索规律的载体,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2)两个问题均有利于学生借助动手操作 ,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建立图形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3)两个问题特别适合体现以简驭繁 (以小见大 )、先退后进的问题解决策略, 适合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问题解决过程,从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教材提示了两种方法。前一种 (方法一 )的数学背景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后一种 (方法二)是基于将n个三角形或正方形连起来摆成一行,比分开来要节省(n-1)根小棒。

(5)教材没有提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的要求。

(6)教材留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解决了摆三角形、正方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提出“把五边形、六边形连起来摆成一行要多少根小棒”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类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认识了常见的平面图形 ,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 对本课的学习有了知识上的准备。

(2)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经验和探究规律的经历,但在规律的归纳、概括与语言表达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3)在先前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有了以小见大、先退后进的问题解决经验。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也有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经历。

(4)教材给出的方法一 ,学生通过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就能发现。而方法二,则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才能想到“连起来摆一行”节省了几根。

(5)要解决“摆20个三角形 (正方形 )要多少根小棒”的问题,依次递推太麻烦,需要总结规律。能用日常语言叙述规律的学生,让他们用字母表示困难不大。但他们化简含字母的式子的能力有限, 对于同一规律的不同表示形式,如3+2(n-1),3n-(n-1)与2n+1,一般学生还不能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6)拓展性问题“把五边形、六边形连起来摆成一行要多少根小棒”处在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三、教学对策

1.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 ,创设冲突 ,多元理解

(1)设疑———创设认知冲突

首先,教师设问:摆1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呢?有的学生说要6根,也有的学生说5根。由此,很自然地引出连起来摆一行“节省”1根。这就为理解教材的后一种解法作了铺垫。

其次,让学生独立操作、填表,得出摆4个三角形需9根小棒后,直接提出“摆10个三角形要多少根小棒”的问题。迫使学生跳出依次递推的局限,寻找规律,思考算法。

(2)开放———多元理解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 鼓励学生寻找不同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说不清楚,看课本的提示。

全班交流不同算法,如3+2×9,3×10-9。教师追问:“这个9是哪里来的? ”引出3+2×(10-1),3×10-(10-1)。

如果有学生说出10×2+1或1+10×2, 同样追问:“为什么是10×2? 加1是加哪一根? ”

这样,既诱导学生清晰地描述规律,又使其他学生理解不同的思路。

2.基于学生的观察变换能力 ,数形结合 ,深入浅出

数形结合既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也是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的主要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借助几何直观,将各种方法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没想到的学生也能看明白。

方法一的直观解释:第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

方法二的直观解释:摆几个三角形,先出示几个3根,再去掉“节省”的小棒。

方法三的直观解释:

总之,在学生独立探索、交流的基础上,加以课件演示,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得以彰显,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

3.基于学生的符号表达水平 ,以退为进 ,逐步抽象

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数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知识,它的出现意味着数学发展的飞跃,从算术走向代数。然而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字母表示数”,在人类认识过程中却经历了上千年的漫长孕育,最终由法国数学家韦达首先有意识地系统使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聚焦到四年级学生身上, 他们已经习惯了数的具体性与唯一性,因此在初学用字母表示数阶段,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图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了逐步抽象的对策:

进而,摆10个三角形:3+2×(10-1),摆n个三角形:3+2×(n-1)

至于3+2(n-1),3n-(n-1)与2n+1等不同表达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则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去探究。

4.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适当拓展 ,启发类推

由于学生有了探索三角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关系的经验, 所以接下去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正方形个数与小棒根数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然后,再加以发展,逐步构建递进的认知序列:

如上图,连续摆n个三角形需要小棒是2n+1根;

连续摆n个正方形需要小棒是3n+1根;

连续摆n个正五边形需要小棒是( )根;

连续摆n个正六边形需要小棒是( )根。

8.教材图形创意课件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空间与图形 辅助 操作 观察 思路 理解 概括 繁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2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多媒体课件逐渐被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以精美的画面、动态的演示、优美的音乐等特点,为相对抽象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设计、制作与教学契合的多媒体课件呢?笔者以“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为例,对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于不易操作之处辅助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空间想象与动手操作,但是有一些内容的操作并不容易为学生所掌握。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就有可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认知错误。此时,若用多媒体课件加以配合演示,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角形的形状变化与高的位置关系: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其余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其余两条高在三角形外。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单幅作图的方法(如图1),虽然学生也能直观地感知三角形高的位置,但无法把心中的三种高联系起来。

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则能有效地突破这一难点(如图2):△ABC为一个锐角三角形,点C′开始时与点C重合,当点C′在AB的平行线上向同一方向移动时,点D将与点A(或点B)重合,此时△ABC′就会变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继续移动点C′,△ABC′将会变成一个钝角三角形。这里,C′D从三角形内到三角形外的移动,使学生感悟到三角形的形状变化带来的高的位置变化,从而将散落的知识珍珠串联成线。

二、于无法观察之时辅助

研究“当两边的和等于第三边时,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总是让学生用小棒来拼摆出现的三种情况。学生对于拼摆“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与“两边和小于第三边”这两种情况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拼摆“两边和等于第三边”时,许多学生认为可以拼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操作的小棒一般是塑料材质,塑料棒具有一定的弹性,稍一用力就会弯曲,但弯曲的幅度不是很大,学生不能马上察觉;另一方面,实验的误差产生知识的误差,导致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图3,从一开始3厘米、5厘米较近的两个端点无法相接,到两个端点越来越接近,当它们相接时却发现已经和8厘米的线段重合了,是无法围成三角形的。

三、于整理思路之时辅助

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很多教师往往采取学生自主尝试推导、集体反馈领悟的教学方法,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独立思考、操作,但到反馈环节时却往往会遭遇瓶颈——无法将自己剪、拼的图形进行过程整理,或图形摆放混乱,不利于观察;或语句颠倒,表达无序。此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如图4),既可以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动进行整理,有序呈现,能作为补充,开拓学生的思路。

四、于概念理解之时辅助

对小学生而言,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如果学生对数学概念不清楚,就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更无法运用数学规律来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后,学生普遍能理解底面积和高的概念,但是当练习中出现横截面积和长这两个概念时,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一个竖着摆放的长方体(如图5),指出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然后演示长方体旋转90度,平放后再与原来的长方体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其中相应的关系:横截面积=底面积,长=高。

五、于抽象概括之处辅助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尤其是“空间与图形”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实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例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后,练习中经常出现这样一道题:“求图6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由于梯形的上底未知,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笔者曾为此题设计了一个课件,课件中的点C实际上为一个动画点,动画开始时,点C会沿着线段CD向左平移,当点C移至如图6(2)所示的点C′时,问学生:“△EBC与△EBC′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能轻松得出: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积相等。随后,点C继续向左移动,直到与点D完全重合时,笔者再问学生:“△EBC与△EB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EBD与△EBC的面积相加得到什么?”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EBD与△EBC的面积之和就是一个底为16、高为9的三角形面积,于是看似无法解答、无从下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媒体也越来越丰富,开发课件的新功能是每一位创造型教师的追求。当然,课件的设计离不开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研读,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因此,创造性设计、制作课件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渔政创先争优演讲稿专题下一篇:考研时政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