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学反思的是什么

2024-08-23

反思文学反思的是什么(精选11篇)

1.反思文学反思的是什么 篇一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袋里装的是什么》教学反思

听了几个外出学习老师的汇报,我也试着用一节课来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教学第10课《袋里装的.是什么》前,我让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做好预习,让他们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对课文质疑。

教学中,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被袋里装的是什么?二是,被袋里装的仅仅是信吗?学生根据我的设计,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我让他们找到一处就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孩子们都有话可说,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习也很轻松。

2.反思文学反思的是什么 篇二

一、从教学中学生的视角看, 文学课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在学生的思考能力、艺术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上有局限性。

文学课常常是要结合具体人物、情节等具体内容分析问题的,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是由一张张教师制作好的幻灯片构成的, 上课过程中, 教师边讲边将幻灯片在屏幕上放映出来, 每一张幻灯片都是瞬间呈现出来的, 停留的时间很短, 一张张幻灯片在学生的眼前流动。一张幻灯片的出现是瞬息之间完成的, 这里缺少了一个教师板书的过程, 这样,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也相应地缺少了一个思考的时间, 缺少了一个在头脑中领会和反思的空间。由于缺少思考, 尽管每张幻灯片都是精心制作出来的, 但实际上它的内容却无法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幻灯片的流动, 看上去与传统教学中教师板书的过程相似, 实际上, 问题正出在这里:字幕停留的时间短暂, 一张幻灯片翻页过去后被另一张幻灯片取代, 这里, 缺少了一个传统教学中始终留在学生眼前的完整的板书。完整的板书可以表现出一堂课的整体的思维过程, 而多媒体课件的翻页, 流动的幻灯片, 使学生看见眼前的, 忘记前面的, 浮光掠影, 不仅对于前面讲过的内容印象不深而且不易形成一个整体思维。而文学课需要把文学现象与分析结合在一起, 从现象中理解文学的特点。例如讲戏剧《伪君子》是要结合戏剧情境谈其结构严谨的特点的, 而使用课件教学, 只能按先戏剧情境后结构特征来展示幻灯片, 学生无法通过了解戏剧情境去理解结构问题, 被动的接受取代了自主的思考。

文学课在课堂上重情感体验而非知识的记忆, 文学课的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知识, 主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艺术感受力, 其中情感的交流是重要途径。

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后, 教师形象让位给了屏幕, 教师授课的语言相应地变得客观冷静, 无论是情感交流还是语言感染力都大打折扣, 教师自身人的因素被弱化, 多媒体本身工具的因素被强化。学生目光不再与教师交流而是停留在屏幕上, 学生对幻灯片的关注超过了听讲, 甚至会为了把幻灯片上的内容记下来而置听讲于不顾, 边听边思考边记笔记的学习方式, 变成了边看屏幕边记笔记, 越过了“听”这一重要途径。实际上,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听讲的方式更能够心领神会。缺少目光的交流、缺少倾听, 学生与教师之间设置起了一个屏障, 影响到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一堂传统的文学课, 教师都会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悟和理解表达出来。教师上课时对文本的独特领悟和表达, 实际上就与学生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交流和沟通。若教师本身理解内容深透, 授课时精神饱满, 语言生动, 加上适当地使用形体语言, 就会使上课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特别是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从情感上打动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简·爱》中简·爱的爱情及其对世俗偏见的抗议是小说文本中富有感染力的部分, 只有在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中, 这种感染力才能实现,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既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情感的共鸣。

文学课除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感受能力外, 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文学课学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字构成的文学作品,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通过想象去领略文字所描绘的那个形象的世界。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会剪辑大量作家作品的图片和相关影视作品的视频片段, 看上去也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最初看来, 这些图片对学生理解作品有一定帮助, 并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但是文学的形象与图片的形象是不同的, 直观的屏幕形象无法产生文学想象出来的形象。譬如电影《特洛伊》中的海伦, 远不如作品描绘的海伦更有魅力。即使女演员是美貌的, 但也无法传达出文学所描绘的海伦的美, 有时甚至相反。学生过于看重屏幕形象, 而对文字阅读越来越懒惰, 更乐于观看画面, 这影响到文学作品阅读。越是简便易行, 越对培养学生不利。重读图、轻阅读, 不仅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下降, 而且对文字的感动越来越少, 尤其是失去了文学的想象力。传统文学课教学中的优势——文学想象不见了。用多媒体的直观反而牺牲了想象。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此外, 从人本教学去看, 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 需要把教室窗帘拉下, 而学生就在较暗的灯光下上课, 这也远不如自然光线下的教学更利于学生健康。

二、从教学中教师的视角看, 长期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利于教师授课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

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不容易发现问题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影响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板书书写不够工整的问题、讲课不连贯的问题、教学思路不条理的问题、内容贫乏的问题,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通过使用一张张课件把一堂课填的满满的, 从而将上述问题遮掩住。遮掩某些不足, 恰恰是不利于改进教学的, 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刚刚讲课的教师, 可能会在语言表达、板书、内容处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针对听课过程中大家提出的意见, 青年教师的讲课能逐渐改进, 有所提高, 教师教学能力上的进步十分明显。有的教师一直使用课件上课, 由于没有在教学基本功上下什么力气, 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 不利于教师自身成长。传统讲课更能够锻炼讲课能力, 开始就使用媒体课件讲课对教师成长不利。

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师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课件制作上, 影响到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课件制作和放映本身对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所用图片的清晰程度如何、图片本身是否新颖。特别是在播放方式、播放时机的选择, 翻页的灵活性方面有很多技术上的要求, 这些都需要培训, 并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初次使用课件时, 教师为了制作好课件须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 反而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较少, 舍本求末。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容易导致教师依赖课件, 教师自身的能动性消退。有的教师上课前课件改动很小, 甚至同一句话上次这样讲, 下次会原封不动重复。依赖课件上课, 导致教师本身语言贫乏, 思维固定, 不适合文学课教学, 文学课授课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求教师每次课都应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还有的教师的课件下载和复制他人现成的课件, 这不仅不是资源共享, 而是鹦鹉学舌地重复和复制他人。而人的思想感情是不能复制的, 否则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都会消失殆尽。

当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后,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其先进性的一面, 而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课程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的。从关注人、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成长的角度去看, 多媒体教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文学课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是纸制的文字文本, 教师主要用语言和板书进行表达, 与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在边听边记的同时进行着取舍和思考, 情感和判断、记忆和想象都在发挥作用, 与教师形成呼应,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体现, 教学活动是以“人”为本的。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 教师退居讲台的旁边, 边操控播放仪器设备边进行旁白式的说明讲解, 学生则较轻松地观看和浏览着前面讲台中心位置上的屏幕课件, 不再关心文本, 甚至不太理会教师在说些什么,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在悄然隐退, 教学活动变成了以“技术”为本。文学课教学的主体始终应当是人, 是教师和学生, 人不能够被自己所创造的物和环境所奴役。特别是文学课教学, 离开了人的情感、想象、思考、判断, 文学课就不再是文学课;离开了对人心灵与精神的关注, 与文学课的教学目的相左。

3.妥协的是苹果反思是我们 篇三

近10年来,有关苹果公司的消息都不绝于耳。从“下载门”、“信号门”再到“闹钟门”,以及争议不断的“中毒”门和“订阅门”,以及近期发生的维修“后盖门”,苹果的态度,要么冷淡,要么敷衍,要么推诿……

苹果如果再不采取迅速的行动,也许其所受到的损失将和在中国市场上拖延的时间成正比。幸好,苹果终于做出了些许妥协。

苹果妥协的诚意显然还需要时间去考验,在此之前笔者以为,妥协的是苹果,反思应该是我们。

其实,对于一个屡屡出错的产品,理性消费者并不买账,他们与苹果没有血缘关系,不会对苹果宠爱有加,也许对苹果的新产品一时感到好奇,去体验体验,但最终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使用习惯来决定取舍。

然而,有一些有着较高收入且追逐时尚的年轻白领阶层,他们为了购买这一类“准奢侈商品”,可以不惜花上一整月工资,甚至通宵排队、卖肾、搬砖,想尽所有的办法,为自己的苹果梦而努力。

这些“中产阶级”并不具备强大的购买能力,他们只是在苹果手机这里准奢侈品让利的时候选择此类经久耐用的东西以显示自己也是奢侈品消费成员之一。

这和中国消费者求新求变的特征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国际品牌不断宣扬的奢华风气在影响着中国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追求另类,凸显自我的倾向较为突出。苹果屡屡傲慢,却依旧备受追捧,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消费者希望享受高档商品但是购买力却又不足的现实原因。 这是一个心态问题。

另外,苹果内部的工作人员曾表示中国内地远不是苹果优先满足的市场,其深层原因就是这个市场不受重视。按照苹果内部对区域市场重要程度的划分,美国、日本属于一级市场,澳大利亚是二级市场,中国属于三级市场。

这是一个比较悲催的现实,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并不将中国作为一级市场看待,更为有趣的是,一些遵纪守法的跨国公司到了中国市场以后便变得不再那么守法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南橘北枳现象。

这一切都与监管者的日常监督缺位有很大关系。就此,笔者以为,监管不能依赖于运动式的连篇累牍的集中于行动,执法部门应该主动监督,构建完整的监管体系,让不遵守市场规律的傲慢者主动适应规律,否则便让他出局。

总而言之,傲慢的苹果就像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在监管者的忽视和非理性消费者的追捧下越来越显得特立独行,及时的舆论监督或许能够让浪子回头,也算是一件好事。

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篇四

总的来说,一节课下来,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比如字词的落实,朗读的提升,还有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字词方面,应该说还是挺扎实的,落实的也比较到位;教学设计方面,创设一个悬念,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理清思路;包括在操作的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方法,也都还是比较有实效性的。但就从这堂课而言,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评价,包括师对生、生对生的评价。比如教师在检查学生朗读的时候,指名分自然段来朗读,在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读的好一些,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就像读第二段的那位学生,读的时候一字一字顿开,且有拖音现象,以至班上其他的同学都在取笑他的朗读。但是实际上,这个孩子在读的过程当中,虽然是一字一顿,可他的字音都读的非常准,假如此时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这一点,自己来做评价,鼓励说:“你看这个小朋友读的多努力,他非常努力的想把这一段读好,老师发现,虽然他有些字读的中断了,但是他每个字音都读的非常准,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相信教师这样的引导也能为其他学生启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不要老把眼睛盯着别人的短处,尽挑缺点,而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捕捉别人的长处,发现他人的优点。当然,并不是这样读就可以了,我们朗读的要求肯定要更高一些。那么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我们不能笑他,但是可以来当当小老师啊,有哪位小老师愿意起来教教他?或许他会读的更好!”也可以直接说:“看来,这个自然段有点难度,不好读,我们大家再来读一读好吗?”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教师始终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我们检查读文的目的不是随意找几个人把每个自然段读一遍下来就算了,而是要把文章读正确、读熟练,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应该马上就停下,也不要急着读第二句,而是应该先把其他的放一放,让学生再练着去读一读。因为是第一课时,完全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练习时间。比如难读的这一段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读了之后教师再请几个孩子读,或者就刚才的这个孩子再读一读,也可以我读一句你读一句的大家一起练着读一读等等。只要能让这个孩子的朗读有个很明显的提高,从不会读,通过教师的启发,会读了,而且读好了,这就是我们教学的精彩之处。

二、朗读,尤其是指导朗读中所采用的策略和形式。比如在检查生字词这一环节中,教师小黑板出示带拼音词语:(长满了

挂了

一些

盯着

邻居

治一治

葫芦藤

5.《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篇五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一、说教法、学法:

1、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3、通过练习题,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首先是复习导入。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我是以课文第一幅插图来引入课文第一段的学习的,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小葫芦是怎么样子的,让学生先观察图,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 描述葫芦样子,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书中是怎么描写的呢?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小黑板出示并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句子和他们自己的描述哪个好,好在哪?抓住“细长”、“长满”、“雪白”等词语感悟语句优美,体会出小葫芦的可爱,有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直到读出小葫芦的可爱为止。接着巧妙地抛出问题,并合课文第二幅插图,让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书上找出葫芦变黄掉落的原因。

第三个教学环节学习二、三自然段。我是这样设计过渡语的:长得这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请小朋友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第二、三段,找小葫芦落的原因。接着老师指名学生汇报,并结合回答板书。结合板书提问: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去不治,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学生找出句子后,老师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让学生观察这两句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告诉学生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但是表达的语气不同,感叹句表达的较为强烈。并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这两句话语气的不同,然后让学生试读,直到读出两句话的不同语气为止。然后通过学习第三段中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对话体会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知道这两个句子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肯定句,他们的句式不同,意思相同,表达的语气也不同本来要使

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可是引导没有做好造成这一环节学生没有领悟好。

6.《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篇六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葫芦吗?

生:见过!

师:那你们是在哪里见过的呀?

生:我在农村农民伯伯的菜园里见过的!

生:我通过看动画片《葫芦兄弟》知道的。

生:我在百科全书里看到过。

生:… …

师:哪位小朋友能把你见过的葫芦画到黑板上呢?

(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老师请了其中一位画一画。)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葫芦吧!(稍停)当你们看到葫芦时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生:我会想到酒,因为古代的人经常用它来装酒的!

师:你懂的可真多呀!

生:我会想到小提琴,因为它的形状和小提琴很像。

师:你真注意观察,不错!

生:老师,我看到它我能马上想到《葫芦兄弟》里怎么演的,嘿嘿!

生:… …

师:那这么可爱的葫芦你想要吗?

生:要!

师:不光小朋友们喜欢这葫芦,还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他就说:“我要的是葫芦。”

(出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句话吧!(齐读)小朋友们,我有一地方要考考大家,这“葫芦”应该怎么读啊?

生:应该读轻声。

师:真谢谢你,我知道了这里“葫芦”应该念轻声。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了吗?让我们一起来一次吧!

生:葫芦。

师:让我们连起来说一次吧!(齐读)

师:小朋友们,读了这个故事的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我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谁呢?

生: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

生:… …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这个故事吧!

… …

教学反思:

7.反思文学反思的是什么 篇七

为进一步凸显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现状, 笔者专门进行了班级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到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意义、课程对将来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意义、英美文学学习的难度、英美文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还有对我校的英美文学课堂作出客观的整体评价等。调查总人数为146人, 发放问卷146份, 收回有效问卷120份。学生对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意义还有本课程对将来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意义是很明确的, 选择ABCD的比例最高, 为96%。对该门课学习难度方面的调查显示其中41%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学的学习难度主要是内容多, 内容整体缺乏系统性, 主题分散, 记忆困难;39%的学生认为教材枯燥乏味, 自身收获甚少也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 当然也有13%的学生认为每周课时少。

英美文学作为外语系的一门专业课, 它在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原版著作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英美文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即对策方面, 研究者将结果梳理统计, 有55%的学生归结问题在于教学内容难度大, 课时少和教师教课节奏快等三个方面。一是书本知识很难理解, 书本内容大多不认识, 新生名词太多。由于所学的书本是全英文版的书籍, 里面所呈现的内容在生活中根本没有听说过, 书中出现的词句段落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 出现的名人著作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 学生不感兴趣, 也没有想去了解, 即使学生记住, 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考完试就忘得一干二净。其次, 英美文学的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冗长沉闷, 大篇幅的文字再加上自身的英语功底薄导致对生单词产生畏难情绪。在读了一段晦涩的古英文诗歌后, 学生很容易昏昏欲睡, 有的还会因为没了耐心而拒绝看完。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上课活跃一下气氛, 多补充一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故事, 或者将学习内容用简单的话粗略地讲一下, 引起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愿意去读, 去欣赏。还有, 英美文学课时有些少, 教材有些单一。英美文学课作为我们的专业课, 课时安排有些少。有时教师为了赶进度, 有些知识点会一带而过。书本教材难度太大, 文字内容让人感觉乏味。随着教材的不断编排, 建议在每章节后面附上一些针对性的思考问题。研究者整理的习题集很有针对性。学生掌握的还不错, 普遍受到了文学文化方面的熏陶和影响。

有45%的学生把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咎为自身, 即预习不到位、课堂参与度不高和语言能力欠缺等。一方面, 有些同学不自觉, 不按照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去完成。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 了解作家作品, 根据预习内容制作课件, 然后在课堂上向同学和老师讲授, 相信这样的话, 教学效果会更好。此外, “互动交流式”教学方法也可以展开, 一种是“教师———学生”, 针对上课的重难点,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几分钟后, 教师随机点名, 检查当堂所学。另一种是“学生———学生”的展开形式, 即小组的思想汇报交流。另一方面, 英美文学的内容多、信息量大、课时量少是个大问题。每周两节课, 每节课的内容都安排得很满。有时学生并没有达到完全消化就已经要进入下一章节的学习了。课堂信息量太大, 让人感觉紧凑、紧张。每周一次课的时间间距太长, 如果课后不进行及时的复习, 很容易遗忘, 导致信息知识衔接不上, 知识结构掌握得不够牢固。在学习英美文学中, 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的一大障碍。词汇量和理解力不够成了学习理解作品的一大阻力。光凭教师单方面的讲解, 学习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 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前应该具备一定的词汇储备和阅读理解能力。

基于此,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一是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 密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需要, 提出小学专业英语师范专科生的学习要求, 积极参照多种文学书籍进行编写。目的是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英美两国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 在具体作品中体会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作家创作风格、创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文化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校本教程与原教材对比有下列几个特点: (1) 清晰度, 一本教材的清晰度, 决定着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难易程度。如果学生阅读起来茫无头绪, 不能做到明白晓然, 那么学习的效率则会大打折扣。而此校本教材在每一章节前都附有章节的大意与概况, 将大标题依据历史进程合理拆分, 脉络贯通。让学生在阅读此书时可以一目了然, 方便快捷。减少学习难度, 易整体把握。 (2) 实用性, 一本好的教科书既非是应付考试, 也不是长篇幅的高谈阔论, 让学生无从下手, 不知所措。所以要切实的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学生的角度组织内容。此校本教材, 选取极为重要的章节, 选节后配有相应的中文释义, 中西对照, 融会贯通。学生既可以视它为教学用书, 也可当作文学读物, 了解西方文化, 开阔眼界, 一举多得。 (3) 扩展性, 校本教材在注重课本内容的同时, 由点即线, 由线即面。相互穿插关联, 充分做到了对当时外国文学的了解与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4) 可检测性, 单纯的课本内容, 阅读讲解之后, 对重难点的理解还是会稍有偏差。此校本教材每章节后配有相应的练习, 学生在学习过后, 可以此进行检测, 同时也是对重难点的进一步把握, 加深记忆, 举一反三, 以做到精益求精。练中学, 学中记, 可谓一举多得。并且也能很好的积累题感, 触类旁通。

二是引导学生通过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体验, 制作PPT课件和撰写小论文。由此, 学生学会以不同的态度来看待另一种文化, 从而真正获得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并以此来促进英语学习。在英美文学期末考核中, 课题研究者让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作品进行比较并以视频的形式录制下来。可以说所有的学生都精心准备, 从剧本、服装、配乐, 背台词以及后期制作。拍摄短剧的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职, 锻炼了自己的合作能力, 凝聚力与表现力。这个过程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 还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拍摄时, 学生是利用空闲时间完成的, “会有一股油然而至的自豪感。看着拍摄记录中的我们的点点滴滴, 相信我们会怀念着青春时所做过的一切。”大家在快乐中学习, 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增强了对文化的敏感性, 培养了文化意识, 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提升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是积极改革英美文学的教学模式。现如今, 翻转课堂是我们当下最热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在这种大环境的驱使下, 笔者也尝试着在目前所带班级的英美文学课中实践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课上重点讲解一首由十八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创作的抒情诗歌《老虎》。课前学生得到了一份由任课教师录制的《老虎》纯英文解说的视频还有自主学习导学单。学生已通过小组的形式依据导学单内容在讨论中进行了学习, 所以本堂课刚开始就充满了团结与挑战的氛围。各组组长竞相提出在自主学习《老虎》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位组长率先提问, 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下创作出的《老虎》?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任课老师先是称赞了这两个问题提的很有意义, 接着作出了解答。“布莱克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 他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完成了《经验之歌》……”老师的讲解十分详细, 学生听得也很认真, 由于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到位, 同学们听起来也不觉得吃力。另一位学生代表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虎象征着什么样的权力和力量?在学生共同讨论后, 任课老师又做了详细的补充。本诗运用的是象征主义的修辞手法, 第一诗节最后一行描写出了老虎的邪恶, 又从第三诗节中可以感受到老虎的一种力量和权力。紧接着, 老师又举了生活中的例子, 层层推进, 帮助学生更形象客观地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老虎象征着可怕、邪恶和力量。学生解开了迷惑, 又提出了另一个疑问, 老虎和造老虎的是谁?老师讲解道, 诗中并不是从头到尾都在讲老虎, 造老虎的人在文中是运用了第三人称, 他还造了羊, 羊又给人一种很温顺的感觉。老虎和羊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 羊则象征着软势力, 和凶猛的老虎比起来力量悬殊较大, 说明了造物者就是God, 通过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学生对这首诗歌有了全新的理解, 仅仅一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教学内容。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善, 英美文学的课程教学越来越有效。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他们能更加热爱英美文学课堂。利用校本教材, 提高了学习效率,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 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燕平, 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王亦兵.高师英语教育未来发展若干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08) .

8.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反思 篇八

关健词:文学批评 学院派 体制限制 模仿阶段

一.学院中学术体制的限制

在当下的高校中,其实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学批评人才,他们也能写出专业批评和媒体批评那样的好文章,但是大学的学术体制有其固定的规范,对批评文章也有模式和字数上的要求。一个老师要想评职称,要想申请各级社科类项目,就必须妥协于这种学术体制,去写那种厚实的有引有注的学术成果。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本来应该是相互平等、相互关联的三架马车,但是当前的学术体制却重文学史、文学理论,认为这二者是厚重的学术成果,轻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无引无注,字数有限,是小学问。这种学术体制必然会导致学院批评文章的两个弊端。

第一个是细读文本这个批评传统的断裂。在重理论的学术体制形成之前,批评家批评一个文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细读文本,重视文本的语言、情节、人物等,而不是为了合乎规范就去引入大量理论和引注,显得空洞而脱离文本实际,本来不用理论就可以说清楚的事,加了理论就有生搬硬套、故弄玄虚之感,让读者读不懂,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第二个弊端是批评文章文体的单一性,中国古代批评理论体系中存在着多种文体,如序跋、书信、随笔、论文、评点、语录、诗话、词话等。近现代中国文学批评中也出现了诸多文体,如梁启超的政论体、章太炎的逻辑体、鲁迅的杂文体、周作人的“美文”体、李健吾的随笔体、梁实秋的“教授”批评、思辨型的“胡风”文体,以及茅盾基于“史论”笔法的作家论文体,等等。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中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批评文体,丰富多样的文体使这些批评文章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采,更好地表达批评者的理论和观点。无疑,以往文学批评史上所出现的各种批评文体都是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今天的批评者应该去研究和传承,注意批评文体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但是如今的批评工作者却普遍存在文体意识薄弱的问题,这个问题又以学院派批评最为严重。因为学院派批评有严格的学术体制限制,批评文章有固定的模式和字数,所以学院派批评者有时候不得不采用单一的论文体写作,有论点、有论据、有理论等要求使得论文几乎成了一种“八股文”模式。特别是有的论文引用大量的理论和注述,几乎打到了借文本谈论理论的地步。这样的做法导致批评文章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读者读得不知所云,连批评者自己也不想再看第二遍。其实论文体是批评文体的主要方式,使用论文体进行批评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两点。第一点就是,批评者在运用论文体时,应该了解论文体的真正优点所在,即以理服人,恰当而娴熟地运用各种文学史常识和文学基础理论,同时批评者又能在文章中展示属于自己的风采,既有严谨的学理,又有独特的审美。读者在读到文章中的理论时,只会觉得批评者用的恰如其分、游刃有余、酣畅淋漓,感受到一种理论之美、批评之美。但是现在有的批评论文为了理论而写理论,故意制造阅读障碍,让读者读不懂,力图使批评文章显得高冷,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批评文章其实并没有运用到真正的论文体,他们运用的只是他们想象中的论文体,或者说是一种变形的论文体。这样的一些做法使得“论文体”、“学院派批评”成了一种贬义词,实乃憾事。

第二点要注意的地方是,批评者要重建文学批评文体意识,认识到批评文体的重要性,写出更多的更好的批评文章。特别是在如今大众传媒普及,几乎全民阅读的时代,批评家更应该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作用,指导作家写作,引导读者阅读,发挥文学批评的作用。

二.中国文学批评仍然处在对外来思想、理论的吸收、模仿阶段

前文已经提到过,“学院派批评”注重阐述理论,是研究文学基础理论的主要群体。但是就如同中国产业界,更多是引进技术,而缺乏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同样更多是吸收、模仿外来的思想、理论,而没有建立独立自主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这种尴尬的批评理论现状必然导致理论研究主力军“学院派”处在一种尴尬的地位。中国文学批评所使用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范畴、方法、现象描述、文学思潮概述基本上都借鉴于国外,而不是从中国自身的文学经验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批评家在进行批评时,往往是把这些现有的理论、概念等套在批评对象上,而不是从批评对象中提炼出来源中国文学体验的新理论。事实上中国古代有其自身的批评传统和批评精神,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等文学批评著作可以说是流传千古,而性灵、气韵、境界等文学范畴更是反映了中国文学之精髓,中国文化之根。但是中国近现代的文学批评体系却断裂了这种批评传统,更多地是全盘引进外国批评理论等。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窘境,旧的批评传统没有传承,新的独立自主的理论体系又没有建立。一味地抄袭、模仿外国理论又会造成诸多弊端。首先是造成文学批评的逻辑矛盾、学理漏洞,外国的批评理论源于它自身的文化,有其绵延的批评史和独特的学理体系,尽管世界文学有其共同的价值判断,但是也有其差异、区别,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地方。由于民族性的差异,在借鉴外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理解偏差的问题,更何况还存在语言的障碍,在翻译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意义偏移的问题。而且中国的批评者在阅读外国理论时,往往只选取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那一部分,这就很容易导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理解有误的问题。所以有时候能够看到一些批评者所陈述的理论、范畴等逻辑相互矛盾,甚至一个批评者的批评文章中都存在着前后矛盾、逻辑不通。借鉴来的理论就如后天移植的手臂,永远不可能像身体本身生长的手臂那样灵活自如、天然和谐。一味抄袭、模仿外国理论所导致的另一个弊端是中国理论研究的分散孤立。由于没有自己本身的理论体系,在面对中国自身的文学经验时,文学批评就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没有一个共同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批评家们只得各抒己见,得出一些分散而孤立的结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对“纯文学”进行定义时,有人认为是与大众文学相对的精英文学,有人认为是与俗文学相对的雅文学,有人认为是与商品利益相对的纯精神文学。对文学的多样化认识固然有其优点,但统一认识有时候也是必须的,两者都能促进文学批评的发展。但在当前的情况下,更多地是一种认识多样、研究分散,这样很容易造成研究者自说自话,做无用功。而且中国的理论研究群体之间也存在分散状态,在大学里,古代方向、现代方向、当代方向、中国方向、外国方向等等,各个学科之间界限清楚,可以说是各司其职。每个理论家在自己的领域里可以说是一代大家,但对其他领域就不怎么熟悉,这导致各个学科和理论领域之间无法建立联系,不能共同讨论,不利于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批评群体里,专业批评、学院批评、媒体批评三者也各有各的的特点和领域,处于分散状态。这种分散的状态不利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文化价值引导,不能很好地发挥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作用。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文学充斥市场,良莠不齐。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必然需要一个统一的权威的价值引导。批评界分散的状态不利于应对当下多元的文化现象。

建立自身独立自主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呼声。中国文学想要表达真正的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世界文学想要看到真正的中国文学,发掘真正的中国之美。但是独立自主的道路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万里长路刚刚开始,中国文学批评仍然处在对外来思想、理论的吸收、模仿阶段,这种现状导致了诸多弊端,必然体现在理论研究要群体学院派的身上,所以“学院派批评”成了一个贬义词,这种说法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不能独立自主的尴尬处境。就如同元素周期表之于化学,文学基础理论之于文学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如同高楼大厦底下的基石。我们可以看到,研究基础理论的重担沉沉地压在主力军“学院派”的身上,促使他们研究理论,一步步建立起理论体系的基石。尽管“学院派批评”看似是贬义词,其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沉重的责任和托付呢。我们期待“学院派批评”为自己正名,期待独立自主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期待真正的中国文学批评之声。

参考文献

[1]顾凤威.学院派文学批评走向探寻[J].南方文坛,2011年(06)

[2]柯汉琳.网络批评与学院批评:矛盾与互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

[3]时萍;吕雨竹.对当下学院派批评“学理主义”倾向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4]李星.学院派批评的范式和可能——以仵埂的文学批评为例[J].唐都学刊,2013(03)

[5]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2)

[6]颜敏.“学院派批评”在中国[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

9.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篇九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两幅插图的不同为切入口,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读全文,然后分别学习一、四两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透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透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用心主动地发现、建构好处,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现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一、用心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教学设计以读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重视阅读感悟和体验,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读、分主角伙伴合作朗读、个别展示朗读等阅读方式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实践中自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资料,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又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语文潜力。另外“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而培养这种潜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组织学生透过自己的读书实践,理解课文资料,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二、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资料,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既有了依托,又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师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增量,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在教学中,学生观察潜力的培养,那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并列出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从图到文,学习课文。学文后,我又出现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产生问题,进入下节课的学习。这样在观察的基础上,训练口语,发展想象,以培养创新潜力。

三、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资料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教学中采用主角换位,“你要是种葫芦的人,看了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学反馈及应变潜力有待于提高。在教学中,随时都有学生当堂的生成,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肯定,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好。这一点,我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另外,在听课时多多学习其他老师好的做法。

2.教学语言的再精炼。我觉得在教学时,语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确些;语言的目标性应更明了些。

10.《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篇十

作为成年人,我么都指导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个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务之间的联系。而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有点难以理解。于是,教学前我让学生查了资料,教学中以“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会落?”作为突破口,引领学生学习,

贯穿整篇课文,并穿插同类的成语与谚语。最后,让学生说说道理这样的流程下来,似乎蛮顺道。

但是,在第二天的复习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想用语言描述出来。原因有二: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说话你训练面还不够广;2、本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措施:1、开展课前一分钟讲演活动;2、课后多开展表述类活动。

11.当代女性文学史写作格局反思 篇十一

关健词:历史语境 性别政治 女性文学 写作格局

在文学史研究中,引入历史语境与性别视角,是当代文学研究的新风尚。女性文学史多运用断代史形式,从不同维度探究女性文学史书写可能性。在对其的研究中,要么如《娜拉言说》般,借用作家论的形式,要么似《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般,基于时间发展脉络,要么同《多彩的旋律》般,详细梳理主题思想。由其种种,才为“女性文学史”书写填充了多彩的图景。基于此,在我国当代文学上,已然初步具备女性文学史写作样式与写作形态,且有着一定影响,但对于女性文学史范式仍需从理论逻辑上进行梳理,在文学研究中融入性别研究,并且使二者实现交叉互动,从而开辟女性文学史研究的新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增长点。

一.写作立场:“历史”与“问题”的交互

女性文学史写作的前提与基础在于作者对不平等性别观念的认识与反省,这也促成了作者在女性文学世界中的路径走向与问题意识。对于这种问题意识,我们应怎样发挥,才能促使其有效的进入到文学生产之中,进而为女性文学史的书写增添活力与深度。鉴于此,怎样将女性性别政治与文学史语境相结合,成为研究女性文学史的基点。

在这一问题上,孟悦在其著作《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中认为,基于历史化、女性化角度分析女性主义与研究女性主义是截然不同的工作。她明确的说明基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和其他领域中的研究有着很大差异,所以对这两者进行了清晰的划分,虽然在最后的论述中,也侧重与对女性主义研究,但她的研究思路对于我们今后的女性文学史书写研究仍有诸多有益启示,例如,倘若将上面的区分引入女性文学史书写中,首先应注重其中的差异性,及其中内在的逻辑性,使两者的结合生成超越自身的研究视域。对此,屈雅君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书中,在对当代女性文学史写作状况进行梳理后强调,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语境中,相较于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中国的女性主义运动产生的条件、形态与追求目标有着很大不同。对于这种社会语境下的差异,没有根植于理论之中,所以诸如女性意识、女性政治、女性立场的概念多存在于西方文学语境中,而不存在或模糊存在与中国语境之中,因此很大程度上说,女性文学史写作实质上是在作者生理性别基础上形成的写作形态。

二.写作范式:文本叙事结合性别立场

从历史角度来说,文学史是基于对叙事、言语的方式把握历史。不能将文学作品简单的看作是历史史料,它是文学史与历史的介质。换言之,文学史是间接把握历史的,是借助于中介展开叙述的。虽然很多文学作品受到“史传”影响,将对现实的再现作为价值指向,但是,对于史料和文学而言,不能仅仅在两者间划等号,或简单的以史料作为文学文本的衡量标准。文学文本尤其特有的叙事特点,正是基于这一叙事特点而促成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其中所谓的对“真实”的映照,是文学史家明确文本价值取向的基本条件之一。

从性别立场来看,主要从历史、现实、叙事层面合理把握性别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从萧红的文学创作中深切把握。对于萧红的文学作品,鲁迅、矛盾的等文学家都注重对其写作角度与叙事特点上所渗透的对立性进行分析。例如,鲁迅认为萧红的《生死场》在叙事与写景上,明显优于对人物的刻画,矛盾一方面肯定萧红的作品如叙事诗、如风图画、如凄婉的歌谣,一方面批判萧红,不愿投身到劳作中,不极力改变不堪的生活,怎会不落寞苦闷。因此,对萧红细腻创作的肯定,同时又对其落寞苦闷的指责,成为当代文学史对萧红创作进行分析把握的主要立场与惯用思路。对此,女性文学史作者们也做出了相应的反驳,在对萧红《生死场》的理解中,男性批判者往往从民族主义立场解读。而女性文学史作者们则惯于在民族主义之外,在反帝反封建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讲述女性的哀怨与沉痛。对于萧红的作品,若是能从历史环境与现实立场中看待,那么我们在理解其作品中就不单单是对其自我的描述,更是对女性群体的表现,那么此时的女性文学史书写将更具现实性与包容性。

三.结语

在女性文学史的写作格局上,需要从宏观的历史语境,微观的性别立场,越轨的思想笔触中看待文学书写方式,以女性文学史的角度客观的看待萧红对正统的挑战,对强势的无惧,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萧红对现实世界的重构,进而固定下女性文学的创造性与反抗性,突破性别与文学叙事的屏障,深入把握女性文学史写作的内容格局、叙事规律、审美诉求,使女性文学史更具合理性、合规性。

上一篇:小学环保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笨鸟先飞的看故事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