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金融

2024-07-01

中国农村金融(共8篇)

1.中国农村金融 篇一

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12月6日

14:00-20:00 外地参会代表报到 地点:贵宾楼大厅签到处 12月7日

8:30-9:00 北京参会代表签到 地点:贵宾楼大厅签到处

9:00-9:50 开幕式及主题演讲 地 点:贵宾楼二楼谊和厅

主持人: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主任 赖小民 9:00 论坛开幕

9:00-9:10 主持人开幕致辞并介绍嘉宾 9:10-9:15 宣读中国银监会刘明康主席贺词 宣 读:中国银监会合作部主任臧景范 9:15-9:45 主题演讲

演 讲:中国银监会副主席 蒋定之

题 目: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9:45-10:00 茶 歇

10:00-12:00 主题论坛:中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 地 点:贵宾楼二楼谊和厅

主持人:中国银监会合作部主任臧景范

(6位嘉宾演讲,每人演讲时间20分钟;全部演讲完毕后回答代表提问)

1、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唐仁健

题目:当前农村金融的几个问题

2、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 曹文炼 题目: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3、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巡视员 张红宇

题目:农村金融支持与现代农业发展

4、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 丛 明

题目: 积极完善税收政策 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

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税收法制环境

5、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王 益

题目: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组建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 翁富泽 题目:汇丰对中国农村金融的认识

12:00-13:30 工作午餐

A论坛: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及对策 地 点:贵宾楼二楼谊和厅 13:30-15:15 主持人: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副主任姜丽明

(5位嘉宾演讲,每人演讲时间20分钟;全部演讲完毕后,20分钟回答提问)

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易 纲

题目: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有关问题

2、中国银监会合作部主任 臧景范

题目: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 刘梅生 题目: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回顾与展望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杜晓山 题目:和谐金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浙江省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 朱范予

题目:从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入手 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

15:15-15:30 茶 歇

15:30-17:00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杜晓山(4位嘉宾演讲,每人演讲时间20分钟;全部演讲完毕后,20分钟回答提问)

1、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汤 敏 题目:如何解决贫困地区与贫困农户的贷款问题

2、吉林省银监局局长 吴 跃 题目:论我国农村金融的政策创新

3、浙江杭州联合银行行长 喻建新

题目: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完善法人治理的主要实践

积极影响和挑战

4、江苏省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赵 益

题目:加快资本市场运作 增强“三农”经济服务

B论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与创新 地 点:迎宾楼三楼第一会议室

13:30-15:15 主持人:金融时报社社长汪 洋

(5位嘉宾演讲,每人演讲时间20分钟;全部演讲完毕后,20分钟回答提问)

1、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 张 云

题目:面向“三农”、商业运作,发挥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 骨干和支柱作用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 韩 俊

题目:中国农村金融需求问题调查

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 吕家进 题目: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与创新

4、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教授 何广文 题目: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机制创新路径探讨

5、山东省农村信用联社副理事长、主任 张建民 题目:农村合作金融要发挥新农村建设金融主力军作用

15:15-15:30 茶 歇

15:30-17:00 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教授 何广文(5位嘉宾演讲,每人演讲时间20分钟;全部演讲完毕后,20分钟回答提问)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 焦瑾璞

题目:中国农村金融创新问题探讨

2、中国人民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马九杰 题目:抵押品替代机制与农村金融创新

3、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金维虹 题目:论我国农村金融的政策创新

4、山东省潍坊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 王新声 题目:创新支农信贷产品 助推新农村建设

5、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行长 朱云峰

题目:构建多元化服务格局,促进商城和谐发展

18:00-20:30 晚 宴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12月8日

9:00-12:00 外地参会代表返程

2.中国农村金融 篇二

一、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及金融中介的一般功能定位

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释“金融中介机构为什么存在、发展, 它具有怎样的功能”, 有关文献相当繁杂, 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界点就是把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作为分析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依据此分界点, John Chant (1989) 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新论”与“旧论”, “旧论”认为金融中介只提供资产转型服务, 是被动的资产组合管理者, 而“新论”是着眼于探究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的理论, 核心是引进了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本文将在参照“新旧论”划分的基础上, 根据金融中介理论的演进顺序来展开论述。

1. 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信用媒介、信用创造功能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银行信用本质和作用的理论包括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两个对立理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为信用的提供作媒介, 银行通过信用的媒介, 能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的资本, 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等。而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为社会创造信用, 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劳、麦克鲁德、熊彼特等。无论是信用媒介功能还是信用创造功能, 实际上只是说明了银行的部分职能。

2.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无金融中介现象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理论 (Arrow-Debreu Model, 简称A-D模型) 假定厂商与家庭可以无限制进入完全的金融市场, 即没有交易成本和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 金融市场完全可以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 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而不需要金融中介机构。这一理论是基于对现实世界高度抽象的理想模型, 但大量的实际运作却偏离了这一理想化假设。从这个意义上,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兴起可以视作是对A-D一般均衡模型的突破, 以后的研究者正是在对上述假设进行修正的情况下, 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角度研究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

3.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

20世纪前期, 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不大, 最有意义的是Fisher (1930) 的内部信贷市场观点, 理论界普遍认为这一贡献开启了金融中介重要性的理论闸门。后来, Fisher的观点得到了Gurley&Shaw (1956) 的进一步深化, 他们在《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Saving-investment Process》一文中论述了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认为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发行间接证券, 在储蓄者和借款者之间进行资产转换。由于该理论不仅揭示了金融中介具有基本的资产转换功能, 而且还进一步分析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中介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对后来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而他们也被当作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先驱。

4.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随着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金融中介的研究中, 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形成了基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及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的种种金融中介理论, 下面逐一进行论述。

(1) 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规模经济效应

Gurley&Shaw和Tobin在阐释金融中介的资产转换功能的同时, 为降低交易成本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Gurley&Shaw (1960) 在其著作《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中提到金融中介机构可以节约交易成本。Tobin (1963) 在《Commercial Banks as Creators of Money》一文中也从金融中介发挥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 对金融中介的功能做了进一步阐述。其后继者G.J.Benston&C.W.Smith (1976) , Merton (1989) , Chant (1989) , Freixas&Rochet (1997) , Allen&Santomero (1998) 等也进行了探讨。

(2) 基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信息处理及监控功能

运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 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中介理论的热点。信息不对称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 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两者都会导致金融市场失灵, 产生对金融中介需要。Leland&Pyle (1977) 在《Informational of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一文中论述了资金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引致的逆向选择, 因此客观上需要专门提供信息的代理人。Diamond (1948) 在《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一文中对事后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金融中介的委托监督理论。他认为金融中介就是通过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来克服信息解决道德风险的, 这种做法节约了对单个项目进行监督所造成的成本。Chan (1983) , Mishkin等人也进行了解释与描述。

(3) 基于消费不确定性的金融中介理论 (流动性保险理论) 和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功能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另一个金融中介理论来自于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由于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 消费者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保险理论的代表人物为Diamond&Dybvig。在Diamond&Dybvig (1983) 模型中分析了金融中介在防范因消费需求的意外流动性冲击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方面的作用。这一模型后来经过Bencivenga&Smith (1991) 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和发展, 在Bencivenga&Smith模型中, 金融中介的作用是提供流动性而不是克服信息摩擦。

(4) 基于风险管理、参与成本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的代理交易、风险管理功能

与信息不对称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金融中介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 金融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金融市场更加完善, 交易成本也降低了。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扩大并没有使人们对金融中介的依赖程度降低, 反而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急剧转向通过各种金融中介。事实上, 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的扩展正是金融中介和企业增加运用创新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结果。Santomero (1984) 基于TobinMarkowitz资产组合模型发现, 由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 中介机构便要在投资者之间发挥风险转移的功能, 以便使整个社会的平均风险水平下降或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Merton (1989) 认为金融中介的一个功能是具有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分配风险的能力。Allen&Santomero (1998) 在归纳银行新业务后认为,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

参与成本是和风险管理相联系的一个概念。Allen&Santomero (1998) 认为, 原有的金融中介理论视野过于狭窄, 需要用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来解释现代金融中介的存在。所谓参与成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花在参与风险管理和决策上的时间;二是指由于金融创新, 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 使得非金融从业人员了解金融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 投资者学习某种金融工具需要花费固定成本。虽然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可能已经大为下降, 但这两方面的原因, 使得个人参与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的成本大大增加。而金融中介作为专业机构, 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 代理人们进行风险交易和管理, 从而大大减少参与成本。在这里, 金融中介的职能主要是代理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 已不同于传统的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职能了。因此, 从参与成本的角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金融中介机构近年来发展变化的原因。

(5) 基于价值增值与客户导向的金融中介理论和银行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

Scholtens&Wensveen (2000) 对上述Allen&Santomero的观点提出批评, 认为诸如共同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等金融产品迅速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风险而不是参与成本。正因如此, 金融中介理论必须拓展其目前的研究边界, 需要一个解释有关金融创新和市场细分及其动态过程的理论。随着高质量的资产转换, 如到期日、流动性、风险、规模以及区位等, 金融中介增加了储蓄者与投资者双方的价值, 因此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理应成为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 价值增值是通过降低人们的参与成本和扩展金融服务来实现的, 基于此, Scholtens&Wensveen所谓的补充理论 (amended theory) 强调金融中介的顾客导向而不是信息不对称, 也就是说, 金融中介本身就是向顾客出售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利的, 而传统理论所谓的节约交易成本, 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参与成本等则属于上述过程的伴随效应 (by-effect) 。

(6) 基于“功能观” (functional perspective) 的金融中介理论

Merton&Bodie (1993, 1995) 针对人们长期遵从的机构观, 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观” (functional perspective) 的金融中介理论, 认为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较稳定, 但金融机构的构成及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功能观首先要问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 然后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 而一种组织机构是否最好, 则又进一步取决于时机和现有的技术 (Merton, 1995;Bodie, 2000) 。金融中介功能观为解释当前金融体系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大大地拓展了金融中介理论的视野, 从而把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博迪 (Bodie, 2000) 还曾专门以访谈的形式讨论过金融体系的功能观, 并涉及了功能观的中国意义, 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 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向一般均衡模型中加入现实因素的分析过程, 也是一个伴随着金融业的实践发展而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首先是从金融中介发挥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金融中介的存在, 并初步涉及了交易成本的概念, 对金融中介的功能做了进一步阐述;接着随着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 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成为新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 随着近十多年来金融的迅猛发展和金融中介新业务的拓展, 人们开始在交易成本之外, 从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角度研究金融中介功能的转变。应该说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风险转移和管理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 随之发展起来的金融中介机构也就具有的相应的功能。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和中国前正推进的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相容性, 以金融中介理论为指导, 结合我国正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实情并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来设计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 显然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都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 没有考虑到不成熟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和农户特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添加这些要素。

二、中国农村金融中介的功能定位及拓展

在长期金融抑制的经济中, 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是极不发达的, 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银行类农村金融中介还会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

1. 基于金融中介理论的一般显性功能定位

根据上述的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中介一般具有信用媒介、信用创造、资产转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功能。Merton&Bodie更是较系统地阐述了金融的六个核心功能: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 即为交易提供清算和支付条件;聚集资源和向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服务的功能;提供跨时、跨地区、跨行业转移资源的服务;具有风险管理功能, 金融部门提供管理风险的服务;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 为经济部门分散的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显然, 农村金融中介也应具有以上功能, 只是因为服务于农村和农民而更具有针对性, 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是一种典型的不发达的、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体系。这和1978年改革后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户、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相对应, 农村经济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 不仅不能给金融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收益, 而且由于分散性、收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等因素, 又必然带来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较高, 因此我国的农村金融中介必须也具有资产转换、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一般功能, 我们把这些功能看作显性功能。

但应运而生的这些金融中介组织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的改革后, 从理论上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分工协作的格局, 即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却出现了和发展农村经济相背离的情况:和小额金融服务特质最贴合的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性质逐渐缺失, 在片面追求盈利的目标驱使下, 考虑对小规模融资需求需要支付额外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成本, 转而偏好与大规模的信贷需求建立联系;中国农业银行业务逐渐转向城市, 对农村的信贷支持明显减小, 而且在退出支持农村经济的同时还带走了大量的农村居民储蓄, 遍布城乡的邮政储蓄机构长期只存不贷, 也从农村吸走了大量的存款, 这就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净流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业务单一、风险加大等困境, 支农作用日益弱化;民间借贷虽然由于其地缘和血缘优势, 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降低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要求, 但由于游离于有效监管机制之外, 问题频出。可以看出上述农村金融中介组织在服务于农村和农户时出现了部分功能缺失。正是基于这种情况, 我国近年来进行了持续改革, 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已逐渐过渡到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合作基金、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小额信贷以及非正规的民间私人借贷等多种金融中介组织。尤其是2006年12月21日, 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 放宽了对村镇银行等五类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政策限制, 目的就是健全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显性功能。

2. 基于中国农村及农户特性的隐性功能拓展

我们在理解农村金融中介组织显性功能的同时, 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达国家是不同的, 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农村生产工业化、商品化水平高, 而且农村领域就业人数少;而在中国, 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 虽有大规模、专业性商品生产者, 农村富余劳动力也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但更多的仍然是分散的、零星的种植业、家庭经营及小商品生产者。农民 (农户) 行为特征将对农民 (农户) 的信贷行为和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定位有着根本的影响。从总体上讲, 研究农户行为的经典文献可以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性小农”说, 代表人物为T.W.Schultz和S.Popkin。T.W.Schultz (1979) 认为农民比起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来毫不逊色 (1964) 。另一类是“道义小农”说, 代表人物之一J.Scott认为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宁可选择避免经济灾难, 而不会冒险追求平均收益的最大化 (1976) 。我国农民普遍持有以家为核心的伦理观念且依附于土地, 广大的极其弱小的农户作为经济个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非常脆弱和无力的, 而且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基于以上认识, 可以看出即便某些地方非农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农业收入 (如东南沿海一些省份的农村家庭) , 但广大农户仍是“非理性”的。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新型的银行类金融中介加入新的功能, 诸如金融中介代替政府进行项目选择、经营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传递、文化宣传等功能, 这些功能区别于一般的金融中介, 可以看作农村金融中介的隐性功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农村金融中介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相对发达而广泛的信息系统, 为农户提供急需的致富技术和信息, 帮农户找准新的效益增长点, 当好农民的致富参谋和金融顾问;还可以通过送知识进农户等手段进行文化宣传和技术培训等。

摘要: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还会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本文在分析金融中介理论演进的基础上, 探索如何对中国农村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类金融中介进行功能定位, 从而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 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中介理论,农村金融中介,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参考文献

[1]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年版

3.中国农村金融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篇三

【关键词】农业;供需失衡;差异化;农村金融;金融体系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格利和肖(1979)認为金融机构种类的多少可以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表征量。由于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下文以农村信用社为例进行阐明。

(一)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不佳

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反映出金融体系自身的效率,同时也关系到金融机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善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不良贷款比例高。金融机构风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按照不良贷款"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的统计口径,自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但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相比,其不良贷款率还相当高。即便在2008年其最低的7.9%的不良贷款率,也比四大国有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中国银行的2.6%还要高出3倍。

二是盈利水平低。2004年农村信用社实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盈余,经营财务状况明显改善。随后逐年出现纯利润递增的形势,净利润率也每年增长。尽管如此,但是农村信用社的净利润率还太低,盈利水平低下。

三是抗风险能力弱。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巴塞尔协议》国际标准中明文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它是金融机构安全经营的防火墙。随着我国推行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但与其他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完全

史密斯指出金融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反映出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改革推行前,由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的萎缩和国有银行退出农村领域,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是惟一一家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因而农村信用社拥有比较大的垄断地位。一定程度上,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填补了国有银行退出农村领域的空白,农村金融机构可视为“利基”生产商,这种“利基”生产商在农村金融领域独树一帜。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行政垄断,农村信用社是国家特许批准经营的金融机构,此外再无其他合法融资渠道。第二,一定程度上的自然垄断,众所周知,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拥有最广泛最基层的网点,这些得天独厚的垄断条件使得自然垄断的特点显现出来。

二、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农村金融需求状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三农相关的借贷行为也越来越活跃。农户借贷行为包括农户融出资金和农户融入资金两个方面。

农户资金融出能力受制于其收入,相比改革开放前,农民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手持现金余额增多,但其主要方式仍然以金融机构存款为主。而农户融入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是检验农村金融组织运行成效的标准。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组织在为“三农”服务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农户贷款融入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满足。绝大多数农户的贷款需求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只能通过民间金融机构解决。

(二)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特征

一是金融需求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由原来单一的存款需求逐渐转向对存款、结算、信用卡、贷款等多元化的需求。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商品流通的加速,农民希望农村金融机构突破传统简单的服务,发展方便快捷的异地存取款、信用卡和汇兑结算业务;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金融机构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资金借贷需求;农民和农村企业迫切希望金融机构发挥技术、信息和人力优势,提供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市场、科技等信息,指导他们选好项目、搞好生产经营等。此外,金融需求还因个体分散化经营表现出个体和地区的差异化。

二是货款需求中符合规定的“有效需求”较少。经济学上所指的需求是一种愿望与能力的统一。虽然我国农村地区有着强烈的贷款需求,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相当部分的需求是无效的,金融机构为防范风险往往要求提供有效抵押品和担保人,而我国农村地区大量的借款者缺少有效抵押物,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贷款担保机制又极不健全。因此他们的贷款需求往往被视为无效的,农户的资产是土地和房屋,但因前者没有使用权流通市场、后者没有产权证而不能作为抵押物,他们的贷款申请自然很难获得批准,农村中小企业则普遍资产少、规模小,可提供抵押的资产相当有限,加上找不到机构担保,他们的贷款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小结

正如《新远见》刊物上所做的一项题为“农民对农村金融需求期盼”的千份农户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农民对农村金融需求有四盼:一盼金融机构多下乡;二盼增加家乡信贷投入;三盼创新贷款品种;四盼农民理财中心。这真切的表现出了当前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现实。

三、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及供需失衡分析

(一)金融机构数量少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大发展时期,工商银行等非农字号的国有银行纷纷将分支机构向乡镇延伸,1994年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充实了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并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一同成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三大主体,90年代后期,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各大银行开始实行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发展战略,陆续将其设在县域的机构网点撤出或撤并,原本就扎根于农村的农村信用社也因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自身整顿而大幅度撤并机构,结果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数量锐减,有限的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村多样化、分散性的金融需求。

(二)农村信用风险十分突出

信用风险仍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突出表现在不良贷款实际占比高。虽然通过多方努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账面不良贷款占比降幅较大,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反映不真实和分类不准确等原因,并综合考虑非信贷资产损失情况,其实际风险状况远远高于账面水平。新型农村金融尤其如此,因为此类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也没有完善的财务系统可供评估,更没有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单一,合作性金融支农乏力

在目前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当中,邮储机构只存不贷,政策性银行业务狭窄,国有商业银行为增强竞争力,追求更高的利润,纷纷调整经营战略,撤出农村。以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农信社很难支撑我国绝大部分农业地区的金融需求。再加上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全体社员对他们出资组建的信用合作社只有名义上的产权归属关系,而实际上的产权关系是模糊的,事实上仍是由国家控制的。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导致了目前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比例很高,限制了其金融服务的能力。

(四)信贷供给严重不足

从资金供给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大量流出,使农村资金严重不足。我国农村地区有着强大的资金需求,但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供给非常有限,只能满足少部分需求,大部分需求要通过非正规金融实现。

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受需求层面、供给层面以及差异化层面的影响,为此应针对这三个方面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一)变“无效需求”为“有效需求”

一是要创新担保方式。农村经济具有分散性,集中规模化占比少,且农业生产表现出季节性,农业又受到外在天气因素影响很大,而目前农业保险制度和担保机制极不健全。为此,针对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可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采用更为灵活的审核方式,对贷款抵押品的范围做出更现实的规定,使之适应农民家庭的实际情况。此外,农村地区的政府机构应积极承担担保人的角色,为农户资金需求创造信用条件,进而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发展互助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有利于填补农村金融扶贫的空白。商业性金融总是“嫌贫爱富”,因此一般不会选择农村,农村互助资金合作组织创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以帮扶贫困户为重点,以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自救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

(二)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

在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中,问题主要是贷款和资金外流。农村金融体系要兼顾需求与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建立起新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保险机构在内的多元化金融网络,向农户提供多种服务。目前,需要切实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强化支农意识,加大支农力度。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相当规模的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它们客观上起到补充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供给不足的作用。但由于它们游离于监管之外,一些非正规金融活动带有“高利贷”性质,为此,应正确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改变现行阻碍其发展的条例,规范非正规金融活动。鼓励和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成为民营金融机构,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三)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需求情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构建不同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因地制宜”,对发达农村地区、中等发达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发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构建金融供给体系时,不仅应满足当前发展水平下的金融需求,更应关注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潜在需求。存款服务供给上,提供教育储蓄产品的供给;贷款供给上,消费贷款可以满足个体农户多种消费的融资需求;而在汇票结算供给方面,提供委托收款、银行本票汇票等金融产品和服务。鉴于该地区农民的收入和就业已经非农化。因此资金需求表现为额度大、期限长、还款来源明确等特点,可针对性的提供资金额度大、期限较长的金融产品。

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的家庭生活水平也较低,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落后,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因而其主要的金融需求主要是资金方面的需求。在资金供给方面,由于该地区农民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足以应付大项和临时性支出,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消费性需求上,对应的金融产品主要有医疗贷款、助学贷款、生活贷款等。此外,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金额不定且分散、临时应急性强,在提供相对应的农村金融产品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些特点,针对性地给予供给。

相比发达农村地区,中等发达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农户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及发达农村地区,但中等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明显优于欠发达农村地区。因此,可以认为中等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供需实际上就是发达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之间的过渡。基于这样的判断,中等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体系可以借鉴前两个体系。

参考文献

[1]《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机制研究》课题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6):17-20

4.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发展 篇四

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肩负着全世界22%人口的吃饭、就业问题,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金融问题突出,破解这一难题的困难多、压力大。在上个世纪连续出台5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新世纪以来,中央又连续下发了7个围绕“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在研究部署“三农”工作的同时,对金融支持“三农”提出了明确要求,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形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银监会在全面强化审慎监管的同时,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全力以赴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金融领域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村金融市场稳步开放,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金融服务产品日益丰富,农村贷款难问题逐步缓解,农村金融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体系是中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同时放眼将来,关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发展;

正文: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主要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次重大改革之后现今我们所见农村金融体系基本成型。

1.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了彻底改造,建立了新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首先在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内部,设立农村金融管理部门,然后成立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具雏形。1951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并第一次提出要“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工作方针。主要职能为指导农村信用合作,广泛动员农村剩余资金并合理使用国家农业贷款,以扶助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促进对小农经济的改造。195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认为,农村互助合作、农村供销合作和农村信用合作是农村合作化的三种形式,多年来农村信用社经过多次改革,最后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的附属物。[1]

2.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其出发点是为了支持和扶植农业发展,核心是围绕管理权和经营权转变,而本质上却是一种权力和责任的划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

村金融改革也不例外。30年来,根据政府施政目标的转变,可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恢复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政府引导扶持阶段。

1)1978年-1993年:恢复起步阶段

a.恢复了农行,建立了以农行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制,有农行统揽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管理。

b.为稳定农业生产,国务院于1982年决定恢复中断了23年的农业保险业务,整个80年代,我国农业保险取得重大发展。

c. 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非正规金融也逐渐活跃起来,民间金融活动异常活跃。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

2)1994年-2001年调整阶段

a.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国家成立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从农业银行中分离出来,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逐渐从农村撤离。

b.其他金融机构的改革,1997年3月《关于邮政储蓄会对管理体改革的请示》与1999年5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章程》均由于种种原因,邮政储蓄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c. 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并逐渐撤离农村,农发行还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转变,农信社体制改革反复,农村合作基金会受到整顿,农业保险逐年萎缩,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被削弱。

3)2003年至今:政府引导扶持阶段

a.在这一阶段,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成为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角。农行如何面向三农进行商业化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发行探索开发性金融的新路子。银监会放宽了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农村金融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

b.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出了具体要求。[2]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三、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把农村剩余资金转化为农村储蓄,再把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投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比较成功的把农村剩余资金转化为储蓄,农村储蓄在向农村投资转化过程中受阻,农村较多的资金流出农村。因此,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资金的外流。闲置资金转化为农村储蓄的现状,我国农民储蓄率高,我国农民具有较强的储蓄能力较高的储蓄率较大的储蓄额,这是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吸收大量存款的根本原因,为农村资金外流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投资主要表现为贷款,从农业得到的贷款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其不相称。虽然我国农村贷款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其他产业的到的贷款相比,支持率偏低。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农业贷款的相对份额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而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没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农业的应有的支持,我国农

业贷款仍有巨大的潜力。农村存款大于贷款,农村存款与农村贷款不仅差额越来越大其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存贷款额逐年增大资金外流严重。相对于工业城市居民城市,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捷,造成对农业农户及农村企业的贷款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无法延伸到偏远的农村,甚至从广大农村地区撤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十分缓慢。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缺乏足够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机制。由于农业经常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如果没有相应的规避机制或者规避机制不健全,往往是农业生产者及其有关参与者不得不面临巨大的难以承受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出于理性的选择,有关的农业参与者会减少对农业的投入,农村金融机构也相应的减少了对农业的贷款。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难以了解农村企业和个人的资信情况,导致农村信贷过程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盛行,农村金融机构惜贷严重,大量资金流向城市和工业。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风险大,储蓄存款向大银行集中的现象比较突出,制约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有以下几个问题

1、涉农贷款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服务品种较少

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是影响涉农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日益强调以利润为核心,商业化改革直接影响到其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农业银行对农业服务的功能较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能够提供的金融工具单一,服务品种很少,服务功能不健全。县及县以下能够提供除存、贷、汇以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网点不足20%,绝大部分的行政村不能提供基本贷款业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2、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邮政储蓄凭借自身机构网点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再将从广大基层吸收的资金直接转存到人民银行,“只存不贷”的经营机制导致其在县域内吸收的资金几乎全部流出农村。据统计,全国邮政储蓄资金65%来自于农村,截至2004年初,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34641个,县及县以下农村营业网点占比为79%,这些机构大量抽走农村资金,却不承担支农任务,加速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外流和区域资金的不平衡趋势。各商业银行在大规模收缩农村信贷业务的同时,仍注重其存款业务的开展,四大商业银行在县域吸收资金的60%左右也都流入城市,农村信用社资金也未能全部用于农村。

3、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发挥有限

由于政策性支持农村的贷款风险补偿、分担和转移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农村贷款进行贴息、补贴、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杠杆机制,农村担保机制不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商业性农业保险连年萎缩,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农业发展银行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导

致其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有限。另外,农发行不吸收公众储蓄,自身资金融通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足

2006年,银监会的调研资料显示,我国每个乡镇仅有2.13个

金融网点,每50多个行政村仅有1个金融网点。在乡镇的金融网点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占到86.45%,除农业银行仍保留部分分支机构之外,其他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部分已撤离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四大商业银行收缩县和县以下的分支结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少。“十五”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的网点,人员分别减少了24%和14%;与此同时,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逐渐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撤并,客观上赋予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存款总额占全部存款的40%~45%,贷款总额占比亦高达50%左右,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

2005年底,央行再贷款占农发行负债总额的比例为63%,金融债

券占21%,二者合计达84%,不仅资金成本高,而且来源渠道过于集中和单一。农发行实际上仅是单纯的粮棉收购贷款银行,业务仅限于支持粮棉流通,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另外,一些政策性扶贫贴息贷款也难以落实到位。

5、农村民间借贷行为活跃,尚欠规范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数据,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民间金融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沿海发达地区非常活跃,民间资金相当充裕,流动量惊人,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地下金融市场,且以多种形式为依托,主要形式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合会、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合会。对于不少地区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而言,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起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诱发高利贷行为,加剧了金融风险,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地下金---------浅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创新

四、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问题解决

5.中国农村金融 篇五

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贫困农户和扶贫项目广泛、大量的资金支持,激发贫困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为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中国普惠金融联席会“中国农村扶贫金融体系建设”课题组于8月下旬赴甘肃、贵州、广西三省区(以下简称甘黔桂)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报告在总结和分析甘黔桂扶贫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金融扶贫工作的目标、理念和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分工、分责扶贫金融体系的建议。

一、甘黔桂扶贫与金融扶贫工作概况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甘黔桂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省区,所辖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贫困人口多、扶贫难度大。1986年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年-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年-)和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三个阶段,甘黔桂贫困人口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54万、1500万、2100万减少为年末(按新标准)的417万、623万和538万,贫困发生率分别由67.1%、57.5%、70%下降到19.8%、18.0%和12.6%,贫困人口数量下降比重为58%-74%,贫困发生率下降68.7%、70.5%、82%,经过30年的努力,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二)扶贫任务仍很重,难度加大

目前,三省区贫困人口数量较其它省仍然较多,分别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5.9%、8.9%、7.7%,贫困发生率比全国总体水平高出5.4%-12.6%。三省区贫困特征如下:

第一,连片特困区多、扶贫难度大。三省区的贫困县和片区县主要集中在极端干旱区、山地丘陵区和大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如三大国定连片特困区覆盖了贵州省70个片区县、1212个乡镇、15867个村,分别占全省县、镇、村总数的80%、84%和88%,面积占全省的85%。

第二,贫困户分布散、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户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状,不仅在深山、边远地区、地方病多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而且在非贫困甚至富裕地区也大量存在。因病、因学、因灾致贫问题突出,返贫率高。

第三,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加大。剩余贫困人口多为综合困难致贫,贫困结构复杂,致贫原因多样,呈现出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单维贫困到多维贫困的新特点。

表1:2014年末甘黔桂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甘肃省 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国定贫困县(个) 43 50 28 省定贫困县(个) 17 33 21 片区县(个) 58 70 29 总县(市、区、特区)数量(个) 86 88 110 贫困县占总县数比重 69.8% 94.3% 44.5% 贫困村(个) 6220 9000 5000 贫困户(万户) 97 205 145 贫困人口(万人) 417 623 538 贫困发生率(%) 19.8 8.0 12.6 全国贫困发生率 7.2%(三)积极实施精准扶贫,对贫困人口分类施策

甘黔桂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分类。甘肃根据是否享受低保将贫困户分为非低保户和低保户,低保户又分为四类[ ];贵州按家庭资源状况,将贫困户分为两无(无劳动能力、无资源)、两因(因病、因学返贫)、两缺(缺资金、缺技术)和两有(有劳动力、有资源)四类;广西将贫困户分为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和五保户。

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甘肃的一类低保户、贵州的两无户、广西的低保户和五保户,分别占贫困人口的6.0%[ ]、25.4%、2.3%,这部分贫困户基本无劳动能力,不属于开发式扶贫的对象,采取由低保等制度兜底的办法给予保障;甘肃的二、三、四类低保户、贵州的两因户、广西的扶贫低保户,分别占贫困人口的44.6%、18.3%、17.3%,这部分贫困户有一定劳动能力,发展资源有限,采取低保加开发式扶贫的方式脱贫;甘肃的非低保户、贵州的两缺户和两有户、广西的一般贫困户,分别占贫困人口的49.4%、56.3%、80.4%,这部分贫困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发展资源,是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对象。

6.中国农村金融 篇六

文章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其次指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就如何提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农村经济

管理体制

一、本国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大力发展贷款业务,不断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1.大力发展小额贷款。自2008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在全国推广以来,其该项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截至2009年1月31日,其小额贷款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的1459个县和县以下分支机构开展,另一方面,其贷款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其日均放款量从2008年1月的177万元上升到2008年12月的3亿元且之后基本上保持在2~3亿元的水平。

2.积极参与银团贷款。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借助其他金融机构良好的资产营销和管理能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大宗资金批发出去,投入到国家“三农”重点工程、农村基础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据统计,截至2009年1月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所签订的银团贷款合同中,涉及农业用途的银团贷款合同金额73亿元。

(二)深入开展汇兑业务,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网络优势,深入开展汇兑业务,据统计,2008年通过邮政储蓄异地交易的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为7650亿元,通过汇兑渠道汇往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资金为1132亿元。

(三)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满足各层次农村金融需求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比如提供代收付电费,代发养老金,代发粮食补助金等服务,据统计2008年服务“三农”代收付业务累计办理17488万笔,金额200亿元,除此之外,为保证农民能买到国债,使金融服务惠及“三农”,邮储银行在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开展了“送国债下乡”活动等等。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方面

公司管理结构不完善。现代公司管理结构是建立在股权透明和股权多元化基础之上的,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因而这种单一的股权结构必将影响董事会、监事会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履行职能、公司内部也缺乏利益制衡。

经营模式欠佳。根据银监会的要求,邮储银行二级支行必须按规定配备符合任职条件的高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后才能开办对公结算业务和小额贷款业务,邮储银行代理营业机构可以代理经营邮储银行的部分业务,资产业务的审批和风险控制管理应当由邮储银行直接负责,共营和代理网点的这种双重模式管理,造成其业务功能不健全,同时,由于目前短时间内这些共营和代理网点难以达到开办信贷业务的资格要求,所以致使邮储银行的网点优势一时难以发挥优势。

收入分配方式不合理。各自网点的创收分别归银企双方各自所有,邮储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安全保卫、守押等大量重要的后台支撑都由邮政企业在提供和保障,这种脱钩不彻底和多头管理导致整体无法形成合力,影响邮储银行的正常工作和业务开展。

(二)内控、风险防范方面

内控制度建设无法适应信贷业务发展的新要求。据调查,邮储银行现有大部分内控制度主要是从原有体制下的制度衍生而来,缺乏符合信贷业务规范发展的风险防控制度的办法,操作流程和运行监管机制。风险防范还十分薄弱。由于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内部稽核力度不够,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长期以来邮政部门挤占、挪用邮储资金现象比较严重,资金案件也时有发生。

(三)业务方面

经营业务较单一。主要表现如下:一方面,对于传统业务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开展小额贷款和质押贷款且二者在客户准入、产品设计包括产品定价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具体表现为:小额贷款业务的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质押贷款业务只限于邮政储蓄定期存单作为质押物且质押存单张数最多限定 张,另一方面,对于中间业务邮储银行也开展了一些,如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及刚刚起步的代销基金业务等。但作为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其中间业务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业务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只限于媒体宣传和海报、宣传页等宣传品的发放。对于刚成立不久的一家新银行,只要经过大力度宣传自己,才能让农民朋友重新认识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各种业务。

(四)人员方面

业务人员少。据调查,某地区邮储银行27个机构,共有员工140人,其中,专职、兼职分别为95人、45人;信贷人员共有20人,且大多数为兼职人员,平均每个机构只有2.2个信贷人员。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学历偏低,据调查,某市邮储银行共有员工667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共有238名、具有中级职称仅12名,这两项占比远低于其它各大商业银行。另一方面,从业经验欠缺,由于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从邮政集团公司分拨出来的以及长期只存不贷方针,造成工作人员对信贷的正规程序不了解,虽然邮储银行对信贷人员组织了多次的各种培训,但是由于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差异大、从事信贷业务时间短、从业人员的经验仍很欠缺。

(五)盈利方面

盈利能力较弱。为履行服务“三农”社会责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必须立足农村社区,而由于其信贷业务刚起步、业务规模小、付息成本高,且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履行缴存存款准备金义务,也没有赋予其比照农村信用社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力,再加之人力成本、系统维护和管理成本,因而其盈利能力较弱。

盈利水平下降。邮政储蓄老存款户全额上划后,邮政储蓄银行的利息收入主要为准备金利息和上存利息,而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及上存资金利率,均远低于原老转存款利率,致使其转存款利息收入日益 少,但同时,自2007年以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利率、存款利息支出相应增加,从而降低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盈利水平。

三、对策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邮政储蓄与邮政业务在财务上分开,分账经营,独立核算,当条件成熟时,成立完成独立核算的邮政储蓄银行。

尽快出台邮储银行和邮政企业代理合作协议,以使明晰产权关系,分清职能职责,明确在代理网点的管理、利益分配和业务操作上双方的职责和权力。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法人治理机制,首先成立邮储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引进中投公司或汇金公司参股,初步改变邮储银行公司治理弱化和不力局面,然后通过引进外资或其它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二)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应按照国际先进的授信管理制度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完善业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风险防范及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违法违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在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过程中,采取交叉、分离、监控的原则,降低风险。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将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邮政储蓄银行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当前主要业务,一是组建一只独立风险管理队伍,县支行设立独立的风险合规管理部门,乡以下机构至少配有一人负责风险合规管理工作,二是按照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以流程控制的理念为指导,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同时强化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形成有效的机制。三是加强学习。积极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高风险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应对新型业务风险的能力。

(三)扩展业务范围,多渠道支持农村经济

1、积极改善并扩大传统业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一方面,适应农村资金需求规模小、时间急、季节性强等特点,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改进贷款方式,解决贷款抵押难问题。应允许其他商业银行的定期存单也可作为质押物,并取消质押物张数不超过5 张限制以及尝试调高贷款限额和扩大贷款审批权限;同时针对不同贷款主体适用不同的担保方式。此外,邮政储蓄银行还应适时推出其他类型的贷款业务。

2、继续拓展中间业务。

3、继续拓宽资金回流农村地区的渠道。比如,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合作承担一些财政支农项目,或者继续深入开展银团贷款等业务。

4、深入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加强各种业务宣传工作。

(四)加强人才制度建设,支持新老业务发展

1、加大现有人员培训力度。具体可以采取到其他商业银行挂职培训、脱产进校学习、在岗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

2、严格新招员工的准入条件,大力引进人才。具体可以考虑从大学校园里招聘金融、财经类毕业生;也可以采取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吸引部分有经验的金融从业者。

3、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五)加强政策扶持,以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盈利能力

7.中国农村金融 篇七

(一) 农村市场规模巨大、商机无限、大有可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05年底, 我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为7.37亿人, 占全部人口的57%, 与非洲人口相近、略少于欧洲;土地占比为57.59%。数字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及其辽阔的土地面积所蕴藏的消费潜力和商机将是不可限量的。所以, 有人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的腾飞将是撬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二) 农村经济和农村市场基础薄弱、层次低下, 亟待培育和发展

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 使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基础整体还比较薄弱, 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 农副产品的商品率还比较低, 农村的产业化程度不高, 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农村的交通、电力、通讯及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及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亟待整治。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还没有有效启动, 与城市消费水平存在一个消费断层, 并已成为制约我国内需发展的瓶颈。因此,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培育农村市场,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三) 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党和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 各项惠农富民政策正在全面实施和推进

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富民政策, 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支农政策, 在资源配置上实行“存量适当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方针, 采取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户给予补贴,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推进城乡统筹, 发展县域经济, 扶植和培育农村消费市场, 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在2008年安排的4万亿元启动内需的资金中, 直接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有3700多亿元, 将近10%。这些政策和措施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社会各界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 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新时期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节点, 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和规范完善的新举措。可以预测, 未来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将是广大农村, 农村GDP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大幅度提高。

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实力的有效增强将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全面启动离不开金融业的全面参与和鼎力支持

(一)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资金相对短缺依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政策, 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 农副产品价格偏低, 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的积累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 而且乡村组织债务负担沉重, 加之金融基础薄弱, 信贷渠道不通畅, 县域资金外流态势较为明显, 农村金融资源相对不足, 资金紧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支持政策不断加大, 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 社会资源在配置上也重点向农村倾斜,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紧缺问题。可以说资金紧缺、金融资源不足、信贷约束等问题依然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长期面对和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 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种融资方式与之相适应、相配套

伴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必然会出现诸多具有地方资源优势的农业龙头产业、地方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特色旅游企业、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等多种业态及多种新型经济形式, 逐步形成一批以专业户、专业村为核心的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这些新型业态和经济形式的发展除了需要相关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外, 还必须有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多种灵活的融资形式与之协调配套, 为其提供多种融资工具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多种形式的特色金融服务, 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供给与需求严重缺位的难题。

三、金融发展的重心向农村市场转移是金融业未来竞争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

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状况是主体供给不足、层次较低、融资工具少、价格较高、基础环境差、管理制度缺位, 尚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给型金融抑制和制度约束问题。具体表现在: (1) 金融供给主体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有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邮政储蓄金融、商业性金融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工、中、建、交等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区域型商业银行的机构网点一般只铺设到县城和重点乡镇, 农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 农村业务有所增强, 但在农村的业务网点较其商业化改革前也有大幅度减少;农村信用社在改制过程中其机构数量也在不断萎缩。 (2) 层次较低。从目前农村金融的主体———农村信用社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项目来看, 由于产权关系尚未理清、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资金来源不足、管理水平低、员工素质不高等原因, 导致其创新动力不足, 服务意识不强, 基本上仍是一些传统的存贷款金融业务, 虽然近年来也开展了一些小额信贷、联保贷款等适应农村需求的新业务, 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要求。 (3) 融资工具少。目前, 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主要是存、贷款等间接融资工具;直接融资工具很少, 大多数地区没有;创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由于风险大、技术要求高, 基本也没有;保险、信托、担保等金融工具相对较少。 (4) 价格较高。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看, 由于资金紧缺, 竞争不充分, 风险较大, 利率水平普遍比城市市场要高, 有的金融机构则通过人为缩短贷款期限, 利用展期和罚息等方式变相提高贷款利率, 少数地方高利贷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 从而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 限制了农民融资的积极性。 (5) 基础环境差。农村金融存在“高风险、分散性、波动性”特点, 信用体系不健全, 农民贷款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和担保品, 风险较大, 执行难, 金融生态环境不佳。 (6) 管理制度缺位。农村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和初步发育阶段, 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特别是对民间金融的引导和规范性政策还有待完善, 加之规模小、分布广, 有的市场还处于半隐蔽状态, 监管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形成和初步发育阶段, 体系不全、机制不活、管理滞后、效率低下, 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亟待培养和发展。

(二) 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正逐步成熟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目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 但应该看到其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 (1) 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正在发挥积极的效果, 农村的经济实力将大大增强, 特别是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和相对竞争力的地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出现, 使得农村的资金容量和资金流量会不断扩大, 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 农村市场体系将逐步建立和完善, 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基础。随着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商品市场以及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将逐步建立起来, 而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的金融市场既与这些市场相互依存, 又对这些市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农村各经济主体和农民的信用意识将不断增强, 农民缺乏有效担保品的问题将逐步解决, 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随着农村商贸中心--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其交通、电力、通讯及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将日趋改善, 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5) 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以及一大批有识之士到农村去投资创业, 农村金融人才缺乏的现状将得到有效改观。 (6) 农村金融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监管体系将日趋完善, 农村金融秩序逐步好转, 金融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

(三) 未来金融业竞争的主战场必将转向农村市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经济的主战场自然也是金融业的主战场。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大量的社会资金和社会资源涌向农村市场, 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人才流不断扩大, 资金利润率将大幅提高, 这一切必将对广大金融企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国有商业银行和各类区域型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尽快进军农村市场, 从发展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社会形象等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也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导向。农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支农服务力度, 以股份制改革为契机, 坚定为农服务方向, 努力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 真正办成名副其实的“农业”银行;作为在农村特定背景下涌现出来的乡镇银行、小额贷款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利用其自身优势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相信, 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成长及日趋完善, 特别是国家有关农村金融扶持政策的实施及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农村金融市场一定会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未来的农村金融市场应该是体系健全、网点广布、工具齐全、竞争充分、交易频繁、运行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化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Z].2008-10-12.

8.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篇八

【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深化 农村经济 发展

由于我国历史上的传统的原因,我国的农村在“三农”问题和“二元制结构”的双重影响下,其经济的发展一直落后于我国的城市化的建设水平,甚至远不能与国外的乡村经济发展相比较。近些年来,国家把统筹城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首先进行金融体系的改革、扩大金融规模、优化金融结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改革和创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对现今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组织形式单一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中,仅有的是农村信用社这类金融机构。在城市金融体系的建设,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为城市经济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撑。虽然,有中国农业银行的存在,但是在乡镇一级的机构都已经撤销,不能直接的与农户对接,显然其作用比较小。与城市建设相比,中国农村的金融机构形式单一,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的动力远远不足。

(二)农村金融机构资本规模偏小

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普遍偏小的重要原因是农村金融供给量不足。农村金融量供给不足是现今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一位农村地区的生产力严重不足,造成农民手中除了自身必须的消费外,没有其他的资金以供金融体系资金链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信贷结构失调的问题逐渐出现

由于中国目前尚处在“二元制结构”的影响下,农村经济本身的存在具有风险性、软弱性。这样先天的特征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一般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支撑。而且,由于农户的收入较小,农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利益,更愿意贷款给收入较多的、信用度好的农户。此种现象在农村金融机构中频繁出现,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村的存贷比和存贷差的经营指标的恶化正是印证了农村金融信贷结构失调的问题。

(四)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上看,与城市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相比,农村金融市场还处在雏形的发展阶段

现今,城市电子金融市场的发展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纵观现今的农村电子金融的渠道发展而言,此种渠道处于空白阶段。而且,除了电子金融市场的发展,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等与农户的接触基本上为零。

以上本文笔者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但是,近些年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的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的深化无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的许多权威科学家在分析金融深化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时一般的都会使用Granger系数的因果检验方法。该系数的检验方法是为了识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该因果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当Y对不包括x的其他变量进行回归时,看加上X的滞后变量后是否会对Y变量的预测精度有显著的改善。如果有,则认为X是Y的Granger原因,否则,则不是此原因。从一般理论上研究而言,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能存在关系。

1.金融深化可能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这种现象一般归纳为供给推动金融的深化,即通过金融要素将资金转移到那些更能带来投资效益的部门中区,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

2.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推动金融深化。经济的发展带来消费需求的上升,由此消费带来的金融的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金融市场正在向外的扩展,从而有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和分散了市场风险。

上述两条的理论分析是指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一方面,金融的深化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需求出现,从而促进了金融的深化。

3.还有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即为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即使存在关系,也是巧合。但是,通过相关专家通过Granger系数的检验可知,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在时间顺序的关系影响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Granger系数检验,我们只可以简单的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除了此种研究方法,相关相关研究专家还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究。笔者在搜集权威专业人士的研究经验时发现,他们大都得出相似的结论,如:

一是从因果关系上看,金融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在短期内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结论的成立之时针对金融深化项目中的金融规模的扩大而言的,但是,这种关系从长期来讲是非常微小的。从动态的角度来看,金融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正向的冲击作用,如,金融规模的扩大代表农户可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有了资金的支持,农户就可以更新生产工具、加大生产的投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整体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远来看,这汇总冲击效应会逐渐的减少,直至最后趋于稳定的状态。而且,据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效率提高所产生的影响。

二是也存在一种结果,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相关专家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结论,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农村非信贷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是非常的有限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农村信贷的真实发展状况也的确如此。从动态的分析结果上看,金融的深化尤其是金融结构的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负向的冲击作用,这种冲击作用最后转化为正向的作用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所以,金融的深化特别是金融结构的改革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贡献率较低。

二、小结

综上所述,现今中国农村的金融发展严重存在不足,相关的工作部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尽管,金融的深化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关联程度及时间顺序先后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深化必定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沈.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

上一篇:《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下一篇:小小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