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2024-11-06

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共10篇)

1.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篇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考研院校专业选择规划:新闻传播

一、如何选择专业

通常情况下,选择考研的目标专业主要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兴趣,看自己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对什么专业了解最多,对哪方面的研究领域最擅长,以后想从事哪方面工作。兴趣是最能调动起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的。

(二)学科基础考生对某专业有了兴趣,还要对该专业的基础有所了解和积累,这是考研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是跨专业考生,就要提早做好这些准备。

(三)社会需求这主要是针对考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而言。所以,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

具体来说,如果排除兴趣因素之外,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原因有以下两点:

1、适合大部分考生尤其是文科考生报考。

新闻传播学为新兴学科,1997被国家教委(现为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一级学科。近年来,因为文化传播业的飞速发展,媒体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一直在增加。新闻传播类专业在考研中主要分为两个学科,一为新闻学,二为传播学。新闻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等;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背景,分为大众传播、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公共传播等。这两个学科下又包括了许多具体的学科,譬如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等等,同时在不同学校这两个学科的研究方向也都会有些不同。具体可分为:大众传播理论研究、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媒介文化研究、传媒经济学研究、整合营销传播、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研究等等。譬如清华大学以国际传播与政治传播为主要特色,传媒经济学研究最著名的则属中国人民大学,而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在广告学研究上颇有成就。因为学科的繁杂性与包容性,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背景也大多比较复杂,文理科的都有,因此,适合大部分考生尤其是文科考生报考。

2、就业前景看好。

新闻传播学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注重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非常广阔。因为其属新兴学科范畴,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在科研咨询机构进行理论研究;同时亦可直接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相关的工作,譬如进入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络等相关大众媒体;亦可进入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从事广告公关、品牌营销、整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合营销等相关工作。新闻传播就业范围广,前景极其可观,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二、院校的选择

国内新闻传播学类实力比较强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近几年也发展迅速。此外,全国一大批二本院校也都有新闻传播学院,如浙江传媒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济南大学、三峡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大学等绝大多数文科类院校都有此类专业。传播学适合0503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推荐的院校当中,传播学适合如下31所院校,也就是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状况选择这些院校。

挑选学校一般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学校的专业排名--一般般上网一搜就能发现全国新闻传播专业排名情况。排学校的情况需要自己多去了解。好学校还是很多,也应该量力而行。以大连地区为例,大连理工大学无疑是首选。

页 共 2 页

2.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篇二

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普遍存在着与实际需要的人才不对接, 而他们需要的人才高校又不培养的弊端。另外, 媒体单位也感到新闻系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 难以胜任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工作。二、媒体单位需要既懂新闻传播理论, 又有网络技术的新闻人才, 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这方面的内容涉及的还比较少。三、毕业生的学历与实际工作能力有成反比的现象。

1、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适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和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首先, 调整新闻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对新闻学专业进行改造。如根据社会对专业新闻人才的需求情况, 注意培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文娱新闻、体育新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等。其次, 建立“一干多枝”的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传统新闻人才的培养计划。依据新的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 不断修订和完善新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总体的思路是:1、课程设置以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准则;2、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既要精简, 又要务实, 要成为专业方向课的坚实基础;3、由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转变为注重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的紧密性;4、课程重新整合要有一定系统性。

2、根据新的教学计划, 逐步树立专业教育的全新理念

1) 在人才培养上, 要处理好专攻与广博、基础与适应能力的关系。新闻学教育的专业方向要多元化, 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扎实, 动手能力要强, 但又不能把新闻教育变成职业培训;2) 在新闻理论的教学研究中, 既要紧跟时代发展, 贴近现实, 又要坚持党性原则;在新的专业教学计划中, 强调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3) 在日常教学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中, 特别强调学识与人品的关系, 教育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 同时要学会做人, 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其核心点就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求的, 基础扎实、品行端正、一专多能、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广的应用型人才。

3、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中还要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 师生平等, 全面交流。师生关系也是平等的师友关系, 教师既教书也育人, 既传授知识, 也交流思想感情;2)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着力建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能动性的学生主体活动空间, 以促进学习主体对知识的理解并将其转化为技能;3) 多环节、多方位的全面锻炼学生。要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一系列实践环节和项目;4) 充分利用校内多学科的优势, 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4、扩展学生专业实践空间, 建立遍布全省的教学实习基地

在教学实践中, 我院已在多家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公司等媒体单位建立了教学基地, 初步建成了分布全省各级、各类媒体, 既能满足学生专业实习、教师挂职实践, 又能聘请媒体专家兼职讲学的教学基地网。这就使新闻学教学与新时期传媒实践紧密地结合一起, 能及时地掌握传媒实践前沿的需求和动向, 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实践阵地。

5、适应现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 建立较为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

为了加强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把新闻传播专业办成“文科中的工科”。为此, 要加大“现代传媒实验中心”的建设力度, 多方申请和落实实验室建设经费。目前, 我院的传媒实验中心的设备先进, 功能齐全, 在省内兄弟新闻院校中已处领先水平。

6、从媒体引进师资, 形成一支与媒体“零距离”的师资队伍

我院在师资引进时, 十分注意从媒体单位引进高职称的记者、编辑来充实师资队伍。这支来自媒体一线, 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成为我院新闻学专业师资结构的一个特色, 这些教师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的过程中, 正发挥着他们独特的作用。我院还聘请了媒体单位的专家做兼职教授和兼职教师。让兼职教授、兼职教师进课堂教学, 已成为我院教改工作中的一个亮点。此外, 我们还鼓励教师走出去, 到媒介单位进行短期业务实践。这些举措使我院新闻教学的师资结构独特, 形成了一支与媒体“零距离”的师资队伍。

与市场对接, 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学改革实践, 对提高新闻专业教育质量、教学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定会产生明显效果的。同时, 与市场对接, 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实践, 也具有符合实际, 切实可行, 符合教育规律, 符合新闻改革方向的特点, 它不仅对解决当前新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而且对同类院校的新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摘要: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已出现多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也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 提出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3.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篇三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目前,互聯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也不再仅限于传统的书籍、杂志、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作为新媒体的载体,互联网门户网站、微博、数字媒体、移动新闻、新闻客户端等也为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发展平台。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对新闻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新闻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多种媒体融合的教学实践将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模式。通过媒体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大胆创新的能力,将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传播向更快、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新兴媒体介质具有高速度、大容量、互动性强和多媒体功能,不仅为公众提供免费阅读空间,媒体与观众互动的增强,更使一些热点问题、事件、人物,形成了个性化的舆论环境。与此同时,许多媒体新闻传播的新闻来源与传播者,以及观众之间的关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受众选择使用各种独立媒体,选择个性化阅读,吸收信息,展开沟通,完全改变了人们面对传统新闻媒体最初的信息接收方式,改变了被动接收新闻的现状。这些事实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问题。随着多种媒体融合的深入,两种新型人才较为短缺:第一,熟悉各种数字媒体,综合能力较强的高层管理人员;第二,能利用各种技术工具,掌握各种传播技巧的记者编辑人员。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专业需要发展和创新,一方面,需要改革传统教学体系的传播新闻的教学方式,使新闻传播专业适应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扩大专业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开展新的教学方式,即开展跨媒体的新闻传播教学。

媒体实践教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教学体系中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一直是按照传统媒体环境下设置的,课程不同针对的媒体形式不同,也相对独立。因此,新闻传播类学生的课程学习,往往很难掌握各种各样的媒体。媒体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全面的思维想法,缺乏全面的能力以及相关的信息。

二、创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渠道

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新时期对新闻与传播行业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研究新闻传播的应用性人才的特殊要求。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新闻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对的传播新闻的要求;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发展实验教学的内容,并更新实践教学形式和专业方向。从而达到“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与新媒体合作创新,掌握新媒体形式。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形式多样化的不断更新,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已被公认。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对传播人才需求的变化。

建立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媒体培训机制。通过校内解说模拟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语言实验室、演播厅、实验剧场等实训场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协调、拓展报纸和杂志、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微博、数字报纸、数字移动媒体,建立培训基地。进行交叉性、交互性、渗透性“融媒”实践能力综合实训,进行探索与实践。“专业课老师,特别是实践实践课程的老师必须了解网络数字信息时代新闻传播技术和技术趋势,各种媒体形式的风格和效果之间的能量交换的控制原则及手段”,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建立平台。

三、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融合,跨媒体实践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多媒体的综合实践对新闻传播专业提出了更严格的行业标准,对实践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处理培训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之间的关系,明确实践内容、目标,专注各种媒体平台的交叉渗透,基于这一原则,形成不同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明确的分工。设计合理的开展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教学方法需要综合运用观察法、案例法、经验法。在多种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大部分的新闻媒体有多种形式的信息发布平台,因此,实践教学平台在不同的形式中,要鼓励学生对不同平台的体验与探索。

四、结语

当前传播环境的变化,给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挑战。基于传统的新闻通讯行业的运营方式、分工结构来构建新闻传播学教育系统,以适应前行业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已势在必行,这给教育者跨媒体整合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挑战。通过提高学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跨媒体和综合整合能力,来培养出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今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邹迎九.广西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J].新闻教育,2012(1):69-71.

[2] 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思考.[J]新闻教育,2013(29):139-145.

[3] 杜剑峰.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36-39.

4.改革新闻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篇四

“注重实践”强调新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系统地学习多学科知识,拓宽视野,打下坚实的基础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新闻学科本身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与传统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不同,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纵性极强的学科。仅仅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这就要求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做到知识与技能并重,提高新闻实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把实践意识贯穿于新闻教育的完整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在专业性的新闻学校也许并不难,在学术传统研究气氛浓郁的综合性大学却很不容易。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办学伊始,就把注意实践作为业务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安排相应的实务课程;就是假期,也充分加以利用,组织学生到报社、电台、电视台参观或短期实践。这一作法,在国内新闻教育界,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服务四华”,即强调新闻实务教育,必须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技术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在90年代前,是中国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闻传播。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新闻教育应该通过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进入90年代以来,人们很少再提四个现代化,这一概念在习惯上已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代。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质性内涵,无疑还是指工业、农业、国际和科技现代化。为了保证传统的一贯性,“服务四化”作为新闻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在表述上仍然保留下来。

5.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篇五

考研我以专业课第三名被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录取。在这里写点自己的感悟,也算给20备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建议。

一、关于报考武大

很多人在选择武大以前,都会忧虑武大会不会歧视一般本科,其实只要自己实力达到了,就完全不需要担心。因为进入复试,淘汰率就很低了。所以,重点是初试考个高分,而不是瞻前顾后。所以,不要因为自己是名校毕业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要因为本科学校不够优秀就异常焦虑,殊不知,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拥有一个“武大梦”(最近流行“梦”,呵呵),就请披荆斩棘、为自己加油!我很相信一句话,叫“天道酬勤”,只要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一切皆有可能!趁着青春年少,给自己一次筑梦的机会!

二、关于参考书及其利用

至今,武大新闻传播学已经不再提供官方参考书目,但是之前的书目还是有必要参考的。论坛上有以往的参考书目,这里再简单提一下。

1.综合知识。

武汉大学历年以来的综合知识考点和使用的教材都没有变化,分别是:《法律基础》周叶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吕有志、戴德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语文》第三版,徐绍建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大学语文》。共81篇,分为古代的和近现代的。这部分仅仅看课本后面的解析是不够的,或者说有点麻烦。鉴于真题中主要考察的是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所以建议大家对每一篇文章都做一个档案,包括主题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结构特点。另外,近两年的一个趋势就是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比较分析等,建议大家复习是不要局限于一篇之内,尤其是后期突击时,要有全局的把握。还是有必要的。大学语文要注意到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说,因为从历年的考试来看,每年都会爆冷出上一篇到两篇看起来不是很重点的文章。此外,在实际答题中,我们也要注意,一定要把自己背道的与该篇课文相关的知识点全部写上去。切忌不要因为题目问的是艺术特色,而不写思想感情或者是中心思想,一定要做到全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就我自己的感觉,这一部分这两年考察的死知识越来越少了,大多是结合当年时事热点来考察。建议大家把书浏览几遍,平时复习时多看新闻,这样既能复习政治,也能提高答题水平,一举多得。

《法律基础》这本书要求考生全面背诵,且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说。要做到全部背诵,以防爆冷。当然,背诵也不是没有目的的,起码近两年考过的下一年再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由于这一部分往年只考察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可主要复习切近热点的具体法律知识。

至于作文,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越来越贴近考生的现实生活了。在文体方面,一般除了诗歌均可。由于是命题作文,大家可能已经很生疏,建议考生,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预估一下今年的考点,背一些能够通用的排比句、比喻句等常用句式,以备不时之需。字数要求在800-1000之间,不过就我的实际经验看,考生很少能在作文上拉开距离,只要写够字数,字体不太潦草,大家分数是差不多的。我想经过中学时期的锻炼,大家对这方面还是比较清楚的哦。

2.专业课。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很经典的一本教材,条里很分明,看起来也十分容易。对本科学本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本关于传播学的基础书;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它可以说的上是一本工具书,里面包含了主要的传播理论。所以这本书不得不看,而且着重看,甚至背下来,尤其是从第七章到第十二章,是出题的重点,也是传播的经验学派知识大汇总。在看完这本书后,你才能对传播学的经验学派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李彬《传播学引论》,通俗易懂,可做补充读物。

《单向度 内爆 超真实: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这是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石义彬老师的书,很深奥,大家刚看到时,都会觉得很难。建议找到一份详实的笔记,然后对着笔记读一遍书,然后修缮笔记,最后可以把书扔到一遍了,去背诵笔记即可。在背诵时,要抓住每个学派或者学者的理论核心,从概念到理论发展都要做到头脑清楚。这本书,只有先背,才能去理解。而不是先理解再去背。之所以强调背,因为一直以来,对这部分的考察比较死,发散性的东西几乎没有,几乎能在书本上找到原文。新闻学与传播学合卷后,这部分很少考察了,虽然不排除14年继续考察的可能,但是在背诵这一比较抽象的理论时,大家心态一定要放平,不用担心谁会比你多理解很多,也不用总是焦虑某个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会不会考察这个问题。总之,只要系统的背诵过,就不会在这部分失分。

李卓钧《新闻理论纲要》、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这两本书适合在复习初期时看一遍,书中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了,所以建议大家在复习新闻理论时多作专题笔记。可参考的书有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以及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等。不过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在网上搜集各个新闻理论专题的论文,比如:“新闻自由”“新闻价值”等,然后把论文的观点整合为笔记,这样在应付考试时会很得心应手,因为真题就是按照专题考察的。

三、专业课的复习

在上面参考书的复习方面,已经部分提及了如何复习专业课了。我就不按行文逻辑了,这里就说一些自己觉得很实用的经验,都是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感悟到的,希望对大家又用:

1.总的原则是整理出一套内容全面、结构完整的笔记。这是打好这场持久战的关键。做笔记不能完全依赖买来的笔记,但应该参考,并进行吸收补充,使之为己所用。

2.要始终记着背诵的重要性。备考考研不能再依赖大学4年形成的考前突击方法,而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进行性。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要结合论文、热点理解地背诵。

3.第一遍通读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不能跳跃这个过程。如果是从暑假开始准备考试的,那么暑假2个月正好是读书读论文的好时候。

4.对于经典教材,如《传播学教程》,应从开始读到最后,最好隔一段时间读一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肯定有好处,对于宏观把握知识点大有裨益。

5.论文要先博后精。先广泛搜集学界知名学者关于某个话题的论述,然后化约整合出一份关于这个话题的小论文,把它列为一个专题。我在笔记中整理了武汉大学导师的近期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过了备考初期通读和搜集的过程,接下来就是背诵和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到临考前前一刻。当然,这一阶段并不是不再通读和搜集,在理解背诵的过程中可以适时修缮已经成型的笔记。记住,笔记的完善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永远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笔记。

7.关于真题,我觉得不用太早接触。有些人说要在一开始就做真题,这样可以熟悉考试范围和风格,但是我认为,在一开始就做真题,往往起不到检验和提高的效果。我们应记住往年真题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不应该用来作为管窥蠡测的工具,而应该是在后期检验我们水平、锻炼我们解题能力、形成我们答题逻辑、提高我们把握笔记能力的手段。我建议大家在笔记背诵几遍之后,再做真题,从中体会出题的逻辑、重点,并注意形成自己的解题逻辑和答题风格。

8.关于做题的逻辑,我总结了四条:

①读到题目后,划分题目中的关键词,划分的依据是体型和分值;

②对关键词进行名词解释,并回答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③针对论述体型,要回答题目所涉及话题的外延,包括原因、影响、措施等;

④尽量作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方面的剖析,武大尤其注重辩证思维、批判意识。

平时做真题时着重这方面的训练,这种分析和解答问题的逻辑甚至比回答的内容还要重要。我就是对着真题,专门用一个本子写下每一题的答题思路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考试时思如泉涌。

三、综合知识的复习

这在参考书部分已经讲过,不再多说。

四、英语的复习

英语绝对是考研复习的重头戏,绝对不可轻视。我首先强调单词。请在网上搜到一份只有单词和部分汉语释义的电子版大纲单词,打印出来,每天背,翻来覆去地背。5500个单词,其中有一半都是我们一目了然的那种,完全不需要费时间去记。所以真正需要用功背诵的只有一半,2500个单词,半年时间,我相信只要肯吃苦,每个人都可以拿下英语单词。在单词的基础上,开始复习阅读、写作、翻译、新题型等等。我推荐大家去下载考研英语课件,比如范猛的阅读(阅读太重要了,能多背几篇,就多背吧,即使背不了,也要熟悉它,知道它是关于什么主题的文章)、唐静的翻译、王江涛的写作等,认真跟着他们学,他们会告诉你们怎么复习收获肯定大。至于参考资料,往年真题一定要做,而且是反复做。大家可以买一套真题试卷,再买阅读150篇,新题型150篇。作文要经常背,日积月累。

五、政治的复习

强烈建议红宝书+肖秀荣系列(尤其是最后四套卷)+任汝芬的最后4套卷+28题20题。只要不打折扣地做好,政治必是75分以上。另外强调一点,政治的基础知识特别重要,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那本书值得一字不漏的“背诵”。多做选择题,把有价值的选择题正确选项抄录到书本相应位置。

6.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篇六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面对21世纪的挑战,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需求,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及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等方面入手,去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作 者:马蓉仙 MA Rongxian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体育与社区管理系,福建福清,350300 刊 名: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1) 分类号:G40-01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创新型人才   途径和方法  

7.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篇七

“部校共建”是当下的一个特有名词,指的是,各省、市、 自治区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同开展新闻教育。自2013年以来,部校共建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期间也有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部校共建的对象是高校里的新闻学院(或称新闻与传播学院),各新闻学院里面的专业设置林林总总,颇为庞杂,而宣传部的建设初衷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其主要对象是意识形态属性较明显的新闻类专业,广告学专业似乎不在其列。但是,如果由此进行狭窄的理解,部校共建只是建设新闻学专业,又太不周全,因为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也分别管控着两条新闻人才的输出通道。所以,部校共建如果不只是加强硬件建设,而是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来时,就常常要分水而治,既分散精力,甚至有时还互相掣肘。于是笔者设想,可否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整合为一个本科专业,以有利于部校共建的推进?或者,是否可以反过来说,部校共建是不是为整合、发展一个更为宏观、合理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提供了最佳契机?

二、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设置反思

按照教育部的本科专业设置,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辖七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 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前四个是常设专业,传播学是部分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设置的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是特设专业。除传播学专业外,其他六个专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按传播内容分类,如编辑出版学、广告学、 数字出版;二是按传播通道分类,如新闻学(侧重纸媒)、广播电视学(侧重广电媒体)、网络与新媒体(侧重互联网)。因为传播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如,编辑出版学(包括数字出版专业)、广告学各有不同于新闻传播的内容,其培养方案不可能与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方案强求一致,此文不论。至于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结合各校传统,设置内容具体的、有特色的方向便可,本文也不讨论。但是,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因为都是以不同的通道传播相同的新闻内容而已,按照内容决定形式、决定通道,也能够整合通道的一般观念,它们应该可以被整合为一体。况且,在新媒体兴盛的今天,互联网思维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教育者、 学习者的基本思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新闻媒体不再是传播通道,而是传播平台,[1]通道里的信息是直线流动的, 而平台上的信息是多方向发散的,是真正的大传播。通过新传播科技,现在完全可以将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整合到一个平台之上。所以,我们应该以大传播观念整合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如此,按照科学而理性的分类原则,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辖的本科专业应该是:新闻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 (特色)传播学。

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培养模式设计

基于以上思考,也参照美国、英国一些大学的做法,[2]以及国内知名的新闻传播院系,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新闻院系的改革举措,[3]笔者建议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整合为新闻传播学专业(暂名,但可以仍然强调原来专业的方向归属),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 体现互联网思维,并以方向模块课程回应学生的媒体从业兴趣。

放眼世界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的探索总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风起云涌,而且从未停歇,得出的结论、行走的路径也是花样百出、不一而足。但是,冷静地想一想、理性地捋一捋,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也只是以下能力的“三合一”:社会分析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传播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一个新闻人,他经常面对的不是事物常态,故尔不能要求他去报道事物本质和规律,相反,他常常要在迷雾和风险状态下去质疑社会、发现真相,这样,他就必须对自己的价值观保持自省, 对自己面对的事实保持审慎态度。而要很好地做到自省和审慎,就必须有分析问题的恰切的知识视野。那么,这种知识视野从哪里来?它不来自新闻理论和业务课程的知识体系,而来自产生于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各学科的学术名著的思想积淀中。对于这些人类思想精华的汲取,除了有教师的积极引导外,更多地依赖于学生的自我阅读和感悟。至于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和传播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不是只凭教师的 “教”就能实现的,与其说“教”重要,不如说“写”和“做”更重要。总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应该落实于“三多”:多读、多写、多做。

如此,为了贯彻落实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签署的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协议精神,也为了很好完成湖南省教育厅的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将自2015级起,开办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实验班,其初步设想如下。

首先,实验班的学生来源:全校各专业(艺术类专业除外)一年级全日制本科生自愿报名,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择优录取20人。

其次,师资来源:全院所有专业的优秀教师,其中以新闻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广播电视系的教师为主。

第三,培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依托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特定学科知识,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以科学引导、自主学习、全程实战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培养有思想、重实践、强创新的新闻业界精英。

第四,基本要求:本实验班主要培养理性、智慧、高素质的调查型、评论型传媒精英人才。它要求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核心理论与知识,初步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的视野和正确的价值观;主要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业务技能;有较高的调查报道采写水平或较强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有效地进行国际交流或国际实习。

本班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熟悉中外新闻传播的历史、现状和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4.掌握新闻采写、编辑、评论、摄影、网页制作等,能胜任全媒体记者工作;

5.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或分析评价社会现象的能力。

第五,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亮点:

1.依托特定学科,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初步形成思想,提升新闻传播能力。学科内精品阅读 + 每学期十本必读书目。 每周举行读书会学习研讨,提交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及读书会分享占1-6学期每门必修课的总成绩的10-20% 。阅读书目包括必修课程参考书和文、史、哲、政、法、经、艺术等学科的学术经典著作。

2.从两个专业方向深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导师制落实分类培养的任务。

3.减少、合并专业课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积极承担调研项目或参加学科竞赛。

4.科学安排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全程实战训练。

5.大胆探索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第六,课程安排:采用专业依托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技能普通课程、专业技能深化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叠加培养的模式。

专业依托课程分四个课程组:人文组、社会组、政法组、 财经组,每组包括学科内5门核心课程,计15学分。各组的核心课程初步设计如下:

人文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精读 (一)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选读;

社会组———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学、消费社会学;

政法组———政治学原理、法理学、管理学原理、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

财经组——经济学原理(一)(二)、国际贸易、财政学、市场营销学。(选一组)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新闻学原理、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管理、媒介研究、公共关系学、基础写作共12门。合并了一些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专业技能普通课程包括:新闻摄影与摄像、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与实务、非线性编辑与制作、媒介融合理论与实践、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国际新闻报道、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共7门。

专业技能深化课程包括:新闻评论方向课程———新闻评论实务、新闻评论经典案例分析、舆论热点与政策导读;新闻调查与深度报道方向课程———调查报道采访与写作、社会调查方法、深度报道案例赏析。(选一组)

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学校校选课和学院任选课。根据调查,现在许多高校的任选课有其名无其实,即,为了省却麻烦,进了培养方案的任选课一律变成了必修课。对此,我们应该充分听取学生呼声,让任选课符合学生的选课要求,成为真正的“任选”课。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选课指导作用。最终,在专业依托课程分组导师和专业技能深化课程方向导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在院内外任选5门课程。新闻系不为实验班单独开设任选课。

第七,教学进程计划:

1.大学一年级:专业依托学科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每个学生任选一组专业依托课程,在一、二年级分别完成三门、 两门课程的学习(一年级不安排新闻传播专业课,二年级只安排少量的专业课)。学生读名著,写读书报告,研讨、交流。 导师分组指导。学习方法有:专业辅修、自主阅读、辅导答疑、 系列讲座、别院旁听等。考核方式是:以指定精读的两本专著或教材为蓝本,参考其他泛读书目,每个学生在组内或组外进行交流发言,发言后交验读书报告。

2.大学二、三年级:学习12门专业知识课程及7门专业技能普通课程。二年级只开新闻学原理、新媒体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公共关系学、基础写作,其他7门专业知识课程在三年级开设。三年级还开设7门专业技能普通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主要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专业技能课程主要采用伴随式教学方法。

3.大学三年级:分组学习专业技能深化课程。学生自主选择,每组两位指导老师。主要采用作坊式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报道或评论的写作。

4.大学四年级: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可以是学术论文、调查报道、深度报道、系列言论、舆情分析等。业务综合实践:学生在报刊新闻业务综合、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综合、新媒体新闻业务综合之中任选一项做出一个综合性产品。

5.大一至大四:见习、实习、项目调研或专业竞赛。大学四年里,校内媒体全程见习;专业实习安排在四年一期。项目调研或专业竞赛要在大四见成效,并最终获得6个学分(至少要有两个成果)。

无人怀疑,新闻传播学是高度重视实践的学科,所以我们安排了24学分的专业实践环节,其中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各8学分,项目调研或专业参赛6学分,分媒体业务综合实践2学分。我们的人才培养不光要重视实验(践)课程的数量,而且要重视其开设质量,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从传统人文学科中衍生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来说,更新实验观念更是当务之急。传统的实验课是,实验为理论服务,实验结果佐证理论的正确性,理论为主,实验为次。但是,真正的实验思维应该是,实验为主,理论为次,其主次关系不光体现在课时分配上,更体现在理论为实践服务中,亦即,理论要“陪伴”在实践操作过程的左右,体现为一种“伴随式教学”,[4]其授课形式不再是传统的老师串讲,而是学生的动手和老师的示范相结合,或者说,串讲只占30% 以下,动手操作应占70% ,甚至更多时间。基于此,我们就将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分为知识课和技能课两大类,每类课程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也有大为不同的授课方式。

当然,要建设好实验课程,除方案设置科学和教师用心教学外,还得依赖以下几点:第一,新实验课的开设要应对行业变化,引导学生把握传媒发展方向;第二,要装备齐全各种实用的实验软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工作平台;第三,要将工作坊课程化,也要将工作坊项目化,即,工作坊包括课程制和项目制。如各专业的业务综合课就应该以工作坊形式开设, 让工作坊施惠于广大学生;而工作坊的项目制侧重于实战精英,要以参赛项目和省部级以上课题为主,如针对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方都市报新闻奖学金、广电科讯杯等,组织团队,开放工作坊。

四、结语

上述改革想法涉及体制和管理层面的问题不少,比如, 我们曾经向学校提出以下需要学校、乃至更高层部门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从不同专业挑选出来的学生的专业归属怎么办?毕业证书能否署新闻传播学专业(实验班)?这一问题就是根据本文思考的结果而提出的,它以新闻教育第一线者的经验在倒逼教育管理部门为应对新形势发展,如何更为合理地设置高校本科专业。

8.如何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的摄影志趣 篇八

2005-03-18

刘兵

美国的一些新闻学者研究发现,进入图像文化时代的今天,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读者有不少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而是非阅读者,或者说他们是报纸的“浏览者”。因此,传统媒体的“与时俱进”也应当且必须适应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注重以非写作的方式向受众提供更多非文字的报道模式。作为培养和造就新闻人才的高校新闻专业,若仍还停留在“重文轻图”的老式教学培养模式上,所培养的“人才”势必难以面对图像文化时代的市场需要和竞争,国家教育部最近指出,高校评估将引入毕业生就业状况,毕业生就业率将作为高校教学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教学与市场挂钩,招生与就业结合,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就目前我国有的高校新闻摄影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到来的图像时代的要求,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新闻摄影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就笔者所知,有的高校新闻系学生毕业后仅有不到10%的同学对新闻摄影感兴趣,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状。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还是我们的办学单位对新闻信息的图片传播的教学重视力度不够,其认识水平仍停留在文字传播主打天下的时代,因此,在新闻摄影教学的硬件投入、课程设置及任课教师的聘请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没有摄影实验室,未上摄影课时学生借不到系上的相机等。这些原因都直接地影响了新闻专业学生摄影志趣的培养和形成。根据笔者多年对新闻摄影教学研究及教学实践,笔者以为,高校新闻专业要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或大部分学生具有的摄影志趣,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我们的办学思路。重视新闻摄影教育加大必要的硬件投入

摄影图像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和视觉文化,从它诞生起到现在不到200年时间,随着工业技术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从少数人享用的“贵族艺术”到大众家庭普及的“平民文化”,无论是实用摄影还是艺术摄影,它的踪迹已布满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如果我们今天新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需要,跟上社会的需要,我们所培养的新闻人才只会“文”不会“图”,将很难面对激烈的就业

竞争,这是我们必须首先从认识上转变的一个观念。

摄影实验室是大学摄影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学设施和手段。学生在进行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多数课程专业都有其技术实践方面的内容,感光化学与光学物理学及电子影像技术的实际接触基本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暗房课程的讲授也应在实验室暗房进行,摄影教育的专业特点即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实验课程便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手段。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实验室教学无疑为学生模拟了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营造出一种教学相长、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而目前我们不少院校的新闻系既没有传统的黑白摄影实验室也没有现代化的摄影实验室,所使用的相机还是最简易的全机械式单反相机。落后的硬件设施,对新闻专业学生的摄影志趣培养的作用也必将是滞后和消极的。对于非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讲,传统手动对焦相机只能是做一般认识了解,要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他们的摄影志趣,应当更快地让他们进入到摄影现代科技领域,自动对焦相机、数码相机以及现代化的数字暗室应当尽快让他们熟悉、使用,以使他们尽快感受到摄影的魅力和乐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科技的飞速发展,摄影器材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如果说过去的许多经典新闻摄影作品,仅仅是用一般的照相机拍摄,那么这种历史在今天已经结束了。任何媒体要想快速获得准确有效的新闻摄影图片,没有现代化、高科技含量的摄影器材的帮助,是难以想象的。通过让他们早接触、多接触高科技摄影器材,也是对新闻照片的拍摄与传播须做到一个“快”字的专业要求。加大新闻摄影教学的硬件投入,这是办好高校新闻摄影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走“以己为主、外聘为辅”之路

培养和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新闻摄影教师队伍,抓好新闻专业新闻摄影师资队伍建设,走“以己为主、外聘为辅”之路,是解决当前高校新闻摄影教师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以己为主”,是指举办新闻专业的院校,新闻摄影教学课程的系统教学必须由本院的教师担任,这样才更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由于新闻摄影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课外辅导及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摄影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摄影志趣都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从而确保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的实现。

外聘摄影教师只宜作为学院新闻摄影教学的补充。由于条件的限制,或者专业教学的需要,可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有关专业人员,以讲座形式就某一方面知识与专业技能给学生传授,以达调余补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调整课程结构使“教”更好地为“学”服务

所谓课程结构,它有两层含义,即课程的总体结构与课程的本体结构。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必备专业技能,国家教委也明确规定了《新闻摄影》是新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可见摄影在新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新闻摄影课程的内容和学时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安排。由于入校的新闻专业学生未经过摄影加试,对摄影这门课程,大多数学生都必须从基础学起,在基础摄影阶段,应当让同学多练习人像摄影,一张漂亮的纪念照片,被拍的同学喜欢,摄影的同学也立即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在练习中享受到摄影的乐趣。有的院校外聘的“记者”教师,理论给同学讲了一大堆,让这些初识摄影的同学感到枯燥无趣,实际操作时又指导无方,于是学生拿着相机一阵乱拍,以早点儿完成作业交差,有拍阴井盖的,有拍垃圾桶的,见啥拍啥,冲冼出的照片不说给别人以美的享受,就连自己看了也觉乏味甚至恶心。

9.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篇九

(一)自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并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开发和更新换代,以微信、微博、QQ空间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为普罗大众尤其是学生群体所接受,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途径。根据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自媒体的飞速发展和在学生中的高使用率使得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日益增大,在自媒体舆情监控这一方面普遍存在着任务重、工作复杂的基本矛盾, 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校生人数为一万人,但是宣传部负责舆情监测的工作人员只有一名,这名工作人员肩负着贴吧监控、舆情预测、统计和上报等多种职责,另外还要负责本部门的部分日常行政业务,于是,一支由学生团体组成的舆情管理站应运而生,来解决自媒体飞速发展时期的舆情监测、 监控任务。由高职学生组成的这支团队,思维活跃反应迅速, 能紧跟自媒体发展脚步,但是知识面有限,缺少专业的培养, 因此,学校要对这支自媒体新闻人才队伍进行有效培养,以保证自媒体舆情监控力度和效力。

(二)自媒体的飞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新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微信、微博和QQ空间等各类自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宣传部工作人员很多是从文学或者思政类专业转过来的,对自媒体舆情监控、研判和预警等方面也不是十分了解,老师都要在摸索中前进,那么由他们所带领的这支校内大学生新闻队伍,对于自媒体发展和如何监控更是要从头学起,这就需要对这支队伍开展专业的培养和培训。

二、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培养新闻人才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新闻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引导各类自媒体平台始终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融入信息社会的指导,发挥各类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青年学子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 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自媒体平台建设相结合,能有效把学校新闻宣传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自媒体时代特点,开展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有效改善舆情环境,创造稳定和谐文明的校园舆情生态,并且培养出的大批自媒体新闻人才可以及时传播、 激发强大正能量。

(三)通过自媒体这一平台,实现优质的活动策划实施

在各自的自媒体平台上通过微电影制作、原创文章写作、 正能量典型推广、校园文明展示、学校精神弘扬、公益活动开展等栏目,对外界展示高职院校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选拔新闻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招新是基础

挑选一支信仰诚、素质高、基础好的学生舆情监控队伍, 使之很好的为高职院校舆情监测服务,有效实现自媒体的育人平台功能。“招新”一定要进行严格把控,把“具有新媒体认知度,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这样的要求放在首位,有助于培养和开展后续的自媒体相关培训工作。根据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中心的招新经验,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新生入学后即通过官方微信和张贴海报发布通知,经过笔试、面试、综合考评等多种方式考查应聘者的新闻敏感性、文字表达能力、自媒体运用熟练程度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等,通过考核者可进入实习期一个学期之后,再决定是否聘用为新媒体中心新闻团队成员。

(二)培养是关键

为了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自媒体新闻人才, 高职院校宣传部可以采取设置合理的学习课程来为新闻团队学生开展培训。在高校新闻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工作多年的教师已经熟知了新闻规律,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在自媒体时代一定的实战经验。由这些教师为学生团队开展授课,让其了解到自媒体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实际参与到自媒体信息发布的采、写、编等流程,对提高学生团队的动手实践能力大有裨益。

(三)制度是重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支学生团队建设,规章制度都是必不可少的。明确机制,完善纪律,规定章程是自媒体团队建设的生命线,要让新闻人才拥有对自媒体平台建设的纪律感、责任心和信心,成为一名极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合格大学生。 例如在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中心,就具备有完整的例会制度、值班制度、问责制度和奖罚制度。既为新闻人才的工作区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让全体成员有纪有遵,有规可循,确保团队人员各司其职,奖罚分明。团队执行每日签到原则,特殊情况无法执行工作者必须直接向新媒体中心指导老师请假,每月三次无故不签到执行工作者,视为没有有力承担工作任务,予以劝退。

总之,在飞速发展的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必然有着其独特的重要作用,应在自媒体平台管理上转变观念,建立起新型管理队伍,探索出适合自媒体环境下新的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曹银,王珩.我国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传播与版权,2014(8).

10.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十

论文摘要:

姓名:陈玉婷专业:建筑学学号:10934101

21本文针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针砭时弊的作以详尽分析,确定其重要性,划定创新型人才所需基本素质.同时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词:创新人才 能力构成 培养模式 实践环节

谈及人才问题,我们似乎都不陌生。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创新型人才又是科技发展的不竭源泉。由此,其重要性可见一般。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党中央更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那么,何谓创新型人才,又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在此仅代表个人想法,浅谈一二。

一、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

没有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就很难实现科技方面的创新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了国家综合实力,影响国际竞争力。我国因创新型人才短缺产生的主要弊端如下:

(一)学术方面

整体科技竞争力走下滑式趋势。,我国目前在自主研发的创新科研成果、国际上获得的相关表彰奖项方面都收获寥寥。虽然目前考核职位资格的主要方式是发表在重要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但现在它们的实际含金量并不高。重数量不重质量,是我国学术界的主要弊端。同时

(二)国内方面

科技生产力水平,经济效率都不高。我国GDP总量虽然现已跻身三甲名列,但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均实际收入和效率并不高。深究其原因,不外乎我国目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很低,仅处于一个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外国技术和外贸收入作为主要国民经济来源的阶段。

(三)国际方面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列34名,甚至远远落后于排名11的中国香港。而中国目前发展中的主要弱点是:“合格人才的匮乏,就业形势严峻;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表明,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着国家长远发展。因而,怎样选拔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便成了适应当前中国发展中首当其冲的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型人才的定义以及培养方向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所谓创新思维,需要全面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辅助以正确的方法、创新品格。创新型人才需具备以下素质:

(一)清晰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思维形成,口头表达和书写表达三个方面。清晰的表达能力是获取他人认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只有让他人正确领会你的意图思想,才能进而得到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学校中的相关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都有助于锻炼个人思想的抒发,良好心态的培养。此外,考虑通过社会实践:工作或是参加志愿活动,来增强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如果不具备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那他基本等于零”。

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知晓一切,只有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局限性。兼容并序才能有所进步,集思广益才能有所创新。集体活动、友谊赛是学校内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不二选择。跨国性合作项目、联合合作项目则是大型策划的主要运作方式,以此得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平衡,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创新提升。

(三)创新人格的养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基础工作的目的。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以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发展为基础出发点的人才,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真理、崇尚科学的人才,才有持有高度热情,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的思想教育辅导,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普及创新人格的重要性。

(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需知道,创新是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失败的可能很大,这就需要人才坚忍不拔,勇于尝试,不惧失败的心里承受能力和意志品质。同时需要他们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即使面对屡次失败,也要坚持探索。初入大学时的军训、国家规定的兵役、以及一系列的磨练活动都是集中意志品质的体现方式,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体验。

(五)一定领域的知识深度

这似乎也不用多做赘余。一切创新活动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知识层面的基础上。至于提到具体的相关专业领域,如何在了解的层面上深入才是首要问题。学校方面建议多多举办一些专业性讲座,以此形成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同时优化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其中尤其是要突出教会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国家方面建立增加设立一些相应的机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遣送优秀人才出国交流,引进国际创新型、技术型人才交流经验。

(六)联系观察不同学科领域、文化、理念相关性的能力

如果仅仅掌握单方面的科学技术而难以做到融合贯通的话,恐怕也很难提升创新的层面上.只有首先具有观察、比较、提炼升华和总结的能力,正确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他人,才能进而达到创新。建议学校设立“学分制”制度,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任其个性化发展。交换生制度同样有利于学校之间、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

(七)形成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创新就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实验得到的收获和提升。这些需要学生的面向社会实际能力。学校的实习制度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针对这一问题,复旦更是开展了“海外交流计划”、“西部支教计划”、“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等机会,这些都为学生之后充分

融入社会和工作中去埋下了不错的伏笔。国家方面则有多种实验性项目、创新性项目,并给以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鼓励实践创新。

(八)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新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只有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对事情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和主见的人才,才能提出异于常态,优于他人的看法和意见。学校方面,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一句话,要培养有主见的人。倡导主动实践是个不错的选择。主动实践是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制定、过程的设计以及问题的质疑、分析、总结等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所进步,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都能更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九)以质疑的眼光看问题

“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怀疑与批判是迈向创新创造的第一步阶梯,是学生追求真理的驱动力。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问与答的过程,只有对知识持续持有怀疑态度的人,才能在不断的提问中不断创新与进步。学校大可以效仿国外的“反问”制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提问,学生自己寻求解答途径,教师辅助指导并做最后总结。这种做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国家则可以鼓励各方面的创新立项,甚至是对现有实体或理论的修正。

(十)辨别主次关系

效率是21世纪工作的主导,在庞大的数据工作面前,我们希望可以提高效率,以最短的时间作出最多的工作,这就需首先梳理、辨明主次关系。

也即需要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学校在这方面的政策则显得尤其欠缺,建议建立全面系统的训练实践活动。

(十一)培养创新能力

这是一个综合的话题,针对以上9中素质不可偏废其一。建议学校设立学生研究计划,提倡学生和教师在学术上密切交往,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也可综合其上开展课程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科学研究、个性化培养等环节。同时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使得“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理念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同时,要注意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含文化的营造。此外,要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社科文文献出版社.2010年 4月

2.魏发辰,颜吾铒.《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构成及其修炼》.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

上一篇:诗词、美文朗诵比赛下一篇:游蓬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