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大概内容

2024-07-09

初中历史大概内容(8篇)

1.初中历史大概内容 篇一

一、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

二、加强政治学习,多看报纸和政治书籍,按时参加部队各种会议和学习,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密切靠近组织,及时向组织反映各种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三、尊敬领导,团结同志,互帮互爱互学习。

四、严格遵守部队一切纪律,做到虚心向老战士学习,刻苦钻研,加强军事学习,随时准备打击敌人。

五、克服一切困难,发扬长辈优良的革命传统。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投降。我一定要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等英雄的战土学习。

六、我要努力学习政治、军事、文化,我要好好的锻炼身体,我一定要在部队争取立功当英雄,我一定要做一个毛泽东时代的好战士,我要把我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

以上六条是我努力的方向和我的奋斗目标。今天我太高兴我太激动,千言万语一下要写完是办不到的,因此写到这里告一段落。

我渴望已久的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理想实现了,怎么叫我不高兴呢I我恨不得把我的心掏出来献给党才好。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我的心就象大海的浪涛一样,好久不能平静。

我,一个在旧社会受苦受罪的穷苦孤儿,居然成为一个国防军战士,得到党和首长的信任,受到战友们的热爱,我真不知说什么好……

在这个革命的大家庭里,首长胜过父母,战友亲过兄弟,这一切,只有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里才能得到。

2.初中历史大概内容 篇二

一、围绕课标要求,把握学生实际

课堂的拓展,一定要以课标要求为基础,注意课堂的时间分配,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教师一定要发挥 “ 主导”作用,切忌为了迎合学生一时的所谓“ 兴趣”而忽视了我们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这一课,讲到“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这两个栏目时,我给学生投影一部分资料、图片,作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教师都知道,这个时期发生的事情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如果不做限制的话,学生们会在一堂课中哄笑过去。 基于此,本人在提供相应的历史图片资料后,要求学生分组探究“: 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教训分别是什么? 学生在兴奋之余大声展开讨论,很容易达到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的拓展要适度,要围绕教学目标,我们在强调学生“ 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要放弃了“ 主导”作用。 历史课堂的拓展是为了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更好地学。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要注意到不同的学情,考虑到学生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不能太肤浅更不能太深奥,分层次进行拓展,也许对于学困生来说,掌握基本的目标就是“ 拓展”。

二、注重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所谓传承,简单地说,就是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成分和成功的教学方法。 例如: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输;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整体框架、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比较;组织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训练,加强对知识的落实和检测等。 而创新主要是指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新课程改变了历史知识的内涵,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不再单纯是过去的人与事,历史不再孤立,而是与现实的统一。 历史教师的使命就应将历史拉到学生的身边,让学生走进历史,再成功地返回现实,让历史发挥其应有的不可替代的“ 史鉴”作用。 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了达成最后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日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情感升华,引入一段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视频文件用于拓展,该视频是网络人士用了我们都很熟悉的几个电影片段重新配音录制而成, 开始诙谐的语言、熟悉的电影明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慷慨激昂的对白加配乐激发了学生心中的爱国情结,明确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反对和谴责日本的各种否认侵华事实的言论和行为。 同时,让学生掌握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日关系的方法,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当然,中日关系问题较为敏感,为此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涉及此问题时要注意引导。

另外,历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 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要过于迷信课本上的结论,而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中的精髓,体味教材中的意境,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与学生产生共鸣;其次,要经常关注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新闻热点问题, 在课堂上做适度的补充,如在讲“ 南京大屠杀”时,可以补充“ 国家公祭日”,让学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三、梳理联系点,提升“ 应试”能力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 当然,有学生记忆力不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 他们总把学过的历史事件看成是孤立的、零碎的, 没有意识到这些事件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因此,在历史教学课堂拓展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梳理课本体系中前后存在密切关系的联系点,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 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从而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 应试”能力。 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有关于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变化与农业的发展这部分知识点是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也是测试中经常考查的知识点,在课堂讲解中,必须要分阶段归类总结,并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深入理解几次政策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化产生的影响。 再如九年级下册关于工业革命这个知识点,讲解时必须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通过列表的形式分析说明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深刻影响、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这样的讲解、拓展,让学生加深了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中外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3.初中历史大概内容 篇三

一、教师通过扩展宋朝城市整体布局的内容,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宋朝城市作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很快,而当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城市的文明发展,尤其是北宋的都城汴京和南宋的都城临安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城市。课本中主要讲到了城市布局及房屋规划。教师可以根据历史事实加以扩展,向学生强调当时这两座城市文明的发展有益于城市的美化,尤其是城市的绿化。开封城在护城河岸“皆植杨柳”。徽宗宣和年间,曾大兴园圃植树种花,“春夏之间,望之如绣。”宋朝地方官府对城市的房屋建筑也有明确规定,一般不允许民居雕梁画栋,但并不阻止普通装饰,所以临街房屋仍整洁美观。通过这样的补充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花草树木,提高社会道德意识。

二、教师通过对宋代诸多传统节日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课本中强调了宋朝的三大节日:元旦、清明、端午。为了配合教学,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师应适当补充史实内容,如“三元节”、“寒食节”、“冬至”等。冬至是宋代最为重要的节日。朝廷在节前要举行谒拜太庙、郊坛行礼等一系列活动。民间百姓“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私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教师讲解扩充内容时,要尽量把这些节日讲得生动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三、教师通过古今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应用科技的振兴做出贡献

宋朝已经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凳、桌已普遍使用,椅子也开始普及。出门的代步工具有马、轿、车等,尤其是南宋时期,由于马匹不足,轿子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江苏一座北宋墓中出土了一套陶制肩舆与舆夫俑。舆为一把大椅子,两侧扎有竹杠,两位舆夫一前一后抬舆行走。宋代已用鸽子送信。有人家驯养家鸽,携至数千里外,仍能返回家中。教师讲完这些之后,可以对古代的交通工具马、骡、车、轿与现代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摩托车相比。把宋朝的鸽子送信与现代的电话、网络相比。使学生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使他们明确学习的任务。

4.老舍我的母亲大概内容 篇四

写妈妈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这件事表现了妈妈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写妈妈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妈妈容忍、温和的性格。;写妈妈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妈妈“刚气”的一面。 最后则是怀念妈妈,妈妈给“我”的影响很深。

作品简介:

是小说家的作品。是一篇、情真意切的回忆妈妈的散文。 文章中体现了妈妈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

在文中,细细地描述了妈妈的性格,她勤劳、热心、疼爱儿女。妈妈给他的是“命运的教育”。

5.初中历史大概内容 篇五

第一,内容表达不准确。例如,七年级上册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的第一个子标题是这么写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样的子标题措辞不够严谨,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只要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在教学中,我就遇到学生如此问我。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子标题要是改成“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或“古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的说法会比较准确。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中的第一个子标题第一自然段在描述京师大学堂的开办时有这样一种话:“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真是这样吗?教材又有描述,戊戌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而且,事实上,它的失败宣告当时中国走君主立宪制的政改之路是行不通的,这也坚定了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们走武装反抗的道路,为后来的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成功准备了条件。所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也只是百日维新留下的一个重要成果,它并不是唯一的成果。本句话改为“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一个重要成果”会更合适。

第二,语句犯逻辑错误。例如,八年级下册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中的第二个子课题第二自然段是这样描述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其中“土地改革的完成”的说法不够准确。因为,本节中第一自然段已清楚地说明新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是“基本完成”而不是“完成”。“完成”可以理解为全部完成,这是与事实不符合的,因为到1952年底,新中国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不是所有地方都完成了土地改革。由此,这句话出现逻辑上的错误。这就造成后面“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所描述的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显得不够准确了。本句描述必须将“彻底”改为“基本上”、“消灭了”改为“基本上消灭了”、“成为”改为“基本成为”、“解放了”改为“基本解放了”才行。

准确性是对历史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历史教学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是非价值判断能力欠缺的初中生来说,历史内容的准确性更是重要,不然,我们很容易将错误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对下一代的成长造成种种不应该有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纠正这个问题,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一方面,出版社要把控好历史教材编写语言的准确性。我想,准确性的历史教学语言应该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要准确、读音要正确、用词要确切、表述要清晰、逻辑要严密。出版社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要依据课程标准,具体、全面、准确、生动地叙述历史。

6.医学生:这大概就是诀别了 篇六

“等我读完医,我就回来跟你结婚。”他/她听完心里咯噔一下,他/她想,这大概是最委婉的诀别。

这一条让医学生哭笑不得的热门“微小说”获得了众多转发,究其“诀别”的原因,就是那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规培”。

“规培”是因为什么让医学生们觉得读医相当于回不来了呢?

医生不像别的行业,毕业以后可能只是知道医学的皮毛,在医学院毕业的时候还不能独立进行临床工作,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成为独立工作的医生。简单来说,“规培”区别于以前医学院毕业以后就工作不同的是,医学生在毕业以后进入到各个培训基地进行训练,完成医师的成长。于是,从进医学院到成为真正的医生,医学生们得经历“5+3+X”年,而“X”年中,医学生显然不能与毕业后开始工作的其他专业学生一样,获得可以养活自己的辛苦钱。补助什么的,根本不是医学生能掌控的部分。

掐指算算……貌似是来不及回老家结婚了。

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在国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医生培训体系,只要离开中国大陆,到各个地方去看看,就会知道,这个是医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过程。譬如妇产科,一般医学院毕业以后,需要经过4年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在此期间,住院医师需要能够完成妇产科工作的基本训练,目标是在4年毕业的时候,住院医师可以独立开展妇产科诊疗工作,在毕业以后,医生以选择自己开诊所或者进入到一个2~4年的专科医生培训(fellow)阶段,若是选择自己开业,那个时候医生基本上是属于独立执业,不再是有上级医师在管,医生也不再有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一说。而选择进入专科医生培训的,则会在2~4年内进行集中的专科训练,经过此培训之后,医生将成为某一个领域内的专家,此时医生可以选择成为某教学医院内的老师或者自己开业或者加入某个集团。

罪不在规培

全美是在美国妇产科学院(ACOG)负责培训标准的建立和对基地的考核,若是哪家基地没有达到标准,那么面临的可能会被撤销掉基地的可能,所以培养合格的住院医师是各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重要的任务,而对于fellow培训也是类似,若是这个专家没有在2~4年内把学生带好,学生光干活没学到本事,那么面临的选择是fellow培训的资格被取消,老师下一年就不能招收到学生负责自己的临床工作。当然无论是住院医师培训还是专科医生培训,期间是工作的性质,但是薪水是不高,一个fellow的年薪也就是3万美元左右。然而,在完成住院医师培训以后,在美国做医生会是一个高薪职业,所以哪怕在住院医师或者fellow培训期间很辛苦,仍然有很多的人愿意坚持这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大家都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而回归国内,国内推行住院医师规培也已经有3年左右的时间了,今年又开始推出了2~4年的专科医生培训政策。但是,实际运行中太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在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光干活没培训:普遍的现象是住院医师花大量的时间在写病历,外科医生则是写病历拉钩。现在普遍的现象是在教学医院里面,专家是绝对的权威,所有的门诊是专家看,手术是专家主刀做,专家们不敢(怕出事,怕手术时间长),也不愿(怕失去地位,也有灰色黑色收入方面的问题)放手给住院医师做。专家们若是凡事都亲力亲为,那么必然看门诊要忙死,做手术要累死,也没有时间在医院里面做培训做教学。在大多教学医院里面,对临床工作量有考核,对科研SCI有考核,唯独对教学没有量化考核,所以在教学医院里面大多教学流于形式,住院医师3年基本上是虚度时光,这恐怕比这一阶段收入少还要让住院医师们难过。3年毕业以后还需要再找工作,又要重新开始。

收入低没有盼头:学医比别的专业要长。本来期望着毕业了以后可以有点稳定收入,可以结婚生育,但是住院医期间的低收入让很多医生没办法坚持,虽然国家前些时间有提给到住院医师补助,但是没有切实落实。本来以为3年足够了,现在再出来2~4年专科医生培训,又是低收入,更关键的是毕业了以后又是如何呢?还是照样的社会平均工资,这样的情况让年轻的医生们丧失了希望。

对基地没有指导和考核:住院医师和专科医生的培训基地,对于国内的医院来说也是新事物,在过去习惯了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现在突然有了基地培训的工作,但我可以说绝大多数基地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教学,国家对于基地也没有说考核不合格取消基地资格。若是让已经毕业的住院医来给他们曾经待过的基地以独立工作作为目标来要求,估计大多数基地会是不合格的。

7.整合教材内容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篇七

【关键词】单元复习  把握基础  专题训练  提高技能  综合测评  提高效率

中考临近,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复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全面掌握初中历史所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等知识,是每个任课教师都为之不断探索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抓好单元、专题、综合复习三环节,是提高历史复习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单元复习是梳理课本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全体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七、八、九年级历史教材分别有中华文明的起源、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构建文化的圣殿、两极下的竞争等单元组成。在教学进入复习过程后,学生对以往所学的知识点变得模糊。对每个单元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整体把握是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落到实处的。

如:复习《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时,除了让学生记忆秦汉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等外,还要理清秦汉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

政治方面:为了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国家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汉武帝改革官职,加强皇权。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削弱王国势力,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经济方面:秦始皇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汉武帝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盐铁官营,有国家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与销售。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

文化方面:秦始皇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尊崇儒学的同时还崇尚法制。

军事方面:秦始皇御匈奴、筑长城。汉武帝出兵匈奴,改变汉朝与匈奴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

为了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达到思维高度的提升,在单元复习结束后,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主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构建。它由于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利于形成古今体系、中外联想的思维,曾为学生喜爱和接受,在平时的考查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复习过程中,以《课程标准》和高效课堂理念为指导,以教科书为依据,将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浓缩为若干个专题,将凌乱、繁杂的历史知识组成立体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忆、掌握、运用。比如在复习中国近代现代史时,可以把教材内容归纳为工人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史等专题。在党史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成功的伟大转折时,以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例,除了知道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外,对会议的背景、内容、意义要求学生在比较归纳中掌握。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主要内容: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意义是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作出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后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两次会议都是转折点?”明确了这个问题,对重要会议复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经过了单元、专题复习后,实现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对知识的局部归类。单元复习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是整个复习的基础性工程。而综合复习是整个总复习的关键。从近几年的考题看,要重视历史概念的掌握,对教材中结论性的知识要多问一个为什么。要锤炼应试技能,精选训练题,及时搞好讲评,培养学生答题的规范性。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鼓足士气。

在初三后期复习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情,制定周密的计划,从单元复习起步,抓好每个专题的重点、难点,围绕教材落实综合复习涉及到的内容,思考如何将围绕教材的热点引入课堂,以有效推动复习。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热点,让学生思维在开阔的视野中翱翔,让智慧在流动的碰撞。保证历史复习的高效性,达到预期的目的。

8.谈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优化 篇八

一、优化教学内容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按教材授课是历史教师的教学惯例,但很少有人考虑教材知识的组织形式是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如何区分主次;是不是所有知识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等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质量的高低对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影响极大,教给学生零散、孤立的知识与教给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教给学生一般的知识与教给学生学科的核心知识,单纯教给学生感性材料与同时教给学生理性知识,教学效果大不相同。机械地对照教材子目按部就班地讲授,效率低下。因此,优化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删减与质的改造,迫在眉睫。

教学内容的优化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删除枝节内容,保留主干部分,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核心知识、骨干知识;二是合理调整原有知识的组织形式,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优化的本质就是提高学习内容的质量,就历史学科而言,因为其内容不像数学、物理般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而是内容繁杂、头绪繁多,学科知识体系藏而不露,教学重点、难点难以确定,加之历史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理论体系也多有变化,因此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有必要。所以,要教好历史课,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集约化的梳理,并优化组合,以显现学科知识体系。而历史知识前后相连的因果性,左右交织的关联性,历史现象变化、发展的过程性,也为优化教材的内容提供了可能。

二、优化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

(一)主题化。每一节课都应有教学中心,即涵盖面广、聚合能力强的教学主题,要用这个主题把历史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以发挥群体效应和系统效应。

(二)集约化。布鲁纳认为学生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则这些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基本观念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提出应把具有较高概括性、包摄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放在教学中心。历史教师要把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在学科知识体系中起普遍作用的核心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使之成为学生识记、理解、运用的重点,并使之释放最大的教育能量。

(三)结构化。抓住若干历史基本主题,按照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知识作优化组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单单是孤单的历史现象,而是历史的过程、历史的走向、历史的本质、历史的规律,掌握的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历史过程可从点、线、面三个角度去优化。从点上来说,单一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要体现出来;从线上来说,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要梳理出来;从面上来说,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势、发展走向要体现出来。

(四)层次化。历史知识本身是有层次的,学生对知识也是分层次理解和接受的。先认识历史表象再形成历史概念,先形成历史概念体系进而认识历史规律,这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客观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人的认识规律。优化教学内容必须分清历史知识的层次。要按“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逻辑关系组合历史材料;要按识记、理解、运用能力层次提出学习要求。

(五)方法化。传授历史思维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内容的优化离不开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式,同样,优化的内容应该成为历史思维方法的载体。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应该渗透在历史教学方案中。一要体现一般思维方法,如如何分析、如何综合、如何比较、如何概括。二要体现历史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

三、教师实施优化教学内容应树立的意识

(一)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内容的依据,教学内容优化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优选内容,不能离开目标另搞一套。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按此目标要求优选内容,才能达到优化效果。因此,要把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教学目标的优化统一起来。

(二)学情意识。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研究学科教学与评估的要求,即大纲与考纲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照应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因为优化教学内容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优化的内容要发挥其效应,必须遵循知识的内化规律。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以,优化内容必须联系学情、顺乎学情。

上一篇:高速公路微笑服务演讲稿下一篇:出版业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