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英语培训学校材料

2024-10-17

少儿英语培训学校材料(共8篇)

1.少儿英语培训学校材料 篇一

英语新课标培训材料

本次修订将保持《标准》原有总体结构框架和基本要求不变,在前言、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和目标设计等方面,突出阐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对国家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目标制定和具体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实施建议方面要注意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修订将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总体要求上进行某些调整,并在个别技能要求上适当降低难度,以便能更加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和发展需求,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重点考虑小学段和初中段英语教学的特点,分别提供具体指导以及教学和评价的案例,增加新的案例,关注可操作性。此外,在《标准》的措词方面还要更加严谨。

确定这一修订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

(一)结合英语课标修订组的调研数据与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调查结果来看,全国范围内对《标准》总体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对《标准》的理念、设计以及内容与要求的满意率均达95%以上。由此确立了对《标准》基本框架保持不变的原则。

(二)鉴于对此次《标准》修订反映比较多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方面,此次修订工作将充分采纳这一意见,突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修订,细化内容要求,加强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拟对教学和评价指导以及对小学英语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要求与初中阶段的课程进行分别的表述。

(三)由于一些地区对《标准》的研究不够深入,存在着将《标准》的内容要求与现行教材、考试、课时以及其他地方行政因素相混淆的现象。如:有建议认为‚歌曲的调有些古板,欢快、节奏性强些会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及调动他们的兴趣。Chant等韵律诗内容再丰富些,节奏再明快些‛,还有建议认为‚教材设计太乱、太难,没有梯度‛等等,这些意见都表明教师将对教材的意见归为对《标准》的意见;还有建议指出应该‚降低对学生的考试难度,以保证学生的兴趣为主‛,这表明教师实际上混淆了《标准》与地方性考试的要求;也有一些地区提出关于教师工作量问题以及小学英语的课时安排等问题,例如,有的建议提出‚小学英语每周设课应不低于3课时‛等。这些都不属于《标准》的内容。这些意见,我们未纳入此次《标准》修订中,但将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代为反映。

具体修订内容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的修订依据教育部2009年12月会议的新精神,突出外语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国民素质教育,是国家开放的需要,是对外交流的需要,并强调其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融入本次修订中,并且充分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选择和职业发展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

本次修订在课程性质部分中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在英语课标的修订中尚属首次。并且,进一步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界定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部分的修订以突出英语学科特点的思想为原则,修订原小标题及内容,使英语教育的特点一目了然,同时,在每一条理念中再次强调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特点。将原来的六个小标题依次修订为: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与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经过修订的课程设计思路首先明确指出了了英语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五个方面设计整体课程目标和分级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使英语课程既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优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较强的文化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本次修订进一步在文字和图表上强化了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区分与衔接,如: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以初中三年级为终点(即义务教育9年级),并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相衔接。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含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形成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课程。

修订后的标准对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九个级别以及这九个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清楚明确的描述: 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相当于3~9年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一级为起始级别,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相当于10~12年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在九个级别的目标中,一级、三级和四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过渡级别,六级为高中阶段的过渡级别。过渡级别的设置有利于在课程实施中对各阶段的教学进行指导,同时也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五)课程目标

本次修订将课程目标按照总目标与分目标进行表述。保留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描述英语课程目标。1. 总目标

将原课程性质部分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移至课程总目标部分,修改描述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

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课程总目标还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发展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课程总目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的特征。2. 分目标

为了更好体现不同级别之间的差异和过度,本次修订对分目标中一至五级分级整体目标描述作了仔细的文字修改使之更为准确,以体现级别间的差异和进阶关系,如:将一级、二级中对于学生参与角色表演的要求修改为:一级‚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二级‚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话剧‛;将四级、五级对阅读要求的描述修改为:四级‚能读懂不同文体的小短文和简单的英文报刊文章‛、五级‚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六)内容标准

根据全国反馈意见,除因地区条件差异致使少数边远欠发达地区学校感到某些具体要求标准稍高之外,总的认为《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中、小学各级别的要求标准是合适的。我们考虑,《标准》试行十年来,全国各地各学校英语教师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办学条件也显著改善,因此,此次修订对各级别总体目标要求保持不变,只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上做适当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1. 根据全国反馈意见与建议,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要求上进行调整,有的适当降低难度,有的修改文字以更好地体现表述的准确性,有的个别目标要求也略有提高。如:

1)一级语言技能的‚听做‛要求中,将让学生能‚根据指令做手工‛的要求改为:‚做动作‛;因为各地教学资源和条件不同,要求学生‘根据指令做手工’不具有可操作性。(降)

2)一级语言技能的‚玩演‛要求中,将‚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改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进行简单的交际‛。(降)

3)将一级语言技能的‚玩演‛要求‚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如《小红帽》等‛改为‚能表演简单的英语短剧‛。(表述准确性)

4)在一级语言技能的‚读写‛要求中,增加‚能模仿范例写句子‛的要求;(升)5)将二级目标描述中的‚说‛的要求中的‚语调达意‛改为‚语调基本达意‛;(降)6)在二级目标描述中的‚说‛的要求中增加‚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升)

7)将二级目标中‚说‛的要求‚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改为‚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降)

8)将二级目标中‚写‛的要求‚能模仿范例写句子‛修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升)

9)减少一级和二级语言技能中要求学生能唱的歌曲歌谣的数量,从原来的一级和二级能够分别会唱15-20首和30-40首英文歌曲和歌谣减为能够学唱10-15首和15-30首英文歌曲和歌谣。(降)

10)将三级目标中‚说‛的要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改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述准确性)

11)将三级目标中‚读‛的要求‚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改为‚能理解并执行有过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表述准确性)

2. 在语言知识的要求上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改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对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指导性。对五级目标的修订主要是为了提高表述的准确性。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将原二级目标中对‚语音‛的要求从‚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改为‚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从强调语音知识转为语音能力。

2)在原二级目标的‚词汇‛要求在原700词汇的基础上,确定了小学阶段的400个核心词汇,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这400个左右的词汇表达二级多规定的相应话题。其余300词作为扩充词汇,根据教学进行学习。修订后的要求有利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资源条件和教师条件的学校的教学在都能在帮助学生掌握这400个词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3)明确了小学阶段对语法的要求:“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并能在特定语境中运用:1.名词的单复数形式;2.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3.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4.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5.简单句的基本形式。‛以前的要求没有明确小学还是初中,使得一些小学教师不清楚语法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结果是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材的难度和考试的难度。

4)在二级目标描述中对‚语言功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为‚了解和运用表示问候、告别、感谢、邀请、致歉、介绍、喜好、建议、祝愿、情感、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为小学教学更明确了需要学习的语言功能的内容。便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评价测试。

5)将二级目标‚话题‛要求中的‘植物’内容删除,文字也做了相应调整:‚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数量、时间等相关意念内容。‛

6)调整并重新描述五级目标描述中对‚语法‛的要求:“1.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2.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3.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4.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

3.在情感态度的要求上进行的调整和修改,如下:

在二级‚情感态度‛的目标描述中,增加“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克服‛,并将描述顺序调整为:‚1.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2.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3.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4.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5.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6.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克服。‛

4.在二级‚基本策略‛的目标描述中,增加‚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5. 在文化意识的要求上进行的调整和修改如下:

1)在二级‚文化意识‛的目标描述中,增加‚了解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2)在五级‚文化意识‛的目标描述中,增加‚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个人隐私习俗‛;并将‚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改为‚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七)实施建议

1. 对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的修改融入了修订组全体成员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十年以来的经验总结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的关注。除了增加导言部分外,对教学建议逐条进行了整合和文字修订,力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力求语言简洁、逻辑合理。修订后的教学建议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突出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同时,对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标准提出了更加明确和

具体的要求。

2. 本次修订还对教学案例进行了重新调整,除保留原《实验稿》中比较好的案例外,对案例进行了替换和补充,对教学环节和步骤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以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此外,在案例的选择上,增加了典型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辅助对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本次修订所选的大部分案例都选自于一线优秀的英语教师,不再是凭经验编写的案例。本次修订还将原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中的‘使用建议’部分简化,移至教学建议中,一方面将教材编写建议与使用建议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修订组认为,指导教师使用好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适宜放在教学建议中。具体修订见课标的教学建议中教学原则的第七条。

3.这次修订还对评价建议进行了逐条修订,将原来的评价原则统一修改为评价建议,避免了一些条目属于原则的范畴,而一些条目不属于原则的范畴。修改为‘建议’后,保留了原来的体例,但是对文字进行了逐一的修订。本次修订还对评价案例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调整,补充了大量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部分呈现,在各自部分又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呈现,更突出了对小学和初中不同阶段的评价指导。

(八)附录部分

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表,补充了一些常用词汇,替换掉了一些不常用的词汇,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总词汇量(1600)不变。对小学阶段的词汇量要求也不变(700左右)。根据广大教师要求,修订后的《标准》为小学英语课程提供400词左右的核心词汇表,其他300个左右词汇由各教材编者及各地区学校按具体情况选定,一般应在1600词范围内。在原有初中阶段英语技能教学参考表的基础上,独立撰写了小学英语技能教学参考建议,以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此外,话题表和功能表中属于小学阶段所应涉及的部分,也在一、二级的目标要求表中分别列出。

(九)其他

本次修订还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案例‛与‚评价案例‛移至英语课标的附录部分。此外,修订组又重新斟酌了语言,本着通俗易懂、减少歧义的原则,统一《标准》前后术语的使用,进一步推敲个别词语的科学性。如:将全文的‚英语‛和‚英文‛的使用在同一范畴中统一起来,文字表述力求做到简洁明了,逻辑清楚。

关于英语课标修订中的争议部分

在英语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对于一些内容的具体表述出现了一些争议,如:对教学建议部分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这一名词的存留及表述。还有对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是否应该在国家文件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一些不同意见。此外,对于,原课标中对于教育行政部分的要求是否保留与教育部的建议有不同意见。对于这些有争议问题的处理结果,现报告如下:

1. 关于‘任务型教学’

关于此概念的提法,修订组内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首先,从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实践看,目前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存在着一种跟风现象,一些教师并不完全了解什么是任务型教学途径,却一味标榜自己在教学中使用了这一教学方法,言必称‚任务型‛(这一现象从一些地区的英语示范课中可以看出),教师忽视甚至排斥使用其他多种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法,不符合教育规律与教学实际,对我国英语教育现状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在外语教学界,对于任务型教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很大的争议,有人直接借‘任务型教学’批评课程标准西化,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等。此外,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还认为:

在国家级标准性文件中单独明确提倡某种教学法会给广大教师造成误解,让他们误以为这是唯一适用我国英语教学的方法,在客观上限制了广大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自由,不利于发挥他们的教学自主性及创造性。因此,这种观点建议:在本次修订中对‚任务型教学法‛这一名词采取隐性的处理方式,不明确提出该教学方法的名称,而是采取一种较为开放的描述,鼓励广大教师‚要积极尝试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或者同时列举其他符合上述特征的教学方法。而事实上,这一描述也涵盖了‚任务型教学法‛,保证了修订版课标与之前版本在理念上的一致性。

而修订组内的另一种意见虽然也认识到‚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在我国是有争议的,而且对英语教学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但考虑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近十年的影响,认为:如果在本次修订中删去‚任务性教学法‛这一名词,会让广大教师误以为这是课标修订的一种倒退,给一线英语教师造成恐慌。

其实,这两种提法看似矛盾,但本质上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均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要纠正教师以往只注重教学结果甚至考试结果的错误意识,引导他们更多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只是如何有效纠正这一现象同时避免矫枉过正。因此,经过反复讨论和协商,最后在课程标准的表述采取了折衷的方式,在对教学途径和方法的叙述中,扩大了开放度,将‚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要积极尝试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使教师在尝试采用任务型教学这一先进教学途径的同时,能自主选择多种教学方式提供更大空间。

2. 关于对外语课程起点的表述

在‚课程设计思路‛一节中,原课程标准提出,对于英语教育基础和条件较好的(例如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的地区或学校),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相应阶段级别的要求。在本次修订中,有专家认为,在国家课程中不宜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从一年级起开设课程,小学英语开设10年来,各地办学条件不同,却出现了‚攀比‛现象,不少勉强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的地区或学校,也都追求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以吸引生源。造成课程开设质量差,加重师资缺乏的困难。国家课程标准应该强调开好三年级起点的英语课程,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适当推后,而没有必要强调可以提前。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小学开设英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早开设。在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本次修订没有对原课标的表述进行修订。2011、9、23

2.少儿英语培训学校材料 篇二

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集体订阅:20份以上,每份半年起订;每期8元,半年48元,全年96元。征订老师可以推荐刊发教学成果。

邮局汇款: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林司后石匠弄23号《英语画刊》发行部

邮编:310003(请在附言栏中详细注明版别、数量及联系电话)

3.浅谈职业学校服装材料课教学 篇三

关键词:服装材料学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探究型教学

服装材料学是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基础课,做好服装材料学的教学工作,为服装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服装材料学的教学作了一些探讨。

一、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基础课,对于服装材料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和我们开设服装材料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原因。由于职业学校教学条件所限,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即便学生死记硬背住服装材料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和实际脱节也不可能将其灵活运用。首先要从观念上强化对服装材料的认识。服装设计的三要素为款式、色彩、材料,从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服装材料与服装工艺作、服装材料与穿着者等关系来阐述服装材料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对服装材料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服装材料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注意服装材料的性能,更要了解其织物风格对服装的重要性,强化对服装材料的理性评价和感性评价相结合的观点。其次在服装材料教学中根据服装材料学科的特点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服装材料的鉴别和运用能力

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收集到相关实物或图片资料,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通过实物观察、多媒体播放图片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同学们对各种纺织材料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合理分配授课,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市场和服装企业参与调查研究。

1.教学方法上以授导为辅探究型教学为主

首先,上好探究型教学课,对教师课前准备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在教学中准备大量的相关课程需要材料样卡,并按服装材料原料类型、组织结构、织物风格进行分类。将所学服装材料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其次,由于季节、性别、审美、经济条件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以学生身上穿的服装作为切入点,讨论材料的舒适性能、外观性能等,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就日常服装的种类,采用讨论性互动教学方式,让同学们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服装材料的性能以及风格特征,合理进行材料选择。

2.多媒体教学与实物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过多往往使学生难于理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网络上丰富资源收集纺织纤维、服装材料及服装图片来加深同学们对材料的认识和选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重视收集相关材料。

3.走出教室

时代的发展促使服装材料日新月异,市场是最能体现服装材料发展的窗口。每时每刻都有新颖的服装材料推向市场,职业学校本身的教学设施就不完善,不可能有大量的新型材料供学生了解学习。因此组织安排一定的课时带学生到市场调研,不仅激发学生对服装材料学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面对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服装材料极大的提高学生识别和应用服装材料的能力。

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计划地组织新学生到服装材料市场收集各种服装面料及辅料布样,回学校后分类整理,了解其纤维类型、纱线支数、织物组织结构及织物风格特点。结合服装设计知识了解其服装材料及辅料地运用和流行趋势、季节、城市发展程度、地域的关系,提高学生驾驭服装材料的能力。

4.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交流材料 篇四

安定区凤翔学区马家铺学校

王晓丽

伟大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高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英语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他们以后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使学生乐学、好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们教育一线的老师都有同感:95%以上的学生在三年级刚开始接触英语这一新科目时,对其充满好奇,上课参与度也非常高,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学习积极性直线下降,那么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一、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一般是六至十二岁,属童年期,正处于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变化和大脑思维最活跃,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做,好动,求知的愿望强烈。要是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只是简单的重复跟读,学生就会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因此,根据儿童时期的特点,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的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下,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分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利用一些英语歌曲、游戏、对话表演,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在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增强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合作型教学法,更能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加英语课的趣味性。

三、创设有效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是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学生单纯的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

恰如布鲁纳所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如,在教学打电话用语时,我们如果采用多媒体呈现两个学生在打扫房间时,电话铃响以及接电话时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用英语进行电话交流?学生分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和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自编自演用英语进行电话交流的情景。在课堂上,学生非常积极,有的“call his sister”,有的“call her cousins”,还有的“call her pen-friends”。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对于这一点,我们老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相信都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使老师和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2.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要求老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老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老师的反感,甚至是恐惧,更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老师现在要用“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3.融洽的师生关系。有人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父母与子女般的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五、采用多元评价,鼓励兴趣

评价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既是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也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体验。评价的过程,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调节教学方法、进度的过程,而且也是树立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措施。新一轮课改中把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主体多元如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法多元如口头评价、实质评价、书面评价等。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这些评价则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小组合作练习对话时,教师总会抽查一两组同学上讲台表演。表演完之后少不了有一些评价。这时候就可以把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每位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成功促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学习有了成绩而感到鼓舞时,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加有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的努力。”多元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使学生获得成功的途径。

六、设置趣味作业,保持兴趣

做作业是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怎样做作业、做什么样的作业、做多少作业,才能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使学生乐于去做呢?我在教学中对作业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主要以激趣为出发点,以保趣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高年级可采用自制单词卡(要求学生将当天所学的单词制成卡片。一面画图,另一面写单词。下节课时,做听音乐找图游戏,看谁做得既快又对。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个性,为了在课堂上表现,基本都能完成任务。这样有趣的作业也巩固了所学单词,学生还乐于去做。)、词中找词(可以是教师给词如football,让学生从中找出已学过的词;也可以是从当天所学的单词中找一找过去学过的单词。)、浮想联翩(由当天所学单词想到的同类词)、选选做(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做其中一种)、低年级可采用考考你(将当天所学内容作为课题考考家长)、我的发现(家中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当天学过的词表示的事物,找出来说一说)。这些有趣而有“弹性”的作业使学困生可以“吃得消”,优生也能“吃得饱”。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保持了积极的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兴趣。

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but the kindling of a flame)。”教师应时刻研究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的兴趣所在,并能根据其兴趣设计极具魅力的教学活动,“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火焰,并使这把火焰越燃越旺。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水平才能快速提高。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简介:

5.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五

说实话,当我拿到那本职业基础英语一这本教材,看到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原有的英语水平和听到其他老师对于职高就业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评价,当下真的从内心感到有点失落,也对于自己该如何定位,如何教导,非常的迷茫,因为这跟我原本想像的情况差了好多。但是,既然来了,既然这是我接下来的工作,那么必须得准备好,充满热情的把这份工作做好。于是我抓紧时间适应跟学习,在这两个月里做了如下一些事情。

首先,从网上查询了一些关于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资料,包括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的特殊,造成其于普高的要求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总体来说,据我对11艺术班英语学习的调查分析,得知,我们学校的学生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对英语学习基本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些还抱有无所谓的心态,在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办?当然我们不能打击他们的信心,把他们对英语最后的一点点热情也浇灭掉了,所以我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情况,基本以鼓励称赞为主,尽量把知识简单易懂化,但是对于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我们的教材相对过于简单了,有学生反映这些知识,初中都学过了,听课起来有点无聊,于是我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基础,分门别类的出了些练习题;在程度相对较好的班级(11空乘),实行了一分钟发言的形式,给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以及自己课下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有时候能从他们自己的口中说出一些重要的语言点和知识,比如有同学一分钟发言讲的是“如何学好英语”,他讲完后自己也了解了,其他同学也听进去了,比老师在前面苦口婆心,效果好的多;并且把书本上的语法知识更加深入的教学,去找相关的资料,打印出来,仔细的讲解,让他们认识到难度,重温初三学习的那种紧张感,更好的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其次,努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及适用性。还记得,在新教师座谈会上,袁校长说,在职高的英语课堂上,老师最基本的任务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当时我们都笑了,但是当真正去实践的时候,才发现这真的是个挑战。于是,我尽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抛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小组讨论,或者是让学生起来表演,尽量把要教学的话题跟时下的热点新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讨论的兴趣,比如,在上到工作这一单元时,刚好赶上张杰和谢娜结婚,我知道他们班里很多人喜欢张杰,于是就从这个点出发,引出张杰跟谢娜的工作,从而导入到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在上课时尽量注意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配以相关的手势动作,吸引他们的眼球。

在起初阶段,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我发起了一个调查,题目是“你想要的英语课堂和你想要的英语老师”,得到的反馈,虽然有些学生是没有建设性的,比如想要老师长的漂亮等等,但是还是获取了很多很有帮助的讯息,比如:我发现了开始时讲的内容过于简单,啰嗦了,有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觉得浪费时间;发现了单词不能一个单元一起听写,这样对于他们的记忆难度太大,满分的学生很少,采用一部分一听写,不仅减小了记忆量,减轻他们的负担,也有更多的学生得到满分,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发现了自己有时候语速太快,英语讲的过于频繁,很多学生听的糊里糊涂;发现了开始上课总是只有那么几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某种程度上,忽略了部分学生,挫伤了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在一次阶段性测试后,我找了班级里各个成绩段的学生来谈话,考得好的学生,积极的鼓励赞扬,期许他们在课堂上能更积极主动参与;考的进步最大的学生,肯定他的努力,给予不断的鼓励,希望他们再接再厉;考的没及格的学生,心平气和的跟他们一起把试卷再做一次,他们自然地发现如果自己好好认真的做,是可以及格的,主要是因为被初中的失败挫击了信心,有个学生跟我说,他从来没及格过,于是我跟他说过去是过去,过去不及格不代表你将来永远都及格不了。。给他们充分的信心,同时也给他们压力,如果期中考试考不及格,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经过那次谈话,有些男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很多,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在课堂上开始胆子大起来,活跃起来。我觉得这次谈话,收效甚多。

6.少儿英语培训学校材料 篇六

报材料

石棚小学

唐晓明

2010年8月9—23日我被学校派吉林省长春市参加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省级培训,培训过程中听取了专家教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意见,全国优秀老师的授课及专家点评的课例。

本次培训目的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师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发展,提高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英语教学技能,夯实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缩短地域教育差异,切实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内涵式发展。

本次培训对我来说是受益颇多,让我从中感悟到了做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感觉到了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谷晓颖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特别是章教授和大家在问题互动的时候,老师们积极发言,气氛十分活跃,感觉这种方式让我们每位教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达到了良好效果。我特别对章教授的视听说教学过程感兴趣:导入—呈现—模仿—实践—运用与智力思维智慧,觉得这个提法特别实用,希望与老师们研讨。再就是包教授对课后作业的建议我认为很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少,为弥补这个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教学的延伸,可以课前安排孩子预习课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参与下进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种观点与我们县正在进行的三环节教学改革不谋而合。

每位参加授课的专家、教授,都能展示出良好的英语口语技能和扎实的英语文字功底。个人感觉自身这方面能力仍需加强和提高,以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以及满足英语基础日益提高的学生们的求知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和课件设计的十分精美和流畅,能充分配合教学进程实施和展开,极大丰富了教学的层次。建议老师们练好基本功,特别是英语口语要准确流畅原汁原味,老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板书能力更要提高和加强。

对于学生,要抓好双基和兴趣。通过观看优质课和优秀课例展示,我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英语教学中有关单词、句子、时态等的教学有了新的方法。通过观摩和学习,我深深明白,双基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无论怎样强调和加强都是必须的,对于语音和语法教学,只要有利于学生,只要能提高效率,就要大胆地讲大量地练。特别是对于三年级英语教学的思考使我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发准音及早地识记单词,字母和音标教学完全有必须提前,学生能早时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我们教学的最大成功。课堂教学一定要节约孩子们的学习时间,要一步一步地扎实有效地进行,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做简单无趣的重复学习,应该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渠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趣味性,孩子乐学爱学的同时更应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让学生在反复有趣的练习中感悟语言、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在情景中学得和习得语言。

教学要多研讨,积极科学地进行团队研讨,发挥集体的力量运用大家的智慧。观摩研讨课是大家一起团结合作、一起努力钻研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参加比赛的老师的背后都有一个团结、合作、专家型的教师团队,他们一起研讨,一起分析,一起合作,每个比赛的老师代表的都是一个省一个地区的水平,他们不是孤军奋战。正因如此,他们才会这么优秀,他们才会这么进步。今后我们在日常教学也要借鉴和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

总之,这次培训,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教育部课程改革精神,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的转变,激励了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努力提高英语教师专业水平、英语教学技能、英语运用能力,全面展示了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交流和学习了获奖教师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我将会运用好自己的所学所得学好用好这些宝贵的经验,运用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7.少儿英语培训学校材料 篇七

1 阅读材料与阅读兴趣的关系

朱纯认为兴趣并非与生俱来, 而需经过后天培养发展。选择难度适当、合乎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最为有效。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 学生对学习本身, 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推动他们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阅读材料的内容能唤起学生阅读兴趣的话就有助于进行阅读教学。一旦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外文的兴趣, 学生的阅读将会迅速提高。笔者认为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语言知识的不断增加, 外语学习者的阅读量也会不断增大, 外语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就从纯语言学习性阅读逐渐发展到语言应用性阅读。学生的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阅读材料的内容上, 对题材内容发生了兴趣。英语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上感到了英语学习的进步与成就, 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激发了他的英语学习兴趣。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阅读材料的内容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报告显示“58.4%的学生认为最能影响阅读的因素是阅读材料本身。82.3%的学生认为最不堪忍受的是阅读材料的枯燥乏味。”由此可见, 阅读材料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内在联系。因此, 怎样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就显得更重要了。

2 调查研究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尽人意, 很多阅读材料都很难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总结起来, 目前大学阅读教学材料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 阅读材料的陈旧。在现行的许多阅读教材中, 有些内容是比较陈旧了的, 与现实脱节, 大学生对这些陈旧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兴趣。有些虽然经过重新修订, 但是里面的内容都没有作多大的改动, 跟不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步伐, 这样就很难迎合大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 从而也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材料的编排不合理。目前有些英语阅读教材在编排上没有考虑到时令变化、节假日等方面的因素, 常常出现圣诞节过后才读有关圣诞节方面的文章这种情况, 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将阅读内容跟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在阅读材料的安排上,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而且还符合人类的心理特征。 (3) 阅读材料不能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现在使用的有些阅读材料过于注重教授语言知识, 而忽视材料本身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没有迎合学生的兴趣。

3 阅读教学材料的选择

针对以上谈及的阅读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需求, 为了改善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我们有必要重新对阅读教学材料进行重新编排或者选择, ,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重新编排或者选择阅读材料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1) 趣味性原则。所谓趣味性是指所选的材料必须有较强的吸引力, 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趣味性是选择阅读材料的最重要因素。从学生兴趣、爱好, 认知及情感需求出发选用恰当的阅读材料,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学生对阅读材料是否感兴趣,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果。趣味性强的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最佳阅读状态。因此, 教师应该考虑阅读材料的趣味性, 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让学生喜欢的阅读材料为他们的阅读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尽可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使学生处于最佳的阅读状态。 (2) 可读性原则。可读性指阅读材料不应太难也不应太容易。选择的阅读材料不能太难, 也不应该太容易。如果选择的材料难度过大, 生词量过多, 这就会在造成学生自信心不足, 阅读兴趣下降。如果选择的材料太简单, 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 从而会感到枯燥乏味, 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英语水平。 (3) 相关性原则。阅读材料的相关性在本文中指阅读材料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关。根据作者的调查, 大部分 (72.2%) 学生都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阅读材料感兴趣。因为学生本身对自己专业的相关知识已经有所了解, 阅读这样的文章就得容易多了。同时, 阅读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章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为今后学生更好地阅读自己专业的英语文献打下了基础。比如, 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 就多选择与体育运动相关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就会觉得阅读这样的文章很实用, 从而大大提高他们英语阅读的兴趣。

4 结语

总之,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阅读材料的选择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需求情况对教材中的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者调整。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迎合学生的兴趣, 就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总体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树棠,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陈琳.真实材料兴趣自读法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J].外语界, 1996 (3) .

[3]裴克山.试论英语阅读课文选材的六大要素[J].琼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2) .

[4]胡春洞, 戴忠信.英语阅读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5]应惠兰, 徐慧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3) .

8.少儿英语培训学校材料 篇八

关键词:技工学校技术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

一、课程的特点与难点的解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技术性非常强,在课本上的内容庞杂,对于很多的理论的实践性较多,书上面的名词比较抽象涉及的较广,然而与生产密切结合,相关的理论的系统性非常强等很多的内容,对这些抽象名词和大量的术语也就成了教学的难点。然而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就金属的性能;第二就是金属的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金属材料;第三就是钢的热处理。在第二部分中金属的基础知识就是整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它介绍了金属的结构和金属的特性,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这部分也就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在这里金属的材料相对要比较困难一点,因为它涉及的名词较多,在理解的时候也就比较的困难。

在技工学校里学生的文化程度远远比不上高等教育的学生,因此在理解上也就有了很大的障碍,对于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非常困难,在教师上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付出的心血和代价要比平时的课程要多,在这么不抽象的概念中,老师首先就是选用的题材,在题材选好之后还要布置课题,这也就是决定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的生动、形象的程度。

二、课程教学针对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理论部分和实际的部分教学中,对不同的部分要有侧重点,例如焊工侧重普通的碳素钢,车钳工侧重优质碳素钢等;金属材料每个理论都与实际相结合的,每种材料都有它使用的特定范围,这些都要在讲述中具体体现出来,就例如我们在地摊上买的菜刀,十分的坚硬,但是很容易断裂,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只进行錊火,没有进行降温回火,菜刀的脆性过大造成断裂。用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

现在技工学校最突出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是相当的好,然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是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要求,也是用来衡量学校质量的标准之一。这从实际出发,就是我在在教学的环节多增加了实验课程,当然在本课程中的实验的内容也是非常的多,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这也是唯一能够使学生从实际生产服务、理论实际结合和学以致用的最好教学方法。

三、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教学方法

(一)教学工作应以学生的喜好为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根据对学生兴趣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程教学中,先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主体和难、重点进行预习,让学生明确这堂课所讲授的主要内容。针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的各类知识点,都要与实际联系来,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晶体管结构的教学,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极为抽象,而且金属原子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若是单凭讲解,肯定无法给学生直观的认识。此时,可用打比方的方式将其与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且熟知事物联系起来,以此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晶体管的结构。

(二)增加实验课的教学环节

关于《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以致用,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一是对于金属的力学性能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认知,可以通过演示金属拉伸试验来强化学生的学习,通过直观演示加深学习印象;在拉伸试验中要注意指标的测定,比如屈服强度的测定,又比如抗拉强度的测定,这两个指标的测定在金属力学性能测定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是对于钢的热处理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确定其成分结构和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些需要学生充分的掌握。比如碳钢在经过热处理就可以得到高强度、硬度及有较好的耐磨性;同样也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工件的硬度和性能。经过这些操作学生对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三)结合理论和实践合理安排教学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老师都知道这个观点,但是要将其真正的应用起来,却显得有些难度,很多老师都无法将其顺利的应用于教学工作中。针对如何结合理论和实际安排《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程教学,笔者谈了以下几点看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素质教育一直热议的话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教学。比如,在讲碳素钢中常存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讲到磷是有害元素,其会让钢产生冷脆性时,可以运用《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中的情节来讲解,当这艘巨轮和冰山撞击时,为何船体会有迅速而又严重的碎裂?在此,可以有效切入冷脆性的教学,以学生对这部电影的熟识和喜爱作为教学切入点。据相关学者调查发现,泰坦尼克号船体残骸钢材含磷量是目前钢材含磷量的30倍以上,是属于含磷严重超标的船体,其与冰山相撞后,故会由于冷脆性快速断裂解体。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在课改的背景下,自主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工作的一大热点。自主探究式教学对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過自主操作,能够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要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之后老师再对其进行讲解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类教学活动,需要开展难度不是太大,且很容易得出结果的试验,否则就会让学生走入误区。

3合理有效的安排教学实验

当前,很多技工学校的教学方式都是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分开进行。先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再进行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副作用,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试验中。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进行理论、试验一体化教学,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中边讲述理论,边进行试验,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然而实习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我们都应牢记于心,在现代的社会不能只是靠你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东西,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有位哲人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会写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你不会写字你可以学习,然而你不会学习这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我们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们的教学更应该不断的进行更新。不仅要学生们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他们活到老学到老。

参考文献:

[1]罗壬彬技工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118-118,120

[2]洪燕开放式教学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实践[J]现代技能开发,2003(2):31-31

[3]胡志豪《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实践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7):143-143

[4]许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浅谈[J]现代技能开发,2001(7):32-33

上一篇:名家名曲欣赏下一篇:中心督查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