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新闻

2024-10-12

多媒体新闻(精选9篇)

1.多媒体新闻 篇一

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新闻稿

2015年3月24日相互探讨。本次培训还包括20多名新加盟的优秀教师参加,此次大会培训的专题全部是由学校领导和学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承担,培训内容包括:对学校现状和远景规划作了讲解,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和讨论班级管理、班主任相关制度,学习校本课程制度,学习教学常规和教师、班主任制度,学习教师绩效考核条例,校信通使用培训,对教师专业基本功测试、和教师培训感悟发言等多项培训活动。新教师们在学习中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也在上岗前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了更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在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有了一个飞跃发展。闭幕大会上,新教师们踊跃登台发表培训感言,处处彰显着收获后的喜悦。

洛阳时代外国语新教师培训体现了集团整体战略和人才发展规划,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开展人才梯队建设,促进新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与技巧、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相信不久的将来我校必将成为人才教育家的摇篮。

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最后一节自习,岔河则中学全体教师齐聚学生机房,组织业务学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以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选择,素材的加工,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合成为主线展开理论学习。学习内容富有针对性,及时性。强化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亲子拓展师培训旨在通过培训师本身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类拓展培训游戏活动的魅力,领会拓展培训的精髓,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改善亲子关系、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和家长在峰回路转间顿悟家庭教育、亲子和谐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训练,使两代人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活动形式为体验分享,团队讨论和同伴交流等。

我们活动的目的为

1、释放成长压力张扬青春风采

2、激发个体潜能引发集体思考

3、学会欣赏他人深刻认知自我

4、强化团队意识作亲和型庭

5、发现自身潜能、增强自信、改变自身形象

我们的亲子拓展师培训取得了空前的好评和成功,通过这次培训,学员们收获满满,马上就可以应用到本机构开办各类亲子活动,我们坚信,只要方向对了,在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越走越远,让我们相互勉励和陪伴,携手同行,合力共赢,创造另一个新高峰!

2.多媒体新闻 篇二

关键词:新闻摄影,多媒体,机遇,挑战

新闻摄影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发展新闻事业必要基础, 二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其互补性, 深入发掘新闻的内在价值需要重新认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 新闻摄影与多媒体艺术比较

1.1 历史形成差异

从时间纵向上看, 新闻摄影要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 他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1826年的一天, 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 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 从此打开了新闻摄影的艺术之门。而多媒体艺术则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依托数码技术、计算机和胶片记录等技术来完成艺术的结合。新闻摄影所体现出的是其瞬时效果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 摄影师要在微毫之中拍摄作品, 并要真实、形象、典型地反映印象背后所承载的新闻, 可以说是要以一副简单的图片来构造复杂的新闻。而多媒体艺术则需要对一系列简单的新闻分子进行加工组合, 从而达到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立体的艺术效果。

1.2 二者融合性

新闻摄影与多媒体艺术的有机结合, 更能给读者、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新闻事件的背景。而且多媒体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注定要与新闻摄影助力发展、共同进步。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 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副刊时报《国画周刊》中摄影图片为六类:时事、艺术、学校、名人、风景和风俗。它通过以分类主题的方式, 以图片连载的形式展现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 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新闻摄影与多媒体艺术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火花, 二者交相辉映。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入选作品中, 徐然的《昨天·今天——沈阳故宫变迁记》就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珍贵的老照片有机结合, 给观众讲述了沈阳故宫从东北沦陷时的惨遭破坏毁灭到如今的辉煌今天, 有筚路蓝缕的艰辛, 有默默耕耘的汗水, 有高歌向上的光芒。整个作品的展现如同美与情、苦与乐的交织, 给观众带来了巨大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这正是多媒体艺术给新闻媒体带来的巨大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新闻, 承载的是这个社会的现实, 因此迫切需要新闻的真实性, 多媒体艺术以其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优势, 很好地传播了新闻的价值理念, 以及新闻背后所突显的社会问题。但人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多媒体艺术和新闻摄影的结合中有着些许挑战, 只有认清了这些挑战才能更好地向人们展现艺术, 展现真实, 展现美。

2 新闻摄影面对的挑战

2.1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利弊

互联网传播媒介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巨大冲击。互联网传播媒介给新闻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上经常充斥着假新闻、烂新闻, 通过网络快速广泛的传播, 污染了新闻的纯净真空。所以说互联网的出现让新闻行业一只脚踩在天堂, 一只脚踩在地狱。如何克服新闻摄影方向的偏离呢?笔者认为, 关键是健全新闻发行评审制度, 要在新闻出口之前控制好其真实有效性, 真正认识到舆论自由要体现的是公平的正义思想, 那么就需要保证其新闻作品的内在价值。

2.2 手机给新闻摄影带来的挑战

手机让更多的人成为新闻传播者。2011年“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相撞事故”中, 相撞列车上的乘客, 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拍摄了事件中人员撤离、救助等一系列场景, 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事故现场的新闻。从国内近年来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 第一时间的新闻摄影背后不是记者, 而是处在新闻焦点中的人。手机让群众成为了新闻摄影的先导力量。但时, 手机也让新闻摄影陷入了被动局面。手机使人们只能浅层关注新闻, 缺乏发掘新闻内在的背景、问题。新闻背后的现实问题需要深度发掘, 而手机使这些新闻只能成为瞬间热度, 很快会被另外一个热点所掩盖。因此, 手机使新闻传播量大但缺乏实质性内容, 其新闻价值体现的正能量淹没于新闻盲目追求关注度当中, 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民众对于一个新闻判断的是非价值、正义价值。

3 结语

新闻摄影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有区别也有联系, 二者只有紧密结合, 互助发展才能使新闻更有深度、更有力度。但同时也要认识到,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摄影的机遇和挑战共存, 假新闻、烂新闻依然存在于诸多媒介当中, 要破除新闻摄影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毒瘤”, 就需要加强监管, 头悬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3.多媒体新闻 篇三

关键词:新闻媒体;新闻侵权;措施

1 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侵权的必要性

1.1 新闻侵权的概念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介发表的作品或播出的内容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产生的违法行为,即新闻侵权报道。

1.2 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报道中新闻侵权的必要性

德宏州的报纸出现新闻侵权在全国是较早的一家,曾有过沉痛的教训,事情发生在1987年。

1987年9月3日,德宏州某报刊登了盈江县一位通讯员的来稿,标题是:《旧袋装冰水——节资;冰水损健康——缺德》。文中说:“最近,盈江县商业局服务公司冰棒室回收冰水袋,重新装上冰水卖,谓之曰:‘节约投资。对于这种做法,卫生部门不但不检查、禁止,反而说是‘节资的好办法……”就是这么一篇不起眼的短文,给报社闯下了大祸,盈江县人民法院受理了这一案件。经调查核实,盈江县确实有收购丢弃的塑料袋再次装饮料出售的单位,但并不是该服务公司冰棒室所为。报社不加以核实就刊登了这条消息,不仅侵害了该冰棒室的名誉权,同时给该冰棒室造成了经济损失。法院最后判决报社赔偿该冰棒室1700多元。之后,虽然德宏的新闻媒体没有再“吃新闻官司”,但新闻媒体侵权现象依然存在。

德宏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隐藏着的新闻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2.1 侵害了名誉权。在新闻报道中,经常涉及具体的事物和人物,一方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记者对这些事物和人物的报道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存在不同程度的失实,从而会给被报道者的名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记者故意歪曲事实,诽谤和侮辱被采访者的可能。再一方面,还存在由于报道中个别用语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侵权。

1.2.2 是侵害了隐私权。我们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最容易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①私闯民宅。这主要表现为记者在未经被采访者同意的情况下进入非公共场所,私闯民宅是侵犯被采访者隐私权最典型的行为。这种行为除了构成民事侵权外,如果情节严重,还构成犯罪。因此,记者在进入被采访者的生活环境时,应取得被采访者的同意。②窃听或偷拍他人的谈话或行为。当被采访者拒绝采访时,或者为了得到公开采访时难以得到的信息时,有的就选择了窃听或偷拍他人谈话(行为)的方式,包括在房间里安装窃听器、摄像头等。如果把属于当事人的隐私公开了,尽管没有失实,但也还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2 德宏新闻媒体报道中出现新闻侵权的原因

德宏新闻媒体在新闻宣传报道中为什么存在新闻侵权现象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德宏州经济不发达,信息不灵通 德宏州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民族自治洲,不同的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不相适应,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一些居住在边远山区的老百姓,长期信息闭塞,信息不灵通,思想观念落后,必然给新闻侵权创造了条件。

2.2 新闻从业者法律意识淡薄 德宏新闻媒体、记者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新闻侵权问题不仅是因为法律自身的欠缺,笔者认为,更主要应归结于新闻媒体及记者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新闻媒体为追求实效性,在报道中常常因为抢新闻,盲目追求“快”,容易造成新闻侵权。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时,法律依据使用不当,妄加评论以致造成新闻侵权。同时,记者的法制观念淡薄,对一些敏感的法律用语概念模糊,易造成侵权。

3 德宏新闻媒体防止新闻侵权的措施

随着德宏州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人格尊严在不断增强,防止新闻侵权已成为德宏新闻媒体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避免新闻侵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1 要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德宏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州内居住着傣、景颇、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活动中首先要注意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大力营造民族团结、和睦的舆论氛围。

3.2 要学会公正评论 要摆正位置,谦虚谨慎。新闻媒体是舆论机关,不是权力机关。新闻媒体时提供传播信息的工具,本身不能发号施令。新闻工作者不能以“无冕之王”自居,也不能越俎代庖充当“执法人”、“救世主”。写批评报道要客观公正,不偏离法律轨道。写批评报道一定都要严格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切不可粗心大意,把道听途说写进文章中,褒贬不当,用词不准,也会引起诉讼纠纷。

3.3 要正确行使特权 要深入调查,事实就是,正确行使特权。新闻的力量在于真实。事实准确是避免新闻诉讼的关键。新闻工作者采写稿件一定要深入调查,养成不到现场不写,不核准事实不发稿的作风。不歪曲事实;对于所采写事实,还要用法律这根准绳来衡量,与法相悖者统统舍除。

4 结束语

总之,新闻媒体和记者要从树立法制观念的高度来领会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意义,防止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侵权,更好地担负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魏永征.新闻法新论[M].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2]刘斌,李矗.法制新闻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1日出版.

[3]李矗.法制新闻报道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云南广播电视局内部刊物.云岭声屏[J].2007(2).

[5]广东电视台内部刊物.南方电视学刊[J].2006(2).

[6]顾理平.新闻法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4.新闻新媒体培训 感悟 篇四

在公司领导的关怀下,很荣幸,我被派往新疆电力公司外联部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在学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外联部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外联部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中,首先是跟着张老师学习传统媒体。在传统媒体的第一天,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传统媒体的大体情况,讲述了做消息和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每天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作业,我们学会了新闻的选稿、编辑、和简单的写作。并开始日常工作,在这几次的工作中,我感觉我学到了一些更真实的道理,一些我们常挂在嘴边,却从未引起心灵撞击的写作道理。对于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这里是一个完全锻炼自己的平台。不懂的,不会的,不理解的,不明白的,全看自己怎么对待。老师就在眼前,学或者不学,老师就就在那里。半个月的时间,能学到什么,不看工作种类、工作任务、工作量,看的是我们自己在这里的想法,往哪方面努力。积极主动从来都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行动起来才是真!真正的行动靠自觉、靠信念。我要做的从来都不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一个思想与行动并进的人”。

对于新闻我有了几下几点认识 1真实性

人无信而不立,新闻媒体是为大家服务的,只有反应事物的真实性,才有其价值,人们才能从其得到有价值的东西,2、思想性 挖掘新闻的价值,之所以为新闻,大家来看,是因为它有价值。简练而贴切,要出彩。题目是新闻的脸面,倘若下一番功夫斟酌,推敲出一个精彩的题目,新闻将会更吸引人,更加具有传播效果,每次写完通讯、消息,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写标题。总是想写出一个出彩的标题,以至于很多时候普通的题目也在思维之外。遇到这样的麻烦,总是会把问题丢给老师。尽管已学过新闻标题的写法。

为此,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标题的要求第一个是准确,第二个是简约,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准确与简约呢?现在一般性的标题,消息标题主要是以主题和辅题。为了方便现在繁忙的人群,消息的主题一般以实题为主,让读者能够很快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假若主题为虚题,也会加上个辅题,以提高消息标题的准确性。对于通讯一般也以实题为主,有时也会以虚题为主题。

三、关于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在写人物通讯周汉高时,经老师指点在通讯的开头部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误将消息的导语强加到通讯上,写成既不像通讯也不像消息的样式,使得通讯的特点完全没有突出出来。通讯不需要把它的每个点都举出例子,要抓住重点来写例子,例子要简短而有力,将通讯的点归纳起来,抓住重点,将不重要的点结合到其他点上,事例要有针对性,且将事例简要归纳,有些事例可以一笔带过,有些事例用典型事例来写。

四、关于会议新闻

5.新闻媒体的责任 篇五

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着媒介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的媒体,网络、手机等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以迅猛的势头发展起来,这使得信息的传播力度和流动性大大增强。然而,科技是把双刃剑,它使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更加简捷化、便利化的同时,也使人们遭受着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痛苦:消息的虚假化,隐私的透明化,文化的低俗化。一个被社会学家和传媒人研讨过无数次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人们面前: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论”(SocialResponsibility),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后来普及到西欧和其他发达地区。这一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在执行自己的职能时,还要对社会负责。它主张通过讨论来解决冲突,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和重大的社会利益。那么大众传媒的职能是什么呢?简单抽象地说,大众传媒的职能就是在社会中进行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形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众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一种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组织体系的社会性的新闻传播活动”,所以新闻媒体的活动不是个人的、脱离社会的,它存在于严密而完整的社会体系中,与社会体系的主要组成成员——人,有着密切且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一方面以传播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又以传播信息、推销广告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对社会负责任,既是新闻媒体继续存在的意义,又是新闻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纵观人类社会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时,就会清楚地发现,真正意义的新闻事业产生于阶级社会。新闻事业的发展不仅受到阶级斗争的巨大影响,而且本身还直接参与阶级斗争,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尽管新闻媒体相对有其特殊性,但它也不可能离开社会制度的环境,离开政党与群众的要求而单独存在。西方媒体制度或将媒体看作是“社会公器”,将其看作“一种公共舆论的载体”,“发挥着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传达民众的意见的作用”;或以私营方式为主体,追逐利润,为公众提供信息消费和文化娱乐商品。鉴于中国新闻媒体制度及媒体性质的特性,中国新闻媒体的责任是以客观中立的态度去报道事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授知识,弘扬文化,教化民众,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普利策曾对新闻记者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眺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频率整体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时刻了解国际国内不断变幻的局势已经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社会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随着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人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这种社会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新闻媒体作为传达指令,反馈民意的中介,肩负重任。2008年伊始,南方发生建国以来罕见的大雪灾,很多大型新闻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都派出大批记者,及时向全国人民报道雪灾现场的实际情况,让人们不至于陷于迷茫的恐惧中。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各大媒体依然冲向前去,及时向全国人民报道地震灾害和救灾情况,在重大灾难面前,新闻媒体以坚强的身姿频频亮相,获得高度赞扬。

对新闻媒体,丹尼斯.麦奎尔有一连串精彩的比喻“媒体是使我们看到身外世界的窗口;是帮助我们领悟到经历的解说员;是传送信息的展台或货车;是包括观众反馈的相互作用传播;是给予指示和方向的路标;是去伪存真的过滤器;是使我们正式自己的明镜;是阻止真理的障碍。”最后一个比喻“是阻止真理的障碍”与前面的似乎格格不入。然而正是这最后一个比喻应该让我们清醒认识到:新闻媒体不是“完人”,它有自己的缺点。

2007年3月,一则“香蕉致癌”的传言在社会上广泛传播,部分新闻媒体不假思索,以讹传讹,盲目跟风和推波助澜,大大加速了这一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让消费者陷于恐慌的同时,使海南省的蕉农损失惨重。半年之后,一则“纸馅包子”的虚假电视新闻,更是在社会上掀起巨大的波澜,甚至广泛散播海外。这以事件不仅为外国所谓的中国食品安全威胁论提供了口实,加剧了矛盾,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透过这两个极端而又典型的事件,作为新闻媒体,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所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诚然,新闻媒体享有采访权、报道权、舆论监督等权力,公众也有知情权和不受侵害权。揭露黑暗,针砭时弊,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这种想法是美好的,但行驶权力时若不负责任,不遵守原则,就会适得其反。

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在此挤压下引发的传统媒体的竞争加剧,使得很多新闻媒体抛弃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宗旨,逐渐走向娱乐化、低俗化。有些媒体为了增加收视率(阅听率、点击率),往往设臵肤浅议程,甚至依靠新闻炒作达到功利性的目的,将新闻媒介“社会公器”的社会责任臵之不理。

公众真正渴望的是一些通俗易懂但不失高雅的文化。通俗不等于低俗。你可以不必记住《论语》中那些拗口的言论,但于丹的通俗讲解同样使你了解到儒家文化的精髓。你也许文化程度不高,没有精力去研究《红楼梦》、《三国演义》,但是刘心武、易中天让你品尝到另一种滋味的名著。央视《百家讲坛》的高收视率足以说明公众需要怎样的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竞争十分激烈,但这决不能成为迎合低俗之风的借口。渲染明星隐私、畸形婚恋、黑暗暴力等,过分追求卖点,对社会来说是极其有害的。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技术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够接触到网络。网络由于本身的特殊性,使媒介环境变得复杂而难以控制。电视可以又让家长限制收看时间,读物可以由学校控制阅读种类,但网络空间是无限的,隐藏着许多不健康、不安全因素。青少年的心理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涌来时,他们就成了弱势群体。他们分辨力差,自制力差,很容易成为受害者。近年来,由网上色情、暴力内容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增多,已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所以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一定要严于律己,万不可为一己之私,做出不负责任,甚至时违法的行为,而应该大力弘扬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珍惜自己的形象和声誉,自律、自尊、自爱、自责,表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闻媒体应该维护好自身的公信力。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可能会受到挑战。当正反对立,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观念出现时,作为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价值观念的正确抉择。尤其是在追求个人利益或媒体的自身利益的同时,是否就可以臵社会利益、公众利益而不顾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个人或媒体一时的自身利益,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一些媒体在新闻业务活动中,为争夺受众,争夺广告客户,使传播虚假新闻,“炒作新闻”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由些媒体刊登夸大

6.(新闻媒体)浅析典型报道 篇六

析 典 型 报 道

通过典型报道中的事件和人物可以使读者、观众、听众从中了解到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在人民群众中贯彻和执行的具体,生动的情况,进一步展现人们的时代风貌,具有强大的宣传教育力量。这里必须搞清楚两点:

一、加强典型报道,并不是要减弱综合报道,更不是减少日常大量的动态信息报道,而是要继续提高我们的消息和综合报道的同时去加强典型报道,使两者相互结合,把报道工作做得更好。

二、必须首先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典型报道是对带有普遍意义的突出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的报道。

一些媒体过去对典型报道做得不够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在整个报道类型中典型报道所占比例太小;另一个是在我们现有的报道中,或材料选择不典型或者没有写好、拍好,因而真正出色的很少。

从实际工作来看,许多好的典型材料有一些我们没有采写,还有些典型材料我们虽然写了,但是没有按照典型报道的要求写。这些都说明实际工作中不是没有典型材料,而主要是我们没有主动发现,深入发掘。以往我们的典型报道存在以下缺点:

一、缺乏背景,缺乏这一典型的事物和其它事物的联系,说服力不够,使人不出这一人物与事件的典型意义。我们在写典型时往往孤立的去写,不去介绍这个典型在全局中的地位,不去区别这个典型材料之所以有异于寻常和比较突出的地方。因此写出来的报道便感到平淡。一些模范人物除了有模范称号之外,很少从具体事例中说出他比一般人更加突出的特点,难以使观众、读者从中信服他就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模范人物。典型报道正因为是用具体突出的典型事例去代表一般,因此它也就具有说服力,否则就会只看到它一般性。看不到它的特殊性了。

二、平铺直叙、包罗万象,未能抓住最突出的特点加以描写,难以给观众或读者概括鲜明的印象,使读者或观众对这一人物或事物的典型意义不能形成明确的概念。

三、典型报道需要具体生动,但有些报道把具体变为琐碎,有的报道技术性太强。这不仅是写作方法的问题,也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报道中纯技术的材料或引证外行读者、观众看不懂,自然谈不上兴趣,如果必须要引进技术性材料,也应当做到通俗易懂。典型报道要求具体生动,但具体生动要有条理,主将分明,否则典型报道就流于零碎片面,杂乱无章。

上面所说的仅是几个比较常见的缺点,在典型报道中还存在一些其它的一些毛病。如写作拍摄方法的公式化,不够生动与一般报道没有区别;一写典型就是“通讯”,而一写就是几千字;内容空洞只是为介绍而介绍,为表扬而表扬,从头到尾提不出问题。这些缺点需要改进。

应该从下述的方面加强与改进典型报道,(一)充分认识典型报道的重要性和它在整个新闻报道工作中应有的地位。典型报道可以具体深入地的反映典型报道当作我们经常的报道任务之一,发掘典型材料要认真地完成。

(二)选择典型报道材料时,在思想上要克服两种偏向:一个是认为典型报道不好写,因此畏难而退;或是对典型材料要求太高,认为这也不典型,那也不典型,因而就无材料可写。另一方面也要纠正那种过低估计典型报道的片面认识,在选择典型材料时不慎重、仔细推敲,认为典型材料用不着像写综合报道那样费力气,对典型报道的要求也不像对综合报道那样高。这两种偏向都要克服。对于什么是典型报道的标准要很好体会。除上面所讲的以外,再特别强调两点:(1)选材要具有整体观点,从整体的观点来衡量;(2)目的应该明确。在采写时,思想上应该明确这篇典型报道重点在反映哪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

新媒体安排报道任务时,除了按捺综合报道外,应该重视增加典型报道。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报道是树立榜样,因此应该重视。

四、为了搞好典型报道,记者必须更好地了解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基层的实际情况,与领导机关保持联系,扩大外勤活动,发现线索,跟踪追访,总之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无法发现典型;不了解全盘情况,就无法估计典型的作用和价值。

五、对于典型报道的写作,应该认真负责,把它写好。只有精心写好、深刻钻研,才能写出典型报道的佳作。

从人性化角度捕捉提炼典型细节 细节,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是要让细节说话。好的通讯正是对人物的一言一行、矛盾发展的具体环节进行细致地描摹,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才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丰满了人物的神韵,增强了感染力。典型人物报道,要有几个富有个性的细节作支撑,才会使全文活跃。

而以人为本,从人性化的角度去发现、捕捉、提炼最能打动人的典型细节更是当下典型人物报道的最突出的特征。

《警察任长霞》开篇就用一连串细节,抓住读者的眼球:任长霞要报考警校,可她的身高达不到警校的录取标准。她就穿上高跟鞋,再穿上能盖上鞋跟的长筒裤,“量身高时使劲往上拔着,恨不能把头发丝都乍起来„„”几个细节连在一起,让人读来百感交集,心灵颤抖。

从人性化的角度提炼细节,就要求记者在选择细节时,必须注意生活的真实,努力发现那些能够真实反映人物复杂性的典型细节,为塑造立体的人服务。

典型人物似乎应该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但《基层干部的楷模周国知》这篇通讯,却这样写道:他病倒在床、一一交代几件工作后,向站在床前的民政助理魏光荣开了口:“我担心我老婆的风湿病会瘫得站不起来,两个孩子都还小。真到了我死那一天,请组织上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给她们、给我父亲适当照顾。”还没听完,魏光荣已是双眼泪流,这“照顾”二字,是20年来第一次从周国知嘴里说出来。

有情未必不豪杰。一个人性化的周国知更易让读者产生共鸣。透过人性化视角,让典型人物回归常理、常态、常情,一个丰富、生动、立体、真实的人才能得以呈现,这也是典型宣传成为精神导引的前提。

三思典型人物报道

时间:2010-01-31 14:24:00 作者:;来源:

● 张桂兰

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典型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记录着以人为核心的事件,应该说,是受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

可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人物报道开始走向低迷。有些记者费力费心写出的人物,不但不能感动受众,甚至还会招致受众的怀疑和否定,典型报道在传播中产生了逆向效应。典型人物遭遇质疑、解构,需要我们审视和反思传播和报道中的一些思维惯性。本文就此提出一孔之见。

对典型人物价值的再认识

典型人物的价值,不仅仅是设置标杆起示范作用。的确,典型报道的出现,是为了配合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政治运动,为社会公众设立“参照坐标”。如党报中最初出现的典型人物——吴满有,就是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出现的。随后所树立的人物,也大多与为了制造出有明确指向的群众运动分不开的,如抗美援朝中出现的“最可爱的人”群体形象、“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出现的“铁姑娘”郭凤莲。

典型人物的精神和美德更有着“涵化”人心的功能。当今社会虽然不是“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思维”,某些传统和权威遭到解构,但是大众话语系统中对具有普适标准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还是认同的,如朴实善良的品质、不屈不挠的精神、发愤图强的表现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等。具有这样精神品质的典型人物,仍然是人们守护和追求的目标。张海迪的事迹深入人心,是因为她有着不甘心命运的摆布,在逆境中崛起的精神;“一个人,一条路,一匹马”走了20年的马班邮递员王顺友,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恪守自己的职责,为自己赢得职业尊严,同时,也赢得了受众的尊敬。

这些品质和精神在当今社会是非常需要的。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市场化激烈进程中,受众群体的疏离感、孤独感加剧,社会的分层碎片化程度也在加深。受众需要自己认同的人物,寄托情感和价值观。维系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力量就是来自公共精神和普遍的信念。德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说:“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义,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①

人物报道还能担负记录社会和监测环境作用。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中的《回家》一文,记载着一对父母带着儿子回家的艰苦历程,这对父母的坚韧和伤痛,引领读者体察到灾难给人类留下了何其深重的伤疤。凤凰台的《冷暖人生》把关注点投向了社会边缘人物,如死囚、从农村到城市闯荡的年轻人和争议性人物等。“小人物大历史”的现身说法,描述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的同时,反映着有典型意味的一些社会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大众的精神状态。

转型期的社会,环境高度复杂化,身处飞速变动中的人,特别是普通人的命运和呼声,需要通过媒介的信息渠道进行展现。而且,关注作为社会大多数的普通人,对于越来越关注民生的中国,也是很有必要的。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说:“普通人的故事却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其社会意义可能比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更有价值,他们的故事是生活更深层次的现实,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③

对典型人物“真实性”的认识

近年来业界非常重视典型人物事迹的“真实性”,例如呼唤从人性、个性角度出发,写出人物的可信性、可亲性。具体到写作中,强调在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选取最突出的、最具说服力的细节材料,展现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表现他们作为普通人不平凡的另一面。但是,通过研读一些遭到质疑的人物报道案例后,笔者发现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和操作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1.“隐性失实”的存在

“显性失实”,是指用虚构、夸大、拼凑、歪曲等方式生产出来的新闻。而“隐性失实”,是用片面的报道、有意的屏蔽等手段造成的。“写出来的典型”,就是“显性失实”的产物,这是新闻界公认的假新闻。而比较隐蔽的“隐性失实”的危害性还没有得到业界足够重视。

在人物报道上,最能体现“隐性失实”的,就是被报道对象的刻板印象。传统的典型人物在媒介上就呈现着过度类化甚至脸谱化的倾向。如先进就是有病不治直至殉职;劳模就是公而忘私,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人无性。

刻板印象的形成,一个重要原因是运用一些新闻宣传方法,故意突出一部分事实,有意识地屏蔽不利于展现人物形象的事件,将典型烘托得完美无缺。经历了道德高峰和低谷的“最有情义男”和“忘恩负义人”吴加芳感悟出:榜样有优点和缺点,“运气差的,缺点都出来了,运气好的,出来的都是优点”。这些是被型塑出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自然招致受众的怀疑甚至抵触。

2.与真实性相关的细节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典型报道在写作方法上有了很大提高,注意到细节描写能增加人情味,增添生活气息。如1998年对抗洪英雄李向群的报道,提到了他刚到部队时留着“费翔式”的分头,人前翘着二郎腿,见领导先敬烟。这些细节被认为“提高了典型的可信性与生动性,也为反映李向群的成长做了铺垫”。

毋庸置疑,细节的运用“提高了典型的可信性”,是改进报道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遗憾的是,细节的运用还是被停留在作为工具的层面上,却没有从决定稿件成败的高度被对待。典型人物的可信性就存在于真实的细节之中。虚构捏造出来的细节,一旦被受众识别,典型人物的立根之基被动摇,又何谈人物的感染力?

对“典型宣传合力能产生影响力”的看法

为了营造宣传合力,对于重大典型人物,最常见的是采取“集团作战”的方式进行报道。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的事迹时,传统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兴传媒互联网、手机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以“集团作战”最大程度地共享新闻资源,整合不同媒介的力量,营造极强的声势,使其在短时间内树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峰值。

这样多多益善的做法,也并非尽善尽美。如果正面典型宣传一味追求规模与数量,不讲究“度”,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甚至会产生逆向效应。逆向效应是由受众的逆向心理所引起的,按照传播学的观点,逆向心理是受众心理定势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受众对内容相同、形式单调的信息过量传播所持的抵触反抗心理倾向。

而且,“集团作战”大都是主题先行,被采访单位根据主题先准备材料。各类媒体根据自己定位和风格,记者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采取多种报道形式,充分挖掘典型的精神风貌。但是,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观点来源于事实材料,在相同的材料信息中寻找不同宣传点,很难让记者写出真正独家的故事、个性化的人物。为了把典型人物的精神风貌写透写全,有的媒介竭尽所能地改变角度,结果往往会在报道过程中片面夸大或拔高典型人物。

7.新华社探索多媒体新闻播报形态 篇七

日前, 新华社多媒体中心音频部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报道中, 为多媒体形态融合打造了一个成功案例。

据悉, 多媒体中心此次试运行中, 首次采取以权威发布的新闻稿件作为解说、配合相关视频资料进行报道。同时, 将权威发布的新闻图片进行视频化处理, 将有关信息通过横走滚屏字幕的形式加以呈现, 使得原本单一的文字报道立体化、声像化。

该中心还尝试用主持人的播报、解读作为串联, 对可以采取电话连线的当事人进行连线采访, 在播报中插播最新收到的图片、视频稿件, 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编辑、上传至网络及用户, 实现了多种媒体的立体互动与融合。

8.多媒体新闻 篇八

【关键词】中美媒体 新闻价值观 十大国际新闻

一、前言及研究方法

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新闻价值是媒体工作者和传播调控机关衡量和取舍新闻的标准。①不同国家的新闻媒体,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价值观念等的不同,持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和美国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的年度十大国际新闻,总结两社的十大国际新闻中体现出来的不同的国际报道的新闻价值观,由此进一步深化对中美两国传媒体系的认识。

本文以1998年至2008年新华社和美联社发布的十大国际新闻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方法逐条分析两个通讯社过去十年评选出的十大国际新闻。分析类目包括新闻的主题、涉及的国家、性质及报道集中的对象。由于美联社2001年有两条新闻并列第十,因此2001年美联社有11条新闻。这样,总共得到有效样本221条。

二、研究发现

新华、美联两社每年度的“十大国际新闻”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对1998——2008年两社的十大国际新闻的对比分析,可以归纳出中美新闻媒体的新闻价值观的特点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关注国际形势与重视政治报道

通过对十大国际新闻主题的统计(见图1),可以看出军事和灾难性事件在中美两国的十大国际新闻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在中国的报道中数量排在第一位的是国际关系,占28.2%,紧接着的是军事和灾难性事件,分别占23.6%和14.5%。而在美国的评选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政治,占27.9%,排在第二位的是军事,占20.7%,灾难性事件列第三位,占19.8%。

图1:1998-2008年美联社、新华社十大国际新闻报道的主题分布柱状图

新闻主题的分布说明冲突性、重要性在两国的新闻选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重要的地区性冲突、恐怖袭击事件、自然灾害在新华社与美联社的榜单中都出现了。例如,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卡利特娜飓风、南亚大地震、俄格冲突等。这些新闻的入选不仅是因为其冲突、刺激性的一面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在于这些新闻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际关系排在中国十大国际新闻中的首位,表明了中国对世界形势的关注。国际关系的新闻主要是有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国际组织的活动等,这些新闻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国际交往和斗争、国家利益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媒体在选择国际新闻时更看重的是新闻对整个国际形势的影响。

而在美联社的新闻中排第一位的是“政治”。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的选举和更迭占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有关美国选举的新闻出现了多次,如美国大选出现了5次,反映了美国选举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之深。同时,对政府的批评、丑闻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也占了相当的比重。例如,2006年共和党多名国会议员的丑闻、2005年中情局特工门事件、1998年总统克林顿因绯闻受到弹劾调查等。而美国国内的非法移民、同性恋婚姻、植物人特丽·夏沃的生死之争等当今美国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都在十大国际新闻中出现。

美国新闻界向来就有“揭丑”的传统,历史上还出现了著名的“扒粪运动”。约瑟夫·普利策也早在1961就宣称:“报纸的生命就在于‘揭露’”,这种揭露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一个是社会问题。②这些批评政府、揭露问题的报道一方面体现了美国媒体作为独立于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的监督者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即自由意志、社会责任感、民众知情权、监督权等。

(二)国际化与本土化

美联社评选的十大国际新闻中有关美国自身的新闻占了很大比例,而新华社选择的与中国自身有关的国际新闻则很少。(见图2)

图2:1998-2008年美联社、新华社十大国际新闻报道的区域分布柱状图

(说明:本国新闻指国内新闻;外国新闻指涉及本国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国家的新闻;国际新闻指外国新闻或地区、全球新闻,不涉及本国的新闻。)

从图2可以看出,美联社评选的十大国际新闻中“国内”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11年来国内新闻占34.2%,并且还有13.5%的新闻与美国有着直接的关系,共占48.7%。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最多的一年是在2003年,美联社选了7条国内新闻,其他的3条新闻也都与美国有关。而中国评选的大部分都是国际新闻,占78%。

美国新闻报道本土化倾向十分明显,主要原因就在于:冷战后,国际局势相对缓和,国际新闻报道中不再具有一个受众普遍感兴趣的主题,美国媒体把注意力转向国内,受众也日益关注实用的问题。③因此美国媒体在报道国际事件时,都要从接近性的角度看它是否与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念有关系,由此表现为,美国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越来越少,新闻报道越来越内向。

把新闻的接近性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之一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这一点,在新闻报道上就会表现为自我封闭和报道面狭窄,甚至影响到公众通过媒介全面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的能力。正如《纽约时报》的编辑麦克斯·弗兰克所说:“美国人忘记了在美国疆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这种把美国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倾向,加深了美国人对美国和美国以外的世界的漠视与陌生,也蒙蔽了公众对美国外交与国际关系以及国家安全的清醒认识,无端助长了美国人唯我独尊的心态,缺乏其他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④

与美联社不同,新华社选择的十大国际新闻反映了媒体对受众了解国际新闻需求的满足。中国的国际新闻报道比重越来越大,正成为中国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对世界和世界对中国的双向影响都越来越大。这些变化使中国对国际新闻的关注越来越强烈,想了解国际大事的需求日益增加。

(三)强调和谐发展与强调矛盾冲突

通过对十大国际新闻性质的对比(见图3),可以看出美联社的十大国际新闻中负面新闻占了很大的一部分,11年中,共有73条负面新闻,占65.7%,而正面新闻只占9.1%。而新华社评选的十大新闻中,虽然负面报道也占到了53.6%,但同时也有32.7%的正面报道。

图3:1998-2008年美联社、新华社十大国际新闻报道的性质分布柱状图

负面报道中的新闻主题大多数是由“不寻常”和“冲突”构成的。这两个新闻要素在西方新闻价值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⑤就如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体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事故、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具有负面因素的新闻题材对记者来说更加重要。”⑥

但过分强调负面报道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负面新闻强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反常、冲突和骇人听闻的现象,这在实践中就难免使天灾、人祸、凶杀、暴力、丑闻等消极现象充斥新闻媒体,间接地贬低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积极现象。⑦曾获普利策奖的哥伦比亚新闻研究所的霍亨伯格教授针对媒体的这种现象曾说:“(西方)新闻记者并未负起促进国际了解的责任,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战争、革命、凶杀、灾难是重大新闻。这种传统新闻观念的最大危险是将社会的正常现象隐匿在反常现象的后面,将人类导入一个迷惘的世界。”⑧

而与美联社的偏重负面报道不同的是,新华社在报道负面新闻的同时,也选取了32.7%的正面报道。新华社的正面报道主要涉及区域性组织的一体化进程、地区性冲突的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积极、进步、发展的一面。

(四)整体观念与个性主义

在美联社评选的十大国际新闻中,经常能看到许多有关个人的新闻报道,而新华社选取的新闻则基本上都是以地区、世界的角度来报道(见图4)。

图4:1998-2008年美联社、新华社十大国际新闻关注的对象分布柱状图

从图4可以看出,美联社的22条有关个人的报道占19.8%。新华社则很少选择个人性新闻。

这样的差异主要源于两国不同的文化。西方文化的内核是重视个性,而中国的整体观念侧重集体观念和国家精神,主张整体对个人的超越性。⑨因此,在国际新闻的报道中,中国把世界看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主要从地区甚至整个世界的角度来报道新闻。而美国习惯把个体看成研究的出发点,强调新闻价值对个体的关注,于是,就更倾向于从单个国家甚至是个人的角度来报道国际新闻。

三、结论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美两国的新闻媒体在新闻价值的取向上有着许多的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新闻更多地从地区、全球的角度选择新闻,强调新闻对国际形势、世界发展的重大影响,在报道负面新闻的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积极的一面。美国新闻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个国家和个人上,特别是有关美国国内的新闻,强调新闻的冲突性和政治报道,重视负面报道。■

注释

①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9.

②Joseph Pulitzer,Jr.“The Pr-ess Lives by Disclosure” in Allen Kirschner and Linda Kirschner (e-ds),Journalism Readings in the M-ass Media. 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71: 94.

③顾耀铭,我看美国媒体,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303.

④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4.

⑤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1).

⑥Bill Bonney,Helen Wilson.Australia’s Commercial Media,Sou-th Melbource:The Macmillan Co.of Australia Ltd,1983:317

⑦王倩,重新审视西方传统新闻价值观,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3).

⑧李瞻,新闻学,台北:三民书局,1973,275.

⑨郭万盛,近代中西传播价值取向的差异及生成原因,青年记者,2006,(18).

9.新闻媒体的职责何在 篇九

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并称为“中国四大门户”。更巧的是四大掌门人开山立派的门规惊人一致--网友喜欢什么新闻,我们就做什么新闻。秉承这一敷衍、迎合的宗旨,文人墨客们各显神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不得人的荤段子,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没有逻辑的胡扯,炒了又炒的剩饭,一则则新闻纷至沓来,一个个相干不相干的人粉墨登场。刘翔二次退赛,媒体异口同声“英雄”,怎么就不说背后的人英雄了得?重庆事件态度前后惊人的不一致,前有“打黑英雄”,后来怎的就“无法无天”?本该是“文学热”的硬生生就成了“莫言热”。新闻媒体混淆是非,风刮哪边往哪边倒,母鸡生了蛋,不关心蛋的质量,关心起鸡身上有几根毛。除了汶川地震兢兢业业的报导,每次重大事件的报道总是难掩失望,除了吸引眼球之外,无一不是夸大事实,推波助澜,断章取义者不在少数。这种“一波流”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全世界最权威的的刊物是《时代周刊》、信息量最大的报纸是《纽约时报》。要是能够作为《时代周刊》的年度封面人物,那就是祖上积德,三生有幸。韩寒说:“就是一本杂志,大家看的太重了。” 一个缺乏时效性的刊物,公正,客观,精辟独到的点评,没有什么秘诀。但就是这本杂志,却成为了世界的道德准则的标尺。奥克斯家族要求出版一份严肃、庄重、富有教养的报纸提供给纽约的精英阶层,无不幽默的说:“报纸不应该弄脏人们早餐的餐巾”。《纽约时报》以“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不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的宗旨满足纽约公民每个早晨的信息需求。新闻媒体的职责本就是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还原事件真相,剖析事件本质,做到惩恶扬善,普世基本价值观。国人的谄媚也就不足为怪了

上一篇:安吉真游戏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召开是真的吗?具体怎么回事?下一篇:韩国之旅-之仁寺洞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