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夜雨寄北古诗赏析(共10篇)
1.李商隐夜雨寄北古诗赏析 篇一
李商隐诗词《夜雨寄北》的诗意赏析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寄北:寄给家住北方的妻子。李商隐系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河内在巴蜀之北。
未有期:没有确定的归期。意指一时难以相聚。
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却话:重头谈起。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在一个初秋的雨夜里,无限思念远方的妻子,因而写下这首千古流传之诗。平淡朴实的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年,也许就是因为这份亘古不变的感情。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情感之真切,构思之新颖,令人拍案叫绝。
2.李商隐夜雨寄北古诗赏析 篇二
诗歌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语篇, 无论从语言学、修辞学、音韵学还是美学的角度来看, 都无愧为人类语言精华的完美载体。为弘扬中国古典文化, 古诗的各种英译本已屡见不鲜。在国内, 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出发, 对古诗及其英译本进行语篇纯理功能对比分析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 (如黄国文, 2002;朱小美、张军, 2006;张秀娟, 2006;蒋玉婷, 2007等等) 。但是, 以上研究只是通过分析, 概括总结了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 并未探究造成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本文拟从韩礼德功能语法的语篇功能出发, 以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及其英译本为例, 对比分析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 并试图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探究形成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
2. 李商隐的原诗简述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李商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短诗, 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 无华丽之辞藻, 记事、写景、抒情直截了当;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恩爱, 以及诗人对妻子无尽的思念。诗作前两句实写当前景, 后两句虚写未来情。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 有问有答, 写出了“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 两相对立;第二句是诗人当时所在地的环境描写;第三、四句,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描写了未来团聚时的景象。短短四行诗,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 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 余味无穷。
3. 语篇纯理功能简述及文本分析
韩礼德建构的功能语法是语篇分析的一个理论框架, 是其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篇分析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语篇纯理功能是指研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如何把信息组织好, 同时表明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关系的理论 (Thompson, 2000:19) 。在语义层中, 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叫做语篇纯理功能。
语篇纯理功能包括衔接系统、主位—述位系统、信息系统和逻辑—语义系统四个子系统。本文主要是探究英汉语篇在外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差异, 因此, 将只运用语篇纯理功能的衔接系统和逻辑语义系统理论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及其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本文所选的英译本为许渊冲译) 。
3.1 衔接系统对比分析
3.1.1 理论概说
衔接和连贯都是语义概念。衔接指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或者说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和另一个与之可以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 2005:161) 。韩礼德把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一个语篇如果运用了体现衔接关系的手段 (如照应、省略、替代、重复、连接等语法衔接手段或重申、搭配等词汇衔接手段) , 那么这个语篇就是有衔接现象的。连贯通常被视为抽象的心理现象, 是无形的, 是语篇整体意义的体现。一个语篇可以不用任何衔接手段, 但一定要围绕某个特定的话题展开论述, 而不应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 只有这样, 语篇才可能具有连贯性。
3.1.2 原诗的衔接系统分析
作为一个完整的语篇, 诗作各行之间存在着语义关系, 无疑是连贯的。诗作第一行一问一答, 句中的两个“期”体现了词汇衔接之“重复”手段的运用, 第二、四行的“巴山夜雨”形成词汇上的重复, 这也是上述衔接手段的例证。另外, 每行句子的主语都是隐形地蕴含在诗文中, 并没有通过词汇形式加以表现。除此以外, 原诗中没有运用别的衔接手段。
3.1.3 译文的衔接系统分析
许渊冲通过运用词汇衔接手段和语法衔接手段, 使译文成为一个既衔接又连贯的语篇。译文如下:
Written on a Rainy Night to My Wife in the North
You ask when I can return, but I do not know,
The pools in western hills with autumn rain o’flow.
When by our window can we trin the wicks again,
And talk about this endless, dreary night of rain.
在译文中, 原诗的每一行都由一个小句体现。译文中最明显的衔接手段是人称的照应 (Personal Reference) 和省略, 其中, 第一句的“You”和两个“I”指的是诗人和他的夫人;第二句为了保持句子的完整性和合法化, 用了一个无实义的形式主语“It”;第三句的“we”由第一句的“I”和“you”结合而得;在这里, 第三、四行诗句本是一句话, 但译者为了保持与原诗的一致性, 将其拆分为两句话, 它们共用引导这个特殊疑问句的短语“when can we”, 也就是说第四句省略了这个引导短语。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译文中人称照应手段和省略手段的运用是非常明显的。
除了人称照应手段和省略手段的运用外, 该译文还运用了连接衔接手段, 如第一句用了连词“but”, 将两个独立的分句连接起来;第四句运用了连词“and”, 将两个独立的动词短语连接起来, 清楚地表明了三、四小句之间的关系。
3.2 逻辑—语义系统对比分析
本小节将主要讨论原诗及其英译本的逻辑—语义系统。因国内外学者对韩礼德功能语法之逻辑—语义系统的理论已论述颇多, 在此将不再赘述。
3.2.1 原诗的逻辑—语义系统分析
这首小诗可以看做是由两个小句复合体 (clause complex) 和一个独立的小句构成的, 第一行诗构成一个独立的小句复合体;第二行诗是个独立的小句;第三、四行诗联合构成一个小句复合体。
诗的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 可以拆分成问句“君问归期”和答句“未有期”, 两小句之间的相互依赖情况 (Interdependency) 是“并列关系” (Parataxis) , 它们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是“扩展” (Expansion) 中的“延展” (Extension) , 其中, 答句“未有期”对问句“君问归期”的意义进行补充和添加。
诗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写景, 描写了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 衬托了诗人对妻子如秋雨般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该句构成一个独立的小句。
诗的第三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和第四句“却话巴山夜雨时“共同构成一个小句复合体, 两小句之间也是“并列关系”, 从内容上讲, 第四个小句对第三个小句的内容有所添加, 所以它们之间也构成“扩展”中的“延伸”逻辑—语义关系。
但是, 诗人并没有运用明确的连接词来标明各个诗行之间的逻辑—语义系统的关系, 而是让读者个人来体悟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 该诗文体现了隐形的逻辑—语义关系。
3.2.2 译文的逻辑-语义系统分析
译文基本遵从了原诗各行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与原诗不同的是, 译者用明确的连接词将各个诗行间的关系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这是因为英语是高度法治的语言, 逻辑—语义关系不明确可能会导致句子不合乎语法规范。虽然这样做遵从了英语语言的语法规范, 但是由于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篇题材, 这样做也有其弊端, 如使英译本丧失了原诗的意境美, 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和再创造空间也相应缩小。
通过以上对《夜雨寄北》及其英译本在衔接系统和逻辑—语义关系方面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结构上的不同之处:英语语篇通过运用各种起到衔接作用的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手段明确地标明各个语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篇章结构更严谨、科学和理性, 体现了英语语言形合的特点;而汉语语篇较少运用衔接手段, 通常是各个分句直接组合, 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要靠读者个人体悟, 体现了汉语语言意合的特点。这也说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 而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4. 结语
3.夜雨寄北李商隐课件 篇三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然后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然后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
4.李商隐《夜雨寄北》阅读答案 篇四
2. 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4.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5、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6、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7、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
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
8、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9、 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这句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突出的表现了思念无边的沉重和悲怆。
10、“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应用有什么好处?
“涨”字与“夜雨”“秋池”相照应,表面上即景点题,实则说明了淅淅沥沥的秋风使池水都涨满了。巧妙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夜不能寐的时间之长。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11、 想象一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描绘的场景,并写下来。
诗人和思念的人在长久的分离后终于得以团聚,相谈甚欢,直至秉烛,他们谈论些什么呢?原来谈论的就是现在彼此思念的情状。
12、 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
5.《夜雨寄北》赏析 篇五
李商隐(约812年或8—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6.夜雨寄北白居易古诗带拼音 篇六
1 古诗夜雨寄北李商隐带拼音版
jūn wèn guī qī wèi yǒu qī
君问归期未有期,
bā shān yè yǔ zhǎng qiū chí
巴山夜雨涨秋池。
hē dāng gòng jiǎn xī chuāng zhú
何当共剪西窗烛,
què huà bā shān yè yǔ shí
却话巴山夜雨时。
2 古诗夜雨寄北李商隐的意思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古诗夜雨寄北李商隐带拼音版,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一起来了解一下古诗夜雨寄北李商隐带拼音版,古诗夜雨寄北李商隐的意思,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吧!
3古诗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四川时寄给他妻子的作品。诗的大意说: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吗?还没有一定的日期;现在,我所在的巴山一带,夜间正下着秋雨,雨水已经涨满了池塘。什么时候才能和你共同坐在西窗下,剪着烛花谈心, 再回过头来详细追叙今天夜晚这巴山夜雨时的孤寂心情。
7.夜雨寄北-教案 篇七
①: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泌阳)人。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友人或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友人或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②:泛指巴蜀之地。
③:再。【诗的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还没有定回来的日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秋雨涨满水池。什么时候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体裁是 七言绝句
注解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5、共剪西窗烛:指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
6、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
7、却:副词。还,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作者的介绍:
李商隐(813年—858年),男,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与李贺一样,李商隐也善于写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在李商隐的诗中,这两种境界水乳相溶,借梦寻得对痛苦人生的解脱,借梦寻得灿烂美丽快乐的人生。如“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牡丹》);“十年长梦采华芝”(《东还》)等。
李商隐的诗固然是诗苑奇葩,文也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
《李商隐全集》以清人冯浩的《玉溪生诗集笺注》三卷、冯浩详注《樊南文集》八卷、钱振伦钱振常兄弟笺注《樊南文集补编》十二卷汇合成全集,并删除笺注而成,内容全而篇幅不长,价格较低,并在书后附以李贺诗集,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而又喜爱晚唐诗文的读者阅读。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8.夜雨寄北 《论诗》教案 篇八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一)填空: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李商隐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何时能够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再_;[话]:_回叙_
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问答
1、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
3、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4、成语“剪烛西窗”源于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5、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6、下面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
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地憧憬。
D.“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乐的谈话材料。
《论诗》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一)填空
1、解释词语
才人:有才华的诗人 风骚:文学才华
2、此诗要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诗篇的杰出成就。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二)问答
1、“至今已觉不新鲜”这句话有人认为是故意贬损李杜,说说你的理解。
“不新鲜”并不是贬低李杜,而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读者需要创新,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作品。
2、联系整首诗的意思来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的主张?
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
3、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4、阅读赵翼《论诗》这首诗,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前两句是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口传诵,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已觉得不新鲜了。
B.后两句是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
C.诗人认为李白、杜甫的诗也有其时间的限制,流传一阵后就没有生命力了。
9.夜雨寄北诗歌 篇九
无法落墨
无法把窖藏很旧很旧的雨水取出
十里以内,无法谈梨花
雨来了,绵长而轻
铺开信笺,在那些留白处
吟一阙长相思
二、
雨来时,乡愁虽无舟可渡
幸好,有笺可航
雨不肯歇,它把经年倍感温存的词语
落入池塘
除却距离,除却灯火
除却胸中的万里江山
我一直期待有东西能够填满池塘
三、
这样的夜晚,又落雨了
我故意打翻茶盏
是为着引出赌书的章节
上一节,你执黑子,我落白子
解一盘旷古未分胜负的残局
下一回目里
你临摹一匹白马
从平原一跃入川
章末的几节被遗失
灯花渐弱,茶色已老
西窗夜夜寂寥
四、
这样的夜晚,雨一直落
砚一直磨
宣纸一平再平
玉质的镇尺坐拥韵脚
此时,
寄些平仄向北
每个词语都柔软而充盈
10.夜雨寄北注释及赏析 篇十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 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李商隐夜雨寄北古诗赏析】推荐阅读:
李商隐《夜雨寄北》古诗词10-27
李商隐诗词《隋宫》的诗意赏析10-21
鸳鸯,鸳鸯李商隐,鸳鸯的意思,鸳鸯赏析06-16
李商隐《泪》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总结07-26
屏风,屏风李商隐,屏风的意思,屏风赏析10-17
夜雨古诗08-05
和友人戏赠,和友人戏赠李商隐,和友人戏赠的意思,和友人戏赠赏析06-26
李商隐.无题09-28
李商隐 无题10-03
二月二日李商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