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读后感

2024-07-19

《一本好书》读后感(精选8篇)

1.《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一

一本好书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本好书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本好书读后感1

福尔摩斯是这本书的主角,他是一个镇静、分辨力强的人。如他第一次遇到华生时,一眼就知道华生是一个医生了,因为他是当了许多年的侦探了。他先当侦探时,还不能做到这样,他是一点点的积累经验后才能的。他的判断是直觉的。他的思路是这位先生既有医生特征,又有军人气质,显然是个军医。这让华生不敢相信,他知道福尔摩斯的经历后对福尔摩斯非常的崇拜。

当我读完了这本书后就陷入了沉思,我也不像福尔摩斯一样么,我最先开始学分数的加减法时,弄得我真是百思不解,但我跟分数的加减接触的时间长了后,分数的加减法就不像以前那么难了,甚至有些我还觉得很简单。

我的学习与福尔摩斯探案遇到的经过有几分相似。我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成功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没有人不学就会的,要一点点的积累经验,这样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一本好书读后感2

今天我读完了西游记,我对西游记有很大的印象,现在,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写的西游记读有感吧!

我读完西游记,里面印象最深的人是孙悟空,孙悟空在里面武艺高强,保护师傅的功也最大。孙悟空虽然脸上长的很难看,如果用功夫里面谁也打不过他。我里面最崇拜的是孙悟空,我不用说你们一知道。

我知道了这是唐朝的时候,唐僧,唐僧,如果是宋朝,就是宋僧了。所以,是唐朝的时候。

西游记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就会出现奇迹,就能成功,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

比如说我读书,读了一半,就想看看别的书,就这样,妈妈说:“只要你读完了,吃的你要什么东西都给你买,就这样我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

孙悟空是为了什么我才喜欢他呢,是因为很多事,救师傅,虽然猪八戒和沙悟净也有功劳,但是也没有孙悟空厉害,第二喜欢的是唐僧。

因为唐僧心地善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好坏不分,所以唐僧这一方面我不喜欢。

一本好书读后感3

当我津津有味的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时,我被这本书的作者深深的感动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国20世纪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它具有丰盈的情感蕴含、深厚的思想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李学斌给海伦·凯勒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评价。

可怜的小海伦在出身19个月后便失去了光明和声音,从此,她的世界里只有黑暗与寂静。海伦·凯勒是可怜的又是幸运的,她的一位老师改变了她的一生——安妮·沙莉文老师,是她使这个盲聋女孩学会了说话。

如果我们失明了才知道眼睛的宝贵,就该在未失明时好好利用它,如果年老了才懂得开始珍惜时间,就应该在年轻时珍惜它!

同学们,让我们像盲人珍惜视力一样来珍惜自己的性命吧!

一本好书读后感4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讲了一个奇妙的故事:一个大约14岁的男孩,个子又高又瘦,长者浅黄色的头发。他很调皮,喜欢做恶作剧。

一个天气很好的星期天,调皮的尼尔斯被小精灵变成了非成效的小人儿了,尼尔斯骑着大白鹅,和大雁去了许多地方。也冒险了许多次!

尼尔斯和大雁联用车轮战术打败了诡计多端的狐狸,;他用魔棒黑老鼠打败了灰老鼠;他用尖刀勇敢的与抢劫的大鸟搏斗;他把鸟巢当船划;从猎人枪口下就出绿水鸭;他从熊口死里逃生;他把瀑布当滑梯玩……最后和雁群告别后,最后男孩又变回了原形。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老尼尔斯的许多优点有勇敢、聪明、可以勇敢的面对困难,而且我也找到了自己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粗心,我以后要想方设法地把他改掉,我还很希望能像尼尔斯一样与动物去一次大冒险!

一本好书读后感5

读完这本书,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书的名字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可她不到几岁就失去了话语,失去了听力,失去了双眼。在这个没有声音,不能说话,看不见事物的孩子心中,却充满了幻想和灵感,海伦从小就很聪明,她还有个好伙伴与她心爱的狗,海伦非常好学,当她该上学时,父母请来了家教:莎丽文小姐,从此,海伦就受到了教育。但在教育中,海伦也有一些困难,比如:水和杯子,她总是分不清,在一次次痛苦和绝望之中,老师并不着急,她让海伦穿好衣服,到公园里去,到了公园,莎里文小姐让海伦摸了摸喷泉里的水,在海伦的手心里写上了water(水)这个单词,海伦终于明白了,世界上各种东西都有自己的.名字。在一次次胜利和成功之中,海伦考上了大学……

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连这个残疾的孩子都能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我们应该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一本好书读后感6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很多有趣的书,其中最精彩的要数那《三国演义》。

它讲了吴、魏、蜀三国之争,在故事中让我认识了:神机妙断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小心眼的周瑜和心胸宽广的刘备等一大帮子人物。我最欣赏的是诸葛亮,他上懂天文,下知地理,还用兵如神!帮助他的主公刘备破敌无数,最后成就了大业。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草船借箭。周瑜一心想害诸葛亮,想出一个三天做出十万支箭的不可能的任务交给诸葛亮办,一旦完不成就可以重罚诸葛亮。聪明的诸葛亮早就在心里盘算好了对策,用二十只船,几个帮手,利用晚上的大雾与大敌曹操擂鼓宣战。曹操以为敌军突袭又不敢匆忙应战,只好对着鼓声的方向放箭。结果诸葛亮满载而归,戏弄了曹操,完成了周瑜给的任务,把周瑜惊得目瞪口呆,对他的才华心服口服。看得我荡气回肠。

我以后也要像诸葛亮那样,做一个聪明的人。

一本好书读后感7

在这暑假里,我读完了淘气包马小跳这一整套书,但在这些书里我最喜欢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小英雄和芭蕾公主。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发生了大地震,住在望龙山上的爷爷奶奶好几天都没消息。无意中,马小跳发现报纸上小英雄居然是乡下的小伙伴“小非洲”,到医院一看,果然是“小非洲”。马小跳他们去看“小非洲”的同时发现了“芭蕾公主”,夏林果教“芭蕾公主”用手跳芭蕾舞,他们实现了“芭蕾公主”的梦想。“小非洲”病好了后,马小跳便把他接回了家。还有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就是马小跳七十二岁的奶奶一个人救活了二十一个人。

读完这本书后,我被书中“小英雄”和“芭蕾公主”的精神所感动;同时我也敬佩他们的精神。我要学习马小跳乐于助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危险和困难要学习“小英雄”和“芭蕾公主”总是乐观地去面对。

一本好书读后感8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爱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它曾经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它的主人有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孤独的老太太和一个小女孩。

刚开始读时,我觉得这只猫活的一点也没有意义。他一直活的浑浑噩噩的,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他讨厌每一个养它的人,也不怕死。后来他变成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野猫。

虽然每天充满了孤独和不安,但是它很快乐。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美丽不语的白猫,并不知不觉的爱上了它。这是一种在漫长的生涯中从来没有过的感情,这让它有了爱与被爱的体验。它头一次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了。当心爱的白猫死去时,它宁愿死去。因为对它来说,没有了爱,在浑浑噩噩的或一百万次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明白,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生命才更有意义。

一本好书读后感9

今年暑假,我读了《培养男子汉的故事》这本书,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宽容崇高的品质》一文。

里面讲胡佛是一位著名的试飞员,一天,他在圣地亚哥航空展览中完成了表演任务后,在回到地面时飞机发生了意外,在三百米高度时,两个引擎熄火了,但胡佛凭着高超的技术安全着陆,未发生人员伤亡。而事后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是保养师给飞机装错燃料,于是他去找保养机械师。机械师认为胡佛肯定会狠狠地骂自我一顿。然而恰恰相反,胡佛不但没有批评机械师,而且还亲切地提醒他以后要注意。

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犯了错误,我自我来承担后果,这原本是会让我很生气的事情。可这时我能原谅别人那将是一种最崇高的品质。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感到很惭愧,记得有一次,班里的张家硕刚从我旁边走过来,平白无故地骂了我一句话。我感到个性生气,于是就顺口也骂了一句。跟胡佛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而读了本文后我也明白了以后做人要宽容、大方。机械师把飞机的燃料装错了,竟然差点把3个人的生命送上了西天,可胡佛还原谅机械师,而我为了一点小事就这样生气,还差点失去了一位好朋友。真是使人感到了万分惭愧呀!从今以后,我必须做一个宽容的人。

一本好书读后感10

昨天,我和妈妈去上超市,妈妈叫我去选书,我看见《笑猫日记》,先选了一本看看,发现挺好看的,就买了一本。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后来买下了全套。

《笑猫日记》说的是笑猫和马小跳以及朋友全家的故事。

笑猫会笑,很多心情,都是用笑来表达的。他会冷笑、狞笑、嘲笑、苦笑、皮笑肉不笑。他是一只有思想的猫,相信性格决定命运。他喜欢观察人,懂人话。笑猫为了治好虎皮猫的耳朵,经历了千辛万苦,采回了兔耳朵草,却被兔子吃了。

他明知道虎皮猫听不到,还是把自己的故事讲了无数遍,他的诚意让枯了38年的树发芽,让铁树开花,终于,笑猫感动了上苍,虎皮猫的耳朵好了。他最后和虎皮猫结了婚,生下了胖头、二丫、三宝、小可怜。小可怜瘦弱多病,在全家万般呵护下,她已经熬过了寒冷的冬天,就在春天来到的时候,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

我读到这些的时候,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同学们,你们也看一看吧!一定会被笑猫感动的!

一本好书读后感11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有一对父子,他们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成语故事》、《海底世界》。

有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这对父子来到新华书店去买书,老板非常热情的给他们介绍了一本好书,他们兴奋极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迫不及待的打开书的第一页,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爸爸也情不自禁的伸过头去,和儿子一起看起来,就这样,他们俩边走边看的回到了家。

到了家,他们口渴了,爸爸赶快烧了一壶水,又跑过来看起来。过了一会儿,水烧开了,冒出了烟,爸爸没有发觉,这时,水漫了出来,并且发出了警报声,爸爸顿时吓了一大跳,赶紧跑到客厅把水给拔了。爸爸想泡茶喝,便一手拿着茶叶,一手抓了一把,头又伸到儿子手上的那本上,并不时的大笑起来。但他却仍然不知道茶叶还在他手中呢。

晚上,该洗澡睡觉了,可爸爸却不想离开儿子手中的那本书,便请求儿子,让儿子和他一起到浴室里去看,儿子答应了,他俩走进浴室,把门一关,爸爸衣服、鞋都没脱就躺进浴池里。儿子呢?他呀趴在地上,又开始做他的书虫了。他们身上的衣服全打湿了都不知道,却仍然沉浸在这本好书中。

夜深人静了,这对书呆子父子还在津津有味的看这本好书呢!

一本好书读后感12

今天我读了《画眉嘴国王》这篇文章。

文章里写的是从前有位公主,漂亮的举世无双。但她很高傲自大,觉得没有一个求婚的人能配得上她,还拿他们取乐。一天,国王把所有来求婚的人都请来了。当公主看到一个嘴巴向上翘的王子时,便大声笑起来说:“看,他的嘴多像画眉鸟的嘴啊”从此人们就称这位国王为“画眉鸟国王”。国王见女儿如此不懂礼貌,就决定把公主嫁给乞丐,公主知道后后悔极了。这天国王要举行婚礼,公主悄悄站在大厅前观看,这时一位穿天鹅绒衣服,挂金链子的年轻国王来邀请她跳舞,公主想逃避,但国王拉住了她的手,和蔼的说:“亲爱的,我就是你的乞丐丈夫”。说完,所有的人都来祝贺他们。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懂得了待人应该谦虚、礼貌,不能瞧不起人。傲慢无礼的公主经过磨砺,她也改变过来了。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必将阻碍自己前进的脚步!作为生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记住这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画眉嘴国王》,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至理名言铭记在心。

2.《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二

关键词:职高,专业课,课堂教学

1 前言

前几年, 学校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了文秘专业, 并安排笔者担任文秘专业课教师。被委以重任虽深感荣幸, 但一打开教材, 便傻了眼, 全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专业术语, 顿时感觉无从下手。想找些资料, 但文秘专业教学资源稀少, 鲜有教学参考资料, 而且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学研究也是“门庭冷落”。笔者既缺少本专业的专业技能, 也得不到必要的教学理论的指导, 在课堂上仅凭着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 难免产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 从而直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上课稀里糊涂, 下课一脸茫然, 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尽如人意。

面对此情此景, 笔者也曾困惑过、迷茫过、无助过, 甚至想过打退堂鼓。这两年以来, 笔者一直在认真学习姜大源教授的著作《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今年暑假笔者又有幸参加了安徽省工商职业学院承办的文秘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在培训中合肥铁路工程学校李立胜先生在授课中再次为我们解读了姜教授的职业教育理念。

通过学习与培训笔者深深认识到要想跟上21世纪的职业教育教学步伐,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特别是通过多元智能的人才观理论的学习, 让笔者认识到, 中职学校的学生并不是我们传统观念所认定的差生, 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 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 中职学校里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差生”, 中职学校的教育功能应该定位在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 创造学生产生自信心的环境, 引导学生正面牵移, 全面发展, 这样才能使“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成为可能。

在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论后, 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了教学改革, 学习采用姜大源教授倡导的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开展实践教学。姜教授倡导的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其根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 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 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这里借宣城市开展首届“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读书征文活动的大好机会, 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2 坚持探索性原则, 注重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是学生获取信息、自我完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性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合作探索型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兴趣点多、探究欲强的特点, 教师要创造性地探索出实施课堂教学的新的理论和科学方法, 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新颖有趣的实践机会,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技能, 形成专业意识。通过实践性活动的开展, 拓宽教学渠道, 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 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 坚持指导性原则, 注重调动兴趣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 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此时, 教师不是知识的仓库, 不是权威, 不是真理裁判官, 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协助者和合作伙伴。教师必须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乐于学习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新的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 乐于把知识传授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想方设法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活动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形式不能过于单调, 也不可太过“花哨”, 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新知、提高水平并逐步提升专业素质, 培养专业技能。同时, 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眼点, 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关注和鼓励, 使学生乐意、喜欢参加活动。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智慧驾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机智应变的反应能力以及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 才能做好实践教学的主导,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充电”, “强身健体”, 锐意改革, 提高自身素质, 当好“指挥官”, 做好“服务员”。

4 坚持综合性原则, 注重素质的培养

文秘专业的课程不是“纯思辨”、“纯理论”的教材, 而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课本中很多知识点的设计, 并不是要同学们死记硬背, 而是要求同学们能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 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做出及时有效的判断, 从而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将理论与实际的运用充分结合, 易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学习, 无法进行深入了解, 而只能机械背诵, 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最后只能形成学习与生活严重脱节的后果。即使老师透过语言或文字将问题情境重述, 学生亦难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为了能使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工作实践中, 情境教学就成为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将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透过真实的情境呈现, 设计适当的问题, 以提供学生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单一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培养正确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 提升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注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虽是一本理论著作, 但姜先生的这本著作内容不抽象、不枯燥, 而是力求采用质朴的语言进行生动的讲述, 教学实验设计十分合理, 特别是选用了教师熟悉的教学案例, 用其特有的职业教育学的视角进行了解释, 找到教育的新的契合点, 从中挖掘出职业教育的真知灼见, 因此, 这本书为教师提供了参考和实践的东西, 真正做到融趣味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于一炉。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 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学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种职业艺术, 当老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 并将所学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中。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每次研读《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这本著作, 收获都是颇丰的, 因为每次都能给笔者带来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体会。

笔者深爱着自己的教师职业并一直在努力着, 希望自己在职业教育这条路上能越走越远, 更希望中国的职业教育能早日走出一片艳阳天。所以, 最后, 笔者想借用姜教授在前言结尾处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并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勉:“有人说笔者高产, 其实笔者并无八斗之才。因每日忙忙碌碌, 很少有整体的时间用于研究, 所以只好把喝咖啡、品清茶的工夫都用于思考。于是, 在喧闹的巴士里, 在奔驰的列车中, 在翱翔的飞机上, 冥思苦读之中不时有闪光的东西出现。庆幸的是每年有3个黄金周, 每周有2个休息日, 那是我最高兴的日子, 因为出活啊!”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高海生.秘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马永飞.文书与档案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读一本好书 篇三

邵峰

书,亦师亦友

邵峰进入演艺圈已经数年,做过副导演、制片人,演过电视、电影,唱过歌,可谓全才。但对于观众来说,最熟悉的还是他演的电视剧。《金锁记》、《生活秀》等等剧作中,邵峰成熟稳重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被导演高希希看中,出演《纸醉金迷》的男一号“魏端本”,邵峰又给观众带来一个全新的角色。

当谈到为什么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时,邵峰表示,自己不喜欢出席各种公众活动,不是为了低调而低调,是个人的性格所至。“我的性格当中的‘不争’,尤其是到了现在,有过一些经历之后,对很多欲念都淡了,没有了,更没有嫉妒。”邵峰真性情表露无遗。

其实每个艺人多需要内在的自我提升,少峰也是这样一个人,闲暇的时候他会给自己放空,重新做一个空白的自己,有时候也会根据剧本的需要会给自己充电,充电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了。“人的知识很大的一部分是从阅读中获得的,要想从书中学到东西其实很简单,当读到书中的理论或者是某情节时你可以尝试把读到的东西与自己的实际经历联系起来思考。平常你或许很难从生活中的小事感悟相应的人生哲理,但是如果把这些小事联系书本所写,你就会发现书中所写东西的现实意义,这样学来的东西一定会印象深刻,过目不忘。有些书,受我们阅历的限制,读一遍还不够,要反复读,因为你的生活经验一开始没有那么的多,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你对作品的理解程度,随着生活体验的不断补充,再读同一本书或许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了。还有,世间很多事情的发展所蕴含的道理是相同的,虽说过程不同,但是依循的道理却相同。所以,读了一本好书,从中学习到理论其实可以很广泛的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读书的方法其实很多,每个人的体会也不同,参考别人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办法。读书就像饭后散步一样,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饭后不散步唯恐消化不良,生活中不读书唯恐思想空虚、固步自封。”

书是我们从小接触的第一个伙伴,甚至会陪伴我们终身。“读一本好书就如同散步遇到世外桃源,踱步于荷塘月色,是一种无法言表的荣幸。如同倾听一股山泉,清泉汩汩流淌,诉说来自深山里的奥妙,玄妙而又令人迷醉,享受从内到外洗礼的澄澈;如同闻见八月桂花,花香幽然飘然,直达心房的蜜意,待你已走远还意犹未尽,而从鼻腔到脚下都已经沾染了一身的芳香;如同沐浴冬日的暖阳,缕缕光线、丝丝温度,慢慢地注入肌肤,补充营养,赋予御寒的温暖;如同登上了峻秀的山峰,一览山下的林林总总,美好的抑或世俗的,给你一个高度和尺度去引导你,教你辨别,消除心中暂时的压抑;如同‘东临碣石,以观苍海’。海天一色,日出东方,感受人的渺小,海的深远,宽宏的力量,俯仰沉浮的规律;在不知不觉中,思维迅速聚集,情感开始清晰,时间开始凝固。让你总有爱不释手的冲动,而读后却是饱餐后的满足感,书本中的字字句句是每一粒粮食,待你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慢慢消化,发挥作用;读一本好书,感受水之浩浩淼淼,海之汹涌澎湃,山之浪漫灵动,原之坦坦荡荡。读好书犹如交一位良师益友,听他娓娓道来,字字精辟;和他相处,潜移默化中近朱者赤,心里的困惑渐渐消散,不自信的自己慢慢苏醒,失败的过去翻过历史的书页,滤去浮躁和虚荣,踏着时代的音符,踏踏实实地在晨光中刷新自己的页面。”

邵峰说:“其实我不会推荐很多我喜欢的书,因为每个人所喜欢阅读的东西不会相同,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读书不要有局限性,想很多博学的人不会局限于一类的图书,会吸纳各种门类的知识,所以,他们在能称得上大师,人总是要学无止境的,我想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才是最好的。”

生活中的邵峰是个安静的人,安静却不会缺少多年来所带来的气质。其实邵峰一直想要稳定的家庭生活,就是一种稳定的生活。“因为做演员太奔波,常年不着家,我有的时候一年工作11个月,没办法和家人在一起。其实人家都说做演员好像是看到的都是绚丽多姿的那一面,看到的都是鲜花,看到的好像是很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实是很枯燥的一种生活。因为每天可能是昼夜颠倒,每天经常是饿得饥不裹腹,经常没有办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更不要说亲情。有时候家是非常重要的。”当我问起如何评价他自己的事或,邵峰这样回答:“我站在一个高度,特别客观的,特别中肯的,特别坦诚的来评价我自己,我是一个好人。但是好人看怎么说了,我抽烟,这算不良嗜好,偶尔喝点酒。但是我觉得,我是心地善良,我比较宽容。”

韩雨芹

阅读寻找快乐的源泉

韩雨芹并不是丢在一群大腕儿中能立刻被认出来的耀眼明星。初为人知是因为演活了《大生活》中追求梦想的张紫云。凭借这部戏,韩雨芹被称为“新晋玉女接班人”,并获封“星尚潜质先锋人物”称号。

除了《大生活》,她还参演了不少影视剧,无论是《铁齿铜牙纪晓岚4》中温婉娴静的闺门小姐梅映雪,还是《相伴》里坚韧勇敢的女护士鸽子,抑或是《不如跳舞》中孤傲独立的舞者丁歌,每一个角色都在她的精心诠释下栩栩如生。因此大家逐渐记住了这个拥有甜美笑容和曼妙身姿的小女人,她的清新像夏日里一阵拂面而来的风。

韩雨芹很喜欢看书,她回忆道:“在上小学时,一次课外阅读时读到了《三国演义》,刚好那个时候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正在播出,很经典,这让我一下子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从那时开始,她便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是在大学时期,她的阅读量一下增加了好多,因为是学习表演专业,所以需要大量接触西方的戏剧。不过现在的她更多的去关注关于社会、旅游、时尚、生活方面的书籍,她说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已经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寻问她“会经常阅读书籍来给自己充电吗?”韩雨芹想了想,说道:“如果工作阶段,更多的是看电影,闲时喜欢看看老书,有的好书百读不厌。现在这个社会变幻莫测,但很多事情的根源还是需要依赖老道理的。最近我比较喜欢看一些影评,从中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有的时候我也订阅一些喜欢的刊物,可以快速获得新信息,长篇阅读现在有点少了,因为拍戏工作时间不允许。”

张爱玲是韩雨芹最喜欢的作家,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张爱玲在写作上表现出的细腻的情感总是给人希望與绝望的双重冲击。她性格上的乖张完完全全体现在了文字上,冷漠、刻薄,继而又风情万种。迄今为止,她最爱《飘》这本书了,“无论是书和电影都很棒,能够把一个女人的一生与时代密切的结合,对家庭、爱情、婚姻、事业都有很深刻的探讨。这部小说太经典,我想很多朋友都有共鸣吧!”

“我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固定阅读的书籍,”韩雨芹说道,“比如需要和工作相关,就会看戏剧作品。如果要下厨房,就要有厨艺的参考书,而搭配服装又需要时尚书籍,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导航书籍’。最近我正在大量的看与慈善有关的书,因为这几年跟着张国立老师一直在做慈善,自己也是‘国立爱心基金’的一员。我希望多看一些跟慈善有关的书籍给自己充充电,这样在配合以后更多的去实践到需要帮助的团体中去。”

问道她平时的妆容的时候,她笑咪咪的说:“呵呵,我的妆容很简单,十分钟搞定。我觉得最重要是均匀肤色,然后腮红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人看起来气色红润精神!妆容嘛,最重要是保持整洁,注意控油就可以了。”

而对于演员这个职业,韩雨芹很认真地说:“想要做一名好演员其实是需要拥有大智慧的,一场戏有一百种表演方法但其中只有一种是准确的,一个好演员应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才能达到准确。这些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热爱这个职业的原因。”

韩雨芹之快问快答:

Q:你一般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最新的时尚资讯?

A:杂志,信息量大,篇幅不会太长,符合生活节奏。

Q:在工作中如果有一定的自由度,你最喜欢把自己打造成什么样子呢?

A:每天大胆尝试不同的风格,随性又有设计。

Q:你觉得自己最自信的地方来自于哪些方面?

A:强大的内心,良好的心态。

Q:你觉得自己最引人的特质是什么?

A:认真倾听,善解人意。

Q:希望成为什么样的艺人?

A:有德有才,张国立老师就是我的榜样。

Q:你会花大量的时间来保养自己么?

A:工作多的时候会懒一些,不工作的时候会恶补,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Q:你经常健身么?都会选择什么健身项目?为什么?

A:一周1到2次健身,游泳或瑜伽,主要针对我糟糕的颈椎。

Q:你的假期是如何支配的?

A:假期都用来和家人一起旅行,见多识广了,心里格局也会感觉变大。

Q:除了阅读,你还会选择什么方式来给自己充电?

A:看电影,还有和成功的人聊天。

Q:如果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你会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A:像现在这样就好。

Q:近期的一些工作安排和计划?

A:进入去年拍摄的《心术》和《青瓷》的宣传期,新戏也正在洽谈中。作为国立爱心基金的领事,近期还想去云南的偏远山区学校走访,实地考察,多做善事。

叶倩云

读书就是享受人生

叶倩云,咋一听到这个名字时,你可能会问:“这是谁啊?”可是只要你看过电视剧《钱多多嫁人记》,你一定就知道田惠子这个角色。没错,叶倩云就在其中扮演田惠子。不仅如此,在大热的电影《失恋33天》中,她还饰演了小野猫CICI,而在最近湖南台的开年大戏《你是我爱人》中,她又一次颠覆形象,饰演了“小三”眉秋。一次又一次的精彩演绎,让叶倩云逐渐在观众的心目中落地生根。

在书中寻找自己

叶倩云热爱表演,亦喜欢读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西游记》了,她说 :“记得当时看完电视剧之后,就很想继续看小人书。而长大之后才明白,其实《西游记》里面还有讽刺意义。”

叶倩云说:“我在上大学的阶段读书是最多的,都不记得当时读了多少本了。因为那个时候本来就在学习阶段,需要大量的书本上的信息来充实自己,所以不管从学习方面还是个人爱好方面都会去找书籍来阅读。虽然现在也会经常去买一些书籍,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可能会花很长一段时间才看的完。”

不难看出,叶倩云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而且她比较喜欢西方文学,像海明威、雷马克,还有加谬的书她都读过。“加缪的长篇《鼠疫》是我最喜欢的。相比加缪的另一本《局外人》的话,《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的荒唐的生存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而是在艰苦搏斗中感受着人生的幸福。而这部小说所表达的人生观是自己的生命已经不再重要,群体的生命才有意义,个人的利益已经不具意义,群体的利益才具意义。告诉人们面临什么样的绝境,有爱就有希望。我觉得好的东西应该跟大家一起分享,也借此机会,希望《时尚北京》的读者们有机会可以看看这本书。”

在所有书籍的种类里,她最爱看小说,因为它们故事性很强,很有想象空间。很多经典电影都是改编自小说,有的时候文字比音画更有张力,大部分人看小说的时候都会幻想出自己心中的那个主人公。尤其是在看小说的时候,会从别人的故事里学到一些道理,体会不同的人的心态,对于表演也是很有辅助性的。

而在所有的作家里,鲁迅也是她最热衷的一位。“因为他外冷内热的风格,短句,冷冷的语调,简单的描述,却是一颗火一样的心。鲁迅的文字很锋利,当时提出的一些观点,同样适用于现在的语境。”

虽然现在工作很忙碌,但是她还是会抽出时间阅读书籍给自己充电,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虽然没有在上学期间那么大的阅读量,但是只要有空的时候她就会看书,因为书本中的信息量太大了,而且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一般会在晚上读书,”叶倩云说着,“可能因为白天会有很多工作要去处理,而且我觉得晚上可能会让人更加利与思考。现在我正在读一本关于情感的小说,名字叫《南音》。它的作者很年轻,但是描写的各种感情很细腻、成熟。”

“因为现在步入社会,会遇到很多问题,自己的心情也会不好,很烦躁。所以我总是会看一本叫《古印度智慧》的书,因为这本书说到很多哲理,让人们在必要的时候放空,放慢,看事情会看得更清楚些。”

顺其自然的生活

叶倩云因为总是饰演一些时尚感比较强的角色,所以她对时尚也有自己的看法,自然,不造作,适合自己就是她对时尚的诠释。因为生活节奏快,她一般都会通过上网或者阅读杂志来获取最新的最in的流行资讯,“不一定非要跟着流行走,流行什么就穿什么,流行的不一定就最适合自己,但是也不能不知道,不了解。”叶倩云认真地说道。

不拍戏的时候,叶倩云一般不会化妆,基本都是素颜,她说这是为了让皮肤好好的休息一下。而对于自己的容貌上有什么设计,想把自己打造成什么样子?她想了想,说:“没有什么设计,主要还是适合自己,顺其自然最好。如果自己可以决定我还是喜欢随意、舒服、漂亮的装扮。”

别看叶倩云衣服小女人柔柔弱弱的样子,可是她却是一个敢于保持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人,她说这也是自己最自信的地方。“我是一个特别自然、乐观、本真的人,”她很诚恳的说着。

你一定想不到,其实叶倩云在大学主修的专业是导演,她说学习导演并不和演员职业相冲突,反而从另一方面给表演奠定了一些基础。“我觉得演员这个职业就是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尝试人生百态。对我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挑战角色,挑战自我。”

空闲的时候,叶倩云会做些运动,有空的话会去骑马,她说马能懂人的思想,和马交流很放松。

叶倩云觉得她的人生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我很满意自己的成长过程,如果有机会,我并不想做什么‘规划’,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吧。”

章龄之

读书可以放松心情

章龄之,新一代“海岩女郎”。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2008年海岩大戏《舞者》中扮演金葵。角色为人感性优柔,热爱舞蹈的她,因为舞蹈而和高纯走到了一起,相爱相恋…… 美丽的外形及不俗的演技,使其成观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章龄之与《舞者》中的金葵不可分割,与《飞行日志》中的萝卜不可分割,她与自己演绎的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融为一体,似乎那都是她自己。这是一种来自内心的直诚产生的说服力,这种真诚让观众从内心深处与之共鸣。章龄之却让人感到春风拂面的清新,对她的表演,你无需过滤也无需品味,她就这样干干净净的站在那里,然后直白的告诉你:“我就是我的角色。”

当说起关于她的第一本读物的时候她说:“那时候很多人都推荐《小王子》这本书,所以买了本。我很喜欢里面的人生哲理,很喜欢狐狸说的那句话‘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互相需要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她仿佛被这段话感染者,感动着。“也许我们都喜欢去做那只等爱的狐狸吧!”

章龄之喜欢读各个门类的书籍,估计还是拥有那份简单的童心吧!对于很多事物和学科都怀有好奇的心理。“比如经济、星座、风水、小说、旅游、美食都会看的。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星座和旅游。其实现在也会因为工作的原因去恶补很多知识,会选择读书来给自己充电。我觉得读书会让我得到放松。作为艺人要经常的接触时尚,所以我经常也会去看一些外国的时尚资讯类的杂志。这些对我们的外在是很有帮助的,虽然有人觉得注重外表的人很肤浅,但是如果你能從这些时尚资讯中找到艺术的流行,那你也是给自己的内在提升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提到最近常常拿在手边的读物是,章龄之介绍给我一本《素食手册》。“因为我是一个提倡素食主义的艺人,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做好顶级素食,如果你能把生菜豆腐和西红柿这些做到很多种口味会不会很好玩呢?”

生活中的章龄之喜欢rock风。“不过主要是随性自然就好。最近想走轻熟女路线了。所以时尚杂志是我必不可缺少的东西。我觉得人人皆有时尚,每个人都有对时尚的理解,每个人身上也有自己的时尚,时尚的根源在于自信、在于态度。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吧,比较喜欢做真实的自己。”说起演员章龄之说:“事实上是这个职业选择了我。演员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职业,服务于剧本,服务于角色,服务于观众。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一名演员。”

虽然一出道就获得了主演海岩大戏的机会,在别人眼中看来算是个很高的起点,但是章龄之却坚持不做花瓶,要做实力派演员。在年代大戏《风车》中饰演的单红不但令你大获好评;还在刚杀青的电影《渡江》中所扮演的荷花一角同样是村姑造型,还时不时要化一脸脏妆,目前在湖南卫视热播的大戏《偏偏爱上你》中又饰演一个天性张扬、搞笑耍宝、笑料百出的酒店经理乔伊娜。“其实我真的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的艺人,我觉得演员是一个很性情的职业,它需要什么都会,什么都要去挑战,所以未来我会成为什么样的艺人,是观众来定位的。”

章龄之说她喜欢健身。“如果有时间我会去爬山,游泳。小的时候不会游泳,去游乐园玩的时候不小心溺过水,所以从小我就超怕水,为了克服这个心里阴影,特意去学了游泳,学完之后碰巧接拍了三部和跳水相关的戏《渡江》、《风车》、《微博达人》,命运有时就是这样。”

近期除了《偏偏爱上你》热播走通告之外,《我的野蛮女友》、《微博达人》、《渡江》等多部大片也会在今年热映,而自己另外几部影视剧也将筹拍中,工作安排很紧凑。而近期我的首支音乐单曲也在筹备中。”

从一出道就被成龙看重成为在内地公司签约的第一个艺人,被冠以“龙女郎”的荣誉,后来又凭借海岩情感剧《舞者》而一举成名,被国内娱乐圈封以“岩女郎”的称号,对于章龄之来说她在蜕变和成长。两位都是我的恩人。我在努力做好这匹马,如果我成功了,他们就是我最好的伯乐。”

冯波

读书“温故”才能“知新”

因为电影《我是植物人》,冯波获得了2011年第十一届数字电影百合奖优秀女演员奖,这也是她演员生涯的第一个奖项。这部被称作好莱坞类型片版“焦点访谈“的现实主义类型片是一部当下电影市场上极为罕见的批判现实主义影片。冯波在其中精彩的演绎也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冯波是北京电影学院08级MFA(艺术硕士)表演专业的硕士,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她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让人赞叹她出色的演技,行云流水的表演。

因为学表演出身,而演员最大的阅读就是剧本,冯波说:“对于其它书籍的阅读能够很好的理解文字的魅力并打开你未曾经历过的生活之门。所以阅读其它书籍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剧本,理解剧本中所提供的情节和人物。”冯波读过的书很多,种类也多,像小说、人物传记、电影、音乐等等都是她热衷阅读的类型。尤其是小说和关于电影的是她的最爱。她说每一个作家都有他有意思的作品,比如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作品。“我喜欢她叙事的方法,宽阔的视野及略带忧伤的笔调。”

当我问她“你会选择哪些书籍阅读来给自己充电”的时候,冯波说:“所谓开卷有益,我的阅读没有一定的范围,由于我的工作性质需要我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宽泛非确定性的阅读对于我理解进入我所扮演的角色都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冯波喜欢在睡觉之前看看书,她觉得拍完戏之后读书能使人放松。她说自己没有一本最喜欢的书,因为每一部好的作品都有它独到而精彩的世界,都会带给她不一样的惊喜。

在冯波看来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地点,重复阅读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比如,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我初次阅读时,它细腻、自然、流畅、准确的文字带给我极强的阅读快感。有一次在安徽拍戏,住在新安江边,我再一次读这本书时,忽然深深地感到从书中传达出的那种深沉和惆怅。正所谓‘温故而知新’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现在正在读的书是《哈维尔文集》,因为去年12月我在布拉格的时候正赶上哈维尔去世,回来后就找到了这本书来看。”

冯波喜爱表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她说演员这个职业可以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这是其它职业所没有的。“其实演员这个职业很辛苦,如果没有身在其中,你无法知晓。但是它又充满了刺激,因为你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让人无法预知下一次你将降临什么。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样,活到老演到老。”

冯波基本上没有浓妆艳抹,多是以淡妆为主,尤为清新自然,她笑笑说:“是啊,我喜欢淡淡的妆容,看着干干净净,给别人的感觉也很舒服。但是要打造这种妆容首先肤质很重要,上彩妆前一定要保证肤质的晶莹剔透,保湿尤为重要。打底前会用RMK补水隔离,再上粉底就好推、易吸收并且保湿。适当的打上点腮红会觉得气色好,配上唇彩提升了整体气质。”

冯波永远给人一种充满自信的气质,之所以有这种自信,她说是一种逐渐累积的结果,“它包括工作,日常生活,能力,容貌,知识水准等等的叠加,只要有了这些,我永远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女人,不是吗?”

冯波之快问快答:

Q:你理解的时尚是什么?

A:不拘于某种固定风格,不随波逐流,体现个人整体气质并得体的态度。

Q:你一般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最新的时尚资讯?

A:各类时尚杂志的订阅和微博资讯。

Q:对自己的容貌和风格有什么设计吗?

A:大胆而不出位,得体而不保守。

Q:在工作中如果有一定的自由度,你最喜欢把自己打造成什么样子呢?

A:会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场合选择适合自己的装扮。

Q:你觉得自己最引人的特质是什么?

A:自信不浮躁。

Q:你觉得自己的成就感来自何处?

A:来自于我塑造的活生生的银幕角色。

Q:你会花大量的时间来保养自己么?

A:当然。健康红润的肤质是我一直追求的,好的妆容必须要有好的肤质。

Q:你经常健身么?都会选择什么健身项目?为什么?

A:坚持健身。快走,慢跑,游泳,器械。健身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快乐素”,对个人整体状态,气质,肤色都有所提升。

Q:你的假期是如何支配的?

A:旅游,读书,看碟,上网,聚会等。

Q:除了阅读,你还会选择什么方式来给自己充电?

A:看电影,话剧,听音乐会等等。

Q:如果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你會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4.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四

闵孝中学 张露玲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自动自发》就是这样一部励志佳作,它涵盖了勤奋、忠诚、敬业、自信等内容,是指导我们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的一位良师益友。当读完《自动自发》后感觉受益非浅,让人对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沉思。

对待工作要勤奋。书中这样说道:“工作时虚掷光阴会伤害雇主,但伤害自己更深。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升迁和奖励的机会。”工作中一些人把工资看成他们衡量一切的标准,盲目与人攀比,这种思想要不得。无论薪水高低,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安,这往往是事业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贪图安逸将会使人堕落,无所事事会令人退化,勤奋是最高尚的,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获得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只有经历过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什么是自动自发呢?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作呢?是一味推脱拖延还是积极主动,是做工作的奴隶还是做自己工作的主人?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认真工作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工作的主人首先要做到:对待工作勤奋认真。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同时我们也知道: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永远不会有成功的。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坦途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顶点。”勤奋工作是实现理想的基础,贪图安逸会使人堕落,无所事事而退化。勤奋工作还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乐趣。同时还因为工作给予我们的要比我们为之付出的更多。如果将工作视为学习经验的机会,那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比如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很多杰出人物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他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发现自我,是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所施必有所得。当我们尽职尽责,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终将有获得回报的机会,每个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的。

其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还要求我们要敬业。敬业就是尊敬自己的职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当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经验,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得到乐趣。做事善始善终,一丝不苟是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敬业会带来双赢。

5.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五

大学时期,曾经因为接触了心理学这门学科而有些着迷,一个不经意中,在网上看见了这本名为《管理中的心理学》一书,顿时勾起了我翻阅的热情。

人由于先天因素、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又是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点,即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都是不轻易表露在外。想到这些,对本书的渴望又得以加深。甚至细细品读时,不禁让自己也身陷书中。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它把为人、为管理者的心里状态分析得如此透彻,更是用了浅显易懂的语言教会了我如何去做一个工作者。读罢此书,感觉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工作者,这本书教会了我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工作、生活。它告诉我们,无论人处在何种环境中,都应该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善待自己的工作、同事。对工作要尽职尽责,要充满信心与激情,要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要做细、做扎实工作,要从小事开始干好工作,不能好高骛远,要有谦虚的态度等等,这些既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也让我明白了工作的内涵。工作就是赋予激情与充满信心,工作就是感恩与责任。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大长今作为一名成功女性所表现出的自信、坚忍不拔以及与困难抗争到底的坚持。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现代管理更多的是需要理解与支持,无论是作为一个管理者还是一

个工作者,因为你在工作中都会担当不同的角色,都在表演者与观众这两个角色之间周旋,只是看自己如何正确地扮演好当前的角色。

6.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六

《寒色》:到底家是什么?这个让龙应台语焉不详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小时候的作文里我们总是说家是最温暖的地方,长大了才知道家有很多种存在的状态,很多时候都不是温暖,甚至可能比冰窖还要寒冷。

记得《蜗居》里有这样一段情节:深夜,宋思明在和海藻耳鬓厮一磨地缠一绵后回到家看都不看老婆一眼,随手把衬衣扔在洗衣机上并发号指令“这件必须手洗啊~”也许家对于宋思明来说就是个逃离虚伪,放松灵魂的地方,而对于他老婆来说无疑就是死局,挣不脱逃不掉。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7.《一本好书》读后感 篇七

关键词:一课到一本,阅读资料,品味语言,分析形象,课堂结尾

2015 年4 月12 日, 我们有幸在厦门现场聆听了北京市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执教的 《冬阳·童年·骆驼队》 一课。这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节选自林海音 《城南旧事》 一书。尽管是春困的中午授课, 但是王老师的课堂依然精彩纷呈, 亮点甚多, 令人回味无穷。她通过教好一篇课文带读一本好书的做法, 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 陶醉其中。下面结合王文丽老师的教学片段和课后说课, 对这一做法进行简要赏析。

一、在阅读资料中实现从一课到一本

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犹如一个知识锦囊, 极富教学价值。遗憾的是, 很多语文教师并未发现这一点。他们要么忽视资料袋的存在, 要么虽然知道资料袋的价值却不知道如何利用, 只是让学生读一读就草草了事。王文丽老师是这样处理资料袋的, 她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资料袋, 然后询问学生从中读懂了什么。请看这一片段的教学实录:

师:你从资料袋的文字中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作者林海音所著小说 《城南旧事》 的序言。

师:真棒!他说他读懂了咱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本书的序言, 这本书叫 《城南旧事》。有人读过这本书吗?读过的请举手。 (很多学生举手) 哦, 这么多人都读过, 太了不起了!那我考考你们:序言写在一本书的哪儿?

生2:写在一本书的最前面。

师:对了, 序就是“开启”的意思, 所以写在前面。如果写在这本书的后面还叫序言吗?

生3:不是。

师:那叫什么?

生3:后记。

师:对了, 叫“后记”, 你知道得真多!除了刚才交流的这些, 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4:《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师:你知道“自传体”是什么意思吗?

生4:就是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师:对,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好极了, 你想说什么?

生5:我读懂了作者给我们展示的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

师:对了, 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6:林海音把自己童年经历过的一些难忘的事情都写在 《城南旧事》 这本书中。

师:好极了, 作者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童年难忘的事。她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她在课文最后两段做了解释。下面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这两段话。 (生7、生8 读课文)

师:读了这两段话之后, 谁明白了她为什么要写《城南旧事》 这本书?

生9:因为她想念北京城南那些人物和景色。

师:她用了一个词“想念”, 还有别的词语可以表达这种感受吗?

生10:怀念。

师:“怀念”, 还有吗?

生11:思念。

师:“思念。”总而言之, 她心里一直牵挂着, 一直惦记着。她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她想念、怀念童年那些事, 那她童年经历了什么?文章写了几件事?

学生从资料袋中不仅读到了作者的相关信息, 而且还读到了 《城南旧事》 这本书的很多内容, 其中包括文体、笔调、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力等, 这就很自然地从一篇课文过渡到了一本书, 让学生有了书的概念, 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为带读一本架起了一座桥梁。当学生学完这篇课文, 发现意犹未尽时, 自然会想阅读 《城南旧事》 这本书。

面对学生提取的信息, 王文丽老师并没有作简单的重复, 而是及时给予反馈与评价, 将教学引向深入。如当有学生回答“我读懂了林海音1918 年在大阪出生的”时, 王老师紧接着就追问:“那是个什么概念?现在是公元几年?知道的同学算算, 如果她还活着的话, 她现在几岁了。对, 就要将近100 岁了, 多么值得纪念和回忆呀。”如果提取完资料袋里的信息, 就将其搁置一边, 那么资料袋的作用就非常有限。

从一课到一本的对接与引导可以贯穿于课文讲解之中, 做到时时引入、时时联系。王文丽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资料袋里写到:“《城南旧事》 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 世纪20 年代, 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一开始学生并没有发现这一句, 王老师也没有急着引导学生读这个关键信息, 而是等到分析课文的语言风格时, 再让学生回来找出这句话, 从而又一次将一篇课文与一本书无缝隙地连结起来。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入。

当然, 只有对这本书了解深透, 才有可能找到课文与书本的融合点, 才能适时地将二者完美无瑕地联系起来。王文丽老师说, 为了上好这节课, 她认真看了两遍 《城南旧事》。

二、在品味语言中实现从一课到一本

节选课文往往是一本书的缩影和精华, 一本书的写作手法往往会体现在每一篇文章中, 一本书的语言特点往往决定着书中文章的语言特点。但这些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察觉的, 更不是教师读懂了这本书的内容就能领悟到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地研读这本书, 发现一篇课文与一本书之间的内在联系。王文丽老师因为对这本书了然于心, 所以能够运作自如地发现课文与书的相似点, 然后巧妙地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看教学片段:

师:是的, 这样的语言让人感到朴实、纯真, 这样的语言是真正属于孩子的语言。不仅仅是这一段, 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都是那样写的。现在请大家把书扣在桌上, 王老师给你们看几段话。 (屏幕上打出 《城南旧事》 中描写小鸡啄米的几段话) 你们不是说读过这本书吗?这里面有个跟她特别要好的朋友叫什么?是一个小女孩儿, 还记得吗?

生 (齐答) :妞儿。

师:对, 作者写跟妞儿一块儿玩的时候也是这么纯真、朴实。没有用什么四字词和修辞手法, 但却把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样子逼真地写出来了。来, 自己读。

(学生读屏幕上的文字)

师:读得好, 还记得作者在写骆驼吃草的时候, 说了什么?“那样丑的脸, 那样长的牙, 那样安静的态度。”讲到小鸡啄米的时候, 她怎么说?“总是吃, 总是吃, 怎么不停呢?”她的语言是这么朴实、自然。读这样的文字会让你心里边儿觉得怎样?

生1:感觉小鸡眼里只有吃。

师:好, 这同样是生动的。

生2:我感觉到在作者眼中, 小鸡似乎只是个吃货。

师:呵呵, 这语言实在是太朴实了, 是不是?小鸡就好比是个吃货, 其实我是想说, 这样的语言真的很形象、很生动。所以孩子们, 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 有老师常常告诫我们:要用上四字词语, 要用上好词好句, 不用上比喻和拟人就叫不生动。其实, 不是这样的。写文章就应该站在你的视角, 说自然的话, 自然抒发感情。

从王文丽老师挑选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 王老师在读 《城南旧事》 这本书时, 并不是粗略浏览, 而是带着任务去精心挑选。正因为如此, 王老师在教学课文时才能够联系书本所写, 提炼出贴合课文内容的段落, 用书中同样是朴实、纯真的语言来印证课文的语言特点, 使课文讲解得更加深刻, 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走向深入, 让学生在朴实、纯真的语言中体验到童真的快乐。另外, 导入书本中的这几个片段,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 《城南旧事》 这本书的兴趣, 从读课文引渡到读整本书, 架起了从一课到一本的桥梁。

三、在分析形象中实现从一课到一本

节选的文章因为只是书中的一个部分, 内容有时是不完整的, 所以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补充。这样做既可以丰富课文内容, 又可以从课文过渡到书本, 实现一课到一本的顺利对接。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呢?王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妈妈回答不上来了, 她说:‘总是问, 总是问, 你这孩子!’”谁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要读出妈妈“嗔怪”的语气。

(生1 读这句话)

师:你们知道书中的英子还问了哪些问题吗? (学生一时答不上来) 没关系, 王老师帮你们回忆。 (屏幕上打出 《城南旧事》 中描写英子老爱问问题的几段话) 她在书里面还问过这些问题, 红色字体部分就是小英子问过的话, 我们来分角色读一下这几段话。

(生2、生3 和老师分角色读)

师:“快上学去吧, 我的洒丫头。”妈妈为什么说“我的洒丫头”?

(这个问题问得有趣, 学生的热情被瞬间点燃)

生4:因为他妈妈有口吃。

生5:因为她妈妈的北京话说得不好。

(众笑, 课堂顿时成为欢乐的海洋)

师:没错, 他说对了!她妈妈是个福建人, 到了北京以后觉得北京人说“傻丫头”特别好听, 所以也想学着别人的样子说傻丫头。但总是说不好, 所以就说成了“洒丫头”。在这本书当中, 像这样有趣的事情还有很多, 留待你们自己去发现。

就这样, 王文丽老师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 《城南旧事》 这本书中。她并不是用作业和考试等方式生硬地强迫学生去读, 而是随着课堂的深入和教学的需要, 巧妙地在教学中“插播”和“嵌入”书中的内容,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书中的趣味, 进一步增强学生课外读书的欲望。王老师的这一做法, 不但可以还原节选文章的原貌,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而且还有利于实现从一课到一本的意图。与此同时, 王老师的这一做法还非常接地气, 她考虑到在场听课的师生大部分来自福建, 就利用这句话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带领学生感受这本书的魅力, 即使以后不再提醒, 学生也会很乐意地去读这本书。

四、在课堂结尾中实现从一课到一本

课堂结尾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最后一环, 也是展示教师智慧的重要环节。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一堂课的结尾, 都善于在教完名著节选的课文后, 不忘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王文丽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而且做得很有特色和震撼力。请看教学片段:

师:你们刚刚说读过这本书, 对吧? (点击课件) 屏幕上打出来的是这本书的一些封面, 告诉王老师:你们读过其中的哪一本?或者说, 你读过的是其中哪一本?

生1:我读的是第一排最后一本。

师:好, 第一排最后一本。你呢?

生2:第二排的第一本。

师:哦, 好的。还有很多同学没举手。那我想问:有没有同学发现自己读的那一本并没有在屏幕上出现? (众生举手) 哦, 好多, 这就对了。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出版社争相出版。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为止, 已有130 多家出版社出版过此书, 而且一印再印。请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这本书?到底是什么原因?

生3:也许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本书的语言很纯真、很朴实。

师:说得好, 这是第一条理由。第二条理由呢?人们为什么喜欢它?

生4:因为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小时候真实发生的事。

师:对, 她确实是写小时候的事儿。我们读人家小时候的事儿会怎样?

生5:会想到自己小时候的事。

师:好极了, 每个人都有童年。人家的书就是一面镜子, 让我们想到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 过去了就不再拥有。对于失去的东西, 人们总是倍感珍惜。我想这也是广大读者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吧。

王文丽老师将一本书的几十个封面同时展现在屏幕上, 可谓匠心设计, 颇有震撼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通过这样的课堂结尾, 王老师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推向课外。与其说这是旧课的结束, 倒不如说是新课的开始, 它能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 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未知, 通过节选而阅读全篇, 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特点。

8.我来推荐一本好书 篇八

吴奕琳:我最喜欢《白马啸西风》。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地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一个人能力再大,也改变不了爱。文秀喜欢苏普喜欢了一辈子,却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她唯一的爱情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走向衰亡。武侠的世界可以快意恩仇,唯独左右不了爱。读完整本书,无限伤感与惆怅。

陈志航:曹文轩的《草房子》,我小学看、初中看,上学看、放假看,至今仍念念不忘那份简单的美好。

张琼文: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比较偏吧。至今记得第一次看后的震惊,然后不停回头翻,寻找东叔精心埋下的伏笔,揣摩一番里面的精辟言语,又是一阵惊叹!从中,我收获了感动,加深了对阅读的兴趣,也因此开始看起了推理小说。想不到这类型的书,竟可以写得如此有魔力、有趣味!

孙跃昭: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很是感人。我对作者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将自己的睡前故事合为这一本短篇故事集。书的语言很流畅,让我手不释卷。有几个故事,我读着读着突然哭了!

陈向安:我读得比较多的算是《三国演义》了。小时候受父亲影响,他经常给我讲“三国”里面的故事,所以我非常爱读。长大了再读,对那些历史上的遗憾感到非常惋惜,常常恨不得能穿越到当时的时代去,告诉主人公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该怎么应对。

张晓彬:蔡春猪的《爸爸爱喜禾》这本书让我注意到自闭症这一边缘化的群体。他们是来自孤独星球的孩子,他们的世界和我们的不一样。通过那一封封满含爱意的信件,你是否会和我一样想起自己的父亲?父爱厚重如山,也沉默如海。

汤碧春:川端康成的《雪国》,作者对于美的描绘实在是太到位了,那些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美到了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一阳说:我们评定一本书是不是好书,最直接的标准,就看它能不能打动人,能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那些触动人心灵的内容,正是书本的精华之所在,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再三回味。现代生活的高节奏,让人们肩上的压力愈加沉重,让心灵透不过气来。如果能在这时,读到一本好书,那么肉体上的苦累、精神上的浮躁就会减轻很多。

韩麒橙:我喜欢三毛所有的书,如《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她的人生经历几乎囊括了我对未来的所有幻想。我特别希望能像她一样长发飘飘,万水千山地走,去看看地球的另一面,那个叫做哈娃哥恰的湖。

胡浩榆:可以看看韩寒主编的《去你家玩好吗》《认识你很高兴》,其中社会万象、残酷温情,小说、杂文、散文都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很值得一读。

葛利斌:初一的时候看了今何在的《悟空传》,当时一看就被震撼了,我没有想到原来语言还可以这么有激情这么饱满!我一口气读了三遍,之后又断断续续看了几遍。每次看,都觉得悟空的呐喊和反抗是那么悲哀沧桑。对书本背后映射的社会现实,我也有了沉重的理解。

李承禹: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古诗文研究。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诗词世界,太赞了!

程雄鹏:《大秦帝国》。这部大气磅礴的历史小说,可以让人从里边学到多少东西!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好好读一读,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历史渊源。

顾元荣:我觉得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我就反复读过很多遍。读了之后,我们会深深地感觉到:人是多么的渺小。

李盈吉吉:我推荐柴静的《看见》。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理由就是它写得真实。透过这本书,我看见了很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东西,让我从最根本、最人性的角度了解到了许多事件的原始面目。

一阳说:一本好书的功用之一,就是让人在阅读之后,了解很多自己原本所不了解的知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些书就像一位位老师,帮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开拓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素养。

朱昌龙:《小王子》这本书我不记得看了多少遍了,对小狐狸教小王子怎样和别人建立关系的内容印象非常深刻,于是我照着做了,到现在,我已经结交到很多好朋友。

潘丽烨:余华的《活着》,每读一次,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生的艰辛与变幻无常,更让我学会了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

钱彦雯:第一次读桐华的《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时光》时,我正处于情绪的低谷期,看过之后,忽然有了学习和奋进的斗志。

张文尧:《小王子》让我懂得了真正珍惜的东西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应该用心去看。至今依然记得小王子说过的一句话:至少星空某处有我的花。

唐朝溪:我不怎么喜欢看传记,但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本书我看了好多遍。书中关于生命的重建让我深为触动,每次看完之后都觉得人应该好好地活着,活着要好好的。

许茜颂:《简·爱》这本书我看了大概有九、十遍了吧,每次都能支撑起我那疲惫的臂膀。主人公热烈、矢志不渝的爱让人叹服,果然血性的女汉子是不能惹的……

唐映彩:《飘》是我的最爱,因为喜欢斯嘉丽的活法。她让我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顾明汐:《红楼梦》太伟大了,任何时候,随机翻开一页来看,都能有新的发现。作者对生命和美的消逝的悲叹,简洁又绚烂的文笔,无论看多少遍都不会厌烦,还有那些优美的诗词,真的觉得一生都读不透彻。

伍依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小时候翻着看,不大懂;上中学后再读,突然被书中那种相信自己、不妥协、不强求的精神给深深打动了。读完之后,我决心以做一个生活和性格上像晓霞、学习和修养上像兰香的姑娘为人生目标。

邢骞振:《沉落的黄昏》是我在初二的阅读课上发现的,只有第一篇,但我整个人完全着迷了,完全沉浸在情节里无法自拔。后来陆陆续续看完剩下的部分。没有这本书,我想我可能学不会看淡过去经历的一些不愉快的事。

姜友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特别特别好的一本书,我超喜欢主人公的冒险与尝试,经常把自己想象成男主角。至今还记得书中的一句话——“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话鼓舞着我奋勇向前,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冲刺!

一阳说:每一本好书,都有它独特的营养价值,能滋润心灵,富养灵魂。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闲暇之余,找一本好书静下来读一读,会让我们受益良多。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书还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指引之光,让你重新涌出活力,奋勇前行!

(指导老师:南宁市第十七中学 赵国龙 南宁市第十九中学唐力扬)

上一篇:小型厨师辞职报告样本简短下一篇:武义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