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感悟(共8篇)
1.纪念刘和珍君感悟 篇一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设计:讲读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大家已十分熟悉了,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后我们还将学习他的杂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纪念刘和珍君》。背景介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1)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写作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第二层面:
关于写作缘起:思路分两步走
第一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
问: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达缘起的相关语句。(见教材)问:第一部分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悲哀--悲愤--出离愤怒)第二步:为使庸人不致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问:请学生们阅读第一部分,划出能表达缘由的相关句子。(见教材)如:“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关于烈士事迹,思路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从平时到遇害。问:请同学们概括第三、四、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三: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
四:“始终微笑着,态度温和”的刘和珍君遇害,而且被反诬。
五: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问:请学生们概括思路。(见前面)
关于惨案的意义:
问: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示肯定,而鲁迅则不是一味地肯定,那么请同学们分别划出表示肯定和不赞同的语句。(见教材)
问: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概括思路: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小结:全文的思路是:
写作缘由--烈士事迹、遇害经过--惨案的意义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二、四部分。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文章的总体思路: 理清局部思路:
第一步:把握句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从思路上说,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B、“淋漓的鲜血”是“四十个青年的血”。
C、“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上的飞跃。D、“哀痛者”指他们要承受起超乎寻常的哀痛。
E、“幸福者”,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含义: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抹杀了。” 含义:A、“伟大”,指三个女子的伟大。
B、“从容辗转”是对当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即她们相互救助的情况。C、“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青,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D、“八国联军”指1926年,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
E、“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苟活”意为苟且偷生,贬意。“苟活者”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
B、“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第二步:分析局部思路:
问:请同学们思考各部分的局部思路。明确:(略)小结:
处理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教学目的(1)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根据思路,探索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
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
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
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教学重点:理清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设想:着生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理解关键文句,进而把握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设计一: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板书)。
设计二:忘不掉那南斯拉夫大大使馆被炸的硝烟;忘不掉那打着“民主”旗号的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更忘不掉我们的三位记者不幸以身殉职。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三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整体思路呢?这节课我们就看看鲁迅先生为了“记念刘和珍君”是如何布局全文思路的。
二、背景资料
“三•一八”惨案是继“五”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1926年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党的领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展开了。3月17日下午,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政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上午10时,李大钊作了演说,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高唱《国民革命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驱逐帝国主义公使出境”“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进行游行。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欣然前往,并担任指挥;女师大进步学生杨德群等沿途散发传单,群情激昂。
刘和珍等到就是此时遇难的。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鲁迅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出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
三、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问题设计: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至此形成板书)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训练重点:理清思路
一、写作缘起(1-2)记念
二、记念主体(3-5
三、教训、意义(6-7)
四、分析局部思路
关于文章的局部思路,既指一个语段中的几个句子的思路,也指一个部分中几个层次的思路。
(一)结合课后练习一的第2小题来分析第一部分的思路。问: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明确:第一个“必要”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两次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形成板书)
悼念遇害者 爱
一、写作缘起 必要 控诉政府暴行 逻辑(一、二)痛斥走狗文人 顺序 必要 唤醒庸人 憎
(二)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这一部分则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叙写烈士生前事迹,再详细叙述遇难经过,整个部分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
(三)第三部分关于惨案的意义,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何以体现?
明确:先否定了这种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也是明晰的逻辑顺序。
(形成板书)
二、记念主体 生前事迹 时间(三、四、五)遇难经过 顺序
三、教训、意义 否定 逻辑(六、七)肯定 顺序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和把握第二节的语段的思路
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之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子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二、背诵第二节
三、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噩耗后怀疑的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
(这样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
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四、齐读第四节
五、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结合练习二)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举几个例子。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理清第五部分思路,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也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
第五部分第2自然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思路接着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3自然段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讽刺。“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指什么人呢?
第一节中,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中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女子如此,男儿自不待言,中国人并非一团糟糕,“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六、小结
本节课学习重点为: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思路?理思路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怎样理清思路呢?
明确:思路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思考的线索。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考的线索,即从什么地方了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理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
怎样理清,(1)把握主旨;(2)理清脉络;(3)弄清顺序;(4)列出纲目。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理解了全文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就自然地探究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了解了作者深刻的思想,达到了化旧为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
2.纪念刘和珍君感悟 篇二
一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的原因
1. 对语文学科性质存在偏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 有专家学者指出:“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运用能力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特点。许多教师只是看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 根本没有看见“统一”, 主观地认为阅读教学体现了“人文性”, 写作教学体现了“工具性”, 完全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分开进行。
《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一篇非常优秀的写人记事散文, 这篇文章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标教材都被选入了。面对这样一篇文章, 有的老师会着力梳理全文的结构, 有的老师会全力分析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这样的思路, 老套呆滞, 只从文本内容出发, 不注重文本精神的探讨, 不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兴趣不高, 课堂氛围不活跃。把能读懂文本作为终极目标, 阅读只是阅读, 根本没有深入地思考阅读背后的“工具性”知识。
2. 对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存在误解
新课标和以前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要包括语文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能力要包含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为知识比较显性, 和以前的大纲教学没有多大区别, 所以有的前线老师就把知识作为重点教学对象, 从而忽视了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时, 老师把文学常识、字音识读、概括段落大意、疑难句理解作为了教学重点, “穿新鞋走老路”, 不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朗读能力, 不去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色, 只是“蜻蜓点水”似的粗略了解文章内容, 没有站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高度来设计问题。
过程和方法是一个被人忘却的维度。虽然新课改一直都在强调其重要性, 而老师们却一味关注结果性的东西, 从而忽视过程性的东西, 所以才会导致学生发现不了文章的“美”。老师引导不到位, 以至于学生只得“浮”在文章表面, 难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写作特色。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是很难有独到的见解的, 那么学生就很难从文中去发现、挖掘写作的技术和艺术了。
情感态度, 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 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没有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的支撑, 学生是不会理解刘和珍等烈士为什么要赤手空拳地去请愿, 就不会明白鲁迅先生的悲愤之情, 毕竟学生所处的时代和那种动乱不堪的年代已经大不一样了。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学生就很难独立思考, 挖掘素材的内涵, 所以学生觉得能读完文章就算任务完成, 至于读没读懂, 读没读透, 读后有没有感受, 学生就不去考虑了。所以学生又怎么从阅读过程中收集写作的素材, 学习写作的技巧呢?
3. 教师创新意识不到位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广大教师, 要率先垂范, 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 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多么重要。
拿到《纪念刘和珍君》, 老师们根本没有从文章整体来观察它, 其实, 我们是可以从阅读的过程中抓出写作的点滴的。从文体上来说,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写人记事散文, 我们可以借鉴鲁迅先生是怎样组织全文的;从内容上来说, 我们可以从阅读过程中学习怎么描写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性格;从语言上来说, 我们可以学习文中的很多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写作技巧以及犀利的语言风格。
然而, 很多老师都没有注意这些, 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在阅读教学中教授关于写作技术与艺术的意识。他们只是把《纪念刘和珍君》完全当做了一次阅读教学。
由于这三点缘由, 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出现了大沟壑, 那么到底怎么来跨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鸿沟呢?我们能不能跨越过去呢?现浅谈我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二 针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提出的对策
1. 备课前:精确分析教材内容, 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
在拿到一篇文章之后, 不要忙着去确立教学目标, 首先应该做的是解读教材, 看看这篇文章属于哪个单元, 看看单元说明, 提取有效信息, 定位好这篇文章的性质。其次就是啃文本, 晋朝陈寿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写道:“人有从学者, 遇不肯教, 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就是说多读, 文章的意义就会跃然纸上。所以我们要反复阅读文本。然后才是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何为“合适”?那就是必须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 要遵循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只有老师有这种目标, 阅读教学时才会融合写作指导的过程。
比如, 在设计《纪念刘和珍君》的目标时, 我就反复读了文本十遍以上, 最后发现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文章由七个部分组成, 分别由“一”到“七”七个数字作为七个部分的小标题。我又联想到学生平时作文的一大现象——很多学生都在采用小标题式的结构方法来作文。于是, 我把小标题作文作为了一个重要教学点。再仔细品读, 我发现文章的第四部分有许多的虚词运用, 而且我们作文中正缺乏这方面的写作方法, 于是我又将现代文中的虚词运用作为了另一个教学点。再深入去品读文章, 我发觉文章的个别语句特有韵味, 饱含了鲁迅先生的悲愤之情, 于是我又把感情真挚作为了第三个教学点。这样, 三个教学点紧紧扣住写作教学指导, 而这种指导不是独立的, 而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逐一实现的。
2. 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为学生搭桥铺路
教师, 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还是教学的管理者和班集体的领导者。教师设计了恰当的教学目标还不行, 还必须一一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文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纽带, 要实现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指导的转变, 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才能从阅读过程中发现美, 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可能挖掘出写作的素材和技巧。
我在《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过程中, 时时刻刻都在引导学生思考。在新课开始时, 我问学生:“你们以前在初中学过哪些人物传记?作者是怎么来记叙这些人和事的?”学生马上就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作出了回答, 接着我就总结出古代的人物传记的一个特点:平铺直叙地记叙一个人的生平事迹, 并附加作者的评价。然后我让学生思考《纪念刘和珍君》是不是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写作的, 这样很自然地就过渡到文章写作方式的学习。
除了引入新课之外, 我还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文章的亮点。于是, 我就让学生首先浏览全文, 结合注释给字词注音, 并谈谈他们最明显的发现是什么, 这时学生有点无所适从, 我又提示在文章结构方面有什么明显的特点。于是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文章由七个部分组成, 分别由“一”到“七”七个数字作为七个部分的小标题。这样, 很轻松地就过渡到了本文预设的教学目标上来。这还不够, 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来代替“一”到“七”七个数字作为小标题。发现学生有点困难, 所以我又把问题转化为“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然后添加小标题”。每一部分我都提出了相关的问题, 学生既思考了问题, 又阅读了文本, 还锻炼了概括的能力, 何乐而不为?关于文中虚词的教学, 我采用的是教师示例分析法, 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和其他学生合作探究。最后我总结出学生小标题写作必须注意的事项:新颖性、概括性、简洁性和逻辑性。尤其强调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逻辑性, 学生就可以从阅读思考过程中吸收小标题写作的精髓了。关于语言的教学, 我只是让学生自己朗读, 然后体会其修辞手法及其思想感情。这样, 我步步引导, 学生慢慢步入正轨, 完成了从阅读到写作的一个小尝试——小标题写作。
其实, 不只是《纪念刘和珍君》这样的现代文才能作为跨越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鸿沟的范例, 还有许多其他的现代文、文言文都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挖掘写作的宝藏。譬如从《小狗包弟》中可以汲取对比、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荆轲刺秦王》中可以挖掘塑造人物形象和叙述故事情节的写作技巧。关键是教学实践中要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
3. 教学后:布置作文训练, 强化写作素养
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在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 最终要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 还必须靠自己亲身的实践才能体会到。同样, 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的写作点滴还必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反复地练习,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写作知识, 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才能真正联系在一起。
为了强化学生小标题写作的能力, 我在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之后让学生写了一篇名为“令人难忘的细节”的记叙文, 要求必须采用小标题样式, 作文收上来后, 和以前的周记相比, 写作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要跨越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的鸿沟, 并非易事, 还需要广大学者专家和在第一线拼搏的教师们的继续探索。《纪念刘和珍君》是一次小小的尝试, 我相信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进, 我们的语文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精彩!
摘要: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两个环节必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一点, 导致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严重脱节。笔者就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中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例, 具体分析出现脱节的原因以及对策。
关键词:跨越,阅读教学,写作指导,鸿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语文教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1
[3]张庆林、赵玉芳.心理发展与教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9:205~206
3.《记念刘和珍君》 篇三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读课文,也是2010级高一师生初次面对新课改所涉及的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融写人、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鲁迅先生的散文力作。先生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口,实则意在评述“三一八”事变。事变始末千头万绪,作家巧妙地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以“一斑”而窥“全豹”,高屋建瓴,实属“匠心独运”。作家创造性地写作,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文章明暗线索交织,以“记念”为明线,“悲愤”之情纵贯全文。刘和珍爱读书,爱同胞,爱学校,爱祖国,却惨遭毒手。鲁迅的“爱”深沉而博大,具体体现是——关注革命前途,关爱进步青年,盛赞勇毅精神,痛心群众徒手请愿“府门喋血”,哀痛青年学子英年早逝,指导革命青年汲取血的教训;怨怒国人麻木健忘,戳穿“恶意闲人”阴险论调和无耻谎言,展露刽子手的狰狞面孔和主奴间的反动本性,矛头直刺反动当局,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文末号召“真的猛士”奋然前行,格调高昂地收束全文。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披文以入情”,也就是把握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范文。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散文欣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具体赏析的方法却很模糊,老师需要在上本单元(或本课)前切实加以适当的复习指导:熟读教材——明确线索——把握内容——弄清结构——领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熟读教材易,明线索、理结构难;把握课文内容易,体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难。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据此学情,依照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多角度、多层面把握鲁迅散文《记》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将习惯慢慢地转化为能力。提高语言的感悟力、筛选及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4.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步学会梳理、积累、运用语文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说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领悟文章内容及深刻内涵;
说难点
夹叙夹议的方法;刘和珍精神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诱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
1.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2.汇报自学成果(学生可自由交流,然后举荐学生1人5分钟集中交流)。
(一)新授导入
1.“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2.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张前仆后继的照片和“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
(二)指导“研讨与练习”一,强化重点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实在无话可说”,文末写到“呜呼,我说不出话”,再找找,结合语境,认真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小结:作者“不说”是假,欲“说”是真。哀痛、愤怒、失望、激赏之情溢于言表。全文以“记念”为明线,通篇贯穿“悲愤”之情,夹叙夹议,形象说理,内涵深刻。
(三)微观探幽,合作学习
以课文四、五部分为例分析,文章中,哪些是“叙”,哪些是“议”,如何做到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谈谈这样写的艺术效果(分组讨论回答)。
明确:听说噩耗和流言及遇难详情,是叙;阐明观点(看法),是议。广镜头概写和特写细节相结合,谎言不攻自破,正邪对比、反衬,爱憎分明。
(四)拓展延伸
1.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_____
____。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
2.讲讲古今中外“危难之时显身手”,“不苟且偷生”的人和事。
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
唐山地震中的父亲,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
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
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
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苏武、李白等。
(五)作业(课后训练)
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或课外资料,拟写两段(300字)颂扬烈士精神的文字。
教师例文: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
4.《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四
-----------毛泽东眼中的鲁迅
• 有
的 人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纪念刘和珍君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一直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 孔子之前
无数孔子
孔子之后
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
一无鲁迅
鲁迅之后
无数鲁迅
一、作者简介
自嘲
自题小像
二、写作背景
呜呼,三月一十八
三、字词
四、解题
五、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六、再读课文:走近烈士
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女性?
七、三读课文:
文章涉及哪几类人?
作者对他们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八、细读课文(问题探究):
1、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君为切入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2、怎样理解“真的猛士”?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灭亡的缘由了。”?
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5、“苟活者”指什么人?
《自嘲》简析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优漏船载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优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⑤,管他冬夏与春秋⑥。
本篇写于1932年10月12日,收入《集外集》前未发表过。
这是一首人们熟知并传诵的名诗。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其精当地阐述了诗中这一联的正面意蕴,也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对于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鲁迅诗中表达的思想无疑很重要。
诗的题目叫“自嘲”,离开了“嘲”的艺术特点而直接阐释此诗,那就会让读者把本诗理解成一首豪言壮语式的明志诗。“嘲”的艺术常规武器是反语,这首诗整个来说是说反话。反话自然应做正话解,但首先要从反话来鉴赏,才能领略到鲁迅在本诗中体现的他那种特有的犀利、辛辣、乐观的幽默风格,对人民无限爱对敌人无比憎的情感,从而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现试用白话直译如下:
交了倒霉运怎还会想有顺心事,躺在床上连身都不敢翻一下倒把头给碰个稀烂。因此,上大街低低压下破帽遮住脸,唯恐被人看见,招来不测的横祸,我就像酒装在漏船里,在江心激流中打转,随时有被江水吞没的危险,逃不脱的晦气啊!我这人不招人喜欢,许多人指斥我,骂我,诅咒我,本该没病也死掉,但我偏偏横着眉毛一动也不动地既不悲也不怒地照常活着,真够不知羞的;自己也知道自己既无大志也没什么能耐,而甘心在家扮老牛让孩子牵着跑,逗孩子玩,也实在是个窝囊废。然而,咒骂任人咒骂,窝囊我自窝囊,只要自己还有能够安身的小楼,躲进小楼成为一统天下,楼外任什么我才不管它呢
自题小像
【现当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释】: 作于1903年,鲁迅到日本不久,在他所在的仙台医专江南班内,鲁迅第一个剪掉了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拍照留念并作
灵台:心灵。
神矢,爱神的箭。
故园:祖国。
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
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
荐:献,进献祭品。
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
译文:
5.《纪念刘和珍君》 1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
[媒体设计]
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A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B同学们,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仍依稀可见,爱国志士王伟的飞机被撞的历史我们至今记忆清晰,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和一位英勇战士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几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文章,你将如何安排文章的思路,如何表达你的哀思与愤怒?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吧,学了本文,我们定将受益非浅。
二、出示投影,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学生听录音
四、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
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爱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恨
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主体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顺序)
(3、4、5)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逻辑顺序)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说说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3、阅读鲁迅《风筝》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复习
1、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2、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明确:悼念刘,控诉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严肃地.总结教训,激励继续战斗者。
二、理清局部思路
(2、4两段是要求背诵的,故将局部思路的输理放在2、4段上)
(一)第2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诵读
3、思考:本部分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明确: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紧承首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部分思路流程应该这样来表述: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4、背诵
(二)第4部分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思考本部分文字技术刘遇害,围绕惨案,作者以什么顺序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6.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把握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2、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3、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
4、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法建议】
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相关文章,并联系整个专题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辩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
(2)人物介绍——刘和珍、杨德群两烈士小传
刘和珍烈士小传
刘和珍女士,江西南昌县人,毕业于江西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十二年秋,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性情温厚;学业优良,学业优良,为师友所赞许,被举为学生自治会长;去岁章杨摧残女师大,女士奋力反抗,然仍不废学;至十二月复校,方期安心学业,乃国是日非,八国通牒事起,北京各界发起国民大会,赴执政府请愿,女士偕往,被府卫队枪击,弹从背入,斜穿心肺,当场遇害,时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下午二时也,年二十二岁。
杨德群烈士小传
女士杨德群,字先哲,湖南湘阴人。幼秉性温慧;长好学不倦;待人诚蔼慈惠,人以此交重之。生平专心教育事业,所至子弟仰之若慈母。志皎洁不淄,而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近服膺三民主义,欲由此以实行其夙负。以民国七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湘服务五年。十四年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为八国通牒事,随市民请愿执政府。被卫队枪击,弹从左肩甲近下入,穿胸膛偏右出。立仆,血流如注。移入官医院,以下午三时卒,年二十四岁。
——《女师大周刊》123期,1926年3月24日《说明》
(3)女师大**
1924年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推行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杨荫榆任校长。杨荫榆倚仗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支持,无理迫令3名学生退学,激起了学生们的强烈愤慨。1925年1月,学生代表赴教育部要求撤换杨荫榆,并发表宣言,坚决反对杨任校长。同年4月,章士钊以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身分,声言“整顿学风”,为杨荫榆打气。5月7日,女师大学生会召开会议纪念国耻日,杨荫榆强行登台演讲,学生们大发嘘声,坚持要她退席。杨恼羞成怒,公然引军警入校进行干预。9日,她假借校评议会的名义,将学生自治会干部许广平、刘和珍等6人开除。11日,女师大学生召开全校紧急大会,决定驱逐杨荫榆出校,并出版了《驱杨运动特刊》;同时请鲁迅、马裕藻等人出面伸张正义,维持校务。5月27日,鲁迅、马裕藻、沈尹默、钱玄同等7人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宣言,坚决支持女师大学生。7月,杨荫榆在反动政府的支持下强行解散大学预科甲、乙两部4个班,学生奋起自卫。北京党组织发动各校学生声援女师大学生的斗争。8月10日,段祺瑞政府下令停办女师大,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12日,教育总长章士钊亲自出面,下令免去鲁迅的教育部佥事的职务。在党的领导下学生们坚持斗争,加之社会进步舆论的广泛支持,斗争终于取得胜利。1925年冬,恢复女师大。1926年3月,北京临时执政府发布了“撤销对周树人免职处分”的训令。
(4)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蕉峣:jiāo yáo 高耸)
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
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
①文章的标题往往是课文内容的浓缩,直接或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思考本文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君?课文写了刘和珍哪些事件?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只有将刘和珍“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过程展示出来,才能震动心灵,引起强烈的悲愤之情。阅读第五部分,明确刘和珍遇难的经过怎样?这样的经过说明什么?
③文章总共七个部分,可只有三个部分讲述了有关刘和珍的事迹。联系文章题目,思考: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预习课文后,学生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徘徊
长歌当哭
菲薄
踌躇
桀骜
黯然
噩耗
肆无忌惮
喋血
攒射
屠戮
浸渍
绯红
和蔼
殒身不恤
寥落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三、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说说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第二课时
一、文本研习
(一)、检查预习
1、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2、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明确:悼念刘,控诉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严肃地总结教训,激励继续战斗者。(二)、理清局部思路
(2、4两段是要求背诵的,故将局部思路的梳理放在2、4段上)
(一)第2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诵读
3、思考:本部分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明确: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紧承首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部分思路流程应该这样来表述: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4、背诵
(二)第4部分
1、学生齐读
2、思考本部分文字技术刘遇害,围绕惨案,作者以什么顺序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明确: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可见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3、背诵
(三)、在分析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
1、真的猛士„„?(1)出示投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2)明确:“着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惨象„„流言„„灭亡(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见《教师用书》)
4、人类的„„徒手(1)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2)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5、苟活者„„真的猛士„„前行(见《教师用书》)
二、布置作业
1、背诵2、4部分
2、找出文中你尚不能理解的文句。
3、完成书上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一、检查背诵
二、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几个语句需要注意。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n 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作者起笔不凡,点明惨案发生时间是“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文章写于同年4、1,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
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
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7、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三、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7.《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空白语言 篇七
在文学上, 所谓空白语言, 就是对本可以直接表述的意思却有意进行省略处理的文学手法。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以不言者”, 可见文章除了直接用文字表达外, 还可用“不言”传情达意, “不言”即“曲言”, 意在言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 作者独具匠心地为读者流下耐人寻味的“空白”语言, 成为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空白”语言,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理解, 填补这些“空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先生更是以其如椽之笔创设了作品中独到的“空白妙境”, 启人心智, 发人深省。下面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分析教材中“空白”语言的特点, 以更好的体会鲁迅作品中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
一.表示人物描写的“空白”
对刘和珍的形象, 作者并没有写她的外貌特征, 而只是间笔构勒, 造成人物描写的“空白”, 给读者流下揣摩、回味的余地。如“平日表现”只写“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在被无辜开除的逆境中“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在女师大事件中“不为势所屈”, 被“强拖出校”, 在虑及母校前途时, “黯然至于泣下”;在“对敌斗争”中, “欣然前往”,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鲜血”;在“死难情形”中, “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腑”。然而学生通过分析, 刘和珍对思想进步的追求、鲁迅作品的热爱、学校的前途和同学的未来深深地忧伤, 以及她的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爱国热忱, 深深地打动每一同学, 刘和珍“坚毅英勇、和蔼可亲、具有高度事业心和革命责任感”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 使刘和珍烈士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丰满。学生对烈士的崇高品质和对反动派的惨无人道的理解也更深刻。
二.表示说明对象的“空白”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这里“推测”的对象, 作者笼统地写作“中国人”, 那么究竟是指反动派, 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 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 一方面, 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 但是另一方面, 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 往往是过多地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 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但主要是指那些“下劣凶残”到使他也难以预料难以置信的反动派及其走狗, 揭露“他们”远比自己最坏的“推测”还要坏得多的嘴脸。先前, 作者曾“推测”过, 对包括妇女在内的人民群众身上落后、冷漠、软弱的一面估计过高, 但“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也是“出于我的意外”的, 从而被事实证明自己是错了。鲁迅先生能把这一“推测”及其“失误”如实反映出来, 不仅就文章本身来讲鲜明地突出了中国妇女的崇高形象, 从而反映出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善于从斗争中总结经验, 自觉地提高自己认识的可贵品质。
作者为什么不把“中国人”明确写出, 目的就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通过积极主动地联想、思索, 从而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三.表示思想感情的“空白”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作者把中国军阀和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 称他们为“杀人者”, 他们不知道羞耻还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溅满人民的鲜血, 真是无耻之极。末尾的省略号明显的是感情的“空白”, 表示意犹未尽, 包含着忿怒和蔑视的感情。
在一些文章中, 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不直接说出来, 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含蓄地表达出来, 让读者去腾飞想象,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表示文章线索的“空白”
“要写一点东西”与“无话可说”之类的语言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过多次, “无话—有话—无话”, 这一“空白”中“无话”表明了作者的极度悲愤。通观全文, 作者悲和愤两种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 无处不在燃烧, 升腾交织, 无法抑制, 因此, 本文是以“无话—有话—无话”即作者悲愤的情感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尽管说了不少, 但毕竟“言不尽意”。还有更多的话, 或是由于太悲痛, 无法说;或是由于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是由于环境险恶, 不便说。正向课文第一节里所说的“现在, 却只能如此而已”。言外之意, 还是让他们自己去逐渐体会吧。只有通过这条线索体会作者复杂、深沉而曲折的思想, 才能懂得文章的深意, 与作者感情发生共鸣。
五.表示文学效果的“空白”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是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缘由”是什么呢, 作者并没有点明, 流下了“空白”。根据上文, “缘由”有两个方面, 一是反动统治者极端凶残地镇压和屠杀人民, 二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和舆论钳制, 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段政府的罪行这个角度看, 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 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 居然昂起头来, 反诬被害者为“暴徒”, 制造杀人理由, 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 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默无声息, 衰弱不振。在非纪实性作品里, 鲁迅先生采用空白语言, 有时就是为了追求某种文学效果。
总之,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 而是含蓄蕴藉、意蕴丰富, 是作者复杂激烈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所以它打破了字面语言内涵的稳定性, 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扩大了语言的表现效果。在频频叙述中, 空白的突然插入, 能适当地缓冲节奏, 使文章虚实相间, 富有张力, 从而让读者感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魅力。鲁迅先生作品内容博大精深, 手法精妙娴熟, 只“空白”艺术便“沉浸浓郁, 使人想味无穷”。我们在教学中应合理利用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 在教学内容、空间、结构、板书、语言技巧等方面也有目的的巧置“空白”给学生想象的余地, 从而更好体会文中“妙境”。
摘要:在艺术创造中, 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空白”给读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文学上空白语言, 是对本可以直接表述的意思却有意进行省略处理的文学手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先生更是以其如椽之笔创设了作品中独到的“空白妙境”, 启人心智, 发人深省。下面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分析教材中“空白”语言的特点, 以更好地体会鲁迅作品中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主要有:表示人物描写的“空白”、表示说明对象的“空白”、表示思想感情的“空白”、表示文章线索的“空白”、表示文学效果的“空白”。
8.《记念刘和珍君》课堂实录 篇八
为何“记念”而非“纪念”?为何用“君”?
生:(查)“记念”多表惦记挂念之义,且多作动词。“君”是尊称。
二、速读概括梳理,细读品味研习
1.鲁迅记录了刘和珍哪些事来尊称“君”?
生:①“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②参加女师大学潮斗争③“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而惨遭屠杀。
2.师:文本中哪些细节刻画了怎样的刘和珍?(关注应重读的词)
生:①“然而”。这个转折强调“销行甚为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可见她追求进步勇于反抗。(师补说《莽原》)
②“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表现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第一个“微笑”表现刘和珍和蔼善良。(师补许广平《刘和珍生平》)第二个“微笑”因在“偏安于宗帽胡同后”(女师大学生斗争失利时),所以表现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仍乐观坚毅。一处“泣下”是因为她虑及母校前途而黯然,表现她忧思远虑。
③“欣然”,高兴愉快,写她自愿而英勇。(师补《刘和珍生平》)具体的伤情描绘和“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也死掉了”表现她们无辜、自己震惊和对方残忍。
师小结过渡:(PPT《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相关说明)
从写作缘由起始;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基础上再深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意义。记叙、议论、抒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可见作者的重心在议论抒情,情感以悲(爱国青年)愤(杀人政府)为主。
三、斟酌文本、精读讨论
故而许广平评价《记念刘和珍君》“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然而鲁迅没写“要落泪了”,甚至在灵前也是“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这句子应留意哪个词?
生:独?徘徊?
师:“独”词意简洁,“举世皆浊我独清”。当时舆论要么倒向执政府抹杀此事,要么群情激愤恨不得立刻赶执政府下台。很少人像鲁迅一样既理性又感性。“徘徊”能否换成“徜徉”?
生:(查)不行。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
1.鲁迅陷入的是怎样的两难处境,以至于犹豫不决而产生矛盾心理?
生:“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二节)。我们都想为这事为刘和珍们写一点文字,使庸人或我们自己不会忘却英雄之英勇无私和杀人者之残酷无情。可是哪怕这一点“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的文字我也无法写出,“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痛且“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使我无法痛定思痛(第三节)。所以“要写一点”和“无话可说”矛盾。
2.展现了这个矛盾心理后,作者爆发还是沉默?
生:爆发。“我也早觉得(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五节)世界就是这么似人非人,总要学着“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因为“时间的流驶会洗涤旧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
3.他就彻底爆发来宣泄他的愤怒?
生:还是有点节制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师: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堆副词关联词特别是递进关联词中读出他的愤慨。请找出并自由诵读这些词。
4.这是鲁迅“不说”读者间接感觉到的。当然也有他“要说”读者直接读到的。请找出他直接表明“我要说”的话。
生:“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第十三节)他记叙描绘了惨案的场景,也评述了惨案的影响。
师:但面对如此微小的启示、如此下劣的流言、如此和蔼的学生、如此凶残的虐杀,作者还能说什么呢?最后他只能“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师小结过渡:
全文在鲁迅“要说”“不说”之间曲折盘旋,绞人心肠。他想说,他不得不说点什么,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又说了没意思、无法说甚至不能说。他说出的,读者读出了;可他没说出的,从他的痛苦纠结中读者也感知到了,甚至品味得更深刻了。
四、比较拓展、探究辨析
可鲁迅不一直都是形象刚强,文章酣畅,刺醒国民,无惧当局吗?请在《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周作人)里选择近似内容细读,分角度说出两文的不同。
生:周作人“当封棺的时候……”鲁迅“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前者是陈述句,后者用反问增强情感。
生:周作人“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鲁迅“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鲁迅用排比反复增强语气气势。
师总结:修辞上,鲁迅情感更强,这文风与为人处世风格相关。文体上,鲁迅的文章追求深邃犀利,思绪在曲折中深化。情感表达上,鲁迅的冷峻包含着热烈。描写愈淡然,情感愈节制,静波之下愈有汹涌,正如《礼拜二午睡时刻》和《登高》。
【纪念刘和珍君感悟】推荐阅读:
[语文教案]高一_纪念刘和珍君第2课时09-08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06-30
原创 记念刘和珍君 说课稿07-31
语文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同步导练06-18
烈士纪念日心得感悟作文08-09
5.12护士节个人纪念感悟07-09
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感悟07-21
烈士纪念日前的感悟参考09-16
航天纪念钞与纪念币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