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变化(共8篇)
1.中国的变化 篇一
从古至今,服装的变化
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政治的发展,人们的衣服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衣服从古代到现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我们的服装从古至今的变化
1、秦汉时代
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也就是说,经济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政治、文化的发展影响很深,五行、战国时期的文化,影响了秦汉时期的服饰、着装。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有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族服饰,袭北方习俗。
汉族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约束,魏晋服装日趋宽博,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北朝服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从传世绘画作品及出土的人物图像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情况。除衫子以外,男子服装还有袍襦,下裳多穿裤裙。
可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 也是受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经济方面,中国开始与西北、北方的联系日渐频繁,经济贸易联系日渐密切,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同时也受到了影响,中国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使得在保留传统的服饰的条件下,又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使得中国的衣服种类开始多样化
3、唐朝时期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唐代男子服饰,在延续传统的交领、对襟汉服的基础上,多了新的款式。其一是幞头,其二是圆领窄袖袍衫。唐时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从众多传世图画看来,这种圆领袍衫在非正式场合下流行一种“潇洒穿法”:不合颈下胸上的一段,让袍子前面的一层襟自然松开垂下,形成一个翻领的样子。这也算向胡服中的翻领靠近,也确实达到了与胡服相仿的效果。用今天的话说,大概就叫显得洋气。不过,圆领袍并不是田间日头的老百姓们的通用服装,更不是重大祭祀与重大政事活动时的服装。
襦裙服是汉族女子服饰中非常基础的一种款式,即女子上穿短襦,下着长裙(俗称上衣下裳)的传统装束。唐女的襦裙装在盛世的影响下充分发展,加半臂,佩披帛,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
4、宋朝时期
多姿多彩的唐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宋。政治上虽然开放民主,“但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经济上可也说是空前的发展,是中国的一个鼎盛的时期,中国当时的GDP占据了世界的90%。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还是一般的百姓,都爱穿着直领, 对襟的背子,因为既舒适得体,捷又显得典雅大方。
宋朝时候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5、元朝时期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元朝的经济并不是很发达,政治、经济方面,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所以已经体现不出汉族的风格。
6、明朝时期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同於唐朝,祗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除了品色规定外,还在胸背缀有补子,并以其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阶的不同,不独唯此,官员的腰带也因品级的不同而在质地上有所不同。故有明一代的服饰特点主要体现岀等级限制的严格。书生多穿直裰或曳撒,戴巾。平民则穿短衣,戴小帽或网巾。明朝女子髻式也颇多,且常在额上系兜子,名“遮眉勒”。衣裙近似宋元两朝,但内衣有小圆领,颈部加纽扣。衣身较长,缀有金玉坠子,外加云肩、比甲(大背心)等。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的汉人衣冠。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8、清朝时期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冲进关内。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广大的中原地区。清初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族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强令汉民剃发易服。清代服制改变,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冲进关内。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广大的中原地区。清初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族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强令汉民剃发易服。清初汉人反满情绪高涨,以各种形式发泄反清情绪,抵御外族的入侵。
9、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
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
男子服饰有如此特点,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民国初年,女子衣着特点:首先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这一举措无疑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推向成功的讯号。其次满族妇女的服装遭到摒弃。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服装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变得更加称身合体,并能体现女性的秀体之美。于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的服饰大潮流,欧洲国家时尚代表的巴黎各种流行服饰在当时应经到上海。上海的交际市场中女装层出不穷,当时同样在流行时尚推广过程中,女装很安装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主要的社会问题。
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当代,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逐渐成了新旧两个独立的世界。城市无疑代表着新世界,新潮流,新时尚。农村经济的不景气,再多的新潮流,新时尚。县城上、中两级的青年妇女,她们的服饰与三、五年前的省会城市的时髦女一样;县城年长的妇女和乡村妇女,其服饰仍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式;山乡的妇女,他们过着更加穷苦的日子,服饰不讲究,仍缠足。这些都表明但是时尚服装变化下中国的整体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状况。
在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出现了传统与现代、旧与新并存的局面。
10、文革时期
文革的时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人们的衣服非常的单一,政治、文化方面是很有时代特征的,政治方面,非常的混乱,而且非常的保守,主要以灰、黑、绿为主。
11、现代时期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现代概念的时装与时装文化进入到中国寻常百姓家。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一系列领导服饰潮流的西式时装像连绵的风,悄然改变着古老的中国。
中国现代服饰文化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们除了在裁缝店加工服装外,已有条件购置成衣,服装加工业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而迅速地发展,市场上的服装品种、花色也越来越丰富,购买者越来越信任品牌服装所代表的品质和时尚品位。以几次大的流行趋势为例,不难看出中国人在着装方面是如何融入世界潮流的。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正值喇叭裤在欧美国家的流行接近尾声之际,中国的年轻人几乎一夜之间就穿起了喇叭裤,并迅疾传遍全国。与之相配的上装则是收身的弹力上衣,呈现为A字形的着装形象。与喇叭裤同时传入中国的还有太阳镜。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大城市就曾流行过戴“墨镜”,以茶晶、墨晶料做片,镜面小而滚圆,时髦人物趋之若鹜。20世纪70年代末,太阳镜再度传入中国时,流行的是“蛤蟆式”和“熊猫式”,镜面很大,形状类似蛤蟆或熊猫,时髦的戴法还包括将太阳镜架在头顶或别在胸前。许多青年人出于种崇洋心理,还特意保留镜面上的商标,以显示这是舶来品。从那以后,太阳镜的式样不断翻新,国际上流行什么样的,中国人就会戴什么样的。
牛仔装也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的,穿着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从时髦青年扩大到各阶层和各年龄段。进入90年代后,不仅品种逐年发展到短裙、短裤、背心、夹克、帽子、挎包、背包等,颜色也不再限于蓝色,还出现了水洗薄面料等新质料。80年代初流行蝙蝠衫,这是一种在两袖张开时仿佛蝙蝠翅膀的样式。蝙蝠衫领型多样,袖与身为连片,下摆紧瘦。后来演变成蝙蝠式外套、蝙蝠式大衣和夹克等。有趣的是,这种款式在2004年的春夏流行趋势中竟以“复古”的面貌重新出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装的款式越来越多,流行周期越来越短,时装的款式、面料不断推陈出新。上衣有各种T恤衫、拼色夹克、花格衬衣、针织衫,而穿西装扎领带已开始成为郑重场合的着装,且为大多数“白领阶层”所接受。下装如直筒裤、弹力裤、萝卜裤、裙裤、七分裤、裤裙、百褶裙、八片裙、西服裙、旗袍裙、太阳裙等,也时时变化。60年代在西方诞生的“迷你裙”在80年代再度风行时,中国已与世界潮流同步而行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往的套装秩序被打乱了。过去出门只可穿在外衣里的毛衣,因为样式普遍宽松,这时可以不罩外衣单穿堂而皇之地出入各种场合了。“内衣外穿”的着装风格,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已经见怪不怪。过去,外面如穿夹克,里面的毛衣或T恤衫应该短于外衣,但是年轻人忽然发现,肥大的毛衣外很难再套上一件更大的外衣,就将小夹克套在长毛衣外。本来只能在夏日穿的短袖衫,也可以罩在长袖衫外。很快,服装业开始推出成套的反常规套装,如长衣长裙外加一件身短及腰的小坎肩,或是外衣袖明显短于内衣袖。那段时间,巴黎时装中出现了身穿太阳裙、脚蹬纱制长统黑凉鞋的形象。太阳裙过去只在海滩上穿,上半部瘦小,肩上只有两条细带;而作为时装出现时,裙身肥大而且长及脚踝。几乎与此同时,全球时装趋势先是流行缩手装,即将衣袖加长,盖过手背;后又兴起露腰装乃至露脐装,上衣短小,腰间露出一截肌肤。这类时装也在中国流行过,但款式没有东邻的日本开放大胆,日本流行的露脐装甚至引发了“美脐热”。而由露腰露脐引发的露肤装,倒是在中国较为广泛地流行开来,还有一种微妙的趋势:将以往袒露的手、小腿等部位遮起来,将原来遮挡的如腰、脐等部位露出来。凉鞋发展为无后帮,且光脚穿,脚趾甲上涂色或粘彩花胶片,戴趾环。甚至连提包也采用全透明式,手表将机械机芯完全显露出来,以此张扬出现代人的开放思想。
中国现代服饰文化 也正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的著名时装品牌纷纷瞄准了中国的消费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开设专卖店,中国本土的时装品牌和时装模特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而随着1988年中国第一本引进国外版权的时装杂志的诞生,越来越多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入到传播时尚的领域,世界最新的流行信息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传到中国来,来自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韩国的时装、发式、彩妆潮流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流行风,“时尚”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着装风格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和追逐。在世纪之交的几年间,中国的时装潮流顺应国际趋势,着装风格趋向严谨,特别是白领阶层女性格外注重职业女性风采,力求庄重大方。所谓“原始的野性”,如草帽不镶边、裤脚撕开线等,不再那么受青睐;袒露风开始在一些阶层、一些场合有所收敛,尽管超短裙依然流行,但为了在着装上尽力去表现女性的优雅仪态,很多年轻姑娘穿上了长及足踝的长裙。
21世纪初,成年女性,包括少妇和大学生,仿佛要从服饰上寻回失去的童年似的,一下子热衷上了童装风格。头上娃娃发式,两鬓的发梢向脸颊勾起,头上还别着蝴蝶形或花卉形的粉红色、柠檬黄色发卡;着装忽而瘦小得可怜,忽而肥大得可爱;很多女孩子足蹬方口偏带娃娃鞋,肩上背着镶有小熊头图案的挎包;还有的大学生索性将奶嘴挂在胸前,一副长不大的样子。2001年小兜肚一度盛行。戛纳电影节颁奖仪式上,影星章子怡穿着特制的红兜肚时装,两臂间披了一条长长的红色披帛,看上去像是中国古代的仕女,引起时尚界的关注,此后,她又穿了一件不作任何修饰的菱形兜肚上装出现在MTV颁奖盛典上,于是很快,在各种场合、各类媒体上,一些明星和时尚女性纷纷穿起了各式兜肚。
世纪之初,时尚潮流还有一个体现在鞋上的变化。2002年,原来那种憨憨的松糕鞋已经失宠,出现了鞋头极尖、并向上翘起的样式,就像查理·卓别林影片主角的鞋子,而且上面镶缀着亮晶晶的饰物。而一年之后,市面上又在大卖各式仿效芭蕾舞鞋风格的圆头鞋了。
中国现代服饰文化 20世纪末,国际时装界青睐起东方风格来,东方的典雅与恬静,东方的纯朴与神秘,开始成为全球性的时尚元素。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穿上华服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自豪的象征。中国内地的女性自然而然地穿起了中式袄,很多男人也以一袭中式棉袄为时尚。如今的华服,并不完全是纯正的中式袄褂,很多女式华服已经时装化——上身是一件印花或艳色棉布镶边立领袄,下身配牛仔裤和一双最新流行款式的皮鞋,即现代又复古。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经济、政治、文化对我国服饰的影响,相信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不断的增长,政治、文化方面各国、各地区交流日益密切,我们大众的服饰也会不断的更新与进步!
2.中国的变化 篇二
一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够识别(如采用统计检验)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 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几十年或更长时间[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只是气候系统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原因、幅度和区域分布迥异,且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的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的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根据FAO的定义,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郭书田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率、农民收入、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从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国际或者中国学者怎样定义粮食安全,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充足的粮食储存量是国家安全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谈国家安全,那国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二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此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如下的影响:
第一,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的充足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指在数量上和市场上有粮可食,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以及外来粮食援助等。全球气候体系的异常导致中国在降水、气温、自然灾害爆发频率和分布、水资源利用、病虫害发生机制等方面出现反常,最终冲击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温度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中国,升温对东北农业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升温可以延长作物生长季节,而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但增温也有不利的一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加重危害程度。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性也将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导致了作物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良好的灌溉条件,也只能一定程度地缓和蒸发量增大引起的干旱,并不能完全补偿增温带来的减产效应。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而影响土壤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若土壤水分充足,那么土壤空隙度就大,就促进了有机碳的矿化分解[4],增加土壤肥力。但蒸发量变大会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从而影响粮食单产量。
而在气温升高而降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又将会出现中国农牧交错带向南扩展。首先,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 千米左右。其次,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 千米左右。再次,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限将南移20 千米左右[5]。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使得草原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加大了荒漠化的可能,导致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加重。
第二,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实际上是通过生产投入要素变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时,市场对之进行反应的可能途径就是调整价格和增加市场供求量。而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导致的粮食减产,使得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粮价就会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对粮食增产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6];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又会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引起通货膨胀,往往会发生经济社会的震动,1993 年和2003 年就是两次典型案例。
三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远期的规划和防御,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科研政策对策。综合运用气候学、农学、遗传育种学、灾害学、生产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方法,以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研究区域,研究并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与适应机制,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理清科学思绪[7]。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技术选择。采取有效得当的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如优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御技术、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创制技术、高效低污染新型化肥农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破坏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有利农业生产条件。
第三,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政策措施。国家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各地也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8]。其次,要出台一些惠农政策,实行不同作物差别农业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该“藏粮于国”和“藏粮于民”相结合。最后,要改变消费观念,做到节约和珍惜粮食。
3.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篇三
关键词:外交政策变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外交战略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029—02
一、改革开放初期到十四大: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对外关系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活动的对象当中第三世界国家依然是最重要的。1982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或者叫联合和合作。为什么现在我特别强调第三世界这一点,因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第三世界有特殊的意义。”[1]中国把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作为我们外交活动最重要的方面,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中国要反对霸权主义,要弥补在同美苏关系中相对的弱势。同是霸权主义受害者的第三世界国家是我们的天然盟友。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同第三世界的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而且可以看出实际上是作为我们对外关系的最重要的对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同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各自国家独立主权上相互支持,在经济、文化方面加强交流。”[2]1993年,江泽民同志说:“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和平和制止战争以及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同我们有共同语言。我们一直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作为我们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们的同盟军。由于当前的国际格局和我国的战略需要,我们要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结成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要反对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为。”[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极为恶劣。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在对中国施加压力,希望我们能步苏联、东欧的后尘。因此,第三世界国家在当时成为我们主要的国际交往对象,我们从第三世界国家获得的主要是政治上的支持。
二、十五大和十六大对我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
到1997年的十五大,中共中央对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进行了新的划分。新的划分依然有三个层次,但显然已经不同于原来“三个世界”的划分。新的划分依次是“睦邻友好”、“同第三世界的关系”、“同发达国家的关系”。自此以后,这三个方面成为我国对外关系的新的战略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中,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首次被提高到战略性的高度,而且在十五大报告中这一层次是首先被表述的。对同周边国家关系重要性的认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地缘政治的影响。我国同俄罗斯、日本、印度等世界主要大国为邻,搞好同他门的关系至关重要。二是同周边国家,尤其是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地区合作在我国的对外活动当中的重要性日见突出。三是我们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国际稳定环境,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安定的周边环境。在十四大报告中重点论述的同第三世界的关系,在十五大报告中是作为第二个层次来表述的。十四大报告没有单独将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作为一个方面来阐述,只是提出要同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十五大报告则提出了同发达国家发展关系的问题,这是作为第三个层次来论述的。但是在三个层次中,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所用篇幅最多,论述得也最为详细。这说明我们开始明确的将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作为我国对外活动一个战略的方面来对待。
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继续保持了十五大报告的三个层次,但是对其各自的战略地位进行了重新确定。其中,同发达国家的关系被提升到第一个层次也是最重要的层次来表述:“我们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被作为第二个层次:“我们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被作为第三个层次:“我们将继续积极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果。”[4] 这种变化反映出,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更为深入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外关系有了新经验和新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同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因此十六大报告把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明确的作为我国外交战略中最重要的方面。
实际上,在2001年10月份,江泽民同志就初步提出了中国这一新的外交战略的基本框架。在题为《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增强国家战略能力》的讲话中,江泽民提出了中国外交的三个战略布局:第一,“要着眼于世界战略格局运筹大国关系”。这主要是指同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关系问题。江泽民提出要利用“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运筹同这些国家的关系,使我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取得更加有利的地位。第二,“要着眼于地缘战略态势积极经略周边”。第三,“要着眼于扩展战略空间大力开展多边外交”[5]。
三、十七大的外交新战略
2007年10月的十七大报告,对外关系部份的核心是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报告也进一步延续和明确了十五大以来我国对外关系的战略布局。 报告对我国外交战略三个方面各自的战略意义、交往原则和战略目标进行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和阐述:“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外交的整体战略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十七大明确提出,与发达国家之间是“战略对话”的关系,显然这一“战略关系”是我国外交活动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还首次在对外政策部份阐述了我国的“开放战略”,将其纳入到外交战略中,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
四、我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我们要把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提高到最重要的位置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种调整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务实的现实的选择。我们的开放是要向哪儿开放?虽然要向全世界开放,但主要还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开放。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而西方发达国家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在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中,与美国的关系尤为重要。实际上,我们对于美国的认识就可以代表我们对发达国家的认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美国仍是我们外交上打交道的主要对手……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是我们国际上打交道的主要对手……中美关系能否稳定往往影响一大片。美国还是我国的出口市场和引进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经验的重要来源。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对我国具有战略意义。”[6] 2005年9月,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将中美关系定位为“利益攸关者”。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者,是先进的技术、经验、信息的掌握者,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发达国家的对华投资和技术出口。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主要是政治上的合作,经济上我们处于国际分工的同一层次,某些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但是不能提升我们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能力。
第二,这种调整是中国国际关系现实变化的客观反映。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达国家成为我们主要的经济合作伙伴。我们对于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根据统计数字,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0%。发达国家是我们主要的出口市场。
第三,从理论上来讲,这是我们对现实的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某种有保留的参与。虽然我们一直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但是,面对难以改变的旧秩序,我们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它。虽然我们不参与这一秩序也可以生存和发展,但是我们无法承受长期游离于这一秩序之外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就说明了这一点。很多西方学者把战后的世界称为“美国霸权的时代”或者叫“美国治下的和平”(the Pax of America)。他们认为,这一霸权的特点是,它主要不是靠武力和军事手段来维持统治,而是主要靠国际机制来维持。这些机制既包括各种全球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也包括各种国际条约和国际准则。二战以后,在美国主导下,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全球或区域性的机制。美国是这些国际机制的主要创立者和维持者,它也是这些国际机制的主要受益者。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15.
[2]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74.
[3][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2-313.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2:690.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52-355.
4.中国的变化作文 篇四
听爷爷说以前经济基础十分落后,工厂企业也不发达,在农村每家每户只有在年底时才能分到100多元钱,人民生活非常的艰苦,大家住的都是低矮的平房。那时候,温饱都是一大难题,每个家庭几乎都吃不饱。冬天从没有热的时候,向来都是冷飕飕的。因为没有衣服穿,所以要是到了刮风、下雪的时候,只能冻得直发抖而毫无任何办法;泥泞的小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了,很难拔出来;在以前,交通非常不方便,每个人去哪里几乎都是走路的。而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绿了武义这块古老的土地。它唤起了家乡人民追求美、创造美的极大热情,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家乡这几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武义经济繁荣,人民富裕,面貌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人们都搬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房;原来坑坑洼洼的小路如今已是宽敞平坦的大路,汽车、电脑等也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我从课堂上和书本上越来越多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她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土,有着有口皆碑的中华文化,有着饮誉海外的“四大发明”,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壮丽的北京故宫,无与伦比的苏州园林,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祖**亲饱经沧桑的脸和那坚强不屈的身躯。
5.中国的变化作文 篇五
家庭在改变
“快来,老公!帮我做家务好吗?”“你自己做吗?”“你来不来”“……”看爸爸又屈服于妈妈的“淫威"之下了。你还记得那个"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男权社会吗?比起现在男女孰轻孰重?
转头一想,这还不是得益于我国的优好政策吗?否则妈妈又怎会如此厉害。家里又怎会家具。电器琳琅满目呢?房屋又怎会从土房变为砖瓦房呢?人们又怎会有自己耕作的土地,又怎会有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创业,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物质生活呢?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家庭在改变……
"老公,来一下……”听,妈妈又在指挥了……
交流在飞越
从驿马送信到手机短信,经过了改革开放到今天的中部开发,人们的交往范围在加大,交流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手机短信。电子狗。E-mail。传真。QQ。MSN等等一些都成为朋友间聊天通讯青睐的对象。“祝你生日快乐。呵呵!”“天气凉了,多加衣服。”这些极平常的话,无论相距多远,也能告诉你的朋友。亲人,表现你的关心。你还在写信联系朋友吗?换个方法吧!否则你就out了,交流在飞越,你的心情,思绪也在飞跃。
来吧!举起手,拿起手机给你的朋友献上最真挚的祝福。“最近,还好吗?我想你了。”看见闪烁的字体,你的心里是不是也泛起一点甜蜜。
网也在蔓延
你有看过蜘蛛网吗?那你又想像过被网覆盖的中国吗?
从天俯视看中国,你有没有觉得眼花缭乱?当夜幕降临,你有没有惊叹它的美丽壮观?我们每天穿梭在这张大网上,欣赏周边的风景,体验风拂头发的清爽。风在吹,情在飞,我们一起漫游,星空灿烂,我们共享宁静。
看吧!网在蔓延,延伸到世界各地,覆盖每个角落,你想放飞在大千世界吗?来吧!一起行动。
个性在张扬
青春漫舞,个性张扬。在21世纪的今天,打扮潮流,装扮时尚已成为每个90后的装束,从简约大方到追求时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服饰也面临巨大的改革。
6.中国的变化与发展 篇六
中国,一个充满朝气的国家,是我的祖国。今天我就来讲讲我的祖国是如何从一个“东亚病夫”变成一个“东方巨人”的。
1911年,在孙中山领导下,打响了“武昌起义”,发动了“辛亥革命”使中国走出了封建社会。1945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响应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实现国内和平,促成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停战协定》。但国民党却在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其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1949年月1日,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了!举国上下欢歌劲舞。
但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祖国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直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在第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兴建深圳、珠海、灿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之后又相继开发了十几座沿海城市,在“长三角”等地开辟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邓小平主席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设想。1997,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从此以后,中国的GDP开始快速上升,现位居世界第二。国家大力发展便民、惠民措施,航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医保系统也更加完善,解决了很多人没钱看病的问题。
此外,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很“给力”:中国的火箭和卫星一次次成功,令人瞩目,也使中国成为真正的航天大国。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在200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从
7.中亚地区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篇七
中亚地区气候变化和中国的气候变化, 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也有不少研究表明[5,6,7], 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不尽相同。缪启龙等[1]利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建立的全球网格点月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序列, 通过一元线性回归、M-K检验对中亚地区1880—2011年地面气温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近130年来中亚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率为0.073℃/10年, 接近于全球, 高于我国的近百年温度变化趋势率。龚志强等[8]运用动力学自相关因子指数Q分析中国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得到8个不同的动力学温度变化特征区:准噶尔区、东北区、西北区西南东区、西南西区、华北区、东南区和中南区。初步讨论了这些特征区的年均温度变化和极端温度年出现天数及其与温度突变的关系, 以及不同温度段对中国近58年增暖的可能影响。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北地区 (新疆等地) 毗邻, 关于对过去中亚气候变化和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的研究对于气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亚6个地区逐日气温资料,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滑动平均、小波变换、EOF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 研究中亚地区气温变化特征, 以期能够加深对全球气候变化地区性差异的了解, 探讨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1 资料选取
本文1961—2010年使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建立的全球网格逐月气温距平数据以及新疆地区国家基准地面气象逐月气温距平资料。空间覆盖范围为89.0°N~80.0°S, 1.0°~359.5°E, 使用空间分辨率为2.0°×2.0°。本文分析的地区为中亚5个国家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以及新疆地区。
2 中亚地区与我国气温时间变化关系
2.1 气温年际变化规律
本文求出中亚6个地区准年的年平均气温平均值, 用来代表中亚地区气温年际变化情况。为了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气候变化趋势, 这里用一次直线方程来定量描述。
图1中曲线为年平均气温实测值, 直线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值,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均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可以看出, 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知, 其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27℃/10年, 表明了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每10年增加0.277℃根据相关研究[9,10], 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与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相一致, 都呈递增趋势。但中亚地区增温幅度要大于全国气温增温幅度。
2.2 气温距平变化规律
本文使用滑动平均对1961—2010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进行趋势拟合, 用来确定年平均气温趋势变化。对样本量为n的气温序列x, 其滑动平均序列表示为:
式中:k为滑动长度, 取值为5;n为样本量, 取值为50。
从图2 1961—2010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距平值演变规律可以看出:
(1) 从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 1987年是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的一个转折点, 在1961—1987年期间, 曲线值以<0为主, 说明了在此期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 处于偏冷期。而在1987—2010年期间, 曲线值以>0为主, 高于平均值水平, 表明了从1987年开始, 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开始呈逐渐增温趋势。文献[11]中对全国年平均气温研究得出, 我国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递增趋势, 这一结论与中亚地区相一致。
(2)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 在1964—1989年期间, 仅1971年气温距平值>0, 其余均<0, 表明了在此期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处于相对稳定的变化状态, 同时可以看出此期间气温较低。在1997—2010年期间, 年平均气温距平值均为正数, 表明了此期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也处于相对稳定的变化状态, 同时说明了在此期间温度相对较高。
(3) 年平均气温距平值>1℃的有4个年份, 均处于偏暖期。其中2006年温度递增幅度较大, 年平均气温距平值为1.42℃。其次是2004年, 年平均气温距平值为1.09℃。
年平均气温距平值<-1℃的有6个年份, 均处于偏冷期。其中1972年降温幅度最大, 年平均气温距平值为-1.63℃。其次是1964年, 年平均气温距平值为-1.22℃。
3 气温周期变化规律
小波变换方法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 既可以了解时间序列不同时间的频率特征, 又可以了解不同频率的时间分布特征。本文对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资料, 采用连续复小波变化, 研究其年平均气温随时间多尺度变化规律。
从图3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小波系数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年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中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总体看来, 年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中存在着16~30年大尺度、6~12年中尺度和3年小尺度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16~30年大尺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21世纪00年代期间表现的较为显著, 具有局域性。3年小尺度在整个时间内均显著, 具有全局性。王澄海等[12]对全国年平均气温, 运用小波分析得出, 我国气温普遍存在3~4年的全域性周期变化规律, 这一变化规律与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3年小尺度全域性相一致。
图4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小波方差图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 其依次对应着23、14、3年的时间尺度。其中, 最大峰值对应着23年的时间尺度, 说明2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最强, 为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第一主周期;14年时间尺度对应着第二峰值, 为年平均气温的第二主周期, 第三峰值对应着年的时间尺度, 为年平均气温的第三主周期。这说明上述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
4 气温正交函数分解
本文对中亚6个地区1961—2010年50年来逐年平均气温, 采用EOF正交函数方法进行分解, 来研究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规律。
表1为中亚6个地区年平均气温经EOF分解后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可以看出, 前3个载荷向量累积贡献率为84.203 9%>80%。因此, 说明前3个载荷向量所包含的信息能够描述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空间场的特征。第一载荷向量贡献率为50.954 3%, 该贡献率值较大, 表明了第一载荷向量是决定性向量;第二、第三载荷向量贡献率分别为18.397 8%、14.851 8%。
表2为年平均气温经EOF分解后的前3个载荷向量场, 第一向量场可以看出, 中亚6个地区仅乌兹别克斯坦向量场为负值, 其余5个地区均为正值。最大值位于土库曼斯坦, 第一向量场值为0.503 2。其次为塔吉克斯坦, 第一向量场值为0.486 4。因此, 根据第一向量值, 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东南地区向西北递减。
从第二向量场可以看出, 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向量场值为负数, 其余4个地区向量场值为正数。因此, 根据第二向量值, 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东向西递减。
从第三向量场可以看出, 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地区向量场值为负数, 其余4个地区向量场值为正数。新疆地区向量场值最大为0.728 7, 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 向量场值为0.526 7。因此, 根据第三向量值, 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递增。
5 结论
本文利用1961—2010年中亚地区月气温资料,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连续复小波变换、EOF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 研究了中亚地区和全国气温变化情况, 得出以下结论:
(1) 中亚地区在近50年中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 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277℃/10年, 即年平均气温每10年气温增加0.277℃, 这一增温速度要大于全国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中央区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最大的是塔吉克斯坦地区, 年平均气温每10年增加0.348℃。
(2) 在1961—1987年期间, 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 处于偏冷期。而在1987—2010年期间, 年平均气温高于平均值水平, 说明在此期间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开始较高。我国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递增趋势, 这一结论与中亚地区相一致。
(3) 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随时间变化过程中存在着16~30年大尺度、6~12年中尺度和3年小尺度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 23年左右的周期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第一主周期;14年时间尺度为第二主周期, 3年的时间尺度为第三主周期, 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而我国气温普遍存在3~4年的全域性周期变化规律, 这一变化规律与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3年小尺度全域性相一致。
(4) 由EOF正交函数分解得出:根据第一向量值, 可以看出中亚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现从东南地区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根据第二向量值, 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东向西递减;根据第三向量值, 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年平均气温从南向北递增。
参考文献
[1]缪启龙, 沈伟峰, 魏铁鑫, 等.中亚地区近130多a温度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 2013, 31 (1) :18-22.
[2]丁一汇, 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 1994, 20 (12) :19-26.
[3]QIAN W H, ZHU Y F.Climate change in China from 1880~1998 and it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J].Climatic Change, 2001, 50:419-444.
[4]WANG S W, ZHU J H, CAI J N.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since 1880[J].Adv Atmos Sci, 2004, 21 (3) :307-313.
[5]卞韬, 连志鸾.石家庄地区近46a温度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 2008, 26 (2) :57-62.
[6]王文, 张薇, 蔡晓军.近50a来北京市气温和降水的变化[J].干旱气象, 2009, 27 (4) :350-353.
[7]许何也, 李小雁, 孙永亮.近47a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分析[J].干旱气象, 2007, 25 (2) :50-54.
[8]龚志强, 王晓娟, 支蓉, 等.中国近58年温度极端事件的区域特征及其与气候突变的联系[J].物理学报, 2009, 58 (6) :4342-4353.
[9]任国玉, 徐铭志, 初子莹, 等.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 (4) :718-727.
[10]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I) 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2 (1) :3-8.
[11]BROHAN P, KENNEDY J J, HARRIS I, et al.Uncertainty estimates in regional and global observed temperature changes:A new dataset from1850[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06, 1 (11) :28-31.
8.浅淡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篇八
姚《说文解字》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姬《说文解字》黄帝居姬水以为姓。姜《说文解字》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嬴《说文解字》少昊氏之性。
这些姓氏彰显个性,见出中国女性地位的“原始”状态。最初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女性高于男性。今天看来它也是不平等的,缺乏人格独立,其实也是一种畸形关系。因此随着社会变更,社会关系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慢慢地这种畸形的关系也在变更,甚而至于变本加厉,封建观念和礼教的双重束缚使女性作为男人的附属物存在,变成了受侮辱,被损害,充赏赐的牺牲品。
二、男权时代女性受歧视:男人一言堂
婪《说文解字》贪也从女林声。妨《说文解字》害也从女方声。嫌《说文解字》不平于心也,一曰也,从女兼声。妒《说文解字》女妒夫也从女户声。奸《说文解字》犯淫也从女从干,干亦声。妄《说文解字》乱也,从女亡声。嫖《说文解字》轻也……
这些汉字有的几乎跟女性无关,何以以“女”作偏旁呢?女性在封建社会父权、夫权的强权下,没有和男性对等的权利,有的只是“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世上唯小女子难养也”“烈女节妇观”。她们“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多少女性死于不白之冤,三千佳丽死于皇宫后院,到头来“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到头来“依旧风尘肮脏违心愿”,到头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哪有地位可言。最可怕是明成祖的办法,他把诸忠拿来剥皮,下油锅,把诸忠家中的女眷:母亲、妻妾、姊妹,乃至外甥媳妇一起罚到牧坊司当官妓,一个女子每一日要受二十余条汉子凌辱,被摧残致死的下谕:“吩咐抬出门去,着狗吃了,钦此。”
三、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妇女半边天
社会制度的改革,冲击着中国封建制度和礼教,出现了从女性这方面所发出的致力于爱情婚姻平等愿望的“东方曙光”。淡忘了“男尊女卑”,“举案齐眉”也被抛进了历史的故纸堆,取而代之是的“互敬互爱”“志同道合”“同心同德”。“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中的“伊”“他”分别指女子,现在被女性特有的三人称“她”所取代。这个“她”字第一次在刘半农先生《教我如何不想她》里出现,就显示了她们这一群体的独特魅力。人世间除了男人之外就是女人,何苦要将她们打入冷宫呢,试问谁无母亲,谁的母亲又不是女性,谁的母亲又不是最纯洁,最伟大,最无私,最值得尊重的呢?
【中国的变化】推荐阅读:
的400字作文:中国的变化07-18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10-02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范文09-12
晋江的变化09-15
《声音的变化》教案06-17
生活的变化作文08-18
家乡的变化好08-20
成都的变化作文10-24
老家的变化作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