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10-29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选11篇)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一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生物实验教学对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积极探索生物世界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然而在广大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发展之路可谓一波多折,理性看待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意义深远。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外在实验条件制约,内在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在众多农村初中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学校似乎不太可能将有限的教育经费优先用于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生物实验室的规划蓝图总是停留在承诺中,显现于建设图纸中,难以变成现实,仅有的实验室无非就是一间教室里摆放了若干标本。同时,由于在中考中,生物学科所占权重不大,还远不比物理,化学等学科,这客观上又造成了即使学校有了闲置资金,往往又会加强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诸如此类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随着教育现代化口号的提出,社会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广大农村初中,学校生物室也逐渐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然而生物实验室虽然建成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缺乏科班毕业的生物教师(很多情况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即使学校给配备了象样的生物实验室,购置了用于生物实验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在真正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又出现了教师不能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生物实验的频率,实验随意性强;教师实验前准备工作粗糙,实验过程组织不严密,实验质量不高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验过程表面热闹,实验最终目的难以体现

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课程,无论是以往的教学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及明确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包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有关生物实验的技能达到熟练掌握程度,实现在教师指导情况下能独立完成文本中的一些小型实验;包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友好沟通,相互探讨实现对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物现象等。但是,在农村学校生物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学生热闹参与实验的过程,但是,好奇心是主要原因;我们虽然看到了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没有落到实处。显然,生物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通过实验教学所达到的相关教学目的难以体现。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我们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意在于说明做任何事情事先计划的重要性。生物实验教学也一样,我们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每次实验教学前,我们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课前实验的实际情况预测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以及在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可能会是学生操作过程中容易出偏差的地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生物实验活动顺利开展。当然,农村初中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的优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到广袤的生活中去开展实验活动,包括到田头,到池塘边等地方,把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实验教学总是与学生能力培养紧密联系的,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我们认为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等,如何将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是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而言,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尽量把实验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把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与生物实验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很多“为什么”在实验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只有这样学生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不同现象才会细致考虑,在参与实验过程中思维才会有方向,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其次,认真构思好实验中的每个环节,确保实验的所有环节都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验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既要考虑实验目标的落实,也要根据学生对实验好奇的心理,优化实验方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仔细观察、记录,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诚然,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内化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引导策略 1.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

2、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实施课改中,不必急于组织教学或开展活动,活动之前应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纪律、行为规范、集体感、荣誉感以及课改理念等思想教育,让学生尽快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新型的学习理念。

3、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学生间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生物水平等基础上(可以求助于班主任协助),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同时明确组员间的分工,确定好每个小组的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和监督员等(角色可定期更换,以便学生在不同方面得到锻炼),必要时可提前培养小组长,提高小组长的协调,分工等能力,以便于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4、制定相应的规则 实施课改中,老师与学生可共同制定一些相应的班级规律、学习规则,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使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规则,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取向,学会自我控制。

5、.提高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6、找准讨论的“点”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能否找准问题的“点”,将直接影响着“讨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昼量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等内容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相互交流,在讨论中获取知识。

7、讲究提问的艺术性

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时,应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注意①提出的问题要具体而明确,问题宜小不宜大,做到先易后难,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进行探讨;②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学生对问题的亲切感,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合理营养”时,我先列举班上某一同学的一天饮食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后提问:你最敬重的人是谁?你能为他(她)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吗?如果能,怎么设计更合理?

8、制定具体的讨论细则

讨论前,教师要宣布此次讨论的具体要求和细则,逐渐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如①纪律要求: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需要一定纪律来维持的,只有纪律才能使课堂得安全、有序,引人入胜;②时间要求:教师要据具体的内容和学情,制定合理的活动时间,既要给足时间,又不能白白浪费时间;③小组成员的分工要求:每次活动一开始,小组内部必须明确组员分工,责任到人,做到自主中合作,合作中自主;④结果呈现方式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目标以及结果的具体呈现方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首先,教师要处理好“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即教师要主动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多与学生交流,多表扬和激励学生,多关心和照顾“弱势群体”,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体地位真正的得到弘扬和发展。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尽量地深入到学生中参与活动,从中不仅可以多帮助和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可从中特色生物“人才”,同时增进师生感情。其次,教师也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职能,既坚决改变过去那种“独霸课堂”的陋习,又要反对过分放任学生,谈“讲”色变。我们应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实实在在地构建崭新的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精心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改革的道路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正视并认真研究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反思并寻找可行性的突破方法,相信新课程改革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并持续发展的。

生物实验教学对于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积极探索生物世界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然而在广大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发展之路可谓一波多折,理性看待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意义深远。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外在实验条件制约,内在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在众多农村初中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学校似乎不太可能将有限的教育经费优先用于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生物实验室的规划蓝图总是停留在承诺中,显现于建设图纸中,难以变成现实,仅有的实验室无非就是一间教室里摆放了若干标本。同时,由于在中考中,生物学科所占权重不大,还远不比物理,化学等学科,这客观上又造成了即使学校有了闲置资金,往往又会加强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诸如此类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随着教育现代化口号的提出,社会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广大农村初中,学校生物室也逐渐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然而生物实验室虽然建成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很多农村学校由于缺乏科班毕业的生物教师(很多情况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即使学校给配备了象样的生物实验室,购置了用于生物实验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在真正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又出现了教师不能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生物实验的频率,实验随意性强;教师实验前准备工作粗糙,实验过程组织不严密,实验质量不高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验过程表面热闹,实验最终目的难以体现

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课程,无论是以往的教学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及明确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包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有关生物实验的技能达到熟练掌握程度,实现在教师指导情况下能独立完成文本中的一些小型实验;包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友好沟通,相互探讨实现对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物现象等。但是,在农村学校生物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学生热闹参与实验的过程,但是,好奇心是主要原因;我们虽然看到了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没有落到实处。显然,生物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通过实验教学所达到的相关教学目的难以体现。

二、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1.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我们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意在于说明做任何事情事先计划的重要性。生物实验教学也一样,我们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每次实验教学前,我们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课前实验的实际情况预测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以及在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可能会是学生操作过程中容易出偏差的地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生物实验活动顺利开展。当然,农村初中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的优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到广袤的生活中去开展实验活动,包括到田头,到池塘边等地方,把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实验教学总是与学生能力培养紧密联系的,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我们认为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等,如何将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是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而言,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尽量把实验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把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与生物实验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很多“为什么”在实验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只有这样学生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不同现象才会细致考虑,在参与实验过程中思维才会有方向,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其次,认真构思好实验中的每个环节,确保实验的所有环节都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验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既要考虑实验目标的落实,也要根据学生对实验好奇的心理,优化实验方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仔细观察、记录,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诚然,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内化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二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 是化学教学的基础, 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长期以来,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 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已经得到的结果”的状况, 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 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 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 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 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 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二、对策

1.转变教育思想,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 演示好实验, 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但训练的重点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 能否明白实验原理, 实验的难点在何处上。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看, 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指出, 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 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 自拟实验步骤, 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 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 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 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 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侧重于实验的知识功能, 即侧重于理论验证结果, 忽视实验探究过程;侧重按书本实验步骤按部就班, 忽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这样学生就是不做实验也知道现象和结果, 实验失去了乐趣。针对这种情况, 新课程把大量的验证性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 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 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现象, 作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 动手、动脑, 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 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操作一些小实验, 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 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 大胆质疑, 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转变教育观念, 研究新教材, 加强协作和交流, 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反思教学得失, 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三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问题 举措

初中化学学科由于综合性因素致使初中生兴趣不高,致使化学的整体学业水平低下,其结果阻碍了整个初中学业发展。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让广大初中化学教师陷入不断地深思和探索中,他们抽丝剥茧化学教学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相关的举措以求使破解化学难题。

一、剖析初中化学教学问题

1.学生缺乏兴趣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动者和接受者,这就决定了化学学业成绩高低主要是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有直接的关联性。学生一旦对化学富有兴致,就会对化学学习造成极大的动力机制,然而从现实教学活动的考察来说,学生对化学缺乏兴趣,致使学生过于学习其他学科而化学学科被搁浅,就直接导致了化学学科学业水平处于低下状态。特别是,初中化学虽然具有理科学习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特点,然而它又兼具了文科的知识面覆盖大、知识点繁琐等特点,这就加剧了学生对其学习的难度,学生不愿意去背诵大量的化学公式、元素、化学反应的现象过程和结果。在教学活动中,呈现出教师认真引导讲授而学生冷漠对待的状态,这种教与学严重脱离性不可避免地使化学学业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

2.化学教学硬件不到位

从化学学科特性来看,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初中化学许多理论和知识并不是凭空加以想象并拼凑而来的,而是从大量的社会生产实践基础上获得的知识,可见化学知识的建构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失去了实践性的前提化学就不复存在。这就需要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大量的化学实验基础,并通过化学实验来应证理论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从目前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初中化学课程理论教学较多,根本没有强大的化学硬件做支撑。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进行化学实验中化学的基本要素不到位,比如试管、吸管、酒精、试纸等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进行化学实验的场所设施落后和陈旧,有些实验的操作台不能够适应当前化学实验的需求,甚至有些化学物品缺乏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这种化学硬件性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二、探讨解决初中化学教学问题的举措

1.注重化学基础性实验设施建设

首先,学校要分流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化学实验的专项资金并实行专人专管,以保障化学实验课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对于化学实验器材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方面,要求学校配备专业性的化学操作教师进行管理,而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对化学器材和设备质量进行严格考核和把关,以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再次,学校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学科的维度、现状的角度上加强化学实验场地的建设,化学实验场地要符合化学学科实验的严格标准,又要满足大量学生使用的需求,从而为化学实验课的有效进行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2.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广大化学教师要顺应化学教学改革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中不断地探索化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其次,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新时期化学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释疑者,把课堂完全还归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掌控者和主动者;再次,教师在充分统筹安排化学教学活动,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创建利于学习的化学教学情境模式,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去探求化学知识的奥秘。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质变化和性质》这一教学活动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把日常生活中诸如:铁生锈、银变绿、食物变质、蔬菜腐烂、水变冰等现象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教师适时地引出这节课所要进行的话题,并抛出问题给学生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熟悉的物质变化现象呢?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内部的本质构成是什么呢?这样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并对极力地对自己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物质进行探究感受物质的变化以及原因,这样学生就会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参与进来。最后教师用多媒体仿真模拟实验分解水垢的性质,会发现原来水垢(碳酸钙化合物)里面有二氧化碳、氧气以及碳酸钙组成,这样的视频仿真模拟化学实验一下把教学活动生活化,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乐趣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喜欢上化学,也促使化学教学活动有效性开展。

结语

统筹全局考虑初中化学学业水平不高的现状不难发现是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屋建瓴的气魄针对化学问题积极采取有力可行的措施,那么化学问题就势必不再是初中整体学业发展的一道屏障,势必会向新的发展层次进发。

【参考文献】

[1] 包弟红.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研究[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2):63.

[2] 张玉杰. 新课程化学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2.

[3] 王玲.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理论[J]. 教师,2011(22):109.

4.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四

高职高专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将学生培养成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作 者:林燕玲 作者单位: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厦门,361000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8(6)分类号:G424.31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高职高专

5.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五

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的探讨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学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们当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缺乏活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如何发现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寻找出有效性的方法加以解决,是下文重点探究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初中音乐;创新;学生;审美

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深化改革、实施不变的目标之一。而音乐教学的实施则是完善教育素质、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构成。但是在“唯分数论英雄”的教育体制下,音乐的教学实施逐渐地凸显出各种问题。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所谓音乐教学不受重视就是指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校方、家长还是学生都是唯分数论。因而大部分的精力均都投入到语数外等科目上,而对音乐的学习则抱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

校方的不重视,学生的不投入直接也影响了音乐教师的教学热情,而这也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

2、音乐教学缺乏活力

音乐教学缺乏活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第二个则是因为教学的实施缺乏新鲜元素的融入。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仅剩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被无情地扼杀,而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以及方式也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要想实施好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简直是天方夜谭。

以上问题是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也是应当充分引起重视的问题。唯有正视这些问题并且不断地加以解决,才可以更好地做好初中音乐教学工作。

二、如何做好初中音乐教学工作

我们常常说要“对症下药”,做好初中音乐的教学工作同样需要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来解决以上两大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彻底地解决好以上问题应当从两大方向入手:一是解决好思想上的认识问题,二是做好初中音乐的创新性教学工作。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1、重视初中音乐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施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性教学实施。因此,无论是从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还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抑或是完善学生的素质发展,都应当重视初中音乐教学。

重视音乐教学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需要校方和音乐教师切实做好的一项教学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思想观念上为初中音乐的教学实施奠定扎实的基础。

校方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初中音乐教学时间提供一定的支持,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初中音乐的教学时间。而且,校方还应当积极地完善初中音乐教学实施的硬件、软件设施。

例如:开设琴房以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也利于有兴趣的学生开展训练;结合教材开设一些充满趣味的音乐讲座或者沙龙。

而教师则应当重视自己的教学工作,并且从备课、教学、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来做好具体的教学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备课阶段,教学一定要做好充分地准备。

例如:在2013年修订的鲁教版六年级第二单元《祖国的颂歌》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教师就应当从以上三个部分来做好教学工作,并且积极地准备好相关的素材来实施好教学。因为该单元的内容包含有:唱歌——歌唱祖国;听乐赏画——红旗颂;选听——在灿烂的阳光下;欣赏——伏尔塔瓦河。所以,教师应当在备课阶段,就应当收集与该部分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并且加以筛选,从而为教学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校方和教师在意识上重视音乐教学实施,在行为上加强音乐教学实施的

方式,必将为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

多媒体设备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助手,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在初中音乐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多加利用多媒体设备,继而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实施与发展。

而且,多媒体设备进入到初中音乐的课堂之中,也将极大地丰富教学的素材,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直观,为教学的创新化实施提供技术的支撑和庞大的数据资源库。因此,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地借助这一工作来丰富初中音乐的教学资源,进而更好地做好初中音乐的教学实施。

例如:在2013年修订的鲁教版六年级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一)》这个部分的教学中,由于该单元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唱歌——黄河船夫曲;欣赏——月牙儿五更,乌苏里船歌,包楞调,走绛州。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该部分的内容与中国的民歌、民调有一定的关联。

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中国经典的民调以及为学生所熟悉的民族民间音乐,如《东方红》、《康定情歌》、《浏阳河》、《八月桂花遍地开》、《牧歌》、《阿里郎》等加入到欣赏课中。

这样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课本的束缚,使得教学的实施更加灵活而充满趣味。与此同时,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跟随着这些熟悉的歌曲进行哼唱,在哼唱中去欣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除此以外,在多媒体设备的协助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也很好地丰富了初中音乐的教学实施。

3、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

传统的音乐教学无法吸引学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学的趣味性不够、吸引力不强。因此,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吸引进来,并且创新初中音乐的教学实施。笔者认为教师还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实施趣味教学。

简言之就是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唱”的方式来创新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音乐教学实施并非是要将学生培养为歌唱家,而是要借助音乐教学的实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操作可以是通过一个故事性的内容来引入音乐欣赏或者在对某一个音乐曲目加以欣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

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述自己的欣赏感受或者是借助故事讲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欣赏体验。并且在学生加以阐述的过程中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生日日期,然后再以从该学生的座位号往下寻找到下一位发言的同学。

例如:在2013年修订的鲁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这个部分的欣赏曲目包含有:《秋》、《丰收锣鼓》。所以,在引导学生听完这两个曲子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时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如该学生的生日日期为“16”,紧接着,由该下数找到下一位发言的同学。然后,一直往下进行。

通过这样的方式则是旨在借助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体验。从而在做好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即兴教学实施

所谓即兴教学实施主要是指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外部情况或者是学生的合理要求即兴开展教学。

例如:有一天教室外正下着雨,那么教师就可以这样来开始教学: 教师说:老师知道同学们好像对流行歌曲都比较熟悉,现在外面下着雨。那么大家可以告诉老师你所了解的有关“雨”的歌词吗?

学生1: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学生4: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

教师说:嗯,很好!那么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如何这些写雨的歌曲都表达了什么东西。

借助这种即兴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将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内容融入到课堂之上,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继而做好初中音乐的教学工作。

三、小结

初中音乐这门学科的存在为完善学生的素质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和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教师应当更加积极地做好初中音乐的教学实施,不断地挖掘出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初中音乐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彦宏,浅析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J],软件·教学,2014年第1期; [2]张爱静,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J],软件·教学,2014年第1期;

6.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六

下一页 1 2 目前初中化学科学探究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对科学探究教学缺乏应有的指导,将科学探究教学等同于科学家搞研究,不愿开展科学探究教学等等,为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初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教学视导发现探究式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课堂教学表面化、形式化、教条化,从而严重影响了探究性教学的效果。常见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

很多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教学中,对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论认识尚不明晰,对科学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还缺乏应有的把握。有些教师认为将原来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学生实验,就等同于实施了科学探究教学。教师讲解占用了大量时间,重点关注的是实际教学知识内容的发展、教学任务的完成、实验活动的监控、实验材料与程序的组织,而很少把重点放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上。

2、将科学探究教学等同于科学家搞研究。

有些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时,倡导单纯化的科学实验,刻意追求正确性和技术效率,使得化学科学教学局限于小规模的研究框架之中,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像科学家搞研究那样学习化学,脱离了探究教学多样性的特点,模糊了科学探究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界限和区别。

3、有的教师不愿开展科学探究教学。

由于受实验室条件、课时、考试评价等方面的原因影响,有些教师不愿开展科学探究教学,认为开展探究教学麻烦、耗时,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学生的成绩。

4、不明不白、盲目实验

探究实验前每个学生都应明确实验目的,一定的操作顺序和特别的注意事项,但是有些教师课堂教学中还没有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就盲目进行实验。在实验时,有的学生往往一无所知(或许是教师没有吩咐学生预习,或许是学生认为不值得预习)无从下手,要么坐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模仿同学,当老师让他具体操作他却手忙脚乱,让他说出实验现象和结论他却一无所知,这样不但不能实现实验目的还浪费了学生时间。

5、学生探究,老师“解放”

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缺乏应有的指导,有些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时,不知如何把握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将科学探究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放任学生“自由”探究,出现了“放羊现象”。甚至有些教师实际上不开展科学探究教学,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步骤——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收集资料,制订研究方案,实验检验,得出结论,讨论与交流等,用以应付考试。教学中出现了教师脱离科学探究实践孤立地传授科学方法的现象。

通过科学探究能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学会学习化学方法,最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并不代表老师就不需要讲授了,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具有探究特点的新的教学体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提问、实验、讲授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采用探究性教学,老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还要耐心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精心设计探究课题和步骤,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加强,教师也绝不会“解放”。

6、探究实验,好看好玩,忽视现象

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不同程度都存在着“好玩”心理,对分组实验的积极性停留在好看好玩上,化学反应中的燃烧、变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放出热量都能使学生兴奋不已,所以在实验中充当了一个看热闹的角色,让他们说出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分析结论。则不知所云,他们根本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现象观察上,没有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现象,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观察实验现象,也就更谈不上描述实验现象,这样的实验只能算是走过场,无大的收获。

科学探究能以生动的直观性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实验中的好奇好玩心理引导到科学探究上来;要通过实验现象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所学书本知识进行论证,以巩固知识,掌握规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特殊爱好。

二、初中化学探究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少数人培养成科学家,而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科学探究则是实现“人人具有科学素养”这一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在探究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1、教师设计方案,探究变成验证

7.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七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师大多都重视知识点和规律的讲解,注重解题方法,将各种题型的例子一一讲解,轻视了实验教学,这样一来导致一些教师对实验操作的研究不够深入。此外,相当多的教师错误认为,做不做实验影响不大,只要在考试的时候能把实验题做对就成,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做实验纯粹费时费力,还不如在教室里做几道实验题,因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就出现了以讲解代替实验,尽量少做实验甚至不做的现象,因而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2.实验准备不充分,无法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教学中,实验仪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其中一些精密的仪器,需要教师提前做好调试,以确保实验顺利完全。不过现实情况是,一些教师忽视实验操作,认为简单的实验教学不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仪器。这样的结果就是当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是发现实验仪器不能用,就是缺少相应的仪器,再就是做出来的实验误差太大,跟实验原理得出来的结论完全相悖等。实验课结束了,教师也没法解释为什么实验会失败,这样就可能造成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记忆出现偏差,达不到预期的物理学习效果。

3.实验教学缺乏创意

物理实验是不断探究和创新的过程,要想实验具有创新性,使实验更好地展现物理规律,需要教师在实验前做好各项准备。但是,很大一部分物理教师只是采取教条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课本,按照课本上面的步骤和要求将实验做一次,基本上没有任何改进。缺乏创新性的、教条式的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能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惰性。

二、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物理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并且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实验能否高质量完成,与教师的物理水平息息相关。对物理实验,教师不仅要熟悉实验原理,提前准备实验仪器,思考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等,更重要的是教师平时要注重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实验前,教师要提前做该实验。

2.教师要加强实验的创新设计

要做好实验的创新设计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中的实验,做适当的二次开发,如根据实验原理,灵活选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

8.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较低

学生是学习化学的主体,学生通过书本和老师的教育来学习化学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的主要途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初中化学知识理论逻辑严谨,对于一些知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初中学生对于化学课缺乏兴趣,甚至一些学生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

2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初中化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成为影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动态因素,教师教学水平对初中化学教学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初中化学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化学老师需要同时担任多年级化学课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对化学教师的工作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彻底改变,还是保有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使用一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完全符合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此外,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不能使学生参与和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3化学实验设施不齐全

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设立一定的实验教学课程,同时实验教学需要进行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有效补充,做到相辅相成。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相关配套设施不齐全,如酒精灯数量不够,酒精和其他实验液体货物短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也不能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实验设备是化学实验课程的基础,是实验课程发展的前提。同时,化学实验教材内容变化比较大,把握难度的提升。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对于原来的化学新教科书,化学实验教材内容变化是比较大的,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体系,使得很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也不能及时很好地掌握实验教学内容。

二、改善初中化学教学的对策

1提高重视度,加强设施建设

化学教学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学科,是初中教学开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初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笔者调查发现,由于主客观等各种原因,部分学校对化学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尤其是一些农村初中和比较偏远的初中,重视程度的不够直接造成化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很多学校在化学实验场地的建设、实验器材的配置等方面比较缺乏,导致部分学校化学实验课无法开展,或者化学实验课开展的危险性增加,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质量。实验课的缺乏对初中化学教学来讲是损失很大的,它拆分了初中化学教学的完整性,打乱了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对知识的传授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对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视度,并加大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人力度,为化学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2提高认识度,激发学生兴趣

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高,导致他们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化学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直接的表现就是化学成绩不理想。认识的客观是造成学生对化学课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由于学生不能够建立科学、客观的认识,不能够对化学课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判断,不能够理解化学教学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所以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一些化学家的励志故事,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化学教师还要善于通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兴趣,先为学生设置巧妙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观察实验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现象,是什么原理,先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实验向学生解释原理,使学生豁然开朗,从而诱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3提高安全度,加强实验设备的安全保障

化学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度是每位化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化学实验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操作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场地设施的简陋、实验器材的缺乏和损坏等原因,初中化学教学的安全性受到很大的挑战。为了保证化学教学的安全开展,必须提高化学教学的安全度。及时更新化学实验中破旧残损的器材,及时补充化学实验的液体和物品,严格控制过期物品投入使用,以保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要加大对教师操作规范性的教育和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课安全意识也是必不可缺少的。另外,加强化学教学的监督也是提高化学教学安全度的重要措施。

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初中化学教师状况不甚理想,必须加强化学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首先要提高化学教师数量,解决化学教师数量缺乏的问题,减少教师的工作量,降低教师的疲劳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安全度。其次,要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让教师接触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进一步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再次,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要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让教师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识,提高教师自律能力,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5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对化学教学计划的科学指导,加强对化学教学过程的监督,提高化学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化学课外辅导的质量,不断总结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同时也要不断总结化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为化学教学的开展提供管理保障。

初中化学课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因此,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文艳. 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04) :157-158.

[2]包弟红.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研究[J]. 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2014,( 02) :63.

9.初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九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中的校舍、设施等硬件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学管理能不能跟上呢? 初中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应试教育的影响还较为严重。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种形式的统考”。但是,目前各县区基本上对全体学生都进行期末统一考试,有些县区还或明或暗地进行分数排队,以分数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或唯一依据,缺乏全面科学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学校也基本上是以县区的统考成绩评价教师和学生,很少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估,形成了“以统考成绩论英雄”的局面。在教师的奖惩上,也以统考成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唯一或主要标准,因此,考试、评卷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教师和学生都想争取好分数,因为分数和经济效益是直接挂钩的。既然统考了,又要评比,自然就产生了按分数排队的现象,或明或暗,县区内学校排名次,学校内年级排名次,年级内班级排名次,班级内学生排名次,形成了从上到下师生—起围着分数转的局面。对有些薄弱学科,因为不统考,学校不重视,许多教师也就不认真。体育课上成“放羊式”,男生打球女生玩;音乐课上成唱歌课,不懂乐理不识谱;美术课上成画画课,不知色彩和线条;劳技课随意性更大,没有统一教材随便上。更有甚者,在初三甚至初二干脆停开音、美、劳课。

活动类课程,按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初一至初三均为每周三课时,但我校执行很不一致,随意性较大。

产生重统考科目、重分数排队,轻非统考科目、轻活动类课程的原因主要还是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思想僵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未能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未能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办法,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

2、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不平衡。

我校都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涉及教学、考试、出勤、常规、班级、奖惩等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法”治校、制度管理的良好局面,但许多学校却又忽视了思想工作、忽视了情感管理。

学校的管理工作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更主要的还是针对教师,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感情的,简单粗暴方法往往不能使人口服心服,产生不了积极作用。目前,许多学校往往是以罚款代替做教师的思想工作,代替对教师的情感管理,诸如请假、迟到、缺会、教案检查、作业批改、学生统考成绩不高等等,不问青红皂白,不管缘由如何,—律是罚款多少多少元。尽管是按制度执行,但因根本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加之市场经济对教师的冲击,使不少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没有达到管理者的真正目的。有些学校,不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无视教师工作的弹性性质,而是采取简单照搬企业管理的办法,师生一进校门,就锁上大门,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教师是坐在办公室了,也照旧上课了,效果如何呢?是否认真备课了、上课了?有没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呢?正如有些教师说的那样:“能锁住大门,锁不住人心。”教师的工作。本来就是个“良心活”,关键是如何尊重教师,信任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不是采取“关、压”的办法来对付教师,形成领导与教师之间无形的鸿沟或对抗的局面,这样,怎能让教师心情舒畅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另外,就是行政后勤人员与教师的奖惩问题,因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任务很难具体化,而教师的教案、上课、作业、辅导、考试、分数、班务等都非常具体,因此,制度中对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工作环节要求很细致,处罚很多,而对行政后勤人员的要求较为笼统,处罚也少,造成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形成了“干得越多,罚得越多;干得越少,罚得越少;不干活的,干脆不罚”的局面,教师对此意见很大,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制订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并不能因为有了制度就可以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不进行情感管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用死板的制度去管理活生生的人,不进行情感投入行吗?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代替不了情感管理。广大教师基本都是深明大义的人,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是会愉快接受的,关键是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来管理教师,不要伤了教师的“心”。所以,怎样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值得每位管理者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3、教学设施的使用率不高。

“普九”达标后,各初中的校容校貌和教学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教学设施的作用,应是我校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调研提纲统计的结果来看,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实验开出率分别是96.1%、92.6%、80.9%、;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分别是90.4%、88.7%、64.4%。

但从调研过程的实际检查来看,恐怕很难达到上述比率。许多学校的实验登记表,只有寥寥的几页,远远达不到教材要求的实验次数,特别是生物实验,开出率很低。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等设施,使用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些语音室、电教室每学期只用几次,这对有限的教学资源是个极大的浪费。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使用情况更差。许多学校不向学生开放图书馆,怕弄丢了或损坏了图书。阅览室更是徒有虚名,几份有限的报刊还在少数人手里,别说学生,一般教师也很难看到。教学模型、教学挂图等,有些学校放在仪器室或图书馆里,至今还未拆封启用。教学设施的使用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教学设施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害怕学生损坏、缺乏专职管理人员以及怕麻烦等原因造成的。应从端正思想、明确认识、加强管理、强化使用等方面入手,真正发挥教学设施的重要作用,让教学设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4、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偏重。

学生课业负担偏重已是老话题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校时间长。多数学校的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超过了规定的8小时,从早操、早读开始,一直到下午、晚自习,远远超过了8小时,最多在10小时以上,这么长的在校时间,学生负担能轻吗?(2)课外作业总量多。国家教委规定初中学生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得超过90分钟,但从学生座谈会了解,主要学科竞相布置作业,总量远远超过了90分钟。有些学生下了晚自习,有时还要做作业到晚上11点以后。

(3)考试次数多。每学期除期中、期末考试外,另外组织的大小考试还要许多,不同名堂、不同形式的考试,时时等待着学生。最多者,每学期另外组织的大小考试次数多达10—14次。

(4)集体补课或上新课的多。多数学校除上晚自习外,还利用双休日、寒暑假为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最多的每学期补课为30天。初三毕业班的情况尤为严重,教师和学生根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

(5)辅导资料多。除正式教材外,许多学校还为学生集体购买了各种学习辅导资料,如天天练、单元过关、阶段检测等。最多者,为学生购买的各种辅导、复习资料为7—9册。

(6)学生近视率高。

从以上六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负担确实仍然过重。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加快教育转轨步伐,刻不容缓!针对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县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教育的领导。

县区政府部门是全县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指挥部,它决定着该县区的教育事业如何发展。县区政府部门的领导怎样评价教育部门,该县区的教育事业就怎样发展。有些县区政府部门的领导,不管其它方面如何,只看每年高考、中考的人数多少,并以此评价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好坏,甚至在大会上反复强调这个观点,坚持进行全县区的统考和分数排队。政府部门的不恰当导向,自然直接影响着教育部门和学校,因此,有些县区应试教育的做法仍然较为严重。

国家教委《若干意见》指出:“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做到认识到位,教育投入到位,要尊重教育规律,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向教育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各级政府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以及考核干部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因此,政府部门的领导应尽量多些宏观指导,少些具体的行政干预,让教育部门和学校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办好学校,发展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及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2、转变教育部门的观念。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挥者和操作者。统考、分数排队、成绩评比等,都是县区教育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自己搞的,教育部门自己给自己戴上了“应试教育”的枷锁,致使“应试教育”的做法愈演愈烈。

问题表现在教师、学校身上,其实根子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教委已经明令规定,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应坚决取消统考。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必须坚决执行、照办,不能有丝毫折扣,否则一旦有所松动,就会出现如柳斌同志所说的“考试制度不改革,教无宁日,学无宁日”。这件事,已经讲了许多年了,但迄今收效甚微,现在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

3、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虽然有些县区对学校制订了一些评估要求,有些学校也制订了一些量化评估细则,但总的来说,这些评估要求或方案还未科学化、系统化,形不成一整套完备科学的评估方案,建不起一整套高效实用的评估机制。特别是一些县区已经有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未形成正规的评估方案,因此随意性较大,也使学校无章可循。

因此,当务之急,是各县区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根据本地实际,建立素质教育评估体系,改革评估方法,制订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考核学校各项工作的评估方案,以评估方案考核的结果作为全面评价学校的依据。要“坚决改变以升学率高低为主要指标评估教育政绩优劣、办学水平高低、教师工作好坏的做法”(国家教委《若干意见》),这样,才能综合考核—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全面真实地反映—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也要制订一套全面考核教师工作的评估方案。目前,许多学校也制订了一些量化考核办法,但大多数重视终端结果考核,轻过程管理,且多是只从教学角度考核。对教师的考核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性质,发扬民主作风,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综合考评,避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工作的做法,使教师的管理工作、评估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

县区和学校如果都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估机制,那么,学校和教师就会层层目标明确,责任具体,评价客观、公正、科学,也会减轻“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5、加强有效的监督检查。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特别是教育督导部门,要经常加强对县区及学校的监督检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也要经常加强自查及对下属学校的监督检查。要及时了解、发现违背教育规律、大搞“应试教育”的行为和做法,及时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更新观念,改变做法,解决存在问题。对于严重的或屡教不改的,应予以严肃处理。要使国家的教育法令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坚持九年义务教育,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还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是要多采用一些不打招呼的办法,多深入基层,多倾听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呼声,多听取社会各界的反映,了解真实的情况,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使教育监督检查能够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促使教育事业健康、飞速地发展。

10.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近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

就目前我省来说,当前地理教学的形式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一、由于初中升学考试的取消.这样的取消使得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

二、地理检测的放任、质量分析的边缘化.多年的地理学科的教学使我也体会到,地理检测的形式单一,试卷也不能反映出学生所学.并且地理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也说过,“地理学科不是主科,上课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地理课上,只要考试得到及格分就可以了,也不给老师丢脸”等说法。

三、初中基础教育的放任.所以,多年来,学生参加市级地理统考的成绩及格率都比较低。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地理教学中最难突破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而更关键的是应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

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

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三、在地理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例如,我们可以像政治学科那样实行“全开卷”。我多年的地理学科教学,平时不作为主科重视,期末参加市级统考,作为“教”与“学”的评价。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何乐不为呢?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要像其它地区那样,“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的多。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的提高。

11.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学生的基础不同,其知识储备也存在一定区别,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深入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好化学,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化学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要想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必须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問题。

(一)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现在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若是学生能够对化学产生兴趣,那么在学习时便会积极主动地了解化学知识,学习化学知识,听课时也会比较认真。但是化学本身的逻辑性比较强,理论也比较严谨,很多学生学习时会感到困难,若是长时间不能够理解化学,那么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学习信心和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二)初中化学老师教学过程中思想落后,水平低下。

在传统化学教学中,老师操纵整个化学课堂,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接受知识时比较被动,不但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出来,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也很难提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要求老师化学教学时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帮助,因为学生才是学习主体。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还没有转变思想和观念,还是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这也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转变自己的思想,严格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学,这也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三)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理论,其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没有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即便是进行实验,也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对学生理解化学知识非常不利。还有的学校本身的实验条件比较差,相关配套设施不够齐全,这也给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影响。实验设备是化学实验的基础,若是没有设备,化学实验课便无法进行,所以必须购买足够的化学实验设备,将实验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对策

初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会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和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这便要求老师认识到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措施,切实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提高自身化学素质。

(一)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化学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高,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注意力很难真正集中,掌握的化学知识也不够牢固,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化学成绩。想要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必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想要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真正对化学产生兴趣。此外,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化学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关“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磷在氧气中的燃烧”等多项实验,使学生对氧气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以往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学生对化学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也比较低下。所以,想要做好初中化学教学,老师首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接受知识时,也会更积极主动。这便要求学校教学部门重视化学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老师教学水平。学校需积极组织与其他教学机构的人才交流,促进教学信息的及时沟通,建设统一的教学平台,促进教师在经验上的互补。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师培训会,邀请高等学校化学教授,为教师提供最前沿的化学演讲,提升教师化学理论的深度与层次。

(三)做好教学管理,落实实验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危险性比较强。但是化学实验和理论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这便要求化学老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性。现在很多学校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受到实验器材的制约,无法进行化学实验。这便要求学校重视化学实验器材的引进,选择合格的器材,保证化学实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此外,老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还必须严格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每一步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实验”,例如在“分子的运动与静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布置有关“冰糖块融于水中”的家庭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精神的养成。

在初中,化学是一门新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老师和学生必须认识到化学教学和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措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老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重视新思想和新教学手段的引进,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掌握化学知识。此外,学校应该提高化学老师的素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金丽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成功(教育),2008,04.

[2]郭玉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6.

[3]杨志萍.创设“模式”教学  寻找“灵魂”教法——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08,12.

[4]蒋泽红.非智力因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7.

上一篇:道德与法制共圆中国梦下一篇:国旗下讲话(第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