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海峡两岸关系

2024-07-22

论文海峡两岸关系(精选8篇)

1.论文海峡两岸关系 篇一

浅谈海峡两岸关系

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2班 付鹏跃

大三下学期学校开了《形势与政策》,这对我们全面地了解、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油很大帮助。当今,我们都关注两岸关系问题,目前又是怎样的呢?

近年来,胡锦涛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06年4月,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他又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的理论基础、现实条件与基本内涵。到了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17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重申,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框架」。也就是把总书记的指示正式写入全党决议中。这些论述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广泛认同,对两岸关系在2008年出现重大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已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两岸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并不断深化。胡锦涛在这次讲话中又进一步提出“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论断,并集中论述了两岸关系为什么要和平发展,怎样才能和平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六点具体意见是讲话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涉外事务及军事安全等各个领域,全面回答了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勾画出基本的架构与路线图。

多年来,在民进党执政下,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大搞“台独”分裂活动,大肆推动“去中国化”活动,不断扬言“宪改正名”,企图谋求台湾“法理独立”,让两岸关系陷于最危险的境地。

即使在2008年初台湾领导选举中,在陈水扁当局主导下,同时举行“入联”与“返联”两项公民投票,让两岸关系处在一个严峻的历史转折点上。若民进党获胜,两岸关系将会陷于更为危险的境地,台湾“法理独立”会随时爆发,必将导致台海最大政治危机。即使民进党败选,若两项公投过关,同样会影响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代表国民党参选并当选的马英九,在选前与选后多次表示坚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不断强调他不会搞台湾“法理独立”,而且扬弃了民进党的“锁岛”政策,走向一条积极、务实开放的两岸政策,迎来了两岸关系改善与和平发展的新机遇。马英九当选台湾领导人及在未实现政权交接的空窗期,在海峡两岸关系处在关键性的转折时刻,在两岸相互默契下,实现了台湾“准执政党”国民党高层对大陆的访问与会谈,并在会谈中各自提出了打破两岸关系僵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双十六字方针”。4月12日,台湾萧万长应邀出席在海南举办的博鳌论坛,并实现了“胡萧会”。尽管萧万长是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但他的另一身份是台湾新当选的“准副领导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任台湾准领导人马英九的代表来大陆参加博鳌论坛的,因此这次胡锦涛总书记与萧万长的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标志,意义重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萧万长时提出“四个继续”,即“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持台湾同抱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萧万长则表示,“政策要开放,态度要务实,步伐要稳键,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才能走得顺,也才能为两岸人民创造更大的利益。希望能‘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萧万长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十六字方针”是马英九准执政当局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与主张。4月29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主席在会见连战先生时指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这“十六字方针”成为新形势下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与主张。海峡两岸“双十六字方针”的提出,成为海峡两岸关系改善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三十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主张,从此实现两岸“三通”就成为大陆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主张。尽管多年来,海峡两岸“三通”在艰难曲折的过程中有所进展,实现了了较大规模的通商,实现了局部通航,但却一直受到重重限制,无法实现基本的或正常的直接、双向“三通”,空中通航是有限的“节日包机”,海上通航是间接的,通邮是间接的,通商是受限制的,投资是单向的。然而,这一切在2008年获得重大突破。先是6月中旬海协会与海基会的首次复谈,达成《海峡两岸周末包机会谈纪要》,让两岸通航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接着在11月初两会在台北达成四项经贸合作协议,尤其是《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的签署,让海峡两岸基本上实现了直接通邮与通航,也就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直接通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大陆呼吁两岸“三通”近三十年之际,海峡两岸“三通”得以基本实现,是2008年海峡两岸关系的重大发展与突破。

2010年3月16日—20日,应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苏宏义邀请,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高级顾问夏兴华率大陆民航高层代表团

来到美丽的宝岛台湾,出席“两岸民航界高层交流座谈会”,共商两岸民航交流合作与直航发展,并实地考察了有关机场设施。交流座谈会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扩大交流。二是深化合作。三是加强联系。四是培养人才。据介绍,自2008年12月15日两岸航空运输定期化以来,大大方便了两岸同胞往来和经贸交流的有序开展,为两岸大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今年2月底,两岸航空公司共运送旅客388万人,平均客座率为77.2%。其中,大陆航空公司运送旅客155万人,客座率为74.7%;台湾航空公司运送旅233万人,客座率为78.9%。运输货物85386吨,平均载运率为69.9%。其中,大陆航空公司运输货物33824吨,载运率为68.3%;台湾航空公司运输货物51562吨,载运率为72%在空中保障方面,共保障两岸直航客货运输航班,以及医疗急救包机、公务班机17902航班、35804架次安全顺利通过海峡两岸空中双向直达航路,节省了燃油8.8万吨,减少碳排放27.5万吨,不仅缩短了距离,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也为全球大气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春节期间,为满足和惠及两岸更多地区民众的实际需要,在两岸双方每周270班的基础上,又批准了两岸航空公司374个往返班次从大陆31个航点直飞台湾的春节加班包机,尽最大努力方便了台胞返乡过节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夏兴华说,实践证明,两岸直接双向“三通”的全面实现,使两岸同胞往来更加便捷,了解更加深入,感情更加融洽;使两岸的交流更加扩大,联系更加密切,互动更加频繁;使两岸经济更具竞争力,为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为两岸和平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出席座谈会的两岸民航界高层人士也回顾了两岸民航界不断扩大和深化交流的历程。从1990年台湾5家航空公司联袂开启大陆访问之旅,以及1995年大陆民航首次组团赴台湾参访至2009年底,两岸民航交往交流近5000人次;其中台湾民航来访近4000人次,大陆应邀赴台近1000人次。各项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取得了空前的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大家都希望在当前两岸实现直航的新形势下,继续扩大交流领域,深化合作内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民航交流合作与直航发展再添华章。从当前形势我们坚信,两岸问题将走和谐发展路线,那些阻碍统一,想搞“台独”的不会得逞。

2.论文海峡两岸关系 篇二

在谈到两岸关系时张志军指出, 经过多年的发展, 两岸同胞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条件、更有能力携手合作, 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去五年, 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大积极进展, 开创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总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不断增进互信, 两岸民众往来更加密切, 经贸关系持续深化, 各项交流日益扩大, 同胞感情更为融洽。事实证明,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已经得到两岸同胞普遍认同和支持。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坚定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 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各项基础, 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不断开创新局面。

孙亚夫指出, 20多年来, 两岸经济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领域逐步拓展, 层次持续提高, 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对两岸经济增长产生了推动作用, 给两岸同胞带来实际好处, 在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

孙亚夫说, 2008年5月两岸关系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以来, 两岸经济合作提升最显著的成果是制度化建设的进展, 最重要的标志是2010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这份协议对两岸经济交往作出规划, 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新阶段。

马英九:外界对两岸服贸协议存在诸多误解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近日表示, 外界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存在诸多误解, “大家一直在制造一些不实的信息, 造成真的是蛮大的误解”。

据台湾媒体报道, 马英九8月1日表示, 服贸协议现在争议最多, 但这项协议生效后, 台湾对大陆服务业出口, 估计可增加37%。

3.汪道涵—海峡两岸关系的开拓者 篇三

汪道涵之名闻遐迩,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源于著名的汪辜会谈。其实,70多年前在新四军淮南抗日根据地,青年时代的汪道涵已是一位优秀的党政领导干部。汪道涵的一生,多姿多彩,在每个革命阶段,都有过重大贡献,特别到晚年又当重任,谱写了最华彩的篇章。

“汪道涵先生”,是1993年4月下旬首次“汪辜会谈”,共同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项协议之后,海内外人士对汪道涵的尊称。“汪辜会谈”举世瞩目,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青年学生时期的汪道涵就已投身革命,他在抗日战争中成长、成熟,成为职业革命家,而这一切又与他有一位进步的、崇尚现代教育的父亲切切相关。

因爱国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15年3月27日,在安徽省嘉山县(今明光市)明光镇,又诞生了一个男婴,他的第一声啼哭与其他婴儿并无不同,所不同的是,他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父亲—明光镇著名人士汪雨相,清末秀才 、同盟会元老,早年投身民主革命,1904年留学日本,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文书。汪雨相回国后从事教育,是中国现代基础教育奠基人之一。他为儿子取名汪导淮(后改名汪道涵),对其人生志向和人生转折有重大影响。汪雨相对爱子寄予厚望,年幼时,便送他到自己创办的明光小学读书。汪道涵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13岁就进入明光中学初中班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群情激愤,抗日呼声遍于国中。消息传到明光中学,学生立即上街游行。汪道涵和同学秦其谷、李正恩等19人还上街宣传抗日,抵制日货,声泪俱下,十分感人。当年10月,他们扒火车到南京参加了对国民政府的请愿示威,要求立即出兵东北,抗日救国。

1931年底,汪道涵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高中部。在南京期间,他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下半年,18岁的汪道涵从南京考入上海交大机械系学习。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籍,思想不断进步,同中共地下组织有了联系。

1933年1月,汪道涵参加革命工作,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上海交大党支部宣传干事、中共法南区反帝大同盟党团书记等职务。11月初,他带领几名同学上街散发传单,向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突然,不远处传来刺耳的警笛声。为了掩护其他同学撤退,他站在石阶上向夹在人群中的同学喊道:“你们快跑,不要管我。”说完,他跳下石阶向和同学们相反的方向跑去。其他同学脱险了,汪道涵被国民党军警逮捕了。在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监狱中,他大义凛然,不屈于淫威,严守党的秘密。汪雨相得到儿子在上海被捕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变卖家产,东挪西借,终于筹措5000元大洋前往上海营救。三个月后,汪道涵由父亲保释出狱,之后,被聘为明光初级中学教师。他以此职业为掩护,在家乡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34年7月,汪道涵与秦其谷、李正恩等人在明光中学校园内秘密成立了一个读书会,组织青年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因时为民国二十三年,故命名为“二三读书会”。

1937年春,汪道涵考入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理学院数理系,插入本科二年级继续读书。是年暑假,他由上海回到家乡,与原读书会的几名成员在汪家协商,成立了“明光抗日救亡青年战时服务团”,由李星北任团长,汪道涵任副团长。同时,还创办了《抗日快报》,组织了“抗日救亡剧团”等,以各种方式宣传抗日救国。 在家乡期间,汪道涵还组织成立了中共明光临时党支部,发展党员。秦其谷、李正恩、李纯儒、戴皋汝、汪乃枢等五位青年学生先后入党。汪道涵为中共明光临时支部书记,李纯儒负责组织工作,李正恩负责宣传工作。汪道涵派李纯儒、汪乃枢到南京寻找中共组织。他们在南京转悠几天,因未能联系上,只好返回。

汪氏父子毁家纾难奔赴延安

汪雨相是进步人士,忧国忧民,汪道涵等人的活动瞒不过他的一双慧眼。他明瞭青年们的追求,并由同情到支持。一天,他对汪道涵说,要抗日救国,光在家乡搞不出什么名堂,必须走出去,学好本领才行。汪道涵听了父亲的话,试探地问:“您的意思是到哪里去呢?” 汪雨相用手指了指西北方向。汪道涵明白父亲的意思,高兴地问:“去延安?”汪雨相坚定地说:“对,去延安!我决定带领全家到延安……” 汪道涵说:“太好了!不过,我还想把临时党支部的成员都带走。您看怎样?”汪道涵的意见和志向得到父亲的赞同和支持。于是,他们决定奔赴延安。

1937年10月9日晚,汪家开了全体成员会,汪雨相正式公开了要带全家人投奔延安的计划,汪道涵具体讲了去延安的理由和打算。10月10日晚,汪雨相、汪道涵父子带领全家、中共明光临时支部成员及家属,共28人,踏上了奔赴延安的征程。当时投奔延安的人很多,但基本上是青年学生和热血青年,像汪雨相、汪道涵父子带上全家及亲友的,还是第一个。汪氏父子为抗日毁家纾难,奔赴延安,后来传为佳话。

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紧紧握住汪雨相的手,激动地说:“欢迎!欢迎!我代表边区人民欢迎您的到来。我要在延安为您摆酒接风洗尘。”在林伯渠、叶剑英等同志的帮助下,汪氏父子等终于到达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中共中央领导听说明光的汪雨相一家到了延安,亲切地接见了他们。林伯渠亲自设宴给汪雨相接风,并向他敬酒。当林伯渠听说他们为防止意外,在西安将孙子、孙女和另两个孩子送进了西安育婴堂时,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到了延安后,汪雨相被安排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任秘书长,工作任务不算太重。在延安,老人看到,人人平等,自由、和睦,相亲、相爱,人人有书读,有饭吃,有衣穿,有事做。老人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他从内心佩服毛泽东,佩服共产党。他为长子汪道涵的选择而自豪、庆幸。

汪道涵到延安后,被分配到陕北公学学习。在宝塔山下、延河水畔的窑洞里,汪道涵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主义和统一战线理论,学习游击战争等战略战术。经过半年时间的学习,他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nlc202309021713

参加新四军到淮南敌后去

1938年春,汪道涵在陕北公学毕业后,受党组织派遣,从延安到达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七里坪,参加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先后任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副团长、团长等职务。

1939年5月19日,汪道涵率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7月改为五支队战地服务团)20余人,随苏皖省委委员、津浦路东临时前委书记方毅和朱绍清指挥的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二营,到达津浦路东嘉山县名镇自来桥。这个镇因在历史上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和在群众中流传的一个歇后语“有病不请医生—自来瞧(桥)”而得名。自来桥位于明光东南约40公里的群山之中,和滁县、来安、盱眙接壤。他们到达这一地区后,立即唤起广大民众抗日救国的爱国热忱,积极发展党组织和地方武装,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

1939年6月,汪道涵发展自来桥青年积极分子周正渭、金石、刘仲民、梁化农等4人入党,并成立了中共自来桥党支部,金石担任支部书记,刘仲民任组织委员,周正渭任宣传委员。这是嘉山县第一个正式的中共党支部。此后,汪道涵又派人到白沙王活动,首先成立了“青年抗日协会”,并发展陈功、张玉昆、孙学林、陈永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白沙王支部。还派人到张浦郢一带开展工作,在那里发展了进步青年宋再潮、杨如新、汪传胜、胡道胜等人入党,并成立了中共张浦郢支部。抗日烽火在皖东盱来嘉边界地区迅速点燃,渐成燎原之势。

10月,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政委郭述申率支队部到津浦路东。在罗司令指挥下发动了来安战斗,打击了日军的威风。11月间,汪道涵邀请罗炳辉率特务营和话剧团从半塔到自来桥参加军民抗日联欢大会。罗炳辉在会上宣传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言行。随后,话剧团为群众演出了精彩的节目,激起了群众的抗日热潮。

12月底,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到达皖东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他主持召开三次中原局会议,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强调江北新四军要东进,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群众,发展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3月17日,皖东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之后,皖东各县相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3月中旬,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聚集10个团的兵力进攻路东中心区半塔集,当时罗炳辉率五支队主力正在路西配合四支队反击桂顽,半塔军民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五支队政委郭述申等领导下,坚守七昼夜,最后在兄弟部队驰援下打退韩德勤顽军,取得胜利。半塔保卫战胜利前后,路东各县顽县长都跑掉了。嘉山、来安、六合、仪征、天长、高邮、盱眙、淮宝八县先后建立政权。4月,成立了路东八县联防办事处。不久,中共中原局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从路西迁到路东。

主政民主政府,领导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0年3月中旬在自来桥镇宣告成立,汪道涵出任县长。他负责组建了县政府民政、文教、财政、粮食、军法等办事机构,建立了区乡政权。还组建了县人民武装“嘉山县总队”,亲自兼任总队长,县委书记江平秋兼任政委。总队下辖一个独立营,有4个连的武装。各区设区大队,乡成立中队。到1942年,全县民兵发展到2300余人。民兵根据主力部队作战需要,化整为零,打击日伪军。还配合主力部队参加涧溪、白沙王、中嘉山、东西徐、独山、白米岗等近百次战斗。到1942年,参战3800余人次,毙伤敌计5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8挺,长短枪23支,以及弹药、电台等大批军用物资。1940年7月初,汪道涵还组织民兵平息了周屯仓、自来桥一带的地主暴乱,缴获40多支长枪,1支短枪,并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苗五、易怀本等首恶分子。

在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的同时,还组建了嘉山县各界抗敌协会总联合会。这是工、农、青、妇等群众抗日组织的领导机构,主任为丁明志。主要任务是动员和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及民众团体进行对敌斗争。接着,嘉山县农民抗敌协会、工人抗敌协会于1940年春成立。嘉山县青年抗敌协会、嘉山县文化界抗敌协会于1941年1月宣告成立。1941年春,嘉山县妇女抗敌协会成立。

戴锡可是汪道涵的夫人。她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思想进步,于1940年2月参加革命,曾任中共自来桥区区委书记。1940年夏,汪道涵与戴锡可结婚,成为革命伴侣。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汪道涵认真抓统一战线工作,和涧溪、自来桥、白沙王等地的一些地主、开明绅士、帮会的头面人物建立关系,使其为抗日民主政府工作。1941年4月,为团结和争取各阶层爱国人士共同抗日,汪道涵主持召开嘉山县第一次参议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县工抗、农抗、青抗、妇抗的代表,参议员有张雪徵、周正渭、许克俊、雷国勋、李贤杰、周鹤元,宋干卿、孙新甫、吴相臣等。汪道涵当选为参议长,何寿之、周鹤元当选为副参议长。

自1941年起,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发动农民广泛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实行“二五减租”、“三七分租”等,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积极性。1942年1月,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稳定物价,嘉山县决定成立供销合作社。它是群众性的集体组织,群众入股,买货优待,每年分红两次。每区都设立一个供销合作社。此后,县内各集镇都兴办了供销商店。汪道涵还通过他父亲的旧交、大辛庄的富户辛老先生借了5000元大洋,在自来桥创办了一个国营商店,取名利华商店。店门前亲撰一副对联:“利国利民国民宜利,华夏华族夏族光华”,使商店的宗旨更明确。利华商店开业后,物价开始平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为了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还要求各区乡组织变工队、代耕队等。1942年3月,在涧溪、自来桥等地组织了互助组。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发挥,生产发展了,群众生活改善了。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县长汪道涵对根据地教育十分重视。他组织一批人到各乡镇调查了解教育现状。1941年4月8日,在自来桥召开教育动员大会。他在会上就复苏和发展根据地教育事业作了报告,要求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每乡一校或两校”活动。课本一律使用新编的文、史、地、算和农业知识等新民主主义教材,进行文化科学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会后不久,恢复了涧溪、白沙王、自来桥、刘郢、仇集等9所小学。

nlc202309021713

1941年8月,中共津浦路东区委任命汪道涵为中共嘉山县县委书记,并继续兼任县长。同年底,担任津浦路东八县联防办事处副主任、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协助方毅主任工作。1941年12月初,县委、县政府在大许郢主持召开全县新文化动员大会,提倡新民主主义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文化。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兼县长汪道涵讲话,号召各乡有小学,村村办冬学,人人要识字,大办识字班,广泛开展冬学运动。之后,根据地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嘉山县创办了大徐郢、官山、张浦郢、烟口桥、石坝、桑大郢、戴巷、旧县等8所小学,1600多名少年儿童入校学习。

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还组建了“自来桥抗敌剧团”,汪道涵亲自兼任团长,邹玉龙任副团长。剧团紧密配合中心任务开展宣传活动,创作和编演了大小节目近百个,不仅在县内演出,还到淮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半塔集等地进行演出,发挥了唤起大众、团结人民、战胜敌人的作用。

1943年2月,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后,他仍担任淮南行署副主任,兼任津浦路东专署专员。1943年8月,汪道涵调华中党校学习,一年后续任原职。汪道涵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汪道涵先后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建设厅副厅长,华东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兼政委,胶东行政公署代主任,安徽省财办主任,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财经部部长,浙江省财办副主任、省财政厅厅长兼商业厅厅长等职。在后勤、商业、金融、物资等诸多方面努力工作,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遗余力

新中国建立后,汪道涵先受命赴上海任华东区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业部部长,1950年4月又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兼任华东文化用纸管理委员会主任。1951年5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他参与接管官僚资本工厂,整顿工业秩序,恢复、巩固和扩大华东工业基本建设,为华东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时,汪道涵的夫人戴锡可担任上海益民工业公司总经理。通过戴锡可,汪道涵认识了年轻的江泽民。从此,他们建立了忘年交和亲密的革命友谊。

1952年8月,汪道涵奉调北京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此后不久,他建议将江泽民从轻工业战线调到机械工业战线工作。在一机部的12年间,汪道涵主管机械工业生产、科研院所和对外合作等工作。曾经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加强同苏联、东欧等国家的技术合作与项目引进。他为顺利实施以156项大型建设项目为核心的“一五”计划,为机械工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付出了巨大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10月,汪道涵调离一机部,任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但他仍心系机械工业的发展。他先后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和荣誉理事长,积极开拓民间科技交流渠道,组织学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继续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大革命”期间,汪道涵蒙受冤屈,遭受迫害。1972年初回京后,在一机部情报所工作。当时在一机部工作的江泽民同志,仍时常看望尚未恢复工作的汪道涵。重新获得工作机会的汪道涵,此时尚未正式平反,但他以豁达的胸怀和极大的工作热情致力于机电工业科技情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主持编写的《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8月,汪道涵恢复领导工作,先后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积极推动者,也是经济特区的积极支持者。他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广泛调查研究,为推动对外开放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他协助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制定我国发展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方针政策;他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的开办与发展;他根据我国首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组织制定实施条例和有关管理办法,推动了国内外经济技术的合作与发展。

1980年10月,汪道涵任上海市委书记、副市长、代市长。1981年4月当选为上海市市长,成为1949年以来上海的第五任市长。直到1985年6月,汪道涵卸任,由江泽民接任上海市市长。在汪道涵任上海市市长期间,他主持制定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等一系列事关上海重大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先行提出了浦东开发、申办世博会、建设航运中心等重要主张和意见,为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美国塔夫茨大学授予他公共管理学名誉博士称号,以赞扬他在上海市长任内的政绩。芝加哥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汪辜会谈开启海峡两岸关系新篇章

1985年7月汪道涵退居二线后,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顾问、上海市经济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等职务。同年12月28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诞生,他又被一致举荐为名誉会长。在此期间,他心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继续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经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提议,中共中央决定将会长重任托付给年高德昭的汪道涵。1992年,他成为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与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与部署。汪道涵晚年担重任,谱写了他一生中最为华彩的篇章。

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香港会谈后形成“九二共识”,凝聚着汪道涵的智慧和心血。1993年4月27至29日,汪道涵受权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首次“汪辜会谈”,共同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汪辜会谈”举世瞩目,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首次公开接触商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即著名的“江八点”。

汪道涵努力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他站在民族和历史的高度,探索解决两岸关系中的重大政治问题。为扩大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争取台湾同胞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理解,他提出了“86字箴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目前尚未统一。双方应共同努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不可分割的,台湾的政治地位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讨论。”

1998年10月中旬,辜振甫应邀率海基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和北京,与汪道涵再次会晤,并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汪道涵与辜振甫在上海会晤期间达成四项共识,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

2005年5月,汪道涵在上海抱病先后会晤来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他强调指出,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和平发展难能可贵,民族振兴弥足珍贵。

汪道涵身体力行地贯彻中央“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不辞辛劳地广泛会见台湾各界人士,有政界人物、民意代表、退伍将领、企业家、学者、记者等,人数之多,难以计数。台湾各界人士通过与他的会见,增加了对大陆对台政策的了解,增加了对大陆高层人士的敬佩,也增加了对祖国大陆的感情。

汪道涵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2005年12月24日7时12分,汪道涵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他的英名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华夏子孙永远不会忘记人民功臣汪道涵!

(编辑:刘顺发)

4.论文海峡两岸关系 篇四

随后,两岸协商自2011年6月28日起开放北京、上海、厦门居民赴台旅游“自由行”,至2013年8月28日将总计开放26个城市。2012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总人数达197.32万人次,其中团队游178.25万人次,同比增长45.75%,个人游19.07万人次,同比增长553.29% 大陆赴台游客占台湾入境旅游总人数的比例已升至约36%,市场份额比排名第二的日本市场高出近15个百分点,稳居台湾第一大入境客源市场。[l〕2012年台湾同胞入境大陆旅游人数达534.02万人,同比增长1.47%,入境人数居香港、澳门之后,成为大陆第三大入境客源市场。[2]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两岸大规模双向旅游流动局而已然形成。理解两岸旅游合作与两岸政治关系的交互影响,开放城市

第一批台湾个人游城市:北京、上海、厦门

第二批台湾个人游城市:天津、南京、重庆、成都、广州、杭州、深圳、福州、济南、西安

第三批台湾个人游城市:苏州、武汉、宁波、青岛、郑州、沈阳、长春、石家庄、长沙、昆明、南宁、合肥、泉州

第四批台湾个人游城市:哈尔滨、太原、南昌、贵阳、大连、无锡、温州、中山、烟台、漳州

第五批台湾个人游城市:海口、呼和浩特、兰州、银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龙岩、桂林、徐州[4]

2015年3月18日),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简称“海旅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简称“台旅会”)同步公布,增加开放第五批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包括海口等11个城市,将于今年4月15日启动。至此,大陆赴台个人游开放城市达到47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在菲律宾首府马尼拉举行的世界旅游会议发表宣言,指出“世界旅游可以成为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并能为国际了解与相互依存提供道德及智识的基础”。基于这样的理念,“旅游—一个促进和平的重要力量”第一届全球会议(The

First Global ConferenceTourism—

A Vital Force for Peace)于1988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会议认为,通过旅游可以增进国际相互了解、信任及善意,进而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是降低国际政治紧张情势及促进世界和平的关键力量[’〕,并倡议成立“透过旅游促进和平国际机构”(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Peace through Tourism,IIPT)

台湾海峡两岸民众通过旅游频繁接触,对于增进彼此了解及两岸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两岸分别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可以说是双方发动和解及合作进程的体现,而旅游作为一种非政治性的交流,有助于改善和解中的两岸民众间紧张与敌对关系,尽管两岸的政治关系仍存在诸多阻碍,但旅游合作的日益繁荣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有学者旅游不但能在两岸关系和解过程中发挥影响力,也是促进分裂国家政治关系正常化的诸多因素之一,而双方因为旅游所展开的合作及政治互动,可以改善负而关系,并基于人民的交往,有利于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

1949~1978年,两岸关系以军事对立与冲突为代表,自1978年大陆启动改革开放至1987年之间,两岸仍处于对峙且互不往来的局面,是为“零旅游”阶段,政治关系的紧张虽有缓解,但仍处于一种“双边设限”的状态。

1987年11月2日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旅游发展进入“探访亲友旅游”阶段,政治关系也转变为限制大陆人民赴台的“单边设限”形态。

由于台湾民众经由香港或其他第三地进入大陆旅游不会在护照上留下记录,自1988年至2003年间,比较台湾与大陆分别公布赴大陆的人数数据,存在明显差距,这一时期许多台湾人通过旅行社以团体旅游方式进入大陆,因此从“探访亲友旅游”阶段更进一步,其间并无明显界限。1989年虽然大陆发生6.4**,但依据1989年台湾人民前往大陆旅游的541000人次数量来看,相较于1988年期间仍增长了23.60%(见表2)。

1991年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则成立海协会,分别接受政府委托处理两岸人民往来有关事务,双方政治关系为“非官方关系”和“单边设限”形态,旅游发展为“中期”阶段的前期。自1990年至1993年间的两岸情势大体上堪称和缓,从数据来看,台湾赴大陆的旅游客流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1994年3月31日发生“千岛湖事件”,24名台湾游客在大陆死亡,台湾不满大陆方而处理该事件的态度和做法,宣布停比民众赴大陆旅游,甚至中止一切往来活动,两岸旅游发展又转为恶化。在该事件告一段落后,又直接从“零旅游”阶段恢复成原来的“中期”阶段,政治关系维持在“非官方关系”和“单边设限”形态。

“千岛湖事件”对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1994年台湾赴大陆旅游人次,相较于1993年减少了8.96个百分点。

自1995年至1999年间,两岸情势不甚和缓,1995年李登辉访问美国、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1999年“两国论”等事件相继发生,象征两岸高层接触的“汪辜会谈”则自1998年10月第二次会晤后不断推迟。但统计数据显示,台湾前往大陆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似未受到相关政治事件的显著影响。

2001年1月1日起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试办“小三通”,2002年1月1日开放旅居国外的大陆人士(第三类)赴台观光,2002年5月10日开放赴国外旅游或商务考察的大陆人士(第二类)转赴台湾观光,两岸人民直接往来互动增加,台湾并自2002年起正式登注大陆人民赴台从事观光活动记录;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谈话,受到大陆方而的批判,两岸一度再现紧张情势,唯自2000年至2002年间,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2003年因“非典”疫情扩大,台湾呼吁民众非必要勿前往中国大陆、香港和越南等地,两岸旅游往来人数大幅减少,当年台湾赴大陆旅游人数相较于2002年减少了25.37%,而第二、第三类大陆人士赴台人数亦较2002年时缩减9.6个百分点。据统计显示,2004年台湾赴大陆旅游为3685300人次,恢复到2002年时的水平,第二、第三类大陆人士赴台人数亦逐渐回稳。

2004年3月20日台湾举办“和平公投”,2005年3月14日大陆颁布《反分裂国家法》,2006年2月28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终比运作、《国家统一纲领》终比适用,虽然这期间两岸政府交互释放非友善信息,但是两岸交流互动的机制并未停止运作。

2005年4月29日的“胡连会”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自1945年后的第一次会晤,达成共同促进两岸全而、直接、双向三通及开放海空直航工作等共识;;2006年大陆发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并成立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海旅会),台湾也相应成立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台旅会),作为接受政府委托协商两岸观光事宜的民间组织。

1995年至2007年的两岸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缓,除了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外,双方旅游往来人数基本上呈现增长的态势,在旅游发展上仍处

于“中期”阶段,政治互动虽仍处于“非官方关系”,但在2002年开放第二、第三类大陆人士赴台旅游后,己逐渐摆脱“单边设限”的形态。

2008年6月11日海基会与海协会重启协商,签署相关协议,于7月4日开放大陆地区人民搭乘周末包机直航抵台,12月15日开放两岸空运、海运直航。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南部,台湾民进党执政的县市长联名邀请西藏精神领袖**喇嘛访台为灾民祈福,大陆官方对此表达坚决反对的立场,并称此举对两岸关系造成不利影响;据报导,大陆方而取消数个2009年8月31日两岸定期航班的仪式,原定出席主持有关双方交流活动的大陆官员临时改由较低层级官员代理[’5〕0 2009年9月22日,台湾高雄电影节播放“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主席热比娅的纪录片“爱的十个条件”,再度引发大陆官方的强烈批评;据报道,2009年9月高雄市国际级观光旅馆退房数超过5000间,一般旅馆退房数超过3000间,旅馆业者拿出2009年10月份注明“政治因素,不去高雄”的退房单,认为大陆观光客不进高雄市,是由于**喇嘛及热比娅等件事所造成的影响[oe} 此外,大陆观光客赴台频传旅游安全事故。2009年4月24日,台北市信义区工地起重机坠落砸中游览车,造成3名陆客死亡;2009年4月30日,2名陆客在太鲁阁国家公园内遭落石砸伤;2010年1月30日,1名陆客在太鲁阁国家公园内遭落石砸死;;2010年10月21日,梅姬台风导致苏花公路坍方,造成20名陆客死亡[’7〕。针对台湾旅游安全事件频传,大陆官方发布“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新闻[.a7 尽管发生诸多看似不利于两岸旅游发展的事件,但据统计,自2004年至2011年之间,除了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两岸往来人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2009年大陆民众赴台人数相较于2008年增长了269.1 % } 2010年、2011年大陆人士赴台分别约计160万、170万人次(见表2)

自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间,大陆观光客赴台采取“团进团出”的方式,2011年6月起进一步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自由行”,两岸对于旅游的限制几近消失,旅游市场开放,以商务及休闲为旅游目的的比重也早己超越了探访亲友,但由于两岸迄今未承认对方的政权,亦未合并,若严格根据巴特勒

与毛宝迪的定义,两岸的旅游发展进程至此仍难称为处于完整的“成熟”阶段。此外,虽然双方在旅游上的限制逐渐消失,然两岸之间的关系既非国与国关系,其间的政治互动仍不能完全视为“无设限”形态。

以巴特勒与毛宝迪的“旅游发展进程”概念呈现两岸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如图2所示。由于两岸旅游发展仍不能视为完整的“成熟”阶段,故图2中自“中期”阶段迈向“成熟”阶段的流程箭头以浅色及虚线的方式呈现。

4旅游发展与政治关系之间交互影响的讨论

从1994年“千岛湖事件”可以了解,旅游安全事件除可形成对于旅游本身发展的阻碍外,更可造成双方政府及人民间的不谅解及不信任,甚至扩大影响两岸关系发展。若是触及诸如**喇嘛、热比娅等政治性敏感议题,旅游客流及旅游目的地则可能在政治因素的干扰下而发生改变,甚至引发政治上的紧张关系,此一方而则可看出旅游在政治操作上的工具性质。

尽管两岸发生众多与旅游发展有关的政治事件,但据统计显示,双方旅游往来人数大体上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若非发生伤害人身安全重大事件,引发舆论挞伐进而激化广泛民怨,迫使当局对旅游采取断然管制措施的话,则政策对于减缓人民往来交流的影响有限。另由1987年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及2008年开放“大三通”等两次重大政策实施后,次年旅游客流即快速增加的现象观之,当在分裂国家间人民往来己具相当基础的情况下,阻却性的政策较难发挥具体效果,而开放性的政策则能成为加速民众往来的有效推力。

巴特勒与毛宝迪并未明确定义其“旅游发展进程”是否为一连续过程或跳跃过程,亦未指出该进程的流动方向及是否具有可逆性,然依据两岸旅游发展实际状况来看,该进程可以连续,也可能跳跃,另在流动方向上则具有可逆性,要视双方政治互动关系而相应改变。

分裂国家的旅游发展象征双方在某种程度上的政治友好关系,在此情况之下,旅游具有促进和缓、和解的作用,然随着旅游范围扩大所产生的人身安全、非法居留、噪声污染、环境破坏等负而效应,反倒可能促成旅游的“自我毁灭”情况发生,甚至由于民众不满情绪的累积,而不利政治上的良性互动。

综合上述讨论,分裂国家旅游发展与政治关系之间的交互影响如图3所示。该图显示,在政策决定启动双方旅游往来机制后,旅游可促进人民间的接触与了解,初期有助于政治关系和缓,中期则有利于促成双方和解,并为长期和平共处创造有利条件;而政治关系的和缓,对于旅游持续发展有所帮助,继而强化第二轨及第一轨外交途径,营造政治和解及关系正常化的良性氛围。另,政府间或因政治禁忌、意识形态等因素,针对特定旅游目的地采取警告或管制措施,人民间则可能因此产生误解、偏见及隔阂,不利双方关系发展。

除了“千岛湖事件”曾引起两岸一度中比一切往来活动外,韩国与朝鲜协议自1998年11月起开放韩国游客前往朝鲜境内的金刚山旅游,亦由于2008年7月发生1名韩国女游客在该旅游区附近军事禁区被朝鲜哨兵开枪打死的事件,韩国在未获得朝鲜适时回应的情况下,即中比韩国民众前往金刚山旅游,而朝鲜则在要求韩国恢复旅游未果后,于2010年4月宣布没收或冻结韩国企业在金刚山的资产,并于2011年8月对相关资产进行法律处置[’9〕,使得己经恶化的朝鲜半岛关系雪上加霜。是以因旅游发生的人身安全事件若处理不当,可能重新唤起民众对于过去政治对立状态下的敏感记忆,促使当局采取限制旅游的措施,进而引发双方关系紧张,甚至演变成为对立或冲突的局势。

5结论

就两岸实际状况对照巴特勒与毛宝迪的理论,其所提出的“旅游发展进程”并非是一往直前的,而是会受到政治互动关系的影响,基于加速、减缓、停比、倒退等不同政策方向,连续或跳跃进入零旅游、探访亲友旅游、中期、成熟等不同阶段。本文所推论分裂国家的旅游发展与政治关系之间交互影响概念性模式,可呈现在双方决策启动旅游机制后,旅游与政治的交互影响情形,期望能作为相关研究者探讨此类论题时的参考。

旅游除被认为有利于和平外,亦被认为受益于和平.旧。旅游在一般情况下可增进“类国家”的交流接触,但有时也会受到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的干扰.,〕。一旦双方关系紧张,有关当局即可能借由管制旅游客流及旅游目的地等手段,作为政治协商的工具,是以旅游能否发挥促进和平的积极影响,彼此间的政治关系仍是其中关键。然就旅游能够促成不同区域文化交流的角度切入,经由此一途径增进人们相互了解的程度,可视为检测双方为减缓彼此紧张关系所做努力的指标[zz7。

两岸自1979年后即未发生实际的军事冲突,双边仅2011年一年的人员往来总和即约700万人次,在双方人员交流如此频密情况之下,并若以“没有发生战争”为最基本的要件来简单定义“和平”,则两岸的政治情势即使尚不能完全称为“和平”,应可谓处于“和解”(reconciliation)的状态,而旅游活动在台海局势稳定的情况下发展,增加两岸人民接触

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和平状态的实践。在政治和平的状态下,固然有利于旅游发展,若处于紧张的关系中,旅游仍可发挥其第二轨道外交途径的作用,提供另一种促进互信互谅的管道,进而影响第一轨道外交途径。

5.两岸关系现状与展望 篇五

一、两岸关系现状观察

现状由历史发展而来,解读现状必须从历史开始。胡锦涛是这样描述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客观解说,也是实行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据台湾媒体报道,岛内有关方面最近曾就两岸关系进行

108项民调,主张两岸维持现状的占64.9—,肯定两岸关系目前缓和趋向的占52.2—。两者,一是对两岸维持现状的肯定,一是对当前缓和趋向的认可。

从目前看,各方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至少表面上是比较一致的。中国政府是最坚定的,不会有任何退让;美国政府也一再重申坚守“一个中国”政策;现台湾当局,既承认“九二共识”,也坚持说它是“一中宪法”,两者本质上都是认同“一个中国”的。但实质上要求确实不同的。

台湾方面要求的现状,是“不统、不独、不武”;美国方面要求的是“不统、不独、不战”; 两者基本上一致。而中国大陆方面要求的,则必须是 “一个中国”。因为,两岸虽然还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并无任何改变。还有,两岸实行的也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因而,“一国两制”实际上也是两岸的现状。尽管民进党千方百计把“一国两制”污名化、妖魔化,但就是无法驳倒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总之一句话,我的两岸“现状观”,就是要把两岸“客观存在”的现状,也就是“一国两制”,转化为“主观认同”,即通过两岸平等协商,使之共识化,合法化,完善化,正常化,从而使两岸关系持续的和平发展和共创两岸人民的永久福祉。

三、两岸关系未来展望

多年来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随着两岸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往来,两岸人民更加的相亲相爱,两岸关系趋向融合。

在一个有关海峡两岸问题的学术会议上,中国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辛旗,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与他进行了交谈。

海峡两岸的对话不仅仅是学术对话,更是历史的对话、民心的对话、未来的对话”。辛旗先生做专题发言“登高望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所谓“历史的对话”就是两岸在中华民族近代史悲情方面要有设身处地的体谅;所谓“民心的对话”就是相互理解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以民为本,遂民所愿;所谓“未来的对话”就是根据两岸现状,寻找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统一的交集点,保证稳健、和平地推进这一进程。

辛旗先生说,“天下太平”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政治理想,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和平是根本,和平是百年大计,和平统一应当成为两岸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而维护统一首先要推心置腹地理解中国这一丰厚的历史、现实、文化、政治多面向的观念,承认各地中国人取得的正面成就,无论政治观念的差异有多大,祖国大陆和台湾取得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经验。

6.论两岸关系的发展 篇六

自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台海两岸对峙就持续至今,台湾亦经历了蒋经国、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几任领导人。2005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两岸关系得以缓解。而在今年,两岸正式实现了三通,最近,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并举行了陈马会谈。

两岸局势暖风频吹,是否意味着和平统一大业的即将实现呢?

目前,和平统一台湾存在着多方阻碍。反观台湾名众的思潮,“不统不独”竟是主流。台湾离开大陆已达59年,两岸的交流存在严重的隔阂,台湾的教育也与大陆教育走向两个极端。台湾的孩子,从一出生就被灌输台湾是一个国家——中华民国的概念,而大陆的孩子,从一出生就知道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如今两岸的年轻人一旦谈到两岸关系的问题时,就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百度贴吧的一位高雄网友在两岸交流帖当中,是这样说的:“我不愿意说统一不统一,因为台湾有蓝营和绿营,两个阵营争斗得非常厉害,我们不愿谈论政治问题,我希望台湾维持现状。”而在台湾ipob论坛的两岸版版主是这样说的:“我之所以建立这个版块,是因为两岸同属炎黄子孙,血浓于水,希望两岸同胞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交流,但从我个人观点出发,我不认为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是同一个民族,但却不一定要成为同一个国家,新加坡就是一个独立的华人国家。”在这些台湾网友的言论当中,我们看到台湾的年轻一代是不希望两岸统一的。而还有一些年轻人,受“台独”思潮的影响,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在原住民(即高山族)当中,这种思潮尤为突出。在台视论坛当中,一位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你们(指大陆网友)所说的炎黄子孙,我们称他们叫‘外乡人’,而我是原住民,是真正的台湾人,与你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产生这种思潮的原因,一是教育,二是台湾绿营媒体对大陆的丑化。例如今年8月,北京奥运会召开之时,大陆人民为中华台北队摇旗呐喊之时,台湾媒体竟无视北京奥运会取得辉煌成就,而大篇幅报道开幕式的假唱事件。我们并不反对台湾媒体对北京奥运会提出质疑,但是质疑应是中肯的,而不应该只谈坏的,不谈好的。一位台湾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了奖牌,而他的教练则是来自祖国大陆的,而台湾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只渲染台湾之光的闪耀,而只字未提运动员的大陆教练。台湾绿营媒体还经常扭曲事实,例如大陆发生一起矿难,在台湾竟然会描述成**。

事实上,在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之时,就提出了“反对台独,发展两岸和平”的口号,为什么不讲实现两岸统一呢?正是迫于台湾不统不独,维持现状的主流思潮。而在今年8月26日,马英九在接受墨西哥《太阳报》的采访时说:“双方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但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点非常重要。” 马英九答复《太阳报》系集团董事长瓦斯盖兹有关对所谓“两个中国”的看法时表示,他基本上认为海峡双方的关系应该不是“两个中国”,“而是在海峡两岸的双方处于一种特别的关系”。台湾领导人正在弱化台独的概念,同时又在模糊统一的概念,为的就是让台湾的政治形态维持现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台独概念的弱化,使得两岸关系得到了发展,台海两岸经济交流、贸易往来更为频繁。

然而,两岸关系的发展依旧艰辛,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近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然而访台之旅却非大陆民众希冀的那样一帆风顺。陈云林刚到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在tvbs电视台上叫嚣。蔡英文带领绿营势力发动“围城行动”,严重干扰了陈云林的台湾之行,最终还发生了流血事件,由此引来了台湾民众的一片骂声。而期间还发生了央视主持人柴璐被袭事件。11月7日蔡英文受访时竟说这是黑帮滋事,当即被现场民众骂其“黑心政客”,但台警方目前仍未发现发动流血冲突的人具有黑帮背景,马英九也适时斥责了绿营的行为,指出蔡英文应为流血事件负全责。然而陈云林的台湾之行,却是历史性的,“三通”这个出现在两岸间已有30年的名词,4日终于实现。通航、通邮、通商,这是人货及讯息的“三通”,而一切的本源皆在“第四通”:两岸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想得通”——台湾《联合报》社论。

从总体上说,两岸关系还是向前发展的,“三通”实现了,现在就要往“第四通”发展,实现思想观念的“第四通”,即让台湾民众真正跳出绿营媒体的蒙蔽,看到一个真实的大陆,让台湾民众看到统一对台湾是有利的,而非台独分子所谓的“受黑暗的共产党领导”。只有台湾民众有了中国人的意识,和平统一才不会是大陆人民的一厢情愿。

但是,如果两岸和平统一依旧不能在这两三年内实现,台湾就会在事实上越来越“独立”,当她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国家时,即使我们不去承认,那么国际也会选择承认,正如韩国和朝鲜一样,那么此时,武力解放台湾是我们必须选择的道路,尽管两岸人民都不愿意看到拿起武器的那一天,但当我们无从选择时,武力将是唯一的选择。

7.论文海峡两岸关系 篇七

回顾三十年来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 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经贸往来的恢复阶段 (1979-1986年)

两岸经贸关系的恢复, 始于1970年代末。1979年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主张, 其后经过1981年的“叶九条”和1983年的“邓六条”, 大陆对台政策完成了由“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转变, 使两岸军事对抗状况大大缓和;同时, 大陆加快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 也使两岸经贸活动增加了新的市场诱因。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大陆有关部也开始启动对台贸易活动。如从1979年起, 大陆开始主动邀请台湾商参加广交会, 并于1980年主动派出大型采购团赴港采购台湾产品, 仅第一批合同金额即达8, 000万美元等, 两岸经济往来进入恢复时期。

2、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阶段 (1987-1992年)

1987年前后, 台湾方面解除“戒严”和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 台商赴大陆投资逐渐化暗为明;台湾民众赴大陆人数迅速增多, 其中许多民众借探亲名义赴大陆进行经商和投资活动, 两岸经贸交流活动开始活跃起来。与此同时, 由于在1980年代中后期台湾步入新一轮经济转型期, 传统以加工出口为导向的劳力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为解决“泡沫经济”问题, 台湾于1987年大幅度放宽外汇管制, 允许每人每年汇出外汇金额500万美元。于是台湾劳力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大陆转移, 赴大陆投资迅速增多。针对这一形势, 大陆制订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法规与措施, 加强鼓励台商对大陆投资与开展两岸贸易活动。如在投资方面, 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 对鼓励台商到大陆投资首次提出了系统的规定, 予以台商以较大的优惠与便利, 对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权益提供保障。至此, 两岸经济关系由此步入快速发展期。

3、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化发展阶段 (1992年至今)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 大陆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高潮, 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引进台外资政策上出台一系列新政策和优惠措施, 对台经贸政策不断完善, 并趋向法制化。与此同时, 台湾经济结构调整速度进一步加快, 传统劳力密集型产业加速向海外特别是大陆地区转移, 并进而带动了中上游重化工业的大陆投资步伐。台湾的大陆经贸政策也有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和松动。在这样的背景下, 两岸经济关系自1990年代以后步入深化发展期。主要表现为:一是台商赴大陆投资维持快速增长、投资高潮迭起, 大陆成为台商赴海外投资的最主要地区。二是两岸贸易在投资带动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大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地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三是两岸经济关系呈现多元化发展, 除贸易、投资关系外, 两岸在农业、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

二、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

虽然1995-1996年的台海危机使两岸经贸一度出现停滞乃至倒退, 但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进展依然惊人, 表现在:

1、台商赴中国大陆投资呈持续增长之态势

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岛外投资的主要地区。截至2004年6月底, 台商累计对中国大陆投资项目32, 225个, 实际投资金额3 7 6.9 9亿美元, 占同期台湾对外投资的48.45%。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台商已经把中国大陆作为投资的首选热土之一, 来此投资的台商数量在未来仍呈现上升趋势。

2、台海两岸互成重要贸易伙伴

首先是两岸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大陆国家统计局统计, 中国大陆对台商品出口金额已由1979年的0.56亿美元增到2003年的90亿美元, 增长159.7倍;中国大陆自台商品进口则从0.21亿美元增到493.7亿美元, 增幅达2, 350倍;两岸贸易总额由0.77亿美元增至583.7亿美元, 增长了757倍, 同期世界上找不到其它任何两个地区的贸易, 可以有如此快速之成长。其次是贸易依存度上升。据台湾陆委会估算, 1981年台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为1.7%、进口依存度为0.35%、贸易依存度为1.05%, 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出口依存度为0.34%、进口依存度为1.75%、贸易依存度为1.04%。到2003年, 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出口、进口和贸易依存度分别上升至24.52%、8.61%和17.07%, 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出口、进口和贸易依存度则分别增至2.5%、8.57%和5.44%.中国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而台湾则是中国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三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3、其它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新突破

入世后, 两岸金融合作不断升温。台湾的银行、保险业者积极在中国大陆设点布局。截至2003年9月, 共有九家台湾保险公司和一家保险经纪人公司在中国大陆设立了代表处;同时, 两岸通汇业务也大幅增长。截至2003年8月, 台湾银行国际业务分行经办的两岸汇款金额达到28亿美元, 比2002年6月开放前增长了72.8%;一般企业存款余额达到162.4亿美元, 比开放前增长41.9%。

三、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前景展望

纵观三十年来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台海两岸的经贸关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那么, 今后两岸的经贸关系前景如何呢?由于两岸之间在产品结构、资源优势等方面存在着极强的互补性, 并且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而且,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 所以我们可以比较乐观的预则:那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发展的作用下, 通过台湾向大陆的产业梯次转移, 必将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快速发展。只是从中长期来看,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两岸经济的进一步转型以及大陆市场的持续扩大,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形态将会逐渐发生新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两岸经济转型将促使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形态发生进一步变化。从产业分工看, 随着台湾逐渐由生产领域不断向产业研发、创新方向转变, 以及大陆制造业的进一步技术升级及自我创新能力的强化, 两岸产业分工将更多由产品生产阶段的分工走向研发与创新、营运、制造、营销等功能性的分工。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领域看, 在台湾不断加强服务业的外向型发展, 以及大陆加快服务业发展形势下, 两岸在服务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成为今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领域, 尤其在金融、保险、物流、研发等领域的交流将成为今后的重头戏。

第二, 大陆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使未来大陆在国际经济中不仅扮演“世界工厂”角色, 也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这一趋势正在改变跨国公司在大陆进行直接投资的策略, 即由过去以利用大陆廉价生产因素建立生产基地为主, 逐渐向以投资方式拓展大陆市场转变。这种趋向也同样发生在台商身上。这种投资动机的改变使得大陆对于台湾而言不仅仅是加工再出口的生产基地, 也更多地是产品的最终市场。这种态势, 一方面将促使两岸贸易形态发生转变, 若两岸贸易逆差逐步扩大, 大陆将成为巨额贸易逆差的重要承担者, 从而使两岸贸易磨擦的机率升高;另一方面, 台商在大陆投资也将由以生产基地扩张为主, 逐步向拓展大陆市场的内销渠道、提供售后服务等服务业领域延伸, 与跨国公司、大陆内地企业的竞争程度也将不断加深。

然而, 在我们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抱以乐观态度的同时, 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障碍和不利因素。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领导人能否放弃“台独”或“两国论”的立场, 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来。由于一个中国原则是祖国大陆对台方针的核心, 是两岸统一的基础, 也是两岸经贸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 是否坚持这一原则, 涉及到祖国的前途命运, 牵动两岸同胞的中华民族情感, 也决定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的前景, 总之, 两岸合则两利, 通则双赢, 这是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因此, 希望台湾当局能正视这一现实, 坚持一九九二年海协与海基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持续发展。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 台海两岸在经贸交流上有了惊人的增长。在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两岸经济已逐渐形成了以产业梯次转移为主导的发展特征, 呈现出互补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以及两岸经济的逐步转型, 两岸的经贸关系也必将更加紧密, 经贸关系的发展形态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关键词:两岸经贸,全球化,产业转型,中国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忠吉:《台湾经济与两岸贸易分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1期;

[2]、陈凤英:《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第四届“两岸远景论坛”两岸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会议论文;

[3]、童振源著, 《全球化下的两岸经济关系》, 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3年版;

[4]、张世宏:《两岸贸易严重失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之探讨》, 《台湾研究》, 2004年第4期;

[5]、林昱君:《台湾对大陆贸易出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经济前瞻》, 2004年1月;

[6]、李飞著:《海峡两岸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九洲出版社,

8.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篇八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定和平协定,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大陆愿意作出正面回应;在国际空间问题上只要不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两岸可以务实协商作出合情理的安排;祖国大陆将继续为广大台胞在海外提供各种帮助等主张,无一不表明大陆的极大善意、诚意和宽容,充分体现了祖国大陆为维护台海和平,为中华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化解两岸敌对状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宽广胸怀和良苦用心。

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携手共同求和平,谋发展,那么祖国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将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过去上百年间,中华民族总是被动挨打、受人欺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迅速摆脱贫穷落后局面,走向富强进步,巨大的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在当前金融海啸冲击下,大陆经济相对稳健,大家都对前景充满信心。这充分说明只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在世界上享有尊严,并感受到国家富强带来的骄傲和自豪。

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程中,政治经济不能分离,要相互促进。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两岸关系发展出现良好势头的情况下,胡锦涛重要讲话提出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只要按照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精神,两岸同胞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共同努力,一起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两岸中国人就一定能继续创造新的经济发展奇迹,并且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自台湾问题形成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不断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和发展对台方针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为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月,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提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并宣告自当日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呼吁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告台湾同胞书》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决策和思想,包含了和平统一的主要政策。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1月说:九条方针“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根据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经过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实践,我们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一方针政策既考虑到国家统一的民族利益,又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宣告了两岸关系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随着两岸关系和台湾形势的发展变化,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次讲话精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八项主张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台工作新主张。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的重要主张。

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面对两岸复杂情势,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这两个对两岸人民负有重大责任的政党行动起来,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逆转了被“台独”分裂势力恶化的气氛。2005年春,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胡锦涛分别与他们举行会谈,达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等重要共识,向世界显示了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彼此分歧,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在两岸同胞锲而不舍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3月后,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吴伯雄举行两党领导人会谈。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复谈,融解9年的坚冰。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和两岸周末包机启动。8月,奥运一圆百年梦,两岸儿女同荣耀。11月,两会领导人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两会制度化协商迈出重要一步。12月,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成功抵台,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

这些年来,大陆方面克服种种阻碍,始终如一地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祖国大陆自1991年以来一直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02年以来一直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成为两岸关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文化交流是联系两岸同胞的重要纽带。自1987年台湾影视制片人率先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来祖国大陆拍摄电视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后,两岸文化交流沛然莫之能御。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至2007年底,仅经文化部批准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就达五千多项、五万多人次。两岸文化交流已在两岸民众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

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经曲折、饱经风霜,不时遭遇逆流。在种种复杂因素和艰难险阻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代表人民意志和民族利益,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有力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当政20年间,台湾当局的一系列“台独”挑衅,特别是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及“法理台独”图谋,一次次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一次次挫败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倒行逆施。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陈水扁当局在以“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失败后,处心积虑推动所谓“入联公投”。2008年3月22日,“入联公投”被大多数台湾民众否决,“台独”分裂势力的阴险图谋招致失败。

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理解和支持。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一再重申,反对企图改变台海现状的“台独”冒险活动,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上一篇:接待来宾的接待方案下一篇:城乡教育差距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