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奠基学生成长

2024-10-08

诵读经典诗文奠基学生成长(共11篇)

1.诵读经典诗文奠基学生成长 篇一

“书香中起飞,阳光下成长”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校领导致辞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在这“书声朗朗,书韵留香”的岁月里,为了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书香中起飞、阳光下成长”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精心组织这项活动的老师们和刻苦认真训练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们道一声:你们辛苦啦!

我们城关小学几年以来一直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我们举办这项活动,就是要让书香溢满我们的校园,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让好书伴随我们成长,让经典美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这次比赛,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次展示,也是对各班开展“祖国好,家乡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一次大检阅。

老师们,同学们,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希望每一位师生都加入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行列中来,希望通过这次比赛,提高同学们普通话表达能力和朗诵水平,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读书的兴趣与热情,使大家在诗文诵读中沐浴传统文化的恩泽,受到中华语言文化美的熏陶,受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能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心灵受到真、善、美的洗礼和熏陶,从而为我们的人生奠定厚实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溢满校园,这是我们城关小学不懈的追求。我们学校是有着悠久历史,富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在新的时期,我们更应该让校园沐浴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阳光中,愿同学们在经典诗文的滋润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今天,让我们在这里敞开心扉,诉说大家的心里话!让我们以美妙的语言,抒发最纯真的感情!让我们用豪迈的激情,歌颂美好的生活!让书香、书声弥漫在温馨的校园中,让文化伴随着每一位同学成长!愿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同学们,请用你们最高亢的声音,最昂扬的激情去书写亮丽的人生,在诵读中一同感受中华经典诗文的魅力。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诵读经典诗文奠基学生成长 篇二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 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如学生的书写、阅读、写作能力越来越差。面对众多的问题, 我们不断地问自己, 学生到底怎么了?无源之水又怎能长久?想想我们的学生, 不用说“程门立雪”“头悬梁, 锥刺股”, 只是坐下来认认真真地把一篇课文读完, 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孩子毕竟是孩子, 我们在感叹之余, 是否真正想到了究竟应该如何来改变学生们的现状?

我认为, 从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出发, 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建立学生学习组织, 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

一、“经典诗文诵读”的意义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经典诗文中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经典诗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一个班级中的浓浓书香熏陶着每一个孩子, 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于书海中,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经典诗文中汲取营养。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重视诵读的优良传统。《国语·晋语四》有“文公学读书于臼季”的记载, 《吕氏春秋·博志》说“盖闻孔丘、墨翟, 昼日讽诵习业”, 《礼记·学记》强调“呻 (吟诵) 其占毕 (简册) ”, 韩愈也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说的都是阅读的重要性。然而, 半个世纪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育过分地强调了知识性、思想性和科学性, 加之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任务认识的偏颇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就逐渐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放弃了传统“经验式”教学的优点, 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也使家长和学生走入语文教育的误区, 他们甚至认为语文很好学, 根本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来研究, 只要考试时背过课文或者是与课文配套的教学目标就可以了。恰恰是这种观点使许多中学生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学习, 加之小学教育中的一些误区也使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越来越差, 连简单的拼音写字都不会, 更不用说读懂较深的文章了。因此, 我们有必要把经典诗文诵读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

二、“经典诗文诵读”的现状分析

1.从学校角度来说, 目前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经典诗文诵读”的意义, 有的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典诗文诵读组织;有的学校有了一定的经典诗文诵读组织, 但还不完善;有的学校还没有建立起经典诗文诵读组织。各个学校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经典诗文读书会;二是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建设书香班级;三是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建设书香校园。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目前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从老师的角度来说, 老师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有的老师非常积极地支持这项活动, 自己带头进行大量的阅读;有的老师对此不以为然, 认为学生只要学好书本知识, 诵读与否无所谓, 将其作为例行公事来完成;还有少数老师仍然被“应试教育”所束缚, 认为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的名言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老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老师的身先垂范、正确引导对于学生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3.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了学生越来越方便快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大部分学生坐下来真正进行诵读的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少, 对于诵读所能带来的精神享受已经很难体会到, 他们的经典诗文知识就显得极其贫乏;也有一部分爱好经典诗文诵读的学生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提高了个人的素养, 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是这部分学生的存在为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4.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部分家长认为诵读不诵读无所谓, 只要孩子能考上个好学校就可以了, 但是现代社会对人各方面的才能要求越来越高, 大部分家长都非常支持学校进行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认为这是全面提高孩子素养的有利措施。

三、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的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基于以上分析, 要做好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的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立合理的组织目标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有的放矢”。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预设一个目标, 然后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 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 还有什么是我们没有做到的, 知道我们哪些做得比较好, 还有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不足。这就好像射箭一定要有靶子, 没有了靶子, 射手的水平再高, 也发挥不出来。

我认为, 通过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的学生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可以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学习平台,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喜欢这种学习,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并且已经成功地为我们建立了非常合理的组织目标。正如船在大海上航行一定要灯塔指引一样, 合理的组织目标的建立为我们正确指引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向。

2.遵从自愿、自主、自由的组织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 自愿参加, 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自由选择是否继续参加, 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学生的被动学习就真正变成了主动学习, 学习积极性也真正被调动起来, 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 不出声默读也是读, 乃至口舌绝不运动, 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 如古人所谓‘目治’, 也是读。”但同样是读, 如果是在老师的强迫下进行的读, 恐怕过不了两天就会完全忘记;如果是学生自主自愿去读的, 就有他们的主动性在里面, 也有他们的兴趣在里面, 这样仔仔细细研究得来的东西又怎么会轻易忘记呢?

3.处理好日常教学与“经典诗文诵读”的关系

(1) 要处理好学生读书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在学生的学习型组织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表现在主动地读书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分析与讲解。在这个组织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体现在指引阅读方向、方法,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积极性等, 而不是把自己的阅读所得交给学生, 更不应挤掉或代替学生的读。

(2) 要处理好诵读经典与“教学任务”的关系。

常听有的老师说, 语文课太难教了。确实, 要教好语文课不容易, 因为与其他课程相比, 语文的内容太烦琐了。一课书, 既要识字、解词, 又要分析篇章结构;既要学习语言特点, 又要学习表达技巧;既要启发思考, 又要进行练习;记叙文和小说要分析人物、情节, 诗歌和散文还要讲出文章的意境、时代背景、作者介绍、解题、分段、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烦琐的内容往往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也使得许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缩短了学生的阅读时间, 更不用说要专门拿出时间来进行“经典诗文诵读”。然而我们仔细想想, 所谓的“教学任务”无非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实现阅读的人文价值。所以只要学生学会了学习, 提升了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选择什么内容来进行学习又有什么区别呢?

(3) 要处理好以“经典诗文诵读”为载体的学生学习型组织的读书方法问题。

我们主张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并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死读、傻读, 而是要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朗读、默读、精读、范读、单读、齐读、述读、猜读、赏读等方式, 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筹, 最佳程度地优化组合, 获得切实的效益。魏书生的“四遍八步读书法”, 安阳市教委教研室制定的以阅读为主线的“阅读教学常规”, 其共同特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反复阅读, 扎扎实实地学好课文。

总之, 从教学论的观点看, 教学是一个过程。究竟以什么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 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只要我们树立了科学的理念, 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 中华书局。

[3].张双棣等译注《吕氏春秋》, 中华书局。

3.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途径 篇三

一、讲故事与培养诵读兴趣相结合

如何让孩子们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诵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当中呢?这是我们开展诵读活动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和阅读量不足,他们对古诗文的兴趣并不浓厚。为了提高他们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开学之初,我首先精心挑选十首经典诗文并向学生作介绍,坚持每周讲一则古代诗人的轶事并介绍一首相关的古诗文,让学生在课间、课后、家里练习背诵,还要求他们把故事转述给父母听,让家长加以评价。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诵读兴趣渐渐提高了。在上古诗文时,我还适时地引入某段背景故事或诗人轶事或个人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之前,我给学生讲述张继当时夜泊枫桥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诗人独在异乡,孤独寂寞之感,从而倍增对亲情的依恋和珍惜。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还把自己在枫桥的留影拿到教室和学生共赏,从而拉近了学生对诗中人和景的距离。

二、日常学习不忘诵读经典诗文

平时,我们常常把诵读经典诗文融会到日常学习之中,每天坚持诵读。

1??课前诵读3分钟。该活动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得到丰富的积累,同时还能使班级的课前准备更有序。

2??我精心挑选了一些适合小朋友学习的文质兼美的诗歌推荐给学生,还列出明确而详细的背诵一览表,督促学生背诵,并根据背诵情况给予奖励。在早晚读的时间或者自习课里,我经常对推荐的古诗文进行穿插介绍、组织吟诵。

3??每周,我都会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背诵。

4??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优美诗词后,我都会叫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通过书写摘抄,提高审美情趣和积累语文知识。

5??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适时而巧妙地运用经典诗文名句,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引用经典名句,对引用恰当的学生给予表扬,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练习书法和诵读经典相结合

在上书法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经典诗文临摹本》,让学生先诵读临摹本中的经典诗文,然后讲一讲作者的经典故事,最后才指导书法练习。通过练汉字、写书法,学生能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感受到古诗文的精彩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日常生活与诵读经典紧密联系

我国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某个节日或节气到来时,学习有关这个节日的古诗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如在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到来时,吟诵《弟子规》“入则孝,出则悌”部分;在春意盎然、杨柳依依的春天,介绍学生诵读贺知章的《咏柳》和朱熹的《春日》;清明时节,师生一起学习杜牧的《清明》;重阳节,让学生诵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旦前后,可学习王安石的《元日》等。组织学生外出游玩时,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分析所见所闻、吟诵相关诗词。

五、诵读经典与绘画有机结合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好诗就像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画。根据古诗的这一特点,我每次上完古诗,一般都会依据诗歌内容画一幅画,或出示一幅图画让学生配上合适的古诗,或让学生为古诗词配画。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诵读方法

1??对于课文中的古诗教学,我认真渗透“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习惯、重迁移”的教学思想,创设具体的情境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注重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力争使古诗文的教学实现创新、高效。如教学写景的古诗时,我采用“诵读感悟,情境导学”,充分利用音乐、图片等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潜心感悟,动情朗读。而在教学叙事诗时,采用“自读自悟,再现延伸”“质疑问难,推敲赏析”,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选择喜欢的方式(如诵、唱、画、编、演等)重现古诗,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2??运用现代化技术,营造诵读氛围,将中华经典诗文融入其中,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

3??在课堂上,让学生背诵诗词时通过接龙、擂台赛、抢答、评选背诗小能手等形式领略诗趣。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我提倡“重读背、轻讲析,重陶冶、轻灌输”。对学生接触的一些古诗,我只要求学生对古诗的大意有粗略的了解,对古诗的意境能有大体的感受,初步领略古诗文所独具的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

4.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诗文(目录) 篇四

上 册

1、一去二三里………………………………………………………………… 邵康节(宋)

2、静夜思…………………………………………………………………………李 白(唐)

3、咏鹅……………………………………………………………………………骆宾王(唐)

4、画…………………………………………………………………………………高鼎(清)

5、画 鸡…………………………………………………………………唐寅(明)

6、望庐山瀑布…………………………………………………………………李白(唐)

7、凉州词…………………………………………………………………王之涣(唐)

8、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

9、鹿柴…………………………………………………………………王维(唐)

10、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11、早发白帝城…………………………………………………………………李白(唐)

12、劝学…………………………………………………………………颜真卿(唐)

13、大风歌…………………………………………………………………刘邦(汉)

14、池上…………………………………………………………………白居易(唐)

15、小儿垂钓…………………………………………………………………胡令能(唐)

下 册

1、春晓…………………………………………………………………………………孟浩然(唐)

2、村居…………………………………………………………………………………高鼎(清)

3、所见…………………………………………………………………………………袁枚(清)

4、小池…………………………………………………………………………………杨万里(宋)

5、江南…………………………………………………………………………………《汉乐府》

6、山中杂诗…………………………………………………………………………吴均(南北朝)

7、悯农一…………………………………………………………………………………李绅(唐)

8、悯农

(二)………………………………………………………………………李绅(唐)

9、风………………………………………………………………………………………李峤(唐)

10、蚕妇…………………………………………………………………………………张俞(宋)

11、杂诗…………………………………………………………………………………王维(唐)

12、古朗月行……………………………………………………………………………李白(唐)

13、寻隐者不遇……………………………………………………………………………贾岛(唐)

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

15、墨梅…………………………………………………………………………………王冕(元)

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

上 册

1、山行………………………………………………………………………………………杜牧(唐)

2、赠汪伦…………………………………………………………………………………李白(唐)

3、赠刘景文/ 冬景………………………………………………………………………苏轼(宋)

4、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5、江上渔者………………………………………………………………………………范仲淹(宋)

6、梅花…………………………………………………………………………………王安石(宋)

7、枫桥夜泊…………………………………………………………………………………张继(唐)

8、竹里馆…………………………………………………………………………………王维(唐)

9、江雪…………………………………………………………………………………柳宗元(唐)

10、乐游原………………………………………………………………………………李商隐(唐)

11、蜂…………………………………………………………………………………………罗隐(唐)

12、示儿…………………………………………………………………………………陆游(宋)

13、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唐)

14、绝句…………………………………………………………………………………杜甫(唐)

15、春日偶成………………………………………………………………………………程颢(宋)

下 册

1、草………………………………………………………………………………………白居易(唐)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

4、敕勒歌…………………………………………………………………乐府诗集(南北朝)

5、寒菊…………………………………………………………………………………郑思肖(宋)

6、易水送别………………………………………………………………………………骆宾王(唐)

7、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8、早春………………………………………………………………………………………韩愈(唐)

9、过华清宫…………………………………………………………………………………杜牧(唐)

10、宿建德江……………………………………………………………………………孟浩然(唐)

11、夜宿山寺………………………………………………………………………………李白(唐)

12、清明………………………………………………………………………………………杜牧(唐)

13、山中送别………………………………………………………………………………王维(唐)

14、鸟鸣涧…………………………………………………………………………………王维(唐)

15、四时田园杂兴㈠…………………………………………………………………范成大(宋)

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

上 册

1、望天门山…………………………………………………………………………李白(唐)

2、夜书所见…………………………………………………………………………叶绍翁(宋)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5、题诗后…………………………………………………………………………………贾岛(唐)

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唐)7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

8、游园不值…………………………………………………………………………叶绍翁(宋)

9、从军行…………………………………………………………………………………王昌龄(唐)

10、塞下曲…………………………………………………………………………………卢纶(唐)

11、山中问答………………………………………………………………………………李白(唐)

12、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

13、寒食…………………………………………………………………………………韩翃(唐)

14、乌衣巷………………………………………………………………………………刘禹锡(唐)

15、月下独酌………………………………………………………………………………李白(唐)

下 册

1、咏柳…………………………………………………………………………………贺知章(唐)

2、游子吟…………………………………………………………………………………孟郊(唐)

3、春日………………………………………………………………………………………朱熹(宋)

4、乞巧………………………………………………………………………………………林杰(唐)

5、嫦娥……………………………………………………………………………………李商隐(唐)

6、绝句………………………………………………………………………………………志南(宋)

7、别董大…………………………………………………………………………………高适(唐)

8、客中行…………………………………………………………………………………李白(唐)

9、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

10、明日歌……………………………………………………………………………钱鹤滩(清)

11、三衢道中……………………………………………………………………………曾几(宋)

12、金缕衣……………………………………………………………………………杜秋娘(唐)

13、湖州歌·其六……………………………………………………………………汪元量(宋)

14、四时田园杂兴㈡…………………………………………………………………范成大(宋)

15、题都城南庄…………………………………………………………………………崔护(唐)

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

上 册

1、题西林壁………………………………………………………………………………苏轼(宋)

2、游山西村………………………………………………………………………………陆游(宋)

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4、望洞庭………………………………………………………………………………刘禹锡(唐)

5、菊花………………………………………………………………………………………元稹(唐)

6、江南春……………………………………………………………………………………杜牧(唐)

7、杂诗………………………………………………………………………………陶渊明(魏晋)

8、秋浦歌…………………………………………………………………………………李白(唐)

9、浣溪沙…………………………………………………………………………………晏殊(宋)

10、望月怀远…………………………………………………………………………张九龄(唐)

11、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唐)

12、题乌江亭………………………………………………………………………………杜牧(唐)

13、山中……………………………………………………………………………………王勃(唐)

14、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唐)

15、赠范晔诗………………………………………………………………………陆凯(南北朝)

下 册

1、忆江南…………………………………………………………………………………白居易(唐)

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

3、乡村四月………………………………………………………………………………翁卷(宋)

4、渔歌子………………………………………………………………………………张志和(唐)

5、独坐敬亭山……………………………………………………………………………李白(唐)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7、相思………………………………………………………………………………………王维(唐)

8、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清)

9、暮江吟………………………………………………………………………………白居易(唐)

10、山居秋暝………………………………………………………………………………王维(唐)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

12、长歌行…………………………………………………………………………………《汉乐府》

13、春望……………………………………………………………………………………杜甫(唐)

14、夏日绝句…………………………………………………………………………李清照(宋)

15、花非花……………………………………………………………………………白居易(唐)

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

上 册

1、泊船瓜洲……………………………………………………………………………王安石(宋)

2、秋思………………………………………………………………………………………张籍(唐)

3、长相思……………………………………………………………………………纳兰性德(清)

4、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宋)

5、观书有感………………………………………………………………………………朱熹(宋)

6、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7、峨眉山月歌……………………………………………………………………………李白(唐)

8、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

10、题临安邸……………………………………………………………………………林升(宋)

11、黄鹤楼…………………………………………………………………………………崔颢(唐)

12、月夜忆舍弟…………………………………………………………………………杜甫(唐)

1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

1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宋)

15、水调歌头………………………………………………………………………………苏轼(宋)

下 册

1、牧童………………………………………………………………………………………吕岩(唐)

2、浪淘沙………………………………………………………………………………刘禹锡(唐)

3、舟过安仁……………………………………………………………………………杨万里(宋)

4、清平乐·村居………………………………………………………………………辛弃疾(宋)

5、七律·长征………………………………………………………………………………毛泽东

6、海棠………………………………………………………………………………………苏轼(宋)

7、如梦令…………………………………………………………………………………李清照(宋)

8、如梦令………………………………………………………………………………李清照(宋)

9、狱中题壁……………………………………………………………………………谭嗣同(清)

10、山中留客………………………………………………………………………………张旭(唐)

11、逢入京使………………………………………………………………………………岑参(唐)

12、送友人…………………………………………………………………………………李白(唐)

13、凉洲词…………………………………………………………………………………王翰(唐)

14、离思……………………………………………………………………………………元稹(唐)

15、赠花卿…………………………………………………………………………………杜甫(唐)

小学生经典诵读篇目

上 册

1、七步诗…………………………………………………………………………………曹植(两汉)

2、诗经·采薇…………………………………………………………………………………诗经

3、春夜喜雨………………………………………………………………………………杜甫(唐)

4、马诗………………………………………………………………………………………李贺(唐)

5、天净沙·秋……………………………………………………………………………白朴(元)

6、出塞……………………………………………………………………………………王昌龄(唐)

7、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8、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9、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

10、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11、望岳……………………………………………………………………………………杜甫(唐)

12、子夜吴歌•秋歌………………………………………………………………………李白(唐)

1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14、江南旅情………………………………………………………………………………祖咏(唐)

15、秋夕……………………………………………………………………………………杜牧(唐)

下 册

1、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唐)

2、石灰吟……………………………………………………………………………………于谦(明)

3、竹石………………………………………………………………………………………郑燮(清)

4、沁园春·雪…………………………………………………………………………………毛泽东

5、已亥杂诗……………………………………………………………………………龚自珍(清)

6、元日……………………………………………………………………………………王安石(宋)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

8、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

9、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10、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皮日休(唐)

11、竹枝词………………………………………………………………………………刘禹锡(唐)

12、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宋)

13、泊秦淮…………………………………………………………………………………杜牧(唐)

14、无题…………………………………………………………………………………李商隐(唐)

5.诵读经典诗文奠基学生成长 篇五

沈河区万莲小学时巍巍

内容摘要:

经典诵读,兴趣入手,坚持不懈。每天坚持“快乐导读”活动,一到时间,孩子们就会主动诵读。培养了孩子们读书的习惯,使他们乐于读书,习惯念书,这一习惯将让他们终生受益。

关键词:

兴趣感染坚持

浅谈低年级学生经典诗文诵读的体会

流传数千年的文化宝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宝典,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固有彰明天理大义的榜样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纯净心灵的智慧宝藏,使儿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精神与大义,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推动作用。倡导这一教育活动,我们旨在倾心倾力为净化人类的灵魂,升华国民的理想,为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大业创造条件。这正是“儿童经典文化诵读”工程发起之初衷,它结合十三岁以前儿童正处记忆力黄金时期的特点,将精选编排的经典美文标注拼音,以多种形式带领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唱念背诵。在不知不觉中识字,在嬉戏娱乐中提高,拓展知性悟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等等。鉴于上述的知识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学初,我校就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从熟读到熟记,一步步的学习古典诗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的心得。

一、经典诵读,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是如此,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关乎他们将来一生的学习态度。那么,如何来提高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呢?

1、“流行”可以制造兴趣。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趣,逐渐

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就象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周围的人都去上学了,他就吵着要上学是一样的道理,其实他并不知道上学是什么,而只是一种纯粹的模仿行为。也并不一定每个儿童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学的人多了,你想让某一个人不学都难。所以在小学生朗诵经典时,他们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2、教者的热忱可以感染儿童的兴趣。进行文化导读而没有热忱也是不太可能的,读书是有很多乐趣的,教书也一样,这主要取决于老师能不能随机调动出“趣”来。我发现不同的导读内容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教者的感受会感染到孩子,你没兴趣,孩子难有“趣”可言。《三字经》就是良好的启蒙教材,句短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特别喜爱。而谈《笠翁对韵》则又让孩子们兴致倍增,手舞足蹈。因此,《导读》教材将唐诗分散编排合理,优化搭配,通过调动老师的兴致来影响孩子,或表演或故事或说理或趣味诵读。经典本身就不是“板着脸”的,教学更不是靠“板着脸”能完成的。所以我在教孩子诵读时总是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情,融教于学,和孩子们一起共度美好的教学时光。

3、赏识可以提高兴趣。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知道,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是对孩子们的忽略,会直接导致教学的失败。同样,我觉得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收益,也是

错误的。学习不能拔苗助长,要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看待学习,看待努力,看待进步,看待成绩。想着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父母鼓励赏识的心态,肯定赞扬孩子的进步。所以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无论他们做的好与坏,我都致力去发现孩子们值得赏识的地方,对读的好的小学生,我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稍差的一些小学生,也对他们的进步表示充分肯定,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和老师对他的重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诵读的兴趣保持不减。

4、奖励可以吸引其努力。在经典导读教学中,经常给孩子们一些奖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孩子们会朗诵了一首古诗、一段古诗文、我总是给他们一份小小的奖品,如:小红花、五角星、小卡片等等。虽然礼物不起眼,但是是对孩子们的努力的肯定,在孩子们眼中是很珍贵、很有意义的,是来之不易的,要得到奖品必须要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这样能进一步调动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

5、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在导读活动中,如果读的方法一陈不变,对孩子来说是容易失去兴趣的,模仿的敏感来自于变化和新鲜感,所以在导读过程中我总是变花样来激发孩子的诵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的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这些方法灵活运用,使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觉得轻松愉快,让诵读就成了孩子们生活中一大乐趣,从而达到孩子们对兴趣保鲜的效果。

二、诵读经典,坚持不懈。

6.诵读经典诗文奠基学生成长 篇六

公刘小学 赵亚玲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文,短小精悍,易吟易诵,是小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能在这一阶段促进学生大量吸收积累祖国优秀语言精华,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记忆和理解会越来越深,由此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丰富的文化积淀,才能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可见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使学习古诗文成为小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呢?

(一)营造诵读氛围。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营造诵读氛围。如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激发人奋进的诵读标语、国学经典名句等,让学生感受“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经典诗文,做正人君子”等思想熏陶;在班级园地中抄写古诗文相关内容,如佳句赏析、名篇推荐、诗中趣事等,供学生阅读;在校园广播台、宣传栏内开设古诗文诵读欣赏栏目,把小学生必背的古诗分成低中高不同级段的范围,每到课间或者课外活动的时候,校园广播就通过古诗朗诵栏目,分时段播放不同的古诗文,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经典文化的气息,学生耳濡目染,天长日久自然会融入到经典诵读的文化氛围中。

(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许多经典的古诗文,在其创作或流传过程中,都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把古诗文作品流传过程中包涵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传奇,把握时机,予以穿插,以故事的形式让给学生听。这样既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文,体会作者情感,也可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生活中得到调节,享受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讲解《赠汪伦》一诗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此诗产生的背景和其中一些有趣的事情:一天,汪伦听说李白将来,便写信迎请,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欣然前往。到后,汪伦告诉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学生听后也忍俊不禁。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陡增,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文也早已悄然印进了他们的脑海。

(三)教给学生诵读方法。掌握良好的古诗诵读方法对于学生的古诗学习有事半功倍之效。在这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1.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歌颂朋友间友谊”的名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董大》、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3.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袁枚的《所见》,可启发学生联想自己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四)保证诵读的时间。为了保证经典诵读活动顺利开展并收到实效,教师要确保学生诵读的时间,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如学校7:30早读,可鼓励学生提前十分钟到校和老师一起参与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分钟诵读古诗。除了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每节语文课前先读背一首诗,然后再上课,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两三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单调。而对一个小学生而言,每学期能背上上二三十首古诗,相当于读懂二三十个故事,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数字。

(五)开展活动,保持学生的诵读热情。多数学生初学古诗文时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可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会感觉越来越吃力,容易产生退缩的念头,这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通过展示他们的诵读成果,进一步巩固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如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诵读与书法、绘画、表演等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学生的年龄不同,活动形式也不相同,低年级可开展古典诗词朗诵比赛,中年级进行经典诵读表演,高年级举行古诗接龙比赛等,对优胜者给予“诗仙、诗神、诗圣”等称号,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登陆古诗资源网站,在游戏中学古诗,了解更多与诗词有关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对学生而言,诵读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经久不衰!

7.诵读经典诗文 享受诗意人生 篇七

小说家金庸曾说:外国人常问什么叫“中国特色”, 我想把中华古诗文拿出来, 随便背一篇就能说明问题。我有一位英国教授朋友来中国, 早晨起来散步, 鸟语花香, 一位正在修剪花枝的园丁向他打招呼:“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啊!”他乘船过三峡, 又听一位水手吟道“……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感慨不已:一个连贩夫走卒都知道古诗文的国度, 文化根基自然了不起!让孩子背诵古诗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 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 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许嘉璐也说:“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 但是业余的诵读还不够, 它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师窦桂梅用实际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期, 一定要有经典奠基幼小的生命, 长此以往, 孩子将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听了前辈们的谆谆教嘱, 反思平时的课堂内外, 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们兴致盎然的学古诗, 达到快乐积累, 创造运用的目的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兴趣第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内外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别人要我学为我要自己学, 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让墙面变成学生的展示台。

定期进行班级诗文书法比赛, 诵读与书写相结合, 并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墙上, 这样树立榜样, 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让墙面变成学生的展示台。

2. 书声琅琅, 古诗串串烧。

根据古诗文的特点, 选择第一首诗的末字是第二首诗的首字的规律让学生们接龙背古诗。教师事先按学生的年龄段选好适合的古诗, 然后每天用早读之前的十分钟集体学习一首诗, 并且进行全班的古诗开火车, 复习前面所学的古诗。孩子们觉得背诵古诗不是负担反而乐在其中, 有的摇头晃脑背, 有的打着节拍背, 每天早晨, 班级都会想起琅琅的诵读声, 孩子们沉醉其中甚至不知往返。

3. 诗配画, 让想象插上翅膀。

俗话说诗书画一脉相承, 让学生动手做古诗绘本既能让古诗更生动更传神, 让文字中的色彩跳跃于纸面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驰骋学生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4. 发现古诗中的小故事。

通过每周的阅读课, 教师可以讲讲古诗小故事, 学生也可以搜集诗人的传说故事或有关古诗的争议等等, 评选出诗文故事大王, 这样不仅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5. 当一把小诗人。

既可以让学生扩写古诗, 将古诗意犹未尽的意境补充完整,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命题来创作古诗, 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时, 往往也会有吟诵古诗的愿望, 此时, 教师可以稍加指导方法, 让学生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从而激发其背诵的兴趣。

二、自然达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 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 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 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 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 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记得前几日在组内上了一节古诗文的诵读研究课, 课上, 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意境下时而感受古诗的韵味, 不自觉的划出古诗的诵读节奏;时而伴着古筝曲《渔舟唱晚》自由的驰骋想象, 感受诗意的画面;时而在老师范读后能够在脑海中跳跃出几种相应的色彩, 将古诗转化成一幅唯美的画面, 古诗像一块磁铁, 牢牢的吸引着孩子们的心。自然而然,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这是教育艺术的理想境界。背诵是切菜, 朗读是磨刀, 磨刀不误切菜功。我们教学生朗诵时一定要专心要熟读, 不要急求背诵。专心是关键, 熟读是前提, 一遍又一遍, 全心投入地读, 有滋有味地读, 在读中享受, 在读中深化, 慢慢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 古诗文中的意境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 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到得真正的滋养。

三、内外结合, 让生活变得诗意盎然

生活处处皆学问, 生活中也处处皆古诗。学生们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后就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在生活源泉中发现诗意。课下, 孩子们学完《村居》后忙着体会“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趣, 春游时, 见到桃花, 孩子们自然的咏诵“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见到成行的柳树, 不自然的想到“客舍青青柳色新”“拂堤杨柳醉春烟”。见到桃花、杏花、玉兰花争相开放, 会冒出“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诗文已经浸润到孩子们的内心中, 成了他们语言中, 生命中的一部分了。而古诗文凝练典雅的风格一旦融入自己的语言, 语言风格就会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 学生在说话、写话时就会不自觉的引用诗句, 增加文采。“腹有诗书气自华”, 到了这种境界, 你要学生不爱诗不读诗都不可能了。

四、循序渐进

“合抱之木, 起于毫末, 百层之台, 起于垒土”, 该给我们教学的人以很深刻的启示。观察众多成功案例, 都有这么一种共同的精神———恒心毅力, 这是成功的保证。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背诵计划, 有目的有章法地学习、背诵, 并不断地激励孩子, 教育孩子万事贵在坚持。如此持之以恒, 学生定会受益匪浅。

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诗文的殿堂, 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走在诗文诵读的路上, 我们且行且歌, 含英咀华, 诵读着古往今来的经典, 享受着诗意充盈的人生!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加厚学生的人文精神底蕴而且能够弘扬民族精神。班级在古诗文诵读方面的一系列特色做法取得初步成效, 学生们在品读优秀诗文的同时知识丰富了, 视野开阔了, 气质儒雅了, 精神境界也提升了。引领学生走在诗文诵读的大道上, 诵读着古往今来的经典, 享受着诗意充盈的人生!

8.诵读经典诗文奠基学生成长 篇八

一、传承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经典诗文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优秀的传统道德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魂、民族根。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主要指的是以儒家伦理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道德精华。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的意识淡薄,所以我在诵读课中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律,以“诚”为先的交往准则,以“礼”为先的行为规范,以“孝”为先的家庭伦理,以“俭”为先的立家之本,以“仁”为先的待人之心。这些都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再如诵读《三字经》的内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融四岁,能让梨……如囊萤,如映雪……”在诵读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指导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在诵读中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以及行为准则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上进,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人民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发奋学习的推动力量。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就一定要跟先进的、卓越的比,比民族的志气和民族的自尊,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祖国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中华古诗词中不乏歌颂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丰富物产、辽阔疆域等名篇,教师利用诵读课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学可谓水到渠成。如学习陆游的《示儿》可以利用作者的遗虑、遗愤、遗言、遗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在心底产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人人都说家乡好,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无处不存在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如学习《泊瓜洲船》、《忆江南》等古诗让学生在体会作者的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中,扣动学生爱家乡之心弦,然后再扩大到整个国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还应先从教育学生同情他人,爱身边的亲人,关心师友做起。如《锄禾》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的同时,还应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学习“送别诗”后,要启发学生心中有他人,播撒友爱的种子,为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奠定心理基础。

三、注重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的真善美,是我们诵经活动的最终目标。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合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社区与文化委员会主任陈越光)。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富裕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了,诸多的因素造成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不懂人生意义,只贪图享乐。针对学生的现状,我认为只把道德品质教育推给少先队,推给思品课是行不通的,应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和学生对诵读课浓厚的兴趣,在诵读课中渗透思想品质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和学习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识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深受感染、熏陶,从而树立远大理想,陶冶自己的情操,塑造高尚的灵魂和完美人格。如诵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诗人的修养、胸怀会感染学生,使得思想品质教育渗入他们的血液,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

9.经典诗文诵读稿 篇九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乙: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合:请听五一班诗文朗诵第一篇章《春之歌》 第一篇

春之歌(春天在哪里曲)

男:春天是一幅水彩画,艳丽而真切。春天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春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

女:可春天呢,到底在哪里呢?(插入歌伴舞《春天在哪里》)男:小鸭子入水了,岸上桃花点点枝头,春意盎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女:小燕子回家了,呢喃着搭着新窝,鸟鸣山涧,春回大地。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男:一抹明媚的春光,竟无法留住这纤弱的美丽。片片落红如蝶飞舞,萎地无声,捡拾起飘零的花瓣,任忧伤满怀。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女: 春,暖人心脾。

女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男: 春,沁凉润透。

男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女: 春,酒里飘香。

女齐:“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男: 春,魂牵梦绕。

男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请听第二篇章 莲之曲

女:莲花,乃花中之君子也。

男:莲花,美丽、纯洁、高尚,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的赞美.齐:江南盛夏,小船轻飘,莲叶田田,浆声应和着采莲姑娘的歌声,构成江南采莲曲。

童声: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女:西湖边,送友人,看到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画面,唱的却是依依惜别、含蓄婉转的送别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男:世间百花,有的人爱菊花,有的人爱牡丹,唯独我深爱莲花,爱他的冰清玉洁,爱他的出淤泥而不染。

齐:今日听我们赞颂《莲之曲》 齐:明天让我们共做真君子。

请听第三篇章 月之颂(春江花月夜曲)

女:在静谧的夜晚,月亮在松林升起,小舟在日月湖面荡漾,花影在水畔轻轻摇曳,如此怡情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男:从古至今,多少诗人望月抒怀,借月咏怀之作,世代不绝。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和思念。

水调歌头(唱)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女:不仅是苏轼,月亮也是诗仙李白一生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明月的传世之作。

齐: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结束语

甲: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乙: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男: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

齐: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10.经典诗文诵读方案 篇十

塔子湖小学第三届金秋读书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中华经典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素质,我校开展第三届金秋诵读节活动,同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此次传唱红色经典歌曲比赛,加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使同学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为红领巾添光增彩。

二、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传唱红色经典歌曲

三、组织机构和参赛对象

活动主办:教导处、工会 参赛对象:1-6年级全体师生

四、参赛内容和形式

本次诵读比赛活动以传统经典古诗、词为主,体现传承中华美德、促进社会文明的价值取向,朗诵表现形式以群体诵读为主。

歌曲选择红色经典歌曲,演唱形式多样化:可采用齐唱、合唱、对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参赛班级自备伴奏带、伴奏碟、或请人现场伴奏,不得清唱。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各班可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作和准备道具。

五、活动安排

1.比赛时间: 11月14日星期五

2、比赛地点 :大操场

六、评比细则

朗诵部分:60分

1、内容(10):选材内容符合主题要求,要切实体现“中华美文”的特点,宜选择影响较大、流传较广、弘扬传统文化较为明显的散文、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

2、语音(20):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准确把握诗词节奏,有诗韵;

3、技巧(10):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4、配乐(10):配乐、造型、服装等同诗歌的韵律、内涵相协调,符合作品意境;

5、台风(10):体态语言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演唱部分:40分

1、演唱者声音整齐、音色统一:歌唱声音要清晰、和谐。(15分)

2、演唱的感情要到位: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15分)

3.能够准确地把握音准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10)

七、奖励办法:

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四个

八、评委名单:

余秀荣、邓明山、阮斌、刘长征、阮芬

九、音响负责人:

黄亮

塔子湖小学教导处、工会 2014年10月 附件1 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1、《十送红军》

2、《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3、《红星歌》

4、《映山红》

5、《情深谊长》

6、《过雪山草地》

7、《五月的鲜花》

8、《保卫黄河》

9、《在太行山上》

10、《二月里来》

11、《游击队歌》

12、《延安颂》

13、《南泥湾》

14、《东方红》

15、《歌唱二小放牛郎》

16、《团结就是力量》

17、《谁不说俺家乡好》

18、《红梅赞》

1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咱们工人有力量》

21、《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22、《歌唱祖国》

2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4、《我的祖国》

25、《英雄赞歌》

26、《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27、《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28、《快乐的节日》

29、《我们的田野》 30、《让我们荡起双桨》

31、《人民军队忠于党》

32、《我爱祖国的蓝天》

33、《我们走在大路上》

34、《唱支山歌给党听》

35、《翻身农奴把歌唱》

36、《我为祖国献石油》

37、《边疆处处赛江南》

38、《工人阶级硬骨头》

39、《我爱北京天安门》 40、《北京颂歌》

41、《祖国颂》

42、《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43、《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44、《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45、《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46、《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47、《边疆泉水清又纯》

48、《我爱你,中国》

49、《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50、《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51、《我们美丽的祖国》

52、《党啊,亲爱的妈妈》

53、《在希望的田野上》

54、《长江之歌》

55、《我爱你,塞北的雪》

56、《鼓浪屿之波》

57、《嘀哩嘀哩》

58、《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59、《歌声与微笑》 60、《东方之珠》 61、《我的中国心》 62、《龙的传人》

63、《大海啊,故乡》 64、《祖国,慈祥的母亲》 65、《难忘今宵》 66、《小白杨》 67、《说句心里话》 68、《万里长城永不倒》 69、《少年壮志不言愁》 70、《共和国之恋》 71、《亚洲雄风》 72、《超越梦想》

73、《今天是你的生日》 74、《大中国》 75、《当兵的人》 76、《中国人》

77、《五星红旗》 78、《红旗飘飘》 79、《青藏高原》

80、《在中国大地上》 81、《我和我的祖国》 82、《春天的故事》

83、《走进新时代》 84、《祝福祖国》 85、《同一首歌》 86、《爱我中华》

87、《为了谁》 88、《好日子》 89、《最美还是我们新疆》

90、《七子之歌--澳门》 91、《天路》 92、《祖国不会忘记》

93、《说中国》 94、《红船向未来》 95、《光明行》

11.诵读经典诗文奠基学生成长 篇十一

[关键词]经典诗文 诵读 积淀 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06

经典诗文如同浩瀚的海洋,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更是学生汲取语言营养最丰富的载体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让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他们接触最有人文价值的作品,这对开启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一、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诵读国学经典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一个重要方法。著名作家金庸说过:“适宜少年儿童诵读的古诗应在情与理之间。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从小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国学经典所蕴涵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国学经典能够使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学生父母的恩情深重,难以报答;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爱国的经典名句,是塑造学生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在反反复复的吟诵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诵读经典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他们美好的感情世界,激发了他们心底的善良。

二、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把古典诗文引入课堂,让古诗文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为教学活动增添一份诗情。

课前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蓄势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如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就引导学生背诵表达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几首古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后,我适时导入新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很容易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完古诗后,我又顺势提问:“此情此景,让你想起了谁的诗?”学生有的吟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吟诵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的吟诵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学生通过诵读,深深体会到今后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亲人,不会忘记故乡。这样教一篇背数篇,既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也使他们融入了浓浓的古诗词的氛围中,积淀了语文知识,丰富了文化素养。可见,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五千年波澜壮阔的文化卷轴,透过一堂堂洋溢着文化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

三、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诵读经典除了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外,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正所谓:“多读胸藏万汇,勤写笔下生花”。因此,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经典名句,能使学生作文达到言约意丰、辞彩典雅的效果。比如我指导一个学生写《荷花》的时候,开头就引用了杨万里的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像这样引用古诗开头的文章,语言简洁,形象鲜明,让读者感到很美,很喜欢读下去。学生把古诗文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还能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习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据诗作文,即以诗文的意境为基础,诱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古诗文扩充情境,续编故事等。例如,我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时,运用音乐和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形象地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接着,我引导学生说:“大家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这样,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有了明确的方向,所写的内容就比较丰富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

诵读经典诗文,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不断汲取,不断积淀,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从而也提高了人文素养。

上一篇:雅安地震募捐活动策划下一篇:岗位竞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