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变革

2024-08-30

激励机制变革(共9篇)

1.激励机制变革 篇一

试析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与企业的环境责任分析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的演进及生态危机对法律的利益调整机制及其功能提出了更深层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与企业的环境责任分析进行了简单探讨。

论文关键词环境法 调整机制 环境责任

可持续发展方式乃最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对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与企业的环境责任分析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分析

首先,变革的优势。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优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政援助。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由于其在前期的发展中,缺乏对环境的考虑,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样,在后期的发展中,就需要治理污染,而且任务还比较重,再加上这些企业当中,大多数为国有企业,所以,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国家就会给予企业一定的财政援助。另外,国家和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建立了环保资金筹措机制,提出了破坏者恢复、开发者补偿以及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政府以及地方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补贴。比如目前我国已经正在运行机制中环保示范工程资金,环保体系建设资金等等,对我国的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以及植树造林等等,保护的资金都在增加。

第二,税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税收的调节作用也得有效的发挥,而且效果非常明显。一方面,国家在采取一切有效政策和办法,如通过免税、减税政策等等,来鼓励企业的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并且国家和政府人员也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作出了具体的相关规定,因此,极大促进我国的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比如:采取鼓励综合利用政策,鼓励企业不断地投入到生产当中,让企业在扩大生产建设的同时,通过综合利用的方式,加强对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效益。

另外,变革的劣势。虽然我国环境法在调整机制变革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令人堪忧的一方面,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环境权利。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建立了相关的环境权利法,尽管在一些的环境法和相关的法律条文中,有着对公民环境权的具体体现,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其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公民享有的权利,而且是在实际中,也并没有真正拥有过这项权利,所以,从理论上讲,这还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第二,自然资源权属制度。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在我国所有的法律中,环境法有着还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所以更别提自然资源权。根据我国自然资源法宪法中的相关规定,使得我国现行的自然法成为二元制的结构,一方面,反映出自然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另一方面,反映出其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对于我法律的建立有着最为关键的影响,可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两者在共存时,其缺陷就严重地暴露出来,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排他性。

第三,自然资源价格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对于自然资源以及劳动价值的片面性认识所造成的。目前,我国市场的整体价格局势呈现环境无价、资源低价以及产品高价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价格格局上的不合理性,而这种不合理性,大都是由于现行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如排污收费制度的不合理、政府定价制度的合理等等,这些制度的缺陷,自然就会造成自然资源价值的不合理。

第四,1/3自然资源市场。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市场中介制度、交易规则都存在很大的不规范和不完善,这样,不仅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更为重要的影响交易主体的客观性。

二、我国环境法市场调整机制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资源使用权制度

从某种角度上讲,使用权的确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物尽其用,通过使用权的设立,使得事物能够找到其自己正确的位置,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是,这种使用权是在建立在产权的可让渡性才能完成的。因此,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环境下,必须要确立完善的资源使用制度,加大我国资源二级市场的完善性和开放性,改变传统形式下,资源的流转制度,突破其限制和束缚,进而保证市场上,资源的正确位置,使得资源价值充分发挥。

(二)完善环境资源财产权益

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需要国家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使得自然资源的排他性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完善。因为,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在我国这个公有制国家,自然资源自然是公有的,由于体制和其他客观性的原因,所以,关于资源的所有权,其是不可能具备一定的让渡性的,但是,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我们可以通过资源使用权的强化作用,来弥补以上缺陷,与此同时,还要正确政府和经营者者身份上的不同,进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好各司其职,从而有效地避免主体的虚设。

(三)加强资源使用权制度的完善,建立初次分配制度

在我国,我们所现行的社会体制与其他国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的,但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却是一交易费用高,而且资源交易管理严格的社会,因此,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关于财产权的初始配置受其影响较大,为此,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需要规范市场运作,完善市场资源配置,加强资源使用制度的完善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分配制度,争脱行政权的束缚,使得激励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四)完善交易规则及相应的制度

首先,要加强价格机制的调整和建立,完善相关的产权制度,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地交易规则的分析,针对现有的交易规则做好处理,从中找出缺陷和不足之处,比如市场中介制度等,使得交易的主体和客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且要规范两者的作用;其次,完善交易规则,以现有的市场规律为基础,明确市场管理与组织的相关规范,加强国家的客观调控,强化法律意识和责任。与此同时,企业要在以上制度建立的基础上,使得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所增加,减少排污量,通过排污权交易,采取有偿转让的形式和安全的交易保障,使得价格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导资源配置的优化。

2.激励机制变革 篇二

一、企业变革中的文化机制

文化机制是企业组织变革的一个前提机制, 它是企业组织继承传统文化, 吸取先进管理知识, 并对时代特点和自身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变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团队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文化机制指导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和创新, 协调组织内部因素, 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使企业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对减少变革的阻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企业组织变革中的文化机制包括思想文化机制、制度文化机制和行为文化机制。首先, 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今天, 面临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面向全球, 快速反应”的思想, 制定出全球化的战略愿景和远景目标, 并对企业的各层人员展开持续的学习, 使得员工同企业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使命, 只有当员工充分领会企业愿景, 企业变革的阻力才会减小, 员工的热情才会高涨;其次, 在制度文化机制下, 不仅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组织, 更需要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内部因素相协调的企业组织, 在企业组织变革的过程中, 必须界定、变更、安排企业的产权结构, 制定出相关企业内部制度, 弱化或消除市场运作成本, 通过制度文化机制有效地改善企业内部的要素组合,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最后, 企业组织变革中必须要有“以人为本, 以知识为本”, 通过行为文化机制去管理机构、管理员工,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 同时通过具体行为方式来加强知识这种隐性资源的传播, 创建学习型组织, 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二、企业变革中的柔性机制

现代企业大多数都是属于科层制结构, 企业为了达到命令的统一, 实现组织完美控制, 主要是通过复杂的、完整的流程制度或规则来实现组织目标。虽然企业科层制组织结构可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却往往反应迟钝, 僵化的组织往往拖延企业的决策时间, 令企业失去市场机会。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时代的来临, 使企业迫切需要信息与知识, 必须进行变革, 不同职能机构、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必须根据任务的变化进行不同的变革。企业必须在一定的指导机制下在组织结构方面快速对资源进行控制和整合, 把握市场机会,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柔性机制是指企业根据自身资源能力, 面对环境变化和任务不同, 快速有效地进行组织变革, 克服组织的刚性, 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实现组织的目标。

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 柔性机制可以发挥人的潜力, 培养人的多维思考能力, 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对环境的审视和决策能力, 有利于企业复合型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员工生存危机感的建立, 有利于员工经验、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从组织结构上看, 柔性机制可提高组织结构的活力和组织灵活性, 面对环境与任务, 企业组织出现扁平化、倒金字塔结构, 授予企业下级决策权、管理权, 使下层有了自主权利, 激发下级的荣誉感、责任感, 保证上下级的不断沟通, 下级可以直接了解上级的战略思想变化, 上级也知道下级的动态, 创建对内、对外的柔性组织结构, 可以使组织整体互动, 快速变动, 把握市场机会, 实现组织目标。

三、企业变革中的缓冲机制

权变理论认为, 企业组织不是固定不变的, 企业应随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革。企业组织中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 只有同环境的适应与不适应之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 对任务设计、组织结构、协调和控制系统产生影响。为了达到组织变革的效率目标, 通常企业变革中会采用一定机制来指导组织结构的设计, 我们把这种机制称为“缓冲”机制。

多部门组织结构中的部门主要是按产品或者按区域来设置的, 一个部门就相当于一个直线职能结构, 所以说, 多部门组织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比较多。在组织结构设计中, 比如为了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 通常要设置库存部门, 以此形成库存缓冲结构, 避免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对供求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机构通过广告宣传活动, 试图吸引消费者, 引导消费者, 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转化到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上来, 这也是一种扩大产品产能的缓冲机制。

组织变革的缓冲机制是一种对外应变机制, 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来抵消环境变化对本企业产品的核心技术的干扰, 降低企业生存风险, 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主要机制。缓冲机制在组织变革中体现为一定“缓冲”机构的设立, 授予该机构相应的权利与职责, 直接处理一些来自外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达到权、责、利相对等, 实现上下层集权与分权的统一, 减轻各部门负担, 使组织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现组织的目标。

四、企业变革中的竞争机制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 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原有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当前企业的工作方式越来越依赖流程团队的合作精神而不是个人和分工, 工作内容主要是分析、判断、推理和决策而不是接受上级的指令和等待指挥, 传统的组织已经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新的组织变革指导机制由此产生。

面对市场的变化, 并不是说企业必须建立一套与外部竞争者相对抗的机构, 而应该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基于人力资源的内部竞争机制。内部员工聘用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聘、粗选、对粗选合格者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考核, 民意测验等一系列手段录用和提升员工, 在招聘过程中必须遵循因事择人, 因才录用, 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提供给员工向更高一级职位工作的机会, 人事竞争机制有利于鼓舞员工士气, 提高工作热情, 调动员工积极性, 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企业多部门结构中, 各部门都设置了职能相同的机构, 它们只为自己所在的部门服务, 通过竞争机制可以筛选出为企业所有部门提供服务的“内部企业”, 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可以发现企业各机构的长短处, 挖掘机构的潜力, 发挥机构的优势, 从而避免机构重叠带来的成本增加, 避免企业内部资源的重复使用, 这样企业可以对组织结构进行一定的变革, 机构从管理中心走向成本中心, 从成本中心走向利润中心, 从利润中心走向投资中心, 使具有竞争力的机构成为内部需求的服务机构, 同时对企业中处于相对劣势的机构进行精简, 缩编人员, 相对降低管理成本。

企业的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也会引起组织机构的变化, 此时竞争机制在组织间具有突出的作用。当企业外部出现了一项新的需求时, 可以让所有部门组成团队, 也可以让企业部门成员自行组成团队, 竞争性地向市场提供服务, 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它不同于传统的科层制依赖命令、指挥、控制等管理方式, 它机构简单, 领导者通常都是自发产生的,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推动临时机构的组建。在长期服务于此种需求中, 推动新市场的开发, 形成新的产业, 从而形成新的组织机构满足市场的需求。

3.为学校变革寻找“机制之魂” 篇三

“学校制度”一度成为这样的切入口和平台。以制度转型推动学校的整体转型一时成为很多学校的变革策略,由此对校长提出了生成制度意识的需要和形成制度智慧的挑战。

“新基础教育”15年的变革实践表明,当学校变革推进到一定程度后,仅有制度意识已经难以满足变革的需要,我们必须将对问题的把握提升到机制意识的层面,由此便生发出制度与机制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为什么要在制度之外,再进行机制的探讨?制度和机制究竟有何不同?

如果将学校管理机制定位于“基于一定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指导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学校管理运行的内在机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学校管理机制有三大功能:

一是稳定运行功能。机制的存在可以保证学校日常管理运作的稳定性。机制混乱,必然导致学校管理混乱;反过来说,学校管理混乱常常是机制混乱的具体表现和结果。同时,制度是死的,我们只有通过动态运行的机制,才能让包括制度在内的学校中的人、财、物和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二是平衡转化功能。机制的确立和有序运行可以平衡学校管理各层面的职能和不同层面的制度功能,如使民主参与和领导决策之间不断互动、调整、平衡和相互转化,从而使不同职能和制度在运行中保持平衡态。同时,机制还能够具体转化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各种价值观念。没有通过机制转化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只是空洞抽象的纸面上的思想观念,难以进入学校真实的日常管理之中。

三是转型立序功能。这一功能直接指向学校变革本身。转型性变革总是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震荡甚至动荡,使原有的管理之序发生变异和混乱,机制设计和机制管理的功能就在于:在这样的转型时期,为学校确立基于变革的新的管理之序,让各种制度、各种力量在新的秩序中各就各位、各得其所,进而发生变革者期望实现的学校转型。这意味着:机制的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创生一种秩序的过程,这种秩序即运行之序,它不仅是预设的,而且必须在运行中才能最终生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机制的功能概括为:为变革确立新的秩序,同时努力使学校每个层面的组织和每个人都学会在新的秩序和新的结构下工作和思考。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说,机制在学校管理中具有枢纽地位和灵魂性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学校办学发展的基本形态和日常状态。现代学校管理转型,不仅是制度的转型,更是机制的转型。

制度和机制的关系是“魂”和“体”的关系,机制是“魂”,制度是“体”。如同叶澜教授所言,机制是“魂”,组织也好,制度也好,都是机制的体现和落实。机制的执行必须通过制度推进,但制度不能替代机制,没有机制的制度是没有魂魄的制度。所以,我们在学校变革进程的制度设计中,必须强化机制意识,避免“失魂落魄”和“魂不附体”。

研究性变革实践进程中的校长,需要兼具制度意识和机制意识,需要在机制的平台上理解制度,在机制发现、运作和创生的过程中设计制度和创新制度。机制发现和创设的过程,既是为制度找“魂”的过程,也是为学校整体变革树“魂”的过程,对于肩负领导使命的校长而言,其间生发的不仅是制度智慧,更是机制智慧。

4.教学方式的变革 篇四

——赴淄博“小学语文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研讨会”学习汇报

济宁高新区第三小学

许树雷

老师们: 大家好!我在11月15、16日赴淄博参加了“小学语文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研讨会”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录了一些学习笔记,并拍摄了一百多张图片。现将我学习的内容及心得体会向大家介绍如下:

在两天的学习过程中,共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首先是来自浙江湖州的盛新凤老师,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等杂志封面人物,曾获得省教坛新秀、省教改之星金奖等30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课堂教学在各级比赛中均获一等奖。盛新凤老师做了《和美语文的有效策略——以练导学》的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和美语文”的教学主张,课堂教学追求“雅俗共赏”的“和美”境界,逐步形成了婉约、精致、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风格。语文本来是美的:美的词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意蕴。语文教学也应是美的:美的朗读、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好的语文课如画、如诗、如歌,给人以审美享受。其语文教学婉约雅致,清新秀丽。她倡导的“和美语文”,实际上是强调语文教学各个组成部分的综合协调,以及各种关系和联系的相互转化和相互融通,以此达到“雅”的境界。“雅”是我国传统美学对美的一种表达,她在语文教学中提倡“语言文雅”、“情意古雅”、“方式淡雅”、“结构闲雅”,都是种种美的表现。不仅是外在形式的“雅”,更是内在质地的“雅”,是一种人文情怀,也是一种文化品位;是一种人格修养,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是语文教学艺术和语文教学品格的统一。

第二位老师是来自江苏苏州的薛法根老师,薛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语界四大名师之一,中学高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做了《语文教学艺术》的报告,在报告中讲到:

一、块状的教学模式让课堂简单起来。

简明的教学线索将课堂“切割”成清晰的“块状”,让学生从这种简单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思想的启迪,审美的熏陶;简洁平实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亲近语言、感悟文字,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简洁精当的板块避免了纷繁复杂的头绪扰乱学生的阅读视线,干净利落地完成从初读感知到熟读成诵再到读有所悟。在一般两课时的课文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着力于“读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朴实无华而又扎实有效,既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将“课标”中所提及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落到了实处。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囿于文本,大胆地对文本进行“重组”,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有效地推进了文本的学习。他认为,语文课不是培养演员的课程,所以语文课堂中的表演绝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促进学生潜心会文、揣摩文字神韵的手段,要很好地促使学生去咬文嚼字,领悟言中之情、言外之意,落实了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二、富有思维含量的对话让课堂丰厚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前辈的论述指明了阅读教学的一个最为本质的方法。“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此,他认为 “读”是“对话”的中介与凭借,“对话”是建构在读书基础之上生成的一种“言语智慧”,是学生感悟、吸收文本语言后获得的发展性言语。这种“言语”绝非靠几遍有口无心、漫无目的的读书后便可获得的,它取决于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告诉我们思考应伴随着读书,读书不仅是通过发音器官念出字音的过程,它还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即:口诵心维。惟有如此读书,师生对话才不会成为一问一答式的“机械运动”,惟有如此读书,学生才能成为文本的“知音”。

三、关注语言、发展语言,让课堂扎实起来。

语文教学的许多困惑和无奈,大都源于在问题的两端摇摆,而没有很好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语文教学首先要明确自己:一该干什么,二怎么干。语文教学该干什么?应坚定不移地立足语言,确保语言。其他所有目标,诸如人文关怀,智能发展,品德熏陶,习惯培养,等等,都是围绕附从于语言学习这个中心的,都应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顺便自然达成的。换言之,语言是载体,是根本,根本不存,其他都无所依附。因此,薛老师认为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一定是一节关注语言、发展语言的课。

第三位老师是来自江苏南京的丁雪飞老师,她是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初步形成了富含生命活力和人文亲和力的语文教学风格。丁雪飞老师做了《让“翻转课堂”理念接上小语教学“课改”的地气》的报告,要点如下:

翻转课堂在语文课上怎样翻?

1、在课堂理念上以教为主向学为主的翻转。

2、在角色定位上,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翻转。

3、在教师预设上,由指令的刚性预设向生成的弹性预设翻转。

4、在教学程序上,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

5、在学习方向上,由习惯的“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的翻转。

6、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的单边讲为主向合作讨论为主的翻转。

7、在学习心态上,由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翻转。

8、在能力培养上,由单一的书面答题训练向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的翻转。接着丁老师介绍了前置性学习,提出“让学”。让学的基本要求:突出以“学”为主,聚焦言语实践,关注问题意识,积极引导课外“让学”流程。

根据专家们的讲解,我领悟到翻转课堂与微课程的认识: 翻转课堂的起源: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2007年春天,学校的两位老师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而那时翻转课堂才刚刚开始。更具开创性的是,这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

翻转课堂的概念: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实施步骤: 1.创建教学视频

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其次,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

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组织课堂活动

内容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包括: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探究式活动;基于项目的学习。

翻转课堂的教育科学性: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微课程的概念: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5.变革管理 篇五

在变革管理思想中,对于创作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变革故事、将其传达给员工,并在不断进行的沟通和参与中贯彻始终的功效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当然是有益的忠告,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克服三种缺陷。

1.能激励你的变革故事却不能激励你的大多数员工。我们注意到,长期以来,有两种类型的变革故事在企业组织中宣讲得最多。第一种是“从优秀到卓越”的故事:大致是这种说法,“我们的传统优势已经被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侵蚀殆尽;如果我们进行变革,我们就能重新夺回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第二种是“打翻身仗”的故事:“我们的业绩低于行业标准水平,为了生存,就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变革。通过开发利用我们现有的资产和赢得发展权,我们就能跨入本行业最优秀企业的行列。”

根据直觉,这两类变革故事似乎都很合理,但是,它们也常常难以达到变革领导者所期望的效果。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杰出思想家(如DanahZohar)的研究显示,当询问管理者和员工,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的最大动机是什么时,他们同样都将这些动机分为五种影响形式——对社会的影响(例如,建设社区和管理资源);对客户的影响(例如,提供优质服务);对企业及其股东的影响;对工作团队的影响(例如,创造一种人性化的环境);以及对“我”个人的影响(我的职业发展、薪水和奖金)。

这种研究结果对于变革领导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领导者所关心的动机(通常他或她传达给别人的讯息至少有80%都基于这种动机)与激励广大员工为变革计划投入额外精力的主要动机大约有80%都接不上轨。变革领导者需要宣讲一种能够覆盖员工动机的所有五个方面的变革故事。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就能释放出巨大的活力,而另一方面,这种活力又能留住组织中的人才。考察一下一家大型美国金融服务企业的一项成本削减计划。该计划开始时采用的变革故事标记了一些与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未来前景有关的常规逻辑框图。该计划实施三个月以后,管理层因为员工对计划的抵制而感到灰心丧气。变革团队只好群策群力,重新改写了变革故事,其中包括了与社会(例如,供给能买得起的住房)、客户(减少出错率,更具有竞争性的价格)、本企业(支出不断增加,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不具有可持续性)、工作团队(减少重复,增加授权)以及员工个人(更具有吸引力的工作)有关的要素。

这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上的改变使员工的积极性在一个月内从35.4%提高到了57.1%,成本削减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在第一年就实现了效率提高10%的成效——其进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最初的预期。

2.你最好让他们去书写他们自己的故事。抱着良好愿望的变革领导者投入大量时间来传达自己的变革故事。路演、员工大会和企业网站就是几种经常采用的传达方法。当然,变革故事(以五种方式宣讲)确实需要传达出来,但是,我们提供的洞见是,投入到传达变革故事中的许多精力最好是花在倾听上而不是宣讲上。

在一项著名的行为学实验中,研究者向一半的参与者每人随机派发一组彩票号码,同时要求另一半参与者在一张空白彩票上填写自己想要的任何号码。在马上就要抽取中奖号码之前,研究者提议从彩票持有者手中买回彩票。结果是:无论在哪个地区或针对何种人群进行此项实验,研究者总是会发现,为了从那些拥有自己的号码的参与者手中买回彩票,他们不得不支付比其他人至少高五倍的价钱。

这种结果揭示出了人类天性中的某种特点:对于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我们更愿意承担其后果(这种愿望增大的比率几乎达到5∶1)。变革管理采用的一些常规方法低估了这种影响。理性的思考者认为,让其他人自己去发现他(或她)已经知道的事情完全是浪费时间——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并按照它去做呢?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剥夺了其他人的活力,这种活力是推动变革所必需的,它源于一种对答案的拥有感。

在英国石油公司(BP),为了开发一种针对一线领导人的综合培训计划,在做出每一项决策时,设计该计划的每一个关键成员都要参与其中,从而给予他们一种“为自己的彩票选号”的感觉。采用这种模式,历时一年半才完成了该培训计划的设计,但花费的时间物有所值:在目前的执行过程中,该培训计划在英国石油公司的同类计划中获得了最高评价。来自全公司的250多名高管人员主动参与讲授培训课程,更重要的是,根据其顶头上司和下属员工两方面的评价,已经参加过该计划培训的管理人员在绩效表现上的得分始终高于未参加该计划培训的管理人员。

3.采用具有“正面”和“负面”特点的变革故事,以创造真正的活力。“基于缺点和不足”的变革方法——甄别问题、分析错误所在以及如何改正它,制定计划,然后采取行动——已成为在商学院讲授的一种最重要的变革模式,大概也是被大多数企业组织所认可的一种变革模式。但是,研究表明,一个重点关注缺点和错误的变革故事会招致责备,并引起疲惫感和抗拒感,很难激发员工参与变革的热情和体验。

事实上,人类的自我感觉总是比实际的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自我服务偏向”。

这种情况导致了“基于建构理论”变革方法的兴起,该方法的变革流程是发现(发现什么是最好的)、梦想(想象可能会是什么)、构思(探讨应该是什么样),以及命运(创造未来)。采用这种变革方法的问题是,过分强调积极因素可能会导致愿景和影响被淡化。原因在于,作为人类的天性,我们更愿意为了避免失去我们已有的东西而去冒险,而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东西而甘冒风险。对于促使行为发生改变而言,一定程度的忧虑是有帮助的。

6.政治变革的原因 篇六

2014-7-23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则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7.激励机制变革 篇七

陈春花说:系统能力缺失、流程能力不足和分配制度制约是中国企业三个突出问题, 零售业可能病得更重些!

企业首先要止血同质老业务

一季度, 许多零售上市企业跌势和亏损让人心慌, 未来, 活下去可能是许多零售的第一要务。但许多企业拓店势头仍然十分强劲, 只是自己清楚, 存量下跌, 增量低迷, 这与电商烧钱模式并无两样, 所以, 企业要停止路径依赖, 要深刻评估老模式是否还有未来。

许多企业呻吟式的探讨, 不像是解决问题, 而像是对现实的逃避。接下来, 很多企业要做好熬的准备, “熬”也该有技术, 不是等死, 而是挖潜存量, 求新创新。

关键要变革的可能是机制和文化

当然, 业界对于模式、品质、组合及内容的探讨非常多, 为什么很多没效果?浮躁、机械, 失去做事本质可能是主因, 破解迷局其实不是不明白方向, 而是机制和文化桎梏。

零售过去的“四化”造就了机械和官僚文化, 在需要灵活高效处理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娱乐化的新结构时代需要反思, 要破解企业内部或多或少的矫情、悲观主义、形式主义, 打破层层报告制, 回归解决问题的效率本真。

而机制和文化, 企业的老板是命门!我相信每个领导都想做好, 但做好的愿望、强度、方法千差万别!大部分老板个性在那, 企业也就在那了。

新零售, 新时代, 必须要在新文化、新机制的创新下前行。韩都衣舍组织机制成为全国典范, 统一后台服务部门, 将最核心的设计、营运、市场营销小组制, 导入高效激励, 管控风险。零售是个更加讲究解决方案的行业, “变与创造”更该有时效性, 任务制、项目制、小组制、众筹共享制等, 零售业机制和文化最应变革, 否则, 什么回归与创新都可能落空。

回归与创新

(1) 回归工匠精神

产能过剩使我们呼唤品质, 这是一个沉心积淀的过程。对实体店, 顾客心智已成无奈差评, 所以去国外狂买。企业有时候需要的可能不是前行, 而是回归。要让本质回归体现巨大变化, 零售业还有大量厚实的细节未能完善:性价比、美好现场、品质、好服务、便利和有趣...... 创造消费者持续认同, 用工匠精神武装自己。

任何一个领域向更高一级发展, 都将是在品质的基础上升级形式艺术和价值变种, 零售的工匠是重资产的自控, 要在自营和生产价值方面深耕!

(2) 寻找创新点

老路不行, 尽快舍弃, 创新需要颠覆, 该去寻找那种竞争更少、利润空间更大的新蓝海。可新旧业务、新旧组织并行, 可能没那么简单, 但市场下沉、业态下沉、时效领先、服务个性社群、制造差异可以有很多方式, 心到、力到、可学可鉴!

(3) 驾驭新技术

新技术主要是投钱的问题, 但背后的核心是管理, 是厚实的细节。对新技术, 尤其是消费者认知技术, 零售业要不断的精进, 要不要全渠道受企业战略影响, 但企业必须要变革与顾客的沟通效率, 适应顾客生活方式。移动互联时代, 许多企业还在PC里, 这里仍有非凡的效率空间。

8.激励机制变革 篇八

学生 主体地位 育人机制 供需关系

要保证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艺术的确是一个重要条件,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天赋优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另一方面说,“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上他们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1]。因此,教师“教”的意志与学生“学”的诉求客观上会发生分歧。那么,如何协调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矛盾呢?

我们强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2]但这两个“主体”统一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是靠教师强制还是民主协商?如果是教师强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就无从谈起;如果是平等协商,则总有商量不妥的时候。尽管单个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去满足学生诉求,但毕竟“众口难调”。因此,仅仅从提高单个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转变他们陈旧的教育观念上去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有局限性的。

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需要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把单个的教师、学校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发挥系统良性整合效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要我们从育人机制的整体运行上去考虑,要变革抑制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瓶颈。

目前的育人机制能保障大部分受教育者适应教育者所提供的教学服务,但对那些有特殊学习需求的、个性色彩较鲜明的学生往往照顾得不够。由于学生重新择校、择师的机会不大,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不足,加上我们学校办学模式单一,多样性不足,不少学生往往只能牺牲兴趣和特长去尽力适应特定的学校、教师和课程,这对他们的发展非常不利。我们应当改革育人机制,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权利,使其学习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

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内涵

“主体”在这里与“客体”相对,是施动的一方,主动的一方;“客体”是受动的一方,被动的一方。因此,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他选择谁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即“向谁学,学什么”,这是直接关系到他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问题。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事,关系到双方共同的价值实现,由任何一方单方面独断都是对另一方意志的忽视。如果教学双方不谋而合,或者是“有谋而合”,则双方的意志均能得到照顾,即学生选对了学习对象,而教师遇到了满意的教育对象,由此实现了教学真正的统一。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促成学生能动地发展和成长。”[3]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天赋优势、兴趣、家庭教育等自身条件有关,也与学校教育者提供的教育服务性质有关。因此,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身和教育者两方面的积极性。

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要进一步拓展师生双方优化结合的机会和权利

如果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教师实际的教学组织过程,以及教授内容与自己先前想象的出入太大,或者发现自己的天赋优势、兴趣、潜能确实不在这个学习领域,或者自己的知识能力不能适应该课程的教学,通过师生双方努力协调未果,就应当有机会重新选择教师。“……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促成学生能动地发展和成长。”[3]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去适应某个特定的教师,学生就失去了学习主体地位,他的学习愿望就无法得到充分尊重,他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就无法得到充分开发。

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有两种情况。其一,客观原因限制,难于默契或者合作成本过高。如果双方的价值取向、性格、兴趣、知识能力以及物质条件等相去甚远,彼此诉求分歧过大,客观上“合不来”,彼此不适合,而彼此又没有重新优化结合的机会,那么教学就只剩下教师“教的主导”,而没有学生“学的自主”了。由于学生不能适应教师的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不能得到充分实现。因此,合作“不对路”对双方的发展都是遗憾。

应当承认,绝大多数教师在主观上是愿意照顾所有学生个性的,但一个具体的教师、一所具体的学校对众多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性发展需要的照顾是有限的。因此,应当为师生双方创造动态结合的机会,拓展他们优化结合的权利。

教师是有个性的,不能因为教师的社会角色而否定了教师个体作为人的正常喜好和个性色彩,更不能要求其成为“完人”。因此要求教师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诉求,适合所有学生的“胃口”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学校应当开明一些,一方面应当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诉求为自己的发展和服务方向定位,同时,允许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选择机会,让教师与学生的结合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改变“一分定终身”的做法。

其二,主观意识不到位,观念守旧。应当承认,一部分教师主动照顾学生诉求的意识不强,支配意识较严重。如果学校没有创造师生适当优化结合的空间,过分强化“服从安排”的师生组合机制,也会导致个别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感受。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应当立足于给学生提供更多方便,因此学校应当更加尊重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选择,而不是强化教师根据个人主观好恶挑选学生的权力。个别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可以通过公正、公开、公平的筛选办法调节所教班级学生人数。当然这样一定会对那些受学生及其家长冷落的教师形成压力,不过这也会促使这些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及其家长的意愿和感受,从而更主动地倾听他们的声音。

现行育人体制也注意强调学校、教师要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声音”,学校也普遍采取了一些“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的举措,但往往都流于形式,得到的多是带有讨好意味的“一片好评”。许多家长和学生即使对个别教师不十分满意也不敢奢望其能有多大改善,只要该教师没有严重过错也就默认了,并且表面上还得与教师搞好关系。

其实,学生心仪的老师不一定都能从责任心或学识水平某个固定角度来衡量,不一定都是一个模式,其中有个“投缘”问题,扩大师生优化结合的弹性也有助于教师风格的多样化发展。endprint

三、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要进一步创造学生在校际间流转的便利和机会

应当承认,有时候分歧仅仅是出于不同个体的偏好,无所谓是非曲直。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意愿分歧都能找到一个公认的价值标准来进行是非裁决。因此,应当允许分歧的合理存在,要尊重不同爱好的共存。

一所特定的学校及其教师不可能完全为迎合不同学生的需要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及不断变更自己的教育资源,它得保持相对稳定的办学方向,通过渐进性积淀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一所学校及其教师能为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要而做出的改变是有限的。当教师、学校自认为对学生个体的适应达到一个边际值时,“教”与“学”的统一恐怕更多的只能是由个体性的学生做出让步和妥协,去适应组织化的学校和社会化的教师。当然,如果问题到此就结束了的话显然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过度的妥协、适应意味着要牺牲兴趣,放弃愿望理想、甚至天赋和特长。

“每一个体系只有通过一定的变化、通过适应环境的举措才能得到维持,体系一旦僵化就会灭亡。若变化和适应太极端了,它就会失去本体特征而走向尽头,不再同前面所述的一样了。”[4]学校及其教师的变化和适应不能太极端,学生个体的变化和适应又何尝不是呢?因此,校际之间应当扩大合作,为学生在校际间合理流转创造较为便利的条件。如在转学手续、课程资源共享、学籍互认等等方面建立畅通渠道。

现行入学管理机制一般是根据户籍所在地划片区就近入学,这就照顾了学生入学的地缘关系,但客观上也限制了学生在校际间的合理流动。我们不能武断地假定某一片区的学校正好都合乎该片区所有儿童的天赋优势、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因此,按片区就近入学的办法不能太僵化,不能只允许学生就读预先划定的唯一一所学校,应当创造条件允许学生在就近的2-3所学校间做选择和流转,这样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学有所教、有学可上的量的目标,更是‘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质的目标。”[3]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有一所学校就读,“从教育本身来说,……是能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感到上学是愉快的,而不是痛苦的、压抑的、不堪重负的。”[3]因此有必要拓展学生在校际间流转的机会。

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重在办出适宜学生多样性需求的结构多样化的学校

统一考试、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模式,甚至统一的办学模式,与尊重儿童个性、促进人才多样性发展在逻辑上是冲突的。学校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校体系。因此,学校应当有自主建构、定位的权利,积极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结合自身条件打造各具特色的、优势互补的学校群来满足众多学子的不同学习需要。因此,在鼓励公办学校办出特色的同时,应当扶植民办学校,放手民办学校自主发展,以其作为公办学校的有益补充。鼓励民办学校作为探索教育实践新领域、新形式的“先锋”,可以为整个教育事业主体部分的革新摸索出新经验,降低公办教育体系的创新风险。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较,决策高效,反应灵活,更能直接关切学生及其家长学习诉求的特点。他们作为公办教育体系的补充,往往更关注于“差异化战略”,重在弥补公办教育体系“体大难转身”的不足,因此有利于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目前,民办学校主要靠收学生学费来支持办学,如果他们的办学与公办学校相比毫无特色和差异化优势,就无法与不收学费或收费较低的公办教育竞争。因此,不少民办学校只能定位在接收公办学校“淘汰的差生”或“挤不进的学生”上,一旦公办教育不断拓展,义务教育不断普及,这种接收“淘汰的差生”或“挤不进的学生”的学校存在的空间将越来越萎缩。因此,应当引导民办学校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方法,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吸引精英学子或有特长发展需要的学子。政府应当给予民办学校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允许民办学校通过高学费以及社会募集等方式筹措教育资金,引导它们积极创新和办出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校,办出教学资源优越、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或利于学生特殊专长发展的教育,吸引一部分中产、高收入阶层家庭的孩子自愿选择就读。这一方面为学生多样性学习需要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机会,也能把紧张的公办教育“席位”腾出来给其他有需要而以前没机会的孩子。

五、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需要厘定政府管理职能

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仅仅由政府下命令是不够的。目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类型、层次的需求不能直接影响学校的活动和发展,而学校办学效果也不直接向用人单位负责,不直接向其服务的具体对象即家长、学生负责,中间都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才能发挥作用。这样会使用人单位和受教育者的“声音”在“转述”过程中失真或者“效力”衰减,客观上造成学校回应用人单位和学生发展诉求出现迟钝、淡漠和错位的现象。用人单位、受教育者与学校之间隔着一级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培养的人才对用人单位是否好用,教育方式是否令家长、学生满意,在这中间用人单位和受教育者的评价对学校利益的触动并不大,学校只向一级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虚浮的原因。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适当转变职能,做好制度的建设、维护、监督工作,要依法理顺用人单位与学校、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育人秩序,形成“学生及其家长的择校态度促动学校变革,学校生源压力推动学校及其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用人单位的选择触动学生及其家长择校态度”的良性互动局面,创建“供”、“需”双方“直接对话”的机制,以促进供需双方信息对称,反应快捷高效,以利于实质性地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

参考文献

[1] 康立娟.教师教育公平理念与行为背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13(1).

[2] 马凤芹.双主体关系下的师生互动交往模式透视.教学与管理,2012(9).

[3] 教学与管理编辑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3年元旦献辞.教学与管理,2013(1).

[4] 罗伯特·施佩曼著.道德的基本概念.沈国琴,杜幸之,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译文出版社,2007.

[作者:王双宏(1969-),男,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

9.习近平变革 篇九

原创 2017-11-30 学习中国 学习中国

党纪是防腐的戒尺,国法是惩腐的利器。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这预示着,作为党内执纪重要手段的“两规”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更具司法意义的“留置”措施将开始实施。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留置与“两规”的含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斗争取得伟大成就,在反腐进程中,经常听到某某高官被“双规”,“双规”是什么?它跟“两规”有什么关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留置”又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两规”?“两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进行案件检查时的一种工作手段,民间也称作“双规”或者“两指”,指的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交代问题。“两规”最早见于1990年12月9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条例规定:“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有权责令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其中,“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规”。纪检机关的“两规”诞生于1994年3月25日,中纪委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组织和个人都有提供证据的义务。调查组有权按照规定程序调查取证,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两规”措施出台后成为查办腐败案件的重要制胜利器。据统计, 在纪检监察部门移送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案件, 无一例外地使用了“两规”措施。

什么是留置?留置一词最早出现在物权法和警察法中,是公安机关经常使用的一种措施。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监察中将使用的“留置”,是指监察委员会履职时采取的限制被调查人人身自由的一项最严厉的强制性措施。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按照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为履行上述职权,监察委员会可以采取谈话、讯问、询问、查询、冻结、调取、查封、扣押、搜查、勘验检查、鉴定、留置等措施。”2017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下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备受外界关注的“留置”相关内容首次面世。根据《草案》,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前提是“已掌握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需进一步调查”。留置的对象是“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同时,这些对象还存在“可能逃跑、自杀”“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等四种情形之一,才可被留置在特定场所。《草案》规定:“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采取留置措施的监察机关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也就是说,留置的最长时间是6个月。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二、留置与“两规”的区别

权力依据不同。留置是由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办案措施,留置权由监察委员会行使,它根据的是国家法律(即将出台的国家监察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即将审议通过《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而“两规”的依据是党规,即1994年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两规”权由中共纪律检查机关行使。

监察范围不同。《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的规定指出:“试点地区监察委员会按照管理权限,对本地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察;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监督检查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调查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并作出处置决定,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从这里可以看出,留置既可以用于对公职人员违纪行为使用,也可用于对公职人员的职务违法与犯罪行为进行使用。“两规”是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其规制对象是中共党员。

程序不同。通过“两规”取得的证据移送检察机关后还需要由检察机关重新固定、转化后才能作为司法证据。“两规”的案件也需要先移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相关材料经检察机关需要重新固定转化为证据后才能进行审查起诉。而通过留置取得的证据可以直接作为移送起诉的证据,监察委员会采取留置措施对公务人员的职务犯罪调查完毕后可以直接向检察机关移送起诉,这样大大提高了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的诉讼效率。

2013年1月22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三、用留置取代“两规”的意义

依法反腐是反腐败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重大变革, 是有效遏制腐败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用“留置”取代“两规”是从党纪到国法的对接,标志着反腐败调查措施走向规范化与法治化。

反腐走向法治化。依法治反腐是反腐败斗争的必然选择。“两规”是调查违纪案件、维护党的纪律或行政纪律的一种手段, 并不具备司法意义上的“强制措施”的特征。在以前的反腐斗争中,一些被“双规”调查的官员被长时间限制人身自由,常常受到不符法律程序、侵犯人权的诟病。以留置取代“两规”,从根本上解决了制度的适法性问题。留置以国家法律的方式正式确立, 并以法定的主体监察委实施, 其权力属性不但具有法律上的合法地位, 而且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这样, 监察部门在依法对涉嫌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时, 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 限定被调查人在法定场所接受调查。被调查人被留置时, 必须服从接受调查, 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抗调查。

反腐走向规范化。用留置措施取代“两规”,意味着留置的审批权力是特定的,留置措施的期限是确定的,留置的条件也更加明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留置的对象是谁、留置的具体方式方法等,都将明确规定。留置具有保障监察机关实行控制犯罪活动和保障人权的双重性质。从保障监察机关控制犯罪活动的方面看, 留置的科学界定能够保证监察机关的调查活动顺利进行, 排除妨碍调查活动的行为。

反腐走向纵深。用留置取代“两规”是把反腐败斗争从党内推向国家层面,实现对所有公职人员的全覆盖、接受社会的全面监督。监察委员会的监察范围包括以下六大类人员:一是国家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二是由法律授权,或者由政府委托来行使公共事务职权的公务人员;三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四是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体育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五是群众自治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六是其他依法行使公共职务的人员。这就避免了有腐败行为的非党员公职人员受不到纪检处分的情况出现。

上一篇:证券实训心得下一篇:天涯咫尺念起便是温暖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