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热爱生命

2024-10-20

诗歌热爱生命(精选6篇)

1.诗歌热爱生命 篇一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或者是这个吧~

飞扬的青春

亲爱的朋友 请你和我一样

抛开旧日生活中所有的忧愁

忘记过去 也忘记失落

把精神抖擞抖擞

只要希望还存活在我们心中

我们就有理由拒绝

这种沉闷的生活

什么梦想我们都可以拥有

你看!新生活正微笑着

向你招手

让我们携手共进吧!

每天初升的太阳

为我们扫去心灵角落的阴霾

串串音符

为我们齐唱一曲奋进的歌

我写的那些不成文的诗

与白云一起在天空飘游

不管今后有没有办法去考究

心中那一片未开垦的静土

永远为梦想保留

永不忘记年少时的浅薄

把感伤隐藏在时光的背后

飞扬的青春 我们一样拥有

2.诗歌热爱生命 篇二

一.波澜壮阔的天地形象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建安十二年 (207) , 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 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 开头为“艳”辞, 即序诗, 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 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龟虽寿》。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 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 既描写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 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首二句“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 登高观海。诗人登上碣石山, 俯视大海, 只见“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举目所及是一望无垠的大海, 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 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 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 居高临下, 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 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 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 北方统一即将实现, 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 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树木百草, 生长十分繁茂, 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 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 但是疾风劲草, 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 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 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 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 生机勃发, 看到洪波涌起的大海, 充满生命的活力, 内心感慨万千。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 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 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诗人从大处落笔, 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沈德潜说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特别是诗末, 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 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壮阔的境界:“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寥寥数笔, 就把沧海那吞吐日月, 含孕群星的博大襟怀勾勒出来, 让人感受到天水相连, 交相辉映, 浩浩荡荡, 无边无涯的壮美景象。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 展现了宇宙的神奇和奥秘:太阳和月亮, 周而复始, 每天从东方升起, 绕行一周, 又从西方落下, 不正如从海中升起, 又投入到海之怀抱吗?诗中之碣石、山岛、沧海、洪波已颇能比喻诗人峭拔清峻的人格与博远开阔的胸怀, 又以日月与星汉增势烘托, 传尽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壮志豪情。作者在描写沧海景观与气象时, 选择了那些能暗示自己感慨的景观与气象, 将自己的生命意识与以沧海为代表的宇宙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强烈对比:何其博大、永恒, 诞生万物又收容万物的的宇宙;何其渺小、短暂的个体生命!在诗人眼中, 大海就是日月星辰的母亲, 大海那吞吐宇宙, 包孕群星的气势给了诗人以力量, 他的生命在这里得到了洗礼和升华。沈天鸿在《曹操:中国诗歌的真正开创者》中说“自然景物入诗, 曹操并不是第一个。但以自然景物为主, 他却是第一个。”这首诗全部是自然景物的描写, 在作者笔下, 天地宇宙融为一体, 天人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诗人在诗歌意象中贯注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 使全诗更具深度、厚度和震撼力、感染力。

二.生命价值的追问求索

当天地与生命产生抵牾、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时, 曹操禁不住追问: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宴,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短歌行》)

诗歌开篇就发出“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的感伤, 用转瞬即逝的晨露来比喻人的有限生命, 这个比喻既形象贴切, 又生动地再现诗人曹操对个体生命有限的困惑, 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短暂自觉产生的难以言说的痛苦和迷惑。接着, 诗人想到了用常人的平常方式———借酒消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接下来诗人转念之间跳出生命困境的忧虑, 直接转入一个更为忧虑的现实, 即对人才的渴求。“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诗人曹操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对生命的理解异于常人。虽然个体生命犹如朝露, 但对于渴望建功立业的曹操而言, 他不会消沉, 生命的短暂反而让他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珍惜自己的时间, 更珍惜生命的价值。诗歌后面具体描述了他对人才的渴求之心, 并直接表明他的人生理想:“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整首诗, 诗人情感上经历了由借酒消愁到渴求人才到实现人生理想的远大抱负。

在这首诗里, 曹操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思考。在他之前, 虽然有屈原的九死其犹不悔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屈原发问的原因和求索的内涵, 是忠君, 是就事说事, 而曹操的发问是超越了这些就事论事的感慨模式和功利意识, 是代表同时代的所有人, 甚至代表了他身后的每一代人的心声。曹操孤独地面对着天地, 面对着人生, 试图在自己短促的生命中寻找出生命价值的终极答案, 所以《短歌行》打动了每一代人, 直到今天, 还能唤起我们的感情共鸣。全诗没有低吟浅唱的哀苦情态, 虽透着悲凉的艺术氛围, 但那已是一种英雄居高临下式的落寞与孤寂了, 通脱跌宕的诗句与落寞悲壮的英雄情绪, 交织出一个“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的宏大境界。曹操能够将一首诗提升到如此卓远的艺术境界, 与其说是他的艺术功力所致, 不如说与他远大的抱负和人生理想、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奔放不羁的枭雄性格密切相关。这些创作于征伐途中马背之上、于运筹帷幄间文思奔涌援笔挥就的诗歌, 从形式到内容都透着力度和风致, 浸着情感和沉思。

三.拼搏奋进的生命赞歌

作为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 曹操心中的生命是这样的: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表达了诗人不信天命、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人由神龟、螣蛇起兴, 以老骥作比, 紧紧抓住人寿不永与壮心不已的矛盾, 慷慨高歌, 特别是“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四句, 渗透着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对人生价值的重视、对功业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时间的无限珍视, 给人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力量, 因而鼓舞着后代许多志士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盈缩之期”四句, 朱乾《乐府正义》曰:“魏武乌桓之伐, 履危蹈险, 殊非怡养之福。军还之日, 科问前谏者, 皆厚赏之, 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 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 万安之计, 是以相赏。’‘永年’之语, 皆惊心于事定也。”读曹操的诗, 我们看到, 站在我们面前的, 就是这样一位精神健旺, 始终孜孜不倦, 执着追求, 矢志不移, 拼搏奋进的英雄形象。

方东美在《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写道:“天地之美寄于生命, 在于盎然生意与灿烂活力, 而生命之美形于创选, 在于浩然生气与酣然创意。”曹操的生命之美即体现于其对理想事业的执着追求。从生命实现的意义上讲, 个体一旦停止追求, 肉体就会怠惰, 精神也将萎靡、退化, 碌碌无为会无情地剥去蓬勃生命曾有的光彩。曹操虽届迟暮之年而“壮心不已”, 其“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的豪迈为人们吹响了励志的号角。曹操在感叹人生的短促和由此产生的悲哀时, 他并没有消沉, 而是要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 实现对生命有限的超越, 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3]张亚新.曹操大传[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4.

[4]马良怀.魏晋风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李白诗歌的生命气韵 篇三

一.我字当先——无比强烈的主观精神

李白自信非凡,凡事我字当先,极有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即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自我人格的珍视、对自由精神的高扬。李白满腔激情,唯一倾泻之途就是以创作来充分表现自己,所以他总是以充满主观色彩的大笔去涂抹一切,以“我”的目光、“我”的心胸、“我”的思维方式去审视一切、感知一切、再现一切。于是他的诗文就具有异常鲜明而强烈的主观色彩,饱含着主体深厚激越的情感。据统计,在李白的一千余篇诗文中,直接提到“我”(包括“吾”、“余”、“予”、“李白”等)的作品就占了很大比例,可见李白的创作就是要表现其摇曳多姿的自我形象。李白在关注政治和国家的命运,抒发自己的愤懑与不平时,“既热情,又泼辣;即执著,又超脱;所表现的内心世界冲突之尖锐,风暴之强烈,波澜之壮阔,是前无古人的”。①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则具体指出,李白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鲜明的人性自觉意识、自由自主的个性特征在唐代诗人中尤为突出。在物我、人我关系中,李白非常突出“自我”,“我”仿佛成了世界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事物都围绕在“我”周围,为“我”所设,服从于“我”。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着我之色彩。”李白在诗中时刻关注“我”的存在,例如“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全唐诗》卷180)、“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全唐诗》卷184)、“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秋浦歌》,《全唐诗》卷167)等。李白为了表明志向、发泄愤懑、感叹不遇,往往采取先入为主的抒情方式,诗句往往“我”字当头:“我到巫山渚,寻古登阳台”(《古风·五十八》,《全唐诗》卷161)、“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梁园吟》,《全唐诗》卷166)、“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沙丘城下寄杜甫》,《全唐诗》卷172)、“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全唐诗》卷175)。随便翻检太白诗集,诸如此类诗篇不胜枚举,正如康怀远所说:“古往今来,在差不多所有的诗人中,李白是生命意识最为强烈的诗人之一。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就在于他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永恒与不朽。”②

李白自信非凡,这种自信最终化为一种生命的自觉力量,即为“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全唐诗》卷166);即为“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全唐诗》卷168),即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全唐诗》卷166)。这样的风格使李白的诗歌具有了最本质的感动兴发的内涵——生命气韵。越是伟大的诗人,他们越是用发自心灵的歌唱表达顽强生命的呐喊与奋争。

二.笑傲千古——不畏权贵的铮铮傲骨

李白思想多元,儒、道、侠、纵横家兼具,才高八斗,浑身是胆,充满激情。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之中李白最特立独行,因而魅力无穷。李白平交王侯,面对权贵依然傲岸雄伟,心怀四溟,做事磊磊落落。他常以圣贤自比,如其诗:“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比孔子)、“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比孔子)、“知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比吕尚)。李白诗中,管仲、乐毅、贾谊、鲁仲连、晏子、诸葛亮、谢安等人,更是常比的对象。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文中展示了自己的理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全唐文》卷348)李白在其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自信、自傲、自负,蔑视权贵,充满着浩然之气和叛逆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将狂傲的个性和过人的才华结合起来聚于一身的,除了李白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就像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所称誉的那样:“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四引)《松窗杂录》记载:“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大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板檀,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醒未解,因援笔赋之。”(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三十五引)可以看出,李白此时备受礼遇,但权宦高力士却在杨贵妃面前攻击李白。声称《清平调词》中所写的“可怜飞燕倚新妆”,是借赵飞燕来贬低杨贵妃。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贵妃研墨,力士脱靴”故事表明,李白不畏权贵,一身傲骨,因而李白的生命气质也凸显出一个傲字。宋人赵德麟《侯鲭录》卷六记载了李白在权贵面前的铮铮傲骨:

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版,上题云:“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 明月为钩。”相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时相悚然。

苏轼曾说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像李白这样放任不羁、率性而为、不惧权贵的诗人是十分罕见的,但如此特立独行的个性与卓然不群的情怀,使他必然遭受群小的妒忌报复与恶意中伤。但诗人仍保持着尊严的人格和不屈的气概。“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酬崔十五见招》,《全唐诗》卷178)尽管谤声四起,如蝇逐臭,但诗人绝不退缩,依然傲骨嶙峋,坚持操守,他声称绝不“沽名矫节以耀世”(《鸣皋歌送岑征君》,《全唐诗》卷166),继续高声吟唱出“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喧”(《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全唐诗》卷178)、“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全唐诗》卷174)等这样弘扬个性、蔑视权贵、肯定自我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来。李白的人格、气骨、气象、气势,都通过他的诗歌淋漓尽致地昭示给读者。李白的傲骨一向为人称道,曹松《吊李翰林》称其:“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全唐诗》卷717)好友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言其“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全唐诗》卷216)可以说,李白的诗歌充溢着豪气、逸气、壮气,历经千古而犹然在目。任何时代都有其面临的问题和难以排遣的困惑,一个人不管他所处地位是优越还是卑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和大小不一、内外各异的威压及种种不开心的烦扰,这就是苏轼所感叹过的人生不得意者十七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人们阅读到李白这些充满傲骨、张扬个性,蔑视权贵、倾泄胸中块垒的诗句时,自然会产生痛快淋漓的生命震撼力。李白的傲骨,正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不阿谀逢迎、不低三下四、正直无私、一身傲骨、不惧邪恶的高尚品格。这就是李白诗文能够激动人心,引起读者千古共鸣的奥秘所在。人性的复归、个性的张扬、精神的舒展是引起读者共鸣与认同的基础,好的文章、诗歌具有陶冶情操,消解烦忧,呼唤自由的审美功用,会给人以精神的陶醉与享受。

三.狂狷任性——桀骜不驯的一代狂才

李白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其凌厉千古的狂傲之气,在中国古代像李白这样个性张扬和解放的诗人是少有的,他向来以狂名世,如张埜《前调》就说:“太白狂歌起舞,便得腰悬黄金印。”(《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六)所谓狂,就是指狂荡不羁,倜傥不群,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绝不是疯狂、颠狂。他狂而有则,荡而不浮,并非放浪形骸,滥醉如泥。如“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全唐诗》卷173),诗人摆出一副挑战礼教、儒学传统的姿态。“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送贺宾客归越》,《全唐诗》卷176)李白的挚友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归隐山阴,像王羲之那样,以书法自娱,雅兴岂不浓乎?这里,李白以狂写狂,正突出地显示了他那向往自由的情趣。因此,李白诗风之狂,正是诗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精神的表现,难怪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把“由道返气,处得以狂”作为“豪放”的一个特点。

李白以狂狷任性之躯为大唐帝国的知识分子树立起了一个光辉的人格典范。这一典范的树立,使我们得以从中窥见唐代进步文士崇尚自由、桀骜不驯、与黑暗势力绝不妥协的时代风貌。李白之狂,狂得个性十足,诚如蒋孔阳先生说:

所谓个性,不是指耳目鼻这类的长相,也不是指饮食男女之类的本能的冲动,而是说一个人的精神上成熟了,能够以独立自主的非意识,来对周围的世界进行独立自主的判断和观赏。个性是从自我的觉醒开始的。一个人,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人,并且要以自己的生命来保障自己做人的权利的时候,他的个性开始了。这时,他像找到了童话中所说的金钥匙一样,他能以他独有的金钥匙,打开一个新鲜而美好的世界。这个金钥匙,就是个性。③

李白以狂为美,以狂为荣,这就是李白的个性。只有具有高度个性的人,才会具有高度的灵性,也才能大量而准确地发现世界的美。“唐诗之所以美,也在于它有个性。”④他在《与韩荆州书》中不无自豪地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候;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以义气。”(《全唐文》卷348)李白之狂狷气魄正如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所说:“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引)刘全白《唐翰林李君碣记》亦说:“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一引)李白之狂,令后人景仰不已,激动不休,齐己《读李白集》就说:“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全唐诗》卷847)李白正因为具备如此的豪气,所以才狂得潇洒。《唐才子传》卷二记载: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李白文武全才,英名远扬,玄宗最终召见,供奉翰林,据李阳冰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中说:“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全唐文》卷437)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文人之中,李白最有狂的资本,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浑身是胆,充满侠情,因而他才狂得潇洒,狂得自由,狂得任性。李白,就是这样一个口出狂言的人,一个个性狂荡的人,一个举止狂放的人,一个喜交狂士(如贺知章、张旭)的人,一个狂歌纵饮的人。表现在豪放诗风上,焉得不狂?

总之,李白诗歌之生命气韵实乃一种人生境界,体现出盛唐的时代精神,诚如袁行霈所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⑤李白诗歌之生命气韵具有美学典范意义,不可复制。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即云:“太白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卷舒,从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力也。”毋庸置疑,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之一,他超过了许多富有江山的帝王,超过了许多功绩彪炳的将相,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达到了名扬四海的地步。李白的狂傲之气淡化了士人对于皇权的依附性,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命人格范式,中国的文史需要李白这样的生命张力来支撑。李白在盛唐睥睨一世,他的诗情,他的气骨,必将如同日月,永世不朽,万古长青。

注释:

①王运熙、杨明《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28页。

②康怀远《李白创作和生命意识》,《宝鸡文理学院学报》(杜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③蒋孔阳:《唐诗的审美特征》,《文史知识》1985年第10期。

④蒋孔阳:《唐诗的审美特征》,《文史知识》1985年第10期。

⑤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文学遗产》1986年第1期。

※ 本论文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唐人生命气质与诗歌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JRC12008。

4.热爱生命诗歌朗诵女声 篇四

生命是每个人的财富,世界因有了生命而绚丽多姿,生机勃勃,让我们热爱与珍惜自己的生命,把握人生中的每分每秒。

《热爱生命》

如果你选择放弃

成功便是一片孤迹

如果你没有勇气

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如果你热爱生命

远方的黎明会更美丽

既然选择坚强

便坚持到底

也许

远方的美丽很遥远

既然目标是远方

留给天空的只是彩虹

但,只要热爱生命

所有,都只是美丽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明天是否风和日丽

既然明天是未知的

何不妨活在当下珍惜现在

我不去想昨天的是是非非

既然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勇往直前把昨日当作今日的羽翼

我不去想心中的理想有多远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皆有可能

《热爱生命》

我无法去计较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什么

荆棘、杂草、悬崖还是峭壁

跌跌撞撞终于走到了此时此刻

没有伤悲和微笑的支撑

我不去想是不是能够成功

是不是能够符合心的希冀

只是在路上

只能选择风雨兼程

三十年的蹉跎岁月,

我再也顾不上去想明天会遭遇什么了

哪怕凄风冷雨依然醍醐灌顶

哪怕荆棘如林束缚如索

既然不想放弃奔跑的希望

当然就有坚持向前的理由

我等待过奇迹的发生

奇迹却从来不想青睐于我

我祈求过上苍的`怜悯

上苍静默着和我对抗

我试图趴下再也不起来

可冥冥之中有一只愤怒的脚在踢我

踢的我肉疼 心也疼

已经奔四了

我还在等什么

去的已去 来的来着

我还有理由浪费这最后的残阳

什么还将能阻挡这生铁似的鞋子

余命只能如火如荼

《热爱生命》

既然

昨晚的黑暗

遮不住

今朝的黎明

那就

让这灿烂的光明

照亮

今天绚丽的风景

要珍惜生命

不管暮鼓

还是晨钟

要执爱生命

笑过春夏

5.诗歌热爱生命 篇五

一、“大树”的意象建构

我很欣赏朱立坤的代表作《向地底生长的大树》, 他所表达的题旨是对生命回归最初本质的感慨。从诗题来看, 这棵大树向往的是“地底”, 是生命最初的本源, 表达的是一种回归意识。朱立坤在表达这一主题时, 是通过看似不相干的事物、意象进行解构和重组, 让读者在自行组合中感受、体味。诗人选取的某个意象并非某个具体的物象, 而是某个意念的替代。如“母亲的子宫”, 它已出离“子宫”本身, 成为原始的孕育新生命场所的代称, 而“母亲”则有强烈的回归意识。因而“母亲的子宫”已由具体物象变为涵盖更丰盈的意象。“泪滴”“果子”“衰老的形象”“熏脸的酒香”“死去的爱情”, 这些典型的物象, 在诗人心中涌动, 感发出对历经苦难生命的爱的痛切, 奠定了全诗悲伤忧郁的感情基调。“血液”“花蕾”“母亲的子宫”“一束高粱”“初恋的秘径”, 这些象征生命本源的意象, 最终还是接纳了经历生死轮回的物象。“多少微笑开出了花朵/多少猎枪变回了森林/多少岁月踏作了泥土/我的生命啊/又一次/鸟语花香”1, 一切不美好的事物经历生命的轮回后, 再一次得到洗礼, 最终回归于生命美好的本质。

当然, 朱立坤构筑的诗歌意象是繁复的、变幻的。但从意象出现的频次以及内在意义的指向上, 我认为朱立坤诗歌的中心意象是“树木”, 它涵括了自然、社会、心理、人文等多种因素, 源于生命的热情而又抵达梦境, 有理想的飞扬而又有现实的沉郁。在令人窒息的生活中找寻心灵的突围, 在夜晚的寂静里聆听树木生长的声音, 在苦难和坚忍中抚慰灵魂的忧伤。

树木向上生长的营养来自于土地, 向上就是生命的律动、勃发;叶落归根, 树木的逆向生长回馈了给予它养分的土地。大树完成了它生命的一次交替、轮回。佛说:生命如车轮般周而复始, 存于世间的一切生物无不在轮回之中。《向地底生长的大树》与佛学的轮回思想暗中契合, 但是却超越了六道轮回以寻求解脱的目的。大树向往的是生命的涅槃重生和生生不息的传承。

二、“大树”意象之比较

朱立坤是中国后意象主义诗派代表性诗人之一, “后意象”是相对于新诗所形成的“新意象”而言。后意象主义既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又是对“五四”新诗和“朦胧诗”运动所形成的新意象元素的拓展与突进。朱立坤以逆向思维和反思考的理解来诠释《向地底生长的大树》。与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不同, 舒婷宣扬的是平等独立、追求自由的爱情观。朱立坤瞩目的是超脱于人类狭隘情感观念的大宇宙、大生命观。

在舒婷的《致橡树》中,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2舒婷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 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从橡树与木棉的意象构成中, 同样可以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呼吁自由独立的命意。

三、“大树”的生命意蕴

在朱立坤的《生活中的某一天》中, “我突然回过头来/发现我的脚掌/就像是两棵/枝叶相连的大树/而我一生的足迹/仿佛是它们/开出的无数花朵……”3诗人以树自居, 以树的口吻来诉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中医, 他对生命有独到的见解:行医与诗歌都是在叩问生命, 都体现了对生命永恒的感受, 摈弃了肉欲和情欲, 强调生命的历史感、永恒性。

朱立坤在《离歌》中这样写道, “前山的树被人砍尽/不剩一点绿色/心中的森林却依旧传来/斑鸠的声音……”4眼前无树, 心中有树的悲哀无人能感同身受, 诗人化作保卫森林的圣斗士, 想捍卫最后一抹绿色。在《月光下的夜晚》中, 诗人让被伐断的树木“重新站回它们旧日的岗位”, 而让挥舞着刀斧的伐木者们“被修剪成一节节木头整齐地码放”, 看似逻辑颠倒, 实则嘲讽了荒唐可笑的现实, 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未来的忧虑和思索, 极富讽刺意味。

关于树的意象, 朱立坤抒写的较多的是“枳壳树”“老榕树”“红杏树”和“樱桃树”等等。枳壳树以其果实入药而成为药材树, 在南方地区广为种植。在《百年之后》中, 诗人写道, “一棵/穿过喉咙的/枳壳树/代替我/衰败的躯体/继续呼吸/在它上边/一群熟睡的斑鸠/放大了今夜/歌唱的寂寞……”5枳壳树不再是单纯的药材, 而是生命的传承和接力, 它注入了诗人灵魂的血液, 是“我”生命的延续, 继续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末日》中, 诗人写道, “当人类将他的基因/注入到一棵枳壳树的时候/一株枳壳树开始砍伐另一棵枳壳树/并将在它头上筑巢的鸟儿计入自己的财产清单”6诗人以反讽的语调揭露了人们面对自然的丑陋嘴脸, 有力地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丑恶行径。不同于其他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讴歌, 朱立坤经常运用冷峻的笔法、沉重的语调去书写生命的残酷和无情, 在朴实平淡的语言下, 掩盖不住平实、近乎冷漠的态度。

《一棵被人伐断的老榕树》用极为悲伤, 甚至于嘲弄的语调诉说诗人内心的苦痛, 被人伐断的老榕树在永久的“睡梦”中, “悄悄藏起伐木者的斧头”“为失巢的鸟儿又一次站岗守夜”“将伐木者的身影搬出森林”, 却还“不声不响地收拾了人类的春天”。其实, 人类的春天随着被伐断的老榕树已不会再有了, 末尾这句话极富讽刺意味, 给无知的人类敲响了生命的警钟, 发人深省, 令人深思。

在《生命中最真实的回音》中, 诗人写道, “一棵樱桃树/在遥远的明天/为我祈祷/落叶的宁谧”7, 诗人实际回答了生命中的某种隐秘而又最真实的欲念, 企盼安详静谧的生活。“一颗樱桃树结满了/红红的樱桃/樱桃树后面站着的人啊/你为谁结满了一树红红的樱桃”8, 樱桃树不懂得人类的需要, 只知道完成自己开花结果的使命。这就是生命最原始纯粹的意义。“是否该给那些樱桃树/装上一对翅膀/只要它们愿意/都飞来我的心上栖停/是否该给那些樱桃树/以及躲在它们背后的一千张嘴唇/安上一种鸟儿的名字/如果它们兴起/都飞来我的头顶筑巢……”9诗人自诩为樱桃树, 站在树的立场, 为飞鸟提供栖息、筑巢、生活的场所, 这样, “我的一生/硕果满枝”, 人生价值也得以圆满实现, 生命的意蕴也得到完整丰富。

有时候, 诗人幻想成红杏树的形象来思考, “我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站成过一棵/神秘的红杏树/我那些思考的手指/此刻正在/落英无声/悄然结出/一个个/你”10。以红杏树开花这种自然的生命现象比喻成生命思想的升华, 以树的花朵比喻为思想的结晶。从红杏树的角度探讨人生的意义, 思索生命的意义。

在《回首》中, 诗人“曾用一把折断的琴”演奏生活, “曾用许多错误的字”书写青春, “曾在一条无水的河边”垂钓自己, “曾于一片欲望的森林”砍伐他人。诗人从反思的角度回顾过去, 也许, 他在生活中有过迷惘彷徨、自暴自弃, 甚至伤害到旁人。有意也好, 无心也罢, 诗人能够反省自己, 从过去的失意迷茫中走出, 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诗歌特质及其生命意蕴

朱立坤的诗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他善于通过意象的营造, 使他的诗歌不流于平面化, 具有思想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他摆脱了正面的叙述、说明和描绘, 而着眼于题旨, 寻找一种物质承载体, 即情感的意象化。把对生命的独特理解灌注于诗歌中, 保持着冷峻批判的写作态度和理性反思的书写精神, 朱立坤的诗歌体现了大宇宙、大生命的生命意蕴。

朱立坤继承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优秀诗人的品质, 保持着理性的批判态度和反思精神, 他呈现了宏大的境界和坚定的意志, 他的眼界是宽阔的、眼力是深邃的。朱立坤是勤于实践和勇于攀登的, 他不可能满足于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而是对诗歌有着矢志不渝的探索、追求突破的勇气, 实在难能可贵。我们期待能够读到他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期待他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有新的探索和更大的作为!

摘要:朱立坤是中国“后意象主义诗派”代表性诗人, 他的诗作借鉴了西方现代派诗歌创作技巧, 在诗歌的结构、构思以及技巧方面都有独特之处。通过对朱立坤诗歌意象的解读, 考察诗歌意象的变迁, 沉郁冷峻的笔调下, 将其置于新诗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反思。从对朱立坤诗歌意象的浅析中, 可以透过诗歌的语言和内容感受到生命的张力和意蕴。

关键词:朱立坤,意象建构,生命意蕴

注释

11.朱立坤.《朱立坤的诗》.载《新诗》, 2012 (2) :13.

22 .舒婷.《舒婷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34.

33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22.

44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17.

55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71.

66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08.

77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15.

88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99.

99 .朱立坤等.《中年生活》.银河出版社, 2013:100.

6.感受诗歌里的生命气息 篇六

一、探讨语词,注重文化内涵

很多语词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如落叶、明月、长亭分别有伤时、思亲、惜别的思想感情在里面。因此,落叶悲秋,望月怀远,长亭送别,也就成了古代诗人们常常吟咏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古诗就要从探讨语词的文化内涵入手,这是读懂诗歌真意的前提,由此才能知道诗人心之所系,情之所钟,意在何处,从中还可获得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密码。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的是诗人拜访朋友,朋友不在家,没有人给他开门这件事。那为什么要说“应怜屐齿印苍苔”呢?这其中“苍苔”一词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

“应怜屐齿印苍苔”,从字面上讲是猜测主人不开门的原因,真正让诗人属意、上心的恐怕是园子里的自然景色——满园青苔多绿,园子环境多静啊。青苔是附地而生的绿色苔藓植物,远离从骑杂沓和人世喧嚣。李白有“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韩愈也有“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一句。在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地方,青苔是长不起来的。爱清净的文人雅士往往喜爱青苔。刘禹锡的《陋室铭》描绘陋室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成了幽居环境的美好点缀。诗人此次访问的园子,正是一个清净的所在。“应怜屐齿印苍苔”,隐含这样的信息:朋友的小园,苍苔青青一色,如同绿色的地毯,上面没有木屐的齿痕。因为没有屐痕,非常的完美,所以怕木屐在上面留下痕迹。主人就居住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长满青苔的园子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于生活在这样一个清静的园子里,主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从中不难想见一二。

进一步想,怕踩坏青苔,竟然成为主人不来迎客开门的一个理由。不论是真是假,有此一说,值得一说,足见苍苔多美,多么招人爱怜。说的是主人爱惜青苔,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爱惜青苔。正是诗人自己喜爱了,由自己爱青苔,想到主人也爱苍苔,以己度人才有那种猜测:“小扣柴扉久不开”,不是别的原因,大概是爱惜苍苔,害怕“屐齿印苍苔”吧。不是自己心生爱慕,哪能产生这样一种奇异的想法呢?

试着把原诗句变化一下,改成直白的表达“应是朋友今不在,小扣柴扉久不开”。诗意和诗情不存在了,只有具体的“游园不值”的交代,没有环境色彩和人文情调。两相对比,可以体会出“苍苔”带来的浓郁的诗情。

二、以诗解诗,善用对比勾连

南宋诗人翁卷的诗《乡村四月》描绘了江南农村春夏之交的独特风光。 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很朴素很平常,但是闭眼一想,就像一幅画一样:

江南四月,子规声声,烟雨蒙蒙。这是万物生长的时节。漫山遍野,草木皆已返青,满目葱茏,生机蓬勃。稻田、水塘、沟渠全都是满满的雨水。要是天气晴朗,视线清晰,很多杂色的东西也会看到,诸如房屋村舍、小桥幽径等等。现在雨雾蒙蒙,迷蒙之中,映入眼底的只有那些大块大块的主体色调。色调是清新的,视野是开阔的,乡村四月雨量充沛、草木吐翠、万物生长的特点得到很好再现。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诗意美感?不妨找出同样写乡村题材的雷震的《村晚》,进行对比学习。在对比中,领略诗歌的表达艺术、美感特点。《村晚》开头两句是:“水满池塘草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虽然都是“水满草满”,但是,“陂”比不上“山原”的体量,“池塘”比不上“川”的浩荡。因此,池塘里的水没有川里的水盛大,陂上的草没有山原上的草无边无涯,也就是当然的了。还有,写草说的是绿,写水说的是白,更能够突出草木的茂盛和水势的浩渺。由此以鲜明的色调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很大的想象空间。“水满池塘草满陂”,完全是写实,实写,缺乏这样的艺术张力,不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再看第二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是写动态,有布谷啼叫,有细雨飘洒。布谷有催耕鸟之说。在烟雨蒙蒙中,它边飞边鸣,发出的音节有如在说“割麦插禾、割麦插禾”。《村晚》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仍然是静态的景物,静止的画面。翁卷的诗上下句相连,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把乡村景象写得充满生机活力,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乡村气息。这些都是雷震的那首诗不能比及的。在对比中,学生对诗歌的表达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进而就能走进诗歌,热爱诗歌。

三、拓展想象,感受生命气息

张继的《枫桥夜泊》,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要体味诗人愁思难遣、彻夜无眠的心境很难。而不入境,难出味。教学时,可以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展开想象:

(播放钟声)听……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在诗人夜深未眠,愁肠百结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突然悠悠响起,一记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

千百年来,在夜半钟声的回响中,有多少繁华似落花流水,有多少荣辱得失随风而逝。千百年来,夜半钟声应和多少旅人的愁思,敲打多少世人的无眠。苍老缅邈的钟声,如老友的絮语,诉说岁月的沧桑。在茫茫宇宙中,在这静静的午夜,这是心灵的邀约,无言的对语。诗人在萧瑟凄清的寒夜,在忧郁落寞的旅途,应该有许多心里话想倾诉,少不了一番“我身何在,我身何往”的心灵叩问。在这静谧的午夜,没有人打扰他们的交流。同学们能设想诗人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学生先动笔写,然后在班上交流。待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语出《菜根谭》)钟声那恒久的韵律,具有一种净化心灵的力量。钟声一下一下响着,在天宇间回响,也在诗人心中回响。这是苍天对人生烦忧的解答,对人世失意的问候,对人生落寞的抚慰……意念在钟声中消散、升腾,思虑在钟声中澄澈、通透。孤独的旅人,和悠远神秘的万有世界有了心灵的应和。有人说,“张继的枫桥一愁,愁出深深的情怀,愁出无穷的力量,愁出无限的人格”。其实,赐予枫桥一愁如此魅力的,正是夜半的钟声啊。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古诗名篇《枫桥夜泊》会有更深的理解,寒山寺的钟声不再是冰冷的美丽,而是一种充满灵气、饱含生命的放歌。

俗话说,“好诗不厌百回读”。那是因为我们进入了诗境,读出了诗味,在诵读中感受字里行间的生命气息。诗歌教学的不尽之味当在此。

上一篇:楚辞内容下一篇:学校大讨论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