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2024-07-29

綦江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共5篇)

1.綦江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篇一

綦江县商务局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总结

根据《重庆市文明城区(县城)创建实施办法》、《中共綦江县委 綦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重庆市文明县城的意见》(綦江委发〔2008〕15号)等要求,我局认真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领导有力

我局始终高度重视文明县城创建工作,2008年及时成立了县商贸委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底县商贸委与县粮食局合并成立商务局后,及时调整成立了商务局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创建工作不断档。近两年来,我局克服诸多困难,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创建工作最大支持和保障,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兢兢业业做好分内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结合实际、措施到位

我局在认真领会贯彻县委、县政府创建工作精神的同时,结合我县商贸工作实际,积极调动广大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好创建工作。

(一)扎实开展“百城无假货”行动

我局(原县商贸委)将开展“百城无假货”行动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及时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綦江县“山城百 1 店无假货”活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綦委宣〔2010〕15号)加强该行动的领导,并先后印发《关于创建“山城百店无假货”市级示范街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綦委宣〔2010〕15号)等文件加强对该活动的领导和建立完善相应工作机制。通过发放《诚信经营 共创文明 倡议书》宣传单,组织县内超市等企业参加培训等方式,指导我县商贸企业积极投入到“百城无假货”活动中来。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局孜孜不倦的努力,我县商贸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不断提高,綦江丰源商贸有限公司丰源批发超市、重庆商社电器有限公司綦江商场、重庆商社新世纪百货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綦江商都、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綦江县河东分公司、重庆重客隆超市连锁有限公司綦江连锁店先后荣获 “山城百店无假货”市级示范店街称号,立交桥商业街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争创示范街。

(二)有效开展信用体系建设

作为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我局积极在商贸流通行业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印制下发了《綦江县商务局关于在商贸流通行业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二是指导新世纪商都等商贸企业开展消费者“零风险”购物活动。三是联合县文明办、县工商联联合下发《綦江县“文明消费,节用惜福”餐桌文明行动活动方案》,在全县餐饮行业大力开展餐桌文明行动。四是在全县药品流通领域开展“诚信经 营示范药店”评选活动。五是在全县酒类行业开展创建诚信经营示范企业活动。通过以上措施,我县商贸流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创建信用体系建设先进个人和示范单位,形成了人人讲信用、人人守信用的良好风气。

(三)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在商务局内部和商贸系统开展“规范市民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活动,教育商务局干部和企业职工要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工作经营场所出现随地吐痰、吸烟和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新风立正气。二是我局认真执行国家劳动关系,每年年初及时与单位聘请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维持单位和谐人际关系。三是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制定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积极组织广大干部参加各类公益事业活动,结穷亲、大下访、对口扶助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三、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我局创建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先后获得以下荣誉称号:2008年度获全市商贸流通工作一等奖;2009年获县创建重庆市卫生县城工作先进集体,第二届中国重庆·綦江农民版画艺术节暨中国西部齿轮城国 3 际汽摩产业发展先进集体,县卫生单位;2010年获县“四创”活动主题宣传大型文艺演出二等奖,全市商贸流通工作二等奖,县老年体育先进集体一等奖;2011年获第十一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组织奖。

总之,我局文明县城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同好的兄弟单位比较起来还有不少差距,今后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下,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将创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綦江县商务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2.綦江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篇二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愈来愈快, 如何主动抓住发展中的机遇, 实现自我锐变与发展是县域城镇规划建设决策者不断思考着的课题;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机遇往往一闪而过, 转瞬即逝, 是主动抢抓机遇、被动迎合机遇还是盲目消极等待机遇?如何抓得住机遇, 实现自身发展, 也是县域城镇建设决策者正寻求破解的难题。

对于区域城市中心边缘的县域城镇或小城镇而言, 大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本身就不可小窥, 如何利用需要决策者独到的战略眼光。县域经济的发展靠机遇, 促进发展须抢抓机遇, 真抓实干, 靠上下齐心, 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发展目标。在进行战略布局时, 主动性是关键, 有准备地抢抓住发展机遇就是迈向成功的起点。衡阳县城至衡阳市融城战略概念规划正是城镇规划建设决策者以全局的眼光, 站在发展的高度, 审时度势而实施的发展方略。

2 项目概况

衡阳县地处湘中偏南, 湘江中游, 县城西渡镇距离衡阳市仅18 km, 处于衡阳市经济内圈——卫星城镇环内, 属于区域城市的边缘城镇。全县总人口113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3.73万人, 城市化水平比例21%, 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县域内资源丰富, 历史悠久, 交通便捷, 风光怡人, 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已形成了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

本次规划正是针对衡阳县现状发展, 从战略上实现与衡阳市的融合, 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考虑道路交通体系与现状地形地貌、本次规划的的范围为:北至衡邵高速公路, 南以蒸水桥为界, 东至衡阳市行政区, 南至县城英秋大道相连, 其用地布局规划见图1。

3 融城战略的驱动力分析

3.1 城市扩张

城市扩张驱动力是城市边缘城镇不同于一般城镇特有的驱动因子, 属于外部驱动, 并被认为是城市边缘城镇发展的主导机制。衡阳县全县现有总人口113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3.73万人, 城市化水平达到21%, 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在未来的“十一五”规划中, 衡阳县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2%, 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 农业人口将进一步减少, 城市和农村将进一步融合, 这将是该经济走廊未来增长的动力与途径之一。

3.2 区域化

随着衡阳市卫星城镇环的逐步形成, 内圈城镇将通过便捷的联系, 将产业发展方向纳入到中心城区的分工合作体系中。衡阳县城位于衡阳市半小时经济圈内, 为衡阳市最近的卫星城镇之一, 在县城总体规划中, 定位为衡阳市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建材、陶瓷、电子产品、食品等制造加工产业为支柱产业, 物流、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将成为新兴产业。随着珠三角辐射的增强, 湖南省“3+5”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提出, 衡阳县凭借S315与衡邵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 将尽快地促进经济走廊的形成。

3.3 产权多元化

现有国家经济政策是加快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改造工作, 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 促进非国有经济, 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可以预测未来衡阳县经济走廊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将成为各项产业寻求发展的地域空间。

3.4 土地供给政策的调整

S315线沿线土地政策的调整, 土地的最低价格与优惠政策将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者通过对区位、交通、价格的综合比较, 以及与衡阳市的横向比较, 最低度的投资、方便的交通、优越的区位条件将成为拉动沿线土地开发的强劲动力, 促进经济发展轴的形成。

3.5 区域交通网络的构筑

衡邵高速、潭衡高速的建设为衡阳县建立了快速联系的交通网络, 规划中的娄衡铁路为货物的快速流通提供了可能, 原有的S315线与衡阳市的交通联系加强, 区域内的服务功能得到空前加强。

4 总体发展定位

4.1 功能定位

衡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极化一点, 构筑一带, 发展五廊”的城镇空间格局, 衡阳县城西渡镇作为Ⅱ级城镇, 是衡阳县域的增长极核, 将与县域内S315线沿线的城镇共同支撑起衡阳县经济发展的骨架, 根据对县域的发展条件、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衡阳县融城战略发展定位目标是:“衡阳市经济发展结构的补充完善,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发展联结点, 县城发展的储备用地”。

4.2 产业分工

积极应承衡阳市的战略要求, 在产业发展战略、方向、布局上落实融城战略, 整合现有产业, 以资源加工业、制造业为主导, 发挥劳动力优势, 打造衡阳市的加工制造基地。

4.3 道路择定

融城战略的具体空间融合体现在道路的对接上, 根据对衡阳县县城总体规划与衡阳市总体规划道路构架的分析, 规划将S315线与解放路实现对接, 县城北外环路与衡阳市船山路实现联接。县城的英秋路与S315线、北外环路、樟树大道形成规划区的道路外环, 构建对外的快速交通联系。

5 详细规划方案

5.1 总体发展战略

县城融城战略发展将应承衡阳市的战略要求, 顺应“融城”区势, 现有的S315线沿线作为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 将衔接衡阳市产业发展布局, 在县城总体规划中作为策略增长区, 地位重要, 应重点实施建设, 其未来的发展将体现“经济开发沿最小阻力方向发展”的基本规律, 沿S315线与北外环路呈轴向发展, 其功能结构见图2。

融城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空间延伸:对规划区内现有各村庄采取集约型的组团空间模式, 通过西渡镇、衡阳市两个增长极的双向对接, 加强沿线各村庄内外之间的联系, 强化樟树集镇的发展, 引进外来企业建设现代工业景观区,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组建宜居组团, 形成框架组团式的空间结构, 以S315线、北外环路、英秋路、樟树大道为道路框架, 实现城市发展空间融城, 提高城市地区竞争力。

(2) 产业链延伸:梳理规划区内现有的村庄功能布局, 在现实的基础上, 结合县城城区空间带形拓展趋势、交通导向、主导风向, 充分利用公路绿化带、自然河流水系、高压输电走廊、基本农田保护区等作为生态廊道, 引进外来企业, 整合现有企业, 引导企业从碎石型模式转变为规模集群型, 进行集聚发展。在规划区内组建以下几个工业基地:

高新产业组团:以软件开发、科研产业为主导;

板市工业组团:以皮具、制革加工业为主导;

东部工业组团:以电子产品、食品加工业为主导;

陶瓷工业组团:以陶瓷、建材加工业为主导。

5.2 空间发展方案

在贯彻落实国家保护耕地政策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S315线的交通优势, 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和原有发展基础与优势, 沿途布置各个组团, 工商并重, 优化工业结构, 营建区域商贸社区, 创造生态化的人居环境, 形成“两轴六村四基地”的结构模式。即S315线、北外环路为东西发展轴, 沿途各村打破行政界限, 实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使农村人口向经济发展轴逐渐集聚, 形成六个居住组团, 每个居住组团人口约1 800人~3 000人, 并建设加工制造业基地、建材陶瓷基地、工业园区基地和商贸基地, 组团之间不少于两条交通干线联系。

具体的空间地域关系布局如下:

永寿村:高新产业组团, 以软件开发、科研产业为主导;

高平村:板市工业组团, 以皮具、制革加工业为主导;

健康、八一村:东部工业组团, 以电子产品、食品加工业为主导;

大忍、罗洪村:陶瓷工业组团, 以陶瓷、建材加工业为主导;

豆陂村:高档住宅区;

群益村:别墅区;

樟树集镇:主要为商贸居住区, 兼以发展机械制造业;

石豆水库及周边:水体生态保护区。

5.3 用地评价与人口发展预测

规划区内的地形主要为北高南低态势, 沿途为丘陵地带, 最低高程约为56 m, 最高高程约为125 m, 基本不存在滑坡、断层等地质灾害地段。根据县城的发展条件和趋势, 衡阳市中心对县城的发展形成“东拉”的拉力, 沿路发展成本相对较低, 易于聚集能量形成规模, 用地发展方向基本为沿线带状组团发展, 沿线建设在适当保护生态和水域的基础上, 形成生态保护区、农田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

规划区在保留基本农田和生态廊道的基础上, 可建设用地约为2 748.0公顷, 本次规划建设用地2 070.0公顷, 可容纳人口8.5万人, 其中规划工业用地847.0公倾 (仓储用地153公顷) , 占总建设用地的40%左右, 规划居住用地860.0公倾, 其用地分析见图3。

5.4 重点联接道路线控制

(1) S315线:

作为经济发展轴的南侧东西向轴线, 沿线的红线宽度控制为60.0 m。近期道路横断面为三块板形式, 四车道, 机动车道宽度为16.0 m, 非机动车道宽度3.5 m, 绿化带控制8.00 m, 人行道宽度8.0 m, 远期取消分车带, 拓宽机动车道, 由道路中心线至建筑方向地下管线布置顺序依次为给水 (燃气) 、排水、雨水、电力 (电讯) 。

(2) 北外环路:

作为经济发展轴的北侧东西向轴线, 沿线的红线宽度控制为40.0 m。近期道路横断面为一块板形式, 六车道, 机动车道宽度为24.0 m, 绿化带控制3.0 m, 人行道宽度5.0 m, 由道路中心线至建筑方向地下管线布置顺序依次为给水 (燃气) 、排水、雨水、电力 (电讯) 。

5.5 经济走廊建设实施策略

(1) 城市与区域管治:弥合行政区与经济区的隙痕, 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特征的现代都市区管理体制。一是进一步明确县级政府和乡镇级政府的职能分工;二是从有利于维护都市区的整体利益和保持衡阳县城的发展活力出发, 协调好衡阳市区和衡阳县城、樟树乡、呆鹰岭镇在利益、政策、机制、待遇等方面的矛盾。

(2) 土地制度创新:应用市场机制平衡多元发展主体需求, 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以市场运作为手段, 以多方利益为纽结, 以更好地实现土地储备的宗旨, 促进城市功能提升。二是处理好城中村用地权属转换过程中的利益矛盾, 以有利于城市发展为前提, 兼顾城市政府与农民的利益。三是制定耕地异地补偿计划, 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夯实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积极优化引资环境, 推行招商方式创新, 并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规模优势企业与外地资金、技术的合作。

(4) 制定经济走廊经济协调发展公约, 建议公约由政府牵头, 组织经开区及各村、镇共同制定。

(5)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等。

6 区域城市边缘城镇发展规划与开发建设的再思考

6.1 产业层面的思考

城市化的产生和推进, 离不开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三股基本力量所形成的推力与拉力, 只不过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这三股力量程度不同而已。以五常地区现状的各项产业的比例关系和收入构成为例, 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工业产值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而第一、三产业均较为薄弱,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化水平低。因此,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放在大产业格局中进行, 不断地降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 千方百计地展第三产业, 使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趋于合理。

6.2 空间层面的思考

基于对缺乏控制的城市边缘区蔓延式开发的否定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 当前对城市边缘区城镇的空间开发主要有低强度保护式开发、生态型开发以及集约高效性开发等观点, 其共同点就是开始关注城市边缘区城镇空间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于空间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

对于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来说, 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必须具备几个要点:

(1) 实现和区域城市的主动衔接。

(2) 关注非建设用地的严格控制和景观生态空间的构筑。

(3) 保证空间单元的有机融合和相对独立性。

(4) 分期有序推进。

(5) 具有对于未来多种发展可能的适应性。

6.3 政策层面的思考

在地区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 应注重相关政策的引导, 控制和引导产业用地的合理拓展, 在自然格局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实现城镇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1) 适当调整上层次的现有规划, 从城市拓展的角度出发, 加快城市边缘区城镇接受主城的辐射。

(2) 完善城镇的考核制度, 改变一贯以工业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3) 适当增加土地出让所得的返还, 为公建等大量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4) 在大型项目开展初期帮助担保以借贷形式筹集启动资金。

7 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边缘区城镇由于其在产业发展、人口构成、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以及发展动力机制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城镇的特殊性, 其城镇发展不能完全遵循传统的城镇发展。主动融合, 优势互补;定位准确, 真抓实干, 衡阳县城至衡阳市融城战略概念规划以主动的姿态, 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谋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于区域城市整体发展而言是一种发展的全新思路,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长株潭一体化及批准为国家级“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 衡阳县城至衡阳市融城战略概念规划的实施对于处于区域城市边缘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探索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首先分析了目前城镇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并结合衡阳县城至衡阳市融城战略概念规划项目实例, 从多方面着重对处于区域城市边缘的县域城镇规划发展战略规划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进行了论证说明。

关键词:区域城市,边缘城镇,战略规划,融城战略,城市扩张

参考文献

[1]2006-2020, 衡阳县县城总体规划[R].

[2]GB50188-93, 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S].

[3]隆少秋.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 (5) .

[4]龚兆先, 周永章.优化工业发展模式促进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 2003, 27 (12) .

3.綦江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篇三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文化缺失,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城市面貌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丧失特色,千城一面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中央强调“要同步保护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大自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建设思路意义重大。

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的新型城镇化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宜居环境建设的精神,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导则对景观风貌规划的框架及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范,有序的指导了福建省景观风貌规划编制的推进,对试点各地市景观风貌特色的彰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各地市稳步推进规划编制的背景下,各家规划单位针对这一领域都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研究,编制成果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由于《导则》框架及内容的制定需基于普适性原则,但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各类城镇,如何在符合《导则》要求基础上,形成一套既能契合自身特点有效指导地方景观风貌塑造,又具有一定技术方法“探索”与“尝试”,乃至对《导则》的进一步完善能起到反馈作用,是我们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应该重点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之一。

下面以《连城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2]为例对景观风貌规划如何塑造特色进行详细探析:

2项目概况

福建连城县城位于闽西客家大本营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脚下,地域文化鲜明,景观敏感度高,同时连城也是福建省2014年20个“三边三节点”省级重点项目所在市(县)之一,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在新的城市发展形势下,结合自有的山水资源特色,连城提出了要建设成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呼应、城景交融”的国际山水旅游城市的目标。

2.1认知连城

2.1.1盆地城镇。连城四周环山,西侧是平缓绵延的一道山屏,东侧是雄秀的连绵起伏的冠豸山十里画廊,中间是开阔平缓的盆地,文川河在山前蜿蜒绕城而过,属于闽西地区典型的盆地城镇特征。

2.1.2城景相依。冠豸山主峰与县城边界仅1.5公里,在山上可鸟瞰全城,在城内高层楼顶可全览十里画廊美景,属国内少有的城景相依的格局。

2.1.3周边资源丰富。伫立于县城东侧的冠豸山与武夷山一起被人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连城还拥有培田民居、雕版印刷、连城方言、姑田游大龙等重要的客家文化资源,被授予“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的称号。

2.1.4县城风貌是短板。近年来县城整体空间尺度控制较好,冠豸山前的局部建设也初见成效,但随着传统客家建筑的消逝,新建建筑风格表现出不确定性,总体建设风貌地域辨识度较差,特色不足。

2.2系统营造

总体系统框架形成从总体定位、主题形象、总体结构的宏观把控,到县域310平方公里大尺度望山看水的构建,再到县城自身31平方公里城市风貌的营造,最后落实到以特控区及近中期重要“三边三节点”项目为重点的特控图则(图1)。

3方法探析

在总体的系统营造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景观风貌规划的特色塑造中可重点强调以下四个方法的运用。

3.1强调关键问题的重点解答。坚持目标和问题的双重导向,针对连城景观风貌最关键的眺望体系、高度控制、建筑风貌、文化挖掘四大问题,提出符合连城县情的解答。

3.1.1“城景相依”格局下的眺望体系探索。基于连城县城与冠豸山城景相依的特征,以“构建城景交融的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为目标导向,围绕“看什么?在哪看?怎么看?”,构建一套完整的连城城景交融的眺望体系。规划通过“观景点+观景线+观景面”多样化的观景视点体系,以及“借景入街+大疏大密+高度借景”的多元眺望手法,为市民提供更多可舒服驻足欣赏冠豸山的场所。

3.1.2“重点受控,适度发展”思路下的建筑高度指引。在城市高度指引上,规划提出从以往机场净空影响下的“能建多高”,到“需要建多高”的思路转变,通过高度分区控制和具体高层、低层分布指引,引导城市建筑高度在绿心以东重点受控,绿心以西适度发展,新城莲北大道高层集中设置。

3.1.3“闽西客家”地域背景下的建筑风貌特色研究。从县城风貌是短板的问题导向出发,重点研究在客家迁徙文化影响下,连城传统民居在色彩上传承了北方四合院青砖灰瓦的灰调子,形制上也保留了四合院的中轴对称布局。因此规划提出,城市色彩上以淡雅明快的“雅灰”作为连城总基调,特控区推荐“传统与现代结合,以灰白为主导色,棕褐为辅调色,具有连城地方风格的现代中式建筑”,以彰显连城的闽西客家地域特色。

3.1.4“城市文化灵性缺失”下的主题节点策划。根据城区内部空间特质,在文川河沿岸策划老城记忆、山城对话、耕读传家三个主题节点,赋予连城记忆以文化点睛式的主题内涵提升。

3.2强调对标的优秀案例借鉴。选择贴合连城特点的国内外优秀对标城市案例,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连城的景观风貌规划理念与景观营造手法。

规划紧扣连城“城景相依”、“盆地城镇”的特点,选择瑞士因特拉肯、桂林阳朔两个案例。因特拉肯与其背后的阿尔卑斯少女峰,和连城有着相似的城景相依格局,桂林阳朔与其四周林立的山丘则形成较好的城景交融格局。本次规划分别从借景手法、第五立面、城市高度、天际线、山前空间、水岸空间等方面进行学习和运用。

3.3强调直观的空间模型校核。连城小县城的尺度规模特点,适合通过城市设计及空间模型的运用,对城市高度、眺望视廊等特控图则的控制指引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核(图2)。

规划选取四大特控片区进行示范性城市设计,并在空间模型基础上,对风貌规划与之相关的三边三节点空间、眺望视廊、高度控制、天际线塑造等内容进行反馈,形成相对科学合理和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引要点,并在特控图则中引予以落实。

3.4强调更高站位的规划反馈。弥补总规层面未能深入的研究,注重从总体风貌营造的更高站位,对相关规划提出反馈。

规划定位上,建议将原先的“闽西重要交通枢纽,旅游度假城市”,优化为“福建旅游枢纽门户,具有国际潜力的旅游休闲城市”,强调其旅游枢纽的地位和级别;总体布局上,建议新增中央公园南段,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打通南北绿廊;规划路网上,在外围形成环状放射路网,最大限度保留老城空间肌理的完整性;建筑高度上,建议除已建或已批待建的小高层项目外,调整原控规中绿心局部地块限高,形成中部以低层为主,外围以多层为主的总格局。

4实施效果

4.1规划理念及手法在当地取得共识。规划提出的“重点受控,适度发展”的高度指引、“老城记忆节点”的策划,“借景入街”“大疏大密”等眺望手法的引入,已经在城市管理者及公众中形成良好的影响。当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有所提升,对冠豸山前的寸土寸金,也取得了从“能建多高”到“需要建多高”的共识,这对连城打造“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浪漫小城”具有深远的意义。

4.2规划设计成果在下一层次规划设计中得到深化。在该规划指导下,县城景观风貌相关的规划与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如《连城西城文教卫生综合服务区意向设计》、《连城县高速出口至江林大道路段道路景观整合提升规划》等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已与本成果进行对接,《老城记忆节点前期策划》正在积极推进中,高速出口至江林大道道路景观工程已完成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

5结语

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福建省铺开刚两年多,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希望本文能为这方面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连城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强化一山一水一城一客的特质,向着“宜居宜游、城景交融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休闲浪漫小城”努力,日趋美丽!

参考文献

[1]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Z].2013.

4.綦江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篇四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扩展生态环境容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城市森林建设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生态化取向的新热点, “森林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 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今后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强调“城市绿化要把美化环境与增强生态功能结合起来, 逐步提高建设水平”。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保持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优势, 实现更高层次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广西出台了《广西森林城市等系列创建评选活动实施办法》 (桂绿字[2011]19号) , 提出了“森林城市、森林县城、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通道、森林单位园区、森林街道和森林校园”等系列创建评选活动。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桂林市的决策部署, 奋力打造“三大名城”和建设桂林副中心城市, 荔浦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按照“工业、农业、城建、旅游‘四轮驱动’, 城乡协调共进, 生态文化相融, 富裕和谐荔浦”的总体要求, 加大环境与生态保护建设力度, 继续开展“绿满八桂”植树造林活动, 大幅提高石山荒山的绿化覆盖率, 争创自治区级“森林县城”[1]。

2 荔浦县森林县城建设现状

2.1 城郊森林建设现状

根据2009年荔浦县森林资源调查结果, 荔浦县县城所在地荔城镇土地总面积9744.7hm2, 林地面积5155.2hm2, 占总面积的52.9%, 森林覆盖率45.8%, 活立木蓄积量249396.0m3。其中区划为公益林 (地) 1213.3hm2, 占23.5%;商品林 (地) 3941.9hm2, 占76.5%。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073.2hm2, 占林业用地面积59.6%;灌木林面积1649.7hm2 (其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1388 hm2) 占32.0%;未成林造林地43.7hm2, 占0.85%;苗圃地13.1hm2, 占0.25%;无立木林地243.9hm2, 占4.7%;宜林地131.6hm2, 占2.6%。据荔浦县2013年度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更新报告数据, 荔城镇森林覆盖率已达47.26%。

2.2 县城城区建设现状

据2013年初数据统计, 县城城区面积955.0hm2, 城区人口9.6万, 城区现状绿地面积325.0hm2, 其中公园绿地为115.5hm2。城市绿化三大指标分别为:绿地率34.0%, 已达到森林县城绿地率达33.0%以上的评选标准;城区绿化覆盖率38.2%, 已达到森林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8.0%以上的评选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m2/人。

3 荔浦县森林县城建设优势潜力及存在问题

3.1 优势与潜力

3.1.1 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支持

长期以来, 荔浦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意见和政策, 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开展以林业生态、林业产业、生态文化为内涵的现代林业建设。同时, 在创建广西森林县城的过程中, 荔浦县政府办会同县林业局, 其他相关单位部门全力配合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和推进荔浦创建森林城市工作。全县各部门积极响应, 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 举全县之力共建森林城市。前后开展了营造防护林、建设绿色工程, 培育森林资源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 绿化工作成效显著, 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总之, 政府高度重视和群众积极支持, 为荔浦创建广西森林县城乃至国家森林城市, 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1.2 生态体系得以完善, 城乡环境明显改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近十年, 荔浦加快林业结构调整, 大办绿色产业, 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 重点抓好国道公路绿色工程、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 实行退耕还林, 建设生态家园。通过在全县开展绿化美化活动, 加大县城绿化建设, 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 重点抓好沼气池建设, 减少了农村燃料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引导干部群众大力植树, 不断提升县城、乡镇和村屯绿化水平。对改善城乡生活环境, 促进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县生态环境体系基本形成, 林业生态效益逐步得到发挥, 生态环境、农村人居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这对荔浦县创建森林县城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3.1.3 县城声誉良好、社会知名度高

荔浦县有“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最美山水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之称, 县域内旅游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秀丽, 民族风情独特,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知名度高。境内有鹅翎寺、天河瀑布、荔浦文塔、银龙古寨、龙怀景区、丰鱼岩、银子岩、荔江湾等8个景点, 其中丰鱼岩休闲度假主题乐园、银子岩景区改扩建等18个项目纳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实施“名菜、名店”工程, 荔浦芋扣肉等6道特色菜品在第二届桂林美食评选大赛上获奖;成功举办荔浦地方美食评选暨烹饪大赛, 提升了荔浦美食文化知名度。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知名度为森林县城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3.2 存在问题

3.2.1 县城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荔浦县荔城镇属丘陵地区, 森林覆盖率47.2%, 满足创建森林县城城郊丘陵森林覆盖率40.0%以上的指标。但是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粗放, 单位面积株数少, 产量低;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 森林以用材林为主, 防护林少;中幼林多, 成熟林少, 无原始森林。这种林种树种结构状况, 不利于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及调节生态平衡, 森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2.2 城区绿地系统建设有待提升

从建设指标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这几个角度来看, 荔浦县城已达到“森林县城”相关规范的要求。从统计数据上看, 绿地总量并不少, 但县城城区绿地构成相对集中, 其中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荔浦河滨江景观带和烈士陵园, 其余绿地规模小, 且数量少, 功能安排和游憩设施设置都受到限制, 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 城区绿地和城郊休闲绿地的数量将不能充分满足人口绿地需求;从县城城区范围来看, 建设用地的限制导致目前已建成的公共绿地有限, 大多分布在新城区一带, 老城区由于用地受限, 绿地面积较少, 分布不均衡, 且限制绿地多为小面积的零散绿地, 不成规模和体系, 没有较好地发挥生态效益。

3.2.3 生态建设保障能力不强

由于以林业为主的生态建设投资周期长、见效慢, 资金扶持尤其是政策扶持资金不足。生态建设投资主要靠国家和省级补助性投资, 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十分有限, 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建设成本需要, 建设质量难以保证。同时, 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有待加强, 高素质的人才有待增加。

4 荔浦森林县城建设目标与规划布局

4.1 指导思想

遵照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人文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等原理为理论基础, 树立“让城市融入森林, 让森林拥抱城市”的理念, 充分利用荔浦县自然山水, 森林资源, 人文优势, 结合旅游强县的建设, 着力推进荔浦县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构建荔浦县城生态屏障, 建设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系统,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弘扬城市绿色文明, 促进荔浦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

4.2 建设目标

4.2.1 总体目标

以“湖光山色映城郭, 绿荫叠翠遍荔浦”的理念为指导, 实施县城建成区森林建设、县城郊区森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湿地保护、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森林产业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等重点工程, 全面推进荔浦县森林县城建设, 通过各类森林绿地的网络链接, 构建“绿廊成链, 绿线成网, 绿点成珠, 绿林成障”的森林县城生态体系和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现代森林县城。通过创建森林县城, 建设一个比较完善的、综合效益显著的森林县城生态体系,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弘扬森林生态文化, 改善荔浦县人居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3]。

4.2.2 阶段目标

近期目标:基础建设阶段 (2013—2015年) 努力完成创建森林县城的基础性工作。力争到2014年各项指标达到《广西森林城市等系列创建评选活动实施办法》中“森林县城”评选标准;到201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8.5%, 绿地率达34.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4m2, 其他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评选标准。

中期目标:稳步推进阶段 (2016—2020年) 森林生态网络基本形成, 森林健康保护机制和森林文化建设完善, 产业进入良性发展。到2020年,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0%, 绿地率达35.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4m2, 其他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评选标准。

远期目标:优化提升阶段 (2021-2025年) 县城生态环境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达到良性循环, 县城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显著提高;到2025年, 城区绿化覆盖率40.0%, 绿地率37.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8m2。

4.3 总体布局

荔浦森林县城建设布局, 要充分考虑荔浦县城区和荔城镇整个区域的地形地貌, 把水系、湖泊、道路、城镇的分布状况与林业发展的相互关系作为总体布局的核心问题来思考。因此, 提出荔浦县的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总体布局框架为:“一带、一环、二楔、多核”“城山相依、碧水联珠”。在全县形成“荔浦建成区绿核、道路水岸绿色走廊、山地丘陵绿色屏障、乡镇农村绿林辉映”, 点线面网布局结构完整、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水相依、林村相依的荔浦县森林生态布局。

“一带”即利用穿城而过的荔浦河水面及两岸的绿带, 结合水系两侧滨水地带的湿地生态林和滨水开敞空间, 构成碧绿的绿水廊道。

“一环”指环城快速路绿带环。

“二楔”指两条与环城快速路相连的对外交通干道及两侧绿带, 形成生态绿楔。

“多核”指通过县城、乡镇、农村居民点和城市公园、广场等节点的建设, 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县城的绿化建设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包括城区重要的节点、广场;村屯绿化与有关的生态旅游景点等。

“城山相依”是指以城区周围的自然山体及其绿化, 作为城区发展的绿色背景, 依托山体构筑城区布局, 达到“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山相容”的效果。

“碧水联珠”是指充分发挥荔浦“城水相依、城山相套”的城区特点, 通过城区中的河流水系为纽带, 构筑绿色生态基质, 将作为绿色板块的公园绿地、街头绿地等各类绿地有机串联, 形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城区绿色生态网络。

4.4 规划内容

4.4.1 县城城区森林生态系统构筑

按照“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标准创建森林城镇的战略布局, 结合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拆除危棚简屋和违章建筑等形式, 拆旧建绿, 见缝插绿, 建设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 大力开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 大幅度增加县城绿量和绿地面积。同时, 推进县城重要节点广场景观化, 建设单位庭院、小区绿化示范亮点, 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景观大道, 拓展城区造绿空间, 促进县城绿化从平面走向立体, 塑造独特的县城景观, 使市民出门500m内有休闲绿地, 基本满足居民日常游憩需求。

在城区周围因地制宜地营造大型城镇片林, 形成县城城区有利的生态屏障;逐步完善城区各类街头绿地、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 完善县城绿地系统;大力开展中山公园、烈士陵园、体育公园、鹅翎寺等公园建设, 形成集科普教育、参观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城市公园。同时, 使县城各板块之间绿地资源的配置更趋均衡合理, 形成景观生态一体的县城森林生态体系。

4.4.2 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网络构建

在加强县城绿化质量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绿化, 不断完善城镇森林生态网络。开展近郊生态绿地建设, 注重在对现有山体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美化和绿化, 并分别以“涵青迎宾”“瑶乡凝翠”“花海怡情”“绿野清韵”为主题打造, 形成城镇的生态背景, 成为烘托城镇的基本构图要素。同时, 大力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等森林生态产业。在此基础上, 结合对近郊滨河景观带的绿化美化的改造, 形成自然绿色生态走廊, 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场所, 建设郊野公园。

打造绿色通道建设, 重点对境内国道G321线、G323线实施全线绿化提升, 采取新造林带和现有林带改造提升相结合, 打造标准高、景观美的绿色通道。同时, 对高速公路两侧1km范围内可视一面坡宜林地进行美化, 实行新造林和现有森林景观改造提升相结合, 打造景色优美的森林通道。规划利用母亲河荔浦河岸的可绿化用地, 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抚育补植等方式对县城范围内的江河、支流、水库、湖泊源头水岸线以上可视山体荒山、各类迹地造林绿化, 恢复、保护、提升现有的生态环境, 形成一个综合的绿化、游憩网络系统。

加快城镇绿化建设,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 实施村庄绿化工程, 以“扩大城乡绿量, 增加森林总量”为出发点, 遵循作业设计指南规程, 大力开展城乡造林绿化, 通过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的造林绿化美化, 适当安排有关的旅游休闲景区景点, 着力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人居生态环境, 促进城乡绿化同步发展, 缩小城乡差别, 为构建和谐、稳定、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初步形成城乡森林绿地有机结合、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的城区生态景观系统, 实现一座村庄一座“绿岛”。

4.4.3 特色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通过森林生态科普知识基地、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古树名木保护、纪念林基地、湿地保护等各种形式基地的建设, 深化全民绿化意识, 广泛传播和普及森林生态科普知识, 增强市民热爱森林、保护森林意识, 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营造一个“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社会氛围, 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做贡献。

5 结语

森林县城建设是一项跨行政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和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统一认识, 协调行动, 才能确保创建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确保各级财政对工程建设的投入是森林县城建设的必要条件, 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宽森林县城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森林县城建设必须抓住技术质量这个关键技术环节, 制定周密对策, 开展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监督, 做到事前有指导和设计, 事中有质量监督检查, 事后有验收, 杜绝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现象的发生[4]。

在新形势下, 森林县城建设已经显示出一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吸引力, 反映一种新型文化、文明的感召力, 体现了森林建设在打造县城新品牌、树立县城新形象, 形成县城新优势, 积淀县城新文化上的生命力[5]。

参考文献

[1]费世民, 徐嘉, 孟长来.城市森林的兴起及其概念[J].四川林业科技, 2010, 31 (3) :37-42.

[2]郑嵘, 毛建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新亮点[J].中国林业, 2010 (4B) :30.

[3]马兰, 孙丽, 王亚南.贺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 2010 (5) :20-22.

[4]何关新, 王亚南.明确目标创新理念创建国家森林城市[J].浙江林业, 2008 (6) :8-9.

5.綦江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篇五

1 凌云县概况

凌云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连凤山县、巴马县,西接田林县,南邻百色市右江区,北与乐业县接壤,距百色市区86 km。县域东西跨度约47 km,南北长约52 km,全县土地面积为2 053 km2,境内山岭连绵、山高谷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县城位于县域中西部的泗城镇,因澄碧、西溪、龙渊、龙溪四水交汇而称“泗城”,为历代为州、府、县建制重镇之地。县城四周被苍茫高茸群山环抱,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独特,城内有中山纪念堂、泗城文庙、武庙、云台寺宗教文化、凌云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碑、彩架红八军战斗遗址等文物古迹。凌云县享有“山上水城,古府茶乡”的美誉。

至2010年,凌云县总人口约20万,财政收入约1亿元,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凌云县仍是国家级贫困县。

2 凌云县城园林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1)凌云县城处于周边群山环绕之中,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园林绿化基础。据2010年调查,凌云县现有公园绿地24.73 hm,主要包括龙山公园、云台公园、水源洞公园、纳灵洞公园及江洲广场、西苑广场、蝶城广场、广福游园、新秀游园、五灵游园等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生产绿地10.92 hm2;防护绿地22.45 hm2;附属绿地36.15 hm2。建成区绿地总面积为94.25 hm2,建成区绿地率达30.7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6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3m2。

(2)凌云县在城镇绿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于2009年年底通过“广西园林城市”评审。县城建设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但从绿地系统的完整性、建设水平及距“国家园林县城”目标还有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大环境绿化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县城山水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缺乏保护和利用意识,周边山体与河流两岸绿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自然生态群落或人工植物配置群落尚未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色未能充分展示出来。②县城内主要公园绿地集中在城北及周边几座山体内,建成区建设范围内主要是几个面积偏小的街旁绿地或小广场绿地,公园绿地布局不够合理,配套设施缺乏,服务半径覆盖不全,功能不够完善。③由于县城建设用地紧张,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用地被无形压缩,且建筑物的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开展尚未普及,附属绿地和整体绿量明显偏少。④园林植物品种偏少,乡土树种和地方植物特色尚未形成。县城内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层次单薄,应用种类不够丰富,配置与种植方式单一,植物景观特色不够突出,养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 凌云县城园林绿地规划定位与原则

3.1 规划定位

根据《凌云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凌云县的城市性质为以茶叶、林特产等资源型加工为主导产业,以“山中水城,古府茶乡”为旅游功能的百色市中心城区的“后花园”的山水园林生态城镇。因此,凌云县城园林绿地规划定位要根据城市自然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将山、水、林等自然因素与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成融入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依山、傍水、环绿、古府、茶乡”的山水园林生态城镇。

3.2 规划应强调的主要原则

3.2.1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则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民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县城内、外的自然山水条件,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凌云县城市园林绿地空间布局与结构。

3.2.2 秉承经济、生态和节约理念的可操作性原则

考虑当地经济水平和生态条件,实现科学规划与实施建设的有机结合,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确保各阶段建设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3.2.3 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化原则

要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的有利条件,创造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园林景观丰富多样,使植物种类众多,群落层次分明,生态效果显著。

3.2.4 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充分利用凌云县优越的自然山水条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文化历史,建设具有“山上水城,古府茶乡”特色的山水生态园林景观。

4 凌云县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主要策略

4.1 把握自然山水格局,营造大环境山水园林景观

凌云县城四周被苍茫高茸的群山环绕,自然景观优美,加上因澄碧、西溪、龙渊、龙溪四水交汇而称“泗城”,其山水特色十分明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具魅力。规划要充分利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山体和水体两岸,实现100%封山育林和林相及色彩改造,构筑县城内外最大的城镇“绿肺”与“绿色外套”。

4.2 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资源,合理节约建设用地

根据凌云县特定的地形和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山边、水边、路边等有利条件,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绿地,依托现有的山林、水体、地质地貌等自然资源,尽可能地改造和提升现有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优势,形成山城特色。

4.3 科学选择绿化树种,确立乡土树种优势

树种选择要遵循自然规律,重点考虑适地适树、苗源广、易载活、抗毒性强、具有生态功能和景观美学效果的乡土树种。对有多年栽培历史,已适应凌云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也可适当选用,以丰富植物种类。近期建设特别要选择一些苗源易找、色彩丰富、生长较快、易出效果的园林植物进行配置以加快实施效果。例如,小叶榕、香樟、枫香、秋枫、桂花、天竺桂、扁桃、蝴蝶果、仪花、盆架子、红花紫荆、细叶榄仁、凤凰木、垂柳、黄槐、台湾相思、山茶等可考虑选择作为当地主要园林绿化树种。

4.4 转变园林景观认识误区,突出生态园林效果

本规划以打造自然生态的园林县城为特色,在植物造景、水系、山体和文化结合方面赋予县城新的面貌。规划要优先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植物选择按先绿化,后美化、香化、彩化的原则,打造四季有花、季季常绿的植物景观。坚持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乔木树种与灌木花卉、藤本植物与草坪地被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创造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植物生态群落。构建一座绿草如茵、林木葱茏、四季开花、环境优美、整洁文明的园林城市,形成“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山水相依、绿满城廓”的山上城镇生态园林景观。

4.5 利用本地材料,打造地域特色景观

充分利用当地石板、石块、鹅卵石和乡土特色元素,改造和建设一批富有地方气息的公园绿地,如用石板路、石板凳、石板栏杆、摩崖石刻等材料改建、新建水源洞文化公园、迎晖山公园、云台山公园等山体公园,突显当地石材在园林景观工程的合理利用。

4.6 挖掘地域元素,形成地方园林文化特色

充分挖掘凌云县古州府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寺庙建筑和民居建筑特色元素,把握“山城、古府、茶乡”的特色,以历史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为主题,依托自身独特优美的自然风景,按照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的原则,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彰显“山中水城,古府茶乡”的山水园林城镇形象。

5 凌云县城园林绿地规划主要成果

根据凌云县创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计划及对照有关标准,确定凌云县园林绿地系列规划内容包括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如图1所示),县城规划区大环境绿化规划(如图2所示),县城现状公园绿地提升改造规划设计、泗水河滨江带绿地规划设计(如图3所示),以及迎晖山、云台山、后龙山等山体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等,并把县城入口滨水绿地作为县城迎宾形象重点和亮点予以深化。

6 结语

凌云县城园林绿化系列规划工作始于2010年年初,同时启动县城大环境绿化植树总动员活动,于2011年下半年完成,并同步申报“国家园林县城”且获得通过,是广西第一个国家级“园林县城”。作为经济落后地区,通过坚持生态保护理念,走环境友好型、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道路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当然,由于受经济制约,落后地区城镇园林建设工作存在经费紧缺、人才紧缺、建设质量和养护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注释

上一篇:收看202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下一篇:标准化考场建设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