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

2024-09-25

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共8篇)

1.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 篇一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情况

2002年以来,县金融机构顺应县域经济民营化趋向,采取大力吸收存款,积极拓展贷款营销,开办票据融资,完善金融服务,争取上级金融支持等措施,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县人民银行通过实施窗口指导,引导信贷投向,协调银企关系,发放支农再贷款等手段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制定全县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要求各行社摒弃信贷投向上的所有制偏见,增加对县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并适时向太原中心支行申请支农再贷款2.22亿元,有效缓解了各农村信用社因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支持出现的信贷资金短缺问题。同时积极协调银企关系,为省市金融机构和县域民营企业搭建协商对话的经济平台,坚持每年举办1—2次银企座谈会,构筑银企双赢的桥梁,目前光大、民生、交通三行向县内15个民营企业贷款额6.1亿元。各商业银行针对全县煤焦行业受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的拉动,市场销售良好,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的大好机遇,在满足煤焦行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同时,加大了固定资产和技改贷款的投放力度,新增固定资产和技术改造贷款2.8亿元,重点对列入山西省“1311”工程和太原市“2151”调产工程的4个民营焦化企业进行支持,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使全县焦化行业初步形成了以美锦等六大机焦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焦化工业格局,并超越暖气片行业成为全县产业的主体。

2002年至2004年,全县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新增贷款达到23.6亿元,占同期全县新增贷款的80以上,在金融的鼎力支持下,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末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3096个,其中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1个,亿元以上的18个,千万元以上的82个。全年实现总产值101亿元,营业收入92亿元,利润总额8.5亿元,上交税金7.1亿元,拥有固定资产总值46.9亿元。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民营经济十强县称号,民营经济由2001年的半壁江山发展到十分天下有其九的规模,成为推动县经济竞争力跻身全省第七名的基础动源。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业兴衰决定全县经济兴衰的格局客观存在。2004年全县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的6家民营企业中,有5家均为民营焦化企业,年营业收入额49.4亿元,占全县民营经济营业收入额的58.6。目前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70以上均是民营煤焦化企业提供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县经济发展长期受制于暖气片产业,暖气片兴兴,暖气片衰衰的局面长期得不到扭转,现在又形成了焦化产业兴衰决定全县经济命运的格局。这种过度依赖于某一产业的经济格局不利于全县民营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极易受到国家经济政策调控的冲击。去年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整顿钢铁生产的影响,再加上全国公路限载超运,铁路重点解决电煤运输等方面因素,6月初全县焦炭积压超过100万吨,约占全县年产量的1/3,各焦化企业不得不采取限产的措施。

(二)家族化经营严重,管理和技术人才普遍缺乏。我县民营企业大部分是通过民营企业家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的,家族化经营是普遍的形式。这种经营方式在创业初期有利于家族成员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来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家族化经营又面临着许多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家族亲属情结过于浓烈,使企业管理制度无法在执行层很好地实施,短期投机行为严重,缺乏来自内外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为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体制障碍。

(三)民营经济出现和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相超脱的倾向,对农民和城镇居民经济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弱化。近三年来,全县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实现利润和上交税金的增长幅度均超过30以上,但全县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长仅为10左右。全县民营企业数由2001年的2397个增加到3092个,从业人员由5.6万人增加到6.9万人,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从5.5亿元增加到7.1亿元。但由于我县民营经济的主体产业是煤焦化、暖气片和金属镁,从业人员的70是外地农民工,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城镇职工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日益严重。这就是说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税收增加和私营企业主丰厚的利润,在锻造出众多亿元富翁的同时农民的收入并没有相应增加。

(四)信贷资金在民营企业分布极不平衡,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2002年—2004年年是县金融机构信贷

业务快速发展的3年,3年间全县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23.6亿元,略超过1949年—2001年全县金融机构52年贷款投放的总额。但调查结果显示,3年间全县新增贷款的70约16亿元贷款全部投放到产值亿元以上的12个民营企业集团。而占全县民营规模以上企业总数(488户)96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和4.2万农户只取得30约6亿元的贷款,形成贷款

发放过程中多个金融机构围绕一个大客户转的“众星捧月”现象。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淘汰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重点抓好焦化行业的化产深加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二是积极推进接替产业和新型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提高其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效益。三是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和规模效益看好的高新技术项目,促进产业的调高调优。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要依托我县全国四大葡萄产地和山西正宗老陈醋发源地的独特优势,重点发展一批公司 基地 农户的葡萄汁酒加工和食用醋生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民营企业。要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增强农字号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在扩大内销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尽快使老陈醋、葡萄汁等特色农副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三)实现民营企业由家族化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变,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我县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资产超过亿元的达12户,已初步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家族制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民营经济管理应由“人治”逐步向“法制”转变。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鼓励民营经济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对体制进行创新,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制度和产权清晰、责权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以推动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国有商业银行要重视民营企业客户及其融资需求市场的拓展,在落实信贷管理责任制的同时,适度放宽县级支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和审批权限,消除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惜贷、惧贷心理,同时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品种,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业、蔬菜储运业和规模化养殖业的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其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五)塑造诚信新形象,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一是要以创建县域金融安全区活动为契机,对民营企业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提高其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促进全县精神文明和诚信环境的建立。二是加强对民营企业财会制度的管理监督,严格按照《会计法》规范民营企业财务行为,不断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账表的资信程度。三是建立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机制,为中小民营企业荻得更多的融资担供信用保障。

2.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 篇二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和特点

据统计, 目前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 私营企业以及从业人员, 注册资金, 实现产值等数字分别比九十年代增加了十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实践证明,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为正在迅速成长的非公有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 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通过调查走访,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经济领域得到全面拓宽, 投资主体由内向外延伸, 在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我市已形成规模, 发展成熟的非公有制企业已到达十几家, 生产出20多个产品成为国家省市, 乃至国际上的名优品牌。同时按照集中布局, 集中发展的思路, 大力加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项目园的建设, 不仅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发展的平台, 也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二是内部结构明显优化, 企业规模由小型化向骨干企业群体延伸, 建设一批龙头企业, 引领一个产业, 带动一方经济。非公有经济正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 由一般流通型向生产加工型、科技兴、外向型经济方向发展。

三是现代化管理意识明显增强。现在, 双城市的多数非公有企业以实现了公司化管理。2003年, 就有9家企业得到ISO9000、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各类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比重越来越大, 为非公有制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引进, 使越来越多的非公有经济企业家不惜重金聘用人才, 参与经营管理, 逐步走出家族式管理、近亲繁殖的模式。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成为大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安置下岗职工和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同时, 对于安定社会、实现市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起步水平不高, 初始积累不足。

非公有企业的初期发展主要依靠创业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也就是所说的“抓住机会”, 普遍存在着低水平投资, 初始积累不足的问题。本地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工商户多、私营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能力弱、水平低的问题。

二是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从产业上看, 流通型多, 生产加工型少;劳动密集型多、资本密集型少;传统产业多, 新兴产业和外向型、高新科技企业少。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事生产加工的仅有15%, 有的生产、加工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 企业发展后劲不足。顶尖科技项目产品占领国内市场的只有少数, 就现有的高科技企业, 新产品研发能力、引进人才的实力仍然相当薄弱。

三是制约因素多, 企业竞争能力弱。

非公有制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 依靠家族的凝聚力来同舟共济, 克服了创业初期的种种困难, 适应了初创的需要, 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家长制个人决策;有的非公有企业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圈定接班人, 造成“近亲繁殖”, 这种管理体制又成为改革的障碍, 与建立真正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还有很大差距。

多数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企业自身资本积累较少, 无法做大做强。金融机构注重内部监控, 防范金融风险, 不敢向非公有企业提供贷款, 个别企业为加快发展不得不采取个人融资的办法, 集中发展资金。不正常的融资降低了企业利润率, 加大了非公有经济企业的风险。

四是经营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大多数的非公有企业的经营者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养、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方面都存在不足。有相当一部分非公有企业主文化程度低, 不注重学习, 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少数非公有企业主的产业与权钱分不开, 采取非法手段, 攫取社会财富。一些企业技术水平不高, 缺乏科技创新的能力。在新上的项目和扩大生产规模上, 缺少远见和勇气, 怕担风险, 存在小富即安, 满足现状的思想

五是运行机制落后, 运行质量差。

个别非公有制企业是由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 通过产权改造, 取得产权或经营权的, 因此在经营上采取维持的状态。绝大多数非公有企业属于家族作坊式的企业。缺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 导致在经营上出现运行机制落后, 发展档次低的现象。缺乏名牌产品和过硬产品, 创新能力、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六是内外政策失衡, 本地企业心理不平。

我们对工商联执委的企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非公有企业家认为, 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的法律制度、非公有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良好的政府服务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将公平的竞争环境列为第一。多年来,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现有数十家企业在某市落户, 已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成员, 为双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这些企业享受很多的政策优惠, 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大量的本地非公有制企业心理不平。本地非公有制企业认为, 给予招商引资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是完全应该的, 但也应对本地的非公有企业采取必要的扶持, 不能过于失衡。如果这种内外政策长期失衡, 势必会对双城市非公有经济总体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最终形成“引来凤凰飞了鸡”的局面。得不偿失, 严重时, 会挫伤本地大多数人的创业积极性, 转而成为其他地区的招商引资企业。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们与发达地区的主要差距体现在非公有制经济上, 只有结合实际, 针对存在问题, 下大力气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法律角度, 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才能改变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 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进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

放开经营领域, 促进投资增长。

《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实行同等待遇。”政府要积极用足用好现行政策, 取消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限制, 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 简化工商登记手续, 制止“三乱”, 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 取消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限制。

把发展非公有经济与搞活国有经济结合起来, 支持非公有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优化。引导非公有企业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 鼓励非公有企业扩大再生产, 加速技术改造, 合理开发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及所属各部门要以项目为载体, 灵活确定与非公有经济的投资经营方式相配套的支持政策, 促进投资增长, 带动资本聚集, 推动产业壮大。

(二) 实行科学管理, 追求可持续发展

科学管理就是经营者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不断优化自己可控制的人、财、物等有效资源,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允许的手段, 最大限度地创造效益。中国加入WTO后, 非公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义务, 而且还要掌握不公平贸易投诉等应有的权利, 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与“狼”共舞。同时, 非公有企业必须招纳一批高层次的科技精英, 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精英, 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含量, 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建立以非公有制企业、中介机构为主体, 以信用登记、信用征用、信用评估、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制度。要加强对非公有企业的资信调查评估, 进行事前风险防范;要对非公有企业信息进行科学分析, 进行事中风险控制;要严格欠款追收制度, 进行事后风险控制。进一步优化小额贷款相关政策, 降低贷款门槛, 减少审批手续, 推动和促进就业和创业工作。

(四) 培育非公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非公有制企业正以“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非公有制企业要经久不衰、持续发展, 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要向高新技术进军, 实现升级换代, 并以此作为非公有制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突破口。企业的竞争可以表现为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产品品牌、产品服务等, 非公有制也不例外, 企业只有在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做好, 才会在一段时间里形成很强的竞争力。

(五) 完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

大力宣传《宪法》修正案提出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消除私人投资者的后顾之忧。“要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都应该得到保护”。认真执行《物权法》, 让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放心、放手、放胆发展自己的事业。

(六) 理顺非公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要积极慎重地清理有名无实的假企业, 严格把好注册登记关;对挂靠双方在产权问题上有异议的企业, 要在认真评估资产的基础上明晰产权, 既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又要防止对非公有企业财产的侵占;对经营亏损的非公有企业, 要明确产权关系, 采取租赁、拍卖等措施, 盘活存量资产, 有条件的要大力推行和规范股份合作制经济。如希望集团是1982年刘永好四兄弟变卖部分家产创业起来的, 发展壮大以后, 适时进行了产业调整和明确分工, 兄弟四人划分产权, 使企业得到迅猛发展。

(七) 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或行业协会

笔者认为, 应该成立非公有经济办公室或行业协会, 或叫非公有经济服务中心, 并带动社会专业服务和民间中介服务, 共同构筑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为非公有经济提供创业辅导、政策咨询、管理诊断、市场信息、投资指南、资产评估、技术援助、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八) 积极引导非公有企业家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 篇三

【摘要】 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1)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2)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3)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二、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1.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2.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4.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另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5.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6.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

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2.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3.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4.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4.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 篇四

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由于绥德县基本不涉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因此,全县民营经济的准确定位是狭义的民营经济。

一、绥德县民营企业的现状

近年来,依托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绥德县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全面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使民营企业迅速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截至2009年底,全县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94597万元,增加值28072万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7%,其中工业增加值7544万元,上缴税金286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5%,利润总额4731万元,从业人员16245人。全县民营经济总量达4377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达2535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1811万元,年平均新上、技改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绥德县民营经济民展已初具规模,并保持了健康、快速、协调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值规模大幅增加;二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是涉及领域进一步多元化;四是发展新亮点逐年增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化民营经济总量小。2009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总产值1860万元,仅占全县GDP的0.01%。

2、发展的软环境有待改善。一是体制性障碍还未彻底清除,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在市场准入、管理范围等方面,一些不适应民营经济发民的本制性、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特别是还存在着部门职能交叉管理多头、指导越位、服务缺位和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二是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了解不够。如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一些部门在履行职能时,对民营企业不能一视同仁,“两张脸”和“两个标准”的情况仍然存在,使得民营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投资愿望严重弱化。

3、经营场地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土地审批日益严格,民营企业用地难问题越发突出,许多项目资金和技术都已落实,却因场地问题而搁浅。

4、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绥德县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5、思想观念落后。一是有些民营企业所有者尤其是决策者不是靠企业实力和自身素质维持企业生存发展,而是靠拉关系、走斜道、找优惠、钻空子来经营管理企业;二是一些民营企业领导者只注重“利己”而忽视“利他”,只追求短期效益而不谋求企业长远发展。只看重数量扩大外延发展式的规模经济而轻视质量提高内涵扩充式的知识经济,只顾惜自身的政治地位而不潜心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三是一些民营企业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要么只顾眼前不思长远,要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要么不满现实自暴自弃;四是部分民营企业对自身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经营理念上又缺乏诚实守信的意识,自己束缚了手

脚,难以求得发展状大。要改变以上状况,既有赖于民营企业高层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及其正确引导,也依赖于民营企业职工自身的观念转变、思想改观和素质完善。

6、发展思路不清晰。民营企业所有者在发展思路上,有的将经营范围任意扩大、经营战线随意拉长而不顾自身实力条件和市场需求,乱铺摊子、乱上项目、乱闯市场;有的对其所经营的现有业务缺乏战略眼光和前瞻能力,忽视知识更新,抱残守缺,没有从长远发展角度去及早规划和准备,不从市场找顾客、不随顾客创业务、不依业务竞市场,从而导致其业务做不大、经营忙而乱、管理难奏效;有的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式经营,缺乏经营的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的热衷炒作市场或迷信什么“策划大师”、“某某模式”,不是靠踏实的经营作风和务实的经营思想去开拓市场、壮大企业。

7、家长式的管理。一些民营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单一的雇佣关系,由此就导致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地位不平等、待遇不公正,乃至相互不信任;且又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证去协调双方的关系。这种所有者与经营者长期共处的“不和谐”所形成的“一言堂”,直接制约着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

三、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路

要实现绥德县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民营经济的新论述、新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创新思路、切实加强引导、全面优化环境。

1、创新发展思路,实施民营经济”回归工程”.绥德县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发民、积累和提升,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但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很难继续做大做强,其中土地问题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要推动全县民营经济科学、快速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思路,落实新建企业和扩大再生产企业建设、发展用地。建设大中小型创业园区,是政府扶持、服务民营企业的平台,是中小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的“孵化器”,也是有效解决企业用地的迫切要求。因此,在绥德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无定河或大理河沿岸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回归”园区,形成规模效益、聚合效益、洼地效益,已经成为绥德县发展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整合国家政策资源,集中服务、扶持、引导;才能形成企业间合理、有效的资源、信息、资金、技术和产品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民营企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创新服务方式,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环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包括投资不境,也包括生产环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中,新一轮的竞争必然体现为高效的政府服务、良好的综合环境间的竞争。当然,投资环境体现的是政府为投资者提供的投资成本优势,具体来讲,就是健全配套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经济提供有利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创业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时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化解困难,确保民营经济在困难情况下仍保持强劲发展。同时还要通过组织行业协会的方式,引导企业强化自律意识,回避内部恶性无序竞争。

3、创新产业结构,提升民营经济集群竞争力。红枣和石雕是绥德县的两大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产业发展提升的空间较小,收入弹性较低。所以,必须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创新和突破。一方面要改变传统产业都是“夕阳产业”的思想认识,重视做好宣传、引导和扶持工作。只要很好地引导企业实施技改,传统产业完全可以与高科技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要注重产业聚集、提升。应在红枣、石雕企业专业镇、专业村基础上,强合城镇化进程,通过统一规划,形成局部聚集,园区规模生产,引导与之相关的项目不断向其配套、聚拢、整合,既促进了产业的聚集,也缓解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同时,通过相关联项目在特定区域的有机配套,推动红枣、石雕产业链条的延伸,有效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4、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历史机遇,盯住县外民营大企业发展招商项目,立足绥德县农业、交通、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优势,重点与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对接洽谈,积极做好项目引进工作。

5、实施扶优培强战略,提升民营经济档次。一是紧紧围绕建筑建材、农副产品等产业,发展一批产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民营经济基地,培植一批主导产业集群。二是把年上缴税金较多的企业纳入培植重点,立足技术、资源等优势扩张规模,培植一批骨干企业。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创建“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产业”活动,培植一批知名品牌企业。四是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培植一批科技创新企业。

6、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努力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大全县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技术、管理创新力度,组织企业参加产学研究洽谈会、小企业博览会、境内外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快由传统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完善企业法人制度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民营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5.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五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近年来,我区农村在交通设施、村庄环境、农田水利、文化设施等各方面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但整个村集体经济积累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收入渠道单

一、结构形式粗放、综合实力薄弱的尴尬境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任重道远。

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

农村集体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壮大村级财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才有掌握得住、运用得了的资金,增强集体的服务功能,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巩固基层政权的根本保证。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村级组织经济有实力,服务有手段,党组织一呼百应,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干群关系十分融洽。相反,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或者根本没有集体收入的村,没有钱给群众办事,村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举步维艰。这样的村干部威信低,群众意见大,群众对村干部没有信心。显而易见,集体经济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着党组织的威信和作用的发挥。

维护农村稳定的基本保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严重缺位的情况下,村级经济薄弱使农村的公益事业发展缓慢,影响了广大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各类公益事业才能得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不安定因素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二、当前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发展现状

2012年,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10.7万元(索溪峪、协合、中湖、天子山四个乡镇36个村居,联系单位支持和争取资金没计入收入);50万元以上2个,11-50万元2个,1-10万元22个,1万元以下12个。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资源依托型。这种模式凭借山林、土地、水、旅游景区等特色自然资源,通过开发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的经济潜力,拉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如天子山、河口、龙尾巴、野溪铺四个和景区直接相连的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较高。二是产业服务型。这种模式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本地特色农业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以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如鱼泉峪、向家台等村。三是是资产经营型。这种模式通过盘活闲臵场地、出租集体固定资产,实现村集体创收。如杨家界、宝月等村。四是财政补助性。这种模式主要是生态公益林等集体资源的财政补助收入。如黄河、土地峪、双星等村。

三、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统计数据来看,临近景区依托旅游资源的村居与偏远山区资源贫乏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差别太大。天子山、河口、龙尾巴、野溪铺四个和景区直接相连的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303万元,占总数的59.5%。而三家峪、文庄等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几千元,印家山、车家山等村集体经济几乎为空白。

2.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后劲不足。区域位臵好的村,依靠旅游景区,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地理位臵偏远的村,而边远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固定资产出租经济价值不高,自然资源开发有限,收入来源渠道正在逐步萎缩,增收后劲严重不足。

3.对上级政策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2012年许多村生态公益林的补助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大部分,各村依靠上级财政的补助和联系单位的支持,使村级组织勉强度日。同时,也使少数农村干部群众产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艰苦奋斗、主动作为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意识日渐淡化。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另外,部份农民群众集体意识不强,只要权利,不要义务,无疑又给村级组织增添了不该有的负担。

5.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企业心存疑虑,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他们片面地认为,“村干部再回头搞集体企业,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三无财力,力不从心,不合时宜。”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机遇和主动权。不少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一是存在“过时”论。认为现在大气候是鼓励发展个私经济,再讲发展集体经济不合时宜。二是存在“畏难”论。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三是存在“无用”论。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关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须再强调集体经济作用。此外,在一些贫困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认为与其自我发展,不如国家扶持来得快。

基础薄弱,路子不宽。不少集体经济薄弱村所处地理位臵偏僻,自身资源较为匮乏,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技术落后,既无优势自然条件,又无新的发展出路,加之缺乏产业开发、资金运作、农业科技等支撑手段,导致村集体经济增收陷入“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的困境,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外,基本没有其他收入,而且村级债务沉重,不能兑现在职村干部的补贴报酬、误工补助,连基本的村级组织办公经费都无法保障,缺乏多渠道、大数额、稳定性的收入来源。

能力不足,水平有限。近年来,通过“两推一选”选配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直选村委主任,农村干部队伍整体上得到优化,素质得到提升,但是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经济本领不强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改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特别是一些村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考不多,精力投入不够;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思想不够解放,怕担风险,不能放开发展集体经济;加之近几年劳务经济发展很快,农村优秀人才严重外流,农村人才资源匮乏,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制度不严,管理不善。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有的村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少数村干部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律意识不强,尊重村民民主权利不够,集体资产管理处臵不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变卖、出租、发包集体资产全凭支部书记一句话,导致集体经济财务不清、管理混乱,造成集体资产流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党员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稳定。

扶持不够,投入不足。虽然不少地方采取部门挂村帮扶、下派村书记等方式来支持农村的发展,但许多部门在帮扶过程中往往注重农户个体,而忽视了村集体。不少帮扶部门只是在逢年过节对村上老党员、贫困群众搞搞慰问,送点物资,送点钱;有的虽然注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对壮大村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认识不足,只重视“输血”而忽略了村集体“造血”功能的建立完善。此外,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靠贷款创办集体项目的难度加大,一些空壳村创办经济项目的门槛抬高,与先进村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主要原因。

一是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从调查情况看,凡临近城镇、集镇、近郊的村庄,得益于优越区域位臵、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较为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较为强壮,一、二、三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较好。而位于山区、稻区的村,地处偏僻,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级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甚至是空白村。

二是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加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从情况调查来看,受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严格的用地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我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征用和“三提五统”的局面消失,农民的应交款拖而不决,钢性支出的不断攀升,冲抵了积累,坐吃山空。

三是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我市完成村办集体企业转制,受此负面影响,各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出现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农村资源。

我市村庄分布在平原、半山区、山区,村与村之间条件千差万别,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郊和边远农村,应根据各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农民素质等各方面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

1.近郊村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信息通畅、人才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好等有利条件,在发展二、三产业上走出新路子。一是建立农副产品商贸市场。集体投资办市场、商场,以场生财。如朗霞街道的新新村,通过创办蔬菜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年可收租金等65余万元。二是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要利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发展加工业,拉长产业链,而这也正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难点。三是建立服务市场,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本着为民服务的方针,为本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产品推销、供应原辅材料以及信息、运输、餐饮等有偿服务,既为农业和农民走上市场架起桥梁,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装壮大增添一条途径。也可依托原有基础产业,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从中收取服务费、管理费,以壮大集体经济。2.山区要搞好农业资源开发,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山区要立足当地农业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要开发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发展新项目,开拓新产业。发展一些集体统一经营的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发利用集体自然资源如山地、水资源等,通过招标等形式开发经营,获取收益。二要管理好。改造好、管理好现有村级集体的山林、茶园、果园、竹林、水域等资产,使村级集体资产获得保值增值。针对“分得过多,统的较少”的实际,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返租倒包,把农户的责任山以及长期失管荒芜的山地,通过规划,向农民返租,统一开发后重新承包给农户经营,获得发包收入。二是合股经营,通过笋竹两用林、水果蔬菜基地和小水电等项目开发,村与农户或投资公司按一定比例合股开发经营。三是实施品牌战略,重视科技投入和产品营销,发展优良品种,开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二)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第一,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对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要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等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第二,加强资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根据有关政策,保护好、发展好宅基地(土地)整理后的成果,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对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要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业费。第三,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代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三)制定扶持政策,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从调查座谈体会到,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不论是近郊村、远郊村,还是山区农村,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极大的扶持,尤其是对山区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村,更应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扶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要活用村级留用地政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集体必须占有生产资料,而土地是现阶段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要维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必须赋予村级一定数量的土地经营权,确保村级通过土地经营获取稳定的收入。“留用地”,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留给将来农村发展使用的土地。与其留着将来用,不如现在就用,迟用不如早用,早用早收益。在当前关键建设时期,必须突破僵硬的思维定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心保装,适度开发,早开发早发展。从干部群众的呼声来看,村集体占有10亩左右为宜,这样村均固定收入可达到10万元以上,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维持村级正常运转。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活化土地使用权。采取土地反租倒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形式推行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兴办企业或开展物业经营,获得土地使用收益。支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到城镇发展集体经济,从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中,安排一部分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专用指标,给集体经济薄弱村2至3亩的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并以最低价位在区位较好的城镇规划区内落实地块建设工商用房,以获取稳定的租金收入。三是要建立新增工商税收分享政策。村级在村内或城镇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民营经济,创办工商企业,新增工商税收可按地方收益部分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用于补充村级收入的缺口。按工业集聚要求搬迁至其他乡镇工业园区的企业上缴税收,原所在村应按一定比例分享收益。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着力改变引进企业越多,村负担越重的局面,从而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

四是要整合各部门政策资源,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目前,分散在有关部门的涉农政策资金在扶持农村发展上,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且随意性较大。为此,要整合部门政策资源,优化资金配置,规范操作,增强方向性,提高透明度。要理清村级组织的财权和事权,按一定比例加大对农村道路养护、卫生保洁、绿化等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统筹村级班子成员工资报酬,切实减轻村级组织的开支压力。

(四)化解村级债务,切实减轻村级负担。

村级债务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阻力,要采取各种措施和办法,切实减轻和缓解村级组织的负担,使村级组织在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上轻装上阵。一是增收还债。通过大力培植集体收入来源,增加集体收入,提高还债能力。二是清欠还债。主要是加大对农民欠缴的“三提五统”和各项承包费的清缴力度,在清欠工作中,要坚持执行先党员干部、后农民群众的原则,在广泛动员的前提下,对有能力还款而不还的,必须利用法律手段收缴。三是降息减债。对于高息借款,不管原来达成什么协议,都严格按照金融部门规定的同期利率计算,由乡镇农经站统一换据,签订协议,或由政府进行适当贴息,以此减少村级负债。四是节支还债。严格核算享受误工补贴人员数量,减少工资支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对办公费、报刊费、会务费等项目要实行限额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五是核销减债。对村级债务进行全面审核认证,经过核定已确定认为无效的债权债务,按法定程序予以核销。六是归责还债。对原村办企业向银行贷款形成的债务,要按照谁借谁还的原则落实债务人,债务由企业承担并负责偿还;企业倒闭的,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等形式处置,所得收入按法律规定偿还债务。

(五)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发展活力。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至要。一是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相对贫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内选方式,必要时还要突破条条框框,通过下派途径解决好班子软弱的问题,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加强村双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为民服务、清政廉洁的思想,明确村级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要加强村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完善对村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考核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防止个别村干部采取虚报瞒报手段,谋取不当利益。四是要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对从事村级组织工作达到一定年数的老村干部,离任后要继续落实养老、医疗保险等关爱政策,使村干部有一个盼头,多一份工作干劲。

五、需要调整或出台的扶持政策

1.村级留用地政策。

2.村干部报酬逐步统筹。

3.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经费(正常运转经费)的补助政策。

4.发展物业经济的扶持政策。

5.村干部的激励、关爱政策的继续运行。(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6.由村级出资共建农村公共设施的收益回报机制。(水、电等垄断性行业)

7.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地利益保护政策。

8.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重点扶持薄弱村和山区农村)

加大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集体经济薄弱,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观原因不容忽视。要加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切实解决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存在的“发展集体经济不必要、不关心和畏难情绪大”的问题,让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主干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促使乡村两级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以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发展规划,研究发展措施,拓宽发展门路,开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局面。

因地制宜,拓宽增收空间。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应从固有的思维圈中跳出来,树立多业并举、多产并进的观念,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优势,面向市场,广开渠道,走特色路。处于县城近郊、乡镇所在地、交通要道的村,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集贸市场、餐饮业、旅馆业、物流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城郊经济、要道经济,积极搞好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招商引资等项目。以种养为主的村,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而劳动力富裕的村,村两委可组织村民劳务输出,收取管理费用,增加集体收入;也可以组建有偿服务组织,通过传播信息、提供技术、种苗、营销等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此外,为拓展集体经济增收之路,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可以以土地、农机、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入股,并承担生产服务费用,农户则以劳力、管理、技术入股,产品由集体收购销售后,按销售额的比例分红,实现社村与农户的“双赢”。

增强素质,提升发展能力。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班子,要有高素质的带头人。一是注重培养选拔。要注重把农民中思想政治素质好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选拔成村干部,注重村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将一批有经营头脑、有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年轻同志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里。二是注重培训教育。要加大培训力度,多渠道、大规模地对现有农村干部进行素质教育,使他们进一步开放思想,增强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具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注重考核激励。乡镇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村干部到集体项目兼职,凡集体总收入、利税达到一定规模的,政府对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强化管理,实现保值增值。从某种意义上讲,管好并盘活存量资产,使其保值增值,比新增资产投入更为重要,因而必须把加强集体资产管理放在重要位臵来抓。一是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实行村会计代管制,代管帐目,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要强化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开帐目,接受群众监督,解决账目不清、贪占挪用、滥支乱花等问题。四是要转变经营机制。集体资产保值要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从而发挥集体资产最佳效益。此外,通过增收还债、清欠还债、降息减债、节支还债、核销减债、归责还债等措施,有效化解清理出的不良债务,切实减轻村级负担。

加大扶持,营造良好环境。要加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扶和支持,创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一是要建立集体享有基本生产资料的政策。就农村而言,土地是现阶段农村很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村级作为基层政权,维持基层正常运转,必须赋予村级一定数量的土地经营权,确保村级通过土地经营获取稳定的收入。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活化土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土地反租倒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形式推行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兴办企业、发展第三产业,获取土地使用收益。三是要建立新增工商税收奖励政策。村级在村发展民营经济,创办工商企业,新增工商税收可按地方收益部分按比例给予奖励,用于补充村级收入的缺口。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四是要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积累机制。对集体经济收入进行规范管理,实行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比例和分配总量控制,防止分净吃光,培植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

1、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合组织。以专合组织为纽带组建经济实体,发展集体经济。各村(社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地理环境优势,以村委会为主体,村社合一组建相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和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产业优势确定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规划。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等土地资源引进业主投资,盘活非耕地资源,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增加集体收入;可以依靠村级成立服务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可以集体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收购公司,使农副产品在加工、储藏、运销等环节中实现多次增值,使集体收入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可以依托地理优势,开发饮食服务、商业流通、运输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3、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集中居住,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区,通过撤院并院,新增土地由村上通过调整,集中成片统一经营,其收益在保证组级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村上参与收益分成,增加村级收入。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

5、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一是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的厂房、设备等资产及农村“四荒”资源,要通过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交付农民开发利用,以此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村级债权债务是当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各村债权债务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应回收的各种欠款一定要收回;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村社集体资金“社有乡管”制度。严格规定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

6.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 篇六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

(一)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某县县域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市场日趋活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带来了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2005年3月末为例,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延续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3%;第二产业增长22.2%;第三产业增长13.6%。(附表:某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元

项目

年份

GDp

三次产业比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00

122.1

41︰1.37︰0.60

10.2

37.76

1369.84

200

225.44

1︰1.47︰0.59

11.42

9.93

1419.22

2003

29.06

1︰1.78︰0.6

512.71

12.22

1510.89

2004

35.09

1︰1.73︰0.63

14.59

17.77

1701

(二)县域金融支持情况

截至2005年5月末,某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亿元,较1999年增加2.9亿元,增长23.9%。各项存款20.5亿元,较1999年增加了12.5亿元,增长了156.3%。在经济成分、经济结构多元化情况下,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是全方位、多渠道的,不能仅以贷款余额增长的多少来衡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县域融资市场很不发达的现实条件下,银行信贷作为县域经济融资的主渠道,贷款投放仍是衡量金融支持力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连年增长,其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而与农村信用社相反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贷款余额还是营业网点数都呈递减趋势,并且其贷款额的减少超过了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对县域的信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三)金融支持与县域经济发展相脱节

通过对某县域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支持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县域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在减弱。(附图:某县存、贷款与GDp增长示意图)

上图反映了1999年以来某县金融机构存款、贷款、GDp的增长趋势。信贷投入增长同存款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极不平衡,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背离。

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体系职能弱化,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某县域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等,商业性保险、证券、担保、信托投资和租赁等金融机构和服务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相对来说不够完善,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现行县域金融机构的职能也在逐步退化,在制度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信贷资源配置变异,贷款投放机构、贷款结构、信贷品种、投放方式等极不平衡。

从机构看:作为某县域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农发行本来就只发放粮、棉、油收购专向贷款,对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其他方面资金支持力度微乎其微。随着其政策性金融服务由封闭管理向市场化运作转变,粮食购销进入市场改革,购销企业失去了粮食收购流通环节的风险金补贴资金来源,加大了农发行存量贷款风险防范和增量贷款投放的难度。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萎缩,信贷功能退化。据统计,目前,近几年来某县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职工由416人减少到目前的87人,减少了79.1%;机构网点由93个减少到目前的51个,减少了45.2%。工行仅保留一个营业部,农业银行90%的乡镇营业所撤消,建设银行降格为分理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但其存在“多病身子扛重活”现象,信贷支农压力巨大。邮政储蓄机构除能吸收存款外,不具有发放贷款等其他金融职能,业务上处于“跛足”状态。

从结构看:信贷结构趋同,许多领域出现信贷真空。1999年至今,某县工商企业贷款增长缓慢,且集中于个别企业。农业贷款增长较快。金融机构贷款投放集中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广电、学校、医院和公路建设等少数几个领域,信贷资金垒大户趋势明显。对地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中小企业,包括近年来桐柏引进的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对桐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信贷支持较差。

从信贷品种看: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长期资金支持。但金融机构在对县域经济的信贷结构中逐渐减少了对长期信贷资金的投放,新增贷款集中于短期贷款。

从贷款投放方式看:主要以抵押、担保和存单质押贷款为主,有少量的承兑、贴现业务,基本上没有信用贷款。信贷服务品种的单一,与地方微观经济个体发展广泛性不相适应,限制了信贷的有效增长。

(二)存贷款资金逆向流出,加大了县域资金需求的缺口

资金问题始终是困扰某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而县域资金的大量流出,则加剧了资金的供求矛盾。县域资金的外流主要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进行。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吸收的存款大部分上存,造成县域资金外流。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存款,不能发放贷款,且其吸收来的存款可以较高的利息转存人民银行,使得邮政储蓄机构产生较大的利益驱动,存款量大幅增长,加剧县域资金外流。2002年以来,某县存差资金以年均2亿的速度递增,年均增长率以37%的速度增长。“存差”是银行存贷款的差额,一定意义上可认为是银行从存款人吸收来的可利用社会资源,没有被银行充分利用而形成的富裕资金。从某县金融机构2004年末存差资金占用结构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2亿元,占存差资金的25.6%;有价证券及投资占款0.9亿元,占19.1%;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为0.4亿元,占8.5%;邮政储蓄存款2.1亿元,占比为44.7%。在某县域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强的情况下,上述金融机构却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抽血”,造成县域经济严重“失血”。

(三)作为目前桐柏融资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发展压力巨大。

1、农村信用社对政策依赖性强的特点短期难以改变。

一是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资金支持。为体现国家重农、扶农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1999年人民银行开始对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资金。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资金3.85亿元。支农再贷款作为政策性资金,人民银行对其投向有硬性规定,不仅要用于“三农”,而且还规定了农村信用社组织自有资金发放“三农”贷款的比例。这是1999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重要资金保障。一个典型现象是2004年,针对农村信用社资金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松现实,人民银行上收了部分支农再贷款指标。结果是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双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种养殖大户增加较快,资金需求急剧增加情况下,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投入不足,全年仅新增农业贷款6241万元,导致农村高成本的民间借贷活跃,这不仅不利于农业弱势产业发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为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人民银行定向对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消化其历史上形成的呆坏账、亏损挂帐等,金额达2238万元,占其资不抵债额的50%。此外还作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安排,包括完善法人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信贷支农服务、增加支农信贷投放等,减轻了农信社的负担,促使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利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考虑到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点多、面广、额度小、数量大、成本高等特点,人民银行赋予其更大的利率浮动权限。由此可见,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与人民银行的政策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2、从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来看,信贷区域化集中趋势明显,这与其业务重点定位于支持“三农”相矛盾。农村信用社县城范围内信贷余额为3.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3.2%,其他乡镇占36.8,平均仅为2.3%,这说明农村信用社实际上有大量贷款用于“三农”之外。而从农村信用社整体资金运用情况看,有大量资金或闲置,或流出。截至2005年5月末,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5.93亿元,占其资产总计的42.6%,占各项存款的64.2%,低于75%的相关要求;存放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0.72亿元,超额存放0.24亿元;存放商业银行款项1.33亿元,占资产总计的9.5%;投资债券等1.18亿元,占资产总计的8.5%。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严重,一方面有信贷投放自主权的农村信用社大量资金闲置,并通过购买债券、存放商业银行等途径流出县域。

3、农村信用社支农中产生的矛盾无法回避。一是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高与农民减负增收的矛盾。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大上浮系数为基准贷款利率的2.3倍。虽然人民银行要求对农户种植业贷款利率原则上要少浮动或不浮动,但个别农信社趋利思想严重,执行浮动利率大多是“一浮到顶”,增加了农民的利息负担,有悖于中央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和人民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的初衷。二是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与金融手段单一的矛盾。信用社在农村是一统天下,缺乏竞争,在金融创新上动力不足,再加上干部职工素质不高等原因,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缓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农户贷款户数众多与农贷管理人力不足的矛盾。四是农业高风险低收益与农信社经营目标的矛盾。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是安全性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当然希望把资金投向效率高、风险小的行业和地区,这与农业效率低、风险大形成强烈反差,加之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机制,信贷人员“惧贷”心理较为突出。

三、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减弱原因分析

(一)县域经济存在诸多的“滞后性”使得金融支持的动力不足

近几年,某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产业结构方面,县域经济工业化程度比较低,且结构雷同,小而全、低水平的问题突出。农业方面,具有弱质性,尤其是大部分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偏低,农业规模效益较差。中小企业方面,普遍规模小,产品单

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自身积累能力较弱,经营效益相对较差,并且容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冲击。由于经济转型期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模式,缺乏能够吸引金融机构投放资金的经济亮点。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机制梗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上收,除了可以发放部分小额贷款外,基层行基本上丧失信贷自主权。同时提高信贷准入门槛,精简人员,撤并机构,贷款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手续繁;二是国有商行信贷考核约束与激励机制严重失衡。基层金融机构对信贷人员实行严格的贷款终身考核制,而对信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却缺乏激励机制,这种信贷管理机制的失衡,最终导致基层行社主要领导人及信贷营销人员出现惧贷心理。三是国有商业银行抓大放小,支持科技含量高,效益高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信贷授信的标准和条件一般按照支持大项目、大企业的标准制订,在贷款操作过程中,造成商业银行热衷支持大项目、大企业,县级支行对许多项目或企业因规模不够而不予上报,或上报后无法通过审批,限制了对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

3、信用认可度与信用实际度不对称,金融部门为防范道德风险不得不谨慎从事。从当前县域现状来看,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有所增强,信用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县域信用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好转,信用整体水平还不高,客户的信用实际度与金融部门的认可度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对信用程度不高的企业和农户,金融部门从防范自身风险出发,不得不谨慎从事。

4、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信息不对称,客户与银行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面对面营销。目前,县域经济与金融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反映灵敏、直接对接的信息平台。从经济主管部门来看,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不强,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对如何让企业得到金融资本的充分支持研究不够。从金融机构来看,也还不同程度地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客户找银行、银行等客户的观念,虽然有不少金融机构确立了信贷市场营销观念,但由于没有建立与客户直接的面对面的信贷营销机制,使部分优良客户不能得到银行信贷的及时支持。资金供给方的信贷政策、信贷产品、信贷条件、信贷要求、信贷程序等等信息,资金需求方不是很清楚;客户的投资情况、生产情况、效益情况、市场情况、资金需求等等信息,金融机构也不是都掌握。由此就出现了好企业、好项目银行不一定发现;差企业、差项目,银行又不能支持。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原有体制和机制还没有转换到位造成的。

5、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制约了信贷投放。主要表现:一是货币政策多元化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人民银行针对县域企业大都属于中小企业的实际,大力倡导在支持大企业、大项目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并不断呼吁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策略实行“三大”战略,这种“抓大”信贷策略既与央行货币政策多元化导向相悖,又与贷款客户脱节,也不切合桐柏实际,显然不符合桐柏经济发展之需。二是“支农”货币政策传导不畅。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投入一直是央行货币政策的要求,但在实际传导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甚至也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退出了县域信贷市场,而农村信用社也因小额农贷额度小、期限短而难以满足当前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高新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的投放。三是“为民”货币政策在桐柏执行困难。如助学贷款,桐柏没有大专以上院校,只能发放学生生源地贷款,实际发放的贷款微乎其微。消费贷款数量更少。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在多方努力下,虽然已成立担保基金,但仅50万元的担保基金让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流于形式,事实上也是至今未发生一笔业务。

6、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利益风险补偿机制短缺。因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贷款风险很大,由于缺乏利益风险补偿机制,金融部门为了规避风险,容易将之排除在门外。同时,缺乏有效运作的社会征信体系,担保、评估机构缺乏,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贷款担保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银行获取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状况困难重重,加之县域企业普遍缺乏历史信用记录,尚未形成良好的公众形象,多数管理者素质不高等,金融机构放贷顾虑重重,制约了信贷的有效增长。

四、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努力构筑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是建立经济金融发展协调机制。成立支持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二是建立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要加强县域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一方面,县域经济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信息;另一方面,金融部门要及时向县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库,并及时向各金融机构发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三是建立经济金融支持保障机制。县有关部门要针对县域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多种担保办法,积极探索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创造条件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农业担保机构,为辖内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扫除障碍。要深入开展创建金融信用县市活动,扎扎实实推进县域诚信建设,为经济金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努力疏通信贷投放渠道,促进有效信贷投入。

1、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运行、物价走势、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分析,通过金融形势分析,风险提示,信贷指导意见等多种方式,及时向辖内金融机构传导每个时期的信贷支持重点,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数量和方向,实现对信贷投放的控制和调节。及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国有商行要进行制度改革。一是适当扩大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将一定额度贷款权下放至县一级支行,以缩短审批时间;二是要建立贷款激励机制,对有效益的贷款营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以鼓励信贷人员的信贷营销积极性;三是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使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贷款支持。在坚持商业化经营的原则下,根据各自优势和经营战略,注意处理与协调好政策扶持和商业化经营、重点倾斜和普遍支持、风险防范和稳健经营、近期效益和长期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有针对性地确定支持对象,培育优质客户。

3、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应不遗余力地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重要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改进信贷管理体制,采取授权授信的方式,适当下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切块下达支持经济的信贷指标,赋予基层信用社自主进行信贷决策的权力,以减少信贷审批程序和环节,促进企业最大限度地抓住商机,增加效益。二是积极参与,及时掌握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现状、特点、信贷需求特征,按照有关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三是结合实际,改进支持企业发展的信贷举措。要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简洁高效的贷款管理程序和办法。同时要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营销力度。建立激励机制,既考核贷款的发放,又要核定收回贷款本息奖惩比例,与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电子化、网络化建设,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鼓励企业多渠道融资,增加项目资金投入。

政府及企业要积极研究和主动探索银行贷款、民间投资、企业发债、招商引资等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发展及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机制,拓宽渠道,增加对工业、城市建设、公益事业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及时探索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途径:一是探索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配套、协作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利用龙头企业的信用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解决配套协作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二是在桐柏现有优势企业中培育上市公司,力争尽快有2~3户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拓宽现行融资渠道。三是重视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投资发展。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开放新的投资领域和创造投融资便利以激活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投资。

(四)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金融业健康发展。

7.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 篇七

关键词:经济运行,三大需求,规模扩张,产业结构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对于繁荣农村经济, 推动城镇化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意义。2014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抚宁县突出“提速发展、绿色崛起”主旋律, 适应新常态, 县域经济呈现总体平稳态势。但与此同时, 产业结构不合理、小城镇发展缓慢等问题困扰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需要认真研究, 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 经济整体缓中趋稳

2014年抚宁县实现GDP总量155.5亿元, 同比增长6.1%, 增速与去年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1亿元, 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5亿元, 增长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9亿元, 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0:31.8:39.2。

(二) 产业基础不断巩固

1、农业生产运行平稳。

2014年, 全县克服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不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3亿元, 同比增长5.1%, 其中农业产值36.7亿元, 增长3%;林业产值1.3亿元, 增长16.2%;牧业产值35.3亿元, 增长5.9%;渔业产值4.7亿元, 增长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亿元, 增长38%。

2、工业生产企稳回升。

2014年,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9亿元, 同比增长9.1%, 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8.1个百分点。其中支柱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 同比增长8.4%;新兴产业石油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 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 同比增长4.2%, 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9.8个百分点。

3、服务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2014年, 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0.9亿元, 占GDP比重为39.2%, 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 规模上服务业新增企业10家, 企业总数达到18家,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 同比增长11.0%;应付职工薪酬1.01亿元, 同比增长18.3%;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819人, 同比增长7.1%。

(三) 三大需求协调发展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2014年,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77.4亿元, 同比增长2.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66.9亿元, 同比下降0.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 0.5亿元, 同比增长32.8%。全县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9亿元, 同比增长23.3%, 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7.2亿元, 同比增长27.1%。

2、消费市场稳定增长。

2014年,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亿元, 同比增长12.0%。从城乡市场看, 乡村市场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5.8亿元, 增长11.4%, 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2.4亿元, 增长12.6%, 占比55.7%。

3、外资、外贸较快增长。

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4722万美元, 同比增长16.5%。进出口总额21310万美元, 其中出口18211万美元, 增长19.7%。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一) 农业方面:规模扩张遇瓶颈, 双重风险难回避

1、生猪和蔬菜产业遭遇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瓶颈期。

生猪、蔬菜是全县农业“三大主线”之二的两大产业。生猪产业扩张速度从2010年开始放缓, 养殖规模保持在160万头左右, 正面临从单纯规模扩张到产业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而蔬菜产业2014年播种面积和总产分别较上年增加6.3万吨和1729亩, 虽然规模有所扩充, 但经济效益较高的设施蔬菜在蔬菜总产中仅占比17.7%, 效益最低的大白菜占比在30%以上, 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

2、农业生产面对自然灾害风险与市场风险双重考验。

2014年夏季全县遭受高温干旱, 粮、棉、油和板栗产量因灾减产。2014年全县粮食亩产387公斤, 比上年减少34公斤, 总产13.5万吨, 下降7.5%。通过数据不难看出, 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是全县农业生产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 2014年生猪市场收购价格平均为12.93元/公斤, 每公斤低于上年平均价1.91元。据畜禽监测资料测算, 2014年猪粮比也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 再次挤压养殖户的利润空间。

(二) 工业方面:传统产业比重大, 产业结构待优化

1、产业结构偏“重”。

多年来全县工业形成了以黑色金属压延、建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占比达72.4%, 超过轻工业44.8个百分点。重工业占比过高, 对全县能源和环境保护造成了较大压力, 也制约了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2、大项目支撑偏“少”。

虽然近年来落地投产了一批新项目, 但仍缺少像首秦那样的战略性支撑项目。2014年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 全部为中小型企业, 实现产值最高的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2014年产值也仅有1.5亿元, 其他新增企业刚达到规上规模水平。工业经济实力缺乏有效的燃爆点。

(三) 服务业方面:房地产支撑力度减弱, 小城镇发展缓慢

1、房地产支撑力减弱。

近年来房地产业一直支撑着全县服务业发展, 2014年受国家政策及房地产调控的影响,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初步测算, 房地产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14.8%下降到-3.0%, 进而拉低了服务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 2014年全县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2.4%, 较2013年52.2%的贡献率下降了19.8个百分点, 服务业支撑县域经济增长力度减弱。

2、小城镇建设步伐缓慢。

全县人口聚集度较低, 同时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居民异地消费普遍, 购买力外流, 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造成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文化产业、居民服务、信息传输等新兴产业份额较小, 增长不足。传统产业增长空间缩小, 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 成为制约全县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建议

(一) 加强农业市场引导, 落实保障制度兜底

农民市场意识薄弱, 无法准确把握农产品市场行情。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 将市场信息通过有效途径, 及时传递给农户, 帮助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 争取利益最大化。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主导, 带动全县农业生产, 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销售, 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联合, 进行一体化经营, 形成“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同时合理制定惠农政策和农业风险保障制度, 并严格落实, 当风险发生时为农户保障兜底。

(二) 强化园区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园区建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全县有3个园区, 其中2个是省级的, 但园区在引领产业聚集、吸引项目落地上发挥的作用还不够, 需要进一步理顺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 给予更大的政策、资金支持, 为园区开展项目工作、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最优的发展氛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 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规模大、生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 通过战略性引进投资者,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三) 加速新型城镇化, 发展物流产业

8.民营经济调查与思考 篇八

一、遵化市循环经济发展特点

(一)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显著增多。“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建设循环经济重点项目120个,总投资55亿元。建龙公司超细粉、港陆公司TRT发电、金三顺木化地板、石门废钢加工、泰达秸秆发电、黎河梯级电站及沼气池、太阳能清洁能源利用等一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引擎”。

(二)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力度空前加大。全市在冶金、建材、食品、建筑、农业等领域推广应用28项先进技术,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金三顺KSP木化地板工艺,先后获得中韩两国6项发明专利;建龙炉顶余热发电技术,使废气利用达到100%,年发电可达1.8亿度。

(三)循环经济保障机制日趋完善。成立了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循环经济考核公报制度,出台了《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差别电价、税费减免、专项资金等优惠政策,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重点倾斜,为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四)循环经济整体水平提升较快。近年来,全市共利用固体废弃物300万吨,综合利用率50%;液体废弃物30亿吨,综合利用率85%;气体废弃物50亿m3,综合利用率100%.“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由2006年的1.88吨标煤下降到2009年的1.5吨标煤,累计实现节能量148万吨标煤。2007年底,遵化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县级示范点,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对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做出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曾就该市建龙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进行过专题报道。

二、遵化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遵化市循环经济发展尽管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之间缺乏有机衔接,循环经济宏观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二是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力量不足,技术瓶颈受到制约。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用于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的经费不足4500万元,致使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三是不同领域发展失衡,存有顾此失彼现象。如在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认识和接受,而在农业和建筑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比较迟缓。

三、遵化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突出抓好三个层面。

1、狠抓企业层面,促进企业内部循环。以冶金、矿山、建材、化工、电力为重点,大力提高能源、水、矿产和土地等战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通过实施“三定一改”(定能源消耗、用水定额、污染物排放指标,开展综合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四节一利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废弃物循环利用),从源头和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2、狠抓产业层面,促进产业内部循环。循环型工业,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抓产品结构调整,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降低产品单耗;抓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淘汰高消耗、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抓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形成资源节约的生产力布局。循环型农业,要以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鼓励开展“畜—粪—菌—沼—肥”、“畜—沼—果(菜)”等生态农业模式,打造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链条,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循环型建筑业,要积极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开展建筑废弃物处置工作。推广应用CL建筑体系、混凝土搅拌/浇铸一体化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在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实施建筑物废弃物处置和综合利用工程,逐步建立废弃物强制性限期处置制度。循环型服务业和旅游业,要用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理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对旅游景区要规划先行,进行保护性开发,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3、狠抓社会层面,构建节约型社会。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严格执行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有关规定,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篮子,重复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各级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企业要带头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循环经济主题宣传活动;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再生产品。要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消费观念,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社会基础。

(二)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1、实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程。要以金三顺、鑫利建材等为重点,充分发挥尾矿资源丰富特点,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使尾矿综合利用实现较大突破;以港陆超细粉、亨来超细粉等为重点,有效提升冶金废渣处置水平,提高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率。

2、实施农业固废综合利用工程。加快天津泰达秸秆发电、三兴合作社生物质类等项目建设,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全面综合利用,继续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最大限度消化吸收动物粪便,美化净化农村环境,实现能源转化。

3、实施生活垃圾和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碳化分解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废旧塑料、废旧电器、废旧电子等项目,扶持一批垃圾分解处理循环利用示范企业。

4、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加快太阳能、地热能、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步伐,扩大太阳能、地热能住宅小区使用面积和数量,在大型宾馆、饭店、超市推广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等。

(三)加快建设三大示范园区。

1、加快党峪金山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以圣龙水泥低温发电、泰达秸秆发电为龙头,形成不同废弃物相互耦合的格局,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渣全回收、企业用电自给自足的最终目标、为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树立标杆。

2、加快金三顺木化产业园区建设。应根据实际,迅速将木化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国家级木化产业园区。园区总体规模应达到3000亩以上,力争在3—5年内使投资额达到100亿元,入驻企业20家,年销售收入400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8000人。在具体运作上,要以金三顺为核心,搞好技术输出与扩散,引领一批企业通过参股、入股等形式,形成紧密层、半紧密层配套企业群。

3、加快石门废钢加工循環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以石门物资回收公司为核心,进行战略性扩张,形成废钢加工、报废汽车回收、废旧轮胎处理及有色金属有机材料分选四大板块,到“十二五”末,实现年加工废钢50万吨,年处理报废汽车1.2万辆、年产废旧轮胎橡胶颗粒3000吨,年回收有色金属500吨,年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

(四)不断强化三大保障。

1、强化政策保障。近年来,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遵化市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对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政策的落实被人为地打了折扣,从而使不少涉及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有关部门应理直气壮地履行职能,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实惠。

2、强化技术保障。围绕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产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总体要求,组织科研人员进行重点攻关,努力突破长期存在的瓶颈制约,为循环经济发展构筑强力支撑。

3、强化资金保障。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对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给予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或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股份、BOT等不同形式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实施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市区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利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环保基础设施项目。

上一篇:公司领导在元旦晚会上的致辞下一篇:描写谷雨的诗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