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改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初中课改心得体会 篇一
初中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2.初中课改心得体会 篇二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审美能力作为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美育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但是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 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 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初中美术教学的两难境地, 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 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 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教师要认清当今的教育形势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 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势也在不断更新。初中美术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就必须了解当今的教育形势, 并对当今的教育有自己的看法, 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简单地说, 当今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因而, 初中美术教师要注意到这个要求, 要善于以美术教学为切入点来全面培养学生, 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到美术教育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性, 使学生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努力学习美术知识, 充分调动他们学美术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方法、形式都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初中生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 认识和探究事物都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 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因此, 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 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让学生喜欢学习美术, 视学习美术为一种享受。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善于给学生以希望,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初中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赞美时, 情绪就会振奋, 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被带动起来了, 学校的美术教学水平必然提高。
三、改变以往教与学的方式
以往的美术教学常常是教师讲解, 强调要记住易出错的环节或部分, 学生再操作, 学生过于被动、依赖,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限制了学生创新能
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
我们提出新的考核方式:思想品德、实习态度、实习纪律等占实习总成绩的20%, 此项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考核, 签字盖章。对个别严重违纪, 造成恶劣影响者, 可按实习不及格论处。业务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习笔记等占实习总成绩的40%, 此项由指导老师按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考核。学生独立完成的实习报告和总结由指导老师进行考核, 占实习总成绩的40%。通过三年的实践, 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 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要改变以往一味示范的方式, 采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 如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美术教学要达到培养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重视辅导环节,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 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 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时间。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 启发学生的思维, 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及时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 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 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 为使学生保持兴奋状态, 教师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音乐情景能激发学生情趣, 使学生的思路开阔, 思维活跃, 而且能优化课堂结构。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 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五、注重技能训练, 体验学习方法
以素描和色彩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 是训练学生对客观事物在形体和色彩属性上的正确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美术课程标准》表述中不仅注意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更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过程。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严格训练, 而且要让他们体验、感悟、参与, 总结出学习方法, 让他们学会学习。应该说, 只有通过自己探索、研究、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 记忆才是最深刻的。
六、密切联系各学科, 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但不是孤立的学科, 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 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 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 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 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 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 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有效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语文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文章中的插图, 既能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 又能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构图设计中穿插平面几何知识, 可有效地加强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 培养学
笔者发现学生实习的态度更加端正, 压力转变为动力, 进一步保证了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光俊, 李代金, 黄辉.提高《鱼类增养殖学》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1) :163-165.
[2]王继芳.水产综合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 2007, (45) :90-91.
《儒林外史》与《围城》的讽刺手法之比较
夏
(绍兴市技工学校, 浙江绍兴
摘要: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钱钟书的《围城》都是以“士林”为表现对象的讽刺文学作品, 两部长篇小说各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辛辣的讽刺艺术成就屹立于我国讽刺小说的前列。在艺术上, 它们有着许多异中见“同”之处。其一, 从描写对象上说, 两部都写“儒林”或“士林”。其二, 从表现方式上说, 它们都采取了讽刺的手法, 是讽刺文学中的伟大作品。
关键词:《儒林外史》《围城》讽刺手法
《围城》与《儒林外史》同是“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的讽世佳作, 但在讽刺手法上又有各自的特点。《儒林外史》多用对比的艺术手法, 而《围城》则多采用新颖独特而又贴切得当的比喻。
一
吴敬梓采取广泛而又强烈的艺术对比手法, 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 成为《儒林外史》讽刺手法最显著的特色。他在刻画人物时, 常常不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 而是通过鲜明的对比, 在字里行间逶露出深刻的含义, 引导读者一道爱其所爱, 憎其所憎。
王冕, 虞育德, 杜少卿等是作者理想中“振兴世教”的人物。其中王冕在第一回出现, 成为衡量全书人物的尺度, 力求达到“敷陈大义”和“隐括全文”的目的。杜少卿是“一门三鼎, 四代六尚书”的宦官人家的后代, 却是封建统治的“叛逆者”。这些人物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对功名富贵采取否定的态度, 并敢于蔑视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势, 在他们身上, 集中体现了吴敬梓的美学理想。他们的对立面, 就是匡超人, 牛浦郎以及权勿用, 杨执中等一批堕落的儒林人物。匡超人伪造文书, 代人考试, 休妻再娶, 忘恩负义。牛浦郎为了结交官府, 贪图名利, 竟敢充牛布衣家, 进行招摇撞骗, 后来原型毕露。作者以一针见血的笔锋, 说明这类人物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必然产物,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见功名宝贵腐蚀人心的恶劣影响。
功名宝贵中人的丑陋言行与市井细民的高贵品德的对比, 显得泾渭分明。严监生和胡三公子, 他们贪而无厌地聚敛钱财, 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盐商宋为富恬不知耻地宣称:“一年至少也要娶七八个妾。”并且飞扬跋扈, 只要一个诉呈, 打通关节, 立即就能取得诉讼的胜利。第五十五回写了四个自食其力的奇人:会写字的季遐年, 卖火纸管子的王太, 开茶馆的盖宽, 做裁缝的荆元。他们自食其力, 有着美好的品质与纯良高洁的内心世界, 与前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外, 作者在描写同一人物时, 善于抓住人物社会地位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对比, 反映出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如胡屠夫
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七、走出校门, 开阔视野
课堂教学封闭性较强, 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相脱节, 限制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年轻一代成为能适应社会的人才, 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 还应着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带领学生观看画展, 使学生增长见识, 提高艺术修养;参加比赛, 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绘制公益宣传海报, 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组织学生参加夏 (冬) 令营, 使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美, 开阔视野, 受到美的薰陶和教育。
上述的认识与思考主要是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所感、所悟, 记录些许体验与感受, 旨在使各位同行共同探讨研
芳
在范进中举以前, 说他:“尖嘴猴腮, 也该撒抛尿照照, 不三不四, 想吃天鹅肉!”骂得狗血喷头;到范进中举后他又说:“虽然是我女婿, 如今却做了老爷, 就是天上的星宿。”而且还在人面前夸耀“我的这个贤婿, 才学又好, 品貌又好”。这种判若两人的语言对比, 形象地揭露了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还在于举人出身, 做过一任知县的张静斋也来登门拜访范进。在范进中举前, 他和范进素无往来, 只因范进中了举, 他也就成为范进的“犹如至亲骨肉一般”的“年谊世好”了。又是送银两, 又是送房子, 从中深刻讽刺了当时趋炎附势的风气。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运用的这种广泛明显的对比, 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产生了极为强烈的艺术魅力。鲁迅曾评论:“在整个描写中, 无一贬词, 而情伪毕露, 诚微辞之妙选, 亦狙击辣手矣。”
二
语言讽刺是钱钟书讽刺的最大特色, 而《围城》讽刺语言的最大特色, 是大量妙趣横生, 新颖独特的比喻的创造和运用。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在语言中, 同一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恰当美满的表达形式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内容, 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围城》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运用丰富、新颖、贴切的比喻对旧社会上层知识分子及黑暗现实所进行的深刻讽刺, 准确、生动、完美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因此, 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成为《围城》讽刺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有人统计, 全书23万字, 比喻多达七百余处。号称“比喻大师”的钱钟书, 在行文过程中, 总是五行一比, 十行一喻。所以作品中, 虽蕴含强烈的讽刺味道, 却不像一般讽世的杂文那么单刀直入, 令人怵目惊心。
《围城》中的比喻, 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 成为刻画人物的点睛之笔
如把风流性感的鲍小姐比作“熟食铺子”, “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把“赤身露体”的鲍小姐比作哲学上的“真理”, 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最后又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因为“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这种比喻既诙谐滑稽, 又有极强的讽刺性。
(二) 婉曲地托出人物的心理
如书中描写方鸿渐失恋后赵辛楣提起唐晓芙, 方鸿渐的心里“仿佛黑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 刚划亮, 火柴就熄了, 眼前没看清的一片又滑回黑暗里。譬如黑夜里两条船相
究教学方法的优劣, 尽快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共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使每一堂课都能成为学生精彩的艺术舞台。
摘要: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培养学生美育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 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本文作者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新课改,教学体会
参考文献
[1]莫如海.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4.2.
[2]罗达瑛.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3.
[3]赵敏.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安徽教育, 2006.7.
3.初中英语新课改教学心得谈 篇三
一、创造良好氛围,抓住学生心态
初中学生稚气未脱,对英语有种好奇心理,对新知识感到有很大的兴趣。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具有双重心态:一方面他们羡慕教师,渴望自己也能讲几句;另一方面却又羞于开口。于是,就根据每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了一些饶有兴趣的游戏活动,其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内容新颖、形式多变。如:“询问时间”、“请求帮助”等等。这些游戏,将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地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理解语义,然后模仿、跟读。这样,既可消除紧张心理,又可满足学生好奇、好动、好乐、好玩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从而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方面的转化。
二、广泛运用情景教学,努力增强教学立体效果
中学生爱幻想,兴趣广泛,对新事物最敏感,也易接受,并且模仿力极强。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并将内容结合实际,创造更真实的交际环境。这一点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时,把学生既感兴趣、又是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英语词汇、句型带入课堂语言训练当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增强了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法指导,力促习惯养成
学生要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是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的,尤其是身处浓厚的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更需要培养环境,营造氛围。如何才能创造和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呢?方法不是唯一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很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课前的5-10分钟时间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的自由话题或指定话题作为开场白,这样既营造出了生动和谐的英语气氛,又达到了锻炼写作和口语交流的目的。作为一个初学者,如何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是学生的一大障碍。因此要加强学法的指导:1.要求学生大量地背诵。“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首先必须先有源源不断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在语言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经过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可能有大量信息的输出,最终运用于交际活动。有了语言信息的积累,学生就会有强烈的运用语言和表达语言的欲望。因此开展自由话题活动正迎合了他们的心理;2.让学生自由对话交际,不局限他们交际的话题,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激发他们讲英语的积极性。为了使开场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注意男女搭配,学习程度搭配,以好带差,养成互帮互助的习惯。②参考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模仿,让他们有话可说且并不难说,克服不敢开口的毛病,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信心。③要求学生积累话题。学生普遍对贴近自己生活的话题感兴趣,如教师节、圣诞节等方面内容。我要求他们在任何时候,只要听到、看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名言警句等都收集在笔记本上,充实自己的素材储备,在小组准备口语交际或对话活动时,展示出来讨论。每个话题和活动,每个同学都为本小组的活动出谋献策,贡献自己的得意句子、短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3.课堂中学生要有专心上课的习惯,主动、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效率。要培养学生坚持记笔记的好习惯。4.当学生词汇、句型、语法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可以接受从写句到写段、写篇的系统化训练。可以要求学生每周坚持写一篇英语周记。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或本周校园生活等。当批改到一篇话题新、有创意、语句运用准确的好文章时,让学生贴在“英语学习园地”里,让他们互相交流、学习。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让学生明白:它需要长期的一点一滴地积累与训练,必须坚持师生共同努力,遵循规律,持之以恒,才能有收获。学习英语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使学生全面提高
课堂上的45分钟是有限的,为了使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避免课堂内外脱节,老师应按学生学习情况分成若干小组,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帮助, 课外还可得到程度好的学生的帮助。这样就使得有限的课堂学习在课外得以延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全面提高。老师应很好地利用早晚自习对学生进行辅导,尤其对后进生,更应付出更多的精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初中英语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四
面对课改,我们教师该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停地进行终身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与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运用多媒体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育教学策略,设计恰当的尽量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口语水平;尽可能变换教学方式;联系课堂内容,开展小组活动;要具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不断研究、创造、发展、丰富英语教学方法;给予特殊学生以特殊关心;更新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的关系的定位。
通过听课和学习,现在特写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新课改中
(一)我认为需要转变的就是观念,教学目的上要转变观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但是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观念,打破学科之间的局限,要重视知识之间的迁移。英语科学教学是整体教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学目的常常是跨学科的,各科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打破学科局限,立足于英语学科,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这就是新课改精髓所在。
5.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 篇五
过去,学生课堂朗读少,往往课堂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有些老师确实读的无可挑剔,可是长此以往,老师的朗读水平是提高了,可学生呢?新课改在朗读课文时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新课改注重学生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读畅、读情、读境,
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新课改在质疑解惑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过去教育没有给学生留下质疑的余地,往往是老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制定好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陷阱里跳。新课改“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惑”,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老师轻松了、学生活跃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6.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 篇六
盐边县民族中学
王应富
通过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在教学中一定要:
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即教师扮演好导演角色,学生扮演好小演员角色。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把事先准备好的配组同类项卡片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同学找到自己的同类项朋友后,被“挤”出座位的另一个学生再去找自己的同类项朋友,比一比谁找得既快又准。这种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方法能使学生充分活动,学习兴趣大增,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和形象的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学习上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为学习而勤奋,不会有一点苦的感觉。
例如在学习“实践与探索”中的储蓄问题时,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到本县的几家银行去调查有关不同种类储蓄的利率问题。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先展示自己所到银行收集到的各种 1 各样有关储蓄的信息,然后再按每四人一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全班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攻关,最后选派一些小组的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内容,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等,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坚持利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和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7.初中语文新课改浅谈 篇七
一、语文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课堂上活动很多, 形式也丰富多样。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课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课外相关信息,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内容, 并阐述为何选择它的原因, 不管这些原因是否成立, 似乎都是课堂的“标准答案”, 都应该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认可。教师还会被学生的某些与课堂毫不相关的观点牵着走, 进入盲目讨论的误区, 而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字词标点、句子段落的具体分析, 文章创作手法及特色的讲解在语文课堂上渐渐隐退了, 一段时间后学生在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 他们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达方式, 什么叫写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结构与顺序有什么区别, 因此学生在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二、语文教改感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 这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 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时候都是绝对的平起平坐, 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 又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 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 “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很多教师认为, 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 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 达成共识的最终目的。如果学生在调动的外表下内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 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 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相反, 如果学生在热闹的形式下, 思考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这样的“动”也无益。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这才是真正的“动”。
三、课堂教学注意事项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 “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 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 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需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 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 很多时候, 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 会更有收获。任何一种课堂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 这样的教学方式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 难免有作秀之嫌。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但也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只有教师适时介入, 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 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 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
四、课堂教学建议
8.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体会 篇八
关键词:物理教学;素质教育;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它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所以,学习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不仅是作为一个高素质公民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条件。可见,素质教育与初中物理教学关系非常密切,现谈几点笔者自己的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
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如自行车、缝纫机为什么要经常加润滑油?炎热的夏天,从电冰箱取出的冰棒为什么这样冻冰冰的?人造卫星为什么会上天?这“一石激起千重浪”一个个的物理是现象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物理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科学,观察时,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如实记录、科学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讲“色光的混合”一书中,我分别采用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台“彩色电视机”让他们观察。为什么“黑白电视”只看到两种颜色,而彩色电视机却能看到多种颜色?让学生自己去解答问题,通过这个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便成为他们坚定的偏偏和学习目的。
二、加强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开拓视野,创造思维能力
实验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初踏教坛,尝试了下面的做法:
1.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实验主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步骤及其所得结论。如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分别滑到铺有毛巾的平面、滑到铺有棉布的平面、滑到光滑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几次前进的距离有何变化?从实验中看到,从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所以牛顿仔细观察,能够概括出一条重要的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分组实验,培养人人动手,掌握实验操作本领
以往自己求学时,实验器材不足,教师只做一遍演示实验,我们学生学到的只是浮光略影。如今,学校有了实验室,器材也充足了。实行分组实验,做到人人动手,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如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学生们做到动脑又动手,明明白白地懂得了杠杆原理。
3.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近年来,我们学校开设了第二课堂,其中有一個物理兴趣小组,有物理老师专门指导。这样,对提高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对提高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品质有很大的作用。如在学习“质量和密度”中,启发学生自制幻灯机,这样,“作品”又能应用到堂上教学,其乐无穷。
三、把握物理学科创新的特点,不断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
物理学科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其中分析综合能力是学习物理的核心,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和深刻性。就近年高考而言,出现了不少联系实际上题目。以考查考生创新和综合分析能力。如学习“简单机械”,引导学生分析滑轮组为何能够省力。想一想:一个小女孩为什么能吊起一头牛犊?通过理解概念、思维分析、答案就能解决了。可见,分析过程的重要性。
四、把素质教育落实在物理教学中,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9.初中课改心得体会 篇九
-----初中历史课改心得体会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再教20年,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遍的重复”他同时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一种态度,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是当前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保持主动学习、反思的态度去参加这次难得的研修,一点点揣摩同仁的每一句话,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师的发言,认真思考每一项研修内容,并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联系,思维驰骋、观点碰撞,智慧加盟,我们才会体验研修的快乐,获得教育的真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踏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之路,我们才能真正健康地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通过我的历史教学实践,结合教学反思,使我真正的体会到反思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反思”给我们带来的多多益处。
1、回顾经历,积累经验
(1)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
教师在上每节课时,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气愤,在这不同的情绪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经验教训。有一次,我在给八(2)班上完历史课后,感觉非常惬意与喜悦,因为平时上课不听讲、很爱说话的徐亚和常金同学居然在那节课上从始至终保 持积极状态,后来,我仔细回忆每个细节,不禁豁然开朗:课前,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哪位同学帮老师把投影准备好?” 关鹏和石畅就不约而同主动去做了,我在课上对他们热爱劳动和乐于助人进行了表扬,学生报以鼓励的掌声。关鹏和石畅脸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课上的表现与以往也就大相径庭了:潜心贯注的听讲,争先恐后的发言,面红耳赤的讨论。针对他们的变化课堂上共响起5次掌声,它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就象润滑剂一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感觉象做游戏一样,在愉快中获得了知识。寻找闪光点真诚赞美、赏识激励,这一条作为宝贵的工作经验被我收入行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灯,指引教育迈向成功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为了很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取的措施是,每节课在讲新授课前,总是进行小测验,不合格的同学要受到一定的惩罚。记得有一次测验时,有一名同学早做了“准备”,当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动”时,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边,轻轻的在她的桌上点了三下,这三下既有对她行为的提醒,又有对她行为的“包庇”,公布于众与尊重暗示中我选择了后者。她当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从这件小事之后,楼道中擦肩而过中多了一双真诚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后的测验中没有再发生过作弊现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学反思中写下:“即便学生有错,也要给学生留面子,也要丝毫不怀疑他们自省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 成功的秘诀。”
2、发现问题,寻找方法
有一次,在八(3)班课上,我有意识地贯彻新课标,上了一节以“讨论”和“学生编演课本剧”为主线的历史课。课前,由于我做了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课堂设计,所以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谁知那堂课上得乱七八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课本剧的节目还没上演就草草收场„„从讲台上我灰头土脸地下来之后,在反思记录上我这样写到:“这节课我耗费的精力最多,但却上得最失败,究竟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请教八(3)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告诉我说:“老师,分组讨论可有学问了。首先,你得选一个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组长;其次,不能自由结组,平时混得不错的哥们儿姐们儿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谈天说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后,在课堂组织的问题上,我更加注意细节问题,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这一进步,不得不归功于课堂反思的驱动力。
3、沟通心灵,为了更好
为了体现民主、平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我让每一位同学写一下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他们写好后,我给予了总结和整理,学生的心声如下:“具有幽默感,和蔼可亲,走进学生的生活,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朋友。学生需要鼓励,不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给学生留面子,不乱发脾气,不使用武力,不体罚学生,不使学 生产生恐惧心理,不要动不动找家长,不要每天都板着脸,不要让我们总学习,不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以理服人,应该用心去了解学生,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善良、有爱心,人品好,像《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涛一样,相信学生,帮助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耐心帮我们解决问题,发自内心的和同学交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及时鼓励。课上是师生,课下如朋友,双方以诚相待。”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历史教学服务,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所以我把学生的心声放在办公桌玻璃板下面,每天都看一遍,以便使自己做得更好。
10.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课改体会 篇十
我是一名农村英语老师,对新目标这套教材一直有自己的看法:这套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内容丰富,交际形式多样,注重口语。但是这套教材要有六年的小学英语基础,而我们的农村小学不重视英语,所以大多数小学生没有学好英语。再者,这套教材词汇量多,对于没什么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教师在教学进度上根本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要把教学反思落到细处、实处,注意课堂知识的构建,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考察。下面就新课改谈谈个人体会:
自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五年多以来,新的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和推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与困惑,特别是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广大参与课改的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特别多,如:拔尖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水平都较以前同级的学生高出许多,但差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学生的分化从八年级开始凸显;学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师在授课中难以兼顾,增大了授课的难度等等。回顾五年多的课改情形,从浮华的背后,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新课改,新变化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将会给整个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变化。
(一)此次课改的重点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
(二)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该形成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应该形成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新的评价机制新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和完整,不但没有忽视结果性评价,而且着重形成性评价。新标准认为,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机制应包括对课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检测,对教师教学的检测等。
二、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改形势是好的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课堂教学方面反映出不少的问题。有的缘于教学观念,有的缘于教学能力,有的缘于教学条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教学手段的不合理。
1、教学目标虚化。新课程十分注重追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第二,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总之,目标的多维化以及对目标的不当定位,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2、教学内容泛化。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甚至偏离文本,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第二,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情境设置应该自然的,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第三,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给知识教学所穿的一件“外衣”。
3、教学过程形式化。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第一,“对话”变成“问答”。新课程所提倡的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独自式教学的超越。但实践上,却有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第二,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第三,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应该承认,这也是当前探究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教学手段不合理。表现为现代教育技术不用或滥用。农村学校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进步不大。非但计算机辅助教学未能跟上,就连原有的幻灯的使用也越来越少。平时的教学,用得最多的是录音机。偶尔上公开课时,会用用多媒体。
(二)从学生学习状态中反映的问题
1、初中学生厌学问题十分严重。在某些农村学校,一节课中毫无反应的学生有近20%,似听非学的也有近20%,只听不写的有约40%,只有10%-20%的学生脸上积极参与。
2、学习心理负担重。有近70%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过重。其实,学生不仅因为数量而负担重,也是因为对学习内容不大感兴趣,而导致的学习心理负担重。其原因主要有:教师的教学不能较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体会不到知识的来源与价值;课堂教学、作业从内容到形式都显得单调枯燥;家长和教师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大和逆反心理。
3、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了解不够,也缺少该方面的教育能力,往往采用简单的教化去面对有着纷繁原因的心理问题。加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欠缺,使得“育人”没有很好地与“授知”形成配合。
三、建议与对策
我深深感到农村初中英语改革的艰巨与困难,积极思考并寻求对策,本人建议:
1、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另一目标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
2、改变教师角色。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让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才能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师生平等的、情感交融的新的学生观和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控制者变为帮助者;主导者变为引导者。
3、正确看待“差生”。不少老师会抱怨班上的“差生”太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对“差生”的厌恶。要正确对待差生,教师对待差生重要的是要有两个心。一是爱心,每一个差生都有其闪光之点,可爱之处,只有你用心去爱,具备了爱心,才会真正地关心差生,努力地转化差生;二是耐心,差生的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艰难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还常常会出现反复,因此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才能收到实效。
4、重视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首先,教学反思应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以课标为依据,组织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反思,也要对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法的反思,处理好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其次,教学反思重点应在学生学习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方式的改变、思维的训练、情感意志的培养。第三,教学反思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说”和“写”是两种有效方式。“说”:说成功经验,说不足之处,说问题与困惑。“写”:写教学案例,写教学日志,写教学反思,写教学故事,写研究报告,提升个人理性经验,也让同伴共享反思成果。
【初中课改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1-09
初中课改经验交流材料10-14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06-24
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情景设计08-17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论文08-18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09-05
农村初中物理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尝试07-06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