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的形象分析

2024-09-24

祥林嫂的形象分析(通用7篇)

1.祥林嫂的形象分析 篇一

浅谈《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

指导老师:肖晓燕 学员:樊秀丽

摘要: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追求的是对民族灵魂进行的剖析、改造,使中国人得到合理正常的发展。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祝福》中的祥林嫂尤让人难忘。本文将通过对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的分析,探求鲁迅先生作品中所揭示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从而让人们看到 :妇女要解放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幸福,就必须解放社会;只有解放了社会,才能解放自身;要解放社会,首先要唤醒劳苦大众。

关键词:《祝福》

祥林嫂

悲剧命运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毕生追求对民族灵魂的改造,使中国人得到正常合理的发展。在他的涉及女性的小说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挖掘妇女悲剧命运的根源,以唤起民众的觉醒。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先生塑造的最鲜明的女性形象。

一、祥林嫂形象分析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纯洁、坚毅、朴实的人。她和《**》的六斤一样,从小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裹住了双脚还不行,还从思想上毒害她。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她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丈夫祥林死后,在“从一而终”思想的束缚下,她不愿再嫁。为了躲避婆婆的虐待,她逃到鲁四老爷家帮佣,而且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安分耐劳”,她“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于是鲁四老爷留下了她,终于挣得了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她做工毫不懈怠,食物不论,力气不惜;不爱说话,别人问时才回答,而且答的也不多。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即使一天不停地做,她反满足,口角渐渐有了笑影。此时的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拼命干活,只为有口饭吃,有个存身之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① 1 祥林嫂正是为自己“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满足。可好景不长,没多久,她就被婆婆抓了去像捆猪一样捆着,卖给了山里人。可是她宁可撞香案自杀,也不愿从命。但这种所谓的反抗,只不过是对封建礼教的顺从与奉行,是尚未泯灭的灵魂的垂死挣扎罢了。然而她第二个丈夫又死了,她又成了寡妇。可幸的是她还有个儿子——夫死从子,所以她仍坚守着这脆弱的生的希望。可悲的是这唯一的希望却被狼叼走了,接着“大伯又来收屋,又赶她”,在贺家坳她已无立锥之地,残酷的现实迫使她重新回到鲁四老爷家继续做工。此时站在鲁家堂前的祥林嫂如第一次来时一样,“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上青黄”,不同的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而且不停地向他人述说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经过:“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她的手脚也没有先前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影。接连的丧夫失子给祥林嫂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她失去了往日的力气和精神,然而她不知道还有更大的灾难等待着她。对于祥林嫂的再次到来,鲁四老爷仍是皱眉,连一直念叨她,“希望她再来”的四婶也踌躇,当鲁家准备祭祀,祥林嫂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去取烛台时,四婶慌忙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镇上其他人对她也是冷冷的,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之后,就拿她寻开心。和祥林嫂一起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柳妈专拿祥林嫂额上的伤疤取笑她,并“诡秘的”对她说,“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为了洗去自己一切的耻辱和罪过,摆脱死后被锯的可怕灾难,祥林嫂用积攒了多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一条让“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回来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可是,这仍没能“赎了一世的罪名”,在鲁四老爷家祭祖时节,当祥林嫂“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最后,祥林嫂“想做奴隶而不得”,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才四十上下的祥林嫂,头发“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此时的祥林嫂仍然在探寻地狱的有无,其实这人间不正是祥林嫂的地狱吗?是四叔、四婶、柳妈和镇上的其他人,一并剿杀了祥林嫂最后的一线生机——做奴隶的资格。已纯乎是一个乞丐的祥林嫂,如何能抵挡得群起而哄之的阵势,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惧,在鲁镇的 2 新年祝福声中,在遭受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凌辱之后,象“尘芥”一样被扫出了世界。

祥林嫂的悲剧揭示了旧社会的无赖,它不仅像嫖客一样淫亵地玩弄着国人的灵魂,还像强盗一样贪婪地掠夺着国人赖以生存的一切。

二、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探究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根据生活中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但她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是旧中国农村贫苦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高度典型化的体现。

祥林嫂的悲剧,首先是社会造成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封建礼教对农村劳动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

夫权要祥林嫂守节。在中国封建的“伦常”关系中,妇女的地位最低。封建礼教对妇女提出许多桎梏人性的做人原则,如“三从四德”,“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妇女保持“贞操”,为丈夫“节烈”。所谓“节”,即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她节得愈好。祥林嫂自幼就被这种愚昧的思想浸染,她已成了“节烈观”的忠实信徒。所以,祥林嫂在她前夫祥林死后,不肯再嫁;被婆婆抓回去逼嫁贺家坳,“在花轿上,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花轿,两个男人和他的小叔子使劲的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是夫权要祥林嫂守节造成的后果。再婚后,丈夫死于伤寒,他又要为后夫守节,只能跟儿子阿毛相依为命。这就是“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中的“一从”:夫死从子。祥林嫂愿为第一个丈夫“守节”,想“从一而终”,未能如愿;第二个丈夫死后,“夫死从子”的封建道德牢牢束缚着她。鲁迅先生通过这一形象告诉人们,旧中国妇女所有的桎梏太多,这正旧中国的家族制度未经改革;而只要这种状况依旧,中国女性的地位就无法改变,所承受的痛苦便永远不会消灭。

族权、夫权不许祥林嫂守节。祥林嫂的前夫祥林比祥林嫂小十岁,丈夫死后,祥林嫂宁可辛勤劳动养活自己也不愿再嫁,所以她逃到鲁镇做工。她全部的希望和渴求,便是要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存的权利。所以当她来到鲁家做工时是“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的„„到年底,扫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却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3 但是好景不长,在鲁家做工不到半年,她婆婆恃凭着族权、夫权的威势,不但把她像逃犯一样抓回去,而且逼她嫁到深山野坳里。因为要用卖她所得的钱,买一个女人给她叔子做老婆。祥林嫂始终没有挣到一个“人的资格”,却像一件赚钱的货物一样被卖掉了。而她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所得的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钱,全部落入婆婆手中。再婚后,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吃了,大伯倚仗族权、夫权收去房子,把她赶出贺家,不顾其生死,任其在社会上流浪。此时的祥林嫂随时都可能像《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一样遭到流氓的调戏,而无法为第二个丈夫守节。

神权利用夫权惩罚祥林嫂的不守节。祥林嫂再嫁虽非自愿,但毕竟是再嫁了,就是“不守节”。“不守节”就是大逆不道,罪孽深重,就要受到惩罚。柳妈因受了封建迷信的影响和毒害,无意之中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她那有关“阴司”的话——“这种人活着要受苦,死后还要受刑:阎罗王将她锯开,分给前后两个男人”,使祥林嫂精神上蒙受极大的压力,致使她用多年积攒的工钱“捐门槛”赎罪。一年来祥林嫂“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最后多年的血汗钱都落入庙祝的手中。

政权支持族权、夫权不许祥林嫂守节,又要惩罚她的不守节。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是政权的化身,他支持并利用其他三种权利迫害祥林嫂。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做工时,他知道她是寡妇后就“皱了皱眉”,不愿留她。但祥林嫂凭着自己的刻苦耐劳、能干,还能分配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当他猜到祥林嫂可能是逃出来的时候说“这不好”;当婆婆来清算工钱,准备带祥林嫂回去时,他又说“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当他得知祥林嫂出逃的原因及被捆回后,两次说了同一句话,“可恶!然而„„”。这里的“可恶”可能指祥林嫂出逃,也可能指婆家人把祥林嫂像逃犯一样的抓回,也可能指卫老婆子的“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不过,“然而”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既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正说明他支持族权不许祥林嫂守节。当祥林嫂再嫁、再寡又失子,第二次来到鲁镇做工时,她的境遇与前一次就大不一样了,先是四婶踌躇,四叔皱眉,不久四婶不满,四叔告诫,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她不但不能碰那“神圣”的酒杯和筷子,而且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笑料;更为甚者,当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神气舒畅、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喝道:“你放着罢,祥林嫂!”一句话彻底的对祥林嫂判了 4 刑,“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来上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此时的祥林嫂所受的打击是何等巨大!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代表的地主阶级迫害得精神失常,失去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中。死后还被鲁四老爷诬蔑为“谬种”,因为他年终要举行酬神祈福的盛举,是要“吉利的”,他嫌恶穷人在这时死去。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许她守节,政权支持族权,却又联合神权惩罚她的不守节。在“四权”的联合镇压下,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终怀着对生的绝望,对死的恐惧,在别人新年祝福的鞭炮声中死去。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四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从乡村鲁镇到深山野坳,竟无祥林嫂的栖身之地;从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到贪财霸道的大伯、精明强干的婆婆、吃斋念佛的善女人柳妈等,人人被封建思想奴役,处处按封建礼教的标准衡量人,祥林嫂的再次丧夫和失子,不但没有换得他们的安慰和同情,而且专拿她头上的伤疤嘲笑她,奚落她;并把她看成了不祥的象征,鄙视她,唾弃她,一直把她逼到了绝境。祥林嫂之死,远非仅止于贫穷和肉体的折磨,她是死于作为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和她自己内心对于因不由自主地违反了封建伦理道德(未能从一而终)而产生的一种恐惧感和怀罪感。这说明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对于社会,对于人的意识施加影响的力量是何等之巨大。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封建伦理道德不仅使中国妇女在身体上倍受摧残,而且在精神上也深受其毒害。她们虽然承受着不公正的道德规范,但她们本身却“毫无异言”,因为她们的精神上也同她们的身体一样,成了畸形。

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产生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从她一系列的反抗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愚昧,她身受封建礼教毒害之深。由于自幼深受封建反动思想文化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的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她虽有所反抗,但也是受封建思想意识的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去做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去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究竟有没有灵魂地狱的诘问,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 5 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到死都没有意识到强迫她再嫁的是封建礼教,再嫁后使她无处立身,成为世人眼中“伤风败俗”的“不洁”的女人的还是封建礼教。祥林嫂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旧中国封建势力残忍无情,像一张“吃人”的网,将她紧紧包围,使她透不过气,以致走投无路,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所吞噬。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祥林嫂的不幸正是被封建社会“吃”的结果,鲁迅先生“怒其不争”,就是希望她能丢掉精神包袱,奋起抗争。同时启示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主要是指下层人民正当的愿望和纯朴的品格被封建主义所毁灭。《祝福》中的祥林嫂正是被毁灭的典型,祥林嫂本是一位善良,勤劳,能干,不屈于命运,而又勇敢抗争的女性。生活在她周围的人,像婆婆、短工、大伯、柳妈、鲁镇的其他人,他们和祥林嫂同属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然而偏又是他们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着祥林嫂,全把她往死路上逼。鲁迅先生通过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封建思想的强大压力,警醒更多的祥林嫂及其周围的人奋起抗争,扫荡广大农村的封建复辟势力,荡涤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所受的毒害,改变落后的国民性,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和礼教,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三、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意义

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常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②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鲁迅先生根据生活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其一是单妈妈,她是个寡妇,却又有同居的男人;其二是乌石山上看坟的女人,儿子在门口剥豆被马熊拖去吃了;其三是宝姐姐,山里人来抢亲,宝姐姐逃走,失足落水,被捞起带走。由祥林嫂形象,我想起了对鲁迅先生生活有极大影响的少为人知的一位现实生活中的祥林嫂——朱安。她是先生于1906 年收下的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份绝不愿意接受的礼物,他们做了一世有名无实的夫妻。当时鲁迅之所以不与朱安离婚,主要顾虑的还是朱安。按绍兴的风俗,一个嫁出去的女人被退回娘家,就会被认为 6 是被“休”了,连寡妇都不如,家人的歧视、舆论的谴责将使她处于极难堪的境地,她家庭的社会地位也将一落千丈,有些性格软弱的女人竟会因此而自杀。鲁迅显然是不忍把不幸的朱安推到这样一个境地的,让一个无罪者作旧习惯的牺牲品。

朱安,作为周家的大太太,嫁入周家几十年,默默无闻地劳作一生,至死也没有得到自己男人的认可,最后和大先生合葬在一起的愿望也没能实现。生,陪着老太太;死,陪着老太太。她连祥林嫂都不如,从没有一点反抗,若说有,也只是微言抗议,向别人诉苦“老太太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说话,怎么会生儿子呢?”③寥寥数语,包含了无比沉重的无法言说的痛苦。封建礼教向妇女提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做人原则,别说儿子连女儿都没有的朱安,自然要受到老太太的责备,别人的歧视。她心中的苦楚无处诉说,也无法诉说,只能在大先生的同情中终其一生。这就是那个时代妇女的命运,封建礼教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鲁迅先生无法改变人们的思想,找不到安排朱安的更好办法,只能在满怀内疚与歉意的心境中尽其所能的善待朱安。正是朱安和无数的单妈妈、宝姐姐等女性的不幸遭遇,使鲁迅深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刺激了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反抗封建礼教。鲁迅先生用手中的笔勇敢不屈地战斗,把对封建礼教的痛恨,对深受其害的人们的同情,凝聚成一篇篇令世人警醒的文字,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以期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④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旧社会旧制度的黑暗,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对妇女压迫的惨重,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及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地斗争。

创作总根于爱。⑤人们一提到鲁迅先生,或者不免觉得他稍微有一点过于冷静,过于默视的样子,而其实他是无时不充满着热烈地希望,发挥着丰富的感情的。鲁迅先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思考借助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以此告诉人们:“我只以为应该不自苟安于目前暂时的位置,而不断的为解放思想,经济等等而战斗。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⑥鲁迅笔下的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性的原因,先生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他着意挖出了造成这悲剧的根源:残酷吃人的封建制度及其思想。鲁迅先生还用尖锐的语言直接揭露了社会现 7 象背后所掩盖的实质。鲁迅先生在他的《我之节烈观》一文中,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又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她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 他在《而已集·小杂感》中更加明确的指出:“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一个“挤”字、“逼”字写出了妇女在那个社会所处的地位及其遭受的苦难。麻木的灵魂,浸满封建毒素的思想,使她们看不到光明和希望,顺从式的、肤浅而脆弱的个人反抗,在无形的社会重负下,犹如瓮中之鳖,显得笨拙而无济于事。有且只有从思想上唤醒人民,团结起来彻底粉碎旧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救出这些水深火热中的人。

注释:

①鲁迅:《鲁迅作品》

(二),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22页。

吴宏聪 范伯群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第84②页。

③ 陈丹青:《鲁迅后院的蜗牛》 《读者》,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期(总404期),第24页。

④ 鲁迅:《鲁迅作品》

(五),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53页。

鲁迅:《鲁迅作品》

(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94页。

鲁迅:《鲁迅选集》(林贤志评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97页。⑤⑥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作品》(一~七),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鲁迅:《鲁迅选集》(林贤志评注),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陈丹青:《鲁迅后院的蜗牛》 《读者》,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期(总404期)。

4、朱晓进 唐纪如 主编:《鲁迅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5、吴宏聪 范伯群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学员联系地址:沛县栖山中学 邮编:221622 电话:***

2.祥林嫂的形象分析 篇二

一、不能守节与必须守节

祥林嫂因不堪婆婆的虐待, 逃到鲁镇做工, 可是她终究逃不掉那个社会的罗网。为了小儿子的婚事, 婆婆将祥林嫂劫回去卖掉。这个时候她们是不会想到祥林嫂的意愿的, 也不去为祥林嫂考虑什么“一女不嫁二夫”的礼教的, 而是绳子一捆, 塞进花轿, 像猪猡一样卖掉了, 逼迫祥林嫂改嫁而使她不能守节。

然而可笑的是, 在那些礼教信徒们看来, 祥林嫂被卖改嫁本身是合乎情理、无可非议的, 而至于祥林嫂再嫁了, 则是罪大恶极, 是败坏风俗, 只有嫌厌而没有同情, 甚至要取消她做人的资格。她被毫不容情地打入边缘。鲁四老爷夫妇尤其不能容忍, 祝福之类绝不让祥林嫂沾手, 鲁镇周围的人对祥林嫂也是冷眼相向。

祥林嫂是没有人的意志选择的, 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 为了从她身上赚取八十千的财礼;社会又要求她不能不守节, 为了维护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祥林嫂只能接受一次次的戕害, 而被推向绝境。

二、成为六嫂与叫祥林嫂

祥林嫂嚎过、骂过、撞过, 为求生存, 为过普通人正常的安定生活, 她本能地挣扎, 自发地反抗, 可是改变不了命运, 她还是再嫁给了贺老六, 而且年底还生了儿子阿毛, 成了贺老六名副其实的妻子。按照女子出嫁从夫的原则, 这一回祥林嫂应该有了新的归属, 一个属于她的真正身份———六嫂。

可是事实却并不被认可。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祥林嫂姓甚名谁, 根本不得而知, 只是因为她的第一个丈夫叫祥林, 她就叫祥林嫂, 即使她嫁个二三次, 也还叫祥林嫂。六嫂的事实敌不过祥林嫂的观念。仍然叫她祥林嫂, 而不是六嫂, 这并非是习惯使然, 而是鲁镇人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地不予承认, 是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在现实与观念之间, 祥林嫂只能是一再错位, 迫使祥林嫂变成六嫂, 是六嫂了却称祥林嫂, 从而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只是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

三、可以鉴赏与值得厌弃

祥林嫂的悲哀和屈辱是可以拿来鉴赏咀嚼的。阿毛的故事很能吸引听众, 鲁镇的男男女女听了都感几分慰藉, 甚至红了眼圈, 陪出眼泪来。有些老女人还要特意寻来, 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从而满足他们猎奇的心理, 填补空虚的生活。后来人们又对祥林嫂的额上伤疤发生了兴趣, 可以对祥林嫂那个耻辱的记号好好地嘲笑一番, 把别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生活的调料。

可是鉴赏咀嚼时间长了, 成为渣滓, 就只值得厌弃了。鲁镇人是都恪守礼教、维护神权的, 对祥林嫂露出鄙薄、烦厌的神情, 留给祥林嫂的是又冷又尖的笑影, 甚至要骂祥林嫂为谬种, 要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祥林嫂, 使她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钱理群先生说:“这类情感与行为方式表面上麻木、混沌, 实际上是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的。”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祥林嫂一方面颇受欢迎, 因为可以成为人们幸灾乐祸的对象;一方面遭受厌弃, 因为祥林嫂不能和他们分享人的尊严。祥林嫂最终只能被弃在尘芥堆里, 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

四、能够赎罪与罪不可恕

封建的神权似乎给祥林嫂留了一条出路, 到土地庙里捐一条门槛, 当作替身, 给千人踏万人跨, 赎了一世的罪名。然而这是有代价的, 需要祥林嫂一年的工钱十二千大钱。尽管这样, 还是给了祥林嫂一线希望, 她愿意用自己的血汗钱去赎罪, 重新做人, 她是高兴地去了, 神气地回来了, 她似乎看到了自己回归主流社会的希望。

鬼神或许能够宽恕祥林嫂, 可是鲁四老爷他们并不宽恕, 认定祥林嫂罪不可恕, 无法挽回。四婶的一声断喝:“你放着吧, 祥林嫂!”再次表明祥林嫂永远不能被这个冷漠的社会接受, 永远不能获得做人的权利, 甚至想做奴隶也不可能, 只能被钉在礼教的耻辱架上, 判处死刑。祥林嫂彻底崩溃了, 有如白天出穴游走的小鼠, 永远地垂下头去。

祥林嫂倾其所有, 换来的却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让祥林嫂遭受致命一击。

3.祥林嫂的形象分析 篇三

关键词:祥林嫂 悲剧形象 需要层次论 典型情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笔下一个饱经世态、抗争无门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形象,一直来以其强烈的悲剧意义和典型的现实意义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

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其基本特征是以悲剧性的矛盾作为戏剧冲突,即具有肯定素质的主人公遭受挫折以至毁灭,唤起人们以悲为特点的审美感受。《祝福》中,祥林嫂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善良、朴实、勤劳美德的旧中国女性,在各种矛盾冲突的争斗中,经历了人们难以承受的种种打击和挫折后,一步步地走向毁灭。

关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人们多从社会学的角度加以分析,认为其悲剧是由社会因素所致,甚至具体为封建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这四条绳索的共同勒杀,得出封建礼教害人的结论。这固然是从社会的、政治的、阶级的方面来加以考究,但笔者认为,悲剧是由于必然的矛盾冲突而导致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换言之,就是人的内心需求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经过挣扎、抗争,最终毁灭,从而唤起读者的悲悯或恐惧。其中社会大环境固然是主要因素,但不可忽视的还有人物自身的心理需求与现实的矛盾。

“文学是人学”,从根本上说,文学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是对人的精神关怀。文学作为人学所体现的文化意义是对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对人的生存意义,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意义,对人类未来的表现和追问。文学要表现人性,“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德意志意识形态》),说明了人的命运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在考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如果能够将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际的根本动因结合起来,将人物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综合起来,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因此,我们可以转换视界,从心理需要的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人物。

笔者认为,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悲剧心理基因,可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谈起。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他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把人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并按照它们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五个等级(如下图):

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属于维持生命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逃避危险等;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即人际和交流情感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名誉、威望等)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进行创造行为等。

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个阶梯,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称为驱动行为的主要动力。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低级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社交需要为中间层次的需要,基本上也属于高级需要。这五个层次中,较低层次是高一层次的基础;而高层次需要的产生,必须在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实现。

尽管对于马氏这一理论至今有着不少争议,如: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划分、各种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立体交叉、需要的越级发展等,但它毕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祥林嫂作为悲剧人物形象的层次需要心理基因

参照以上马氏的有关理论,笔者发现,祥林嫂一生其实就是不断追求各种心理需求满足的过程。而她的人生悲剧,实际上就是这一过程的失败和理想的覆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典型情节加以考证:

(一)“逃跑”凸显安全的需要

祥林嫂的出逃实际上就是出于第二层次安全的需要。第一任丈夫(祥林)死后,她成为婆婆的私有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婆婆卖掉以成全小叔子的婚姻,她时刻感受得到这种潜在的危险,所以这时的她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脸色青黄”。渴望安定、自由的内心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要么殉节、要么屈服、要么逃跑!她“两颊还是红的”,年轻、有力,生计不成问题,第一层次生理需要无须考虑,“安全”是当务之急——她选择了逃跑。

在鲁家帮佣既“满足”了她维持生命的需要,更给她以安全的保障,所以她不去计较受人剥削、地位低下,反而“满足”,安心做奴隶,嘴边有了“笑影”,人也“白胖”了。祥林嫂所希望的,所感到满足的,原来是一种作为人的最低的生存条件,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生活,因而这希望和满足本身便是带着悲剧性的。

这种满足在我们看来是何等低微和可怜,正是这样的“满足”折射出封建礼教压迫下妇女的“非人”情状:她只要维持温饱、求得安定,地位、自尊和其他是不足言道的。

(二)“出格”透露出可怜的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

拗不过婆婆的祥林嫂再嫁时“出格”的表现也值得注意。她以死相拼,“一路只是嚎、骂”至哑后,“一头撞在香案角上”,“鲜血直流”,被“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笔者看来,她一方面是受封建伦理“一女不嫁二夫”的影响,以“贞节”维持她那可怜的“体面”(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并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去实现“从一而终”的目标(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说这是一种“名誉”的维护,如果说这是一种自我实现,马氏理论中的较高层次需要在祥林嫂身上却显得那么畸形和病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她似乎也萌发了不愿受人摆布,不愿像牲口物品一样被买卖的朦胧意识,这也许可以归入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作为一个人,她也需要起码的人的待遇,她有自己的人格,她是自己的!如果说祥林嫂的反抗动机是模糊而不明确的,而读者们分明可以感受到那种自我意识与现实的对抗和斗争。而这一次是自杀未遂的她屈从了“命运”的安排。

(三)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好运”

“交了好运”的祥林嫂享受到了短暂的“幸福”——男人(贺老六)有的是力气,没有婆婆的脸色,自家有房,母子皆胖……至此,温饱不成问题,安全亦是无忧,归属和爱(夫妻恩爱、亲子之爱)尽情享受,在深山野墺中无须考虑贞节名誉,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阿毛身上由他实现……对于一个旧中国的普通妇女来说,这已经是个完美的归宿:五个层次的需要竟然一一得到满足!尽管这些也并非健康和健全需要的满足,但在历尽苦难的祥林嫂身上是何等幸运。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段经历一直让她念念不忘甚而人格分裂。

(四)“捐门槛”无法规避全方位需要的沦丧

然而好景不长,灾难和不幸总是像影子一样威逼着祥林嫂。当她再次出现在鲁镇,便是出于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了。夫死子亡,大伯子收屋,使她再次面临生存的威胁。本能地,她回归鲁镇——这里曾经收留过她,给过她短暂的安全与“快乐”。不仅如此,祥林嫂心里产生了第三层次归属和爱的需要——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她不止一次地向别人诉说:“我真傻,真的……”,为的就是渲泄情感、取得同情,另一方面也是她对儿子的死的自责。当这一需要在开初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祭祀时四太太一句“祥林嫂,你放着罢!”成为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祥林嫂无可避免地逐一丢失了她的种种心理需要。

祥林嫂自我实现的需要早就随着儿子的夭折而宣布死亡。归属和爱的需要终因人们的厌烦、唾弃甚至取笑而缄默。

她不甘心被轻贱和蔑视,内心转而产生了一种向往——需要尊重。她所希望的“尊重”,其实只是维持一种做一个普通女仆的体面。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是想“做稳奴隶”的一种奢望。因为在大家眼里,如此“败坏风俗”克夫克子的“不祥”之人理应打入另册,不应享有这个权利。为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柳妈的好心和故意提醒下她果断地捐门槛,以为可以找到替身,既可摘去不清白的帽子扬眉吐气,又免除死后阴司锯身的恐怖,与儿子团圆。事实证明,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冬至祭祖时四太太的又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直接而有力地击碎了她的幻想,宣布了她的心理死亡!

自我价值的迷失,没有尊重、没有归属和爱,死后对阴间地府的恐惧更让她彻底丧失安全感(祥林嫂死前不停地追问灵魂的有无即是明证)。

三、心理需求缺失是祥林嫂悲剧的诱因

备受精神折磨而百无用处的祥林嫂终于被鲁家扫地出门,沦为乞丐,最后连基本的温饱也丧失了。她既希望死后有灵魂,可以让死掉的一家人团聚,又恐惧地狱酷刑的变本加厉,更增添末路的犹疑。带着生理上的饥寒交迫,内心惶恐惊惧,沦丧了爱和归属,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祥林嫂倒毙在除夕祝福的风雪夜里,羸瘦的尸身分明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丁玲)辗转于各种矛盾中的祥林嫂在选择、在挣扎又在不断失败;一次又一次争取尊严而得不到、要自主而不能、欲有家而破灭、想做奴隶而不得……最终在无比失落、失望和惶恐中结束生命,在鲁镇的祝福声中挣脱无神的躯壳,留给人世间的是无尽的悲怆和拷问。

造成这样的悲剧,不是个人,而是社会,——在作品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矛盾纠葛。究其一点,就是人物内心的各种需要渴望得到满足而现实又不允许。我们惊讶地发现,在祥林嫂身上,五个层次的需要都有所体现。虽然她更多地是在较低级的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层次上试图获得满足并为之付出巨大代价,这些沉浮甚至几乎构成了她一生悲剧的大部分,而对于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较高级需要尽管愚昧和变形,却更真实而深刻地表现出祥林嫂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在特定文化生态背景下的悲剧。鲁迅先生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领悟,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悲剧揭示了人的心理需求和现实关系的深层内在联系,显示出高明的艺术技巧和非凡的智慧。

在各种心理需求得而复失的巨大变动中,在厄运纷至沓来的沉重打击下,祥林嫂心如死灰、形同活尸,剩下一副没有精神的躯壳而至生理死亡。“灵魂的有无”集中了她对所有心理需要缺失的苦闷和彷徨,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又何尝不困扰着鲁迅先生、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编[M].金隐铭校勘.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2]王雁.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袁鼎生.文学理论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丁玲.“五四”杂谈[A].丁玲全集(第7卷)[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4.《浅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原因》 篇四

悲剧原因

摘要:祥林嫂是鲁迅在《祝福》中写到的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封建宗教制度下、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女性悲剧形象,是一曲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得封建农村妇女的悲歌,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妇女,纵观她的一生,是一个充满了血和泪的一生,是令人心酸肠断的一生,她的悲剧命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认为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祥林嫂

封建

一、长期的封建制对人的影响﹙周围人的悲剧﹚

千百年来,由于长期受封建制的野蛮统治,造成了中国劳苦百姓的麻木、愚昧。⒈鲁四老爷。①首先从《祝福》中的第一段的描写上:“他是我本家,比我大一辈,应该称之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文中还有鲁四老爷的“一见面就寒暄,寒暄之后就说我胖了,说我胖了后即大骂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当时的新党也就是维新派,而康有为正是当时清末维新派的领袖,鲁四老爷将骂的矛头直指康有为,可见他憎恨的是最先改革帝制得人,可见他在政治上守旧顽固,他是封建制度的忠实维护者。②再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来看。祥林嫂初到鲁家时,鲁四老爷“皱了皱眉”,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中国的思想中,丈夫死了后成了寡妇但未嫁是守节应该是烈女,应该是受到尊敬,就算没有受到尊敬也不应是讨厌啊,但为何鲁四老爷却“皱皱眉头”其原因是因为祥林嫂是个死了丈夫的寡妇,是个煞星,可见鲁四老爷的思想极为封建,在祥林嫂被她婆婆强带回去后,鲁四老爷说了这样一句话“既然是她的婆婆要她回去,那又什么话可说呢”,鲁四老爷的这一句话实际上是对封建思想的一种维护,等到祥林嫂再次丧夫丧子之后,鲁四老爷鉴于向来雇佣女工之难之理勉强收留了她,中国有句古话“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妇不嫁二回”,而祥林嫂不但嫁了二回男,还丧了二夫,这在鲁四老爷看来非常不吉利,在祭祀时,把她从祭祀的大典中排除了,怕她玷污了祖先,综上所述,鲁四老爷是一个极为守旧,极其顽固的封建制度维护者,从而加剧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2.柳妈。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下层的劳动妇女,虽然柳妈的话语不多,但从少数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她的愚昧与无知麻木。柳妈是个信佛之人,当祥林嫂又向她说起过去的事时,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并阻止她说下去,接着是盯着她额角上的伤疤逗弄再用诡秘的神情说恐怖的鬼怪之事,劝她捐门槛后又把祥林嫂额角上的伤疤之事传播出去,柳妈是个以慈悲为怀的信佛者,但对祥林嫂,她不是对不幸者的同情,而是对弱者的戏耍,柳妈像祥林嫂“指路明径”捐了门槛后,祥林嫂极度轻松,以致在祭祀时坦然去拿祭祀用的酒杯而被喝止,而后精神崩溃并最终沦为乞丐,柳妈将封建鬼神说,将天堂地狱之封建说带给祥林嫂,使文章的一开头就出现了祥林嫂问我堂地狱的说法,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推上了一个新的起点。3.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受封建思想残害的人。上面提到的鲁四老爷和柳妈只是当时那个社会中千千万万中的两个典型的人而已,而这两个人代表的却是当时社会的绝大多数人,例如《祝福》中的卫老婆子、丫鬟、祥林嫂的婆婆、叔叔、大伯等等,正是当时社会普遍人的愚昧、麻木和无知,才有了祥林嫂的悲剧,并不是其中的一两个人导致了她的这种悲剧而是众多被麻木的周围人在她的身上雪上加霜。

二、封建婚姻(婚姻悲剧)

《仪礼·丧服·子夏传》中提到:“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小”将这句话引申为: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妇女应对男性服从。《周易》中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后来要求妇女殉夫守节,限制寡妇改嫁等,从这些上看,都说明了妇女在当时没有自己的地位,要依附男人而活,虽然《祝福》中的祥林嫂所处的年代是民国时期,但那时受封建思想毒害严重,大部分人都沉浸在旧时代里,在祥林嫂的第一段婚姻中就有着一定的婚姻悲剧。祥林嫂的第一个丈夫比她小十岁,文章中提到祥林嫂大概二十六七,那么她嫁的是一个才十六七岁的人,那么,这是祥林嫂所愿意嫁的吗?虽然《祝福》中并没有提到,但可想而知当时她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人家的人,死也是人家的鬼”所以当她的婆家要把她抓回去也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事,在现代的社会,如果丈夫死了,自己是有权再嫁与不嫁的权利,可祥林嫂是在她婆婆领了她的一千七百五十文钱后,在她淘米的时候两个山里男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把她抱进船去的,她们像对待一只牲口一样对待祥林嫂却是理所应当的,为什么她们敢于这样做呢?就是那些所谓的三从四德中的“既嫁从夫”的封建夫权在支持着她们.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中,嫁给了贺家的贺老六,但这段婚姻并不是她愿意的,她的婆婆为了给他的小叔子娶老婆,将她强行嫁进了深山野鈎里,为什么她的婆婆敢这么做呢,因为封建的礼教,封建的宗法制度,然而,在那个社会里,这种事却是屡见不鲜的,从卫老婆子和四嫂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太太,我们见的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寻活得也有,抬到男人家闹的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对于这一段强加的婚姻是反对的,她在成亲的那天,“趁他们不小心松了手,就一头撞在了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可是在那样一个社会里,她的脖子上绞着封建礼教这条绳索,使他的反抗不成功,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中终于交上了好运,“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上头没有婆婆,房子是自家的”还添了个大胖小子,但天有不测风云,她又经历了一次丧夫甚至丧子,家破人亡。三从四德中的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小”,现在她既无父无夫也无子,照理封建的婚姻制对她制约不了了,但在她还沉浸在丧夫丧子的悲痛里的时候,她的大伯来收了她的房子,将它赶走了,使她无家可归了。封建的宗族制又开始在制约着她,封建礼教一方面 要求妇女们在婚姻上要从一而终,做贞节烈妇,鄙视寡妇再嫁,一方面又要无情的剥夺她们做人的权利。在封建婚姻夫权、族权的制约下使祥林嫂慢慢走向悲剧的深渊。

三、祥林嫂的奴隶性格(自身悲剧)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烈妮娜》的开篇话中写到:“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祥林嫂的不幸既有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共同不幸,也有她个人所特有的不幸。李长之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和奴性”《祝福》中的祥林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下层农民阶级的愚和奴性,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在祥林嫂的一生中,她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绑缚在了奴隶的战车上,主要体现在:①祥林嫂本是卫家山一家打柴为生的农户的儿媳,在比她小了十岁的丈夫死了后,为了逃避婆家的转卖,她逃到了鲁镇,在卫老婆子的帮助下,做了鲁四老爷家的长工,在《中国现代文学采英》中写到“她是一个善良、朴实、敦厚的贫苦农村妇女,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的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祝福》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要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个人挡着”可见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劳动取得这个社会对她这样一个寡妇的承认,“然而她反而满足了,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知道这时的祥林嫂已经做了奴隶,而且是暂时做稳了奴隶。②祥林嫂在暂做稳了奴隶后却好景不长,她被婆婆强行卖给了深山里做了农民贺老六的老婆,在《祝福》的描写中,祥林嫂当时是反抗了的,在四婶与卫老婆子的对话中可以知道祥林嫂在拉出较来后,在两个男人和她小叔子使劲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了案香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然而,我觉的正是祥林嫂的这种反抗才使的她的奴隶性格凸显出来,她反抗再嫁,在改嫁的过程中,这种“出格”的强烈反抗,维系的是“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礼教信条,她的反抗并不是像《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那样是为了维护对爱情的忠贞而勇敢的反抗,刘兰芝的反抗体现的是对爱情的追求,是对自我的人生价值的追求,而祥林嫂的反抗是想获得封建秩序的认可,她受尽了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被摧残麻木的自觉和不自觉的去维护了封建的礼教,她已经暂时做稳了奴隶,要以奴隶的身份去维护奴隶。③还是从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来看,她是好运的,“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年底还生了个孩子,本来这种奴隶式的生活可以这样一直过下去,然而,这个社会却要让她又作奴隶而不得,她的第二个丈夫不久死于贫病,儿子阿毛也被狼吃掉了,族中的大伯收了她的房子,她走头无路了,这个社会竟将她继续做奴隶的资格都剥夺了,她却顺从了,不反抗了,再次回到鲁家当帮工,从而过上了连奴隶都不是的生活。④正在她连做奴隶都不能的时候,迷信的柳妈又对她讲述了阴间的惩罚:“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了阴间,那两个死鬼男人还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不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祥林嫂被听了柳妈的话害怕了,她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了门槛,“给千人踏,万人跨,好赎了自己的一世罪名,免得死后到了阴间再受酷刑”她终究信服了封建,迷信,终究被这个社会所吞噬了,麻木地去服从了、维护了封建礼教与迷信

纵观祥林嫂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周围人的愚昧或封建婚姻夫权或者是封建族权的某个单个原因所导致的,也不仅是祥林嫂自身奴隶和被奴隶的性格所导致的,她的悲剧的一生是这个吃人的封建社会将周围人的愚昧、封建婚姻制的可悲及祥林嫂自身的原因一起导致的,每一个悲剧的原因就像是一幅催化剂,当这三种催化剂全部融在一起的时候,她的生命才开始真正的被吞噬掉。

参考文献: ① 鲁迅《祝福》摘自《彷偟》上海《东方杂志期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

② 鲁迅《灯下漫笔》摘自1925年《莽原》周刊第二期和第五期

③ 沈振煜《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摘自《中国现代文学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④ 《礼仪·丧服·子夏传》

⑤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2008-6-1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⑥ 钱谷融《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载《华东师大学报》1981年第四期增刊

⑦ 周作人、周建人《书里人生》河北教育出版社

⑧ 唐荣昆《关于祥林嫂的死》摘自《名作欣赏》1986年第四期

5.祥林嫂的形象分析 篇五

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是有一年的初冬,鲁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就带她进来了,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头上扎着白头绳”,这是因为丈夫新死,所以鲁四叔颇讨厌她是个寡妇,但鲁四婶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鲁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这是这个悲剧人物第一次在鲁镇的出场,穿的是“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祥林嫂到鲁镇并没有得到婆婆的允许,她是逃出来的,所以过了不久即被婆婆带的人抢了回去,逼她改嫁给了山里的贺老六。她的第二次婚姻到底怎样,“我”也不清楚,只有通过卫老婆子的口约略知道点,但那是真实的吗?她说祥林嫂“交了好运”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祥林嫂竟又站在鲁四叔家的堂前。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头上的白头绳已然不是先前的白头绳,但那身衣服却仍然是那身衣服,——“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

这三四年的“幸福生活”对祥林嫂来说似乎像一场梦一样,当初是如何离开鲁镇的,现在怎么又回来了。变化的仅仅是她脸上那仅有的一点血色没有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三四年后穿的还是三四年前的那身衣服呢?鲁迅先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在卫老婆子畅谈祥林嫂的“幸福生活”时,不动声色地作了“看客”,现在他又不动声色地作了回答,——就是这样的“幸福生活”!

这个细节描写在小说中似乎微不足道,但我们在教学中却不能忽视。教师可以从这个细节入手,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讨论。难道祥林嫂一年四季都穿这身衣服?难道她就没有其他衣服了?我试图把这些感受和疑问交给学生。有学生说:“我认为这和白头绳一样,是属于‘守孝’的衣着,是她恪守妇道的一个表现,从侧面可以看出她的善良、质朴。因为她前夫去世时她来鲁镇也是穿这身衣服的。”他觉得祥林嫂有其他衣服。“当然了。她不可能只有这一套衣服的,卫老婆子说的不是完全没有可信的地方,所以贺老六不会一件衣服不给她买的。”有学生反驳说:“可我注意到,鲁迅先生在描写到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四叔家时,说:‘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也就是说她并没有带其他包裹,怎么还谈得上有其他衣服呢?”有些学生就提出了一种可能:“她有其他的衣服,但和房子一起被大伯占有了,因为她在失夫丧子后是被大伯赶出来的。而她自己那身衣服是当初她自己带去的,东西是她自己的,仅此而已。”我就问她,你认为这可能反映了什么问题?她说:“这是封建族权使她无法获得最后的一丝安慰,剥夺了她在夫家的生存权。总之,这一切加重了祥林嫂的悲剧性,深化了主题。”我觉得她说得真好。

还有学生说:“我还是认为衣着未变,是没有经济条件改变,是贫困的生活不允许她去改变。她结婚后不久就有了阿毛,生活的负担很重。鲁迅先生是想突出她生活的贫困才故意这样处理的。”我这时补充了一些看法:记得1956年拍的电影《祝福》里,——这是夏衍先生编剧的,加入了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参考。贺老六当初为了娶祥林嫂,向七老爷借了四十吊高利钱,分三年还清,实际上这是无法还清的;而在贺老六重病不能劳动时,他吃的米饭还是祥林嫂又借的一吊钱买的,就是说,旧债未还,新债又至。可想而知,在这个所谓“交好运”的新家里,生存时刻都面临着危机,他们似乎很难去考虑穿着问题。有学生马上提出疑问:其他什么衣物都没有似乎难以置信啊!有学生很善良地说出自己的解释:“衣服少,能不能说她生活节俭呢?我想三四年中她不会没给自己做一件粗布衣服吧!她会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自己的儿子和丈夫,或者拿去还债。这还是透露出她本性的善良。”还有的学生回答说是以不变衬她的变,衬托眼睛的变化„„

其实这个问题到此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我们也不必强求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正是因为这个问题鲁迅当初没有加以说明,教参也没有谈及,正好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学生们不无道理的回答,无疑填补了作品的意义空白。这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小说内涵的认识,对他们认识小说主题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6.比较窦娥与祥林嫂的反抗 篇六

窦娥与黑暗官府斗争的高潮即反抗的高潮出现在第三折。

“没来由犯王法, 不提防遭刑宪, 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没来由”是无缘无故的意思, “不提防”是没想到的意思。像自己这样一个贤良孝顺, 知礼守节的封建社会样板式的女子, 无缘无故遭此千古奇冤, 怎能不将控诉的矛头直指封建世俗权力机构——封建官府?

而窦娥到此并不满足, 于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社会赖以维系的神权。在封建社会里, 上层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 宣扬“君权神授”, 就是普通百姓也要尊奉“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的原则。

然而, 饱受冤屈的窦娥却对天地鬼神产生了怀疑:天地呀!你只应该把清白和污浊仔细分辨清楚, 可是怎么混淆了好人和坏人呢?做好事的人受贫穷又短命, 做恶事的人反而享富贵又长寿。这到底是为什么?她百思不得其解。你们这些黑天白天挂在天上的太阳、月亮呀, 你们这些掌管人们生死大权的天地鬼神们呀, 这到底是为什么?……她终于了然:天地呀!你们做事竟这样怕硬吃软, 原来也是这样顺水推船!地呀!你不分好坏凭什么做地!天呀!你错判善恶白白地做天!至此, 窦娥才把郁积在心中的怒火像火山爆发一样倾泻而出。这掷地有声的言语, 这惊心动魄、痛快淋漓的质问, 直问得“天地”低头不语, 哑口无言。

窦娥反抗的高潮表现在临刑前的三桩誓愿。第一桩“血溅白练”, 目的是“等他四下里皆瞧见”, 好让人们“见得湛湛青天”。把自己的冤情传播出去, 激起人们对黑暗腐朽官府的仇恨。第二桩“六月飞雪”,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 免得我尸骸现”。高洁之躯不受污浊的世俗的玷污, 与封建官府彻底决裂。第三桩“亢旱三年”, 让人们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使百姓有口难言”。使他们得到报应, 受到惩罚。

联系第四折 (课本没有选这折) , 窦娥的反抗精神就更加完整地体现出来了。她死而不已, 继续与腐朽黑暗的官吏们斗争。她的鬼魂向窦天章讲述冤情, 使得沉冤得雪。天可怜见, 一个弱女子与黑恶势力的斗争竟能表现出如此的“韧的战斗”精神。

窦娥的反抗是明确的, 她反抗没有爱情的婚姻, 批判昏庸腐败的官府是造成人间悲剧的元凶;窦娥的反抗是积极地主动地, 坚决彻底的, 毫不退缩的, 窦娥自从了解官府的黑暗, 便没有对它抱有任何幻想, 拼却一身剐也要与昏庸腐败的官府周旋到底。

从某种意义上讲, 窦娥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殉道者的色彩, 践行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纯”, 实现王道乐土的义务。从而窦娥便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 将滥官污吏都杀坏, 与天子分忧, 万民除害。”窦娥是作者心中的英雄模范人物, 作者也极力赞扬这位巾帼英雄。窦娥仿佛是作者的代言人一样, 从她身上, 我们依稀看到了那颗“蒸不烂, 煮不熟, 锤不扁, 炒不爆,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影子。

鲁迅先生也是一位关注下层劳动人民命运的大师。他笔下的祥林嫂与窦娥相比就显得很盲目, 很被动, 很软弱, 甚至有些猥琐。

祥林嫂初到鲁镇是从婆婆家里“逃出来的”, 这是一次为了生存的反抗。在鲁四老爷家里, 她承担着繁重的劳务, “然而她反满足, 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可以想见, 祥林嫂在婆婆家里受到的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到什么地步!但是, 我们必须注意:祥林嫂的反抗是被动的, 不逃是无法生存的。

更可笑的是祥林嫂的抗婚。样林嫂改嫁时可是闹得异乎寻常, “她一路只是嚎, 骂, 抬到贺家坳, 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 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 一松手, 阿呀, 阿弥陀佛, 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 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 鲜血直流, 用了两把香灰, 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反抗是够激烈的了, 但令人费解。这个不幸的女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只有和贺老六共同生活的几年是幸福的。这种反抗不是很盲目, 很糊涂吗?

祥林嫂的反抗又是软弱的。面对鲁镇人们的领潮热讽, 她选择了沉默, 甚至愚昧地花掉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捐了一条门槛;祝福时四婶不许她动祭品, 她不敢争辩 (因为她捐过门槛了) , 从此吓成了“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直到死也只是对“地狱的有无”产生怀疑, 或者只是既希望其有, 又希望其无的矛盾心理。

祥林嫂的一生是可悲的。鲁迅说:“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样看来, 鲁迅创造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不是为了歌颂, 而是为了批判和疗救。就是哀其不幸, 有没有怒其不争就不得而知了。

7.祥林嫂的双重命运探析 篇七

一.双重的奴隶

祥林嫂的最大愿望就是凭自己的善良勤劳、朴实淳厚、坚忍抗争去换取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然而长期受封建思想文化的浸淫,祥林嫂想实现这一“崇高”而又基本的理想又何其艰难。诚如鲁迅杂文《灯下漫笔》所言,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便始终浮沉在这两片相通的死海之间。

二.双重的妇道

妇道是封建礼教为妇女制定的行为规范,除守节、孝敬外,最重要的两条就是卑顺和勤谨。祥林嫂本是卫家山一带以打柴为生的农户的儿媳,在封闭的山区受到封建礼教的浸熏因而逆来顺受。祥林嫂勤快能干已超出了传统“妇工”的纺织刺绣。丈夫死后逃到鲁四老爷家打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祝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祥林嫂正是凭着又“妇工”又“男工”的两大优势,才在频频皱眉的鲁四老爷家立足,从事难做的家政。“然而她却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对她,似乎是“暂时做稳了奴隶”。

但好景不长。不久,祥林嫂就被婆家人抢走,沦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境地。祥林嫂被暴力强逼再嫁,失去做人的尊严与自由,八十千大钱就被卖给了深山里的农民贺老六做老婆。幸而新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旁人认为她交了好运,她就又“暂时做稳了奴隶”。

然而,这种奴隶式的生活也没有长久。第二个丈夫不久死于贫病,儿子阿毛又被狼活活吃掉,族中的大伯又收去了房子。这个双重寡妇“想做奴隶而不得”,只好再次到鲁家打工。可是鲁家及鲁镇的人以嘲笑她的痛处,填补自己的空虚生活,都认为她“不干不净”,鲁四更是认为她是“败坏风俗”的“罪人”、“谬种”。四婶的多次禁止她摆放祭品,彻底打碎了祥林嫂做人的最后希望。由此可见,封建宗法势力没有宽容祥林嫂的再嫁再寡,剥夺了双重寡妇“当牛做马”的资格,使她沦落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悲境地。

三.双重的虐杀

悖论的封建道德铸造了祥林嫂自觉的奴隶性格,祥林嫂不仅麻木不仁地接受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双重压迫,更遭到封建礼教与封建神权迷信两支毒箭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摧残虐杀。

不可否认,祥林嫂对她的命运有过抗争,然而她的抗争是在礼教与神权编织的网络中进行的,她的抗争不过是想继续恪守礼教道德的可悲可笑的行为。她拼死抗拒嫁给第二个丈夫,不惜一头撞在香案上,固然表明她不愿被婆家当做牲口一样地出卖,维护基本的“人权“,但她捍卫的仍是“从一而终”的礼教戒律。她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去维护封建礼教,成了十足的双重的封建礼教受害者。

祥林嫂再次成为寡妇后,她的遭遇更为可怜,她成了“败坏风俗”的“谬种”,“不干不净”的“罪人”。她烹烧的东西祖宗都不吃,失夫丧子的悲哀被大家咀嚼成为“渣滓”。不仅如此,封建神权又借柳妈之口,给祥林嫂的灵魂套上了神权的枷锁。祥林嫂为了洗去一世的罪名,不惜将积年的工钱送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做替身,她想“给千人踏,万人跨”,她赎了“罪名”,恢复“人”的地位,免得到阴间再受酷刑。然而,主人的一声断喝“你放着罢,祥林嫂!”使她的精神山陵轰然坍塌。从此,她的记忆与体力大不如前,终被鲁家赶走,沦为乞丐。更为可悲的是,封建势力的高压,摧残,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祥林嫂耿耿于死后有无魂灵,怀着对“下一世”的深刻恐惧走向死亡,从肉体到精神都被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血盆大口彻底地吞噬。

四.双重的结果

祥林嫂到底是怎样死的?《祝福》并未交代,由此出现了多种说法,其中主要的有两种:

一种版本——被动的死。祥林嫂惨死在“祝福”的雪地里,电影《祝福》的处理:论为乞丐的祥林嫂,得不到鲁镇人的同情施舍,在“祝福”的鞭炮声里,僵直的目光凝视着茫茫的冰天雪地,最后又冻又饿,倒在风雪交加的野地里。

一种版本——主动的死。祥林嫂是自杀死亡。祥林嫂被鲁家赶出来之后,体衰力竭,孤苦无助,她被人们视为不洁的异物。尤其是她的灵魂还锁着对“下一世”的恐惧,面临的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与其冻死、饿死、恐惧死,不如尽早主动结束生不如死的人生。

究竟哪种死法更合乎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还没有定论。历来的讨论者大都认为没有必要细加考究,因此无需作出明确的判断。

笔者认为结局是殊途同归。鲁迅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倾注了无限同情,但他并不仅仅让读者停留在对这一不幸女人命运的关怀上,而是希望人们能透过人物的悲惨命运,看到封建宗法制度的荒谬无理。祥林嫂拼死抗婚再嫁,却要承担二婚的罪名,捐门槛赎罪“自救”,却不能被礼教社会容忍,最后只能在两难的处境中走向死亡。全文通过塑造祥林嫂双重悲剧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神权迷信极端虚伪、残酷的本质,强烈地传达出鲁迅对传统道德的否定与批判。

上一篇:羞愧的同义词是什么下一篇:一本书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