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2024-09-25

海伦凯勒第二课时(精选6篇)

1.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篇一

《海伦凯勒》的第二课时教案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2、我们来看一看海伦﹒凯勒,(课件出示三幅海伦不同时期的照片及海伦生平简介),了解海伦生平,海伦真的很了不起,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海伦﹒凯勒

二、整体感知,走近人物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海伦幼时的不幸,一场重病让小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年仅一岁半的小海伦从此掉进了一个无声无色的世界。她的这种异样的身体使她的人生之路变得困难重重,可是尽管如此,海伦对自己的生命还是充满喜悦和热爱!她没有放弃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同学们还愿意读课文吗?其实读书就是走进课文,与文中的人物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认识人物的品格。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听清要求:用一个词来形容海伦,并说出你的理由。学生交流。将学生说的有道理的词板书在黑板上。

2、同学们,你们都对海伦有了属于自己的感受。不过,在你们的回答中,我注意到这个词,大家请看(板书)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3、请大家读读这个词(两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借助工具书搞明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

1、现在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一道道充满你智慧的波浪线。谁来说,你找到的句子是什么?

2、出示: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请齐读这段话。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出来。

(2)你发现了什么词?(根据学生回答,相继红色强调)

A、不分昼夜师相机点拨(无论白天黑夜,是的,海伦的世界中只有黑暗,也许,妈妈嘱咐了多次海伦,睡吧,海伦哪顾得上休息啊!)像一块干燥的海绵点拨(此时的海伦渴求知识,求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每天的开始,海伦就是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吮吸着,直至这块海绵装得满满的,饱饱的。)

B、拼命摸读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拼命?联系后面的摸出了血点拨(我们知道盲文是向外凸出来的,由点数和点位的不同来区分,只能靠着手指慢慢地、仔细地摸读,这样的学习远远比我们正常人来得困难。你能想象到那份艰难吗?)不停地书写点拨(我们能想象海伦当时学习情景吗?边想象边读肯定可以读得更好。)

C、如饥似渴点拨(什么意思?海伦渴求什么?课文用了一个恰当的比方来说明海伦的如饥似渴,能找到吗?她是那样的如饥似渴:夏日的午后,她是那样的如饥似渴:冬日的夜晚,此时知识就是维持海伦生命的.精神食粮,如果这时夺去她学习的知识,那就是夺去她的生命!)

D、摸出了血(当时海伦年仅7岁,为了学习,她小小的手指头竟摸出了血,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即使摸出了血,海伦有没有喊一声疼,叫一声苦?倒是沙利文文老师心疼不已)

(3)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请大家练习朗读,读出你的体会。指名读,评议。

(4)是的,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海伦她不分昼夜(引生齐读上面一段话)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伦(生齐)这才是不屈不挠啊!请全班再读这段话。3、这段话帮助我们理解了不屈不挠,文中还有哪段话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

4、出示: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又有哪些词跳入你的眼帘?(根据学生回答,突出:夜以继日反复甚至每天坚持)

(2)学语文就要有这样的敏感,通过关键的词语来理解句子。这段话该怎么读好呢?生练读后齐读。

5、当假期到来时,海伦的功课也告一段落。她回到家中,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谁来读读这句话?(3-4生读)可能海伦说得不如我们大家好,可那是一岁半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小海伦,完全靠触觉学习发音,现在,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难道不都是震撼人心的吗?

四、深入体悟,升华认识

1、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知识打开了她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知识就像一道彩虹,照亮了她内心的五彩世界。于是,生活再也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在她的面前铺展开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心中的看到的世界吧!课件出示: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成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齐读。学习让海伦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在她眼中世界是美好的不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八自然段,看看你对海伦有没有新的认识了?

2、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读出语言蕴含的意思。你又对海伦有什么认识?(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残疾人)通过这些,我们发现,海伦的内心充满了(板书:爱)正因内心有爱,她才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她才会将世界想象的那样美好,她才会将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残疾人身上。也是爱,才给了海伦不屈不挠、战胜命运的力量。正是心中充满了爱,海伦才会写出那样多感动世界的文字。

3、许多名人在了解了海伦后,都给了海伦很高的评价,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课件出示,生读。

4、读了这么多,学了这么多,你就不想对海伦说点什么?如果海伦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同桌间先说说看。(可以是小时候脾气暴躁的海伦,可以是学拼写的海伦,可以是学说话的海伦,也可以是获得成功的海伦)

五、拓展作业,激情总结

1、只读了关于海伦的一篇文章,大家就有这样深的感受,如果去读一读更多有关海伦的文章,或者去读一读海伦写的书,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为大家推荐几本,愿意看吗?(课件出示书籍封面:《海伦凯勒自传》、《敞开的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单介绍这些书籍)

课后找机会读一读好吗?

2、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又回到了有声有色的世界。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考上了哈佛大学;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残疾人上;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一生写下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课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记住这位感动我们,感动世界的人吧!(出示海伦图片,并引读)记住一种精神

/不屈不挠

/战胜命运的精神

/请记住海伦

﹒凯勒

记住一种品格/热爱生命/忘我付出的品格/请记住海伦﹒

凯勒

记住一个人/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人/一个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人/请记住海伦﹒

凯勒

2.海伦凯勒第二课时 篇二

[关键词]阅读教学 感受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3-068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主题为“有志竟成”。课文记叙了又盲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童年时期以惊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识字、阅读、写作、开口说话的经历,充分表现了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4.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重难点】

透过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语言文字充分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感受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学习作者紧扣中心精选题材的做法。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物的奋斗精神,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得意”,又“得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第一,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第二,以目标为本,充分取舍文中要挖掘的文字,适度补充相关的课外资料。第三,通过比较、角色体验等方法,走进人物内心,不过分“神化”人物。第四,积极营造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氛围,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言说。

【设计思路】

课文篇幅很长,且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等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准确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人物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应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策略:第一,语言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体会小海伦的不幸遭遇。第二,抓童年主要学习经历,品关键词句,感受小海伦的情感变化和奋斗精神。第三,运用对比,感悟“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通过小海伦身残志坚的对比、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对比、学生与小海伦的对比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内驱力。第四,适时引用,拓展阅读,培养学生走近经典,与名著同行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传奇女子,幼年的时候因为一场重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生活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但是她后来却以优异的成绩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毕业,一生写了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你知道她是谁吗?一起来响亮地说出她的名字。(板书课题,教师引读)

她是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人——读课题。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最杰出的人物。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再读课题。

提醒:课题中的“勒”是个生字,仔细观察一下,记住它,要注意什么呢?

2.出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自由读,初步了解她的生平、代表作等。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同桌合作,轮流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

(1)认读词语,学习生字。

暴躁、脾气、干燥、盲哑学校、不屈不挠

①比较同音字:躁——燥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一组同音字在字形上有何不同?联系词语想一想,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②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挠”字,辨析形近字“饶、绕、浇、烧、晓”。

(2)读准绿线内及文中注音的生字。

吮吸、玫瑰、安妮、甘霖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吮”字。

(3)读句子,感受引号的不同用法。

①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②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个单词。

③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④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⑤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⑥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指导学生发现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突出强调 D.讽刺否定

想一想,这些句子中的引号分别是哪种用法?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读出感情。如:“海伦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呀!”读出喜悦、新奇、激动的情感。

2.根据课文,完成填空,理清文脉。

(1)一岁半的小凯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 )( )。

(2)在沙利文老师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 )( )和( ),学会了用手指( )。

(3)10岁的时候,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 )。

(4)1900年,海伦20岁的时候,她( )。大学毕业后,她( )。

3.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创设语境,体会小海伦的“不幸”。

师:双目失明,意味着她——盲了!小海伦成了“盲女”!(板书:盲)

师:双耳失聪,意味着她——聋了!小海伦成了“聋女”!(板书:聋)

师:人们常说:“十聋九哑”,“聋女”海伦又成了“哑女”!(板书:哑)

师:从此——(出示句子,逐句引读)

(1)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

(2)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

(3)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师: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她,该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这样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孩,最终不仅像正常人一样学会了说话,而且成了大演讲家;不仅学会了阅读和写字,而且成了大作家!那么海伦是怎么学会阅读、写作、说话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海伦·凯勒把自己的故事写进了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这本书成了众多青年人成长、成才的指路明灯。她说:“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去读读这本书,相信你们会对生活、人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3.海伦凯勒第一课时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入情入境体会、抓空白想象、抓关键语句品位,感受海伦•凯勒的坚忍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

3.补充阅读海伦•凯勒的名言、资料,充实人物形象。

4.将文本与学生的人生、精神相结合,升华学生的情感,积淀精神的底蕴。

二、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简介生平,揭示课题

1、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名言。

你们知道这些是谁的名言吗?对!她就是被称为19世纪世界两大名人之一的海伦凯勒。课前,我们同学预习课文的时候,肯定对海伦凯勒有所了解,谁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2、听一听介绍。

投影资料1: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其中有我们同学熟知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 1

界舆论的赞扬。

了解到这儿,你已经对海伦凯勒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敬佩 佩服 钦

佩)就请同学们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课题。

3、过渡:同学们让我们怀揣着一份敬意走进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去感受海伦凯勒艰辛而又伟大的成长历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都预习过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吗?别急着回答,老

师请大家放开声音,再把课文好好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读完课文后,好好地想一想,然后和同座位的同学好好

地说一说。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读一遍课文后,说说看,你认识一个怎样的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勤奋好学顽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等等)

3.学习生字。

(1)指名读,注意正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区别“燥”与“躁”)

4.指名分节读课文,检查课文阅读情况。

5.浏览课文,课文讲了海伦凯勒的那些事?(讨论板书)

失聪失明vv摸读盲文

海伦凯勒学习说话

(不屈不挠)奉献爱心

6.你能给课文分段吗?

课堂总结:通过阅读交流,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先写了一声场大病给幼小的海伦凯勒带来了灾难,后来她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不,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接着写在萨勒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说话,最后写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三)品读第一段。

1.学习品读第一节。

指名读。

讨论:这一节写什么,你从中读出了小海伦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你对小海伦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4.海伦 凯勒(学案) 篇四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 学案 海伦·凯勒

学校

班级

姓名

主备学校:镇江实验学校 审核:实验片区五语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第三单元为“有志竟成”。

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课文写了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由于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渴求知识的故事。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的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2个二类字只识不写。理解“不屈不挠”“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倾诉”“倾注”的意思。辨析“躁”“燥” 两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结合语言环境了解引号的用法。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以及生活的态度。【学习重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同时也能从海伦的经历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资料链接】 海伦一生奇迹: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02—1903撰写出版《我生活的故事》,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成为世界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聋盲人。又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轰动世界文坛。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被称为“世界天使”。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从海伦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客,还被政府称为全美三十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被视为本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全球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称她和拿破仑是19世纪最杰出的两个人物。【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学案

第一课时

评价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志者事竟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 学案

2.学会本课6个生字,2个二类字只识不写。理解“不屈不挠”“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倾诉”“倾注”的意思。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初步感知海伦的精神。给文章分段。4.学习第一段,体会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给海伦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悲哀。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

gān lín bù qū bù náo shǔn xī pí qì bào zào gān zào()()()()()()zào()音 急()()热 mì 茂()甜()()密 qīng()注()盈()澈 fàn()舟()围 典()2.词语解释。

不屈不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饥似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以继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脾气变得暴躁。后来在_______、_________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唤起了海伦对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_________倾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的自传体小说是。

二、课堂助学

1.谈话导入 :十九世纪,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让世界都为之震惊。她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她的名字就是――海伦·凯勒。板书课题。2.预习反馈 3.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脉络。课文主要是选取了海伦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可根据此给课文分段。4.合作探究:

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自学步骤:

①默读第一自然段

②思考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三、当堂训练

1、用“倾”组词,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各句中。

倾: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这部作品()了海伦的许多心血。

(2)郁闷时,海轮就向沙利文老师()心中的烦恼。(3)海伦正在侧耳()远处传来的鸟鸣声。

(4)经过和沙利文老师的()交谈,海伦心中的困惑慢慢的消失了。

有志者事竟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 学案

2、读句子,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今天天气很冷,()海伦照样坚持摸读盲文。()今天天气很冷,海伦()照样坚持摸读盲文。()天气有多冷,海伦()照样坚持摸读盲文。

四、补充阅读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由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发表在美国《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编译而成,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沙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沙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89岁去世,她把所有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沙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并且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有志者事竟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 学案 海伦·凯勒

学校

班级

姓名

第二课时

评价

【课时目标】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海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厄运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感人精神以及生活的态度。结合语言环境了解引号的用法。

【学习过程】

一、温故预习1.组词。

躁()脾()挠()燥()胸()饶()

2.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用其中的两三个词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海伦的敬意。

前所()有 不分()夜 如饥似()夜以()日 不屈不()无边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助学

1.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海伦凯勒,你会一下子想到什么词?(不屈不挠)不屈不挠,这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2.预习反馈。3.合作探究:

(一)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画出来,读一读。写写自己的感受。自学步骤:

① 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语句。

② 有感情朗读画线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这句话表达的情感。③ 写一写你的感受和对自己的启发。

(二)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收获了什么?

(三)海伦凯勒的成功除了靠她不屈不挠的精神,还离不开什么?(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

4.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海伦为什么会永留人们的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此时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有什么启发?自由交流,回答。举出生活中的像海伦这样的事例来。5.学法指导:

学了课文,对我们写作有何帮助呢?想一想,课文围绕着“不屈不挠”怎样选择材料的。

三、当堂训练

有志者事竟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 学案

1.写出下列引号的用法。

1)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2)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3)她用这样生动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2.阅读理解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1)用“√”划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如饥似渴(sì shì)一块(yī yí yì)不分昼夜(zhîu zîu)种子(zǐ zi)2)“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这句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这里把______比作_______,这样打比方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画出。4)写一句表现有顽强毅力方面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海伦,你还了解哪些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了《海伦凯勒》这篇文章,你对海伦的身世有了大致的了解,对她早年的经历肯定充满钦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巩固练习

向天空敞开的轮椅梦

小的时候,她也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其中,她的最大梦想就是上学读书,可是,她却从来都没有得到走进校门的机会。

为什么呢?原来,在5岁时,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但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却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她,就是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她却能发愤学习,学完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来,她又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长达44年的病痛,始终都在折磨着张海迪。常年卧床使她身上长了大面积的褥疮,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也不时地发作,但她却始终坚持着。光是这种精神本身,不就可以写出一本让人感动的书吗?要是换成你,会不会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想要哭泣呢?可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张海迪却没有因此而哭过。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1、短文第三自然段中两次出现“始终”,你从中体会到了___________。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_____。

有志者事竟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 学案

2、可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张海迪没有因此哭过。()

把句子中“追寻”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然后进行比较:哪个更恰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将短文画线的句子转换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海伦·凯勒

生病

失聪失明

奋斗 复聪复明(不屈不挠奋斗)

奉献

永世留名

【教学后记】

5.《海伦·凯勒》教学反思 篇五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

张芳

《海伦·凯勒》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它以感人的笔触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这是一个正常人眼里的奇女子,虽然盲聋哑,可却创造了奇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一生写14部著作,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怎样让海伦精神震撼学生的心灵?怎样让人物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怎样使教学结构简单化,教学思路清晰化?只有真切地体验,走进人物的内心,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深刻认识海伦这一坚强的人物形象。

一、强化情感体验,做好铺垫。

只有深入了解海伦的不幸,才能很好地感悟她不屈不挠、热爱生活的精神。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你从哪里读到了海伦的不幸?"让学生走进文本;接着提出:“在我们看来,世界是有声有色的,你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你又见过哪些美丽的色彩和景色?”我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捂住耳朵装成聋子,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海伦学习说话之艰难,对海伦的不幸感同身受。正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不幸的姑娘,却创造了奇迹,怎能不令人敬佩?怎能不令人震撼?从而为顺利理解全篇课文做好铺垫。

二、教学结构简单化,教学思路清晰化。

课文比较长,人物较多,需要理解的地方很多,有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父母的心疼、沙利文老师的关爱等等,可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什么都抓不好。这一课我抓住“不幸的海伦为什么能创造奇迹”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读自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刻认识了海伦这一坚强的人物形象。

三、阅读文字,大胆想象。

在学习海伦克服困难的情景时,我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层层推进,深入感悟文字,用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我用语言描述: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

没有升起,可是你看到海伦已经在——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还在——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梦乡,海伦——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食指摸麻了,就换中指„„左手的五个手指都摸麻了,都摸破了,血一滴滴滴在书上,海伦忍住疼痛,她就用——右手„„体会到人物不屈不挠之奋斗精神与如饥似渴的学习品质。

四、品味文字,个性化阅读。

本课的重点是研读词句,学生对文字进行多元解读,个性化阅读。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学生一次次与文本对话,不仅体会出环境的美,体会出海伦的勇气和信心,体会出她敢于独步森林,敢于大胆想象未知的世界,更体会她对生活的热爱。教学伊始,学生初读仅体会出海伦的不屈不挠,随着品读的深入,体会逐步全面,海伦敢于与命运抗争,热爱生活和关爱他人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

五、课内延伸课外。

6.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篇六

曾经的刘芳是位文艺范儿十足的女青年,绘画、写诗、书法、唱歌、跳舞,樣样在行。27岁那年,夫妻恩爱,儿子健壮。她又新带了一届学生,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一切都是那么如意。

只有一个小毛病困扰刘芳,那段时间,她总感觉眼睛不舒服,看一会儿书眼睛便流泪。本来也没当回事,她抽空到医院做了个检查。从医生紧皱的眉头中,刘芳感到情况不妙,可现实远比料想的还要糟糕——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当于“眼癌”的代名词。虽然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一,摊到她的身上则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失明。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失明,余生将在黑暗中度过,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刘芳很烦闷。视力急剧变差,视野变窄缩成扁筒状,只能看到前方,两边都是盲区,并且呈消退态势越来越快。就像要抓住救命稻草,她拼命想留住这点即将逝去的视力,想用它来看更多的书和美景,做更多的事,可是又怕加快失去它,但留着不用又担心白白浪费掉这点可怜的视力。刘芳清楚记得,最后看到的一本书是《笑傲江湖》,最后看到的两个字是“语文”两个黑体字。2007年,最后的一点视力像是燃尽的蜡烛,悄然熄灭了。从此,她的世界一片黑暗。

10年的时间,儿子长成了英俊少年,一批批的学生像出窝的鸟儿,飞到外面的世界。而对刘芳来说,却是一个渐渐失去的过程,她痛苦、彷徨、焦虑,可依然无法改变这严酷的事实。“父母、丈夫和孩子怎么办?学生会像以前一样信任我吗?学校会用一个盲人当老师吗?学生家长能同意我继续带孩子们吗?”一连串的问题扑面而来,是就此沉沦还是接受现实奋起反击?思来想去,刘芳决定拼一把。

但学校领导还是找到她,委婉表示可以照顾她病退或者休息,并给予一定的补偿。刘芳一口回绝:“那样说明我的生命已经终止了!”但要留在三尺讲台,绝不是赌气的一句话,要有真功夫才能证明自己。她请同事和学生帮忙,将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全部背下来,重点、难点、厚厚的讲义,全部烂熟于心。不到最后,输赢还两说呢。

刘芳的课越来越精彩,妙语连珠、幽默风趣,枯燥的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起来,知识就像无声的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他们没有嫌弃她,反而用漂亮的分数回报她。她带的语文不仅年级第一,而且出了两个单科中考第一的好成绩。

2008年,刘芳又接到一项新的挑战——心理咨询,这在全校也是新的尝试。青春期孩子的困惑一点不比成年人的少,她将自己变成一个“树洞”,及时消化吸收孩子的问题,并给予耐心的开导化解。

其实,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她是盲人,在家,她扫地、洗衣、做饭、在跑步机上锻炼;在学校,独自下楼、转弯、上厕所,轻松自如。这些背后是无数次的绊倒、磕伤、撞墙。而她就像记忆只有七秒钟的鱼,转眼便忘却那些伤痛,信心满满地开始工作。装了盲人软件后,电脑上敲敲打打,刘芳重拾起了文学梦,竟然创作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已经出版。

虽然失明,但刘芳用另一种方式战胜了黑暗。用她的话说:“即便上天给你关了窗又顺手带上了门,那也没关系。只要有信心,你还可以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别人。”

(编辑/张金余)

上一篇:内贸集装箱码头称重系统信息系统验收标准-广东内贸集装箱监控系统下一篇:超级干货——史上最全100个创意促销方案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