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的作文

2024-08-15

潮流的作文(通用12篇)

1.潮流的作文 篇一

以潮流为话题的作文

随着时光穿梭机的升起与降落,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从走出机舱的那一刻起,我就意识到我落伍了,新时代的潮流洗刷了一切旧时代的痕迹。

这里的年轻人身着个性T血与破洞牛仔裤,发型蓬松与凌乱,大多数佩戴耳机,不时跟随着音乐哼上几句,他们走路时的姿式也是摇头摆尾,神气至极。来自上世纪的我衣着规矩,步伐稳重,在这样轻松活跃的氛围中,简直就是人群中的一个奇葩。

房屋的墙壁已被街头艺术霸占,一条条爆炸性的标语看得我眼花缭乱。理发店的背景音乐多数是摇滚或嘻哈,音量大到足以将新生婴儿的耳膜震破。嘈杂、喧嚣在我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久久挥之不去。

旧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安宁恬静也不复存在,我只想找个宁静的地方坐下,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我想起了一间书屋。我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透着古色古香,绣着花边的窗帘挂在小小的窗台上,一丝幽黄的灯光从窗帘中透出,显得安详而宁静。推门走进,左手边有一架钢琴,一个身着黑色西装的钢琴师在演奏,一支支钢琴曲悠长缓慢,缓缓流入人们的.心中,如清泉一般。

再往里走就是一排排书架,小说、散文、传记充实着人们的心灵。小小的书屋在繁华的都市中,仍能守住一隅宁静。

走过一个拐角,我又看到了它。可它完全变了样,一道道刺眼的白光从窗口透出,划破了湛蓝的天空,窗帘被卸下了,那丝朴素荡然无存。进门,里面的情景更是令我吃惊,钢琴被移走了,悠扬的琴声变成了快节奏的摇滚,各种言情小说、游戏秘籍占尽了风光,从前的经典小说、散文被扔进了一个破旧的角落中。戴着眼睛的学者少了,前来光临的都是所谓追逐潮流的年轻人,书屋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寻欢作乐的场所。

我找到了那个卖书人询问他为何将书屋折腾成这样,为何不能给现在的年轻人提供一个静心反思学习的机会呢?他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唉,潮流啊!”

我失望至极,召唤回时光机准备再次回到上个世纪。原来所谓潮流就是人心浮躁的缩影。

2.潮流的作文 篇二

统一潮流控制器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简称UPFC)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中间是电容器组, 两边通过两组背靠背的逆变器和变压器分别并入和串入输电线路, 通过对两边的逆变器进行控制, 可以分别调节并入线路和串入线路的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从结构上看, U P F C是S T A T C O M和S S S C的结合;从功能上看, 前面的各种装置功能都是单一的, 而UPFC能同时对影响系统潮流的三个基本参数 (电压、阻抗、相角) 进行控制, 从而对有功和无功潮流分别进行双向控制。本文将在分析影响潮流分析主要因素及控制手段的基础上研究统一潮流控制器如何实现对潮流的控制, 以及统一潮流控制的潮流控制范围, 最后介绍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发展。

1 影响潮流分布的因及潮流控制手段

图2是一条输电线上潮流的简化图以及电压电流相量图。1、2分别为两个独立区域, 其中分别有发电机、负载等, 两个区域通过一条输电线连接起来, 图中将整个系统等效为单机无穷大系统。1E和2E分别为两边母线电压幅值, 两电压相角为δ。输电线等效为电抗X, 线路电阻、电容均忽略。如图2 (b) 所示, 两母线电压1E、2E相量差即是线路上的电压降落EL, 线路电流为:I=ELX, 相位滞后EL 90°。

通常线路上的电压降落与系统电压相比是很小的, 即δ很小。假设满负荷运行时每10 km电压降落1%, 则200 km长的线路满负荷运行时的电压降落为20%, 对应的δ是很小的。如设E1=E2, 可以算出δ约为11.5°。

改变线路两端电压的幅值也可以控制潮流。如图5所示, 改变E1的幅值, 相量E1-E2的幅值变化不大, 但其相角变化很大, 相应地, 电流I的幅值变化不大, 但相角变化大, 由于无功等于电压与电流以及它们之间夹角正弦值的乘积, 当夹角较小时, 夹角的变化对乘积的影响很大, 也就是说调整1E或2E的幅值对无功的影响很大。

此外, 在线路中串入一个与线路电流垂直的电压也可以改变潮流分布。如图6所示, 当串入电压与线路电流垂直时 (近似与线路电压同相) , 对电流幅值的影响很大, 但对电流相角的影响很小, 所以主要是改变有功。串入的与线路电流垂直的电压与系统只有无功交换,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调相机实现, 作调整功角之用 (简称调相) 。

而当串入的电压幅值和相角都变化时, 如图7所示, 线路的有功潮流和无功潮流均会变化。对以上三图进行分析会发现图5和图6均可以看作是图7的特例;另外对串联电压进行控制可使之具有电抗器/电容器的外特性, 所以串入幅值和相角均可变的补偿电压的方法实际上可以实现调压、调相和调节阻抗三种功能。

综上, 控制潮流可以采取的手段可分为调整线路阻抗、调整功率角和调整电压三种。传统调整线路阻抗的方法有串联电抗器/电容器;调整功角的方法为利用调相机;调整电压的方法为并联电抗器/电容器;而像图7那样串联幅值和相角均可变的电压则可以完成三种功能。

2 统一潮流控制器对潮流控制的实现

UPFC作为交流电力传输的实时控制和动态补偿系统, 能够实现多种灵活的控制功能, 从而解决输配电中的许多问题。潮流控制是UPFC的基本功能之一, 下面具体分析UPFC的潮流控制功能。

如图1所示, UPFC在结构上由两个电压源型变换器组成。在图中标有变换器1和变换器2的两个变换器的直流端与统一组电容器相连, 形成“背靠背”的结构。两个变换器的交流端之间可以看作是理想的交-交变换器, 有功功率可以在其间双向流通, 而且两个变换器均可以在各自的交流端独立地发出或吸收有功功率。

变换器2以插入变压器的形式在线路中串入一幅值和相角均可控的电压向量, 从而实现其在UPFC中的功能。串入的这个电压体现为一个同步电压源。线路电流流过这个电压源, 从而引起它与系统之间有功和无功的交换。很明显, 变换器2和串联变压器实现了上节中所述的在线路中插入串联补偿电压, 从而完成调压、调相和调整阻抗的功能。

变换器1的基本功能是根据变换器2的需要产生或吸收有功, 通过与直流部分连接产生串联变压器需要的有功功率。直流部分通过变换器2从系统中吸收的有功功率通过变换器1的并联变压器返还给系统。除了满足变换器2的有功功率需求, 变换器1按能要求向系统发出无功或者从系统中吸收无功, 从而扮演并联无功补偿装置的角色。

装置通过某一个变换器从系统吸收的有功功率必须通过另外一个变换器返还给系统, 而无功交换主要由变换器2决定, 并且可以有净交换。所以变换器1既可以作为统一的功率装置的一部分, 也可以与变换器2一样作为独立的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很显然, UPFC的直流部分不必有无功潮流。

3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潮流控制范围

将UPFC应用于如图2~9所示的双机系统中, 以分析其潮流控制范围。从图中可以得出受端的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号表示取共轭复数, , 当时, (2.1) 式表示无补偿系统的情况:

当时, 总的有功和无功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将式 (3) 中的电压值用欧拉公式代入后可得P、Q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无补偿时决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相角δ已知, 由于ρ角在0到180°之间可控, 而δ在0到180°之间变化, 于是在之间可控。

如图2.10所示, 线路可以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范围为:

在Vpq取最大幅值Vpqmax, ρ从0到360°变化过程中, 控制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的圆。圆内所有的点都可以通过调整Vpq的幅值和相角达到, 也就是说, 圆内所有的P, Q水平, UPFC都可以达到。

4 统一潮流控制器应用中的局限性

前文论述了统一潮流控制器具有十分优越的控制控制特性, 但现行应用的UPFC并不多, 影响UPFC投入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其造价和运行费用均很高, 为电力公司难以接受。造成UPFC成本很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 造成其运行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频率高, 功率损耗和器件损耗大。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功能完善, 但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影响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将UPFC的功能在电力系统中实现, 人们一直在寻找降低其造价和运行费用的方法, 如尽力降低电力电子器件的成本和开关损耗等, 但一直都没有实质上的突破。美国西屋公司的Kalyan K.Sen和Mey Ling Sen共同提出了一种新型统一潮流控制器“S e n”Transformers, 它的功能与传统的UPFC相仿, 故称之为“新型”统一潮流控制器, 但其造价和运行费用较传统UPFC有了大幅度下降。

5 结语

U P F C作为第三代F A C T S装置的典型代表, 具有强大的电压和潮流调节能力, 同时也能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本文对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基础性原理进行了论述, 以系统运行人员及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应用提高理论支持。

摘要:统一潮流控制器是一种由串联和并联组合型柔性交流输电 (FACTS) 装置,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中的潮流控制及线路补偿问题都可以由统一潮流控制器解决。首先分析影响潮流分布的主要因素及潮流控制手段, 在此基础上分析统一潮流控制器对潮流控制的实现, 研究了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潮流控制范围;最后简单介绍了统一潮流控制器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潮流控制器,UPFC,交流输电

参考文献

[1]Comparison of the"Sen"transformer with the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Sen, K.K.Mey Ling Sen;Power Delivery,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18, Issue:4, Oct.2003 Pages:1523-1533

[2]唐爱红.统一潮流控制器运行特性及其控制的仿真和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朱鹏程.用于UPFC的串、并联双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5.

[4]谢小荣, 姜齐荣.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萌和潮流和萌的潮流 篇三

01

杨樱:萌这个字最近让人觉得它一下子爆发出来了。但是你真的根据各种被说成萌的东西去寻找规律,又会感觉信息很凌乱。我们会觉得1920年代就流行过的波波头是萌的,1950年代就跑出来的大众甲壳虫是萌的,或者各种猫永远都是萌的。但你要说这里有萌的规律,比如潮流轮回啊,这些好像又都难以解释,那些早期的萌物其实意不在萌,它在当时的诉求很不一样。你怎么看?

郑淼淼:我倒是觉得萌一直没有作为一种很鲜明的风格存在过,所以也不存在回潮。其实现在只能说是萌的萌芽。这个萌芽经过20年终于出来了,我很小的时候开始看漫画,等了二十年,现在终于看到别人也在说它了。

说萌的最早就是动漫界这批人。他们这群人长大了,比如我以前是搞动漫的,现在是时装编辑,我可能会在我的稿子里用到萌这个词。这和宅这个词的流行是一样的,这群人长大了掌握话语权,而且尺度放得更开了,所以渐渐就流行起来了。

02

杨樱:那在时尚界你们怎么看呢?我们采访了Marc Jacobs的插画师,虽然Marc Jacobs的风格一直比较奇幻,但画的Miss Marc还是一副特立独行的样子。我们在稿子里把它定义为“萌作为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Marc Jacobs这个品牌吸引更加年轻的受众,继而成为品牌的拥护者。但你要说从此Marc Jacobs从此就走萌系路线了,不可能。

郑淼淼:萌一直属于东方亚文化的一个分支。东方,尤其是日本,对女性以萌为美的审美观。你在欧美绝对不会看到那么多人喜欢萌的东西,当然现在也越来越多,因为日本漫画在法国也很受欢迎,但西方整体还是喜欢那种大胸脯的性感风格。欧美范是那种比较强势的审美,不是以装可爱为审美。

杨樱:时尚界不说萌吗?

郑淼淼:真正的潮流还是欧美范。时尚界的流行,当然现在街拍是下层影响上层,以前都是由上至下的东西,设计师把自己的理解在设计里体现出来,然后再流行开去。

但现在的流行其实是街头的东西,再加上网络传播,所有人都能看到,你这样穿,很多人都这样穿,H&M这样的高街品牌可能就会觉得这样的设计赚钱,推出类似的衣服。但问题是时装界的人还没创造这种萌的东西,影响不 大。

03

杨樱:潮流到底是从上至下还是从下至上,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觉得潮流似乎更像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设计师们从ABCD一些东西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点,然后做出一个引领潮流的东西,比如BOBO族,它从来都是存在的,棉布长裙啊布尔乔亚啊,一直在,被发现出来,它就成为一股潮流了。设计师是一个发现者。

郑淼淼:萌在时尚界还是亚文化。什么时候亚洲文化发达了,萌有音乐、影视剧、小说,还有相应的明星这种代表性元素出现,再蔓延到西方,那就有可能成为主流。

杨樱:亚文化倒是潮流或者叫主流的源头。亚文化成了主流,也就是设计师成为大师的过程,所以潮流可能是“从发现到被激发”,而不是“因为创造而被激发”。他们不会创造出BOBO族出来的。

04

郑淼淼:嗯,我是这么理解这个潮流的,你曾经被这种东西浸润过,以后可能一直会受到它的影响。你觉得这是一种潮流,只是现在说的人多了起来。但我知道萌这个东西是一直在的。

杨樱:有可能。但萌这种元素乍一看就是一阵一阵的,像太阳黑子一样,一直在爆发,但在某个时段特别集中。并且每个时代对于萌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比如萝莉这个词是从洛丽塔(Lolita)这个小说人物里出来的,但作者纳博科夫在当时被视为猥琐,小说也是禁书,主流文化不能宽容这样一种东西存在。但在那之前,波波头流行的1920年代,它也是流行的,虽然那个时候不叫萝莉,然后最近这十年,无论是《这个杀手不太冷》,还是一些日系的电影,感觉萝莉又成了很正面的、能被接受的东西。

郑淼淼:一个是我刚刚说的年轻一代还没掌握话语权。了解萌的这一代长大了,有了把它放大的能力。这和穿越剧这种东西是一回事,编《渴望》的人不可能欣赏穿越剧,但小时候就接触穿越这回事的人现在成了编剧,他们就有能力把它推广开来,觉得很正常。

再比如郭敬明那批人,就是萌系的代表。韩寒还是1970年代,郭敬明就是真正的80后,他的小说都是漫画式的、很萌的,他建立了一个王国,这些人看他的书,据说马上还会推出类似题材的电视剧,这批人都是浸润在这种萌系文化里的,以后这群人的影响力会很大,萌啊,美少年一定会成为一个风潮。还有那种男男文化,如果再开放一点的话,也会爆发出来的吧。

05

杨樱:我们稿子里介绍的,萌是日本宅男对虚拟美少女的热爱。不过即便是日本,有调查说现在确切知道萌的含义的人也不是那么多。

郑淼淼:萌其实就是圆滚滚,那种动物幼崽式的,就很萌。像日本这种猫之国,全民爱猫。并且对女性的审美就是以可爱为基准的,赞美女性就说你好可爱。形容那些可爱的女生会说萌。你可以去查一下moe,这个发音跟日本燃烧的燃是同音的,动漫里面形容热血沸腾就会用燃这个词,那些宅男看到可爱妹子时候那种热血沸腾,荷尔蒙分泌的情绪,也是一样。后来就改成了草字头的“萌”。我很早以前就觉得萌是情绪的分泌,一种暖洋洋的情绪。

杨樱:我喜欢暖洋洋这个说法。我们曾经试着总结过萌元素,比如要幼小,长得圆。我们跟WPP下面的Agenda公司的客户主任林海聊,他说“比如颜色,比如特殊的功能性特点。一个普通的数码相机就很正常,但如果它有个闪光灯会砰地弹出来,或者开机的声音很特殊。可能都是萌点”。不过这些可能都是充分不必要条件。除了猫,猫倒是一个不败元素。然后现在又引申出来,“喵”,也是一个流行得一塌糊涂的东西。如果放在两年前,肯德基推“喵套餐”,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吧,会问为什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但现在不会有人问的。

话说:

如果有品牌试图用萌元素为自己做营销,他们应该怎么做?如果客户想做类似的营销,他如何建立这样的思维过程?我们的采访对象林海说,敢于尝试用萌来营销的品牌还是不多。“品牌需要一些明确的brief,知道到底什么是萌。像小清新虽然也是小众的,但它有看得见的明确受众。当然,有可能是agency自己也很难去定义萌,不知道怎么融入营销方案里去,大家都在静观其变”。

而我们从郑淼淼这里得出的结论就是,萌的营销可能最关键的还是它的特性,它通常是“让人觉得萌”,而不是“我让这个东西萌起来”。感觉上萌是一个被动的东西,所以单独创造一个“萌物”挺难,但如果利用“萌”来做些文章,那品牌应该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机会。

4.以潮流为话题的高考英语作文 篇四

In China, the woman who is more than 40 year-old is called Da Ma, it has to be admitted that Da Ma is a powerful group, they own certain money at hand, we always hear about the news about them buying house everywhere or flying to the foreign country to buy the brands. The large group now has invaded the square at night, when the night comes, several groups of Da Ma go to the square, playing the music and dance until 9 o’clock. About few years ago, only few women would do this, but now, as the economy develops, people live a better life, so they begin to find entertainment. Da Ma have made the square dance popular, when we go out at night, we may find them dance everywhere. I think square dance is a good way for people to get exercise, they can keep fit.

5.潮流作文450字 篇五

前天一大早,爷爷便对妈妈嚷嚷了。我想:爷爷一向很倔强,这回怎么又求妈妈呢?原来,爷爷看妈妈天天挂着耳机在手机上听音乐,他也要妈妈给他从网上下载音乐。

妈妈刚刚睡醒,还睡眼惺忪,听了爷爷要的话还半天没想明白。后来,妈妈给爷爷解释说:“您这手机不能下载音乐,您这不是专门的音乐手机,音乐手机内有一张内存卡,您的内存不够,不能下载!”爷爷打破沙锅问到底:“你的那个什么什么卡?在哪里?给我看看。”我插了一句嘴:“爷爷你硬要听手机上的音乐干什么?要么去买一个mp3,就是街上那些人脖子上挂的那个,行不行?”妈妈马上双手赞同。爷爷也满口答应。昨天,新mp3买回来了,今天还要妈妈准备下载歌曲,下载歌前,爷爷把自己喜欢的歌曲写在纸上,我们也帮着爷爷想歌名。我开玩笑说:“爷爷咱们下载一个‘我是一个兵’吧。”爷爷摇摇头说:“这个以前在部队唱了十几年了,太老了,不行,要流行歌曲才好听呢!对了,那个什么什么糖,很好听,就是你妈妈手机里有的那个。”“您是说棉花糖哦,就是那个至上励合唱的那个对吧。”“对对对,就是那个,恩,棉花糖。”没想到,爷爷连‘双节棍’都认为是老歌了。我提议载首‘虫儿飞’,爷爷一听歌名就说:“你们小孩子听的歌我们不听。”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终于答应了。

平常,只有年轻人才赶新潮流,没想到爷爷也忍不住,不愿落后呀!

6.潮流作文450字 篇六

九零后的时尚是一种社会风气,因为在集体中流行而形成了社会风气。新一代的九零后的时尚有很多,譬如:穿衣服要穿名牌或是空间裤那种肥肥的裤子,买东西要买“非主流”的。这些都是由九零后开辟的道路,是由九零后引领的时尚。

我们九零后常说:“我show我自已”,那些都是“非主流”里的言语。喜欢穿另类的衣服,因为要跟住“非主流”,要引领那一份时尚。

有些大人们都认为我们这些小孩子所谓的“非主流”就是不正经,好好的裤子,非要穿成大裤裆的,走到都迈不开。还有一些画“非主流”妆的人被说成是“鬼”,像鬼似的吓人。

我们在当今社会里形成的这种“非主流”风气,不被父母辈的人理解和喜爱,但却受到八零后和九零后们的厚爱,我们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而社会风气也是不断改变的,到了我们的时代注定要走“非主流”路线,引领另一份时尚潮流,不能讲人类的思想禁锢在某一个阶段,而是应该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使自己跟上时尚潮流,跟住时尚的步伐。

我相信在下一个新时代,他们会引领另一份时尚潮流而代替我们的潮流。因为我说过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社会风气也是不断改变的。

7.引领潮流的绿色化学教学观 篇七

“绿色化学”是近10年来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的一个新概念。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绿色化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很快被引入化学教学领域。绿色化学教学观旨在把绿色化学思想贯穿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一方面是为了从小培养有强烈环保意识的人,另一方面绿色化学实验本身就是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证。

把绿色化学融合于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便绿色化学成为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崭新理念,这是中学化学教育面临的现实课题。在化学教学领域践行绿色化学观,既是对原有教学理念的一大突破,更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变化而采取的应对策略。对于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来说,绿色化学观的贯彻实施需要由自觉意识和探索精神,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进行创新,而这是需要有极大勇气的。

二、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践行绿色化学观

(一)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知识

化学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在资源开发上,更体现在环境保护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新课程改革以后,中学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不少绿色化学知识,课堂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出绿色化学的原则,渗透绿色化学的概念。

化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场所。例如,在讲“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时,主动联系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如何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的问题;在讲“硫和氮的氧化物”时,渗透酸雨的危害与防治、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等知识;在讲“卤素”中氯气的知识时,要告知学生利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等等;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可结合时事灌输有色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与预防、金属矿物的合理开发利用等;在讲“硅和硅酸盐工业”时,突出过度装饰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以及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的意义等;在讲“烃与烃的衍生物”时,可渗透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室内化学物质的污染与健康、农药与化学、毒品与化学、白色污染与综合治理等知识。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不仅能够使绿色化学的概念很快地植入学生的头脑中,还能使学生养成绿色生活的新思想,让他们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也是“S—T—S”思想的自然延伸与运用,体现了最新的课程改革成果。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教学中,实验所占的比重很大,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了危害,需要引起广大师生的密切关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思想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具体说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药品贮存的规范化

药品贮存是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药品采用不同的贮存方法。比如,对易挥发的腐蚀性液体,就用钟罩封闭贮存;对大多数有机物则可用专柜避光保存;对剧毒药品还用专柜上锁保存,定期检查贮存情况。

2. 实验微型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源

无论是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在实验室的操作实验,都要尽可能简化实验程序,达到既完成实验目的又不污染环境的要求。因而要大力推行微型实验,即对一些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药品进行限量。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既注意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又注意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渗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绿色习惯和环保意识。

3. 实验操作规范化

化学实验中师生都可能会接触有害物质,也会闻到有害气体。这些有害物质和气体往往会毒化教室,直接影响师生健康。因此,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实验。通过相应的试剂将实验产生的污染物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污染物地排放。

(三)立足课外,提高绿色素质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一环,但是课外活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是课堂教学的很好补充,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我们可以组织专题讲座、课外实验、参观考察、展览板报、墙报以及社会调查(如参观火电厂、水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周围环境的切实状况,使之时刻保持保护环境的意识,并随时随地付诸实施。

三、绿色化学实验研究的展望

21世纪对人类最严峻的挑战就是环境与发展问题,这已然成为当代世界共同面临的两难选择,人类不得不面临新的环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必须从中学时代开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思维。因此,进行绿色化学实验研究便成为了一个新课题。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绿色化学实验不仅能使实验者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工作和学习,而且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预防化学污染的思想和学习消除或尽可能减少毒气污染的实验技术。对绿色化学实验的研究,将为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绿色化学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绿色化设计,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角度来对传统化学实验作重新审视和改革。通过开展微型实验、利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化学仿真实验等现代手段来更新传统的化学思维方式,建立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教学理念。化学实验绿色化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为将来运用这方面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绿色化学”是近10年来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的一个新概念, 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并很快被引入化学教学领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要通过有效的途径, 并注重绿色化学实验的推广。

8.绑架父母的潮流 篇八

小孩大些的时候,给小孩一间单人房。送小孩很贵重的礼物。带小孩出国旅行见世面。送小孩到国外读中学。为了接送小孩而买车。为了小孩觉得体面而换车。小孩患上了网瘾,一个个网吧去找他,求他回家。小孩学习不好,关掉电视,一晚一晚地陪他做功课,请补课老师。

小孩初熟的时候,送到千里之外的城市上大学。他是男孩,担心他钱不够用,担心他染上烟酒恶习,担心他变成书呆子或市侩。她是女孩,担心她军训时晕倒,担心她的人身安全。暗暗记下他的哥儿们或她的闺蜜的名字备用。

小孩初涉世,担心小孩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四处托人为小孩安排工作岗位。担心小孩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担心小孩不被重视不被提拔。担心小孩找不到爱人,甚至连结婚对象都找不到。担心小孩被人骗,也担心小孩害人。担心小孩在异乡的乡愁。

小孩成了人夫人妻,还要拿钱给小孩交首付,或干脆送一套商品房给小孩,接到小孩一个电话问候已经心满意足,即便身上有病也瞞着。为小孩家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充当免费家政工。小孩要生小孩了,还要弄得自己老夫老妻离别,贴钱来当月嫂。

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父母对于小孩的奉献,近乎五体投地,完全得不偿失,依然前赴后继。

与股票及其他投资理财产品相比,为人父母算是当代最高危的投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分分钟钟节外生枝飞来横祸辛辛苦苦一场空。与股票及其他投资理财产品相比,绑架父母算是当代最一本万利的投资,凡制造需求必引来消费,凡提出要求必得到满足。

中国的两代父母都被绑架了,光有爱已经不够。喝母乳长大的这拨年轻父母,现在被告诫,他们自己生的小孩,需要在小孩的每个年龄段喝不同的奶粉才能快速成长:婴儿配方奶粉分为0~6个月、6~12个月、1~3岁等不同品类。除了奶粉,还有鲜奶、酸奶、钙奶、奶片。而且,他们一再被广告和朋友们暗示:吃国产奶粉的小孩不如吃进口奶粉的小孩,吃二十元一桶奶粉的小孩不如吃二百元一桶奶粉的小孩。

我们几乎忘了我们是怎样长大的。在号称白领、小资和中产的衣着光鲜的圈子里,看得到趣味的攀比,但看不到善意的释放;看得到对品质的要求,但看不到对健康的坚持;看得到忙,但看不到感恩。一大帮顾盼自雄比下有余比上不足的人,不谈自己的来自,仿佛无父无母,从石头缝里直接蹦出来一个追求西化和个性化的自我。

绑架父母的潮流还在继续。房价和物价再高,中国的老一代父母还是愿意贴补儿女成家立业;收入再低,中国的年轻父母还是愿意为六岁以下的孩子每月付出不少于五十元的教育投资、不少于三百元的食品、补品和护理用品投资。婴幼儿产业依然是朝阳产业,但这个国家的天才教育已经过剩了,而婴幼儿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将令本已脆弱的“421”家庭结构陷入绝望。

莫非未来我们的小孩,要喝狼奶长大?

9.科技引领潮流作文 篇九

可能有人认为能将一项绝治伴随自己一生的老王更值得得奖。也有人会认为在浮躁的世界中仍能凭着爱好去跋山涉水地捕捉美景的小李,更应是冠军。不可否认,每位人物都有自己闪闪发光的亮点、品质,但我认为,创新、科技,才是当代更迫切需要的。

小李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的团队,大家自然会羡慕他,敬佩他。毕竟,当代中国与美国等大国相比,科技人才真的是少之又少。而小李为什么能成功呢?我想一颗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心是必不可少的,专注于科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在这急躁、功利的世界高速运转下,想专心科研必须有淡然的心态,不为外界所动,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屈指可数。

其次,想要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功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惧失败的精神。放眼观去,哪位成功者不是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哪个结论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演算而得来的?然而仅观当下,有多少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有多少人在失败后选择放弃?如此这般怎么取得成功?

当然,个人的知识程度与努力好学是小李成功的另一保障,等学敏思、矢志创新为他解开生命科学之迷搁上推下披棘折棘,他的不懈努力终会在他的探索之路上给他前进的动力。

小李致力于创新科技,那为什么要提倡科技创新呢?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从过去的蒸汽机到现在的电脑,科学技术越来越有领导趋势。科技带给我们的是莫大的便利,我们通过科技可以达到许多古代设想的愿望,如遨游太空,千里传音等,可见,科技已成为一种潮流。

然而我国这些年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在科学技术这一领域还是落后于其它大国,每年的诺贝尔奖都极少挂在中国身上,国人只能望之而不可及。我选择小李为冠军的原因不仅是我敬佩他的才学,他的勤奋,更多的是我想借助这个活动的影响力去激励那些热爱科学的人,让他们有一个榜样,给他们一个前进的动力!

10.如何对待网络潮流英语作文 篇十

How to Treat the Internet Trend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eople can have access to the instant news immediately,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private life has been exaggerated. Once if they are pictured and the photos delivered on the Internet, they will become the hot issue any time.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be interested in photos, more private information will be exposed. Everyone is curious about the Internet trend, while we must be wise.

Since the coming of the Internet, no one will deny that Interne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inventions of the 20thcentury, computer brings life convenience, people can share information with each other. Now Internet can make a common people famous quickly, as long as they have something with amusement. In 20xx, there was a homeless man in the street, he looked different from the average homeless people, his clothes seemed kind of fashionable, he was pictured and his photo was uploaded on the Internet. People soon paid attention to him, naming him Brother Sharp. The guy turned out to be getting lost with his family, the good news is that he gets reunion with his family, the bad news is that some media interrupt his life.

The Internet trend is like the wind, come fast and goes fast, too. People should be wise to it, never chase for it blindl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judge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如何对待网络潮流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快速接触到即时信息,同时,人们的私生活也被放大了。一旦他们被拍到照片,并被放到网上,他们随时可能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对照片感兴趣,更多的私人信息被曝光。每个人都会网络潮流感到好奇,然而我们必须理智。

随着电脑的出现,没人会否定电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脑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人们可以彼此间共享信息。现在网络可以让一个普通人瞬间出名,只要他们有可以娱乐的东西。在20xx年,街上出现了一个流浪的.男子,他看上去和普通的流浪汉不同,他的衣服看起来有些时尚的味道,有人拍了照片,放上了网上。人们很快便注意到这名男子,称他为“犀利哥”。这名男子后来证实为和家人失去联系,好消息是他和家人团聚了,坏消息是一些媒体打扰了他的生活。

11.自由贸易的潮流 篇十一

各个层面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在展开,不过也出现了“反全球化”的声音。自由贸易的名声在历史长河中确实有过沉浮,但是在处于21世纪的今天,只要我们冷静地透过层层迷雾,就能够明确意识到,自由贸易理应为大势所趋。

当前世界主要的国际体制,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等,还有大量的区域性组织,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等,都共同奉行自由贸易准则,以谈判、协议等等和平的方式一步步地不断提升贸易自由化的水平。这是世界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交换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行为,最初的交换是发生在距离最近的两个人之间,再发展到两个部落之间,再发展到不同地域之间,然后扩张到不同国家之间。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我们既然认为两个人之间的经济交换是天经地义的,那么最终扩展到全球范围内的交换不同样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吗?“国际法之父” 荷兰人雨果•格劳秀斯曾得出一个结论:贸易自由植根于各国的基本权利,该权利具有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的理由,决不应当摧毁这一权利。他郑重强调“在国际法之下,确立了下述原则:所有人都有权自由地彼此贸易”。

在历史上当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这么想。早在公元前100年前后,古希腊思想家普鲁塔克就以对大海的讴歌热烈地赞成自由贸易:“(大海)在社会尚且蒙昧未开、天各一方时,把大家联结起来,令生活更为完善。互助和交换克服了短缺,培养了合作与友谊。”到了中世纪,对经济活动持保守意见的经院哲学家阿奎那也承认:“不必将贸易完全摒弃在城市之外,因为不容易找到一个日用必需品多到堆山积海的地方,人们总需要外来产品”,而且也没有理由不把一个地方富余的货物运输到其他地方。但是对于商人和商业普遍性的偏见持续了很多个世纪,只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必需,贸易仍然在历史的夹缝中延续下来。

当然,自由贸易的真正春天是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1852年6月29日给她的比利时舅父的信中这样说:“德尔比勋爵亲口对我说,他认为(贸易)保护政策已经完全成为陈迹了。可惜他们没有早一点发现,不然可以省掉多少麻烦,多少困难。”这封信的历史背景是在其三年前,也就是1849年英国议会继废除《谷物法》之后,又在这一年废除了《航海条例》,这标志着自由贸易原则在英国被完全的接受。而且就是在1852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正式宣告自由贸易为基本国策,免除了123种货物的关税,削减了133种货物的关税。在此后的15年,除茶、酒、可可之外,其余货物的关税也被逐步的免除。

在自由贸易政策实施之后,英国的经济腾飞被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恩格斯曾观察到:“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工业垄断地位显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包括曾经让英国人担心的农业,也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种植面积,采用了新式农业机械,大大增强了对外竞争能力。

12.报纸杂志化是时代的潮流 篇十二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1]与杂志相比,报纸的优势在于时效性强,出版物周期短,信息量大。而杂志的传播功能和效用与报纸有着极大的差异。由于出版周期较长,杂志的时效性要求较宽容。刊载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定位也比报纸更加明晰,在传播符号运用、版面编排上更加讲究、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处于由传统的工业经济转向以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作为读者,他们的信息需求也向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使媒体市场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推动了新闻业务的创新-报纸杂志化。“报纸杂志化”指把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深度报道。

在当今社会,大部分读者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的报道,希望从报纸上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具有深度性和丰富性。而报纸杂志化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报纸杂志化”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成了最时尚的话题。

1 报纸杂志化的表现

1.1 报纸杂志化在形式上的体现

1.1.1“厚报时代”。

20世纪90年代,新闻改革如火如荼,众多报纸都卷入了扩版和创办周末版的风潮。报纸进入了所谓的“厚报时代”,此时的报纸杂志化强调的是报纸在“厚度”形式上与杂志的接近,而这种形式上的扩充必然也带来了内容上的变革。

《扬子晚报》于1986年元旦于江苏南京创刊,20多年来,《扬子晚报》版面由最初的4开4版增至4开16版、20版、48版、64版,南京地区最多的超过200版,发行区域不断扩大,目前已密集覆盖南京和江苏地区,发行量保持在180万份左右,是中国最大的晚报都市报。作为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最切实最直观的感触就是现在的《扬子晚报》需要用钉画报、杂志的大订书机才能订的好。有些时候遇到什么热门大事件或者周年纪念刊甚至会多达200多版,连报夹都夹不下,国内报纸杂志化可见一斑。当然,报纸越办越厚也是全世界报业的发展趋势。美国当代的《纽约时报》在1982年春季有一个星期日多达1001版,重达4公斤,这些数字相比较杂志有过之而无不及。

1.1.2 报纸版面杂志化。

报纸版面杂志化是报纸近几年一种新兴排版方式。现在的报纸讲究在形式上的冲击力,第一版以大图片和加粗的标题来吸引读者,强化一版的导读功能,使一版的功能逐渐与杂志目录功能相似。《扬子晚报》现在头版最多见的排版方式就是一张大特写图片配以图片说明,以最简明的几个字说明图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更加注重图片的艺术性和美感。一般还会在头版的右方配上新闻导读。有时,不仅头版有“导读”,各个专刊专栏都设了“导读”。报中报就像刊中刊,丰富多彩,争奇斗艳。

其次,报纸栏数也有所减少。传统报纸的分栏,对开报纸基本栏为8栏,4开报纸基本栏为7栏。《扬子晚报》现在主版面基本抛弃了短栏,基本栏也不断减少。“根据心理学家对视觉广度的研究,以11-14个字为一行,最有利于发挥视读广度的作用,也正是当下报纸栏数减少的基本依据。”[2]

1.2 报纸杂志化在内容上的体现

1.2.1 专版、专题等大量出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报纸在内容上出现了新的变化。报纸从原来较为单一的新闻功能上,开发和挖掘了更多的功能,如娱乐功能、传播知识功能等,报纸出现了多版化的趋势。《扬子晚报》由最初的单一新闻发展出更多的版块,如宝贝周刊、声色周刊、成长周刊、生命周刊、电视周刊、环球博览、主妇时代、风尚特刊、商界大观、教育资讯、扬子楼市以及家居、美食、旅游、数码等专刊、周刊。这些都深受读者喜爱,发行区域不断扩大,日发行量也大为提高。专刊和专栏等不仅提供了大量热门信息,如证券、楼市等,也传播了大量的知识,如主妇时代专栏中讲述了很多如何做好一名家庭主妇的技巧,以及一些生活常识,对于一些刚踏入婚姻生活的80后还是很有帮助的。

1.2.2 报道的深度性、丰富性加强。

读者对于新闻信息的求知欲是相当强的,对于一则新闻,不仅要“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事件所带来的影响都是读者迫切想知道的。报纸为了从深度上抓住读者,纷纷留出了专么的版面,对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更好地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层次需求。报纸突破简单报道新闻的传统做法,使文章在深度和高度上胜人一筹,正是报纸杂志化的最好体现。

房价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近几年房价“火箭式”的飞涨,使老百姓一直都怨声载道。今年4月16日国务院出台了最新的放贷政策:“1.第2套房首付不低于50%,利率上浮1.1倍;2.90m2以上首套房贷首付款不低于30%;3.三套及以上住房大幅度提高首付和利率”。此政策一出台,《扬子晚报》立即出版了放贷新政的专刊,对新房贷政策进行系统的解读与分析,并指出社会各界对新放贷政策的反应。专家指出,新政策一出,对普通投资客的冲击最大,房价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也有专家指出政策仍比较温和,实际效果未必很大,更有些专家建议与其对二套房动手,还不如直接对三套房“动刀”。《扬子晚报》正式通过对热门时事的深度报道改善了报纸自身形象差,感染力不强等缺点,从深度细节上抓住了读者。

2 报纸杂志化合理性探讨

报纸杂志化进行地如火如荼之时也招来了反对之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先生认为,“目前‘报纸杂志化’倾向,使得报纸不是每日‘干预运动’,而是日益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绕开社会进程中的矛盾与斗争;不是充当现在化建设中党与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喉舌,而是沉溺于明星轶事、深宫秘闻;不是反应当前的‘整个局势’,而是以茶余饭后、八小时之外的一鳞半爪取代国内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深刻报道;不是推动报纸与广大公众的生动活泼的联系,而是以一些消极的、低级的、低文化层次的货色书院最广泛的真正的报纸受众。热闹了几年的扩版潮和周末冲击波的困惑与维艰,正是'杂志化'后必然出现的报纸难逃得劫难。”[3]但笔者认为报纸杂志化是新时期报纸的新体现,是中国报业涌现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2.1 报纸杂志化是为了满足读者需求

2.1.1 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2003年中国报业进入了“厚报时代”,是中国报业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是中国平面媒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时代的象征,专刊专版,大篇幅文章增多,有些专家因此就认为这是报纸优势的消失,是报性的丧失。但事实正好相反,报纸扩版的同时,新闻版面也增加了许多,新闻信息量也随之扩大。《扬子晚报》由最初的唯一版面的新闻信息逐步增至现在的国际新闻、中国新闻、江苏新闻和南京新闻等。2010年4月23日的《扬子晚报》甚至出现了专版的南京城事、常州城事、苏州城事和无锡城事,对江苏各个主要市级城市进行系统的新闻分析,新闻覆盖面相当广。《北京青年报》改版时也强调了灵活调整版面数量正是为了更好地扩充新闻容量,并没有削弱新闻性,减少信息量。

报纸杂志化另一个体现就是深度报道的增加。传统报纸以传播消息为主,在深度和广度上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事件深层次上的需求。新放贷政策可以说是今年4月以来最热门的话题,《扬子晚报》不仅对放贷政策出台以及内容影响作了详细的报道,而且一直关注后续发展。果不其然4月下旬国务院又指提出“对于三套房以上的放贷可停止办理”,随后《扬子晚报》对这一新政策进行深度报道,并提出很多疑问,如“如何定义首套房,是认房还是认贷?”二套房办理放贷需要什么手续,贷款利率等和首套房,三套房有什么区别?《扬子晚报》就这些问题专门采访了一些市民、楼市专家和银行等,从各个角度对出台的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并指出新政策出台后带来的影响,以及新政策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这一系列的报道都是传统报纸所没有的,具备立体性和完整性。报纸能够突破简单报道的传统做法,使自己的文章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胜人一筹,体现出自己的权威性和前瞻性,都是新闻界的进步。

2.1.2 满足审美需要和视读需求。

媒体竞争要求头版扮演好两种角色:要闻版和封面版,而这些的最终目的也只有一个,及抓住读者。如今,办报人开始遵从版面的“四四定律”,即四分之一版面和0.4秒,这是报纸走向市场后的重要变化。在报纸摊上,各种各样的报纸杂志琳琅面目,对开的报纸在报摊上支占有杂志大小的地方,报纸的头版被一叠再叠,只剩下四分之一的版面。客观上,这四分之一的版面就成为激发读者购买欲的唯一阵地,而且,根据调查,匆忙的读者停留在一种出版物上的时间只有0.4秒。因此,经营这个“四分之一”成为每个读者观念的总编辑的重要工作。[4]

其次,图片被大规模使用,使报纸版面更直观,更具感染力。图片能够形象、简明地再现新闻发生现场的细节,使读者可以最直观、最全面、最真实地看到事物全貌,从而达到渲染气氛,可提高新闻报道可信度的效果。汶川地震,举国震惊,似乎再多的言语文字都不能表达全国人民的哀痛之情。2008年5月13日《扬子晚报》头版以一张汶川地震后的废墟图片,并在图片右上方配上加粗大字“7.8级,四川汶川,震惊千里”,读者直观真实地感受到地震后的惨状。随后报纸分出7个版面对汶川地震作详细的报道,让人们对地震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相信很多读者至今仍对那张图片记忆犹新。

适当的留白能使版面更加生动清晰,形成区域重点,增强版面节奏感,缓解报纸大量文字所造成的单调感。陈伟在《报纸版面设计与创新》中指出:“留好空白和缝隙的版式是有品位、有智慧、甚至是有实力的表现,也是使读者可以舒畅愉快阅读的版面。同时还可以使报纸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比如,《北京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报》就是以留不留版面空白,而拉开风格和距离的。”[5]

由此可以看出,报纸杂志化正是为了吸引读者,满足读者日益膨胀的信息需求,审美需要和视读需求,是新闻外延不断扩展的结果,是新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2.2 报纸杂志化有其时代的社会动力和新闻理论基本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部分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态,他们会追求更高级的生活方式,于是现在证券、房产、汽车、奢侈品消费和旅游等渐渐涌入人们的生活,这就为报纸生活服务类信息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证券市场空前繁荣,报纸为满足读者需求,大量财经专刊,证券专刊甚至是专门的证券报相继创刊,如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等。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新闻理念,都会表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倾向、体裁形式、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抗战时期,上海创办了《救亡时报》,该报突破常规,大幅增加评论、通讯和报告文学等,使报纸具有了杂志化的特点,在配合抗战,进行宣传、营造全民抗战的舆论氛围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正是特定历史时期,新闻理念时代化的最好证明。四川大学教授蒋晓丽认为:“新闻的新鲜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相对于客观事物来说,新闻所传播的对象应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最新状态所呈现的信息;第二,相对于新闻传播的受传者来说,它应是受传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新信息”。[6]这个观点拓展了新闻的外延,新闻的内涵变得更加精确。

在面对各种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竞争下,报纸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扬子晚报》在增加纸质报纸的可看性的同时,还大力发展了电子版以应对现代的网络时代,在最大范围上满足各个层次广大读者的需求。不管新闻行业如何发展,报纸内容和形式上如何演变,其新闻性永远是报纸的本质属性,报纸杂志化不会因此而削弱报纸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6.

[2]吴飞.新闻编辑学教程》[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04:386.

[3]童兵“.报纸杂志化”不是新闻改革方向[J].传媒观察,1994(8):47.

[4]丁时照.当前报业新变革三题[J].新闻知识,2001(8):10-11.

[5]陈伟,张艳蕾.报纸版面设计与创新[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12-31.

上一篇:狼道管理下一篇:毕业生求职信六大误区